国内外工业节能政策调研分析

国内外工业节能政策调研分析
国内外工业节能政策调研分析

国内外工业节能政策调研分析

国内外工业节能政策调研分析

一、国外工业节能政策调研分析

(一)、世界各国工业节能的管理政策与措施

回顾近30年的世界节能历史,各国对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和节能工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至80年代末。世界范围的节能运动,缘于石油危机引发的能源安全意识,主要目标是通过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实现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确保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节能主要是“安全推动”。

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为标志)至今。世界范围节能运动的再次高涨,缘于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主要目标是通过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确保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节能主要是“环保推动”。

工业节能是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发达国家的工业用能已不是主要的能源消费部门,但节能和环保的管理政策仍然还是紧紧围绕工业企业,工业过程和工业产品来展开的。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过程当中,工业节能则是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收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在工业节能政策与措施,进行比较发现,虽然各国政策都有其鲜明的特点,但也不难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和主流发展趋势,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与工业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

依法节能是目前国际通行的惯例。一些能源消费大国和能源短缺的发达国家非常注重节能的立法工作,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日本于1979年颁布《合理用能法》;1993年制定《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1998年重又修订《合理用能法》。美国于1975年颁布《能源政策和节约法》,1978年颁布《国家节能政策法(NECPA)》,1992年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法》(EPACT)。国外节能的法律法规一般涵盖了节能的各个领域,工业节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规定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进行能源审计,向政府提交能源计划,开展节能监督检测,耗能设备执行严格的能效标准等。

2、制定合理的激励工业节能的财政税收奖罚的经济政策

国外促进工业节能的税收和财政经济政策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税费政策,目的是增加能源利用的成本。政策措施包括:能源或与能源有关的CO2税、污染罚款、公共效益收费等。目前开征能源及CO2排放税的国家有捷克、丹麦、芬兰、法国、的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和英国等。税收一般用做引导节能和提高工业企业能效水平的工具;另一类是财政政策,目的是降低提高能效的成本。政策措施包括:赠款和补贴、补贴审计、贷款(包括公共贷款和创新基金)、特殊技术的税费减免等。如美国目前采取的财政激励政策有现金补贴、税收减免和低息贷款等。

3、加强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能源管理和监督

国外有关工业节能方面的政策大多瞄准用能大户或高耗能行业。1998,日本修改后的《节能法》,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责任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年消耗燃料300万升标油或1200万千瓦时以上电力的为一类重点用能单位;年消耗150万升标油或600万千瓦时以上电力的为二类重点用能单位。要求重点用能企业必须配备专职能源管理士,每年向通产省及相关部门报告能耗状况。如不能按期完成节能目标,又提不出合理的改进计划,主管部门有权向社会公布,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处以一定的罚金。通产省(经济产业省)直接管理这4000多家一类和6000多家二类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情况。在法国,年耗能5000吨标准油以上的1500个用能单位被列为重点用能企业,要求企业向政府做出“自愿”节能保证,并通过中介组织向其推广节能措施。

4、广泛开展工业领域的节能环保的自愿协议活动

自愿协议是指工业界整体或单个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为提高能效与政府签订的一种协议。协议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单个企业或企业联盟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某一能效目标,政府给予承诺方以某种形式的激励。1992年联合国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的自愿协议迅速为发达国家所采纳。很多高能耗企业将自愿协议视为提升企业自身形象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政府也把自愿协议作为推进节能环保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到2000年,欧盟国家已有300多个这样的自愿协议,日本有30000个企业/行业与地方政府签订了防止污染的协议,美国也有40个行业/企业与州政府签订了自愿协议。

5、开展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基准分析与比对活动

工业行业基准分析与比对是指工业企业把自己的主要能耗指标与行业内公认的某一参考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对比的参考指标可以是同行业企业的最佳指标,也可以是行业内的一个平均指标。通过全行业比较,每个企业可以知道自己的能耗指标处于行业内的什么位置,了解如何进行改进,改进的潜力有多少等。行业内基准分析与比对节能活动,在英国和挪威等欧洲国家开展已有近16年历史,近几年工业企业内部自身基准比对活动慢慢形成。运用行业内大基准比对,能够激励企业采取积极行动,提高节能增效,能够使政府对该行业大能效状况有更清楚的把握,还能够把它作为行业能效水平评估的工具跟踪了解行业能效发展的状况;运用企业内的基础比对,能够让企业自身形成一套能效改进的方法,通过企业对自身能耗数据的详尽分析,改进工艺控制和能源管理,能大大促进企业能效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证明:行业内和企业内基准比对两者相结合对帮助工业企业识别节能机会,对促进工业企业有很大的作用。

6、建立工业耗能设备和产品的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

由于工业过程的差异性,国外对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单位产品能耗大多没有给出严格的标准限定,但对企业用能设备和生产制造的终端用能产品制定了严格的强制性节能标准,要求企业严格执行。日本机电设备的能效标准、标识的制定采取的是“领先产品”能效基准制度,即对汽车和电器产品(包括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制定不低于市场上最优秀商品水平的能效标准,并明确实施的目标年度,1999年已开始对各种电器设备实行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以利于消费者进行比较。1980年,美国开始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1992年开始实施“能源之星”自愿性节能认证。美国的采购法以及多个总统令都规定政府部门必须采购“能源之星”产品,因此“能源之星”的采购间接地成为一项强制性行为,也是国外产品进入美国主流市场的“技术壁垒”。

7、加强节能宣传和信息咨询服务。

国外的节能信息传播和咨询服务往往由政府提供经费资助,中介机构组织实施,属非营利性质。比如在日本,为了切实加强对指定工厂的管理,帮助企业采取措施,节能降耗,日本经济产业省十分重视对指定工厂的节能诊断,并设立专项资金,委托日本节能中心负责具体实施。通过节能咨询专家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能源审核,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预期效益和优先次序。同时,经济产业省定期发布节能产品目录,政府设立节能月、节能日,举办能源效率展览和各种大型活动,开展节能产品和技术评优和奖励活动。法国对节能信息的服务和宣传也具有相当规模,在全国共建立了100个信息宣传点,通过电视公益广告、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公用咨询电话等,广泛宣传节能知识,每年用于节能宣传的财政预算就达9000万法郎。

8、开展广泛的国际碳排放贸易活动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发达国家为实现减排承诺,在挖掘国内节能潜力的同时,积极开展多国或区域性的国际合作。京都议定书允许温室气体减排贸易可以采取几种机制来完成,但所有的机制都基于基准线和减排量的概念,其中减排量是可以进行贸易的。联合履约机制允许附件一国家、大的发达国家从其他附件一国家获得减排额度,而减排项目即可以是减少排放的项目也可以是碳沉降的项目。清洁发展机制允许附件一国家在非附件一国家投资减排项目或碳沉降项目以获得减排额度。国际减排贸易条例还允许附件一国家之间进行贸易以实现减排目标。

当前,国际间有关二氧化碳排放贸易的经济合作非常活跃,工业节能项目首当其中。2005年1月,作为最大的多国、多行业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贸易计划,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计划(EUETS)开始运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间的二氧化碳排放贸易系统,覆盖了12000多个用能装置,贸易量接近欧洲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欧盟ETS计划包含了所有的电厂、石油冶炼厂、钢铁厂、焦炭厂、水泥厂、玻璃和陶瓷厂以及所有20MW以上的用能装置。

二、我国工业节能管理及政策体系演变过程

(一)、我国工业节能管理与政策体系发展回顾

新中国成立前30年,由于国家的物资供应极其匮乏,包括工业生产用能在内的各类物质,国家采取的是配给制方式予以管理和消费控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能源需求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全国能源供应长期、持续紧张,特别是石油、电力供应短缺,许多企业被迫“停三开四”。能源供应短缺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当时作为我国工业部门的主体的国有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用能设备和设施陈旧,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节能潜力巨大。因此,工业节能成为政府节能管理的工作重心,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以下主要节能管理手段和措施:

.制定了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

.节约能源正式列入国民经济计划。

.实施能源定量供应、企业能源定额管理制度。

.国务院发布压缩烧油、节电、节油、节煤等五个“节能”指令。

.加强企业节能基础工作,建立能源三级管理网,实施能耗考核制度。

.建立节能服务中心。

.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制定实施节能优惠政策。

.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每年开展一次全国性“节能月”活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全国能源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能源供应短缺状况有所缓解,煤炭供应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电力和油品仍然比较紧张。而我国工业部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能源管理水平也较差,能源效率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基于这种情况,这一时期政府节能管理的工作重点是:促进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管理,进一步缓解国内能源供应紧缺,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以下主要节能管理手段和措施:

.1986年,国务院发布《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

.组织制定了主要的节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全面规范节能工作。

.制定和实施节能优惠政策:如对节能贷款给予低利率优惠,对节能效益实行“税前还贷”;对节能产品减免产品税和增值税3年;引进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免关税等。

.继续对国有企业节能措施投入节能基建和技改资金。

.国有企业实行节能奖:奖金计入成本。

.开展国有企业节能管理升级活动,进入等级予以奖励。

.安排节能示范工程。

.推广节能先进技术。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欧共体和日本合作共同组织能源培训;与世界银行合作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研究》,开始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节能贷款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对工业企业的控制趋于放松。国内能源供需关系开始出现明显变化,除石油外,煤、电都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能源消费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始突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对节能管理有所调整,重点是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节能管理方法,以节能促环保。相应地,管理手段和措施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的一些节能管理手段和措施。从1994年起,国家税收、金融体制改革,80年代以来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在节能方面建立的财政、税收、金融优惠政策全部取消;企业节能专项奖取消,节能奖纳入企业综合奖。

同时,政府节能管理职能部门探索和建立了若干新的节能管理手段和措施。积极组织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草案),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节能机制,开展能源服务公司(ESCO)试点,进行需求侧管理/综合资源规划(DSM/IRP)试点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出现新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初步确立,市场开始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买方市场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竞争战略成为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经营策略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经历新一轮战略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政府不再对国有企业进行直接控制。这一时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初步完善,全国能源市场基本形成,石油等能源价格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供需关系总体上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煤炭和电力生产企业逐步转变观念,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来吸引用户。石油进口逐年加大,能源结构性矛盾突显,能源安全问题引起政府重视。能源消费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成为其自发要求,尤其生产能源费用占产品成本20%以上的企业,如钢铁、化工企业等,都十分重视节能工作。

由于能源生产和消费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认真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作为环保的重要措施,与环保的结合更为密切。

基于上述背景,这一时期节能工作主要是加强节能法规建设和节能管理,引导和规范企业能源消费行为,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节能的角度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有效缓解国内能源环境压力,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保障,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政府建立和实施了以下主要节能管理手段和措施:

.199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施行,节能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

.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的支持。

.组织节能科研项目:科技部将节能项目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加强节能信息传播。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节能工作的管理模式出现重大变化。一是以《节能法》实施为标志,节能工作的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二是改变了政府对企业节能的直接管理和财政补贴的做法,通过政策引导,运用价格机制和市场手段引导用户节能。三是有组织有系统地研究节能中面广量大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通过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四是加强节能信息的国际交流,资助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和社会提供节能的信息服务。五是进行能源服务公司、需求侧管理等市场手段推进企业节能。

(二)、当前形势下我国工业节能管理政策与措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趋旺盛,能源约束矛盾十分突出。能源消费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环境、国际问题引发了全社会对节能工作的重新认识,政府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工作的力度,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定了节能的约束性指标后,因此全国上下节能形势高涨,节能不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要成为一项具体的行动。在工业节能方面,国家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包括:

.提出了重点工业节能领域,和重点节能工程,并提出了具体的节能技术,措施和目标。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加强对年耗能一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耗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监督。重点耗能企业应有专门的节能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完善能源计量和统计工作。组织对重点耗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和主要耗能设备,工艺系统进行检测。

.开展千家工业企业节能活动,要求全国千家重点用能企业设定节能目标。

.组织重点耗能企业开展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对标活动,促进企业节能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下发了《节能设备(产品)目录》,对生产或使用《目录》所列节能产品实施鼓励政策;将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国家对一些重大节能工程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

.加大了依法节能的管理力度,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组织对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石化等高耗能行业用能情况、节能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明确执法主体,加大执法力度;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规定进行监督检查。

.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推广,组织对关键节能技术科研开发,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

.加大对企业节能的投入,在政府加大对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重点行业节能示范工程投入的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市场直接融资加大节能减耗技术改造。

本文库采集于OFweek光电新闻网

工业企业节能解决方案

工业企业节能解决方案 1.概述 1.1.建设背景 据相关数据统计,工业用电的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工业企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大户,其中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九大重点耗能行业,其用电占整个工业用电的60%以上,但单位能耗平均却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40%。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内大多数企业面临日益加剧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多数企业都面临着利润下滑的处境,对此,只能从加强市场开拓以及强化成本控制两方面着手。而在工业企业的各项成本中,电费已成为紧随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之后的最大的成本,特别是在某些高耗能企业中,电费已成为最主要的成本。对大多数工业企业而言,电费也是未被企业控制的最后一项成本,许多企业由于管理、工艺、技术等各方面原因,用电利用效率普遍偏低,节能潜力巨大,因此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来降低电费支出、提高利润空间势在必行。 同时,在企业里能效使用与供电系统及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管理、维护、检修密不可分,而大部分企业只从保障设备能正常运行角度对电能进行管理,没有从使用效率、生产成本和设备使用寿命等角度,对电能进行精益管理,比如能源计量、监测管理制度不健全,能源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明确等。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电能利用及电能质量管理手段,企业面临不知道电能主要消耗在什么地方、电能质量有没有被污染以及污染程度有多大、找不出电能浪费的漏洞在哪里、不清楚需要改善的地方有哪些、怎么样改善等问题。针对目前工业企业这一现状,北京华电方胜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方胜”)设计并研发出能效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通过平台的建设,首先帮助企业管理部门了解自身的用能构成,减少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浪费,增加对企业的能源管理能力;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企业的各个用能系统进行分析,如车间、重点能耗设备等,挖掘节能潜力;平台提供专家意见,以实际数据为依据,结合多年节能行业的项目经验,指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做到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最终达到少投资,多回报,为企业省钱节能,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2.建设目标1)为企业提供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一站式服务; 2)掌握能耗状况:掌握能源消耗的数量与构成、分布与流向; 3)了解用能水平:了解能源利用损失情况、设备效率、能源利用率、综合能耗; 4)找出能耗问题:找出管理、设备运行中的能源浪费问题; 5)明确节能方向:改进能源管理制度,制定节能方案; 6)实施技术改造:实施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7)核算节能效果:核算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带来的节能量和经济效益; 8)加强安全管理:加强用能安全管理,及时发现企业用能安全问题。 1.3.设计原则1)标准化原则:严格贯彻国家有关的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实现系统的标

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从2010年至2013年先后对47家企业进行了51次能源审计。在能源审计过程中采取了现场测试、现状核查、调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了详实的资料和数据。为推动各单位能效提升,我们对各企业的普遍存在的节能潜力和可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整理,将陆续刊登工业炉、工业锅炉、电机、热力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供各企业参考。 集团公司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陈操史建东 摘要:工业炉窑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并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工业加热 设备,工业炉窑常统称为“工业炉”。本文对集团公司工业炉情况进行了统 计整理和评价,列示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分析了燃气炉、电加热炉使 用中存在的问题,计算了节能潜力和采取节能技术产生的节能量与节能效 益。 主题词:工业炉节能潜力节能效益 1. 集团公司工业炉现状 1.1 数量及分布情况 通过数据核查,47家共有各类工业炉窑2082台,按照供热方式分为燃气工业炉和电阻工业炉两大类,其中40m3/h以上燃气工业炉454台,30kW以上电阻工业炉1628台,广泛分布于装甲车辆、火炮、机械加工、箭弹等多种生产领域,少量分布于火炸药、火工药剂、光电等生产领域。 按炉型结构分:台车炉、室(箱)式炉、井式炉、推杆炉、步进炉、

悬挂炉、辊底炉、环形炉、干燥炉、烘干室等十多个种类,按用途主要分为:热处理、锻造加热、熔炼、喷涂烘干四大类。其中热处理炉和加热炉是工业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行业工业炉总比例的55.10%和18.13%。 1.2 能源消耗情况 集团公司工业炉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天然气和电为主。根据企业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54台燃气工业炉2012年累计消耗天然气8312.14万立方米,折10.09万吨标煤;1628台电阻工业炉合计加热功率30.32万千瓦,负荷率约70%,理论年消耗电量63672万千瓦时,折7.83万吨标煤。工业炉窑年能源消耗合计17.92万吨标煤,是集团公司各企业消耗能源的主要设备。 1.3 整体性评价 目前,集团公司针对工业炉窑展开的节能工作已经起步,部分企业能够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积极进行炉窑节能改造,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如:北重集团、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辽沈集团、江麓集团等一批企业成功的在大批燃气工业炉上应用了蓄热式燃烧和全温段换向技术,烟气排放温度低于150℃,烟气余热得到了高效回收,节能效果显著。以辽沈集团为例,采用EPC模式对3台天然气锻造加热炉进行了蓄热式燃烧改造,锻件平均单耗下降了60%以上。 但多数企业目前对工业炉窑的节能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国内炉窑的技术发展状况和新技术缺乏前瞻性研究和长远规划,缺少相应技术储备,工业炉窑整体结构老旧,普遍存在两低一高现象(余热回收率低、热效率低、能耗高),节能状况不容乐观。

国内外工业节能政策调研分析

国内外工业节能政策调研分析

国内外工业节能政策调研分析 一、国外工业节能政策调研分析 (一)、世界各国工业节能的管理政策与措施 回顾近30年的世界节能历史,各国对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和节能工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至80年代末。世界范围的节能运动,缘于石油危机引发的能源安全意识,主要目标是通过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实现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确保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节能主要是“安全推动”。 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为标志)至今。世界范围节能运动的再次高涨,缘于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主要目标是通过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确保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节能主要是“环保推动”。 工业节能是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发达国家的工业用能已不是主要的能源消费部门,但节能和环保的管理政策仍然还是紧紧围绕工业企业,工业过程和工业产品来展开的。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过程当中,工业节能则是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收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在工业节能政策与措施,进行比较发现,虽然各国政策都有其鲜明的特点,但也不难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和主流发展趋势,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与工业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 依法节能是目前国际通行的惯例。一些能源消费大国和能源短缺的发达国家非常注重节能的立法工作,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日本于1979年颁布《合理用能法》;1993年制定《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1998年重又修订《合理用能法》。美国于1975年颁布《能源政策和节约法》,1978年颁布《国家节能政策法(NECPA)》,1992年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法》(EPACT)。国外节能的法律法规一般涵盖了节能的各个领域,工业节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规定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进行能源审计,向政府提交能源计划,开展节能监督检测,耗能设备执行严格的能效标准等。 2、制定合理的激励工业节能的财政税收奖罚的经济政策 国外促进工业节能的税收和财政经济政策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税费政策,目的是增加能源利用的成本。政策措施包括:能源或与能源有关的CO2税、污染罚款、公共效益收费等。目前开征能源及CO2排放税的国家有捷克、丹麦、芬兰、法国、的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和英国等。税收一般用做引导节能和提高工业企业能效水平的工具;另一类是财政政策,目的是降低提高能效的成本。政策措施包括:赠款和补贴、补贴审计、贷款(包括公共贷款和创新基金)、特殊技术的税费减免等。如美国目前采取的财政激励政策有现金补贴、税收减免和低息贷款等。 3、加强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能源管理和监督

FGR的循环型工业锅炉节能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FGR的循环型工业锅炉节能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摘要:氮氧化物是雾霾产生的一大成因,也是燃气锅炉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已颁布的《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工业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大幅提高。 关键词:FGR循环型工业锅炉;节能控制系统设计; 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我国是当今世界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我国锅炉制造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国有千余家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等级的锅炉。由于节能环保日益严格,而工业锅炉又处于能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运行状态,因此对工业锅炉推广应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是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不断强化。 一、烟气循环FGR的主要原理 烟气循环参与再燃烧有两种方式:烟气内部循环和烟气外部再循环。烟气内部循环一般用于普通低氮应用,利用燃烧器喷嘴流速产生卷吸烟气的效应,使少量烟气再次参与燃烧,降低火焰温度,排放目标值为80 mg/m3;而烟气外部再循环是通过风机的机械力量大幅度增加再循环烟气的流量,再循环烟气量可占总烟气量的25%,大幅度降低火焰温度,更低的氮氧化物排放。 二、FGR的循环型工业锅炉节能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1.物料出口温度控制。经过分析可知,影响锅炉物料出口温度的因素包括物料流量、燃烧工况以及空气量与燃料量比值等,在控制系统中,物料出口温度是通过改变燃料流量来控制的,但受到燃烧工况、风量的跟随作用以及风量与燃料量的比值影响。为了使物料出口温度稳定在目标温度,必须保证燃料能够充分燃烧,释放出足够的能量,因此选择采用串级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中,物料出口温度控制回路为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在控制方案中,当物料出口温度由于某种干扰变化时,通过物料出口温度控制器的输出来改变燃料控制器的给定值,使燃料量随之变化。然后通过比值控制器使空气量也发生改变,保持燃料量和空气量的流量比不变。但从动态角度看,因蒸汽出口温度变化首先反应到燃料量给定值的变化,使燃料量随之变化,再经过燃料量测量变送器、比值器,改变空气量控制器的给定值,空气量才发生变化。显然,空气量的变化滞后于燃料量,即动态比值不能得到保证。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为了使燃料完全燃烧,在提升负荷时要求先提升空气量,后提升燃料量;在降低负荷时,要求先降低燃料量,后降低空气量,即所谓具有逻辑提降量的比值控制系统。通过增加两个选择器HS、LS 组成具有逻辑提降功能的燃烧过程控制系统,空气量与燃料量的比值。燃烧系统要减少稳态误差,同时由于流量噪声比较大,不能采用微分作用。因此,燃料流量控制器和空气流量控制器均采用控制器。如有微分作用时,一旦主控制器和输出稍有变化,调节阀将大幅度变化,不利于控制,所以副控制器选用控制器,主控制器采用PID 控制器。 2.烟气含氧量闭环控制。烟气含氧量是指燃料燃烧之后排出的烟气中氧气的含量,它主要与燃料的燃烧状况有关。烟气含氧量的影响因素是燃烧工况。燃烧过程的燃料量与空气量比值控制系统存在一个不足,即不能保证两者是最优比,这是由于流量测量的误差以及燃料质量的变化所造成的。为此,文中方案采用烟气氧含量作为送风量的校正信号。锅炉燃烧过程中烟气含氧量的闭环控制方案,烟气含氧量作为被控变量,其设定值是锅炉燃烧效率最高情况下的最优烟气含氧

工业电气中电气节能分析 丁立

工业电气中电气节能分析丁立 摘要: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进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对能源带来大量 的消耗,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使得能源耗费量过大,导致全国能源 资源的总体数量减少,开始出现能源危机,国家逐步颁发各类节能降排的相关法 律法规,在有效推动能源减耗的同时,可以有效地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就 当今工业电气中能源节能减耗的工作进行简要阐述。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工业电气设计;电气节能;分析 1工业电气节能的原则 1.1安全原则 实施工业电气节能,并不是一味的体现节能而忽略正常的运作、生产,而是 应该在满足基本电气设备功能的基础上所展开的,在实施节能的过程中,还必须 保证作业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1.2更新原则 在展开节能作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重视对老化电气设备的更新,这一点 既是企业实施节能的关键途径,也是保障节能工作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 1.3环保原则 节能,不仅仅只是对资源、能源的节约,更应该体现在对资源、能源以及环 境的保护,也就是说,在实施节能的过程中还必须重视环保。 1.4先进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技术也是层出不穷,只有保障节能技术的先进性,才 能够确保节能工作的前沿性,从而将节能工作顺利的执行、贯彻。 1.5经济原则 实施节能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重视其经济性,比如说充分的考虑节能项目 的投资、运行以及回收,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确保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 2工业电气节能降耗的概述 2.1节能降耗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在我国工程建筑、电力系统、水利工程等各 类工程建筑取得了显著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资源建设以及生活环境正在 遭受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与环境健康持续发展不能协调发展,矛盾逐步升级中。 而今人们已经正确认识到我国以往较为传统的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式存在诸多 的问题,为了使得节能利用率大幅度提高,降低原有电力系统能源粗放式的使用 方式,工业建设过程中降耗研究成为节能降耗的先驱者,我国在各类工业建设中 推行减少能源损耗的战略部署后,有效地抑制了电力系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然而,即使我国正在逐步的推行能源降耗的新型经营理念,但我国的节能降耗的实 施情况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而言尚有差距,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单位工业产值内 所产生的能源能耗远远要高过于发达国家的能耗,甚至要比一些中小型国家的能 耗还要高,由此开来,就能源的利用率而言,我国还有很大的能源降耗的潜力, 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业建设工作的产能,在工业发展的角度而言,节能降耗的发展 路线,可以推动工业的科学、合理、持续的发展,同时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稳定的 发展密接相关,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2节能减排的现状 节能减排战略主要来自于我国“十一五”的规划纲要,节能减排简单来说就是 减少能源的浪费以及降低废弃的排放。能源是人们懒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分析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分析 根据国家标准《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7-1994的规定,对企业工业锅炉的监测共5项监测指标,其中测试项目4项:分别是排烟温度、排烟处空气过量系数、炉渣含碳量和炉体外表面温度;检查项目1个:即考察锅炉热效率。该标准对这5项监测指标的具体监测方法、计算方法和合格指标都作了详细规定,同时还要求在监测后对锅炉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本文试图围绕着五项监测指标,对其作出尽可能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努力探讨各项指标与锅炉运行状况之间的关系。某项指标不合格可能反映了锅炉的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应当从哪些方面寻找分析指标不合格的原因,目的是能给大家进行监测分析时提供尽可能的提示,避免挂一漏万。进行监测分析,主要是提出监测结果不合格的原因和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方向和建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监测指标不合格的原因。(2)不合格造成的后果。(3)提出整改建议。 1排烟温度 排烟热损失是锅炉的主要热损失之一,可达10%~20%。排烟热损失主要取决于排烟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在锅炉运行中为了减少排烟热损失,应在满足燃烧反应需要的前提下尽量保持较低的空气系数,应尽可能避免燃料室及各部分烟道的漏风,以降低排烟热损失。排烟温度也不是越低越好,因为太低的排烟温度势必要增加锅炉尾部受热面,这是不经济的;同时还会增加通风阻力,增加引风机的电耗;此外过低的排烟温度若低于烟气露点以下,将会引起受热面的腐蚀,危及锅炉的安全运行。最合理的排烟温度应根据排烟热损失和尾部受热面的金属耗量与烟气露点等进行技术经济核算来确定。 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升高除没有装设尾部受热面以外,还受烟气短路、受热面积灰与结垢、运行负荷等因素的影响。要降低排烟热损失,应防止锅炉烟气系统烟灰的结垢和堆堵。这种现象多数发生在锅炉受热面上,包括炉膛的水冷壁和省煤器等处。合理的锅炉设计要求是把碳氢化合物在锅炉内燃烧完全,既提高了煤的燃烧率,又可防止锅炉冒黑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烟管及省煤器的烟垢堵塞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定期检查锅炉炉膛及水冷壁以及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的运行状况,及时对锅炉吹灰、清除烟垢,以及采取其它一些有效的措施,保持受热面清洁,最大限度地提高传热效率,充分吸收利用炉膛中燃煤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2过量空气系数

节能降耗分析

附: 节能篇 新疆****有限公司 新疆*******************工程 2017年3月3日

目录 1 选矿工程概况 (3) 1.1 总平面布置 (3) 1.2 建设规模 (3) 1.3 建设内容 (3) 1.4 项目主要能源 (6) 1.5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 2 节能降耗分析 (9) 2.1 生产分析 (9) 2.2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10) 2.3 产品指标 (10) 2.4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11) 2.5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11)

1选矿工程概况 1.1总平面布置 矿山包括采矿工业区矿部生活区、选矿厂、尾矿库、废石堆场、矿区道路等。矿山采矿工业设施围绕2643m平硐口周边布置;矿部生活区位于矿区西南部;选矿厂位于矿山南部5km处。 选矿厂布置在矿山南部直线距离约5km处,该处交通便利,并且供水、供电条件优越。选矿厂主要由原矿堆场、粗碎厂房(含原矿仓)、中细碎厂房、筛分厂房、粉矿仓、磨矿厂房、浮选及精矿脱水厂房、尾矿库等组成。整个工艺系统呈台阶式布置,可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并形成自流,方便生产。选矿厂占地面积80亩。 1.2建设规模 选矿厂生产规模为360t/d,年处理铜矿石9万t。 1.3建设内容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厂房及设施全部为新建,主要工程内容见表1.3。 表1.3-1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列表 分类工程名称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破碎车间 1台颚式破碎机PE600×900;1台颚式破碎机PE250×1000; 1台圆锥破碎机4Ft(?1219) 筛分车间自定中心振动筛SZ1250×2500 矿石输送皮带运输机 磨矿车间 1台格子型球磨机MQG2100×4000;1台单螺旋分级机 FG-2000;1组水力旋流器组FX-?250×8。 搅拌车间1台矿浆搅拌槽PS20 浮选车间3台浮选机SF-28;4台浮选机SF-28;6台浮选机SF-1.2 脱水车间 1台NZS-3中心传动浓密机;1台NZS-15中心传动浓密 机;1台HTG-4.5陶瓷过滤机 配套尾矿排放系统尾矿输送管道、尾矿回水管道、尾矿库辅助工程公用工程配电室、机修间 环保工程 废气处理破碎、筛分车间布袋除尘器;固废处理处置尾矿库 1.3.1选矿主要设备 (1)破碎筛分设备 3

工业电气的节能分析

工业电气的节能分析 伴随着我国工业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壮大,我国的工业正在经历着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主要的集中点就是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节约能源,大力响应国家对于节能减排政策的号召。在我国工业建设以及生产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电气化已经逐渐在生产过程中占据更重的比例。工业电气化能够有效地提升工业企业的生产以及运行效率,同时解放了劳动力。在我国的现代工业行业中,电气化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同时也有着非常大的发展前景。文章主要针对工业电气的节能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以及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工业电气化节能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工业行业的节能进一步发展以及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标签:工业电气;照明节能设计;问题;照明节能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为了能够有效地进一步向前发展,我国需要从节能减排问题上下功夫。伴随着我国现阶段能源利用的持续增多,我国要想在经济上以及工业发展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实现各个行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我国就要进一步加强节能的建设。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各个行业的节能减排。在我国的工业行业中,生活过程中难免会使用能源。现在各个工业企业为了相应国家节能的号召以及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都在进行相应的节能措施来减少能源的消耗。在工业电气中,我们提倡进行电气节能来有效地控制电气化的能源消耗。由于现阶段节能成为了社会上的一个主体,因此我国的工业企业想要在市场上立足就要进行相应的节能改革,电气化节能改革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节能变革措施。电气节能不仅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企业节能技术的发展步伐,最主要的是能够显著的提升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工业电气节能对我国的工业行业意义重大,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在工业电气节能过程中变压器的节能提升措施 在工业行业中,电气设备能够有效地运行,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电气设备就是变压器,变压器的电力输送能力以及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电气设备运行。因此工业企业为了更好地实行电气节能,有必要对变压器进行相应的节能改造,实施一定的节能措施来保障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的节约能源。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变压器的节能措施进行阐述以及分析,下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1.1 在选择变压器的过程中要优先选择节能并且高效的变压器 作为电气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电气设备。变压器是整个企业中配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变压器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运行,只有在维修的过程中才能够退出电网。因此变压器的运行情况不仅仅对整个配电系统影响非常大,同时由于自身运行的原因,还会消耗部分电能。长时间的运行,变压器很可能对周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