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诊治流程

产后出血的诊治流程
产后出血的诊治流程

表 1 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

决策与实施:

1、转院。

2、临产前备血。

3、产程中建立静脉通道。

4、产后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表 2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评估、决策、实施

决策与实施产程中出现有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表现时:

1.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应用缩宫素加强宫缩,一条维持血容量)。

2.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1)胎儿前肩娩出时预防性的注射缩宫素;

(2)及时钳夹剪断脐带(胎儿娩出后2分钟左右);

(3)适当有控制的牵引脐带,一手牵引脐带,另一只手在耻骨联合上方上推宫体,协助娩出胎盘(此种娩胎盘方法可以预防子宫内翻)。

3.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4.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

流程1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处理流程图

流程2 阴道分娩后根据生命体征和休克指数评估的处理流程图

表3 剖宫产术前及术中对产后出血的评估

和处理

术前评估 发生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与阴道分娩相同的风险因素之外还应再考虑) 预防及处宫缩乏力

继发宫缩乏力 选择性手术 ? 术前备血; ? 开通两条静脉

? 子宫切口:两体? 纱布保护好子? 胎头娩出后宫胎盘因素 前置胎盘(伴子宫瘢痕)

胎盘早剥

软产道损伤 (切口易发生裂伤) 前次剖宫产术、第二产程时由阴道产改为剖宫产、试产后、头深定、

宫颈水肿、产程延长等

术中评估 术中表现

处理措

出血量 胎儿胎盘娩出后出血>500ml

根据出血量和出血? 检查胎盘,清? 按摩:子宫体? 用药:缩宫素? 缝扎止血:

局部缝合止或B-lynch (除前或子宫动脉? 填纱(前置胎? 抽血查血常规? 严重时切除子? 监测生命体征? 考虑是否输血出血部位

子宫体部

胎盘剥离面出血

前置胎盘

子宫下段剥离面出血

无凝血块 临床有憋气、胸闷、呛咳等不适症状 发生在大量失血后

? 羊水栓塞?同? 消耗性凝血障生命体征

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

? 羊水栓塞?同

流程3 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分析和处理流程

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

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 对产后出血的病因、治疗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以下是OK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产前:通过系统围产保健、高危筛查,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疾病进行预防性治疗。 1、纠正贫血,提高对失血的耐受性。 2、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妊高征。 3、积极治疗患有肝疾及凝血机能障碍的孕妇。 4、及时发现羊水过多、双胎、巨大胎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多次刮宫史、肝病、血液病、子宫肌瘤等有出血倾向的产妇,并提前入院待产,制定合理的分娩计划。 (二)产时: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1、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如无出血可等待20分钟,如有出血应随时徒手剥取胎盘。剖宫产时应尽量避免手取胎盘,等待自然宫缩,促使胎盘剥离后娩出。如超过5分钟仍未剥离时再手取。

2、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及产程延长、宫缩乏力或急产者应在临产时配好血,并在产程中适时开放静脉。 3、正确娩胎盘:胎儿娩出后,应由台下助手将手放在子宫底部但不要揉压,当有子宫收缩,宫体上升伴少量阴道出血,脐带外露部延长时为胎盘剥离征象。助手在腹部轻压宫底使胎盘进入子宫下段,再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向上推子宫使胎盘进入阴道,此时助产者轻牵脐带使胎盘娩出。切忌在无宫缩时搓揉子宫或牵拉脐带。胎盘娩出后助手稍用力按摩子宫,接产者以旋转法娩出胎膜,防止断裂。 4、胎儿娩出后,台下应作好预防性静脉注射宫缩剂催产素 10u+10%葡萄糖20ml或卡孕栓1mg肛门内,以促宫缩及胎盘的剥离。 5、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6、提高接产技术,熟悉分娩机转,正确保护会阴。 7、正确处理产程,防止滞产、急产,宫缩乏力应除外头盆不称后加强宫缩。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防治产后出血的研究取得不少新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指南草案进行修订。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本指南在《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参考WHO、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的临床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全国妇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高危因素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素,见表1。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诊断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 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 1 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突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出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质量者临床意义不同,因此,最好能计算出产后出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妊娠末期总血容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质量( kg) x7%×( 1+40%),或非孕期体质量(kg)x10%。

产后出血演练流程word版本

产房产后出血抢救演练 陈:负责台上操作及配合上级医生台上操作抢救 何:做好用药记录,观察病情,负责抢救物资,协调人员 余:医生 李:主任 陈:女32岁,经产妇,于10点因停经40周,下腹镇痛3小时伴阴道流水2小时急诊入院,产前检查胎心130次/分。宫 缩50秒/2分,估计胎儿大小4000g。血红蛋白90克/ 升内诊检查:宫口开大10cm.先露头,S+2.胎膜破,见 羊水清。骨产道软产道未见异常,给予分娩指导,考虑 出血风险高,通知产后出血抢救小组 陈:于10.30分钟自然分娩已体重4300G单活男婴,胎肩娩出后常规给予20oxy静滴,分娩后常规臀部放置聚血器,胎盘10:45娩出。新生儿评分正常,计算总产程5.50分,胎盘娩出后,查胎盘胎膜完整,探查宫腔无组织宫体完整,宫腔大,宫颈完整,软产道无裂伤,无淤血障碍,确定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立即双手法按摸,聚血器出血量达400ml,色暗红出血速度快会阴无裂伤。立即报告医生

余:医生上台检查,BP100/60 P80次/分,神智清,宫底脐上一指,质软,轮廓不清,产道无裂伤,胎盘胎膜完整,阴道出血约 100ml,考虑子宫收缩乏力。 1.请迅速安置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并给予氧气吸入 2心电监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做好记录 3另建一条留置通道平衡液500ml备用,肌肉注射20oxy,卡运栓1mg 舌下含服,欣母沛250ug宫颈注射,持续按摩子宫 4.留置导尿,记录尿量 何:是,吸氧,平卧头偏一侧,心电监护·留置输液通道500ml复方平衡液已执行,卡孕栓1mg舌下含服,欣母沛250ug宫颈注射,留置导尿,跟家属交代病情 何:10:50报告医生已行心电监护,快速报告,血压110/60mmhg脉搏90次/分,血压饱和度98%(吸氧气)神志清,精神差 余;10:55宫底脐上一指质软,持续按摩子宫阴道见暗红色血液流出300ml,欣母沛250ug宫底注射,通知科主任紧急参与抢救,电话汇报病情,急查血常规,凝血四项 何:10:56是欣母沛250ug宫底注射10:57 已经通知主任,简单汇报表情 余:目前产妇血压90/60。P98次/分,阴道出血800,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2g/L通知检验科交叉配血,备悬浮红细胞4u,血浆800ml,血小板100ml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防治产后出血的研究取得不少新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指南草案进行修订。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本指南在《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参考WHO、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的临床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全国妇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高危因素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素,见表1。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诊断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 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 1 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突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出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质量者临床意义不同,因此,最好能计算出产后出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妊娠末期总血容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质量(kg)x7%×(1+40%),或非孕期体质量(kg)x10%。 常用估计出血量的方法有:(1)称重法或容积法;(2)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3)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 Hg),见表2;(4)血红蛋白水平测定,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出血量为400~500 ml。但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常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值得注意的是,出血速度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重症产后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速度>150 ml/min;3h内出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50%:24h内出血量超过全身总血容量。 产后出血的预防 (一)加强产前保健

产前出血-产后出血急救演练流程(参考模板)

产前出血--产后出血急救演练流程 一位孕周孕妇由医院“120”接诊入院,当时孕妇情况……… 提问式: 提问:1、护士应做什么?立即将孕妇安排在病床上,通知当班医生。开放V1-2条,给氧,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留置导尿管记出入水量。 2、医生应做什么?询问病史,必要检查、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准备估计出血量,根据孕妇当时情况,立即报告科主任——电话通知。 3、科主任到现场时应做什么? ①认真听取当班医生、护士的口头汇报(主要体查情况); ②根据医、护口头汇报,科主任现场检查患者,确定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 产前出血:主任应指导医生做什么?护士长应指导护士做什么?产前出血:(1)绝对卧床,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胎心状况;(2)心电监护;(3)血凝四项、血

生化、血交叉、备血等;(4)电话通知妇产科抢救小组成员,口头向组长汇报孕妇出血情况;(5)积极查找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口头回答,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4、前置胎盘 科主任提问当班医生,怎么处理? 科主任提问1: 孕35周前如何处理,用什么药?当班医生回答,抑制宫缩止血,药物名称、剂量、用药方法。 口头医嘱,护士要复诵一遍,看护士在执行中三查八对一注意情况(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现场计分)。 孕妇孕期≧35周或保守无效,当班医生怎样处理,口述治疗方案,讲述终止妊娠的原因。 急救小组组长: 提问科主任,如果是胎盘早剥,怎样处理? 科主任: 提问助产士,迅速分娩的具体措施(口述),防治产后出血。 急救组长:

提问科主任:产后出血你怎么处理?有哪些原因可引起?口述。1、宫缩乏力;2、胎盘因素;3、软产道裂伤; 4、凝血功能障碍。 科主任提问: 当班医生回答:引起出血4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和各原因的处理方法,包括口头下达医嘱、药物名称、药物剂量、使用方法,需要哪些协助完成可由科主任、护士长回答,并安排抢救小组人员完成。 宫缩乏力——按摩子宫——宫缩药——压迫子宫——宫腔填塞(砂条水囊)——或B Lynch缝合——子宫A结扎——子宫切除。 胎盘因素——排空膀胱——处置胎盘——止血药——宫缩药——安定药等。 软产道损伤——迅速查找出血点——缝合裂伤——压迫止血。 凝血功能障碍——明确病因——被凝血因子——抗血管内凝血——输液输血。 科主任继续提问: 1、通过以上处理后,提问当班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好转或恶化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最新资料推荐------------------------------------------------------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作者: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 2009 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 2009 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有关防治产后出血的研究取得不少新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指南草案进行修订。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本指南在《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 1 / 16

订,主要参考 WHO、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的临床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全国妇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素,见表1。 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诊断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 h 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 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 h 内出血量 1 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 突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

2018年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及流程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 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 一级预案 以下情况启动一级预案: 1.产后宫腔探查或按压宫底一次血量≥200ml 2.连续2次按压宫底出血量均≥100ml 3.产后1小时内累计出血量≥200ml 4.产后2小时内累计出血量≥400ml 一级预案处理方案: 1.立即通知医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可建立2条静脉通道,吸氧,向有经验的助产士、产科上级医师(住院老总)、麻醉医师(闫明)和血液科医师(罗波)求助,团队合作。 2.检测出血量和生命体征,必要留置尿管,记录尿量。 3.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交叉配血,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功能等,并行动态检测。 4.查找出血原因,对症处理,按摩子宫,检查下生殖道、胎盘,观察凝血,考虑探查子宫 5.子宫收缩乏力;1).双手按摩子宫;2).缩宫素20u+500ml0.9%氯化钠10分钟内500ml;3).米索前列醇400—600μg直肠放置或舌下含化200μg;4).卡前列腺氨丁三醇250μg肌肉注射或宫底注射。上述处理效果欠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宫腔填塞、B—Lynch缝合、盆腔血管结扎、子宫切除术。

6.生殖道撕裂、子宫内翻、损伤:撕裂伤缝合,如血肿>3cm引流,子宫内翻复位。子宫破裂:有症状性子宫破裂时,需修复缺损或全子宫切除。 7.胎盘滞留、组织残留:手取胎盘、刮宫,如不能止血,急诊子宫切除。 8.凝血功能障碍:静点止血三联,输新鲜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输注。 7.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并安慰产妇。 二级预案 出血量超过500ml,出血还未完全得到控制者,实施二级预案 二级预案处理方案: 1 、保暖、心理护理、监测产妇精神状态、皮温及色泽,保留尿管,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尿量、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宫底高度、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检查心、肝、肾功能。 2、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 3、补充血容量:首选晶体液(平衡液和生理盐水),出血量∠1000ml,在输平衡液的同时,备血或输胶体溶液(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出血量1000—1500ml,应同时输血。 4、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并签字。 三级预案 出血量超过1500ml,出血还未完全得到控制,实施三级预案 三级预案处理方案:

产后出血处理流程细则

产后出血处理流程 1.目的:快速识别患者病情变化并迅速处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挽救患者生命 2.适用范围:妇产科住院部、产房、手术室 3.定义: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的严重并发 症。 4.职责:妇产科住院部、产房、手术室、麻醉科、儿科等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本细则。 5.标准 第三产程后,特别是产后2小时内,通过称重法、容积法、联合患者生命体征估计患者的出血量,当发现产妇出血量>400ml并有继续增加趋势时,立即启动此流程。 产后出血分三级预警: 一级预警(阴道分娩,估计阴道出血量>400ml) 台上助产士1:呼叫助产士2(台下)并采取初步止血措施:按摩子宫、检查软产道、检查胎盘胎膜完整性、检查血液是否凝固,并且与患者本人进行 沟通。 台下助产士2:呼叫手术室护士3、医生1(一线)、和医生2(二线),进行一般处理:面罩给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2条、抽血化验(血常 规、凝血常规、DIC组合及配血),促宫缩治疗(缩宫素10U肌注、缩宫素10U+ 乳酸林格或复发氯化钠500ml静脉维持、250ug前列限素类药物子宫肌注或肌 肉注射)并进行液体复苏(快速补充晶体液250-500ml/h)。 一线医师到场后,助产士1向其回报病情,医生1进行止血治疗:促宫缩(按摩子宫)、检查软产道(必要时缝合)、检查胎盘胎膜完整性(必要时 手剥胎盘及清宫)、检查血液是否凝固。 二线医生2到场后指挥抢救,观察病情(询问病史、体征检查)、进一步止血(促宫缩、腹部加压沙袋)及容量复苏并进一步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 进行沟通,并负责团队成员工作落实及效果评估。

产后出血应急管理方案

产后出血应急管理方案 【目的】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风险、及时处理和正确处理。我院根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的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和流程。 【组织结构与职责】 产后出血急救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产后出血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医院产科急救的领导和指挥。 2、负责产科急救应急措施的重大决策。 3、制定产科急救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 4、建立与完善产科急救原则与流程。 5、组织协调产科急救工作。 6、组织预案演练和负责产科急救体系日常管理。 7、负责将会诊及抢救的危重孕产妇情况及时上报。 8、负责本院危重、疑难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9、根据孕产妇死亡及急救中诊治、抢救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指导落实。 产后出血应急保障措施: 1、医疗保障:妇产科负责实施医疗急救,应急办负责人员、物资协调,其他科室以妇产科工作为中心,协助医疗急救,保障药品、物资供应,做好妇产科急救的辅助检查准备。 2、通讯与交通保障:各小组成员确保24小时开机,听候调遣,应急办负责急救车辆调配。 3、物资保障:妇产科负责产科急救药品和器械的准备和保管;麻醉科负责麻醉急救药品和器械的准备和保管,检验科负责组织血源,药房负责急救应急药品供给,产房负责急救车内急救用品齐备。 4、制度保障:实行问责制,全院医护人员及急救应急专业小组成员须严格服从应急办调遣,对不听从调遣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医院予以相应处罚。

产后出血抢救小组成员职责、程序及应急预案 一、抢救小组组成 组长: 成员: 二、产后出血抢救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全科产后出血产妇抢救工作。 2、抢救小组成员必须24小时手机畅通,接到呼叫10分钟内赶到科室,迅速投入抢救,按院、科抢救小组组长安排有条不紊地工作。 3、抢救小组成员要加强产科重症的理论及实践学习,熟练掌握产科岀血、各种休克、DIC、子痫、羊水栓塞、急性心衰及呼衰肾衰等危重病人的监护处理程序。 4、抢救结束后及时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总结经验及教训,不断提高产科抢救技术,确保母婴安全 三、产后出血抢救小组成员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 职责:全面负责产后出血抢救小组的组织、协调,对集体讨论的重大抢救方案和措施作出决策。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病情交待、沟通。 成员: 职责:负责产后出血病人的具体抢救、医嘱处理、病历书写完善等工作。 成员:全体妇产科护士 职责:主要负责产后出血抢救的护理工作,包括医嘱执行、计算出入量、保证液体通道及管道通畅、急救药品的补充等。 四、工作程序 首诊医师及护士在积极实施抢救措施的同时,立即通知二线医师或报告科主任参与指导抢救,必要时报告总值班、医务科,也可直接报告业务副院长;并简要汇报抢救情况,提出抢救器械、药物、人员等方面的要求。抢救小组接到通知后以最快的方式到达病房进行抢救。(见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图)。

产后出血应急处理流程

产后出血应急处理流程 【目的】 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流程】 诊断要点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 平卧位、给氧、保暖 准确及时执行医嘱 开放静脉通道 交叉备血输血 留置导尿管,及24小时出入量,尤其是尿量 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按摩子宫 按摩子宫 子 宫 因 素 药物治疗 必要时术前准备 软 产 道 损伤 缝合止血 胎 盘 原 因 明确病因 凝血功能障碍 病因治疗 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量 正确估计失血量,严密观察出血性质 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 监测神志、意识状态及面色、肢端温度等末梢循环状况 观察药物疗效 了解辅助检查结果 发 生 产 后 出 通 知 医 生 配 合 抢 救 处 理 寻找原因、对症处理 监 测 与 护 理 准 确 记 录 安 慰 家 属,及 时 沟 通

【规范要求】 1.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病情巡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2.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快速评估后及时汇报医生、护士长,积极投入抢救。 3.平卧位、给氧、保暖。 4.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建立2路静脉通路。采集血交叉标本,备血或输血。 5.积极判断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 (1)子宫因素:胎盘剥离延缓,子宫出血不止,能自凝。腹部体检子宫轮廓不清,摸不到宫底。 (2)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阴道流血,色鲜红。 (3)胎盘因素: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仍未娩出,伴有阴道大出血。体检胎盘剥离不全、剥离困难后子宫下端出现狭窄环。 (4)凝血功能障碍:全身出血倾向,血不凝。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障碍。 6.明确出血原因,给予止血措施。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如宫缩乏力,使用缩宫素、欣母沛等促进子宫收缩;软产道损伤给予缝合;胎盘残留及时宫腔探查等。 7.正确估计失血量,严密观察出血性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关注尿量、尿色、出现休克症状,急救流程参见失血性休克规范要求。 8.给予产妇心理支持。

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危及到产妇的生命。产科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其中绝大多数是产后出血。 定义: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或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ml者。 一、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一)产前:通过系统围产保健、高危筛查,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疾病进行预防性治疗。 1、纠正贫血,提高对失血的耐受性。 2、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妊高征。 3、积极治疗患有肝疾及凝血机能障碍的孕妇。 4、及时发现羊水过多、双胎、巨大胎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多次刮宫史、肝病、血液病、子宫肌瘤等有出血倾向的产妇,并提前入院待产,制定合理的分娩计划。 (二)产时: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1、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如无出血可等待20分钟,如有出血应随时徒手剥取胎盘。剖宫产时应尽量避免手取胎盘,等待自然宫缩,促使胎盘剥离后娩出。如超过5分钟仍未剥离时再手取。 2、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及产程延长、宫缩乏力或急产者应在临产时配好血,并在产程中适时开放静脉。 3、正确娩胎盘:胎儿娩出后,应由台下助手将手放在子宫底部但不要揉压,当有子宫收缩,宫体上升伴少量阴道出血,脐带外露部延长时为胎盘剥离征象。助手在腹部轻压宫底使胎盘进入子宫下段,再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向上推子宫使胎盘进入阴道,此时助产者轻牵脐带使胎盘娩出。切忌在无宫缩时搓揉子宫或牵拉脐带。胎盘娩出后助手稍用力按摩子宫,接产者以旋转法娩出胎膜,防止断裂。 4、胎儿娩出后,台下应作好预防性静脉注射宫缩剂催产素10u+10%葡萄糖20ml 或卡孕栓1mg肛门内,以促宫缩及胎盘的剥离。 5、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6、提高接产技术,熟悉分娩机转,正确保护会阴。 7、正确处理产程,防止滞产、急产,宫缩乏力应除外头盆不称后加强宫缩。 (三)产后 1、正确测量出血量:为防治产后出血的首要条件。可用实量法、称量法、面积法等相结合。 ⑴阴道分娩者当胎儿娩出后即用接血器垫于产妇臀下。有会阴伤口者以浸湿的纱布块数估计失血量,再估计血染布单的面积算出失血总量; ⑵剖宫产时对失血估计往往偏低,要求将羊水量排除后实测吸引瓶中血量再估量纱布、纱垫、布单的血量。 2、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如有可疑及时处理。 3、仔细检查软产道,及时发现产道损伤及产道血肿并正确及时处理。

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_1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3939 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 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一)产前:通过系统围产保健、高危筛查,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疾病进行预防性治疗。 1、纠正贫血,提高对失血的耐受性。 2、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妊高征。 3、积极治疗患有肝疾及凝血机能障碍的孕妇。 4、及时发现羊水过多、双胎、巨大胎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多次刮宫史、肝病、血液病、子宫肌瘤等有出血倾向的产妇,并提前入院待产,制定合理的分娩计划。 (二)产时: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1、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如无出血可等待20分钟,如有出血应随时徒手剥取胎盘。剖宫产时应尽量避免手取胎盘,等待自然宫缩,促使胎盘剥离后娩出。如超过5分钟仍未剥离时再手取。 2、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及产程延长、宫缩乏力或急产者应在临产时配好血,并在产程中适时开放静脉。 3、正确娩胎盘:胎儿娩出后,应由台下助手将手放在子宫底部但不要揉压,

当有子宫收缩,宫体上升伴少量阴道出血,脐带外露部延长时为胎盘剥离征象。助手在腹部轻压宫底使胎盘进入子宫下段,再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向上推子宫使胎盘进入阴道,此时助产者轻牵脐带使胎盘娩出。切忌在无宫缩时搓揉子宫或牵拉脐带。胎盘娩出后助手稍用力按摩子宫,接产者以旋转法娩出胎膜,防止断裂。 4、胎儿娩出后,台下应作好预防性静脉注射宫缩剂催产素10u+10%葡萄糖20ml或卡孕栓1mg肛门内,以促宫缩及胎盘的剥离。 5、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6、提高接产技术,熟悉分娩机转,正确保护会阴。 7、正确处理产程,防止滞产、急产,宫缩乏力应除外头盆不称后加强宫缩。 (三)产后 1、正确测量出血量:为防治产后出血的首要条件。可用实量法、称量法、面积法等相结合。 ⑴阴道分娩者当胎儿娩出后即用接血器垫于产妇臀下。有会阴伤口者以浸湿的纱布块数估计失血量,再估计血染布单的面积算出失血总量; ⑵剖宫产时对失血估计往往偏低,要求将羊水量排除后实测吸引瓶中血量再估量纱布、纱垫、布单的血量。 2、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如有可疑及时处理。 3、仔细检查软产道,及时发现产道损伤及产道血肿并正确及时处理。 4、缩宫剂的应用,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及时选用催产素、前列腺素制剂(卡孕栓、米索等)、麦角新碱(高血压、心脏病、青光眼禁用)等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诊断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1 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突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出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质量者临床意义不同,因此,最好能计算出产后出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妊娠末期总血容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质量(kg)x7%x(1+40%),或非孕期体质量(kg)x10%。 常用的估计出血量的方法有:(1)称重法或容积法;(2)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3)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 Hg),见表1;(4)血红蛋白水平测定,血红蛋白每下降10 g/L,出血量为400~500 ml。但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常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值得注意的是,出血速度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重症产后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速度>150 ml/min;3 h内出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50%;24 h内出血量超过全身总血容量。

休克指数估计出血量(ml)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 <0.9<500<20 1.0100020 1.5150030 2.0≥2500≥50 产后出血的预防 (一)加强产前保健 产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尤其是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人者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 (二)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积极正确地处理第三产程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的危险度,为常规推荐(Ⅰ级证据)。 1. 预防性使用宫缩剂:是预防产后出血最重要的常规推荐措施,首选缩宫素。应用方法:头位胎儿前肩娩出后、胎位异常胎儿全身娩出后、多胎妊娠最后1个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10U加入500 ml液体中以100~150 ml/h静脉滴注或缩宫素10U肌内注射。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还可考虑应用卡贝缩宫素,其半衰期长(40~50 min),起效快(2 min),给药简便,100 μg单剂静

产后出血演练流程

产后出血演练流程 产房产后出血抢救演练 陈:负责台上操作及配合上级医生台上操作抢救 何:做好用药记录,观察病情,负责抢救物资,协调人员余:医生 李:主任 陈:女32岁,经产妇,于10点因停经40周,下腹镇痛3 小时伴阴道流水2小时急诊入院,产前检查 胎心130次/分。宫缩50秒/2分,估计胎 儿大小4000g。血红蛋白90克/升内诊 检查:宫口开大10cm.先露头,S+2.胎膜 破,见羊水清。骨产道软产道未见异常, 给予分娩指导,考虑出血风险高,通知产 后出血抢救小组...文档交流仅供参 考... 陈:于10。30分钟自然分娩已体重4300G单活男婴,胎肩娩出后常规给予20oxy静滴,分娩后常规臀部放置聚血器,胎盘10:45娩出。新生儿评分正常,计算总产程5。50分,胎盘娩出后,查胎盘胎膜完整,探查宫腔无组织宫体完整,宫腔大,宫颈完整,软产道无裂伤,无淤血障碍,确定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立即双手法按摸,聚血器出血量达400ml,色暗红出血速度快会阴

无裂伤。立即报告医生...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余:医生上台检查,BP100/60 P80次/分,神智清,宫底脐上一指,质软,轮廓不清,产道无裂伤, 胎盘胎膜完整,阴道出血约100ml,考虑子宫 收缩乏力....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1。请迅速安置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并给予氧气吸入2心电监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做好记录3另建一条留置通道平衡液500ml备用,肌肉注射20ox y,卡运栓1mg舌下含服,欣母沛250ug宫颈注射,持续按摩子宫...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4.留置导尿,记录尿量 何:是,吸氧,平卧头偏一侧,心电监护·留置输液通道500ml复方平衡液已执行,卡孕栓1mg舌下含服,欣母沛250ug宫颈注射,留置导尿,跟家属交代病情...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何:10:50报告医生已行心电监护,快速报告,血压110/60mmhg脉搏90次/分,血压饱和度98%(吸氧气)神志清,精神差...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余;10:55宫底脐上一指质软,持续按摩子宫阴道见暗红色血液流出300ml,欣母沛250ug宫底注射,通知科主任紧急参与抢救,电话汇报病情,急查血常规,凝血四项...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020年产后出血急救处理流程图汇总

产后出血急救处理流程图汇总 2020年 法国妇产科医师学院(CNGOF)与法国麻醉及重症监护学会(SFAR),联合发布了处理产后出血的临床指南。指南依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给与了建议。 推荐意见 ●无论是阴道分娩抑或剖宫产,分娩后出血量≥500 mL,即可认为产后出血(Postpartum haemorrhage,PPH),出血量≥1000 mL时为严重产后出血(专家共识)。 ●为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指南推荐在胎儿分后预防性使用宫缩剂(A 级)。 ●无论何种分娩方式,缩宫素均为一线预防性药物(A级),建议采用5~10 U缓慢静脉或肌内注射(A级)。 ●针对经阴道分娩的孕妇,不推荐使用可控性牵拉脐带(A级)、常规的牵拉脐带(B级)、按摩子宫(A级)或排空膀胱的方法(专家共识)。 ●对于剖宫产的孕妇,建议采用可控性牵拉脐带的方法娩出胎盘(B级)。 ●由于严重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是不受干预,不建议常规采用血液收集袋评估阴道分娩患者的失血量,除非阴道分娩后,患者出现明显的产后出血(专家共识)。 ●产后出血的初始治疗包括检查子宫、抗生素预防治疗、视觉详细评估下生殖道、按摩子宫以及缩宫素5~10 U缓慢静脉或肌注,之后给予累积总量不超过40 U的缩宫素静脉滴注维持(专家共识)。 ●若缩宫素并未控制出血,在诊断产后出血的30 min以内建议使用硫前列酮(C级)。 ●若使用硫前列酮后仍失败,建议在求助手术或介入治疗之前,先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专家共识)。 ●在使用一线促宫缩药治疗后,仍有活动性产后出血或患者临床症状严重,建议使用液体复苏治疗,可使用晶体液、胶体液或血管升压药(B级)。 ●为保持患者血红蛋白浓度>80 g/L,需输注异体红细胞。在活动性大出血的情况下,建议将纤维蛋白原水平维持在≥2 g/L(专家共识)。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演练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一) 产后出血抢救演练 演练时间: 2013-10-30 演练地点:产房 演练内容:产后出血抢救流程演练 主持人: 参加人员: 演练场景及记录: 场景:产妇高美丽, 38 岁, G3P1,10 年前经阴道分娩一 3800g 女婴,于2013 年 10 月 30 日 19:00 因“停经 40+2 周,规则腹痛 5 小时,阴道流液 半小时”入院,无特殊病史。入院查体:体温 37.0 ℃ , 脉搏 90 次/ 分,呼吸20 次/ 分, BP130/80mmHg;一般情况好,专科情况:胎心 132 次/ 分,宫缩强度中,持续 45 秒,间隔 2-3 分钟,胎儿估计 4000g,阴道检查:宫 口开大 9cm,先露头, +2,胎膜已破,羊水清亮,骨产道及软产道无异常。立即将产妇送人产房,建立一个14 号留置针静脉通道,持续胎心监护, 于19:30 自然分娩一体重4100g 活男婴,常规给予20U缩宫素加入通道中静脉滴注,产妇臀部放置接血盆,胎盘于19:45 自然娩出,阴道立即大量出血,约 500ml,需紧急抢救,产房助产士黄春玉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刘颖 莉,同时电话通知二线医生王光友及护士长,产房开始了紧张而又忙碌的抢救工作。 角色扮演: A、接生助产士 B、巡回护士 C、值班医生 D、二线和(或)三

线医生 演练记录: 1、值班助产士黄春玉发现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立即报告值班医生 刘颖莉,同时电话通知二线医生王光友及护士长张琴; 2、值班护士杨宇迅速安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患者呼吸 道通畅,并给予 2L/ 分氧气吸入、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报告医生, 用14G静脉留置针再建立另一个静脉通道。值班助产士黄春玉持续按摩子宫; 3、值班医生刘颖莉与助产士黄春玉共同查找产后出血的原因,检查 胎盘胎膜完整,无残留,软产道无裂伤,无凝血功能障碍,发现宫体轮廓 不清,子宫收缩欠佳; 4、值班护士杨宇遵口头医嘱立即给予产妇卡孕栓 1mg舌下含化,欣母沛 250ug 宫体注射;值班助产士黄春玉持续按摩子宫;值班医生刘颖莉向家属交代病情; 5、19:55 分阴道出血量共 800ml,并有阴道继续阵发性出血,值班护士杨宇报告:心电监测: BP130/80mmHg,脉搏 90 次/ 分,呼吸 20 次/ 分,氧饱和度 98%(吸氧状态)遵口头医嘱合血备血; 6 、 20:00二线医生王光友到产房,详细查看病人:心电监测: BP128/75mmHg,脉搏 92 次/ 分,氧饱和度98%(吸氧状态),呼吸 20 次/分,病人神志清楚,精神状态稍差,宫底平脐,轮廓欠清,质软,按摩子 宫仍可见暗红色血液流出,共出血约 1000ml,双通道通畅,滴入液体 500ml,王光友二线医生指示:加快补液速度,快速补晶体1000ml,胶体 500ml,

产后出血急救措施

产后出血急救措施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 3%。若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因此产后出血急救护理技术是助产士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技能。 目的 1.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 2.积极容量复苏,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预防并发症。 物品准备1.一般物品输液车、阴道检查包、吸氧管、心电监护仪等。 2.抢救物品成人抢救车,Cook止血球囊或避孕套、纱布或碘纺纱等。 操作程序1.评估 (1) 产妇评估:生命体征、神志、出血量的评估。 (2) 环境评估:操作台是否无菌,环境是否安全、安静、宽敞、清洁。 2.准备 (1) 助产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帽子,洗手。 (2) 物品准备:备齐用物,将用物放在合适的位置。 (3) 孕妇准备:向孕妇解释操作目的,取得其合作。 (4) 环境准备:疏通环境,扩大抢救空间,转移抢救室间非抢救物品和人员 3.操作 (1) 产后2小时出血量>400ml为产后出血处置预警线,应迅速启动一级急救处理,立刻大声呼叫:“产后出血,快帮忙抢救。”即刻通知助产士(主管或高级助产士)、产科上级医师。准备急救物品,配合医师抢救。若产妇清醒,向产妇告知病情,予以安抚,指导其配合。 (2) 迅速建立2条畅通的静脉通道容量复苏,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交叉配血。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配血和输血准备。容量复苏原则为补液应先晶体后胶体,先盐后糖,纠正酸中毒,必要时输血。15-20分钟内输注晶体液1000ml,再输注胶体液500ml。

2020年产后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产后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师,吸氧,补充血容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或选用大针头,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二)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剂、新鲜血或706代血浆。如患者继续出血,出血量>1000ml,心率>120min,血压<80/50mmHg,且神志恍惚、 四肢厥冷,说明患者已出现失血性休克,应尽快开放静脉输液,作 腔静脉插管。 (三)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器械,如为子宫收缩乏力,及时应用宫缩剂,如为软产道裂伤,及时配合缝合止血。 (四)若发生子宫破裂,配合医生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五)当班者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六)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送回病房,与当班护士病情交接并做记录。 【程序】 立即通知医生→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术前准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交班→记录抢救过程 医院妇产科产后大出血应急预案

注: 1 启动输血绿色通道时机,由妇产科决定、签字并负责事后补办相关手续(输血费、保证金等)。 2 科室每次抢救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任抢救小组组长,负责安排整个抢救流程和细节,包括谈话、签字、汇报、转运、记录、拿血拿化验单、催费等。 3 为保证输血安全每次输血必须开申请单、注明时间。 4 检验科原则上保证30分钟内完成输血前准备工作,以接到申请单和标本为准,并注明接到时间和发报告时间。配血过程中如有溶血、标本检验单不符合等特殊情况检验科及时联系妇产科。 5 拿血事宜:由总值班调度驾驶班,检验科办理相关手续,迅速拿血。因此过程费时费力,牵涉多个部门,且干预因素多,请当事科室充分科学估计用量,及时通报检验科,以免反复往返耽误时间。检验科配好血后立即通知病区护士拿血,护士必须在5分钟内拿血到位。特殊情况提前汇报总值班提前协调。 6 经院部研究指定产后出血抢救专家组名单为:组长:胡蝶飞副组长:李金枝 陈志芳成员:凌丽平李势红李瑛杨泓辉李莉易红波唐梓东方峰亭张 京平李春和总值班,由总值班负责指挥联系。 7 各科有协调不畅事宜及时汇报总值班。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文档

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文档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编订:JinTai College

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整改措施指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让原本事情得到改善。本文档根据整改措施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对产后出血的病因、治疗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以下是小泰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一)产前:通过系统围产保健、高危筛查,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疾病进行预防性治疗。 1、纠正贫血,提高对失血的耐受性。 2、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妊高征。 3、积极治疗患有肝疾及凝血机能障碍的孕妇。 4、及时发现羊水过多、双胎、巨大胎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多次刮宫史、肝病、血液病、子宫肌瘤等有出血倾向的产妇,并提前入院待产,制定合理的分娩计划。

(二)产时: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1、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如无出血可等待20分钟,如有 出血应随时徒手剥取胎盘。剖宫产时应尽量避免手取胎盘,等待自然宫缩,促使胎盘剥离后娩出。如超过5分钟仍未剥离时再手取。 2、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及产程延长、宫缩 乏力或急产者应在临产时配好血,并在产程中适时开放静脉。 3、正确娩胎盘:胎儿娩出后,应由台下助手将手放在子 宫底部但不要揉压,当有子宫收缩,宫体上升伴少量阴道出血,脐带外露部延长时为胎盘剥离征象。助手在腹部轻压宫底使胎盘进入子宫下段,再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向上推子宫使胎盘进入阴道,此时助产者轻牵脐带使胎盘娩出。切忌在无宫缩时搓揉子宫或牵拉脐带。胎盘娩出后助手稍用力按摩子宫,接产者以旋转法娩出胎膜,防止断裂。 4、胎儿娩出后,台下应作好预防性静脉注射宫缩剂催产 素10u+10%葡萄糖20ml或卡孕栓1mg肛门内,以促宫缩及胎 盘的剥离。 5、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6、提高接产技术,熟悉分娩机转,正确保护会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