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的原因分析、采取措施、处理方法与检验方法及有关规定

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的原因分析、

采取措施、处理方法与检验方法及有关规定

一、原因分析、采取措

钢筋工程是结构施工阶段重点控制项目,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但其保护层控制不到位是施工的通病,由于是隐蔽工程,易被人忽视,故质量控制不容乐观,目前建筑施工中较普遍的存在混凝土保护层质量问题。钢筋被誉为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筋骨,对结构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是直接影响到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他对构件的受力的有效高度、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钢筋的耐久性都有着直接影响,否则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现浇混凝土楼板负弯矩钢筋易被其他工种施工过程被踩踏下陷破坏,特别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扰动较大,造成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很难控制,从而大大的影响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为了更好的了解影响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因素,也为了能提出有效控制方法,我们做了如下研究:

其中主要原因如下:

1、管理人员责任不明检查频率较低、导致不能及时改进不良点。

2、板面中负弯矩筋纵横重叠

负弯矩筋多层重叠导致钢筋骨架高度增大。

3、成品保护意识不强

本工种施工班组及其他施工班组对成品保护意识不到位, 时有发生

4、钢筋马镫下陷踩踏等情况

2、原因分析

法环境

踩踏下陷,翘头,变形。

5、马镫错位、移动

马镫未与板筋绑扎或绑扎不牢。

6、工人责任心不到位

经检查发现,有些部位工人未处理好,责任心不到位。

1、增加检查频次,及时改进不良点。

2、对进场的冷拔丝钢筋马镫的质量、规格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现场实验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否则不得使用。

3、对现场的冷拔丝马镫,采用绑丝至少四点固定,负弯矩处马镫使用电焊固定,并减小马镫间距,增加马镫数量,间距为800mm

实施效果:马镫固定牢靠,马镫无踩下陷现象。

4、用钢管搭设尺寸为3000 (长)X 2000 (宽)X 300 (高)施工操

作平台,防止踩踏钢筋。实施效果:很多解决了,操作人员吃力操作

的问题,减少了对钢筋的扰动。通过改进施工方法,对管理、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

二、钢筋保护层检验方法及有关规定1、检验的结构部位及数量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1)、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 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3)、对非悬挑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 个构件进行检验;

4)、对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 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梁少于10 个时,应全数检验;

5)、对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20 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板数量少于20 个时,应全数检验。

2、选定构件的检验部位及数量

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2)、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 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于单向板,应沿两受力边检测负弯矩钢筋;

对于常见的双向板,应沿两长边检测负弯矩钢筋;

检测位置尽量靠近钢筋根部,并且在两长边中间1/2范围检测

3)、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测量3点取平均值。

测点位賢

长边L

L1短边

双向板危筋保护层卑便测点位IE示蕙图

3、检验方法

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的方法进行校准。检验误差:不得大于1mm(士1mm。

1)|检测面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面,检测面应平整、清洁,并应避开金属预埋件。

对于具有装饰面层的结构及构件,应清除装饰面层后在混凝土面上进行检测。

2)、钻孔、剔凿时,不得损坏钢筋,实测应采用游标卡尺,量

测精度应为0.1mm

4、检验技术(钢筋探测仪)

检测前准备:

1)、检测前,应对钢筋探测仪进行预热和调零,调零时探头应远离金属物体。在检测过程中,应核查钢筋探测仪的零点状态。

2)、宜结合设计资料了解钢筋布置情况,检测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更重要的是要设定好被检测钢筋的直径,否则偏差很大。

检测步骤

1)、钢筋位置确定:

探头在检测面上移动,直到钢筋探测仪保护层厚度示值最小,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应重合,在相应位置做好标记。按上述步骤将相邻的其他钢筋位置逐一标出。

2)、保护层厚度检测:首先设定好被检测钢筋的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读取第1 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在被测钢筋的同一位置重复检测1 次,读取第2 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

当同一处读取的2个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相差大于1mm寸,该组检测数据无效,并查明原因,在该处应重新进行检测。仍不满足要求时,应更换钢筋探测仪或采用钻孔、剔凿的方法进行验证。

3)、特殊情况1:当实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于钢筋探测仪最小示值时,应采用在探头下附加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垫块对钢筋探测仪检测结果不应产生干扰,表面应光滑、平整,其各方向厚度偏差值不应大于

0.1mm。所加垫块厚度在计算时应予扣除。

4)、特殊情况2: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勺已测钢筋,且不少于6处(实际检测数量不足6处时应全部选取),采用剔凿、钻孔等方法验证。

a、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b、钢筋公称直径未知或有异议;

c、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d、钢筋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5、检测数据处理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检测值应按下式计算:

c爲=(c: + c; + 2c c -2c0)/2 式中c爲二薪测点卒均检测值,精确全1mm;C;—第丄、2次检测值,精确至1mm;c一

保护层厚度修正值,为同一规格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实测验证值减去检测值.精确至

O.lmm; c()一探头垫块厚度,无垫块吋为0,精确

至0.1mm.

6、检测结论A.纵向受力钢筋的允许误差:

梁类构件:+10mm -7mm板类构件:+8mm -5mmB.对梁类、板类构

件应分别进行验收,合格标准如下:

1)、当全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以上时,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应判定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仍判定为合格。

3)、每次抽样检测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5 倍。

7、检测依据

1)、《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

3)、原设计图纸

三、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时,如何处理?

1、钢筋保护层超厚钢筋保护层超厚的原因楼层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将楼板面筋踩踏下去,没有将其拉正恢复,导致楼板面钢筋(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偏大超过规范允许偏差值。

处理方法

1、首先在楼板底部搭设好脚手支撑架顶紧,然后再进行楼板面剔凿除施工,采用人工剔凿楼板面混凝土。剔凿时为避免扰动原有钢筋与混凝土,应使用小锤子、錾子进行剔凿施工,不可用大锤猛击。

2、剔凿除板面混凝土时,剔凿施工安排两人凿除,剔凿深度为

<30mm不能多剔凿,先沿墙边、梁中间向两边剔凿,保证结构的安全,减少施

工中对周边结构的影响。

3、剔除混凝土板面部分的原配筋不扰动,在上面重新植筋绑扎布置,配筋同设计板面的负弯矩筋配置。

4、上层新绑扎钢筋与下层钢筋混凝土拉结采用© 6 @600拉结筋

拉结(植筋)。

5、剔凿后应保证原板面钢筋完整,如有弯曲应理直。

6、剔凿除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后,通过监理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清理剔除混凝土后,用墨斗在板面上弹好拟植筋位置及间距线,有

墙、柱的位置植筋规格间距同原楼面板设计的负弯矩配筋,无墙、柱的位置面筋(负弯矩筋)锚固按规范长度锚入绑扎;面上层钢筋绑扎时由一侧梁、墙边开始,从梁、墙边50mn处开始依次植筋和绑扎。

8、按弹好的间距线,先植板面长向钢筋(在下层负弯矩筋),再植板面短向钢筋(在上层负弯矩筋),待植筋胶固化后开始绑扎钢筋。

质量要求

1、主控项目:

(1)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及锚固长度、接头要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使用的钢筋必须具有合格证及复试报告,且复试合格。

2、一般项目:

(1)钢筋绑扎要求满扎,不得留缺扣。

2)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

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1、基层处理:老基面凿毛T清污T冲洗T湿润T刷水泥浆一遍。

2 、浇筑混凝土:采用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掺微膨胀剂),从

一个方向开始浇筑,混凝土摊铺后高出相邻板面同一标高1-2cm,严禁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80-100mm。

3、振捣:用手提小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

4、混凝土板面施工: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按墙上的弹的水平

线拉线进行标高控制,拉线必须拉紧,由建筑500mn控制线控制混凝土面,

用卷尺控制顶面标高。然后大面积板面用2m刮杠按拉线标高

控制找平,柱四周用3m靠尺检查平整度,发现不平整处用刮杠刮出或增补刮平。

5、抹面压光:找平后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搓压三遍。

第一遍在混凝土找平后用木抹子将混凝土表面拍实搓平,将灰浆的水分拍出来;

第二遍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也就是在表面踩出的脚印可以保持时抹压;

第三遍在第二遍抹压后进行,压实挫平。

最后在混凝土终凝前用铁抹子压光,使表面密实平整,闭合收水,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避免因密实度不同而产生应力集中,出现裂缝。墙、梁内根部用木抹子压实搓平。

6、拉毛:压光后紧接着进行拉毛施工。用塑料扫帚沿横向在板

面扫出细麻面。拉毛施工时用刮杠按毛刷宽度靠线,保证一行压一行且相互平行

养护

覆一层塑料布,浇水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2、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露筋原因分析

露筋现象指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

面。产生的原因如下: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 、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 、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露筋现象的防治与处理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 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

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 、处理方法表面漏筋,应先刷洗干净后,再在表面抹1:2 或1:2.5 水泥砂浆,将表面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的处理方法

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一般均采用抹水泥砂浆来处理,如抹灰层厚度较大,最好先挂钢丝网,抹灰前应先刷一遍结构胶,再抹灰。这样可避免抹灰层空鼓和开裂。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对此部位混凝土进行凿毛;

2、挂钢丝网,网丝直径0.5〜2mm网格尺寸5〜25mm网格形状为正方形或矩形;

3、抹灰前刷一道结构胶,避免抹灰层空鼓和开裂;

4、用高一标号水泥砂浆进行抹灰处理。

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的原因分析、采取措施、处理方法与检验方法及有关规定

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的原因分析、 采取措施、处理方法与检验方法及有关规定 一、原因分析、采取措 钢筋工程是结构施工阶段重点控制项目,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但其保护层控制不到位是施工的通病,由于是隐蔽工程,易被人忽视,故质量控制不容乐观,目前建筑施工中较普遍的存在混凝土保护层质量问题。钢筋被誉为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筋骨,对结构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是直接影响到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他对构件的受力的有效高度、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钢筋的耐久性都有着直接影响,否则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现浇混凝土楼板负弯矩钢筋易被其他工种施工过程被踩踏下陷破坏,特别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扰动较大,造成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很难控制,从而大大的影响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影响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因素,也为了能提出有效控制方法,我们做了如下研究: 2、原因分析 法环境 其中主要原因如下: 1、管理人员责任不明 检查频率较低、导致不能及时改进不良点。 2、板面中负弯矩筋纵横重叠 负弯矩筋多层重叠导致钢筋骨架高度增大。 3、成品保护意识不强 本工种施工班组及其他施工班组对成品保护意识不到位,踩踏等情况时有发生。

4、钢筋马镫下陷 踩踏下陷,翘头,变形。 5、马镫错位、移动 马镫未与板筋绑扎或绑扎不牢。 6、工人责任心不到位 经检查发现,有些部位工人未处理好,责任心不到位。 3、实施对策 1、增加检查频次,及时改进不良点。 2、对进场的冷拔丝钢筋马镫的质量、规格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现场实验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否则不得使用。 3、对现场的冷拔丝马镫,采用绑丝至少四点固定,负弯矩处马镫使用电焊固定,并减小马镫间距,增加马镫数量,间距为800mm。 实施效果:马镫固定牢靠,马镫无踩下陷现象。 4、用钢管搭设尺寸为3000(长)×2000(宽)×300(高)施工操作平台,防止踩踏钢筋。实施效果:很多解决了,操作人员吃力操作

梁底保护层处理方案

梁底钢筋保护层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盐城市新都路北、武夷山路以东、东山路以西,由初中部教学楼、宿舍楼,高中部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礼堂、文化传播中心、国学讲堂等附属组成,均为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08817.㎡,其中地上94292㎡,地下14525㎡,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200(宿舍楼3.500)m。 二、编制标准及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4、《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三、原因分析 高中素质楼一层模板拆除后,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并请检测部门对梁、板保护层进行检测,发现施工现场个别框架梁;梁底保护层达不到要求。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出现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施工现场箍筋制作不规范,尺寸偏大。 2、施工人员交底不清,直接把垫块放置在主筋上。保护层垫块遗漏或过稀、个别厚度不够以及梁底钢筋未绑扎、垫块垫不起来造成脱落。 3、混凝土垫块质量不合格,梁筋荷载增加后,垫块破损。

4、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位移或绑扎松散。 四、修补方案 现场的检查时没有发现开裂、蜂窝、麻面等现象,对工程的实体质量没有较大的影响,这里主要考虑到结构的耐久性。 处理方案如下: 1. 确定处理区域,对此部位混凝土进行打毛; 2. 挂玻网、网格形状为正方形或矩形; 3. 抹灰前刷一道界面剂处理,避免抹灰层空鼓和开裂; 4. 用1:2水泥砂浆掺入108胶进行抹灰处理。 五、施工工艺 1、施工流程 确定修复区域→基面处理→刷抹界面剂→挂玻纤网→1:2的水泥浆(掺入108胶)→养护→内墙抹灰。 2、施工步骤 (1)依据检测结果划定修复区域。 (2)将施工区域内用打毛机对基面进行打毛处理,并用空气压缩机将粉尘吹干净,用清水冲洗,晾干后直至用手触摸不粘灰为止。 (3)界面剂。用短毛滚刷均匀涂抹在打毛部位,静置24小时,至手触摸不沾手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挂玻纤网、网布根据梁的尺寸制作成U型。 (5)1:2的水泥砂浆(掺108胶)喷涂,使用方法按照胶液:水泥:砂=1:2:4(重量比)的比例,再加入适量的水调制成粘稠状的聚合物砂浆,即可进行抹灰施工。参考用量:以结合层厚度3-4mm计算,配制好的108胶液的用量约为: 1.0-1.5m2/kg或0.5-1.0kg/m2。

钢筋保护层厚度整改措施

钢筋保护层厚度整改措施 篇一:混凝土挡土墙钢筋保护层不够整改方案 混凝土挡土墙钢筋保护层不够整改方案 一、概述 混凝土挡土墙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为保证主体结构的耐久性编制整改方案。 二、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规范 三、原因分析 针对挡土墙出现的保护层厚度过小的问题,项目部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查找问题原因,其主要问题汇总如下: 1、现场施工负责人,技术人员对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捡制度”执行不严。 2、钢筋保护层垫块安装数量不足,没有按照技术交底进行设置。 3、支设模板时,放置水泥支撑数量不足,水泥支撑固定不牢,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4、模板固定不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变形。

四、整改方案 1、将挡土墙保护层厚度不够处清理干净。 2、待墙体干燥后刷界面剂一道。 3、用1:2防水砂浆抹到保护层设计厚度。 4、加强砂浆表面养护,防止起鼓、干裂。 5、在后续防水施工中,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整改部位用水泥基防水涂料进行加强。 青岛XX建筑有限公司 20XX-6-24 篇二:钢筋保护层超厚处理方案 如皋万都汇城市综合体 z1#楼楼板钢筋保护层超厚处理方案 (北区:二标段) 编制: 审核: 批准: 温州联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XX.3.6 楼板钢筋上保护层超厚处理方案 根据市质检站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要求:本项目的“z2#楼第五层楼层楼板上部负弯距筋(短筋)保护层厚度超设计要求”,本项目部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经过对保护层实体检测后发现,(1)楼层混

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时的处理措施

钢筋保护层超厚或不够时的处理措施 1、钢筋保护层超厚 钢筋保护层超厚的原因 楼层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将楼板面筋踩踏下去,没有将其拉正恢复,导致楼板面钢筋(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偏大超过规范允许偏差值。 处理方法 1、首先在楼板底部搭设好脚手支撑架顶紧,然后再进行楼板面剔 凿除施工,采用人工剔凿楼板面混凝土。剔凿时为避免扰动原有钢筋与 混凝土,应使用小锤子、鎏子进行剔凿施工,不可用大锤猛击。 2、剔凿除板面混凝土时,剔凿施工安排两人凿除,剔凿深度为 < 30mm不能多剔凿,先沿墙边、梁中间向两边剔凿,保证结构的安全,减少施工中对周边结构的影响。 3、剔除混凝土板面部分的原配筋不扰动,在上面重新植筋绑扎布置,配筋同设计板面的负弯矩筋配置。 4、上层新绑扎钢筋与下层钢筋混凝土拉结采用§ 6 @60(0^结筋拉结(植筋)。 5、剔凿后应保证原板面钢筋完整,如有弯曲应理直。 6、剔凿除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后,通过监理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清理剔除混凝土后,用墨斗在板面上弹好拟植筋位置及间距

线,有墙、柱的位置植筋规格间距同原楼面板设计的负弯矩配筋,无墙、柱的位置面筋(负弯矩筋)锚固按规范长度锚入绑扎;面上层钢筋绑扎时由一侧梁、墙边开始,从梁、墙边50mm处开始依次植筋和绑扎。 8、按弹好的间距线,先植板面长向钢筋(在下层负弯矩筋),再植板面短向钢筋(在上层负弯矩筋),待植筋胶固化后开始绑扎钢筋。 质量要求 1、主控项目: (1)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及锚固长度、接头要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使用的钢筋必须具有合格证及复试报告,且复试合格。 2、一般项目: (1)钢筋绑扎要求满扎,不得留缺扣。 (2)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1、基层处理:老基面凿毛7清污7冲洗7湿润7刷水泥浆一遍。 2、浇筑混凝土:采用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掺微膨胀剂),从 一个方向开始浇筑,混凝土摊铺后高出相邻板面同一标高1-2cm,严 禁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80-100mm。 3、振捣:用手提小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 4、混凝土板面施工: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按墙上的弹的水平线拉线进行标高控制,拉线必须拉紧,由建筑500mm控制线控制混凝土面,

钢筋保护层

钢筋保护层-最新文档 资料 钢筋保护层 0引言 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规定的原则,在工程验收前进行结构褓检验的过程上, 经常能够检查岀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严重超出规范要求,致使工程构件轻则板边或边角裂缝,重则发生悬臂构件的倾覆、折断事故,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防火等性能。这反映出大家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重视不够。在本文屮我就钢筋混凝土构件屮保护层的作用、重要性、偏差产生原因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施工、检测行业的同事们交流、互相学习。 1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和重要性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指从受力主筋的外边缘到混凝土构件外边缘的距离,也就是受力主筋外皮到构件表面的尺寸。 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如下 1.1在正常使用承载极限状态下保证结构正常工作的作用; 1.2满足构件钢筋粘结、锚固的要求,使钢筋充分发挥其计算所需的强度; 1.3满足构件耐久性的要求,使钢筋因有混凝土的保护而不易锈蚀; 1.4满足建筑防火要求,不致因火灾使钢筋很快达到软化点而破坏。 正因为钢筋保护层具有上述重要作用,规范要求在结构褓检测屮把它列为必查内容乞一,这也反映出其在混凝土构件中的重要性和质量检查的必要性。所以,在施工屮加强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控制是 确保主体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2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变化是钢筋位移带来的直接反映。保护层厚度过小,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表面混凝土剥落,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构 件断面减小,结构整体性受到破坏。保护层厚度过大, 对于现浇板来说,上部负弯矩钢筋的作用大大降低,有的甚至完全失去作用,造成结构 性破坏。 通常情况下,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原因的; 2.1设计考虑欠周设计单位由于对施工方技术水平考虑欠细,有

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不足的成因与控制措施

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不足的成因与控制 措施 摘要:本文从钢筋保护层的定义及重要性、影响保护层合格率的原因及控制 技术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墩柱保护层控制 1引言 近年来,交通部大力推行品质工程,提高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延长混凝土 工程的使用寿命。浙江省交通厅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 通知(浙交[2014]156号)》明确要求结构物钢筋保护层合格率不得低于90%, 并作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质量监督机构监督抽查重点。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 总结施工工艺,提高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合格率,改善桥梁的耐久性、使用寿命。 2 钢筋保护层定义及重要性 根据2010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定义:结构构件中钢 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简称保护层。即“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至混凝土面的厚度”。 钢筋保护层是关系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承载力、耐久性和防火性。混凝土随着时间推移 会逐渐发生碳化反应,保护层过小时,碳化达到钢筋表面所需要的时间缩短,钢 筋提前失去混凝土的保护,在空气和水共同作用下产生锈蚀,混凝土结构物达不 到设计使用年限。保护层过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构件尺寸不变,钢筋结构变小,钢筋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另一种是钢筋尺寸不变、构件尺寸变大造成资 源浪费。所以,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及合格率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3 影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因素

3.1钢筋笼制作加工安装的原因 墩柱的钢筋骨架尺寸直接影响墩柱成型后墩柱的保护层尺寸,影响钢筋骨架 尺寸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制作人员未复核内加强筋设计参数或加强筋下料计算错误,如柱式墩 箍筋(公称直径10mm、几何外径10mm)净保护层厚度30mm,主筋(公称直径 28mm、几何外径31.6mm)中心至混凝土边缘距离=30+10+31.6/2=55.8,标注 5.6cm。计算中错误的用公称直径而不是几何外径,内加强筋尺寸错误直接影响 钢筋笼尺寸。 (2)现筋制作设备陈旧、精度不高,内加强筋直径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未采用数控钢筋滚笼机等设备,在制作墩柱钢筋笼过程中外光圆箍筋 不能紧贴主筋,造成钢筋笼实际尺寸偏大,保护层厚度不足。 (4)钢筋笼制作中,如果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内加强筋,可能会导致 钢筋笼自身刚度不足,影响保护层的控制。 (5)在钢筋笼运输过程中,保护不到位,钢筋笼整体骨架尺寸发生变形, 造成保护层一面偏大、一面较小。 3.2墩柱模板的原因 (1)墩柱的模板尺寸直接影响墩柱成型后的尺寸,墩柱的几何尺寸与钢筋 笼几何尺寸直接影响了保护层尺寸。模板尺寸精度不够,直接影响保护层厚度。 (2)较常规混凝土结构物不同的是,桥梁墩柱尤其是高墩柱模板安装施工中,因高度较大,故作用于侧模板的荷载作用组合较为显著,对模板的稳定性有 较大影响,在施工工程中,常使用风缆作为防倾覆设施。所以,若风缆固定不稳固,将对模板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出现偏差。 3.3混凝土浇筑的原因 (1)一次性浇筑厚度过大或浇筑速度太快可能会导致模板胀模。

建筑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影响因素及操作要点

建筑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影响因素及操作要点 建筑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是建筑材料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测,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钢筋的直径、形态、材质、混凝土的厚度和质量等。本文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提供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操作要点。 一、影响因素 1. 钢筋的直径:钢筋的直径与保护层厚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直径越粗,保护层厚度就相应越厚。因此,在保护层检测过程中需要事先了解钢筋的直径,以确定保护层的标准值。 2. 钢筋的形态:钢筋的形态主要分为圆钢筋、扭辊钢筋和变形板芯钢筋等。不同形态的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分布情况和保护层表面的自然均匀度不同,因此需要对不同形态的钢筋进行不同的保护层检测。 4. 混凝土的厚度和质量:混凝土的厚度和质量直接影响保护层的检测精度。混凝土的厚度不足或质量不良容易导致保护层失效,而且会使得保护层厚度检测难度增大,并影响其准确性。 二、操作要点 1. 研究保护层技术规范:在进行保护层检测前,需要熟悉并掌握保护层技术规范。根据规范要求,测量时应选择标准测点,并进行足够的测量次数,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 确定测量方法:根据不同的钢筋形态和材质,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常用的保护层检测方法有探针电感法、磁感应法、红外线热像法、超声波法和无损检测技术等。选择测量方法时需要考虑易操作、准确度高、成本低等方面的因素。 3. 改进检测装置:保护层检测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保护层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对检测装置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升级,以提高检测精度。 4. 进行质量控制:保护层检测是建筑材料检测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在操作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做好数据处理和分析:保护层检测后,需要做好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判断保护层的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结论

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的重要性及控制

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的重要性及 控制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各类现代化的建筑结构,还是各类交通基础结构,均需要使用到钢筋混凝土,其中,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 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加强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是确保其结构耐久性的一个关键 因素。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没有按照规范的规定来设计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特别 是在施工环节,存在着有大有小的现象,从而造成很多混凝土构件和结构的质量 问题,所以,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的厚度。基于此,本 文首先简要分析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工作原理,随后分析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 度的重要性,最后从多个方面阐述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以此 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重要性;控制措施 引言: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建筑和市政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的施工监理工 作中,对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实体质量进行监理检验,是施工监理工作的一个 重要方面。因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大、工程面广,在现场验收时,常会遇到施工单 位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没有严格把握,导致钢筋安装不准确。此外,在 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无法直接观察到其内部结构,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钢筋 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偏差,除原材料质量之外,还会对其受力性能和耐久性产 生直接影响,与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密切相关,所以,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 需要引起参与施工的各方的高度重视并加以控制。 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工作原理 钢筋混凝土构件是指钢筋和混凝土的组合。从原料的力学性质来看,钢筋的 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都比较高,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则比较低,但二者的弹性模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及措施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及措施 摘要:本文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及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混凝土控制;措施 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工作原理 钢筋混凝土构件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从原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言,钢筋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但混凝土只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却很低。然而两者的弹性模量比较接近,还有较好的化学胶合力、机械咬合力和销栓力,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在结构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构件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受外力的;又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为简化计算,一般混凝土只考虑承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则全部由钢筋来承担。 二、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的确定 对于受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设计来讲,受拉的钢筋离受压区越远,其单位面积的钢筋所能承受的外部弯矩也越大,这样钢筋发挥的力学效能也就越高。所以一般来讲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钢筋,总是应尽量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构件的边缘。如果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位置放置错误或者钢筋的保护层过大,轻则降低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重则会发生重大事故。然而当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拉钢筋越靠近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边缘时: 1、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主要成分铁在常温下很容易被氧化,尤其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 2、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过小容易在施工时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 3、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工作寿命内保护层混凝土失去了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有效截面减小,力学效能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粘结力。这样构件整体性会受到破坏,甚至还会导致整个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 三、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及措施 钢筋的主要成分是铁,铁在常温下很容易氧化,更别说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构件中混凝土形成钝化保护膜,如果保护层厚度过小,也就是钢筋过分靠近受拉区一侧,一方面容易造成钢筋外露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钢筋断面减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粘结力,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的破坏。那么,钢筋保护层厚度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我们在施

保护层及处理方案

T梁保护层施工及处理方案 我标段*#预制梁场所生产的**大桥第3孔左幅1#T梁为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浇筑日期为*月*日,张拉日期为8月31日,由于施工中疏忽了对保护层的控制,经检测,T梁局部保护层厚度不足,主要集中在马蹄上40cm、长约8m范围类。 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我项目部会同中心试验室对预制T梁进行全面的检查。 一、原因分析 经过对T梁保护层实体检测后,发现大坑大桥3-左1马蹄倒角向上40cm、长约共8m范围内保护层厚度不足。 原因:①骨架钢筋尺寸制作不规范,造成保护层厚度不足;②施工中采用的保护层垫块为直径52mm圆饼形高强砂浆垫块,垫块直接安放在梁体通常箍筋上,按照每平米不少于4个的标准设臵,但垫块恰好未在马蹄倒角通常箍筋处安放,由于放臵垫块位臵不合理致使局部保护层厚度不足。 危害:保护层不足,容易引起表面混凝土开裂和钢筋锈蚀。 二、修复方案的选择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及规范后,结构物保护层不够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PC-40侵入型砼保护剂修复,另一种是粘贴碳纤维布进行修复。鉴于保护层不足所产生危害考虑,经过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和有类似施工经验的单位,并且与业主及现场监理人员沟通,

认真对比后,确定采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修复。 碳纤维材料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和位伸模量,其单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极限抗拉力可达32KN,满足了桥梁修复的结构要求;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它具有不燃烧、耐腐蚀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极适宜于桥梁、高层建筑的结构加固。 2010年9月17日,我部安排责任心较强的施工人员在项目部技术人员(均接受过技术交底)的盯控下对该片T梁进行了修复,具体施工工艺见《三、粘贴碳纤维布施工工艺》。 碳纤维布特点: 1、强度极高,能灵活的用于抗弯、封闭箍和抗剪等加固,抗疲劳能力突出。 2、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包裹复杂外型的构件,适用于各种构件表面(梁柱、管道和墙体等)。 3、适用于酸、碱、化学腐蚀等各种恶劣环境(本身无公害),符合环保要求。 4、粘贴碳纤维布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结构修复加固技术,它高强、高效,对结构无损伤,外观无影响,荷载不增加,适用范围广,施工便捷、质量可靠。 5、碳纤维布封闭性能优良。其具有很高强度的封闭性能,不会在结构破坏前开裂,其牢固地罩在结构表面,防止有害气体和物质腐蚀钢筋。 三、粘贴碳纤维布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及问题处理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及问题 处理 摘要:本文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必要性出发, 分析了实际检测工作中一些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相关规范作了论述, 以及介绍了如何处理实施检测出现的检测不合格问题。以期加深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问题的认识, 通过有效的检测提高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质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检测;问题处理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钢筋与混凝土两者的结合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成为现代建筑工程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但由于钢筋混凝土的使用量大,使用面积广,从目前建筑工程的监督现状来看,我国众多工程中经常出现由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不少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病害原因,实际使用寿命远少于设计年限。所以在建筑工程的监督工作中,对钢筋混凝土的监测无疑成为当今建筑工程发展的重点。下面对检测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 1 箍筋的保护层问题 对于梁柱中箍筋的保护层,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不小于15mm。但在实际施工中,人们对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重要性重视不够,经常发现或抽检到现浇混凝土构件的箍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甚至在主体验收前就已出现锈蚀(迹):有的可从构件下部的锈迹处隐约见到箍筋位置。 出现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该构件没有垫设保护层或垫设数量过少,同时导致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也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绑扎不牢固、垫设方法不当,使主、箍筋分离,箍筋“下移”、“套空”而引起,但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可能是合格的。箍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甚至提前锈蚀,其锈蚀将会使保护层混凝土过早产生裂缝、脱落,继而影响到主筋及构件的耐久性。

隧道衬砌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

隧道衬砌钢筋施工控制措施 一、目的 明确隧道衬砌钢筋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衬砌钢筋作业施工。 二、基本要求 1、所用钢筋原材料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衬砌钢筋施工前,初支断面中线、高程、断面等尺寸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 衬砌钢筋规格、型号、间距等参数确定 衬砌钢筋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文件)要求,确定衬砌钢筋规格、型号以及钢筋的布置方式、间距等,并预先下料加工。 1.2 初支断面检查 在衬砌钢筋施工前,技术人员应组织测量人员对隧道初期支护断面净空进行检查,以确保衬砌厚度。对于侵入衬砌的初期支护或围岩应视其大小进行处理。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 m2)侵入衬砌,最大突出不得大于5cm;拱脚、墙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 1.3 防排水施工 衬砌钢筋施工前,还应按照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防排水施工,安装好排水盲管及铺挂防水板。 1.4 施工放样

施工前,在隧道仰拱填充面上放出中心等桩位及高程,以利于钢筋定位、安装。 2、材料及机具准备 2.1 原材料 在衬砌钢筋施工前,应对钢筋原材料进行检验。材质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对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并及时清除出施工场地,以免混用。 2.2 机具准备 施工前,必须准备好施工机具,如:电焊机、运输车、作业台车(架)、装载机等,并对机械进行检修及试运行等工作,以保证施工中机械正常运行。需配置的机具见表一。 3、人员准备 衬砌钢筋施工前,相关人员必须进场,并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有关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隧道衬砌钢筋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见图一。

钢筋混凝土质量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钢筋混凝土质量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目录 一、概述 (2) 二、混凝土质量事故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 (2) 2.1混凝土质量事故现象 (2) 2.2混凝土质量事故的原因 (3) 2.2.1材料原因 (3) 2.2.2混凝土配合比的原因 (3) 2.2.3施工过程中的原因 (4) 2.3混凝土质量事故的处理 (5) 2.3.1混凝土加固的原则 (5) 2.3.2混凝土加固方法 (5) 2.3.3裂缝修补技术 (6) 三、总结 (7)

一、概述 钢筋混凝土已成为我国十分普遍的结构材料,结构混凝土的质量就成了影响结构工程的最重要的因素。建筑业在我国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全国都在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建筑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其发展极不平衡。一方面建筑市场正处在活跃的阶段,市场需求量大,而另一方面是建筑队伍供需严重失衡,技术力量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建筑领域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波动较大,事故频繁发生。当前我国相当多的混凝土工程存有质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问题,快速的解决问题就尤为重要了。 二、混凝土质量事故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 2.1混凝土质量事故现象 混凝土的质量事故主要表现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大面积的蜂窝(构件主要受力部位),较大孔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严重露筋(纵向受力钢筋),深、长裂缝(构件主要受力部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混凝土强度偏低不满足设计强度等级等,如不及时处理,将减弱结构的承载能力,甚至可能出现工程倒塌等重大事故。

2.2混凝土质量事故的原因 造成结构混凝土质量事故的原因有多方面,由于混凝土是各相异性的多相复合型材料,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亦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2.2.1材料原因 配制混凝土选用的原材料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掺和剂及拌用水等质量不符合要求或使用不当是产生质量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很大影响。 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消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 2.2.2混凝土配合比的原因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该是由有资质机构根据工程情况、材料情况及现场施工情况,通过计算、试配、验证后确定的现场混凝土(或混凝土搅拌站)的配制比例,没有一个正确的、合

隧道内衬钢筋保护层不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

隧道内衬钢筋保护层不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 高墅 【摘要】水工隧道衬砌结构主要功用为过水,性能要求为抗冲刷耐磨损.施工过程中,易因模板台车上浮、钢筋滑移、垫块不足等原因,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甚至露筋,露筋一旦发生将会加速钢筋锈蚀并直接影响隧道衬砌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及耐腐蚀性.工程实践中处理此类问题采用硅烷、环氧树脂等化学浆材,施工工艺为环氧砂浆涂抹加硅烷喷涂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效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期刊名称】《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年(卷),期】2017(015)003 【总页数】3页(P53-55) 【关键词】模板台车;隧道;内衬;露筋 【作者】高墅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大连116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7.2 隧道按结构施工工艺主要分为预制衬砌块拼装和现场模筑,以往现场模筑多采用两次浇筑,现多推广采用钢模板台车一次整体浇注技术。整体台车浇注施工循环快、混凝土表观好,但台车一次性浇注也容易出现台车上浮、钢筋保护层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竣工验收及商业运行。 以往工程实践中,隧道衬砌露筋问题时有发生,但相关的研究较少:肖厚云分析过

高速铁路隧道混凝土缺陷处理问题[1],梁珮营对破损露筋混凝土结构修复工艺进 行介绍[2]。因此,开展隧道模筑衬砌破损露筋修复工艺研究十分必要。 1.1 工程设计情况 本水工隧道工程用于海水输送,隧道轴线为直线,长966 m,采用圆形断面,内 径5.6 m,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初期支护为250 mm厚格栅拱架,二次衬砌为250 mm厚模筑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60 mm,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混凝 土抗渗标号为W10,抗冻等级为F300,二衬施工采用全圆针梁式钢模板台车一次浇筑。 1.2 露筋问题 本水工隧道运营后检修时发现长约15m的顶部衬砌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缺失或脱落,致使少量钢筋裸露锈蚀,除部分露筋外未发现其他隧道衬砌缺陷问题。 2.1 原因分析 露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架立筋、分布筋、箍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露筋成因一般不仅仅是某一个原因的单独作用,往往是两种或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现场观察,并结合类似工程经验,分析得出露筋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二衬模板台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上浮,导致拱部模板与钢筋的距离变小,致使混凝土保护层不足。而内在原因主要如下: (1)钢筋骨架放偏,没有钢筋垫块或垫块数量放置不够,位置不正确,致使钢筋紧 贴模板而外露。 (2)钢筋保护层垫块强度不足,施工时的保护层垫块或缺少或被压碎。 (3)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大于钢筋间距,同时又由于混凝土漏振,形成严重蜂窝和孔 洞而使钢筋外露。 (4)因钢筋自重造成架立筋变形或弯曲,引起钢筋下移而外露。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 为了响应谷竹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桥涵、隧道结构物钢筋安装质量的控制,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特制定以下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一、桥梁工程 1、桩基础 钢筋笼绑扎制作好以后,应按设计要求将保护层钢筋均匀安装在钢筋笼外侧,并点焊牢固; 钢筋笼顶部应临时增设一个内箍,内箍与外露主筋焊死,在钢筋笼安放到位后通过顶部内箍和护筒进行固定,确保桩基砼浇筑过程中钢筋笼不发生偏移; 2、墩柱 2.1、影响墩柱保护层厚度的因素分析 目前墩柱的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多为先行加工安装钢筋,采用定型钢模板控制墩柱的几何尺寸,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根据环境采用合适的养生措施。影响墩柱保护层厚度的因素有很多,笔者从工序上分为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 ⑴钢筋加工安装原因 保护层厚度在施工过程中反映为钢筋与模板的距离,因此,墩柱钢筋的骨架几何尺寸直接影响成型后墩柱的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几何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墩柱骨架钢筋尺寸愈大,则相应的保护层厚度愈小,反之亦然。其次,由于墩柱的平面位置要求比较严格,《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规定墩柱的轴线偏位为 10mm,而墩柱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为±5mm,这就意味着墩柱钢筋的安装位置

必须控制在设计位置±5mm内,否则墩柱的平面位置与保护层无法同时满足标专业资料 准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以牺牲墩柱保护层厚度来保证平面位置的准确,这也是目前的通病。另外墩柱钢筋的骨架刚度也是很重要的方面,钢筋的精确定位目前一般只控制顶与底,如果骨架自身刚度不足,势必导致钢筋中部位置失去控制,进而影响到保护层的控制。 ⑵定型钢模板原因 定型模板的几何尺寸直接决定成型后墩柱的几何尺寸,墩柱的几何尺寸与钢筋骨架的几何尺寸及平面位置共同决定了保护层。在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模板几何尺寸愈大将导致保护层厚度愈大,反之亦然。在假设钢筋平面位置与几何尺寸严格与设计一致的情况下,模板的最大几何尺寸误差也不能超过5mm,如果考虑到钢筋平面位置与几何尺寸的合理误差,模板加工要求的精度就更高。 ⑶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工艺直接影响到已经调整并加固完毕的钢筋及模板,如下料方式不当容易造成钢筋与模板间垫块脱离位置,振捣人员上下方式不当容易引起钢筋整体晃动并导致位置偏移,振捣棒插入位置不当容易导致钢筋移位。 2.2、针对性措施研究 控制保护层的总体工作思路在严格控制钢筋及模板平面位置、几何尺寸的基础上控制钢筋与模板的距离,并使钢筋、模板及相应的固定设施(垫块、模板固定支架及拉索)形成一个整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避免破坏钢筋、模板的整体性,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控制范围内。遵照这一思路,结合前面的原因分析,针对性的进行措施研究。 ⑴墩柱钢筋加工安装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及现浇板厚度控制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 4、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 二、水泥砂浆垫块 水泥砂浆采用1:2水泥砂浆制作,严格控制水灰比,一般“手握成团,落地即报”为宜;选择一块平坦的场地,下面平铺一层吸水性较强的纸张比如报纸,将搅拌均匀的水泥砂浆均匀摊铺于基层上,按照设计规定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抹平,用木抹拍实,切割成50×50见方的小块,然后覆盖养护;垫块制作完成后浇水养护7D以上具有足够强度后方可使用; 用于柱等竖向构件上的垫块,应在制作时预先插入钢丝; 不同规格的垫块严禁混放,应按规格分别装袋,并做明显标识,以免误用; 不得使用其它材料如石子等代替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垫在主筋下,间距不大于1m,可适当加密; 三、马凳 马凳用于支撑板的上部钢筋,保证其位置并在浇筑时不致被踩踏移位,形式有“八”字形、“L”形等;马凳的间距一般为10001000间花布置,可知适当加密,并

保证板45°角内的负筋叠加处有足够支撑;马凳的下料高度为“板厚-钢筋保护层2-上、下部钢筋直径”,马凳应支撑在下部钢筋上或垫块上;“八”字形马凳脚长度应不小于5d且不小于马凳高度的1/2; 马凳最小直径选用表 板厚cm≤12 直径mm6 梁双排筋之间可用Φ25钢筋作为马凳;钢筋砼墙钢筋之间用拉钩定位如设计没有明述,一般间距600间花布置; 四、绑扎注意事项 1、基础: 1钢筋网筛底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注意相邻绑所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扣绑扎; 2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马凳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层之间距离;筋变钩应朝向下; 4独立柱基础的钢筋网双向弯曲受力,如图纸没有规定绑扎方法时,其短向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边; 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的直径,以便连接; 2、柱: 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钢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

钢筋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措施

目录 一、编制说明 0 二、产生质量缺陷的原因 0 三、质量缺陷原因、防治方法和处理方法 0 1蜂窝 (1) 2麻面 (2) 3孔洞 (2) 4露筋 (3) 5爆模胀模 (3) 6缺棱掉角 (4) 7表面微观裂缝和脚印 (4) 8冷缝、夹层 (5) 9钢筋偏位 (5)

一、编制说明 本方案所指的钢筋混凝土质量缺陷是指混凝土构件在浇筑完毕和拆模后,表面显露的如蜂窝、麻面、爆模胀模、露筋、缺棱掉角、孔洞、表面微观裂缝和脚印、冷缝、夹层、钢筋偏位等施工缺陷。 二、产生质量缺陷的原因 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多相(体积比气相2~5%、液相13%~18%、固相77~85%)、多孔(凝胶孔、层间孔、毛细孔、气泡粗孔和裂缝等)存在内部原生缺陷的不均匀不连续体,另外,由于所用原材料质量的波动、计量的误差,搅拌不充分而易使新拌砼出现分层离析、泌水、干涩、板结等和易性不良的特征;又由于施工过程中模板和钢筋制作的偏差,以及浇注、振捣、成型、养护等施工操作不当,都可以引起现浇结构的质量缺陷。三、质量缺陷原因、防治方法和处理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5020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八章第一节之规定,混凝土现浇结构质量缺陷划分为九种情况(见下表):

同时,钢筋偏位作为一项质量通病,需进行专门的防治。 混凝土质量不宜出现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对于已出现的一般缺陷,做好缺陷记录,并及时按本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应出现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进行处理。 1蜂窝 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其产生原因有: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水放料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末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末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子、剪力墙部位未分层浇筑.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做到计量准确。 2、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地下室等层高较高部位为18~22,楼层混凝土16~20)。 3、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 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600mm),防止漏振。 4、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柱子、剪力墙应在下部浇完间隔1~1.5h沉实后再浇灌上部混凝土。 处理方法: 小蜂窝:先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的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本文主要结合房屋建筑工程现场和检测技术的实际情况,指出了钢筋保护层现场检测时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标签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不断地深入,工程建设投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建设量居高不下。无论是房屋工程、市政工程、桥涵隧道工程,都可以见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说在工程建设领域钢筋混凝土用量最大、用途最广。 不同工程都有其设计使用年限,一般来说房屋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100年,重要的工程甚至更长。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及有效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影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及有效工作状态的因素涉及到很多方面,但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太薄或太厚都会对结构构件产生不利的影响。保护层厚度太薄不能有效地保护钢筋,如混凝土表面出现较严重的碳化,很容易造成受力钢筋露筋锈蚀;构件受力时表面混凝土会产生裂缝甚至崩裂脱落现象,破坏混凝土和钢筋的握裹力;使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耐久性大大降低,给结构安全带来隐患。而保护层太厚,则使构件有效截面尺寸缩小,自重增加,易造成构件受拉面混凝土表面开裂,不但影响构件承载力,也会导致受力钢筋露筋锈蚀。另外,部分混凝土构件长期处于恶劣、复杂的环境可能会加剧对钢筋的腐蚀,施工时受力钢筋安装位置偏差较大造成的保护层过厚,都可能会对整个结构体系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2、检测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依据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年版)附录E的要求,用钢筋位置测定仪现场直接检测。检测目的是通过抽样检测,有效地核查现场结构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同时通过这种检测活动对前期钢筋安装等施工质量的进行有效控制。所以,通过合理地抽样,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对客观地评价工程质量非常重要;是发现问题的主要手段,也是解决质量缺陷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会给我们带来困惑甚至争论,也有些问题可能会使检测数据偏差较大,检测结果代表性不强,甚至造成误判,不能真实反映结构实体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下面为笔者在工作中整理的一些主要问题: 1)未能按照标准规范要求选取待检构件,选取的构件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 这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 检测数量不满足标准要求;2 抽检的构件缺少代表

钢筋保护层厚度规范

钢筋保护层厚度规范

钢筋保护层厚度分析分享 保护层指的是混凝土上面那层小部分垫层。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 混凝土保护层定义: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受力钢筋)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对后张法预应力筋,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1.厚度要求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因此本次修订后保护层设计厚度比原来增加!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 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

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因此,2010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杆 一15 20 二a 20 25 二b 25 35 三a 30 40 三b 40 50 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数值增加5mm. 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 40mm. 2.关于厚度的规定 第9.2.2条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