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工作报告精选

公共政策工作报告

姓名:

学号:

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万公顷,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

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如政府对农民的技

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现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当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

[2]温家宝.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在全国深

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 2005, .

[3]张时飞,唐钧,占少华. 以土地换保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可行之策[J]红旗文稿, 2004, .

[4]孔祥智,王志强.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 .

[5]高勇.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J]经济学家, 2004, .

[6]周琳琅. 城市化进程中失土农民就业的障碍及对策[J]学术交流, 2003,

.

[7]陈信勇,蓝邓骏.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J]中国软科学, 2004, .

[8]卢海元. 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中国农村观察, 2003, .

[9]卢颖.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最终生活安置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

济.2006..

[10]马驰.张荣.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J].农业经济.2004.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农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体,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村生产力最具

活力并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的基本力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是构建和谐新农村工作的前提。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得出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一.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

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并非是急躁冒进。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是一场革命而非一场运动。

农村税费改革本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政策,是为农民谋求福利的,必然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但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还表现在其缺乏相关的配套性改革,农村税费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相关问题的配套改革,如建立包括金融、价格、收入、就业、教育、保险、保障等体制在内的公正的城乡宏观政策环境、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以现代科技和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上述方面的问题,没有相关的配套改革,对税费改革所产生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解决,只能是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的制度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事实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这样势必影响政策执行的力度。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

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而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在农村地区丝毫没有受到重视。中国1.4亿老龄人口有9000万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退休金或医疗保障,依靠子女赡养。至于其他方面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地区也是难以享受的到。比如医疗保障,近几年来,中国的医疗改革失败,几近49%的的人感觉“看不起

病、吃不起药”,这部分人虽然也有一些城市地区的贫困人口,但由于农村地区总体经济的滞后,政府有没有相关的医疗补贴,大多数农村居民为求医治病而发愁。还有教育福利,鉴于教育之于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多数国家对本国教育的支持都不遗余力,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可是我国对教育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少,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更是匮乏得可怜:教师缺乏、工资待遇有差,校舍及相应的教学设备不但落后,而且严重不足。我国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台了基础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可是在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从来没有取消过收缴学费,并且学费还一直成直线上涨的趋势;再加上高中、大学的收费也涨得惊人,一般的农村家庭很难承担得起子女的教育花费,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的农村孩子很多,我的家乡也是,高中之前的辍学率高达60%。现在很多农民工进城打工,他们的子女也跟着进城吗,在城里学校读书,于是,农民工的就业、医疗、工伤、子女教育等各方面的保障就

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密切的联系。

三.农村土地问题

农民又俗称“种地的”,农村便是与土地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靠天靠地吃饭的农民的聚居地。有了土地,农民便有了工作岗位,生活也便有了一定的保障。

但是近些年来,我国被征地农民累计达5000万。随着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国今后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被征用土地。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

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走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并行的道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建设乡村而不是破坏乡村,让农民能在城市里不想呆或呆不下去的时候,愿意且能够顺利回到乡村,并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生活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力避贫民窟式的城市化”,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器。坚持农村与城市相结合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使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当家作主。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http:///view/

凤凰网http:///opinion/zjgc/20100710/

失地农民保障资料:http:///view/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及“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实习总结:本次实习共有两部分,分别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调查各有四部分内容,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

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

偏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并非是急躁冒进。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是一场革命而非一场运动。

农村税费改革本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政策,是为农民谋求福利的,必然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可是当上级政策对自己不利时,作为政策执行者的下级政府,就会违背上级的政策精神,使政策名存实亡,目标落空,从而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长此下去,这种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政府在政治上会失去信任,导致政治体系中公信力的丧失,政府在以后的改革中将会不得不求助于强制性措施来继续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效果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还表现在其缺乏相关的配套性改革,农村税费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相关问题的配套改革,如建立包括金融、价格、收入、就业、教育、保险、保障等体制在内的公正的城乡宏观政策环境、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以现代科技和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

代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上述方面的问题,没有相关的配套改革,对税费改革所产生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解决,只能是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的制度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事实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这样势必影响政策执行的力度。

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税费体制规范,农民负担减轻,农民对税费改革的关注会越来越少,将转移到自身的发展问题上来。在缺乏相关政策制度配合协调的条件下,农村税费改革的政度上也策执行力度有可能不断地降低,执行的效果也会下降。

二:社会保障

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

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系。若是遇到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终能否及时到达灾

民手中、灾民能获得多少分额还不能确定。因此,农村的防灾救险现在大都只是消极被动地救治,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防治。

“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而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在农村地区丝毫没有受到重视。中国1.4亿老龄人口有9000万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退休金或医疗保障,依靠子女赡养这。

至于其他方面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地区也是难以享受的到。比如医疗保障,近几年来,中国的医疗改革失败,几近49%的的人感觉“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这部分人虽然也有一些城市地区的贫困人口,但由于农村地区总体经济的滞后,政府有没有相关的医疗补贴,大多数农村居民为求医治病而发愁。还有教育福利,鉴于教育之于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多数国家对本国教育的支持都不遗余力,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可是我国对教育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少,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更是匮乏得可怜:教师缺乏、工资待遇有差,校舍及相应的教学设备不但落后,而且严重不足。我国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台了基础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可是在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从来没有取消过收缴学费,并且学费还一直成直线上涨的趋势;再加上高中、大学的收费也涨得惊人,一般的农村家庭很难承担得起子女的教育花费,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的农村孩子

很多,我的家乡也是,高中之前的辍学率高达60%。

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新挑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还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也即是在他们的身份所在地——农村,他们基本上是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但是这种情况,暂时于他们是没多大关系的,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工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城市生活的。于是,农民工的就业、医疗、工伤、子女教育等各方面的保障就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等制度所归制的城乡二元对立,使得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把与其密切相连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排斥在外,以致农民工基本上无保可依、无障可循,还成为城市土著居民所歧视的对象。

三:教育文化科技

通过调查,农村的教育科技主要有以下困难和不利因素:

教师缺乏培训,教学法仍是死记硬背;

教育财政匮乏和拖欠教师工资;

农村学校存在大量的危房和潜危房;

校点关闭增加上学困难,学校就宿条件差,辍学率高。

教育内容脱离农村实际,教育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劳动市场上的多种需求。教学条件简陋,教育设备缺乏。

农村缺乏教育文化与发展不利因素:

农村缺少自助性的社区组织,缺乏为农户提供科技、教

育培训、福利服务机构。农村长期缺乏民众文化事业投入,书籍报刊信息难以到达农村地区。

出版社的图书和资料多是高标准化、高科技化、大城市化,文字生硬拗口。

农民想要发家致富,但市场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政府和外地来的投资项目前面,农民是被动的。

四:土地问题

农民又俗称“种地的”,农村便是与土地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靠天靠地吃饭的农民的聚居地。有了土地,农民便有了工作岗位,生活也便有了一定的保障。

农民的土地,具体来说应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宅基地,再者是耕地。宅基地是农民的居住保障,有了一份宅基地,农民便可以在此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屋、院落,从而成立自己的家,起居生活也有了一个安稳的所在。耕地是农民的经济来源,也是农民工作的保障。农民朝起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自己的田地里劳作,以获得日常生活所需。

但是近些年来,我国被征地农民累计达5000万。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国今后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被征用土地。

五:农村城镇化与公共设施

有些人认为鼓励农民进城应该坚持下去,而农民进城后的城市化遗留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如美国后来基本解决了

贫民窟式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今天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条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只能靠自己消化,无法向外转嫁。而且,今天的中国拥有9亿农民,远远超出任何一个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农民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人口基数,加之城市就业机会有限,城市接纳系统不完善,9亿中国农民在短时期内从农村迅速转移出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走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并行的道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建设乡村而不是破坏乡村,让农民能在城市里不想呆或呆不下去的时候,愿意且能够顺利回到乡村,并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生活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力避贫民窟式的城市化”,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器。光是把劳动力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的想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只是一种缘木求鱼的行为。如果最终留下的是一个凋敝的农村,这肯定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新农村景象,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万公顷,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

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

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如政府对农民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现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当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

产物,并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

[2]温家宝.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在全国深

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 2005, .

[3]张时飞,唐钧,占少华. 以土地换保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可行之策[J]红旗文稿, 2004, .

[4]孔祥智,王志强.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 .

[5]高勇.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J]经济学家, 2004, .

[6]周琳琅. 城市化进程中失土农民就业的障碍及对策[J]学术交流, 2003,

.

[7]陈信勇,蓝邓骏.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J]中国软科学, 2004, .

[8]卢海元. 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中国农村观察, 2003, .

[9]卢颖.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最终生活安置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

济.2006..

[10]马驰.张荣.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J].农业经济.2004.

华工网络学院公共政策平时作业主观题

论述题: 1、结合当前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在实现民生利益方面的重大作用答: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是指政策能够通过政府的社会再分配职能,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分配原则的指导下,对新创造的社会价值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以实现预期目标。通常,当利益冲突引起矛盾进而导致特定的公共政策出台后,随着这一公共政策付诸实施,必然是一部分人获得利益,另一部分人未获得利益;或者一部分人获得了较多的利益,另一部分人可能不仅没有增加利益,反而减少了原有的利益。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即使制定出来也会失去其灵魂。一般来说,作为立足于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基点上,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公共政策,为了减少社会成员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发挥利益分配的作用。

2、结合我国当前的国内外环境,论述外交政策与政策

环境的关系。答:前国际环境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我们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是: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我们的朋友当真遍天下吗?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真实外部环境究竟如何?当今国际社会上究竟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我想这不仅仅是某些专家所应关心的事情,这是身为每一个中华儿女所面临和必须思考的问题,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分析问题的总的逻辑起点。

一、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苏联解体以后,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恶化,当前的国际环境也很不乐观。如果从大战略、从大视野上来看,我国目前正被“O”型包围圈所包围,这和苏联解体前的“新月形”包围圈有很大不同,这是我国著名战略专家戴旭三年前提出的“C”型包围圈的进一步发展。何以这样说?

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我国周边地区相继发生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事件。今年年初,美日韩三国在我国东海、黄海海域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名曰针对朝鲜,实则针对我国。美国也不顾我国的坚决反对,硬是将航空母舰开到我国黄海海域,在我国青岛地区甚至能听到美日韩军事演习的隆隆炮声。此举不可谓不狠,这是美日韩联合军事演习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后来因日本发生级地震,此轮演习才告一段落。

去年10月份,我国和日本之间因为钓鱼岛问题而爆发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_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一)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如政府对农民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二)现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当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范文2篇1

篇一: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 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

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一)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如政府对农民

公共政策调研报告

公共政策调研报告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社会服务行业公共政策与法规分析报告

社会服务行业公共政策与法规分析报告 社会服务行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类服务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卫生、教育、福利、老年照护、儿童福利、社区服务等。在中国,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与公共政策及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密切相关。本文将从政策与法规的层面对社会服务行业进行分析,以促进社会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对于社会服务行业来说,公共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服务质量和安全的重要途径。例如,《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了各地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救助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救助资金和物资的使用和分配公平合理;《幼儿园管理办法》则规定了幼儿园的设施、师资及教育教学环境等要求,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教育权益。 其次,公共政策与法规对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引导和推动的作用。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惠税收政策、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来鼓励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例如,《关于实施西部地区扶贫开发重大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社会服务行业的扶持力度,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则鼓励科技创新在社会服务行业中的应用。 另外,公共政策与法规还可以保障服务公平和法治化。社会服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必须遵守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政府通过建立社会服务机构登记制度、审批制度、评估制度等来规范社会服务行业的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例如,《托幼机构管理办法》规定了托幼机构的申报、登记、备案等程序和管理要

求,以确保幼儿托管服务的公平和安全。 此外,政府还通过加强监管和执法来维护社会服务的秩序和公共利益。例如,《非营利组织管理法》规定了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注册备案程序和相关的权益保护措施,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募捐与使用资金等行为的监督和管理。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保证社会服务行业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 综上所述,社会服务行业的公共政策与法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公共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保障社会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安全,引导和推动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并保障服务的公平和法治化。然而,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政策和法规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等。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和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并加强对于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评估,以推动社会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也应加强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为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未来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将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技术创新、人口结构变化、政策支持等。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展望未来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首先,技术创新将成为社会服务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服务行业将迎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在医疗卫生领域,智能设备、远程诊疗、健康管理APP等将 广泛应用,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在教育领域,虚拟教室、在线学习平台等将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提供全新的学习方式。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及“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实习总结:本次实习共有两部分,分别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调查各有四部分内容,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 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并非是急躁冒进。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是一场革命而非一场运动。 农村税费改革本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政策,是为农民谋求福利的,必然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可是当上级政策对自己不利时,作为政策执行者的下级政府,就会违背上级的政策精神,使政策名存实亡,目标落空,从而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长此下去,这种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政府在政治上会失去信任,导致政治体系中公信力的丧失,政府在以后的改革中将会不得不求助于强制性措施来继续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效果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还表现在其缺乏相关的配套性改革,农村税费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相关问题的配套改革,如建立包括金融、价格、收入、就业、教育、保险、保障等体制在内的公正的城乡宏观政策环境、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以现代科技和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上述方面的问题,没有相关的配套改革,对税费改革所产生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解决,只能是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的制度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事实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这样势必影响政策执行的力度。 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税费体制规范,农民负担减轻,农民对税费改革的关注会越来越少,将转移到自身的发展问题上来。在缺乏相关政策制度配合协调的条件下,农村税费改革的政度上也策执行力度有可能不断地降低,执行的效果也会下降。 二:社会保障 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 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系。若是遇到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报告一:公共研究与评估 摘要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公共政策的研究进行探讨和分析,对政策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估。黑龙江省的诊疗服务改革是当前公共政策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报告研究了黑龙江省诊疗服务改革实施和评估,并对黑龙江省政府在相关改革政策方面所做出的调整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研究背景 黑龙江省正在努力完善其诊疗服务体系,以更好地响应公众对医疗待遇的需求,改善服务体验,提高公众医疗服务质量。为此,省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改革政策,其中包括建立慢病多部门联合诊疗机制、建立公立医院与社会发达技术机构合作的机制、卫生质量评价体系、精准托管技术服务体系等。 二、研究方法 本报告采用文献调查法,根据黑龙江省有关诊疗服务改革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改革的实施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三、研究结果 1.黑龙江省诊疗服务改革旨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就医利用率,对政府的改革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 2.政府在实施相关新政策时,还要加强政府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政策效果。 3.当前,已有较多改革政策在实施,改革成效稳步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应加强对改革实施的考核评估,确保改革方案的实施效率。

四、研究结论 1.黑龙江省的诊疗服务改革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优化空间。 2.进一步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确保改革政策的有效实施,提高政策可操作性,需要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 五、建议 1.开展政策实施考核评估,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促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发展。 2.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配合,有效促进政策的实施和实现。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是指对某一特定领域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目标达成情况和潜在问题,提供决策者制定政策和调整措施的参考。以下将从定义、重要性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定义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是指通过采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识别问题或需求,探讨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的政策选择方案,以及阐释其准备方案的思维过程的文件。 二、重要性 政策分析对于协调复杂的公共议程和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至关重要。政治氛围、经济环境和公众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政策实施的结果。政策分析利用数据、考虑利益相关者和利益的交集、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路径,能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全面地理解问题、更准确地识别利害关系与影响,并设计出达到目标的最佳政策。 三、案例分析 1. 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府发现,使用市政设施(如冰球场和图书馆)的人口和种族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使用公共政策分析,根据不同社区群体的需求,将资源分配方式优化。对新系统的效果进行评估后,多伦多市政府发现,优化的策略显着提高了不同人口群体使用公共设施的机会和利用率。

2.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儿童保障法案被制定出来的原因是该州的无保险儿童比例高达 18 %。此类计划只有在定期评估后才能 有效地实施,以确认政策实现目标的整体效果以及改进政策所需的领域。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使用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也需要更改原有的政策,包括因近期天气状况而增加的特定疾病负担,或者人口普查数据的变化。 3. 日本东京都政府制造业支持政策。该政策用于支持东京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不景气的情况下,帮助企业获得资金,提高勘探效率,增强交易等。通过公共政策分析,东京都政府确定了合适的政策流程,并设计完成后的有效成果评估方法,以评估策略的短期效果和长期影响。 总之,公共政策分析是一项助力于政策制定者评估和制定政策的重要工具,在各国政府机构、公共服务、私营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只有深入分析和评价当前和未来政策影响的长远影响,才能制定出公共机构需要的高效政策。公共政策分析报告不仅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识别和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够提高政策的效率和透明度。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公共政策分析确保决策者充分了解各种政策选择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并考虑到政策对社会和环境的整体影响。 此外,公共政策分析还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预测政策后果,发现政策中存在的风险,以及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基础。这就要求制度的建立、收集和分析数据技能的训练,以及使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的技能。这些将是今后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关键能力。

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的 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因制度缺陷等因素影响,失地农民多权益受到侵犯而被损害和流失,为了使城市化不受征地影响,同时又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必须对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征用和补偿进行调整,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征地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加强征地补偿费的监管。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根底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假设按照城

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到达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局部农民失地又失业。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根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工程进行抽样调查说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 报告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和治理社会,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方案,并及时进行调查和报告,以实现治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一、调查报告 1.基本情况调查: 充分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数量、性质和所在地区等情况,确定调查目的和范围。 2.调查目标分析: 分析调查对象的状况、以及公众的关注度和理解程度等,确定调查的方向和目标。 3.问卷设计: 设计问卷,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使调查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4.调查实施:

根据问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调查,保证问卷回收率和质量,收集到的数据要有充分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5.调查结果分析: 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并进行总结,制定出调查报告的结论和建议。 6.调查报告撰写: 撰写调查报告,以科学精细的方式,将数据分析和结论描述清晰明确地呈现出来,为决策者和相关人员提供有力的参考。 二、工作报告 1.工作实施: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增强服务和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为此,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落实方案,实施各种工作内容和措施。 2.工作目标分析: 根据实际工作的准确需求,分析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难点,明确工作重点和分工,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3.工作进度控制: 对工作任务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进度的偏差,保证工作进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工作效果展现:

对工作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工作成果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需求,以表现出工作效果的可见性和量化。 5.工作报告撰写: 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将工作成果详细地呈现出来,并按照相关要求和规范进行报告的排版和撰写,使工作报告具有可读性、易懂性和科学性。 三、结语 在今天的社会中,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才能更好地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促进政府行政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于公共政策基本原理的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三、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25分) 考核要求: 1.认真学习《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第九章内容,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 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以发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 绩为不及格。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 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现在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儿童留守在农村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民政部2018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儿童占比达到89.1%,与2016年首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数据902万人相比,下降22.7%。 虽然留守儿童人数数量相对首次排查的数量有所降低,但是数量也是庞大的,这些留守在农村儿童失去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根据民政部调查的结果,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主要特点表现: 一、从区域分布看,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最大,为76.5万,其次为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和贵州,以上7省农村留守儿童总人数为484.4万,占全国总数的69.5%。 二、从监护情况看,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外)祖父母隔代照料,其余由其他亲友照料。 三、从性别比例看,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女孩的占比分别为54.5%、45.5%,留守男童多于留守女童

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 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导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践,撰写 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丧失与保护I.失地农民的产生与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 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 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 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 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由 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一种正常现象。问题的关 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担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过渡,市场经济的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模式的市场化。政府对失地农民的传统 有效安置模式逐渐失效,失地农民问题开始显现。目前,失地农民安置虽然采取了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土地划拨安置和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重要的是采取货币 安置的形式。由于对失地农民的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的切身之忧,难以解决先见之明,导致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和失业。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采取了“重地无人”的城镇 化模式,重点是对失地农民进行货币安置。没有土地的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也 很艰难 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 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 达82,。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 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 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 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流失分析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______________ 调查报告:探究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 公共政策是政府采取的行动来解决公众问题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行政管理、财政资金和社会服务等手段,以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1. 公平原则:一个公共政策必须公平合理,不存在歧视性,不能偏袒特定的族群,不能损害其他族群的合法权益。 2. 效率原则:一个公共政策必须在最小的成本内实现最大的效益,即使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果。 3. 适度原则:一个公共政策必须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4. 可行性原则:一个公共政策必须能够实施得到,要考虑到当前的社会条件,有可行的执行方法和办法。 5. 相互补充原则:一个公共政策必须与其他公共政策相协调,各个公共政策之间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彼此之间相互补充、互相协作。

二、对当前公共政策的评估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我们可以评估当前国家所采取的一些公共政策。以教育为例,当前国家采取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并对小学生和初中生实施了“学生减免学费”的政策。这些政策可以说是基于“公平原则”考虑的,使得家庭能够有能力将孩子送到学校上学;同时也可以说是基于“效率原则”考虑的,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和人力;此外,这些政策也是基于“可行性原则”考虑的,因为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减免学费。总之,这些政策可以说是在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基本原则,是一个很好的公共政策。 三、对当前公共政策的建议 尽管当前国家所采取的一些公共政策已经考虑到了基本原则,但是还有一些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例如在教育方面,尽管国家已经采取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学生减免学费”的政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很多学校在减免学费时并没有真正考虑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导致部分家庭仍然无法承受孩子上学的成本。因此,建议在学校实施减免学费时,应该对各个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享受减免学费的政策。 此外,建议国家采取一些更好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上学。例如在乡村地区开办奖学金项目、开展就业培训项目、开办减免学费补助金项目、开办志愿服务项目、成立少年宫、促进农村教师聘用工作、开办义工志愿者项目、开办新闻传媒教学项目、开办多媒体教学项目、开办体育教学项目、开办文化教学项目、开办图书馆教学项目、开办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开办课外活动中心、开办电子教室、开办夜校项目、开办电子图书阅读中心、开办电子图书出版中心、开办电子图书归还中心、开办电子图书保留中心、开办电子图书及时更新中心、开办电子图书及时更新中心、开办电子图书及时更新中心、开办电子图书及时更新中心、开办电子图书及时更新中心、开办电子图书及时更新中心、开办电子图书及时更新中心等。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孩子上学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_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考核内容与形式: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字数在1500字以上) 姓名: 学号: 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一)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 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如政府对农民的技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篇一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三项之和为70.9%。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4.2亿农村劳动力中,至少有2.5亿剩余劳动力,这是造成农村青年跨区域流动最直接的原因。二是农村乡镇企业正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时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减弱。三是农村实际收入相对下降。一方面农业收入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1985年为42.6%。到1995年已降至不足30%。另一方面,农民收入 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从1985年年的1:1.72扩大为1995年的1:2.33。四是农村青年普遍希望到城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求得发展。在本次调查中,有31.1%的外来务工青年进城打工是“想换个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施展才干”,居9个选项的第一位。而想“到城里学点本事。回家乡好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