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陈家宏,童雪芳,谷山强,李晓岚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4)

摘 要:为满足防雷工程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所测大量雷电流参数的应用需求,在IEEE 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规程中采用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我国典型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研究了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IEEE 推荐的表达形式回归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拟合性最好,其结果与IEEE 推荐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符合,与我国当前规程中推荐的曲线有交叉,小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高出规程值20%,大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略小,与高压架空输电线实际雷击绕击跳闸率比设计值偏高相符合。关键词:雷电流幅值;雷电定位系统;统计;累积概率;雷电监测;雷电流分布中图分类号:TM86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520(2008)0921893205

基金资助项目:2006国网公司科研项目(13070052512353)。

Project Supported by 2006Scientific Item of State Electric Grid (13070052512353).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Measured

by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C H EN Jia 2hong ,TON G Xue 2fang ,GU Shan 2qiang ,L I Xiao 2lan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 ute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To satisfy the application demands of vast lightning current parameters in lightning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mulative probability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adopted by IEEE working group and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regulations are analyzed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in some typical areas based on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s data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tting expression format adopted by IEEE is better for cumulative probability curves gotten f rom lightning loca 2tion system than that adopted by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regul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istical curves ac 2cord with that recommended by IEEE ,in two sides of the crossing point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values at smal 2ler currents are 20%higher than the latter ,and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values at higher currents are somewhat smaller than the latter ,which is accordant with that the actual shielding failure rates of high voltage overhead trans 2mission lines are higher than design values.

K ey w ords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statistic ;cumulative probability ;lightning de 2tection ;lightning current distribution

0 引 言

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一直是国内外防雷界非常重视的雷电参数之一,在绕击和反击防雷计算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内外使用的雷电流幅值分布表达式不同。国内在近30多年中对雷电流幅值分布表达式进行过3次修改,目前使用的是电力行业规程《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21997)[1]中推荐的表达式lg P I =-I /88,它是依据新杭线1962~1987年的磁钢棒检测结果,用97个雷击塔顶负极性雷电流幅值数据回归得到的[2]。国际上,Anderson 2Erikson 、Popolansky 、Sar 2gent 等人先后对全球各地的雷电流幅值分布进行了研究,归纳出相应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表达式[3],IEEE 工作组于2005年对全球雷电参数研究

进行回顾和总结,仍然推荐Anderson 依据Berger 等人的实测数据提出的雷电流幅值的概率分布的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式[4,5]。日本为了监测雷电流参数,1994~1997年在60个1000kV 降压至500kV 运行的双回路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安装215m 长的引雷针[6],研究出自己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雷电定位系统是一套全自动、大面积、高精度、实时雷电监测系统,采用遥测法依据M.A.Uman 提出的地闪回击场模型得到雷电流幅值数据。本文通过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的多年监测资料对全国部分地区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进行了统计,得到一些典型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并将其与现行电力行业标准中推荐的雷电流幅值分布曲线进行了比较。

1 对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的再认识

在我国线路防雷历史上,对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进行的3次修订如表1[7]。

?

3981? 第34卷第9期

2008年 9月

高 电 压 技 术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Vol.34No.9

Sep. 2008

表1 我国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历次修订汇总

T ab.1 China’s revised distribution of cumulative prob ability of lightning current m agnitude

修订年份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依 据

1959lg P I=-I/60沿用前苏联公式

1979lg P I=-I/108基于我国各地1205个磁钢棒记录数据[8,9]

1997lg P I=-I/88新杭线20多年实测结果。采用97个雷击塔顶负极性雷电流幅值数据回归[10]

注:表1中,I为雷电流幅值,kA;P I为雷电流幅值>I的概率。

国际上,Pobolansky早在1977年根据欧洲、澳洲和美国的观测结果,提出了雷电流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的观点,受到广泛认可。此后的研究者根据对不同地区的观测提出了不同的中值电流和对数标准偏差,其中Eriksson和Anderson的观测结果被广泛采用。Anderson根据Berger等人获得的80个负极性首次回击实测数据(进行过校正),首次给出了雷击电流大于某一电流I P的累积概率的近似表达式,即

P c(>I P)=

1

1+(I P

31)2.6

。(1)

式中,I P∈(2kA,200kA)。

负极性后续雷击电流的中值为1213kA,其对数值的标准差为015296。大于某一电流幅值I P的累积概率可近似由下式求出:

P c(>I P)=

1

1+(I P

12)2.7

。(2)

式(1)和式(2)被IEEE工作组和CIGRE所推荐。

分析各种累积概率表达式,本文将式(1)、(2)两种形式写成式(3)标准式,即

P I=

1

1+(I

a )b

。(3)

式中,I为雷电流幅值,kA;P I指电流幅值>I的概率;式中含有2个参数a、b,且b>1;参数a表示中值电流,即电流幅值>a的概率为50%;参数b反映了曲线变化程度:记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横坐标为幅值,纵坐标为概率)两点间斜率为k,见图1,以50%概率处为分界点,>50%概率点和50%概率点间的斜率为k1,50%概率点和<50%概率点间的斜率为k2。当b值增大时,|k1|、|k2|均增大,50%概率点左侧曲线和右侧曲线均“变陡”。因此,b值可以体现幅值概率曲线的变化程度,b值越大,表示幅值概率曲线下降程度越快,电流幅值集中性越强。

我国行业规程一直采用lg P=-I/c的形式,

图1 斜率示意图

Fig.1 Schem atic of slope

之相比,表达式(3)有2个显著含义参数,更形象、直观、全面地表现出了雷电流幅值概率的分布特征。

2 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统计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雷电定位监测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电网雷电监测网已经覆盖了全国30个网省区域。雷电定位系统运行至今,积累了传统雷电流幅值测量法所远不可比拟的海量雷电数据,且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雷电数据仍在不断的积累。不同地区地理、气候条件各不相同,雷电参数分布特征也有所差异,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动监测数据统计各区域针对性的雷电参数。

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从2005年开始,全面开展利用这些长时间、大面积的海量雷电监测数据获取有价值的各种雷电参数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研究成果,提出了雷电日统计的网格法[11,12],线路走廊沿线雷电活动规律分析的“线路走廊网格法”判断出了1000kV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沿线雷电分布特征和易闪段[13],分析了部分地区的区域雷电日、雷电时、地闪密度、平均回击次数等雷电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这些数据为输变电设备防雷改造、设计以及规划选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参考和借鉴。本文通过自动监测数据针对雷电流幅值的分布特征进行了一些研究,下面以一些典型的数据为基础来分析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2.1 正、负极性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的比较

对正、负极性地闪主放电分别进行雷电流幅值统计,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分布曲线见图2。不同极性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差异较大,正极性曲线比负极性曲线平坦,负极性雷电流幅值分布比正极性更加集中,负极性地闪出现大幅值的概率小于正极性,中值电流也小于负极性。正、负极性综合后

?

4

9

8

1

?Sep.2008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Vol.34No.9 

的概率曲线与负极性概率曲线很接近,这与新杭线

的统计结果一致[10]。正极性地闪比率通常<10%,故对综合后雷电流幅值概率曲线的影响很小。2.2 拟合形式的比较

以P I =

1

1+(I

a

)b

和lg P =-

I

c

两种形式对累计的雷电流幅值概率曲线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拟合,分别得到曲线回归概率曲线1、回归概率曲线2(表达式中提供10%概率参数,强制经过(0,1)点),见图3。

由图3可见,无论是对正极性还是对负极性地闪,采用式(4)形式的回归拟合效果比用规程法形式的拟合效果好,正负极性综合后的结果与负极性几乎一致。正极性地闪雷电流幅值的拟合效果比负极性效果相对略弱。用规程法形式拟合出来的曲线误差较大,拟合曲线偏向平缓;当去除强制经过(0,1)点这一限制,以lg P I =-I/I 10%+c (c 为常数)的形式回归时拟合误差会有所减小,其中,I 10%为10%概率时所对应的雷电流。2.3 不同地区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特征比较

全国其他地区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曲线见

图4中的各子图所示,其中图(a )、

(b )、(c )分别为东部沿海某地、南部某地及华北某地的雷电流幅值累

积概率分布曲线。可见,各地区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征相似,只是各雷电流幅值所对应的具体累积概率数值不同,不同地区中值电流和曲线的陡度变化程度不同。

3 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差异及其合理性

3.1 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的比较

比较统计的主放电幅值累积概率曲线与规程、IEEE 推荐的累积概率曲线,见图5所示。3条曲线

中,统计累积概率曲线与IEEE 推荐累积概率曲线

特征更相似,在极小电流部分,两者均有一段缓慢下降部分,而规程推荐累积概率曲线在极小电流区域下降更迅速。图中,曲线1为统计累积概率与规程推荐累积概率之差;曲线2为统计累积概率与IEEE 推荐累积概率之差。统计累积概率曲线与规程推荐累积概率曲线约在25kA 处相交,在交叉点左侧,同一电流值所对应的累积概率要大于规程推荐值,在交叉点右侧,同一电流值所对应的累积概率要小于规程推荐值。统计累积概率曲线与规程推荐累积概率曲线最大差别达到20%。3.2 雷电流幅值概率密度曲线的比较

雷电流幅值概率密度曲线描述各连续雷电流幅

图2 正、负极性以及综合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

Fig.2 Cumulative prob ability curves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for different

polarities

图3 回归概率曲线的比较

Fig.3 Comparison betw een different f itting

prob ability curves

值地闪所占比率。从图6可见,幅值分布均存在明显的堆积特征,主要集中在较低的60kA 范围内,统计概率密度曲线集中性最强。统计概率密度曲线特征与IEEE 推荐概率密度曲线更相似,概率密度曲线均先上升后下降,与规程法推荐概率密度曲线差别较大,规程法推荐概率密度曲线电流幅值集中在更小的电流段,0附近地闪比重最大。

?

5981? 2008年9月高 电 压 技 术第34卷第9期

图4 不同地区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Fig.4 Cumulative prob ability distribution of lightning

current m agnitude in different areas

雷电流幅值出现在绕击区间中的概率很大。统计雷电流幅值出现在绕击区段7~40kA范围内的比率为7610%;根据规程推荐曲线,在7~40kA范围内的地闪占4812%,比实际值显著偏小;根据IEEE推荐曲线,在7~40kA范围内的地闪占6319%,在实际值和规程值之间,更接近实际值。

3.3 合理性讨论

1)磁钢棒检测雷电流幅值,记录的是载流导体中流过的最大雷电流幅值,在各次重复落雷中,只保留了雷电流幅值最大的那一次记录[14]。因此,磁钢棒记录漏掉了部分小电流,部分记录的雷电流值偏大,

这是规程法累积概率曲线比统计曲线小电流概

图5 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比较

Fig.5 Comparison betw een different cumulative prob ability curves of lightning current m

agnitude

图6 雷电流幅值概率密度曲线比较

Fig.6 Comparison betw een different

prob ability density curves

率偏小、大电流略偏大的原因之一。

2)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雷击事故原因主要是绕击[15],而用规程给出参数计算出来的绕击跳闸率相比实际值都明显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规程法推荐的幅值累积概率曲线中绕击区段雷电流的累积概率偏低所致,上述统计结果切实反映了此问题。

3)不同地区虽然具体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表达式不同,中值电流和曲线陡度变化程度有差异,但各个地区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是相似的。

4 结 语

雷电流幅值分布是直接影响雷击跳闸率计算结

?

6

9

8

1

?Sep.2008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Vol.34No.9 

果和防雷措施配置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利用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对雷电流幅值进行统计,并与IEEE推荐概率分布和现行电力行业规程推荐的概率曲线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采用P I=1

1+(I

a )b

式描述统计累积概率曲线效果较好,统计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与规程推荐曲线差别较大,特别是在绕击区段,规程提供的曲线概率偏小。比较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超高压线路中实际绕击跳闸率普遍高于计算值的现象。

随着雷电监测数据样本的不断积累,通过大规模的雷电普查、统计分析,可以制定更精确的雷电流幅值分布,以及雷电参数随地理、气候的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1]DL/T6202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S].

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1997.

[2]孙 萍.220kV新杭线Ⅰ回路26年全线实测雷电流幅值的统

计分析[J].浙江电力,1994(2):17226.

SUN Ping.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esting result s for lightning current amplitude in26years on220kV Xin2Hang No.1line [J].Zhejiang Electric Power,1994(2):17226.

[3]钱冠军.下行雷闪屏蔽问题的研究及其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1998.

QIAN Guan2jun.Study for shielding problem of downward lightning st roke and it s applications in transmission line[D].

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

[4]Lightning and Insulator Subcommittee of t he T&D Committee.

Parameters of light ning strokes:a review[J].IEEE Transac2 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05,20(1):3462358.

[5]Working Group on Estimating t he Lightning Performance of

Transmission Lines.IEEE working report:Estimating light2 ning performance of transmission linesⅡ2updates to analytical model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1993,8

(3):125421267.

[6]J un Takami,Shigemit su Okabe.Observational result s of light2

ning current on transmission tow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07,22(1):5472556.

[7]杜澍春.关于输电线路防雷计算中若干参数及方法的修改建议

[J].电网技术,1993,20(12):53256.

DU Shu2chun.Suggestion on revising t he calculation met hod and some parameters used in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1993,20(12):53256. [8]SDJ721979 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北京:电

力工业出版社,1979.

[9]陈维贤.电网过电压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

[10]孙 萍.220kV新杭线雷电流幅值实测结果的统计分析[J].

中国电力,2000,33(3):72275.

SUN Ping.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esting result s for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on220kV Xin2Hang line[J].Electric Pow2 er,2000,33(3):72275.

[11]陈家宏,郑家松,冯万兴,等.雷电日统计方法[J].高电压技术,

2006,32(11):1152118.

CH EN Jia2hong,ZH EN G Jia2song,FEN G Wan2xing,et al.

Statistical met hod of t hunderstorm day[J].High Voltage Engi2 neering,2006,32(11):1152118.

[12]陈家宏,冯万兴,王海涛,等.雷电参数统计方法[J].高电压技

术,2007,33(10):6210.

CH EN Jia2hong,FEN G Wan2xing,WAN G Hai2tao,et al.

Statistical met hod of lightning parameters[J].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07,33(10):6210.

[13]陈家宏,王海涛,冯万兴,等.1000kV线路走廊的雷电参数及

易闪段分析[J].高电压技术,2006,32(12):45248.

CH EN Jia2hong,WAN G Hai2tao,FEN G Wan2xing,et al.A2 nalysis of lightning parameters and weak sections for1000kV U HV transmission line corridor[J].High Voltage Engineer2 ing,2006,32(12):45248.

[14]王巨丰.雷电流最大陡度及幅值的频率分布[J].中国电机工程

学报,2007,27(3):1062110.

WAN G J u2feng.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n measuring parame2 ters of t he lightning supreme steepness and lightning peak cur2 rent in t he transmission line[J].Proceedings of t he CSEE, 2007,27(3):1062110.

[15]谷定燮,樊灵孟.对我国500kV线路防雷的新思考[J].中国电

力,2004,37(12):18221.

GU Ding2xie,FAN Ling2meng.New consideration of500kV 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 protection in China[J].Electric Power,2004,37(12):182

21.

CH EN Jia2hong

Professor

陈家宏

1960—,男,教授级高工

研究方向为雷电监测与防护

收稿日期 2008206228 编辑 卫李静

?

7

9

8

1

?

 2008年9月高 电 压 技 术第34卷第9期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陈家宏,童雪芳,谷山强,李晓岚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4) 摘 要:为满足防雷工程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所测大量雷电流参数的应用需求,在IEEE 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规程中采用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我国典型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研究了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IEEE 推荐的表达形式回归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拟合性最好,其结果与IEEE 推荐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符合,与我国当前规程中推荐的曲线有交叉,小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高出规程值20%,大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略小,与高压架空输电线实际雷击绕击跳闸率比设计值偏高相符合。关键词:雷电流幅值;雷电定位系统;统计;累积概率;雷电监测;雷电流分布中图分类号:TM86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520(2008)0921893205 基金资助项目:2006国网公司科研项目(13070052512353)。 Project Supported by 2006Scientific Item of State Electric Grid (13070052512353).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Measured by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C H EN Jia 2hong ,TON G Xue 2fang ,GU Shan 2qiang ,L I Xiao 2lan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 ute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To satisfy the application demands of vast lightning current parameters in lightning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mulative probability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adopted by IEEE working group and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regulations are analyzed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in some typical areas based on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s data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tting expression format adopted by IEEE is better for cumulative probability curves gotten f rom lightning loca 2tion system than that adopted by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regul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istical curves ac 2cord with that recommended by IEEE ,in two sides of the crossing point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values at smal 2ler currents are 20%higher than the latter ,and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values at higher currents are somewhat smaller than the latter ,which is accordant with that the actual shielding failure rates of high voltage overhead trans 2mission lines are higher than design values. K ey w ords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statistic ;cumulative probability ;lightning de 2tection ;lightning current distribution 0 引 言 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一直是国内外防雷界非常重视的雷电参数之一,在绕击和反击防雷计算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内外使用的雷电流幅值分布表达式不同。国内在近30多年中对雷电流幅值分布表达式进行过3次修改,目前使用的是电力行业规程《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21997)[1]中推荐的表达式lg P I =-I /88,它是依据新杭线1962~1987年的磁钢棒检测结果,用97个雷击塔顶负极性雷电流幅值数据回归得到的[2]。国际上,Anderson 2Erikson 、Popolansky 、Sar 2gent 等人先后对全球各地的雷电流幅值分布进行了研究,归纳出相应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表达式[3],IEEE 工作组于2005年对全球雷电参数研究 进行回顾和总结,仍然推荐Anderson 依据Berger 等人的实测数据提出的雷电流幅值的概率分布的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式[4,5]。日本为了监测雷电流参数,1994~1997年在60个1000kV 降压至500kV 运行的双回路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安装215m 长的引雷针[6],研究出自己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雷电定位系统是一套全自动、大面积、高精度、实时雷电监测系统,采用遥测法依据M.A.Uman 提出的地闪回击场模型得到雷电流幅值数据。本文通过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的多年监测资料对全国部分地区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进行了统计,得到一些典型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并将其与现行电力行业标准中推荐的雷电流幅值分布曲线进行了比较。 1 对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的再认识 在我国线路防雷历史上,对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进行的3次修订如表1[7]。 ? 3981? 第34卷第9期 2008年 9月 高 电 压 技 术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Vol.34No.9 Sep. 2008

三亚市雷电活动特征及雷灾分析

文章编号:167328411(2009)0120080203 三亚市雷电活动特征及雷灾分析 何君涛1,李君海2,黄海智1,梁振飞1 (11三亚市气象局,海南三亚 572000;21陵水县气象局,海南陵水 572400) 摘 要:通过对三亚市1959~1997年共39a 资料统计分析,找出三亚市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简单分析了产生雷暴的影响系统及雷电受损特点。关键词:雷暴;影响系统;雷电灾害中图分类号:P 427132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understorm activ ity Character istics and lightn i ng d isaster i n Sanya H e J un 2tao 1,L i J un 2hai 2,H uang H ai 2zh i 1,L iang Zhen 2fei 1 (11Sanya M eteo ro logical B u reau Sanya 572000;21L ingshu iM eteo ro logical B u reau L ingshu i 572400)Abstract :B asing the L igh tn ing data du ring 1959~1997in Sanya city ,the tem po ral and sp atial distribu ti 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 tn ing activity w as studied .T he synop tic circum fluence background of ligh ting happ en ing and the ligh ting dam age w ere discu ssed . Key words :thundersto rm ;synop tic system ;ligh tn ing disaster 收稿日期:2008212210 基金项目:三亚市重点科研项目(“三亚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资助。作者简介:何君涛(1976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应用气象工作。 随着三亚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科技电子设备的日益增多,雷击灾害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经济损失剧增。本文分析了三亚市1959~1997年共39a 雷电活动的主要特征和1998~2007年雷灾特点,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三亚的雷电灾害,做好雷灾防御工作。 1 资料和方法 雷电资料使用了三亚市气象观测站1959~1997年39a 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趋势分析等方法对三亚市初雷日、终雷日、年平均雷暴日及其雷暴的季、月、日变化等进行分析,总结三亚地区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雷灾资料使用了《海南省气象灾害大典》和三亚市气象局对三亚地区的气象灾害调查资料中三亚市1998~2007年近10a 雷灾情况,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以求更好的反映随着三亚市经济建设雷灾呈现的特点。 本文统计的初雷日是指一年中第一次发生雷暴的日期。终雷日是指一年中最后一次发生雷暴的日期。雷暴日以一天内耳闻雷声(一次或几次)为一 个雷暴日。年雷暴日数为一年内雷暴日数的总和。雷 暴月是指发生过雷暴的月份。 2 雷电活动的主要特征 211 雷暴日数的月变化 资料统计表明,三亚雷暴日年平均6413d ,最多年100d (1975年),最少年33d (1996年)。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雨季多,旱季少。5~9月为雷暴活动最为频繁的月份。各月按雷暴多寡排列,次序为8、9、7、6、5、10、4月份,各月平均有13162d ~2195d ,其余3、11、2月份各月的平均雷暴日0172~0126d 。 从表1中看出,雷暴主要分布于5~9月,和三亚的雨季对应,月平均在9~14d ,占全年的85%。雷暴活动高峰月出现在8月占全年的21%。其他月份较少。有的雷暴多的年份,7~9月份中,有2 3的天数有雷,为21~22d 。 第30卷 第1期 气 象 研 究 与 应 用 V o l 130 N o 11 2009年3月JOU RNAL O F M ET EOROLO G I CAL R ESEA RCH AND A PPL I CA T I ON M ar 12009

雷电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第一节雷电的形成机理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极为壮观的声、光、电现象,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先从认识雷电谈起。 我国古籍中,有关雷电理论的记载十分丰富。例如东周时《庄子》上记述:“阴阳分争故为电,阳阴交争故为雷,阴阳错行,天地大骇,于是有雷、有霆。”这些学说与现代的雷电学说是如此相似,不过它比现代雷电学说要早2000多年。在古籍中关于建筑工程中避雷的记载也十分丰富。南北朝的孟奥《北征记》中有如下记述:“凌云台南角一百步,有白石室,名避雷室。”又有盛弦之《荆州记》中记述:“湖阳县春秋蓼国,樊重之邑了,重母畏雷,为立石室,以避之,悉之文石为阶砌,至今犹存。”书中谈及的白石、文石,据分析应该属于绝缘性能较好的石块。至于宋、元、明、清代的建筑物多用“雷公柱”(宋代称枨杆)等措施以避雷。 在古籍中关于雷击事故的记述就更多了,例如在《续晋阳春秋》上记述:“太元五年,霹雳含殿四柱,杀内侍二人。”《晋安帝记》上记述:“义熙三年六月,震太庙鸱尾,彻壁柱,若有文字。”《晋中兴书征祥说》上记述:“元兴三年,永安王皇后至住巴防,将设威仪入宫,天大雷震,人马多死。”《沈括?梦溪笔谈》上记述:“内侍李舜举家为暴所震,其堂之西屋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默。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铝者,银悉容流在地,漆器不燃灼。有一宝刀,极坚刚,就刀室中容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烁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齐书?五行志》:“永元三年正月,豫章郡,天火烧三千余家。” 以上只是我国古籍关于雷电灾害中的点滴摘录,当然它与现代雷电理论和防雷技术相比还有差距,但是从历史观点来看,我们的祖先能够在那么早的年代里就创造出那样完整的雷电理论,并且在技术上

关于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的探讨

关于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的探讨 冯志伟,马金福,虞进 (浙江省湖州市气象局,湖州 313000) fonken@https://www.360docs.net/doc/42389157.html, 摘要:利用2007年和2008年浙江省气象部门闪电定位系统的地闪监测数据,应用Matlab 数学软件中的曲线拟合工具箱,以最小二乘法原理对IEEE 推荐公式和我国规程推荐公式进行最优化拟合,得出前者拟合效果优于后者的结论。同时,通过分析IEEE 推荐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发现正闪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在(1kA ,270kA )范围内相对误差绝对值较小,最大不超过10%;而负闪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在(-1kA ,-300kA )范围内相对误差绝对值较大,最大值约为38%。针对上述情况,利用数学软件拟合出负闪(-1kA ,-300kA )相对误差曲线的近似函数,修正了原累积频率公式,大幅度减小了其相对误差。其适用范围也从原来的(2kA ,200kA )放宽至正闪(1kA ,270kA )、负闪(-1kA ,-300kA )。 关键词:闪电定位系统 雷电流幅值 累积频率 修正函数 适用范围 引言 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是雷电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很多学者对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公式进行了研究。文献[1]、文献[2]介绍了我国规程中的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公式,并阐述了规程 [3]中的公式与ANDERSON-ERIKSON 的对数正态分布公式和IEEE 《输电线路雷电性能工作组报告》推荐公式之间的关系,当雷电流幅值小于50KA 时,规程[3]中的公式与后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当雷电流幅值大于50kA 时,三者之间的差异较小。文献[4]对我国历年修订的雷电流幅值累积频率公式进行了汇总,介绍了美国IEEE 推荐公式,指出了几个公式的优缺点。文献[5]应用多个省域的雷电监测资料对美国IEEE 推荐公式进行了讨论。文献[6]、文献[7]在对输电线路走廊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统计中,也使用了美国IEEE 推荐公式。 雷电流幅值与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雷电活动规律等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针对浙江省的闪电特点,美国IEEE 推荐公式的拟合效果究竟如何?该公式计算结果与雷电流幅值的累积频率实际值相对误差有多大?能否应用于实际工程计算?这些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基于浙江省气象部门ADTD 闪电定位网监测数据,对此进行讨论。 1 资料来源及处理 文章使用的资料为2007和2008年浙江省气象部门ADTD 闪电定位网的地闪观测数据。该系统在浙江省每个地级市均有一台ADTD 闪电定位仪,为多站定位系统,平均探测距离为300km ;基于磁场定位和时差定位原理,利用GPS 卫星定位系统和GIS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精确地测定出闪电发生的地理位置及发生时间,能够为雷电参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8-13】。 LLS 系统雷电放电峰值电流的测量范围为(±1kA ,±500kA ),将两年地闪数据中超出测量范围的数据删除后,共得到684271个地闪数据样本,其中正闪21101次,负闪663170次。 2 雷电流累积频率分布公式介绍 世界上较多国家的雷电流累积频率分布公式采用美国IEEE 推荐公式,而我国则借鉴原苏联相关行业规程中的公式。下面将我国电力行业规程和美国IEEE 标准中的雷电流累积频率分布公式作一简单介绍。 2.1 我国雷电流累积频率公式 我国电力行业规程中雷电流累积频率公式一直采用的形式为: lg I I P c =- (1) 原水利电力部于1979年1月颁发的《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 7-79(79规范)给出 资助项目: 湖州市科技局2008年攻关课题“湖州地区(南太湖)雷电活动特征及监测防御研究”(2008GS10)

邓州市雷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邓州市雷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利用邓州市1971~2000年3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我市雷电的时空分布特征、雷暴与天气系统的关系。分析表明:邓州市年平均雷暴日为23天,年雷暴日呈减少趋势,初雷基本无变化,终雷呈提前趋势。平均每年的4~8月为雷暴的多发季节,而7月份达到雷暴的最高值。 标签:雷电;时空分布;天气系统 1 概述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常伴有阵性降水,有时还会出现局部的大风、冰雹甚至龙卷,属强对流天气系统。文章利用邓州多年雷暴资料,分析指出了邓州市雷暴时空分布特征。 2 雷电的时空分布特征 2.1 雷暴的时间分布 2.1.1 资料来源及统计说明 根据我市30年来的雷暴原始资料,整理统计出我市历年平均雷暴日、各年雷暴日、各月平均雷暴日、主要分布的月份、年最多(少)雷暴日、历年月最多(少)雷暴日、最早(迟)初(终)雷,以及历年初(终)雷出现频率等。 2.1.2 雷暴的年活动变化特征 根据我市1971~2000年共30年资料的整理统计,我市历年共出现雷暴695天,年平均雷暴日为23天。历年中最多雷暴日出现在1979年,为36天,最少雷暴日出现在1997年,为11天。最早的初雷出现在1979年的2月21日,最迟的初雷出现在2000年的4月1日;最早的终雷出现在2007年的9月3日,最迟的终雷出现在1977年的12月31日。 根据历年雷暴日数统计及年雷暴日数趋势变化得出,年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根据历年各月初(终)雷出现频率得出:历年初雷主要出现时间在三月份,频率为43%,其次是二月份,频率为40%,四月份最少,仅一天,出现在2000年的4月1日;历年终雷主要出现在十月,频率为40%,其次是九月和十一月,频率均为25%。再从初雷和终雷的变化分析得出:初雷出现时间的变化趋势很小,基本无变化,但各年间的变化幅度较大,基本呈一年早一年迟的波动态势变化;而终雷出现时间的变化呈提前趋势。 2.1.3 雷暴的月活動变化特征

雷电流

雷电电流数学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摘要:本文选取了常见的几个雷电电流的数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运用Matlab 数学软件,分别做出它们的雷电电流波形图,在此基础上运用傅里叶变换分别对几种模型雷电流波的频谱进行分析,并做出了雷电流的频率分布图,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雷电电磁场的计算和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雷电流 傅里叶变换 频率分布 频谱分析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mathematic models about the lightning current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t takes several familiar mathematic models about the lightning current.First of all, it can make their waveform diagrams about the lightning current using the Matlab mathematic software. On this foundation, it uses the Fourier transform to analyzed the mathematic models in frequency domain and makes their frequency distribute diagrams. Thus, it can analyze the value of the lightning current frequency diagram and offer theoretical referenc es to further research the induction of LEMP and .the count of electromagnetism field. Key Words : Lightning current, Fourier transform, Frequency distribute, Frequency chart analysis 0 引言 雷电电流波的数学模型是研究雷电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一旦知道雷电电流波形,就可得到有关雷电流的参数,如雷电流的峰值,最大电流的上升率,峰值时间等,此外,通过推出的雷电流的数学表达式,将为雷电过电压保护、雷电电磁脉冲(LEMP)防护和雷电电磁场计算等提供根本的理论基础[1]。 由于雷电的产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且与地质结构,土壤的电阻率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没有一幅电流波形是相同的。但是人们通过长期的观测,统计出雷电流的几个特征[2] : 1) 峰值电流:典型值为A 4102?左右,变化范围为3102?~A 5102?。 2) 电流上升率:典型值为1410-?s A μ左右,变化范围为310~14108-??s A μ。 3) 峰值时间:典型值为2s μ左右,变化范围为1~30s μ。 4) 半峰值时间(电流随时间衰减到峰值50 %的时间):典型值为40s μ左右,变化范围为 10 ~250s μ。 1 雷电流的解析表达式 从人们开始研究雷电流至今,已经提出了很多雷电流的数学模型,有幂级数模型,双指数函数模型,戈尔德模型,霍德勒(Heidler)函数模型,脉冲函数模型等等,本文选取较常见的经典的双指数函数模型、Heidler 函数模型和脉冲函数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 1.1双指数函数模型 1941年,Bruce 和Golde 提出了雷电流波形的双指数函数表达式[3] : ()()t t e e I t i βαη ---= (t ≥0) (1) 上式中α为雷电流波头衰减系数;β为雷电流波尾衰减系数;p p t t e e βαη---=为峰值修正 因子; )/()/ln(αβαβ-=p t 为峰值时间。 由(1)式可知:dt t di /)(在t=0时为无穷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