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课后练习【第四章第四节(中)】

第4讲课后练习【第四章第四节(中)】
第4讲课后练习【第四章第四节(中)】

讲课后练习【第四章第四节( 】 第 4 讲课后练习【第四章第四节(中)
?
练习类别: 练习类别:教材练习
单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与归类总规则三含义相符的选项是()。 1. 2. 3. 4. A 本题答案:B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一、三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A.有条件地扩大了品目条文所列出的货品范围 B.提供了货品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的归类方法 C.提供了最相类似方法 D.解决容器或包装材料品目归类的专门条款 B C D
2、“玻璃制的未镶框的安全玻璃,已制成一定形状,专用于汽车上”,应归入()。 1. 2. 3. 4. A 本题答案:C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A.第 96 章 B.品目 87.08 C.品目 70.07 D.其他品目 B C D
3、下列食品属于 HS 归类总规则中所规定的“零售的成套货品”的是()。 1. 2. 3. 4. A 本题答案:D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 A.一个礼盒,内有酱油一瓶、醋一瓶、番茄沙司一瓶 B.一个礼盒,内有一瓶白兰地洒、一只打火机 C.一个纸盒,内有一装有塑料小玩具的蛋形巧克力 D.一个纸盒,内有一小袋炸土豆条、一个三明治 B C D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多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4、应视作零售的成套货品用基本特征方法归类的货品是()。 1. A.一个纸袋内装有:一包未煮面条(品目 19.02)、一小袋辣椒酱(品目 21.03)、一小袋榨菜 (品目 20.05) 2. B.装在一个盒内的三罐食品:一罐小虾(品目 16.05)、一罐肝酱(品目 16.02)、一罐乳酪(品 目 04.06) 3. C.皮盒装的成套理发工具:一个理发推剪(品目 82.14)、一把木梳(品目 96.15)、一把剪刀 (品目 82.13) 4. A D.由价值相当的大麦和燕麦组成的混合物,塑料袋装 B C D
本题答案:A,C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判断题
请对下列各题做出判断。 请对下列各题做出判断。
5、电动剃须刀应归入品目 85.10“电动剃须刀、电动毛发推剪及电动脱毛器”,而不应归入品目 85.09“家 用电动器具”。
对 本题答案:对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一)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6、确定为用于小汽车的簇绒地毯,应归入品目 87.08“机动车辆的零件、附件”。
对 本题答案:错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一)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7、由面饼、调味包、塑料小叉构成的碗面,由于其中的面饼构成了该零售成套货品的基本特征,所以应按 面饼归入品目 19.02。

对 本题答案:对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二)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8、由一个电动理发推子、一把梳子、一把剪子、一把刷子及一条毛巾,装于一个皮匣子组成的货品,应分 开归类。
对 本题答案:错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该货品属于归类总规则三(二)所称应用基本特征方法归类的“零售的成套货品”。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9、等量的燕麦与大麦的混合麦,应归入品目 10.04。
对 本题答案:对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二),等量的燕麦与大麦的混合麦,由于大麦与燕麦含量相等,无法确定“基本特征”, 所以应运用“从后归类”归类。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10、从后归类是解决货品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时最优先使用的归类方法。
对 本题答案:错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一、三。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11、凡符合归类总规则三(二)三个条件的零售成套货品,都应按构成该套货品基本特征的货品归类。
对 本题答案:错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规则一、三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中级经济法,第5讲_第四章考点(1)

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 考情分析 1.分值预估:15分。 2.题型:证券法、票据法可能涉及主观题。 考点1:上市公司公开发行新股的条件(★★)

1.上市公司公开发行新股的一般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上市公司最近36个月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且不存在重大违法行为。 2.配股的特殊条件 (1)拟配售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总额的30%; (2)控股股东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承诺认配股份的数量; (3)采用代销方式发行。 3.增发的特殊条件 (1)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 (2)除金融类企业外,最近一期期末不存在持有金额较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3)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1个交易日的均价。 考点2: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的条件(★★★) 1.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名。 2.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

3.本次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36个月内不得转让。 4.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情形 (1)本次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2)上市公司的权益被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严重损害且尚未消除; (3)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违规对外提供担保且尚未解除; (4)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监事)最近36个月内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最近12个月内受到过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5)上市公司或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监事)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6)最近1年及1期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所涉及事项的重大影响已经消除或者本次发行涉及重大重组的除外; (7)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考点3:公司债券的发行(★★)

人工智能复习大纲

人工智能复习题提纲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 人工智能是那些与人的思维决策问题求解和学习等有关活动的自动化。 近期研究目标:建造智能计算机以代替人类的某些智力活动。 远期目标:用自动机模仿人类的思维活动和智力功能。 2.完整的物理符号系统的基本功能? 输入符号,输出符号,存储符号,复制符号 建立符号结构:通过找出各符号间的关系,在符号系统中形成符号结构 条件性迁移:根据已有符号,继续完成活动过程。 3.人工智能有哪些主要学派?他们的认知观分别是什么? 符号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数理逻辑 连接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仿生学,特别是人脑模型的研究。 行为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控制论。

4.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包括哪些? 问题求解与博弈,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计算智能,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 5.什么是图灵测试? 是指测试者在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6.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孕育时期 形成时期 暗淡时期 知识应用时期 集成发展时期 第二章知识表示 1.知识的层次及其概念? 噪声,数据,信息,知识,元知识 数据可以定义为:“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

信息:是数据的语义(即数据在特定场合下的具体含义) 知识:在长期的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在科学研究及实验中积累起来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经验。 元知识是有关知识的知识,是知识库中的高层知识。包括怎样使用规则、解释规则、校验规则、解释程序结构等知识。2.知识的属性及引起不确定性的因素? 相对正确性,不确定性(随机性,模糊性,经验,不完全性 引起的不确定性) 可表示性与可利用性 3.知识的分类? 按知识的作用范围:常识性知识,专业性知识。 按知识的作用及表示:事实性,过程性,控制性 按知识的结构及表现形式:逻辑性,形象性 按知识的确定性;确定性,不确定性 4.什么是知识表示?

第4章第五章(附答案)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是(C) A、P=AR; B、P=MR; C、P=SMC; D、P=SAC 2、短期内,一个完全竞争厂商所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会停止营业(B )。 A、平均总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短期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3、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与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 C )。 A、厂商在长期内要得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 B、该行业内厂商的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 C、厂商在长期内得到正常利润的条件; D、厂商在长期内要实现亏损最小的条件。 4、假定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美元,则这家厂商( A )。 A、肯定只得到正常利润; B、肯定没得到最大利润; C、是否得到了最大利润还不能确定; D、肯定得到了最少利润。 5、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 A、他将获得最大利润; B、他不能获得最大利润; C、他是否获得最大利润仍无法确定; D、他一定亏损; C B C A C 6、如果某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为了取得最大利润()。 A、他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则不一定; B、他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完全竞争条件则不一定; C、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增加产量; D、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减少产量。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总收益曲线的斜率是()。 A、固定不变的; B、经常变动的; C、1; D、0。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大于SMC的那部分A VC曲线; B、大于SMC的那部分SAC曲线; C、大于等于A VC的那部分SMC曲线; D、大于等于SAC的那部分SMC曲线。 9、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 A、一条水平的直线; B、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C、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10、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的总收益曲线是()。 A、以不变斜率上升 B、垂直 C、以不变斜率向下倾斜 D、水平 E、以递减的斜率向上倾斜 C A C B A 11、如果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Q*满足MR=MC,那么该厂商已()。

人工智能习题&答案-第4章-计算智能1-神经计算-模糊计算

第四章计算智能(1):神经计算模糊计算4-1 计算智能的含义是什么?它涉及哪些研究分支? 贝兹德克认为计算智能取决于制造者提供的数值数据,而不依赖于知识。计算智能是智力的低层认知。 主要的研究领域为神经计算,模糊计算,进化计算,人工生命。 4-2 试述计算智能(CI)、人工智能(AI)和生物智能(BI)的关系。 计算智能是智力的低层认知,主要取决于数值数据而不依赖于知识。人工智能是在计算智能的基础上引入知识而产生的智力中层认知。生物智能,尤其是人类智能,则是最高层的智能。即CI包含AI包含BI 4-3 人工神经网络为什么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和潜在的广泛应用领域?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如下至关重要的特性: (1) 并行分布处理 适于实时和动态处理 (2)非线性映射 给处理非线性问题带来新的希望 (3) 通过训练进行学习 一个经过适当训练的神经网络具有归纳全部数据的能力,能够解决那些由数学模型或描述规则难以处理的问题 (4) 适应与集成 神经网络的强适应和信息融合能力使得它可以同时输入大量不同的控制信号,实现信息集成和融合,适于复杂,大规模和多变量系统 (5) 硬件实现 一些超大规模集成是电路实现硬件已经问世,使得神经网络成为具有快速和大规模处理能力的网络。 4-4 简述生物神经元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和主要学习算法。

生物神经元 大多数神经元由一个细胞体(cell body或soma)和突(process)两部分组成。突分两类,即轴突(axon)和树突(dendrite),轴突是个突出部分,长度可达1m,把本神经元的输出发送至其它相连接的神经元。树突也是突出部分,但一般较短,且分枝很多,与其它神经元的轴突相连,以接收来自其它神经元的生物信号。 轴突的末端与树突进行信号传递的界面称为突触(synapse),通过突触向其它神经元发送信息。对某些突触的刺激促使神经元触发(fire)。只有神经元所有输入的总效应达到阈值电平,它才能开始工作。此时,神经元就产生一个全强度的输出窄脉冲,从细胞体经轴突进入轴突分枝。这时的神经元就称为被触发。突触把经过一个神经元轴突的脉冲转化为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学习就发生在突触附近。 每个人脑大约含有10^11-10^12个神经元,每一神经元又约有10^3-10^4个突触。神经元通过突触形成的网络,传递神经元间的兴奋与抑制。大脑的全部神经元构成极其复杂的拓扑网络群体,用于实现记忆与思维。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 人工神经网络由神经元模型构成。每个神经元具有单一输出,并且能够与其它神经元连接,存在许多输出连接方法,每种连接方法对应于一个连接权系数。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分为2类, (1)递归(反馈)网络 有些神经元的输出被反馈至同层或前层神经元。信号能够从正向和反向流通。Hopfield网络,Elmman网络和Jordan网络是代表。 (2) 前馈网络 具有递阶分层结构,由一些同层神经元间不存在互连的层级组成。从输入层至输出层的信号通过单向连接流通,神经元从一层连接至下一层,不存在同层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多层感知器(MLP),学习矢量量化网络(LVQ),小脑模型连接控制网络(CMAC)和数据处理方法网络(GMDH)是代表。 人工神经网络的主要学习算法 (1) 指导式(有师)学习 根据期望和实际的网络输出之间的差来调整神经元连接的强度或权。包括Delta规则,广义Delta规则,反向传播算法及LVQ算法。 (2) 非指导(无导师)学习 训练过程中,神经网络能自动地适应连接权,以便按相似特征把输入模式分组聚集。包括

第4章第五章(附答案)讲解学习

第4章第五章(附答 案)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是(C) A、P=AR; B、P=MR; C、P=SMC; D、P=SAC 2、短期内,一个完全竞争厂商所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会停止营业( B )。 A、平均总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短期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3、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与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 C )。 A、厂商在长期内要得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 B、该行业内厂商的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 C、厂商在长期内得到正常利润的条件; D、厂商在长期内要实现亏损最小的条件。 4、假定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美元,则这家厂商( A )。 A、肯定只得到正常利润; B、肯定没得到最大利润; C、是否得到了最大利润还不能确定; D、肯定得到了最少利润。 5、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 A、他将获得最大利润; B、他不能获得最大利润; C、他是否获得最大利润仍无法确定; D、他一定亏损;

C B C A C 6、如果某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为了取得最大利润()。 A、他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则不一定; B、他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完全竞争条件则不一定; C、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增加产量; D、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减少产量。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总收益曲线的斜率是()。 A、固定不变的; B、经常变动的; C、1; D、0。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大于SMC的那部分AVC曲线; B、大于SMC的那部分SAC曲线; C、大于等于AVC的那部分SMC曲线; D、大于等于SAC的那部分SMC曲线。 9、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 A、一条水平的直线; B、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C、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10、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的总收益曲线是()。 A、以不变斜率上升 B、垂直 C、以不变斜率向下倾斜 D、水平 E、以递减的斜率向上倾斜 C A C B A 11、如果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Q*满足MR=MC,那么该厂商已()。

第四章 计算智能1 人工智能课程 北京大学

第四章计算智能(1) 教学内容:本章讨论计算智能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计算智能的含义及它与传统的人工智能的区别。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由来、特性、结构、模型和算法;神经网络的表示和推理。简要地介绍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模糊逻辑推理和模糊判决等。 教学重点:计算智能;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模型和算法,以及表示和推理。 教学难点: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算法和推理;模糊数学的运算法则和模糊逻辑推理。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适当提问,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模型和算法,了解计算智能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了解人工神经网络的特性、表示和推理,了解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模糊逻辑推理和模糊判决等。 4.1概述 教学内容:本节介绍计算智能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计算智能的含义及其与传统人工智能的区别。贝兹德克提出的“ABC”,及它与神经网络(NN)、模式识别(PR)和智能(I)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计算智能的含义及其与传统的人工智能的区别。 教学难点:“ABC”及其与神经网络(NN)、模式识别(PR)和智能(I)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智能的含义,了解计算智能与传统的人工智能有何区别。了解贝兹德克提出的“ABC”及其与神经网络(NN)、模式识别(PR)和智能(I)之间的关系。 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计算智能涉及神经网络、模糊逻辑、进化计算和人工生命等领域,它的研究和发展正是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与集成的重要发展趋势。

把神经网络(NN)归类于人工智能(AI)可能不大合适,而归类于计算智能(CI)更能说明问题实质。进化计算、人工生命和模糊逻辑系统的某些课题,也都归类于计算智能。 计算智能取决于制造者(manufacturers)提供的数值数据,不依赖于知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应用知识精品(knowledge tidbits)。人工神经网络应当称为计算神经网络。 第一个对计算智能的定义是由贝兹德克(Bezdek)于1992年提出的。 尽管计算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界限并非十分明显,然而讨论它们的区别和关系是有益的。马克斯(Marks)在1993年提到计算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区别,而贝兹德克则关心模式识别(PR与生物神经网络(BNN)、人工神经网络(ANN)和计算神经网络(CNN)的关系,以及模式识别与其它智能的关系。忽视ANN与CNN 的差别可能导致对模式识别中神经网络模型的混淆、误解、误表示和误用。 提问:计算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区别和关系如何。 贝兹德克对这些相关术语给予一定的符号和简要说明或定义。 他给出有趣的ABC: A-Artificial,表示人工的(非生物的),即人造的 B-Biological,表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C-Computational,表示数学+计算机 图4.1表示ABC及其与神经网络(NN)、模式识别(PR)和智能(I)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一节 油脂 作业 (9)

1.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答案】 C 2.油脂水解的共同产物是() A.饱和高级脂肪酸 B.不饱和高级脂肪酸 C.硬脂酸钠 D.甘油 【解析】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答案】 D 3.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双键 ()有关的是()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C.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与其含有的不饱和双键有关”的性质,这是解题的关键,也是容易导致出错的地方。A、B、D三选项是油脂的共性,与结构中是否含有双键无关。C中的“氢化”就是与H2的加成反应,是不饱和双键的特性。 【答案】 C 4.将下列物质分别注入水中,振荡后静置,能分层且浮于水面的是() ①溴苯②乙酸乙酯③乙醇④甘油⑤油酸甘油酯⑥硝基苯 A.全部B.①②⑤⑥ C.②⑤D.①⑥ 【解析】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物质才能浮于水面,这样的物质有乙酸乙酯、油酸甘油酯;溴苯、硝基苯不溶于水,但比水重;乙醇、甘油易溶于水。 【答案】 C 5.下列关于皂化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油脂经皂化反应后,生成的是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混合液 B.加入食盐可以使肥皂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 C.加入食盐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成上下两层,下层是高级脂肪酸钠 D.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食盐,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 【解析】油脂在碱溶液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叫皂化反应,生成的是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液,加食盐细粒,可发生盐析,上层是高级脂肪酸钠,下层是甘油和食盐水的混合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 【答案】 C 6.下列物质中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

人工智能 第4章 参考答案

第4章搜索策略部分参考答案 4.5 有一农夫带一条狼,一只羊和一框青菜与从河的左岸乘船倒右岸,但受到下列条件的限制: (1) 船太小,农夫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 (2)如果没有农夫看管,则狼要吃羊,羊要吃菜。 请设计一个过河方案,使得农夫、浪、羊都能不受损失的过河,画出相应的状态空间图。 题示:(1) 用四元组(农夫,狼,羊,菜)表示状态,其中每个元素都为0或1,用0表示在左岸,用1表示在右岸。 (2) 把每次过河的一种安排作为一种操作,每次过河都必须有农夫,因为只有他可以划船。 解:第一步,定义问题的描述形式 用四元组S=(f,w,s,v)表示问题状态,其中,f,w,s和v分别表示农夫,狼,羊和青菜是否在左岸,它们都可以取1或0,取1表示在左岸,取0表示在右岸。 第二步,用所定义的问题状态表示方式,把所有可能的问题状态表示出来,包括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 由于状态变量有4个,每个状态变量都有2种取值,因此有以下16种可能的状态: S0=(1,1,1,1),S1=(1,1,1,0),S2=(1,1,0,1),S3=(1,1,0,0) S4=(1,0,1,1),S5=(1,0,1,0),S6=(1,0,0,1),S7=(1,0,0,0) S8=(0,1,1,1),S9=(0,1,1,0),S10=(0,1,0,1),S11=(0,1,0,0) S12=(0,0,1,1),S13=(0,0,1,0),S14=(0,0,0,1),S15=(0,0,0,0) 其中,状态S3,S6,S7,S8,S9,S12是不合法状态,S0和S15分别是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 第三步,定义操作,即用于状态变换的算符组F 由于每次过河船上都必须有农夫,且除农夫外船上只能载狼,羊和菜中的一种,故算符定义如下: L(i)表示农夫从左岸将第i样东西送到右岸(i=1表示狼,i=2表示羊,i=3表示菜,i=0表示船上除农夫外不载任何东西)。由于农夫必须在船上,故对农夫的表示省略。 R (i)表示农夫从右岸将第i样东西带到左岸(i=1表示狼,i=2表示羊,i=3表示菜,i=0表示船上除农夫外不载任何东西)。同样,对农夫的表示省略。 这样,所定义的算符组F可以有以下8种算符: L (0),L (1),L (2),L (3) R(0),R(1),R (2),R (3) 第四步,根据上述定义的状态和操作进行求解。 该问题求解过程的状态空间图如下: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曲线运动 第5讲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检测

第5讲实验:探究平抛运动 基础巩固 1.(2018北京东城期末)对于“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如图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抛出点。在轨迹上任取两点A、B,分别测得A点的纵坐标为y1=4.90 cm、B点的纵坐标为y2=44.10 cm,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Δx=40.00 cm。g取9.80 m/s2,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m/s。 2.(2017北京朝阳期中,15,4分)小芳和小强两位同学采用了不同的实验方案来研究平抛运动。 甲 乙 (1)小芳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的末端必须保持水平 D.本实验必需的器材还有刻度尺和停表 (2)小强同学利用频闪照相的方式研究平抛运动。图乙是在每小格的边长为5 cm的背景下拍摄的频闪照片,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照相机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Δt= s,小球被抛出时的水平速度 v= m/s。

3.[2017北京海淀零模,21(2)]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 A.在一块平木板上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然后将其竖直立于斜槽轨道末端槽口前,木板与槽口之间有 一段距离,并保持板面与轨道末端的水平段垂直 B.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 C.将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段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B D.将木板再水平向右平移同样距离x,使小球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在白纸上得到痕迹C。若测得A、B间距离为y1,B、C间距离为y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①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槽轨道必须尽可能光滑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小球均须由静止释放 D.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可通过测量小球的释放点与抛出点之间的高度h,之后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 出 ②根据上述直接测量的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可以得到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v0=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③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如下的结论,其中正确的 是。 A.小球打在B点时的动量与打在A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Δp1,小球打在C点时的动量与打在B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Δp2,则应有Δp1∶Δp2=1∶1 B.小球打在B点时的动量与打在A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Δp1,小球打在C点时的动量与打在B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Δp2,则应有Δp1∶Δp2=1∶2 C.小球打在B点时的动能与打在A点时的动能的差值为ΔE k1,小球打在C点时的动能与打在B点时的动能的差值为ΔE k2,则应有ΔE k1∶ΔE k2=1∶1

第5讲课后练习【第四章第四节(下)】

讲课后练习【第四章第四节( 】 第 5 讲课后练习【第四章第四节(下)
?
练习类别: 练习类别:教材练习
单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依照归类总规则五,()与适宜盛装的货品一起报验,货品与包装容器应分别归类。 1. 2. 3. 4. A 本题答案:B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五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A.容器 B.明显可以重复使用的包装容器 C.本身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包装容器 D.适合长期使用的容器 B C D
2、煮熟的鹅肝罐头应归入()。 1. 2. 3. 4. A 本题答案:A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六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A.1602.2000 B.1602.3910 C.1602.9010 D.上述选项以外的其他子目 B C D
3、归类总规则五是阐述()的条款。 1. 2. 3. 4. A 本题答案:D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五 A.有条件地扩大了品目条文所列出的货品范围 B.货品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的归类方法 C.最相类似方法 D.容器或包装材料品目归类 B C D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4、归类总规则六是阐述()的条款。 1. 2. 3. 4. A 本题答案:D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六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A.有条件地扩大了品目条文所列出的货品范围 B.货品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的归类方法 C.容器或包装材料品目归类 D.某一品目下子目归类 B C D
多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5、下列选项中属于同一数级子目的组别为()。 1. 2. 3. 4. A A.5401.1010 与 5401.2020 B.5401.1010 与 5401.1020 C.4503.1000 与 4504.1000 D.6112.1100 与 6112.1900 B C D
本题答案:B,D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六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6、下列选项中符合包装容器按货品归类的表述为()。 1. 2. 3. 4. A.手枪与适宜盛装该手枪的手枪套一起报验 B.明显可以重复使用的包装容器 C.包装容器本身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 D.使用期限与盛装物品的使用期限相称,在物品不使用时,容器可起保护物品的作用,容器本身 不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 A B C D
本题答案:A,D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五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 第一节 油脂

第一节油脂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根据油脂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理解油脂的氢化反应和水解反应,会辨识酯的水解与油脂水解的差异。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油脂在保温、供能、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方面的作用,也要知道过量摄入油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 一、油脂的结构和分类 1.概念 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2.结构

(1)结构简式: (2)官能团:酯基,有的在其烃基中可能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3.分类 油脂??? 按状态分? ?? ?? 油:常温下呈液态(植物油)脂肪:常温下呈固态(动物油)按高级脂肪酸的种类分? ??? ? 简单甘油酯:R 、R ′、R ″相同混合甘油酯:R 、R ′、R ″不同 4.常见高级脂肪酸 名称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软脂酸 硬脂酸 油酸 亚油酸 结构简式 C 15H 31COOH C 17H 35COOH C 17H 33COOH C 17H 31COOH 酯和油脂的区别 (1)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而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中特殊的一类物质。 (2)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合甘油酯,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点、沸点,而一般酯类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等。

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生油是纯净物,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 B.不含杂质的油脂是纯净物 C.动物脂肪和矿物油都属于油脂 D.同种简单甘油酯可组成纯净物,同种混合甘油酯也可组成纯净物 答案 D 【考点】油脂的结构和分类 【题点】油脂的相关概念辨析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四章 第一节《油脂》优质课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一节《油脂》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2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第4点: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活动与探究建议⑥实验: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是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本节书是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衔接、拓展与深化。在化学2中由于油脂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油脂的性质,课标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在选修5中,本章安排在烃的衍生物之后,学生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结构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突出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基本思想。同时,本节又是烃的衍生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即从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发展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高分子。为学习合成高分子作好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酯的结构和性质,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经过高一一年及对有机中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及比较学习能力。 三、设计思想 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让学生通过对酯的结构和性质的复习,引入对油脂的结构和性质的类比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的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油脂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使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水解和皂化反应) (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实验、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教学设计知识分享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教学设 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使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皂化和水解反应) 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思考、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勤思、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本节书是化学中的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注意知识的衔接、拓展与深化。由于油脂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的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油脂的性质,课标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油脂。在选修5

中,本章安排在烃的衍生物之后,学生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以及他们的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突出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基本思想。同时,本节又是烃的衍生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即从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发展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高分子。为学习合成高分子作好铺垫。 三、教材处理 整节重点难点: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概念和组成结构 第二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教材中,主要突出油脂的化学性质,而水解反应和氢化反应的原理则是整节的重点和难点。 开始还是以酯的水解反应和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入手,过让学生掌握起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酯的结构、水解反应的概念,不饱和烃的结构特点、加成反应知识等,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的主要知识,因此学生具备进行了本节课解决 新问题,探究新知识的基础。

人工智能第四章

第四章计算智能 教学内容:计算智能涉及神经计算、模糊计算、进化计算和人工生命等领域,它的研究和发展正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与集成的重要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智能的概念; 2.介绍神经计算、模糊计算、粗糙集理论; 3.讨论遗传算法、进化策略、进化编程、人工生命、粒群优化、蚂群算法、自然计算、免疫算法。 教学难点: 1.怎么样理解粗糙集理论、人工生命、粒群优化; 2.掌握遗传算法、进化策略、蚂群算法、免疫算法。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中的多媒体素材来表示抽象概念。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遗传算法、进化策略、蚂群算法、免疫算法,掌握神经计算、模糊计算、粗糙集理论,一般了解人工生命、粒群优化。 4.1概述 教学内容:本小节主要介绍什么是计算智能,计算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区别和关系。 教学重点:计算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区别和关系。 教学难点:计算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区别和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要求:从学科和能力的角度深刻理解什么是计算智能,了解计算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区别和关系。 ?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是现代科 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计算智能涉及神经网络、模糊逻辑、进化计算和人工生命等领域,

它的研究和发展正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与集成的重要发展趋势。 4.1.1 什么是计算智能 ?把神经网络(NN)归类于传统人工智能(AI)可能不大合适,而归类于计算智能(CI)更能说明问题实质。进化计算、人工生命和模糊逻辑系统的某些课题,也都归类于计算智能。 ?计算智能取决于制造者(manufacturers)提供的数值数据,不依赖于知识;另一方面,传统人工智能应用知识精品(knowledge tidbits)。人工神经网络应当称为计算神经网络。 4.1.2 计算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区别和关系 ?A-Artificial,表示人工的(非生物的);B-Biological,表示物理的+化学的+ (?)=生物的; C-Computational,表示数学+计算机 ?计算智能是一种智力方式的低层认知,它与传统人工智能的区别只是认知层次从中层下降至低层而已。中层系统含有知识(精品),低层系统则没有。 计算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区别和关系:

高中化学选修5全书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节油脂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点。2.掌握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会书写油脂皂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一、油脂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1.油脂的组成、结构 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高级

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其结构可以表示为 (1)油脂结构中,R1、R2、R3为同一种烃基的油脂称为简单甘油酯;R1、R2、R3为不同种烃基的油脂称为混合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混合甘油酯。 (2)酯和油脂的区别 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而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中特殊的一类物质。 2.常见的几种高级脂肪酸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有16~18个碳原子的直链高级脂肪酸。常见的有: (1)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结构简式为C17H35COOH;软脂酸,结构简式为C15H31COOH。 (2)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3COOH;亚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1COOH。 3.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 植物油为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液态;动物油为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1.油脂的分类

2.油脂的物理性质 例

1已知下列物质: ④润滑油⑤花生油⑥石蜡 其中属于油脂的是() A.①② B.④⑤ C.①⑤ D.①③ 答案 C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完全酯化形成的酯,①⑤属于油脂,②中醇为1,3-丙二醇,不是甘油(丙三醇);③中酸为无机酸,④⑥中的成分是烃类物质。 【考点】油脂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题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四章第一节:油脂(I)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一节:油脂(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20高三上·牡丹江期末) 化学与生活、环境、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温室效应导致海水的酸度增加,贝壳类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 B . 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加工后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 . 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轻质“碳海绵”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 D .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长时间放置的油脂会因水解而变质 【考点】 2. (2分) (2016高二下·沈阳期中)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 . 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 . 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 .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考点】 3. (2分) (2019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三大营养物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葡萄糖、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 应 B . 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 牡丹籽油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油脂,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 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均互为同分异构体 【考点】 4. (2分) (2019高一下·天长期末)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 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 . 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 .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D . 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4章 第5讲 光的色散(教师版)

第20讲光的色散 课前预习 1.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3.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 知识点一: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例题1】(2018?泰安改编)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色散”的是()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答案】D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 (3)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体应用; (4)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知识点二:色光的混合

第四章 地图符号习题

第四章地图符号习题 习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 2.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 3.面状符号的结构中,颜色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颜色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 4.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黄、品红、青 5.暖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6.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 7.大脑被认为是一个动力系统。是知觉对刺激物积极的组织使类似或邻近的刺激有结合起来的倾向。反之,不同类别的刺激容易在视觉上疏远。 8.在主题或详细程度不同的地图上,相同的形象符号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9.顺序量表是从具有可比变化的数据,简单的转化为多与少的关系。要考虑大与中或中与小在数值上的比例或绝对值。

10.确定数据的分级数目时数据组分为3~6级较合适。 二、名词解释 1.分辨敏锐度 2.视锐度(视力) 3.格式塔心理学 4.认知心理学 5.视觉变量 三、问答题 1.地图符号的符号特征是什么? 2.地图符号的功能有哪些? 3.色彩在地图感受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4.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有哪些?。 5.注记的作用与功能分别是什么? 四、填空题 1.地图符号的组成要素:()、()、()。 2.地图符号的几何分类:()、()、面状符号、()。 3.地图符号的比例分类:()、()、()。 4.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形状、()、方向、()、()五个方面。 5.网纹有许多种,可归纳为()、()和混合网纹。 6.视觉平衡的两个主导因素:()和()。 7.地图注记分为()、图幅注记、数字注记和()。

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第4章

例4.4 function y=fuz_closing(x,y,type) n=length(x); switch type case 1 y=1-sum(abs(x-y))/n;%海明贴近度 case 2 y=1-(sum(x-y).^2)^(1/2)/sqrt(n); %欧几里德贴近度 case 3 y1=max(min(fuzinv(x),fuzinv(y))); y2=max(min(x,y)); y=min(y1,y2);%格贴近度 end 例4.5 function y=fuz_distance(x,type) [r,c]=size(x); for i=1:r for j=1:r switch type case 1 %欧氏距离 y(i,j)=0;for k=1:c; y(i,j)=y(i,j)+(x(i,k)-x(j,k))^2;end case 2 %数量积 if i==j y(i,j)=1; else y(i,j)=0;for k=1:c; y(i,j)=y(i,j)+x(i,k)*x(j,k);end end case 3 %相关系数 m=mean(x); a1=0;a2=0;a3=0; for k=1:c a1=a1+abs((x(i,k)-m(k)))*abs((x(j,k)-m(k)));a2=a2+sqrt((x(i,k)-m(k))^2); a3=a3+sqrt((x(j,k)-m(k))^2); y(i,j)=a1/(a2*a3); end case 4 %最大最小法 a1=0;a2=0; for k=1:c a1=a1+min(x(i,k),x(j,k));a2=a2+max(x(i,k),x(j,k));y(i,j)=a1/a2; end case 5%几何平均法 a1=0;a2=0; for k=1:c a1=a1+min(x(i,k),x(j,k));a2=a2+sqrt(x(i,k)*x(j,k));y(i,j)=a1/a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