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地测量学概念

12大地测量学概念
12大地测量学概念

Unit 12 Geodesy Concepts(大地测量学概念)

As we know, surveying is divided into two major categories: geodetic surveying and plane surveying.(我们知道,测量分为两个主要范畴【category种类、范畴】:大地测量和平面测量)

Geodetic surveying takes into account the true shape of the earth whereas plane surveying treats the earth as a flat surface.(大地测量要考虑【take into account考虑】地球的真实形状,而【whereas然而、可是】平面测量把地球视为【treat】一个平面)

The subject of this text aims at the study of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earth which refers to Geodesy.(这篇文章的主题【subject】针对【aim at】的就是涉及【refer to】大地测量学的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的研究)

The expression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earth” has various meanings in geodesy according to the way it is used and the precision with which the earth’s size and shape is to be defined.(依照【according to】定义地球大小和形状所使用的方法和精度,“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的表达在大地测量学中有各种各样的【various】含义)

The actual topographic surface is most apparent with its variety of landforms and water areas.(实际的地表【topographic地形的、地形学的surface表面这里直接译为地表】大多表现为地形【landform】和水域的多样性【variety】)【is most apparent with 副词短语做表语】

This is, in fact, the surface on which actual earth measurements are made.(事实上【in fact】,事实上,这就是所做的地球实际表面测量。)

It is not suitable, however, for exact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s because the formulas which would be required to take the irregularities into account would necessitate a prohibitive amount of computations.(然而,对于精确的【exact】数学计算这并不合适,因为需要考虑到【take into account】不规则【irregularity】的公式【formula】将需要

【necessitate需要、被需要】大量的【prohibitive非常高的、受抑止的、禁止的】计算)

The concept of geodesy should be mentioned first.(首先应该说一下【mention提及】大地测量学的概念)

From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geodesy. n. The branch of mathematics dealing with the figures and areas of the earth or large portions of it.(简明【Concise简明的】牛津词典:大地测量学n.名词. 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来处理地球或其一大部分【portion一部分】的形状和区域)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edition, Academic Press, 2000: Geodesy is a science, the oldest earth (geo-) science, in fact.(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百科全书】,2001版,学术出版社【Academic Press】,2000:大地测量学是一门科学,事实上,是最古老的地球科学)

It was born of fear and curiosity, driven by a to predict natural happenings and call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happenings.(受预知【predict】自然事件【现象】和要求理解这些事件【现象】的愿望所驱动,由恐惧和好奇而生。)

The classical definition, according to one of the “fathers of geodesy” reads: “geodesy is the science of measuring and portraying the earth’s surface” [Helmert, 1880, p.3].(经典【classical经典的、古典的】定义,依照“大地测量学之父”的其中一位的说法:“大地测量学是测量和描绘【portray】地球表面的科学”[Helmert, 1880, p.3] )【Helmert 德国人赫尔默特(F.R.Helmert,1843—1917 )首创海上重力测定】

Nowadays, we understand the scope of geodesy to be somewhat wider.(如今,我们理解大地测量学的范围【scope范围】就有些【somewhat有些】宽了)

It is captured by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Vanicek and Krakiwsky, 1986, p. 45]: “geodesy

is the discipline that deals with the measurement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 earth, including its gravity field, in a three-dimensional time varying space.”(从下列定义就可以得知【capture俘获、获得,这里指可由下面的定义所了解】[Vanicek and Krakiwsky, 1986, p. 45]:“大地测量学是涉及【deal with】,在一个三维的时空中,测量和描述包括重力场在内的地球的一门学科【discipline学科】)

According to the classical definition of Helmert, geodesy is the “science of the measurement and m apping of the earth’s surface”.(依照赫尔默特的经典定义,大地测量学是“测量和绘制地球表面的科学”)

This definition has to this day retained its validity; it includ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arth’s external gravity field, as well as the surface of the ocean floor.(这个定义时至今日【to this day至今】还保留着【retain保留】它的有效性【validity有效性、正确性】;它包括地球的外部【external外部、外部的】重力场、也包括了海洋底部的表面的测定【determination这里翻译成测定】。)

With this definition, which as to be extended to include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earth and its gravity field, geodesy may be included in the geosciences, and also in engineering sciences, e.g.,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78).(依照这个定义——关于【as to】被扩展包括时间变量【temporal时间的;variation变量】的地球和它的重力场,大地测量学可以被包括进地球科学、也可以被包括进工程学,例如【e.g.注意读音i:dgi】,国家科学院(1978))

So, we’ve learned that Geodesy is the discipline that deals with the measurement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 earth, its gravity field and geodynamic phenomena (polar motion, earth tides, and crustal motion) in three-dimensional time varying space.(这样【so】,我们已经知道了大地测量学是关于在三维时空中测量和表述地球本身、它的重力场和

地球动力学【geodynamic】现象(极移【motion移动】,固体潮,和地壳【crustal】运动)的学科【discipline】)

Geodesy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positioning and the gravity field and geometrical aspects of their temporal variations.(大地测量学主要涉及它们的时间变量【temporal 时间的;variation变量】的位置、重力场和几何外表)

Trigger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exploration, geodesy turn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sciences towar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urfaces of other celestial bodies (moon, other planets).(由于空间探索的发展的触发【Trigger】,大地测量学转而与其它科学合作【in collaboration with与……合作】,来【toward为了、向】确定其它天体【celestial body】(月球、其它行星)的表面)

The corresponding disciplines are called selenodesy and planetary geodesy.(其相应的学科被称为月面测量学【selenodesy】和行星大地测量学【planetary geodesy】)

Geodesy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basic subdisciplines: geometric geodesy, physical geodesy, and space geodesy.(大地测量学可以分成三个基本分支:几何大地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和空间大地测量学)

Geometric geodesy(also called astro-geodesy) concerns with determination of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earth as well as the position on the earth surface.(几何大地测量学(也称为天文大地测量学【astro-geodesy】)涉及确定地球大小和形状,还有地球表面上的位置的确定。)

For the purpose of deducing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earth and the precise location of specific positions on the earth’s surface, geometric geodesy considers the geoid through

the use of astrogeodetic methods.(为了【For the purpose of】推出【deduce】地球的大小和形状,还有地球表面上的明确【specific明确的】位置的精确定位【location位置、点位n.】,几何大地测量学考虑的是大地水准面,通过几何大地测量的方法)

This aspect of the science is involved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geodetic networks which include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ntrols and strictly geometrical relationships measured in various ways: astronomic positioning, triangulation, trilateration, and traverse are four traditional surveying techniques in general use for determining the exact positions of points on the earth’s surface.(该学科【the science】的这个方面【aspect】涉及建立国家大地网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包括水平和高程控制,并以不同方式【in various ways】严格测定几何关系:天文定位、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导线测量是在确定地表点精确位置时通常的四种传统测量技术)

In recent years, moder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have added several new methods utilizing artificial earth satellites. (近年来,现代科技的发展增加了几种利用【utilize 利用】人造地球卫星【artificial人造的】的新方法。)

Other methods relevant to geodetic surveying are being developed.(其它相关的【relevant 相关的】大地测量方法也得到发展)

Physical geodesy utilizes measur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s gravi ty field as well as theories regarding this field to deduce the shape of the geoid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arc measurements, the earth’s size.(物理大地测量学利用【utilize利用】测量和地球重力场特征还有关于重力场的理论,来推出大地水准面的形状;与弧度测量【arc measurement】相结合【in combination with与……结合】推出地球的大小)

With sufficient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it is possible to determine geoidal undulations, gravimetric deflections, and the earth’s flattening.(利用涉及地球重

力场充分的【sufficient】信息【regarding涉及,介词prep.】,就可以确定大地水准面波动【undulations】、重力偏差【gravimetric deflection】、和地球扁率)

Space geodesy(Satellite geodesy) uses satellites for geodetic purposes which were advocated and published as early as 1956.(空间大地测量学(卫星大地测量学)把卫星用于大地测量的目的,早在【as early as早在】1956年就被提出【advocate】和发表【publish发表、出版】了)

With the constant growth of space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distance measuring devices, and the perfection of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satellites specifically equipped for geodetic purposes have been developed, launched, observed and the data utilized.(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测距仪的发展,和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电子数据处理】装置的完善【perfection】,特为【specifically 特别地】大地测量目的装备的卫星已经被发展、发射、观测和数据利用了【或译为:已经发展、发射、观测并其数据已得到应用了】)

Several observational systems, geodetic cameras, electronic ranging and Doppler Satellite Surveys were developed and improved.(几种观测系统,大地测量摄像机,电子测距和多普勒卫星测量被发展和改善了)

Some of the areas of new geodetic developments are: satellite laser ranging, lunar laser ranging,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satellite radar altimetry,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 and inertial surveying.(一些新的大地测量发展的领域是:卫星激光测距,激光测月【lunar laser ranging】,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卫星雷达测高【satellite altimetry卫星测高】,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跟踪卫星技术【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卫星跟踪卫星技术】,惯性测量【inertial surveying】)

The major goals of geodesy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Vanicek and Krakiwsky, 1986]: (大地测量学的主要目的可以概述为如下:[Vanicek and Krakiwsky, 1986])

1.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national and global three-dimensional geodetic

control networks on land, recognizing the time-variant aspects of these networks.

(陆地上国家和全球三维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和维护,这些控制网的时间变量【time-variant】方面的认知。)

2.Measurements and representation of geodynamic phenomena (polar motion, earth tides,

and crustal motion).(地球动力学现象(极移、固体潮、地壳运动)的测量和表述)3.Determination of the gravity field of the earth including temporal variations.

(含时间变量的地球重力场的测定)

武大版摄影测量学重点

摄影测量学 第一章绪论 1、基础地理信息类型传统的 4D 数 据 DLG-Digital Line Graphic,数字线 化图 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 型 DOM - Digital Orthophoto Map,数字正 射影像 DRG - Digital Raster Graphic,数 字栅格地图 2、传统的摄影测量学 是利用光学摄影机获取的像片,通过像片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技术。 3、摄影测量与遥感 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进行记录、量测、分析和表达,从而获得地球及其环境和其它物体的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 4、摄影测量是影像信息的获取、处理、提取和成果表达的一门信息科学。 5、摄影测量的任务: (1)地形测量领域: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图、特种地图、正射影像地图、景观图 ;建立各种数据库;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2)非地形测量领域生物医学、公安侦破、交通事故、勘察古文物、古建筑建筑物、变形监测、工业摄影测量、环境监测 6、摄影测量的特点 ?无需接触物体本身获得被摄物体信息 ?由二维影象获取对象的空间三维信息 ?面采集数据方式,信息丰富逼真 ?同时提取物体的几何与物理信息 7、摄影测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1)模拟摄影测量阶段(1851-1970) ?利用光学/机械投影方法实现摄影过程的反转,用两个/多个投影器模拟摄影机摄影时的位置和姿态构成与实际地形表面成比例的几何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量测得 到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 (2)解析摄影测量阶段(1950-1980) 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摄影像片的量测和解析计算方法的交会方式来 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并提供各种摄影 测量产品的一门科学 (3)数字摄影测量阶段(1970-现在)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所获取的数字/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自动(半自动)提取被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 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和目视化产品 8、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整理)《大地测量学》试题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地测量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子午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子午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圈。 2、卯酉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一个与该点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的圈。 3、椭园偏心率:第一偏心率e = 第二偏心率e'= a b 4、大地坐标系:以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来表示点的位置的坐标系。P3 5、空间坐标系:以椭球体中心为原点,起始子午面与赤道面交线为X 轴,在赤道面上与X 轴正交的方向为Y 轴,椭球体的旋转轴为Z 轴,构成右手坐标系O-XYZ。P4 6、法截线:过椭球面上一点的法线所作的法截面与椭球面相截形成圈。P9 7、相对法截线:设在椭球面上任意取两点A 和B,过A 点的法线所作通过B 点的法截线 和过B 点的法线所作通过A 点的法截线,称为AB 两点的相对法截线。P15 8、大地线:椭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线。 9、垂线偏差改正:将以垂线为依据的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观测值归算到以法线为依据的方 向值应加的改正。P18 10、标高差改正:由于照准点高度而引起的方向偏差改正。P19 11、截面差改正:将法截弧方向化为大地线方向所加的改正。P20 12、起始方位角的归算:将天文方位角以测站垂线为依据归算到椭球面以法线为依据的大 地方位角。P22 13、勒让德尔定理:如果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则平面角等于对应球面角 减去三分之一球面角超。P27 14、大地元素:椭球面上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两点之间的大地线长度及其正、反大 地方位角。P28 15、大地主题解算:如果知道某些大地元素推求另外一些大地元素,这样的计算称为大地 主题解算。P28 16、大地主题正算:已知P1点的大地坐标,P1至P2的大地线长及其大地方位角,计算P2 点的大地坐标和大地线在P 2点的反方位角。 a 2-b2 a 2-b2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相对高程 H′: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检查和验 收测绘成果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轴,向为正,以赤

摄影测量学的发展状况

摄影测量学的发展状况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摄影测量学的发展状况 胡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266555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摄影测量学的概念及发展状况。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3S技术的逐渐成熟,数字地球的逐步发展,以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摄影测量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定位技术,空三,DOM制作,影像匹配,自动变换匹配是摄影测量学的核心,围绕着这些方法技术,摄影测量学的发展更加完善。 关键词摄影;测量;数字地球;定位技术;空三;DOM制作;影像匹配;自动变换匹配 The State of The Photographic Surveying Hu Pe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 Campus)26555 Abstract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ic Surveying。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era,the maturity of 3S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ar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trum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the Photographic Surveying has become wider and wider. Positioning technology, aerial triangulation, DOM producing, image matching, automation matching are the core of the Photographic Surveying, around with these methods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ic Surveying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te. Key words :Photography, Surveying, Digital Earth, Positioning technology, aerial triangulation, DOM producing, image matching, automation matching.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测量与计算机学科相互渗透交叉,摄影测量在经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两个发展阶段后,现已进入数字摄影测量阶段,这对整个摄影测量的教学、科研、生产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测绘学科而言,传统的摄影测量已发展为新兴的信息产业;从摄影测量学科而言,经典的摄影测量已发展为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数字摄影测量所使用的设备最终将是计算机加上相应的标准外设,它的产品形式是全数字化的数字产品。随着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当代数字摄影测量不仅依然是遥感空间信息获取的重要分支学科,而且其研究及应用范围变得非常广泛。 现代测绘技术, 已向集成化、实时化、动态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经典的大地测量平面定位手段逐步被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所取代;传统的地图测制手段正向数字化测图技术过渡;传统的模拟测绘产品逐步向数字化地理信息产品转变;传统的测绘“老三仪”,即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开始向以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手段转化, 传统的测绘产业逐步向现代地理信息产业或现代测绘产业转变。尤其3S集成, 满足实时、准时要求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将大大加快空间信息获取、处理与更新的速度, 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管理决策提供更广泛、更有效的服务

摄影测量学-经典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像片比例尺:像片上的线段l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L之比。 2、绝对航高:摄影物镜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指摄影物镜在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拔高度。 3、相对航高:摄影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 4、像点位移:一个地面点在地面水平的水平像片上的构象与地面有起伏时或倾斜像片上构象的点位不同,这种点位的差异称为像点位移 5、摄影基线:航线方向相邻两个摄影站点的空间距离 6、航向重叠:同一航带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 7、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像片之间也需要有一定的影像重叠,这种影像重叠称为旁向重叠 8、像片倾角:摄影瞬间摄影机物镜主光轴偏离铅垂线的夹角 9、像片的方位元素:确定摄影瞬间摄影物镜(摄影中心)与像片在地面设定的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与姿态的参数,即确定这三者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 10、像片的内方位元素:确定摄像机的镜头中心相对于影像位置关系的参数 11、像片的外方位元素:确定影像或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12、相对定向元素:确定像对中两像片之间相对位置所需的元素 13、绝对定向元素:确定单张像片或立体模型在地面坐标系中方位和大小所需的元素 14、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利用影像覆盖范围内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空间坐标与影像坐标,根据共线条件方程,反求该影响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幅影像的空间后方交会 15、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相对左右两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同名像点的影像坐标量测值来确定该点的物方空间坐标(某一暂定三维坐标系统里的坐标或地面量测坐标系坐标),称为立体像对的空间前方交会 16、双像解析摄影测量:按照立体像对与被摄物体的几何关系,以数学计算方式,通过计算机解求被摄物体的三维空间坐标的方法,称为双像解析摄影测量。 17、空中三角测量:利用航摄像片与所摄目标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根据少量像片控制点,计算待求点的平面位置、高程和像片外方位元素的测量方法18、POS:机载定位定向系统POS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装置IMU的直接测定影像外方位元素的现代航空摄影导航系统,可用于在无地面控制或仅有少量地面控制点情况下的航空遥感对地定位和影像获取。 19、影像的灰度:规则格网排列的离散阵列 20、数字影像的重采样:当欲知不位于矩阵(采样)点上的原始函数个(x,y)的数值时就需要进行内插,此时称为重采样 21、影像匹配:影像匹配即通过一定的匹配算法在两幅或多幅影像之间识别同名点的过程。 22、核线相关:利用立体像对左、右核线上的灰度序列进行的影像相关 23、像片纠正:通过投影转换,将倾斜像片变换成规定比例尺水平像片的作业

摄影测量学及其发展

摄影测量及其发展 一、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 1、概论 摄影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从理论上研究摄影像片与所摄物体之间的内在几何和物理关系。利用这种几何关系可以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几何特性;利用它们之间的物理关系可以判定所摄物体的性质,做出正确的解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还需要从技术上研究和制造出摄影像片获取和处理的仪器、材料和作业方法。 摄影测量从本质上讲就是由二维影像→三维空间的学科。由测绘学科而言,摄影测量来自于“前方、后方交会”。而普通的测量定义则是在两个已知点1,2上,安置经纬仪,对未知点A测定水平角、垂直角,进行前方交会来测量未知点的坐标。 2、摄影测量的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其中模拟摄影测量主要是指模拟测图仪进行的摄影测量,属于手工操作的模拟产品;解析摄影测量则主要是依据像片像点与相应地面点的数字关系,借助计算机用数学解算方法进行的摄影测量,属于机助作业员操作的模拟数字产品;数字摄影测量是从数字影像中获取物体三维空间数字信息的摄影测量,属于自动化操作的数字产品。 3、摄影测量的分类: (1)、航天摄影测量(卫星):利用航天摄影资料所进行的摄影测量。 (2)、航空摄影测量(飞机):利用航空摄影资料所进行的摄影测量。 (3)、地面摄影测量(近景):利用地面摄影的像片对所摄目标物进行的摄影测量。 二、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摄影测量的两个基本内容。 (1)、建立起影像和物体的基本关系,即在两张影像上测定同一目标点——对应性。(2)、由影像坐标计算空间坐标——建立影像与空间的解析关系。 2、由影像到物体的变换差数。 3、由影像到物体的解析关系。 通过同名特征点的提取,获得一组观测值,应用于电脑处理搞定。 4、怎样确定9个方位元素。 九个方位元素主要包括内方位元素,即其在坐标轴上的横、纵、高坐标和外方位元素,即在空间坐标系中和地面辅助坐标系中坐标。前者一般是已知的,而后者则主要靠航摄像片来确定。 5、计算机怎样确定对应关系。 其基本原理是: (1)、物体表面一般都是光滑的,因此物体表面上各点在图像上的投影是连续的,其视差也是连续的。 (2)、区域匹配。即粗匹配,是指将大的表面分成几个部分,然后通过某种对应关系或者某种方法,将同一场景不同视点的区域进行匹配。 (3)、用两个摄像机同时观察空间点,则该点在摄像机中分别所成的像,成为对应点,且一一对应。 (4)、极线约束。 6、摄影测量的两个基本问题。

(完整版)大地测量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中文)

一、解释下列术语(每个2分,共10分) 大地水准面球面角超底点纬度高程异常水准标尺零点差 二、填空(1-15小题每空1分;16题4分,共36分) 1、在地球自转中,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变化有______和_____。 2、时间的度量单位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3、重力位是______和_____之和,重力位的公式表达式为_______。 4、椭球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用_______来表示。 5、在大地控制网优化设计中把_____、______和_____作为三个主要质量控制标准。 6、测距精度表达式中,的单位是______,表示的意义是_____;的单位是______,表示的意义是_____。 7、利用测段往返不符值计算的用来衡量水准测量外业观测的精度指标用_____来表示,其意义是______。 8、利用闭合环闭合差计算的用来衡量水准测量外业观测的精度指标用_____来表示,其意义是______。 9、某点在高斯投影3°带的坐标表示为XA=3347256m, YA=37476543m,则该点在6°带第19带的实际坐标为xA=___________________,yA=___________________。 10、精密水准测量中每个测段设置______个测站可消除水准标尺______零点差的影响。 11、点P从B=0°变化到B=90°时,其卯酉圈曲率半径从______变化到_____。 12、某点P的大地纬度B=30°,则该点法线与短轴的交点离开椭球中心的距离为_____。 13、高斯投影中,_____投影后长度不变,而投影后为直线的有_____,其它均为凹向_____的曲线。 14、大地线克莱劳方程决定了大地线在椭球面上的_______;在椭球面上某大地线所能达到的最大纬度为60°,则该大地线穿越赤道时的大地方位角表达式为_____(不用计算出数值) 。 15、在换带计算中,3°的_____带中央子午线经度和6°相同,坐标不用化算。 16、按下表给出的大地经度确定其在高斯投影中的带号和相应的中央子午线经度(答案写在试卷纸上,本小题4分,每空0.5分) 大地点经度六度带三度带

测量学(第二版)基本概念

1.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水准面: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性质:同一水准面上的重力位处处相等;同一水准面上任一点的铅垂线与水准面相正交。 3.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4.大地水准面:水准面中与平均海平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由它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距离、角度、高差。 6.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成为该店的绝对高程(海拔)。 7.高差:两个地面点之间高程差称为高差。 8.测量上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坐标系的不同及原因。 答:测量上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x轴与y轴互换,这与数学上的规定是不同的,其目的是为了定向方便,将数学中的公式直接应用到测量计算中,不许做任何变更。 9.高斯投影:高斯投影的方法是将地球划分成若干带,然后将每带投影到平面上。6°带:从首子午线起,每经差6°划一带,自西向东将整个地球划分成经差相等的60个带,带号N从首子午线自西向东编用阿拉伯数字1~60表示。位于各带中央的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任意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6N-3。3°带:从1.5°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用1~120编号。带号N与相应的中央子午线L′0的关系是:N=[L/3°+0.5];L′0=3°N。

摄影测量学汇总

<<摄影测量学复习提纲>> 1.摄影测量学的定义:是对研究的物体进行摄影,量测和解译所获得的影像 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内容:获取被摄物体的影像,研究影像的处理理论、技术、和设备,以及将所处理和量测得到的结果以图解或数字的形式输出技术和设备。 2.主要特点:在像片上进行量测和解译,主要工作在室内进行,无需接触物 体本身,因而很少受自然和地理等条件的限制;所摄影像是客观物体或目标的真实反映,信息丰富直观,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所研究物体的大量几何信息; 可以拍摄动态体的瞬间影像,完成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的测量工作;适用于大范围地形测绘,成图快,效率高;产品形式多样。 3.摄影测量学的分类: 按摄影时摄影机所处位置不同:航天摄影测量(遥感技术)、航空摄影测量(主要方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 按应用领域划分: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 按处理的技术手段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4.摄影测量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 量 5.摄影原理:小孔成像原理 6.成像公式:物方主平面Q到物点A的距离D,称为物距;像方主平面Q’到 像点a的距离d,称为像距。物镜的焦距为F。由光学成像公式可知: 构像公式的另一种形式: 7.物镜的光圈:实际使用的物镜都不是理想的,通过物镜边缘部分的投射光 线都会引起较大的影像模糊和变形。为限制物镜边缘部分的使用,并控制和调节进入物镜的光量,通常在物镜筒中间设置一个光圈。光圈是衡量镜头能通过光线多少的重要参数,一方面可调节物镜使用面积的大小,另一方面了调节进入物镜的光亮。镜头具有汇聚光线的能力,它里面有一个用以控制镜头有效通光口径的装置,称为光圈。 8.快门:快门起遮盖投射光线经物镜进入镜箱体内的作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

测绘学概论重点概念

测绘学概论重点概念 1.总论 (1).测绘学起初的概念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 对它进行测定和描绘的科学。按照这样的概念, 测绘就是利用测量仪器测定地球表面自然形态的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 然后根据观测到的这些数据通过地图制图的方法将地面的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等绘制成地图。 (2).测绘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地球, 还需要将其研究范围扩大到地球外层空间的各种自然和人造实体。 (3).因此, 测绘学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基本概念应该是: 研究对实体(包括地球整体、表面以及外层空间各种自然和人造的物体)中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各种几何、物理、人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与技术。 (4).针对地球而言, 测绘学就是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 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 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 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建立各种地理信息系统, 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 (5).在公元前 3 世纪前, 中国人已知道天然磁石的磁性,

并已有了某些形式的磁罗盘。公元前2 世纪, 我国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叙述了禹受命治理洪水而进行测量工作的情况, 所谓“左准绳, 右规矩, 载四时, 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这说明在上古时代, 中国人为了治水就已经会用简单的测量工具了。人类最早对地球的认识为天圆地方. 直到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才提出地球为球形的概念, 2 个世纪后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对此作了进一步论证, 支持这一学说, 此称地圆说。又 1 世纪后, 亚历山大的埃拉托斯尼( Eratosthenes )采用在两地观测日影的方法, 首次推算出地球子午圈的周长和地球的半径, 证实了地圆说。这是测量地球大小的“弧度测量”方法的初始形式。世界上最早的实地弧度测量是公元8 世纪南宫说在张遂(一行) 的指导下在今河南境内进行的, 它由测绳丈量的距离和由日影长度测得的纬度推算出了纬度为1°的子午弧长。到17 世纪末, 为了用地球的精确大小定量证实万有引力定律, 英国的牛顿( J .Newton)和荷兰的惠更斯(C .Huygens ) 首次从力学原理提出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椭球, 称为地扁说。。18 世纪中叶, 法国科学院在南美洲的秘鲁和北欧的拉普兰进行弧度测量, 证实了地扁说.19 世纪初, 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 通过各处弧度测量结果的研究,

摄影测量学

1.摄影测量常用哪些坐标系统?各坐标系统又是如何定义的?像方坐标系: 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 是以像主点为原点的右手平面坐标系。 像空间坐标系: 以摄影中心S为坐标原点,x、y轴与像平面坐标的x、y轴平行,z轴与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指教坐标系S-xyz。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 像点坐标可以直接从像片上量取获得,而各个像片的像空间坐标是不统一的,给计算带来了困难,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坐标系,于是有了像空间辅助在坐标系。有三种取法: 1.取u、v、w轴系分别平行于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这样同一像点a 在像空间坐标系坐标为x,y,z = (-f),而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v,w; 2.是以每条航线第一张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作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 3.以每个相片对的左像片摄影中心为坐标原点,摄影基线方向为u轴,以摄影基线及左片光轴构成的平面作为uw平面,过原点且垂直于uw平面(左核面)的轴为v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物方坐标系: 地面测量坐标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3度或6度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定义的从某一基准面量起的高程两者组合而成的空间左手坐标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地面测量坐标系是左手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是右手系,给地面点由像空间辅助坐标系转换到地面测量坐标系带来困难,为此要建立一个过渡性坐标

系,称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原点在测区内某一地面点上,X轴大致与航向一致的水平方向,Y轴与X轴正交,轴沿铅垂方向,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2.某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2000。测区范围为6×6km2 ,在无人飞机上搭载某款焦距为35mm的数码相机,像幅尺寸为 3840×5760,像元的物理尺寸为 6.4um,为满足测图的精度要求,设计的摄影比例尺为1:32000,摄影时,要求航向重叠为60%,旁向重叠为30%。求: ①相对航高;H=35×10-3 ×32000=1120 m ②需要拍摄的航线数及每条相片的航线数。 5760× 6.4×10-6 ×(1—60%)×32000= 471.8592m 3840× 6.4×10-6 ×(1—30%)×32000= 550.5024m 航线条数:6000÷ 471.8592= 12.7条=13条 每航线影像数:6000÷

大地测量学实习心得体会

收获,体会,建议 (一)收获 1.进一步巩固,加深大地测量学,GPS的有关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了大地测量学,GPS所使用的仪器及观测方法,提高了控制测量实 践能力。大一实习时进行的是图根碎步测量,精度等级不高,而大范围,高等级的大地测量对局部的测量工作起到控制作用,对测绘人员的能力要求高,进一步培养了我的测绘实践能力。 3.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及组织测绘生产的管理能力。 4.数据计算整理能力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接触的数据都不 是通过自己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整理时往往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这次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得到的数据由于种种问题有些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分析错误原因来得到新的数据。进而也对数据检核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同时,也有很多方法和技巧也是可以用来避免因为整理计算而出现结果的错误。首先在数据记录中要做到清晰、清楚,因为我们数据的整理是在一天的工作完成后进行的,由于数据量很大,如果记得不够清晰往往找不到数据或者分辨不清楚记录的数字。另外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要随时检核数据是否可用,免得再最后整理时发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程进度。在计算数据时可以通过多种数学手段来边计算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先由一个人计算数据再由另外一个人来检核。 5.我懂得了测绘工作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 全站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超限,必须重测,还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或者每次误差很小,由于误差积累,使得最终结果超限。 (二)体会: 1.加强对书本知识的巩固,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 动手操作能力。这次实习充分暴露出我们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固,比 如用测回法观测导线水平角竟然模棱两可,使用水准仪测量高差步骤 不能熟练掌握,对各种限差不能熟记。最糟糕的是不能运用平差知识 进行平差计算,这一点在课程设计更能体现出,这说明我们平时学习 眼高手低,且功利性太强,总是想知道学书本上知识有什么用,却不 知只要认真,踏踏实实学习就肯定有用。我们学生应好好反思! 2.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 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 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 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 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 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 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 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3.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测绘工作需 要组员精诚合作,合理分配任务。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

位置不同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水下摄影测量。按被摄目标远近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和显微摄影测量。按用途:地形摄影测量和非地形摄影测量。按处理手段(发展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航空摄影机也被称为量测摄影机,它有什么特征? 2.1)量测用摄影机的像距是一个固定的已知值。2)摄影机像面框架上有框标标志。3) 量测用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的数值是已知的。 3.摄影比例尺:航摄像片上一线段为l的影像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L之比 4.摄影航高:取摄取内的平均高程面作为摄影基准面,摄影机的物镜中心至该面的距离 5.绝对航高:摄影瞬间摄影机物镜中心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所以其他某一基准面 或某一点的高度均为相对航高。 6.摄影基线:航线方向相邻两个摄影站间的摄站点的距离。 7.摄影测量生产对摄影资料的基本要求:○1影像的色调(要求影像清晰,色调一致,反差 适中,像片上不应有妨碍测图的阴影) ○2相片重叠(航向重叠为60%--65%,最小不得小于53%旁向重叠为30%—40%最小不得小于15% )目的是为了保证像片立体量测与拼接○3像片倾角(不大于2度,最大不超过3度)○4航线弯曲(最大偏距datL 与全航线长L之比不大于3%)○5像片旋角(一般不超过6度,最大不超过8度)8.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旁向重叠:相邻航线相邻两像片的 重叠度像片倾角:摄影瞬间摄影机的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偏离铅垂线的夹角小于2度~3度,夹角为像片倾角。 9.等角点:作像片倾角的平分线与像平面的交点 10.等比线:过等角点作平行于合线的直线得到等比线 11.等比线特性:相当于是在原摄影站S和原摄影仪所摄得的一张理想的水平像片等比 线上的点没有位移,不受像片倾斜的影响 12.中心投影:投影光线会聚于一点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13.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在像平面上的垂足 14.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哪些?像方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 辅助坐标系物方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15.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取法:取u、v、w轴系分别平行于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这样 同一像点a在像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z=(-f),而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v,w 16.像片的内方位元素:表示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互位置的参数,f,x0,y0 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表示摄影中心和像片在地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一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三个直线元素(Xs、Ys、Zs ):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间坐标值;三个角元素(?、ω、κ) ) :描述像片的空间姿态。 17.双像立体测图:利用一个立体像对重建地面立体几何模型,并对该集合模型进行量测, 直接给出符合规定比例尺的地形图或建立数字地面模型。 18.人造立体像对的条件:○1两张像片必须是在两个不同位置对同一景物摄取的立体像对○2 每只眼睛必须只能观察像对的一张像片○3两像片上相同景物的连线与眼睛基线大致平行○4两像片的比例尺相近 19.立体像对:在摄影测量中,用摄影机在两摄站点对同一景物摄得的有一定重叠度的两张 像片称之为立体像对。 20.同名像点:地面上一点在左右像片上的构像 21.核面:过摄影基线与地面任一点所做的平面成为该点的核面 22.同名核线:对于同一核面的左右像片的核线称为同名核线。同名像点都在同名核线上

摄影测量学复习资料(全)分析解析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解析相对定向:根据同名光线对对相交这一立体相对内在的几何关系,通过量测的像点坐标,用解析计算方法解求相对定向元素,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确定模型点的三维坐标。 2、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将基于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动态 GPS 定位技术获取的摄影中心曝光时刻的三维坐标作为带权观测值,引入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整体求解影像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3、主合点:地面上一组平行于摄影方向线的光束在像片上的构像 4、核线:立体像对中,同名光线与摄影基线所组成核面与左右像片的交线。 5、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 6、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7、影像匹配:利用互相关函数,评价两块影像的相似性以确定同名点 8、影像的内方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 9、影像的外方元素:描述像片在物方坐标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10、景深: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11、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地面坐标的方法,称为空间前方交会。 12、空间后方交会: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条件方程或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 13、摄影基线:相邻两摄站点之间的连线。 14、像主点:像片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 15、立体像对:相邻摄站获取的具有一定重叠度的两张影像。 16、数字影像重采样:当欲知不位于采样点上的像素值时,需进行灰度重采样。 17、核面:过摄影基线与物方任意一点组成的平面。 18、中心投影:所有投影光线均经过同一个投影中心。 19、单模型绝对定向:相对定向所构建的立体模型经平移、缩放、旋转后纳入到地面坐标系中的过程相对定向:根据立体像对内在的几何关系恢复两张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使同名光线对对相交,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即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两像片的相对位置。 20、数字影像内定向:同一像点的像平面坐标与其扫描坐标不相等,需要加以换算,这种换算称为数字影像内定向。 21、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22、内部可靠性:一定假设条件下,平差系统所能发现的模型误差的下界值 22、外部可靠性:一定显著性水平和检验功效下,平差系统不能发现的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23、摄影学: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取相片,通过相片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技术。 24、影像信息学:是一门记录、储存、传输、量测、处理、解译、分析和显示由非接触传感器影响获得的目标及其环境信息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体。

测量学概念

测量学概念 第一章 1.测量学的几个分支学科: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像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地图量学。 2.测绘与测设的区别: 测绘: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小区域的地形进行测量,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绘制成图,供规划者使用。 测设:将图上已规划好的工程或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准确地测没到实地上,以便据此施工。3.平面直角坐标系:令通过原点的南北线为纵坐标轴X轴,与X轴的相垂直的方向为横人材方向,,坐标将平面分成四个象限,其顺序顺时针方向排列,各点坐标规定由原点向上,向右为正,测量上的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不同,这是因为测量工作中规定有直线的方向都是经纵坐标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度的。 4.测量高程系: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度或海拔,简称高程。为使我国的高程系统达到统一,规定采用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起算的高程,统称“1956年黄海高程系“该高程系的青岛水准点原点的高程为72、289M。国家在1985年又对青岛1953-1979年潮汐观测资料计算出平均海水面。重新推算出水准点的高程为72、260M。因此国家决定启用新的高程系。并命名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5.测量工作的概述: 地物就是地表面的固定性物体,如居民点,道路,水系等等。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各种起伏的形态,如高山等等。因此,距离,角度和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6.测量的基本原则:在测量而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在测量顺序上是先控制后碎部,在测量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在野外利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在测量区内进行实地勘查,选点,测定地面点间的距离,角度和高程,称为外业。在室内将外业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和绘图,称为内业。 8.地形图:按一定的比例,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抽射影图。 地图:按一定的比例,将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像缩小,经制图综合,用地图符号表现在平面上,以反映地表现象的地理分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的图称为地图。 9.测量误差和概述:观测误差来源于仪器的误差,人的感官能力限制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客观条件统称为观测条件。按误差对观测结果影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若误的出现在数值大小和符号上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叫系统误差,是可以消除或减弱的。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若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大小均不一致,从表面上看单个误差无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叫偶然误差。偶然误差中的规律:(1)、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2、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可能性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4、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向于零。 10.在多余观测中,观测结果的差值就是闭合差,对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结果进行处理的工作,称为测量平差。中误差: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观测值L与其真值之差叫真误差,这些独立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的极限称为中误差的平方。 中误差代表一组同精度观测的几何误差平均值,中误差愈小表示该组观测值中绝对值小的误差愈多。 11.容许误差:容许误差又称极限误差,绝对值大于2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其出现的相会

摄影测量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就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与其她物体得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得工艺、科学与技术。 1、2摄影测量学得任务:地形测量领域 :各种比例尺得地形图、专题图、特种地图、正射影像地图、景观图 ;建立各种数据库 ;提供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信息系统所需要得基础数据。非地形测量领域:生物医学、公安侦破、古文物、古建筑、建筑物变形监测 2、摄影测量得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模拟摄影测量阶段:(1)使用得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2)利用光学机械模拟装置,实现了复杂得摄影测量解算。(3)得到得就是(或说主要就是)模拟产品。(4)摄影测量科技得发展可以说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十分昂贵得立体测图仪进行得。(5)利用几何反转原理,建立缩小模型。(6)最直观,好理解。解析摄影测量阶段:(1)使用得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2)使用得就是数字投影方式,用精确得数字解算代替了精度较低得模拟解算。(3)得到得就是模拟产品与数字产品。(4)引入了半自动化得机助作业, 因此,免除了定向得繁琐过程及测图过程中得许多手工作业方式。但需要人用手去操纵(或指挥)仪器,同时用眼进行观测。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1)使用得资料就是数字化影像、(2)使用得就是数字投影方式。 (3)得到得就是数字产品、模拟产品。(4)它就是自动化操作,加人员做辅助。 3、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摄影测量得根本区别在于: 1、两者采用得原始原始资料不同,前者就是就是数字影像,后者就是硬拷贝影像。 2、两者得投影方式不同,前者就是数字投影,后者就是物理投影。 3、两者得操作方式不同,前者就是自动化,人员做辅助,后者就是其本人人工进行。 第二章 3、摄影测量学得航摄资料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航影仪应安装在飞机得一定角度,飞行航线一般为东西方向。2、相邻两像片要有60%左右得重叠度,相邻两航线间要有30%左右得重叠度。3、航摄机在摄影曝光得瞬间物镜主光轴保持垂直地面。4、像片倾角,倾角不大于2°,最大不超过3°。5、航线弯曲,一般要求航摄最大偏距△L于全航线长L之比不大于3%。6、像片旋角,相邻像片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间得夹角称为像片旋角,以K表示。一般要求K角不超过6°,最大不超过8°。 4、计算题对于18cm*18cm,航向:18*60%= 旁向:18*30%= 对于23cm*23cm, 航向:23*60%= 旁向:23*30%= 8、如何对空中摄影得质量进行评定? 1、检查其航向、旁向重叠度就是否达到要求。 2、检查其航向弯曲就是否超过3%。 3、检查其像片旋角就是否小于等于6°,个别不大于8°。 9、造成像片上影像产生误差得因素有哪些?如何对其影响进行改正? 因素:1、地面地形起伏 2、像片倾斜,产生像片位移。3、航线偏离各张像片得主点连线。改正: 13、摄影测量中常用得坐标系有哪些?各有何用?(各坐标系得坐标原点与坐标轴就是如何选择得?) 答:摄影测量中常用得坐标系有两大类。一类就是用于描述像点得位置,称为像方空间坐标系;另—类就是用于描述地面点得位置.称为物方空间坐标系。 (1)、像方空间坐标系①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得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轴得选择按需要而定.在解析与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②像空间坐标系,为了便于进行空间坐标得变换,需要建立起描述像点在像空间位置得坐标系,即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为坐标原点,轴与像平面坐标系得轴平行,轴与主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③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点得像空间坐标可直接以像平面坐标求得,但这种坐标得待点就是每张像片得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这给计算带来困难。为此,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统一得坐标系.称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用表示。此坐标系得原点仍选在摄影中心坐标轴系得选择视需要而定。(2)物方空间坐标系①摄影测量坐标系 ,将像空间辅助坐标系沿着Z轴反方向平移至地面点P,得到得坐标系称为摄影测量坐标系②地面测量坐标系, 地面测量坐标系通常指地图投影坐标系,也就就是国家测图所采用得高斯—克吕格带或带投影得平面直角坐标系与高程系,两者组成得空间直角坐标系就是左手系,用表示。③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由于摄影测量坐标系采用得就是右手系,而地面测量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