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二版王国顺---第九章沟通

管理学第二版王国顺---第九章沟通
管理学第二版王国顺---第九章沟通

第九章 沟通

一、沟通

1、沟通的定义

?在两个人或更多的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告知情况、交流情感、影响思想和改变行为,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目的。2、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将组织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使组织适应环境

?有效沟通是使组织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以达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沟通是管理者激励下属、履行领导职责的基本途径

二、沟通的种类

1、按是否反馈: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单向沟通是指发送者和接收者两者之间的地位不变,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

收信息。 ?

适用情况:

–沟通内容简单,并要求迅速传递信息–下属易于接受和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案

–下属没有了解问题的足够信息,反馈反而容易出现沟通障碍–情况紧急又必须坚决执行的工作和任务

?双向沟通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两者之间的位置不断交换,信息发出以后还需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必要时双方可进行多次重复商谈,直到双方共同明确和满意为止。

?

适用情况

–时间充裕,内容复杂

–下属对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接受程度非常重要–上级希望下属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2、按信息传递方式划分:口头、书面、非语言、电

子沟通

3、按组织系统划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三、组织沟通渠道

1、正式沟通渠道

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特点:

–沟通效果好,比较严肃,约束力强,易于保密,保持权威性;

–刻板,速度慢,也有扭曲失真的可能。

按信息流动方向划分:

上行沟通:信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流动

?优点:员工直接向领导反映意见,管理者了解信息,与下属形成良好关系

?缺点:下级不敢或不愿反映,效率不佳,容易造成信息曲解 下行沟通:信息从高层次成员向低层次成员流动

?优点:下级及时了解信息,协调各层次活动

?缺点:信息失真,领导形成独裁形象

横向沟通:信息在同样的或类似的组织层次中的成员间的沟通

斜向沟通:不同层次的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成员之间的沟通

2、非正式沟通渠道

非正式沟通渠道指的是以社会关系为基础,与组织内部明文规章制度无关系的沟通渠道。

四、组织沟通网络(书277)

1、集中式沟通

?Y式

一个纵向沟通网络,交叉处的成员成为该网络的中心人物,不同成员之间沟通自由,沟通流向是较分散化的。

常见的主管、秘书和下属的倒Y式

?链式

在链式网络中,成员们按照原先设定的顺序互相沟通。

相当于一个纵向沟通网络,层层传递信息。

直线职权关系的指挥链系统中常见

?轮式

在轮式网络中,信息流向或来自于组织的一个中心成员,其余成员没有必要相互沟

通,所有成员通过与中心成员沟通来完成群体目标。

集中化程度高,信息沟通准确度高,解决问题迅速。

领导者可能信息超载,其他成员满意度低。

2、非集中式沟通

?环式

所有成员不分彼此的依次联络沟通,每个人都可以同时跟两侧的人沟通,大家地位

平等。

在环式沟通中,群体成员与他们具有同样经历、信仰、专门技术、背景、办公场所,甚至聚会时坐在一起的人们进行沟通。

成员满意度一致

?全通道式

所有成员都能进行相互的不受限制的信息沟通和联系;

集中化程度低,领导产生可能性低,满意度高;

沟通过程费时,容易混乱,决策时间长,效率低;

高层管理团队、跨职能管理团队、委员会方式经常有全通道式沟通。

五、沟通的障碍

(一)个人因素

(二)人际因素

(三)结构因素

(四)技术因素

管理学原理重点复习掌握内容

(以教材为准) 第一章:人类社会与管理 近代以来管理的三次高潮与科学管理的特点;现代管理的特点。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与演进 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经营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理论;霍桑试验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现代管理学丛林的主要学派: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经验主义、社会系统、决策理论、系统管理等学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当代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 第三章:管理学导论 管理学的含义、对象、内容结构、特点。管理的定义与特征;管理者的构成、技能要求;管理职能;管理性质。 第三章:管理环境 组织系统构成;组织环境的构成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织社会责任的内涵与社会责任机制的建立。 第四章:现代管理原理与原则 管理原理与管理原则的含义及关系;管理原理的基本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责任原理。整分合原则;相对封闭原则;反馈原则;弹性原则;能级原则。 第五章:现代管理的方法 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管理基本方法的运用。 第六章:计划工作概述

计划工作的含义、任务、特征;计划工作的类型与层次体系;计划工作的原理;计划工作的编制程序和原则。 第八章:预测与决策 预测的含义、步骤、定性方法。决策的含义、特征、基本要素;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策的类型;决策过程;头脑风暴法、风险型遇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第九章:目标与战略决策 1 目标的含义特征;目标决策的要求。目标管理的特点和程序。战略决策的特征;战略分析的内容;战略的层次和类型;战略决策的原则;SWOT分析法与波士顿矩阵法。 第十章:组织与组织管理 组织的含义与构成条件;组织的特征;组织工作的内容和过程;组织工作原则。组织变革的原因、内容类型、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第十一章: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的程序。部门化的含义、类型及各自的优劣。管理幅度及其影响因素;基本管理层次(安东尼结构);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职权及其特点;三类职权的特点及横向配置的要求;集权和分权程度的标志,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授权的要求。组织结构类型及其各自的优劣;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因素。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过程和原则;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的方法即两者的优劣;人员甄选的手段。 第十三章:领导工作概述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4章 人员配备

第十四章人员配备 一、教学要点 1、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 2、外部招聘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3、内部晋升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4、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 5、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和方法。 6、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 7、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 8、管理人员考评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9、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 10、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 12、彼得现象的基本内容。如何防止彼得现象的产生? 13、关键名词:人员配备、因事择人、因材器使、人事平衡、外部招聘、内部晋升、贡献考评、能力考评、工作轮换、助理职务、代理职务、彼得现象 二、习题 (一)填充题 1.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员需要量的确定主要以设计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依据。 3.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管理人员的招聘程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试和评估候选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借助___________或称_________的方法。 6.培养能力与改变态度的培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管理人员考评的程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为了得到正确的考评结果,首先要分析考评表的________________。 10. 人事考评首先是为了列出企业_________的清单,了解企业____________的基本状况。 11.人员配备也是为每个人安排适当的工作,所以要考虑组织成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通过人员配备,使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公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人员配备是在____________的基础上进行的。 14.要根据组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全员培训。 15.人员配备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管理人员的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外部招聘具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A.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 B.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客气。 C.有利于使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 D.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 E.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2.下列关于贡献考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贡献考评是指考核和评估管理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担任某个职务的过程中对实现企业目标

张康之《一般管理学原理》(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管理控制 一、概念题 1.控制(中山大学2010年研;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研) 答:控制是指为了保证组织的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各级管理人员依据事先拟定的或随着组织与环境的发展变化而重新修改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的过程。控制标准、偏差信息和纠正措施是控制工作的三项基本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2.市场控制(浙大2007年研) 答:市场控制是一种强调使用外在市场机制,如价格竞争和相对市场份额,在系统中建立使用标准来达到控制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或服务非常明确或确定及市场竞争激烈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部门的调整常常以利润为中心,评价的标准是各自对公司利润贡献的百分比。例如,在三菱公司,各个部门(消费产品、工业产品、工业设备及部件)依据其产生的利润来进行评价。在这样评价的基础上,公司管理者可以对诸如资源分配、战略变更及其他需要他们注意的工作活动进行决策。 3.组织绩效(人大2009年研) 答:组织绩效是指从组织中所有工作流程和活动中得到的最终累积结果。组织生产率、组织有效性和产业中排名是使用最频繁的组织绩效的衡量标准。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是衡量组织绩效的方法。平衡计分卡是最常用的衡量组织绩效的工具。组织绩效改进包括管理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提高,同时必须具备高度的反应能力及抓住重点管理的能力,配合

组织结构的调整,运用资源有效地建立富有灵活弹性的组织机构。 4.同期控制(中山大学2008年研) 答:同期控制是一种同步的、适时的控制,即通过对计划执行过程的直接检查和监督,随时检查和纠正实际与计划的偏差。其优点是: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偏差,就马上予以纠正,保证本次活动尽可能的少发生偏差,改进本次而非下一次活动的质量。其缺点是:(1)同期控制的效率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等的制约,不可能都采取同期控制;(2)同期控制的应用范围较窄。对生产工作容易进行同期控制,而对那些问题难以辨别、成果难以衡量的工作,如科研、管理工作等,几乎无法进行现场控制;(3)同期控制容易在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心理上的对立,容易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5.走动管理(东北财大2009年研) 答:走动管理(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简称MBWA)是指高阶主管利用时间经常抽空前往各个办公室走动,以获得更丰富、更直接的员工工作问题,并及时了解所属员工工作困境的一种策略。在走动的过程中,主管必须敏锐的观察到工作的情境与人员,及其所透露出的信息,同时也通过询问、回答、肢体语言等,对信息做出及时的回应。走动管理最适用于离第一线比较远的高阶主管,组织比较庞大的单位由于层级较多,高阶主管更需勤于走动,协助其做政策性的决定。 6.反馈控制(东北财大2009年研) 答:反馈控制,又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

管理学原理 第十四章 团队

管理学原理 第十四章团队 名词解释: 1、团队:是指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 2、过程改进团队:是指改进或开发某个具体业务过程的项目团队。 3、工作团队:也称作自发型团队,是指对某一特殊过程(如:一个部门、一条产品线、或业务过程的一个阶段)负责,成员在一个共同的环境里协同工作。 4、自我管理团队:是指直接管理所在过程或部门的日常运作的员工群体。 简答题和论述题: 1、简述团队给组织带来的好处?P306 答:①协同过程设计或问题解决②客观分析困难和机会③促进跨职能的沟通理解 ④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⑤更大的创新⑥运营成本的减少 ⑦增加对组织使命的承诺⑧对变化更灵活的反应 ⑨人员离职流动率及缺勤率的降低等。 2、简述团队给个人带来的好处?P307 答:①问题解决技能的提高②个人交往能力的提高③对业务过程理解的加深 ④培养未来领导角色的新技能⑤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⑥满足感和认同感 ⑦感觉自己参与团队完成的事情远远大于个人所能等。 3、简述团队形成的条件?P311-312 答:①要有指导委员会②要有团队的推进者③明确团队的结构、领导和成员 4、简述团队发展的阶段及特点。P313-314 答: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即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和执行阶段。 ①形成阶段的特点:为被选为成员而自豪;成员忐忑不安;新的团队经历;形成团队结构。 ②震荡阶段的特点:个人主义的思考;外部忠诚的制约;态度动荡不定;对抗;完全理解团队任务。 ③规范阶段的特点:团队融合;协作;愿意对话;冲突较少;关注团队目标。 ④执行阶段的特点:团队已经成熟;高度凝聚的单元;关注过程;感到满意;实现目标。

管理学——沟通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书面沟通是管理中最常见的一种信息沟通形式,有许多的优点,在下面的说法中哪一种是不对的?( C ) A.书面沟通具有权威性。 B.书面沟通有利于信息接受者反复理解。 C.书面沟通有利于沟通双方及时交流。 D.书面沟通有利于避免沟通过程中的沟通双方的当面矛盾冲突。 2.管理界有这么一种主张:“如果你想表扬别人,最好形成文字;而如果你想批评别人,最好只需要打个电话说一下就可以完事了。”按照这种主张,不同的强化方式各应采取何种沟通方式?(A ) A.正强化宜采取书面沟通方式,负强化宜采取口头沟通方式。 B.正强化宜采取书面沟通方式,一般性的批评宜采取口头沟通方式。 C.正强化宜采取口头沟通方式,负强化宜采取书面沟通方式。 D.正强化宜采取口头沟通方式,惩罚宜采取书面沟通方式。 3.某大学曾有一段时期,教员与行政人员之间总是会出现矛盾。矛盾通常产生于每学期的课程安排。课程安排通常是在上学期临近结束时,通过教务秘书向每一个教员口头传达的。教务秘书通常是年轻人,且常常就是本系或本校的毕业生,教员往往会感到自己在受学生辈的指挥和领导,因此总是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后来因为偶然的原因,课程安排改为书面,并且直接邮送到每一个教员家中。此后,不知不觉中大部分矛盾就都消失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认为是由于( D ) A.职权系统的改 B.双方态度的改变 C.人际关系的改变 D.沟通渠道的改变4.人际沟通中会受到各种"噪音干扰"的影响,这里所指的“噪音干扰”可能来自于( B )A.沟通的全过程 B.信息传递过程 C.信息解码过程 D.信息编码过程 6.如果发现一个组织中小道消息很多,而正式渠道的消息较少,这是否意味着该组织( B )A.非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很通畅,运作良好 B.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存在问题,需要调整 C.其中有部分人特别喜欢在背后乱发议论,传递小道消息 D.充分运用了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 7.管理需要信息沟通,而信息沟通必须具备的三个关键要素是( C ) A.传递者、接收者和信息渠道 B.发送者、传递者和信息内容 C.发送者、接收者和信息内容 D.发送者、传递者和接收者 9.有选择的接受,是沟通中的( A )障碍。 A.个人因素 B.人际因素 C.结构因素 D.技术因素 10.有反馈的信息传递,是发送者和接受者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是属于( D )A.正式沟通B.单向沟通 C.非正式沟通D.双向沟通 11.在沟通类别中,备忘录这种形式是属于( B ) A.口头沟通 B.书面沟通 C.非语言沟通D.电子媒介沟通 12.沟通类别中,讨论会这种形式是属于( A ) A.口头沟通 B.书面沟通 C.非言语沟通D.电子媒介沟通 13.沟通类别中,电子邮件这种形式是属于( D ) A.口头沟通 B.书面沟通 C.非言语沟通 D.电子媒介沟通 14.沟通类别中,肢体动作是属于( A) A.非言语沟通 B.书面沟通 C.口头沟通 D.电子媒介沟通 15.在沟通类别中,“手势”这种形式是属于( C )

电大作业——管理与管理学9-11章题目及答案

第九章领导 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 1.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 A.两者的权力都源自职位B.领导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C.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D.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自身 2.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 A.法定权利B.奖惩权力C.组织权力D.自身影响力 3.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A.1-1型B.9-1型C.1-9型D.5-5型 4.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 A.高工作—高关系B.低工作—低关系C.低工作—高关系D.高工作—低关系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不为法B.糊涂法C.缓冲法D.转移法 二、多项选择 1. 领导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活动过程,这些因素有:()。 A.领导者B.作用对象C.被领导者D.客观环境 2.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 A.关怀维度B.定规维度C.员工导向D.生产导向 3.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 A.员工素质B.职位权力C.任务结构D.上下级关系 4.领导干部大致有“思想型”、“实干型”、“智囊型”、“组织型”等几种类型,在这些类型中,属于“帅才”的是()。 A.思想型领导B.智囊型领导C.组织型领导D.实干型领导 5. 目标路径理论提出了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和下属因素。下属因素主要是指:()。 A.控制点B.工作群体C.经验D.知觉能力 6.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 A.转移法B.不为法C.换位法D.糊涂法 三、判断正误 1.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 2.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3.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 4.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 5.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管理学第二版王国顺---第九章沟通

第九章 沟通 一、沟通 1、沟通的定义 ?在两个人或更多的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告知情况、交流情感、影响思想和改变行为,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目的。2、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将组织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使组织适应环境 ?有效沟通是使组织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以达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沟通是管理者激励下属、履行领导职责的基本途径 二、沟通的种类 1、按是否反馈: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单向沟通是指发送者和接收者两者之间的地位不变,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 收信息。 ? 适用情况: –沟通内容简单,并要求迅速传递信息–下属易于接受和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案 –下属没有了解问题的足够信息,反馈反而容易出现沟通障碍–情况紧急又必须坚决执行的工作和任务 ?双向沟通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两者之间的位置不断交换,信息发出以后还需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必要时双方可进行多次重复商谈,直到双方共同明确和满意为止。 ? 适用情况 –时间充裕,内容复杂 –下属对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接受程度非常重要–上级希望下属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2、按信息传递方式划分:口头、书面、非语言、电 子沟通 3、按组织系统划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三、组织沟通渠道 1、正式沟通渠道 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特点: –沟通效果好,比较严肃,约束力强,易于保密,保持权威性; –刻板,速度慢,也有扭曲失真的可能。 按信息流动方向划分: 上行沟通:信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流动 ?优点:员工直接向领导反映意见,管理者了解信息,与下属形成良好关系 ?缺点:下级不敢或不愿反映,效率不佳,容易造成信息曲解 下行沟通:信息从高层次成员向低层次成员流动 ?优点:下级及时了解信息,协调各层次活动 ?缺点:信息失真,领导形成独裁形象 横向沟通:信息在同样的或类似的组织层次中的成员间的沟通 斜向沟通:不同层次的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成员之间的沟通 2、非正式沟通渠道 非正式沟通渠道指的是以社会关系为基础,与组织内部明文规章制度无关系的沟通渠道。 四、组织沟通网络(书277) 1、集中式沟通 ?Y式 一个纵向沟通网络,交叉处的成员成为该网络的中心人物,不同成员之间沟通自由,沟通流向是较分散化的。 常见的主管、秘书和下属的倒Y式 ?链式 在链式网络中,成员们按照原先设定的顺序互相沟通。 相当于一个纵向沟通网络,层层传递信息。 直线职权关系的指挥链系统中常见 ?轮式 在轮式网络中,信息流向或来自于组织的一个中心成员,其余成员没有必要相互沟 通,所有成员通过与中心成员沟通来完成群体目标。 集中化程度高,信息沟通准确度高,解决问题迅速。 领导者可能信息超载,其他成员满意度低。 2、非集中式沟通 ?环式 所有成员不分彼此的依次联络沟通,每个人都可以同时跟两侧的人沟通,大家地位 平等。 在环式沟通中,群体成员与他们具有同样经历、信仰、专门技术、背景、办公场所,甚至聚会时坐在一起的人们进行沟通。 成员满意度一致 ?全通道式 所有成员都能进行相互的不受限制的信息沟通和联系;

罗宾斯管理学知识要点(完整版)

管理学知识要点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1、管理者的定义和分类 2、管理的定义 3、管理的4大职能 4、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3个方面) 5、卡茨的3种管理技能 6、权变理论(权变变量) 7、组织的定义 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 1、管理的历史背景 2、泰罗的科学管理(4条原则) 3、亨利·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 4、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组织 5、组织行为的4个早期倡导者(各自的理论简述) 6、霍桑实验(梅奥的结论) 7、当今管理面临的9个趋势(质量管理、学习型组织是重点) 第二篇定义管理者的领地 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环境:约束力量

1、组织文化的定义 2、组织文化的7个评价维度 3、文化如何影响管理决策 4、具体环境和一般环境的构成 5、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6、利益相关者与管理者关系重要的原因 7、如何管理与利益相关者关系(4个步骤) 第四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1、3种不同的全球观念 2、多国公司与跨国公司 3、组织走向全球化的3个阶段 4、民族文化的4个维度 第五章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社会责任的定义 2、共享价值观的4个作用 3、组织走向绿色的4个方式 4、调节管理道德的4个因素 5、改善道德行为的方法 第三篇计划 第六章制定决策:管理者工作的本质

1、决策制定过程的8个基本步骤(识别决策问题→确认决策标准→为决策标准分配权重→开发备选方案→分析备选方案→选择备选方案→实施备选方案→评估决策结果) 2、决策具有普遍性(分布在管理的4种职能中) 3、问题和决策的类型(结构良好问题和程序化决策,结构不良问题和非程序化决策) 4、4种决策风格(命令型,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 第七章计划的基础 1、计划的定义(182) 2、良好目标的特征(189) 3、目标设立的步骤(190) 4、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191) 第八章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的定义 2、战略管理过程的8个步骤 3、组织战略的3种类型 4、公司大战略 5、竞争优势和5种竞争力量 6、3种竞争战略 第九章: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 1、评估环境的3种技术(环境扫描,预测和标杆) 2、分配资源的4种技术(预算,排程,盈亏平衡分析和线性规划)

管理学原理 第十五章 沟通

管理学原理 第十五章沟通 名词解释: 1、沟通:也就是信息交流,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2、正式沟通:一般指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3、非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信息流通方式。 4、横向沟通:主要是同层次,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 5、链式沟通:这是一个平行网络,其中居于两端的人只能与内侧的一个成员联系,居中的人则可以分别与两人沟通信息。 5、完整性原则:是指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要实现和维持良好的合作时,他们之间就要进行情报沟通,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简答题和论述题: 1、简述沟通的过程?P322 答:①沟通主体,即信息的发出者或来源。(沟通主体确认沟通信息) ②编码,指主体采取某种形式来传递信息的内容。 ③媒体,或称沟通渠道。(通过沟通渠道传递沟通信息) ④沟通的客体,即信息的接受者。(沟通客体接受信息) ⑤译码,指客体对接受到的信息做出的解释、理解。 ⑥做出反应,也即体现出沟通效果。 ⑦反馈。 2、简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特殊性?P323 答: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即包括语言文字的沟通,还包括非语言的沟通,如形态语言等。 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是消息的流通,而且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的交流。 ③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中,心理因素有着重要意义。 ④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中,会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 3、简述沟通目的的和作用?P323-325

答:目的:分享信息,使组织的所有行动在既定的目标上保持一致。 作用:①是组织中的人们认清形势。②使决策更加合理和有效。 ③稳定员工的思想情绪,统一组织行动。 4、简述正式沟通的优缺点?P327 答:①优点:沟通效果好,比较严肃,约束力强,易于保密,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 ②缺点:因为依靠组织系统层层传递,所以很刻板,沟通速度很慢,此外也存在着信息失真或扭曲的可能。 5、简述非正式沟通的优缺点?P332 答:①优点:沟通形式不拘,直接明了,速度很快,容易及时了解到正式沟通难以提供的“内幕新闻”。 ②缺点:非正式沟通难于控制,传递的信息不确切,容易失真,而且它可能导致小集团、小圈子,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和人心稳定。 6、简述非正式沟通的特点?P332 答:①消息越新鲜,人们谈论得就越多。 ②对人们工作有影响的,最容易招致人们谈论。 ③最为人们所熟悉者,最多为人们讨论。 ④在工作上有关系的人,往往容易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 ⑤在工作中接触多的人,最可能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 7、简述在选择沟通方法时要考虑的因素?P337-339 答:1沟通的性质;2沟通人员的特点;3人际关系的协调程度;4沟通渠道的性质。 8、简述沟通渠道的性质?P339-340 答:①速度②反馈③选择性④接收性⑤成本⑥责任建立 9、简述沟通的原则和有效沟通要求?P340-343 答:沟通的原则:①明确的原则②完整性原则③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 有效沟通的要求:①表达清楚②传递准确③避免过早评价④消除下级人员的顾虑⑤管理者积极进行沟通⑥对情报沟通过程加以 控制 10、论述组织管理者如何做好沟通工作? 答:①沟通的概念。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管理学基础-方振邦(第十三到第十五章)课后题

第十三章沟通及冲突管理 1、沟通的原则 在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中必须遵循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则。 2、克服人际沟通的障碍1)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根据沟通内容的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重要事宜或是依照规章制度行事,则适宜选择正式沟通和书面沟通。规章制度以外的问题或组织成员的琐事,则可选择非正式沟通或口头沟通。 2)简化语言 3)积极倾听 4)控制情绪 5)注意非言语信息 6)运用反馈 3、改进组织沟通的效果 管理者应该重视沟通; 言行一致; 沟通应该是双向的; 强调面对面的沟通; 鼓励员工报告坏消息; 广开言路; 共享信息; 追踪沟通的效果; 4、冲突的原因 员工的个体差异 情境因素 组织因素 5、个体冲突的管理 回避(avoidance) 迁就(accommodation) 强制(competition) 妥协(compromise) 合作(collaboration) 6、组织的冲突管理 ﹣设立愿景 ﹣减少模糊和不公正 ﹣改进政策、程序和规则﹣增加或合理配置资源 ﹣改进沟通方式 ﹣人员轮换 ﹣改变奖励系统 ﹣提供培训 1.请问有效沟通与达成共识有何区别? 良好的沟通是指每个人都充分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间接,而达成一致意见是指经过信息沟通之后,一方接受另一方的观点。在良好沟通的情况下,信息发送和接受方既有可能达成一致意见,也有 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观点。 因此,我们不能将有效沟通 和意见一致等同起来。 2.请联系沟通过程说明可能 存在的沟通障碍。 一沟通方式选择不当。如果 不根据沟通内容、沟通双方 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沟通方 式,将会导致沟通效果下降。 二编码错误,虽然发送者的 信息质量不多,但若他不能 把信息正常的编码,把思想 换成恰当的语言,便会影响 沟通的效果。三噪音干扰, 物理噪音指沟通环境中存在 的声音噪音会影响沟通效 果,心理噪音是指影响沟通 效果的心理问题或个人观 念,如沟通恐惧以及偏见等 也会影响沟通效果。四是信 息过滤,过滤是指故意操纵 信息,使信息显得更易得到 和被接受。如果信息发送者 有意操纵信息,使信息显得 对接受方有利,则可能产生 不良的沟通效果,例如员工 经常会有报喜不报忧的心 理。五是选择性知觉效应, 沟通过程中,接受者会根据 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 背景以及他个人的特质而有 选择的去看或听那些传递给 他的信息,在信息解码中, 接受者还会把自己的兴趣和 期望带到信息中去。六,个 性和情绪影响,如果信息接 受者个性非常鲜明,要么攻 击性强,要么凡是皆防备, 那么在沟通时,还没等信息 发送者把话说完,他们就可 能已经得出结论或者做出反 应,从而影响沟通效果。七、 信息超载,信息超载就是一 个人面对的信息超过了他的 处理能力。这时,人们会倾 向于排除忽略一些信息,直 到超载问题解决。八,不完 整的反馈,在沟通过程中, 忽略反馈环节,或对信息接 受者的反馈意见理解错误, 都会使沟通效果下降。 3.请列举人际沟通的方式并 介绍其优缺点。 1)口头沟通,优点:信息可 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出 去,同时也能在最短的时间 内得到反馈。而且能观察到 信息接受者的个人反应,帮 助二者对同一问题进行准确 沟通。缺点:口头语言准确 性不高,在多人间传递后可 能导致信息失真、信息不能 够保存等。2)书面沟通,优 点:持久、有形和可以核实, 严谨、逻辑性强、条理清楚。 缺点:耗时多,无法给信息 发送者提供观察和判断接受 者反应的机会,得到的反应 是延后的。3)非言语沟通。 优点:能充分传递信息发送 者的情绪及态度信息。 4.请论述改进组织内信息沟 通效果的方法。 1)管理者应该重视沟通。2) 言行一致。3)沟通应该是双 向的。4)强调面对面的沟通。 5)鼓励员工报告坏消息。6) 广开言路。7)共享信息。8) 追踪沟通的效果。 5.请比较冲突的传统观点、 人际关系观点和相互作用 观点。 1)传统观点1沟通不良2 组织成员之间缺乏坦诚和信 任3管理者对员工的需要和 抱负缺乏敏感性。 2)人际关系观点。对于所 有群体和组织来说,冲突都 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的, 由于冲突的无法避免和彻底 消除的,因此应该接纳冲突, 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冲突。冲 突不一定是坏事,它具有对 组织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的潜 在可能性,例如,冲突可以 使组织里一些被忽视的问题 及时暴露出来。3)作用观 点。主张鼓励冲突,认为冲 突不仅可以成为组织内的积 极动力,实际上某些冲突对 于组织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 少的,合理的冲突对组织是 有益的,管理者应该维持一 种合理的冲突水平,这能够 使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6.请介绍冲突的五个阶段。 一、冲突的前因条件阶段。 这是引起冲突或加速冲突的 条件阶段。二、感知冲突阶 段。这个阶段双方开始感受 到威胁,但都还没有作出对 对方不利的行为。三、爆发 冲突阶段。当人们意识到对 方没有意向解决不一致,而 且持续感受到对方的威胁 时,冲突就有可能爆发。四、 冲突解决阶段。双方开始同 意解决他们之间所存在的矛 盾,并采取措施防止未来的 冲突再度发生。五、后冲突 阶段。无论冲突是解决或被 压制,情绪还保留着,如果 冲突得以解决,建设性的行 为就会出现,相反如果冲突 只是暂时性掩盖,那么破坏 行为和情绪就会依然存在, 并可能印发下一轮冲突。 7请简述个体管理冲突的五 种策略。 1)回避。回避是最常见的管 理冲突策略,认为冲突是邪 恶的、羞耻的和不必要的, 所以忽视冲突。或者觉得冲 突的成本高于收益,回避是 聪明的举动。当成功机会少 时,回避也是常用的策略。 回避还可以赢得时间。 2)迁就。迁就意味着按照别 人的愿望来行事,当个体放 弃自己的愿望比惹恼的人或 冒险更合理的时候,迁就就 是很好的策略。当你认识到 自己错了,迁就是最好的方 式。当争执的问题并不重要 或者你希望为以后的工作树 立信誉时,选择迁就策略也 是十分有价值的。 3)强制。强制者认为冲突是 一种需要赢的游戏,而他不 想成为失败者,因此强制者 常常不愿意合作。在没有时 间讨论和纠缠时,强制可能 是最好的措施。当你需要对 重大事件作出迅速处理或者 你的处理完全不用在意其他

管理学-习题-第14章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一)判断题 1.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8年发布的ISO31000:1998 风险管理系列标准中,将风险界定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井指出影响是正面或负面的对预期的可能偏离。() 2风险的损失程度是指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值。() 3.风险识别是一个单一的过程,仅凭一次调查分析就能解决问题。() 4.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揭示出经济单位面临的全部风险,更不可能揭示导致风险事故的所有因素。() 5.危机都是毫无征兆的。() 6.危机应对的准备工作是为危机的突然发生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包括危机管理小组的设立、危机预案的制定、危机管理意识的培训这三个过程,以及为了减少危机损失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7.有效的危机反应包括危机恢复。() 8.危机预警就是组织在进行待续的资料收集基础上,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判断危机可能发生的概率并进行危机等级的评估,在危机发生前发出相应的警报,使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了解相关信息,并采取应对措施,以阻止危机的发生以及降低危机的损害,保证组织的有序运作和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填空题 1.按社会经济环境是否发生变化,风险可分为_____与_____。 2.一般而言,引发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___是危机管理的行动指南,提供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突发危机的应对策略。 4.基本风险也称为_____。 5._____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 6._____是最常用的一种风险分担方式。 7._____是造成损失的原因,如火灾或盗窃会造成财产损失。 8.有效的危机反应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 (三)选择题 1._____是指在经济环境没有变化时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通常是由自然客观因素或者

张康之《一般管理学原理》(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管理控制 1.什么是控制?如何理解控制的概念? 答:(1)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指是由管理者遵照一定的科学程序,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是否符合计划进行测定,从而确保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过程。 (2)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控制的概念。 ①控制是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 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就需要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个环节中,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互相交织,使管理活动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系统。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首先要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加以控制,通过激励的手段鼓励和引导某些行为,压制和杜绝另一些行为,避免组织内部出现矛盾冲突。协调组织内部机构及人员的行为,是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②控制的目的是要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 控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a.“确保计划的实施”,即在变化的环境中,通过控制随时将计划执行的结果与标准相比较,一旦发现偏差,就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持系统正常运行;b.“对计划进行变革与创新”,即在某些情况下,环境的变化会对组织提出新的要求,这时需要管理者的改革与创新,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局面,通过确定新的目标和控制标准,重新引导管理系统上升到一种更加合理、更加先进的状态,使计划设定的总的目标得以实现。 ③控制的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 控制不是一项随意性的活动,它必须遵循一套严格、科学的程序。控制活动包含三个基本步骤,即拟订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④控制的作用主要是检验计划执行成效和计划的正确性 由于管理环境不断变化,管理活动可能会偏离计划和目标,出现各种偏差,因此对管理者来说,不仅要执行计划,还要对计划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简述控制的基本特性。 答:控制具有多种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控制具有整体性 控制的整体性体现在控制的全员化和全程化两个方面。首先,控制是组织内部全员化的职责,完成计划是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而参与控制也成为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任务;其次,控制的对象涉及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确保组织整体发展的均衡、协调和高效是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目标。 (2)控制具有动态性 管理过程中的控制不同于机器设备系统中的自动控制。管理活动中的控制是在有机的社会组织中进行的,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随时发生着变化。为提高控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控制的标准和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呈现出动态的适应性。 (3)控制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 控制活动是由人执行的,控制的主要对象也是组织中的人。控制是保证工作按计划进行并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条件。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人始终是管理活动的主体。 (4)控制具有追求高效率的特征 控制是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组织内部协同配合的重要手段。控制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实施监督,而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管理者发现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其最终落实纠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5章组织力量的整合

第十五章组织力量的整合 ? 一、教学要点 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 2、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 3、如何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4、直线和参谋的内涵。 5、直线和参谋的矛盾表现。 6、如何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 7、运用委员会的理由。 8、委员会的局限性。 9、如何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10、关键名词: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直线关系、参谋关系、委员会 ? 二、习题 (一)填充题 1.正式组织以成本和效率为主要标准,维系正式组织的主要是_________的原则,而维系非正式组织的主要是____________上的因素。 2.组织文化是指被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群体意识的总称。 3.组织中的管理人员是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不同的身份来从事管理工作的。 4.直线关系是一种______和_______的关系,授予直线人员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权力。 5.参谋关系是一种______和_______的关系,授予参谋的是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力。 6.委员会的工作方式所具有的局限性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向参谋授予必要权力之后,要防止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危险。 8.谨慎地使用职能权力,包括两层含义,首先要认真分析授予职能权力的_________,其次要明确职能权力的_____________。 9.委员会的规模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在确定委员会的规模时,要努力在追求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者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11.组织设计的结果形成____________组织,而___________组织是伴随着它的运转而形成的。 12.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___________的压力,往往也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 ?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非正式组织不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 A.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感情和融洽为主要的标准; B.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是交叉混合的; C.非正式组织的危害要大于积极作用; D.非正式组织会发展组织的惰性。 2.下列关于委员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委员会能够综合各种意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B.委员会一般只活跃于组织的中间层和较低管理层; C.委员会容易导致时间上的延误; D.日常事务管理不宜采用委员会的管理方式。 3.下列哪一种情况最不应该采取群体决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A.确定长期投资于哪一种股票 B.决定一个重要副手的工作安排 C.选择某种新产品的上市时间 D.签署一项产品销售合同 4.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当你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是________。 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 B.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们发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 C.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完整word版)管理学基础第十一章练习

2009秋《管理学基础》第十一章:沟通 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B.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C.将工作布置下去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2.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A.工具式沟通 B.情感式沟通 C.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D.都不具有 3.( )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A.口头沟通 B.非语言沟通 C.书面沟通 D.电子媒介沟通 4.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A.地位差异 B.目标差异 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协调不够 5.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原因造成的。 A.情绪 B.信息操控 C.选择性知觉 D.非语言提示

6.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都各不相同而导致的。 A.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C.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 D.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7.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 A.建设性冲突 B.破坏性冲突 C.日常冲突 D.利益性冲突 8.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A.建立联络小组 B.强制解决 C.协调解决 D.解决问题 二、多项选择 1.信息沟通一般包含下列环节:()。 A.信息源发出经过编码的信息B.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信息 C.接受者接受信息并解码D.信息反馈 2.按照组织系统划分,沟通方式分为()。 A.工具式沟通B.情感式沟通 C.正式沟通 D.非正式沟通 3.下列沟通障碍中,属于组织障碍的有()。 A.地位差异 B.目标差异 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协调不够 4.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有()。 A.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激励与沟通)医院管理学概论第九章医院管理沟通

第九章医院管理沟通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沟通的分类、有效沟通的障碍沟通的改善。 2、熟悉沟通模型与沟通的构成。 3、了解沟通的功能、沟通的构成。 二、讲授学时2学时 三、讲授的内容纲要及重点、难点 (一)内容纲要 1、沟通的功能 2、沟通的分类 3、沟通模型 4、沟通的构成 5、有效沟通的障碍沟通的改善 (二)教学重点 1、沟通的分类 2、有效沟通的障碍沟通的改善 (三)教学难点 1、有效沟通的障碍沟通的改善 2、沟通的构成 四、教学设计 第一节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功能 ?控制 家长需要与孩子交流,以给予孩子指导,并控制孩子。当然,在企业里,经理要通过沟通了解下情,以控制下属员工。 ?指导 上级通过沟通对下级的行为也有指导作用。 ?激励 ?决策 ?反馈与评价 ?信息交流

情绪表达 有些人,老是憋不住,总想找人说话,没有朋友在场时,就上网。因为他有一种交流的渴望、或情绪表达的渴望,通过沟通,心里就会通畅。当然,在企业里,老总需要和一线员工交流沟通,以了解情况,作出准确决策。 二、沟通的分类 (一)按沟通方向分类 1、垂直沟通 (1)自上而下 各种方式:命令、指示、签发生日贺卡、向员工家属发感谢信等。 (2)自下而上 汇报工作、反应情况、申述问题等。 2、水平沟通 主要用于信息交流、协商某些问题。或社会交往、感情需要。 (1)同部门内同事间的沟通 (2)与其他部门同阶层的人沟通 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方式有部门间的流动。举办一些晚会、集体活动、郊游活动。 (二)按沟通媒介划分 1、书面沟通 备忘录、公文、书信、便条、通告等。 特点:清晰条理、不易被歪曲,可以保留,可以随时拿出来阅读研究。但难以及时了解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8章沟通

第十八章沟通 一、教学要点 1、解释沟通过程。 2、各种类型沟通的内涵及其优缺点。 3、非正式沟通的特点及其如何管理。 4、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 5、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6、冲突产生的原因。 7、冲突处理的方法。 8、谈判及其如何谈判。 9、关键名词:沟通、发送者、接受者、噪音、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言语沟通、电子媒介沟通、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等沟通、单向沟通、双向沟通、沟通网络、冲突、谈判 二、习题 (一)填充题 1.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_________或__________在两个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类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2.按照功能划分,沟通可以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按照方法,沟通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组织系统,沟通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沟通过程中存在许多干扰和扭曲信息传递的因素,通常将这些因素称为__________。 6.按照方向,沟通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照是否进行反馈,沟通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非正式沟通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的是职工的________和________,与企业正式的要求无关。 9.所谓沟通网络,是指组织中沟通渠道的_______和_________。 10.一种网络不同于另一种网络的基本特征在于: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 11. 选择哪一种网络取决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2.影响有效沟通的个人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3.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由四个因素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人际因素主要包括沟通双方的___________、信息来源的__________和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_____________。 15.需要沟通效果的结构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6.影响沟通效果的技术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下,适合使用单向沟通的是_______________。 A.时间比较充裕,但问题比较棘手 B.下属对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 C.上级缺乏处理负反馈的能力,容易感情用事 D.下属能对解决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需要更多的时间。 B.接受者比较满意单向沟通,发送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 C.双向沟通的噪音比单向沟通要大得多 D.在双向沟通中,接受者和发送者都比较相信自己对信息的理解。 3.下列关于非正式沟通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