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平朔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平朔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平朔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级别

专业

函授站点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30日

平朔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作者指导教师

摘要

平朔矿区露天采矿工艺代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矿区在大规模的土地剧动和采煤生产过程中,同时进行了生态重建工程,展现了人类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修复自然、重塑生态景观的能力。平朔矿区第一个开发建设的安太堡露天矿还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心下建成的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露天煤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本文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美学原则、生态学原则、差异性原则、梯次开发原则和相融合原则,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矿区露天采场、煤炭传输系统、大型排土场、选(洗)煤场,机电装修区、综合楼工业广场工业旅游资源,以及矿区废水循环利用、原生境、重建生境、生活服务区等生态旅游资源。

关键词

大型矿区;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山西平朔矿区

目录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卡 ---------------------------------------------- 错误!未定义书签。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学员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序言 ------------------------------------------------------------------------------------------------------------------------------ 5

正文 ------------------------------------------------------------------------------------------------------------------------------ 6 一.煤矿区旅游的资源基础----------------------------------------------------------------------------------------- 6

1.平朔矿概况---------------------------------------------------------------------------------------------------- 12

2.山西省平朔露天煤矿安太堡露天矿区资源基础 ------------------------------------------------------- 6

二.矿区旅游在整体旅游资源体系中的特性,乃至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可扮演的角色7

1.工业旅游发展背景及特性 ----------------------------------------------------------------------------------- 7

2.矿区旅游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下扮演的角色------------------------------------------------- 8

三.矿区旅游空间规划 ----------------------------------------------------------------------------------------------- 8

1.平朔矿区旅游规划--------------------------------------------------------------------------------------------- 8

2.平朔矿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 14

四.煤矿区旅游的开发条件和方向(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 ------------------------------------------ 9

五.煤矿区旅游的可开拓空间------------------------------------------------------------------------------------ 10

1.平朔矿区发展目标------------------------------------------------------------------------------------------- 12

2.矿山旅游产品定位与开发 --------------------------------------------------------------------------------- 12

六.矿业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开发方向------------------------------------------------------------ 11

1.矿业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12

2.矿业旅游的发展方向 ---------------------------------------------------------------------------------------- 11

七.结论---------------------------------------------------------------------------------------------------------------- 12 参考文献 ---------------------------------------------------------------------------------------------------------------------- 12

序言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同时,旅游业又以其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日益显示出蓬勃的生机,被喻为朝阳产业。工业旅游是产业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工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它以工业生产为依托,将工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工业企业文化与工业企业配套的生产生活设施及企业的外观作为对象进行旅游业的开发,以促使旅游者获得美感及增长知识的一种旅游活动。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工业旅游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利用自己的品牌效益吸引游客,同时也使自己的产品家喻户晓。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企业开始注重工业旅游。近年来,我国著名工业企业如青岛海尔、上海宝钢、广东美的等相继向游人开放,许多项目获得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生态旅游定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人们的看法是相当一致的。一是生态旅游首先要保护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二是在生态旅游过程中身心得以解脱,并促进生态意识的提高。从社会方面,生态旅游业在当地的发展与渗透使得当地居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可以更快的融入现代文明;从环境方面,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的维护与影响比旅游者更为直接。总之,生态旅游的发展使得当地居民在科学、经济、技术上对资源实施保护又了客观的可能。

我国矿山体验旅游开发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理论研究不多,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也较少。煤矿区旅游是指在持续进行煤炭开采活动的地区,或曾经进行煤炭开采活动而已停采的地区,充分利用富有特色的煤矿区景观、地质景观、人文景观,以独特的开采、加工、运输生产环节为主题,为游客提供体验舞台,使游客获得知识教育体验、审美猎奇体验和置身移情体验等的旅游活动。煤矿区旅游属于工业旅游的一部分。不同于其他旅游活动的是煤矿区旅游的资源对象最核心的部分是包括煤矿业生产活动,及由此而衍生的周边活动所发生的空间范围内的各种景观。矿区的发展是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这类地区的突出特点是其支柱产业与矿产资源开发息息相关。随着矿产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逐渐老化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许多问题在这些地方凸显,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开发我国矿区工业旅游资源,不仅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影响,还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矿区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范畴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得到了拓展,工业旅游资源、农业旅游资源等新的旅游资源形式开始出现。工业旅游是以保护和开发工业遗产为核心,同时展示现代化工业的生产和作业景观,并能为游客创造生产体验的旅游产品。工业旅游包括工业遗产旅游和工业观光游。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矿区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上。因此,笔者认为矿区工业旅游是指通过保护和利用矿区采矿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等,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了解矿区历史和文化,并结合矿区所在地及周边的自然人文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新方式。

本文所选的典型大型露天矿区——平朔矿区,其露天采矿工艺代表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工艺和管理水平。矿区在大规模的土地剧动和采煤生产过程中,同时进行了生态重建工程,展现了人类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修复生态环境并且发展工业旅游的新思想。

正文

一.煤矿区旅游的资源基础

1.平朔矿概况

矿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境内宁武煤田北部,东、西、北以煤层露头线为界,南至担水沟断层。矿区面积396平方公里。矿区为黄土丘陵地貌,地势北高南低,一般标高为12 00~1350米,地形受地表水切割剧烈,切割深度一般在30~50米。北同蒲铁路从矿区南部通过,矿区有铁路专用线在大新站与北同蒲线接轨,经北同蒲和大秦线直达秦皇岛,距离773公里。纵贯全省的大运公路从矿区南部通过,平朔公路穿越矿区,交通便利。矿区现有刘家口水源地,距离安太堡矿6.2公里,允许采水量3.8万立方米/日;另有建设中的耿庄水源地。矿区电源来自神头一电厂和神头二电厂,距离矿区约23公里,装机总容量230万千瓦。

平朔矿区地质储量127.5×1O8t是我国20世纪末最大的露采煤炭生产基地。矿区地质储量127.5亿t,现有国家特大型露天矿3个,即安太堡露天矿、安家岭露天矿、东露天矿,开采面积约160km,每个煤田的年产规模均为1500万吨。安太堡矿面积60km左右,服务年限为92年(1985—2077年)l安家岭矿面积60.64km2左右,服务年限为97年(1998-2095年)。

平朔矿作为现代化的大型露天煤矿区,对矿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影响生态环境范围广。由于占地面积大,煤矿开采速度快,几乎扰动了矿区范围内土壤、岩石、水文、生物的全部。如平朔矿区总计面积380km。已生产的2个矿,每年将取走3000万t原煤,并每年排弃上亿立方米的固体废弃岩物,构成一个典型的人工堆垫地貌,具有其他地域不具有的独特性。

二是生态环境影响剧烈。工业化生产在短时间内完全打破了延续成千上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形成的生态结构,许多植物、动物、微生物不复存在,打破了矿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和其内部固有的营养结构,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脆弱生态结构。

三是加速产业结构转变。原来以第一产业即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采矿工业为主,农业产业为辅转变。既有向三产并举的经济结构演替的可能,也可能会形成煤炭生产单一产业结构独撑的局面。

四是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该矿煤炭生产既有别于井工开采,也有别于钢铁冶炼、石油化工等工业生产,它是与土地利用紧密相关的。而作为朔州平鲁区这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随着该矿生产规模的扩大,势必会影响到全区的经济发展。

2.山西省平朔露天煤矿安太堡露天矿区资源基础

煤矿区的定义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说,矿区是一种经济生产的空间。煤矿区是一个指涉范围较为广泛的地理范围,它包含了与矿产生产活动相关的核心区,及由矿业活动而衍

生的其他周边区。核心区相当于矿业安全法中的矿场,它是矿业活动进行的地理范围;所谓的外围区是指其他配合矿产生产活动的空间范围,例如矿产运输、矿工与员工生活居住与其他外围产业活动所使用的范围。山西省平朔露天煤矿安太堡露天矿区是当年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诞生的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山西省平朔露天煤矿主要包括安太堡露天矿区和安家岭矿区。安太煤矿自2002年6月正式投产以来,2003年就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原煤1001万吨,2005年生产原煤1501万吨,并创造了最高日产7.9万吨的最高纪录。被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特级高产高效矿井”。安家岭煤矿开采的原煤,都是侏罗纪时代产生的,共有11层,平均厚度30米,深度在100-200米之间,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煤的种类以气煤为主,主要作动力用煤和生活用煤,目前探明的储量按每年开采一亿吨算,还可开采200年。由于安太堡煤矿有中美合作的历史背景,公司将原外籍人员居住的别墅开发成旅游度假村,将平朔宾馆挂牌打造成为山西省首家三星级宾馆,这些场所整体环境优雅,配有娱乐、健身、通讯及商务等现代化设施。除了加大投入力度外,安太堡煤矿的区域优势也十分明显。工业旅游园区地处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北部,交通便利,公路与京大、京石、太旧高速公路贯通一线。北京、杭州、南京、西安、包头、沈阳等大城市都有特快列车途经朔州。从安太堡煤矿生活区乘坐市内车辆20分钟就可到达工业园区,10分钟可进入市中心。工业园区周围有众多名胜古迹、历史遗存和自然景观,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五台山、悬空寺等都集中在周边。

二.矿区旅游在整体旅游资源体系中的特性,乃至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可扮演的角色

1.工业旅游发展背景及特性

工业旅游是以工业企业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新兴旅游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生命力。20世纪60、70年代,欧洲大多数的传统工业区相继进入衰退阶段,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矿业生产地区面临着如何进行经济转型,重振区域经济的问题。矿业旅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兴起。同时,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遗产旅游成为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矿业旅游最初就是以工业遗产旅游的形式被人认识和了解。随后不久,对矿区进行遗址保留和旅游开发迅速蔓延到了全球,并有一批典型的矿业城市或矿区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矿业旅游是在矿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旅游形式,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较为普

遍的理解是利用采矿业现行或遗留的生产场地,流程,大型设备、建筑物以及工人宿舍,产业文化等,对其赋予新的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功能,开展旅游活动的一种形式。业旅游是我国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型旅游形式,它的优势在于融工业生产、观光娱乐、获取知识于一体,游客重在体验,既有新鲜感,又可以开阔眼界,在国内,工业旅游正在逐渐被旅游者接受。在我国,很多矿区都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极有开发价值。在提倡煤矿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无疑可成为转型的潜在资源,亟待被开发利用。

2.矿区旅游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下扮演的角色

目前,矿山地区正在积极寻求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矿区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提出,对矿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有利于资源优势的转化

矿区的旅游开发有利于将矿区单一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多种资源整合的优势,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我国的矿区一直都是以采矿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传统的矿山企业经营机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着矿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其单一的资源优势也将越来越弱。通过保护和利用矿区采矿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整合矿产资源、自然人文资源、人力资源等,开展工业旅游,不断挖掘旅游资源市场潜力,拓宽旅游资源范畴,可改变矿山单一的经营模式,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

(2)有利于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就是资源逐渐减少的过程。随着资源的枯竭,矿山企业若不进行经济转型最终将被市场淘汰,而依赖矿山企业兴起的矿区也必将面临矿竭城衰的命运。因此,开展矿区工业旅游,减少矿区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变单纯的矿产资源开发为社会多方位资源的开发,带动和促进矿区的全面发展,确保矿区可持续发展。(3)有利于矿区人民的再就业

矿区人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于矿产资源的销售。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矿山主体从业人数减少,社会就业压力加大,收入水平普遍降低,将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迫切要求实现矿山地区经济转型,而开展矿区工业旅游将是一条积极可行的途径。它将促进交通、通讯、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减轻矿区的就业压力,解决职工今后的生活保障问题,稳定职工队伍,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以及构建和谐社会。

三.矿区旅游空间规划

1.平朔矿区旅游规划

平朔矿区总规划面380平方公里,现有复垦土地30000余亩,耕地6000余亩,今后每年还将恢复耕地3000余亩,最终恢复耕地面积近30万亩。土地是宝贵的资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为开发利用复垦土地,平朔公司提出围绕复垦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失地农民就业,打造绿色产业链的目标,编制了《平朔矿区生态农业及旅游业规划》。

平朔公司开创了我国复垦资金纳入生产成本的先河,保证了20多年复垦工作的持续开展。截止到2010年底,累计投入绿化复垦资金16.55亿元。其中,矿区及周边区域的绿化投入9亿元,完成绿化面积6万余亩;井工塌陷区投入3.3亿元,完成治理面积2万余亩;露天矿区投入复垦资金4.2亿元,复垦土地3.1万亩,土地复垦率达到50%以上,已复垦完毕的排土场可复垦率达到90%以上。昔日,寸草不生的矿区已变得绿树成荫、生机盎然,成为野兔、野鸡、狐狸等动物的乐园。

按照《平朔矿区循环经济规划》“十二五”期间平朔公司将投入63亿元建设生态产

业链,其中32.5亿元用于矿区绿化复垦、塌陷、水保等工作,整治土地面积5万余亩;投资18.5亿元建设蔬菜大棚2000座,建成15万只肉羔羊养殖基地及配套屠宰线、冷库和肉食品加工线,年出栏20万只生猪养殖基地及配套设施,年出栏700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及配套屠宰场、饲料厂,发展10万亩中药材示范基地;投资12亿元建设一个拥有植物园、野生动物园、有机食品采摘及生态观光园区,配套建设住宿、餐饮、娱乐、交通等设施的生态、工业旅游基地。平朔矿区将有序实现“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现代加工流通业-现代观光休闲农业-现代工业旅游”的有效对接,迈向平朔煤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跨越,再造一个新型国家级生态示范矿区。

2.平朔矿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尊重并服从省市地方政府对旅游区规划的总体要求,依托周边国家级和山西省级的景区优势,突出平朔矿区工业旅游特色,利用区域优势,结合企业特点,开发相关旅游资源,培育独具工业特色的旅游产业。

(2)以旅游为主轴,兼顾旅游区的其它综合功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观光、度假商务和集会的多方面需求,创建一个吸引国内外多层次游客和团体的风景游览区。(3)发展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娱乐旅游,实现平朔矿区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要使旅游业带动煤炭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改造,从而进一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继续完善矿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化小城镇的建设,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区域的新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全面的振兴。

(4)充分发挥工业资源的优势与潜力,加强覆绿和生态复垦建设,培育地被植物和景观植物,营造良性的生态循环机制,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工业游览体系。

(5)强调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有序的布局旅游区域当前、近期、中期规划,坚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发展的原则。

四.煤矿区旅游的开发条件和方向(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

发展工业旅游项目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指依托地区现有的产业资源,如矿区、油田、林场、工厂等开展工业旅游。二是依托自身或周边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结合地区综合开发旅游资源,开展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等。三是特色主题休闲场所及设施开发。这主要是指利用距离大中城市较近的废弃厂矿等资源及环境,建设餐饮、

住宿和游乐等休闲场所及设施,开发城郊度假休闲旅游等。四是利用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特色资源,开发旅游“四品”,即旅游专用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及旅游土特名优食品等,作为一种间接向旅游业转型的路径。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安太堡煤矿利用自身优势和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探索工业企业兴办旅游的路子,再一次创造了辉煌,如今的平朔已经发展成为旅游观光的一大热点,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平朔公司努力将矿区打造成环保型工业旅游区。在平朔安太堡煤矿生活区,银行、商店分散在朔州近郊。离生活区18公里是采煤生产现场,登上海拔1500米的矿坑瞭望台,就可以看到一片忙碌的生产场面。巨大的矿坑,从上往下有10多个台阶,每个台阶15米高,巨铲电臂起落,卡车川流不息……这样独特的壮观场景,在任何其他旅游景区都很难看到。平朔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对于发展工业旅游的部署,平朔公司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关注,专门成立了“工业旅游发展领导组”,就旅游业的发展进行研究,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决策。他们还邀请国家和山西省旅游局的专家对工业旅游进行宏观指导,把工业旅游纳入国家和行业的统一管理中。由于安太堡煤矿有中美合作的历史背景,公司将原外籍人员居住的别墅开发成旅游度假村,将平朔宾馆挂牌打造成为山西省首家三星级宾馆,这些场所整体环境优雅,配有娱乐、健身、通讯及商务等现代化设施。

在开发工业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安太堡煤矿总结出了凸显自身特色的经验。他们考虑到,安太堡煤矿独特的发展历史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平朔公司将其培育成独特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中突出矿区的恢弘和特殊性,体现了科技和环保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旅游特色。安太堡煤矿在工业园区开设“大露天科技游”、“大露天环保行”项目,展示了国际上先进的露天开采工艺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矿区生产管理与生活区服务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挖掘潜能,发挥名人效应,是安太堡煤矿发展工业旅游的重要优势。江泽民、李鹏、李瑞环等十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深入企业视察指导工作,考察重点工程项目,全国知名人士来到朔州参加活动,都曾入住平朔旅游度假村。巨大的伟人、名人效应,进一步提升了这里的知名度。

发展工业旅游,目的在于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生产与环保旅游相结合,平朔公司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如今,在安太堡煤矿的排土场上,形成了草、灌、乔一体化的生态环境,这里的生活区现在是闻名全国的文明社区示范点。如今,以安太堡煤矿为核心的平朔工业园区已成为集旅游、观光、度假、疗养、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理想胜地。

五.煤矿区旅游的可开拓空间

1.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五高原则”的战略部署,和矿区“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转型发展为目标,打造一条以土地绿化复垦为主线的农-林-牧-药-旅游生态产业链,将平朔矿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现代化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要求。实现以下五大目标:

(1)、通过建设特色种植资源的生态保护库,对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再现生物的多样组合,让自然景观回归矿区。

(2)、加速推进矿区覆绿和复垦的生态重建进程,全力打造碳汇林业,恢复低碳的绿色生态环境;布局以农、林、牧、药为主的生态产业,使产业经济区发展成良性经济循环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

(3)、弘扬塞北文化,打造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核心旅游产品。以矿区独特的工业旅游资源为基础,将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现代加工流通业和现代观光休闲农业构建成生态观光和工业旅游相结合的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

(4)、建设中国最具规模的现代工业旅游区,矿区以国家级地质公园和新形态产业观光体验区为核心的旅游项目,创建最具吸引力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5)、着力矿区的全面治理和建设,不仅使矿区成为中国煤炭行业生态恢复和综合利用的标杆;同时使其成为中国工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2.矿山旅游产品定位与开发

旅游产品由景观、设施和服务3类要素组成,路线和日程安排仅作为整个旅游产品的一个组合。矿山旅游产品开发是否突出特色,是矿山旅游规划的质量标准之一。突出特色是旅游规划的生命和灵魂。旅游者之所以慷慨解囊、不辞辛劳外出旅游,主要目的是为了领略异域风情、观赏异地景观,体验异乡生活、感受不同文化,以满足其求异的心理需求。矿业生产与管理、矿区生活以及矿业生产设备能激发游客游览、观光的愿望。现代化的大型采矿企业的大型生产设备、先进的管理组织制度及其创新、矿业企业在新的发展观与现代科技水平下的经营理念与发展模式、矿业企业发展的历史文化积淀等均是传递现代科技与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利用矿山基础设施,一是展示采矿工作过程和安全防范过程,二是矿体结构、地质构造、次生地质灾害观摩,三是矿山文化景观的体验,满足人们的猎奇心和知识探索感。因此,矿山生产场景与遗址是矿山旅游产品的主要特色。

六.矿业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开发方向

1.矿业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1).运营成本高,保本的难度大。矿业旅游项目主要的吸引要素就是神秘的地下体验,但要开展地下(井下)活动,保证游客身临其境的体验,运营者需要负担高额的安全成本。

(2).矿区周围的自然环境遭受破坏,不利于旅游开发。采矿活动时开山劈石,破坏地表植被,产生大量采矿、洗矿废水,污染当地水体,一个矿区进入衰退期时往往伴随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这些都是非常影响旅游吸引力的。因此要进行旅游开发,前期的环境改造成本很大,需要国家力量的辅助或公益机构的补贴.

(3).景区屏蔽效应的存在。一方面,作为新兴的旅游类型,矿业旅游不被人了解,矿业旅游景点可能被当地的经典旅游景点屏蔽。另一方面,相同类型景点也存在屏蔽效应。因为矿业资源分布的集中性,同一类型矿区也呈集聚状,当一个区域的矿产资源采掘殆尽,要转型旅游开发时,若干矿区就面临同质竞争,客源分流。

2.矿业旅游的发展方向

(1).矿业旅游开发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

我国矿区实行的是直属上级国资委管理的行政模式,与地方的关系较薄弱,因此在进行经济转型时很难争取地方的资源。国家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或法规明确转型中各方权责利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保证开发中环境治理、剩余劳动力安置等敏感问题的解决。为旅游开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开发过程中应彻底地利用各种资源。

如矿洞,地下交通设施,周边环境,矿工文化都可以成为开发对象,当然这不代表简单地罗列和叠加,各个资源单体都需要适当的定位和包装。如矿洞中可以展现原始真实的采矿环境也可以利用灯光,音效营造神秘空灵的意境;地下交通可以用来正常地载客

也可以作为井下极限运动的道具;周边环境不仅要优美洁净,还需和建筑物的风格协调;矿工文化可以依托文学作品和影视剧来做文章,诸如《平凡的世界》等。

(3).我国悠久的采矿历史和先进的采矿技术使申报世界遗产成为可能我国拥有悠久的采矿历史,是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矿业生产和技术水平在世界上曾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我国的煤炭开采技术仍走在世界一流的行列。建议我国的文管、旅游部门能协同矿业主管部门考虑申报世界遗产的可能性。

(4).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态度矿业资源地理上相对集中,矿区的位置也非常聚集,因此在旅游开发上要做好宏观协调,位置接近的矿区开发项目要适当区分,切忌一窝蜂,同质开发。在开发中要充分考虑旅游6要素的配置情况,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短期内还不具备开发条件的矿区可以不做、缓做开发。目前我国已有的几个矿业旅游项目大部分为工业旅游项目,旅游产品还比较单一,影响力也很小,因此未来的思路应该是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开发若干矿区,先行试验,循序渐进。

七.结论

近年来,工业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中将工业旅游列为开发的旅游新产品。实施生态、旅游、观光型矿山旅游产品开发有一定的困难和风险,但从国内外经验看,只要科学合理规划,保障资金投入,按照绿色矿山、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加强矿区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监测。

“十二五”期间,平朔公司坚持高起点、高目标、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原则,以煤-电-硅铝-建材工业产业链和农-林-牧-药-生态旅游生态产业链为主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双千亿"高标准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向环境友好型企业迈进。要坚持"资源开采精细化、废物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生产原则,以建设本质安全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生态矿山,按照平朔矿区总体规划,做到煤、电、化并举,建设煤炭黑色产业链;综合开发利用矿区复垦土地,建设绿色生态产业链;与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相结合,建设和谐矿区。而这一宏伟蓝图的实现,必将为中国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Owen.R.Elwvn,A Case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lsh Heritage(unpublished paper).Cardiff:Wales Tourist Board.1984

2.Hoyau,Philippe,Heritage and“The Conserver Soci2ety”:The French Case[M].The Museum Time Machine,Robert Lumley,ed1,1988:63~85

3.J.Arwel Edwards,Joan Caries Llurdbs i Coit.Mines and Quarries: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2):341~363

4.晁华山.世界遗产[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M].华夏出版社,2003

6.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三)———关税同盟煤矿及鲁尔区煤矸石山的

开发利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4,(2)

7.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产品指导规范初探[R].旅游调

研,2001,(11))6-11.

8.王朝明.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J].财经科学,2003,(4):61~65.

9.李凤明,王儒军,王存煜.资源枯竭型矿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J].煤矿开

采,2004,9(3):7~10.

10.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产品指导规范初探[R].旅游调

研,2001,(11):6~11.

11.张以诚.我国矿业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矿业大学学

报,1999,(1):75-80.

12.胡魁.中国矿业城市基本问题[J].资源·产业,2001,(5):10-11.

13.孙米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浅谈[J].科技与管理,2003,(2):26-28.

14.楼东,谷树忠.中国矿业城市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33-35.

工业旅游的发展及其思考

工业旅游的发展及其思考 ??来源:国家旅游局??发布时间:2007-08-27 ????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一项关于建立工业遗产保护制度的议案受到了人大代表和新闻舆论的广泛支持和关注。按照议案发起人、北京市人大代表兼首都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韩永的说法,“现在我们为失去老城墙而叹息,以后可能会因为失去工业遗产而遗憾。”一时间,依托工业资源、特别是工业遗产,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实现工业资源的综合集约利用,进而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迅速成为各方面的共识。 ????工业旅游在我国发生的时间不长,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特别是适合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类工业资源的保护工作较为薄弱,合理利用存在明显不足。针对这一实际,吴仪副总理在2005年5月曾强调指出:我们现在有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产品,还要有与工业化相联系的现代化的旅游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总结相关国际经验,分析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实现工业旅游又好又快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工业旅游的由来及国际经验 ????与其他大多数现代旅游活动一样,工业旅游最早出现在欧美的一些早期工业化国家,不过时间相对较晚,大约起步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恰恰也是早期工业化国家告别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和后工业时代迈进的转折时刻。在这一时期,新思维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技术和生产的颠覆,与普遍的“怀旧”心理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以“怀旧”为特征的特殊社会思潮和运动,其市场特征表现为一系列新型旅游需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英国并影响整个欧洲的工业遗产保护运动,也为工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这些都在客观上为工业旅游的萌芽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从这些国家工业旅游的发展路径来看,工业旅游率先从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中得到了发展。按照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于2003年通过的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的界定: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等。毫无疑问,工业遗产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在这方面,德国鲁尔工业区为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树立了典范。????20世纪60年代初,鲁尔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连续下降,导致工厂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或外迁。由此带来城市衰落、失业众多、污染严重等许多社会问题。面对种种困难,当地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利用大量废弃的工矿、旧设备和工业空置建筑,实现工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区域振兴等相结合,进行战略性开发与整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在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思路主导下,废弃的钢铁厂被改造成一个露天博物馆;旧铁路和旧火车车皮变成了当地社区儿童的艺术表演场地;钢铁公司成为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旧贮气罐被改造成潜水训练池,墙体被改造成攀岩者乐园;一些仓库和厂房被改成迪厅和音乐厅,甚至高雅的交响乐也以巨型钢铁冶炼炉为背景别开生面地演出;焦炭厂则变成了吸引众多艺术、创意和设计公司的办公和展览场地;就连原本作为整个工业区废水污水排放管道的河道,也恢复成为了景观优美的生态流域。鲁尔区由此成为了享

文化旅游资源整理

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它可以凸显一个城市、景区和度假区的个性,提升其品位和内涵,丰富游客体验,促进游客消费。但是,知易行难。如何挖掘和利用文化做好旅游?很多地方还是十分困惑、成效不大。在此,本人做一些总结。 一、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路径 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文化,摸清家底。 这一工作,文化部门责无旁贷。要分门别类,以图片、录音、录影、书籍、杂志等多种形式对于各种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整理和挖掘,建立完整的文化资源库。 其次,必须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估。 文化资源不等于旅游资源。中国是文化大国,各地都有很多地方文化素材。地方官员往往引以为自豪,号称自己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但是,它们有的是遗迹(如古田会议会址),有的是遗址(如赤壁之战),有的是传说(如“黄粱美梦”),有的是风情(如开渔、民歌)。他们往往具有“小、散、虚”的弱点。一个凄凉的墓、一个残缺的碑,一个空中漂浮的传说。1000年历史的,往往只能看到近10年重修的新建筑,有的什么都没有,只是废墟;有的已经无处可寻,只有传说。

哪些文化资源可以做旅游,哪些不可以做,要以旅游吸引力为标准。一般而言,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重点素材是: 1.地方建筑。民居、桥梁、城池、寺庙等,展现地方民居的风格、材料特点,让游客体验其功能; 2.地方曲艺。如山歌、地方剧。对于外地的旅游者,由于存在语言差异,宜以技术手段加上内容解说以能理解和欣赏。 3.地方饮食。包括地方菜、茶、咖啡、水果等等,应尽量向游客展现其魅力。 4.民俗节庆。例如元宵举行的客家梅州埔寨烧龙灯,还有客家山歌节、擂茶文化节、客家艺术节等。 5.历史渊源。重大历史事件(如战争战役)、名人事迹。 6、民间工艺,如刺绣、年画、剪纸等等。工艺品的用材,宜尽量使用当地的独特材料,例如韩国济州岛用火山灰石头雕刻的民间宗教人像。 第三,选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 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目前主要有以下5种: 1、博物馆。这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如各地的名人故居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一些专题博物馆(如雷州石狗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

古城旅游融资方案以平遥古城为例

历史文化村镇研究之一: 古城融资方案——以平遥古城为例 《平遥古城目的地规划》项目组 注:本专题内容完全摘自《平遥古城目的地规划》项目,本人为项目组成员。项目顾问:魏小安先生,项目组组长:石培华先生,编制单位:中科景苑城乡规划研究院;委托单位:平遥县政府。石培华先生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提供本专题仅供参考。 平遥历史上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有“汇通天下”之称,目前却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资金不足已经成为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中直接面临的重大瓶颈。如何谋求多元化的融资格局,破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已经成为平遥面临的首要问题。按照“多渠汇流”的原则,根据旅游业投融资的趋势和规律,结合平遥的实际和特点,本次规划提出“九龙治水”的融资综合解决方案。即:“跑钱”方案、“借钱”方案、“引钱”方案、“融钱”方案、“兑钱”方案、“汇钱”方案、“转钱”方案、“募钱”方案、“挤钱”方案。 一、争取国家和省市加大扶持(“跑钱”方案) 抓住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国家高度重视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山西省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加快旅游业发展等机遇,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政府的资金扶持。 (一)争取理由 鉴于以下三个理由,申请上级政府加大扶持: 1、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中央和省市县政府共同的责任。世界遗产保护所需投资巨大,平遥县不能独立承担。近年来,上级政府对平遥给予了不断的支持,但规模比较小,与世界遗产保护的实际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从1996年至2001年,平遥县用于文物保护、维修和景点开发的资金共有4450多万元,其中中央、省市补助的资金只有450多万元,仅占10.1%,比例明显偏小。 2、平遥目前经济实力比较薄弱,遗产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平遥2000年财政总收入才刚刚上亿,尽管县委县政府竭尽全力,仍然杯水车薪,没有能力更多地对遗产保护进行投入。

人文旅游的特点

人文旅游的特点: 1.综合性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旅游资源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如山岳景观是由高耸挺拔的山体与林地、云雾等组成;峡谷景观是由谷地、河水及林地组成;一些气象、天象景观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彩虹、夕阳、佛光等,都是阳光光线与一定质量的大气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些景观形成因素都有相对不确定性,因此对其开发利用应注意不同因素作用条件的满足。人文旅游资源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如古村落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由多种物质或非物质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概括起来可称为生态、物态、文态、情态要素。生态要素是指影响村落与环境的关系的要素,如风水、地貌、水文条件等;物态要素指村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体系,如牌楼、民居、宗祠等;文态要素指形成古村落的文化艺术及思想内容,如牌匾、绘画、雕刻等;情态要素指村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上四方面在古村落整体景观的形成上缺一不可,某一方面的破坏,可能导致整个景观的破坏。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由于单一资源的开发往往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限,在实践过程中,常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开发,以形成互补优势。如西湖风景区虽然以湖泊为主,但还包括山丘、林地、古建、古桥等一系列资源类型。这些资源类型上虽有所不同,但开发中都应服从于一致的主题,资源类型间达到协调统一。 综合性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都应具备整体的眼光,用联系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开发中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进行破坏式开发建设;保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从联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是由以下方面引起的:首先,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纬度、地貌、海陆位置等)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貌、水文、动植物出现地域分异,从而导致自然旅游资源出现地域性。如赤道雨林景观、温带大陆内部的荒漠景观、南极的冰原景观等分别出现于不同的地表区域。其次,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在农业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时期,甚至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自然景观的地域性也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地域性。如不同民族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村镇民宅等。 地域性是旅游流产生的根本因素。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旅游者天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这使得旅游者在一定的条

庆阳市区域概况及城市规划简介

庆阳市城市规划简介 一、区域概况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区和陕西省榆林市接壤;南部与陕西省咸阳市、铜川市和甘肃省平凉市为界;东部与陕西省延安市相连;西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毗邻。地处东经106°20′-108°45′,北纬35°15′--37°10′之间。全市辖庆阳、镇原、宁县、正宁、合水、环县、华池7县,144个乡镇,1263个行政村,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总人口262.43万。南北长207公里,东西宽208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随着庆阳市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层气等资源贮量的探明,庆阳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庆阳被列为“能源新界”。2004年根据长庆油田多年勘探开发资料表明,全市煤炭预测储量达2360亿吨,占甘肃全省预测储量的96.4%,其中千米以上浅层资源量达190亿吨,具备建设亿万吨级大煤田的资源条件。 二、发展战略及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战略部署,紧盯一个目标(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围绕一个主题(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突出两大战略(工业强市、产业富民),破解四大瓶颈(交通滞后、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人才缺乏),开发

四大资源(红-革命老区、绿-农产品、黑-石油煤炭、黄-黄土民俗文化),努力建设经济强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战略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十二五”末,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十三五”末,生产总值达到27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进入全省乃至西部前列。 三、建设目标 庆阳市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陕甘宁接壤地区的经济发展强城,陇东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绿城,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生产指挥和生活基地,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 四、城市性质 庆阳市城市性质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活力城市,人文魅力城市,黄土生态城市。 五、规划年限及范围 1、规划年限: 2009年——2025年 2、规划区范围:北至彭原乡草滩村,南至董志镇周庄村,东至温泉乡西头组,西至后官寨乡巴家咀水库,面积约210平方公里。 3、建设用地范围:北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南至董志镇小崆峒风景旅游区,东至温泉乡八里庙村陇东学院东侧,

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九**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徐宇波 一、九**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九**位于南岭山地**粤边境的**县境内,因环连**粤两省九县并有99座山峰相连而得名。由于特殊的时空因素,九**受人为干扰少,20世纪60年代区内不通公路,1976年建立天然林保护区,1981年3月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西省目前唯一加人中国生物圈的自然保护区。九**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如下: 1、地质地貌类:①奇峰秀山:黄牛石主峰位于**粤边境,与广东省相连,海拔1430米,黄牛石把高山风貌与美丽传说融为一体,既有泰山之雄伟,又有华山之险峻,更有**之幽秀。登主峰,看日出,观云海,两省风光尽收眼底,伫立其上,有一览众山小之豪情;②峡谷峭壁:九**的峡谷峭壁以南**最为壮观。一岩体似刀劈陡峻,一溪水自上而下奔腾穿越其中,大树老藤分布其上,构筑出九**区一幅神奇与幽险之画卷;③酒壶耳、狼牙齿:酒壶耳因一巨大基岩突起形象酒壶的耳子而得名;狼牙齿以其山体走势起伏大而险峻著称。 2、水色、气象景观类:①河泉飞瀑:主要有**瀑布、一线泉、三叠泉、大丘田丹霞蛟龙、**大瀑布等众多的河泉飞瀑。虽然流量不大,没有大川壮瀑之气势,却是九**精巧灵秀的神韵魅力所在;②云海日出:独特的地形和多变、湿润的气候,造成了本区壮观的云雾霞光,最迷人之处在于时而似万马奔腾,时而浓雾空朦,时而薄雾如纱的云海之上,一轮红日斜挂,置身其间,犹如仙境一般;③大丘田漂流:大丘田河九曲十八弯,落差平缓,景色曲曲不同,弯弯各异,使您尽览两岸山水长画,享受大自然之美丽。 3、植被时令景观:①春景:九**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当北方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际,九**已是百花盛开、争奇斗艳、鸟语花香之时。满山绿枝嫩芽随风摇曳,夹着泥土的清香,使人身体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舒爽起来,簇簇木莲、木兰、山苍、杜鹃点缀绿树从中,或白、或粉红、或淡紫、或淡黄,微风阵阵,鸟语声声,风景甚是迷人:②夏景:万木葱绿,鸟语花香,空气湿润而清新。外面已是三伏炎蒸人欲死,而在九**却是清凉到此顿疑仙。此时您若携妻带儿到保护区小住,既可避开城市的炎热,又可尽情享受森林氧吧,增长知识,调整身心;③秋景:春花秋实,秋高气爽,这是到保护区旅游的最佳季节,或登主峰,览尽各色景观,或漂流、或观鸟、或森林浴,融入自然,尽情享受;④冬景:九**冬暖夏凉,冬景淡化,而秋韵正浓。枫叶红了,冬候鸟飞回来了,白鹤到小溪边游玩,鹰和鹃在蓝天上翱翔,慢步林间曲径,耳闻群鸟歌唱,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音,洗去尘间一切烦恼。 4、生态景观: 主要包括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壮观的板状根,迷人的附生寄生植物,藤缠树、树抱石、石包树、古滕、老树及年逾千年的红豆杉林等。 5、动物类景观:九**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在全国设立的两个观鸟基地之一(另一个是长**),九**鸟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组织观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6、人文景观:婴粟花梯田、土匪洞、防空哨等遗址,王守仁的指挥所,黄牛石的传说,虾公塘的来历,梅花落地的故事,八十三万多金银的埋藏,老庙、古桥、客家风情等。 7、科研景观:包括森林生态研究站、气象站、宣教培训中心等。 二、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九**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景点独特,景点、景区相对集中,素有动物乐园,绿色宝库之美誉,连接粤**两省九县,保护区本部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提供餐饮、娱乐和住宿。但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较晚,还处在起步的阶段,有诸多的工作有待开展,也面临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该区欠缺统一规划和旅游资源详细的资料。九**生态旅游区欠缺发展生态旅游的详细规划,有待组织编写高起点、可操作性的详规,以便科学、有序、有度的开发建设,同时,

秦皇岛市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

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的体验方式及参与方式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旅游方式,它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旅游行业的一个新领域,是对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对旅游者有巨大的吸引力。 工业旅游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它以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1]以游客对工业景观、工艺流程、劳动场面等的参观、学习为主,在满足旅游消费者基本旅游需求的同时,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它是工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秦皇岛作为旅游和沿海港口城市,有着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对发展工业旅游拥有巨大的潜力市场,发展空间极其巨大。 一、秦皇岛市工业旅游资源及现状 秦皇岛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其工业旅游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但这种非常具有潜力的产业在秦皇岛即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目前秦皇岛有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三个,省级一个。早在2004年秦皇岛华夏葡萄酒有限公司就进入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名录,紧随其后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和秦皇岛朗格斯酒庄于2005年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另外2010年,秦皇岛昌黎玛蒂尼酒庄成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这些工业资源将有利于秦皇岛市整体开发工业旅游。 其次,还有秦皇岛港,秦皇岛港历史悠久始建于1898年,水域和陆域都很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输出港。港区内已建成港口博物馆,这是企业开发工业旅游的一个有利条件,是游客了解和认识港口百年发展进程的一个理想窗口。秦皇岛港拥有独特的生产工艺,港口拥有全国最先进的自动化煤炭装卸设备,卸车装船均实 现了自动化管理。 秦皇岛港的码头、岸桥、防波堤、灯塔和货轮构成了港口独特的风景线,高效快捷的生产、层峦叠嶂的煤山,处处体现出港口的博大与壮观。来秦皇岛只有到了秦皇岛港才能真正感受到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与蓬勃生机,才能充分感受海与船、港与水的宏大与精微;此外还有秦皇岛耀华玻璃,始建于1923年,由中 国和比利时合资兴建,它是中国第一家大型玻璃制造企业—— —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她开启了中国玻璃工业发展之门,也使秦皇岛成为“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她的发展史不仅是秦皇岛玻璃工业发展的历史,更是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的缩影。秦皇岛正筹划在老厂区内建设国内首个玻璃博物馆,这是开发工业旅游的硬件设施,有了博物馆就有了开展工业旅游的先决条件。可以在玻璃博物馆基础上开发以“玻璃”和“秦皇岛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旅游产品,一方面可以满足旅游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体现秦皇岛的地域文化;另外还有山海关桥梁厂,始建于1894年,由清政府北洋官铁路局建造,当时叫北洋官铁路局山海关造桥厂。山海关桥梁厂知名度高, 成绩卓越。世界第一座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世界第一拱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以及国人最熟知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这些宏伟的桥梁,大桥所需的钢梁都是山桥建造的。 对国人民众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山海关桥梁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城起始点山海关,如把长城文化和桥梁精神融合在一起打造具有秦皇岛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必将是一个很好的工业旅游案例。 此外秦皇岛还有很多其他工业旅游资源,如首钢公司、戴卡公司、海湾公司等,但为了能顺利启动秦皇岛市第一批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发,本课题组通过多方调研和考察,认为以上几个企业已具备开发秦皇岛市工业旅游的条件,这四个企业不仅与秦皇岛的经济发展,地域文化紧密联系。更重要的是它能充分体现出秦皇岛的地方文化特色。 二、秦皇岛市开发工业旅游面临的问题 (一)秦皇岛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工业旅游资源,但工业旅游发展步伐缓慢,工业旅游示范点只限于葡萄酒产业方面,工业企业的旅游示范点还没有得到政府和企业方面的重视,从政府方面来讲没有给工业企业制定完善的开发工业旅游的政策法规和长远规划。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许多企业都不了解工业旅游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知道如何去开发工业旅游,使得秦皇岛发展工业旅游面临着重重困难,严重阻碍了工业旅游的起步与发展。 (二)工业旅游被称为“朝阳中的朝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会不断凸显它特有的潜力,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3]。据调查秦皇岛旅游局没有设立独立部门或人员做工业旅游的相关统计工作。另外秦皇岛还没有工业旅游开发路线及旅行社,更没有培训相关的 作者简介:杨雪峰(1976-),男,河北人,满族,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创作及旅游经济研究。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社科联2011年社会科学重点应用性课题(批准号:201105180) 秦皇岛市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 杨雪峰张彦醒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 要:工业旅游是随着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旅游项目,目前以成为国内外旅游开发的热点。文章针对秦皇岛市开发 工业旅游的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积极探索秦皇岛开发工业旅游的发展策略及开发模式,使秦皇岛市的特色工业游与传统景观游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秦皇岛 杨雪峰、张彦醒:秦皇岛市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 170··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是,由于旅游事业本身过于年轻,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者的钟爱者们忙于享受“异乡情调”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民俗资源的破坏。因此,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 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 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使其成为必然的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民俗风情。民俗旅游者越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害也随之加大。在文化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风情园,文化村等。但也出现了急功互利,假冒伪劣的民俗经典,乱修乱造石艺粗糙,形式和格调庸俗低下的庙宇及鬼城,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肆意渲染某些不健康的民俗的倾向。如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事业一门重要课程。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其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是民

平遥古城旅游营销研究

平遥古城旅游营销研究 【论文摘要】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是山西旅游的一大特色,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县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运输网,使之更加接近客源市场,但是平遥古城的旅游营销还处于自发阶段,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作为一个旅游大县,显然我们的知名度还是不够的。我们的营销意识淡薄,主题模糊,内容单一,渠道低级,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阻碍了平遥古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平遥古城旅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旅游营销策略,为平遥古城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争取让平遥古城这一金子招牌能像明清时代的日升昌一样“汇通天下”。 【论文关键词】平遥古城;旅游营销;营销意识;市场定位 一、平遥古城旅游营销优势; 1、资源优势: 平遥古城独特的资源优势,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

古建筑群,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县城建筑体系的典型代表。平遥古城是自公元16世纪以来的中国北方商埠重镇,到19世纪中期达到极盛,一度成为中国近代金融业的控制中心。平遥古城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l997年12月3日,平遥以整座古城连同城外的双林寺、镇国寺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评价平遥:“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整个城池对称布局,特色鲜明,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城内现在3797处古民居,其中448处保存完整,价值较高。城内道路框架纵横,有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等百余条街道,在主要街道两旁基本保存了17至19世纪建造的220多家商业店铺。平遥古城文物遗存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平遥古城拥有的古建筑及其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为全国罕见,现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11处,省级6处,市县级81处,有27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古城近郊保存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珍品。古城墙在国内保存最为完整,双林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平遥古城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里程牌,平遥是“晋商”重要发源地之一,日升昌票号是民族银行业的“乡下鼻

甘肃省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及其开发保护建议

甘肃省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及其开发保护建议 丁书宏,张仲福 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酒泉(735000) E-mail: zzfjshy@https://www.360docs.net/doc/429000153.html, 摘要:甘肃省地质结构复杂,地貌类型丰富,因而有着较多且独具特色的旅游地质资源。本文根据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方式将甘肃省的旅游地质资源划分为科考性旅游地质资源,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和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3大类型,再根据旅游地质景观和地质旅游的特点划分为典型地质剖面,古生物遗迹、地质灾害遗迹、岩溶地貌景观、冰川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雅丹地貌景观、沙漠景观、峰林石麟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文物性地质景观等13个亚类。文章在介绍甘肃省已建立的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和11个省级地质公园独特地质景观的同时,对该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及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资源研究不够、统一规划滞后、科普宣传不足、投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性开发建议。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地质公园;保护开发建议;甘肃省 0. 前言 甘肃省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地质结构复杂,地貌多样,使得甘肃境内广布种类较多而独具特色的旅游地质资源。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典型地层剖面、岩溶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冰川地貌以及重要的矿山开采遗址、地质灾害遗迹等旅游地质资源。 为了更有效地开发与保护旅游地质资源,从2001年开始,甘肃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选择典型的旅游地质资源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并审批省级地质公园。截至目前,甘肃境内已经建立了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和11个省级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已经成了甘肃省着力开发的旅游资源。 1. 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旅游地质资源是指在地质资源中具有较高的美学和科普价值,适合开发为旅游地,能开展观光、游览、休闲、科考等旅游活动的资源。它包括了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了在挽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遗存的人类文化遗址,人类与地质体相互直接作用的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旅游地质资源是地质资源的外延,是地质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的结果[1]。 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和分类方案。本文按照骆华松、杨世瑜两位专家的理论,将旅游地质资源根据开发利用的可能方式分为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和科考性旅游地质资源3大类型,再按旅游地质景观及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差异划分为13个亚类。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日期: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孙钦玲 伴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的出现,越来越多人呼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随着兴起,为旅游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21世纪旅游的主旋律。在这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很多违背生态旅游本质的问题,有碍于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阐述生态旅游的内涵,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生态旅游是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生态旅游是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不应使被观览的景物受到损失。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的绿色旅游活动,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重任,开发者、经营者和旅游者三方都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对社会其他环境保护有示范教育意义,既融入了人文、环境教育,又保护了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使当地的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提供机会,有效发展

平朔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平朔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级别 专业 函授站点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30日

平朔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作者指导教师 摘要 平朔矿区露天采矿工艺代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矿区在大规模的土地剧动和采煤生产过程中,同时进行了生态重建工程,展现了人类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修复自然、重塑生态景观的能力。平朔矿区第一个开发建设的安太堡露天矿还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心下建成的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露天煤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本文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美学原则、生态学原则、差异性原则、梯次开发原则和相融合原则,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矿区露天采场、煤炭传输系统、大型排土场、选(洗)煤场,机电装修区、综合楼工业广场工业旅游资源,以及矿区废水循环利用、原生境、重建生境、生活服务区等生态旅游资源。 关键词 大型矿区;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山西平朔矿区

目录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卡 ---------------------------------------------- 错误!未定义书签。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学员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序言 ------------------------------------------------------------------------------------------------------------------------------ 5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_李孝坤

2004年6月第21卷第2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2004 Vol.21No.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李孝坤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047) 摘 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的”质”。文章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描述,并提出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及策略。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693(2004)02-0076-03 Exploitation of the C 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 ountry Tour LI Xiao-kun (Geographic Science College,Chongq 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7,China) Abstract:The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 is the core of the country tourism resources.On the base of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ry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ountry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by taxonomy and comes up with the model and strategy for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country tour;sustainable develop ment;model;strategy 乡村地域(包括农村和城市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广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喧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乡村旅游迅速兴起,这既是农村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必然。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第一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吸引游客在乡村地域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可见,乡村旅游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而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中的“质”。没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是苍白的,要想使旅游区对游客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必须重视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的一种,是指乡村地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活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包括物态、礼态、心态等内容。它具有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共性,又具有不同的个性。 (1)自然性。乡村地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受工业化影响程度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并且乡村区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相对保留着自然原始状态。水光山色、耕作习俗、民俗风情等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生产性。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扩宽了旅游资源的广度,增加了旅游活动的多样性,满足了游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增加了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带动了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等加工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形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文化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象征符号或人类创造之精神和物质成果,而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产力[2]。 (3)纯真性。旅游业是一种产业,因此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实质是一种生态旅游,经营者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对乡村旅游文化少加干预,保持其纯真性。如家庭旅馆是当地农户把闲置的农屋稍加整理,不豪华、不高档,但干净、卫生、舒适、安全。这样,无论其外观还是室内设计风格都与周围环境和村落整体气氛协调一致,并且游 收稿日期:2004-03-15 作者简介:李孝坤(1962-),男,四川西充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旅游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浅谈以平遥古城为例旅游开发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浅谈以平遥古城为例旅游开发对区域的文 化影响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极其迅猛,旅游业作为一种经济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文化乃至全社会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旅游业的开发、异域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对旅游者和目的地,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本文主要以平遥古城的开发为例,针对古城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了客观评价,系统分析了平遥古城的开发对当地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开发措施,阐述了可行的开发战略。 关键词: 平遥古城、旅游开发、文化影响、战略思考

目录 绪论 摘要 关键词 第一章、平遥古城概况 第二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现状及评价 2.1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2.1.1开发现状 2.1.2游客量分析 2.1.3游客量满意度分析 2.2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评价 2.2.1平遥古城管理体制改革,制度保障 2.2.2平遥古城政府引导,保护为先,容量保障 第三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3.1.1有利于促进区域间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 3.1.2有利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或许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复兴3.1.3有利于当地文化吸收外部文化的优点而获得发展 3.1.4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3.2消极影响 3.2.1当地居民心理、行为、社会生活的消极变化 3.2.2当地文化被过分商品化、庸俗化

3.2.3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周 3.2.4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 3.3正确认识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社会影响 第四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几点战略思考4.1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相结合 4.2树立文化品牌意识,系统开发 4.3“以人为本”战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庆阳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一、庆阳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庆阳旅游资源丰富l.历史文化遗存丰厚 庆阳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迄今为止,已发现各类文物单位2700余处(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处, 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69处, 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47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庆阳曾出土的古生物化石有白垩纪的环江翼龙、更新世的黄河象等;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就出土于庆阳市 华池县王咀子乡 “奔戎狄之间”的周祖不、公刘在庆阳这片土地上“教民稼墙”,以兴“周道”,留下了不少遗迹与传说;在庆阳诞生的古有黄帝问医的歧伯,汉有思想家王符,魏晋有政治家傅玄,以及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为历史所称道。秦长城、 秦直道、北石窟、政平塔、双塔寺、大顺城等古代军事、宗教的建筑遗迹遍布全市;馆藏历史文物种类和数量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都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2.高原自然风光十分独特 处于庆阳市中心地带的董志塬以其黄土层之厚、 原面之大、保存之完整,堪称世界第一黄土原;簇拥着以董志塬为中心的广阔原面的梁、峁、崾岘等黄土丘陵景观亦独具特色;林莽丛生、风光旖旎的子午岭,是黄土高原上独一无二的原始森林,林区之内,生长着银杏、紫斑牡丹等数十种国家珍稀植物。林缘区葫芦河流域的川台小溪涟潋,稻田如镜,婉若江南水乡。这些高原自然风光的独有魅力,蕴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 3.农耕民俗文化底蕴深厚 庆阳这块古雍州之域,是我国古代众多民族融合生息的地方之一。多种民俗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在这里留下了印有多民族烙印 的婚葬文化、 古老的自然崇拜和深厚农本意识的节令时岁文化、源自上古“陶复陶穴”时代的民居文化、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至今带有周文化遗韵和浓郁的农耕民俗文化韵味的香包、刺绣、剪纸、皮影戏等民间艺术。进一步挖掘和宣扬庆阳的乡土文化艺术, 不但可以增强庆阳旅游业的文化底蕴,而且可以不断促使香包、 刺绣、剪纸、皮影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4.红色革命文化影响深远 庆阳是陕甘宁边区发源地。从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扩大,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革命遗迹和革命文物。南梁政府旧址、河连湾陕甘宁省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 址、抗大七分校等革命旧址都得到了很好的修缮保护,南梁革命纪念馆及多处革命旧址分别被国家和省市确定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这些著名的红色革命文化遗存,都是庆阳丰富和发展旅游事业的宝贵资源。 (二)庆阳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1.旅游业的投资不断趋旺 近年来,庆阳旅游业投资不断趋旺,2011年,旅游业的直接投资数亿元,除了政府直接投资外,部分企业和个人也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有力的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建设。近几年,庆阳建成了和谐广场、农耕民俗文化村、周祖陵国家森林公园、岐伯胜景、双塔森林公园、 秦直山庄、夏家沟森林公园、潜夫山公园等一批旅游项目,这对加快旅游业产业发展无疑是极其有利的因素。 2.经济增长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庆阳作为甘肃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国家和甘肃省给予了大量的投资。近年来庆阳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带动了人们休闲消费的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庆阳旅游产业的发展。2011年, 庆阳财政收入增长了79.8%,达到了105.6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338元,既保证了产业开发的投资,也为旅游消费增加了活力。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旅游、休闲消费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庆阳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筹规划与综合发展庆阳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在地域分布上比较分散,加之黄土高原梁、峁、沟壑的天热地形地貌特色,很难集中开发旅游景点。目前,旅游资源开发多属于各县自主的投资开发,各自为政,零散杂乱,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设计,出现了各地自我为主的发展意识,有些县区就开发旅游资源而开发,没有和其他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杂乱无章。 (二)旅游产业品牌意识淡漠庆阳旅游产品开发滞后,资源特色挖掘不够,品牌意识薄弱。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庆阳旅游资源开发严重滞后,表现出有旅游资源基础而没有开发,或开发只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 作者简介:马永祥(1971-),男,甘肃环县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企业管理问题。 庆阳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马永祥 (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摘 要:庆阳是中国西部的新型发展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对庆阳旅游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庆阳旅游 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庆阳实际,提出了庆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战略,对促进庆阳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庆阳市;旅游资源;战略措施 马永祥:庆阳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1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