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七章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批判地再现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解剖性的暴露、撕毁所有一切的假面具,故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高尔基

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色

现实主义文学的在各国的发展

一、背景

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工业化的影响)

特定的社会心理因素是促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中介环节之一。

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同19世纪上半期欧洲的哲学和科学有密切的关系。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除了外部因素外,还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和内部原因,有其历史承传。

二、思想特征

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三、艺术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四、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一)法国

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1、司汤达(1783-1842)

2、巴尔扎克(1799-1850)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3、梅里美(1807-1870)

一位极具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以中短篇小说赢得文学史上的地位。

代表作:《高龙巴》、《嘉尔曼》(《卡门》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文学人物画廊中极为鲜明突出的叛逆者形象)。

《嘉尔曼》

唐·何塞:骑兵—下士—中士—盗匪

嘉尔曼:波希米亚姑娘、走私犯、丈夫独眼龙迦奇亚

嘉尔曼的外貌描写:

“一个女人登上河梯,过来坐在我的身边。她的头上插着一大簇茉莉花,展开的花瓣在夜间散发出醉人的清香。她衣着简朴,甚至显得寒酸,浑身黑色,与大多数夜游女工无异。名媛淑女一般早上才穿黑色晨服,晚就穿法国晚礼服了。出水女郎来到我身边,让蒙头纱巾滑落在香肩上,正当‘满天星斗落幽光’,我朦胧看见她小巧玲珑,年轻娇嫩,体态健美,还有一双大眼睛。”

嘉尔曼人物形象:

社会的叛逆者,以“恶”的方式来反抗社会,狡诈,欺骗,厚颜无耻。独立不羁,不愿忍受社会的任何束缚,热爱自由和忠于自己的性格特征。

4、福楼拜(1821-1880)

19世纪中期法国的重要作家,他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自然主义和20世纪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主张:追求真实性、追求客观态度、追求艺术美。

代表作:《包法利夫人》—《爱玛》(1856)

《情感教育》(1869)

《包法利夫人》

——外省风俗

“这位杜布克夫人虽然长得丑陋,瘦得像干柴棍,脸上的疙瘩多得像春天的树芽,却不乏象她求婚的人。”

“夏尔的谈话就像人行道一样平板,内容平庸,就像衣着寻常的行人,引不起任何情绪、笑意或幻想。”

“未来就像是一条黑洞洞的走道,尽头是一扇紧紧关闭的门。”

“她认为爱情应当突然到来,像暴风雨从天而降,夹带着雷电,把生活兜底翻起,把意志如同树叶一般刮走,把整个的心都投入深渊。”

“可怜的小女人,她准是在渴望爱情,像案板上的鱼在渴望水一样!”

爱玛悲剧的根源:

著名作家苏童就曾评价《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包含人性弱点的百科全书, 认为它几乎不带评判色彩地描述了一个女人在追求爱情和物质享乐时的可爱与可气、激情与痴狂以及任性与堕落。拜伦说过, 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 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全部。爱玛悲剧命运的根源就在于她作为一个女性,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 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 追求完美、理想而又浪漫的爱情, 成了束缚她一生的镣铐。

5、小仲马(1824—1895)

小仲马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当公务员时与一女裁缝所生的私生子。《茶花女》是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小说所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

6、都德(1840-1897)

19世纪后期一位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

长篇小说《小东西》

短篇小说集《月曜日的故事》(《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7、巴黎公社文学

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巴黎公社文学,是一种新颖的现实主义文学。它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无产者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激情。代表性作家有:

鲍狄埃《国际歌》、米雪尔、瓦莱斯、克莱芒

(二)英国

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较多地表现了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的色彩较强。

1、狄更斯(1812-1870)

《匹克威克外传》

《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

《马丁·朱述尔维特》

《大卫·科波菲尔》

《艰难时世》

《双城记》

《远大前程》等。

2、萨克雷(1811-1863)

著名的讽刺小说家。

代表作:《名利场》

——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重点塑造了女冒险家蓓基·夏泼的形象。

萨克雷写小说力求客观,不以他本人的喜爱或愿望而对人物、对事实有所遮饰和歪曲。人情的好恶,他面面俱到,不遮掩善良人物的缺点,也不遗漏狡猾、鄙俗人的一节可取。全部故事里没有一个英雄人物,所以《名利场》的副题是《没有主人公的小说》,就是现代所谓“非英雄”的小说。

《名利场》的女性形象:

聪明邪恶的蓓基:聪明乖巧,八面玲珑。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她认为有用的人,她都会竭力逢迎,百般讨好。同时也是一个有主见和独立性、能干的女人。然而,在世人的眼中,她是邪恶的。

美丽痴情的爱米丽亚:漂亮、温柔、善良的贤淑女性。驯良和顺、安分守己,极富同情心,崇拜并忠实于丈夫,从来没有自己的意愿或心计,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她是一个集完美的淑女、模范妻子和母亲于一体的理想化身。

3、勃朗特三姐妹

夏绿蒂·勃朗特(1816-1855):《教师》、《简爱》、《维莱特》

艾米丽·勃朗特(1818-1848):《呼啸山庄》

安妮·勃朗特(1820-1849):《艾格尼斯·格雷》

《简爱》----一部自传

主题: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形象:简代表着19世纪正处于萌芽状态的欧美女性运动,表达了来自女性、尤其是出身贫寒的平民女性内心的强烈愿望,即:要求和男子平等;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以及自由表现自己的爱憎。

简·爱的平等宣言: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器人?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受得了别人把我仅有的一小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仅有的一滴活命水从我

的杯子里泼掉吗?你认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眼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的那样!”

《呼啸山庄》

主题意蕴:

真爱与世俗的交锋

人性的丧失与回归

叙述视角:

故事内叙述者多层次叙述的策略。

第一叙述层:洛克伍德

第二叙述层:女管家艾伦·迪恩

5个次要叙事者

凯瑟琳的爱情表白:

“我这么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而林顿的和我们就截然不同了,就像月光跟闪电,冰霜跟火焰。”

“要是希思克利夫跟我结了婚,那我们还不是要去讨饭吗?而要是我嫁给林顿,我就可以帮助希思克利夫站起来,安排他摆脱我哥哥的逼迫和欺压。”

“我对林顿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木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思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

4、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

代表作《玛丽·巴顿》(1848)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它从侧面反映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5、宪章派诗歌

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高涨时期出现的一种群众性的文艺现象。

琼斯《未来之歌》

林顿《人民集会》

梅西《红色共和国党人抒情诗》

(三)、德国

1、海涅(1797-1865):德国早期现实主义作家

2、毕希纳(1813-1837):《丹东之死》

3、韦尔特(1822-1856):《刚十八岁》、《铸炮者》、《我愿做一名总监》

(四)、北欧

1、安徒生(1805-1875):

《卖火柴的小女孩》、《看门人的儿子》、《丑小鸭》

(写出了社会中贫富的对立和穷苦人的悲惨遭遇,又以美丽的幻想表达善良而美好的愿望)《皇帝的新装》、《园丁的主人》

(辛辣讽刺了统治者的无知与骄横)

2、勃兰兑斯(1842-1877):《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3、易卜生(1828-1906):《玩偶之家》

4、比昂松(1832-1910):《破产》《挑战的手套》

《玩偶之家》

第一幕:娜拉幸福迎接圣诞节,林丹太太请求娜拉帮忙找工作,克洛克斯泰因伪造签字即将被开除,前来求娜拉帮助恢复银行职位,否则就告娜拉伪造签字。

第二幕:海尔茂辞退克洛克斯泰,阮克大夫向娜拉表达爱意,克洛克斯泰寄信给海尔茂告知娜拉伪造签字。

第三幕:林丹太太是克洛克斯泰的前女友,她让克将信要回来;海尔茂发现信件责骂娜拉,这时又收到克寄来的第二封信以及借据,海尔茂转悲为喜,而娜拉则毅然离家出走。

娜拉的觉醒:

“我是说,我从父亲手里转移到了你的手里。跟你在一块儿,事情都归你安排。你爱什么我也爱什么,或者假装爱什么——我不知道是真还是假——也许有时候真有时候假。现在我回头想一想,这些年我在这儿简直像个要饭的叫花子,要一口,吃一口。托伐,我靠着给你耍把戏过日子。可是你喜欢我这么做。你和我父亲把我害苦了。我现在这么没出息都要怪你们。”

“你一向待我很好。可是咱们的家只是一个玩儿的地方,从来不谈正经事。在这儿我是你的“玩偶老婆”,正像我在家里是我父亲的“玩偶女儿”。我孩子又是我的泥娃娃。你逗着我玩儿,我觉得有意思,正像我逗孩子们,孩子们也觉得有意思。托伐,这就是咱们的夫妻生活。”

“这些话现在我都不信了。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托伐,我知道大多数人赞成你的话,并且书本里也是这么说的。可是从今以后我不能一味相信大多数人说的话,也不能相信书本里说的话。什么事情我都要用自己脑子想一想,把事情的道理弄明白。”

思想内涵:

它尖锐地提出了现代家庭中的妇女平权问题。

剧作者通过主人公娜拉的切身体验,指出:浪漫主义的爱情观已经死亡。

性疾病对现代社会的侵扰问题。

(五)、俄国

1、总体特征:

①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始终和人民解放运动紧密联系,

②批判锋芒直指封建农奴制及其残余,后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才逐渐加强.

③得到文艺批评和美学理论的有力支持.

④形成了诸多人物形象系列:

小人物、多余人、俄罗斯少女、新人

三大文论家

19世纪,俄国出现了三大文论家,即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简称别车杜。他们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代表。他们从革命民主主义和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总结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经验,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与“自然派”相联系,推动了俄国文学的发展。

2、主要现实主义作家(五、六十年代)

果戈理:《狂人日记》、《外套》、《钦差大臣》、

《死魂灵》

赫尔岑:《往事与随想》、《谁之过?》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罗亭》、《父与子》

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

涅克拉索夫:《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

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

①果戈理(1809-1852)

确立了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

——俄国现实主义

俄国19世纪40年代最杰出的作家,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世界著名讽刺作家。他的讽刺艺术确立了俄国文学的批判方向,加强了由普希金奠基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死魂灵》

Ⅰ、广泛展现了一批贪官污吏和各类地主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尽情嘲笑他们的庸俗、愚昧、贪婪、腐朽以及资本原始积累者的那种不择手段、冷酷无情的欺诈行径。

Ⅱ、揭露了沙皇政权反人民的实质,透露农奴制衰亡、没落的消息。

Ⅲ、揭示人民的痛苦的处境,他们合理的生活追求。

五个丑陋的地主形象:

玛尼洛夫:浅薄无聊,耽于幻想。

柯罗博奇卡:固执、愚蠢,与世隔绝而又略带几分机警。

诺兹德廖夫:嗜酒好赌,撒谎成性,横蛮霸道,无所不为,表现乡间恶少、地痞的本色。

索巴凯维奇:精明务实,狡狯异常,行诈而不受人骗。

泼留希金:守财奴形象。变态的性格,是寄生的产物;病态的吝啬;愚蠢无知。

泼留希金:迂腐的农奴主

通过环境描写来展现时代的风貌,间接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通过肖像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善于把叙述、描写和议论结合起来,对农奴主进行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环境描写:

他走进昏暗、宽敞的门廊,迎面扑来一股寒气,仿佛走进了地窖。从门廊他来到一间屋子,也很昏暗,只是从一扇门下面宽宽的缝隙里透进一线微光。推开这扇门,他终于来到了敞亮的地方,而眼前的一片凌乱又让他大为惊讶。似乎住宅里正在洗刷地板,把所有的家具都暂时堆放在这里。一张桌子上甚至对着一把破椅子,它的旁边是一座停摆的挂钟,钟摆上已经挂着蛛网了。就在这儿还有一个一厕靠墙的立柜,里面放着古老的银器、长颈玻璃酒瓶和中国瓷器。一张镶嵌着珠母的拼花写字台,有些地方拼花已经剥落,只留下一个个满是黏合剂的淡黄色的凹槽,写字台上放着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一沓写得密密麻麻的纸,用有卵形柄的泛绿的大理石镇纸压着,一本皮封面、红色切边的古书,一只还没有榛果大的完全干瘪的柠檬,一截断了的圈椅扶手,一只酒杯,里面有一点儿液体和三只苍蝇,上面盖着一页信纸,一小块火漆,一小块不知哪里拣来的破布,两枝沾有墨水污渍的鹅毛笔,干巴得像害了痨病,一根完全变成黄色的牙签,也许主人还是在法国人进军莫斯科之前用它剔过牙缝。

肖像描写:

他的面貌没有任何特别之处;那张脸几乎和很多瘦削的老人一样,只有下巴远远地向外翘着,所以每次讲话都得用手帕捂住嘴巴,以免溅出唾沫来;一对小眼睛还没有失去光泽,在生得高高的眉毛下面转来转去,仿佛耗子从幽暗的洞穴里探出尖尖的小脑袋,竖起耳朵,掀动着胡须四处张望,看看有没有一只猫或一个小顽童躲在哪里,狐疑地嗅着空气。更触目的是他的

衣着:不论怎样费尽心机也弄不明白,他的那件睡衣是用什么料子做的,袖子和衣襟那么有光闪亮,倒像是制作靴子的皮革;后背的两片下摆变成了四片,露出白花花的棉絮。系在脖子上的玩意儿也无法辨认,究竟是袜子呢,还是吊袜带,或是肚兜,不过绝不是领带。

②屠格涅夫(1818-1883)

屠格涅夫在整整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写过不少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剧本和散文诗。主要作品有:

《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

《父与子》

尼古拉———— 巴威尔

“胆小鬼”、“瘸子”

阿尔卡季———— 巴扎罗夫

卡佳———— 奥金佐娃

巴扎洛夫:带有“新人”形象特征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表现了“多余人”向“新人”的转变过程,他性格的突出特征是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这表现在:

A、他激烈地否定现存制度。

B、蔑视贵族阶级。

C、以平民身份自豪,跟人民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重视科学实验。

③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

《怎么办》

—新人的故事

“新人”:

“新人”一词最初由杜勃罗留波夫在《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中提出,他肯定了屠格涅夫创造的“新人”。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逐渐被平民知识分子取代,文学“新人”形象取代了“多余人”形象。

所谓“新人”,指的是平民知识分子,他们出身低贱,有革命理想,有坚实行动,尊重友谊、爱情等。

3、俄国现实主义文学鼎盛时期(七、八十年代)

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白夜》、《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萨尔蒂科夫:《戈洛夫略夫一家》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那》、《复活》

契诃夫:《套中人》、《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真实地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国可怕的社会贫困和穷人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双重人格: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穷大学生,一个有天赋的、有正义感的青年。有着病态的孤僻,“有时甚至冷漠无情、麻木不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

索尼娅:人类苦难的象征,在她身上体现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过苦难净化灵魂的思想。

(六)、美国:

50年代废奴文学:希尔德烈斯《白奴》

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

60年代末“乡土小说”:哈特《咆哮营的幸运儿》

马克·吐温:《百万英镑》

《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

《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

欧·亨利(1862~1910 )

“欧亨利笔法” :他的短篇小说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小说中除了文字的幽默诙谐之外,总有一些让人猜测的地方,他常常让我们以为以逻辑思维就可以猜到的结局,却往往情节一转,使故事的结尾变的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二节司汤达

一、生平

家庭的影响

跟随拿破仑

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定居意大利米兰

返回巴黎

驻外领事时期

二、思想

在哲学上,他是法国百科全书派以来唯物主义哲学的直接继承人,终生信仰无神论。

在政治上,他一生坚持人道主义,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理想,既反对波旁王朝复辟,又不赞同拿破仑专制,更厌恶充满铜臭的七月王朝,这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在人生观上,他接受了爱尔维修等人的个人幸福观和拿破仑的英雄主义思想,从极端的个人主义出发,认为个人幸福和自我崇拜是天经地义的,强调“机遇”、“行动”、“征服”、“成功”的极端重要性。

在文化观上,斯丹达尔受卢梭影响很深,接受了他关于文明使人丧失天然本性和纯真自我的理论在思维方式上,作家同时接受了近代以来的理性思潮与感性思潮的双重冲击

三、创作

米兰时期(1814—1821),主要作品有人物传记、政论、随笔和艺术史等。

巴黎时期(1821—1830),创作高峰期,主要成就是文艺评论和小说。

奇维塔维基亚时期(1830—1842),主要成就是小说和回忆录,代表性作品有《意大利遗事》(1833—1839)、《巴马修道院》(1839)和未完成的《吕西安·娄凡》(1834—1836)。

四、《红与黑》

《红与黑》(1830)是斯丹达尔的代表作。作家以当时法国“司法报”上报道的两起情杀案为素材,以“1830年纪实”(“当代演义”)为副标题,以揭露政治为出发点,以真实地描写复杂社会关系中的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为目的,写成了这部既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又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的政治历史小说。

对《红与黑》的评价

灵魂的哲学与诗

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主义社会的英雄人物的"始祖"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19世纪卓越的政治小说

现代小说之父的经典著作

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

美国作家海明威开列的必读书

被英国小说家毛姆认为是真正的杰作的文学书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重点理解

一部具有深刻政治内容的小说

一部心理分析的小说

于连形象分析

情节简介:

农村青年于连到市长雷纳尔家做家庭教师

于连追求市长夫人雷纳尔夫人的深层动因是什么?

于连追求德莱纳夫人的深层动因:

1、家庭教师的屈辱地位使他对贵族社会阶级差异和贫富悬殊极度敏感。

“这家伙享受了富贵带给他的种种好处,”他心想,“若正在他面前握住她妻子的手,不便是一个嘲笑他的方法吗?对,我一定要这样做,他曾对我表示出那么大的蔑视。”

2、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崇拜,于连属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出生的一代青年。

3、于连与德莱纳夫人也有着心灵的契合。

于连把自己希望上神学院的想法告诉雷纳尔夫人。

来到贝尚松神学院上学

于连成了拉莫尔侯爵的秘书

高傲的侯爵女儿拉莫尔小姐(玛蒂尔德)爱上于连的原因又是什么?

于连很快直接升为中尉,并得到了田产(红色军服)。

拉莫尔小姐拿着雷纳尔夫人的一封记录她和于连关系的信。

于连朝正在祈祷的雷纳尔夫人开了两枪。。

于连正接受审判

雷纳尔夫人到监狱去看于连,为什么于连认为自己真正爱的是雷纳尔夫人?

雷纳尔夫人和拉莫尔小姐商量救于连。

于连为什么拒绝救赎,而走向断头台?

Ⅰ、一部心理分析的小说

①、他的心理描写在内容层次上分为社会和爱情两个层次:

社会:描写时代普遍心理状况和精神面貌

爱情:细致分析爱情心理的微妙变化和发展过程,他对人物内心紧张的表现已具有现代意识的特征。

②、具体的技巧与方法:

将外部描写心理化(内聚焦视角)

加“于连发现”、“他看见”、“他感觉到”等引导词。

展现人物剧烈的内心冲突(独白)

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层动因

使人物激情长久、饱满

Ⅱ、于连形象分析

①作品为于连设计了三个生活舞台:

维立叶城:人生奋斗的起点

贝尚松神学院:“到处是伪善”的人间地狱

木尔侯爵的府邸:人生奋斗的终点

②作品通过于连的两次爱情,很好地揭示了于连性格的复杂性和两重性:

于连与瑞那市长夫人的爱情—心灵里的爱情

性格特点:自卑与自尊,真挚又虚伪

于连与玛特尔小姐的爱情—脑子里的爱情

性格特点:虚荣和名誉、懦弱与强悍、敏感多疑又自尊自傲、雄心与野心

形象所指向的历史内容和所传达的时代精神

形象本身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展示作家的审美理想,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形象所具备的人生哲学意义的传达,显示出一种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人生精义和心理内蕴。

参考观点:

于连是反抗封建制度的平民英雄

于连是为理想和幸福不懈奋斗的悲剧英雄

于连是受社会压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典型

于连是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于连是个人主义野心家

于连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典型

于连是不择手段往上爬的恶棍

于连是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

于连是一个追求个人功名与幸福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轻人

于连是一个无信仰的现代个人主义者

【讨论】毛主席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谈到:于连虽然失败了,但他的雄心勃勃是值得赞扬的。你是怎样认识于连的?对于今天求幸福求功名的年轻人来说,于连的悲剧有何借鉴意义?

Ⅲ、一部具有深刻政治内容的小说

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①、题解:《红与黑》书名的含义:

1、“红”指拿破仑军队的红色军装。“黑”指中世纪基督教士的黑袍。

2、“红”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对卑鄙可耻的复辟时代的蔑视。

3、“红”象征于连的力量,他羡慕苍鹰的力量和它的我行我素。“黑”象征身陷囹圄的于连幻想的破灭。

4、“红”与“黑”是赌盘上区别输赢的标志。

5、“红”指以特殊的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黑”指包括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

6、“红”与“黑”代表新旧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演进。

②、思想意义:

《红与黑》形象地再现了封建贵族同资产阶级之间争夺统治权力的斗争。

《红与黑》对封建贵族、教会僧侣的反动本质和奢侈腐朽的生活给予了无情揭露。

《红与黑》无情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谴责了资产阶级的利欲熏心和贪得无厌。

《红与黑》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突出了小说的政治主题。

个人奋斗的咏叹调

——致于连

一个人对抗一个社会

悲剧,命中注定

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要拥有一切

因为受尽蔑视,所以要蔑视一切

卑贱的是出身

高贵的是灵魂

倒下的是躯体

屹立的是精神

拓展思考

我有的却是心灵的高贵

-----读《红与黑》有感

你是木匠的儿子,你一无所有;但你拥有高贵的灵魂,坦然地面对世界,你毫不逊色。

在爱情面前,你不失真诚;在虚伪面前,你魔高一丈。你的心是冷的,流的血是热的。

你神秘的面纱,没有人能够揭开;但即使揭开了一角,也足以让整个世界热泪盈眶。

这段网评赞扬了于连,你有同感吗?

第三节现实主义的第一代宗师----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个中等身材的人,体格魁梧,双肩开阔,晚年有点肥胖。他的颈脖健壮、厚实,白皙有如女性,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头发又黑又粗,粗得像马的鬃毛;那双眼睛像一对黑宝石那样闪闪发光——那是驯狮者的眼睛,这种眼睛能透过房屋的墙壁看见里面发生的一切,能透过人的肌体,洞察人的肺腑,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他的整个仪表显示出一个劳苦不息的西西弗斯的形象。(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5分册,第187页,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一、生平

早年 出生1799.5.20

寄养1803-1807 效区列盖公寓

小学1807-1813 旺多姆教会学校

中学1814-1815 黎毕德拉学校

大学1815-1819 巴黎法律专科学校

青年初试文学1819-1825 流行小说写作

从事实业1825-1828 从事实业,负债累累

文坛新秀1828-1835 日渐成熟,形成自己风格

晚年文坛宿将1835-1850 创作高潮

《巴尔扎克葬词》—<法>雨果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

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二、思想

哲学观:唯物主义、具有唯物主义系统论思想。

经济观:主张自由贸易。

政治观:主导方面是反对金融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同情人民。

宗教观:巴尔扎克不信教,却又大力鼓吹宗教,把宗教作为改变社会,克服罪恶的出路和手段,因而他宣扬宗教。

文艺观: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生活,主张用典型表达人物和事件。

三、《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从1828年到1848年20年间,共写作长短篇小说97部,滑稽故事36篇,戏剧6部,以及一些零星的文章。1842年,巴尔扎克把从1829年起写的小说收集起来,编成一个总集,定名为《人间喜剧》。

(一)构思来源

受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影响

受动物学家圣伊莱尔的?°统一类型?±说的影响

受但丁《神曲》书名的影响

(二)分类

一是《风俗研究》:从各个方面反映法国当代社会生后,它是《人间喜剧》的主干,成就比前两类大,共66部。

二是《哲理研究》:探讨产生人的行为的各种原因,共22部。《驴皮记》(1831)、《长寿药水》(1830)、《受诅咒的孩子》(1836)、《不为人知的杰作》(1831)、《绝对之探求》(1834)、《改邪归正的梅莫特》(1835)等。

三是《分析研究》:阐明支配人生与社会的各项原则,共两部。作品有《婚姻生理学》(1829),《夫妇纠纷》。

(三)串连方法

贵族阶级衰亡史

如:《古物陈列室》

资产阶级发家史

如:《老姑娘》、《纽沁根银行》、《高利贷者》

金钱罪恶史

如:《夏倍上校》、《禁治产》

(五)人物的绝对情欲模式

1、绝对贪婪者——葛朗台

作者通过各种描写塑造了西方文学史又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贪婪、狡诈、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

肖像描写:从体格上讲,葛朗台身高五尺,膀大腰圆,小腿肚很粗,多节的膝盖骨,宽肩膀。黝黑的圆脸上布满了麻点;尖下巴,嘴唇毫无曲线,一口白牙;他的双眼显得沉静和恐惧,犹如人们所说的蛇眼;额头上布满皱纹,隆起部分意味深长。那些同葛朗台先生开玩笑不知轻重的年轻人说他的黄灰色头发闪耀着黄金和白银的光泽。肥大的鼻头上长着一个青筋毕露的肉瘤,庸俗的人不无道理地说这肉瘤里隐藏着奸诈。

神情描写:

1、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郎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啊,救救我们!”

2、他瞅着女儿,仿佛他是金铸的一般。

3、葛郎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而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

4、他一动不动地呆在那儿,极不放心地把看他的人和装铁皮的门,轮流瞧着。

5、他所有的生命力都守在眼睛里,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

6、本区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耶稣基督的圣像时,他却做了一个可怕的动作想抓住十字架,而这最后的用力要了他的命……

语言描写:

1、“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

2、“什么东西?”……“噢,是金子!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

3、“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做公平交易。……

4、“要不要花很多钱?要不要吃药呢?……要是我的女人还有救,请你救救她,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

5、“把一切照顾的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2、绝对忠贞的代表:欧也妮

欧也妮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爱情成了她忧郁伤感的根源。同恋人短短几天约会过后,她就在两人暗中的亲吻间把心给了他。然后他走了,横在他与她之间的是整个世界。这种被父亲诅咒的爱情几乎要了母亲的命,留给她的只是痛苦和微小的希望。所以直到那时,她奋力追求幸福导致精力消失而无法得到补偿,精神生活需要呼也需要吸,这同肉体生活别无两样。灵魂需要汲取另一个灵魂的感情,并把它同化以使其更加丰富。要是没有这种人类美好的现象,心中绝不会产生生命的火花;因缺少空气,它会痛苦、衰竭。欧也妮开始痛苦了。财富对她既不是一种权力也不是一种安慰。只有爱情、宗教和对未来的信念才是她生存的支柱。爱情向她解释了永生。

3、绝对父爱代表:高老头

高老头被女儿抛弃的故事;(金钱罪恶的写照)

德·雷斯多伯爵夫人、纽沁根太太(戴尔菲娜)

拉斯蒂涅向上爬的故事;

逃犯伏脱冷的故事;

医生皮安训的故事;

泰伊番父女的故事;

鲍赛昂子爵夫人退出巴黎上流社会的故事;

(贵族没落衰亡的写照)

伏脱冷:此人肩膀宽大,胸肌发达,肌肉突显,一双四方厚实的大手,指节中露出一簇簇火红色的浓毛。他那过早爬满皱纹的脸给人以冷酷之感,但他随和温柔的举止却说明他并非如此。他那男低音的嗓门与粗犷的神情配合得恰到好处,一点也不令人反感。他乐于助人,笑容可掬。比方有把锁坏了,他马上拆下来,随便一修理,上油、锉磨,然后装好,再加上一句:“修这玩意儿,我是行家。”他什么都懂:航船、大海、法兰西、外国、生意、人物、事件、法

律、旅馆和监狱。

高老头:

从社会角度看,他是拜金主义社会牺牲品典型。

从个人性格矛盾看,他是封建宗法制家庭观念与资产阶级享乐意识冲突中丧失理性控制的“盲目父爱者”典型

因此,他是一个在新旧交替时代具有浓厚封建意识的资产者典型。

如何理解高老头的父爱:

高老头的父爱并不单纯,而带着阶级的复杂性的。

巴尔扎克通过对高老头父爱的刻画,反衬出金钱的罪恶。

高老头父爱的失败,并不单纯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巴尔扎克写高老头的父爱悲剧还有一层更深的意味。高老头的父爱悲剧,只是巴尔扎克围绕拉斯蒂涅学习社会这个主题用心铺陈的一个典型事件。 

4、绝对野心代表—拉斯蒂涅、伏脱冷

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

鲍赛昂子爵夫人利己主义哲学

伏脱冷强盗哲学

高老头金钱关系

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教育:

你愈有心计,就高升得愈快。你要毫不留情地打击别人,才能令人生畏。你只能把男人和女人当作驿马,一旦把他们骑得精疲力竭就丢在驿站里,这样你就会达到欲望的顶峰。你要知道,在这里,要是没有一个女人关注你,你就一文不值。你需要一个年轻、有钱、漂亮的女人。不过,倘若你有一份真情,一定要把它宝贝一样珍藏好,永远别让人猜出,否则你就完蛋了。你非但当不了刽子手,反而会成为刀下鬼。万一你爱上什么人,一定要严守秘密!在没有弄清对方的为人之前,千万别把心掏出来。当然这种爱情尚不存在,不过为了保护好将来的爱情,你应先学会提防这个社会。

伏脱冷的强盗哲学:

要发大财,就得真刀实枪的干,不然干脆拉倒了事。

要干非法勾当就别怕弄脏自己的手,只要事后洗干净就是了。

高老头的悲剧:

夕阳西下,潮湿的黄昏令欧仁心情烦躁,他瞧着墓穴,将年轻人的最后一滴眼泪丧于其中,这是从一颗纯洁的心中埋葬的神圣感情里流出的泪水,是洒在地面又射向苍天的泪水。他双臂交叉,凝视着天上的云彩……

现在只剩下拉斯蒂涅一个人了,他向公墓的高处走了几步,眺望着蜿蜒曲折卧在塞纳河两岸的巴黎城,那里的灯火已渐渐亮了起来。他贪婪的目光死盯在旺多姆广场的圆柱和残老军人院的穹顶之间,那是他向往已久的上流社会所在。他向这座热闹非凡的蜂房投去犀利的目光,仿佛要提前吸进其中的蜜汁,并发出惊天动地的豪言:“现在咱俩来拼一番吧!”

5、其他绝对情欲代表

绝对忌妒代表:贝姨

绝对好色代表:于洛

绝对贤德代表:于洛太太

绝对贪食代表:邦斯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适应现代性以及现代民族国家双重历史要求的产物。在现代性的不同历史阶段,文学对现代性的态度也各有不同,于是就形成各种文学思潮的流变:浪漫主义是对现代工具理性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反动;现代主义是对现代理性的反叛以及对生存意义的反思;现实主义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灾难的揭露和批判。本文就针对40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进行了简要概述,初步介绍了4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两种状态:七月派和工农兵文学。 关键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时代背景七月派和工农兵文学文学思潮,本来与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思想论争等一样,是文学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由于它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一个历史时段文学发展的内质、发展方向,还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创作风格,因此有的文学研究者便把它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文学思潮,它们的存活时间有的长,有的短,各领风骚三五年或十几年,就销声匿迹了。唯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文学思潮,虽时盛时衰,时浮时沉,几经曲折,但都贯穿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始终,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响亮的三部曲。

(下面两幅图是另取一段) (1217字) 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分野出两种状态:一是七月派的理论和创作,一是工农兵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在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七月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以胡风为代表的“揭示‘精神奴役的创伤’”和“高扬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是现实主义理论在此时的重要发展。七月派主张关注残存在人民群众身上的“神奴役的创伤”,要求作家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作品的批判力量。同时,七月派还主张同步追求社会功能与审美意识,并在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的创作上,进行了很好的实践和探索。在诗歌创作上,呼唤主观战斗精神,就表现人物精神奴役的创伤方面而言,七月派后期的政治抒情诗中表现得尤其充分,如绿原的《哑者》、阿拢的《纤夫》等塑造了顽强的战斗者形象,强调了生命的力、生命的体验。在小说创作上,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郭素娥,就是一个血肉丰满、有着强烈求生愿望的女性,作品既写她肉体的饥饿,又写她精神的饥饿,在她身上,张扬着原始生命力,用胡风的话说是“用原始的强悍碰击了这社会的铁壁,作为代价,她悲惨地献出了生 命”。 在40年代,中国工农兵文学思潮是一股发展迅猛、影响深远的文学潮流,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解放区的特殊发展。工农兵文学是以工农兵为描写对象和服务对象的文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学。毛泽东在其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工农兵文学做了简洁的概括:“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工农兵文学在《讲话》的指引下,为抗战服务, 讴歌胜利,号召人们在屈辱中奋起,在血与火的搏斗中换来祖国的新生。解放区作家大量塑造传奇抗日英雄形象,创作出一批深受欢迎的抗日英雄传奇小说。他们在文学形式上,普遍采用人民尤其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文学观念上,自觉为政治服务。工农兵文学思潮的发展,使解放区文学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工农兵文学对政治过分贴近,甚至把文学功能阐释为具体政策的宣传品;过分强调、歌颂光明,不能描写和反映革命内部的阴暗面和黑暗;过分强调学习民族民间形式,忽略向世界文化、现代文学形式的学习,从而造成文学创作的概念化、公式化、片面化。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反映出现实主义文学在各个时期与社会、政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都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寨.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M].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1987.

高考文学常识汇总

高考文学常识汇总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很庞大,很多同学没有整理归纳,现在小编为大家整理一部分高考文学常识汇总,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助! 1.人物姓名称谓 (1)直称姓名 ①用于自称: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④尊者对卑者称名:求,尔何如?(《论语》) 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夫子何哂由也?(《论语》)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①称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 ②称号: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③称谥号: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④称斋名: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3)称官爵 ①称官名: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

②称爵名: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 (4)称籍贯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 (5)兼称 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6)特殊称谓 ①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②职业+人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 ③姓+之+人名: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左传·僖公三十年》) ④封地+人名: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 2.谦、敬及贱称 (1)谦称 ①王侯自称: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 ②臣子自称: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③一般人自称: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某自幼熟读兵书。(《失街亭》)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环节。了解批判现实主义,必须从对现实主义的认识开始。现实主义是艺术领域中真实、客观地再现生活图景的一种方法。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是生活的形象反映,它忠实于现实,毫不粉饰和回避客观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社会和历史的某些本质的东西。历史上一切真实地记录、表现了生活的典型性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 狄更斯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他揭露剥削阶级的暴行,是出于人道主义思想;他指责革命者的暴力行动,宣扬阶级调和,也是出于人道主义思想,这正是狄更斯思想的两重性有人指出,狄更斯看到了那个时代存在的社会问题,并且用自己手中的笔勇敢的表现出来,这一点值得中国的作家学习。“在这个写作的圈子里,投机取巧的写作比比皆是,有太多撒谎的作家和拍马屁的作家,许多作家并没有起到其作为社会良心的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内地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经济繁荣之下却潜藏着不少社会问题。作家在经历这种社会变迁时,应当用自己的方式将之记录下来,但当代作家做的远远不够。狄更斯对当时所处的时代不回避,敢于如实表达,这恰恰是很多中国作家所缺乏的。 同样的现如今的文坛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最大的特点是作品的速生速朽。有的作家一年出六七部长篇,却难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是换得一些金钱和一时的名气。 我们的时代缺少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缺少指领人们行为道德规范的准绳,文坛的急躁,社会的急功近利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进行交流,人内心的破坏与陷落 也许当代的中国文学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并不少,但能够高于现实,而批判现实的文学作品,实在是太少。在当代中国,虽然有很多作品是批判过去的,但因为毕竟都是一些批判过去社会现状的,所以批判与不批判似乎意义不是很大。 无论古今中外,作为高尚的,且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文学,应该始终站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而不断推陈出新开拓创新。同时文学又作为人类最智慧的老人和清醒的哲学家,时刻叩问着现实和人生,而毫不留情地鞭策和挞伐着社会的丑陋、肮脏、污秽和难看的东西等等。然而,现在的中国还依然有这样的文学吗? 也许作为学校里的学生,可能愚拙浅见,然而,那些历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顶尖级的文学巨匠和泰斗们,他们又哪一位的作品不是出自于这样的正义豪情和博爱的良知才成功登上世界级文学的宝座上的呢?当然,中国曾经有一个文学巨匠是这样的,那就是被毛泽东称之为骨头“是最硬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斗士鲁迅先生了。也许自他以后,从此在中国大地,再没有出现过第二人,或把第二人也全部扼杀了。 文学的根本就是正义和良知,别人不清楚的,别人旁观的,别人正在犹豫或者优柔寡断的,等等,文学便象一把正义的钢刀,它会及时地,敏锐的,且极其准确而又毫不留情地刺向任何不正义之处。或者刺向任何存在缺陷、漏洞和问题的方面。严格来说,文学是为社会服务的,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效敬终身的。可是,我国的文学究竟怎么样了?又究竟都为了什么?又为谁而服务着? 我们的时代缺少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缺少指领人们行为道德规范的准绳,文坛的急躁,社会的急功近利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进行交流,人内心的破坏与陷落。如果文学脱离了豪迈的正义情怀和呐喊的先锋作用,文学就自己把自己束之高阁了,或故意装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味,于是文学便走向了末路和毁灭的边缘。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①描写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性。②描写现实的揭露批判性。③描绘生活画面的广阔性。④塑造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葛朗台)。⑤艺术上的独创性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①产生早,发展快。②有广阔的历史视野。③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站在中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暴露资产阶级的阴暗面。④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品主人公大多是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个人反叛者和野心家的形象。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特点:①以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②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成功的表达了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的生活经历,③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感伤色彩和劝善说教色彩比较浓重。④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勃朗特姐妹。夏洛蒂《简爱》,艾米莉《呼啸山庄》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特点:①名家如林,名作如海,群星灿烂。②文学与民族解放运动密切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重点。③具有悲怆的情调,表达知识分子深广的忧愤,沉重的焦虑,以及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思想。④产生了独特的形象系列,如贵族知识分子的“多余人”形象系列,平民知识分子的“新人形象系列”,胆小怕事而又麻木愚昧的小人物形象系列,骄横愚蠢的地主形象系列,专制贪婪的官僚形象系列。⑤有系统的进步理论作指导。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欧洲等地区的一种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目录 1概述 1 1.1 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标志 1 1. 2 来源

超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神奇现实小说区别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兴起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其出现具有不可复制性。 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有其独特的背景。 政治上:拉美长期处在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受到经济掠夺。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通过垄断公司的形式,控制拉美各国经济命脉,造成了国家经济长期处于依附外国资本主义的地位。发展停滞,资金外流,人们生活困苦不堪。而后来拉美国家虽然名义上赢得独立,但政治上仍受帝国主义的操控,政局动荡不安。外国政府和垄断财团暗中支持反动政客,依靠外国势力提供武器,频繁反动武装政变,政局动荡。 而与此同时,二十世纪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潮到来,也促进拉美人们的觉醒。拉美各国尽管政治经济上存在差异,但共同经历过被殖民和外国资本对本国的剥削,使得拉美人民在维护民族权益的斗争中,使拉美意识上升。有责任的作家不仅反映本国的历史,还反映整个拉美被奴役的历史。他们试图通过文学手段把拉美的真实历史通过文学反映出来。用文学反映现实、干预现实性。马尔克斯的《族长的没落》《百年孤独》都有对拉美历史象征性地呈现。 另外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给拉美人民带来希望,加西尔·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中说他是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拉美的现实是除了政治上长期受奴役外,地理和文化上有其独特性 文化上,混血,多种文化并存。 拉美本土文化有其独特性。历史上,拉美就曾创造出辉煌的古印第安文化。15世纪,就有玛雅,阿兹台克和印加三大文化中心,有源远地文化传统。另外,拉美还是一个种族混杂的地区,除土著印第安人,还有被贩卖到此的非洲黑人,从欧洲移民的白人。他们的生活形态十分复杂。既有殖民者带来的西方科技文明的现代化生活,又有存在大量宗教迷信甚至原始部落图腾崇拜式的生活模式。这种跨度极大、差异迥然的生活形态又和谐地混合在一起,构成拉美“神奇”的现实。直至今天,拉美土著印第安人还盛行神灵崇拜,相信神话传说,并用神话知识认知和解释客观世界。古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阿拉伯文化、西班牙文化以及《圣经》并存。马尔克斯对别人将他作品认定为“魔幻”是很不满的,他认为他表达的是现实中存在的,用现实中的人们思考方式进行创作的。 地理上位于热带,自然条件特殊。 文学上,拉美作家面对贫困落后的现实,作为有责任心的作家,针砭现实迫切希望找到拉美的出路。他们也意识到自身文学与欧美文学之间的巨大差距,进行大量的艺术实验。当然,首先就面对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问题。 在三、四十年代发生一场大争论:发展民族文学是否一定要排除西方文学的借鉴;吸取西方文学的艺术技巧是否一定破坏了文学的民族性? 讨论的结果是如果要使拉美文学尽快赶上去,并超出西方文学的水平,必须先把对方的精华吸收过来再加以改造。墨西哥著名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为了回到原地,首先要敢于走出去,只有浪子才谈得上回头。(这一点与寻根文学面临的处境颇为相似) 但是他们借助现代手法进行创新时,着眼点落实到拉美的现实。如何用文学寻找到本民族的特质,反映现实?六、七十年代拉美文坛主要有四个文学流派:社会

初中文学常识汇总

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 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陈涉世家》 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10.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龟虽寿》。 11.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 12.《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是古代一部记我国河流水道的书,郦道元为之作注。《三峡》 13.王维,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世人称"王右丞",晚年醉心佛学,被称为“诗佛”,作品多有空灵之感,擅长书画,苏轼

赞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竹里馆》 1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尊为“诗仙”。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语言瑰丽活泼。《行路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世尊为“诗圣”,曾任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作品风格沉郁顿挫。代表作为“三吏”“三别”。《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 16.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反映人民疾苦,语言通俗易懂,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钱塘湖春行》《观刈麦》。 17.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马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8.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一起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小石潭记》 19.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泊秦淮》 20.岑参,诗人,是写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论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论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一直都是文学创作的两个主流,无论是哪一种流派兴盛,都抹杀不了另一种流派的存在。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都是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很多共性。在没有学习这两种文学之前,也许只会简单认为这两种流派的区别只在其写作手法上,即现实主义比较客观简洁地描写我们的现实生活,浪漫主义则是运用一些夸张、虚幻的手法,但是认真学过之后,我们发现,这样想是肤浅的。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因此有很多作品歌颂自由平等,思想积极热烈。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主义手法着重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想象,抒写作者的理想,因此往往不同于现实的本来面目。而无论是古希腊的悲剧还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还是荷马史诗和神话,都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浪漫主义文学很重视挖掘历史题材,尤其重视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雨果是其中的领军人物。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因其自身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因此被高尔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影响了文学创作,现实打破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浪漫主义惯用对比和夸张不同,现实主义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主义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以现实性比较强的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在这一时期走向了繁荣昌盛。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差异,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第一、题材主题上 浪漫主义着力于表现理想化中自由平等的“未来型”社会,现实中不存在而在他们心中的生活。但是现实主义文学完全相反,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现实的如实客观的描绘,强调真实地反映生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因为其真实客观地描写了法国上层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现象,被恩格斯称为“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揭露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所带来的贵族衰落史以及因之而出现的金钱统治一切所带来的悲剧。是对现实生活强烈的表现和批判。相比之下,《巴黎圣母院》着重于表现对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这两个美与丑对比十分强烈的人的心灵美,写出了一个悲惨的现实故事,并不是很重视对现实环境的仔细描绘。 第二、人物形象的刻画上 浪漫主义文学将感情的表现体现在非自然的人或者事物身上,也就是传说中的神灵、伟人或者是英雄身上,赋予这些人物伟大崇高的品格和人道主义光辉以及超人的智慧和毅力,显得有些与生活脱节。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描写,着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作家接受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物形象通常都贴近生活,且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他们常常是某种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在他们身上显示了社会历史的盛衰。以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例,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雪莱把普罗米修斯塑造了一个不屈不挠的斗士,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人物。全篇通过神话描写被压迫人民的苦难和暴君的必然下场,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则不同,比如其中的列文,这是一个带有自传性的精神探索者的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教学提纲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精品资料 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理解 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之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要潮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每种文学思潮的出现都有着各方面的因素,现实主义思潮也不例外。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资本主义的彻底胜利,导致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随之转变。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或唯一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改变。于是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形成,一种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应运而生。这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自然科学与哲学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19世纪的自然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突出的是细胞学说、能量转化说和进化论三大成就。作者们以研究者的姿态,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成果进行文学创作,把自然科学成果用于文学创作。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和孔德的实证哲学,以及空想社会等都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 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也是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启蒙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和对细节的描绘,以及浪漫主义文学的心理描写的深刻性和描摹大自然的细致入微都被纳入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视野中, 在上述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产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尽管流行的范围很广,时间也有先后,但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一些基本的特征。 在思想特征上,第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巴尔扎克在写《人间喜剧》时宣称:“法国社会将要做历史家,我只能当他的书记。”他力求“写出许多历史家所遗忘了的历史,即人情风俗史。”他的《人间喜剧》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他善于用小说全面深刻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内容丰富,规模宏伟,成为法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所反映的生活画面非常广阔,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甚至是某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其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现。《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分析研究”和“哲学研究”三大部分,而“风俗研究”又被按照不同场景分类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部分。在《人间喜剧》中,作者塑造了许多场景,有农村、街道和沙龙内室等等,作者把人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写出了不少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共出现了三千多个形象有资本家、政治家、教士和贵族等等。展现了各阶层人的精神心理面貌,反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初中中考文学常识归纳

初中中考文学常识归纳

常识复习 分类记忆 中国古代作家 〓——链接详情 1.《论语》十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同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 子以后的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政冶、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动力的书。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分孙丑》“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膝文公章下》。孟子说“大而化之谓圣”意思是说道理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变化的境界,就叫做圣人了。 3、《列子·汤问》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寓言故事《愚公移山》选于此书。“札(qi)人忧天”出自 4、庄子:《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与 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 3卷,共497篇。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理解 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之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要潮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每种文学思潮的出现都有着各方面的因素,现实主义思潮也不例外。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资本主义的彻底胜利,导致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随之转变。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或唯一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改变。于是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形成,一种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应运而生。这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自然科学与哲学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19世纪的自然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突出的是细胞学说、能量转化说和进化论三大成就。作者们以研究者的姿态,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成果进行文学创作,把自然科学成果用于文学创作。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和孔德的实证哲学,以及空想社会等都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 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也是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启蒙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和对细节的描绘,以及浪漫主义文学的心理描写的深刻性和描摹大自然的细致入微都被纳入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视野中, 在上述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产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尽管流行的范围很广,时间也有先后,但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一些基本的特征。 在思想特征上,第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巴尔扎克在写《人间喜剧》时宣称:?法国社会将要做历史家,我只能当他的书记。?他力求?写出许多历史家所遗忘了的历史,即人情风俗史。?他的《人间喜剧》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他善于用小说全面深刻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内容丰富,规模宏伟,成为法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所反映的生活画面非常广阔,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甚至是某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其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现。《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分析研究?和?哲学研究?三大部分,而?风俗研究?又被按照不同场景分类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部分。在《人间喜剧》中,作者塑造了许多场景,有农村、街道和沙龙内室等等,作者把人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写出了不少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共出现了三千多个形象有资本家、政治家、教士和贵族等等。展现了各阶层人的精神心理面貌,反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第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现实主义着力于暴露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

魔幻现实主义

浅谈历史背景与作家经历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 摘要:魔幻现实主义是在二十世纪中期首先出现,而后影响到世界范围内作家创作的一种文学流派,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寻根文学流派的影响尤为深远。其中魔幻现实指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其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即可以概括为在作品中加入了魔幻的元素,通过这种方式来集中表现现实,本质仍然为现实。本文中讨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着重强调了魔幻现实主义与后现代派中的荒诞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区别,然后介绍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简单介绍了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杰出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随后对本文探讨的核心,历史背景与作家个人经历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的影响,次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讨论了拉美与中国整体的环境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然后选取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三部作品以及莫言的《红高粱》《檀香刑》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历史背景与作家个人经历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创作。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魔幻因素百年孤独莫言 本篇文章讨论的是针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背景即个人经历对其创作作品的影响。因此在讨论问题之前需要对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和有哪些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作品有必要了解。 魔幻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作品 谈到现实主义,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而魔幻现实主义的受众相比之下就要少一些。魔幻现实主义不像现实主义,从古至今一直被作家无意识地不断的使用,而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盛行起来的文学流派,不同于传统的文学集团,他是一种群体性的倾向,是拉美作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个人经历创作出的,主要集中在小说领域。魔幻现实主义被提出后引发了剧烈的反响,后渐渐演变为一种跨越地域与时代的文学流派,并多次获得了诺奖等奖项,因此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魔幻现实主义在文坛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最早是由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发表的一本评论后期表现派绘画的专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中提到的,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区分魔幻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较好区分,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加入了魔幻的元素来反映现实。而魔幻现实主义和超现代主义的区别可以用安徒生·因佩特的话来解释“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阿伯利纳尔曾说到“当人类试图模仿行走时,他创造了与腿并不相像的轮子”,即超现实主义中的现实指的应是自然而非现实主义中的现实,这一点与魔幻现实主义有很大区别。而荒诞派则是利用有原因与结果的悖逆,愿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戴果丰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 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 (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 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

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一、历史背景 1848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年份。法国的二月革命、特别是六月革命,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直接对抗中显示出自觉的阶级意识;1847年、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的新高潮,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就在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伟大的纲领性著作《共产党宣言》。 在西欧革命浪潮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更大的高潮。在波兰,1830年、1846年和1848年相继爆发了反对奥地利和沙皇俄国的起义。在捷克,1848年掀起了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斗争。在匈牙利,1848年的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并发展成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在奥地利和土耳其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几个公国,也都开展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这些革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19世纪40至50年代,北欧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造船、航海、伐木和农业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也先后参加了政权。在欧洲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北欧各国农民运动不断高涨。与此同时,挪威的民族独立运动也逐渐高涨。挪威从14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直是丹麦的附庸国,1814年宣布独立,但不久又被迫与瑞典结成“联盟”。挪威人民长期受异族统治和压迫,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起来斗争,到1905年终于获得独立。 在俄国,从50年代开始,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革命民主主义者逐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成为解放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成为思想界和进步文学的领导力量。 俄国在1853年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50年代末期,农民运动又高涨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速了。舆论界几乎都在抗议农奴制的专制残酷,谴责它所造成的经济落后状况。沙皇慑于革命形势,不得不于1861年宣布进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这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这是俄国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前进的第一步。它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条件,却仍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使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因此,如何对待农奴制改革就成了各派政治力量斗争的焦点。资产阶级自由派和革命民主主义派是这个时期“两种历史倾向,两种历史力量的代表。”自由派赞美改革,掩饰改革后更为尖锐的阶级矛盾,他们力争同农奴主合伙瓜分政权,革命民主主义者则揭露改革的骗局,“宣传农民革命的思想”,因此,他们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60年代初的革命形势很快就被扼杀了。 美国独立以后,北部的工业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可是在南方仍然存在着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蓄奴制。资本主义和奴隶制这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并存引起美国社会内部的深刻矛盾。到了19世纪中期,爆发了南北战争(1861-1865)。在战争中,广大劳动人民和黑人,为黑人的解放作出了重大牺牲,终于以北部的胜利恢复了美国的统一。这次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伟大意义。 内战粉碎了蓄奴主的势力,使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个时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得资本和财富不断集中,形成了垄断资本和金融财团。这些财团操纵着全国经济命脉,控制着国家的政权,决定政府内外的政策,形成了寡头政治。1889年爆发的美西战争,是美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是它进行大规模对外侵略的开端。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发展可扩大,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在美国也得到了广泛传播。1886年5月1日,几个大城市发生了几十万工人的大罢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斗争取得胜利,从此人们开始纪念这一天,称之为“国际劳动节”。1909年3月8日,芝加哥的女工为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第二年在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决定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 二、文学状况 这一时期的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并进一步显示出各自特点。英、法等国的文学在持续发展,但批判锋芒有所减弱。此时,文学重心发生转移,俄国和北欧文学取得的成绩最高。 1.法国 法国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是福楼拜。 2.英国 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哈代。 3.俄国 19世纪下半叶,是俄国文学的黄金时期。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俄国文学一越成为世界文学大国。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迈进的第一步。它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但仍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围绕这次改革,资产阶级自由派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前者赞美改革,后者认为改革只是骗局,宣传更为彻底的“农民革命”思想。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的分歧,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以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发表了大量的论著,主张文学应成为“生活的教科书”和具有“人民性”,成为现实主义文学繁荣的理论基础。 这一时期的文学和前期相比,突出的变化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多余人”形象被“新人”形象所取代。这种变化说明,贵族知识分子已经逐渐丧失其进步意义,平民知识分子登上了政治舞台,人民群众已经开始觉醒。 “多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之后,莱蒙托夫在小说《当代英雄》中塑造了“多余人”毕乔林、屠格涅夫(1818-1883)在小说《罗亭》中塑造了“多余人”罗亭的形象,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摩夫》成为最后的“多余人”形象。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地特点俄国革命与现实主义文学;向内转地趋势;长河小说地集中涌现;与现代主义地融合. 《臣仆》()赫斯林是一个小造纸厂老板地儿子,自幼胆小如鼠,但欺软怕硬,残忍成性,经常欺每自己地妹妹和犹太同学,入大学后参加了反动学生组织“新条顿团”,进一步滋生起沙文主义情绪.后来赫斯林承父业当了老板,先是投靠自由党首领布克,又看到保皇党势力大,又倒向贵族伍尔科等人,还告发布克地女儿侮辱皇帝.后又与社会民主党内地工人贵族相勾结,通过出卖工人利益而当上了市议员,此后赫斯林步步高升.全书以赫斯林主持地德皇纪念碑落成典礼和布克地死为结局. 《布登勃洛克一家》()地点:德国吕贝克市人物:布登勃洛克一家哈特根施特罗姆时间:十九世纪年代事件:布登勃洛克一家地兴衰史哈特根施特罗姆地发家史《布登勃洛克一家》()《易卜生主义地精华》戏剧是“思想地工厂,良心地提示者,社会行为地说明人,驱逐绝望和沉闷地武器,歌颂人类上进地庙堂.”它地重要性“只有中古地教会可比.”《鳏夫地房产》()《华伦夫人地职业》()《英国佬地另一岛》()《巴巴拉少校》()《伤心之家》()《苹果车》()你祖国地政府?我就是你祖国地政府,我,还有拉莎罗斯.你以为你以为再加上半打你这样半生不熟地政客,跑到那个胡说专家俱乐部里坐成一排,就能够管得了安德谢夫拉莎罗斯公司吗?不行地,朋友.怎么对我们有利,你们就得怎么干.战争对我们有利,你们就得制造战争.和平对我们有利,你们就得维持和平.在商业上,我

们商定了什么措施,你们就会发现什么有其必要.我需要什么来保持 我地利润,你们就会看出,我地需要正是国家地需要.别人需要点什 么来降低我地利润,你们就调出警察和军队弹压他们. 谁出公道地 价钱,就把军火卖给谁,不管他是什么人,什么主义;是贵族党还是 共和党,是虚无党还是沙皇,是资本家还是社会主义者,是基督教还 是天主教,是强盗还是警察,是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无论他是 哪一类地人,无论是什么情况、什么民族、什么信仰,干地什么糊涂 事儿,进行地什么伟大地事业,犯地什么罪,都一视同仁. 《福尔赛世家》《有产业地人》()《骑虎》()《出 租》()《现代喜剧》《白猿》()《银匙》() 《天鹅之歌》()《尾声》《女侍》()《开花 地荒野》()《河那边》()《福尔赛世家》老乔里恩小 乔里恩伊琳琼乔恩《人性地枷锁》斯宾诺莎说:“我把人 类在控制和克制感情上地软弱无力称为奴役;因为一个人为感情所支 配,行为便没有自主权,而受命运地宰割.” , 劳伦斯地 主要作品《白孔雀》()《儿子与情人》()《虹》《恋 爱中地女人》()《查特里夫人地情人》( ' )未来派时期作 品《穿裤子地云》罗斯塔之窗及讽刺诗《开会迷》政治抒情诗(苏 联诗歌史上地里程碑)《列宁》《好!》《放开喉咙歌唱》(放声 歌唱)《苦难地历程》(三部曲)《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 暗地早晨》《彼得大帝》《钢铁是怎样炼成地》人最宝贵地是生 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地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

浅析中西现实主义文学

浅析中西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引言 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欧洲各国在英、法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相继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过渡。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着文学,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和特色,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而发展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主要倾向是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比较自觉的文艺流派,现实主义通常是指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取代浪漫主义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和运动

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实际运用时间相当早远,但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作为一个名称提出来,恩格斯为“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888年4月初致玛.哈克奈斯信)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已指出存在3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方式,第1种便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家(阿尔贝蒂、达·芬奇、卡斯特尔韦特罗等)坚持并发展了“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狄德罗和莱辛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坚持文艺的现实基础,肯定美与真的统一,强调艺术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辩证关系。狄德罗和莱辛在《沙龙》、《画论》、《汉堡剧评》等论著中针对新古典主义束缚文艺的清规戒律,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对近代现实主义文艺的兴起产生了促进作用。 西方现实主义著名作品层出不穷,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就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巨著《人间喜剧》即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巴尔扎克的阶级同情,是在注定要灭亡的贵族一边的,然而他同情的泪水挡不住他现实主义的目光,他不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