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分类, 来源与功能研究进展

反式脂肪酸分类, 来源与功能研究进展
反式脂肪酸分类, 来源与功能研究进展

最新国际疾病分类及手术与操作编码指导原则

国际疾病分类及手术与操作编码指导原则 疾病分类 (一)编码查找方法、主导词查找方法 第一步:确定主导词; 第二步:在索引中查找编码; 第三步:核对编码。 确定主导词有九种方法: 1.主要是由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担任,常被置于诊断术语尾部; 2.疾病的病因常可作为主导词,不过细菌、病毒虽然是病因,但不 能作为主导词,因此要以临床表现作为主导词; 3.以人名、地名命名的疾病(包括综合症)可以直接查找 4.寄生虫病直接查“侵染”; 5.“综合症”可以直接作为主导词,但以下的修饰词不含有人名、 地名; 6.以“病”结尾的诊断,首先要按全名称查找(去除明显的修饰词), 如果查不到可以将“病”作为主导词; 7.第15章妊娠、分娩、产褥期是对其并发症的分类,从时间上可分 为三个阶段,妊娠阶段的并发症主要以“妊娠”作为主导词,分娩阶段的主导词主要以“妊娠”为主导词,产后阶段的并发症主要以“产褥期”为主导词; 8.损伤如果指出了类型如:脱位、撕裂,就要以损伤的类型为主导 词,如果指出的是砍伤、穿刺伤等具有开放性的损伤,要以“伤

口”为主导词,没有指出任何情况的以“损伤”为主导词; 9.解剖部位一般不做主导词,但部位作为被修饰词时,可作主导词。 10.ICD—10三部分索引常见主导词: 疾病和损伤性质索引:常采用医学术语、名词或形容词、疾病的临床表现词汇为主导词。 药物和化学制剂表索引:采用药物和化学制剂的名称为主导词。(二)基本编码规则 1、单一编码与多数编码:统计报表只要求一个主要编码,三级医院 至少采用5个疾病诊断编码和3个手术操作名称编码才可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2、编码级别:有亚目的必须编码至亚目。统计报表只要求编码到亚 目。ICD-10中有一些类目没有亚目编码,如:新生儿破伤风(A33),这时只有编码至类目。对三级医院要求编6位数扩展码,对于手册中没有的疾病编码各医院可以采用临时增加六位数编码。 3、慢性病急性发作:原则上按急性病编码,但对于一些在治疗中没 有其他特异性治疗的,仍将按慢性病编码。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要编码于:J44.1(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中)。 4、怀疑诊断:在病人出院后仍不能做出肯定诊断时,按下列方法处 理: ①只有一个怀疑诊断,要假定为实际情况编码,如可疑肝炎,按 肝炎编码。 ②当一个症状或体征后面跟随一个和多个怀疑诊断时,只编症状

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2009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 国际疾病分类技能水平考试(一) 一、填空 1.其他和未特指传染性病因的肠炎、胃肠炎原分类于K5 2.9。新版ICD-10将其分类于A09。 2.疾病分类轴心是分类的尺度(标准),它取自于疾病的某一种特征。 3.编码时对病案进行分析,最低限度应当分析的部分包括病案首页、出院摘要、手术报告、病理组织学报告等。 4.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是对其并发症的分类,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此章最佳主导词分别是妊娠、分娩、产褥期。 5. ICD-10有的肿瘤部位编码在索引的形态学编码之后直接列出,他们是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不区分部位的肿瘤、特殊组织的肿瘤和某些未指出部位的肿瘤。 6.我国对围生期的规定是从妊娠的第28周开始至产后的7整天结束。 二、选择题(共5分,每题1分) 1、归类于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一章的是(B) A、肾功能实验异常 B、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C、血糖水平升高 D、颅内占位性病变 2、禽流感性肺炎被分类于(B) A、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B、呼吸系统疾病 C、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 D、消化系统病

3、第二版ICD-10的各章排列是(C) A、严格按照英文字母排序 B、完全打乱字母排序 C、个别章没有按字母顺序排列 D、与第一版一样排序 4、“骨疡型中耳炎”的主导词查(D) A、中耳炎 B、耳炎 C、炎 D、骨疽 本题要求掌握:“中耳炎”的分类及主导词 5、臵入血管支架的血管根数的编码可以(B) A、作为主要编码 B、作为附加编码 C、省略编码 D、只作冠状血管的附加码 本题要求掌握:手术分类00.4的编码原则。适用于冠状血管和周围血管,要与其他操作编码共同使用,只能作附加编码,说明臵入支架的根数。 三、判断题:(共5分,每题1分) 1、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需要编附加码说明感染的病原体。(√) 本题要求掌握:类目B95-B97细菌、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病原体的编码原则,作为附加编码补充说明感染的病原体。 2、组织和器官的活组织检查应分类于第十七章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本题要求掌握:组织和器官的活组织检查分类方法 3、所有药物制剂的使用都可以编码于ICD-9-CM-3中的00.1药物制剂的类目(×) 本题要求掌握:ICD-9-CM-3中00.1的适用范围。 4、起源于原发部位的癌统称为原发癌(×) 本题要求掌握:原发癌、原位癌的定义及区别。

国际疾病分类ICD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10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 ICD-9与ICD-10区别 首先,分类的名称由“国际疾病分类”改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全书由二卷改为三卷。增加了分类章节,扩大了核心内容,由原来的l7章变为2l章。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病,各章的排列顺序做了适当的调整。其次,ICD-10 首次引用了字母编目,由原来的“纯数字编码”改为“字母和数字的混合编码”。I CD-10另一个革新是在某些章接近末尾的类目设立操作后的疾病。再次,ICD-9每章开头的不包括“注释”,在ICD-10扩展用于解释各章的某些内容。ICE-10中将星号信息归纳为82个单纯星号的三位数类目中数供选择使用。 ICD的发展历史 ICD已有110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91年为了对死亡进行统一登记,国际统计研究所组织了一个对死亡原因分类的委员会进行工作,1893年该委员会主席Jacques Bertillon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法《国际死亡原因编目》,此即为第一版。以后基本上为10年修订一次。1940年第6次修订版由世界卫生组织承担该工作,首次引入了疾病分类,并强调继续保持用病因分类的哲学思想。1994年在日内瓦第10次修改版本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目前全球通用的ICD-10.

ICD的分类原理 ICD分类依据疾病的4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每一特性构成了一个分类标准,形成一个分类轴心,因此ICD是一个多轴心的分类系统。 ICD分类的基础是对疾病的命名,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但疾病又是根据他的内在本质或外部表现来命名的,因此疾病的本质和表现正是分类的依据,分类与命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当对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赋予一个编码时,这个编码就是唯一的,且表示了特指疾病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他在分类里的上下左右联系。 ICD的使用方法 (1)ICD的分类编码查找 疾病分类编码的操作方法,基本上可分为4个步骤: (1)首先要确定主导词,相当于在图书馆中检索时所用的主导词。 (2)确定主导词后,在字母索引中(第三卷)查找编码。 (3)把查到的编码在类目表中(第一卷)核对编码,看是否正确。 (4)对于肿瘤的编码操作,由于要求有两个编码,所以要再次操作。 (2)主导词的选择 主导词的确定是编码操作环节中重要的一步,其选择方法有以下几条:

反式脂肪酸在体内如何代谢

反式脂肪酸在体内如何代谢 1、反式脂肪酸同顺式脂肪酸一样能作为能源同样会被氧化而供能; 2、反式脂肪酸的确会导致VDL(极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它在体内的积累是因为不能通过脂合成途径合成体内其他脂质。 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包含至少一个反式结构的双键。 反式脂肪酸的来源于食品工业加工产生“氢化油”中以及反刍动物体内。 在食品工业中,由于天然植物油的双键是“顺式”结构,这种油抗氧化能力差,不稳定,工业上将植物油氢化,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油脂异构化产生了“反式”双键。以rans 9-Elaidic Acid(t9一C18:1)为主。 反刍动物的油脂以及牛奶中也存在反式脂肪酸,这是由于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将脂肪酸氢化而产生。以trans 11.Vaccenic Acid(t11一C18:1)为主,也还有顺9,反11一共轭亚油酸(c9, t11一CLA)和反10,顺12一共轭亚油酸(t10,c12一CLA)。 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体内VDL/LDL的水平,易导致心血管疾病、肥胖、胰岛素抗性、糖尿病等。 共轭亚油酸也是一种反式脂肪酸,但共轭亚油酸却与其他反式脂肪酸不同,它具有抗癌、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 反式脂肪酸在体内如何被氧化?

饱和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大致经过4个步骤,既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这四个步骤。 由于反式脂肪酸为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先讲单不饱和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 体内正常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都是顺式的,它们活化后进入β-氧化时,生成3-顺烯脂酰CoA, 此时需要顺-3反-2异构酶催化使其生成2-反烯脂酰CoA以便进一步反应。2-反烯脂酰CoA加水 后生成D-β-羟脂酰CoA,需要β-羟脂酰CoA差向异构酶催化,使其由D-构型转变成L-构型,以 便再进行脱氧反应(只有L-β-羟脂酰CoA才能作为β-羟脂酰CoA脱氢酶的底物)。 下图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示意图: 从不饱和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可以看出,其“顺式”双键需要首先经过异构酶的催化变成“反式”双键才能进行 下一步氧化反应,而反式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则不需要经过顺-3反-2异构酶的催化,直接完成加水、脱氢和硫解过程。 反式脂肪酸在体内的积累和对VDL/LDL水平的影响 体内的脂质作为前体能合成其他多不饱和脂肪酸,该过程需要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参与,但是该类酶 的底物为顺式双键,含有反式双键的脂肪酸则不能被延长或去饱和而被积累下来。

优选国际疾病分类技能认证考试理论试卷分析

2010年6月国际疾病分类技能认证考试理论试卷分析 一、填空 1、《疾病和手术标准命名》的英文缩写是SNDO,国际疾病命名法英文缩写是IND。解释:美国医学会1928年编著的《疾病和手术标准命名(Standard nomenclature of diseases and operations)》,用于临床诊断书写和病案编目工作,1961年的第5版,经上海市刘钰泉和周倬然翻译为中文,被我国广泛用于病案的疾病和手术编目,缩写是SNDO。 国际疾病命名法(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of diseases)是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对国际疾病命名标准化联合开展的项目,列入疾病和有关分类的家族,缩写是IND。 2、我国临床上颈椎病的特定含义是指颈椎骨性关节炎,乳腺增生是指乳房纤维囊性病。 解释:颈椎病是一个广义的诊断,多指老年性退行性病变,包括颈椎的任何疾病。如:骨性关节炎,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颈椎裂等,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骨性关节炎,这里列出的“颈椎病”应是颈椎骨性关节炎。 乳腺增生,也是临床常用的诊断名称,临床医师将乳腺肥大也诊断为乳腺增生。编码时一定要注意阅读病历,常指的乳腺增生是一种非肿瘤性的乳腺结节疾病,乳房纤维囊性病又称乳腺纤维腺病。 3.特殊组合章中的最后分类章包括第18章和第21章,附加编码章是第20章。解释:ICD-10第18章是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他处者。第21章是影响健康状态和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这两章所列内容当有明确的病因或其他的疾病情况时,他们的编码只作为附加编码。病因明确就会分类于其他章节,例:指明因为妊娠增加体重被分类于第15章编码O26.0。没指明原因的体重增加只能分类到第18章编码R65.3。最后分类章答案是第18章和第21章。 ICD-10的20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是用来说明损伤或中毒的原因对环境事件的情况,因为损伤或中毒的结果已被分类到第19章作为主要编码,为了说明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第20章只能作为附加编码。 4.疾病性质分类是对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的分类和对损伤、中毒临床表现的分类。 5.在三卷索引肿瘤表菱形号只标于骨的解剖部位,只适用于骨的原发性肿瘤。解释:菱形号◇只在第三卷肿瘤解剖部位的索引表中“骨(骨膜)◇标注”,提示凡发生于骨的肿瘤,即来源于牙源性、骨和软骨的肿瘤,讲课中常说的形态学编码M918-M934骨的原发性肿瘤解剖部位要编在标有菱形号◇。凡是发生在骨的肿瘤形态学编码不是M918-M934的,也不是M8812/3都是转移到骨的编码C79.5。答案是只适用于骨的原发性肿瘤,一些同志错误的回答继发性肿瘤。 6. ICD-9-CM-3手术分类编码级别为当没有细目时,可以编码至亚目。

反式脂肪酸定义及危害

反式脂肪酸的定义及危害 反式脂肪酸的定义为若脂肪酸中含有不饱和双键,且这些双键是独立的(非共轭),则此类脂肪酸为反式脂肪酸. 氢原子在碳链的两侧,碳链以直链形式构成空间结构,其空间构象成线性,与饱和脂肪酸相似反式的脂肪酸的油脂多为固态或半固态,熔点较高。反式脂肪酸表现的一些特性是介于饱和脂肪酸和顺式脂肪酸之间的. 膳食中的TFA 90%左右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只有一小部分为双烯和多烯不饱和脂肪酸。 危害: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多时可使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增加罹患冠心病的危险。过量的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1 影响生长发育 反式脂肪酸能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会因母亲摄入人造黄油使 婴幼儿被动摄入反式脂肪酸。而受膳食和母体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母乳中 反式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1%~18%。反式脂肪酸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 使胎儿和新生儿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的缺乏症,影响生长发育;对中枢神 经系统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干扰婴儿的生长发育。 2 导致血栓形成 反式脂肪酸有增加血液粘稠度和凝聚力的作用。有实验证明,摄食占热量6%反 式脂肪酸的人群的全血凝集程度比摄食占热能2%的反式脂肪酸人群增加,因而 使人容易产生血栓。 3 促进动脉硬化 研究人员发现:在降低血胆固醇方面,反式脂肪酸没有顺式脂肪酸有效;含有丰 富反式脂肪酸的脂肪表现出能促进动脉硬化。具体表现在反式脂肪酸在提高LDL 水平的程度与饱和脂肪酸相似;此外,反式脂肪酸会降低HDL水平,这说明反 式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更有害。 4 诱发妇女患Ⅱ型糖尿病 Frank Hu博士在为期14年的研究中分析了84000多例妇女的资料[6],结果表明,虽然与碳水化合物的热量相比,她们摄入的脂肪总量、饱和脂肪或单不饱和脂肪均和患糖尿病无关,但摄入的反式脂肪含量却显著增加了患糖尿病的危险。硬化处理过的植物油可能要比饱和的动物脂肪更为危险,因为这种处理会增加其中的反式脂肪含量。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无论其年龄、种族及性别差异如何,他们患心脏梗塞或中风的危险性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3倍以上,这也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疾病的危险实际上和那些心脏病患者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胰岛素耐受性不仅会提高血糖水平,而且还会通过对脂肪代谢的不利影响而升高对心脏有害的LDL含量。 5造成大脑功能的衰退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的研究与进展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研究与进展 王焱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病案室天津300192) 【摘要】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被广泛证明应用于医疗保险支付制度中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上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DRGs在我国医疗保险领域的实践状况的基础上, 结合国外经验, 对制定中国版DRGs进行了探析, 提出在医疗保险制度中实施DRGs支付方式的要点以及相关的解决对策, 即通过规范疾病诊断和编码、制定临床诊疗规范、建立科学的病种成本核算系统和完善医疗质量监督机制, 实现DRGs在我国医疗保险支付制度中的应用。 【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支付方式;医疗费用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417-02 近几十年来, 如何解决稀缺的卫生资源与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的冲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难题,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寻求能够控制卫生费用增长的有效途径。上世纪80 年代, 美国研制出一种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ystem, DRGs)为基础的预定额付费方式(ProspectivePayment System, PPS),将传统的实报实销的后付制转变为预付制,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在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和过度医疗服务需求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此后,不少国家均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DRGs-PPS付费制度。 1DRGs在国外的应用及发展 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 System DRGs)是一种病例组合方式,它综合考虑病例主要诊断、附加诊断、手术、并发症/合并症、年龄、入院情况、出院转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病例进行分类组合成若干诊断相关组,每一组都有较高的同质性,有着相同的卫生资源消耗,经过超大样本量的研究,制定出每组病例的支付标准,结合预付费制度,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向第 三方(如医保部门)支付一定的费用,由第三方向医疗机构按患者的DRGs分组付费,改按项目付费为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从而 有效地制约医院的医疗行为,激励医院降低成本,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2、3]。 1.1DRGs源于美国。最初DRGs是将医院特定病种与其所消耗医疗费用联系起来的付费方案,是用于根据消费水平和病情相似程度将住院病人分组的系统。由于在医疗服务市场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出现了诱导需求,即需方被动和供方垄断性,医生掌握的专业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决定消费者的选择。医院里大约80%~90%与经济相关的决定是由医生做出的[4]。诱导需求会导致医疗资源利用的不公平、低效率和过快增长,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国家卫生筹资管理局于1983年应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款制度付费方式。该系统在公平有效地分配和管理卫生资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借鉴为医疗卫生支出的依据[5]。 1.2英国对DRGs的研究。英国的病例组合研究开始于1986年,在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后,形成卫生保健资源分类法(Health- care Resource Groups, HRGs),主要用于卫生资源的管理和医疗的评价。到1997年, HRGs已经推出了第3代版本,其病例不仅仅局限于住院病人,急诊病人和门诊病人亦被分门别类进行组合研究[6]。

反式脂肪酸的现状及控制

与媒体沟通资料 反式脂肪酸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一、反式脂肪酸的产生原因(来源) 1.天然来源——反刍动物(牛、羊)肉、脂肪、乳及乳制品 牛奶、羊奶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3%~5%。 2.植物油氢化加工——氢化植物油、起酥油 用氢化过程植物油变成固体或半固态油脂,反脂肪酸就在上述工艺中产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担心存在于荤油中的胆固醇可能会对心脏带来威胁,植物油又有高温不稳定及无法长时间储存等问题。 优点:熔点高、氧化稳定性好、货架期长、口感好,易储存 3.植物油精炼和烹调过程 植物油在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热聚合反应,造成脂肪酸的异构化,产生部分反式脂肪酸。有研究表明,高温脱臭后的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可增加l%—4%; 另外,在不当的烹调习惯中,过度加热或反复煎炸也可导致反式脂肪酸的产生。 二、氢化油脂 ?特点:熔点高、氧化稳定性好、货架期长、口感好,易储存。 ?应用范围: ?主要应用于烘焙和糖果行业,也可应用在饮料、冰激凌、煎炸等其他一些食品领域,通常出现在面包、饼干、蛋糕、代可可脂巧克力及派等食品

的夹心、涂层或面饼中。 采用部分氢化工艺的植物油脂会含有反式脂肪酸,但不同氢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因加工工艺不同差异很大。完全氢化的植物油脂不含反式脂肪酸。 三、食用专用油脂中降低反式脂肪酸的方法 ?酶法或化学酯交换 通过酶或化学催化剂的作用,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式脂肪酸含量极低。是取代氢化工艺生产低反式脂肪酸含量产品的理想技术。 ?产品配方的调整 通过加入一些有特殊性能的油脂(例:棕榈油或高油酸/低亚麻酸油),代替氢化油脂,在保持甚至提高油脂应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反式酸的含量。 ?改进氢化工艺技术 采用新型贵金属铂(Pt)或钯(Pd)替代传统的镍(Ni)为催化剂,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氢化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地降低反式不饱和脂肪酸。 ?分提技术 以棕榈油为例,通过分提技术获得不同性能的产品,分提过程不产生反式脂肪酸。 四、反式脂肪酸的健康危害 1、提高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及三甘油脂(TG),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CVD或CHD)的危险,危险性与饱和脂肪酸相似。 2、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影响健康。 3、抑制胰岛素(insulin),导致血糖值上升。

浅谈反式脂肪酸

浅谈反式脂肪酸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反式脂肪酸开始被我们使用。而近期,有关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不利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我根据相关科学知识浅谈一下反式脂肪酸的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 一、反式脂肪酸的性质、构成及特点。 反式脂肪酸又称为逆态脂肪酸,属不饱和脂肪酸指至少含有一个反式构型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一般是由4到24个碳原子组成的线形链,双键2个碳原子上结合的2个氢原子分别在碳链的两侧,在室温下呈现固态。反式双键的存在使脂肪酸的空间构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反式脂肪酸分子呈刚性结构,性质接近饱和脂肪酸。空间结构的改变使反式脂肪酸的理化性质也产生了极大改变,最显著的是熔点,一般反式脂肪酸的熔点远高于顺式脂肪酸,如油酸的熔点是13.5℃,室温下呈液体、油状,反式油酸的熔点为46.5℃,室温下呈固态、脂状。 二、反式脂肪酸的来源 反式脂肪酸普遍存在于多种天然食物中,如牛羊肉、乳及乳制品、水果和蔬菜等。虽然普遍存在,但是自然界中本身存在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很低,大部分是由人工合成的。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1)反刍动物(如牛、羊)的脂肪组织和乳及乳制品,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反刍动物肠腔中的丁酸弧菌属菌群的酶促生物氢化作用,形成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异构体,这些脂肪酸能结合于机体组织或分泌入乳中。(2)食用油脂的氢化加工商品为了防止食用油脂的酸败、延长保存期、减少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气味及味道,20世纪60年代初期兴起了油脂氢化加工的生产工艺。通过对油脂的氢化加工,可形成多种双键位置和空间构型不同的脂肪酸异构体。通常情况下液体植物性脂肪含反式脂肪酸较少,固化油脂含反式脂肪酸较多,平均占总脂肪的30%左右,如豆油、色拉油和人造黄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一般在5%~45%之间,最高可达65%。(3)温度过高的油,精炼油及烹调油加热温度过高时,部分顺式脂肪酸会转变为反式脂肪酸。因此,烹调时应尽量避免油温过高。膳食反式脂肪酸的其它来源还包括蔬菜(卷心菜、菠菜、豌豆)、禽肉、猪肉、鱼和蛋等,由于其含量有限,在膳食中所占的比例甚微。 三、食用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12-反式脂肪酸的研究进展概要

(序号:101A1044 )北京化工大学 第十届“萌芽杯”参赛作品—A类 作品名称:反式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类别(综述类/实验类):综述类 指导教师:孙巍 负责人:裴丹钰 联系方式: 2014年6月8日

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介绍指导老师介绍: 团队成员介绍:

目录 摘要 (4) 关键词 (4) 第1章引言 (4) 第2章反式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5) 第2.1节反式脂肪酸的概况 (5) 2.1.1 反式脂肪酸的简要介绍 (5) 2.1.2反式脂肪酸的历史背景与发展 (7) 2.1.3反式脂肪酸的使用现状及对人体的危害 (8) 2.1.4各国对反式脂肪酸的规定与限制 (11) 第2.2节反式脂肪酸的检测方法 (14) 第2.3节反式脂肪酸的减少与替代方法 (15) 第2.4节反式脂肪酸知信度调查结果的讨论 (24) 第3章总结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8) 附录 (28)

反式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裴丹钰,惠园园,吕博妮 摘要:反式脂肪酸存在于天然物质和加工食品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为大家所熟知。本论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介绍了反式脂肪酸历史背景与发展、危害、各国对反式脂肪酸的规定与限制、检测方法,归纳整理出反式脂肪酸减少与替代方法,并且在论文中对每一部分都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反式脂肪酸、危害、政策法规、减少与替代方法 第1章引言 日常生活中反式脂肪酸主要来自于氢化油。含反式脂肪酸的氢化油成本低廉,效果却可以与天然黄油相媲美。出于口味、工艺及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在饼干、糕点、煎炸食品(薯条)、调味品(花生酱)等许多食品的生产中会使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起酥油、氢化植物油,易使某些食品中会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食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但随之而来的是反式脂肪酸引起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这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如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影响婴幼儿发育、导致糖尿病等,对于反式脂肪酸的有关知识,我们应该有所了解。 本文概述了反式脂肪酸的历史背景与发展、使用现状与危害、各国政策法规、检测方法,主要归纳整理了并介绍减少与替代方法,并对反式脂肪酸的知信度进行调查。 在查阅资料与调查过程中发现,关于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研究在国外己比较系统,有关方面都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反式脂肪酸在人体健康方面,如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是否具有直接相关性以及致病机理等的研究都还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国内由于营养知识的缺乏,使得我国居民对反式脂肪酸的认识较为落后,牛羊肉、乳制品消费的不断增加以及人造奶油等氢化油的大量使用,反式脂肪酸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技能水平继续教育测验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技能水平继续教育测验 《中国病案)2011年第12卷第6期?71? 胀占40.48%,并从镜象中得知,各证型外感咳嗽患者虽多有咽部粘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充血,肿胀及一些其它咽部表现,但咽部异常表现一般程度较轻,详见表1.而喉部异常者则相对较少.由此可知,外感咳嗽患者无论属寒证, 热证,燥证,其喉镜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因而治疗外感咳嗽的时候,都应重视咽喉不利的证候和利咽喉药物的辨证使用. 表1 喉镜咽部检查情况统计 3 讨论本课题观察的8 4 例外感咳嗽患者中,接受间接喉镜检查者83 例,纤维喉镜1 例. 检查结果显示:84 例患者均有咽喉部或粘膜或淋巴滤泡或侧索或扁桃体或会厌或杓区或室带或声带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异常率高达100%.说明外感咳嗽绝大多数患者确存在咽喉不利证候. 目前,咽喉不利作为一个中医证候,在临床中主要依据"四诊"的诊察结果来判断.咽喉部的望诊如果不使用检查设备只能望到咽,不能看到喉,故借助喉镜作为中医四诊的延伸.因目前对于如何从西医喉镜检查报告中解读出中医证候内容尚无公认说法,故本论文仍参照目前中医内科,外科,耳鼻咽喉科常用病因病机分析方法来解读喉镜像的望诊证候.喉镜像的报告本次依然采用西医耳鼻喉科的常规报告方式.具体观点如下:(1)"充血"解读为毒热(+++),火热(++),风热和燥热(+)实证或虚火上攻(+);(2)" 肿胀" 解读为气滞水停,气滞血瘀,火劫成瘀,痰瘀互阻,痰浊凝结, 热毒壅盛,风火热毒,风热犯冲,湿热犯冲,风热挟湿等实证, 或气虚水停,气虚血瘀,虚火上攻,气虚挟湿等虚实挟杂证; (3)"充血"与"肿胀"同时存在解读为"红肿"."+" 为风热犯冲(实热症),风热挟湿(合邪实证)或虚火攻冲(虚热证)等. II ++" 为火热犯冲,痰热攻冲,湿热阻冲等实证."+++" 为表热犯冲,风火热毒攻冲,热表酿脓,湿热痰热结喉等实证;(4)"肥厚"解读为痰湿久蕴,痰瘀互阻,或气虚,阳虚等虚证,多为久病痼疾,不是新感;(5)"分泌物"解读为痰,湿,浊, 脓等实邪,或气,血,阴,阳不足,运化失常所产生的虚邪. 研究结果显示,咽粘膜充血者占到患者

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进展

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对于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部分。遗传疾病的起因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所以根据其遗传物质的不同病变可以分为许多种类。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遗传疾病的种类病因以及预防治疗也在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果。基因治疗就是从根源上解决遗传疾病的方法,在研究上不断推新,但还是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遗传疾病是生物自身的一种缺陷变异,与其他疾病不同其研究必然更加复杂其治疗也更为困难,所以做好预防也十分重要。 Abstract: Research in human genetic diseas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is part of human history and culture.The cause of genetic diseases are caused by the genetic material change ,so according to the genetic of different pathological changes can be divided into many typ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the type of genetic disease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treatment is in constant new achievements.gene therapy is the solution to the genetic disease from the root,continuously push new in research,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unsolved problems .Genetic disease is itself a flaw in human,unlike other diseases its research necessity more complicated the treatment is also more difficult,so prevention is also important. 关键词:遗传疾病概念,基因突变,分类,区别,基因治疗,预防与优生。引言: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是必然随着人类不断发展的而不断进步,了解人类遗传疾病当今研究进展能够使人更加清晰的明白遗传疾病的病因,种类治疗以及预防,能够对人类健康,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及人的优生优育有很大的影响与帮助。 一、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及其病因 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 其概念解释了遗传类疾病的病因,遗传疾病不光是人类,所有生物其遗传疾

对于反式脂肪酸的看法

成绩论文题目:对于反式脂肪酸的看法 课程名称:生活中的有机化学 授课教师:张治广 院系:国际艺术学院 年级:2014级 姓名:卢雪 学号:140200505

对于反式脂肪酸的看法 一、认识反式脂肪酸 脂肪酸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基所构成。我们常提到的脂肪,就是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这些脂肪酸分子可以是饱和的,即所有碳原子相互连接,饱和的分子室温下是固态。当链中碳原子以双键连接时,脂肪酸分子可以是不饱和的. 中国GB/Z21922-2008《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中是这样定义的,反式脂肪酸是油脂加工中产生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非共轭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 总和,通过氢化过程使植物油变成固态或半固态油脂,反式脂肪酸就在上述工艺中产生。 这是反式脂肪酸的科学定义,听上去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是实际上却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我要从生活的角度介绍它。 反式脂肪酸是通过反式键形成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加氢可将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转变成室温下更稳定的固态反式脂肪酸人类使用的反式脂肪主要来 自经过部分氢化的植物油。氢化植物油与普通植物油相比更加稳定,成固体状态,可以使食品外观更好看,口感松软;与动物油相比价格更低廉,而且在20世纪早期,人们认为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健康,用便宜而且“健康”的氢化植物油代替动物油脂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进步,因而大量氢化油被运用到了食品加工里。 可以说,所有添加了氢化油的食物里都有反式脂肪酸的存在,如薄脆饼干、焙烤食品、谷类食品、面包、快餐如炸薯条、炸鱼、洋葱圈、人造黄油特别是粘性人造黄油,牛奶、羊奶,糖果类。有研究人员证明,品牌食品百分之百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又称反式脂肪、反式酸、逆态脂肪酸和转脂肪酸等. 二、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常见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有:一、各色高脂肪零食,如泡芙、薄脆饼、油酥饼、蛋黄派或者草莓派等;二、各色蛋糕,如生日蛋糕、奶油夹心饼等;三、各色薄脆饼干、曲奇、威化饼干等;四、脂肪含量高的面包,如起酥面包、丹麦面包等;五、各种以“植物末”或“奶精”命名的,如咖啡伴侣、珍珠奶茶等;六、休闲零食,

反式脂肪酸的产生、危害及控制措施

反式脂肪酸的产生、危害及控制措施 反式脂肪酸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trans)双键的非共扼不饱和脂肪酸。天然脂肪酸中的双键多为顺式(cis),氢原子位于碳链的同侧,反式双键的两个氢原子位于碳链的两侧。反式双键的键角小于顺式异构体,其锯齿形结构空间上为直线型的刚性结构,这些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具有比顺式脂肪酸更高的熔点和更好的热力学稳定性,性质更接近饱和脂肪酸。 一、反式脂肪酸的产生 1.天然的反式脂肪酸 天然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来自于反刍动物(如牛、羊)的肉和乳制品,但含量很低,主要是由饲料中的部分不饱和脂肪酸经反刍动物瘤胃中微生物的生物氢化作用生成的。主要途径是亚油酸(Linoleic Acid)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在瘤胃微生物特别是丁酸弧菌属菌群作用下氢化成终产物硬脂酸(Stearic Acid)。在瘤胃内,中间产物可能会逃过微生物的进一步生物氢化而经血液循环进入乳腺和肌肉脂肪组织中,Vaccenic Acid(反式-异油酸)是这两个路径的最主要的中间产物,在乳脂和肌肉脂肪组织中大概占总TFA的60% ~70%。以牛为例,牛脂中TFA的含量为2.5%~4% ,其乳脂中的含量为5%~9.7%。乳制品中TFAs的含量普遍较低,且以11tC18:1为主。随季节、地区、饲料组成、动物品种的不同,乳制品中TFAs的含量和组成也会产生较大差异,例如羊奶中的TFAs含量低于牛奶。研究还发现,TFA的异构体也有一部分经由油酸异构化而来。 2.油脂的氢化和精炼 油脂的氢化就是将氢加成到脂肪酸链的双键上。传统是在镍的催化下进行的,由于反式脂肪酸具有比顺式脂肪酸更稳定的结构,因此在高温(140~225℃)、高压(表压413.69kPa)的催化条件下能够大量生成。在此氢化过程中一部分双键被饱和,另一部分双键发生位置异构或转变为反式构型(这部分产物即为反式脂肪酸)。氢化工艺使植物油饱和度增加,由液态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具有很好的塑性和口感,可适应特殊用途,如起酥油和人造奶油;其次,油的氧化稳定性提高,可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和种类由于氢化条件、氢化深度和原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以transC18:1为主。配方中含氢化油的食品,如各种糕点、冰淇淋、炸鸡、薯条等食品中存在含量不等的反式脂肪酸。 精炼过程中,反式脂肪酸主要产生在脱臭阶段。天然植物油均由顺式不饱和脂肪酸所构成,而基本不含TFAs或含量很低。但在进行脱臭处理时,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暴露在空气和高温环境中,其中的二烯酸酯、三烯酸酯发生热聚合反应,更易发生异构化,使TFA含量增加,通常会形成3%~6%的反式异构体。形成反式异构体的量和加热温度、温度保持时间以及植物油的种类有关,脱臭温度越高、高温状态保持时间越长,TFAs形成量也就越多。研究表明,高温脱臭后的油脂TFA含量增加了1%~4%。 3.食品加工

疾病及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

疾病及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 疾病、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应按卫生部“卫医[2001]286 号”文件执行,首页中的出院诊断按国际疾病分类(ICD 一10)编码,手术操作按(ICD 一9 一cM 一3)编码。 (一)编码人员要求 1、必须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 一9 一CM 一3)的编码原则和编码技能。 2、接受过国际疾病分类(ICD 一10)和手术操作分类(ICD 一9 一CM 一3)培训。 3、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 4、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5、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经常和临床医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二)编目工作要求 1、建立国际疾病分类(ICD —10)和手术操作(ICD —9 一CM 一3)系统库。 2、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 一1 0)每章节的编码规则、注释和定义。 3、每份病案首页中的出院诊断和手术名称必须按要求编码并签名。 4、对疑难病、少见病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确保编码 的准确。

5、对主次诊断不清,手术名称不正确、诊断术语不全或遗漏,应及时通知医师修改、补缺后再编码。 6、掌握各种术式的内涵,对新术式应用扩展码加以补充,以弥补(ICD 一9 一CM 一3)原着编码的不足。 7、编目的准确率大于95% 。 8、在编码中要结合第一卷核对,重点看第一卷中包括与不包括的注释及指示性说明,采用多编码方法,保证编码的准确性、完整性。 (三)编码的原则 遵循(ICD —9 一CM 一3)、(ICD —10)编目的总规则: 1、单一编码和多编码:医院各种报表均采用单一编码,对于因其他目的使用疾病分类的情况一般采用多编码方法,要求必须对3 个疾病诊断和2 个手术操作名称进行编码。 2、编码级别:(ICD 一9 一CM 一3)、(ICD 一10)有类目、亚目和细目之分,如有亚目、细目者必须编码至亚目或 细目(对于开放性闭合性骨折的细目必须使用),(ICU 一10) 前3?4位数有统一要求,3位数编码是核心分类,5—6位数可根据需要而扩展。 3、星剑号编码系统:星剑号双重分类涉及统计编码的选择,由于剑号编码是明确的病因编码,要严格选择剑号编码为统计编码,星号编码是附加编码,要求一起使用,剑号 编码在前,星号编码在后。

国际疾病分类研究的进展与探讨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 eases ,ICD )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疾病分类方法[1],其统计范围涵盖了死因、疾病、损伤、中毒、症状以及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等,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研究、医保付费、绩效考核等领域。到目前为止,ICD 已被世界近120个国家和地区用于死因数据报告,全球约70%的卫生费用支出是通过ICD 进行医疗支付和卫生资源配置。本文通过回顾ICD 的发展历程、ICD-10在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内的广泛影响以及ICD-11与ICD-10分类体系对比等多角度来剖析和比较。本文所涉及的编码均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发布的ICD-11草案[2]。 1ICD 的发展历程及在国内医疗卫生领域的广泛影响 ICD 最早是为了统计死亡原因,直至今天仍然是重要的目的之一。1994年完成第十次修订工作,使用字母数字组合式编码。2008年出版ICD-10第二版中文译本,此版本汇入了1997年至2003年新修订的内容。2010年,ICD-10国内本地化,将疾病 分类编码扩展到6位数,统一了全国的扩展码,直至 当前仍在全国医疗机构被广泛使用[1]。 ICD-10在我国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影响广泛且深远,疾病分类编码与医疗数据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评估、医院管理水平与决策、死因和疾病的统计分析、医保付费和DRGs 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医院管理者、临床医师、临床教学、病案管理者等都通过运用ICD-10,对疾病从不同的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对医院标准化管理、医疗研究、医院信息化建设等都有一定的帮助[3]。2 ICD-11修订的背景 ICD-10自1994年修订完成,迄今已有20余 年。尤其是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医疗和管理需求、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等对ICD-10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医疗卫生信息化高速发展对ICD-10的要求使其捉襟见肘,除此之外,ICD-10中的有些内容已经不满足甚至不适用当前医学科学发展的需求。为了使疾病分类更好地适应医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医疗卫生信息交流,世界卫生组织(WHO )在2007年启动ICD 第11版的修订工作,并于2018年6月发布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简称ICD-11)草案[2]。 3ICD-11与ICD-10分类体系对比 国际疾病分类研究的进展与探讨△ 吴文健1,2 ,刘颖1,王丽1,孙晖3,季国忠4*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案统计科,江苏徐州 221006;2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3 徐州矿务集团总 医院信息科,江苏 徐州 221000;4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办公室,江苏 南京210000) [摘要]经过十余年的修订,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6月发布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草案(简称ICD-11),本次修订提出了基 于本体模型的疾病分类体系。作者通过回顾ICD 的发展历程及在国内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内的广泛影响、ICD-11修订的背景以及ICD-11与ICD-10分类体系对比,浅析ICD-11发展的前景,探讨ICD-11使用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面对ICD-11对我国分类编码工作带来的挑战、对卫生信息采集和处理以及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的影响,在ICD-10到ICD-11的过渡期,应及时掌握和学习国际疾病分类最新进展,要对新版本研究分析,本土化疾病字典及分类系统,同时要进行大量的培训、测试和学习,积极主动迎接ICD-11的到来,进一步完善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人类健康档案。[关键词]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11;本体模型;结构化;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7803(2019)05-616-03 吴文健,等.国际疾病分类研究的进展与探讨 第30卷第5期 2019年5月 △ 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 (G2017010) ? 通讯作者:E?mail :JGZZL@https://www.360docs.net/doc/4311372081.html, · ·616

浅谈对于反式脂肪酸的认识

浅谈对于反式脂肪酸的认识反式脂肪酸,是一类羧酸化合物,属于脂肪酸的一类。说到脂肪酸,在生物界里真是无处不在。众所周知,作为储存能量的物质,脂肪是最为主要的一种,每种动物体内都会贮有很多脂肪,不仅储存了能量,还起到了维持体温、防御伤害、保护脏器等功能。 在分子的层面上,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合成的酯类化合物,叫做三酰甘油酯。每个三酰甘油酯上,都有三个脂肪酸分子与甘油以脱羧方式形成的结构,叫做酯键。组成甘油酯的脂肪酸有两种,一种是顺式,另一种为反式。两者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如果放大足够的倍数,我们可以看到顺式脂肪酸的结构近似于“U”形,而反式脂肪酸更像是一条直线。 我们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作用。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在化学性质上也有一定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两者在生物作用上的大相径庭。比如大量存在于红花油、玉米油、棉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着降低胆固醇浓度的作用;然而当这些酸加氢变为反式之后,却能使胆固醇含量升高。另外,顺式脂肪酸大多表现为不饱和酸的特点,而反式脂肪酸多表现为饱和酸的特点,如稳定、易保存等等。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反式脂肪酸的应用非常广泛。自从1902年,德国化学家威廉·诺曼的氢化工艺获得专利以来,反式脂肪酸就一直被大量用于食品工业。 在使用的时候,氢化后的反式脂肪酸比普通的顺式脂肪酸有着一定的优点,比如保存方便,不易变质。而且氢化的植物油往往成固体,比流质更加易于运输、贮藏。于是,为了增加货架期和提高产品稳定性,商家开始不加节制地使用氢化

技术,是反式脂肪酸更多地由食物被摄入人体。久而久之,人们发现了这类物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于以前常用的普通生物脂肪相比,经过氢化的反式脂肪酸制品更容易使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等疾病。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会让血液中有害胆固醇的成分增大,同时还会刺激人体细胞癌变。这对人类来说无疑是很有损害的。 随着反式脂肪酸的负面问题被人们渐渐关注,一系列措施也渐渐出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出版的《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中提出,“为了增进心血管健康,应该尽量控制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最大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各国也相应出台了控制反式脂肪酸应用的各项政策与措施。 其实,万物都会有其利弊。在我看来,反式脂肪酸在其表现为稳定性良好的同时,就已经为其对人体的危害留下了隐患。据我了解,反式脂肪酸之所以能够比顺式保持更长时间的稳定,其关键在于反式的双键上。我们知道,双键碳的顺式没有反式稳定,因为原子间作用力不对称。反式的脂肪酸双键稳定受力,这种性质使其在受到生物体自由基攻击时不易瓦解,人们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将其广泛应用于食物生产中。但是,生物自由基的自由活动,是生物界不可逆转,也是不可违背的过程。人们如果刻意改变生物界的规则,试图将这种物质的保存期变长,其代价就是用以替代的反式脂肪酸在体内更易聚集对人体有害、且具有同类稳定性的固醇类物质,并最终引发各种疾病。也就是说,反式脂肪酸所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贪图小利的咎由自取。 大自然本身有着一套用以循环往复,繁衍不息的规律和法则。从生物链的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