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基本情况。

答:①时间:1949年9月

②地点:北平

③与会人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

④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2.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

答: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③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3.开国大典的基本情况?

答:①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

②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答:①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时代改变]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人民身份改变]

③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历史意义]

4.西藏和平解放?

答:①时间:1951年10月

②目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③标志: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第二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1.土地改革是怎样的?

答:①时间:1950年6月——1952年底

②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成果: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④意义:(1)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历史意义]

(2)人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农民的身份]

(3)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民生产力增加]

2.抗美援朝战争是怎样的?

答:①时间:1950年6月——1953年7月②原因: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的请求。

③总司令:彭德怀④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⑤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

3. 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胜利的意义?

答: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②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 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精神?

答: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第三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的?

答:①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②大会内容:(1)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共和国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怎样的?

答: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1)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意义:宪法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的?

答:①时间:1953年12月事件:中印谈判②首倡:中、印、缅④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万隆会议是怎样的?

答:①时间:1955年4月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主要人物:周恩来

②性质: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③精神: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反映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怎样的?

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

2.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怎样的?

答:①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②时间:1953---1957年;③内容:(1)重点发展生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④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

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

⑤结果: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主要工业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3.三大改造是怎么样的?

答:①时间:1953---1956年底

②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三大改造有什么历史意义及影响?

答: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②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1.中共八大是怎么样的?

答:①时间:1956年9月地点:北京

②性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③贡献:(1)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

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答:①时间:1958年5月

②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怎样的?

答①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实际表现:大炼钢铁运动,放农业“高产卫星”。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一大二公)。

③性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

5.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答: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错误]

②工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后果]

6.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

答:①搞经济建设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

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③任何新生事物不可能都一帆风顺,错误是难免的,要及时修正调整

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是怎样的?

答:①导火线: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章涉及中央领导层在许多重大政策问题上的不同意见。

②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8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实际指向刘少奇和邓小平。

2.文化大革命是怎样结束的?

答:1976 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

6.“文化大革命”对国家造成了哪些危害?

答: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社会秩序完全混乱;[社会情况]

②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情况]

③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④使社会思想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危害。[文化和思想]

⑤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差距]

7.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答: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8.“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哪些启发和教训?

答:①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重点转移]

②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阶级斗争要做科学分析;[阶级斗争要分析]

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民主]

④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法制]

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1.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历史?

答:①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

②1966年10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实验。

③1967年6月,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

2.“东方红一号”是怎样的?

答: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太空轨道。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3.我国空军和海军的发展情况。

答: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

4.我国导弹部队的发展情况?

答:1966年7月1日,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决定,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共同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标志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第9课新国中走向世界舞台

1.中国是怎样重返联合国的?

答:①过程: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②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

(2)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3.我国与美国建交的经过是怎样的?

答: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经过反复磋商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双方都认为要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的威胁,同时,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邦交正常化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怎样的?

答:①时间:1978年12月;地点:北京

②内容:(1)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②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③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3.农村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怎样的?

答:①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

②主要形式: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③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城市的改革开放是怎样的?

答:①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第一层次——经济特区]

②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再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第二层次——沿海开放城市]

③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第三层次——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90年,我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1.袁隆平。

答: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了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媒体称作“东方魔稻”。

2.“八六三计划”。

答:1986年3月,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即“八六三计划”。计划力图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七个前沿领域重点突破。

3.科教兴国战略。

答:措施:(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80%

(2)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恢复高考;设立学位制度,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4.体育事业。

答:1984年,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上零的突破,2000年,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名列金牌榜第三,实现了新的飞跃。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么样的?

答:①目的:实现祖国统一;②提出人:邓小平;

③地位: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④主要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国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回归祖国的经过。

答: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正式成立

3.澳门回归祖国的经过。

答: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如期进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4.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答:①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②原则:互相尊重,互补互利

③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④成果: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交往以及各个方面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初步形成。这种文化和经济上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1.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是怎样的?

答:①时间:1982年

②内容: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又修改了一些条文。

③意义:新宪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2.改革开放后的法制建设?

答: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常委先后制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村民委员组织法》等一批重要法律,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3.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4.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5.“邓小平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高举旗帜

答:①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

②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③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