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考试试题练习系统建设方案

在线考试试题练习系统建设方案
在线考试试题练习系统建设方案

《在线考试系统(手机版)》建设方案

1建设目的

采用信息化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无纸化在线学习平台,利用智能手机,接合微信公众服务,以低廉的学习成本带给学员便捷的知识进益渠道,充分展示新时代的“知识口袋化、学习碎片化”的教学理念。

试题由专业教师进行管理,存储于云端服务器,“口袋”中的知识库同样是海量知识库。学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系统自动分析、记录学员学习进度与成果,“碎片化学习”是对学员零碎时间的充分利用,而学习体系是系统而完整的。“小”而海量,“碎”而完整。

系统支持在线练习(按章节逐题练习)、在线测试、模拟考试、错题回顾、考试指南、学习笔记等功能,并接合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功能实现学员的便捷学习与平台的稳定营收。

2系统架构

系统平台采用B/S架构开发,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B/S架构的优势明显,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专门的软件,对操作系统无要求,在windows、linux下,以及苹果手机、安卓手机都能正常使用。

平台采用DotNet技术实现,开发语言使用C#,数据库Sqlserver2005。

3设计原则

●先进性,规范性,兼容性

采用主流系统架构设计,实现数据访问、业务处理、用户体验分层次处理,以多线程、异步运算方式,实现快速、高效的运算能力。前端技术基于国际W3C 规范,能够兼容主流的浏览器。

●易用性,安全性,成熟性

用户管理界面友好,容易掌握,无须学习。通过采用数据访问验证,包括录入验证、查询验证、内部验证,有效防范常见的网络攻击,如SQL注入。系统平台的框架稳定、可靠,经过项目历练,技术成熟。

4系统角色

系统角色分为学员、教师、管理员。其中管理员与教师的操作环境采用web 方式,即在电脑上以浏览器访问系统,进行操作管理;而学员的操作环境主要是手机,以体现其便捷性。详情如下图:

5操作流程

此处只描述了学员的操作,管理员与教师的与通用的信息管理系统较类似,大多数是对信息的增删改查,不再赘述。

6功能模块

6.1基础信息管理

6.1.1专业管理

专业是所有信息的顶级分类,大多数试题、资料等学习内容都以专业为基础分类,例如财会专业、建筑专业等等。

专业下可以细分子级专业,在程序设计中“专业管理”需要支持无限级分类,实操操作中建议分两到三级,细分过多时学员操作界面不便于展示。

6.1.2科目

科目隶属于专业,但支持无限级分类,推荐只三级,理由同上。

学员充值收费是针对科目,一个科目(季度/年)多少钱,每个科目价格是不同的,可以由管理员进行设置。

6.1.3章节

章节隶属于科目,是学员学习的具体内容,章节下包含练习用的试题,试题的编辑功能可参考“题库管理”章节。

章节同样支持无限分类,也推荐只三级。

当学员选择章节后,即进行具体的学习界面,可以参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部分。

6.1.4试卷管理

试卷隶属于科目,可以选择当前科目的试题作为考试内容。

6.1.5学员管理

此处的学员管理是针对管理员的操作,管理员对所有学员进行管理,包括基础信息修改、密码初始化、充值、扣费等。

6.2题库管理

6.2.1试题库管理

试题归属于章节,试题库管理只是针对试题的集中管理模块。

试题通用属性包括所属专业、所属科目、所在章节、录入时间、难度等级、试题解析;下图是试题导入界面。

试题分类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填空(只含客观题,不包括主观题,例如简答、论述等)。试题支持批量导入、在线编辑。下图是试题编辑界面。

试题支持“报错”功能,学员发现试题存在错误时,可以提交错误,如下图所示:

6.3在线练习

6.3.1试题练习

学员选择科目、章节后,可以进行逐题练习或随机练习,也可以针对错题进行练习(错题练习是针对章节,还是科目)。

6.3.2习题复习

功能与试题练习类似,对学员错题库或收藏中的试题着重练习,错误率高的练习次数会相应增多。

6.3.3 模拟测试

学员可以自定义设置试题范围和题量进行模拟测试。以真实的考试界面环境训练,无限次自动组卷,通过反复练习,加强真实考场经验。

6.4 学员管理

6.4.1 基本信息

显示学员账号、当前科目、充值状态等,主要用于学员修改密码,修改方式:通过短信验证码,设置新密码。

支持批量导入,在线管理(修改密码等)。

6.4.2充值

学员充值后获得一个充值码,一个充值码只能充值一个科目,充值码成功使用后不能再次使用,并且不能退款。

充值记录、消费记录

6.4.3学习记录

记录学习过和正在学习的章节,学员再次登录可以在学习记录中查看学习的章节,也可以继续学习。

6.4.4笔记管理

管理在练习中记录的试题笔记,学员可以对笔记进行查看、修改、删除等操作,也可以查看试题答案和练习试题。

6.4.5题库收藏

收藏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题、经典题等,学员可以在题库收藏中查看、练习收藏的试题。

6.4.6统计分析

统计学员的基本学习状况,如:已答、答错、笔记、收藏等。分析学员的答题数和正确率。

6.4.7我的错题

收录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做错的试题,学员可以在我的错题中查看错题、练习错题。

6.5资金管理

6.5.1充值码

管事员可以生成指定面额的充值码,供学员使用。

学员在手端进行充值,充值后产生使用记录,管理员可以在后台查看消费情况。如下图

导弹大型技术训练模拟系统设计方案

导弹大型技术训练模拟系统设计 黄先祥张志利颜祖泉张毅 摘要导弹大型技术训练模拟系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先进技术,建立了数十个数学、物理和网络模型,研制出上百台仪器设备,实现了导弹全武器系统、发射全过程的模拟。本文主要介绍系统的功用、组成、简要技术方案和几个主要技术问题。 关键词导弹训练模拟飞行仿真坐标变换液压系统Design of the Large-Scale Technology TrainingSimulation System for Missile Huang Xianxiang Zhang Zhili Yan Zuquan Zhang Yi The Second Artillery Engineering College,Xi'an 710025 Abstract A large scale technology training simulation system for missile adopts the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many subjects, in which dozens of mathematical models, physical models and network models are setup, hundreds of instruments are developed and the whole weapon system and whole launching process simulation for a missile has been achieved.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functions, the components, the compendious technical scheme and some key technology problems of the simulation system. Keywords Missile Training simulation Flight emulation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Hydraulic system 引言 异弹武器系统高技术密集,操作动作多,协同面广,作战运用复杂,需大量反复地进行操作训练。而导弹是一次性使用武器,利用实弹发射进行训练的机会极少,就连利用实装进行操作,也由于武器系统价格昂贵、使用寿命短、安全性差、耗资大等原因的限制,使利用实装进行操作的次数受到严格限制,存在着训练需反复操作,实装保证困难的突出矛盾。为此,研制训练模拟系统代替实装进行操作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促进军事训练手段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1.1 功用 (1> 操作训练功能。能代替实装进行各工位的操作训

形体塑造训练课程标准

《形体塑造训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形体塑造训练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适用专业:文化创意与策划(奢侈品文化与营销管理方向)48 时:学4学分: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本课程通过形体礼仪、形体操、健美操、舞蹈等不同阶段训练,使学生形成正常优美的体态,身体柔软、协调、匀称,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形体动作和形体语言,使学生的气质形象得以提高,塑造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健康体魄和良好形象,为从事奢侈品文化与营销管理行业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时又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二、课程设计思路《形体训练》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正是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及岗位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来制订和设计的。因此,本课程的设置具有双重意义与作用,一是塑造学生美的个人,是专业形象,二是培养学生具有直接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相关素质,提高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提升的支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塑造体形、培养学生高雅优美的身体姿态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形体训练基本理论和常识,初步掌握形体训练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提高职业能力,为从事奢侈品文化与营销管理行业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形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良好形体、礼仪、个人形象塑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有个良好的基本姿态标准,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知识目标: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塑造健美形体,增进身心健康 (2)掌握一定的舞蹈理论知识,了解舞蹈形体的起源,发展,对舞蹈形体课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3)掌握舞蹈形体训练科学形体塑身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舞蹈表现力 (4)熟悉与掌握形体、礼仪、个人形象塑造的基本理论知识。 (5)熟悉与掌握形体训练的方法与内容。 、能力目标:2. (1)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培养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以及美观性。(2)能主动展示形体与动作美,在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增进交往能力和团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各类综合素质,使学生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能力,优雅的形体气质。 (2)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作风,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团队合作意识。(3)营造健康优雅的艺术氛围,推进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艺术文化素质。 (4)强化心灵美与动作美的统一,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0902班 姓名何润

指导教师张丹红 2012年07月03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何润专业班级:自动化0902班 指导教师:张丹红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 题目: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 初始条件: 设计一个64路巡回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系统循环周期为1秒,16路模拟信号输入,16路开关信号输入,16路模拟输出,16路数字输出。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输入通道及输出通道设计(0~20mV输入),(0~10V输出)2.每周期内各通道采样10次; 3.对模拟信号采用一种数字滤波算法; 4.完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软件流程及各程序模块设计; 5.完成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2012年6月25日~2010年7月4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用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而数据处理就是通过一些滤波算法,删除原始数据中的干扰和不必要的信息,分离出反映被测对象的特征的重要信息。本次课程设计采用A/D和D/A转换器和MCS-51单片机组成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通过A/D转换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且可以方便的实现数字信号存储。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性价比、具有显示、记录存储功能,能够适应油田野外恶劣环境,;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回放过程的信号可以直观的观察。它与有线数传相比主要有布线成本低、安装简便、便于移动等性能。 数据采集器的市场需求量大,以数据采集器为核心构成的小系统在工农业控制系统、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据采集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我们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数据采集,处理,A/D转换,D/A转换,采样保持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印发稿)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总体方案 (印发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3年7月

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建设意义与发展现状 (3) (一)建设意义 (3) (二)发展现状 (4)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建设目标 (8) 第三章建设任务 (10) (一)教育基础数据库 (10) (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11) (三)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15) (四)部省两级数据中心 (16) (五)数据交换平台 (16) (六)支撑保障体系 (17) 第四章总体架构与技术路线 (20) (一)总体架构 (20) (二)技术路线 (23) 第五章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 (26) (一)国家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26) (二)省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28) (三)地市级系统应用 (29) (四)县级系统应用 (30) (五)学校级系统应用 (31) 第六章组织与实施 (33) (一)组织与推进 (33) (二)部署与实施 (33)

序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将信息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创新动力,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所确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之一,对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加强教育监管、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12年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对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全面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繁重的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与核心。“十二五”期间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建成完整统一的教育基础

情景模拟实训室解决方案

情景模拟教学实训系统建设 项目建议书 2015年7月

目录 一、项目提出背景 (55) 二、项目概述 (55) 三、建设内容 (66) 四、建设行业标准 (66) 五、建设要求 (77) 六、总体设计思路 (99) 七、情景模拟实训系统功能可行性分析 (99) 八、详细系统设计 (1111) 8.1 应急管理情景模拟教学实训系统 (1111) 8.1.1 分组讨论系统 (1212) 8.1.2 教学显示系统 (1212) 8.1.3 讨论发言系统 (1212) 8.1.4 中央控制系统 (1212) 8.1.5 视音频切换系统 (1313) 8.1.6 摄像系统 (1313) 8.1.7 情景模拟教学系统 (1313) 8.1.8 流媒体平台 (1313) 8.1.9 扩声系统 (1414) 8.1.10 其他设备 (1414) 8.2 媒体沟通情景模拟教学实训系统 (1414) 8.2.1 教学显示系统 (1616) 8.2.2 讨论发言系统 (1616) 6.2.3 中央控制系统 (1616) 8.2.4 视音频切换系统 (1616) 8.2.5 摄像系统 (1616) 8.2.6 情景模拟教学系统 (1616) 8.2.7 扩声系统 (1717)

8.2.8 灯光系统 (1717) 8.2.9 其他设备 (1717) 8.3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1818) 8.3.1 丰富的显示手段 (1919) 8.3.1.1 1920×1080的全高清视频效果 (1919) 8.3.1.2 高清的数据内容显示 (2020) 8.3.1.3 无损数字大屏显示 (2121) 8.3.2 课件录制及历史资料点播 (2222) 8.3.3 所见即所得的系统控制方式 (2323) 8.3.4 全方位云台及周边设备的控制 (2323) 8.4 数字化智能会议系统 (2323) 8.4.1 设计特点 (2323) 8.4.1.1 主要功能 (2424) 九、参考效果图 (2626)

形体训练室设计方案

形体训练室设计方案 一、本设计方案属一般形体训练室,主要包括:地毯、把杆(普通钢管或不锈钢铝合金管)落地镜、音箱、DVD。 该配置的训练室,可进行一般的形体训练,小型的舞蹈排练,该工程总造价约19800.00元。 二、本设计方案属标准形体训练室,主要包括,常规木地板,把杆(悬挂式、立柱为直径50mm的钢管,内由直径为30mm的实心圆钢做升降杆,升降高度为800-1100mm),该配置的培训室,可进行基本形体训练,基本功训练,身韵训练,舞蹈训练、舞蹈排练,可进行基本的礼仪体态训练。该工程总造价约38600.00元。 三、本设计方案属常规专业型标准配置,主要包括专用舞蹈木地板,(或PVC专用舞蹈地胶垫)把杆(采用目前各舞蹈院校专用的大底座、可升降、可移动式的舞蹈形体训练,专用木质把杆)外木内有弹簧钢,表面聚脂清漆处理,该把杆具有一定的柔性和舒适感,专业舞蹈的银镜5mm,室内专业音响一对,DVD功放电视(或一专业多功能演艺音箱,可插MP3、U盘,带无线话筒及配一单独腰挂式话筒)该配置可完全适应现在的形体、礼仪实训室的所有项目,包括:基本功训练,身韵训练、舞蹈训练,肢体灵活、体态优美、气质优雅、举止得体、心情舒畅、充满自信等外在与内在的结

合训练。模拟社交礼仪中形象训练,日常礼仪、社会交际礼仪、介绍礼仪等训练,舞蹈的排练以及小型的演出。该工程总造价约66860.00元。 四、本设计方案属专业配置,主要包括专用舞蹈木地板,同时上面铺PVC专用舞蹈地胶垫3mm-5mm把杆(采用目前各舞蹈院校专用的大底座、可升降、可移动式的舞蹈形体训练,专用木质把杆)外木内有弹簧钢,表面聚脂清漆处理,该把杆具有一定的柔性和舒适感,专业舞蹈的银镜5mm,室内采用大功率立体环绕音响系统及投影设备,同时配备专业无线话筒一对,该配置可完全适应现在的形体、礼仪实训室的所有项目,包括:基本功训练,身韵训练、舞蹈训练,肢体灵活、体态优美、气质优雅、举止得体、心情舒畅、充满自信等外在与内在的结合训练。模拟社交礼仪中形象训练,日常礼仪、社会交际礼仪、介绍礼仪等训练,舞蹈的排练以及演出。该工程总造价约87600.00元。 注明:具体情况及详细报价单面谈,工期预计约一个星期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摘要 数据采集系统,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数据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数据实行存储、处理、分析计算以及从检测的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 本课程设计对数据采集系统作了基本的研究。本系统主要解决的是采集10路模拟量(10位精度),20路开关量,采集的数据每隔1毫秒,通过串行通讯方式RS485向一台工控机传送的实现方法。 关键字:数据采集、A/D转换、模拟量。数字量、串行通信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1 设计内容及要求 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系统要采集10路模拟量(10位精度),20路开关量,采集的数据每隔1毫秒,通过串行通讯方式RS485向一台工控机传送。 要求:①选择合适的芯片;②设计原理电路(包含译码电路);③编制数据采集的程序段;④编制数据通信程序段;⑤撰写设计说明书。 2 数据采集系统原理及实现方案 本课设是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系统要采集10路模拟量(10位精度),20路开关量,采集的数据每隔1毫秒,通过串行通讯方式RS485向一台工控机传送。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开关,采样保持电路,A/D,单片机,电平转换接口,接收端(单片机、PC或其它设备)组成。硬件设计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数据采集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采集原理图 由原理图可知,此设计主要分三大部分:模拟量的输入采集,数字量的输入采集,从机向主机的串行通信。 信号采集分析:采集多路模拟信号时,A/D转换器前端需加采样/保持(S/H)电路。待测量一般不能直接被转换成数字量,通常要进行放大、特性补偿、滤波

等环节的预处理。被测信号往往因为幅值较小,而且可能还含有多余的高频分量等原因,不能直接送给A/D转换器,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即信号调理。如对信号进行放大、衰减、滤波等。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介绍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多路数据采集势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适应这一趋势,作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科学研究中,运用数据采集系统可获得大量的动态信息,也是获取科学数据和生成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总之,不论在哪个应用领域中,数据采集与处理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此外,计算机的发展对通信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算机和通信紧密结合构成了灵活多样的通信控制系统,也可以构成强有力的信息处理系统,这样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必然产物[2]。 数据采集系统,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应该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数据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数据实行存储、处理、分析计算以及从检测的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一般由数据输入通道,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及显示这五个部分组成。输入通道要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检测,采样和信号转换等

工作。数据存储与管理要用存储器把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管理和调用。数据处理就是从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中,删除有关干扰噪声,无关信息和必要的信息,提取出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重要信息。另外,就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于检索;或者把数据恢复成原来物理量的形式,以可输出的形态在输出设备上输出,例如打印,显示,绘图等。数据输出及显示就是把数据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输出和显示。 由于RS-232在微机通信接口中广泛采用,技术已相当成熟。在近端与远端通信过程中,采用串行RS-232标准,实现PC机与单片机间的数据传输。在本毕业设计中对多路数据采集系统作了初步的研究。本系统主要解决的是怎样进行数据采集以及怎样进行多路的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上传至计算机[2]。 1.2 设计思路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采用ADC0809模数转换器作为数据采集单元和AT89C51单片机来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采集数据的灵敏度及指标。通过MAX232电平转换芯片实现单片机与PC 机的异步串行通信,设计中的HD7279实现了键盘控制与LED显示显示功能。本文设计了一种以AT89C51和ADC0809及RS232为核心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就是通过键盘控制选择通路,将采集到的电压模拟两转换成数字量实时的送到单片机里处理从而显示出采集电压和地址值,最终控制执行单片机与PC机的异步串行通信。 连接好硬件后,给ADC0809的三条输入通路通入直流电压。4-F键为功能键,4-E键为复位键,F键为确认键。1-3键为通道选择键,分别采集三个通道的数据值并实时显示出数值和地址值。结合单片机RS232串口功能还实现了与PC机的异

商铺管理信息系统_建设方案详细

商铺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方案 编写单位:成都市宝树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五月

目录 1系统背景 (1) 2系统目标 (1) 3建设内容 (1) 3.1商铺信息管理 (1) 3.2客户资料管理 (1) 3.3租赁合同管理 (2) 3.4客户入住管理 (2) 3.5客户退租管理 (2) 3.6客户缴费管理 (2) 3.7租金折扣管理 (3) 3.8短信通知 (3) 3.9风险预警管理 (3) 3.9.1合同到期预警 (3) 3.9.2逾期缴费预警 (3) 3.9.3商铺空置预警 (4) 3.10查询功能 (4) 3.11统计功能 (4) 3.12基础数据管理 (6) 3.13员工账号管理 (6) 3.14权限管理 (6) 4实施计划 (7) 5项目预算 (8) 6系统维护 (8) 6.1.1维护保障体系 (8) 6.1.2维护方式和内容 (8) 6.1.3其他维护服务 (9)

1系统背景 目前公司管理着上千家商铺,但是所有的管理工作均通过手工方式进行,效率十分低下。领导无法方便快捷的查看商铺的分布情况,无法 及时的了解各商铺缴费情况,无法准确的掌握商铺的出租和空置情况。 通过手工方式管理商铺,已经无法满足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建设一套实用、高效、管理规范的应用系 统,为领导决策提供详细、科学的数据支持。 2系统目标 系统建成后,将使商铺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和规范。具体将实现以下目标。 1)实现商铺详细信息的登记、查询。 2)实现客户详细信息的登记、查询。 3)实现租赁合同管理。能够对合同进行打印和统计。 4)实现租户缴费短信通知。 5)实现铺位欠费自动提示及预警。 6)实现物业的收费标准和收费(如:收取水、电、卫生管理、保卫 管理等)的统一管理 7)实现铺位费用的月、季度、年度等的费用统计报表。 3建设内容 3.1商铺信息管理 实现商铺详细信息的登记管理。包括商铺名称、位置、面积、类型、用途、租金、折扣、状态等信息。 工作人员可以对商铺信息进行编辑、删除操作。 3.2客户资料管理 实现客户详细资料录入。包括客户姓名、证件名称、证件号码、押金、手机号、其他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详细信息。

实训室设计方案

虚拟现实技术实训室 设 计 方 案 二〇一九年三月 目录 (一)虚拟现实技术实训室原理.......................................................................................................... (二)虚拟现实技术实训室的使用 ...................................................................................................... 二、虚拟现实技术实训室的组成部分............................................................................................. 三、虚拟现实的意义......................................................................................................................... (一)教育意义 (二)实习实训意义.............................................................................................................................. 四、建设内容 .................................................................................................................................... (一)VR实训室的组成部分................................................................................................................ 1、VR软件应用系统........................................................................................................................ 2、沉浸式虚拟三维显示系统 ..........................................................................................................

系统设计方案教学教材

Applogic以Application为单位向用户交付,在一个网格(你也可以说成是集群,包括主机和存储以及网络)上运行多个用户的多个应用程序,比如,Exchange,CRM 等,每个应用程序会被分配一个一次性基础设施,每个一次性基础设施又包括了多个角色,比如Gateway/Firewall、负载均衡器、Web和数据库服务器、NAS存储器等等,每个角色就是一个虚拟机。每个Application创建好之后,就是一个Package,可以独立操作,与底层硬件无关,你可以将它带走,在另外一个Applogic网格内导入,便立即可用。 配置实例 下图为整个网格系统的Dashboard监控界面。 下图为网格中所有已创建的Application的列表。

下面我们通过创建一个带有Gateway防火墙、一个负载均衡器、两台Web服务器、一台数据库服务器的简单的Infrastructure来体验一下Applogic最终交付给用户的接口。 第一步,先从左边的Gateway类别中拖拽一个简单的入方向的Gateway/Firewall。然后再其上点右键,选择Property Value。

在出现的窗口中可以定义这台Gateway的一些属性。

第二步,加入一个8 Out口的负载均衡器。然后点右键选择Resources来配置这台均衡器所使用的资源。

可以配置CPU、内存、网络带宽这三种资源。 第三步,拖入两台Web服务器,并在这个Application的主界面中点击“Manage Volume”来创建这个Application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这个列表列出了分配给当前Application的所有volume,整个网格中的volume都是按照Application相互隔离的,不同的Application只能看到自己的volume。 点击“Add”来添加一块存储空间。名称、大小、文件系统格式。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

学前教育实训功能室建设方案(草案) 1.1学前教育行业背景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0-3岁幼儿教育的需求,社会上出现了婴儿教育、亲子教育等专门机构。面向3-6岁幼儿的幼儿园教育,形式规模不断扩大,且专任的幼儿教师、亲子指导教师和专职的保育员需求日益增大。而且,对他们的专业理论、实践技能以及教师素养等要求也提高,这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1.2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需求分析 通过专业建设,使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益,实现持续、协调发展,为周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其基本思路:探索和实践“校园合作,学岗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校级学前教育培训实训基地;以幼教岗位为导向,高考的分类招生考试为途径,增强面试能力和幼师基本功、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重视职业素质和基本专业理论,强化专业技能结构;构建一支"精教学、强实践、善研发"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功训练,突出实践技能训练,突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突出实习实训环节。 1.3实训基地建设 学前教育实训基地主要承担实体教学、模拟实践、教育科研三项职能。学校总计专业部实训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所有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要在本中心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学习体验幼儿园教育教学,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升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增强专业素养。实训基地还面向社会和幼

儿园开展实训工作,提升在职教师的专业技能。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专业教学、教育实训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实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基本技能、教学技能良好的幼儿教师,必须花大力气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一套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专业发展为基点的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训体系。 学前教育实训室按照功能分为:基础技能实训室、学前教育技能实训室和学前教育教法实训室三部分。 基础技能实训室:主要培养学生的三艺能力:包括幼儿音乐教育实训室、幼儿舞蹈教育实训室,幼儿美术教育实训室,幼儿钢琴弹唱实训室,幼儿歌曲合唱指挥实训室等。 学前教育技能实训室:了解儿童心理促进儿童潜能开发,包括:手工室、幼儿园管理实训室,幼儿亲子活动辅导实训室(行为观察室)、幼儿科学教育实训室等。 学前教育教法实训室:主要开展学前教育教学法实训,为学生进行课程实验、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基地。主要有蒙台梭利教学法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训室、感觉统合实训室等。 1.4实训室架构原则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需求,实训室架构以其主要功能为区分,需求功能相同的实训室,进行架构重叠,既节省了建设资金,同时用充分利用了场地空间。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按照功能群不同,初步设计分为16个实训室,共计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 1、幼儿美术教育实训室2个,60*2=120平方米 2、幼儿声乐教育实训室2个、60*2=120平方米 3、幼儿舞蹈教育实训室2个、120*2=240平方米 4、幼儿钢琴实训室2个、80*2=160平方米 5.儿童卫生保健实训室2个60*2=120平方米

空气采样探测器设计方案

空气采样探测器设计方案 极早期主动式空气采样感烟探测系统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暗室工程新建项目~单层高度20米以上~考虑到防火要求~因空间高~不宜采用普通点型火灾探测设备~为达到暗室高大空间的火灾防护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避免火灾隐患~确保整个火车站正常运营状态。我方采用了澳大利亚Vision生产的极早期主动式空气采样感烟探测系统VESDA对大楼火灾系统进行监控。利用VESDA系统先进的探测技术~卓越的探测性能对高大空间提供可靠的保障。系统主要由安装在现场的VESDA标准型探测器和设置在主站房一层消防控制室的集中监控微机组成。整个系统连接成一个网络~可以通过监控微机对全部前端探测器进行编程~监控和维护等工作。 二、方案设计依据 本方案在设计过程中依据了下列相关文件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92,》 , 《火灾报警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1993,》 ,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16806,1997》 , 《VESDA System Design Manual Version 2.2》,Vision公司 设计手册, , 《VESDA设计规范2002》,北京华脉金威公司企业标准, , 《VESDA施工及验收规范2002》,北京华脉金威公司企业标准, 三、 VESDA产品功能及介绍 3.1. 综述

VESDA——VERY EARLY SMOKE DETECTION APPARATUS~中文翻译为:极早期的烟雾探测设备~这是根据产品的功能而起的名字。而根据其原理特点~也称其为主动吸气式或采样式烟雾探测器。 澳大利亚Vision公司生产的VESDA的第一代产品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研制出来了。在1983年就已开始推向全球~并被广泛采用。VESDA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品质享有最高声誉~成为保障高价值财产和重要设备设施安全的第一选择。 3.2. 燃烧过程的认识 火情的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不可见烟,阴燃,阶段、可见烟阶段、明火阶段和高温阶段。上图展示了火灾的整个演变过程。传统的火灾报警系 火灾发展趋势与VESDA探测范围示意图 统通常是在可见烟阶段才能探测到烟雾~发出警报~此时火情所造成巨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已不可避免。请注意:在此之前~不可见烟阶段给我们提供了充裕的时间~VESDA可以及早探测险情~并控制火情的发生和曼延。

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

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增长,学院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校园网络,并依托网络平台开发喝使用了一系列MIS系统,如教务管理、人事管理、招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等。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整个信息化系统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现有信息系统的瓶颈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和工作性能已经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信息交换的需求; 2)、网络的移动性不强,缺乏便捷的网络接入方式; 3)、面对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量,存储备份问题非常突出; 4)现有MIS系统的不够全面,只有部分管理部门在使用,没有覆盖学院的所有主要的业务; 5)、现有MIS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沟通,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孤岛问题日益突出以及系统之间信息不一致等问题; 6)没有完善的教学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系统,图书资源的易用性和利用率不高。

二、建设目标 学院作为一个大型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复杂,信息平台建设时间比较长,硬件要升级扩充,软件要整合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总体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破,追求实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总体目标为: 1、在已有的网络硬件平台上对核心层网络设备进行升级,扩充接入层和会聚层设备,改造网络线路,构建无线网络,使校园网遍及校园的全部网络。提供校园网的随时、随地接入; 2、建立内部网安全子系统,从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传输加密、系统审计与检测、监控以及病毒防护等方面,实现网上信息的安全保密; 3、整合信息管理平台,形成统一的权限管理、资源管理;实现网上各应用系统的统一授权、数据交换、安全控制; 4、构建网络课程平台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5、加大图文中心的资源建设和共享范围,提高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三、系统构架 信息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管理平台应用体系首先要建设一个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它为整个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平台提供统一的网络支撑平台、统一的数据传输格式、统

系统设计方案(样本)

第三章系统设计方案 3.1设计内容: 本文要设计的LCD1602液晶显示器是基于FPGA开发实验平台,在EP2C35F672C6目标芯片上设计开发了最基本的LCD控制器模块。它采用VHDL 语言实现控制器的编程设计,这种设计方法稍加改动就可以应用于常见的LCD 接口电路中。设计的LCD液晶显示器控制电路具有下述功能: (1)静态显示功能:开机时,使得定义的字符依次在显示屏上显示。即 在LCD1602的第一行从左至右逐字缓慢显示出”HELLO!”字符串,随后在第二行显示字符串”welcome”使得定义的字符依次在显示屏上显示。 (2)动态显示功能:当字符串显示完毕后,稍作停留,自动是字符串转为按照设定的方式进行动态显示。 (3)调整功能:将所需要显示的数据存储在CGRAMM中,可以方便的修改。(4)循环功能:将显示的内容无限制动态循环显示。 3.2 设计方案 通常情况下,LCD控制器可以划分为三大模块:接口模块、处理模块和时钟模块。其中接口模块完成MPU与LCD控制器之间的通讯,实现对LCD控制器的配置,从而完成对LCD显示的支持。LCD控制电路电路工作过程为 :电路上电复位后 ,配置电路将存放于 EP2C中的配置数据送入 FPGA芯片 ,电路开始工作。显示驱动控制器接收来自 MPU的控制信号、字符或图形等显示数据 ,其中的控制信号实现控制 /设置功能 ,为显示驱动电路提供扫描时序信号。显示数据由显示控制电路控制存入显示RAM中。随着显示RAM数据的更新,显示控制电路持续从显示RAM中读取数据 ,将显示数据和时序信号传送给显示驱动电路 ,显示驱动电路在时序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传送于 LCD显示屏 ,从而实现预定显示。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将所需要显示的数据存储在CGRAMM中,对LCD进行初始化操作后利用FPGA内部提供的时钟信号实现时钟的分频得到显示所需要的频率,然后利用该频率的时钟信号去驱动同步有限状态机完成状态的字符的动态显示,当时钟信号到来就可以将所存储的数据写入LCD控制器,同时驱动LCD

舞蹈形体室设计方案d

舞蹈形体室设计方案 舞蹈室的用途 舞蹈室是艺术教学中进行形体训练、舞蹈排练的场所。在课余时间还可用于健身房等项目的开放。 舞蹈室应给学生营造一个艺术的天地,给人以美的感受。它包含舞蹈室、更衣室、厕所等配套设施。需配有镜子、地板、音响、电视机等教学应用设备。 环境要求 1面积不小于100㎡ 2采用日光灯照明系统 3窗户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 4采用排气扇强制排风。应安装电风扇,室内温度不宜超过30℃。 5地面铺实木地板。 设计要求 1舞蹈室宜设计在一或二层 2舞蹈室应设在离其他教室较远的地方方便教学和活动 3装修材料应选用易清洁、隔音效果好、防火性能好的耐用材料 4舞蹈室的设计应兼顾教学和排练的功能要求,应设一面高度不小于室内高度三分之二的通长照身镜。其余三面内墙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2米的把杆,把杆距墙不宜小于30厘米。 一、舞蹈教室建设 (一)设计要求 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并考虑室内隔音设计。各专业教室均要求供电到室,设有220V二孔、三孔插座若干,安装科学规范。教室配置网络信息口。器材橱柜尺寸要求统一结构,合理实用美观,材料符合环保要求。器材橱数量满足全部器材存放需要,各专用教室应有相应防盗、防火安全设施。舞蹈室地面铺设实木地板或复合地板三层或根据教室面积配备塑胶软垫。与采光窗相垂直的一面的横墙上应设两对面高度不小于2100mm含镜座的通长照身镜墙上还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2m,可升降到1-1、3m的把杆,把杆距墙不小于400mm。附设舞蹈器材室与舞蹈教室毗邻。 (二)舞蹈教室专用要求 舞蹈教室的功能要求为课程内容提供舞蹈教学活动的场地并为开放式探究活动提供方便。它包含舞蹈室、仪器室和教师办公室及室外的作品展览或鉴赏区等配套设施。

系统总设计方案采集正弦波word版

第一章赛车整体设计 1.1硬件模块设计 系统硬件模块设计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整个赛车硬件模块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电源模块、电磁信号采集模块、测速模块、驱动模块、舵机转向模块。附加的模块有液晶调试模块,和无线调试模块。详细原理图见文件(原理图.doc)。 1.2 软件结构流程

系统软件流程图如图2.3所示。 图1.2 系统软件流程图

第二章智能车系统方案的关键 2.1 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 2.1.1 舵机的转动延时 造成车速提高时出现的转弯不及时等原因中,很大一部分由舵机的转动延时引起,而如何协调舵机延时与车速的控制则显得至关重要。所以转动越灵活,越有利于转弯。 2.1.2 传感器检测精度 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一方面会引起赛道标志的识别,另一方面会影响弯道和直道的检测。精度越高,赛道标志的识别就越精确,弯道会提前检测,直道时能够精准卡住黑线。 2.1.3 传感器的前瞻距离 前瞻距离越大,越能提早检测到弯道,提前转弯,解决了舵机的延迟作用,但是太远的前瞻亦会引起赛道的错误识别,导致走错赛道等等问题。 2.1.4 电机调速的快慢。 赛车入弯时能否及时减到合适的速度,而赛车出弯时能否及时加到合适的速度,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受电机驱动电路的限制。驱动的导通阻抗越低,则导通电流越大,驱动能力就越强。 2.2 传感器分析 1、导线周围的电磁场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交变电流会在周围产生交变的电磁场。智能汽车竞赛使用路径导航的交流电流频率为20kHz,产生的电磁波属于甚低频(VLF)电磁波。甚低频频率范围处于工频和低频电磁波中间,为3kHz~30kHz,波长为100km~10km。如图3.1所示: 图2.1电流周围的电磁场示意图 导线周围的电场和磁场,按照一定规律分布。通过检测相应的电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反过来获得距离导线的空间位置。 由电磁感应定理,变化的磁场在导线中产生电动势,闭合的导线中则会产生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磁场则产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动势。由图2.1知,离导线越远磁场越弱,检测到的电动势就越小,又由于得到的是正弦变化的电压,电压的变化即电压幅值的变化。

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条码资产管理系统--产品介绍--

目录 1.概述 (3) 2.固定资产管理的状态与问题 (5) 3.条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原则及特点 (7) 3.1条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7) 3.2条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特点 (7) 4.系统结构和功能概述 (10) 4.1系统结构 (10) 4.2系统功能概述 (10) 5.系统技术环境 (12)

条码资产管理系统产品简介 1.概述 固定资产 Fixed Assets :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中,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工具、劳动设施和其它物质资料。如机器设备、工具、房屋、建筑物和车辆等。按我国财务部门规定,固定资产一般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2)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否则,列为低值易耗品,属于流动资产。在国外,固定资产分为有形固定资产和无形固定资产两大类。1、有形固定资产:指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其购置费用在一定限额以上的固定资产。它包括土地、建筑物、构筑物、机械装置、运输工具及车辆等,其中除土地外均为拆旧对象。2、无形固定资产:指无实体存在的固定资产。大体又可以分为两类:(1)有法定经济使用年限的,如租赁权、出版权等;(2)无法定经济使用年限的,如商标、商誉费等。 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劳动资料。它使用时间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判断哪些劳动资料属于企业固定资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方面,也是确定低值易耗品核算的重要标准。固定资产的判断一是时间标准,二是价值标准,根据财政部门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 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采用条码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就是通过采用条码技术,并与信息处理技术结合来管理企业的固定资产,科学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促使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已成为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分类和计价,固定资产的增加、使用、维护和处置,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等。提高数据输入速度,条码采集器可以在现场快速读入数据(固定资产编号),并存储在机器内存中,通过与计算机相连后直接将现数据快速的导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并形成单据内容。相比于传统的作业模式,节省了手工抄写与键盘录入计算机系统的时间,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现在的条码的生成与识别技术都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对条码 3

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四月五日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一、课程体系建构 (一)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通过对行业和本区域典型电子企业的调研,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岗位任职要求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职业能力,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一一对应、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调研典型企业,确定工作岗位群: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济南高新区等区域内企业的调查分析,电子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电子产品装配、电子工艺操作、电子生产管理等为主的电子产品制造岗位群,以生产质检、产品维修为主的产品检测维护岗位群和以小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与售后服务为主的产品开发与客户服务岗位群。 课程体系的建构:结合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学交替、产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具体、可操作的项目化课程,构建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计 (一)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能力为本,工学结合,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本课程的设计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兼顾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中的每个项目均由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项目内容的选择以实际应用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应用电子专业的发展需要,参照电子产品装接工、维修电工、微控制器设计工程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成七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典型设备为载体,通过具体案例,让学员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参照电子产品装接工、PCB设计与制作员、电子产品在线生产工艺员和电子设计工程师等的职业资格标准,我们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为载体,设计整个课程。 “理实结合”贯穿专业专项能力形成全过程。通过真实的项目来进行实践教学,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思路如下: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调研PCB设计/制作、电子产品系统助理设计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遵循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等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合《电子CAD实训》、《PCB设计与制作》、《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