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铸造工艺规程

离心铸造工艺规程
离心铸造工艺规程

离心铸造工艺规程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离心铸造工艺规程

1型筒的预热

安装好型筒涂刷好锆英粉醇基涂料的前后端盖,预热型筒。预热温度一般在180-220℃范围之间,此时,涂料中的水分可以充分蒸发,减少气孔的产生,使涂料中粘胶剂充分发挥作用,可以防止涂料被冲刷,出现粘型筒、端盖现象。

2喷涂、挂砂

2.1喷涂喷涂压力0.45-0.55MPa,喷涂小车行走速度7m/s,喷涂料速度及喷涂量250g/20s,涂层厚度:小管径0.2-0.3mm,大管径0.3-0.5mm,型筒转速600-800转/s。

2.2挂砂把定量的覆膜砂或石英砂放在U型槽中,把U型槽伸入铸型的轴线上,让预热到200℃左右的铸型转动,倾翻U型槽,将覆膜砂或石英砂均匀地铺在铸型的工作面上,利用铸型热量硬化覆膜砂,覆膜砂在铸型上的厚度为2-4.5mm。

3浇注

3.1铸型转速的选择,过低的铸型转速,会出现钢液雨淋现象,也会使铸管内出现疏松、夹渣,内表面凹凸不平等缺陷;过高的铸型转速,铸管上易出现裂纹、偏析等缺陷,也会使机器出现大的震动,磨损加剧,功率消耗过大。2-4寸转速为850转/s,4-8寸转速为750转/s,8寸以上,转速为600-650转/s。

型筒转速修定原则:浇注不足时,降低转速;浇过时,提高转速。

3.2浇注定量由离心铸管的内径、外径、长度、比重,确定浇注重量。

3.3浇注浇注温度、化学成分要合格后,在浇包中按浇注定量承接浇注一根铸管的钢液,把浇注槽伸入型筒内,快速把钢液倾入浇注槽,让浇注槽出口的钢液均匀地铺在铸型的内表面上,不得有断流现象。要求在2-5s内完成浇注,以提供足够的钢液流速。

4拔管

要严格控制拔管时间、温度,拔管太早,铸管温度高,会出现弯曲和断裂现象;拔管太晚,型筒温度升高,不利于喷涂工艺进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铸管在型筒中收缩受阻,易引起裂纹。拔管温度应在500-700℃之间。

5安全生产

5.1经常检查型筒,有无裂纹、变形、损伤等。

铸造车间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铸造车间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铸造) XXXXXXXXXXXX公司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法》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人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目录·安全生产守则 ·安全生产恶性违规行为的认定条款·铸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熔炼工部 (一)熔炼工 (二)打修炉操作工 (三)熔炼维修电工、钳工 (四)修包操作工 (五)熔炼工部搬运、辅助工 (六)熔炼工部铁水叉运工 二、制芯工部 (一)热芯盒射芯机制芯工 (二)组芯工 (三)修芯工 (四)制芯维修电工、钳工 (五)制芯搬运、辅助工 三、造型工部 (一)自硬砂造型工

(二)手工浇注工 (三)造型线维修电工、钳工(四)造型线搬运、辅助工四、清理工部 (一)手工清理工 (二)抛丸清理工 (三)砂轮机浇口磨削工(四)清理线维修电工、钳工(五)清理线搬运、辅助工(六)铸件检查工 (七)车间把关员 五、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六、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七、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八、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九、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 十、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十一、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附:触电急救知识

铸造工艺流程图

《铁-石墨自生金属型特种成型技术》的优越性 我公司重点项目为:《铁-石墨自生金属型特种成型技术》 我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系联合研发该项技术:《铁-石墨自生金属型特种成型技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该技术及利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FPM件主要用于汽车、机床、压缩机和液压件等)填补了省内空白。该技术是把铁碳合金在金属模中高速冷却,使得微观组织中的石墨形成致密的珊瑚状(具有分支的纤维),均匀分布在基体组织中。这种珊瑚状石墨由于是在合金液凝固过程中通过冷却速度的控制和加入微量元素而得到的,无须外加加入非金属强化材料(纤维或粒子),故被认为是自生复合材料。由于石墨本身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当该材料用于耐磨件时,一方面,石墨有润滑作用,另一方面,石墨剥落形成的显微凹坑可以在摩擦面上形成储油腔,使得在工件相互运动时可在配合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油膜,对材料起到保护作用.因此,铁-石墨自生复合材料作为高强度耐磨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表8 典型金属型铸铁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

注:1.表中化学成分含量百分数皆指质量分数。 2.净化球墨铸铁铁液,控制Ti、Pb、S、Mn、Cu等元素对金属型球铁质量也十分重要。 ①Mg:高冷却速度(铜)型薄壁件低硫铁液加Mg0.01%即可使石墨完全球化。过高残Mg是造成多种金属型球墨铸铁件废、次品的主因。 ②P:增加流动性,又可防热裂,有的加到3.6%[53]。还加Sb0.02%~0.04%53]。磷加于炉料中的效果比加于铁液中明显。 ③Ti对灰铸铁可增加铁液过冷度,促进生成D型石墨。低CE作用明显。为保护机加工刀具Ti<0.075%。 该技术的主要优越性及先进性体现为:环境与资源是当今世界的两个重大课题。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目前各国铸造工作者迫切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提出了绿色集约化铸造(绿色材料环境材料)的概念。所谓绿色集约化铸造是指铸造整个生产过程中应满足对环境无害、合理使用和节约自然资源、依靠科学技术得到最大的产出和效益等几个要求。所谓绿色材料是指资源和能源消耗小、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再生循环利用率高或可降解使用的具有优异实用性能的新型材料。按照这些要求,如前所述“铁-石墨自生金属型特种成型技术”代表了这一趋势。它除了在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优点,还摈弃了铁合金铸造中采用的砂型铸造的污染严重,劳动强度大等落后的生产方法。该技术生产的铸铁可保证致密无气孔、缩孔、缩松,工艺出品率高;铸铁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加工量少且易加工(退火后);结晶细,性

铸造工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996 铸造工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规程范本 编号:YTO-FS-PD996 2 / 2 铸造工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只有受过铸工专门培训的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方能独立操作。 2.操作中,穿戴好防护用品,禁止袒胸露臂和打赤脚。 3.设有通风设备的场所,工作前应开动通风设备。 4.工作场所应保持整洁,砂箱、模型、工具等不得随意堆放,保持通道畅通无阻。 5.废料、垃圾应倒在指定地点,并定期消除,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V 。 6.使用设备或吊车时,应遵守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离心铸造工艺规程

离心铸造工艺规程 1型筒的预热 安装好型筒涂刷好锆英粉醇基涂料的前后端盖,预热型筒。预热温度一般在180-220℃范围之间,此时,涂料中的水分可以充分蒸发,减少气孔的产生,使涂料中粘胶剂充分发挥作用,可以防止涂料被冲刷,出现粘型筒、端盖现象。2喷涂、挂砂 2.1喷涂喷涂压力0.45-0.55MPa,喷涂小车行走速度7m/s,喷涂料速度及喷涂量250g/20s,涂层厚度:小管径0.2-0.3mm,大管径0.3-0.5mm,型筒转速600-800转/s。 2.2挂砂把定量的覆膜砂或石英砂放在U型槽中,把U型槽伸入铸型的轴线上,让预热到200℃左右的铸型转动,倾翻U型槽,将覆膜砂或石英砂均匀地铺在铸型的工作面上,利用铸型热量硬化覆膜砂,覆膜砂在铸型上的厚度为2-4.5mm。3浇注 3.1铸型转速的选择,过低的铸型转速,会出现钢液雨淋现象,也会使铸管内出现疏松、夹渣,内表面凹凸不平等缺陷;过高的铸型转速,铸管上易出现裂纹、偏析等缺陷,也会使机器出现大的震动,磨损加剧,功率消耗过大。2-4吋转速为850转/s,4-8吋转速为750转/s,8吋以上,转速为600-650转/s。 型筒转速修定原则:浇注不足时,降低转速;浇过时,

提高转速。 3.2浇注定量由离心铸管的内径、外径、长度、比重,确定浇注重量。 3.3浇注浇注温度、化学成分要合格后,在浇包中按浇注定量承接浇注一根铸管的钢液,把浇注槽伸入型筒内,快速把钢液倾入浇注槽,让浇注槽出口的钢液均匀地铺在铸型的内表面上,不得有断流现象。要求在2-5s内完成浇注,以提供足够的钢液流速。 4拔管 要严格控制拔管时间、温度,拔管太早,铸管温度高,会出现弯曲和断裂现象;拔管太晚,型筒温度升高,不利于喷涂工艺进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铸管在型筒中收缩受阻,易引起裂纹。拔管温度应在500-700℃之间。 5安全生产 5.1经常检查型筒,有无裂纹、变形、损伤等。

铸造工艺规范

总则 为做到对铸造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现对我公司电炉熔化,砂子混制,制芯、造型(机器造型、手工造型)、浇注、清整,6个工序,特制定工艺规范。 (一)电炉熔化工艺规范 1.修炉衬 1.1炉底打结 1.1.1先在紧靠感应圈内壁及炉底处围铺上石棉布,形成绝缘层。 1.1.2把石英砂倒入炉底,每层厚度不超过50mm,用捣固棒捣实,再用平锤打结实。逐步打结直至把炉底打结到高度。 1.1.3校正中心,安放好坩埚膜。在坩埚内放入一些重铁块,防止打结时坩埚膜松动。 1.2打结坩埚壁 1.2.1在坩埚底与坩埚壁交界处,打结时要特别细心。 1.2.2后每层打结紧实高度为50-60mm,打结时间不少于20分钟。当坩埚壁打结好后,在修筑炉口之前,要用平锤打实打平。 1.2.3加料时,不许石英砂落入石棉板和云母片(石棉布)等隔热绝缘层中。 1.2.4为使紧实度均匀,应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站在对称位置转圈打结。 1.2.5在整个打结过程中,要严防杂物掉入硅砂中。 1.3修筑炉口和炉嘴 1.3.1用水玻璃做粘结剂,快速成形。用适量的硼酸水和水玻璃与打结料相混合,待用手一捏基本成团即可。 1.3.2在打好的炉口上涂上适量水玻璃,然后填筑混合料并用小锤打实。 1.3.3炉口和炉嘴修成内低外高的斜面。 1.4 烘炉和烧结 1.4.1烘炉前要对冷却水系统、倾炉系统、控制回路及仪表等进行检查。 1.4.2烘炉时应加入一定数量的炉料,以保持温度升降的均匀性。 1.4.3烘炉要按低功率慢升温及材料厂提供的烧结工艺进行。 1.4.4炉衬温度达到1000度以上时,改用功率供电,使坩埚膜和炉料缓慢升温,慢慢熔化以减轻冲刷作用。 1.4.5熔化第一炉时尽量用洁净无锈和杂质的炉料。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972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接班首先检查各种机械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2、检查水池冷却水温,对水温过高的进行排水和加水,以便铸造顺利完成; 3、修盘人员要及时检查所铸及其它规格结晶盘的水全、水匀后及时排除故障; 4、结晶修复后涮好化石粉,工具、流槽等部件都要涮化石粉,并保持干燥,清除其它杂质; 5、修盘用的色拉油及化石粉要保管好,不能有其它杂质混入; 6、引锭头要清理干净,保持干燥,换下来的要放好不能乱放; 7、冷却井的深度必须掌握好,不能造成拖底; 8、检查导向轮内是否有杂物、有故障就及时排除,不能造成棒坯的表面质量问题; 9、熔铸前必须掌握好炉水的温度及放水时的技术,不能无目的的蛮干,造成成品率下降及设备损失; 10、过滤布要扎好扎牢,铸造过程中结晶盘内的熔体

铸造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铸造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铸造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铸造机械生产属于热加工,其生产过程包括:混砂、造型、熔化、浇注和清理等几个环节。铸造机械安全生产因其工序多,起重运输量大等特点,使得铸造机械存在安全隐患。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铸造机械安全操作方法。 铸造机械安全操作--混砂作业 铸造机械的主要危险是当操作人员在混砂机运转时伸手取出砂样或试图铲出砂子时,而手被挂住或拖进混砂机内,造成伤害。在混砂铸造机械安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铸造机械涉及到的机械要由专人维护和管理,开车前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 (2)碾砂机启动后,安全操作铸造机械设备,不准用手扒料、清理碾轮,并严禁用手到碾盘上取砂样。

(3)禁止在碾砂机工作时从机中铲出型砂。 铸造机械安全操作--造型作业 (1)铸造机械造型作业中要注意起重运输安全,绝对禁止为图方便在起吊物下方工作,应当将砂型放在乎稳而坚固的支架上,防止物件落下碰撞伤人。 (2)铸造机械手工造型和造芯时要注意防止砂箱、芯盒落地砸脚、手指被砂箱挤压、砂中的钉子和其他锐利金属片划破手、钉子扎脚等伤害。在铸造机械安全操作中要注意搬运砂箱、芯盒的方式,穿好鞋底结实的安全鞋,用筛分或磁选分离出砂中的钉子、金属碎片等。 (3)铸造机械安全操作时,芯铁、砂箱的加强筋不要暴露在铸型表面,否则,由于它吸潮,金属液与其接触时易产生“炝火”,烫伤作业人员。 (4)使用机器造型、造芯时,一定要熟悉机器的性能及铸造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5)在铸造机械造型捣砂时,操作人员要穿硬包头工作鞋,并保

离心铸造研究现状_张泽磊

收稿日期:2010 06 16; 修订日期:2010 07 25 作者简介:张泽磊(1984 ),甘肃金昌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材料加工 工艺. Email:gans uzzl@https://www.360docs.net/doc/4317546739.html, V ol.31N o.11No v.2010铸造技术 F OU N DRY T ECH NO LO GY 离心铸造研究现状 张泽磊,杨 刚,杨 屹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作为特种铸造之一的离心铸造,在现代铸造业中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概括了近20年来离心铸造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离心铸造的应用状况。关键词:离心铸造;工艺技术;相关产品;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TG2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8365(2010)11 1517 05 Development Status of Centrifugal Casting ZHANG Ze lei,YANG Gang,YANG Yi (Schoo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 Abstract:Cen trifu gal castin g,as on e of the special casting,has occupied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modern industry.This article summ arizes th e key tech nology of cen trifu gal castin g tech nology research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entrifu gal castin g. Key words:Centrifugal casting;Technology;R elated Products;Research situation 1 离心铸造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1.1 铸型转速的计算 在生产过程中,对铸型转速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铸件的质量和生产的成本。转速过低, 离心力不足,易导致铸件充型不良,水平离心铸造中就会出现雨淋现象;但转速过高,不但会浪费资源,而且会使铸件产生纵向裂纹,成分偏析等缺陷。目前对铸型转速的确定主要有表1中所列的6种方法[1]: 表1 离心铸造铸型转速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 T ab.1 Ca lculatio n fo rmula o f centr ifugal casting speed and its applied range 编号计算公式系数意义及其经验值 适用范围 (1) n = 555200 R n 铸型转速(r/min );R 铸件内表面半径(m); 合金重度(N/m3); 调整系数:根据材料不同取0.9 1.6。 用于水平离心铸造,且铸件R 外/R 内比值应不大于1.5。 (2) n =29.9 G R G 重力系数:中空冷硬轧辊75~150;缸套50~110;铜套钢管50~65;铸铁管30~75 可用于绝大多数离心铸造。 (3) n = C R C 综合系数(g /cm -3):铸铁7.2;铸钢7.85;黄铜8.2;铅青铜8.8~10.5;巴氏合金7.3~7.5;铝合金2.65~3.10;青铜8.4 用于铸件R 外/R 内比值应不大于1.15的情况。 (4)n =42.3P (R 2 外-R 2内)P 非金属铸型能承受的最大离心压力(M Pa)非金属铸型的离心铸造,并且铸型不因离心力而受损。(5)n =42.3h D 2 -d 2h 铸件高度(m);D 、d 铸件内孔允许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m)。 用于立式离心铸造。 (6) N =2k Eh R 2 1+R 22 N 铸型的生产转速;E 能量系数:尚需通过实践,积累经验,逐渐确定。 需要掌握比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 1.2 涂料的研究 涂料及涂料工艺的改进对铸件质量的提高有极大 地作用[2]。在离心铸造生产中,金属型内表面涂敷涂料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金属型所受的热冲击、控制合金液的冷却速度、形成合理的铸件表面、使铸件容易脱模。我国离心铸造所用的涂料多存在劳动条件差,粘砂严重,表面硬度高及涂料层不易扩散等缺点。 河北机电学院研制的以高铝土为主,并添入少量S.A 、S.B 粘结剂及微量PVA 的新涂料。通过测定3 1517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1、目的 通过配比原铝液,提高铝锭品位,获得合格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2、范围 适用于铸造车间各工种,贯穿铸锭全过程。 3、设备工器具 天车、地磅、混合炉、铸造机组、扎捆机、叉车、铸锭工具。 4、材料零部件 钢带、钢带扣、除渣剂、石棉板、铸造机组配件 5安全 按渑池铝厂《安全作业规程》铸造车间各岗位《安全作业规程》执行。6、操作 6.1原铝配比 6.1.1配料前的检查和准备 a)认真分析原铝分析化验报告,联系电解车间按质量要求进行排包。 b)准备好出铝任务单,原铝衡量记录单等必需品。 6.1.2配料作业 a)根据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原铝分析报告单确定各原铝应进的混合炉号。 b)配料时所加配料的重量用下面公式计算。 A-B 所加配料重量=—————×W

C-A 式中:A:要求达到某种成分含量的百分比。 B:铝液本身已有某种成份含量的百分比。 C:配料中所含某种成份的百分比。 W:待配铝液的重量。 6.2混合炉的进铝作业 6.2.1进铝前的检查和准备 a.检查混合炉是否符合进铝条件,各出铝口是否用塞杆加石棉套塞紧,塞杆是否固定好。 b.准备好棉手套、有机面罩、取样勺、溜槽、滑石粉等。 c.联系好天车司机做好准备。 d.检查计量设备是否准备完整,计量人员是否到位,并做好记录。 6.2.2进铝作业 a.引导抬包车准确到指定地点称重计量。 b.由倒包工将抬包扶至混合炉注铝口位置,打开限位卡子,向混合炉内注铝。 c.注铝结束后,将抬包调正,指挥天车将抬包放到抬包车上。 d.注完最后一包铝后,将倒铝口清理干净,盖好盖板。 6.3向混合炉中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及维护 a.避免炉顶溅上铝液。 b.要及时扒渣和清炉。 c.要避免混合炉作熔炉用。 d.避免用电热混合炉作为燃油或燃气的炉子。

铸造安全操作规程

铸造都有哪几个工种?求份铸造车间的安全管理制度。 铸造工种:木模工、配砂工、熔炼工、造型工、浇注工、淸理工、热处理工。铸造车间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炉工 1. 操作工进入作业现场必须穿戴劳保用品,不允许非操作人员在炉台上逗留。炉工除面部外,不允许有裸露体位。 2. 启动设备前,必须先检查电路、线路、水路、仪器、仪表和一些事故多发位置,确认正常后,方可进行作业。 3. 开启设备前,必须先下料(不少于炉子容积的1/2),方可启动。操作过程中(下料、挑渣等)必须站在绝缘物(干燥木板或橡胶)上,并且,随时注意电柜工作时所发出的蜂鸣声,如不正常,必须立即停机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熔炼过程必须用渣棍不断的晃动炉内的金属,使其慢慢下移,不允许固体和液体分开,以免造成喷溅;金属开始融化后,下料应特别注意,不允许冷铁和液体直接接触,防止钢水喷溅。 5. 出炉前,必须根据炉前样化验结果补加元素量,含量超出规定上限范围不允许浇注;脱氧必须彻底,炉口冒火花不允出炉浇注。同时,注意提前烘烤钢包,不允许黑包出钢。 6. 倒钢水时,抬包人员必须站在干木板上,在包中加入适量脱氧剂后,将包抬起并对准炉嘴,方可倾炉倒水。 7. 必须保证钢包内钢水倒入体积,最多不得超过钢包容积的4/5,防止抬包和浇注过程中钢水贱出。 8. 开炉和配料必须很好配合,随时对周围炉衬进行观察,对料进行鉴定,保证有问题早发现。 9. 热炉下料时,必须用小料垫底,体积要不超过炉子全部容积1/2,不允许直接下大料,避免对炉壁和炉底造成损伤。 10. 当班结束熔炼后,必须将炉内钢水倒净,仔细检查炉衬,若需次日补炉,必须趁衬里高温状态时迅速将衬表面铲去,露出新肉。 11. 补炉时,必须认真检查衬里是否夹带金属,若有,必须彻底清除后,方可补炉。 12. 整个操作过程必须做到:眼疾手勤、判断准确、反应迅速,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果断处理突发事故,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如有故障发生,必须先切断电源,再采取排除措施,杜绝带电作业。 13. 打炉衬前,必须保证所搅拌炉料的干湿度,认真检查感应圈各绕组之间是否搭连,确认后,按150mm厚度作出炉底,在感应圈中心置入坩埚,四周用定位楔固定,按每层60mm左右均匀舂实。 14. 钢水化学成:a:复合铸渗(C:0.32-0.38;Si:0.4-0.6;Mn:0.7-0.9;S<0.04;P 〈0.04);b:整体合金:基本元素含量偏差不超过0.3%;合金元素含量偏差不超过 0.05%,且取下限。 二、混砂工 1. 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什么是离心铸造

什么是离心铸造 离心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注入高速旋转的铸型内,使金属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满铸型和形成铸件的技术和方法。离心力使液体金属在径向能很好地充满铸型并形成铸件的自由表面;不用型芯能获得圆柱形的内孔;有助于液体金属中气体和夹杂物的排除;影响金属的结晶过程,从而改善铸件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 根据铸型旋转轴线的空间位置,常见的离心铸造可分为卧式离心铸造和立式离心铸造。铸型的旋转轴线处于水平状态或与水平线夹角很小(4°)时的离心铸造称为卧式离心铸造。铸型的旋转轴线处于垂直状态时的离心铸造称为立式离心铸造。铸型旋转轴线与水平线和垂直线都有较大夹角的离心铸造称为倾斜轴离心铸造,但应用很少。

离心铸造最早用于生产铸管,随后这种工艺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外在冶金、矿山、交通、排灌机械、航空、国防、汽车等行业中均采用离心铸造工艺,来生产钢、铁及非铁碳合金铸件。其中尤以离心铸铁管、内燃机缸套和轴套等铸件的生产最为普遍。对一些成形刀具和齿轮类铸件,也可以对熔模型壳采用离心力浇注,既能提高铸件的精度,又能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 离心铸造的优点: 1)几乎不存在浇注系统和冒口系统的金属消耗,提高工艺出品率; 2)生产中空铸件时可不用型芯,故在生产长管形铸件时可大幅度地改善金属充型能力,降低铸件壁厚对长度或直径的比值,简化套筒和管类铸件的生产过程; 3)铸件致密度高,气孔、夹渣等缺陷少,力学性能高; 4)便于制造筒、套类复合金属铸件,如钢背铜套、双金属轧辊等;成形铸件时,可借离心力提高金属的充型能力,故可生产薄壁铸件。 离心铸造的缺点: 1)用于生产异形铸件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2)铸件内孔直径不准确,内孔表面比较粗糙,质量较差,加工余量大; 3)铸件易产生比重偏析,因此不适合于合金易产生比重偏析的铸件(如铅青铜),尤其不适合于铸造杂质比重大于金属液的合金。 离心铸造工艺过程:

铸造工艺标准经过流程介绍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 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 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 3)造型与制芯; 4)熔化与浇注; 5)落砂清理与铸件检验等主要工序。 成形原理 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图1 铸造成形过程

铸件一般作为毛坯经切削加工成为零件。但也有许多铸件无需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设计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型砂的性能及组成 1、型砂的性能型砂(含芯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强度、透气性、耐火度、退让性、流动性、紧实率和溃散性等。 2、型砂的组成型砂由原砂、粘接剂和附加物组成。铸造用原砂要求含泥量少、颗粒均匀、形状为圆形和多角形的海砂、河砂或山砂等。铸造用粘接剂有粘土(普通粘土和膨润土)、水玻璃砂、树脂、合脂油和植物油等,分别称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合脂油砂和植物油砂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型(芯)砂的某些性能,往往要在型(芯)砂中加入一些附加物,如煤份、锯末、纸浆等。型砂结构,如图 2 所示 图2 型砂结构示意图 工艺特点 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些脆性金属或合金材料(如各种铸铁件、有色合金铸件等)的零件毛坯,铸造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铸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铸件可以不受金属材料、尺寸大小和重量的限制。铸件材料可以是各种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和各种特殊合金材料;铸件可以小至几克,大到数百吨;铸件壁厚可以从0.5 毫米到1 米左右;铸件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2)铸造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毛坯,特别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缸体、叶片、叶轮等。 3)铸件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与零件很接近,既节约金属材料,又省切削加工工时。 4)铸件一般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广、铸件成本低。 5)铸造工艺灵活,生产率高,既可以手工生产,也可以机械化生产。 铸件的手工造型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砂型铸造分为手工造型(制芯)和机器造型(制芯)。手工造型是指造型和制芯的主要工作均由手工完成;机器造型是指主要的造型工作,包括填砂、紧实、起模、合箱等由造型机完成。泊头铸造工量具友介绍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手工造型因其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工艺装备简单,无需造型设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但手工造型生产率低,劳动强度较大。手工造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整模造型 对于形状简单,端部为平面且又是最大截面的铸件应采用整模造型。整模造型操作简便,造型时整个模样全部置于一个砂箱内,不会出现错箱缺陷。整模造型适用于形状简单、最大截面在端部的铸件,

铸件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编号:CZ-GC-01464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铸件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 Safety technical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castings

铸件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1)检查天然气管路、阀门、传动机构、通风系统等是否正常。 2)铸件热处理装窑时,高度要低于炉门5厘米,两侧距门要大于10厘米以上。 3)热处理工每班需安排两人工作,要相互照顾以防发生意外。 4)窑内的通风要良好。 5)装出窑前,先检查窑室、拖车钢丝绳等设备有无倒塌、折断等不安全因素,如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 6)点窑前先打开窑体总阀门,关上放散管,检查压力表,确认正常后,方可点窑。 7)点火时,把火把放在点火孔内,然后慢慢打开烧嘴阀门,点着后再打开空气阀门,然后顺序点火;如第一次点不着时要立即关闭烧嘴阀门,并用压缩空气吹扫3-5分钟后再点;第二次仍点不着时,要切断天然气来源,寻找原因排除故障后再点。闭火时先关闭空气

阀门,后关闭烧嘴阀。 8)点窑时,窑前不准站人,点火时脸不要对着火孔看,以免突然烧伤。 9)烧窑工要坚守岗位,严禁在窑旁睡觉、取暖等,要经常注意炉子的工作情况,不允许在燃气压力不稳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10)当发生下列情况时,要立即停窑: ①燃气管道破损; ②发生燃气事故,对人和设备有威胁时。 11)事故停窑要迅速关闭窑体总阀门,及时报告有关单位。 12)拖拉窑车时,首先要确认挂钩是否挂牢,轨道上是否有障碍物,而后开始拖车。 13)卷扬机运转中,在钢丝绳绷紧方向不准有人逗留。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

轴承座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一、工艺分析 1、审阅零件图 仔细审阅零件图,熟悉零件图,而且提供的零件图必须清晰无误,有完整的尺寸和各种标记。仔细样。注意零件图的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性,有两个方面:(1)审查零件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 (2 )在既定的零件结构条件下,考虑铸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缺陷,在工艺设计中采取措施避 零件名称:轴承座 零件材料:HT150 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 2、零件技术要求 铸件重要的工作表面,在铸造是不允许有气孔、砂眼、渣孔等缺陷。 3、选材的合理性 铸件所选材料是否合理,一般可以结合零件的使用要求、车间设备情况、技术状况和经济成本等, 用铸造合金(如铸钢、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铸造铝合金、铸造铜合金等)的 牌号、性能、工艺特点、价格和应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所选的合金是否合理。 4、审查铸件结构工艺性 铸件壁厚不小于最小壁厚5-6又在临界壁厚20-25以下。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1、铸造方法的确定 铸造方法包括:造型方法、造芯方法、铸造方法及铸型种类的选择 (1)造型方法、造芯方法的选择 根据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的特点,选择手工造型 (2)铸造方法的选择 根据零件的各参数,对照表格中的项目比较,选择砂型铸造。 (3)铸型种类的选择 根据铸型的特点和应用情况选用自硬砂。 2、浇注位置的确定 根据浇注位置选择的4条主要规则,选择铸件最大截面,即底面处。 3、分型面的选择 本铸件采用两箱造型,根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分型面取最大截面,即底面。 三、工艺参数查询 1、加工余量的确定 根据造型方法、材料类型进行查询。查得加工余量等级为11~13, 取加工余量等级为12。

铸造业安全操作规程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必须戴好防护眼镜,开启通风,开动砂轮前,仔细检查砂轮有无裂纹、缺损,如有异常严禁使用。检查防护装置是否紧固好,确认正常后,开车空转5分钟,方可操作。 2、随时调整托板,使其与砂轮间隙不小于3毫米,同时使托板平面在砂轮的水平中心线上,砂轮运转时不准调整托板,当工件厚度小于6毫米时,应将托板卸开,否则不准使用。 3、启动砂轮机,当砂轮达到额定转数后,方可使用。 4、磨件时紧握工件,平稳接触砂轮,不准用力过猛撞击砂轮,未退件前,不允许关停砂轮机 5、操作时要站在砂轮的侧面,不允许两人在一片砂轮上同时磨削。避免头部及其它部位与砂轮在同一直线上。 6、磨小件时,要用钳子等辅助工具夹住磨削,以免磨伤手,不准用砂轮侧面磨物件。 7、砂轮磨出凹槽,或震动较大时要及时找有关人员用砂轮刀修整。 8、砂轮片的拆装更换必须由专人负责,更换砂轮片要建立记录档案,标明更换日期、更换者及更换容,以备查巡。 9、砂轮磨损较多(表面线速度20米/秒)或被磨工件碰撞砂轮防护罩时,必须更换新砂轮。 10、更换新砂轮要详细检查砂轮是否受潮、受冻、有无裂纹和缺损,更换时不准用铁器敲击,砂轮与法兰盘之间垫以1-1.5mm厚的石棉垫,压紧法兰不小于砂轮的1/3,并大于法兰盘直径1毫米。均匀夹牢上紧螺丝后,再看静平衡,然后装机空运转1-2分钟,确无异常后,方可使用。 11、严禁非指定人员随便开车磨活,操作者磨活时严禁吸烟。 12、在工作中,发现砂轮振动过大或发出不正常声音等异常情况时,要立即停机找有关人员检查修理。 13、工作结束,切断电源总闸,关闭抽风机,清扫干净场地

铸造车间操作规程 1、上班时穿戴好劳保用品,严禁酒后上班。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场地. 2、值班期间严格遵守对设备的检查制度,密切注意仪器仪表显示的参数值是否正常,并填入巡检表。值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如实填写表格和交接班记录。 3、值班期间严禁脱岗,睡岗,不干和工作无关的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上班期间保持手机开启. 4、禁止私下改动操作屏参数,要改动须办理审批手续,由维修人员进行。进入地下室检查时禁止乱动电器开关及各水系统开关。 5、开炉前确保清除炉坑周围的所有障碍物,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工作场地、炉前坑及炉底不得有积水. 6、工作时不允许将密闭的盒子、箱子和管类炉料以及任何潮湿炉料加入电炉. 7、在烧结时加入的炉料应防止搭桥。烧结过程中禁止用铁棍等捅截正在融化中的炉料。 8、出铁水时和罐炉时要穿戴好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品。并等周围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操作时集中注意力, 严禁错按按纽。严格控制倾炉高度,铁水流速不要过大,铁水倒入包不要太满,要控制在离出铁口15㎝左右,铁水快接近至规定位置时应减速,控制好倾炉高度. 9、放包人员必须将铁水包放在指定位置,如放包位置不准,倾炉人员有权拒绝倾炉. 10、送电档次在较大档时, 倾炉人员不得大幅度倾炉,如要倾炉,须要降低电压档次,方可进行倾炉. 11、倾炉时要检查电炉出铁口有无凝结堵塞,一旦堵塞处被铁水熔化而倾炉过猛,将会引起铁水喷出引发事故。 12、发现出铁口凝结时,必须用专用工具清除。清除时要注意保持身体重心,以防跌倒。 13、出铁水、测温、扒渣等靠近电炉工作时不得随身携带手机、打火机等物品。工作时戴好口罩、眼镜等劳保用品。扒渣时禁止用空心铁管或潮湿物件,应用专用工具。 14、上班刚开始使用的浇包,出铁水人员须检查其部是否有异物。 15、取样化验时样勺要先烘干。 16、出现紧急情况时头脑要清醒,不可慌乱,在认真处理的同时迅速报告领导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

编号:CZ-GC-05562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casting process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1、接班首先检查各种机械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2、检查水池冷却水温,对水温过高的进行排水和加水,以便铸造顺利完成; 3、修盘人员要及时检查所铸及其它规格结晶盘的水全、水匀后及时排除故障; 4、结晶修复后涮好化石粉,工具、流槽等部件都要涮化石粉,并保持干燥,清除其它杂质; 5、修盘用的色拉油及化石粉要保管好,不能有其它杂质混入; 6、引锭头要清理干净,保持干燥,换下来的要放好不能乱放; 7、冷却井的深度必须掌握好,不能造成拖底; 8、检查导向轮内是否有杂物、有故障就及时排除,不能造成棒坯的表面质量问题; 9、熔铸前必须掌握好炉水的温度及放水时的技术,不能无目的

的蛮干,造成成品率下降及设备损失; 10、过滤布要扎好扎牢,铸造过程中结晶盘内的熔体表面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不去破坏它,以保证棒坯的质量; 11、铸造当中要观察好棒坯表面的质量,利用增温,降温,水压增大、减小,速度快、慢来调好棒坯的表面质量; 12、吊棒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必须要吊净,把底盘升到露出水面; 13、铸造完后,要彻底清除熔炼炉内的杂质,以保证下一炉的质量; 14、清除结晶盘的铝渣、炉前的铝灰及煤渣,按指定的地点放到位; 15、所有工具摆放整齐,班与班交接好所有工作。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铸造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铸造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铸造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手锻操作前要检查大锤、手锤与柄连接是否牢固,打大锤时,先要看周围,以免伤人。 二.不得用大锤、手锤对钻面敲击,以免被锤头反弹击伤。 三.操作时要密切配合,听从“轻打”、“打”、“重打”、“停止”等口令。 四.操作锻锤或大锤者,应思想集中,按照掌钳工指令准确进行操作,严禁在操作过程中谈笑打闹。 五.钳口形状必须与坯料断面形状、

尺寸相符,夹牢工件,并在下砧中央放平、放正、放稳,先轻打、后重打。 六.手钳或其它工具等柄部应靠近身体的侧旁,不许将手指放在钳柄之间,以免伤害腹部及手指。 七.踩踏杆时脚跟不许悬空,以便稳定操作踏杆,保证操作安全。 八.锻锤应做到“三不打”:工模具或锻坯未放稳不打,过少或过冷锻坯不大,砧上没有锻坯不打。 九.严禁将手伸入锤头行程中,砧座上的氧化皮必须用长柄扫帚清除。 十.不直接用手去触摸锻件和钳口,以免高温烫伤。 十一.锻造时,严禁在易飞出毛刺、

离心铸造的优势

离心铸造技术在铝硅合金结构构件生产中 的优势 G. Chirita, D. Soares, F.S. Silv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chool of Engineering, Minho University, Campus de Azurem, 4800-058 Guimaraes, Portugal Received 12 June 2006; accepted 12 December 2006 Available -online- 28 December 2006 文摘 本文探讨了利用立式离心铸造工艺生产结构零件相比传统重力铸造法的力学性能优势。我们对由离心力引发的材料机械性能中最重要的性质进行了分析。也对离心铸造技术和重力铸造技术所获得的式样的机械性能进行了比较。 研究表明,离心铸造技术较重力铸造技术可以多提高材料强度35%,刚度160%。弹性模量也多增了18%。抗疲劳寿命延长了约1.5%,抗疲劳极限提高了45%。因此,就获得机械性能及抗疲劳性能而言,离心铸造技术比重力铸造技术更有效。 前期效果随浇铸情况而变化,这是依据样品从浇铸地被拿开的相对位置而言的。与旋转中心(更大的离心力或重力)相距越远,机械性能提高得越好。于是,机械性能随旋转轴的转动而改变了,材料也就具备了梯度功能。这种功效在不同部位所需不同组件的生产中可能是有用的。 引擎活塞就是一个潜在的应用示例。在本文献中,我们也将展示离心铸造技术在这些结构零件生产中是如何有优势的。 @2006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关键词:离心浇注、铝硅合金、机械的、抗疲劳性质 1.简介 铝硅铸造合金作为结构材料的使用是基于它们的物理性质(主要受其化学组织影响)和机械性质的(受化学成分及微观结构影响)。铝合金较高的比抗拉强度受其多元组织微观结构强烈影响。特殊合金的机械性能有助于零件主要相位的物理性质,提高容积比和改善组织形态。根据[1]铸造铝合金的抗拉性能和抗断裂性能,半固态A356合金和A357合金相当依赖二次枝臂间距(二次晶壁间距)、镁合金以及尤其是共晶硅和富铁金属间化合物的大小和形状。所以,铝硅铸造合金的机械性质不仅依赖化学组织成分,而且更重要的是微观结构特征,如枝晶形态、α铝、共晶体硅粒以及其它出现在微观结构中的金属间化合物。 现有不同的方法来控制这些微观结构特征,例如通过引进特殊元素[2,3]来细化晶粒。然而,提高铝硅铸造合金机械性质最常见的措施是改善浇铸技术[4]。每种技术都有干扰微观结构和影响机械性能的地方。 传统的离心浇铸工艺主要用于得到圆柱部分。实际上有两个基本类型的离心浇铸机:卧式,绕水平轴旋转的;立式,绕垂直轴旋转的。卧式离心浇铸机一般用来做管材,管件,套管,汽缸套(衬层),以及形状简单的圆柱或管状铸件。立式离心浇铸机的应用范围相对较

水玻璃铸造工艺

水玻璃铸造工艺守则1 蜡料制备 1. 工艺要求: 1.1 蜡液温度:70-90℃,严禁超过90℃。 1.2 稀蜡温度:65-80℃。 1.3 蜡膏保温缸水温:48-50℃。 1.4 蜡膏应搅拌均匀呈糊状,温度控制在45-48℃,其中不允许有颗粒状蜡料。 1.5.1 正常生产采用3、4两种配方,配方5用于压制浇口棒。 1.5.2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根据蜡模质量分析结果,适量增加或减少硬脂酸量,冬季的酸值取下限,夏季的酸值取上限。 2 操作程序 2.1 启动设备,检查运转是否正常,是否漏水、漏气、漏蜡,有问题应及时排除。检查保温缸水温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2.2 按蜡料配比把石蜡、硬脂酸和回收蜡分别称好,加入化蜡槽内,加热至全熔状态,其温度不得超过90℃。 2.3 把蜡液送到蜡膏搅拌机盛蜡槽内。 2.4 将搅蜡缸内加入三分之二的蜡片,启动搅拌机进行搅蜡直至呈糊状蜡料为止。 3 注意事项 3.1 稀蜡需用100目筛过滤,去掉杂质后方能使用。 3.2 不允许有影响质量的空气和水分混入蜡膏中。 3.3 化蜡槽和盛蜡槽每月清理两次。 3.4 蜡膏保温缸、搅蜡缸属于压力容器,应定期检查有关紧固件及密封机构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正常工作压力严禁超过0.50MPa。 4 检查项目 每班必须测量蜡液温度和保温水温度3-4次,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并做好原始记录。

蜡模制造 1 工艺要求 1.1 室温:16-28℃(最高不超过30℃)。 1.2 蜡膏压注温度:45~48℃,压力:0.3~0.5 MPa,保压时间:3~10秒。 1.3 压蜡冷却水温,14~24℃,冷却时间:20~100秒。 1.4蜡模冷却水温,14~24℃,冷却时间:10~60min。 1.5蜡模清洗液温度,20~28℃,清洗液中加入0.01% JFC。 1.6 脱模剂:ZF201. 1.7蜡模表面光洁度,形状完整,轮廓清洗,尺寸合格,不允许有缩陷,凸包裂纹等缺陷。 2 操作程序 2.1 手工制模 2.1.1检查压型的分型面、型腔、脱模机构、定位销、紧固件应完整清洁。涂擦分型剂,装配并紧固压型。 2.1.2注蜡:把蜡抢嘴对准压型的注蜡孔,旋开阀门使蜡膏注入型腔并保压3~10s,关闭阀门,移走蜡枪。 2.1.3冷却:把注满蜡膏的压型濅入水内或放在工作台上冷却,冷却时间视蜡模形状与质量要求具体掌握,一般冷却20~100s。 2.1.4取模:拆开冷却过的压型,取出蜡模并及时放入水中继续冷却。有特殊要求的蜡模应放在专用夹辅具上冷却。 2.1.5清型:用压缩空气吹除型腔、型芯上的水和蜡渣,视取模状况涂擦脱模剂。 2.1.6合型:装配清理干净的压型,按 3.1.2~3.1.5的程序再次制模。 2.1.7交班:工作完毕应把压型清理干净,打扫工作环境后交班,若不在生产时,压型应及时交还压型库保管。 2.2 机械制模 2.2.1检查压蜡机的润滑,电器、气动系统是否正常,调整限位,顶模机构,调节循环水系统和蜡膏输送系统。根据不同产品的压型注蜡孔,调整固定压蜡抢嘴的位置。 2.2.2用压缩空气吹除压型型腔内的水和蜡渣,吹刷分形剂,启动压蜡机。 2.2.3压蜡机按自控程序完成:取出蜡模,按要求放置冷却。 2.2.4按 3.2.2~3.2.4的程序连续制模。 2.2.5工作完毕应用压缩空气清除压蜡和压型上的水和蜡渣,水槽中的蜡渣和注蜡道必须清理干净,打扫工作环境后交班,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2.3蜡模修整 2.3.1用修模刀除去分型面上的披缝和其他不应有的凸起(包括注蜡残余),用稀蜡填补缺陷并修饰光滑。 2.3.2修整合格的蜡模在清洗槽中用清洗液进行清洗,清除分型剂,用压缩空气吹除蜡模表面上的蜡屑和水分。 2.3.3清洗干净的蜡模按品种整齐摆放在规定的器具中交检查员进行验收。 3 注意事项 3.1压型应定期用煤油清洗,进行必要的保养。 3.2蜡模在运输、贮存中应轻拿轻放,不得整盘倾倒,防止变形和碰伤。 3.3蜡模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5天,超时间的蜡模应重新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