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ERP原理与应用小抄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ERP原理与应用小抄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ERP原理与应用小抄试题及答案

电大ERP原理与应用小抄试题答案

1. 简述销售订单的处理流程。

答:销售订单处理流程有:

(1)根据产品目录及报价,企业与客户初步建立了购买订单.-

(2)企业要根据已建立的客户档案资料,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核,核定其信用额度。当该客户的应收账款加上本次交易金额之和大于其信用额度时,一般不予进行交易。

(3)如果客户的信用审核被通过,查询产品库存,以便决定库存能否发货给客户。

(4)当报价,信用,库存各方面信息均已得到之后,就可以与客户进行交易,签订正式订单。

(5)有了订单之后,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订单进行修改和撤消以及跟踪。

(6)产品完工之后,可以开出发票和发货单,并进行货物的发运。

2. 简答ERP的发展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

答:ERP系统形成发展大致经过了5个阶段:

(1)20世纪40年代的库存控制订货点法;

(2)20世纪60年代的时段MRP;

(3)20世纪70年代的闭环MRP;

(4)20世纪80年代的MRPⅡ;

(5)20世纪90年代的ERP。

3. 简述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步骤。

答:1)计算物料的毛需求量。

2)净需求量计算。

3)批量计算。

4)安全库存量、废品率和损耗率等的计算。

5)下达计划订单。

4. 什么是业务流程重组?

答:(1)业务流程重组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以关心客户满意度为目标,对企业或部分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核彻底的再设计,最终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重、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改善。

(2)业务流程重组的四个核心 1

答:管理决策者运用会计数据进行盈利性分析。当数据不准确或不完全时,分析会出现失误。从企业角度看,有两个主要原因:(1)记录没有一致性;(2)不准确的存货-成本核算系统。(1)记录没有一致性

企业的职能部门对一个活动确实保持着同样的数据,但每个部门的系统都创建于不同时间,采用不同的系统。为回答管理层的问题,需要为重新输入电子表格中的(或其他数据库),浪费了大量时间。

(2)不准确的存货-成本核算

正确计算库存成本是任何制造企业所面临的重要并富于挑战性的会计任务之一。管理者需要知道制造单位产品所需的花费,这样就能够确定产品是否盈利。

同时,许多信息系统未集成的企业很少分析成本差异。企业不知道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的实际

成本是多少。很难准确地了解“成本是多少”这个重要的信息。

8. 简述ERP的四个全景及其对应的全景管理。

答:四个全景:供应全景、消费全景、生产全景和知识全景;

分别对应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和知识管理KM 四个全景管理是在企业足够的信息化基础上进行的,如果说第一层面的四种管理是信息化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那第二层面的全景管理则是信息化企业的管理思想。

9. 简述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概念,并简述两者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1)原始凭证定义

原始凭证是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并填制,用以记录、证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原始证据,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

(2)记账凭证定义

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进行归类、整理,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方法并确定会计分录而编制的凭证,是据以登录账目的依据。记账凭证又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3)联系与区别

联系:记账凭证审核后的原始凭证进行归类整理,按相应记账方法编制的凭证,是据以登录账目的依据。

区别: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相比,具有更强的法律效力。

10. 什么是库存盘点?

答:库存盘点是对库存物品的清点,

ERP概念层次图

2

答:(1)是美国著名IT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

(2)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核心的软件产品;(3)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以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

2.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管理(SCM)的支持;

(2)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并行工程的思想;

(3)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

(4)ERP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密切相关;

(5)以物流和信息流为核心。

3. 简述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概念。

答:供应商关系管理,是企业供应链上的一个基本环节.

它建立在对企业的供方(包括原料供应商,设备及其他资源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等)以及与供应相关信息完整有效的管理与运用的基础上对供应商的现状、历史,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沟通、信息交流、合同、资金、合作关系、合作项目以及相关的业务决策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支持供应商管理是采购系统的一部分,用来维护采购订单的有效日期。

4. 简述ERP中采购管理的业务内容有哪些?

答:(1)供应商管理。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供应商信息、供应商评价和供应商选择。(2)生成采购计划。

(3)询价和洽谈。询价和洽谈的过程可以通过询价单和报价单的方式完成。

(4)订单跟踪。订单跟踪指通过ERP系统可以随时查看己下达的采购订单到达的位置和被供应商处理的状态。

(5)到货验收。所采购的物料到达送交地点时采取的验收作业和对验收结果的处理措施。

5. 某企业要新增一些办公椅,如果你是企业的采购人员,那么该项采购业务包含哪些内容?答:(1)接受经理的采购指示。确定基本的采购需求。

(2)收集办公椅供应商的信息,并对供应商进行综合比较,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3)向办公椅供应商下达订单,包含办公椅的质量要求、数量要求及交货时间等信息。(4)对采购订单进行跟踪检查,控制采购进度。

(5)采购部门协助库存与检验部门对交货的办公椅进行验收。

7. 简述库存不足时的批次需求计划的信息流传递。

答:该流程中信息流的传递是产品需求信息从“客户订单”传递至“库存管理子系统”;

库存根据订单检查后,将产品信息从“客户订单”传递至“批次需求计划子系统”;

结合产品结构、库存信息、产能等信息,生成“批次生产计划”和“批次采购计划”;

将生产信息和采购信息分别再传递至“工单/委外管理子系统”和“采购管理子系统”;

之后信息流分成采购和生产两个分支。

6. 描述生产管理的流程有哪些环节?

答:(1)录入产品结构子系统的基础信息,完成产品结构的设置,主要是BOM表的信息。(2)根据销售预测或者客户订单安排生产,在MPS的基础数据之上产生MPS计划,维护MPS计划。

(3)根据MPS计划的信息,运行MRP计划,MRP计划也可以直接根据订单进行计算,生成MRP采购计划和MRP生产计划。这些计划不必再根据能力需求计划来检验,它们计算的本身就是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4)MRP生产计划发放成工单,成为车间作业计划,车间据此开展生产。

(5)车间生产包括开始领料,投产,在制品在工序之间的转移,生产完工入库。

3

(6)ERP中各系统直接是信息集成的,因此完工入库后,各相关子系统的信息得到更新,如库存的品号信息,生产成本信息等。

8.什么是物料需求计划?

答:物料需求计划其主要作用是将主生产计划排产的产品分解成原材料采购件的采购计划、外协件的外协计划和各种自制件的加工装配计划。

它与主生产计划、车间作业管理、能力需求计划、物流管理等系统集成,反映企业需要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生产多少的动态闭环控制计划系统。

9. 什么是产品结构?什么是物料清单(BOM)?

答:(1)产品结构列出构成成品或装配件的所有部件、组件、零件等的组成、装配关系和数量要求。

(2)物料清单(BOM)是用规范的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它说明组件(部件)中各种物料需求的数量和相互之间的组成结构关系。

10. 简述传统财务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答:在财务会计活动中以下几个环节容易出现问题:生成财务报告、信息相关性、信息共享、企业信用管理等方面。

(1)生成财务报告困难,信息披露不完整

传统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统一运用货币计量,缺少对使用者未来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

(2)信息相关性差,不易提供有用预测

传统财务报表模式是立足于企业已发生的确定性交易和事项,这些事项的分类对使用者决策所需信息相关性较低。同时,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无法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提供用于计划和经营控制的有用预测,以及实时的信息流供管理者进行实时决策。

(3)信息无法实现实时共享,滞后性严重

很多企业可能已经拥有了独立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这些未集成的信息系统主要为了处理部门内部的业务,其次才是提供数据信息给会计系统。很多情况下,数据共享不能及时实现,会计部门的数据也不能及时更新。

1.简述销售管理业务的一般流程。

答:(1)销售部门通过订单管理业务制订销售预测、计划或客户订单后,根据库存情况将产品订货和交货情况汇总生成相应生产计划,通知计划部门或生产部门

(2)生产完成后,产品入库,销售部门通过提货单要求库存部门将产品出库,库存部门组织产品销售出库,产生出库单据交财务部门。

(3)销售部门根据订单开出销售发票给客户,通知客户支付货款,并把发票提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仓库的出入库单据、出货发票做账;客户收到货物和结算发票后付款给企业的财务部门。

(4)销售部门记录有关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情况,对有关的质量问题提交给质量部门进行产品质量分析。

(5)销售部门通过销售分析业务,产生销售分析报告给决策部门,支持决策。

2. 简述产品数据管理的概念。

答:PDM技术是一项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所有与产品相关的过程的技术。“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零部件信息、产品结构、结构配置、文件、CAD文档、扫描图像、审批信息等;

“所有与产品相关的过程”包括生命周期、工作流程、审批/发放、工程更改等过程的定义与监控。

6. 简述ERP中库存管理的业务内容。

答:库存管理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料出入库、移动管理:对日常的生产领料、销售提货、采购入库、生产入库和物料库位移动等工作进行管理,产生出、入和移动单据,改变仓库、货位的库存数量,登记物品

数量账。

(2)库存物料定期盘点,调整物料存量做到账物相符:根据物料的盘点周期对每一种库存物料做盘点,并按照实盘数量调整物料库存数量。盘点方法一般有冻结盘点法和循环盘点法两种。使用冻结盘点法的物料需停止进行出/入库操作,而使用循环盘点法时则可以同时进行出/入库处理。盘点结果产生盘点报表,经过财务审核确认产生库存数量账进行调整。(3)库存物料管理信息分析:从各种角度对库存物料信息做分析。如物料库存数量分析(是否超储或短缺,、物料占用资金分析、物料来源和去向分析和物料分类构成分析等。

4

9. 采用标准成本体系有什么好处?

答:(1)编制企业预算和成本计划;

(2)确定销售价格,方便投标和报价;

(3)估算企业利润;

(4)控制成本,跟踪库存价值的变化

(5)简化成本计算程序,及时提供成本报告;

(6)评价目标完成情况和经营业绩,分析原因,明确责任;

7. 为什么人是实施ERP的最关键因素?

答:(1)企业各级人员必须对ERP有充分理解,是实施ERP系统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2)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程度、中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企业员工的态度,是实施ERP 系统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有些企业实施ERP系统未能获成功或未能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作用,是企业把ERP作为一个计算机系统而不是作为一个人的系统来对待。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去选择软件系统,然而,成功的ERP用户和不成功的ERP用户之间的差别不是由软件系统的差别造成的。

8. 简述ERP系统中自动分录的作用。

答:(1)一般财务软件存在的缺陷

从工作机理来看,一般的财务软件只是单纯的针对企业的业务进行财务核算和管理。财务人员仍然要面对繁琐的财务凭证录入工作而无法将时间用在财务管理上。

(2)ERP中自动分录的功能

ERP中自动分录功能将财务流程紧密集成在一起,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自动触发会计事件,会计事件对应的凭证已经预先定义会计科目。

当业务类型发生时,系统自动产生会计凭证,更新到分类账和总账。

(3)自动分录带来的好处

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就是对这些凭证进行审核或由系统自动审核,大量的减轻了财务人员单笔记账的繁重任务,自动分录与过账实现对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将时间集中在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中,为公司提供更多决策依据

1.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答: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核心企业,主要通过信息手段,对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物料、资金、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调度、调配、控制与利用,形成用户、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采购供应商的全部供应过程的功能整体。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统计学原理》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 C.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 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8分) 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有(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375.145 .5/==∑∑=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 325.14 3 .5==∑∑= 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统计学历年试卷小抄

统计学原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 3.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B)。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 D.变量值不同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 原来的(C)。 A. 2倍 B. 3倍 C. 4倍 D. 1/4倍 5.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o十bz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B)。 A. r=0 B.ㄧγㄧ=1 C. 一1

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12分) 1.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 C. 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 B.一个月 C. 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 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 抽样平均误差 D. 抽样极限误差 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 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关系 C. 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8分) 1.在工业普查中,( )。 A. 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企业是总体单位 C. 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 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 职工按工龄分组 B. 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 E.环比指数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 ) 2.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 ) 3.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4.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全及指标。( )

电大统计学原理形考答案

电大统计学原理形考答案(一) 作业一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XX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XX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Congpu【统计学原理】考试必备小抄(计算题)(新)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统计学原理复习(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件) (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因为0.305 >0.267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4.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月平均产量水平,得每人平均产量560件,标准差32.45 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重复与不重复); (2)以95%的概率(z=1.96)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产量的区间; (3)以同样的概率估计该厂工人总产量的区间。 解: (1)

电大统计学原理形考完整版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答案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2020年电大统计学原理简答重要知识点

精选 四、简答题 1 怎样区分如下概念: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可否汇总为质量指标? 参考答案: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它反映的是统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可用数值表示,具体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才形成统计指标,但不是质量指标,而是数量指标。 2.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说出你所知道的我国近十年来开展的普查的名称(不少于2种)。另外,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参考答案: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虽然都是全面调查,但二者是有区别的。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全面统计报表需要经常填报,因此报表内容固定,调查项目较少,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调查项目更多。因此,有些社会经济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调查,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这就可以通过普查来解决。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不宜经常组织,因此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靠全面统计报表。我国近十年进行的普查有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农业普查等。 3. 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对象下所包含的具体单位。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变换。 报告单位也称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每一个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工业企业职工收入状况调查,每一个职工是调查单位,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 -可编辑修改-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统计复习题简答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统计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 答:(1)数量性(2)总体性(3)变异性 3、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样本? 答: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从全及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代表这一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被称为样本。 4、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答: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例如性别是品质标志,而标志表现则具体为男性和女性.工龄是数量标志,标志表现为3年、5年、8年等。 5、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 别和联系? 答:统计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也可以说统计指标是指反映实际存在的一定社会总体现象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 区别: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二者的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不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关系:统计指标数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出来的.其次,随研究目的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二者体现这样的关系:指标在标志的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的依据. 6、什么是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举例说明。答: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问题方面的数量,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方面的数量。二得的关系表现在: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例:人口总数,职工总数是数量指标。出生率,死亡率是质量指标。 7、什么是统计分组?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 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答: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 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 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2)统计分 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标志 就有什么样的分组、什么样的分组体系。分组标志 作为现象总体划分为各个不同性质的组的标准或根 据,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反映总体 的性质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所以说, 我们必须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在对现象总体进行 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具有本质性的区别及反映现象 内在联系的标志来作为分组标志。 8、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条件下 运用? 答:如果离散型变量的变量值变动幅度比较小,则 我们可依次将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这种分组称 为单项分组。如果离散型变量的变量值幅度很大, 项数又很多,应采用组距式分组。连续型变量由于 不能一一列举变量值,故不能作单项式分组,只能 进行组距式分组。 9、组数和组距的关系如何?什么情况下用等距 分组?什么情况下用不等距分组? 答:组数和组距成反比。组数越多,组距越少。在 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我们可采用等组距 分组。当标志值变动不均匀,如急剧增长、下降, 变动幅度很大时,我们就应采用不等距分组。 10、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 答:在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 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 统计分布。统计分布的实质是,把总体的全部单位 按某标志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数列,所以又 被称为分配数列或分布数列。分配数列明显包括两 个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 位数——次数。 11、社会经济现象次数分布有哪些主要类型?分 布特征如何? 答: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现象的次数分布主要四种 类型:钟形分布、U形分布、J形分布和洛伦茨分 布。钟形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 12、统计表在结构与内容上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将整理后的资料汇总后,按一定的规则在表格 上表现出来就是统计表。统计表的结构,从它的外 表形式看,是由纵横线交叉的一种表格所组成的。 在表格上,填写着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字资料。 因此统计表由标题、横行、纵栏和数字资料等部分 组成。 统计表的内容包括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主词就是 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总体的各个组或各个单位 的名称。宾词是用说明主词的各种指标。 13、统计调查有哪些分类?它们有什么特点?它 们分别适于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现象? 1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关系如何?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 确定调查对象时,我们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调 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 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个体 单位。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 成要素。需要指出的是,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有时 一致有时不一致。 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 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 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 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 以互相变换。 15、统计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函义? 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 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因为普查的对 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 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2) 普查是全面调查。它比任何其他调查方 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 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3)普查能 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因 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 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泛、更详细, 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4)普 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 而不能经常进行。 16、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越性? 答: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其目 的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 特征。(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 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所谓随机原则就是总体中调 查单位的确定完全由随机因素来决定,单位中选项 与不中选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总体中每一单 位都有同等中选可能性。 优越性:体现在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等方面。 17、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有何区别? 答:(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重点调查中重 点选取是根据重点单位的标志问题是否占全部单位 标志总量的这一标准来确定的,这一标准是客观存 在的,所以易于确定;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在 对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抽选出来的。 (2)调查目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 对重点单位的调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 况,典型调查的目的则是通过对部分单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 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 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 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 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的高中生 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A 24 B 25 C 26 D 27 4.两组数据相比较()。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 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C 生产工时指数 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 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1.8% B 2.5% C 20% D 18% 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1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函数关系 B 相关关系 C 没有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1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自变量x和误差项 的方程称为()。 A 回归方程 B 回归模型 C 估计的回归方程 D 理论回归方程 12.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的指标。

2020年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电大Word版可编辑)

2020年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 判断题: 1、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 2、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 5、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 6、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 ) 7、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 )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 ) 9、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 ) 10、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 ) 1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 12、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 ) 13、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 1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表现形式只能是绝对数。( × ) 15、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 × ) 16、在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 √ ) 17、质量指标都是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 √ ) 18、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划分依据是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X ) 19、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分组标志。( √ ) 20、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 √ ) 21、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 2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划分分组界限,其核心问题是分组标志的选择。(√ ) 23、(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O.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 24、某企业各月的产品产量属于时点指标。( × ) 单选: 1、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D ) D.整群抽样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A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 C.总量指标 4、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 ) A.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 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C. -l≤r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 (第五~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5、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6、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9、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 c的平均误差程度(√)。 10、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性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1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12、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C)。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4、当成数等于(C)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 B、0 c、0.5 D、-1

中央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B》精编小抄

统计学原理B (YTWLGS出品) 判断题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 系.(√) 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的.(×)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 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5.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6.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7.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 8.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9.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10.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1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1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13.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 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 查.(√)1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5.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 别(×) 1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 变换.(×) 17.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9.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20.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2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 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 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2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 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2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2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 26.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 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27.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28.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2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3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 的平均误差 程度(√) 3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 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3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 ). 33.在单位成本指数中,Σq1p1/Σq1p0中,Σq1p1—Σq1p0 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 34.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 应用意义.(√) 35.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36.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 时期长短的制约.(×) 37.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 能表现为绝对数.(×) 38.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3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 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40.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 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41.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42.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 年下降的.(×) 43.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 44.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 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 的.(×) 45.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6.97%.(×) 46.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 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1.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2.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分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 成的分配数列都可以称为次数分布.( ) 3.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安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4.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 5.动态数列是由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 在质和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和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 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 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 B 城市较大 C 城市和乡村一样 D 不能比较 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 B 4% C 5% D 无法计算 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年距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 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 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 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 的样本,则可采用( )。 A Z 检验法 B t 检验法 C 2 检验法 D F 检验法 12、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 )。 A 应选择奇数 B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 C 应选择偶数 D 可取4或12 13、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 )。 A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B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 C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 D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 14、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0%、95.5%、96%,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格率 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P 应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