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保存和使用

生物制品保存和使用
生物制品保存和使用

第13章生物制品的保存、运输与使用

知识目标

●掌握不同生物制品的保存条件

●掌握生物制品常用的接种方法

●掌握使用生物制品的注意事项

●理解母源抗体与免疫程序的含义

技能目标

●能正确完成生物制品的保存和运输

●能完成不同疫接种方法的具体操作

●能根据不同地区疫情情况制定商品禽类的免疫程序

●能根据不同地区疫情情况制定商品猪的免疫程序

第1节生物制品的保存与运输

1.1 保存

生物制品厂应设置相应的冷库,防疫部门也应根据条件设置冷库、低温冷柜或冰箱冷藏箱。生物制品一般不耐高温,特别是活苗,必须低温冷藏。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疫苗均置冷库内保存。

冷冻真空干燥制品,要求在-15℃以下保存,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如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在-15℃可保存1年以上,在0~8℃只能保存6个月,若存放在25℃的环境中,10d即可失去效力。实践证明,一些冻干苗在27℃条件下保存1周后有20%不合格,保存2周后有60%不合格。冻干苗的保存温度与冻干保护剂的性质有密切关系,一些国家的冻干苗可以在4~6℃保存,是因为用的是耐热保护剂。多数活湿苗,只能现制现用,在0~8℃条件下仅可短时期保存。灭活苗、血清、诊断液等保存在2~8℃较为适宜,不能过热,也不能低于0℃。冻结苗应在-7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保存。工作中必须坚持按规定温度条件保存,不能任意放置,防止高温存放或温度忽高忽低,以免损害疫苗质量。总之,不论何种疫苗,均应尽量保持疫苗抗原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立体结构,保护其抗原决定簇,才能保持疫苗良好的免疫原性。

1.2 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不论使用何种运输工具运送生物制品都应注意防止高温、暴晒和冻融。如果是活苗需要低温保存的,可先将活疫苗装入盛有冰块的保温瓶或保温箱内运送。在运

送过程中,要避免高温和阳光直接照射。北方寒冷地区要避免液体制品冻结,尤其要避免由于温度高低不定而引起的反复冻结和融化。切忌把药品放在衣袋内,以免由于体温较高而降低药品的效力。大批量运输的生物制品应放在冷藏箱内,有冷藏车者用冷藏车运输更好,要以最快速度运送生物制品。

第2节疫苗常用免疫接种方法

2.1 免疫接种的类型

疫苗是用于免疫预防的生物制品。疫苗的预防接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有组织的定期预防接种;②环状预防接种(包围预防接种);⑧屏障(国境)预防接种;④紧急接种。有组织的预防接种是将疫苗强制的或有计划的反复投给,是以易感动物全群为目标,此种接种多为全国性的,如我国的猪瘟疫苗和鸡新城疫疫苗接种、法国及德国的口蹄疫疫苗接种、日本的猪瘟疫苗接种均属此类。环状预防接种是以疾病发生地点为中心,划定一个范围,对范围内所有易感动物全部免疫。屏障预防接种是以防止病原体从污染地区向非污染地区侵入为目的而进行的,对接触污染地区边界的非污染地区的易感动物进行免疫。土耳其在其国境的东部及南部沿着国境进行口蹄疫预防接种,以形成屏障,控制疾病,避免扩散。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接种,与环状接种近似,只要受到威胁的地区均应接种,接种地区不一定呈环状。

2.2 活疫苗免疫接种

1.滴鼻、滴眼、滴口免疫法

滴鼻、点眼法适用于弱毒苗的免疫方法。使用时将疫苗稀释10~20倍后,用消毒过的玻璃滴管吸取稀释液,滴入小鸡鼻孔或眼内,每只鸡滴1~2滴。此种免疫方法在接种后5~7d左右产生免疫力。

采用滴入法免疫应注意事项:①用凉白开水或蒸馏水为疫苗的稀释液,不能随意加入抗生素。②滴入时,把鸡的头颈提起,呈水平位置,用手堵住一侧鼻孔,然后将稀释疫苗液滴到眼和鼻内,稍停片刻,使疫苗液完全吸入鼻和眼内即可。③注意不要让疫苗液外溢,否则,应补滴。④疫苗稀释液配好后应在几小时内用完,暂时不用的稀释液要保存在低温室或冰箱中,但当天必须用完,不能放到第2天用。⑤为减少应激,最好在晚上接种或光线稍暗的环境下接种。

滴口法将按照要求稀释之后的疫苗滴于家禽口中,使疫苗通过消化道进入家禽体内,从而产生免疫力的免疫接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按1000羽份疫苗用53~55mL生理盐水或凉开水稀释,充分摇匀后用滴管吸取疫苗,然后将鸡腹部朝上,食指托住头颈后部,大拇指轻按前面头颈处,待张口后在口腔上方1cm处滴下1~2滴疫苗溶液即可。

滴口免疫时需注意:①确定稀释量,普通滴瓶每毫升水有25~30滴,差异较大,所以必须事先测量出每毫升水的滴数,然后计算出稀释液用量,最好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专用稀释液及配套滴瓶;②稀释液可选用疫苗专用稀释液或灭菌生理盐水;③疫苗稀释后必须在0.5~1h内滴完;④防止漏滴,做到只只免疫;⑤要注意经常摇动疫苗,以保持疫苗的均匀。⑥在滴口免疫前后24h内停饮任何有消毒剂的水。

2.饮水免疫法

此方法是根据鸡只的数量,将疫苗混合到一定量的蒸馏水或凉白开水中,在短时间内饮用完的一种免疫方法。水的用量根据不同日龄鸡的饮水量计算,如15日龄鸡饮水量为7~9mL/只,30~40日龄鸡为19~25mL/只,60~90日龄为38~42mL/只,120日龄为50mL/只。

饮水免疫时应注意事项:①用作饮水免疫的稀释用水,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不得含有氯、铜等离子,最好使用凉开水;②饮水免疫时可在水中加入适量脱脂奶粉,延长疫苗的存活时间和效价,提高免疫效果;③不能用金属器具盛水。饮水器具必须预先洗刷干净,防止清洁剂残留,影响药效;④夏天饮水免疫最好在早晨进行,疫苗使用时不受高温影响,其他季节多在中午饮水,水量必须充足,雏鸡饮水器中的水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深度,保证饮水免疫前后2d内不断水,保证有1/3的鸡同时能饮到水;⑤饮水免疫前后2d内,在饮水或饲料中不添加含有抗菌、抗病毒的药物成份;⑥疫苗必须现配现用,并在短时间内用完,但要保证每只鸡都能饮到足够量的疫苗。

3.气雾免疫法

这种方法是将疫苗稀释后用压缩空气通过气雾发生器,使稀释的疫苗液形成直径为1~10μm的雾化粒子,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中,随呼吸而进入鸡体内,从而达到免疫效果。

气雾免疫包括气溶胶和喷雾两种形式,但最主要的是气溶胶免疫。气溶胶根据粒子大小及运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①高分散度气溶胶,又称蒸发性气溶胶,雾粒在0.01μm以下,粒子随空气布朗运动而上升;②中分散度气溶胶,又称浮游性气溶胶,粒子大小为0.01~10μm,粒子的布朗运动和重力下降作用相平衡,在大气中较稳定漂浮;③低分散度气溶胶,粒子在10~100μm,粒子大,易下沉。气雾发生器喷出的疫苗雾粒多为高分散度和中分散度气溶胶,90%以上小于5μm,吸入后产生免疫应答。

气雾免疫的效果与粒子大小直接有关。据认为4~5μm以下的气雾粒子容易通过上呼吸道屏障进入肺泡,有利于吞噬细胞的吞噬,产生良好的免疫力。气雾免疫的优点是省力、省工、省苗,缺点是容易激发潜在的慢性呼吸道病,这种激发作用与粒子大小成反相关,粒子越小,激发的危险性越大。所以,在存有慢性呼吸道病潜在危险的鸡群,不应采用气雾免疫法,也可用粗分散度气溶胶(雾粒60μm左右)法以减少激发病的发生。

气雾接种应注意以下5个问题:①所用疫苗必须是高价的、倍量的;②稀释疫苗应该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最好加0.1%的脱脂奶粉或明胶;③雾滴大小要适中,一般要求喷出的雾粒在70%以上,成鸡雾粒的直径应在5~10μm ,雏鸡30~50μm;④喷雾时房舍要密闭,要遮蔽直射阳光,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最好在夜间鸡群密集时进行,待10~15min后打开门窗;⑤气雾免疫接种时对鸡群的干扰较大,尤其会加重鸡病毒、霉形体及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应予以注意,必要时于气雾免疫接种前后在饲料中加入抗菌药物;⑥手持喷头口向鸡群均匀喷雾,喷头距鸡群1~1.2m,使鸡舍形成良好的局部雾化区。

4.翼膜刺种

用消毒过的刺种针或钢笔尖蘸取疫苗在家禽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的“三角区”刺种,通过在穿刺部位的皮肤处增殖产生免疫。具体操作方法为拉开一侧翅膀,抹开翼翅上的绒毛,刺种者将蘸有疫苗的刺种针从翅膀内侧对准翼膜用力快速穿透,使针上的凹槽露出翼膜。

每次刺种针蘸苗都要保证两凹槽能浸在疫苗液面以下,出瓶时将针在瓶口擦一下,将多余疫苗擦去。在针刺过程中,要避免针槽碰上羽毛以防疫苗溶液被擦去,也应避免刺伤骨头和血管。每1至2瓶疫苗就应换用一个新的刺种针,因为针头在多次使用后会逐渐变钝。针头变钝意味着需要加力才能完成刺种,这可能使一些疫苗在针头穿入表

皮之前被抖掉。在接种后4~7d,在刺种部位形成小肿块表明免疫成功。若无反应出现,说明免疫失败,必须再行接种。

2.3 灭活疫苗免疫接种

1.颈部皮下注射

将疫苗注射于动物颈部皮下的方法。多选在皮肤较薄,富有皮下组织的部位,大动物多在颈部两侧,猪在耳根或股内侧,羊在颈侧、肘后或股内侧,禽类在翼下,犬可在颈侧及股内侧。这种方法适用于注射灭活疫苗,凡需注射而不适于肌肉注射的疫苗可采用这种方法接种。操作方法:用手轻轻地提起动物的颈部皮肤,用9号针头从颈部中段以下朝身体方向刺入,使疫苗注入皮肤与肌肉之间。

2.胸部肌肉注射

胸部肌肉注射时,在家禽龙骨突处左右两侧约2cm自后向前进针,与身体轴线呈30°夹角,针尖刺入0.5~1cm即可。不可与身体轴线垂直进针,也不能刺入过深,以免把药物注入胸腔或腹腔,甚至损伤脏器。

3.腿部肌肉注射

此部位由于注射油苗后吸收不良,几个月后仍然有未吸收的部分油苗,摸时有疙瘩,已不主张在此部位注射油苗防疫,仅可采用冻干苗在此部位注射免疫,原因是冻干苗易被鸡体吸收,如果非要在腿部肌肉注射油苗时,建议正确的注射部位在大腿的外侧上方肌肉最丰满处注射,不要在腿部肌肉不发达的下部注射,以免埙伤神经与血管或吸收不良造成的腿部长期肿胀问题。

4.尾部注射

尾部的腹面。该部位正确的接种是注射于避开尾部中线的位置,避免损伤血管。用9号针头,朝头部方向,沿着尾骨的一侧刺入尾部。为了防止疫苗渗漏,不能过早拨出针头。该部位的经济价值很低,因此即使发生严重的组织反应,对鸡的影响也很小。

2.4 使用生物制品的注意事项

⑴免疫接种前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本地、本场疫病防疫的免疫程序,接种时应做好记录,记录项目包括接种对象、时间、抗体水平、使用疫苗名称、剂量、途径、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失效期等,以便查询。

⑵接种前要对疫苗质量进行检查,严格把关并做详细记录,若遇以下情形之一者,应弃之不用。

①没有标签,无头份和有效期或不清者。

②疫苗瓶破裂或瓶塞松动者。

③生物制品质量与说明书不符,如色泽、沉淀发生变化,瓶内有异物或已发霉者。

④超过有效期者。

⑤未按产品说明和规定进行保存的疫苗。

⑶疫苗的运输和保存均在冷冻低温下进行,在运输过程中忌阳光照射,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并要求有冷藏设备,即使是短途,也必须将疫苗存放在有冰的广口保温瓶中。

⑷疫苗稀释,应注意按说明所规定或相应稀释液进行稀释,注意水的质量要求,稀释时应反复冲洗以防疫苗损失,并注意小心操作,避免疫苗菌液漏失。

⑸器械消毒。疫苗接种用注射器、针头、镊子、滴管、稀释用的瓶子要事先清洗,并用沸水煮15~30 min。消毒切不可用消毒药消毒。一个注射器和针头注射一定数量动物后,一定要换用新的,有疫情发生时,接种不同动物要更换针头。

⑹畜群的健康状况。预先对畜群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对病或不健康畜群不宜接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也不应该接种疫苗。

⑺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检查。接种后定期对动物进行检查,如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后,应在10天、20天进行免疫后的抗体效价监测;如禽痘检查除血清学监测方法之外,可在刺种后3~4天,抽查10%左右的禽只做样本检查刺种部位,如果样本中有80%的禽只在刺种部位出现红肿痂块,说明刺种成功,否则应查原因,重新刺种。

⑻免疫接种前后,加强饲养管理。接种前后,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减少应激因素、改善营养条件等措施配合增强其免疫效果。同时,还必须加强卫生保健管理,如消毒、清洁、隔离等措施。

第3节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正确使用疫苗是保证免疫效果的关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有畜禽免疫接种后,仍有特定的疫病发生和流行。究其原因主要是畜禽没有获得足够的免疫力,抗体没有达到应有的保护水平,以致机体抗御病原体的侵袭能力大大降低。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疫苗质量因素

(1)疫苗质量欠佳目前,市场上疫苗种类多,产地各异,价格不等,质量难辨。如果使用了劣质疫苗,无法保证免疫效果,有的还会造成感染而发病。应选择高质量的疫苗,使用农业部指定或批准的生物药品厂家生产的疫苗,并要检查疫苗是否在有限期内、包装有无破损、瓶口、瓶盖是否封严。

(2)多联苗使用应慎重鸡群产蛋前尽量使用单苗,生产中许多养殖户习惯使用灭活苗三联苗、四联苗,除了一些超浓缩苗外,很难保证各抗原的效价。

3.2 母源抗体的影响

通过胎盘、初乳或卵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幼小动物对某些疾病具有较强的不感受性,关键在于获得了母源抗体。母源抗体不仅在抗病免疫中具有重要竟义,而且对疫苗接种后机体的免疫应答也有严重干扰,因而对免疫程序有巨大影响,应当引起注意。

母源抗体在新生畜禽体内存在的持续时间,称为母源抗体持续期。末吃初乳的新生动物,正常情况下其血清内只含有极低水平的免疫球蛋白,及时吮吸初乳的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迅速上升,尤其是IgG接近于成年动物的水平。由于肠壁上皮细胞吸收的特性,故在生后24~36h,其血清Ig的水平达到高峰。在吸收终止后,这种被动获得的抗体,通过正常降解作用立即开始下降,下降的速度因动物种类、免疫球蛋白的类别、原始浓度及半衰期的不同而异。例如,抗新城疫病毒的母源抗体,在体内的持续时间约2周。

在母源抗体高时进行接种,对产生免疫力有明显的影响,这些抗体能抑制弱毒疫苗,使其不能在体内增殖,从而使免疫失败。如果母源抗体水平低,其对接种的疫苗通常能发生良好的反应,给母源抗体参差不齐的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时,其中高母源抗体的动物可能不能产生足够的主动免疫力,而随着母源抗体的下降,这部分雏鸡将对其他成功免疫的雏鸡排出的疫苗病毒变得更为敏感,导致免疫失败。如新城疫雏鸡的血凝抑制(HI)效价在3log2以下时,对免疫接种才有良好的应答反应,效价在4log2~5log2时仅部分雏鸡有应答反应,效价高于5log2时,对疫苗接种几乎不能引起应答反应。

3.3 免疫程序不合理

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合理的制订预防接种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就是所谓的免疫程序。母源抗体在新生畜禽体内获得的免疫保护的持续时间,对免疫程序的制定至关重要。以猪瘟为例,母猪于配种前后接种疫苗者,所产仔猪由于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在20日龄以前对猪瘟具有坚强免疫力,30日龄以后母源抗体急剧衰减,至40日龄以后几乎完全丧失。哺乳仔猪如在20日龄左右首次免疫接种猪瘟弱毒疫苗,至65日龄左右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这是目前国内认为较合适的猪瘟免疫程序。另据报道,初生仔猪在吃初乳以前接种猪瘟弱毒疫苗,可免受母源抗体的影响而获得可靠免疫。

有些疫苗需按一定间隔时间连续接种多次才有效。接种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不是永久性的,以后必须再加强注射。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等疫苗12月内接种3次才有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不能半途而废。才能真正起到预防作用。

各种动物、各种疫病的合理免疫程序的实施,还要考虑结合以下因素:①本地区疫情;

②疫苗类型及其免疫效能;③幼畜幼禽的母源抗体水平;④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如果母畜群接种过疫苗,仔畜、仔禽通过初乳或卵获得了母源抗体,初次免疫应予以后延。而母畜、母禽没有免疫过或受某种传染病威胁,则应较早地进行预防接种。

生产实践中畜禽免疫程序不尽相同,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商品蛋鸡、商品肉鸡及猪基本免疫程序见表13-1、13-2、13-3。

3.4 客观因素

(1)变异株的出现注射疫苗后所产生的足量抗体只能预防相同病毒株感染和发病。对其它毒株的病毒或细菌没有预防作用。所以应选用疫苗的血清型应与本场、本地区流行疾病病原血清型相一致。如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进行预防大约已有20年,但是仍未被控制,其原因在于疫苗应用不久,就会因病毒发生变异而效果减弱。

(2)隐性感染已知有多种病原体可抑制疫苗的免疫作用。如传染性法低囊炎病毒,马立克氏病毒,鸡传染性贫血因子等。普通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污染,这些动物外表健康,不显示症状,一旦免疫接种或条件性变化,隐性感染被激发,

就会出现非特征性死亡或症状,同样导致免疫失败。

(3)免疫力不坚强接种了疫苗后,不一定都能预防病原体感染和发病,只有接种疫苗后能产生足量抗体的动物,才有预防作用。在一个随机的鸡群里,免疫反应的范围倾向于呈正态分布,也就是说大多数鸡只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呈中等水平,而一小部分则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很差。这一小部分鸡只尽管已接种疫苗,却不能获得抗感染的足够保护力,对于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即使存在少数未受保护的动物,一旦遇到病原感染,也将引起疾病的传播而导致免疫失败。

3.5 人为因素

(1)疫苗选择不当选用疫苗的性质应适用于鸡群的年龄、生理阶段和地区特点,疫苗质量应合乎标准。如新城疫、首次免疫幼龄鸡应选弱毒疫苗免疫,有些毒力较强的疫苗在非疫区不使用,以免散毒和诱发疫病;在疫病常发区宜选择弱毒苗加灭活苗或用弱毒疫苗加大剂量进行预防接种。

(2)疫苗贮存条件不妥一般来说,投放市场的疫苗是能够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但如果在调用、储存、发放疫苗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要求贮藏运输的话,也会使疫苗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或稀释后疫苗注射拖延时间过长等,都会导致人为的免疫失败。

(3)疫苗使用方法不正确每一种疫苗均有其最佳免疫途径,如随意变动就会影响免疫效果,应根据疫苗的特点选择最佳接种途径。如有些饲养场图省事,首免时将点眼滴鼻改为饮水免疫,直接影响基础免疫的确实性,极易造成免疫失败。多种疫苗同时使用或在相近时间接种时,有时会出现疫苗间的相互干扰或拮抗作用,盲目联合应用疫苗往往导致免疫失败。有些用户在使用疫苗时加入抗生素,抗生素会使稀释的疫苗渗透压、酸碱度发生变化,引起病毒失活从而导致免疫失败。有的用户为了降低疫苗成本,减轻鸡只反应,有意减少免疫剂量,结果产生的免疫力不坚强,达不到预防的目的。有的用户则担心疫苗的剂量不足,刻意加大免疫剂量,造成免疫麻痹甚至诱发疫病或急性中毒。

(4)忽视了局部免疫目前有些鸡场只重视循环抗体水平的高低而忽视了局部黏膜免疫,从而导致免疫失败。事实上,循环抗体能有效地中和进入血液的病毒,但其作用受到抗体所能达到的部位的限制。如鸡新城疫的母源抗体能保护雏鸡抵抗病毒的全身感染,但不能阻止呼吸道的局部感染,因为这种抗体达不到上呼吸道粘膜。而上呼吸道正是新城疫病毒的入侵门户。因此新城疫首免应采取点眼或气雾免疫,点眼后首先接触的免疫器官是哈德尔氏腺。它能独立地完成免疫应答效应,分泌的抗体IgG和IgA沿鼻泪管进入呼吸道,汇合于呼吸道粘膜分泌物中,这两种抗体均能中和病毒,阻止新城疫病毒侵入和吸附,从而在呼吸道形成有效的防御屏障,在抵御外界抗原刺激的应答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控制非典型新城疫是尤为有效的措施。在幼雏免疫方面,它对弱毒疫苗发生强烈的应答反应,并且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对于确保早期免疫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5)免疫空白期感染免疫接种后至鸡体产生足够抵抗力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免疫空白期,如在此期间有野毒存在鸡群即可感染,导致免疫失败。因此,免疫空白期要搞好环境消毒,不要误认为接种疫苗后马上就能起到保护作用,首次免疫活疫苗一般10~15d、

灭活苗21~28d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总的来说,疫苗免疫依然是当前预防和控制鸡群疫病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免疫失败给养鸡户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忽视。因此,确定最佳的首免日龄;科学的选择疫苗和使用疫苗;合理的制定免疫程序;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将免疫失败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1.如何进行生物制品的安全保存及运输?2.活疫苗常用免疫接种方法有哪些?

3.灭活苗常用免疫接种方法有哪些?

4.举例说明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作用的影响?5.使用生物制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以及血液制品。 二、生物制品统一由药剂科购进,严格按规定管理、使用,并严格适应症,防止滥用。 三、购进的生物制品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温度、湿度及避光要求储存,应定时检查和记录储存库的温度,按有效期的先后发放、使用。病房(或专科)领用生物制品必须具备相应的储存条件,并按要求储存。 四、生物制品储存库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整理,进出库均需及时填写登记册并签字。 五、生物制品储存应填写分类帐,注明品种、规格、数量、有效期、贮存日期。 六、对已过有效期的生物制品,应及时报废处理。 七、生物制品的运输期间应遵守下列原则: 1、尽量采用最快速的运输方法,以缩短运输时间。 2、夏季必须用冷藏方法运输,避免常温态下运送生物制品。 3、冬季运输应注意防止制品发生冻结。 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

1、按上级有关规定和医院用药的实际情况,划分贵重药品管理目录。贵重药品执行二级库管理。 2、列入贵重药品范围内的药品均应上专用帐册,定期盘点,定期检查有效期限。 3、贵重药品管理又分为一类贵重药品和二类贵重药品管理。 4、一类贵重药品,应实行“三专”管理,即: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须凭处方消耗,不得外借和换药,并建立日清月结收支帐目。 5、二类贵重药品采取定品种、定位,存放于非加锁橱架上,设专管人员。专管人员必须勤查勤点,根据门诊用药消耗数量及时补充,以保证临床用药。 6、贵重药品处方不得涂改,特殊情况更改者,原处方医师应在更改处签字方可调配。 7、调配贵重药品处方时,应该核准价格。凡计价误差大、或错发或多发出的贵重药,均按差错登记、处理。 8、自费药品均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严禁自费药品公费报销的现象发生。属公费医疗的患者,应按公费医疗制度执行,严格控制和杜绝滥开大处方的现象。 9、贵重药品如有自然破损,应按规定的报损制度执行。 10、严格执行贵重药品逐日消耗制度,每月盘点一次,并认真填写盘点明细表,上报财务科。 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

兽药制度休药期制度动物养殖场兽药、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动物养殖场兽药、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进行预防、治疗、诊断时使用的兽药,应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所用兽药标签符合《兽药管理条例》规定。 三、疫苗等生物制剂符合“兽医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要求,并按规定运输、保管和使用。 四、杜绝使用镇痛药、镇静药、中枢兴奋药、化学保定药及骨骼肌松驰药。 五、慎重使用经农业部批准的拟肾上腺素药、平喘药、抗(拟)胆碱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和解热镇痛药。 六、坚持科学用药,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 七、严格遵守药物安全使用规定和休药期规定。 八、建立并保存全部购药、用药记录。 九、禁止使用人用药物和兽用药物原粉。 十、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批准或已经淘汰的兽药。 动物养殖场兽用药品休药期制度 一、兽药保管员在新购药品时,依据发票查清件数,根据产品保管要求分类存放,如有过期药品及时销毁。 二、各车间取药必须凭处方取药,由兽医、防疫员开处方,主管兽医签字方可取药,所有处方药司药员必须凭执业兽医师签字发药。 三、生物制品,如疫苗、血清、类毒素等必须严格执行冷链制度,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必须用保温箱装取,并做到随用随取。 四、使用饲料添加剂,应具有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生产的,并具有产品批准文号。 五、不得在饲料中直接添加兽用原料药,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违禁药物。

六、配合饲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含量符合GB13078规定。 七、严禁使用国家《无公害食品、生猪生产使用准则》规定中的禁用品。 八、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60kg以上生猪使用了有休药期的兽药必须作好记录并单独饲养,达到休药期之后方可出售,产蛋期的禽类,产乳期的乳用药物、使用兽药,必须严格执行弃蛋期和弃乳期,并作好记录。

兽用生物制品及分类

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与使用 一、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 兽用生物制品指应用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制成的菌苗、疫苗、虫苗、类毒素、诊断制剂和抗血清等制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的疾病。我国现生产的品种已有近200个,最常用的有几十个品种,按照其用途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预防用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虫苗和类毒素。 1.疫苗疫苗是利用病毒经除去或减弱它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而制成的。疫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活毒或弱毒疫苗。制成这种疫苗的病毒毒力必须是减弱了的,没有致病能力,也不会使动物发生严重反应。如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鸡新城疫活疫苗等。另一类是死毒疫苗或灭活疫苗。制成这种疫苗的病毒已被化学药品或其他方法杀死或灭活。如猪口蹄疫O型灭活油佐剂疫苗、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灭活疫苗等。 2.菌苗菌苗是利用病原细菌经除去或减弱它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而制成的。菌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毒力减弱的细菌制成的活菌苗,如Ⅱ号炭疽芽胞苗、布鲁氏菌Ⅱ号活菌苗等;另一类是用化学方法或其他方法杀死细菌制成的死菌苗,如猪丹毒灭活疫苗、鸡大肠杆菌病灭活疫苗等。 3.虫苗虫苗是利用病原虫体除去或减弱它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而制成的。常将菌苗、疫苗、虫苗通称为疫苗。 4.类毒素某些病原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对动物有害的毒素,用甲醛等处理后除去它的有害作用,使动物注射后产生抵抗该细菌的能力,这类处理过的毒素,叫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 (二)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抗血清和抗毒素。 1.抗血清动物经反复多次注射某种病原微生物时,会产生对该病原微生物的高度抵抗能力。采取这种动物的血液提出血清,经过处理即可制成抗

生物制品

附录3: 生物制品 第一章 范围 第一条 生物制品的制备方法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下列制备方法的生物制品属本附录适用的范围: (一)微生物和细胞培养,包括DNA重组或杂交瘤技术; (二)生物组织提取; (三)通过胚胎或动物体内的活生物体繁殖。 第二条 本附录所指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按药品管理的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它生物活性制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及微生态制剂等。 第三条 生物制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应当符合本附录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 第二章 原则 第四条 生物制品具有以下特殊性,应当对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和中间产品的检验进行特殊控制: (一)生物制品的生产涉及生物过程和生物材料,如细胞培养、活生物体材料提取等。这些生产过程存在固有的可变性,因而其副产物的范围和特性也存在可变性,甚至培养过程中所用的物料也是污染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 (二)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所使用的生物学分析技术通常比理化测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 (三)为提高产品效价(免疫原性)或维持生物活性,常需在成品中加入佐剂或保护剂,致使部分检验项目不能在制成成品后进行。 第三章 人员 第五条 从事生物制品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及其他相关人员(包括清洁、维修人员)均应根据其生产的制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行专业知识和安全防护要求的培训。 第六条 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微生物学、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物制品学等),并能够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 第七条 应当对所生产品种的生物安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生产、维修、检验、动物饲养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接种相应的疫苗,并定期体检。 第八条 患有传染病、皮肤病以及皮肤有伤口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潜在不利影响的人员,均不得进入生产区进行操作或质量检验。 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操作区。 第九条 从事卡介苗或结核菌素生产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肺部X光透视或其它相关项目健康状况检查。 第十条 生产期间,未采用规定的去污染措施,员工不得从接触活有机体或动物体的区域穿越到生产其它产品或处理不同有机体的区域中去。 第十一条 从事生产操作的人员应当与动物饲养人员分开,不得兼任。 第四章 厂房与设备 第十二条 生物制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产品和生产操作相适应,厂房与设施不应对原料、中间体和成品造成污染。 第十三条 生产过程中涉及高危因子的操作,其空气净化系统等设施还应当符合特殊要求。 第十四条 生物制品的生产操作应当在符合下表中规定的相应级别的洁净区内进行,未列出的操作可参照下表在适当级别的洁净区内进行: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范本精选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范本精选 公司兽药销售工作必须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公司凡与兽药相关的部门、岗位 必须严格遵守兽药销售管理制度。 1、兽用生物制品销售要由销售内勤根据业务员订货单微机打印 三联销售出库凭证。销售出库凭证要载明兽用生物制品商品名、通 用名、批号、规格、生产单位、购货单位、销售数量、销售日期等。销售内勤电脑保存销售信息,并将第一联交会计与业务员对账。 2、业务员凭销售出库凭证到仓库提货。库管员要遵循先进先出 的原则按批号和有效期先后给予出库。并留存销售出库凭证第三联 作为出库和记录。业务员在出库凭证上签字。 3、出库时库管员和质量检验管理员要对出库产品质量进行逐一 检验。有外观破损超期或其它任何质量问题的一律不准出库销售。 4、零盒或零支药品要分类,按运输保管要求打包。兽用生物制 品必须装疫苗保温周转箱加冰袋或冰瓶密封避光运输,并建立记录。 5、兽用生物制品送到客户处要现场按销售出库凭证一一点验, 核实产品数量及相关信息。并将销售出库单第二联交客户作为购货 凭证备查。业务员要把生物制品放到客户指定的保存仓库内摆放整齐。 6、业务员送货必须结算现款,不得赊销。 7、业务员送货回公司当天或第二天必须与财务部会记核对销售帐,并交回货款。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工作,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使用兽用生物制品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开办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必须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部审核同意后方可列项目计划。开办生产兽用生物制品的“三资企业”必须在确定意向之前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部批准后,方可确定意向。 第四条现有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按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改方案并尽快实施,对确无条件进行改造的兽用生物制品厂要逐步转向生产其他产品,逾期达不到GMP要求的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农业部将明令其停止生产兽用生物制品。 第五条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和健全质量检验监督检查,配备必需的检验设备和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从事生产和检验,严禁出售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监察室(质检室)主任具有质量否决权。 第六条鼓励和支持兽医科研、教学及其他单位研究兽用新生物制品。兽用新生物制品的研究、中试及区域试验,必须严格遵守《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规定。严禁未经试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用“中试”产品进行扩大区域试验。 第七条提倡和鼓励研究单位通过有偿转让、有偿服务或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横向联合。 第八条农业科研、科学单位生产兽用生物制品必须遵守《生物制品生产车间管理办法》的规定。上述单位生产的兽用生物制品试产品批准文号及产品批准文号一律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司核发,严禁生产和销售无批准文号产品。 严禁不符合《生物制品生产车间管理办法》规定的任何单位生产兽用生物制品。 第九条“三资企业”的产品批准文号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司核发。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第一条人员着装管理和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个人卫生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 理发;勤换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帽)做到个人卫生整洁。 二、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要保持服装干净整洁。 三、库房管理人员进出冷库要注意穿防护服装,做好个人防护。 四、每年对直接接触兽用生物制品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患有可能污染兽用生物制品的疾病的人员应当调离直接接触兽用生物制品的岗位。 第二条兽用生物制品出入库核对制度 一、兽用生物制品入库时,首先由质量管理员进行质量核对,质量合格后由库 房保管员进行实物核对,出库时由库房保管员进行核对; 二、质量管理员进行质量核对,逐批、逐品种核对生产单位、批准文号、标签、说明书、中国兽用生物制品监查所的批签发证明、包装质量、生产批号、出厂日期和有效期,填写《兽用生物制品验收记录》,对具有特定管理要求的兽用生物制品,要核对有关证明和文件。不符合规定的兽用生物制品不得入库或者出库; 三、库房保管员进行实物核对,首先按生产单位提供的随货同行单内容进行核对,然后按购进记录要求记录的内容对购入的每一批兽用生物制品都要进行逐批检查验收,填写《兽用生物制品经营单位购进记录》; 四、库房保管员进行出库核对时,要按出库单和销售记录要求记录的内容,对售出的兽用生物制品进行逐项检查、核对,并建立真实、准确完整的《兽用生物制 品经营单位销售记录》; 五、做好真实、准确、完整的检查验收核对记录,记录至少保存至兽用生物制

品有效期后二年。 第三条兽用生物制品订购制度 一、严格按《河北省动物防疫条例》第六条和第九条的规定,全省动物防疫所需的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用兽用生物制品,全部由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订 购,省、市、县、乡逐级供应; 二、订购国内兽用生物制品应当为中国合法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并 依法取得产品批准文号、具有批签发证明的兽用生物制品; 三、订购的进口兽用生物制品应当为国外企业依法在国内设立的销售机构或者依法委托的国内代理机构销售的合法产品,并取得进口产品注册证书的合法产品; 四、单位定购的兽用生物制品应保存生产单位的供货凭证,建立真实、完整的 采购记录; 五、采购记录应当载明兽用生物制品通用名称、批准文号、批号、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入数量、购入日期、经手人或者负责人以及国务院兽 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它事项; 第四条退回和不合格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一、退回兽用生物制品产品管理规定 1、质量负责人会同仓库管理人员对退回兽用生物制品按兽用生物制品验收制度 进行逐批验收; 2、退回兽用生物制品应先存放于待验区,确认无质量问题后,移入合格品区; 3、怀疑兽用生物制品产品有内在质量问题时,应将退回兽用生物制品送有关部 门检验; 4、不合格的退回兽用生物制品产品按不合格兽用生物制品处理规定处理。 二、不合格兽用生物制品管理规定

兽用生物制品概述

兽用生物制品概述 兽用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专供相应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之用。从狭义上讲,可将用于畜禽疾病的诊断、检疫、治疗和免疫预防的诊断液、疫苗和抗血清统称为兽用生物制品。 一、生物制品简史 自11世纪起,我国就有峨嵋山人用天花病人的痂皮接种儿童鼻内或皮肤划痕以预防天花的记载,以后又相继传到日本和欧洲,这种种痘术被视为生物制品创制及主动免疫的雏型。1976年英国医生詹纳根据种痘术的启示,用牛痘浆或痘痂给人接种预防天花,发明了牛痘疫苗,在英语中也由牛痘(Vaccinia)而延伸为疫苗(Vaccine)。其后,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在1881年及其之后的工作中,用理化方法以及生物学方法,减低病原微生物毒力,相继研制成了用减毒株制成的炭疽芽孢苗、连续通过兔体获得的减毒狂犬病疫苗以及减毒禽霍乱和猪丹毒,为免疫学和生物制品学奠定了基础。1889年耶森等从白喉杆菌培养物滤液中分离到白喉菌素,免疫小鼠和家兔后在血清中发现有中和白喉菌素的物质,从而创制了抗毒素血清,用于治疗感染,使之获得被动免疫,这一血清学的发现为以后制备各种被动免疫血清提供了科学依据。贝菲福和科勒在1898年提出制造灭活苗的方法。罗曼在1923年用加热或福尔马林溶液使一些细菌的蛋白毒素(如破伤风毒素)失去毒性,但免疫原性不变,并命名为类毒素,用以免疫动物获得保护。此后,又相继研制出了明矾、氢氧化铝和矿物油等作佐剂,为提高生物制品的免疫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活德菲等人在本世纪30年代用鸡胚增殖鸡痘病毒获得成功,首次成功地在实验室大量增殖病毒,为病毒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冈德氏1949年又用鸡胚组织培养技术,为生物制品的研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1975年科勒和密尔斯坦又创造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从而使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得到蓬勃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基因工程技术迅速发展,获得了大量基因重组疫苗和遗传工程疫苗新制品,把生物制品的研制推向了现代高新技术领域。生物制品生产工艺中应用生物发酵法大量培养细菌、细胞培养法大量增殖病毒、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生产活疫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生物制品的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 我国从1918年起便研制出了鼻疽菌素、牛瘟血清等,开创了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新时代。1930年上海商检局设立了兽医生物制品研究机构,生产出了牛瘟、炭疽、猪瘟及禽霍乱等高免血清及牛痘、狂犬病组织苗等。继后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畜牧兽医系、广西家畜保育科、四川家畜保育所、兰州西北防疫处、江西农学院、中央畜牧实验所以及在全国先后建立的以生产抗血清和组织苗为主的血清厂,生产为数不多的抗血清和几种疫苗。到1950年,全国共有9个兽医生物药品厂,年生产生物制品3500余万毫升,1952年组建了国家兽医生物制品监察所,制定出了我国第一部《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及检验规程》,及至80年代末,全国已有29个兽医生物制品厂,年产量达90亿毫升以上,从业人员超过万名,截止1993年国家批准的兽医生物制品标准已达138种。 二、兽用生物制品分类 生物制品由于微生物种类、动物种类、制备方法、毒株性状、应用对象等不同而品种繁杂。按其性质、用途和制造方法可分为疫苗、类毒素、诊断制剂、抗血清、微生态制剂等几大类。我们在此只对防制动物疫病的重要生物制品——疫苗进行讨论。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审批制度(精)

黑龙江省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审批制度 一、审批事项 兽用生物制品(非强制性)经营许可。 二、法定依据 《兽药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和《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三、申报条件 (一)具有与所经营的兽用生物制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具有与所经营的兽用生物制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贮存、运输条件; (三)具有与所经营的兽用生物制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固定经营场所、办公用房; (四)具有与所经营的兽用生物制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或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药学或畜牧、兽医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取得执业资格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或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是本企业的专职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 四、申报需提交的材料 (一)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申请报告和《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审批表》(审批表可从黑龙江省畜牧兽医信息网中下载)各1份; (二)企业法人代表身份证和质量管理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 (三)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或质量管理人员学历和技术职务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

(四)从事销售兽用生物制品的人员、年龄、学历、专业和技术职务(复印件)等相关资料1份; (五)管理制度文本: (1质量管理目标; (2各组织机构、岗位和人员的职责; (3对供货单位和采购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评估体系; (4兽用生物制品采购、运输、验收、入库、储存、出库、销售、陈列等环节的管理; (5环境卫生、人员健康状况的管理; (6兽用生物制品不良反应报告等质量信息的管理; (7不合格药品和退货药品的管理; (8质量事故、质量查询和质量投诉的管理; (9有关记录、档案和凭证的管理; (10质量管理方面教育、培训、考核的管理。 (六)经营企业管理记录文本: (1人员培训、考核记录; (2控制温度、湿度的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洁、运行状态的记录; (3兽用生物制品采购、验收、入库、陈列、储存、运输、销售、出库等记录; (4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投诉、质量纠纷、质量事故、不良反应等情况的记录;

生物制品期末考试

第一章 1、生物制品学(biopreparatics):指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功能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知识的一门学科。 2、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第二章 一、生物制品原料的保存方法:(1)冷冻法: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生物原料。(2)有机溶剂脱水法:常用的有机溶剂是丙酮。该法适用于原料少而价值高、有机溶剂对活性物质没有破坏作用的原料,如脑垂体等。(3)防腐剂保鲜:常用乙醇、苯酚、甘油等。该法适用于液体原料,如发酵液、提取液等。对于不同的生物还有不同的保存方法,例如对于动物细胞,有组织块保存法、组织悬液保存法、单层细胞保存法等。 二、蛋白类制品的分离纯化方法:【1】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形状和密度差异进行分离纯化(1)过滤和超过滤技术:过滤、微过滤、超过滤(2)离心和超离心技术(3)凝胶过滤层析技术(4)透析【2】利用蛋白质的电性进行分离纯化(1)等电点沉淀(2)离子交换层析技术(3)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3】利用蛋白质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即溶解度)进行分离(1)盐析技术(2)乙醇和聚乙二醇沉淀法(3)疏水层析法【4】利用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分离纯化(1)辛酸沉淀法(2)利凡诺沉淀(3)固相化染料层析(4)螯合柱层析【5】利用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分离纯化:亲和层析法【6】利用蛋白质的多种结合能力,用羟基磷灰石层析进行分离纯化 三、原料选择的注意事项: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可合成不同的生化成分,所以生物的生长期对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影响很大。对于不同来源的原料,要注意选取其最佳生长时期。植物原料要注意它生长的季节性;微生物原料最好选取对数生长期,因为这时的微生物生长代谢能力最强;动物原料要选取适当的年龄和性别。 四、选择原料时应遵循的原则:原料来源丰富,产地接近,成本低;原料新鲜,其有效成分含量高并易于获得;杂质含量尽可能少,对原料中的杂质、异构体,必要时应进行相关的研究并提供质量控制方法;起始原料应质量稳定、可以控制,原材料应由来源、标准和供货商的检验报告,必要时应根据制备工艺的要求建立内控标准。 第三章 ⒈GMP: 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控制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将差错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一套管理制度。生物制品属于药品,其生产和质量管理也应遵循GMP要求。 ⒉生物制品的物理化学检定:生物制品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和不利因素,需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检查出来,这是保证制品安全和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㈠物理性状检定⑴外观①透明液制品:应为本色和无色透明液体,不得含有异物、白点、凝块、浑浊或摇不散的沉淀物②悬浊液制品:应为乳白色混悬液,不得有摇不散的菌块和其他异物。③冻干制品:应为淡黄色、白色疏松体,呈海绵状或结晶状,应无融化现象。⑵真空度:冻干制品进行真空封口,可进一步保证冻干制品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⑶溶解时间:取一定量冻干制品,按药典要求,加适量溶剂,检查溶解时间,其溶解时间应在规定时限内。㈡化学检定⑴蛋白质含量测定:①凯氏定氮法②酚试剂法③双缩脲法⑵防腐剂含量测定:①苯酚含量测定法②游离甲醛含量测定③汞类防腐剂含量测定④氯仿含量测定⑶纯度检查:很多生物制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因此常用电泳法进行纯度检查。①区带电泳②免疫电泳③凝胶层析⑷其他①水分含量测定②氢氧化铝与磷酸铝含量测定。③磷含量测定④O-乙酰基含量测定。 ⒊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生物制品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安全性检查:①菌毒种和主要原材料的检查②半成品(包括中间品)检查③成品检查。⒈一般安全性检查①异常毒性试验:是生物制品的非特异性毒性的通用安全试验,检查制品中是否污染有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除另有规定外,异常毒性实验包括小鼠试验和豚鼠试验。②无菌试验:生物制品不得含有杂菌,灭活疫苗不得含有活的本菌本毒,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③热原试验:生物制品厂制造过程中被某些细菌和其他物质所污染,可引起机体的致热反应,即热源反应。致热物质主要是指细菌性热原质即革兰阴性细菌内毒素。包括家兔试验法和鲎试验法。家兔试验法是将一定剂量的待检品,经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判定待检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鲎试验法是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⒉杀菌灭活和脱毒情况的检查①活毒检查:主要是检查灭活疫苗解毒是否完善。②解毒试验主要用于检查类毒素等需要脱毒的制品。③残余毒力实验:用于活疫苗的检查。⒊外源性污染检查①野毒检查:组织培养疫苗有可能通过培养带病毒的细胞带入有害的潜在病毒,因此需要进行野毒检查。②支原体检查:病毒类疫苗的病毒收获液、原液采用培养法检查支原体,必要时可采用指示细胞法筛选培养基。③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和艾滋抗体的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方法是放免和酶联免疫法。检测丙肝抗体和艾滋抗体可用酶联免疫法.④残余细胞DNA检查:用分子杂交技术的方法检测来源于宿主细胞的残余DNA含量,以确保制品的安全性。⒋过敏性物质检查:以异种蛋白为原料制成的某些生物制品,需要检查其中过敏原的去除是否达到允许限度。①过敏性试验②牛血清蛋白含量测定③血型物质的检测:通常待检测的血型物质有抗A抗B血凝素和类A血型物质。 第七章 1疫苗的基本成分 其基本成分包括抗原,佐剂,防腐剂,稳定剂,灭火剂及其他相关成分。这些基本要素从不同角度确保了疫苗能够有效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确保疫苗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稳定存在。 ①抗原在机体内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可与其发生特异反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是疫苗最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他决定了疫苗的特异免疫原性。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是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进入机体后引起的免疫细胞间的一系列免疫反应。抗原的反应原性(reactivity)是指抗原与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构成抗原的基本条件:异物性,一定的理化特性,特异性。 ②佐剂能增强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这种加强可表现为增强抗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或两者兼有。 ③防腐剂为了保证疫苗在保存过程中不受微生物污染而添加的一种适量的防腐剂。 ④稳定剂有效抗原表位是疫苗的作用基础,而某些抗原表位对环境中的温度,光等因素非常敏感,极易发生变性而导致疫苗的免疫原性降低。为保证作为抗原的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存活,并保持免疫原性,需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或保护剂。 ⑤灭火剂及其他相关成分灭火器主要用于疫苗生产过程中对活体微生物的杀灭 2疫苗的基本性质 ⑴免疫原性指疫苗接种进入机体后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包括①抗原的强弱,大小和稳定性,2抗原的理化性质。 ⑵安全性疫苗的安全性,包括接种后的全身和局部反应,接种引起免疫应答的安全程度,人群接种后引起的疫苗株散播情况。 ⑶稳定性疫苗,必须具有一定稳定性e保证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和冷链运输后仍能保持期有效的生物活性。 3疫苗的种类(112页表格) 4计划免疫与联合免疫概念 ①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是根据特指的某些传染病疫情检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利用免疫制剂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致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②联合免疫(Combined immunization)就是采用多种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联合制成多联和多价疫苗,注射这种疫苗可预防多种传染病或相同疾病的不同亚型,也可将多种疫苗同时进行免疫接种,以达到预防多种传染病的目的。 5免疫佐剂(adjuvant):凡能非特异的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式与抗原结合而增强其特异免疫性的物质称为免疫佐剂。 6目前人和兽用免疫佐剂的主要类型。 ①铝佐剂抗原中加入适量的佐剂,可以将抗原完全吸附接种后,佐剂将抗原缓慢释放,起到抗原仓库的作用,从而延长抗原与巨噬细胞或其他抗原呈细胞的接触,是抗体的产生量剧增。氢氧化铝的功能主要是刺激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产生高效价的IgG和爱IgE抗体,激活Th2细胞,但他不能刺激Th1细胞,也不能加强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活性,因此对许多疫苗不适用,尤其是对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疫苗。 ②矿物油乳剂这类佐剂在提高抗体的幅度和免疫持久性方面,远高于佐剂。可是副反应严重,注射后多引起无菌化脓,且含有的矿物油,会长期留于植物中不能代谢,而且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不予允许用于人。 ③植物油佐剂这种佐剂是由高纯度花生油做乳化剂,与液体疫苗制成的乳剂。由于植物油可被人体缓慢吸收,副反应小于矿物油佐剂,因此可用于人。 。 第八章 1.基因工程疫苗分类包括哪几种? 答:(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2)基因工程载体疫苗:①以细菌为载体的基因工程疫苗。②以病毒为载体的基因工程疫苗。(3)核酸疫苗(4)基因缺失活疫苗(5)蛋白工程疫苗(6)转基因植物疫苗 第九章 1.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是指利用加热或甲醛解毒等理化方法将人工大量培养的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杀死,使其丧失感染性和毒性但仍保持免疫原性,并结合相应的佐剂而制成的疫苗。 减毒活疫苗(attenuated live vaccine):又称弱毒疫苗,是指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连续传代。使其对原宿主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用这样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即为减毒活疫苗 2.常用灭活细菌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百日咳疫苗。 常用减毒活疫苗:炭疽疫苗,结核疫苗,鼠疫疫苗,卡介苗。 3.细菌性监督和疫苗生产工艺流程图。菌种〔→传代检定(培养特性、独立试验、安全实试验、免疫力试验)〕→生产培养(37~39℃培养一定时间)(克氏瓶固体培养或发酵罐液体培养)→收菌→合并→原液检定(细菌试验、浓度测定)→半成品配制(稀释、加冻干保护剂)〔→检定(纯菌试验、浓度测定)〕→分装及冻干→成品检定(鉴别试验、物理检查、水分、无菌试验、活菌计数、热稳定性试验、效力实验) 4外毒素exotoxin:细菌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毒素,可从菌体扩散和或自溶后释放到菌体外。是细菌的代谢产物,为一种蛋白质,所以又称细菌蛋白质毒素,可用于制造类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菌体细胞壁的结构成分,细菌在生活状态时不能释放出来,只有在细菌死亡之后,通过菌体自溶或人工方法使细菌崩解后才能释放至外界环境中,它是由脂质、多糖及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所以内毒素已逐渐被脂多糖一词所代替。第十章 1、HIV的复制:当H I V接触宿主细胞时,gp120与靶细胞的CD4分子结合,暴露出gp41,在gp41的参与下发生病毒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HIV的反转录酶随病毒RNA进入宿主细胞内,HIVRNA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利用宿主细胞的核苷酸反转录成一单链DNA,以此单链DNA为模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复制另一条DNA链,从而形成双股的cDNA,cDNA可以进行转录,形成病毒RNA,并进一步形成病毒颗粒,由宿主细胞释放再去感染其他细胞,这样的病毒成为活动性病毒。活动性病毒的生成过程即是病毒复制的过程。 2、AIDS的现状:目前研究AIDs疫苗还具有困难,HIV的病毒颗粒结构已经相对较了解,与此相比,疫苗的研究,却很缓慢,主要原因在于该病毒本身的生物学特点。虽然研究HIV疫苗困难重重,然而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研制有效的HIV疫苗是有可能的。艾滋疫苗的现状,表现为新型疫苗和传统疫苗两大分枝,新型疫苗以基因工程疫苗为主,同时还包括合成多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根据表达形式及克隆载体可分为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活载体疫苗及核酸疫苗等。 3新型的乙肝疫苗的研究方法:乙型肝炎DNA疫苗主要是将HBsAg的基因重组到质粒上构建成的,它在小动物的实验中显示了理想的免疫保护效果,如小鼠肌肉注射表达HBsAg的质粒后,迅速产生强烈而持续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但在大动物中却不能诱导出显著的免疫应答,这是DNA疫苗技术在当前所面临的共同的重要问题。利用含CpG基序的寡聚核苷酸与HIV的DNA疫苗同时免疫大猩猩,可以明显增强HBVDNA疫苗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免疫原性。另外,将相关的细胞因子基因插入到HBV的DNA疫苗载体中,也可是DNA疫苗的免疫反应提高数十倍。 第十一章 输血的原则。 答:1.鉴定血型。要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因为ABO血型系统不相容的输血常会引起严重的反应。2.抗体检查和鉴定。要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血型不规则抗体,如抗C、抗E、抗s等抗体;若检查结果为阳性,只要时间允许,在交叉配血前,应该对其进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别分析。3.交叉配血试验。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主侧实验;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次侧实验。交叉配血试验应在37摄氏度下进行,以保证可能发生的凝集反应得以充分显示。4.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就是把人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如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分别制备成高纯度或高浓度的制品,根据患者的需要输注相应的成分。成分输血具有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节约血源等优点。 第十二章 一.血液制品的种类,用途。 1.白蛋白类制剂:①维持调节血液渗透压;②运输和解毒作用;③营养供给。(治疗休克、低蛋白血症、脑水肿、胸腹水) 2.免疫球蛋白制剂:免疫球蛋白制剂有三类,①正常人免疫球蛋白、②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预防或治疗相应传染病感染症)、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和治疗感染症,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作用是给受着补充免疫抗体以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的,其功效取决于所含抗体的种类及生物效价。 3.凝血因子制剂:①凝血因子Ⅷ制剂(用于治疗血友病的出血症状,凝血因子Ⅷ缺乏症),②凝血因子Ⅸ制剂(用于治疗乙型血友病的出血症状)③纤维蛋白原制剂(主要用于先天性纤原缺乏症及继发性纤源缺失的治疗,如胎盘早期剥离引起的大出血等)。 二、低温乙醇沉淀法的原理及影响沉淀的因素。 原理:在介电常数大的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大,在介电常数小的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就小。乙醇能显著地降低蛋白质水溶液的介电常数,从而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 影响因素:①PH:当PH位于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最易沉淀。通常低温乙醇法在PH4.4~7.4进行分离。②温度:温度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低。溶液中加入乙醇,因乙醇的水合作用会产生放热现象,而温度升高可能造成蛋白质变性,所以在低温乙醇工艺中,整个过程均应控制在0~-8℃。温度降低可以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若温度控制不当,轻则会影响蛋白质的获得率,重则会引起蛋白质变性。③蛋白质浓度:在分离过程中,可将蛋白质溶液作适当稀释,以减少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多种蛋白质共同沉淀,但过分稀释易使蛋白质变性,同时增大分离的容量,也不可取,所以应选择适宜的浓度。该方法中蛋白质浓度适宜范围为0.2%~6.6%④离子强度:在低盐溶液中盐浓度的很小改变即可引起蛋白质溶解度的极大变化,盐类与蛋白质的互相影响,随离子强度而变化。该法中离子强度的变化范围在0.01~0.16。,⑤乙醇浓度:乙醇能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逐渐降低,而其溶解度急剧下降,在低温乙醇工艺中,乙醇的浓度范围在0~40%。 第十三章 1.人血液代用品的分类 答:(1)全氟碳化合物。(2)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①天然血红蛋白②化学修饰血红蛋白③人工红细胞④基因重组血红蛋白(3)红细胞类血液代用品。①万能型红细胞②造血干细胞培养定型红细胞。 第15章 细胞因子分类及功能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人类和动物的各类细胞分泌的具有多样生物活性的因子。他们是一组可溶性的不均一的蛋白质分子,能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1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最先被发现的细胞因子。IFN除具有抗病毒作用外,还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控制细胞增殖,引发发热等作用。 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在进行造血细胞的体外研究中,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可刺激不同的造血干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根据作用的靶细胞不同,可将CSF分为以下几类①刺激白细胞的CSF②刺激红细胞的促红细胞生成素③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干细胞因子④刺激胚胎干细胞的白血病抑制因子⑤刺激血小板的血小板生成素。这些细胞因子均有集落刺激,不同的CFS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起促增殖分化作用,是血细胞发生必不可少的刺激因子。 3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这类物质主要有白细胞合成,且主要介导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用极小的量就可以起到重要的介导效应。 4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类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细胞因子。分为TNF-α和TNF-β。除有杀肿瘤作用外,TNF还可引起发热和炎症反应,大剂量的可引起恶液质,使患者表现出进行性消瘦。 5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组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调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趋化性,激活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促进定向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和一些转化细胞的机能,在机体炎症反应和抗感染及创伤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对机体不同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生长因子。通过旁分泌、自分泌和内分泌等途径对靶细胞的增殖、运动、收缩、分化和组织改造起调控作用。 包括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用于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综合症、侏儒症及神经系统疾病等。②表皮生长因子EGF: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及用于面部整形手术,具有修复皮肤组织的功能③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一种存在于血清中的结缔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促进剂。④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在创伤愈合和慢性炎症中,对新生儿血管的形成及肌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移动具有刺激作用,对胚胎横纹肌的发育和肺的成熟也起调控作用。⑤神经生长因子NGF: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和成熟,维持神经元的存活。⑥转化生长因子TGF:可用于骨伤愈合,慢性创伤和抗肿瘤。⑦抑制素inhibin、⑧骨形态形成蛋白BMP等。 第十九章 1、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就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目的细胞并有效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基因治疗的方法(方式):(1)基因置换gene replacement指用正常基因置换整个致病基因,使致病基因永久得到更正。这种以正常基因替换缺陷基因的方法是最理想的,它可以除去全部致病基因,使突变的基因在原位得到更正。(2)基因修正gene correction 是指将致病基因的突变碱基序列纠正,而正常部分予以保留。(3)基因修饰gene augmentation 是指将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他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特异的修饰缺陷细胞的功能或使原有的功能得到加强,但致病基因本身并未得到

生物制品保存和使用

第13章生物制品的保存、运输与使用 知识目标 ●掌握不同生物制品的保存条件 ●掌握生物制品常用的接种方法 ●掌握使用生物制品的注意事项 ●理解母源抗体与免疫程序的含义 技能目标 ●能正确完成生物制品的保存和运输 ●能完成不同疫接种方法的具体操作 ●能根据不同地区疫情情况制定商品禽类的免疫程序 ●能根据不同地区疫情情况制定商品猪的免疫程序 第1节生物制品的保存与运输 1.1 保存 生物制品厂应设置相应的冷库,防疫部门也应根据条件设置冷库、低温冷柜或冰箱冷藏箱。生物制品一般不耐高温,特别是活苗,必须低温冷藏。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疫苗均置冷库内保存。 冷冻真空干燥制品,要求在-15℃以下保存,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如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在-15℃可保存1年以上,在0~8℃只能保存6个月,若存放在25℃的环境中,10d即可失去效力。实践证明,一些冻干苗在27℃条件下保存1周后有20%不合格,保存2周后有60%不合格。冻干苗的保存温度与冻干保护剂的性质有密切关系,一些国家的冻干苗可以在4~6℃保存,是因为用的是耐热保护剂。多数活湿苗,只能现制现用,在0~8℃条件下仅可短时期保存。灭活苗、血清、诊断液等保存在2~8℃较为适宜,不能过热,也不能低于0℃。冻结苗应在-7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保存。工作中必须坚持按规定温度条件保存,不能任意放置,防止高温存放或温度忽高忽低,以免损害疫苗质量。总之,不论何种疫苗,均应尽量保持疫苗抗原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立体结构,保护其抗原决定簇,才能保持疫苗良好的免疫原性。 1.2 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不论使用何种运输工具运送生物制品都应注意防止高温、暴晒和冻融。如果是活苗需要低温保存的,可先将活疫苗装入盛有冰块的保温瓶或保温箱内运送。在运

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58520 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详细记载品名、数量、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期、进出数量、结余数量,做到生物制品出入账物相符; 二、生物制品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保证质量; 三、按照生物制品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存放,生物制品纸箱(盒)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 四、使用时要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生物制品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

五、生物制品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剂量、使用方法、时间要求,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姓名:得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 1、质量管理部门应履行生产全过程的(AB )职责。 A、质量管理 B、检验 C、监督 D、控制 2、GMP中规定的自检是指 C 。 A、产品质量的检查 B、生产过程的验证 C、企业内部的质量审核 D、产品质量的验证 3、公司哪些人员必须进行GMP培训?(ABC ) A.各级管理人员. B.质量检验人员 C.生产操作人员(包括维修、清洁人员) D.炊事员 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兽药的研制、生产、经营、进出口、使用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的法规是( B )。 A、《动物防疫法》 B、《兽药管理条例》 C、《湖北省兽药管理实施办法》 5、新建、改扩建和复验企业应当在《兽药GMP证书》有效期满(B)前提交申请。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6、兽药GMP证书申请中,申请资料不存在严重缺陷但需补充资料的,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在( C )工作日内补充有关资料,逾期未补充的,驳回申请。 A、10个 B、15个 C、20个 D、30个 7、兽药监管的主要方式有:(ABCD ) A、GMP检查验收 B、兽药监督检验 C、飞行检查 D、驻厂监督 8、产品包装盒上应注明(BC )。 A、生产日期 B、生产批号 C、有效期至 D、以上都是 9、关于产品说明书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应注明兽用标识及兽药名称 B、应说明其接种对象 C、应标明主要成分、含量及有效期 D、产品名称可以用企业宣传名 10、批签发报告中,必须有生产企业的( ABC )签字,缺一不可。 A、质管部负责人 B、企业质量负责人 C、企业总经理 D、生产负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