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针灸高手

如何成为针灸高手
如何成为针灸高手

吕即来教授独创三才针(百会、门金、灵骨)

三才针+神三针(百会、左百会、右百会)治疗一切神智疾病(如失眠、小儿痴呆等)

三才针+精三针(门金、太冲、太白)治疗一切精微物质缺乏所引起的疾病(如肠胃不好)

三才针+气三针(灵骨、大白、合谷)治疗一切气血不足引起的疾病

三才针+肾三针(肾关、三阴交、漏谷)治疗一切肾脏疾病

三才针+心三针(通关、通地、通山)治疗一切心脑血管疾病

三才针+肺三针(驷马中穴、驷马上穴、驷马下穴)治疗一切皮肤疾病

三才针+肠三针(其门、其角、其正)治疗一切胃肠疾病

三才针+外三针(外三关即外膝眼和外踝连线的中点)治疗埋线引起的包块三才针+妇三针(妇科、还巢、天宗)治疗一切妇科疾病

三才针+肝三针(大腿内侧即下三皇穴)治疗一切肝胆疾病

三才针+骨三针(五虎穴)

三才九侯针:百会、左百会、右百会、灵骨、合谷、大白、门金、太冲、太白

针灸治疗学之配穴方法

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本经配穴法: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末涉及其它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 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经的太冲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配足三里,牙痛取合谷配内庭,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配长强。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如内关配公孙,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后取肺俞、定喘等。

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 总之,在临床上只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腧穴的主治作用,适当地选择腧穴并合理地进行配伍,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针灸配穴的基本规律有:①循经取穴。根据经脉循行、腧穴分布及其主治作用,选取相应腧穴加以组合应用。②经验取穴。根据临床经验,选择专病(症)的有效腧穴加以组合应用。其中包括对某病症有显效的经穴、奇穴,以及“以痛为腧”的阿是穴。③按时取穴。根据针灸的时间,以经脉气血流注为指导原则,选择相应腧穴加以组合应用。其中,子午流注以十二经脉的五腧穴和原穴为取穴范围;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则以八脉交经八穴为取穴范围。 腧穴选取主要是根据经络脏腑辨证和临床实践选用针对病证治疗需要的相应腧穴的具体方法,又称选穴法。包括:①近部取穴。根据病变所在,选择其局部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②远部取穴。根据经络循行及其同脏腑的络属关系,选用远端腧穴进行针灸,包括本经选穴和异经选择两种。③对症选穴。选取针对主症有效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 腧穴配伍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腧穴按一定规律和治疗要求进行配伍组合。又称配穴法。腧穴配伍主要有6种方法:①前后配穴法。胸腹(前部)腧穴与背腰(后部)腧穴的 配伍的方法。②上下配穴法。人体上部(上肢和腰以上)与下部(下肢和腰以下)的腧穴配伍组合的方法。③左右配穴法。根据经脉循行交叉的特点,将人体左右侧腧穴配伍的方法。 ④表里配穴法。根据腑与脏存在着表里对应关系,将阴经与阳经的相应腧穴配伍的方法。⑤远近配穴法。根据病变部位与经络相通的特点,将距离病位较近和较远的腧穴配伍组合的方法。⑥子母补泻配穴法。根据五腧穴与五行相配的关系,以五行生克理论为原则,在五腧穴范围内,将选穴与补泻结合起来的配伍的方法。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对者打“T”,错者打“F”) 1、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针石针刺的原始工具。() 2、从“针灸”两字的先后顺序可推知,针法的出现早于灸法。() 3、我国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的时间是在公元8世纪。() 4、针灸开始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 5、《灵枢》较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6、“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早期面貌。() 7、八会穴是由《内经》首先提出的。() 8、《针灸甲乙经》石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9、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10、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 二、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针灸辨证取穴八法

辨证取穴八法 杨兆民 针灸立法处方遣穴之原则,必须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因证立法,辨证用穴,施针施灸,或补或泻,方能治病疗疾。 针灸用穴的原则,古今虽无专书论述,但在《内经》、《难经》、《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医籍中阐述颇为精辟。如《内经》中的“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以及《难经》中的“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等取穴原则,至今仍然袭用。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李东垣根据《难经》“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之病机学说,首创了“从阳引阴,从阴引阳”“脏病取俞,腑病取募”的取穴规律,为针灸治疗脏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至于近代通用的“局部取穴,邻近取穴,远道取穴”规律,是在前贤经验基础上的综合,在临床确实行之有效。本人汲取古今辨证取穴之规律,总结出“辨证取穴八法”,提高了疗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辨证取穴八法是: 一、“虚则补上,实则泻下”。经云:“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补虚泻实乃治病之大法,但临证时取何穴补之、何穴泻之?我则以“陷者举之”、“高者抑之”之意,凡属虚证取病所上方之穴为主,推而上之,升阳举陷补其虚,凡属实证取病所下方之穴为主,引而下之,导滞泄邪泻其实。

二、“新则取末,久则取本”。病有暴病,久病,取穴亦当远近。病之初起,邪气新客,未根深于脏腑,故可取四关、四末之穴,即《内经》“荥输治外经”之意;久病邪恋,元气乃伤,阴阳形气不足,其治宜取躯干之穴,即脏病取俞,腑病取募以及脏腑、气血所属之八会穴,调脏俯之气。 三、“动则求远,静则求近”。经云;“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凡气实、气郁之证,多走而不守,动而不静,应求四肢远端之穴;凡气虚、血滞之证,多邪气留恋,静而不动,取穴应以头身之局部或邻近穴。 四、“急则治根,缓则治结”。病有标本缓急,穴有根结本标。《内经》说:“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故凡病急先治标,取手足根部、本部之穴以缓其急,凡病缓治本,取头身之结部,标部穴以图其本。 辨证取穴八法,取意于《内经》、《难经》,验证于临床,三十年之一得也。 出自《长江医话》

针灸学基础知识-1

针灸学基础知识-1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总题数:50,分数:100.00) 1.中医学中“证”的概念是 (分数:2.00) A.疾病过程的症状 B.疾病过程中的体征 C.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D.疾病过程中的症状和体征 E.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解析: 2.“阳中求阴”治法的病理基础是 (分数:2.00) A.阴偏胜 B.阳偏胜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阴阳两虚 解析: 3.肝病及脾的理论依据是 (分数:2.00)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母子相及 解析: 4.在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中起根本作用的是 (分数:2.00) A.调畅情志 B.调节血量 C.调节脾胃 D.疏通水道 E.调畅气机√ 解析: 5.对全身水液代谢起主宰作用的是 (分数:2.00) A.小肠之泌别清浊 B.肺之通调水道 C.脾之运化水液 D.肾之蒸腾气化√ E.肝之疏泄功能 解析: 6.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分数:2.00) A.心脉 B.胸腔

C.全身 D.脉外 E.三焦√ 解析: 7.下列各项,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是 (分数:2.00) A.肺朝百脉 B.脾主统血 C.肝主藏血 D.心主血脉√ E.肾主纳气 解析: 8.奇经八脉中的“阳脉之海”是 (分数:2.00)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E.阳维脉 解析: 9.最易伤津耗气的邪气是 (分数:2.00)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湿邪 E.火邪√ 解析: 10.风邪伤人,导致易汗出的致病特点是 (分数:2.00) A.风性善行 B.风性数变 C.风为阳邪 D.风性开泄√ E.风性轻扬 解析: 11.外感病常出现实证的阶段是 (分数:2.00) A.病证末期 B.发病初期 C.各个阶段 D.病证中期 E.初期或中期√ 解析: 1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要适用的病机变化是(分数:2.00) A.阴偏盛 B.阴偏衰√ C.阳偏衰

浅谈针灸对于失眠的辨证取穴及治疗手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9, 8(5), 348-353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433046619.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33046619.html,/10.12677/tcm.2019.85056 Discussion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Point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Insomnia Anqi Gao1,2,3, Zheng Shi1,2,3* 1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UTCM, Shanghai 3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Shanghai Received: Aug. 27th, 2019; accepted: Sep. 10th, 2019; published: Sep. 24th, 2019 Abstract Insomnia is a common sleep disorder in clinic.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cu- 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re two operations, which are noninvasive, convenient, safe, and effec-tive, without side effect. Insomnia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This article aims to improve under- standing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insomnia. Methods: It analyzes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insomnia on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principle of choosing acupuncture point, treatment method, retrieving for nearly 10 year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counting the frequency of acupunc-ture points. Keywords Insomnia, Acupuncture 浅谈针灸对于失眠的辨证取穴及治疗手法 郜安琪1,2,3,施征1,2,3*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3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7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10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24日 *通讯作者。

针灸取穴要点

针灸疗法,虽不同药物治疗,但取穴处方和决定手法的操作同样的不能离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就是根据中医的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通过望诊(观查病人的气色、形态、舌苔等)、闻诊(听病者的声音、闻气味等)、问诊(询问病史和现状)、切诊(诊脉及腹诊)等四诊,来辨别疾病属阴、属阳,属寒、属热、属表、属里、属虚、属寔,这就是中医的四诊八纲。经过这样的分析,确定病的性质,辨明症候,然后立法取穴处方,当针当灸当补当泻进行治疗。 但是针灸疗法毕竟不是用药而是用穴,十四经穴位计有三百六十多个,再加经外奇穴二百多个,合计数百之多,要在短时间内能比较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一专题讨论,以便对学者有所帮助。 我们在临床上要将穴取好,首先应了解腧穴的特点,每一个腧穴所在部位都可以治疗所在局部的表面和内脏疾患。除此以外每一个腧穴还有他的不同属性和特性,即是腧穴属于那一经的在主治上都有他的共同点,属那经的穴都可治他本经的病。另外每一个腧穴在治疗上除共同点外还有他的特殊作用,下面分两部份介绍一下: (一)十四经腧穴共同的主治特点 属于那一经的腧穴在主治方面都有他的共同点,属于那一经的穴就治那一经的病,特别是肘膝以下的腧穴。现将各经主治特点简介如下: (1)手之阴经: ①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喉、胸、肺部疾患。 ②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主治胸、心、胃部疾患及神志病。 ③手少阴心经腧穴主治胸、心部疾病及神志病。 (2)手之阳经: ①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主治头、项、眼、耳、鼻、喉病,神志病,发热病、(治头以背面为主)。 ②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主治头、耳、目、喉、胸胁疾患及发热病、(治头以侧面为主)。 ③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主治头、面、眼、耳、鼻、喉、齿部疾患及发热病(治头以正面为主)。 (3)足之阳经: ①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主治眼、鼻、头、项、腰、背、后阴部疾患,神志病及热病(治头身以背面为主)。 ②足少阳胆经腧穴主治目、耳、鼻、喉、胸胁部疾病及热病(治头身以侧面为主)。 ③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头、面、鼻、口齿、喉部疾患,神志病,胃肠病,热病(治头身以正面为主)。 (4)足之阴经: ①足太阴脾经腧穴主治胃肠疾患及生育、小便疾患(以肠胃疾患为主)。 ②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生育、小溲及胸胁、目疾(以生育、小溲为主)。 ③足少阴肾经腧主治生育、小溲病,又主肠部及咽喉部疾患。 (5)任督二脉:除了某些穴如关元、气海、人中、百会等穴,具有全身性作用以外,一般穴皆以治疗局部病为主。 (二)腧穴的特性,(包括经外奇穴) 每一经的腧穴在临床主治方面还有他的特殊作用,如合谷为汗穴,内关为吐穴,丰隆为痰穴,气海、关元为补元气之穴,足三里为保健穴,人中能开窍,廉泉治不语等等。他如经外奇穴印堂治惊风,太阳治头痛,气喘治喘症等,除此外还有以下几种腧穴的特殊性。 (1)络穴:人体的脏腑互为表里,络穴绕表里而有联系作用,如因本经疾患而影响其相互

针灸方法练习八法

针灸方法练习八法 针灸, 针刺方法 作者:侯书伟胡志强中国针灸年6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 摘要自创针刺方法练习八式,包括直刺、斜刺、平刺、上刺、旋后位刺、双手直刺等法。所设各式充分考虑到人体各部穴位、患者各种体位、医生各种手法等不同,贴近临床教学,适应临床需要,练习强度大,实际效果明显。介绍了可保证练习质量,解除手部疲劳,增强手指、手腕柔韧性的辅助手法。与传统方法比较,本法可明显提高指、腕力及针刺技能。 主题词刺法教育,针灸教学方法 针刺的临床疗效与针法密切相关。传统的"纸垫练针法""棉球练针法"虽有较强的实用性,但亦有明显的局限性,已不能完全适应临床的需要。针对此问题,笔者在教学及临床带教中总结出了针法练习法,现介绍如下。 1基本手法 1.1直刺式(一式) 左手五指伸直,掌指关节屈曲成90度,将手置于床面或大腿上(端坐位,以下各式皆持此体位),使手掌与床面成90度;右手拇、食指捏紧呈持针状,其余三指自然伸直(以下此姿势称持针位)。将右手拇、食、中指紧靠在左手掌大、小鱼际之间。

然后右手拇、食指上下移动,呈"针刺"状运动,开始时"针刺"频率较慢,力量较小,逐渐加快频率,加大用力。注意:"进针"前右手腕稍向上提,"针刺"时应由手腕发力,拇、食指随即用力;"进针"的幅度不宜过大,以不超过1 cm为宜,每次练习200~300次。该法是为四肢、躯干部肌肉较丰厚处需直刺的穴位而设,如合谷、足三里、关元、大肠俞等。 1.2斜刺式(二式) 左手姿势同一式,右手呈持针位。将右手掌心向左平放在左手2~5指上,右手中指端顶在左手劳宫穴上。然后做侧向"针刺"动作,"针刺"的频率、力度同一式。注意:"进针"时应由拇、食指发力,手腕自然用力、轻微屈伸予以配合;"进针"幅度约0.5 cm,每次练习200~300次。该法是为体侧的穴位而设,如平卧位时的消泺、会、风市、丰隆及需要平刺、斜刺的穴位。 1.3夹针平刺式(三式) 左手握拳,将拳的第一节指骨面平放在床面或大腿上,使掌背与床面成60~70度;右手呈持针位,掌心向下平放在左手掌背上。然后紧贴掌背做"针刺"动作,"针刺"的频率较一式慢,力度稍大。注意:"进针"时应由拇指、食指、手腕同时发力;"进针"运动从小鱼际侧开始,逐渐向第一掌骨移动,然后回到小鱼际,周而复始,以体会不同方向、不同平面进针时的感觉;"进针"幅度较大,约1.5~2 cm,每次练习100~200次。该法是

脾胃病针灸取穴一览表

脾胃病针灸取穴一览表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化生之所,人体的五脏六腑都靠它提供营养物质。但凡脾胃功能不佳的人,常常表现为面黄肌瘦、五脏不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这些令人头疼的症状,都可能出现。若脾胃出现病变,身体健康便会受到影响。治疗脾胃病,针灸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针灸哪些穴位呀!别着急,这就分享一篇针灸治疗脾胃病选穴的文章! 针灸治疗脾胃疾病,疗效确切,特别是脾胃为主的慢性病,如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多可取得好的效果。现在把常见的适应证,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满、泄泻、便秘、呕吐等方面,辨证归纳于下: 一、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古称“不嗜食”,多由脾胃虚弱、火不生土、肝气犯胃等引起,辩证取穴于下: 1,脾胃虚弱 1.胃经:梁门、关门、天枢、不容、承满、气户、乳根、足三里、丰隆、下巨虚、冲阳、内庭。 脾经:隐白、太白、公孙、周荣。 大肠经:二间、下廉、天鼎。 1.火不生土 2.心经:神门。

肾经:灵墟。 膀胱经:脾俞、胃俞、胆俞、魂门、三焦俞、阳纲、意舍、膈俞、胃仓、承山。 心包络:劳宫、内关。 督脉:脊中。 3.肝木克脾、肝气犯脾 肝经:曲泉、章门、期门。 任脉:中庭、紫宫、上脘、中脘、下脘。 二、消化不良,伤食 由于饮食不节或脾虚不运,发生胸脘痞闷、嗳气腐臭、厌食、恶心、泄泻等。兹从脾胃虚弱、肝郁角度分别归纳于下: 1.脾胃虚弱 2.大肠经:手三里。 3.胃经:天枢、足三里、冲阳、上巨虚。 脾经:太白、某。

膀胱经:脾俞、膀胱俞、三焦俞、魂门、胃俞、胃仓、承山。 2.肝郁 肝经:章门。 任脉:中脘、下脘、上脘、璇玑。 督脉:脊中。 三、腹胀满 腹部胀满,有虚实之分。《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说:“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现辨证归纳如下: 1.脾胃虚弱 2.胃经:不容、承满、关门、大巨、水道、气冲、天枢、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上巨虚、足三里。脾经:隐白、大都、太白、某、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 任脉:水分。 膀胱经:脾俞、胃俞、大肠俞。 肾经:大钟、太溪。 2.肝郁 肝经:曲泉、行间。 胆经:悬钟、外丘。 膀胱经:胆俞。

浅析针灸临床取穴配穴原则及常见病的治疗

浅析针灸临床取穴配穴原则及常见病的治疗 作为祖国的传统医学,针灸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它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针灸学和中医?中药学一样,临床同样离不开辨证,行之有效的辨证方法和配伍原则指导着一代又一代的针灸医生?针灸临床,除了需要有一套非常完善的辨证方法外,尤其需要辨经,这就是针灸治病有别于其他疗法的所在,也是针灸治病屡有奇效的原因?针灸临床,除了运用四诊八纲,脏腑?气血?病因等辨证外,还得辨清病属哪一条经,它的表里经是什么,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关系,再决定取何穴?只有辨证清楚,辨经准确,用穴有道,祛病的疗效才能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来? 针灸对某些疾病疗效甚佳,但对某些疾病疗效不佳?所以,作为传统的中医大夫临床切不可忽略:辨病,辨症,辨经?只有弄清何病?何症?何经,才能对症下针,对经选穴,对病施术?只有精确地运用祖国医学辨病?辨经?辨证论治之法则,才能求准治病之上乘之径,获取治病之最佳疗效? 大凡医者都知道,治牙痛选合谷穴?合谷穴的确是治疗牙痛的首选有效穴位,但有的牙痛用它却止不了痛,因为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它只能治疗手阳明经病变的牙痛?而牙痛不仅仅只有手阳明经才能引起,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均能引起牙痛?所以,如果仅仅就只局限于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部位来认识的话,还是稍显欠缺?这样,我们对其他一些经脉引发的此种病症并不能一一化解,因此,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就必须从全盘的角度出发,分析每一个病症,以求最准确的解决方法?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参考相关医学知识,在此浅谈与之有关的一点愚见?首先了解一下针灸的取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腧穴,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体有361个经穴,另有众多的经外奇穴?要想选好腧穴,首先应了解穴位的特性及其主治功能?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针灸处方中腧穴的选择,是以阴阳?脏腑?经络和气血等学说为依据的,其基本原则是“循经取穴”,这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而来的?因此,在“循经取穴”的指导下,取穴原则可包括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随证取穴? 近部取穴:近部取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选取腧穴,它以腧穴近治作用为依据?这是任何一个穴位都具有的共同治疗作用,其应用广泛?大凡其症状在体表部位反映较为明显和较为局限的病证,均可按近部取穴原则选取腧穴,予以治疗?例如,眼病取睛明?球后?攒竹?风池等;鼻病取迎香?巨髎;面瘫取颊车?地仓;胃痛取中脘等,皆属于近部取穴?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题库.docx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学》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答题说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或最恰当的答案,请用钢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1. 阴虚火旺型口疮,除选主穴外,肝肾阴虚配用() A.肝俞 B .肾俞 C .脾俞 D .三阴交 E .阴陵泉 2. 不属八脉交会组穴的是() A.内关、公孙 B .合谷、太冲 C .列缺、照海 D .后溪、申脉 E .外关、足临泣 3.通里是心经的 () A.原穴 B .“输”穴 C .郄穴 D .络穴 E .合穴 4.徐疾补法是 () A.先在深层得气,快速地退出,缓慢地进入 B .先在浅层得气,缓慢地进入,快速地退出 C .先在浅层得气,快速地进入,快速地退出 D .先在深层得气,缓慢地退出,快速地进入 E. 以上都不是 5.腰部扭伤,除选委中、腰阳关外,还宜加用() A.环跳 B .肾俞 C .悬钟 D .阳陵泉 E .秩边 6.阳维脉的郄穴是 () A.阳交 B .跗阳 C .飞扬 D .阳辅 E .养老 7.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A.阴维脉 B .阴蹻脉 C .任脉 D .冲脉 E .带脉 8.大肠的下合穴是 : () A.足三里 B .上巨虚 C .下巨虚 D .委中 E .委阳 9.天灸又称为 () A.化脓灸 B .发泡灸 C .直接灸 D .实按灸 E .间隔灸 10.阳经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分别配属五行: () A.金、水、木、火、土 B .水、木、火、土、金 C .火、土、金、水、木D .木、火、土、金、水E .以上都不是 11.以下何穴宜用斜刺法() A.合谷 B .环跳 C .神门 D .肺俞 E .天枢 12.听宫位于 () A.面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B .面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 后缘,闭口呈凹陷处 C .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D .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闭口呈凹陷处 E .面部,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13.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 寸 B .15寸 C .12寸 D .9寸 E .13寸 14.治疗胎位不正的常用穴是 :() A.太冲 B .内庭 C .大都 D .至阴 E .至阳 15.手三阳经的起始穴是:() A.商阳、关冲、中冲 B .商阳、关冲、关冲 C .商阳、关冲、少府 D .商阳、关冲、少泽 E .商阳、关冲、少冲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15 分) 答题说明: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用钢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 1.治疗血滞经闭,宜取() A.任脉穴 B .足太阴脾经穴 C .足阳明胃经穴 D .足太阳膀胱经穴 E .足厥阴肝经穴 2.风阳上扰型眩晕耳针取穴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肝 B.胆 C.脾 D.缘中 E.胃 3.直接与头部有联系的经脉是() A.手阳明大肠经 B .足厥阴肝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太阳膀胱经 4.针刺睛明穴要注意:() A.闭目 B .眼球向外固定 C .不提插不捻转 D .针刺 1-1.5 寸 E .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 以防出血 5.下列各穴中,平第 4 肋间隙的穴位有 ( )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对者打“T”,错者打“F”) 1、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针石针刺的原始工具。() 2、从“针灸”两字的先后顺序可推知,针法的出现早于灸法。() 3、我国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的时间是在公元8世纪。() 4、针灸开始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 5、《灵枢》较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6、“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早期面貌。() 7、八会穴是由《内经》首先提出的。() 8、《针灸甲乙经》石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9、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 10、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 ) 二、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 是()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针灸的辨证论治

针灸辨证论治 一,望闻问切 望神,特别注意患者的情绪 望血络,皮肤粗糙、色素沉着、瘀血阻络等等 问,为四诊之首,很重要,“十问歌”,问诊时不要让病人牵着走,自己要有目的、有清晰的思路。 切脉,可以体会针灸治疗前后的变化。 二,辨证 1,病位,先于辨证之前,决定了针灸的基本方。 2,病位的重要性辨别诊断,自己觉得很有把握但效果不好的,进行病位检查。 三,论治(治则、处方、手法、进针、留针、取针等) 治则:治病求本、於陈者除之、以痛为腧 处方:正反双侧刺,根据辨证加减穴位,特定配穴比如:子午流注、八脉交会穴、八会穴、五腧穴、字母补泻配穴,局部、远端、特效穴等等。比如:腿疼扎阳陵泉,既是局部腿疼取穴又是筋会,也是经验穴;再如呕吐内关,是根据症状选穴是自古以来大家都用的,也是“有是证用是穴”是经验传承。 基本穴、辅助穴没有特殊区别,用则为主,不用则弃。可取可不取的穴宁肯不取,取则有道理,只要效果好,不必拘泥于针和取穴的多少。简而有效更好。

针灸处方要体现情绪调节,取穴时要注意,对疗效有帮助,比如:平衡针,刺神经,是和针经络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专门刺神经而治疗偏瘫的,要求把神经走向等等记忆的很好。 还有一些针灸的手法,初学者不可妄言。平补平泻提插捻转都是为了得气而服务。在处方中体现出应该用哪种针法?是电针还是温针?还是刺络放血? 在针刺之前注重调神。沟通好,交谈和交代病情需要技巧。环境的安静和医者、病患的静心。如以前在行医过程中曾贴出标语:针灸静地,请勿高声。 要有治疗病的信心,要有居高临下的自信。源于对于病患和病情乃至针具的敬畏之心,是负责和谨慎的表现,就像打仗之前,临敌对阵的状态决定了你的输赢,自己和对手之间就差在毫厘之间、比的就是心理。是针灸之神和大夫之神的高标准的精神境界的要求。患者也要专心体会,如临深渊、如握重权,不排除一些心理暗示和心理疗法,也是调神的一种手段。 在针灸处方当中要有调神的考虑,强调大夫对患者的心神调节,包括穴位、沟通、心理疏导等等。 在扎针是一定要体会针下的感觉,要注意针灸过程当中病情的缓解程度,辨证准确应该针下痛减。 取针的过程要注意,尤其是面部的针,一定要小心谨慎、防止出血,取针后要按压。 进针时注重压手的作用,可以减少痛感、可以找准穴位、可以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