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

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
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

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

工笔也称“细笔”。与”写意”对称,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用细致的笔法制作,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要求乃属于后者。著名的工笔画家有张萱、王维、赵佶等等。下面 ___为大家了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一起来学习吧!

工笔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以线造型是中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白描

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刚柔,粗细、巧拙,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皴擦:里常遇到土、石、树桩等物类,用笔中常以皴增强质地和厚重感,亦是线的补充,较讲究用笔。一般要求而顺势,不故作姿态。擦,更加隐笔。一般只是丰富皴的技法,有时亦起修改皴的败笔的作用。

染法:有许多种,一般有平涂、分染、罩染等,平涂多在做色底及画面局部平涂颜色时用,不宜见笔痕,分染是分出物体结构的染法,有高染与低染两种,染在物中间凸起部位并造成一点立体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过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种颜色,这样能产生厚重而沉着的色彩变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强主物的塑造,实际上有染扩大的意味,月云雪边多用。

点:在绘画中点的用途极广,视所打处可为花草野卉、可为苔点、也可不计何物仅为画面的装饰用。点是小点,是扩大了的点,斯法在画作中常用。用点时一般求用笔的一致统一。

撞水撞粉:些画法灵活多变,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笔画出对象的形结构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发生变化,活泼生动。

褪色法:以层层积色方式,一层层上色时退出一部分,设色越多层次越多,画花鸟及草类杂物中常用。

分染:除单独使用,还常用于为罩染打底色,为平涂开醒。方法是用两支笔,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先用色笔从最深部位开始染起,接着用水笔轻刷使颜色逐步向外晕开,使其越越淡,不留痕迹。

罩染:罩染时,不能急于求成,要薄薄地罩,一遍不足,可以再罩,笔上含色要饱,用笔直要轻,不可来回涂抹,以免把底色搅起。

统染:笔上含色要饱,用笔要轻,防止把分染的效果破坏掉。

碰染:有两种不同颜色,从叶子或是花瓣的两端同时染色,然后在叶或花瓣中间碰到一起,使其自然衔接,形成统一整体的方法。

接染:用一种颜色趁湿接着染另一种颜色,使颜色相互渗接在一起的方法。这种方法合适在同一体面中包括几种不同颜色的情况,其特点是既省力,效果也活,有一种流动感。

平涂:涂时颜色要薄、水分要适度,要一笔接一笔顺涂,不要来回涂抹。平涂的方法,除单独使用外,还用于打底色,衬托、罩染等方面。

烘染:为了突出某些主题或表现一些特定的环境,气氛而在物象周围进行大面积的渲染的方法。

皴染、擦染:就是见笔的一种染法。多用来染石头、树干。

反衬:在渲染过程中用颜色从纸或绢的背后衬上颜色,使正面的颜色更加深厚明艳。

水注色法:多用于石头和树干。先用墨染出石头或树干的轮廓(墨色要有浓淡变化),可以把水分用得足足的,要水墨汪汪,趁墨迹未干时,注入清水或重墨,把平板的颜色冲开,产生丰富的变化。

点蕊:点花蕊在画花中是很重要的。点蕊时用尖笔蘸上饱满的颜色,在尖上一滴滴点下去,点成一个圆珠,干后,要圆、凸、大小均匀,中间陷下一个小坑为最好。

(1)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4)熟宣或熟绢

(5)墨块和墨汁

一、草稿:使用铅笔打草稿,纸张不要求。

二、过稿:将草稿放置在拷贝台上,上面覆一层熟宣,使用勾线笔(花枝俏、小叶筋等均可)将画稿勾在宣纸上,这样的做品称为白描。

三、渲:在画好的草稿上用墨来表现画面的明暗,方法是:使用两支较大的笔(一般为大白云)一支蘸墨,一支蘸水,先点墨,在墨没干之前用水渲开,造成一个自然的过渡。

四、染:方法和渲的步骤差不多,不过使用的是国画颜料,这一步较为麻烦。为了让色彩更加均匀厚实,一般要进行多次,有“三矾九染”之说。

五、勾线:在渲和染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原来的线条被色彩覆盖,要重新勾一次线。

工笔画的过程和技法非常复杂多样,这只是基本的过程。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工笔画基础教程

一、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白描概况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 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 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 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 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 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 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折、行笔放纵,表现出来的衣纹神采飞动有迎风飘举之感;所绘人物八面生动,传彩染色,别出心裁,人称“吴家样”。这种有别于浓艳、富丽的表现方法,后世苏东坡赞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自己也曾说:“众皆谨于像似,

工笔画中的一些特殊技法、基本染色技法

工笔画中的一些特殊技法、基本染色技法 1冲染法。冲染法也称撞染法,积水积色法。积水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清水。积色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颜色,一般是点入石色。这两种办法最好先把画纸裱在画板上再进行。 2撒盐:特技的一种。铺好底色后,趁湿在上面撒上食盐,任其自然渗化,形成雪花状的肌理效果。 3涂蜡:特技的一种。在未画或画到中间过程时,在画面上不规则地涂抹上一些石蜡,使画面产生局部不挂色的班驳效果。此法也可表现下雨时的效果。 4皱纸:勾好白描稿后,用喷壶把画稿稍微打湿,水不要太多,然后把画稿慢慢攥在一起轻轻揉搓,再展开扶平,用大白云笔蘸事先准备好的颜色(颜色略重),在画稿的背面皴擦点染,使颜色渗透,画稿正面产生碎瓷般斑驳的效果。 7水洗:是画面的一种处理方法,可使画面更加统一、协调,同时也可以把表面浮色洗掉,使画面更加沉稳。水洗时,先用清水把画稿打湿,用白云笔轻轻洗刷,可整体洗,也可局部洗,用力不要太大,否则会把画稿弄破。也可以在画面颜料的水分全部都干了以后再洗。 三、关于用具 绘制工笔牡丹之前,我们首先要准备好作画工具。下面列出了绘制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画具。因为考虑到初学者的因素,所以列出的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画具,在各地美术用品商店里都可以很方便的购买到。 1、笔:主要分底色笔、染色笔、勾线笔三部分。笔者常用的底色笔有五寸、二寸、寸半底纹笔,底纹笔要求全为羊毫所制,笔锋柔软蓄水能力强,主要用来平涂底色。染色笔方面我一般都是采用大白云,其中填色的大白云要求狼毫成分略少一些(纯羊毫也可),色易填润。染色的大白云则选择稍硬一些的,色易拖开。在勾线笔的选择上,勾勒花头和叶子我一般采用定制的长锋兔尖美工描笔,勾线时既可婉转自如又不失轻盈灵动。勾花用新笔,勾叶可用稍旧一点的笔,因笔中含胶渐多,笔锋较之新笔硬朗不少,很适合表现叶子的质感。绘制牡丹还要准备一根小号的狼毫笔,主要用来勾勒山石、枝干,局部填色之用。一支短锋的狼毫红圭也是不可少的,像花房、花蕊、芽孢这些细微处的设色都需要用小笔绘制才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设色用的大白云要多配几支,白色、冷色、暖色、暗色最好都有相对应的笔。(见附录图1) 2、墨:工笔画的绘制中主要用有光泽的油烟墨。乌黑而无光泽的松烟墨染色易脏,慎用。市场上出售的各类瓶装书画用墨汁因携带和使用都比较方便,用来绘制工笔也挺不错。我常用一得阁墨汁,颗粒比较细腻,色彩上也能满足墨分五彩的要求,推荐初学的朋友使用。 3、颜料:工笔画绘制所采用的颜料主要是传统的国画颜色。其中属水色的有藤黄、花青、曙红、胭脂等,属石色的有赭石、朱磦、石青、石绿、朱砂等,还有近年来新开发的化学合成国画颜料酞青蓝、玫瑰红、翡翠绿、桔黄、焦茶也都可和传统国画颜料结合使用。水彩颜料因色泽鲜艳,在国画绘制中也可使用,但是要注

工笔画基本教程--入门知识

工笔画基础教程—入门知识 本文仅供工笔画初学者了解工笔画的基本知识及介绍工笔画的入门技法。 1、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2、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3、工笔画使用什么种类的笔

(1)勾线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3)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4、工笔画用什么样的纸 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渗水。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另外各种皮纸、高丽纸、水彩纸以及亚麻布、棉布等都可以用来画工笔,但要经过适当处理才好用。 5、工笔画怎样用笔

13-18册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版)

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美术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13册部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张舜咨、雪界翁创作的《鹰桧图》,属于中国花鸟画(兼工带写),是元代花鸟画的代表作之一。 2. 美术大致可分为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八个主要门类。其中,绘画从使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来分,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 3. 中国画因表现技法不同,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兼工带写三种。在表现手法上,中国画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中国画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笔墨。丹青是中国古代对绘画的别称。 4. 借助摄影、摄像、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来呈现的艺术形式被称作“新媒体艺术”。 5. 徒手画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最基本元素是线、形、空间。 6. 毕加索西方艺术“百年变革”的代表人物,作品《格尔尼卡》,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控诉。 7、20世纪初,西方现代绘画除毕加索外,还有马蒂斯、莫迪利亚尼等画家活跃在法国巴黎画坛上。 8. 齐白石在诗书画印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曾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自称“鲁班门下”。 9. 字体的选用和设计是版面构成的基础,常用的中文字体主要有_宋_、_楷_、_黑_、_隶_四种。 10. 环境设计一般指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用以协调“人-建筑-环境”的关系。 11. 清代王概等人编撰的《芥子园画谱》,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临摹的技法和技巧。 二、选择题(每√2分,共40分) 1. 从社会功能和表现形式来分,绘画可分为:(限打√4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连环画水彩漫画风景画年画宣传画肖像画油画 2. 请在与毕加索几乎同一时期的画家名字上打√:(限打√2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吴道子齐白石赵孟頫黄公望徐悲鸿徐渭王蒙 3.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在于它的笔墨,墨色的浓淡层次可分为:(限打√4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干淡轻醮沉湿浓枯 4. 下列属于写意画的是(限打√3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潘天寿《雁荡山花》宋《出水芙蓉》崔白《寒雀图》郑板桥《竹》 李苦禅《老鹰》刘继卣《武松打虎》赵佶《芙蓉锦鸡图》 5. 下列属于毕加索的绘画是(限打√3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日出印象》《格尔尼卡》《罗马尼亚的罩衫》《和平鸽》《丑角家族》《父亲》 6. 齐白石在下列哪些方面有很高的造诣(限打√4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诗琴棋书画设计印文学 三、专项部分(中国画、西画、书法考生分类答题20分) 1.绘画从使用、题材、功能方面分,可分为哪些种类?(西画、国画) 使用: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素描等;题材:肖像、风景、静物、人物、花鸟、山水、风俗、历史画等;功能:宣传、年画、连环画、漫画等。 2.请简要阐述20世纪西方绘画的种类、画家及代表作。(西画) 有立体派-毕加索《格尔尼卡》、野兽派-马蒂斯《罗马尼亚的罩衫》、巴黎画派-莫迪利亚尼《杰妮.海普顿》、抽象派-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音乐》等。 3.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派别?(国画) 清末海派;岭南画派;江南画坛;京津画家群;徐悲鸿学派;新木刻运动等。 4.毕加索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西画)

【工笔教程】李晓明《工笔翠鸟》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解析)

【工笔教程】李晓明《工笔翠鸟》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 解析) 名称:《翠鸟》画种:工笔花鸟创作时间:2005年4月绘制时间:5小时第一步:中墨勾鸟嘴、爪,浓墨勾眼睛、硬羽等,淡墨勾胸腹、耳羽。嘴部线条从尖部弱起实收,要考虑质感。胸腹部线条要柔软而流畅,飞羽线条要挺拔飘逸。绒毛的线条要用笔尖虚入虚出,轻轻挑出的感觉要把握准确。眼睛周围可用重墨点些色斑,突出显示眼部的神采。 第二步:墨青分染鸟背部,淡墨统染飞羽、复羽部分。淡淡的花青分染胸、腹部。中墨分染嘴。上嘴从根部往尖部染,下颌相反。 第三步:眼平涂朱磦色。鸟背部罩染青蓝色(石青+酞青蓝),头部用青蓝色从后枕部位往头顶部位分染。中墨分染飞羽、复羽,留水线。胸、腹部平涂一层白色底色后用朱磦在花青色继续分染。爪平涂淡朱磦。下颌用淡朱磦从根部往尖部分染。 第四步:薄三绿在羽毛和背部的交界处接染,头顶部分用稍浓三绿分染,背部整体罩染薄薄的酞青蓝。稍浓的白色分染胸、腹部、颌下白羽、耳羽的明暗关系。石青罩染飞羽和复羽后再次用中墨分染。眼睛用淡墨分染明暗,前深后浅。

眼白为了体现玻璃般的透明感,可用朱磦+白色提染反光部位。淡胭脂提染嘴上部。 第五步:浓白粉丝背部和头顶白斑。淡花青丝背部羽毛,最亮处用花青+白粉再丝一次,注意和暗面丝毛的衔接要自然。飞羽、复羽、尾羽用重墨丝毛。胸部朱磦丝毛,转到腹部开始用白粉丝毛,注意二者之间的逐步转化要自然。重白色剔出羽毛梗。胭脂填爪表面鳞片,用细碎的小点来点爪下部突起。眼睛焦墨点后等完全干了用浓白粉点高光。 颌羽、耳羽、眼先等处用浓白粉顺着生长结构细心丝毛。淡墨剔出鼻毛。嘴部整体用淡墨红色罩染一层。局部图工笔画论坛微信公众平台id:工笔画论坛中国工笔画论坛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33510893.html, 定期发布各种【工笔图文教程,国内工笔展赛,论坛书画竞赛,组织写生观摩,工笔教学培训,名家作品展示,书画电子期刊】等活动消息。

工笔画基础知识入门

工笔画基础知识入门 一、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仕女和佛像)。 1、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 (1)线条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 (2)色彩 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 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2、什么是工笔重彩画? 即浓重色彩的画法。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 二、笔墨纸颜料 1、笔 1)勾线笔 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染色、清水各2只,)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美术基础知识大全(附经典试题)

美术基础知识 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等 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 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5.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6.构图: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2空间大小的确定。3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4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5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 7.美术的主要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 8.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9.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指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手法上主要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题材上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笔法:勾、皴、点、染。特点: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4,散点透视。 10.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六彩:黑、白、浓、淡、干、湿 11.水墨画:用笔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淡墨点、浓墨点交互使用,使墨“活”起来。 12.破墨法:是指先画好一种墨色,再用另一种不同的墨色覆盖、渗化。13.竹子的画法:先画竹干、竹节、再画竹枝和竹叶。竹叶的画法:以中锋为主,落笔稳、提笔快。 14.版画:以“版”材为媒介,以制版、印刷为表现手段来复制原作的绘画形式。版画的种类:凸版、凹版、平版、孔版、独幅版、玻璃版、拓片。版画术语:刀味、木味、刀法、阳刻、阴刻、主版、拓印。对中国传统版画的认识:传统版画在中国有著悠久的历史;根据史料,古代版画可追溯到西汉,到了明代中期,民间木版画有了空前的发展。30年代初期,中国新兴版画兴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成就卓越的版画家。一九四九年以後,新兴版画迅速发展,专业版画家和业余版画作者遍布全国各阶层。这时期创作的版画除了木刻之外,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也取得新的发展;近年来又发展出儿童版画、农民版画、版画藏书票等,获得各界好评。简述木刻的基本步骤?1绘制画稿2刻出主

浅析中国工笔画之技法

浅析中国工笔画之技法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它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 中国画的种类很多,从画的内容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从画的形式或颜色上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等;从画的技巧上可分为工笔、写意等。其中,工笔画法是国画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何为工笔画?简单的说,工笔就是细致写实。亦称“细笔”。与”写意”对称。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工笔画既然属于国画范畴,那么线条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用细致的笔法制作,一丝不苟,这是工笔画的特色。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上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任何绘画,除内容外,首先要解决的是造型,第一,先要抓住形。线描是构成工笔画最基本的手段,形因线而立,神因形而传。从结构出发,观察、认识对象,用富于变化的线塑造形体,表现对象,在线的基础上赋予色彩的这一画法,已成为工笔画技法的主要特点。我们学习工笔画,就应首先认识到线的作用与功能。线的变化使不同的物体,其本身的质地特点,给人不同的感觉和印象。线不仅有造型、体积、结构、质感等功能,还进一步用来表达物质的性格和精神特征。在形成线描的多种变化中,执笔与用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工笔画的执笔方法和写毛笔字的方法相同;用笔主要分为:中锋、偏锋、逆锋。在用笔时以指、腕、臂、肩为力,但腕力是基础。第二,一幅好的工笔画不仅要画得“像”,而且还要有它内在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使画面作到传神的最佳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向传统画论,优秀作品和生活实践来学习其中的神韵。第三,墨是工笔画中最重要的元素,古人有“墨分五彩”之说。“五彩”指的是焦、浓、重、淡、清不同程度的变化。色彩在运用时的手法通常是色彩的调和、对比、统一、色相的改变,主次与取舍,清淡与浓艳,厚重与单调。第四,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构图手法:以大观小、以少见多、计白当黑、疏密变化、大胆破格等。 工笔画的一般步骤包括观察、作稿、勾线、渲染、着色、收拾、装裱。 观察:对对象有一个深入的观察过程。

工笔动物画基础知识-丝毛

工笔动物画基础知识 乾隆时期,意大利人郎世宁以西画的光感透视融入了中国画之中,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画风。从此,动物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现代的刘奎龄继承了传统技法,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一些有益因素,开创了一代画风。他对动物画的作用是承前启后的。以后又有许多的画家像徐悲鸿,高其峰,赵少昂,刘继卣,冯大中,王申勇,刘继彪对动物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上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人们对我们在一个星球上的各种朋友包括动物,植物也日益关注。动物画也走进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视线和家庭。这也导致了大批动物画家群的涌现。动物画创作日渐活跃。许多画家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有扎根传统的,有中西合璧的。探索之路孕育着新的高潮。 一表现技法 1、渲染 渲染是为了使动物画增加体积感和厚重感。分分染,平染,罩染,烘染。 分染也称润然,晕染,是有浓淡变化的渲染法。一般方法是一手握两支笔,一支色笔一支水笔。先是色笔上色趁未干之时用清水笔轻快的晕开,有什道歉,不留笔痕。分染时要注意两支笔的含水量。色笔饱和,水笔含水略少,水多了容易冲击上色部分,能滋润的染开颜色即可。分染在动物画中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技法,可以用来增加动物体毛的层次和厚重感。 平染是以墨或色在画面上一遍或几遍的均匀的平涂。此法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常常有涂不匀的现象出现,要求要多练,达到运笔熟练才行。大面积的平涂可用底纹笔来回刷即可。 罩染一般是在分染或丝毛后罩色。罩染一般使用比较透明的颜色。目的是增强形象的色相增加质感。动物画的罩染是在丝毛分染完成后以平染的方式罩上一层所绘动物的固有色。趁湿要用清水笔晕染开边缘。中国画颜料分透明与不透明两大类,各种颜色分层罩染可产生多种不同的色相。 烘染目的是有变化的衬托物象以及增加画面气氛,产生明度,冷暖的对比效果来突出主体。其技法与分染大致相同。 2、丝毛

工笔画的基本技法及相应材料

工笔画 主要材料 (1)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4)熟宣或熟绢 (5)墨块和墨汁 主要染法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9、接染:方法是分碟调出二至三种图案色,各色厚薄相同,多为同类色或类似色,分几枝笔将各色铺于纸上,迅速以偏干的清水笔将各色接起刷匀。或将两个在一个范围的颜色用清水衔接起来,产生自然过渡的效果。先竖后横,迅速准确,使之不露笔痕,色晕匀和。工艺绘画图案亦用此法。 染法(5张) 10、衬染:在宣纸或绢的反面上色(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衬染的颜色大都和正面的相近),经过反面上色,使其正面色彩更为厚重,均匀,造成丰富的层次感。 11、填:留出墨线,以不透明色充填,使墨线更为突出。装饰感极强,比较适合画衣服上的装饰。 12、刷:以大笔或排笔涂大面积颜色,常用于画天、地、背景和水。 “没骨”和“勾填色”的画法特征 “没骨”花鸟画是不用墨勾线,直接用墨或颜色描绘物体形象,所以称它为没有骨干的工笔画。 除了不勾轮廓线外,其他部位的线条,如叶筋、花脉、鸟羽等,在染色之后仍要用色线勾画,并要做到线色融合一体,或是直接用色染出线的感觉来。 没骨具有细致、丰富、和谐、艳丽明快而俊秀的效果。 勾填色,是没有勾物体轮廓线,而是在轮廓线内填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又称“双勾廓填”。勾填色是我国民族绘画最早、最基本的设色方法,也是工笔花鸟画从古至今运用得最普遍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已形成一种体式。在勾填色这一表现形式中,由于使用颜色色质的不同以及着染方法繁简的区别,又分为重彩法和淡彩法两种。 “重彩”又叫重着色,多以矿物质颜料如朱砂、石青、石绿等色着染。染色步骤较为复杂,经多次叠染,色彩深沉厚重,富丽堂皇,精致工整,富于装饰效果。 “淡彩”主要使用较透明的植物质色(又叫水色)着染。淡彩着染的基本方法与重彩相同,但比重彩着染要简便一些。因此,淡彩具有线条清晰,色彩明快,清新淡雅朦胧的效果。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一、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白描概况 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 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折、行笔放纵,表现出来的衣纹神采飞动有迎风飘举之感;所绘人物八面生动,传彩染色,别出心裁,人称“吴家样”。这种有别于浓艳、富丽的表现方法,后世苏东坡赞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自己也曾说:“众皆谨于像似,我则脱落其俗”。正因为如此他才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晓明工笔画技法 工笔画常见问题50问

李晓明工笔画技法工笔画常见问题50问这是李老师在网上公开的答疑,目的是传承中国文化,给工笔画初学者以指导,与爱好者分享,并请心存感谢! 1、画工笔花鸟通常需渲染几层? 答:很多初学的朋友经常喜欢问我,你的叶子染几遍,花头染几遍等等。其实,染色还是为画面效果服务的,只要关系能染足,色彩也不显得脏,没有到达厚的拖染不开的地步,即使是一次,也是可以的。染色遍数过多的话,画面还可能会“腻”了,反而没了应有的神采。 2、粉红色花头先平涂白粉后分染曙红时不流畅感觉很涩,颜色过度不均匀,出现水渍。有一片叶子在平涂绿色时平涂了二遍,刚涂了就发现怎么办?干了才发现怎么办? 答:1、花头平涂白色厚了,所以染色的时候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白色平涂的时候厚度如牛奶那样就可以了。2、干了只有洗。刚涂用水分较少的水笔吸去,不均匀是肯定的了,无甚好的解决办法,工笔画的绘制过程中细心是必须的。3、在练习画线时有手有点发抖,用什么办法能练习不让手法抖。在练习画线时应多注意些什么? 答:勾线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初期能将线条勾勒的流畅、粗细自如就算合格了,最好能用废旧的宣纸做一

段时间枯燥的练习(如长、短、粗、细各方向各种弧度的勾勒),反复多练手自然就能稳定了。 4、我的熟宣是用宣喷胶矾水制作而成的,设色的时候刚画上去颜色很漂亮可干了以后就灰了,我很苦恼。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答:应该是纸没有做好的关系,制作熟宣胶矾水的搭配非常讲究,一般不建议自己制作,最好能买现成的熟宣使用。你出来的色彩灰了应该是胶重了的缘故。另:最好使用桃胶。你不是用普通的胶水吧? 5、画工笔花鸟用什么纸和笔最好? 答:1、笔:勾线方面用美工描笔、大衣纹、红圭、七紫三羊等长锋描笔都可以。染色方面可使用常见的兼毫大白云,勾线笔有2枝就可以了,染色笔可多备几枝,红绿色和白色、黑色最好都有单独的笔来调色,免得染色时候颜色互相窜了,脏了画面。2、纸张:用安徽产的比较厚实一点的云母熟宣即可。太薄的蝉翼等不适合初学者使用,因为其遇水后极易起皱,且多次渲染纸张易起毛。过稿方便倒是其优点。 6、有一个问题,就是胶水是放多少为合适呢,多了好,还是少点好?是不是画叶子和花都必须掺如胶水呢? 答:如果不是重彩,不用刷胶水固定。如果必须刷,矾水为主,胶水少许的加一点点就可以了。矾水的浓度也不能过,以舌尖尝之,略有涩味即可,过浓刷后,干了后画面上会起

工笔画的步骤学习

工笔画的步骤学习 基础技巧篇 一、关于用线 工笔画中,线是画面的灵魂。 我们在评论到某个画家的工笔作品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画家的笔力不错。”那么,究竟什么是“笔力”呢?所谓的“力透纸背”又该如何理解? --绘画或书法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视觉艺术”,所谓的“力度”其实就是画面上的线条带给人们的一种视觉联想。譬如:铁线描就比游丝描感觉凝重、斧劈皴就比披麻皴感觉有力、苍涩的线条就比光洁的线条感觉粗糙。传统绘画中,各种笔力的运用来源于持之以恒的训练,来源于画家对纸张颜料性能的掌握,来源于对手中画笔的控制能力。而当代画坛肌理盛行,也就是将创造这种视觉效果的技巧步骤化、技术化了而已。这种带有制作意味的技巧难度,显然要低于传统的笔墨技巧难度。所以,作为一个工笔画家,锻炼好自己的线条能力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用线,首先要考虑中锋,只有中锋行笔,笔锋才会始终在笔划的中央行进,所以中锋画出的线条两边都是光洁的,线的顺滑和力量感觉都较好。侧锋的线则如图谱所示,一边光洁一边毛涩,其力度感觉较之中锋线条相比要单薄许多。只有在一些需要皴擦的部位或者是特殊的场合才会用到侧锋线条。 古人有对线条有“十八描”之说。如铁线、游丝、橄榄、撅头钉、乱柴、混描等等。我们画工笔牡丹主要能用到的描法有游丝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兰叶描、撅头钉描这几类。具体的描法应用和解释请参阅线描图谱。 工笔画的线,首先是起到勾勒出物象轮廓的作用,但最为重要的还是体现在线条的笔意上。写书法在解决了点画写法和结体等基础技巧以后,首先讲究运笔变化,因为只有有了各种运笔变化,那一横一竖才不是简单的黑线,而有了一种动态的美感。工笔画的用线也是如此,解决了粗细均匀、直曲如意的基本功以后,线条的各种行笔变化是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和书法用线的要求并无二样。另外,单纯的工笔线条的线条枯燥训练可能有些乏味,所以,大家也可以通过学习书法如“瘦金书”等来强化自己的线条。

工笔画教程:工笔画中国画色彩

工笔画教程:工笔画中国画色彩 分植物色、矿物色、动物色三种。(现有的所谓“化学色“,我不懂,无从谈到)。 植物色:藤黄、花青、胭脂、黑墨等 矿物色:朱砂、朱、赭石、铅粉、锌太白、石黄、头二、三、四青、头二、三、四绿、杯金、杯银等。 动物色:蛤粉、调色用的黄明胶。据说西洋红是动物色,究竟什 么原料我不了解。 色彩的性质 红、朱红、金黄、黄等颜色,热烈明快,称为热色;紫、兰、绿、黑、白等色,皆为暗调子,称为冷色。善于用色的,冷色也能够使其 明快,热色也会使其灰暗。问题在于互相配合适宜。比如画大红花朵,用色达到饱和水准,那么花朵周围的绿色的叶子,就不能再使其达于 饱和,宜浅为佳,如花朵红色的面积大,则花叶绿色的面积要小。总之,两色相邻,不可面积对等,也不可浓度对等,如或对等,则全画 面是冷是热、糊里糊涂,缺乏重点,令人产生闷气。就如一个人吧, 上身穿大红袄,下身穿条大绿裤子,深度相等,面积相等,就不协调。本来在一幅画里,各方面都要求对比的,但以大红比大绿,就显得火 气和土气了。再如画白色的花朵,周围叶色,就要尽量重,用绿色的 叶子,不够对比,用青的叶子,也不够对比,就用上黑色,虽然与真 的叶子不一样了,但看起来花朵突出了,就使人有明快的感觉,这就 是说色彩的性质本身的冷热是绝对的,但善于调配者,其变化无穷, 则又是相对的。所以,冷与热、热与冷,性质也会变化的。 色彩一般知识 1、一般色彩,粉剂的现浸现用,管装的现拧现用,特别是掺了的 色彩或本身胶性大的色彩,浸久了容易变质,或变成细黑小颗粒状,

或变成粘糊状,就不好用了,勉强用了也很难看了。所以,调色盘子应该经常洗净,色彩是现制现用,用多少,拧多少。 2、西洋红(西红),粉剂的(真西红过去是小瓶装的)现浸现用,浸时有不溶解现象,必须略加点碱粉,切不可多,多了红色容易变紫,装裱时又容易跑色。为了防止衬时跑色,画好后,应该使矾水在西红花朵上罩染一遍。现在国画色,都以曙红代替西红,原料是否一样,我不了解,不过看起来,名称都叫曙红,出自不同厂的,颜色就不一样,这倒无妨,作画的根据需要,还应与别的色彩相调,问题在于持久性如何,尚待研究。现在的管子曙红,用多少,拧多少。如果剩下的下次加水再用,既调不开又不鲜明。 3、朱砂。用这两种颜色,画好后等干了,必需罩染很浅很浅的曙红水,或罩染很浅很浅的藤黄水,不然表面上好象有层白霉,使本身色彩,再压多层,也是不行,用在生宣纸上,这种现象很严重,而在熟纸绢上,就好一些,不过也得罩染为好。

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

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 工笔也称“细笔”。与”写意”对称,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用细致的笔法制作,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要求乃属于后者。著名的工笔画家有张萱、王维、赵佶等等。下面 ___为大家了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一起来学习吧! 工笔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以线造型是中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白描 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刚柔,粗细、巧拙,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皴擦:里常遇到土、石、树桩等物类,用笔中常以皴增强质地和厚重感,亦是线的补充,较讲究用笔。一般要求而顺势,不故作姿态。擦,更加隐笔。一般只是丰富皴的技法,有时亦起修改皴的败笔的作用。 染法:有许多种,一般有平涂、分染、罩染等,平涂多在做色底及画面局部平涂颜色时用,不宜见笔痕,分染是分出物体结构的染法,有高染与低染两种,染在物中间凸起部位并造成一点立体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过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种颜色,这样能产生厚重而沉着的色彩变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强主物的塑造,实际上有染扩大的意味,月云雪边多用。 点:在绘画中点的用途极广,视所打处可为花草野卉、可为苔点、也可不计何物仅为画面的装饰用。点是小点,是扩大了的点,斯法在画作中常用。用点时一般求用笔的一致统一。 撞水撞粉:些画法灵活多变,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笔画出对象的形结构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发生变化,活泼生动。

工笔二乔牡丹花瓣画法

李晓明工笔花鸟画技法教程之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的绘画教程:绘制时间:3小时。 作品名称:《二乔花瓣》,2007年,作者:李晓明,画种:工笔花鸟画,尺寸:UC视频教学图。 纸张:安徽产四尺净皮熟宣,墨:一得阁云头艳墨汁,颜料:上海马利大盒国画颜料,笔:长锋勾线笔、大白云、小兰竹。 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画法步骤一: 1、二乔是牡丹中的一种名贵花种。其特点是一株牡丹上开放深浅不同的两种颜色的花头,甚至一个花头中具有两种颜色的花瓣。这在牡

丹中是非常少见的,所以常为画家们所描绘。 2、长锋勾线笔蘸淡墨勾勒最下部和上部的粉红花瓣,蘸重墨勾勒中间的紫红花瓣。 3、勾线的时候需要注意线条的轻盈灵动,同时注意笔速的变化以及每一根线条的起收。线条上的运笔要带入书法的“运笔”概念,或收锋、或藏锋、或露锋、或顺锋切入等等。线条的收笔也要注意各种变化,如顺势剔出、钝收、圆收、垂露等变化。 4、造型上也得注意疏密变化,花瓣边缘的方圆变化,以及造型上是否存在局部过于雷同化、概念化等。

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画法步骤二: 1、粉红花瓣部分平涂白粉底色,涂完注意细心检查看看白粉是否完全涂均匀,白纸上涂白粉可以头部略偏一些利用侧光检查。 2、深红花瓣部分平涂中等浓度曙红。 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画法步骤三: 1、粉红花瓣用淡曙红统染三到四次左右,每次颜色深浅不变,但是统染面积得逐次缩小,最后再用中等浓度曙红根部整体提染一下。 2、深红花瓣用淡墨统染,背面根部留水线。

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画法步骤四: 1、粉红花瓣用中等浓度曙红分染花瓣中间的结构,注意结构的走向和明暗处理方式不要全部都一样,避免雷同。花瓣顶部用淡曙红提染细微结构处,每一个小结构的最终走向都是对准花房,同时还得注意小结构的明暗线条需要随着花瓣凹凸不同而有所变化。 2、深红花瓣用重墨分染,接着用淡墨整体罩染,最后用重墨青色(花青+墨)提染最暗处,底色完全干以后整体平涂两层中等浓度的曙红,画面如果有些闷(明暗对比不足)可以用淡墨再次局部“醒染”一下,引出底层的底色即可。

绘画基础知识

【命题探究Ⅱ】绘画基础知识专题制作人:张海杰 【学习目标】: 掌握绘画相关基础知识,并学会其应用。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绘画分类,区分具象、意象、抽象绘画。 【点击高考】: 2007年真题 4.绘画艺术包括多个画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巴塔谢娃》《自画像》《到前线去》《墨葡萄图轴》A.《巴塔谢娃》是素描,《自画像》是油画 B.《自画像》是版画,《墨蕾萄图轴》是中国画 C.《到前线去》是素描,《墨葡萄图轴》是版画 D.《巴塔谢娃》是版画,《墨葡萄图轴》是中国画 39、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对自然现象进 行了深入地现察、摹仿和解释,油画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并逐 渐成熟。从右面两幅图可以看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作为油画艺术的经典,具有鲜明的写实的特点。相比较,中 国宋代画家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则笔墨简炼、形象传神, 具有的特点。《蒙娜丽莎》《李白行吟图》2008年真题 37、暑假到了,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来到了我省某山区。在野外,老师要求同学们除了文字记录外,还要把看到的典型地貌和地质构造描绘出来。应采用的绘画技法是( ) A.速写 B.工笔 C.写意 D.油画 2009年真题 6、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是许多艺术作品的表现对象,国画大师 齐白石也常将瓜果、蔬菜、昆虫等作为其作品的素材。据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画属于年画 B.此画属于花鸟画 C.蝈蝈采用写意画法 D.画面没画背景,构图不完整 2010年真题 6、陕北曾是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生活的地方,石鲁的作品《转战陕北》(右图)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在陕北的历史画面。关于该作品描述正确的是() ①这是一副工笔画,风格纤细清丽 ②该画是以山水画形式表现重大主题的作品 ③借鉴了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画面意境空灵清寂 ④画面构图大气,气势磅礴,前景、背景与人物表现相得益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工笔荷花教程太全了~(近100幅画法)

工笔荷花教程,太全了~(近100 幅画法) 1、定稿后把熟宣纸放在已起好的稿子上面,直接用较 浓的墨勾荷正叶,中等浓度的墨勾荷反叶和水草及荷梗,淡 墨勾花头。JJJ 2、用淡白粉平涂花头,注意不要太浓。 酞青蓝+墨分染荷叶及背景,可以多分染几次3、花头用曙红+朱磦+墨分染,分几次分染。花的尖部要染重些。 荷叶及其他部分继续用酞青蓝+墨分染,要染足4、 用灰绿(酞青蓝+黄+朱磦+墨)染花的暗部,然后再用黄色 罩染一下。莲蓬用石绿分染一下,然后也用黄色罩染。接着用黄色加朱磦点花蕊,白色丝花丝。荷叶用酞青蓝+黄平涂 次,然后用酞青蓝+黄色+朱磦+少许墨再平涂一次。水蓼 用胭脂+墨分染叶子,白色加少量黄点水蓼花。水草平涂绿 色后用黄+朱磦+墨染尖部,荷叶的虫咬处也用此色分染 F。最后题款盖印,作品完成。JJJ第一步: 中锋用笔, 勾出荷花的叶子。淡墨中锋用笔,勾出荷花。第二步:花青平涂至叶子的三分之二(水分要大些),接着用草绿平涂至叶子的边缘。然后迅速用水滴在平涂过的花青和草绿上,使其自然晕化。用花青平涂并水冲出背景。第三步:白粉平涂花头和花苞。用赭石、花青和藤黄配出颜色,分染花头和花苞。用朱砂分染翻叶的边缘,同时用赭石分染出叶子的枯黄部分。第四步:用头绿画出莲蓬。用曙红顺着花瓣的边缘分

染。用白粉勾出花丝,藤黄点出花蕊。最后,题款盖章,作 品完成一、用浅墨根据画面物体色彩深浅,勾出不同深浅墨 色的轮廓。、用中墨染荷叶中心深部,趁墨未干点清水, 把墨激出不同规则的纹理。三、用墨分染叶子的各个部位及梗。四、花青罩染荷叶及梗。用曙红分染荷叶。用大红染鸟的嘴和胸,花青染鸟的背部。五、深绿罩染荷叶正面,草绿染何叶反面。淡墨画出远景虚影。 六、化青加墨染水及远景。 赭石加墨染残荷边缘。观察整体效果。七、用大红再次染鸟的嘴与胸,用花青染鸟背。用花青或深绿加深荷叶的色重部分。把荷叶刷湿,点石青或石绿,形成不规格斑纹。八、藤黄点花蕊,草绿分染莲蓬及花瓣根部。用赭石加藤黄点莲蓬籽、干花蕊。用浅石绿罩染荷叶反面。曙红再次染够花的深 度。九、用赭石点染荷叶反面。曙红勾出花瓣反面的条纹。 用三青染鸟的背。锌钛白染花瓣。、整体观察,太跳的, 用色或墨压下去。需要亮的,用色提出来。空的地方,用不同的草补充。局部整理。最后题字盖章一、用淡墨根据画面 物体色彩深浅,勾出不同深浅墨色的轮廓。二、用墨加花青,分染荷叶的结构及凹凸部分。三、用花青罩染。四、用花青分染荷叶深浅颜色的变化。用草绿分染花瓣的反正面。用大红分染鸟的嘴和胸,用花青分染鸟的背部。五、深绿罩染荷叶正面,用草绿罩染荷叶反面。六、加深荷叶色重部分,使画面亮起来。再次用大红和花青分染鸟的嘴和背部。七、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