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含量测定

氮磷含量测定
氮磷含量测定

水质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用碱性过硫酸钾在120~124℃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水中总氮的方法。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的测定。本法可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氮的总和。氮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0mg/L,测定上限为4 mg/L。本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47×103L.mol-1.cm-1。

测定中干扰物主要是碘离子与溴离子,碘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2.2倍以上,溴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3.4倍以上有干扰。某些有机物在本法规定的测定条件下不能完全转化为硝酸盐时对测定有影响。

2.定义2.1可滤性总氮:指水中可溶性及含可滤性固体(小于0.45μm颗粒物)的含氮量。2.2总氮: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

3、原理在60℃以上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可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氧,硫酸氢钾在溶液中离解而产生氢离子,故在氢氧化钠的碱性介质中可促使分解过程趋于完全。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条件下,可使水样中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并且在此过程中有机物同时被氧化分解。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和275nm处,分别测出吸光度A220及A275按或(1)求出校正吸光度A: A = A220 —A275 ………………(1)按A 值查校准曲线并计算总氮(以N03—N计)含量。

4、试剂和材料除非(4.1)另有说明外,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4.1水,无氨。按下述方法之一制备:

4.1.1离子交换法:将1000ml蒸馏水通过一个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柱,流出液收集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4.1.2蒸馏法:在1000mL蒸馏水中,加入0.1ml硫酸(ρ=1.84g/ml),并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前50ml馏出液,然后将约800ml馏出液收集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4.2氢氧化钠溶液,200g/L:称取20g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4.1)中,稀释至100ml。1.3氢氧化钠溶液,200g/L:将(4.2)溶液稀释10倍而得。4.4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 过硫酸钾(K2S2O8),另称取15g氢氧化钠,溶于水(4.1)中,稀释至1000ml,溶液存放在聚乙烯瓶内,最长可贮存一周。4.5盐酸溶液,1+9。4.6硝酸钾标准溶液。4.6.1硝酸钾标准贮备液,CN=100mg/L:硝酸钾(KNO3)在105~110℃烘箱中干燥3h,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0.7218g,溶于水(4.1)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4.1)稀释至标线在0~10℃暗处保存,或加入1~2mL三氯甲烷保存,可稳定6个月。 4.6.2硝酸钾标准使用液,CN =10mg/L:将贮备液用水(4.1)稀释10倍而得。使用时配制。4.7硫酸溶液,1+35。5、仪器和设备5.1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下列仪器。5.2紫外分光光度计及10mm石英比色皿。2.3医用手提式蒸气灭菌器或家用压力锅(压力为1.1~1.4kg/cm2),锅内温度相当于120~124℃。5.4具玻璃磨口塞比色管,25m所用玻璃器皿可以用盐酸(1+9)或硫酸(1+35)浸泡,清洗后再用水(4.1)冲洗数次。

6、样品6.1采样在水样采集后立即放入冰箱中或低于4℃的条件下保存,但不得超过

24h。水样放置时间较长时,可在1000mL水样中加入约0.5ml硫酸(ρ=1.84g/ml),酸化到PH小于2,并尽快测定。6.2试样的制备取实验室样品(6.1)用氢氧化钠溶液(4.3)或硫酸溶液(4.7)调节PH至5~9从而制得试样。如果试样中不含悬浮物按(7.1.2)步聚测定,试样中含悬浮物则按(7.1.3)步聚测定。7、分析步聚7.1测定7.1.1用无分度吸管取10.00ml试样(CN超过100μg时,可减少取样量并加水(4。1)稀释至10ml)置于比色管中。7.1.2试样不含悬浮物时,按下述步聚进行。a、加入5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4.4),塞紧磨口塞用布及绳等方法扎紧瓶塞,以防弹出。b、将比色管置于医用手提出来蒸气灭菌器中,加热,使压力表指针到1.1~1.4kg/cm2,此时温度达到120~124℃后开始计时。或将比色管置于家用压力锅中,加热至顶压阀吹气时开始计时。保持此温度加热半小时。c、冷却,开阀放气,移去外盖,取出比色管并冷至室温。d、加盐酸(1+9)1ml,用无氨水稀释至25ml标线,混匀。e、移取部分溶液至

10mm,石英比色皿中,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无氨水作参比,分别在波长为220与275nm处测定吸光度,并用式(1)计算出校正吸光度A。7.1.3试样含悬浮物时,先按上述7.1.2中a至d 步聚进行,然后待澄清后移取上清液到石英比色皿中。再按上述7.1.2中e步聚继续进行测定。

7.2空白试验空白试验除以10ml(4.1)代替试料外,采用与测定完全相同的试剂、用量和分析步聚进行平行操作。注:当测定在接近检测限时,必须控制空白试验的吸光度Ab不超过

0.03,超过此值,要检查所用水、试剂、器皿和家用压力锅或医用手提灭菌器的压力。7.3校准7.3.1校准系列的制备:a、用分度吸管向一组(10支)比色管(5.4)中,分别加入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4.6.2)0.0、0.10、0.30、0.50、0.70、1.00、3.00、5.00、7.00、10.00ml。加水(4.1)稀释至10.00ml。b、按7.1.2中a至e步骤进行测定。7.3.2校准曲线的绘制:零浓度(空白)溶液和其他硝酸钾标准使用溶液(4.6. 2)制得的校准系列完成全部分析步聚,于波长220和275nm处测定吸光度后,分别按下式求出除零浓度外其他校准系列的校正吸光度As和零浓度的校正吸光度Ab及其差值Ar。

As = As220 —2As275 (2)

Ab = Ab220 —2Ab275 (3)

Ar = As —Ab (4)

式中:As220——标准溶液在220nm波长的吸光度;As275——标准溶液在275nm波长的吸光度;Ab220——零浓度(空白)溶液在220nm波长的吸光度;Ab27——零浓度(空白)溶液在275nm波长的吸光度;

8、结果的表示

8.1计算方法按式(1)计算得试样校正吸光度Ar,在校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总氮μg数,

总氮含量CN(mg/L)按下式计算:

m CN =

式中:m——试样测出含氮量,μg;V——测定用试样体积,ml。

总磷含量测定

1 1 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过硫酸钾为氧化剂,将未经过滤的水样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测定总磷的方法。总磷包括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的和无机磷。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污水和工业废水。

2 2 2 2 原理原理原理原理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转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3 3 3 3 仪器仪器仪器仪器及用及用及用及用具具具具

3.1 具塞(磨口)比色管:50mL 3.2 加热板3.3 刻度吸管:5mL,2mL,1mL 3.4 紫外分光光度计 3.5 烧杯:1000mL 4 4 4 4 试剂试剂试剂试剂本标准所列试剂除磷酸二氢钾为工作基准试剂外,其余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4.1 过硫酸钾溶液: 50g/L。将25g过硫酸钾溶于水并稀释至500mL。 4.2 钼酸铵溶液: 26g/L。称取13g钼酸铵,精确至0.1g。称取0.35g酒石酸锑钾,精确至0.01g。溶于在200mL水中,加入300mL硫酸溶液,混匀,冷却后用水稀释至

500mL,混匀,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冷藏可保存两个月)。4.3 抗坏血酸溶液:100g/L。称取50g 抗坏血酸,精确至0.1g。溶于蒸馏水中,用水稀释至500mL,

贮于棕色试剂瓶中(冷藏可稳定几周,如不变色可长时间使用)。 4.4 磷标准贮备溶液:

1mg/mL。溶解磷酸二氢钾(使用前在105℃下干燥2h)1.0967g于蒸馏水中,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4.5 磷标准工作溶液:10ug/mL。吸取5mL磷标准储备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 5 5 5 分析分析分析分析步骤步骤步骤步骤 5.1 空白试样按(5.2)的规定进行空白试验,用水代替试样,并加入与测定时同体积的试剂。 5.2 测定5.2.1 消解吸取5mL混匀水样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5mL过硫酸钾溶液(4.1),用蒸馏水稀释至25mL,将比色管置于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 5.2.2 发色分别向各份消解液中加入1mL抗坏血酸溶液(4.3),2mL钼酸铵溶液(4.2),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充分混合均匀。 5.2.3 分光光度测量室温下放置30分钟后,使用光程为10mm比色皿,在700nm波长下,以蒸馏水为参比液,空白试液调节零点,测定吸光度后,从工作曲线(5.2.4)上查得磷的含量。 5.2.4 工作曲线的绘制取6支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0.50;1.0;2.0;3.0;4.0mL磷标准溶液(4.5)。然后按步骤(5.2)进行处理,以蒸馏水为参比液,空白试液调节零点,测定吸光度后,和对应的磷的含量绘制工作曲线。 6 6 6 6 计算计算计算计算总磷含量以C(mg/L)表示,按下式计算:C=m ×X / V

常见农家肥的氮磷钾含量比例

常见农家肥的氮磷钾含量比例 良好的有机肥料。由于畜禽食物来源不同,其粪肥有“冷热”之分,生产中要区别对待、合理施用。 1、猪粪:猪粪养分含量丰富,钾含量最高,氮磷含量仅次于羊粪。猪粪质地较细密,氨化细菌较多,易分解,肥效快,利于形成腐殖质,改土作用好。猪粪肥性柔和,后劲足,属温性肥料。适于各种农作物和土壤、腐熟后的猪粪可用于稻田,也可用于旱土,可作基肥使用,也可作追肥使用。 2、牛粪:牛粪质地细密,含水量高,通气性差,腐熟缓慢,肥效迟缓,发酵温度低,属冷性肥料。为加速分解,可将鲜牛粪稍加晒干,再加马粪或羊粪混合堆沤,可得疏松优质的肥料。如混入钙镁磷肥或磷矿粉,肥料质量更高。牛粪中碳素含量高、氮素含量低,碳氮比大,施用时要注意配合使用速效氮肥,以防肥料分解时微生物与作物争氮。牛粪一般只作基 肥使用。 3、马粪:马粪中纤维含量高,粪质粗,疏松多孔,水分易蒸发,含水量少,腐熟快,在堆积过程中发热量大、温度高,属热性肥料。可用于温床育苗,发热效果比猪粪好。在制作堆肥时,加入适量马粪,可促进堆肥腐熟。由于马粪质地粗,特别适用于粘性土壤,可作为粘性土壤的改良剂。 4、羊粪:粪肥中含氮、钙、镁较高。羊粪发热性居于马粪与牛粪之间。羊粪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类作物,增产效果均好,腐熟后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施用。

5、兔粪:兔粪中氮、磷含量比较高,钾的含量比较低。兔粪碳氮比值小,易腐熟, 施入土中分解比较快,属热性肥料。在缺磷土壤上施用效果更好。 6、禽粪:禽粪中养分含量比畜粪还高。家禽粪中又以鸡粪的养分含量最高。禽粪分解过程中易产生高温,属热性肥料。禽粪很容易招致地下害虫,且尿酸态氮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须经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禽粪最好作追肥施用。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水中磷含量的测定

实验2 钼锑抗法测定磷含量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磷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磷,在一定酸度、锑离子存在下,磷酸根与钼酸铵形成锑磷钼混合杂多酸,它在常温下可迅速被抗坏血酸还原为钼蓝,可在波长为700nm 下测定吸光度。此测定方法的适宜酸度为~·L -1H 2SO 4,温度为20~60℃,显色时间为30~60min ,可稳定24h ,在磷含量为5×10-6~2×10-4%内符合线性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材料:硫酸,抗坏血酸,钼酸铵,酒石酸锑钾,磷酸二氢钾。 仪器:10支50mL 比色管;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等。 四、实验试剂的配制 1. 1+1硫酸:浓硫酸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1混匀 2. 抗坏血酸溶液:100g/L (10%) 3. 钼酸盐溶液:13g 钼酸铵((NH 4)6Mo 7O 24·4H 2O)溶于100ml 蒸馏水,0.35g 酒石酸锑钾(KSbC 4H 4O 7·2 1H 2O )溶于100ml 蒸馏水。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把钼酸铵徐徐加到300ml 1+1硫酸中,加酒石酸锑钾溶液混匀。 4. 磷酸盐储备溶液:110℃干燥2h 的磷酸二氢钾0.2197g 溶于水,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5mL 1+1硫酸定容至1000mL 。此时浓度为50μg/mL 5. 磷酸盐标准溶液:吸取10mL 磷酸盐储备液至25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250mL 。此时浓度为2μg/mL 五、 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7支50mL比色管,分别加入磷酸盐标准溶液:0ml、、、、、7mL、10mL,加水定容至刻度。此时系列标准液浓度为:0、、、、、、μg/mL。 2. 显色测量 在比色管中加入1mL抗坏血酸溶液,混匀静置30s,加2mL钼酸盐溶液充分混匀,静置15min。700nm下,以0μg/mL标准液为空白,测定吸光度。 3. 样品的测定 取5mL试样于50mL比色管内,加水定容至刻度。按上述方法操作。比较其颜色,若不在范围内,则进行浓缩或稀释。

水中磷含量的测定

实验2 钼锑抗法测定磷含量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磷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磷,在一定酸度、锑离子存在下,磷酸根与钼酸铵形成锑磷钼混合杂多酸,它在常温下可迅速被抗坏血酸还原为钼蓝,可在波长为 700nm下测定吸光度。此测定方法的适宜酸度为~·L-1H 2SO 4 ,温度为20~60℃, 显色时间为30~60min,可稳定24h,在磷含量为5×10-6~2×10-4%内符合线性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材料:硫酸,抗坏血酸,钼酸铵,酒石酸锑钾,磷酸二氢钾。 仪器:10支50mL比色管;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等。 四、实验试剂的配制 1. 1+1硫酸:浓硫酸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1混匀 2. 抗坏血酸溶液:100g/L(10%) 3. 钼酸盐溶液:13g钼酸铵((NH 4) 6 Mo 7 O 24 ·4H 2 O)溶于100ml蒸馏水,0.35g酒石酸 锑钾(KSbC 4H 4 O 7 · 2 1H 2 O)溶于100ml蒸馏水。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把钼酸铵徐徐 加到300ml 1+1硫酸中,加酒石酸锑钾溶液混匀。 4. 磷酸盐储备溶液:110℃干燥2h的磷酸二氢钾0.2197g溶于水,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5mL 1+1硫酸定容至1000mL。此时浓度为50μg/mL 5. 磷酸盐标准溶液:吸取10mL磷酸盐储备液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250mL。此时浓度为2μg/mL 五、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7支50mL比色管,分别加入磷酸盐标准溶液:0ml、、、、、7mL、10mL,加水定容至刻度。此时系列标准液浓度为:0、、、、、、μg/mL。 2. 显色测量 在比色管中加入1mL抗坏血酸溶液,混匀静置30s,加2mL钼酸盐溶液充分混匀,静置15min。700nm下,以0μg/mL标准液为空白,测定吸光度。 3. 样品的测定 取5mL试样于50mL比色管内,加水定容至刻度。按上述方法操作。比较其颜色,若不在范围内,则进行浓缩或稀释。

植物缺少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症状 (2)

植物缺少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症状 (一)氮 根系吸收的氮主要就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与硝态氮,也可吸收一部分有机态氮,如尿素。 氮就是蛋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而这三者又就是原生质、细胞核与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生命活动中占有特殊作用。因此,氮被称为生命的元素。酶以及许多辅酶与辅基如NAD+、NADP+、FAD等的构成也都有氮参与。氮还就是某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维生素如B1、B2、B6、PP等的成分,它们对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此外,氮就是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由于氮具有上述功能,所以氮的多寡会直接影响细胞的分裂与生长。 当氮肥供应充足时,植株枝叶繁茂,躯体高大,分蘖(分枝)能力强,籽粒中含蛋白质高。植物必需元素中,除碳、氢、氧外,氮的需要量最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注意氮肥的供应。常用的人粪尿、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肥料,主要就是供给氮素营养。 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物质的合成受阻,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很少,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缺氮还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枝叶变黄,叶片早衰甚至干枯,从而导致产量降低。因为植物体内氮的移动性大,老叶中的氮化物分解后可运到幼嫩组织中去重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发黄,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这就是缺氮症状的显著特点。 氮过多时,叶片大而深绿,柔软披散,植株徒长。另外,氮素过多时,植株体内含糖量相对不足,茎秆中的机械组织不发达,易造成倒伏与被病虫害侵害。 (二)磷 磷主要以H2PO4-或HPO4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吸收这两种形式的多少取决于土壤pH。pH<7时,H2P O4-居多;pH>7时,HPO42-较多。当磷进入根系或经木质部运到枝叶后,大部分转变为有机物质如糖磷脂、核苷酸、核酸、磷脂等,有一部分仍以无机磷形式存在。植物体中磷的分布不均匀,根、茎的生长点较多,嫩叶比老叶多,果实、种子中也较丰富。 磷就是核酸、核蛋白与磷脂的主要成分,它与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细胞生长有密切关系;磷就是许多辅酶如NAD+、NADP+等的成分,它们参与了光合、呼吸过程;磷就是AMP、ADP与ATP的成分;磷还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与运输,如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糖的合成、转化、降解大多就是在磷酸化后才起反应的;磷对氮代谢也有重要作用,如硝酸还原有NAD+与FAD的参与,而磷酸吡哆醛与磷酸吡哆胺则参与氨基酸的转化;磷与脂肪转化也有关系,脂肪代谢需要NADPH、ATP、CoA与NAD+的参与。 由于磷参与多种代谢过程, 而且在生命活动最旺盛的分生组织中含量很高,因此施磷对分蘖、分枝以及根系生长都有良好作用。由于磷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化与运输,对种子、块根、块茎的生长有利,故马铃薯、甘薯与禾谷类作物施磷后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由于磷与氮有密切关系,所以缺氮时,磷肥的效果就不能充分发挥。只有氮磷配合施用,才能充分发挥磷肥效果。总之,磷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就是仅次于氮的第二个重要元素。 缺磷会影响细胞分裂,使分蘖分枝减少,幼芽、幼叶生长停滞,茎、根纤细,植株矮小,花果脱落,成熟延迟;缺磷时,蛋白质合成下降,糖的运输受阻,从而使营养器官中糖的含量相对提高,这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故缺磷时叶子呈现不正常的暗绿色或紫红色,这就是缺磷的病症。

总磷含量的测定

总磷含量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1.试剂 1.1 磷酸二氢钾; 1.2 硫酸:1+1溶液、1+35溶液; 1.3 抗坏血酸:20g/l 称取10g抗坏血酸,精确至0.5g,称取0.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O8N2Na2·H2O),精确至0.01克,溶于200ml水中,加入8.0ml 甲酸,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1.4 钼酸铵:26g/l溶液; 称取13g钼酸铵,精确至0.5g,称取0.5g酒石酸锑钾(KsbOC4H4O6·2H2O)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230ml 硫酸溶液(1+1),混匀,冷却后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二个月)。 1.5 磷标准溶液:1ml含有0.5mgPO43- 称取0.7165g预先在100~105℃干燥并已恒重过的磷酸二氢钾,精确至0.0002g,溶于约500ml水中,定量转移至1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1.6 磷标准溶液:1ml含有0.02mg PO43- 取20.00ml磷酸标准溶液(1.5)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1.7 过硫酸钾40g/L溶液: 称取20g过硫酸钾,精确至0.5g,溶于500ml水中,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2.仪器 分光光度计:带有厚度为1cm的吸收池。 3.分析步骤 3.1 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0(空白)、1.0、2.0、3.0、4.0、5.0、6.0、7.0、8.0ml 磷标准溶液(1.6)于9个50ml容量瓶中,依次向各瓶中加入约25ml水,2.0ml钼酸铵溶液,3.0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分钟。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吸收池,以空白调零测其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对应的PO43-量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3.2 试样的制备 现场取约250ml实验室样品经中速滤纸过滤后贮存于500ml

草型湖泊叶绿素a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氮磷浓度关系

草型湖泊叶绿素a 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及其与氮磷浓度关系 * 冯伟莹 1,2 张生 1 王圣瑞 2 焦立新 2 王利明 1 崔凤丽 1 付绪金 1 杨芳 1 (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呼和浩特010018;2.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摘要:采用2006—2010年5—10月份乌梁素海监测数据,对叶绿素a 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总氮、总磷浓度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叶绿素a 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5、6、9、10月份叶绿素a 浓度较高,7、8月份叶绿素a 浓度偏低,秋季≈春季>夏季,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9月,均 值为9.01mg /m 3, 最低值出现在2010年7月,均值为1.80mg /m 3;在空间上,南北部叶绿素a 浓度以7.78mg /m 3为界, 呈现北部区>南部区的趋势。通过叶绿素a 与总氮、总磷浓度相关性分析得出,2006年5月叶绿素a 与总氮、总磷(r =0.7450、0.7596)、2008年5月叶绿素a 与总磷(r =0.5421)、2010年5月叶绿素a 与总氮(r =0.5089)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线性回归方程;相关性;时空差异 DOI :10.7617/j.issn.1000-8942.2013.04.032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LL-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IN PLANT TYPE LAKE Feng Weiying 1, 2 Zhang Sheng 1Wang Shengrui 2Jiao Lixin 2Wang Liming 1Cui Fengli 1Fu Xujin 1Yang Fang 1 (1.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8,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 ,Research Center of Lake Eco-Environmen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for Lake Pollution Control , Beijing 100012,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from May to October in 2006—2010,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nd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s significantly change with both time and space ,being timely higher in May ,June ,September and October ,lower in July and August ,concentrations in spring and autum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ummer ,the maximum value occurred in september ,2007with an average of 9.01mg /m 3,and the minimum value in July ,2010with an average of 1.80mg /m 3;and spatially they were decreasing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with the border of 7.78mg /m 3.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lorophyll-a with TN ,TP demonstrated evidently in May of 2006(r =0.7450,0.7596),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lorophyll-a with TP demonstrated evidently in May of 2008(r =0.5421),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lorophyll-a with TN demonstrated evidently in May of 2010(r =0.5089). Keywords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correlation ;spatial-temporal chang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9016,51269017,U1202235,41103070);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20091408)。 0引言 湖泊富营养化是由于过量的营养物输入湖泊,导 致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质变坏,进而引起湖泊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变化[1] 。叶绿素a 最能表现水体富 营养化状态进程,也是浮游植物现存量的重要指标之 一 [2] 。近两年,虞英杰[3] 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粒群

植株全氮磷钾测定方法

植株全氮的测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株全氮测定的硫酸-过氧化氢消煮、碱化后蒸馏定氮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禾本科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2引用标准 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NY/T 297-1995 有机肥料全氮的测定 3 方法原理 植株样品用浓硫酸加双氧水消煮,使有机氮转化为铵盐。铵盐经碱化后形成氨,经蒸馏将氨吸收到硼酸溶液中。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标准酸滴定,测定植株中的全氮含量(不包括全部硝态氮)。 4 试剂 所有试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分析用水应符合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三级水的规格。 4.1 硫酸(GB/T 625)。 4.2 30%过氧化氢(GB 6684)。 4.3氢氧化钠:40%,(m/V)溶液 称取40g氢氧化钠(GB 629 分析纯)溶于100mL水中。 4.4硼酸:2%(v/m)溶液 20g硼酸(GB 628)溶于1L约60℃去离子水中,冷却后再用稀碱调节溶液pH至4.5。使用前每升硼酸溶液中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0mL,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微红色,此时该溶液的PH值为4.5。 4.5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0.5g溴甲酚绿(HG 3-1220)和0.1g甲基红(HG 3-958)于研钵中,加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全溶为止,最后加95%的乙醇至100mL。 4.6硫酸标准液[c(1/2 H2SO4)=0.02mol/L](GB 601)。 5 仪器 通常实验室仪器和 5.1消煮管:50mL或100mL。 5.2消煮炉或可调电炉:1000W。 5.3弯颈小漏斗:¢2cm。 5.4 凯氏定氮仪:全自动或半自动。 5.5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5.6移液管:5,10mL。 6 检试样的制备 取风干的实验室待测样品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减至100g,粉碎,籽粒全部通过0.

植物组织中无机磷含量测定

目的意义磷参与植物体内多种代谢,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施磷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效果。通过本实验掌握植物体内磷含量测定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实验原理 测定磷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磷钼蓝比色法(适宜含磷量较低)和钒钼黄比色法(适宜含磷量较高)等。可直接用于植物组织可溶性磷的测定。如用于植物材料全磷含量测定,需将材料用浓HSO —H0消煮转化为可溶性磷。22241.磷钼蓝比色法在适宜的酸性条件下,磷酸能与钼酸铵作用形成磷钼酸按,并被抗坏血酸或氯化亚锡等还原剂还原,生成蓝色的磷钼蓝,并在650 nm处有最大吸收蜂,其颜色深浅与含磷量成正比,可直接比色测定。 2.钒钼黄比色法待测液中的正磷酸与偏钒酸和钼酸能生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溶液黄色的深浅与磷酸含量成正比,生成物在440nm波长有吸收高峰。可用比色法定量磷。此法的优点是黄色稳定,对显色条件要求不十分严格,操作简便,干扰物少,灵敏度较低,工作范围随选用的吸收波长而异。 选用波长(nm)400nm 440nm 470nm 490nm 测磷工作范围(mg/g)0.75-5.5 2.0-15 4-7 7-20 二、材料、设备及试剂 1.材科玉米、接骨木、瓜类、葡萄等幼苗;各种植物的根、茎、叶、种子及全株过60-80目筛干粉。 2.设备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容量瓶、刻度试管、漏斗、小纸等。 3.试剂 (1)2.5%钼酸铵溶液称取(NH)MO鸣'25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44o2 (2)10mg/L磷标准液精确称取烘至恒重的分析纯KHPO 0.4398g加蒸馏水溶解定容42至1000m1,摇匀;取此液10ml定容至100ml即为10mg/L磷标准液。 (3)10%抗坏血酸溶液(现用现配)。‘ (4)定磷试剂按下列顺序及比例将各试剂混合即成。蒸馏水、6mol/L硫酸、2.5%钼酸铵、10%抗坏血酸按2:1:1:1(体积比)混合,贮于棕色瓶内。若变为棕黄色即不能使用。 (5)钒钼酸铵试剂A液:25g(NH)MOO·4HO(钼酸铵)溶于400ml水。B液:1.25g偏224746钒酸铵溶于300ml沸水.冷却后加入250ml浓HNO将A液缓缓倾入B液中,搅匀定容31000m1,贮于棕色瓶中。 (7)6mol/L Na0H 称24gNa0H溶于100ml水。 (8)0.2%二硝基酚指示剂0.2g 2,6—二硝基酚(或2,4—二硝基酚)溶于100ml水。 (9)50mg/L磷标难液称0.2197g经烘干的分析纯KHPO溶于400ml水加入25ml,423mol/LHSO定容1000m1,此液可久贮。42三、操作方法 1.磷钼蓝比色法 (1)样品制备取作物组织(叶、叶鞘或茎等)用组织捣碎机或研钵制成匀浆,定容,过滤(必要时可用活性炭脱色),滤液备用。伤流液可直接测定。 (2)标难曲线制作及样品测定取6支试管,分别编号为o。5,按下表顺序加入磷标准液及其他试剂,以制作标准曲线。另取1支试管编号为6,作为样品管,按下表加人各试剂。并将各管充分摇匀,在45℃水浴中保温25min,以空白作对照,在分光光度计650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磷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根据6号管的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测定液中磷含量。 表一磷钼蓝比色法测磷反应体系 管号项目 6 1 0

氮磷钾分析

有机肥料氮、磷、钾的化学分析方法 摘要: 介绍了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有机肥料氮、磷、钾的含量, 即样品经硫酸—过氧化氢消化后, 制备待测溶液, 分取待测溶液用NC - 2 型快速定氮仪测定氮, 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磷, 用四苯硼酸钾重量法测定钾,不须使用分光光度计和火焰光度计, 适宜一般复混肥料厂采用, 对含氮、磷、钾分别达011 %以上的样品均可用本法测定,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 有机肥料; 氮、磷、钾; 化学分析方法 有机肥料中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按国家行业标准NY525 —2002 的要求, 氮采用全量蒸馏滴定法、磷采用磷钒钼黄光度法、钾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对普通复混肥料厂来说, 一是测氮的时间过长; 二是因为这些厂一般都没有购置分光光度计和火焰光度计, 不便于磷、钾的测定。为了解决厂家都能分析测定有机肥料中氮、磷、钾的问题, 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适宜厂家使用的有机肥料中氮、磷、钾快速测定的化学分析方法。方法的要点是用硫酸—过氧化氢消化样品制取待测液, 分别测定氮、磷、钾。测氮用NC - 2 型快速定氮仪, 在10 min 内可完成氮的蒸馏、吸收、滴定全过程, 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测磷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钾用四苯硼酸钾重量法。在温度120 ℃的条件下, 将磷、钾的沉淀物一起烘干115 h , 可以同时测定磷、钾, 大大缩短了操作的时间。此方法用于生产实践, 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分析方法结果基本一致。普通的复混肥料厂不须增添分析仪器, 便可应用本法测定有机肥料氮、磷、钾的含量, 达到指导 生产的要求。 1 方法原理 有机肥料在硫酸溶液中加热, 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使有机质迅速消化, 制备氮、磷、钾的待测液,然后用NC - 2 型快速定氮装置测定氮、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磷、四苯硼酸钾重量法测定钾。

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土壤学实验指导老师:倪吾钟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余慧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八、讨论、心得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植物样品消煮液制备方法; 2. 掌握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与结果分析。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 1. 植物样品消煮——H 2SO 4-H 2O 2消煮法 在浓H 2SO 4溶液中,植物样品经过脱水、碳化、氧化等作用后,易分解的有机物则分解。再加入H 2O 2 ,H 2O 2在热浓H 2SO 4溶液中会分解出新生态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可继续分解没被H 2SO 4破坏的有机物,使有机态氮全部转化为无机铵盐。同时,样品中的有机磷也转化为无机磷酸盐,植株中K 以离子态存在。故可用同一消煮液分别测定N 、P 、K 。 2. 植株全氮的测定——靛酚蓝比色法 经消煮待测液中氮主要以铵态氮存在,被测物浸提剂中的NH 4+,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反应,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其深浅与溶液中的NH 4+-N 含量呈正比,线性范围为0.05-0.5mg/l 之间。 3. 植株全磷的测定——钒钼黄比色法 经消煮待测液中磷主要以磷酸盐存在,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能与偏钒酸和钼酸发生反应,形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钒钼磷酸[1]。溶液黄色稳定,黄色的深浅与磷的含量成正相关。 4. 植株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计法 消煮待测液中难容硅酸盐分解,从而使矿物态钾转化为可溶性钾。待测液中钾主要以钾离子形式存在,用酸溶解稀释后即可用火焰光度计测定。

植物全磷的测定方法

二、植物全磷的测定(一)钒钼黄吸光光度法1、适用范围。适合于含磷量较高的植物样品的测定(如籽粒样品)。2、方法原理植物样品经浓H2SO4消煮使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磷酸盐。待测液中的正磷酸与偏钒酸和钼酸能生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其吸光度与磷浓度成正比,可在波长400~490nm处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磷浓度较高时选用较长的波长,较低时选用较短波长。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可在室温下显色,黄色稳定,在HNO3、HClO4和H2SO4等介质中都适用,对酸度和显色剂浓度的要求也不十分严格,干扰物少,在可见光范围内灵敏度较低,适测范围广(约为1~20mg/L P),故广泛应用于含磷较高而且变幅较大的植物和肥料样品中磷的测定。3、试剂(1)钒钼酸铵溶液:25.0g钼酸铵[(NH4)6Mo7O2·4H2O,分析纯]溶于400mL水中,必要时可适当加热,但温度不得超过60℃。另将1.25g 偏钒酸铵(NH4VO3,分析纯)溶于300mL沸水中,冷却后加入250mL浓HNO3(分析纯)。将钼酸铵溶液缓缓注入钒酸铵(溶液中,不断搅匀,最后加水稀释至1L,贮于棕色瓶中。(2)NaOH溶液(c=6mol/L):24gNaOH溶于水, 稀释至100ml。(3)二硝基酚指示剂(ρ=2g/L):0.2g2,6-二硝基酚或2,4-二硝基酚溶于100ml水中。(4)磷标准溶液ρ[(P)=50mg/L]:0.2195g(干燥的KH2PO4(分析纯)溶于水,加入5ml浓HNO3,于1L容器瓶中定容。4、主要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5、分析步骤准确吸取定容,过滤或澄清后的消煮液5~20ml(V2,含P0.05~0.75mg)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2滴二硝基酚指示剂,滴加6mol/LNaOH中和至刚呈黄色,加入10.00ml钒钼酸铵试剂,用水定容(V3)。15min后,用1cm光径的比色槽在波长440nm处进行测定,以空白溶液(空白溶液消煮液按上述步骤显色),调节仪器零点。校准曲线或直线回归方程:准确吸取50mg/L P标准液0, 1, 2.5, 7.5, 10, 15ml分别放入50mL 容量瓶中,按上述步骤显色,即得0, 1.0, 2.5 , 5.0, 7.5, 10, 15 ml P的标准系列溶液,与待测液一起进行测定,读取吸光度,然后绘制校准曲线或求直线回归方程。6、结果计算ρ(P)×V3×(V1/V2)×10-4ω(P)=m式中: ω(P) ——植物磷的质量分数,%; ρ(P) ——从校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得的显色液中磷的质量浓度, mg/L;V1——消煮液定容体积, ml;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 ml;V3——显色液体积, ml;m——称样量,g;10-4——将mg/L浓度单位换算为百分含量的换算因数。7、注释(1)显色液中ρ(P)=1~5 mg/L时,测定波长420nm;5~20mg/L用490nm。待测液中Fe3+浓度高应选用450nm,以清除Fe3+干扰。校准曲线也应用

土壤中磷含量的测定

土壤中磷含量的测定(比色法) 一、现阶段测定土壤中磷含量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0.5mol/L NaHCO3法) 石灰性土壤由于大量游离碳酸钙存在,不能用酸溶液来提取有效磷。一般用碳酸盐的碱溶液。由于碳酸根的同离子效应,碳酸盐的碱溶液降低碳酸钙的溶解度,也就降低了溶液中钙的浓度,这样就有利于磷酸钙盐的提取。同时由于碳酸盐的碱溶液,也降低了铝和铁离子的活性,有利于磷酸铝和磷酸铁的提取。此外,碳酸氢钠碱溶液中存在着OH-、HCO3-、 CO32-等阴离子,有利于吸附态磷的置换,因此NaHCO3不仅适用石灰性土壤,也适应于中性和酸性土壤中速效磷的提取。待测液中的磷用钼锑抗试剂显色,进行比色测定。 (二)酸性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A(0.03mol/L NH4F-0.025mol/L HCl法) NH4F--HCI法主要提取酸溶性磷和吸附磷,包括大部分磷酸钙和一部分磷酸铝和磷酸铁。因为在酸性溶液中氟离子能与三价铝离子和铁离子形成络合物,促使磷酸铝和磷酸铁的溶解: 3NH4F+3HF+AlPO4一H3PO4+(NH4)3AlF6 3NH4F+3HF+FePO4一H3PO4+(NH4)3FeF6 溶液中磷与钼酸铵作用生成磷钼杂多酸,在一定酸度下被SnCl2还原成磷钼蓝,蓝色深浅与磷的浓度成正比。 (三)酸性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B 0.05mol/L HCl-0.025mol/L ( 1/2H2SO4 )法 本法特别适用于固定磷较强的酸性土壤。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pH小于6.5,阳离子交换量小于100 cmol/kg的土壤。本法不仅适用于酸性土壤速效磷的测

氮磷钾的功能

N、P、K在植物生长中的功能 在各种营养元素之中,氮、磷、钾三种是植物需要量和收获时带走量较多的营养元素,而它们通过残茬和根的形式归还给土壤的数量却不多。因此往往需要以施用肥料的方式补充这些养分。 氮 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养分,它是每个活细胞的组成部分。植物需要大量氮。 氮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叶绿素a和叶绿素?都是含氮化合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葡萄糖)是借助于叶绿素的作用。葡萄糖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有机物的原料,而叶绿素则是植物叶子制造“粮食”的工厂。氮也是植物体内维生素和能量系统的组成部分。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炔,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此外,氮素的丰缺与叶子中叶绿素含量有密切的关系。这就使得我们能从叶面积的大小和叶色深浅上来判断氮素营养的供应状况。在苗期,一般植物缺氮往往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叶色缺绿发黄。禾本科作物则表现为分孽少。生长后期严重缺氮时,则表现为穗短小,籽粒不饱满。在增施氮肥以后,对促进植物生长健壮有明显的作用。往往施用后,叶色很快转绿,生长量增加。但是氮肥用量不宜过多,过量施用氮素时,叶绿素数量增多,能使叶子更长久地保持绿色,以致有延长生育期、贪青晚熟的趋势。对一些块根、块茎作物,如糖用甜菜,氮素过多时,有时表现为叶子的生长量显著增加,但具有经济价值的块根产量却少得使人失望。 我国土壤全氮含量的分布 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我国土壤全氮含量的基本分布特点是:东北平原较高,黄淮海平原、西北高原、蒙新地区较低,华东、华南、中南、西南地区中等。大体呈现南北较高,中部略低的分布。但南方略高主要指水稻土,旱地含氮量很低。 一般认为土壤全氮含量<0.2%即有可能缺氮,从右图可知,我国大部分耕地的土壤全氮含量都在0.2%以下,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几乎所有农田都需要施用化学氮肥的原因。 我国农田相对严重缺氮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如果把土壤全氮含量等于 0.075% 作为严重缺氮的界限,严重缺氮耕地超过面积一半的有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新疆等五个省区。 磷

元素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元素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参考ZBG76002—90适用于循环冷却水中磷的测定,其含量为0.02~50mg/L。 1 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膦酸盐、亚磷酸与过硫酸铵在加热的条件下,转变成正磷酸,利用钼酸铵和磷酸反应生成锑磷钼酸配合物,以抗坏血酸还原成“锑磷钼蓝”,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总磷酸盐(以PO43-计)的含量。 2 试剂和材料 2.1 磷酸盐标准贮备液:1 mL溶液含有0.500 mg PO43-;称量0.7165 g 预先在100~105℃干燥至恒重的磷酸二氢钾,精确至0.0002 g ,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2 磷酸盐标准溶液:1 mL溶液含有0.020 mg PO43-;吸取20.00 mL磷酸盐标准贮备溶液(2.1)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3 钼酸铵溶液:称量6.0 g钼酸铵溶于约500 mL水中,加入0.2 g酒石酸锑钾和83 mL 浓硫酸,冷却后稀释至1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贮存期6个月; 2.4 抗坏血酸溶液:称量17.6 g抗坏血酸溶于适量水中,加入0.2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8 mL甲酸,用水稀释至1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贮存期15d; 2.5 硫酸:c(H2SO4)=0.5 mol / L; 2.6 过硫酸铵24g / L溶液,贮存期7d; 3 仪器和设备 3.1 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400~800 nm; 3.2 可调电炉:800W。 4 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一系列50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0,1.00,2.00,3.00,4.00,5.00 mL磷酸盐标准溶液(2.2),加水约20 mL,然后加入5mL钼酸铵溶液(2.3)和3 mL抗血酸溶液(2.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25~30℃下放置10 min。在710 nm处,用1cm的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 5 试验步骤 5.1 正磷酸含量的测定 吸取20mL经中速滤纸过滤后的水样于50 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加入20 mL水,再加入5 mL钼酸铵溶液(2.3)、3 mL抗坏血酸溶液(2.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5~30℃下放置10 min。在710 nm处,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 5.2 总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吸取10mL经中速滤纸过滤后的水样于100 mL锥形瓶中,加入1 mL硫酸溶液(2.5)和5 mL过硫酸铵溶液(2.6),稀释到约25mL,在可调电炉(3.2)上缓缓煮沸15 min 以上至溶液快蒸干为止。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50 mL容量瓶(或比色管)内。加入5 mL钼酸铵溶液、3 mL 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25~30℃下放置10 min,在710 nm处,用1 cm的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

化肥中磷含量的测定(精)

浅析化肥中磷含量测定的方法要点 磷是植物必需的元素之一,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能促进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促进幼苗发育和植物体内各种代谢作用,有助于增强植物的抗病性,使作物早开花,早结果。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目前,化肥中磷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为仲裁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一切磷肥中磷含量的测定,具有测定结果准确的特点,缺点是操作时间较长。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以复混肥为例,就该方法测定化肥中的水溶性磷和有效磷含量的方法要点加以阐述,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1、测定原理: 用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提取复混肥料中的水溶性磷和有效磷,其中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与喹钼柠酮试剂生产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通过对沉淀物的过滤、洗涤、烘干及称重,计算出样品的含磷量,反应式如下:PO43-+12MoO42-+3C9H7N+27H+→(C9H7N)3H3PO4?12MoO3?H2O↓+11H2O 2、说明与注意事项: (1)在进行测定前,需要将提取液缓缓加热煮沸水解,这是因为在化肥加工过程中,会使一部分正磷酸盐脱水聚合,在提取液中可能有偏磷酸,焦磷酸或聚磷酸盐的存在。 (2)磷测定过程中加入的喹钼柠酮试剂35mL,只能沉淀五氧化二磷25mg,因此,在吸取提取液时,最好五氧化二磷含量不超过20mg。由此引出喹钼柠酮试剂的用量一定要足够,以免沉淀不完全,但又不能过多,避免浪费。 (3)进行水溶性磷提取时,首先将试样置于瓷蒸发皿中,加25mL水进行研磨,将清液倾注过滤于已预先加入5mL硝酸溶液的

250mL容量瓶中,继续用水仔细研磨三次,每次用水25ml,用水洗涤滤纸上的水不溶物时,直到容量瓶中溶液达200 mL左右为止,这样才能保证溶解、洗涤的较为彻底,从而较少误差。 (4)进行有效磷提取时,应按标准规定配制EDTA溶液的浓度(37.5g/L)。还要严格控制萃取时温度(60℃±1℃)、振荡频率(能使容量瓶内的试样自由翻动)和萃取时间(保温并振荡1小时)。 (5)配制喹钼柠酮试剂中所需的喹啉不能含有还原剂。可用以下方法鉴定:加硝酸后溶液如果发红色,则说明有还原剂,不能使用;反之,则没有还原剂,可以使用。 (6)在喹钼柠酮试剂中加入柠檬酸是为了消除硅的干扰,因为硅与磷性质相近,能与沉淀剂生产硅钼酸喹啉黄色沉淀而影响测定结果,加入柠檬酸可防止钼酸钠水解,柠檬酸与钼酸盐生产络合物,此络合物离解出的钼酸根离子的浓度,只能使磷生成磷钼酸喹啉沉淀,而硅不能生成沉淀,从而达到消除硅的干扰的目的。同时,在含柠檬酸的试剂中,磷钼酸铵沉淀溶解度比磷钼酸喹啉沉淀大,从而进一步避免了铵盐的干扰。 (7)沉淀剂中加入丙酮的作用在于消除NH4+的干扰。 NH4+与喹啉性质相近,能生产黄色的磷钼酸铵沉淀而影响测定结果,加入丙酮,不仅可以消除此干扰,还能改善沉淀物的物理性能,使颗粒增大、疏松、不易黏附杯壁,容易过滤洗涤。 (8)配制好的喹钼柠酮试剂应贮存在聚乙烯瓶中,因为喹钼柠酮试剂能腐蚀玻璃,并且应放于暗处,避光、避热保存。 (9)磷钼酸喹啉沉淀在酸性环境中才稳定,如果酸度过低,使得沉淀不完全,如果酸度过高,又会使沉淀的物理性能较差,所以在操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酸度过低或过高而影响沉淀的生成。 (10)最好在溶液温度为80℃左右时加入喹钼柠酮试剂,这是因为加入试剂后,温度降至60℃左右,避免温度过低形成物理性能较差的沉淀。 (11)过滤沉淀所用玻璃坩埚式抽滤器(4号,容积30ml)的

主要作物所需氮磷钾比例

主要作物所需氮磷钾比例(2013-05-15 12:38:00)转载▼ 一、葡萄1、营养特性 据研究,一般成年葡萄园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需吸收氮6.0千克、磷3.0千克、钾7.2千克,其吸收比例为1:0.5:1.2,钾>氮>磷。葡萄对氮的需要量前、中期较大,而磷、钾吸收高峰偏中、后期,尤其是开花、授粉、坐果以及果实膨大对磷、钾的需要量很大。另外,葡萄对微量元素硼的需要量也较多。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90-100千克/亩(以产量1000千克/亩计)。 2、施肥建议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肥。幼龄树每株施有机肥20-30千克,成龄果树50-100千克,每100千克有机肥混入总养分≥45%(15-15-15)复合肥1-2千克。基肥以葡萄收获后施入为宜,而且越早越好。 追肥:一般2-3次。新梢萌芽至开花前进行第一次追肥,一般每株施总养分≥40%(16-16-8)复合肥1-1.5千克,开小沟施入。第二次追肥在浆果生长前,每株施总养分≥40%(16-8-16或14-6-20)或总养分≥45%(15-10-20)复合肥1千克左右;第三次在进入浆果生长期,此时果实膨大增重和新的花芽分化,均要消耗大量养分,需肥量大,且以氮、钾养分为主,可施用总养分≥40%(16-8-16)复合肥,每株2千克左右。 二、番茄 1、营养特性 番茄,又名西红柿,其采收期比较长,需要时边采收,边供给养分,才能满足不断开花结果的需要.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养分利用率,蔬菜吸收养分量等参数来确定。据研究,番茄每生产1000千克鲜果,需吸收氮3.18千克、磷0.74千克、钾4.83千克、钙3.35千克、镁0.62千克。以中等肥力的土壤为例,若目标产量为亩产6000千克,则需N17千克,P2O59千克,K2O11千克。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90-110千克/亩。番茄对钙、镁的需要量也比较大,缺乏易产生脐腐病。这是番茄的生育与营养特点,也是茄果类蔬菜生育与营养的共性。 2、施肥建议 基肥:番茄产量高,需肥量大,施肥应以基肥为主,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千克,配施总养分≥40%(18-8-14)40-45千克/亩或(16-8-16)45-50千克。 追肥:在定植后5~6天追施一次“催苗肥”,每亩施尿素5千克左右;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追施“催果肥”每亩施总养分≥40%(18-8-14)复合肥10千克左右;进入盛果期,当第一穗果发白,第二、三穗果迅速膨大时,应继续追肥2-3次(在每次采果后追施),每次每亩施用总养分≥40%(18-8-14)或(16-8-16)复合肥15-20千克;进入盛果期后,根系吸肥能力下降可采用喷施尿素、硝酸钙、硼砂等水溶液,有利于延缓衰老,延长采收期以及改善果实品质。 (三)辣椒 1、营养特性 辣椒耐肥能力强,据研究,每生产1000千克辣椒,需吸收氮3.5-5.5千克、磷0.7-1.4千克、钾5.5-7.2千克、钙2.0-5.0千克、镁0.7-3.2千克。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90-120千克/亩。辣椒在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吸收不同,其中氮素随生育进展稳步提高,果实产量增加,吸收量增多;磷德吸收量在不同阶段变幅较小;钾的吸收量在生育初期较少,从果实采收初期开始明显增加,一直持续到结束;钙的吸收量也随生长期而增加,在果实发育期供钙不足,易出现脐腐病;镁的吸收高峰在采果盛期。 2、施肥建议 基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千克,总养分≥40%(16-8-16)或(14-6-20)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