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应长期保持吸氧

慢阻肺患者应长期保持吸氧

慢阻肺患者应长期保持吸氧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家用制氧机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是由吸烟和环境污染所致,也可由遗传和感染的因素造成。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慢阻肺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中名列第4位。我国约有2500万慢阻肺患者,每年死亡人数为100万,致残500~1000万人。一般采用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等措施来改善症状,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近10余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长期利用家用制氧机氧疗能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存率。长期氧疗可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纠正患者低氧血症,防止和逆转缺氧所致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特别是让肺功能不再恶化,还可增加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

吸烟和环境污染等可导致慢阻肺,老来需进行长期家庭吸氧。

吸氧能改善高原反应,高压氧舱还能让部分植物人醒来。

近10余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长期家庭氧疗能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存率。长期氧疗可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纠正患者低氧血症,防止和逆转缺氧所致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特别是让肺功能不再恶化,还可增加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长期氧疗是指给慢性低氧血症的慢阻肺患者每日吸氧,至少达6个月以上,标准的做法是每日24小时吸氧――这是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的。科学家目前一致认为,每日至少吸氧15小时,使动脉血氧分压用脑过度吸氧没意义,吸氧过多反而容易发生呼吸衰竭至少达到60mmHg,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在90%的水平,才能获得较好的氧疗效果。

慢阻肺患者的护理讲课教案

慢阻肺患者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 气管扩张了叫肺气肿气流受限了叫COPD!气管扩张但无气流受限不能诊断C OPD! 老年人+咳、痰、喘=慢支炎桶状胸+过清音=肺气肿老年人+咳、痰、喘+桶状胸+过清音+肺功能=COPD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气道远端部分膨胀(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肺弹性减退及肺容量增大的一种疾病。 一、病因 1、肺气肿的发生与吸烟、大气污染、感染等综合因素有密切关系。2、绝大多数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其次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亦可引起肺气肿。 二、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支气管痉挛等有关。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支气管阻塞、呼吸阻力增加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低氧血症、营养不良等有关。 4.气体交换受损:与COPD继发感染有关。 5.焦虑、个人应对无效:与呼吸困难迁延、家庭支持不足或缺乏有关信息有关。 6.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 三、护理措施 1、遵医嘱给予抗炎治疗,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鼓励病人咳嗽,指导病人正确咳嗽,促进排痰。痰量较多不易咳出时,按医嘱使用祛痰剂或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2 、改善呼吸状况对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治疗主要为改善呼吸功能。 1).合理用氧:氧疗非常重要,对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者,采用低流量持续给氧,流量

l~2L/min.提倡长期家庭输氧疗法,每天氧疗时间不少于15小时,特别是睡眠时间不可间歇,以防熟睡时呼吸中枢兴奋性更低或上呼吸道阻塞而加重缺氧。2).呼吸训练:缩唇呼气和腹式呼吸训练 四、饮食: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少吃产气食品,防止产气影响膈肌运动。应重视营养摄人,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五、心理护理:由于长期呼吸困难,病人容易丧失信心,多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护士应聆听病人的叙述,做好病人与家属及单位间的沟通,疏导其心理压力,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协助诊治。

慢阻肺健康教育

慢阻肺健康教育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的英文缩写,为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这种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二、引起慢阻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吸烟吸烟可损害支气管上皮纤毛、影响纤毛运动,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功能,降低局部抵抗力,还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和增加气道阻力。 2.大气污染氯、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化学气体或烟雾,二氧化硅、煤尘、灰尘和部分农作物粉尘等也对支气管有刺激和毒性作用,诱发慢阻肺。 3.感染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等病毒,以及肺炎链球菌和流感杆菌等病源微生物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和加剧的另一重要因素。 4.过敏因素过敏因素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5.其它气候变化,尤其是冷空气能引起黏液分泌增加,减弱支气管纤毛运动。老年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喉头反射减弱,呼吸道防御功能差,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缺乏也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增加。 三、如何发现慢阻肺? 靠对慢阻肺临床表现的警惕性和相应的检查。 慢阻肺患者多有明显的危险因素接触史,有不能完全逆转的气流阻塞,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起病,但也可不伴有临床症状,直到晚期才出现活动后气急、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主诉起病是由急性呼吸道感染开始的,有可能在此之前患者已有不被注意的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直到呼吸道感染等使早已减退的肺功能进一步恶化表现出气急、呼吸困难后才来就诊。有些以肺气肿为主要病变者初次就诊时往往主诉软弱、无力、体重下降,不仔细询问有时不易想到是慢阻肺的临床表现。为提高慢阻肺早期诊断率,对所有患咳嗽伴多痰、并有危险因素接触史者,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诊断和评估慢阻肺病情时,肺功能测定可作为一项"金"标准,能客观测定气流阻塞的程度。FEVl/FVC<70%,且在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80%时,可肯定患者有气流阻塞且不能完全逆转,应考虑慢阻肺诊断。X胸线片和胸部CT有助于鉴别类似于慢阻肺的其他疾病。心电图可发现有无心律失常、右心肥大。血气分析有助于判定有无呼吸衰竭,指导治疗。 四、慢阻肺有何危害? 慢阻肺可导致气道和肺的组织病理学破坏以及相应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黏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肺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在慢阻肺晚期出现的肺动脉高压是重要的心血管并发症,与肺心病的形成有关,提示预后不良。慢阻肺进展到一定程度即产生低氧血症,随后出现高碳酸血症和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慢阻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目前它是世界的第四位死因,估计在2020年将成为第3位死因。因此,可以讲慢阻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五、如何预防慢阻肺? 停止吸烟、减少职业粉尘和化学物品的吸入及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是预防慢阻

家庭氧疗 指征

家庭氧疗指征:即呼吸室内空气时,其动脉血氧分压<7.3 kPa(55 mmHg)或动脉血氧饱和度<0.88,这是长期氧疗最主要的适应证。 常用家庭氧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氧对人体非常重要,健康人在正常状态下,自然地呼吸空气,并利用其中的氧气,维持新陈代谢需要。在患病或某些异常状态时,就要在家中或诊所、医院通过一定设备吸入氧气。常用的吸氧方法有:(1)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这种吸氧方法设备简单,使用方便。鼻塞法有单塞和双塞两种:单塞法选用适宜的型号塞于一侧鼻前庭内,并与鼻腔紧密接触(另一侧鼻孔开放),吸气时只进氧气,故吸氧浓度较稳定。双塞法为两个较细小的鼻塞同时置于双侧鼻孔,鼻塞周围尚留有空隙,能同时呼吸空气,病人较舒适,但吸氧浓度不够稳定。鼻导管法是将一导管(常用导尿管)经鼻孔插入鼻腔顶端软腭后部,吸氧浓度恒定,但时间长了会有不适感且易被分泌物堵塞。鼻塞、鼻导管吸氧法一般只适宜低流量供氧,若流量比较大就会因流速和冲击力很大让人无法耐受,同时容易导致气道粘膜干燥。(2)面罩吸氧法:可分为开放式和密闭面罩法。开放式是将面罩置于距病人口鼻1~3厘米处,适宜小儿,可无任何不适感。密闭面罩法是将面罩紧密罩于口鼻部并用松紧带固定,适宜较严重缺氧者,吸氧浓度可达40%~50%,感觉较舒适,无粘膜刺激及干吹感觉。但氧耗量较大,存在进食和排痰不便的缺点。(3)经气管导管氧疗法:是用一较细导管经鼻腔插入气管内的供氧方法,也称气管内氧疗。主要适宜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间质纤维化等所致慢性呼吸衰竭需长期吸氧而一般氧疗效果不佳者,由于用导管直接向气管内供氧,故可显著提高疗效,只需较低流量的供氧即可达到较高的效果,且耗氧量很小。(4)电子脉冲氧疗法:是近年开展的一种新方法,它通过电子脉冲装置可使在吸气期自动送氧,而呼气期又自动停止送氧。这比较符合呼吸的生理状态,又大大节省了氧气。适宜鼻塞、鼻导管和气管内氧疗。(5)机械通气给氧法:即用各种人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利用呼吸机上的供氧装置进行氧疗。可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供氧浓度(21%~100%)。氧疗的氧源一般多用氧气钢瓶,并安装有压力表表明瓶内的储氧量,供氧时安装流量表,根据需要调节氧流量。大多数大医院现在采用中心供氧,开关设在墙壁上,更为方便。 吸氧的主要注意事项有:(1)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如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或缓解,心跳正常或接近正常,则表明氧疗有效。否则应寻找原因,及时进行处理。(2)高浓度供氧不宜时间过长,一般认为吸氧浓度>60%,持续24小时以上,则可能发生氧中毒。(3)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使病情恶化,一般应给予控制性(即低浓度持续)吸氧为妥。(4)氧疗注意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内保持37℃温度和95%~100%湿度是粘液纤毛系统正常清除功能的必要条件,故吸入氧应通过湿化瓶和必要的加温装置,以防止吸入干冷的氧气刺激损伤气道粘膜,致痰干结和影响纤毛的“清道夫”功能。(5)防止污染和导管堵塞,对鼻塞、输氧导管、湿化加温装置,呼吸机管道系统等应经常定时更换和清洗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吸氧导管、鼻塞应随时注意检查有无分泌物堵塞,并及时更换。以保证有效和安全的氧疗。 长期家庭氧疗的目标是希望通过氧疗使慢阻肺病人在休息、睡眠和活动时,不出现严重缺氧现象,消除慢性缺氧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如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肺动脉压和延缓肺心病进展等,最终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慢阻肺患者护理_查房

护理查房记录 科室:一科 时间:2015-06-17 地点:一科办公室 参加人员: 讨论性质:1.普通□ 2.特殊□疑难□危重□ 3. 死亡□ 查房对象: 1.床号:3:性别:男年龄:76岁住院号 2.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2.肺心病 3.心功能3级 4.高血压病3 级,极高危组 主持者:职务:带教职称:主管护师 记录者: 一、责任护士汇报病情及护理情况: 1.简要病情: 患者因“反复咳嗽、咯痰、喘息2余年,再发加重伴心悸、双下肢浮肿1月”于2015-6-9 9:43门诊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收住我科。入院时生命体征T:36℃ P96次/分 R24次/分 BP121/83mmHg SPO2:95%。患者在安静状态下亦觉喘息、气促。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180/110mmHg,近期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mg/d”,血压控制尚可。吸烟40余年,2-3支/天,已戒烟3余年。患者自起病以来,饮食、睡眠稍差,小便量少(600ml/d),大便正常。压疮评分19分,跌倒评分4分,导管评分0分。近2天24h入量:1600ml-1800ml (输液量:952ml),出量:1100ml-1200ml。 2、治疗原则: ①予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持续低流量吸氧2升/分(22h/d),遥测心电监 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22h/d)。 ②急查血气分析、血生化、心肌酶等,完善相关检查。 ③.予“头孢甲肟”抗感染,“多索茶碱”平喘、“溴已新”祛痰、“谷红” 改善血供。控制液体量,呋塞米利尿以减轻心脏负荷。(利尿药应用后可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痰液黏稠不易排痰和血液浓缩,应注意预防) 3、入院后辅助检查结果 ①2015/6/9 10:58:11 急诊血气相关参数分析: PH值:7.457、氧分压:96.9mmHg、二氧化碳分压39.8mmHg。 ②2015/6/10血化验结果示:超敏C反应蛋白:6.9mg/L(0-6)提示:感染。血生化:尿酸:531umol/L(202-416)提示:痛风可能、钾:3.0mmol/L(3.5-5.3)。高敏肌钙蛋白T:0.021ng/ml(0-0.014),红细胞沉降率测定:65mm/h(0-15)

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随着大气污染和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家用制氧机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逐渐增多,对这些患者实施家庭氧疗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其住院次数及对医院的依赖性,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家庭氧疗易受患者及其家属接受,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持续低氧血症的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氧疗,对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有显著疗效。 1家庭氧疗步骤 家庭氧疗的氧源通常以压缩氧气瓶为主,采用鼻塞给氧法。在对患者实施家庭氧疗前,应帮助患者家属掌握鼻塞给氧法的操作方法,防止因使用不当而引起意外。 1.1合理选择吸氧时间对严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明确肺功能异常、氧分压持续低于60mmHg的患者,每日应给予15h以上的氧疗;对部分患者平时无或仅有轻度低氧血症,在活动、紧张或劳累时,短时间给氧可减轻“气促”的不适感。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真正做到每天吸氧在15h以上的很少,并且绝大多数患者在家自行决定氧流量。患者把每日吸氧15h当作最高目标,而不知15h是每日必须达到的最低值。 1.2注意控制氧气流量一般为1~2L/min,且应调好流量再使用。因为高流量吸氧可加重慢阻肺患者的二氧化碳蓄积,引发肺性脑病。 1.3注意氧气的湿化从压缩瓶内放出的氧气湿度大多低于4%,低流量给氧一般应用气泡式湿化瓶,湿化瓶内应加1/2的冷开水。 1.4观察用氧效果患者在氧疗期间,家属应询问其自觉症状有无改善,观察其:①呼吸是否平稳,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是否正常;②脉搏是否较前缓慢;③精神状态是否有好转;④发绀是否有减轻或消失。家属还可与医院联系,请求医务人员为患者作血气分析。 2适应人群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水肿或意识恍惚等低氧血症征象,或血气分析氧分压低于60mmHg者,合理使用氧疗,可以改善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增强活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心绞痛发作,脑血管痉挛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期,都可以配合家庭氧疗。煤气中毒入院前抢救,也离不开氧疗。李尉珍等调查结果表明在家能吸氧15min/d~2h/d的人数仅占20%。杨文兰等调查发现氧疗的目的绝大多数患者(87.1%)是为改善胸闷气急症状,仅有2.5%是以保健为目的。其实,家庭氧疗的最终目的是减慢病程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不仅仅是用来改善症状。 3安全用氧注意事项 3.1防震搬运氧气筒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拖、拉、滑动及摔倒,氧气筒最好安置在氧气架上,无氧气架时可用皮带把氧气筒紧系在床头上。 3.2防火室内严禁使用明火,避免静电产生,氧疗期间患者最不宜穿纯棉制的衣服,化纤、丝、毛织物尽量避免穿着,以防静电产生,患者在吸氧期间,绝对禁止抽烟,家属应将患者床头的烟和打火机拿掉,并在吸氧室内贴上“禁止吸烟”字样,以引起患者和探视者的重视,长期吸氧患者家中最好备一个灭火器。 3.3防热氧气筒应置于阴凉处,氧气筒与热源如暖气设备的距离不得少于1m。以防瓶受热致瓶内压力升高而导致氧气筒爆炸。 3.4防油输氧装置上的阀门、开关,接口处严禁涂擦油剂,也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氧疗期间,患者鼻腔黏膜干燥,口唇干裂时也不得使用油剂予涂抹,鼻黏膜干燥时可用红霉素眼膏均匀地涂抹于鼻孔内,口唇干裂时可用棉签蘸温水予湿润,禁止在氧疗期间用酒精为患者行按摩及擦浴,因为酒精和油都是易燃物绝对不能与高浓度氧接触。

呼吸兴奋剂结合氧疗治疗慢阻肺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0例

呼吸兴奋剂结合氧疗治疗慢阻肺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0例 发表时间:2016-05-21T10:08:02.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作者:宋福莲钱源 [导读]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城市污染的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攀升的趋势。 宋福莲钱源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慢阻肺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使用呼吸兴奋剂结合氧疗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慢阻肺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兴奋剂结合氧疗治疗的方式,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呼吸兴奋剂结合氧疗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兴奋剂;氧疗;慢阻肺加重;Ⅱ型呼吸衰竭;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173-02 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城市污染的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攀升的趋势,有研究发现该疾病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0%左右。作为慢性的进展性疾病,慢阻肺不但患病的人数多,而且死亡率也较高[1]。当COPD急性加重时病情重、住院时间长、花费重、处理不当往往合并慢性呼吸衰竭,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在本次研究中,对慢阻肺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了呼吸兴奋剂结合氧疗的治疗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80例,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在60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10.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版的copd中制定的诊断标准,并伴随有急性加重期的呼吸衰竭表现。经检查发现,患者的血氧分压低于了60mmHg,二氧化碳分压均高于50mmHg。排除年龄高于80岁的患者,排除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出现病变患者。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祛痰、平喘、通畅气道、改善通气等治疗,同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利尿、强心治疗,维持患者体内的微环境平衡。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兴奋剂结合氧疗治疗的方式。给予0.25g~0.5g可拉明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结合经气管导管的氧疗法。治疗的时间均为10天。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进行统计和对比。疗效标准:有效标准: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到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血气分析中Hp升高,且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无效标准:患者的主要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加重,血气分析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_+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经过治疗,对照组33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2.5%;观察组37例有效,92.5%,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作为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气道的慢性炎症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肺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3]。有研究发现,小气道黏膜内的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与一秒用力呼吸容积有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呼吸道的炎症能够引发呼吸道出现阻塞或高反应,这是因为呼吸道阻塞会造成气流不畅,而气流不畅的发展会反过来加重呼吸道阻塞的程度,由于具有可逆性,因此会出现气道高反应[4]。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了呼吸兴奋剂结合氧疗的治疗方式,研究的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出现呼吸衰竭通常是因为气道的阻力增加,肺动力过渡充气,导致呼吸纤维拉长,降低了本身的收缩效率,引发呼吸肌负荷,加重了呼吸肌的疲劳,严重者就会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急性加重期时,患者的呼吸肌会出现疲劳和负荷,引发咳痰无力、肺部感染、呼吸道不畅,造成血氧分压下降,同时提高了二氧化碳分压,而当血样分压低于了60mmHg、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时,就会引发缺氧致呼吸衰竭,严重者就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可拉明属于呼吸兴奋剂,能够通过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加深并加快呼吸,提高延髓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而如果呼吸中枢处于抑制状态则更能够发挥出兴奋的作用[5]。而氧疗法则通过导管经鼻将氧气送入患者的呼吸道中,改善患者的肺通气,而且氧气的流量较低,具有低消耗、舒适度高、患者易接受等特点。 综上所述,在慢阻肺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呼吸兴奋剂结合氧疗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长期家庭氧疗对慢阻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

长期家庭氧疗对慢阻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6-20T16:44:19.85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作者:姚玲莉 [导读] 探讨长期家庭氧疗对慢阻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 湖南武冈展辉医院湖南武冈 422400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对慢阻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出院后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出院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长期家庭氧疗。利用CAT评分和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结果:两组患者的CAT评分在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均有所降低,其中以研究组的降低更为显著(P<0.01)。另外,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为4.0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的家庭氧疗能够有效提高慢阻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长期家庭氧疗;慢阻肺疾病;生存质量;生存期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long-term home oxyge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the effect of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Methods:in May 2014 to June 2015 treated 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pd stabilization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s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ll the 49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take regular treatment after discharge,the team after discharge in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on the basis of long-term home oxygen therapy. Using CAT scores and case fatality rat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after discharge. Results: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CAT score at discharge after 3 months,6 months after discharge,in which study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 < 0.01). In addition,after six months,the team case fatality rate of the patients was 4.08%,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the long-term home oxygen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rolong the survival period,is worth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long-term home oxygen therapy,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临床主要表现为咳痰、气促、喘息等症状[1]。该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肺泡、肺血管、气道等造成损伤,而且还会对肺外组织,如心脏、骨骼肌、骨骼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有关实验研究表明,除了临床的常规用药,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辅助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2]。为进一步探讨长期的家庭氧疗对慢阻肺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在出院时进入稳定期,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9例。其中研究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18~78岁,平均(55.31±7.56)岁,病程1~14年,平均(5.26±3.25)年;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21~79岁,平均(54.78±7.85)岁,病程2~13年,平均(5.41±3.22)年。排除严重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数据和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停止供氧,仅给予常规治疗,即服用抗炎药物[3]。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长期的家庭氧疗。患者使用双侧鼻导管进行吸氧,氧流量为1~2L/min,每日吸氧时间为15h,保证夜间不间断吸氧。3个月和6个月后,对患者随访评价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慢阻肺评估测试(CAT)的得分并进行分析比较。②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发生病死的人数并进行比较。 1.4 评定标准 根据慢阻肺评估测试(CAT),对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评估。CAT的问卷内容包括咳痰、胸闷、咳嗽、爬坡或者上楼的感觉、外出信心、乏力、睡眠、家务活动,每项内容的评分范围为0~5分,分数越高则代表相应的能力越差。将这8个项目相加得到总得分作为对生活质量的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CAT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CAT评分在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均有所降低,且以研究组患者的降低更为显著,(P<0.01)。数据见表1。

2019年慢阻肺病人的预防及护理

慢阻肺病人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结合慢阻肺病人的病因、预防来说明。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个慢性疾病,通常以老年人发病居多,通过对各种发病机制的解析来一一说明它的致病因素,因此对临床上已发病或未发病的老年人进行警示,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关键词】异常炎症预防生活护理现有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大城市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为第四位,估计全国每年因慢阻肺死亡的人数达100万,可见该病在我国不容小觑,因此,加强我国慢阻肺防治研究的任务显得非常迫切。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该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阻为特征,其气流受阻常呈进行性加重,这与肺组织对吸入的有害气体和颗粒产生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较为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一种,通常并不为人所重视。慢阻肺患者由于病程迁延和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呼吸功能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可导致病人呼吸衰竭而死亡。慢阻肺是一种顽疾,严重危及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该病对人体的伤害很大,严重时甚至危及到人们的生命。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如下:1.蛋白酶一抗蛋白酶失衡: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抗蛋白酶对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具有抑制功能。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能产生与吸烟无关的慢阻肺。3.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损伤气

道粘膜和其细胞毒作用,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粘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4.感染:感染是慢阻肺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是本病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病毒主要为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葡萄球菌为多见。5.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粘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支气管粘 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容易继发感染,慢性炎症及吸烟刺激粘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预防也是起到关键的作用。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冬季有保暖设备,避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受凉感冒以免加重病情。注意卧床休息,心脏病有呼吸衰竭者更应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普通饮食,病情重者给半流质饮食,有心衰和水肿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给予低盐饮食。避免吸入有害煤烟粉尘和有刺激性气体,有吸烟嗜好者劝其戒烟。明显缺氧患者给予吸氧,有二氧化碳潴留者采用鼻导管低流量持续给氧,浓度25%~30%,流量1.5~2L/分。由于老年人身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尤其是患有阻塞性肺病的老年人,更容易生病,因此患有阻塞性肺病的老年人更应该注意日常的身体保健,由于受阻塞性肺病的影响,患有阻塞性肺病的老年人的保健措施会与普通老年人有所不同。患有阻塞性肺病的老年人,生活护理应注意以下七点:1.预防感冒:避免感冒,能有效地预防阻塞性肺病

慢阻肺应该多采用家用制氧机进行氧疗

慢阻肺应该多采用家用制氧机进行 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呼吸道疾病,是老百姓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其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慢阻肺病程呈进行性加重,患者的呼吸功能渐进下降,将严重影响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目前,所有治疗慢阻肺的药物,如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类药物,都不能逆转疾病进展,只能改善症状和减少并发症,控制病程。但有两种方法,不仅能延长病人的寿命,而且能改变慢阻肺病人的生命质量,那就是戒烟(针对有吸烟史的病人)和氧疗。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显示,长期家庭氧疗是唯一能提高COPD 患者生存率的治疗手段。 长期家庭氧疗的主要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减少呼吸功以及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和逆转缺氧所致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同时尽量保持患者的活动能力。对伴有慢性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需要长期低流

量吸氧,每天连续吸氧时间不得少于15小时。 在国外,氧疗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医生根据明确的氧疗指征、具体的疾病诊断,开具氧疗处方,由专业氧疗服务机构或医疗机构提供规范化的氧疗服务。目前在我国,长期家庭氧疗尚未纳入国家卫生健康保障体系,很少有相应的机构能够提供规范化的氧疗服务。 根据美国胸科协会(ATS)与欧洲呼吸病协会(ERS)共同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符合医用氧疗标准的家庭供氧装置有三种: (1)压缩氧气钢瓶; (2)分子筛制氧机; (3)液态氧气系统。 国际规定应用于氧疗的分子筛制氧机必须符合国际标准ISO8359或美国标准F1464-96。 市面上其他原理的制氧设备如化学制氧器、膜制氧机(海氧之家)等,制氧浓度仅30%,而真正符合氧气治疗的医用氧气浓度必须要在90%以上才能起到治疗作用,此类产品因为无法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只能用于保健,不能用于氧气治疗。由于国内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部分厂家缺少社会责任感,甚至混淆吸入氧浓度和氧气浓度的概念,声称高浓度氧气有害身体

慢阻肺患者的制氧机使用方法

如何根据病情状况,确定每天氧疗时间: 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每天氧疗时间最好在15小时以上,具体时段不限; b.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栓等)、颈椎病患者建议每天分早晨、下午、晚上三次吸氧,每次吸氧1小时左右; c.糖尿病人建议每日吸氧2-4次,每次1-2小时,分别安排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 d.失眠患者最好在临睡前吸氧30-60分钟; e.宫内胎儿窘迫型孕妇可每天早上起床后及晚上临睡前各吸1小时的氧; f.亚健康状态、美容每次吸氧在30分钟左右,一天1-2次; g.重病患者、抢收救病人需要24小时不间断。 1)何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类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因此类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气管阻塞、呼吸不畅,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英文缩写为COPD。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发展规律如何? 慢阻肺如果病情控制不到位,身体将呈持续性不可逆式进行性发展,通常由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发展到肺气肿,再发展到肺心病,肺心病又常因急性感染发作,诱发心功能衰竭、肺功能衰竭,此时如抢救不及时,常易导致死亡。 3)慢阻肺患者的直接后果—缺氧 慢阻肺一方面由于气管、支气管收缩,管腔内分沁物增多,导致呼吸

道阻塞,呼吸不畅;另一方面由于小支气管和肺泡大量破坏,造成换气功能发生障碍;以上两方面直接导致患者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4)慢阻肺患者缺氧的主要危害 氧气是人体的生命之源,是人体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慢阻肺患者因呼吸功能障碍导致身体处于长期慢性缺氧状态,从而对身体造成诸多损害:造成机体代谢效率降低,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加重病情,甚至需要经常住院治疗;引起心脑血管系统病变,加重高血压,造成心律失常,引起或加重心力衰竭,诱发脑血栓,并可产生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如失眠、智力下降、记忆力下降、行为失常、个性改变等;引起其它组织器官出现缺氧性病变,如引起肝细胞水肿、变性和坏死,使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诱发肝纤维化,使肝脏缩小,肝功能障碍;使肾血管收缩,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而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使得整个身体状况进入一种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状态。 5)慢阻肺患者病情控制与康复的最有效方法—氧疗: 吸氧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延长寿命:医学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家庭氧疗的慢阻肺患者,寿命明显高于未作家庭氧疗的患者。 吸氧能提高全身和呼吸道局部的免疫能力,减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避免急性肺功能及心功能衰竭。医学资料统计表明,慢阻肺病人在坚持进行家庭氧疗后,因呼吸道并发症而需要急诊就医的次数或住院的平均天数都有明显减少,病情亦较轻,而且服药减少,可避免长期住院带来的费用负担,照顾麻烦等许多问题。

2021年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欧阳光明(2021.03.07) 家庭氧疗的办法及注意事项 随着年夜气污染和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家用制氧机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逐渐增多,对这些患者实施家庭氧疗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其住院次数及对医院的依赖性,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承担及改良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家庭氧疗易受患者及其家属接受,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继续低氧血症的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氧疗,对改良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有显著疗效。 1家庭氧疗步调 家庭氧疗的氧源通常以压缩氧气瓶为主,采取鼻塞给氧法。在对患者实施家庭氧疗前,应帮忙患者家属掌握鼻塞给氧法的操纵办法,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引起意外。 1.1合理选择吸氧时间对严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明确肺功能异常、氧分压继续低于60mmHg的患者,每日应给予15h以上的氧疗;对部分患者平时无或仅有轻度低氧血症,在活动、紧张或劳累时,短时间给氧可减轻“气促”的不适感。在实际操纵中,由于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真正做到每天吸氧在15h以上的很少,并且绝年夜大都患者在家自行决定氧流量。患者把每日吸氧15h看成最高目标,而不知15h是每日必须达到的最低值。 1.2注意控制氧气流量一般为1~2L/min,且应调好流量再使用。因为高流量吸氧可加重慢阻肺患者的二氧化碳蓄积,引发肺性脑病。

1.3注意氧气的湿化从压缩瓶内放出的氧气湿度年夜多低于4%,低流量给氧一般应用气泡式湿化瓶,湿化瓶内应加1/2的冷开水。 1.4观察用氧效果患者在氧疗期间,家属应询问其自觉症状有无改良,观察其:①呼吸是否平稳,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是否正常;②脉搏是否较前缓慢;③精神状态是否有好转;④发绀是否有减轻或消失。家属还可与医院联系,请求医务人员为患者作血气阐发。 2适应人群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呈现呼吸困难、发绀、水肿或意识恍惚等低氧血症征象,或血气阐发氧分压低于60mmHg者,合理使用氧疗,可以改良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增强活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心绞痛爆发,脑血管痉挛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期,都可以配合家庭氧疗。煤气中毒入院前抢救,也离不开氧疗。李尉珍等调查结果标明在家能吸氧15min/d~2h/d的人数仅占20%。杨文兰等调查发明氧疗的目的绝年夜大都患者(87.1%)是为改良胸闷气急症状,仅有2.5%是以保健为目的。其实,家庭氧疗的最终目的是减慢病程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不但仅是用来改良症状。 3平安用氧注意事项 3.1防震搬运氧气筒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拖、拉、滑动及摔倒,氧气筒最好安顿在氧气架上,无氧气架时可用皮带把氧气筒紧系在床头上。 3.2防火室内严禁使用明火,避免静电产生,氧疗期间患者最不宜穿纯棉制的衣服,化纤、丝、毛织物尽量避免穿戴,以防静电产生,患者在吸氧期间,绝对禁止吸烟,家属应将患者床头的烟和打火机

慢阻肺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

慢阻肺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 许多患者都不太了解慢阻肺这个疾病,其实慢阻肺是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了,对人体有很大的损害,那么大家对于慢阻肺了解多少呢?大家知道慢阻肺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吗?今天就给大家介绍慢阻肺 的治疗,告诉大家慢阻肺的护理方法是什么。 慢阻肺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我们可以利用药物治疗来预防以及控制慢阻肺的症状,用药物来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逐步增加治疗,如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则应在同一水平维持长期的规律治疗。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支气管舒张剂 因为支气管舒张剂可以很好的放松我们的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缓解气流受限,是控制慢阻肺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短期按需应用可缓解症状,长期规则应用可预防和减轻症状,增加运动耐力,但不能使所有患者的FEV1得到改善。与口服药物相比,吸入剂的不良反应小,因此多首选吸入治疗。 我们可以使用的支气管舒张剂有许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及甲基黄嘌呤类,根据药物作用及患者的治疗反应选用。定期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价格较为低廉,但不如长效制剂使用方便。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与作用时间的药物可以增强支

气管舒张作用,减少不良反应。联合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和(或)茶碱,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健康状况。 β2-受体激动剂 主要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为短效定量雾化吸入剂,数分钟内起效,15~30min达到峰值,疗效持续4~5h,每次剂量100~200μg(每喷100μg),24h内不超过8~12喷。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按需使用。福莫特罗(formoterol)为长效定量吸入剂,作用持续12h 以上,较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更有效且使用方便,吸入福莫特罗后1~3min起效,常用剂量为4.5~9μg,每日2次。 茚达特罗(indacaterol)是一种新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xx 年7月已在我国批准上市,该药起效快,支气管舒张作用长达24h,每日1次吸入150或300μg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 抗胆碱药 主要品种有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气雾剂,可阻断M胆碱受体,定量吸入时开始作用时间较沙丁胺醇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慢,但其持续时间长,30~90min达最大效果,可维持6~8h,使用剂量为40~80μg(每喷20μg),每日3~4次,该药不良反应小,长期吸入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健康状况。 噻托溴铵(tiotropium)是长效抗胆碱药,可以选择性作用于M3和M1受体,作用长达24h以上,吸入剂量为18μg,每日1次,长

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定稿版

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 事项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随着大气污染和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家用制氧机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逐渐增多,对这些患者实施家庭氧疗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其住院次数及对医院的依赖性,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家庭氧疗易受患者及其家属接受,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持续低氧血症的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氧疗,对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有显着疗效。 1家庭氧疗步骤家庭氧疗的氧源通常以压缩氧气瓶为主,采用鼻塞给氧法。在对患者实施家庭氧疗前,应帮助患者家属掌握鼻塞给氧法的操作方法,防止因使用不当而引起意外。 1.1合理选择吸氧时间对严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明确肺功能异常、氧分压持续低于60mmHg的患者,每日应给予15h以上的氧疗;对部分患者平时无或仅有轻度低氧血症,在活动、紧张或劳累时,短时间给氧可减轻“气促”的不适感。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真正做到每天吸氧在15h以上的很少,并且绝大多数患者在家自行决定氧流量。患者把每日吸氧15h当作最高目标,而不知15h是每日必须达到的最低值。 1.2注意控制氧气流量一般为1~2L/min,且应调好流量再使用。因为高流量吸氧可加重慢阻肺患者的二氧化碳蓄积,引发肺性脑病。 1.3注意氧气的湿化从压缩瓶内放出的氧气湿度大多低于4%,低流量给氧一般应用气泡式湿化瓶,湿化瓶内应加1/2的冷开水。 1.4观察用氧效果患者在氧疗期间,家属应询问其自觉症状有无改善,观察其:①呼吸是否平稳,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是否正常;②脉搏是否较前缓慢;③精神状态是否有好转;④发绀是否有减轻或消失。家属还可与医院联系,请求医务人员为患者作血气分析。 2适应人群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水肿或意识恍惚等低氧血症征象,或血气分析氧分压低于60mmHg

慢阻肺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休息和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必要时取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 2.鼓励患者缓慢深呼吸。 3.保持病室安静和整洁,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4.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心功能不全时进食不要过饱,限制钠的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 5.氧疗:呼吸困难者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 1-3L/min,当严重低氧血症而无二氧化碳潴留可适当增加吸氧浓度。 二、对症护理 1.咳嗽、咳痰、喘憋 1.1 协助患者排痰,指导患者咳嗽时坐起,身体前倾,给患者拍背鼓励其将痰咳出。 1.2 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 1.3 祛痰止咳:常用化痰药有沐舒坦(氨溴索)、标准桃金娘油(吉诺通)、糜蛋白酶等。 1.4 雾化吸入:可选用化痰药、解痉平喘药进行雾化治疗。 1.5 观察用药后痰液是否容易咳出及痰液的变化。 2.呼吸困难 2.1 选择正确的氧疗方法。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按医嘱正确给予药物治疗。 2.4 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高热 3.1 根据症状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3.2 观察用药后患者体温是否下降,咳嗽咳痰是否减轻和消失,

肺部罗音是否消失,同时关注抗生素的副作用。 3.3 给予物理降温和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三、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咳、痰、喘症状、发作时间及诱发因素,尤其是痰液的性质、量和颜色。 2.注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的变化,定期检测和记录,急性期注意观察呼吸困难、紫绀、心悸、胸闷、烦躁、表情淡漠、精神错乱、神志恍惚、嗜睡、昏迷等肺脑的表现。 3.并发症的观察 3.1 气胸:观察有无胸痛、咳嗽、气急、呼吸困难等。 3.2 Ⅱ型呼衰: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紫绀、精神神经症状等。 3.3 肺源性心脏病:观察有无心悸、气短、尿少、下肢浮肿等。 四、健康教育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及上呼吸道感染,及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3.尽量少去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避免刺激性气体、烟雾、灰尘和油烟等。 4.吸烟者戒烟。 5.重视营养的摄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6.进行呼吸肌功能的锻炼,指导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 7.家庭氧疗,吸氧15小时/天以上。 8.药物名称、剂量、作用、用法、副作用宣教。 9.定期门诊随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