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活力营造

城市的活力营造
城市的活力营造

香港的一趟行走,之前对于城市思考的种种,在“城市设计美学”课程结束的论文考察作业中终于以这么一篇自我感觉还不错的论文作结,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自己走过的城市,有爱也有恨,理想中的城市是怎么一个样子?我可以想象,但无法营造,也无法想象未来城市的样子。我喜欢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具有活力与可亲的城市——

文章很长,很枯燥,不过,还是希望有人能够喜欢。

城市的活力营造

作者:有栖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平庸与乏味、同质与均一的城市空间,试图归纳影响城市空间活力的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提升城市空间活力的重要性以及空间活力的设计原则,并通过分析在这些因素营造下的实际案例对城市空间带来的影响,城市居民在对此空间所持的态度。最后总结出营造城市空间活力的一般思路。

【关键词】城市空间,活力,案例分析

一.当前城市空间的发展现状

1.城市空间与城市活力的释义

城市空间在本文中是指为容纳某些活动而特意或不自觉形成的,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用的并且是易于进入的空间。城市空间不仅包括城市公共空间,还包括城市空置空间。具体为街道空间、公园、广场、海滩、河流绿地、公共场馆、居住区户外场地、废弃的旧建筑场所等。城市空间是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提供休息、交往和娱乐的场所。

城市活力即城市旺盛的生命力,即城市提供市民人性化生存的能力。它涵括了凯文·林奇与简·雅各布斯对城市活力的定义。城市空间的活力最终追求的是营造出一个充满趣味性与丰富性的空间场所,使得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得到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满足。

2.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城市的活力空间不足,无法满足各年龄层的人们对各自不同空间的需要。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对于一个青年乐队,常常无法找到一块练习与展示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于一群自行车爱好者,无法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场地;对于一个喜欢闵想的人,无法找到一片安谧的空间;对于一群三五知己,无法找到一片谈天说地而无人打扰的聊天空间……

城市空间的街道、公园、广场等同质和均一性严重,缺少个性,空间尺度脱离“人体尺度”而显得空旷,缺乏人性化设计,使人不“易”进入。城市公共空间与空置空间的界限明显,而公共空间设施陈旧,缺乏趣味性、亲近性与艺术性以及人们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水平不高;空置空间的再利用没有受到重视,严重浪费了城市空间。导致城市空间的品质低下,而有限的城市空间又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城市人口对其的需求。随着当前城市居民个人素质与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要求有高品质的生活环境,而城市空间便是除了居家环境外人们接触最多的环境,此时,城市空间的活力便成了引导一个活力城市的标杆。

3.城市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空间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的部分,是城市特色的魅力展示场所。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的“城市活力分析”、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以及伊恩·本特利的“城市的人性化生活”等理论,都对营造富有活力的、个性特出的城市空间的意义作了积极的探讨。

从本质上来看,城市空间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不同年龄层的人们可以很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而且容易进入,可以随意使用,也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的自己喜欢的空间里去。城市空间可以是单独功能的,也可以是交混功能的场所空间,无论是单独的还是交混的,城市的活力空间都意味着能够满足人的意图,并不断地多次地深入到城市的空间里去,以求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的心里需要。为此,我们就必须从各方面寻求解决这种复杂性与矛盾性的方法,通过优化设计而营造的城市空间,丰富人们交往的场所,满足不同需要,以求提高城市空间的品质,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城市空间的活力因素

一个被称赞的城市空间是以富有活力为特点,并能自我完善,推陈出新。要使得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需要在城市提供的空间下(无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空置空间)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城市空间的活力因素——“空间尺度”、“交通可达度”、“交混功能”、“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公共文化活动”等。

1. 空间尺度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长、宽、高等量度和范围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广延性和扩张性的表现。城市空间要考虑空间秩序的问题,从一个空间运动到另一个空间时人对空间的体验(如渗透、转换、导向等)。这种空间序列的连续和完整,可以保证人的行为活动和视线不被打断,从而实现人对城市的体验。城市空间的设计是以尺度来参照分类的。

尺度,既是空间设计的手段,也是空间设计的原则,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适合人们需求的尺度效果。有时,“超尺度”是为了某种非凡的使用功能或为了取得某些特定效果而不得不采用的。但是,当前城市一些广场空间的设计就片面采取巨大的尺度来营造“宏伟”效果,那不但不是活力的表现,而且还会造成荒芜的景象,人不“易”进入。所以,城市的空间首先得“尺度宜人”,但凡“人性的场所”都是具备“人体尺度”的。

国内城市人口众多,为达到“宜人的场所空间”而又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就得从数量上而不是尺度上来追求达标。

2. 交通可达度

当今城市的发展面临的是不段扩张的局面,对交通的依赖程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城市的活力空间吸引了人们的兴趣,于是产生了交通;有了交通,才使得人们到达城市活

力的空间成为可能。例如位于广州郊区的新广州体育馆,其对面的云溪生态公园也同属体育馆的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之前由于从市区经过这里的公交车辆不多,到公园休闲娱乐的仅仅是附近几个居住区的市民,随着市区公交车辆的经过,来自各区的人流激增。

3. 单一功能与交混功能并重

对于城市空间的使用,适当的密度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城市中所受的限制较大,有时无法达到一种统一的空间使用功能,这就需要我们在空间的设计上注意单一功能与交混功能的并重,而且国外城市空间开发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两种功能的划分十分有必要。

各种分散的单一功能的城市空间满足了各种小群体的需要,而且不至于空间的过大导致人数的过分庞大;而交混功能的城市空间一般来说空间范围较大,它所容纳的人数较多,适当的高密度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不同种类的人们在同一空间中相遇,大大地激发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空间变得复杂多变、富有生气。例如深圳世界之窗主题公园的单一游玩功能和纽约市花旗中心的下沉广场,在这里,广场充当了交通节点、市民散步、青少年运动、街头卖艺者展示、公共文化活动等的交混角色。

4. 公共设施

依赖城市而存在,作为城市空间场所的附属服务品,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各种活动之需,健全的公共设施是营造活力空间的基本条件。包括座椅、路灯、邮筒、便利店、报亭、垃圾箱、公交站牌、路标、城市地图栏、电话亭、公共卫生间、治安亭等。公共设施的设计建造还要考虑到“人性化”,为残疾人消除不利的各种障碍。创造出平等使用的城市空间,让全民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5. 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是指城市的环境小品,是街道空间和景观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例如,六本木之丘的公共艺术与街道家具,由日本设计师内田繁策划,结合十位国际设计师联合以“在城市中创造一个彷如进入森林般的休憩想象”为理念出发创作的十一件街道

座椅及一座巴士站亭,创造了街道空间的另类想象,让六本木的街景增添了活泼的色彩与浪漫高雅、风情万种的魅力。

6. 公共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是营造城市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如同人对自身素质的不断追求一样,城市空间也同样需要各种艺术活动的感染和熏陶。从城市自身的角度看,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极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活动不但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而且是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方法。

例如深圳一年一度的集文化产品博览、文化产业要素交易和文化产业信息交流于一体“文博会”;西班牙每年一次的奔牛节,那自由奔放的狂欢场面让游人惊叹不已;澳门一年一度的体坛和车坛盛事格兰披治大赛等等。

三.城市空间的活力设计原则

营造城市活力的城市设计原则对指导城市活力研究十分重要,交混原则、公共生活原则、自组织原则,这三个原则与营造城市活力关系密切,是城市活力建构的重要指导。

1.交混原则

“交混”是相对单一而言,主要以功能之间的关系作为基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以一定的关系组合在一起,被共同使用时,就称之为功能交混,功能交混主要表现在城市空间混合使用,有学者说道“如何在城市中系统地形成具有多样用途的空间,是决定未来城市质量的关键。交混原则基于城市设计视觉向度的形态表达是形态风格交混;在信息化时代,形态风格交混产生的信息交叉流所产生的视觉兴奋,往往成为激发人们行为感应的触媒,从而激发出城市的活力。

交混原则在当前城市空间中已大量运用,例如屈米设计的拉维莱特公园的多功能使用交混原则;

城市综合体的整体开发;六本木山的城市空间混合使用中心;人车交融的街道;新城与旧城的和谐结合等。

2.公共生活原则

城市的本质是人的聚集,这是城市具有活力的真正原因。只有激发出人在城市公共生活中的活动,城市活力才可能真正展现。人的城市生活分为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而城市活力研究的重点是城市公共空间,因而以人为主体的公共生活便成为关注的重点;而公共生活的营造又在于城市公共性的确立,城市公共性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公共生活原则在城市空间的活力设计中主要体现在步行区(如广州、武汉的滨江路)、组织多种活动事件的广场(如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组织城市生活的街区(如深圳的大芬油画村)、双尺度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等。

3.自组织原则

自组织的概念是指自发的发展形成的某种结构,这种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环境的变化具有适应的能力,其本质在于结构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反馈机制,在一定范围内体现出主动性的适应。自组织原则是城市作为生命体所具有的特征之一,城市作为生命体是城市具有活力的重要前提。

自组织理论在城市研究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耗散结构理论,它认为城市要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及非线性特征,这样才能促进城市信息能量等的不断交换。这种自组织机制也启发我们应发挥城市设计的触媒作用,在城市空间开发中找准可激发城市活力的触媒,利用这些新触媒元素的介入,激发周围元素,使整个地区在新触媒元素作用下,呈现出一个活力蓬勃的新城市空间实体。自组织原则在当前国内城市空间的活力设计中最明显的就是北京798艺术社区的崛起,上海的苏州河畔、田子坊等。

四.实际案例分析

1.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建造于“解构主义”的年代。1982年,举办了国际性的公园设计竞赛,最后,建筑师屈米的方案获奖中标。在此竞赛中,屈米提出一个新的设计方法体系,即在严格的方格网的控制下,运用相对简单且相对独立的点状结构,线状结构和面结构进行叠加。在叠加的过程中,衍生出不可知的结构形态,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冲突,各有差别的状态。设计强调无中心、多系统、不稳定和持续变化,主张多元,主张模糊地带。

公园面积约55公顷,乌尔克运河把公园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北区展示科技与未来的景象,南区以艺术氛围为主题。公园由点、线、面三种要素叠加,可以互相关联,也可以单独成一系统。26个红色的构造物形成点状的结构,有些仅作为点的要素存在,有些点则作为信息中心、小卖饮食、咖啡吧、手工艺室、医务室之用。线的要素有长廊、林荫道和一条贯穿全园的弯弯曲曲的小径,小径联系起公园的十个主题园。面的要素就是十个主题园,包括镜园、恐怖童话园、风园、雾园、竹园等。其中有专门为孩子设计游乐园区;有为青年聊天、聚会、开小型演奏会设计的空间;有为思想者设计的冥想“世界”;也有为大众设计的公共空间。拉·维莱特公园是开放的城市绿地,游人可以自主进入,公园中任何时候都充满着各种年龄、各种背景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青年人在草地上踢球、在铺地上玩滑轮;儿童在主题园中游戏;老人在咖啡店外的大遮阳伞下品咖啡;来自各地的游客或徜徉在绿荫与阳光中,或参加公园安排的丰富活动……城市空间的活力由此得以展现。

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城市活力空间所需要具备的元素与设计原则,因此有人说它不仅是一个有活力的、吸引人的公园,而且还是一个场所,一个充满城市活力的客厅!公园在建造之初,它的目标就定为:一个属于21世纪的、充满魅力的、独特并且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公园。既要满足人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同时又是体育运动、娱乐、自然生态、科学文化与艺术等

诸多功能交混的开放性的绿地,并且成为各地游人的交流场所。

2.上海——新天地广场

新天地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淮海中路南面,以其上海石库门弄堂的独特海派文化风韵和格调时尚的中外餐厅、茶坊和艺术展廊等,成为上海最吸引人的一处文化休闲场所。交通的可达性保证了新天地广场成为上海一个重要公共场所的可能。从空间尺度上看,通过对原有狭窄、拥挤的里弄空间进行疏通整合,形成步行街、广场等开敞空间,使得整体空间格局疏密有致、收放自如,同时,还着重把具有石库门文化特征的建筑与部件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使整个公共空间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此外,宜人的尺度是新天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里弄空间本身的尺度是比较宜人的,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对尺度的把握,形成了不同于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街的空间尺度。比如里弄小巷宽度为2~3米,主要街道宽度也不超过10米。与其他休闲场所不同,新天地广场设置了众多的露天茶坊和咖啡座等公共设施,淡化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线,大大地激发了不同人群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活力。同时,健全的公共设施以及设计新奇的街道家具也给新天地广场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气氛,精心的环境设计以及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了高品质的环境质量。在广场南面还设置了一个露天广场,时常在此举行的音乐会以及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无疑,新天地广场作为上海旧城公共空间改造中的一种模式是成功的。它既有效地保留了旧城区的历史风貌,又通过各种规划设计手段,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同时也突出了上海文化的个性和内涵。

五.总结

通过对城市空间的活力营造的探讨以及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活力因素对城市空间营造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而言,各个因素在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有轻重之分。

总之,作为城市空间活力因素的“空间尺度”、“交通可达度”、“交混功能”、“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公共文化活动”等以及城市活力的城市设计原则——交混原则、公共生活原则、自组织原则,只有通过合理的把握因素与原则,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灵活处理各自的关系,一定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资料:

1.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徐苏宁.城市设计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5.扬·盖尔.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7.徐煜辉卓伟德.《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之营建》发表于《城市环境设计》2006.4 8.张莺邢箴.《法国拉维莱特公园解析》发表于《园林》,2005.7

活力城市设计(1)从促进健康的城市阶梯说起

图片来源:LeifParsons 为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创作的漫画 若有一样事物帮助塑造了纽约市,毫不夸张地说,那就是电梯。这些钢结构的电梯伴随着纽约的发展,不断向上生长。然而纽约市政府设计与施工部前理事、建筑师David Burney却认为,迎接步行阶梯的时候到了。“电梯出现以前,曾经有一个时代,那时阶梯设计是建筑师们的巨大机遇——三维空间,楼梯如雕塑般质感,”Burney说,“我们愿意令这些阶梯重返人间。” 为何对阶梯拥有如此热情?答案与其说和建筑学相关,不如说与医学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是一场关乎公共健康的战役。Burney说:“作为建筑师与规划师,从以下角度而言,我们一直身处这个问题之中,即我们习惯于久坐的生活方式,尽可能慵懒地做事。但我们需要并应该纠正这些不好的习惯。” 城市需要更多阶梯,以及需要更多人群去攀登这些阶梯。研究显示,攀爬阶梯能够带来健康效益。“这是一项剧烈的活动。它每分钟燃烧的卡路里比慢跑更多,”世界健康组织特别顾问KarenLee博士说道,他建议全世界政府关注与建造环境相关的公共健康问题。 Lee援引了一项对1000名男性的长期研究。“每周攀登20到34级阶梯的男性(即每天3-5级)将会减少29%的中风可能性,这29%的减少与他们在闲暇时是否运动无关。”以下是另一项证据:研究者计算了攀爬楼梯燃烧卡路里的量。“如果美国成年人每天平均多攀爬仅2分钟的阶梯,”Lee 解释道,“他们就能燃烧足够多的卡路里来抵消每年增长的体重。”美国成年人平均每年体重增加1磅,通过每天仅2分钟的阶梯攀爬,便能抵消这一增量。 不管喜欢与否,纽约人时常会与阶梯邂逅——在步行穿越城市以及进出地铁的时候。但如何让人们主动选择攀爬阶梯呢?纽约市健康与心理卫生部门张贴出了宣传海报。“我们的阶梯提示标识是霓虹绿色的,非常醒目。”Christine Johnson 说。他是纽约城市卫生部慢性病防治与烟草控制署的助理特派员。宣传海报深度挖掘了两个对纽约人特别有效的经典动机:愧疚与虚荣。海报上写道:“燃烧卡路里,拒绝坐电梯。请走阶梯!”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随着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化面临着一系列不足和困境,城市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与命题。城市文化发展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中文化因素的强调等多方面关系,以达到城市发展与文化发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文化;发展 “文化”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它是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民族的集体智慧、集体性格,是凝结在社会成员中的核心价值、行为定势。 具体到城市而言,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 Lew is Mum ford)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所说:“古代的社区过于稳定,它墨守成规旧俗,不愿采纳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古代人类有意突破这种保守社区的孤立和封闭状态,那么对此问题能够找到的最好答案莫过于

城市这一发明了。”“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纵观历史,城市最早产生于古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它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大规模的近代工商业在城市中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大工业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发展又进入了新的时期,有学者称之为现代化城市或信息化城市时期。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村迁移到城市,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城市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的摇篮和容器,成为文明生长的肥沃土壤,逐渐发展出自己特有的品格。 “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 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随着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随着社会文化的日益发达,城市文化也随之一日千里包罗万象,形成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人类建造城市,城市同样反作用于人类,城市文化通过城市物质要素表达出来,又依靠个人而存在发展下去,在此意义上,城市自身和人类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就其内涵和外延来看,城市文化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城市特点,是赋予城市朝气和独特性

城市活力营造——街道的活力

城市活力营造——街道的活力 建筑112班李霄汉2011051166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平庸且乏味、同质且均一的城市空间,试图归纳影响城市空间活力的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提升城市空间活力的重要性以及空间活力的设计原则。并以城市中的重要要素之一的街道作为分析的主要方面,通过分析街道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带来的影响,最后总结出营造城市空间活力的应对思路。【关键词】城市活力街道 【正文】 随着近几个世纪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思想和理论。但是纵观当下城市的现状,城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没有一种全新的理论能够解决目前城市发展中的所有弊端,强调功能和形式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思想遭到越来越多的诟病。而在中国,古代城市“一墙一城”的单一城市表征方式早已被打破,改革开放之后的城市化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速度,现代化的西方大都市似乎成了中国争相模仿的模板,完全不顾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差异,比如一些地方的城市广场和公园在设计中忽视景观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尺度巨大,夏无遮荫之地,冬无御寒之所”,导致无人问津的死空间和废空间产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由于把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效率放在了第一位,而忽略了使用者的感受,导致现代大多数的中国城市缺乏亲切的生活气息。 简·雅各布斯说:“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起来充满趣味性,那么城市也会显得很有趣;如果街道看上去很沉闷,那么城市也是沉闷的。” 街道,是城市的经络,是城市发展的动脉。“街道”是一个单元词汇,是“街”和“道”两个字的组合,“街”为双人旁构字,形容人气要旺,“道”是走字底构字,形容道路要以通行为首。因此从造字法的角度来看,既要满足通行能力,承载交通量,又要 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才能称之为街道。而在当今我 国,现代的城市规划也给城市街道带来了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首先,在交通为主导思想 的影响下,街道的功能已纯粹化为交通功能,人的活 动让位于机动车辆的穿行;其次,街道空间合理尺度 的破坏。街道为了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原来的适宜 并且和谐的尺度已很难是规划者眼中考虑的重要因 素,街道在巨大的尺度下显的冷漠、孤立;再次,街 道作为城市的肌理遭到破坏。宽阔的现代街道割裂了图1 通行能力已几乎成为评价道路的唯一标准 城市由历史上延承下来的城市形态和肌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街道作为城市主要公共空间的魅力也在逐渐的丧失,街道的活力逐渐趋于湮灭(图1)。因此,城市活力的营造,首先要从街道着手。 不同的街道有着不同的性格,呈现出不同的形象、面貌和空间特色,或庄严、或优雅、或热闹、或静谧……这与街道本身的性质,街道所处城市的文化、气候等密切相关。毫无疑问,一条有活力的道路,应该具有它自身的性格,也就是道路精神。如果一条道路没有特点的话,那就势必会造成整个城市的千篇一律。街道的性格与道路的类型是分不开的,结合空间特征和功能特征,可以将街道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1)仪式性街道 主要作用是展示城市形象,构件城市空间轴线,一般而言都是尺度宏大、壮观,有很强的仪式性和展示型特征。比较经典的案例有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北京的长安街等等。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摘要:通过对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分析,可看到北京城市发展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空间区位优势,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构上的过渡性以及政治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北京城市空间的主要特征。而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北京作为多民族文化与政治交融的边缘与门户的区位特征,将有助于北京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特征 一、北京城市历史 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北京旧城城市建设精美绝伦,文化积淀深厚。北京的城市风貌独具特色,以中轴线和棋盘格式道路网奠定_广城市的基本格局,紫禁城开阔雄伟。是当今世界建筑瑰宝,街巷、胡同尺度宜人,著名的四台院民居以房屋合围着院子而著称,房舍掩映在绿树之中。宫殿、坛庙色彩瑰丽,民居以灰色调为主,两者交相映衬,构成和谐的色彩景观。古城一般建筑体量不大,高度较低,形成了舒缓开阔的视觉景观。3000多年不问断的历史,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此建都,多少王公贵族、文人雅士和普通百姓都在古老的北京留下了痕迹。深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淀,形成了古老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东方文明的代表城市。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现实可能性进一步增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与此有关的城市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和扩张,要求有现代化、大通过量的交通通讯网络和高度集约的±地利用方式,由

于旧城已是多项城市功能的地域载俸,若再拓展新的功能,其负担将会更为沉重。据有关调查,目前“占北京城市土地面积5%的f口城,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交通量和商业活动”(方可:北京旧城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2000),这种现实一方面太大破坏了古城的幽静,使旧城文化神韵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旧城街巷的道路格局和建筑高度是与封建时代的政治统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当时的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根本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极大地制约了北京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对旧城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建,而这种大规模的改造扩建与旧城保护的要求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实现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统一,已成为直接影响北京城市发展的、带有根本忡的重大问题。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统一要求既要满足城市发展对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的要求,并具有较充裕的土地资源;又要满足对旧城风貌保护的要求。为了实现二者的统一,建议适当分敞旧城区功能,通过功能的疏散带动就业人口和功能服务人口向城市外围地区扩散。通过疏解旧城区城市功能,把城市发展的压力从旧城转移出去,在使北京城市发展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使旧城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实现城市发展和旧城保护的统一。在向外疏解城市功能时应首先考虑一些容易形成较大交通茸、建筑量,而又没有必要一定要在旧城区分布的城市功能的迁出问题。 二、经营旧城文化资源,实现旧城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旧城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但是,对于这一点的认识以及对旧城保护的态度却在与旧城密切相关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这些群体与作为公共物品管理者的政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各方取得利益均衡的后果,形成了目前对旧城保护的折衷方案。 史学专家把旧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保护呼声强烈;旧城内的居民则强烈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但对危改后的房价却仍感负担较重;房地产开发商既垂青于旧城的优越区位,又因高密度危改居住区的高拆迁成本而对这些地区的房地产开发裹足不前,为了增加利润空间,房地产开发商强烈要求增加旧城内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容积率;为了降低购房成本,加快旧城的危改进度,使旧城居民尽快改善居住条件,也为了通过危旧房改造扩大旧城内的经济规模,为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税收以增强当地的经济实力,政府部门也有提高开发项目容积率的内在动力。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了现行的“旧城保护做一点、容积率突破一点”的折衷方案,这足各利益集团在博弈后利益均衡的结果。深入剖析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源,经济利益驱动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各利益集团都认为保护旧城束缚了其对各自利益的追求。为了从根木上建市起有利于旧城保护的城市发展机制,必须正确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北京旧城究嘉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还是城市发展的资源;第二,如果旧城是资源,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旧城资源利用后所取得的绛济收益如何在有关的经营实体和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分酉己。这其中,实现旧城保护与利用的统一,使旧城保护获得持久的动力,是当前的关键问题。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城市的活力营造

香港的一趟行走,之前对于城市思考的种种,在“城市设计美学”课程结束的论文考察作业中终于以这么一篇自我感觉还不错的论文作结,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自己走过的城市,有爱也有恨,理想中的城市是怎么一个样子?我可以想象,但无法营造,也无法想象未来城市的样子。我喜欢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具有活力与可亲的城市—— 文章很长,很枯燥,不过,还是希望有人能够喜欢。 城市的活力营造 作者:有栖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平庸与乏味、同质与均一的城市空间,试图归纳影响城市空间活力的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提升城市空间活力的重要性以及空间活力的设计原则,并通过分析在这些因素营造下的实际案例对城市空间带来的影响,城市居民在对此空间所持的态度。最后总结出营造城市空间活力的一般思路。 【关键词】城市空间,活力,案例分析 一.当前城市空间的发展现状 1.城市空间与城市活力的释义 城市空间在本文中是指为容纳某些活动而特意或不自觉形成的,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用的并且是易于进入的空间。城市空间不仅包括城市公共空间,还包括城市空置空间。具体为街道空间、公园、广场、海滩、河流绿地、公共场馆、居住区户外场地、废弃的旧建筑场所等。城市空间是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提供休息、交往和娱乐的场所。 城市活力即城市旺盛的生命力,即城市提供市民人性化生存的能力。它涵括了凯文·林奇与简·雅各布斯对城市活力的定义。城市空间的活力最终追求的是营造出一个充满趣味性与丰富性的空间场所,使得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得到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满足。

2.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城市的活力空间不足,无法满足各年龄层的人们对各自不同空间的需要。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对于一个青年乐队,常常无法找到一块练习与展示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于一群自行车爱好者,无法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场地;对于一个喜欢闵想的人,无法找到一片安谧的空间;对于一群三五知己,无法找到一片谈天说地而无人打扰的聊天空间…… 城市空间的街道、公园、广场等同质和均一性严重,缺少个性,空间尺度脱离“人体尺度”而显得空旷,缺乏人性化设计,使人不“易”进入。城市公共空间与空置空间的界限明显,而公共空间设施陈旧,缺乏趣味性、亲近性与艺术性以及人们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水平不高;空置空间的再利用没有受到重视,严重浪费了城市空间。导致城市空间的品质低下,而有限的城市空间又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城市人口对其的需求。随着当前城市居民个人素质与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要求有高品质的生活环境,而城市空间便是除了居家环境外人们接触最多的环境,此时,城市空间的活力便成了引导一个活力城市的标杆。 3.城市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空间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的部分,是城市特色的魅力展示场所。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的“城市活力分析”、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以及伊恩·本特利的“城市的人性化生活”等理论,都对营造富有活力的、个性特出的城市空间的意义作了积极的探讨。 从本质上来看,城市空间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不同年龄层的人们可以很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而且容易进入,可以随意使用,也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的自己喜欢的空间里去。城市空间可以是单独功能的,也可以是交混功能的场所空间,无论是单独的还是交混的,城市的活力空间都意味着能够满足人的意图,并不断地多次地深入到城市的空间里去,以求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的心里需要。为此,我们就必须从各方面寻求解决这种复杂性与矛盾性的方法,通过优化设计而营造的城市空间,丰富人们交往的场所,满足不同需要,以求提高城市空间的品质,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城市空间的活力因素 一个被称赞的城市空间是以富有活力为特点,并能自我完善,推陈出新。要使得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需要在城市提供的空间下(无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空置空间)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城市空间的活力因素——“空间尺度”、“交通可达度”、“交混功能”、“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公共文化活动”等。 1. 空间尺度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长、宽、高等量度和范围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广延性和扩张性的表现。城市空间要考虑空间秩序的问题,从一个空间运动到另一个空间时人对空间的体验(如渗透、转换、导向等)。这种空间序列的连续和完整,可以保证人的行为活动和视线不被打断,从而实现人对城市的体验。城市空间的设计是以尺度来参照分类的。 尺度,既是空间设计的手段,也是空间设计的原则,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适合人们需求的尺度效果。有时,“超尺度”是为了某种非凡的使用功能或为了取得某些特定效果而不得不采用的。但是,当前城市一些广场空间的设计就片面采取巨大的尺度来营造“宏伟”效果,那不但不是活力的表现,而且还会造成荒芜的景象,人不“易”进入。所以,城市的空间首先得“尺度宜人”,但凡“人性的场所”都是具备“人体尺度”的。 国内城市人口众多,为达到“宜人的场所空间”而又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就得从数量上而不是尺度上来追求达标。 2. 交通可达度 当今城市的发展面临的是不段扩张的局面,对交通的依赖程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城市的活力空间吸引了人们的兴趣,于是产生了交通;有了交通,才使得人们到达城市活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来源:添加日期:10年08月27日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竞争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层面逐步扩大到文化竞争力的层面。当国际化大都市的“硬实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时,“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则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这表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指标转向多重指标。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城市的经济力、政治力要素指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具竞争意义、发展潜力、时效性的要素,往往是城市拥有的文化实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有文化竞争力的城市。①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文化的长期发展之后,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复兴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西欧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包括对一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的城市进行复兴。因为在产业衰落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均遭到破坏。城市复兴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活力重生,恢复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使这些城市综合提升其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这一举措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采取经济手段激活城市发展力的同时,国际组织及各国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的长期与稳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最终可以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

城市设计中活力营造的形态学探究--基于城市空间形态特征量化分析

26 2016 Vol.31, No.1Designing Urban Spatial Vitality from Morphological Perspective – A Study Based on Quantified Urban Morphology and Activities’ Testing 城市设计中活力营造的形态学探究 —— 基于城市空间形态特征量化分析与居民活动检验叶宇 庄宇 张灵珠 阿克丽丝·凡·内斯Ye Yu, Zhuang Yu, Zhang Lingzhu, Akkelies van Nes 文章编号:1673-9493(2016)01-0026-08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城市空间活力营造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目标虽已被广泛讨 论,但当前的研究过于繁复,难以高效指导城市设计实践。本文 以城市形态学为基础,归纳城市空间活力营造的诸多经典城市设 计理论,对促进城市活力的关键空间形态要素进行总结归纳,提 出良好的街道可达性、适宜的建设强度与建筑形态、足够的功能 混合度是促生城市活力的空间形态基础。随后通过空间句法等多 种分析工具量化表述以上三点空间形态特征,并将其与城市活力 的非空间形态表征——居民活动强度进行了实证比对,初步验证 该假说的有效性。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goal of urban design, the creating of urban spatial vitality has been discussed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current findings tend to be too complicated to guide urban design projects effectively. This paper based on urban morphology to review various classical urban design theories on promoting spatial vitality and ?nally proposes essential morphological elements for designing vitality: the well values of street-network accessibility, building density and typology, and functional mixture. This hypothesis is then preliminary tested through quantified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and behaviour intensity – a non-morphological feature of vitality. 关键词: 城 市形态;城市空间活力;城市设计;空间句法Keywords: U rban Morphology; Urban Spatial Vitality; Urban Design; Space Syntax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18) 1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1.1 城市空间活力的二象性:城市形态与城市活动“活力”一词的释义为:第一指旺盛的生命力;第二借指事物生存发展的能力,意指生命体维持生存、发展的能力。其引申含义较为抽象,在表述上针对具体事物有不同的表征差异[1]。长期以来,对于城市活力这一概念的解读存在着城市社会学和建筑学两大视角[2]。城市社会学一般认为城市活力由经济活力、社会活力、文化活力三者构成,城市空间活力仅仅是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空间表征;而建筑学多认为城市空间活力是可以通过设计手法来营造的。近年来对于城市空间活力的认知逐步走向联合,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城市空间活力存在二象性:城市空间活力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基于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城市活动[3,4]。换言之,城市空间活力是一种空间特征及其背后社会活动的同构体,应该可以从空间形态特征和居民活动强度,特别是扬·盖尔(Jan Gehl )所定义的“选择性活动”(optional activities )强度这两方面进行界定[5]。1.2 研究问题自196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于以功能分区为主导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反思,多样性、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已被逐渐重视。从简· 雅各布斯(Jane Jacobs )关于城市多样性的讨论[6],到扬·盖尔关 于街道空间活力的建议[7],以及随后诸多城市设计研究者和实践者 的进一步讨论,许多旨在营造城市空间活力的设计理论被提出。然而在相关理论日益增多的同时,城市空间活力营造依然被认为是一个难以明确界定而且依赖于设计师经验和直觉的过程[8,9]。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塑造城市空间活力的指导原则往往过于繁复,也是导致其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简·雅各布斯针对多样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设计提出了四个原则,特兰西克(Trancik )则给出了五个[10],而后蒙哥马利(Montgomery )作者:叶宇,博士,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高级研究 助理;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荷兰注册城市设计师。 yuye@connect.hku.hk 庄宇,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 导;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空间环境中心主任;一级注册建筑师 张灵珠,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博士研究生; 一级注册建筑师 阿克丽丝·凡·内斯,博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 院城市规划系,助理教授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城市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以为,想要城市又好又快发展,不仅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还要重视城市文化、解放文化力。换句话说,缺乏文化魅力的城市不能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我国已经进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应当把进一步认识城市文化、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怀此愿望,本文就我国城市文化印象、存在的文化误区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瞻望,谈谈一孔之见。 一、城市文化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我国大城市迅猛发展,中小城市缓慢发展,小城镇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城市里的棚户区被大量改造,狭窄的道路拓宽了,黑烟滚滚的工厂烟囱被拆除了,一座座立交桥出现了。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高档住宅楼和居住区星罗棋布,旧城区和“夺中城”旧貌换新颜,开发区跃然而上。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每当我们到达一座城市,看到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城市建设景象。可以说,这是我国城市

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辉煌。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如果从文化的高度与深度来考量,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不能不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对笔者所到过城市的印象来看,主要表现为水泥的城市、失忆的城市、堵车的城市、热饼的城市、分异的城市与脆弱的城市,这些都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文化现象。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世界与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世界与精神文明。上海世博会提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就是要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非常丰富的境界,既要安居乐业,又要赏心悦目,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充实和满足。一座城市如果生产蓬勃发展,经济发达,但缺乏城市文化或文化畸形,那么绝不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城市。我们常说,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竞争。 所谓“水泥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城市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成了一座座水泥森林。人们生活在远离自然的水泥环境中,出门是楼,回家是楼,到处是楼,给人一种封闭、压抑、冷漠的感觉,从而产生对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渴望。二是城市地面的水泥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地面的透气性、渗水性大大降低,城市缺乏生气。城市道路是水泥路面,人行道是水泥板,钢筋混凝土立交桥和高架桥穿越城市,城市城市的护堤也是水泥砌筑的,城市广场的水泥覆盖率很高,城市以园也出现水泥化倾向。三是人们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高层住宅楼里,早出晚归,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少,邻里之间不相往来。城市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显得十分单调、

开放式街区的活力空间营造—以曼哈顿为例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后,街区制又一次成为了热点话题,特别是城市规划圈子内,又迎来了一次关于开放式街区利弊的大讨论。开放式街区的好处是什么?对国内街区又有哪些借鉴之处?笔者带着这一问题对开放式街区的经典案例纽约曼哈顿岛进行了考察,发现曼哈顿的开放式街区除却交通层面的意义更有价值的内容在于激发了城市的活力,而这种活力的营造源于街区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街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适应性,在此供大家参考。 曼哈顿街区的形成历史和主要特征 纽约主要由五大区域构成,主要围绕曼哈顿区域为核心展开。1609年,哈森带领荷兰人占领曼哈顿,荷兰人按照阿姆斯特丹的方式来规划曼哈顿岛,因此在岛的尖部规划了运河,整个岛由很多街坊构成,北边界做了城墙,就是现在的华尔街,后面建设了城堡。 图:17世纪的曼哈顿岛南端规划 纽约的空间扩张从美国建国后开始发展,最初扩张是在下城地区,慢慢延伸至整个曼哈顿都被网格填满,这只用了十年时间,并且这一路网格局至今无明显变化。此路网每个网格长100多米,宽60米,横向长边为住宅主朝向,这也是今天我们探讨的开放式街区的基本架构。本文主要探讨这种街区模式和城市活力的关系,这里概括为开放性、包容性和适应性三个方面。

图:18世纪的曼哈顿岛路网体系 街区的开放性 顾名思义开放式街区的重要特征就是开放,开放是街道空间具有活力的本源,而这种开放是怎样形成的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种开放式街道空间的形成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分别是街区的尺度、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以及建筑底层空间的利用。 1.街区的尺度对开放度的影响 街区的尺度意义在于同样面积的小尺度的街区提供了更多的街道周长,即增加了街道空间的长度。以纽约中央公园以东60-65街和上海杨浦区某小区做案例对比,同样面积和相似功能的情况下,曼哈顿提供的街道空间长度是上海街道空间的3倍!街区尺度的缩小会相应带来开放度的提升,这是街道和城市活力的基本面。

北京城市发展与首都经济建设 3

[收稿日期] 2004-09-17 [作者简介] 肖金成(1955—),男,河北邯郸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张景秋(1967— ),女,甘肃兰州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理学博士,从事城市地理、城市规划教学与科研。 3 本文是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产业布局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有:肖金成、王小广、杨小兵、汪阳红、孙久文、张景秋、孟延春、郑国等。 北京城市发展与首都经济建设 3 肖金成1 ,张景秋 2 (11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36;21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01) [摘 要] 紧密结合新时期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从战略高度审视首都经济建设,特别是 产业布局问题,力求从北京市城市定位的特殊要求出发,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就业和环境要求,提出产业布局合理化、科学化的规划建议。通过研究对首都经济发展的方向、重点进行重新认识,为北京市城市规划修编提供参考性依据。[关键词] 城市发展;首都经济;产业布局[中图分类号] F 2991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4917(2005)022*******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性大都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这既是北京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条件,也使北京面临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压力。在一个国际化程度更高、市场化程度更深、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下,迅速提升北京城市在国际、国内和大区域范围内的持久的竞争力是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目标。 1 首都经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北京城市发展以及首都经济建设伴随着城市性质和功能的变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首先是由解放前以商业为主的消费性城市向解放后以发展工业为主的生产性城市转变;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形成北京市工业布局基本框架的重要时期,北京市目前的一些特大型企业如首钢和燕山石化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在中心城区不断集聚,工业布局开始进行空间上的调整;90年代随着各类开发区在空间上的拓展,工业布局逐步在郊区县展开,中心城区工业加大了搬迁改造的力度,第三产业则在中心城区加速发展,形成了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并存的格局。111 产业布局现状11111 第三产业在中心城区快速发展和升级 随着北京市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3年北京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6114%,比1990年的3819%提高了2215个百分点。与此相应,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布局也不断向中心城区集聚,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向外推进,目前正在向三环、四环线扩展。与此同时,以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聚的倾向更加明显。11112 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一区七园”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经历了“试验区”———“一区三园”———“一区五园”———“一区七园”的演变历程,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海淀园为主体,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和健翔科技园相呼应的高新技术产业新格局,这些科技园区主要分布在四环周围和通往八达岭高速路的周边区域。11113 制造业加快向东部、东南部聚集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北京市工业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3年北京市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1713亿元,对全市G DP 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12%。工业结构长期以来电子信息一枝独秀的局面得到较大的改变,已 2005年6月 第3卷第2期总8期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 )Jun.2005 V ol.3N o.2Sum N o.8

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思考

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思考 发表时间:2018-09-13T11:08:32.77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中作者:亓绍斌 [导读] 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发展迅速,如今的城市更新,涉及到多方利益,并且其对象为已建成的环境,这就为环境的再开发建设增加了难度 莱芜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莱芜 2711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发展迅速,如今的城市更新,涉及到多方利益,并且其对象为已建成的环境,这就为环境的再开发建设增加了难度。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中,城市设计是重要的方法。它能够为城市更新提出可行性方案,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协助政策的实施,帮助其从纸上走到市井,真正的将政策落实,并且提高方案实施品质,达到互利共赢。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更新;规划 引言 城市更新的含义为对城市范围内的设施予以更新和完善,整治恶劣的城市环境、消除重大的城市隐患,同时合理地变更土地性质,更改旧建筑的功能属性,调配能源的利用形式,通过上述手段使得更新后的城市更能够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城市更新需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批准下进行,依据不同城市的规划理念予以综合整治,亦或是拆除重建等,合理的再次调配城市资源。在国内,初期对于城市更新有着不正确的认识,即认为城市更新就是单纯的推倒再建设。这种做法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结构和特点,同时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建筑师们在认真审视城市更新的经验和教训后,认识到城市更新不仅是为了物质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协调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1城市更新的特点与产生的问题 1.1多方利益平衡 如今作为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的多样化格局,决定了其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利益,诸如政府、人民大众、开发商等。因此,平衡各方利益,在经济性指标、贡献物业、公共用地等方面互相制衡,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扮演着领导者同时又是规则制定者的角色。为了保证政府、公众利益,在政策制定、规划审批实施过程中容易公式化的规定量化指标、刻意追求贡献用地数量,在无形之中,就会伤害到其他立场所在的利益。与此同时,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开发商所带来的是强大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资金注入,而开发商一旦介入,便期望从地块中获得最大收益,不加以合理控制极易造成城市用地的过度开发。人民大众作为城市规划的最终实践者,其意见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无疑是极其重要的。然而,人民大众对自身利益的诉求极易陷入专业性不足而导致的局限中。所以公众参与需要政府及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城市更新本质上是利益协调的过程。每一片城市用地的更新都是一次各方利益的博弈。只有最合适、最平衡的规划方案,才是项目用地的最优解,而并不在于项目带来多高的经济效益,亦或是做出多大的公共利益贡献。 1.2规划实施困难 在城市更新中,需要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出让和规划管理。其中,法定图则就是其重要手段,它不仅适应了规划管理的基本需要,还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法定图则的城市设计规划对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特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已建成的环境空间形态,其可塑性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城市景观限高控制同时建筑量较大的区域。在景观要求、限高的局限下,项目用地经济效益往往难以满足。因此,法定图则的城市设计内容,必须结合现状城市形态、土地价值、经济效益预期进行合理控制,以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 1.3公共设施的合理配置 在过去的几年中,城市的更新以房地产开发为主,政府审批关注的焦点多在开发建设量控制、公共设施总量保证方面。为保证总体规划公共设施数量要求,控规编制及政策制定时往往容易造成“一刀切”的配置要求,导致了公共设施、公共空间服务效能不能完全发挥。 2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 2.1控制结果最优 所谓城市更新,主要是针对已建成的环境,对其空间环境,功能组织和设施配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协调各种社会利益体,获得更好的环境品质,达到互利共赢。首先需要新资本的注入,然后再利用已有社会关系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组和分配。在利益重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利益主体诉求相互冲突的局面。所以,在城市更新最开始阶段,就应该注重经济和环境的最优目标,并且以最优结果作为结果导向。除了对开发指标进行把控平衡外,城市设计也是平衡利益冲突,控制结果导向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应从最终结果进行考量,不应过分追究具体贡献的绿地、广场用地等公共用地的面积数量,而应该把控独立占地及非独立占地的公共空间对项目城市环境的影响,最终达到最优结果。 2.2制定总体的城市规划之时,也要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 此项规划一定要将满足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目标,要立足于城市范围,要对城市四周区域以及所处区域之内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其主要内容包含,土地规划利用,园林绿化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规划以及文化历史遗产规划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属于生态建设根据,政府必须对此高度重视起来,必须将城市生态建设真正贯彻至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管理工作过程之中。 2.3针对城市情况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法 概括而言,城市设计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两部分。对城市整体情况加以设计属于宏观设计的一种,它旨在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和体系。而微观设计更偏向于在城市建筑中,公共界面的实施方案以及更新的控制。由于每个城市的地域环境不同,所以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不同的城市设计方法。其中,城市的整体布局,可以采用宏观的城市设计方法,从地区的文化历史出发,摸清整个文化脉络,通过对当地城市空间形态上的了解,逐步规划公共设施的安排,确定各种设施的体量等具体内容,与此同时,还要与规划体系相衔接。相对于宏观设计,微观设计如今正在更广泛的被使用。微观设计采用小范围、轻量化的思路,将大规模的调研摒弃,采用渐进式的方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 王 江 摘 要:通过对重庆的街道空间和城市广场空间所营造的空间活力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影响 因素及解决方式,并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城市空间设计中,从而丰富空间的生机和活力。关键词:街道空间,广场空间,活力营造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A 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空间的活力对活跃整座城 市、调动城市居民的生机起到重要作用。并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城市空间设计中,来丰富空间的活力性、趣味性等。 文中以街道空间、广场空间这两种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活力性营造作为重点来进行阐述。 1 街道空间活力的营造 城市街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城市的框架,同时, 它也是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的平台,与人们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1.1 街道活力的内涵 街道从表面字意上理解就是人们通行的通道,是聚集人流、人们行走活动的场所。它是居民在漫长历史中建造形成的,体现 着人们对时间、空间的不同理解。街道空间活力性的营造关键在 于创造具有场所感的各个空间,就要求“以人为本”,促使设计回 到人们居住生活本身,从而发现使用者的需求。生活化的场所空间,才是具有无限生长力的城市空间。1.2 重庆街道空间的特征及活力体现 对重庆独特的山地城市空间的分析,可以从中发现街道是整 座城市的必要空间,它所持有的山地地形的原因决定城市的街道 是随地形高低起伏,忽明忽暗,从而形成宽与窄、自由转折等一系 列“阴角”空间,且穿插在其中的休息平台、院、坝看似不具广场的特性,但却发挥着广场的功能,使广场的活力性和生活趣味性洋溢在街道空间中,并与城市人文特色和谐统一。 1.3 以重庆市七星岗周围居住区为例(见图1 ) 该区域街道的活力具有以下特点:街道空间趣味性、绿化环境因素、人的活动参与性。从实地调查中可知,该片区的街道功能不再是纯粹的通行,而是由居民赋予了更为生活化的功能,使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邻里交往的场所,这与长期居住于此的人们日益形成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由于山城地形高差的巨大变化使居住区形成了丰富的上下空间和局部放大空间,且街道周围的建筑随着地形的变化而进行建造,从而出现了街道空间的多样性、层次感及立体感的特性。街道中所产生的复杂的“阴角”空间和对景效果,再加上放大空间中所穿插着绿化的点缀,形成强弱不一并伴有节奏感的“街道中心”,吸引周围不同类型、不同数量 的人参与到街道空间的活动之中,从而使整个街道空间充满活力和生机。 由图1可看出,只要是放大的街道步行空间以及“阴角”空间,就会成为附近居民主要的室外活动、娱乐空间。这无疑创造了该片区居民的生活趣味性,同时也有效地利用了一些城市边角空间,给居住、街道等这些原本单一的模式赋予了新的活力及空间诠释,也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 2 广场空间活力的营造及其特征 城市广场是以开敞的空间实体形式而存在的,并且这种形式 是以周边的建筑为环境依托所形成。广场从空间构成上来说具 有4个特征:广场明晰的边界(建筑立面)、有序的封闭空间、明确的空间领域(地面铺装直至边界)、和谐统一的建筑群。由此,建筑、环境、色彩等也就成为了广场活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2.1 建筑因素建筑围合对于整个广场空间来说,它是广场空间的“底”,也 形成了广场的边界,界定了广场的范围。不同建筑的体量给活动于此的人群所带来的建筑舒适感、空间尺度感是不同的,从而也会形成不同的城市广场活力空间。2.2 环境因素 环境小品及广场绿化也是广场活力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小品丰富了广场空间的可识别性,也为在此购物、休闲、娱乐、活动、交往等等的各类人提供了必要的活动空间,丰富广场环境并活跃了气氛。绿化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空间构成,可对行走路径等进行引导及划分,能缓解人们的精神疲劳,同时也是纳凉避暑的场所,是活跃广场空间的要素。 2.3 城市色彩因素 不同性质的广场空间,具有不同的色彩特点,它是从所处区 域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周围环境及建筑的色彩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情及其活力性的调动。 2.4 以重庆市沙坪坝商业中心的三峡广场为例 广场周边的建筑高度与嵌入其中广场的尺度比例宜人,利于 人们的活动及娱乐的心理。根据观察,三峡广场上的活动是极其丰富的,能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人们在扩大化的范围内进行交往。1)该区域人们的主要活动是休闲购物;2)文艺表演及水幕电影等群众观赏性活动,形成了多样的城市空间活动环境,产生强烈的内聚效应;3)广场中心的一些附属设施及小雕塑也成为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娱乐和交往的空间,更体现了强烈的亲和性;4)各大商场在其入口广场上所举行各种商品促销活动和文艺表演,这些场所层次分明、场地开阔、集散便利,既保证了广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