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全册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学习目标】

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能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2、能记住纬线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

难点:纬线的特点。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

2.地球的平均半径:__________最大周长约:__________表面积:__________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纬线和纬度

4.赤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纬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纬线的形状是______最长的纬线叫_______,最短的叫________。

7.从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

9.南北半球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10.读图1.6,为了把各纬线加以区分,我们给他们划分了纬度,请回答:

(1)0度纬线叫________,90度纬线叫________。

(2)从赤道到两极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道两侧度数相同的纬线用_______区分,_______纬线不标注

11.度数自南向北增加的是____纬度,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____纬度。

12.________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英文字母“_____”表示;_______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英文字母“______”表示,南北纬各________度。

13.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的纬度是________度。

14.低纬度地区是_____________,中纬度地区是_______________,高纬度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度、30度、60度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三、形成提升

1.下列事实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郑和下西洋

2.下列关于地轴的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轴经过地心

B.和纬线所在平面垂直

C.和经线所在平面垂直

D.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3.以下关于地球仪的正确描述是( )

A.它是地球的模型

B.它是地球缩小了的模型

C.它是用文字和符号来表示的事物

D.它能真实的反映地貌

4.与“坐地日行八万里”这一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是( )

A.南极点

B.北极点

C.赤道

D.本次初子午线

5.某地位于24°N,该地属于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属于高、中、低纬地区的________地区。

6.下面四条纬线,最长的是()

A.0°B.40°N C.20°S D.66.5°S

7.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规律是()

A.由大变小再增大

B.逐渐增大

C.逐渐变小

D.由小变大再减小

8.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度的标度范围是0°-180°

D.北极的纬度是90°S

四、小结反思

五、友情链接

赤道纪念碑是厄瓜多尔和索马里的名胜。两国都处于赤道通过的地方,各自都在适宜部位建造了这种纪念性标志碑。在全世界赤道穿过的国家有十多个,但建有纪念碑的只有这两个国家。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公转轨道平面)永远保持66°34′ 南北回归线的交角。也就是说,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在绕着太阳旋转。这样,地球有时是北半球倾向太阳,有时又是南半球倾向太阳,因而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发生南北的移动。到夏至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北纬23°26′的纬线上。过了夏至,太阳光逐渐南移,北半球受太阳照射的时间逐渐减少。北纬23°26′的纬线是太阳光在北半球上直射点的最北界限,因此把这条纬线称为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光直射在南纬23°26′的纬线上,冬至过后,太阳光又开始逐渐北移,到夏至时,再次直射北回归线。南纬23°26′的纬线则是太阳光在南半球上直射点的最南界限,因此把这条纬线称为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标志塔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北温带间的分界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这里太阳终年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北纬66°30′)之间的地区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南纬66°30′)之间的地区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太阳终年斜射,获得的热量适中。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内,属于温带气候。

1985年以前,地球表面的回归线的唯一标志是我国台湾省嘉义县的“北回归线标”石碑,它表明北回归线从那里经过。1985年7月15日,我国在广东省从化县又建立了一座高达27.55米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塔身呈火箭形,东、西、南、北各有拱门。塔底正中铺有大理石,以红色玛瑙嵌入中圆点,以示太阳直射位置。顶部是直径为120厘米的铜球,球中间通有圆孔,供太阳直射校验之用。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能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2、能记住经线的特点。

3、能够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4、能够通过已知某点的位置标出其经度和纬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经线的形状及经度的划分

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经线和经度

1.经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线的形状是_______。

2.所有经线的长度________,指示______方向。

3.0°经线又叫_______________。由此向东和向西各180°,称为______和____

4.经线的最小度数是_______,最大的是_______。

5.同一度数的经线有_____条,用__________区分它们,用________符号表示。

6.东经经线的度数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西经经线的度数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经纬网定位

8.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来确定。

9.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和___ 交织成的网。

10.经纬网在、航空、________、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二、合作探究

1、读如下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将A点(0o,0o),B点(40oN,20oW)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⑵写出C点、D点、E点的经纬度: C点(),D点(),E点()

⑶A、B、C、D、E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

7.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某日天气预报:“目前,台风中心已经移至15°N、135°E的位置……”,此时台风中心在图中相应的位置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B点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_____半球。

(3)A点位于_________纬度(高、中、低纬〕。

三、形成提升

1.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方向的起点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线是最长的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oW和160oE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0o经线和180o经线

4.下列关于经纬度和经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说法是()

A.每一根纬线都是和赤道平行的圆

B.北纬90°就是北极点

C.每一根经线都是连接两的大圆圈

D.赤道的纬度是0°

3.与120 °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A.90 °E

B.60 °W

C.150°W

D.0 °

4.东半球指( )

A.20°W以东至160°E以西的半球

B.160°W以东至20 °E的半球

C.180°W以东至0°经线以西的半球

D.任意经线圈平分的半个球

5.某地的东面是西半球,西面是东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该地的经纬度是()

A经度0°,纬度0°B东经160°,纬度0°

C西经20°,纬度0°D东经180°,纬度0°

6.下列地点符合,东半球、北半球的是()

A、170oE,20oN

B、120oE,20oS

C、120oW,20oS

D、120oE,20oN

四、小结反思

五、友情链接: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制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作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后来,长期担任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的埃拉托斯,测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250千米,他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克罗狄斯·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观测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测定经度时误差只有0.54公里。

与此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学会列表比较的地理学习方法。

2、能记住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特征。

难点: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绕着________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3、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__,被太阳照亮

的部分是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

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

2.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变化

3.发表天体运动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 哥白尼

D.布鲁诺

三、形成提升

1.地球自转是()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B. 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

D. 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2.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

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

C.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

D.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

3.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你观察到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月

B.一年

C.24小时

D.365天

5.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

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

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

四、小结反思

五、友情链接

16世纪时,“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曾依据相对运动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转的理论。可从哥白尼曾提出这一理论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理论只能停留在让人们从主观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用自己设计的一项实验所证实。

傅科是用一种特殊的摆来进行实验的。这个摆由一根长60余米的纤细金属丝悬挂一个27千克重、直径约30厘米的铁球所组成。当时人们把这种从未见过的“超级摆”称之为“傅科摆”。

1851年的一天,傅科在法国巴黎万神庙的圆顶上将亲手制作的傅科摆吊上,让摆在广场上悠然自得地摆动着。这时,成千上万人前来观看这一奇妙的实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傅科发现了奇迹,那就是摆在悄悄地发生着“移动”,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有的人在摆动开始时,明明看到摆球运动到自己眼前,又荡了回去,可经过一段时间后,摆球竟离自己越来越远。其实摆动的平面是不会发生移动的。我们知道作为一种物质运动形式,摆是无法摆脱地球自转的。傅科选用较长的金属丝,是为了让摆动的时间达到足够的长度,这样便于观察摆动的变化,同时选用较重的摆球,是为了增加摆本身的惯性和动量,以克服空气的阻力,一旦它摆动起来,作为一种运动状态,有滞后于地球自转的惯性,即能够减少地球自转的影响。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每一个观测者都被地球带着运动,尽管观测者站在原地没有动,可脚下的地面是动了,也就等于把观测者悄悄地带离了原地。因此,真正没有移动的是摆动平面。

傅科摆的摆动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为世界所公认。中国北京天文馆的大厅里就有一个傅科摆,一个金属球在一根系在圆穹顶上的长长细线下来回摆动着。下面是一个刻着度数的像铁锅似的大圆盘,人们可以由此读取摆动平面旋转的度数。前去参观的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亲眼看一看地球是怎样自转的。[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