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生长特性

花椒生长特性
花椒生长特性

花椒生长特性

1.根系生长

花椒在地面根颈以下部分总称为根系。根系由主根、侧根和须根组成。主根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但常因苗木移栽时被切断而并不发达,其长度只有20~40厘米。侧根是主根上分生出的3~5条粗壮而呈水平延伸的一级根,随着树龄的增加,不断加粗生长,且向四周延伸,同时分生小侧根,形成强大的根系骨架。须根是主根和侧根上发出的细而多次分生的细短网状根,粗度多在0.5~1.0毫米。从须根上生长出大量细短的吸收根,是花椒吸收水肥的主要部位。

花椒为浅根性树种,根系垂直分布较浅,而水平分布范围很广。盛果期树,根系最深分布在1.5米左右,较粗的侧根多分布在40~60厘米的土层中,较细的须根集中分布在10~40厘米的土层中,也是吸收根的主要分布层。根系水平扩展范围可达15米以上,约为树冠直径的5倍左右,而须根及吸收根集中分布在树干距树冠投影外缘0.5~1.5倍的范围内。从花椒根系分布特征看,须根和吸收根虽水平分布范围较广,但垂直分布较浅,所以,在干旱少雨年份,花椒往往首先表现出受旱。

花椒根系在一年中的生长变化因品种、树龄及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异,但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其根系生长强弱随上壤温度和树体营养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根系开始生长活动早于地下部分,当春季10

厘米深处地温达到5℃时开始生长,直至落叶出现3次生长高峰:第一次生长高峰出现在萌芽前后,以后随着地上部新梢的生长和开花结果,根系得到的营养物质也随之减少,其生长也逐渐转缓;第二次生长高峰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此时新梢生长减缓,绝大部分叶片已进人成叶阶段,光合功能增强,树体营养物质增多,加之土壤温度升高,根系生长进人一年中最旺盛的时期,生根数量大,生长速度快;第三次生长高峰出现在果实采收后的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此时,果实已采收,秋梢停长,树体营养消耗减少,积累增加,根生长加快,以后随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生长越来越缓慢,并逐渐停止生长。

花椒根系的趋温性与趋氧性,与其他树种相比更为明显,特别是大红袍在土壤疏松的坡地、石质山地的冲积扇和石头垒边的地埂上生长旺盛,而在雨季集流过水地带或进水口处,常因短时积水,造成根系供氧不足和地温下降而突然死亡。

2.枝芽生长

(1)芽及其生长花椒的芽有叶芽和花芽之分。

升芽根据发育状况、着生部位和活动性可分为营养芽和潜伏芽两种。营养芽发育较好,芽体饱满,着生在发育枝和徒长枝的中上部,翌年春季可萌发形成枝条。潜伏芽(又叫隐芽、休眠芽),发育较差,芽体瘦小,着生在发育枝、徒长枝、结果枝的下部,多不萌发,并随

枝条的生长被夹埋在树皮内,呈潜伏状态,潜伏寿命很长,可达几十年,只有当受到修剪刺激或进人衰老期后,可萌发形成较强壮的徒长枝。

花芽,芽体饱满,呈圆形,着生在一年生枝(结果母枝)的中上部。花芽实质上是一个混合芽,芽体内既有花器的原始体,又有雏梢的原始体,春季萌发后,先抽生一段新梢(也叫结果枝),然后在新梢顶端抽生花序,开花结果。花椒树到盛果期很容易形成花芽,一般在生长健壮的结果枝、发育枝和中庸偏弱的徒长枝的中上部均可形成花芽。

(2)枝叶及其生长花椒的枝条按其特性可分为发育枝、徒长枝、结果母枝和结果枝四类。

发育枝,是由营养芽萌发而来。当年生长旺盛,其上形不成花芽,落叶后为一年生发育枝;当年生长中庸健壮,其上可形成花芽,落叶后转化为结果母枝。发育枝是扩大树冠和形成结果枝的基础,也是树体营养物质合成的主要场所。发育枝有长、中、短枝之分,长度在30厘米以上为长发育枝,15~30厘米的为中发育枝,15厘米以下的为短发育枝。定植后到初果期,发育枝多为长、中枝;进人盛果期后,发育枝数量较少,且多为短枝,也很容易转化为结果母枝。

徒长枝,是由多年生枝皮内的潜伏芽在枝、干折断或受到剪截刺激及树体衰老时萌发而成,它生长旺盛,直立粗长,长度多为50~100

厘米。徒长枝多着生在树冠内膛和树干基部,生长速度往往较快,组织不充实,消耗养分多,影响树体的生长和结果。通常徒长枝在盛果期及其以前多不保留,应及早疏除;在盛果期后期到树体衰老期,可根据空间和需要,有选择地改造成结果枝组或培养成骨干枝,更新树冠。

结果枝,是由混合芽萌发而来,顶端着生果穗的枝条。结果初期,树冠内结果枝较少,进人盛果期后,树冠内大多数新梢成为结果枝,且结果后先端芽及其以下1~2个芽仍可形成混合花芽,转化为翌年的结果母枝。结果枝按其长度可分为长果枝、中果枝和短果枝。长度在5厘米以上的为长果枝,2~5厘米的为中果枝,2厘米以下的为短果枝。各类结果枝的结果能力,与其长度和粗度有密切关切,一般情况下,粗壮的长果枝的坐果率高,果穗大;细弱的短果枝坐果率低,果穗小、齐类结果枝的数量和比例,常因品种、树龄、立地条件和栽培针理技术水平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结果初期树结果枝数胜少,而且长、中果枝比例大;盛果期和衰老期树,结果枝数滋多,且短果枝比例高;生长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结果枝长而粗壮;生长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结果枝短而细弱。

结果母枝,并不是永久性角色,而是发育枝或结果枝在其上形成混合芽后到花芽萌发,抽生结果枝,开花结果这段时间所承担的角色,果实采收后转化为枝组枝轴。但在休眠期,树体上仅有着生混合芽的结果母枝,而无结果枝。在结果初期,结果母枝主要是由中庸健

壮的发育枝转化而来,在盛果期及其以后,主要是由生长健壮的结果枝转化而来。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的能力与其长短和粗壮程度成正相关。长而粗壮的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能力强,抽生的结果枝结果也多;而细弱的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能力弱,抽生的结果枝结果也少。

枝条生长在春季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开始,1年中出现2次生长高峰。但是,不同类型的枝条在生长时间、生长量和出现生长高峰的次数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结果枝1年中只有1次生长高峰,一般出现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其生长高峰持续时间短,生长量较小,一般2~15厘米。发育枝和徒长枝在1年中生长时间长,生长量大,并出现2次生长高峰。一般发育枝年生长量在20~50厘米,徒长枝在50~100厘米,第一次生长高峰出现在展叶后至椒果开始迅速膨大,其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35%;第二次生长高峰大体出现在6月下旬椒果膨大结束至8月上中旬,其生长量约占40纬。花椒新梢的加粗生长和伸长生长同步出现,但持续时间较长。花椒为奇数羽状复叶,每一复叶着生小叶3~11片,多数为5~9片。小叶长椭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尖。在同一复叶上顶叶最大,由顶部向基部逐渐减小。小叶的大小、形状和色泽因品种、树龄不同而异,同一品种则取决于立地条件的优劣和栽培技术的高低。一般情况下,立地条件好,栽培技术得当,树体生长健壮,叶片就大而厚,叶色也浓绿;立地条件差,栽培管理水平低,树体生长弱,则叶片小而薄,叶色淡绿。.

叶片生长几乎与新梢生长同时开始,随新梢生长,幼叶开始分离,并逐渐增大加厚,形成固定大小的成叶,发挥光合功能。叶片形成的快慢、大小和多少,除与春季萌芽后的气温有关外,还与前一年树体内贮藏养分的多少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树体贮藏养分多,翌年春季枝叶形成速度就快,数量就多;相反,树体贮藏养分少,枝叶形成速度就慢,数量也少。每一枝条上复叶数量的多少,对枝条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及花芽分化的影响很大。着生3个以上复叶的结果枝,才能保证果穗的发育,并形成良好的混合芽;着生1-2个复叶的结果枝,特别是只着生1个复叶的结果枝,其果穗发育不良,也不能形成饱满的混合芽,在冬季甚至往往枯死。因此,生产中既要促进生长前期新梢的加速生长,加快叶片的形成,又要加强中后期叶片的保护,防止叶片过早老化,维持叶片的光合功能,促进树体养分的积累和贮藏。

本文来自:重庆五丰农业开发

花椒

花椒是指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和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皮[1],全世界约250种,广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分布有较少。我国有39种14变种,南北均产,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四川及重庆有18种、8变种、1变型。本属植物多数种类的根、茎、叶均可入药,有行气止痛、消寒解毒、消食健胃、止痒、解鱼腥、治腹痛、腹泻等作用,民间还常用来治疗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牙痛、毒蛇咬伤等,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花椒的作用包括抗溃疡、抗腹泻、保肝、对肠肌活动的双向作用、保护心脏、降血压、抗凝血、抑制病原微生物、抗癌等作用[2],其果实常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花椒香气成分】 花椒喜光、喜温,枝耐干旱,不耐寒、不耐涝。花椒主根较浅,侧根发达,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水分适中,土层深厚的沃土和石灰性土壤上生长最好。花椒树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3],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可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林、水土保持林的主要发展树种。【抗寒性研究】 我国传统上的花椒为大红袍、大红椒、小红椒、白沙椒等优良品种[4],果实鲜红色,干后呈红色或紫红色。近年来一种叫做“青花椒”的调味料逐渐进入人们生活中,由于其特殊的清香麻郁风味,制作的菜品风味独特,形成了独特的“青花椒菜品”系列;受到消费者青睐。近10年来,在四川盆地、盆周山地、重庆江津地区广泛发展,成为花椒中的一支奇葩。该“青花椒”主要包括汉源的“贡椒”,洪雅的藤椒,重庆的九叶青,金阳的青花椒。【青花椒的分类】 1.花椒属的系统位置、植物形态及地理分布【重庆花椒】 花椒(Zanthoxylum L. )植物为芸香科(Rutaceae)分布最广的一属,我国有39种14变种,分布在全国大多数省区,在四川及重庆有18种7变种,1变型[5,6]。多年来不同的系统学家对花椒属分类系统存在许多争议。Linne将有花萼与花瓣之分的种划入崖椒属(Fagara L.),无粤片与花瓣之分的种归入花椒属(zaothoxylum L.)。从植物形态学、解剖学、抱粉学及植物化学研究提供的资料说明,没有必要把本属细分为两个属。中国植物志采纳广义概念的花椒属,赞同将崖椒属作为花椒属下的一个亚属[5]。 (l)花椒亚属(Subgen Zanthoxylum) 冬季落叶乔木或灌木,花被片一轮,4一8裂,心皮明显离生,花柱向背弯,分果瓣油点明显凸起,雌花偶有可育雄蕊。花椒北起我国东北南部,南至南岭北坡,东南至沿海,西南至藏东南,台、琼、粤不产,从平原至海拔2800m,为我国原产的(白至纪)第三纪古热带祖型老种。原种可能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仍有野生的野花椒(Z.simulans)。竹叶花椒(Z.armatum(Z.planispinum))分布区偏南,从秦岭、淮河南达海南、台湾和藏东南一线,显然有东北向西南的分化。围绕这几种还有一些狭域(华西、秦岭高海拔、岭南、台南、墨脱等等)分布的卫星种[7]。 (2)崖椒亚属(Subgen. Fagara) 多常绿乔木或为藤本状,小叶多对生或近对生,花序顶生或腋生,尊片、花瓣明显2轮,心皮3一4(5一2),基部离生,分枝花柱略侧生,合拢,挺直,约240种,美、澳、非和亚洲热带、亚热带广布。显然是后期扩散和分化的演化主干。我国多数种分布在华中、西南和南部诸省,以花椒簕(Z. scanden:)(我国长江以南至中南半岛、西马来的多型种,低海拔至150Om次生林中常见),规壳花椒(Z.

核桃的生长发育特性概述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核桃的生长发育特性概述 姓名: 迪力木拉提.阿不力米提 学院: 林学与园艺学院 专业: 园艺(特色经济林方向) 班级: 园艺041班 学号: 053231137 指导教师: 曾斌职称: 副教授 2008年12月20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核桃的生长发育特性概述 作者:迪力木拉提.阿不力米提指导老师:曾斌 摘要:核桃是核桃科多年生乔木落叶果树,因其适应性强、经济结果寿命 长、产量高、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既是群众喜欢食用的果品,又是制作糕点、糖晶、菜肴、罐头、饮料的重要原料和出口创汇物资,素有“铁杆庄稼”的美称。核桃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果树。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尤其适合荒山荒坡种植,是目前退耕还林的理想经济林木。为了早结丰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多采用矮化密植栽培,一般按3×2米或4×3米(亩栽111-56株)定植,嫁接苗第4-5年即可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300-500千克。 关键词:核桃,物候期,枝条年生长节律,开花结果特性 前言:核桃适宜生长在年均温8~15℃,极端最低温度≥-30℃,极端最高温度 ≤38℃,无霜期150~240天的地区。春季日平均气温9℃开始萌芽,14~16℃开花,秋季日平均气温<10℃开始落叶进入休眠期。幼树在-20℃条件下出现“抽条”或冻死;成年树虽然能耐-30℃低温,但低于-28~-26℃时枝条、雄花芽及叶芽易受冻害。核桃展叶后,气温降到-2℃时,会出现新梢冻害。花期和幼果期气温降到-1~-2℃时受冻减产。生长期气温超过38~40℃时,果实易发生日灼,核仁发育不良,形成空壳。核桃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7~29℃,一年中的5~6月份光合强度最高。 正文: 原产地及分布: 核桃原产伊朗,公元前10世纪传往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国家及印度,后逐渐成为中国常吃的干果之一,核桃古籍称胡桃、羌桃。新疆是我国最早种植核桃的地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巴楚县脱库孜沙来北朝时期古址和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唐朝古墓中都发掘出核桃等物,说明新疆早在1500年前,就已经有核桃栽培了。新疆核桃有许多优良品种,主要有纸皮核桃、薄壳核桃、露仁核桃、穗状核桃、早熟核桃等,普遍具有壳薄、果大、含油量高等特点。不少核桃树一年能开两次花、结实,这是其他省区所罕见的。目前,我国核桃的种植面积约91.75万公顷,1.5亿株左右,其中结果树约6000万株。主产省区为云南、山西、陕西、河北、四川、甘肃、河南、贵州、新疆、北京、山东等。这些产区栽培面积大、产量高,是我国核桃生产的主要基地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5m,树皮灰白色,浅纵裂,枝条髓部片状,幼枝先端具细柔毛;2年生枝常无毛。羽状复叶长25—50cm,小叶5—9个,稀有13个,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顶生小叶通常较大,长5—15cm,宽3—6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或楔形,有时为心脏形,全缘或有不明显钝齿,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仅

湖北省古银杏资源调查与生长特性分析

50 林业科技开发2013年第27卷第1期 doi :10.3969/j.issn.1000-8101.2013.01.015 湖北省古银杏资源调查与生长特性分析 付兆军,邢世岩* ,刘晓静,刘莉娟,任娟霞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摘 要:以湖北省银杏古树为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有银杏古树11431株,分布在15 个市(区),57个县(市、区)和123个乡(镇)。346株有生长指标,雌株占91.52%。树高最大为50.0m ,最小为6.0m ;树龄最长为3000a ;胸径最大为5.25m (基径),最小仅为0.35m ;平均冠幅最大为37.0m ,最小为4.5m 。垂乳银杏有19株,单株垂乳个数最多为84个,垂乳最长达80cm ;复干银杏有31株,单株复干数最多为40株,复干胸径最大为1.78m 。 关键词:湖北省;古银杏资源;生长特性 Resource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ginkgo trees of Hubei Province ∥FU Zhao-jun ,XING Shi-yan ,LIU Xiao-jing ,LIU Li-juan ,REN Juan-xia Abstract :This study take ancient ginkgo trees in Hubei Province as the object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and field surve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11431ancient trees of Ginkgo biloba L.distributed in 15cities (district ),57couties (county-lev-el cities ,district )and 123townships (towns ).There are 346ancient ginkgo trees of which female trees accounted for 91.52%have growth indexes.The maximum tree height is 50.0m ,the minimum is 6.0m ;the longest tree age is 3000years ;the maximum DBH is 5.25m (base diameter ),the minimum is only 0.35m ;the maximum of average crown is 37.0m ,while the minimum is 4.5m.There are 19chichi ginkgo trees of which the maximum number of chichies is 84of the single plant and the biggest chichi is as long as 80cm ;There are 31mult-trunk ginkgoes of which the maximum number of mult-trunks is 40of the single plant and the DBH of the biggest mult-trunk is 1.78m.Key words :Hubei Province ;ancient ginkgo trees resource ;growth characteristic Author ’s address :College of Forestry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 ’an 271018,Shandong ,China 收稿日期:2012-10-12修回日期:2012-11-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671707, 30872040)。作者简介:付兆军(1988-),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森林培育。通讯 作者:邢世岩,男,教授。E-mail :xingsy@sdau.edu.cn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第四纪冰川之后唯一 在中国保存下来的孑遗物种,银杏古树在湖北、山东等23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因具有特殊的经济、 生态和社会价值[1-2],故相关研究较多。郭善基[3] 、 李健等 [4] 、门元秀[5]、曹福亮等[6-7] 均对中国各省银 杏古树情况做过统计,但结果均不相同,主要体现在 银杏古树的株数、树龄、胸径和树高四个方面。河南 西部伏牛山区是银杏古树集中分布地区。郭献清[8] 调查嵩县银杏后得出,该县有银杏古树240株,白河乡210株,下寺村和上寺村分别有83株和57株。木力 [9] 对嵩县银杏古树株数统计结果为325株。尚忠 海等[10] 研究伏牛山区古银杏原生性时,认为嵩县有古银杏300余株。李景山等[11] 调查南阳市银杏古树 的株数为182株,而赵丽英等[12] 对南阳银杏古树的调查结果为126株。可见,在银杏古树集中分布的地 区,不同研究者采取的标准不同,研究结果也不同。 湖北省有丰富的银杏古树资源,是我国主要的古银杏群落集中区和银杏产区[13] 。吴中伦[14] 在安陆发现千年银杏群落,百年以上古树4673株。周亚林等[15] 对随州古银杏原生群落进行了考证, 认为全市百年以上古树4637株。陈法志等[16] 对武汉市银杏 古树进行了调查研究。苏丕林等[17] 对古荆州银杏古 树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保护意见。舒常庆等 [18] 调查巴东银杏古树的株数为274株,翟建平[19] 对巴东银杏古树资源调查后得出, 树龄1000a 以上的349株,结果不尽相同。舒常庆等[20] 对罗田县银杏 古树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该县现有银杏古树409株。陈有金[21]对安陆银杏古树单株及群落进行调查,并对55株千年以上银杏古树的品种和更新方 式等进行了鉴定。左雄中[13] 对湖北省银杏古树进行调查后认为全省有4988株,安陆市718株,随州市1492株,并对分布的县、市或区、重点乡镇、树龄、古树生长状况、性别等进行分析。 由此看来,以上对银杏古树的调查研究主要存在 应用研究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花椒和大料

花椒和大料 其实花椒和麻椒本来就是一种东西,只是北方人的口误而已。 红花椒和青花椒这两者在使用上没有绝对的区别,不过红花椒主要用于炒素菜、烧菜、火锅底料,而青花椒主要用于做鱼和火锅的时候比较多。不过两者不是绝对的,可以自由发挥喔。

花椒气味芳香,可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有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食花椒水能驱除寄生虫。 注意: 1.过多食用易消耗肠道水分造成便秘; 2.花椒以籽小、壳浅紫色的为好; 3.花椒受潮后会生白膜、变味。保管时要放在干燥的地方,注意防潮; 4.炸花椒油时油温不宜过高。

巧用花椒: 1、粮食防虫:存放的粮食被蛀了,用布包上几十粒花椒放入,虫就会自己跑走或死去。 2、油脂防“哈味”:在油脂中放入适量的花椒末,就可防止油脂变哈味。 3.菜橱防蚁:在菜橱内放置数十粒鲜花椒,蚂蚁就不敢进去。4.食品防蝇:在食品旁边和肉上放一些花椒,苍蝇就不会爬。5.沸油防溢:油炸食物时,如果油热到沸点,会从锅里溢出,但如放入几粒花椒后,沸油就会立即消落。 6.防牙痛:如果是冷热食物引起的牙痛,用一粒花椒放在患痛的牙上,痛感就会慢慢消失。 如果重庆是个美食天堂,那么青花椒就是天堂里的主角。记得几年前第一次去重庆被那麻麻的火锅,重重的花椒味给勾引住了,回上海后每次想起重庆都会留恋花椒的美味。

花椒是常用的调味品,但你有没有想过春天炒菜时多放上一把花椒,不仅能够温阳驱寒,还能杀菌防病,增强免疫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认为花椒性温,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的作用,春季适度食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同时,春季各种细菌病毒开始繁殖,是流行病的多发季节,而花椒中的挥发油可提高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进而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并且花椒对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此外,南方的春季雨水较多,脾胃虚弱的人非常容易受到湿邪的困扰,导致消化不良,而花椒具有温中除湿的作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的朋友更应吃点花椒。而在烹调绿豆芽、白萝卜、冬瓜、莴苣、菠菜等凉性或寒性的蔬菜或肉类时,最好都要加点温性的花椒。 食疗功效: 花椒是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品,气味芳香,可以除各种肉类的腥臊臭气,改变口感,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医学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食花椒水能驱除寄生虫。中医认为,花椒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 小提示:花椒是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品,主要用于烹煮肉类,但孕妇及阴虚火旺的人应忌食。

生理生态学论文

标题:浅析稳定碳同位素在植物水分利用 效率研究中的应用 姓名: 学院: 专业: ) 班级: 学号:

摘要: 本文旨在概述碳同位素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以及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进行简要的探讨,使碳同位素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依据。 关键词:稳定性碳同位素水分利用效率稳定碳同位素比率影响因素 1.同位素分辨率的基本理论 在自然界中, 碳有15 种同位素(8C、9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 12C 和13C 是两种稳定性同位素, 其中,12C 占98. 89% , 而13C 只占1. 11% 。不同物质中, 由于“同位素效应( isotope effect)”—参加反应的物质因重和轻的同位素不同而产生差异, 使得两种碳同位素的丰度比(R = 13C /12C )有所不同。而正是这种比值的变化包含了在碳转移固定过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代谢等方面大量的信息.这是因为植物组织中的13 C 与12 C 比值都普遍小于大气CO2 中的13 C 与12C比值, CO2 在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植物组织的过程中, 会产生碳同位素分馏。基于这一特性, 生物体组织中的稳定性碳同位素已被成功地引入到生物学的多个研究领域, 如光合作用途径的研究、光能利用率、环境污染、植物水分利用率、矿质代谢、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气候效应和生物量变化等. 2.水分利用效率的涵义 单叶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称之为蒸腾效率,指单位水量通过叶片蒸腾散失时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物的量,即光合器官进行光合作用时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它实质上反映了植物耗水与其干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是评价植物生长适宜程度的综合生理生态指标。干旱、半干旱区的极端环境,植物能否适应当地的极限环境条件,最主要的是看它们能否很好地协调碳同化和水分耗散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其生存的关键因子之一。 至今普遍认为,对植物叶片来说,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比,或者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比,既有WUE=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对植物个体而言,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植物蒸腾单位水所积累的干物质量,既有WUE=干物质量/蒸腾量;对植物群体来说,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群体蒸腾和蒸发单位水所生产的干物质量,于是有WUE=干物质量/(蒸腾量+蒸发量)。 水分利用效率( WUE ) 反映了环境水分资源对植物生理状况的影响。Farquhar 等根据大量研究确立了植物叶胞间CO2 浓度(Ci ) 与水分利用效率(WUE) 的数量关系为:WUE = (Ca - Ci) / 1.6$W其中, Ci 为大气CO2 浓度, $W 是叶片与空气的水蒸气浓度梯度; 1.6 为由气孔对水蒸气的传导性转为对CO2 传导性的转换因子。可以看出, Ci 越大, WUE 越小, 相反, Ci 越小, WUE 越大, Ci 与WUE 呈负相关关系。同时, Farquhar 等还进一步建立了碳同位素分辨力( $ 13C) 与Ci 之间的数量关系方程:$ 13C= a + ( b- a ) (Ci / Ca ) = 4. 4 + ( 27- 4. 4)(Ci/ Ca ) = 4. 4 + 22. 6(Ci/ Ca )$ 13C 与Ci 呈正相关, 而Ci 与WUE 呈负相关,由此推论$ 13C 与WUE 呈负相关。这就是$ 13C 作为植物WUE 的选育指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分析植物的D13C 值和$ 13C 值, 可以了解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极及其影响因子。 3. 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同位素的分馏效应 同位素分馏(isotope fractionation)是指某一反应中底物的同位素组成受到改变,使产生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组成,即反应物同位素组成改编的效果。空气13 CO2的扩散速度比12 CO2慢,加上光合作用过程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以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在固定二氧化碳时优先吸收12 CO2的特点,由此引起稳定碳同位素的分馏。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产生同位素效应的最重要过程。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气CO2进入植物体

种植花椒对气候和土壤有要求吗

种植花椒对气候和土壤有要求吗 1、花椒在碱性土壤是否适合种植 花椒在碱性土壤适合种植。 花椒生长习性 适宜温暖湿润及土层深厚肥沃壤土、沙壤土,萌蘖性强,耐寒, 耐旱,喜阳光,抗病能力强,隐芽寿命长,故耐强修剪。不耐涝,短 期积水可致死亡。 花椒管理养护 苗期管理 定植是关键,以芽刚开始萌动时栽植成活率最高,栽后应浇透水,生长季节追肥2-3次,干旱时并结合浇水。 越冬管理 ⑴秋季的水肥管理,花椒树进入7月份后应停止追施氮肥,以防 后季疯长。同时基肥应尽早于9-10月份施入,有利于提高树体的营养 水平。 ⑵以修剪控制树体旺长,9-10月份对直立旺枝采取拉、别和摘心 等措施来削弱旺枝的长势,控制旺树效果明显,并适时喷施护树将军 保温防冻 花椒种植环境阻碍病菌着落于树体繁衍,同时可提高树体的抗寒 能力。

2、怎样种植花椒?怎样的土壤适合种植花椒生长? 花椒的适应性强,管理容易,房前屋后均可栽植。花椒播种育苗既 有春播又有秋播。经各地实践证明,秋播比春播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 秋播花椒免去了种子催芽的程序,种子自然发芽,一次出齐,抗逆性强。 二是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秋播的花椒,一般在翌春3月下旬或4月 上旬出齐,当外界气温剧烈变化时,幼苗已具备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三 是秋播花椒不需追肥。花椒秋播比春播提前出土10~15天,这样苗木 速生期来得早,形成完整的根系也早,能从土壤中吸取头一年整地时施 用的有机肥。秋播花椒技术要领如下: 一、整地做畦。育苗时应选择 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地。亩施厩肥2000~ 3000千克,深耕细耙,整平后做畦,畦宽1米。二、种子处理。花椒种 壳坚硬,又有油质、蜡质,水分不宜渗透种子,发芽比较困难,因此要进 行脱脂处理。秋播前,将种子放在碱水溶液里浸泡(1千克种子用25克 碱面,加水以淹没种子为度),除去秕种,浸泡两天,搓洗掉种皮上的油脂,捞出即可播种。也可用草木灰揉搓,去掉种皮上的油脂。三、开沟条播。播种一般在秋末到土壤封冻前进行。每畦开沟4~5行,沟深5厘米,每亩播种10~12千克。播种以后,要覆盖一层2~3厘米厚的细土。 四、早春管理。翌春化冻时,要及时镇压一次,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有利 于种子吸水出苗。要看管好苗圃,不要让牲畜入内。早春若遇旱情,要

免鱼生长特性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鮸鱼生长特性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鱼类生长是鱼类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是进行渔业资源评估和渔业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目前对于鮸鱼的生物学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对其生长特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针对目前鮸鱼资源的快速衰退,鮸鱼资源的合理管理已迫在眉睫。本项目通过对鮸鱼生长特性的研究,掌握鮸鱼生长规律等基础生物学资料,为鮸鱼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增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鮸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间生长特性的比较,了解鮸生长特性及其变化,掌握它的生长规律。 1、研究鮸体长、体高、体厚和体重的生长特点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掌握鮸鱼的生长规律; 2、根据鮸鱼的生长特性,探索描写鮸鱼生长规律的方法,建立适合鮸鱼生长规律的生长方程; 3、提出鮸鱼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观察鳞片,掌握鮸鳞片的年轮特征,作为年龄鉴定的主要依据; 2、探索鮸鱼体长、体高、体厚和体重与其年龄的关系; 3、找出适合鮸鱼生长规律的方法,建立适合鮸鱼生长规律的生长方程并分析鮸鱼的 生长特性; 4、提出鮸鱼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分析前期采集的鮸鱼样本,样品先进行体长、体高、体厚等外部特征的测量,然后解剖取出生殖腺进行称重,鉴定性别,并记录所有数据。解剖前, 从胸鳍上方侧线下方取下4~6片鳞片,鳞片洗净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年轮特征。 建立体长与体重关系的方程,并对其生长形式进行分析; 分析鮸鱼的生长规律,用logistic生长方程、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 VBGF) 、

植物生理生态学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生态学 ●绪论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机制的一门实验科学。 研究层次:植物个体—器官—组织水平。 植物生理生态学特点:植物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用生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生态学现象。研究生态因子和植物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植物生理生态学主要集中在组织、器官、个体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对生态现象的验证和解释,同时也对微观植物生理学提供了表征验证。 ●植物与环境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环境的本质就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或影响这种资源的因素。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环境不能缺少的生态因子的总称。 生境: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根据性质划分: 1)气候因子:温度、水分、光照、风、气压和雷电等。 2)土壤因子:土壤结构、土壤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 3)地形因子:陆地、海洋、海拔高度、山脉走向与坡度等。 4)生物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 5)人为因子: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预、影响、破坏及对环境的污染等。 植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态作用: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结构、过程、功能、分布等产生的影响。 2)生态适应:植物改变自身结构与过程以与其生存环境相协调的过程。 3)相互作用:植物对环境做出的响应和反馈,并影响环境的过程。(环境小 气候、土壤结构、土壤微生物、大气组分、生物链结构、协同进化、生 物多样性。)

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Ⅱ 习题 一、名词解释 发育生长大周期光范型作用嫌光种子 生长极性光形态建成中光种子 分化植物的再生作用种子休眠光受体 组织培养生物钟细胞周期蓝光效应 外植体顶端优势后熟作用隐花色素 植物细胞全能性向性运动根冠比细胞克隆 脱分化感性运动温周期现象胚状体 再分化生长相关性需光种子人工种子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R/T AGR RGR UV - B NAR LAR 三、填空题 1. 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 2. 组织培养过程中常用的植物材料表面消毒剂是()、()。 3. 植物组织培养基一般由()、()、()、()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 4. 在特定条件下,以分化的细胞重新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失去原有的分化状态,这一过程称为()。 5. ()是细胞或器官的两个极端在生理上的差异。 6. 目前对温周期现象的解释认为,较低夜温能(),(),从而加速植物的生长和物质积累。 7. 土壤中水分不足时,使根 / 冠比(),土壤中水分增加时,使根 / 冠比()。

8. 土壤中缺氮时,使根 / 冠比(),土壤中氮肥增加时,使根 / 冠比()。 9. 高等植物的运动可分为()运动和()运动两大类。 10. 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即()、()、()、()和()。 11. 按种子萌发吸水速度的变化,可将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即()、()和()。死种子和休眠种子的吸水不出现()阶段。 12. 细胞周期可划分为()、()、()和()四个时期。 13. 非休眠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和()。有的种子还需要()。 14. 种子萌发时,贮藏的生物大分子经历()、()和()三个步骤的变化。 15. 大豆种子萌发时要求最低的吸水量为其干重的() % ,而小麦为() % ,水稻为() % 。 16. 植物细胞的生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即()、()、()。 17. 根系除主要供给地上部分()和()之外,还向地上部分输送()、()和()等。 18. IAA 和蔗糖的浓度影响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分化,增加 IAA 浓度,导致()形成,而增加蔗糖浓度则诱导()形成。 19. 植物向光性的作用光谱中最有效的光是()光,其光的接受体可能是()或()。 20. 促进莴苣种子(需光种子)萌发的有效光为(),而抑制其萌发的光为()。 21.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和()。 22. 种子休眠包括()休眠和()休眠。 23. 种子的后熟作用基本上可分为()后熟型和()后熟型。 24. 种子萌发对光的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种子,()种子和()种子。 25. 种子萌发时,植酸钙镁在植酸酶催化下水解产生(),同时释放出()、()和()。 26. 组织培养的用途很广,主要应用于()、()、()和()。 27. 植物生长的四大基本特性是()、()、()、和()。

石榴的生长结果特性与栽培

烟台果树2014-2(总126 ) 石榴的生长结果特性与栽培 马秀萍 山东省无棣县林业局·251900 石榴是我国的传统果树,其果实百籽同房,常被视其为吉祥、喜庆的象征。鲜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糖分、苹果酸和磷、钙等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果汁可加工成高级的清凉饮料。中医学认为,石榴性味甘、酸、温、涩,无毒,对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及口疮等具有良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石榴栽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石榴株丛矮小,叶秀花艳,花朵大、花量多、花期绵长,独具风采,在庭院和园林中极富观赏价值,是绿化和美化庭院的优秀树种。此外,石榴耐瘠、耐盐,是适宜缓坡丘陵和沿海滩涂地区发展的良好经济树种和绿化树种。 1主要种类和品种 石榴属石榴科石榴属植物,品种甚多。按籽粒风味有甜、酸两类;按果皮色泽和厚薄有白皮、青皮、红皮、褐皮及薄皮、厚皮等几类;按籽粒色泽、软硬和大小有玉石籽、玛瑙籽、软籽、大籽等几类。品种基本上根据以上特征命名。淮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品种有:安徽濉溪、宿州、怀远的粉皮、青皮糙、笨石榴、玛瑙籽和玉石籽;江苏铜山的大红袍、二铜皮;南京近郊的青皮石榴和红皮石榴;山东栽培的有大红皮甜、大青皮甜、大马牙甜、枣庄红石榴、软核石榴、三白石榴等。 观赏石榴有红皮石榴、墨石榴、牡丹花石榴、月季石榴、白石榴、彩花石榴等。选择品种时,除应考虑果实大小和品质优劣外,对风土适应性、病虫害、是否容易裂果及耐贮性等方面应综合考评。园林栽培宜选择观赏品种。 2生长结果习性 石榴是落叶性小乔木或灌木。根系较浅,分布范围也较小,易萌生根蘖。地上部分枝多,枝条先端常成针刺。在江淮流域,一年中可抽梢2~3次,依次为春梢、夏梢和秋梢。各次枝梢萌芽后,先端发生长枝扩大树冠,中下部发育充实的短枝即能转化为结果母枝,在前端着生混合芽。长枝和徒长枝先端多自枯而无顶芽。石榴隐芽寿命较长,当大枝因结果下垂时,常自背上产生直立枝,自然更新树冠。 石榴由混合芽抽短小新梢开花结果。结果枝自春至夏陆续抽生,石榴树也由春至夏陆续开花,花期常可延绵2、3个月之久。结实以春梢结果枝,特别是由母枝顶芽抽生的单花果枝最为可靠。夏、秋梢结果枝开花较晚,所结果实常发育较差或花而不实。结果枝结果后,第2年从母枝下部再发新枝,重新形成新的结果母枝。如以叶腋间侧花结果的,顶梢也可继续延伸生长。石榴单株结实过多时,会发生大小年现象。 花一至数朵着生在结果新梢的顶端及其下叶腋间,以顶生花结果率最高。花两性,但常有退化花出现。据调查,一般20~30年生的植株,完全花仅占总花量的10%左右,50~60年生的植株仅占5%左右。在退化花中,雌蕊呈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直至基本消失。这在开花前从外形上即能区别。正常花萼筒下端圆钝,结实力高;退化花萼筒下端尖削,不能结实,为无效花,多脱落。及早疏除退化花,可节约树体养分,提高完全花的结果率。 石榴花器的退化与品种及树体营养有关。树势强、结果母枝粗短的,其上退化花少,正常花多;树势弱、结果母枝纤细的,其上花器退化严重。 3栽培技术特点 3.1繁殖石榴枝条极易生根,可用扦插、压条和分株多种方法繁殖苗木,生产上多用扦插法。插条以充实饱满的2年生枝最好,插条长约20cm,下端剪成马耳形,并将其上小枝剪除。发育健壮的1年生枝也可用作插条,老龄枝条插后成活率低,不宜应用。淮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进行硬技扦插宜掌握3月中、下旬止温稳定上升之际。如用地膜覆盖地面(露出插穗),有利于提高地温。插后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成活。此外, 39 ··

生长模型的特征分析及应用

生长模型的特征分析及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肿瘤动态生长模型的分析,运用微分方程的知识,求其初始条件下的模型的通解,并从其曲线变化情况,微分方程的分析两个方面,比较了两种生长模型Logistic 和Gompertz ,得出哪种模型更适合肿瘤的生长规律。然后通过计算得出这两种模型都是USER 模型的特例的结论。重点分析了USER 模型的参数变化引起模型的变化情况。我们由此能够选择参数的大概位置,并通过数据拟合来确定USER 模型最终情形,这样更好的符合研究对象的动态变化。作为预测模型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本文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最后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各种生长模型,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Summary: 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growth model tumor, us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knowledge, for its initial conditions of the model is obtained. From its curve changes,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we compared the two aspects of two growth model that Gompertz, what with Logistic model is more suitable for tumor growth rule conclusion. Then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can find these two kinds of model is a special case of the USER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SER model parameters change model changes. We can choose parameters, and through the approximate location of data fitting to determine the final USER model situation. So better meet the dynamic change regulation of the study. As prediction model it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simple to complex,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various growth model, better use of knowledg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 关键词:Logistic ;Gompertz ;Usher ;肿瘤;形状因子。 一.问题背景 建立肿瘤生长模型。通过大量医疗实践发现肿瘤细胞有下列现象:1)当肿瘤细胞数目超过10^11才是临床可观察的;2)在肿瘤生长初期,几乎每经过一定时间肿瘤细胞就增加一倍;3)由于各种生理条件的限制,在肿瘤生长后期肿瘤细胞数目趋向某个稳定值。 二.问题描述 1 比较Logistic 模型与Gompertz 模型: N n n dn ln dt λ-= 其中n (t )是细胞数,N 是极限值其中 是参数。 2说明上述两个模型是Usher 模型: λ

各种植物生理仪器对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分析

各种植物生理仪器对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分析 一、植物生理仪器简介概述: 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我们应用植物生理仪器通过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探索,可以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将实验研究成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人类生产的巨大进步。 常用的植物生理仪器有:测定植物水势的植物水势状况测定仪,分析作物和植物群体冠层受光状况的植物冠层图像分析仪,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叶片温度、、叶室温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光合作用测定仪,检测各种农作物病害的植物病害检测仪,判断农作物抗倒伏能力的植物茎杆强度测定仪,测定植被表面参数、植物冠层信息、植物养分信息、土壤养分信息、环境参数、植物病虫害程度的植物多普辐射计,分析植物根系各参数的植物根系分析仪,测定植物叶面积的植物叶面积指数仪,测量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或“绿色程度”的叶绿素测定仪,测树木内部缺陷情况的树木无损检测探伤仪,以及测量叶片厚度,从叶片厚度变化反映出植物生长状态的变化的农作物营养测定仪等等。 这些植物生理仪器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它们掌握植物的各种生理生态特征,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指导,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常见的植物生理仪器其中包括: 1、叶面积测定仪、测量精度非常高,可在主机上显示叶片轮廓图,全自动扫描,全液晶汉字显示,一秒钟出结果。叶片长度范围:0~290mm,叶片宽度范围:0~220mm,分辨率:0,1mm。特别适用于小或细的叶片的测量(如松树、草叶)。叶面积测定仪YMJ-C是由背光装置和装有嵌入式软件的平板组成。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根据叶子特征提取、空间转换、边缘检测原理、形态学等技术综合设计。广泛应用于农业中田间作物叶面积的测量。

“脆蜜金桔”生长结果特性与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脆蜜金桔”生长结果特性与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脆蜜金桔俗称“滑皮金桔”,是金柑属中一个优良品种,该果品与普通金柑相比油泡稀少,果皮光滑,全果带皮食用果肉清甜、皮脆且无刺鼻辛辣味,在地区人们习惯称之“脆蜜金桔”。近年来灵川县规模发展,2008年止全县种植脆蜜金桔800hm2,年产量5000t。2005年脆蜜金桔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且由灵川县注册商标为“灵川脆蜜金桔”。脆蜜金桔在灵川已有15年栽培历史,表现为丰产、稳产,适应性广,但脆蜜金桔与柑桔类的生长特性有些差异,若不掌握其独特的生长结果特性,将难以达到丰产优质目标。 1生长结果特性 1.1以当年春梢为主要结果枝 脆蜜金桔的花果可以着生在春、夏、秋3种枝条上,但以着生在当年春梢上的量最大,果实品质最好。笔者在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3年对脆蜜金桔3年和6年嫁接树各种枝梢所结果实的调查,当年春梢作为结果母枝占母枝总数分别为96%和99%,当年夏梢(不抹夏梢情况下)作为结果母枝占母枝总数分别2.25%和0.58%,当年秋梢(不抹秋梢

情况下)作为结果母枝占母枝总数分别为1.15%和0.42%。调查表明,当年春梢都是主要的结果母枝来源,随树龄的增长,春梢作为结果母枝愈来愈占绝对优势,虽然有夏、秋梢作为结果母枝的现象,但远远不及春梢量大,且只能充当第3、第4批花的结果母枝。因此当年春梢管理的好坏与当年产量高低密切相关。 1.2开花结果季节较迟 由于脆蜜金桔以当年春梢为主要结果母枝,春梢必须充分老熟才能开花,而春梢抽发在3月下旬~4月上旬,5月中旬自剪老熟,6月上旬开花,因此在春梢的管理上稍有疏忽,就会影响当年坐果。 1.2.1年多次开花多次结果 脆蜜金桔的结果母枝1年可多次开花多次结果。在灵川脆蜜金桔嫁接结果树1年开花3~4次,一般第1批花在6 月初现雷,6月中旬开花,花期10~15天;第2批花在7月上旬,花期7~10天;8、9月陆续开第3、4批花,因花期相隔近又相互重叠,易误认为一次花。每年开花物候期因树龄和气候影响略有不同,各批花的花量也受到当年气候和果园管理水平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结果树各次开花量规律是:当第1批结果多时,第2批花量就少;当第1批花结果少时,第2批花量大且结果也多,第3、4批花数量自然减

花椒生长特性

花椒生长特性 1.根系生长 花椒在地面根颈以下部分总称为根系。根系由主根、侧根和须根组成。主根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但常因苗木移栽时被切断而并不发达,其长度只有20~40厘米。侧根是主根上分生出的3~5条粗壮而呈水平延伸的一级根,随着树龄的增加,不断加粗生长,且向四周延伸,同时分生小侧根,形成强大的根系骨架。须根是主根和侧根上发出的细而多次分生的细短网状根,粗度多在0.5~1.0毫米。从须根上生长出大量细短的吸收根,是花椒吸收水肥的主要部位。 花椒为浅根性树种,根系垂直分布较浅,而水平分布范围很广。盛果期树,根系最深分布在1.5米左右,较粗的侧根多分布在40~60厘米的土层中,较细的须根集中分布在10~40厘米的土层中,也是吸收根的主要分布层。根系水平扩展范围可达15米以上,约为树冠直径的5倍左右,而须根及吸收根集中分布在树干距树冠投影外缘0.5~1.5倍的范围内。从花椒根系分布特征看,须根和吸收根虽水平分布范围较广,但垂直分布较浅,所以,在干旱少雨年份,花椒往往首先表现出受旱。 花椒根系在一年中的生长变化因品种、树龄及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异,但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其根系生长强弱随上壤温度和树体营养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根系开始生长活动早于地下部分,当春季10

厘米深处地温达到5℃时开始生长,直至落叶出现3次生长高峰:第一次生长高峰出现在萌芽前后,以后随着地上部新梢的生长和开花结果,根系得到的营养物质也随之减少,其生长也逐渐转缓;第二次生长高峰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此时新梢生长减缓,绝大部分叶片已进人成叶阶段,光合功能增强,树体营养物质增多,加之土壤温度升高,根系生长进人一年中最旺盛的时期,生根数量大,生长速度快;第三次生长高峰出现在果实采收后的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此时,果实已采收,秋梢停长,树体营养消耗减少,积累增加,根生长加快,以后随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生长越来越缓慢,并逐渐停止生长。 花椒根系的趋温性与趋氧性,与其他树种相比更为明显,特别是大红袍在土壤疏松的坡地、石质山地的冲积扇和石头垒边的地埂上生长旺盛,而在雨季集流过水地带或进水口处,常因短时积水,造成根系供氧不足和地温下降而突然死亡。 2.枝芽生长 (1)芽及其生长花椒的芽有叶芽和花芽之分。 升芽根据发育状况、着生部位和活动性可分为营养芽和潜伏芽两种。营养芽发育较好,芽体饱满,着生在发育枝和徒长枝的中上部,翌年春季可萌发形成枝条。潜伏芽(又叫隐芽、休眠芽),发育较差,芽体瘦小,着生在发育枝、徒长枝、结果枝的下部,多不萌发,并随

花椒宣传标语

花椒宣传标语 标语,花椒宣传标语 1、凤县花椒四季飘香,营养丰富又健康。 2、凤县花椒进万家,美味生活你我他。 3、花椒飘万里,椒香出凤县。 4、天下花椒哪最好,凤县双耳大红袍。 5、凤县风景美如画,双耳凤椒人人夸。 6、凤椒双耳听天下,麻香一心竞古今。 7、凤县大红袍花椒,调出美食好味道。 8、绿色生态新时代,凤县花椒好味来。 9、凤椒长“香”伴,美味天天见。 10、花椒世界凤椒美,“椒”我如何不想它。 11、凤椒·大红袍,香麻·天下晓。 12、生态凤县大红袍,天然花椒好味道。 13、个大肉厚凤椒好,千家万户橱中宝。 14、凤椒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15、凤县大红袍花椒,麻香味美天下晓。 16、香约凤县大红袍,天赐花椒自然好。 17、麻香味好,“凤”毛麟“椒”。 18、溯源千里嘉陵江,品味凤县花椒香。 19、天赐嘉陵源头水,地蕴凤县花椒美。 20、花椒茫茫,凤县领航。 21、凤县花椒红胜火,天地精华大红袍。 22、花椒新“食”代,凤椒好“味”来。 23、凤椒好味道,经“尝”忘不了。 24、花样山水凤县行,椒香舌尖中华情。 25、凤县大红袍,麻的有味道。 26、天赋凤县美,地道花椒香。

27、凤县大红袍花椒,点缀美味生活。 28、凤县大红袍花椒,香麻好味道。 29、好凤椒双耳能听,清香浓郁天下闻名。 30、凤县大红袍,粒粒麻香好。 31、买椒何必千挑万选,凤县大红袍人人称赞。 32、凤椒麻香醉天下,凤县催开幸福花。 33、双耳凤椒,四海香飘。 34、舌尖美味是“椒”点,麻香持久爱不变。 35、麻得刚刚好,香得心欢叫。 36、花椒选择凤县,美味麻香舌尖。 37、麻香俱佳好味道,还是凤县大红袍花椒。 38、凤县花椒大红袍,清香浓郁享誉高。 39、好麻好香好凤椒,亦食亦药大红袍。 40、麻醉千家万户,香飘四海五湖。 41、凤县花椒大红袍,色艳麻香领今朝。 42、凤椒原生态,麻香好味来。 43、“味”之而来大红袍,正宗凤县好花椒。 44、凤县大红袍花椒,引领绿色风骚。 45、凤县“椒”傲,香麻地道。 46、花容月貌的凤椒,如“椒”似漆的怀念。 47、进入新时代,凤椒好味来。 48、天赐好花椒,凤县大红袍。 49、凤县大红袍花椒,舌尖上的诱惑。 50、凤县花椒就是好,粒大麻香好味道。 51、想吃好花椒,认准凤县大红袍。 52、凤椒红艳如画,麻香誉冠天下。 53、万水千山总是情,凤县大红袍花椒伴君行。 54、麻香你我他,健康千万家。 55、大美凤县景如画,大红凤椒进万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