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上册全册课程纲要

部编三年级上册全册课程纲要
部编三年级上册全册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一、教学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三、教材分简析: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四、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第二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

(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语言非常优美、生动,有些词语对于大家来说比较陌生,特别是《古诗三首》的字词比较难理解。学会用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时,给足时间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理解词语。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第三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本单元重点:

(1)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本单元的四篇童话,都塑造了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如《去年的树》中信守诺言的小鸟;《那一定会很好》中牺牲自己、把方便献给大家的大树;《在牛肚子里旅行》中遇事冷静、见多识广、机智的青头;《一块奶酪》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教学时,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体会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会讲故事、演故事、编写童话故事。

每篇童话都非常生动有趣,易于把握内容,学完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最好会演一演故事。还要在了解童话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提示词语来创编童话故事。

第四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预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童话故事,学会预测故事情节,续编故事。

2.本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安排了与预测有关的内容。《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练习根据故事情节预测故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练习续编故事接下来的情节,《不会叫的狗》训练预测故事的结局。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预测训练。

第五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观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学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2.本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事物的。本单元的两篇课文都安排了与观察有关的内容。《搭船的鸟》要求我们学习作者抓住翠鸟彩色的羽毛和身手的敏捷的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金色的草地》要求我们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描写,发现蒲公英早上和傍晚会合拢,中午的时候会张开。张开的时候,遍地是金黄色。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析作者的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第六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风光”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学会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的方法,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

(1)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描写了美丽的景色,很多片段都有关键句,根据这个句子可以理解课文大致内容。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全文的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是一个段的关键句。《海滨小城》中“小

城的公园更美”“小城的街道更美”都是段落的关键句。《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就是全文的关键句。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关键句去把握文章的内容。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去写。学会文章中关键句的作用,学会在关键句的引领下,写作。这样的关键句可以是整个文章的中心句,也可以是一个段落的中心句。

第七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

2.本单元重点:

感受课文的生动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描写了大自然的美妙,语言生动、优美。《大自然的声音》写了风、水以及动物带给我们的美妙声音。《父亲、树林和鸟》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树林的美景。《带刺的朋友》写了一只刺猬月下偷枣的情景。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积累语言。

第八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爱”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司马光》《掌声》《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2.本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安排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的练习。《掌声》中的“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英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灰雀》安排了练习“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重点要求是“默读课文,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五、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及进度

单元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周次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本课讲述了大青树下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重点是能够抓住关键句子,产生民族团结的自豪感。

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1

2 花的学校

本课以诗歌的语言描述了雨中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

1.多元认字。

2 .能够借助图片、关键句、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 1

3 .不懂就要问

本文讲了孙中山对待学问不懂就问,不怕挨打。重点是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提示,自己阅读,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会和同学交流。

2.多元识字。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我的暑假生活”为交际内容。重点是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

1.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重点讲述。

2.恰当使用图片和实物。

习作

本次习作以《猜猜他是谁》为题目,重点是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去写。

1.抓住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写。

2.注意习作格式:开头空两格。

语文园地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学会积累词句,学习成语,练习感情朗读,创造名字,理解积累古诗《所见》。重点是积累词句、成语、古诗,会感情朗读,给兴趣小组起个响亮的名字。

1.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2.合作探究法给兴趣小组起名字,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2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本课描写了秋天的美丽风景,重点是朗读和理解古诗,领略秋天的美好风光,体会古诗包含的情感。

1. 利用声像资源把学生带入情境,进而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借助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3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本课作者记叙了“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上行走的情绪。重点是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怀,体会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1.通过分析关键词、重点句,感受体会作者情怀。

2.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作者感知情怀,体验生活的乐趣,珍视贴近自然的童心。

6.秋天的雨

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秋天的雨,重点是理解体会秋雨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1.分析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2.借助图片、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秋雨的美好。

7.听听,秋的声音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2.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

习作

本次习作主题是《写日记》,引导学生学习写日记的格式和内容及好处。重点是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会写日记。

分析例文,总结日记格式,再练习写一写。

语文园地

本次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并学会运用;理解、积累四季特别是秋天的成语;注意正确的写字方法。重点是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积累成语。

1.指导学生用合作和探究法来学习理解词语。

2.用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积累成语。

第三单元

8.去年的树

本课描写了小鸟和大树之间的友情,重点是感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懂得信守诺言的道理。

1. 感情朗读,体会小鸟和大树内心的情感。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 5

9.那一定会很好

本课作者记叙了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变化过程,重点是感受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带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1.通过分析关键词、重点句,感受体会大树的情怀。

2.通过比较阅读,感受童话中表现的主题不同。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本课介绍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青头成功救出红头,重点是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

言的语句感受青头的遇事冷静、机智、勇敢和见多识广。

1.分析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2.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人物的语气。 5

11.一块奶酪

本课介绍了一群蚂蚁搬运一块奶酪的故事,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课时:72课时 设计者: 课程简介: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背景分析: 本册的部分知识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如万以内的加减法,方法与二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相同,因此对于这样的内容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培养他们的迁移类推能力。对于一些学生初次接触的知识,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等,对于这些操作性较强的知识,他们的好奇心会非常强,求知欲望很浓厚,因此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目标: 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运算。 2、在自主探索,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会进行相应的验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秒,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综合与实践: 1、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到呢个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卷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口算。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 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880×2=40×8= 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 30×6=18×3=902×1=17×4=68-4=48-16= 70×2=200×8=280-70=320×8=30×6=180-60= 140-5=125×8=560+80=150×2=700×2=72×3= 42+30=902×6=590+70=800×5=440×0=25+16= 303×3=12×2=470+70=64×0=25×8=72×6= 20×6=90×3=420×6=280+40=55×5=48×4= 二、填空题。 1. 常见的长度单位 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五、在○里填上“>”“<”或“=”。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六、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 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A、3吨300千克 B、2900千克 C、333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版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时:90 设计者:卢朋丽 一转眼,学生就进入三年级了。三年级是一个转折的年级,孩子们要从写句子、写段落到写成篇的作文了。这就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特进行如下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25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单元知识总结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总结 一、易读错的字 早晨(chén) 绒(róng)球花 粗(cū)壮 荒(huāng)野 放假(jià) 衣裳(shang) 双臂(bì) 背诵(sòng) 照例(lì) 挨(ái)打 二、易写错的字 晨:上边是扁“日”,下边不要少写一横。 装:上半部分右边是“士”,不是“土”。 落:上下结构,部首是草字头。 荒:中间部分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服:右边第一笔是横折钩,不是横折。 三、会写词语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在 粗壮 穿戴 敬爱 国旗 敬礼 教室 树枝 好奇 招引 古老 枝干 影子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处罚 放假 互相 所有 能够 猜想 扬起 双臂 四、多音字 教?????(ji ào)教室( ji āo)教书 好?????(h ǎo)好听 ( h ào)好奇 觉?????(ju é)觉得 ( ji ào)睡觉 地?????(d ì)地下(de)高兴地 干?????(g àn)枝干(g ān)干旱 假? ????(ji ǎ)假话( ji à)放假 背?????( b èi)背诵( b ēi)背负 圈?????( qu ān)圆圈( ju àn)羊圈 五、形近字

?????汉(汉字)叹(叹气) ?????服(服装) 朋(朋友) ?????静(安静) 净(干净) ? ????粗(粗心)姐(姐姐) ? ????落(落下)洛(洛阳) ? ????狂(狂欢)犯(犯人) ?????猜(猜出)清(清水) ?????扬(表扬)杨(杨树) ?????避(避开)臂(双臂) 六、近义词 穿戴—穿着 敬爱—尊敬 鲜艳—艳丽(鲜亮) 好奇—新奇 打扮—装扮 飘扬—飘荡 安静—宁静(寂静) 洁白—雪白 轰响—轰鸣 荒野—荒原(旷野) 觉得—感觉 如果—假如 湿润—潮湿 突然—忽然(猛然) 照例—按例 流利—流畅 七、反义词 安静—热闹(吵闹) 招引—驱赶 好奇—漠然(冷漠) 粗壮—纤细(瘦弱) 湿润—干燥 荒野—闹市 罚—奖 扬起—放下 急急忙忙—慢慢腾腾(磨磨蹭蹭) 详细—简要 流利—生疏 八、词语搭配 1.动词搭配 (扬起)双臂 (走过)荒野 (吹着)口笛 (拍着)大手 (收起)戒尺 2.形容词搭配 (鲜艳)的服装 (敬爱)的老师 (绚丽多彩)的学校 (可爱)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 (粗壮)的枝干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

1、在生活中,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 2、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10个1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公里)=1000米。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 )毫米。所以,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因此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 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进率是10 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10 分米=1 米 10 厘米= 1 分米 10 毫米= 1 厘米 ②进率是100 1 米= 100 厘米 1分米=100毫米100 厘米=1 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 1000米= 1公里 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如:3吨=3000千克5000千克=5吨 7、(相邻)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 1 吨= 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 吨 1000克=1千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设计日期:20 13年10月25日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程名称: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课文56课时 综合性学习4课时 口语交际8课时 习作16课时 语文园地16课时 总计99课时 一、学生、教材及其它背景资源分析 1、学情分析:根据对原二年级任课老师的调查,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总体看来学生学习情况一般,其中有的同学学习认真,思想纯朴,进取心强,各方面表现突出。有的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多部分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的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差。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学生在认字识字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由于一、二年级的生字都是在课堂上老师一个一个地教的,到了三年级由学生自己来学,很多学生不太适应。从以往三年级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们在书写上出现种种问题,有的学生看不准字,总是多笔少划;有些学生的字写得很认真,但不漂亮;有些学生的字很难看,急待练习提高。在阅读方面,由于学生年龄小,每读一篇课

文都不是很熟练,理解能力也不太强。在习作方面,更是刚刚入门,尽管不少孩子都能写下几句通顺的话,但是错别字较多,写作没有顺序,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更不会写具体。在口语交际方面,大部分学生能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但是表达得不够流利。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2、教材基本结构及特点简要分析: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有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104×3表示()。 2、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五楼用()秒。 3、一米长的绳子,截下它的1∕10,应截下()分米,截下它的1∕2,应截下() 分米。 4、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或()。 5、一天中的上午,有7时、11时、10时30分、6时、9时、8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把这些时间排列起来()。 6、 4700千克-700千克=()吨 1厘米-7毫米=()毫米 1吨-200千克=()千克 950米+1050米=()千米 7、(填“<”“>”或“=”) 2分()200秒 150分()3时 80毫米()8厘米 8、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是()秒。分针走1大格是(),时针 走1大格是()。

9、下图(左)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20米 40米 10、上图(右)的周长是()米。 二、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1、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2、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3、2与1的和、差、积、商中最大的是积,最小的是商。() 4、7×7和7+7的意义相同。()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 6、除数是3的除法,余数可能是1、2或3。() 7、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 8、如果A×B=0,那么A和B中至少有一个是0。() 9、7个1/7米是7米。() 10、小红和小颍比赛跳绳,小红2分钟跳了190下,小颍3分钟跳了240下,小颍跳的快。 () 三、快乐ABC(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9分。)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大象版

课程纲要.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程名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设计者:郭晓丽郭雯芳 适用年级:三年级 总课时:共计36 课时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学校: 课程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一)科学探究 1、体验“观察与提问”,会观察,会记录,提出问题、记录问题 2、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体验五官的作用 3、能从不同角度对秋天进行观察和提问 4、以制作“蚂蚁”模型为线索:制作→观察→修正 5、尝试用搜集资料的方式来解决科学问题 6、会选择问题;认识土壤 7、会运用工具进行定量观察,了解对比实验的要求,会整理数据 8、会评价问题,尝试调查法,制作科普展板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展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爱护大自然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6、乐于合作和交流,能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7、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社会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 1、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全面了解秋天的景象,观察果实、找出果实的共同特征 3、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 4、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了解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5、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体验用不同方法进行观察的乐趣,体验发现问题带来的充实感,激发提出问题的兴趣。 第二单元: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 第三单元:能从不同角度对特定事物进行观察和提问 第四单元:能多层次地对自然世界进行观察和提问第五单元: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第五单元: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第六单元:能借助简单测量工具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全册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第二单元: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为中华起崛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第三单元: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第四单元: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 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 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第五单元: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 语文园地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语文园地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上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语文园地八 三字经(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满载而归如愿以偿没精打采沉默不语目不转睛恍然大悟五洲四海举世闻名高楼大厦应有尽有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全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 (1) 第1课时秒的认识 (3) 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 (6) 第3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8) 第4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9)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1)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1)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4) 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6) 第4课时估算 (19) 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21) 第三单元测量 (23) 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 (23) 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25) 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27) 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30)

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33) 第6课时解决问题 (36)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计划 (40) 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42) 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44) 第3课时练习课 (47) 第4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50) 第5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52) 第6课时练习课 (54) 第7课时解决问题 (55) 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58) 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60)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计划 (61) 第1课时倍的认识 (62) 第2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64) 第3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 (66)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计划 (69) 第1课时口算乘法 (70) 第2课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 (72) 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73) 第4课时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75) 第5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77) 第6课时笔算乘法(练习课) (79) 第7课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82) 第8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84) 第9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 (85) 第10课时乘法的估算 (87) 第11课时解决问题(1) (89) 第12课时解决问题 (91) 第13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93) 第14课时整理与复习 (96) 第15课时数字编码 (98)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99) 第1课时四边形 (99) 第2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104) 第3课时周长 (111) 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13) 第5课时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解决问题 (117)

新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内容及课时安排 (也就是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课时安排部分)

三、实施策略 (这里应该包括教法、学法、活动、教学建议等)(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一、生字词掌握(词语表中内容) 容易写错的字要注意:戴、蝴蝶、雀、舞、耍、绒、察、瓣、拢、爬、仰、辫、勇敢 二、多音字 似sì()shì()发fā( )fà( ) 相xiānɡ ( ) xiànɡ ( ) 晃huǎnɡ()huànɡ()朝zhāo()chóo()好hǎo()hào() 假jiǎ()jià()都dū()dōu() 三、近义词 安静—宁静敬爱—尊敬古老—久远常常—经常仔细—认真 似乎—好像居然—竟然汲取—吸取鼓励——鼓舞 四、反义词 热闹—安静古老—现代洁白—乌黑合拢—张开快乐—伤心 喜爱—讨厌现在—从前朋友—敌人仔细——马虎 五、积累背诵 1、熟练背诵《我们的民族小学》全文,并能正确按原文填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最好能够默写) 2、熟练背诵并正确默写《金色的草地》第三自然段6、7句(最好能做到熟练默写) 3、熟练背诵《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最好能做到熟练默写) 4、背默语文园地四读读背背《小儿垂钓》 六、造句: 常常: 微笑: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七、重点语句: 1、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拟人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挂”准确、形象地体现出了天都峰的陡。) 3、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山难爬,表现出我勇往直前的精神。) 4、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终于”体现了登山的艰难。) 5、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都爬上了天都峰,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自身的奋斗和努力,二是他们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启示:

部编三年级上册全册课程纲要教学内容

部编三年级上册全册 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一、教学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三、教材分简析: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四、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 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 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 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 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 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本课讲述了大青 树下民族小学学 生幸福的学习生 活,重点是能够抓 住关键句子,产生 民族团结的自豪 感。 2 1.鼓励学生多种 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 窗外的安静和小 动物凑热闹的句 子理解课文内容。

2 花的学校本课以诗歌的 语言描述了雨 中花儿在绿草 上跳舞、狂欢的 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2 1.多元认字。 2.能够借助图片、 关键句、体会课文 富于童真童趣的 语言和丰富细腻 的想象。 3 *不懂就要问本文讲了孙中山 对待学问不懂就 问,不怕挨打。重 点是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 1.根据提示,自己 阅读,找出有新鲜 感的词句,学会和 同学交流。 2.多元识字。 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是 以“我的暑假生 活”为交际内容。重点是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1 1.选择别人可能 感兴趣的内容重 点讲述。 2.恰当使用图片 和实物。 习作本次习作以《猜猜 他是谁》为题目,重点是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去写。1 1.抓住让人印象 深刻的特点写。 2.注意习作格 式:开头空两格。 语文园地本次学习园地主 要内容是学会积1.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精选教育类文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祝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知识就是力量@_@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半时=30分一刻=15分 3时=(180 )分 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 (180)分。 300分=( 5 )时 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 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 () 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 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 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科目名称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学习目标 1、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具有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会认200个字,会写300个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355个词语。能使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说出词句的意思,初步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清楚地表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做到: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热爱自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而自豪,学习优秀人物的优秀品质,培养优良的生活及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和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 4、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了解,能说出句号逗号的不同用法,在写作中能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5、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会独立阅读一些课堂延伸材料以及有益的课外读物报刊杂志,并愿意和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能将自己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适时运用。 7、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它复述下来,并能转述给他人听。 8、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15篇(段)。 9、学会默读。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出疑问。学会略读,能说出文章的大概意思。 10、初步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与同学交流课外收集到的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七千字。 11、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开始练习写作,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兴趣。能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真实见闻、感受和想象。 12、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做到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01填空题。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3、4000米-2000米=()千米 13千米-6千米=()米 2吨+3000千克=()吨 1千米+800米=()米 10毫米+20厘米=()厘米 1厘米-6毫米=()毫米 8000米-2千米=()米 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米,两周一共挖了()米。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千克。 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7、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厘米。

8、()比603少289,870比582多()。 9、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小时。 10、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02判断题。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4、1200千克-200千克=1000。()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一秒钟。() 6、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7、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03选择题。 1、小红的身高15()。 A、米 B、分米 C、厘米 2、10张纸厚约()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 A、100厘米 B、280厘米 C、208厘米 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盒。 A、330 B、582 C、418 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 A、11:30 B、11:45 C、11:35

部编三年级上册全册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一、教学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三、教材分简析: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四、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请认真听两遍录音,完成下面各题。(4分) 1.短文讲了威仁爵士前半生从事 ,后半生从事 , 都取得了成就。(2分) 2. 别人称誉他 。(1分) 3. 你从故事中明白了 。(1分) 二、书写指导。(2分) 提示 走之旁的捺是平捺。 追 送 三、基础知识。(39分) 1. 给下面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我们中(hōng hòng )有三个人都是男孩。 (2)他吃了那个食物,就中( h ōng h ò ng )毒了。 (3)这件事通过调(di ào ti áo )查,现在已经真相大白了。 (4)调( di ào ti áo )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 (5)爸爸答( d ā d á )应了我的要求,暑假带我去北京旅游。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yǎn òu pǔ tōng yǒng gǎn chì bǎng liú lèI hǐ huī ǎn cháI cōng míng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5分) (1)“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挤眉弄眼”四个成语有相同的特点。( ) (2)理解词语的方法只有查字典。 ( ) (3)“光/持石/击瓮 /破之。 ”这句话的停顿是正确的。 ( ) (4)阅读时,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享受到阅读的乐趣。预测要有一定的依 据,要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 ( ) (5)识字很有趣,可以用熟字减偏旁,也可以用部首归类的方法。 ( )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 )的地方 ( )的花朵 ( )的鸟粪 ( )的肥料 ( )的条纹 ( )的贝壳 5.句子训练营。(6分) (1)长白山的冬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2)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彬彬。(缩句) (3)今天下雨了,我只好在家看电视。(用上“因为……所以……”) 6.课文直通车。(10分) 这个学期,我们随着课文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1)当我们在长江上顺流而下,看到天门山,便会吟诵 写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诗中写到的楚江是指 。(2分) (2)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主要描绘的是 的景色,诗的后两句是 “ , ”。(2.5分) (3)我们还一起去湖南省,与诗人刘禹锡欣赏秋夜月光下的 ,别有一番情趣。还有南海的 ,北国的 ,都是那样 、 ,连广东 的海滨小城,也是个可爱的地方。(3分) (4)课文还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温暖有爱的人破缸救人的 ,冷静又沉着;用 鼓励残疾同学的孩子们;炮火中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是他们让我们感受爱的温暖,爱,是那样富有力量,给人以无限的希望 。(1.5分) (5)当我们一起做事情遇到困难时,会用“ ”这 句谚语激励我们自己,战胜困难。 四、阅读。(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ī q ī)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 密 封 线 学 班 姓 得 密 封 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