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_双师型_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_许莉莉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_双师型_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_许莉莉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_双师型_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_许莉莉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413317573.html,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揭章武 来源:《师道·教研》2011年第08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为我们如何建设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 一、强化教育,规范行为,建设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我校因各种原因,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且差异很大。为此,学校除按上级要求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外,还经常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学者到校为教师作辅导报告,学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举办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及书画大赛,开展“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现代文明人”活动等,引导教师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做到为人师表。例如,我们为了让教师,依法施教,提高工作执行力,先后请来市检察院领导、李阳疯狂英语讲师、香港联成国际教育集团讲师等到校作报告,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单靠思想教育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使大家有章可依,有据可循,达到行为规范化。为此,学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制订了《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有效地规范了教师的行为,每年还对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培养教师的高尚师德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建设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①办事公正,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氛围,使教师能舒服地工作。②关心教师,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帮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满足教师的多层次、多角度的需求。③开展师徒互学互助活动,组织三课(示范课、比武课、汇报课),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争当名师。 创造适宜教师发展的空间。①想方设法让教师充分认识学校的发展前景,感到有奔头,发展前景好,对学校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②科学设岗,使教师在他们的岗位上,既能施展才干,又能学到新本领。③加大投入,创造机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我校近年组织教学线领导和科组长远赴江苏、广州、深圳等地学习取经,组织德育线干部远赴云南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到珠海、中山等地听课学习,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④注重学校内部人才流动,在一个岗位干好了,就及时根据其能力和工作需要,调整到一个更重要或更适合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使教师的活动舞台更广阔。当然,用人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因需设岗,择优聘任,以岗定酬的动态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SWOT分析

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 键。它不仅有助于增强职业院校的竞争力与吸引力、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契合 度,而且有助于缓解技术危机、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助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高 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仍旧不尽人意,无论是顶层设计层面,还是具体实施层面都 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因此,采用SWOT分析方法,剖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优势、劣势及所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变革策略,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SWOT分析;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8)06-0040-06 作者简介:朱赛荣(1993-),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收稿日期:2018-07-20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SWOT分析 朱赛荣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 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发展 理应坚持的重要原则。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职业 教育的开创者和倡导者黄炎培先生就提出了早期产教 融合的思想,他描述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双手万能、手 脑并用、读书与做工相互结合。[1]近几年来,政界与学 术界也都在相继的对产教关系进行研究,由工学结合、 产学结合到产学研结合再到产教融合,展现着不同背 景下对产教关系的认识与描述,体现着对产教关系内 涵探讨的深度与广度。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是指育人过 程中生产与教学的融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 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的融合,是育人方式上的融合;二 是教育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技能的融合,是育人内容 上的融合;三是教育教学成果与技术产品研发的融合, 是育人成果上的融合。[2] 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类 型,肩负人才培育与服务经济发展的双重重任。随着 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需矛盾急剧恶 化,劳动力市场结构日益失衡使技术强化成为当务之 急。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及吸引力却明显不 足,整个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与发展后劲仍有待加 强。因此,无论是缘于职业教育的变革要求,还是对于 产业转型、经济发展需求的考虑,加快推进高职院校的 产教融合均有一定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形式 产教融合的相关主体有政府、行业、企业与高职院 校,不同合作形式的主体虽有所不同,但最终是以企业 和学校两主体的合作为载体。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 桥梁与具体实施路径,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形式 主要有以下四种:[3] (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合作育人,比较典型的模式是 “校中厂”与“厂中校”。“校中厂”指企业作为学校的一 部分,将企业生产线引入到学校,其偏重于实训教学, 根据学习需求对接岗位,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 可能性,但其真实的生产性及服务性相对较弱。“厂中 校”指学校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在企业厂区划出校区, 作为实训实习基地,其偏重于实习实践,有助于让学 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具体岗位及规章制度,但 受企业工作任务的制约,易使实践学习工作流程化、 形式化。该模式强调校企合作,形成交叉育人的融合 方式。 教育管理 40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总结报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总结报告 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为确保我校教师队伍能适应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建立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教学、实训体系,加大从行业企业聘任高技能兼职教师比例,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使“双师型” 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达到95%,总人数占全南阳市第一名。 主干课程教师到本科院校进修5 人。骨干教师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180人。到对口企业参加顶岗实践95 人。参加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5 人。专业教师到其它职业学校学习培训319 人。出国考察和培训1 人。聘用兼职教师40 人。重点建设专业专任教师职业资格证率达到60%以上。 (二)、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项目建设工作机制 从2012 年开始,我校成立了以主抓教学校长为组长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与课题组。以校内校外、校企双元为培养途径,以企业实践、送高校进修、校本培训或教师自学为基本方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制定了培养方案,其中体现了“三优先”、“二四层次”、“三联互动”的培训原则与目标措施。 2、项目建设举措 (1).资金保障建设项目资金学校自筹,总投资20 万元,全部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其中:师资培训10 万元,包括国内进修、企业轮训、出国考察和培训;聘用兼职教师5 万元;专业理论和技能研讨3 万元,制度建设2万元。 (2). 管理保障制定《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宛西中专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实施方案》、《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关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施办法(试行)》《宛西中专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等管理文件。各项管理制度上传学校平台,教务科督导各教研室落实。 二、双师队伍建设情况 1.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

浅谈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本文针对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引进培养力度,形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标签: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为改革开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不但为我国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促使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逐步形成,逐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要求。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我国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期,但应当看到,在发展和繁荣后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也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当前而言,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必须花大力气解决好这个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积极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然而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比,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完善 (1)随着连续几年的扩大办学规模,新进教师逐年增多,虽然新教师理论性强,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弱,这是各高职院校存在的通病。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招聘教师强调必须是硕士以上学位是造成这种状况主要因素之一。 (2)“一体化”教师的匮乏。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实践教学条件和双师型教师队伍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两个难题,否则“一体化”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3)公共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失调。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新开专

师资队伍建设规章制度

贞丰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加快我校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为进一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队伍和优秀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学校高水平发展需要,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为目标,以师资队伍梯队建设为核心,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和考核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二、工作措施 (一)成立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管理 组长:王继雄 副组长:周海军 成员:建明、曾孝芳、蔡长虹、雷娇、施旋、龚修文、胡霆海、袁代荣、敏、馨 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全校各部门核心工作,全面、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定期研究、检查、督查制度,形成

齐抓共管的体制。 (二)加强师德培养,提高教师以德立教的认识 坚持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制度,通过辅导报告、学习优质教师先进事迹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把政治学习、形势任务教育与培养教师远大职业理想和深厚的职业情感融合起来,促使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和职责,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实施青蓝工程,强化对新任教师的培养 针对学校新教师多、年轻教师多的实际,为尽快使新教师、年轻教师成长起来,充分发挥优秀的成熟型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校坚持实施青蓝功臣,帮助新教师达到“一年合格,三年职称,五年成为骨干教师”的目标。 (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建立和完善教师进修培训制度 1.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坚持以在职进修为主的原则,要求学历不达标者必须达标,积极鼓励教师结合专业和科学建设需要及个人发展需求攻读本研究生学位和更高学位。 2.实施专业教师技能提升计划。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技能训练,提出训练的具体目标,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每年组织一次全校性技能大赛、创新大赛,选拔优秀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技能大赛;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多出创新成果。 3.认真组织开展校本培训。通过专家来校辅导、名师示引领等形式,充分挖掘、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全

产教融合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机农业论文-农业论文

产教融合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机农业论文-农业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针对农业高职院面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校企合作不紧密、合作层次较浅等现象,提出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构建长期合作机制、对接企业需求、打通校企人员流动通道等措施来创新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满足企业的需求。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1背景

自提出“促进产教深度合作”以来,、等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及《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都表明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下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但目前农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存在层次较浅,培养学生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急需的现代职业农民缺乏,存在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际过程中,校企合作还停留在签协议多,学生只能近距离观看合作企业,更别说融入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存在两张皮、一头热的现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裹足不前,长期停留在“合而不融”的阶段,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格与农业发展不相匹配,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如何与企业强强联合,改革创新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实现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已成为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影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因素

高职院校_双师型_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启示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启示 魏 明 罗凤姿 刘晓晖 摘 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以“双师型”为主要构件取向。本文以我国部分省市师资队伍为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成因进行探讨,从而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合适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11-104-02 作 者:湖南工程职院;湖南,湘潭,410151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高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较突出,其表现在专任教师职务结构比例中,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学术带头人缺乏。据教育部高教司对辽宁、四川、陕西、湖南、江苏五省市3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现状的抽样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见表1)。 表1 高职高专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教师职称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低级职称总计 人数48756819646524421058 比例(%)2%27%46%25%100% 另据调查,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两头重的现象,一是年轻教师比例过大,二是聘请的退休专家比例过高。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年龄层次在40~55岁之间能担当教学与科研的骨干。 2.“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远低于实际要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现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更深层次的缺陷在于高技术素质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严重缺乏。现有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技术素质教师。由上述五省市数据统计,高职院校的教师中,高校毕业生多,有实际工作经历的少(见表2)。 表2 高职高专专任教师来源情况 教师 来源 高校毕 业分配 其他高 校调入 科研机 构调入 企业调入其他总计人数72799322001210132010941 比例(%)66%9%2%11%12%100%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师资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即家庭-校门-校门模式。而西方发达国家则非常强调专业教师要来自一线的优秀工作人员,并重点引进一些有5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其对“双师型”的比例一般为50%以上。如澳大利亚技术学院南澳丽晶斯学院要求教师要有8年以上的行业经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理工学院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由具有工程师资格的人员组成;英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63%以上是从企业招聘来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对“双师型”的要求指标为70%。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必然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必然影响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功能。 3.现有政策有缺陷。职称评定是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这里包括高职高专师资评审难以体现高职高专学校的特点以及由中专升格后的职业技术学院,师资从中专系列如何转为高教系列等问题。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要求、培养、待遇等方面 的办法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里,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包括教师应拥有的渊博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对教师较高的评价与真心的信服。只有尽心尽力为学生服务,替学生排忧解难,真正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六、视情形,把握好“严”和“宽”之度 在新世纪的家庭,一部分女生心胸比较狭窄,喜欢斤斤计较,加上独生子女比较多,很多学生在家里被宠惯了,什么事情都凭感情办事,喜欢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叛逆心理很强,不懂得尊敬老师,更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什么都依学生的。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站在学校乃至社会整体的高度,把握好“严”和“宽”的度。要与学生悉心交流,在开始时,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再对症下药,找出问题的“结”,从大局出发,然后给学生一一分析,做到以理服人,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平时,我们要与学生多做朋友,倾听她们的心声,对于合理建议,要认真听取。 七、察性格,因材施教促成材 学生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各自的起点也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专业成绩非常好,理论成绩差;而有的学生理论成绩优秀而专业底子薄;有的学生胆小害羞,而有的学生活泼开朗。鉴于这种情况,我平时注意观察学生各自的特点,从学生的薄弱点下手,对她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锻炼,做到因材施教,尽量使她们能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我认为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要使自己的本职工作得以充分体现,我们就必须必须以制度管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人格魅力影响人,要具有很强的责任心,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时时接受新事物,掌握新知识,了解学生的新动态,每天都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使高职新生辅导员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邹定宜) 401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1

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0001

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资源, 是加快我院发展,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 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队伍和政治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打造学院的办学 特色和优势,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和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学院将贯彻创特色、创品牌的战略思想,遵循“壮大队伍、优化结构、 突出重点、强化实践、注重师德、提升水平” 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外聘高层次人才等途径,紧紧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为学院重点和特色专业、特色学科、重点实验室的 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学院的教育教学及大学生思 想政治、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增添新鲜血液,为学院的逐步建立促进教师资伍,为实现我院成为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省内一流职院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源合理配置以及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真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 二、建设目标 2011-2015 年,通过5 年的努力,争取实现以下目标: 为重点和特色专业、特色学科配齐学科团队。 专任教师(含校外兼课、兼职教师)总人数500人左右,师生比控制在1:20 以内。 辅导员队伍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以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队伍为培养目标,总体上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力求到2015 年,培养出省内知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通过专、兼、聘等多钟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工作队伍。 通过专、兼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熟悉政策、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队伍。 40 岁以下青年教师硕士化,2015 年专任教师硕士比例达到50%,专业教师中具有或攻 读博士学位的达到7 人。 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到90%。 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超过20 人,具有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超过120 人,教师职称结构合理。 市级专业技术人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及以上国内访问学者及以上专家、学者达到15 人。 三、实施方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随着我校职业教育规范有序地发展,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校愈来愈紧迫的任务。要建设好这支队伍,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开发,逐步培养和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努力促进专业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根据《四川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方案》要求,结合目前我校师资队伍的结构特点,特制订我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一、“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教师标准。 2.具有较全面的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能力。 3.具有相应技术等级证和教师资格证。 二、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机制 1.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多为教师创造条件,采取“引进来,派出去”等各种形式,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专家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寒暑假时间对在职

教师进行培训,传授技能技巧和前沿技术,有计划组织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三年内,力争让全体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轮训一次,获得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2.加强现有教师的专业理论培训。三年内,要求4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取得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且能胜任二门以上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和教师资格证书。同时,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逐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学科带头人。 3.加强教师教学及教研能力的培训。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对年轻教师进行教育心理学及教法技能的培训,全面实施一对一“传、帮、带”,帮助年轻教师尽快完善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具有明确性、规范性、参与性与效能性的特点。通过培训逐步营造教师队伍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以“产学研”为导向,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办出职教特色,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1.注重加强产学合作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资料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结合我校特色校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二、基本原则 1、思想政治品德建设和知识业务能力提高相结合。 2、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相结合。 3、对外引进和对内培养相结合。 4、提高学历层次和提高实际能力相结合。 三、建设目标 1、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四、主要任务 1、力争在5年内,使我校专任教师总数及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结构逐步合理,在专任教师全部本科以上学历的基础上研究生比例达到8%,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达到25%以上,“双师型”教师达到50%以上,每个专业均应有2名以上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每个专业要培养4名以上有较高教学水平的骨干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师资水平不高,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高技能人才困乏,“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的实际,加强我校师资力量,优化教师体系结构,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建设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从事实践教学,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培养培训方案。 二、目标任务 在继续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发展,加强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技术服务和咨询能力、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专业建设和开发能力、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目前我校教师128人,专任专业课教师76名,其中“双师型”教师39人,占专业课教师的51%。按照《青海省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以上”的要求,我校专任教师及“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均与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双师型”标准有一定的距离,因此,2011年底,力争使我校6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能够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三、实施方案 (一)积极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近年来,国家为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为职业学校免费培训技术骨干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选派教师脱产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或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认定)所需培训和考证费用,在教师取得相应证书后,学校给予报销;若经过培训不能通过考试或拿不到证书的,费用由培训教师自己承担。 (二)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3.2-1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3.2-1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3.2.1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我专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为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根据《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针对本专业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建设的现状与建设的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师资队伍现状 (一)专任教师遇资队伍现状 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有比较好的年龄梯度和比较好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偏低,队伍精干,教学力量比较年轻,正在形成学科和课程结构群体,专业发展的后续力较好。专业带头人、教研室负责人、教学骨干三支队伍建设较好,在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已经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对专业教学起到了的补充作用,特别是在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方面收到了好的效果。在学院的统一部署和规划下,建立了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队伍建设富有成效。学生管理队伍健全,工作成效显著。师生比例略高。今后将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提高教科研能力、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进一步努力,取得更好的发展。 1.职称结构: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含财务处双肩挑教师2人)。职称结构:副教授5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 2.73%;讲师8人,占36.36%;助教10人,占45.45%;专业教师队伍数量适当,梯队结构合理,队伍整体较年轻,有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

2.学历结构:学历结构:硕士(含在读)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36%;(2)学历结构:学历结构:硕士(含在读)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36%;本科学历占95.45%。 3.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教师平均年龄34岁,其中副教授平均年龄41岁,讲师平均年龄32岁。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40.91%,年龄在40岁以内的占77.28%。 4.学缘结构:没有本校、本市院校毕业的教师,省内院校毕业的教师20人,占90.91%,省外院校毕业的教师2人, 占9.09%。 5.教学、科研水平:近五年,本专业教师先后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5余篇,其中教研教改发论文5篇,著作教材15部;先后承担了共19个课题,其中省级2个,省社科联、厅级课题6个,院级课题2个,其中教研课题4项。 6.双师素质:9人具备双师素质,占专任教师的比例41%。 7.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教师队伍规模比较适宜,教师的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在不断提高,基本能够适应目前本、专科教育教学需要。但还存在着以下8个问题: (1)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副教授比例偏少; (2)没有博士教师; (3)青年教师比例偏大,梯队结构不合理; (4)没有注册会计师; (5)教研教改的课题偏少; (6)年轻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弱; (7)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精)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训水平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为适应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实现我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更多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 符合我校办学宗旨的“双师型” 教师队伍,特制订本办法。 (二在今后五年内,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 教育观念新, 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具体的规划是: 1、力争到 2012年底“双师型”教师人数达到专任教师总人数 50%以上 ; 2、力争到 2015年底“双师型”教师人数达到专任教师总人数 80%以上。 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及认定程序 (一基本条件 1、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师德高尚。 2、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 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教学观念先进, 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能力强,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二学历加资历条件。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讲师以上教师职称,并能结合所承担的理论教学课程,能独立承担实践教学指导,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

教师: 1、通过申报和评审,取得国家承认的具有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力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如建筑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 2、通过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如计算机软件工程师, 会计师, 经济师, 统计师, 审计师等 ; 3、通过各类执业资格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中级以上执业资格证书(如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工程师等; 4、通过国家技能鉴定获得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 (如,家电维修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 5、具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 6、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技能大赛中参加或指导学生获前三等奖,并有获奖证书。 7、参加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8、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从事本专业实践工作经历,能独立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9、近五年主持(或前五名参与县市级以上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10、参与学校实验教学设施建设及提升技术水平和设计安装工作前三名者,经行业机构鉴定,学校学术委员会评估认定,达到同类学校先进水平。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市场化的今天,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各院校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处于高职教育链条不同位置的各个院校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空间,主动应对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保持良好的竞争态势,就必须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强校战略,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核心竞争力是指学校参与竞争所具备的支撑其竞争优势所特有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参与竞争是围绕核心竞争力在多层面展开的,要取得主动性,就要获取和整合教育资源,尤其是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所以,建设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有丰富实战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 重中之重。 一、离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 几年来,各高职院校为了加快发展,适应高职扩招的要求,普遍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按

照教育规律和合理的生师比衡量,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水平的教师少,双师型比例小等问题仍突出存在,严重制约和影响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数量相对不足 过去我们高职教育的规模很小,近年来,随着大家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深化,高职教育飞速发展,无论是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都已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国现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在校生500多万人,年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均成倍增长。但是,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扩大,这样就造成了师资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教学的实际,全国高职院校的生师比普遍偏高,有的院校已达50:1以上,远远高于教育部18:1的标准,致使教师在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高职院校数量和在校人数的快速增加(以陕西为例,98年在校学生仅15万人,2005年已达到58万人之多,7年间翻了近四番),而师资队伍合理结构的形成,是有一定规律和过程的,本科毕业5年后才可能晋升中级职称,再5年后才可晋升高级职称。这样致使高职院校教师职称结构不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总结报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总结报告 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为确保我校教师队伍能适应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建立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教学、实训体系,加大从行业企业聘任高技能兼职教师比例,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使“双师型”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达到95%,总人数占全南阳市第一名。 主干课程教师到本科院校进修5人。骨干教师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180人。到对口企业参加顶岗实践95人。参加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5人。专业教师到其它职业学校学习培训319人。出国考察和培训1人。聘用兼职教师40人。重点建设专业专任教师职业资格证率达到60%以上。 (二)、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项目建设工作机制 从2012年开始,我校成立了以主抓教学校长为组长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与课题组。以校内校外、校企双元为培养途径,以企业实践、送高校进修、校本培训或教师自学为基本方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制定了培养方案,其中体现了“三优先”、“二四层次”、“三联互动”的培训原则与目标措施。 2、项目建设举措 (1).资金保障建设项目资金学校自筹,总投资20万元,全部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其中:师资培训10万元,包括国内进修、企业轮训、出国考察和培训;聘用兼职教师5万元;专业理论和技能研讨3万元,制度建设2万元。 (2).管理保障制定《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宛西中专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实施方案》、《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关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施办法(试行)》《宛西中专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等管理文件。各项管理制度上传学校平台,教务科督导各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双师型”的师资队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研究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成为热门话题。纵观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总体说来,研究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比较多,研究财经类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比较少;研究新建财经类公办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相对更少;从教育学角度研究的比较多,综合运用管理学原理研究的比较少。针对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财经类高职院校,因其“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具有教师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结合紧密、教师流动性强、教师专业实践锻炼受限等特点,不同于理工农医类高职院校,因此,研究财经类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A省新建财经类公办高职院校为例,首先对新建财经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财经类“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A省四所新建财经类公办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了解,指出目前A省新建财经类公办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还存在诸如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队伍不够稳定、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不强、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相对缺乏等问题,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直接原因分析和基于管理学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高职院校或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经验,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提出政策上要给予财经类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支持,经费上要加大投入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解决教师总体数量不足问题;要健全财经类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财经类“双师型”教师思想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进而提高财经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从而使“双师型”师资队伍结优化,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教师专业实践技能不断提高;最后建议学校选择合适的办学模式加大财经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期望能对相关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能提供建议和帮助。本文的创新之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概要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3所高职院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了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同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 师质量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其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关键因素。为了了解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水平,本文对河北省近年来升格的3所高职院校21个系部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法,为高职院校教改提供借鉴和参 考。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 (一)师资结构明显不合理 1.教师的学历结构偏低。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在调查的3所高职院校中,专任教师75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6.2%,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的占93%,硕士占7%,博士占 0%。统计表明,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具有博寸: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远远低于成熟的高职院校,与《意见》的要求也存在明显差距。 2.“双师”素质教师偏少,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单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合格标准要求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50%。但调查统汁,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 29%,而且大学毕业直接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占86.5%,而从企业调入的所占比例为7.4%,且师范毕业生达54%,这与社会需要的那种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差距较大。 3.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兼职教师数量较少。3所院校共有教师758人,兼职教师68人,占教师人数的9%。这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师结构对比,兼职教师比例严重偏低,距《评估》合格要求的10%也有一定的差距。 (二)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矛盾和差距高职教师大部分能够理解职业教育政策,理解实践性教学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意义,但从调查中能看出他们的观念和实践存在着矛盾和差 距。 1.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新教师的数量增加很多,他们急于攻破教学关,往往将工作和学习置于矛盾的境地,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他们认为自我提高就必须通过培训,大多从外部条件寻找原因。在调查中,许多学生都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很多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讲授方式,希望教师能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改进,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这个问题。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们认为已经与;大学生建立了平等的朋友关系,并能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但学生认为除正课外,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2.存在重视实践却远离实践的矛盾。教师们在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最需改进的方面”的回答中,大都提到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包括改进教学内容,专业课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基础课要与专业课相结合,联系实际,根据社会需求设置选修课,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多动手,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等实践能力;提倡在教学中要使用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在“如何改进”方面,教师们都提出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但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们更多的时间还是用在了理论教学方面,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