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血液透析论文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有关血液透析论文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有关血液透析论文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有关血液透析论文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有关血液透析论文:

6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疗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肾功替代疗法,自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生命得以延续,血液透析人群亦呈逐年递增之势[1]。据报道,血液透析患者52%~87%存在情绪障碍[2]。因此,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笔者对65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衰患者,男36例、女29例,年龄29~71岁,平均55岁。透析时间12~90个月,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h。既往均无精神障碍及家族史。

2 常见不良心理

紧张和恐惧心理常见于初次透析患者,由于对透析相关知识以及治疗安全性缺乏了解,加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穿刺疼痛、透析中出现不适反应导致最初阶段出现情绪不稳定、紧张。

焦虑心理在血透开始阶段,由于患者对血透的目的、意义不了解;对所患疾病预防缺少足够的认识;加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害怕手术、恐血、疼痛等而导致心情紧张,情绪不稳定;从而发生失眠、头昏、食欲不振、血压升高等焦虑表现。

抑郁心理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O%左右,抑郁的程度与朋友交际减少,透析时间密切相关。患者社会活动时间越来越少,自感社会价值降低,出现少言、内心极度苦闷等表现。

悲观和绝望心理血液透析治疗周期长,长期依赖透析生存,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透析虽能清除患者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但它也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透析患者常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低血糖、心力衰竭等,经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改善不明显。患者感到前途渺茫,顾虑重重,从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

苦恼与负罪感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患者对家庭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明显减少,家庭和社会关系日趋淡漠,对于经济问题的顾虑,不愿拖累家人的想法,都会导致患者苦恼和有负罪感,同时也伤害了其

自尊心,尤其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人更是如此。

3 心理护理

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血液透析室宜宽敞、明亮、整齐、阳光充足,并严格管理,定期消毒。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克服病痛、恢复健康、关心爱护、尊重患者、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让患者把心理要求说出来,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要,以便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增强安全感、信任感,提高依从性。

做好解释工作。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做好解释工作,向其说明血液透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详细介绍有关血液透析的知识,如血液透析的原理、目的与方法,透析前的准备,透析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怎样减轻不适等,对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必须耐心,详细解答,请其他做过血液透析的患者介绍亲身体会,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消除怀疑、焦虑心理,增强自信心,减少和消除恐惧、绝望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对产生悲观、绝望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必须仔细观察其心理变化和一举一动。应及时主动接近患者,给其安慰和鼓励,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共同关心体贴患者。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勇敢面对现实,将血液透析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正确、乐观、认真的态度去完成每一次操作,做好每一步自我护理,鼓励患者走出病室,步入社会,力所能及参加工作及社会活动,保持身心愉快,享受正常人的生活乐趣。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血液透析应由专人负责,熟练掌握透析机的操作和各种穿刺技术,开机后确定各项指标达到稳定后才开始进行透析。穿刺前评估瘘管情况。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动作熟练、轻巧,尽量减轻患者的疼痛[3]。透析时要了解患者病因及身体情况,做到患者个体化,利用透析机的调控手段及其他办法,尽量减少透析并发症,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诱导其叙述体验和不适。当患者产生不适,如疼痛时,除对症处理外,应想办法尽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争取透析患者家属的主动配合,与社会各界取得必要的联系,共同解决透析患者最突出的心理问题。通过分析,发现经济困难、家庭及社会压力大是透析患者最大的心理问题之一。应采取多种方式

积极向当地政府民政部门反映,向社会呼吁,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巩固已取得的治疗成果。医护人员对一些经济困难的患者可通过捐款等方式,解决他们的部分医疗费,使患者心理状况发生根本变化,能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敬丽,史建莉,姜玉芳.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调查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57-58.

[2] 陈金娥,熊小雪,龙秀平.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2004,4:63-64.

[3] 李辉.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通路再循环的观察及护理对策.中国血液净化,2006,5(1O):758.

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1

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 ?现代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使慢性肾衰竭病人生存时间大大延长。然而透析病人因水分及尿毒素的长期堆积,使胃 肠蠕动变慢,不是食不知味就是吃了就想吐,造成营养摄入不良,或者 由于饮食控制不合理,导致水潴留、高钾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 死亡。同时,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蛋白质流失增加等原因使病人的营养 状况恶化。良好的营养状态可防止或减轻并发症、改善透析效果,从而 增强病人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长期血透病人的饮食 护理便成为重要的课题。 1 饮食护理要点 ?1.1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血液透析可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同时有促进蛋白异化作用, 造成负氮平衡。因此,血液透析病人应比保守疗法病人摄取更多的蛋白质。蛋白摄入量以 1.2 kg/d较合适,注意蛋白质的优质化,80%应给予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蛋清、牛奶、瘦肉、鱼等动物蛋白,这样的优质 蛋白比植物蛋白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利用率 高,产生代谢废物(如尿素)少。 1 饮食护理要点 ?1.2 摄入适量的热卡 ?充足的热量能够抑制蛋白异化并维持理想的体重;若热量不足,食物中的蛋白质就会作为热量来源被消耗。同时还应摄入足够的热量,每天需 摄入30~35kcal/kg的热量。由于蛋白分解代谢加快,糖原异生增加,可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推荐热量摄入并应根 据病人的营养状态、血脂浓度和劳动强度适当增减。热量主要由糖类和 脂肪来提供,糖类摄入量一般为 5 g/(kg·d)~6 g/(kg·d),脂肪摄入量一般为 1.3 g/(kg·d)~1.7 g/(kg·d),应多摄取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可降低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和三酰甘油,以免加重动脉硬化。 如何安排饮食: ?透析病人在透析治疗时,饮食结构有所改变,透析过程中存在着蛋白质的丢失,因此要求患者由原来的低蛋白饮食改为优质蛋白质、高热量、 低盐低钾饮食。您应该尽量进食优质的动物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一般优质蛋白质应占摄入量的50%-70%,每周透析三次的病人应该摄入 1.2g/kg的蛋白质。其次,机体需要摄入一定的热量维持体重。如果您不能进食足够的热卡,机体就会燃烧饮食中摄入的蛋白质和 肌肉内的蛋白质来提供能量,您身上的肌肉就会越来越少,导致营养不

透析室护士个人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透析室护士个人总结 篇一: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 20XX年血透室工作总结 20XX年,血透室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关心支持重视下,在科内护士的共同努力下,较好 的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1明确血透室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并制订了透析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预 案,认真学习,要求血透护士都能熟练掌握,但是集体培训效果不佳,特别是新护士要花了 时间,但效果不佳。最好是一对一授课,鼓励她们多看书,工作中针对问题反复提问,直到 搞清楚。2血透室病人多,机器不足,经常加第四班,护士长时疲劳工作,加上病人都是重病人 透析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外,增加了安全隐患,科室现急需增加机器和护理人员。日常透析 过程中相互协作,急诊透析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无

论是晚间急诊还是周日透析从没有推 诿现象,也不因加班而影响次日正常工作。 3.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亲近而有耐心的语言沟通,使患者有一 种安全感,细心的讲解透析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的信息,尽量减轻患者 的负担,减轻心理压力,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在没有家属陪.伴时,我们承担其 家属的责任,递水,喂饭,搀扶,更衣,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感化病人。4力求工作认真细致,血液透析具有较高的风险,作为护理操作者,既要树立正确积极 的护理风险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避免风险,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5注重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随着透析患者的不断增多,依赖透析生存时间的延长,患 者要求我们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也在提高,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做到更细致入微的服务;另一方 面要不断的学习巩固基础知识与扎实基本操作,同时还要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掌握先进技术, 不断的与其他医院同行进行交流,积极参加院内各项业务学习与培训,支持鼓励护理人员参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血透室) 护理安全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肾病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营养不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了疾病的预后及发展。根据国内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3.6%,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因此,要改善其营养状况和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以及对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有效的干预,才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其影响因素及干预综述如下: 一、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 1.营养摄入不足: 2代谢性酸中毒 3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影响 4并发症影响 5社会心理因素 6其他:感染、药物、胃肠功能不良等均是影响营养摄入的原因。 二、透析相关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 1、透析充分性 透析不充分可降低蛋白质摄入引起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引起容量负荷增加,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长期容量负荷增加可导致高血压的加重和左心室肥厚,使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升高,心血管系统病死率增加,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厌食和营养摄入减少及分解代谢增高。 2、透析的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或透析后,常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引起饮食摄入量下降。 3、透析中营养物质的丢失 在常规血液透析中,每次丢失氨基酸和肽类共约10-13g,同时伴有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丢失。另外透析患者由于抗凝、透析器凝血、回血等原因常致隐性失血,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 4、透析引起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透析本身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和减少蛋白质合成。而透析膜的使用与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又密切相关,因为血液与透析膜接触可激活补体,通过前列腺素E的介导,引起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导致营养不良。透析液中细菌产物浓度中度提高,即使透析膜是完整无损的,也可刺激体内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细胞因子诱导体内产生亚临床炎症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水平上升,导致营养不良。

血液透析室护士进修学习心得

血液透析室护士进修学习心得 血液透析室护士进修学习心得 首先,我感谢院领导及护理部领导给我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知识,增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修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血液透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如同一个实习的学生虚心向老师请教、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在护士长的教育下,我掌握了血液透析的常见病的护理以及操作。如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及护理,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血液灌流术护理,血液透析的护理,永久性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等。熟悉了血液透析的工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 医大一医院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庞大的医护队伍,独立独特病房结构,给病人创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所有护理用具标识醒目,放置规范有序,方便快捷。由于血透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她们护士都有着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具有较高的护理理论基础及熟练的操作技能,都有较为严谨、敏捷和果断的工作作风。她们每人负责5名患者,时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忽略任何一点症状,不放松任何一个血透环节,不错过任何一次抢救机会,操作迅速、干练,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她们做到了护士操作时,重点加强自我查对和二人核对制度,自我查对就是上机后自己先查对,二人核对就是组长与管床(根据医嘱)认真核对各项治疗参数。每班护士对所管透析患者病情必须掌握,避免了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因其它疾病发生病情变化不能正确判断,延误病情。严格执行告知制度,对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宣教。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 .透析机做到人次消毒 ,操作人次更换手套,严抓工程师对机器的维护及水处理的消毒工作,保证透析液在安全范围,确保病人透析安全。透析液,透析用水每月定期做细菌培养及ph值监测。省疾控中心采样合格率100%. 常言说:'取他山之石意为攻己之玉'.通过学习>培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医大的好经验带到实际工作中,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明确透析中心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并制定透析风险预案和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 ; 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病人开始透析后,往往有很大的压力,如透析的风险、痛苦、自由的限制,疾病本身对身体的影响,透析费用,亲情的改变等等 ; 加强工作细节管理;力求工作认真、细致。血液透析具有较高的风险,作为护理操作者,既要树立正确、积极的护理风险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透析过程中需要每小时常规测一次血压并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测量并监测生命体征。 最后,我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学习是一种形式,感受是一种心得和收获,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的,也许这次学习不会给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生活对工作,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希望它可以渗透我的思想,为我的人生赋予新意,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更多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透析室护士:张欣)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操作规程 (一)用物准备 透析机、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体重等,合理设置脱水量和其他治疗参数。 2、评估血管通路的状态,如动静脉內瘘局部的触诊和听诊、中心静脉置管的评估等,及时发现相关的并发症,并确保通路的通畅。 3、透析过程中,认真巡视,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血管通路的情况,体外循环的情况,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及时发现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如出血、溶血、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三)操作要点 1、透析前准备 (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透析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透析方式。 (2)准备机器、开机、机器自检。 2、检查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查看有效期、型号,遵循无菌原则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和透析器。 3、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透析管路和透析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2)将泵速调至200-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于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3)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透析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进行密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达到500ml 后再进行。 (4)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将废液收集袋放于机器液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 (5)冲洗完毕后再次核对,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4、动静脉內瘘穿刺 (1)检查患者自身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2)选择好穿刺点,消毒穿刺部位。 (3)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选择穿刺针。 (4)采用阶梯式、纽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端穿刺点与动静脉內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之间的距离在10cm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 (5)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血液科护士论文血液透析护理论文

血液科护士论文血液透析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方法对我院76例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总结。结果76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药物中毒的病人除两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他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加强对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可使病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我科于2006年7月开展血液透析以来,至今共收治了血液透析病人56例,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农药中毒等病人,均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76例病人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6.73岁。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53人、急性肾功能衰竭4人、药物中毒3人、农药中毒16人。 1.2 结果5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中有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行肾移植手术,4例死亡外,其余46例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前与透析后肌酐平均下降约400umol/L左右,4例急性肾功能衰

竭病人中,2人为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转上级医院治疗,2人为药疹性肾功能衰竭,透析两次后治愈出院,1例口服氯丙嗪中毒,2例口服氯氮平中毒,透析两次后住院治疗两天治愈出院,16例农药中毒的病人1例为口服稻瘟灵,6例为口服克无踪中毒,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透析2~3次后平均住院4天治愈出院。76例病人均无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明显出血倾向、休克或血压偏低,收缩压低于80mmHg、近期大手术等血液透析并发症。 2护理体会 2.1 透析前的护理 持续性血液透析早期阶段的患者往往因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对疾病认识上的限制对透析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不耐受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心情;某些患者对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期望值过高,当治疗结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就产生焦躁、消极的心理。因此,做好血液透析前患者及家属的宣传工作,增加患者及家属对血液透析的了解,对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增进医患合作与相互信任是十分重要的。76例病人透析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及焦虑情绪,经我们耐心讲解透析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后都能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应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建立医患共同参与模式,使护患双方相互信任、协调配合,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1]。每次透析前要

有关血液透析论文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有关血液透析论文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有关血液透析论文: 6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疗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肾功替代疗法,自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生命得以延续,血液透析人群亦呈逐年递增之势[1]。据报道,血液透析患者52%~87%存在情绪障碍[2]。因此,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笔者对65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衰患者,男36例、女29例,年龄29~71岁,平均55岁。透析时间12~90个月,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h。既往均无精神障碍及家族史。 2 常见不良心理 紧张和恐惧心理常见于初次透析患者,由于对透析相关知识以及治疗安全性缺乏了解,加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穿刺疼痛、透析中出现不适反应导致最初阶段出现情绪不稳定、紧张。 焦虑心理在血透开始阶段,由于患者对血透的目的、意义不了解;对所患疾病预防缺少足够的认识;加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害怕手术、恐血、疼痛等而导致心情紧张,情绪不稳定;从而发生失眠、头昏、食欲不振、血压升高等焦虑表现。 抑郁心理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O%左右,抑郁的程度与朋友交际减少,透析时间密切相关。患者社会活动时间越来越少,自感社会价值降低,出现少言、内心极度苦闷等表现。 悲观和绝望心理血液透析治疗周期长,长期依赖透析生存,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透析虽能清除患者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但它也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透析患者常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低血糖、心力衰竭等,经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改善不明显。患者感到前途渺茫,顾虑重重,从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 苦恼与负罪感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患者对家庭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明显减少,家庭和社会关系日趋淡漠,对于经济问题的顾虑,不愿拖累家人的想法,都会导致患者苦恼和有负罪感,同时也伤害了其

血液透析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措施

血液透析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存在或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及管理措施,降低护理安全隐患。方法分析2009年~2013年我院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以寻求防范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对血液透析室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采取对应防范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后,护士的风险意识增强,透析安全突发应急事件能力和专科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减少了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能够切实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标签:血液透析;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血液透析是现代肾脏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1],也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最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现今血液透析技术已是医院必不可少的危重(MODS、ARDS、中毒、AKI、心肾综合征等)患者综合治疗方法之一,血液透析更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伴随透析患者数量的持续增长,全国各地血液透析室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多,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然而,在我国血液透析技术发展不平衡,人员培训、质量管理、技术标准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差异差距的背景下,血液透析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确保血液透析安全、提高血液透析质量,是管理者和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保证患者的透析安全,通过对我院2009年~2013年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归类分析讨论,找出护理安全隐患问题根源,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管理方法,实施科学化、系统化安全管理措施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一般资料 我院血液透析室拥有进口血液透析机140台,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机6台,双级反渗水处理系统2部,年平均透析50000余例次;护理人员45名,副主任护师1人(2.2%),主管护师5人(11.1%),护师20人(44.4%),护士19人(42.3%);工作经验2年以内的有10人,2~5年的23人,5年以上的12人;规律透析患者320人,其中传染病标志物阳性患者36人(独立的隔离治疗透析大厅)。 2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 患者潜在风险多,病情变化快。尿毒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及营养不良,身体机能差,在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低血压、心律失常、出血、透析器反应、空气栓塞、失衡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2]。 2.2 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操作不规范。血液透析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并落实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透析过程中的任何一项活动不经过严格的规范化培训或没有严格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将会导致一些安全意外的发生。

血液透析患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患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带来的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30位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总结,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对透析治疗认识不足,其原发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各种失调,加之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使他们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变化。所以重视和加强对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使之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对血透患者至关重要。我们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的30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对策,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血液透析30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8;88岁,平均年龄6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6例,多囊肾1 例;每人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h. 2 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

2.1 疾病因素由于其肾功能多为不可逆性损害,患者一旦了解到除肾移植外,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而它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不能代替正常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往往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 2.2 经济因素昂贵的透析费用是透析患者的沉重负担,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2.3 社会支持有资料调查显示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2.4 自身形象长期透析患者多存在身体水肿、萎缩,口腔异味,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改变,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性功能减弱、性欲减退的改变,因而容易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消沉等心理变化。 2.5 治疗因素透析治疗中的反复动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常导致患者紧张和丧失信心。 3 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3.1否认心理此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不重视或者是认为医院误诊,不认为此病有致命性,对疾病并不在乎,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 3.2恐惧心理患者在接受血透前,大都怀有紧张恐惧心理,担心护士不能一针见血,给患者造成痛苦。 3.3悲观心理透析时间增加,长期疾病缠身,有关知识的增长,

血液透析患者如何进行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如何进行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9-09-11T09:35:22.62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7期作者:伍玲[导读]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就是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 (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四川眉山 620860)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就是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讲话血液的目的,并且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不断地改革发展,血液透析的方法在治疗终末期肾病中地到广泛的应用,使患者地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多为尿毒症患者,患者需要长期规律性的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所以,很多患者大都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表现为焦虑及抑郁等,心理压力特别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所以透析之前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显得尤其重要。 一、血液透析心理护理的几个因素 (一)疾病因素由于患者的肾功能多为不可逆性损害,所以一旦了解到除了肾移植外,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而它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不能代替正常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往往会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 (二)经济因素昂贵的血液透析费用成为透析患者沉重的负担,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患者将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三)社会支持有资料调查显示,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四)自身形象长期进行透析的患者一般会存在身体水肿,萎缩,口腔异味,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的改变,所以,容易使患者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消沉等心理变化。 (五)治疗因素血液透析中的反复动静脉穿刺以及临时导管的植入,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会导致患者紧张和丧失信心。 二、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期 (一)否认心理此病早期没有症状,很多患者不重视或者认为是医院误诊了,不认为此病有致命性,对疾病满不在乎,导致了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二)恐惧心理患者在接受血透前,大都怀有紧张,恐惧的心理,对于动静脉穿刺,导管的植入,治疗效果等都有恐惧心理。 (三)悲观心理随着透析时间的增加,长期的疾病缠身,对有关知识的增长,以及日常生活中水,盐饮食的限制,透析后的并发症,使患者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和心理。 (四)绝望心理每星期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要长达4小时,加上医疗费用高,家庭负担重,导致家庭关系非常紧张,患者会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开始对治疗失去信心,会产生绝望,甚至轻生的念头。 三、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一)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平衡会被打破,特别是长期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对疾病已经缺乏信心,以及受社会,家庭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更要承受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痛苦。我们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找出规律性的问题分别给予正确的心理护理。对于新患者要详细介绍有关治疗的情况以及透析原理,预后情况,使患者进一步了解自身疾病及有关的知识,使其了解肾脏替代治疗的必要性,帮助他们认识到充分透析对今后换肾的重要性,从而给予他们信心,增强对未来的希望。并且要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使患者在感情和精神上获得良好的支持和寄托。 (二)大多数患者在刚开始时对血液透析比较紧张,有恐惧心理,所以要充分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患者要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谈心,为其介绍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消除其恐惧心理,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证血液透析的充分性,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透析过程中,要多与患者交谈,让患者了解疾病,正确对待疾病,指导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愉快,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并积极的配合各种治疗及护理,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延缓疾病的发展。还要做好家属的配合工作,不要把悲观的情绪感染患者,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医护人员的态度要和蔼,语言要温和,技术操作要娴熟,能大大降低病人的恐惧心理,熟练掌握技术操作,穿刺时动作熟练轻巧,尽量减少患者疼痛,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才会积极配合治疗。还要注意向患者讲解有关血透的常识以及注意事项,有必要在透析之前就向患者解释清楚,以免增加患者的紧张感。 (三)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角色强化,也为了增强病人的身体抵抗力,应该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运动,运动量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宜,以有氧运动为主。同时适当的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预防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更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患者对透析治疗认识不足,其原发病及并发症导致的各种失调,加上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经济负担,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变化。所以要重视和加强对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我们要从多方面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安慰,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提高生活质量。家属对其支持与否是极其重要的,取得患者以及家属的配合,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所以,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除了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外,更应该掌握患者的心理护理知识,才能为患者进行更好的服务。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已明显提升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存活率。透析过程漫长而艰难,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和疾病本身带来的各种失调,透析费用昂贵都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患者常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针对这些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一月共在我科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195例,其中男111例,女84 例,年龄23岁——91岁,60岁以下136例,60岁以上59例,平均年龄52岁。 1.2方法 首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职业、个性、家庭、环境调查,确认患者的心理问题如下:对健康状况不明及能否康复的恐惧,对治疗环境的陌生,对体外循环的惧怕,对其他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的悲观,对治疗经费短缺的担忧,对病情不能治愈的绝望。 2护理措施 2.1患者的初次血透,首先帮助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治疗过程,介绍国内外治疗水平的发展启发患者如实倾诉心理问题。同时还要向患者讲解血透的常识、注意事项、导管注意事项、内瘘的保养。重点讲解注意事项,血管通路的维护及充分透析的重要性。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术服务患者,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其次要转变服务观念,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作为一种理念和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中。既要尊重关心体贴患者,又要维持患者的独立人格。由于患者的病程长短不一,年龄和性别差异,所以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形式各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另外,掌握沟通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其做得不够甚至拒绝配合的方面,如未能很好地控制体重,拒绝药物治疗等,避免使用责怪、批评的语气,应用善意的劝导,使患者自觉领悟其中的利害关系,主动改变不良习惯,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想患者详细介绍血透室的环境及工作人员的情况,并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治疗环境。对病情较

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 血液透析治疗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可能发生一些护理安全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可以杜绝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现就血液透析室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1 护理安全问题 1.1 血透室护士法律意识 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护士的综合素质、护士的法律意识、护士执行法律法规的能力及落实规章制度的能力都与护理安全问题有关。如透析器的复用就必须将复用的优缺点及可能引发的问题如实告知患者,并在患者及家属签署复用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复用,否则一旦在复用过程中发生差错引起病人及家属投诉或纠纷,护理人员举证困难。 1.2 规章制度落实 制度是护理安全的有力保证。在血透室,如果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技术规范、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操作流程等规章制度,就有可能发生差错事故,给患者带来痛苦,引发医疗纠纷。 1.3 护士的专科操作技能及综合应急处理能力 护理队伍年轻化易出现安全隐患。血透室是高危科室,血液透析治疗的风险很大,而从业护士的低龄化,护理经验不足,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对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缺乏判断处理能力。 目前,多家医院进行大胆的人事制度改革,很多高学历低年资的护士走上了护士长的岗位,这些年轻的护理管理人员通常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际工作经验欠缺,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潜在危险认识不足,安全管理力度不够,对规章制度落实督导检查不严,客观上形成了最大的护理安全隐患。 1.3.3 护士的专科操作技能血液透析治疗需建立血液通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建立通路的方法,如颈内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动静脉直接穿刺,而穿刺技术要求很高、难度很大,在实际操作中易给病人带来痛苦,如血肿、动脉瘤、出血及感染等。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及机器故障的应急处理会影响病人的精神状态。 1.3.4 颈内静脉置管护理患者置管处皮肤管口周围易发生感染,为异物刺激、渗血渗液引起。颈内静脉粗大,一旦发生血行感染,患者将有生命危险。护士更换敷料时动作不轻柔或操作不仔细都容易造成脱管。血液透析中肝素用量不当,可导致置管处出血。封管用的肝素量不够,或封管方法不正确易使导管堵塞,影响患者的治疗,重新置管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进行的血液透析的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并依照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适合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以血液透析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对我院经过血液透析的病人(854例)进行降低风险评估管理,加强我院透析中心关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风险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我院85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风险评估及控制,得出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且经过这些方法的实际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为当前使用的最为广泛和普遍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其主要特点有:(1)技术含量较高。血液透析要求精确的仪器,如血液透析仪进行检测和透析,对血液中一些非常规的检测需较高的检测技术。(2)专科性较强。现在每家医院(三甲以上)基本上都设立了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独立于其他科室,这说明血液透析专科性较强。(3)风险性较大。血液透析所使用的血液透析机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的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包括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部分药物中毒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一共作了854次透析。具体患者资料为:男性患者532例,女性患者为322例,年龄范围为18—82岁。在各个年龄段,急性肾衰病例数、慢性肾衰病例数以及药物中毒病例数为:(1)18—30岁:82例;(2)30—50岁:184例;(3)50—70岁:233例;(4)70岁以上:355例。 1.2 方法 1.2.1 危险源的识别危险源的识别是在已确认危险源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个特定性过程,其实质是找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排斥反应、组织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血液透析机的不安全性、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危害及其在管理护理上的缺陷。危险源的识别是较为复杂的血液透析前期工作,它不仅需要收集各类可能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而且还要查阅血液透析的相关标准,从中找出有不符合的危险源。总的来说,危险源识别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患者安全、环境安全以及机械设备安全等方面。 1.2.2 风险评估在对患者进行上述危险源识别后,就需以识别的危险源为基础资料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流程为:(1)风险评估方法确立:查阅相关专业书籍及法律法规,查找透析过程中常见护理安全事故原因,并组织科室护士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调查研究患者既往发生过的护理安全事件以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2)风险因素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即护理、透析机操作、护理意外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处理不当。风险评估最终目的就是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上述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面,即人为因素及系统因素。人为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抗风险的能力,另外,患者不遵医行为也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如透析间期不注意控制水分摄入造成水潴留过多,透析当日注射胰岛素等;系统因素主要来源于透析机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管理机制上的不完善以及监控制度的不科学等方面。 2风险护理管理对策 2.1加强经常性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如组织透析室的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件书写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深入学习和交流,定期地邀请资深专家来我院进行讲座以及一些定期的医学义务护理的社会活动。通过举行各种活动,不仅锻炼了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又在意识或思想层面提高了她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2.2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血液透析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经过对本院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性分析,在实际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异常现象,并提出相应措施:(1)恶心欲呕吐的策略:血液透析中务必要避免患者产生低血压,而且在血流量控制时要按照患者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 临颍县人民医院王旭 【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50位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总结,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Liny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Wang Xu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50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alysis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hemodialysis psychological nursing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对透析治疗认识不足,其原发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各种失调,加之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使他们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变化。所以重视和加强对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使之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对

血透患者至关重要。我们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对策,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血液透析50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8—88岁,平均年龄6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20例,高血压肾病16例,多囊肾2 例;每人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h. 2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 2.1 疾病因素由于其肾功能多为不可逆性损害,患者一旦了解到除肾移植外,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而它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不能代替正常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往往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 2.2 经济因素昂贵的透析费用是透析患者的沉重负担,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2.3 社会支持有资料调查显示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2.4 自身形象长期透析患者多存在身体水肿、萎缩,口腔异味,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改变,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性功能减弱、性欲减退的改变,因而容易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消沉等心理

血液透析患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患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30位血液透析病人 进行总结,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对透析治疗认识不足,其 原发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各种失调,加之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使 他们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变化。所以重视和加强对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使之达到 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对血透患者至关重要。我们对2021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 行血液透析的30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对策,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血液透析30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8—88岁,平均年龄6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6例,多囊肾1 例;每人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h. 2 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 2.1 疾病因素由于其肾功能多为不可逆性损害,患者一旦了解到除肾移植外,透析 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而它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不能代替正常肾脏 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往往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 2.2 经济因素昂贵的透析费用是透析患者的沉重负担,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随时 面临生命危险。 2.3 社会支持有资料调查显示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 直接保护作用。 2.4 自身形象长期透析患者多存在身体水肿、萎缩,口腔异味,皮肤苍白干燥、脱 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改变,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性功能减弱、性欲减退 的改变,因而容易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消沉等心理变化。 2.5 治疗因素透析治疗中的反复动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急性 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常导致患者紧张和丧失信心。 3 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大全

牟平中心血液透析患者 ——健康宣教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因缺乏专业知识,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为了尽量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透析前宣教 一)血透指征 1、不能纠正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异常 2、有中枢或末梢神经损害和精神障碍者 3、有全身水肿、肺水肿者 4、血肌酐≥707.2umol/L或者BUN≥28mmol/L或内生肌酐清除率≤ 10~15ml/min 5、血钾>6.5mmol/L 凡符合上述两项以上者均可考虑血透。 二)病人进入透析室前,更换鞋子,称体重,测量血压并作好记录。三)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血透,经济上的负担重,所以随着血透时间延长,并发症较多,易产生紧张情绪。因此,透析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讲解相关血透知识,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评估身体上不舒适的原因、位置、程度及心理上负

面的问题,鼓励家属关心体贴患者,予生理、心理支持,使患者在身心和谐的状态下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更积极的心态接受血透治疗,使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四)保护一侧上肢的静脉,避免静脉注射,为保证建立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作准备。 透析中宣教 1、嘱患者卧床休息,内瘘病人患侧肢体平放,不要乱动,避免针头滑出血管,局部有疼痛、出血、肿胀或其他不适及时汇报护士。 2、临时置管病人避免患侧受压,股静脉双腔插管避免患侧肢体屈曲,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3、注意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注意有无出血。 4、透析中如出现出汗、头晕、乏力、腹痛、胸部不适、心悸胸闷、发热寒战、肌肉痉挛等不适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 5、合理饮食,进食易消化、足够蛋白质和热量的食物,禁食含钾高的食物、水果等,控制水分的摄入,限制钠盐,透析中进食量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以供超滤量的设置,配合治疗。 6、在透析过程中,脱水不宜过多过快,密切观察患者的全面情况,掌握病情变化,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及需要,如出现:失衡综合症、发热、低血压、高血压、出血及其他。应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如生理盐水快速静滴,停或减超滤,缓慢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如效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11T11:40:14.2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作者:梁勃然张芸汪敏陈茜 [导读] 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不安全时间的发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上海德达医院 200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44例,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水处理障碍率、电导度误差率、超滤量不准率、自检不通过率、管道透析器凝血率、静脉压末监测率、空气报警率、心功能障碍率、导管堵塞率、感染发生率、内瘘穿刺失败率以及血路连接不紧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不安全时间的发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血液透析;安全管理;应用分析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 abstract 】 :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Methods 88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Each group included 44 cases.Results the team water treatment rate of obstacles, the conductivity is not allowed error rate, ultrafiltration volume rate, self-checking not pass rate, pipeline dialyser coagulation rate, at the end of the venous pressure monitoring rate and air alarm rate, heart rate, incidence rate of catheter jam, infection, internal fistula puncture failure rate as well as their connection is not close rat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tim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achieve satisfactory clinical resul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 predictive care;Hemodialysis;Safety management;Application analysis 在血液体现过程中或血液透析结束时易发生与透析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对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需加强合理、细致的临床护理,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本文观察分析了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44例。其中,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56.28±8.44)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6.23±8.2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主要措施如下。①心功能不全。在透析前、后加强心功能状态的评估,对于存在心功能较差患者,需立即实施降低驱血压力,从而预防此类现象的发生。②导管感染。在置管前,对置管处皮肤情况进行评估,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且在进行接触性护理时,严格执行卫生规范;置管后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穿刺处皮肤周围清洁干燥;一旦发现患者在置管后周围皮肤出现渗液、红肿现象,需通过按压导管皮肤端,检查其是否出现渗液现象,若确诊为静脉炎或皮肤端感染,需使用黄金散、碘伏溶液、庆大霉素溶液外敷,若7 d后无改善,需更换血管重新置管。③导管堵塞。成功建立静脉通道后需加强消毒护理,并严格按照静脉-动脉顺序置管;在冲管时需严格遵守先回抽后冲洗的原则,以免发生血栓,且在透析结束后使用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导管再使用肝素液封管;定期以尿激酶溶液维护保养导管。④低血压。加强患者饮食宣教限制水盐的摄入,避免透析间期患者体质量增加过多,超滤速度过快过多。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应加强评估,需询问患者是否用过降压药治疗,对于合并高血压患者需采取合理体位,以免突然性更换体位引起心血量减少,对此还需加强血液透析流速的观察。⑤内瘘穿刺不成功。加强科室医务人员穿刺技术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内瘘保护意识。同时由资历高的医务人员搭配新进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直至其完全熟练。⑥透析机处理障碍。定期检查各仪器的备用状态,同时还需建立安全规范管理制度,在最大可能下保证血液透析的安全性。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水处理障碍率、电导度误差率、超滤量不准率、自检不通过率、管道透析器凝血率、静脉压末监测率、空气报警率、心功能障碍率、导管堵塞率、感染发生率、内瘘穿刺失败率以及血路连接不紧密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研究组水处理障碍率、电导度误差率、超滤量不准率、自检不通过率、管道透析器凝血率、静脉压末监测率、空气报警率、心功能障碍率、导管堵塞率、感染发生率、内瘘穿刺失败率以及血路连接不紧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