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现状与发展_刘鹰

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现状与发展_刘鹰
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现状与发展_刘鹰

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刘 鹰1 谢盛会2

(1.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 150001; 2.佳木斯行政学院 佳木斯 154002)

摘 要: 介绍了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对国内外自动航行系统的技术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阐述了系统在功能、软件、人机界面等诸多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船舶自动航行 组成和功能 现状 发展方向

The Statu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S hip Autopilot System

Liu Ying1 Xie Shenghui2

(1.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150001;2.Jia musi Administration College,Jiamusi,154002)

A bstract: This text presents the constitute and function of the ship autopilot,and make a deep investiga-tion on the technology of ship autopilot system used international,analyze the system's statu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on function,software and human interface.

Key words: ship autopilot,constitute and function,status,developing direction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全世界航运界和造船业的发展,对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及船舶运输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船舶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船舶驾驶愈来愈趋向于一体化、综合化、集成化与全自动化。自动航行系统又称一人驾驶台,它是为了减轻船舶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人为的过失及其影响、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节能以增加营运的经济效益而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它把在船桥上各种独立安装分别显示的航行主仪器和助航仪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闭环式信息综合、显示、控制系统,可极大地改善导航精度,减轻船舶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船舶航行的技术性能、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效益。

自动航行系统现在已经成为全船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地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滤波技术、最优控制技术、专家系统和高速数据接口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它不仅可以进行操舵实现航向的保持和变化控制,还能够实现航迹跟踪、ARPA雷达数据接收和自动避碰操舵。目前绝大多数船东要求采用航行自动化技术,即所谓的一人驾驶。自动航行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高级客船、集装箱船和航空母舰,未来的船舶运输将会更加安全、经济、快速。

1 组成和特点

自动航行系统一般由航行监控器(含电子海图与信息显示系统ECDIS)、航行计划工作站、ARPA、自适应自动舵、泊船监视器、主机遥控、导航系统、海图数字化仪及其它设备组成,通过船桥局域网将上述监控器、工作站及各种传感器联结起来,并通过网关将船舶上的其它系统,如船舶营运管理系统、通信系统、货物装卸监控系统及机舱自动化系统联在一起。

自动航行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船舶综合信息的集中显示

在驾驶台的终端上,可以用文字、曲线或图像的形式集中显示船舶航行信息、船体运动信息、机舱信息、导航定位信息与航区气象信息等,使驾驶员方便快捷地了解全船动态,并用主要精力去注视航行海域

第24卷 增 刊

2002年 舰 船 科 学 技 术

SHIP SCIE NCE AND TE CHNOLOGY

Vo1.24 Supplement

2002

收稿日期:2001-05-10

的环境变化以执行某些必要的操作。

(2)自动航线跟踪与监控

采用组合导航技术与自适应自动舵技术,对导航定位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对计划航线进行自动航线跟踪与监控。

(3)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 CIDS)的应用

尽管目前E CDIS系统还不是很完善,所用的电子海图既有光栅扫描型,也有矢量型,尚未统一。但是随着IMO关于E CDIS标准的确定,很快会统一使用按照IHO规定的格式DX90生产的矢量型海图。

(4)船舶过去航迹数据的记录、存贮与再调用

可以记录、存贮与再调用本船船位及航行数据信息、雷达跟踪目标的信息、航行与雷达报警信息等。

(5)综合报警信息的集中显示

可以提供并集中显示警戒圈报警、偏航报警、接近目的地点报警、深度报警、走锚报警、传感器失效报警、防瞌睡报警等信息。

(6)泊船信息增加横向速度显示。

(7)可根据船东的要求对船舶驾驶台进行组合设计。

(8)改善人机界面,1人驾驶,易于操船,可减少船员劳动强度。

2 国外发展现状和水平

目前,世界上许多设备的生产厂家纷纷推出自己的自动航行系统,见表1。

表 1国家公司型号

挪威NORC ONTROL NC2000

德国ATLAS NACOS55-2

美国SPERRY VISION2100

英国KELVIN HUGHE NUCLEUS2

英国RACAL EDCCA MIRANS5000

日本JRC SNA-210

日本FURUNO VOYAGER

乌克兰导航研究所“全景”CT7

美国RAYTHEON

日本TOKLMEC

意大利SELESMAR

德国的SCC综合船桥是一种集航海计划、自动航迹控制、航行信息显示、避碰、雷达电子海图、传感器、自动电源管理、发动机的遥控、船舶管理和通讯于一体的成套设备,设备在驾驶室的布置及结构和操作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单人操作,既方便又安全。其功能有:

(1)航行计划 航路点、转向速率及公差带的设置,并以图形和数据显示,雷达图形被传送到所有的雷达单元和航迹控制系统。

(2)自动航迹控制 按设定的航行计划自动航迹保持,在雷达屏幕上显示本船的航向等数据。

(3)航行信息显示 所有必须的船舶操纵数据,如位置、航向、速度、漂移、水深、天气、舵角、转向速率、航迹偏差等重要数据的显示。

(4)避碰 ARPA自动雷达标绘采用高分辨率光栅扫描代替PPI的显示方式,并采用在雷达图形画面上同时显示地理参考坐标和航迹控制的计划航线、公差带图形及航行轨迹的重合技术,使船舶操作更容易。

(5)雷达电子海图 电子海图显示系统ECDIS 和自动雷达标绘仪ARPA的叠加称为多功能驾驶仪MULTIPIL OT,雷达数据的显示和电子海图信息的直接比较,减少了碰撞危险,使船舶操纵更安全。

(6)传感器 三维多普勒计程仪、差分GPS位置传感器和其它高精度测量装置保证了速度、航向及位置的准确和可靠。

(7)通讯 模块化通讯单元的组合,构成了网络的综合通讯系统DEB EG3020。

(8)船舶的操作和管理 SCC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模块,控制、监测和管理船舶的全部操纵设备,包括自动电源供应、发动机的远程控制、货舱等的监测和控制。综合船舶管理系统用于船舶的装载、卸载的平衡以及船舶纵向力和扭矩数据的记录与管理。

日本的VOYAGER综合船桥,集航海计划、自动航迹控制、航行信息显示、避碰、雷达电子海图、传感器、自动电源管理、发动机遥控、船舶管理和通讯于一体。其主要特点:制定计划航线方面已经实现了人工智能化,当天气影响原计划航线时,可以进行智能管理,避开暴风雨地区,自动找到最近的航线,并以最快的速度、最经济的方法自动航行到目的地;“黑匣子”可连续记载船舶在航行中的操纵、雷达、海图和数字化声音等数据。技术概况:

(1)先进的定位计算;

(2)DGPS已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提高定位精度;

(3)ARPA雷达自动标绘仪,充分利用X和S波段雷达系统;

·

33

·

增刊 刘 鹰等: 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4)通讯采用GMDSS,满足用户要求,确保航行安全;

(5)电子海图系统符合IMO标准,使用DX-90海图可方便、迅速和安全地制定航行计划;

(6)自动操舵可使船舶在狭窄海域以高精度沿航线航行,在宽水域以经济目标航行的自适应操舵方式;

(7)操纵电机控制推进电机和推进器系统,使智能自动航行更安全、控制更简单。

3 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自动航行系统的最新技术包括:

(1)系统集成和通讯技术;

(2)智能控制技术;

(3)多导航传感器信号综合技术和卡尔曼滤波处理技术;

(4)船舶优化和安全系统(VOSS)。

尤其是增加的船舶优化和安全系统Vessel Opti-mization&Safety System(VOSS),可以下载卫星气象信息,实现因天气影响自动修改航行计划模块,即进行气象导航。它能实现航线优化、推荐航速航向、降低气象损害和船上气象导航,并可根据船的参数预算各海情下的运动参数如纵横摇,以便船长参考。

自动航行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智能化和全面化。

参 考 文 献

[1] 孙枫,袁赣南,张晓红.组合导航系统[M].哈尔滨:哈尔

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6

[2] 郝燕玲,乐慧康,仪维宪.导航微机系统及软件设计[M].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1992

[3] 赵琳,郝燕玲.船用综合导航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导航.1997.1

[4] Forristall G.Z.and Greewood J.A.1998:Directional spectra of

measured and hindcasted wave spectra,Proc.5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ave Hindcasting and Forecasting,Melboune,

F.L.,The SWAMP Group,Plenum press,221~223

[5] Sivillo,J.K.,Ahlq uist,J.E.and Zolten Toth.1997:An en-

semble forecasting primer.Wea.Forecastin,12,809818

作者简介: 刘鹰,1968年4月生,副研究员。199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毕业,从事导航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上接第11页) 次仿真后,目标运动参数已初具雏形,伪线形滤波的结果一般在第一次仿真后就趋于稳定。一般情况下,在水下环境中范围的允许偏差是8%,方位的允许偏差是0.2°,角度的允许偏差是3°,速度的允许偏差是3m/s。第二次迭代后80%数据符合需要,第三次迭代后90%~95%符合需要。仿真结果示于图1中。

该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例子如下:鱼雷目标距离2700m,初始方位角45°,航向45°,速度20kn,观测者在航线上作S形运动,转向率是1°/s。在距离、航向、速度估计量上的偏差分别示于图2中,从结果可看出,在同等精度条件下扩展卡尔曼滤波比伪线形滤波所花时间要多,这是由于扩展卡尔曼滤波需要初始化目标状态变量所致。

3 结 语

本文对伪线形滤波用序列处理方式进行扩展,以减少数学计算的复杂性。任意时刻的目标状态估计变量可用于计算该时刻目标状态参数,并用于更新回归和以提高下一时刻的计算精度。由于伪线形滤波在长距离产生估计偏差,所以不能作为长范围的估计量。但可为复杂估计量提供较好的初始估计值。因此,本算法用于鱼雷目标被动追踪方面是可行的。

参 考 文 献

[1] 沈鹤鸣.卡耳曼滤波基本理论[M].大连:海军大连舰艇

学院出版,1987

[2] 钱敏平,龚光鲁.应用随机过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8

[3] 徐敬.基于信息融合的舰艇纯方位无源定位算法[J].海

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02(1)

作者简介: 吕世聘,男,1973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军事系统分析。

赵海东,男,1973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军事系统分析。

·

34

·舰 船 科 学 技 术 第24卷

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设备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设备管理规定》的 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文件海船舶[2010]156号 2010年4月12日印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海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海事局,各直属海事局,各有关航运公司: 为了提高我国国内航行船舶应用先进导航技术的水平,规范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的配备和使用,发挥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 设备的航行安全保障作用,我局制定了《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设备管理规定》,现予印发,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为保障《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设备管理规定》的实施,我局将通过与设备厂商、船舶用户的三方协议机制,免费提供中国沿海的电子海图和内河水域的电子航行示意图,发布电子海图更新信息。此外,为确保中文信息的收发,我局将统一发布AIS中文通信及编码规则。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二日

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设备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我国国内航行船舶应用先进导航技术的水平,规范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以下简称“AIS”)设备的配备和使用,发挥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设备的航行安全保障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船载电子海图系统”是可以显示电子海图、具备航线设计、船位监控、航行监控和报警等导航功能的设备。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籍沿海、内河航行机动船舶。 以下船舶不适用于本规定: (一)渔船; (二)公务舰艇; (三)体育运动船艇; (四)军用船舶。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中国海事局”)负责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的统一管理及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设备的型式认可和产品检验管理。 第五条各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对船舶配备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设备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各船检机构负责设备配备及安装情况的检验。 第二章设备标准及型式认可 第六条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船载电子海图系统设备应符合中国海事局《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ECS)功能、性能和测试要求(暂行)》中的A级设备要求。 中国籍船舶配备的A级AIS应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1993-2标准《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系统-自动识别系统(AIS)第二部分:通用自动识别系统(AIS)A级船载设备-操作和性能需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B级AIS应符合中国海事局《国内航行船舶船载B 级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SOTDMA)技术要求(暂行)》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电子海图和信息系统(ECDIS)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电 子海图和信息系统(ECDIS) 一、“海上数字交通” 自从1998年阿尔.戈尔“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一时间全球以“数字”为开头后面跟随不同名词的概念层出不穷,如“数字中国”、“海上数字交通”等等。 “海上数字交通”一开始仅仅是一个概念,随着时间的推延,已有了具体内涵,主要包含:电子海图(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ECD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缩写AIS)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oyage Data Recorder 缩写VDR)俗称船用黑匣子等。 在 “海上数字交通”时代,交通工具上需要了解可能到达地方的距离(电子海图);需要了解在海图上的位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需要了解周边船舶的船名航行状况等信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需要了解与他船的距离(雷达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还需要有自动导航、避碰系统;通信及信息交换系统等。 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电子海图是现代航海的一项新技术,它在保障航行安全和提高航行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国际海事组织对ECDIS有专门的要求,与简单地用颜色显示的纸海图相比,包括更多的使用简单、操作容易的地理和文字信息,是一种把需要向航海人员显示和解释的各种各样信息融成一体的实时导航系统。ECDIS能自动地实时计算本船与陆地、海图上的物标、目的地或潜在的危险物的相对位置,可以说将航海安全技术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ECDIS规定必须采用1995年 l1月23日国际海事组织( IMO)正式采纳并以 IMO817(19)议案公布的 ECDIS性能标准。随着ECDIS性能标准的发展,国际航道测量组织( IHO)也完善了有关 ECDIS内容和显示的数字数据格式和规范,对航道测量数据IHO交换标准,更新模式的性能标准等。 电子海图一般由所在国的主管机关负责或监督制定,这里主要涉及的是国家主权和日常维护。电子海图主要技术指标要求要高于纸质海图许多,一般来讲,电子海图需要达到:精度高于1米的全数字化的电子海图,无级缩放;包含全部航海信息,如灯浮灯标等;包含全部的地理信息,如岸线码头等。 三、AIS的宗旨 AIS的正确使用有助于加强海上生命安全、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以及对海洋环境的保护。AIS的功能有:1、识别船只;2、协助追踪目标;3、简化信息交流;4、提供其它辅助信息以避免碰撞发生。

船舶照明系统介绍

船舶照明系统介绍 第一单元船舶照明系统的分类及特点船舶照明是船舶航行、作业以及船舶管理工作人员生活的必要条件。船舶照明通常包括确保航行安全和人员安全照明(如航行灯、信号灯、登放艇区域照明)、船舶工作场所照明(如驾驶台、机舱和甲板装卸照明)以及生活区域照明等。 一、船舶照明系统分类 船舶照明系统与陆地照明系统不同,一般分为主照明、应急照明、临时照明和航行灯信号灯照明几种类型。 船舶照明按其功能大致可作如下分类。 (1)室内照明:舱室主体照明,局部辅助照明,娱乐美化气氛照明; (2)室外照明:室外通道照明,室外工作照明(甲板照明); (3)探照灯和投光灯; (4)航行信号灯。 也可按供电方式分为: (1)正常照明(船舶主电源供电); (2)应急照明(应急电源供电,其中应急照明供电又可分为:①应急发电机供电,②蓄电池组供电); (3)临时应急照明(俗称小应急照明;蓄电池组供电半小时);

(4)航行信号灯(正常和应急两路供电)。 照明系统的设计应依据船舶入级规范有关照明及航行信号的要求及《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等有关条款进行,对不同国籍和航区还必须加上相应的地区规范、规则的要求。 二、船舶照明系统特点 1、正常照明系统(主照明系统) 船舶正常照明系统又称为主照明系统,分布在船舶内外各个生活和工作场所,提供各舱室和工作场所以足够的照度。该系统的特点是:主配电板上照明汇流排直接向各照明分电箱供电,然后由照明分电箱向邻近舱室或区域的照明灯具供电;照明电压一般为交、直流110 V 或220 V;不同舱室和处所均有不同的照度要求;所有照明灯具均设有控制开关。 正常照明是全船的主体照明,由船舶主发电机供电,凡船舶生活和工作所及之处均应照亮。正常照明包括: (1)舱室主照明,如顶灯的大部分; (2)局部或辅助照明,如床灯、壁灯、盥洗灯等; (3)装卸货强光照明; (4)室内外走道半数以上的照明; (5)各舱室必须备有的插座等。 电风扇、冰箱和舱室电取暖器等定额等于或小于0.25 kW的非

中文说明书-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FA-150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AIS) 中文说明书 型号:FA-150

1.1 按键控制的描述盘 ①显示屏幕②光标键③菜单键④确认键⑥调节亮度⑤显示键⑦导航状况键⑧开关键 1.2 开机/关机 ①按[POWER]键开机/关机 按[POWER]键开机/关机。当开机时, 设备会哔哔几秒钟,然后显示如下: 设备确认屏幕 开始屏幕 图表显示

1.3 调节面板的对比度和亮度 面板的对比度和亮度调节如下: ①按DIM]键就会出现以下对话框 ②使用▼或▲键调节面板亮度; ▼或▲键调节对比度 ③按[ENT]键,关闭对话框 1.4 菜单概述 你可以从设备中选择功能菜单,如果你不会操作,按[MENU]键,直到你进入主菜单为止,所有的菜单都在菜单列表中 1、按下[MENU]键打开主菜单 2、使用[CURSORPAD]键选择你想要菜单,然后按[ENT]键 3、使用[CURSORPAD]键选择附属菜单,再按[ENT]键,这里有两种类型可供选择, 选项和数据登记。 下面的例子就是其中一种选择的类型 4、使用▼或▲键,选择你想要的加工项目,按[ENT]键确认 5、利用附属菜单选择选项或文字数字的数据

选择选项 下面的例子就是如何从使用者设置菜单中选择选项 A、使用▼或▲键选择想要的项目菜单,按[ENT]键确认 就会出现以下窗口 选择窗口 B、按▼或▲键选择你想要的选择按[ENT]键确认 输入文字数字的数据 A)选择[DRAUGHT]项,按[ENT]键确认 游标 B)使用▼或▲键选择适当的数字 C)使用键将光标移移到附近的地方,同时按▼或▲键选择数字D)重复C)这一步完成数据输入 E)按[ENT]键记录数据 6、按[DISP]键关闭菜单 1.5 设置航程 1、按下[NAV STATUS]键打开航行状态菜单 2、如果你照旧航行就会展示以下步骤,如果展示相同就可以直接跳到第3步 A、按下[ENT]键

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

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 自动识别系统设备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我国国内航行船舶应用先进导航技术的水平,规范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以下简称“AIS”)设备的配备和使用,发挥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设备的航行安全保障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船载电子海图系统”是可以显示电子海图、具备航线计划、船位监控、航线监控和报警等导航功能的设备,并可以与AIS连接,在电子海图上显示周边船舶位置。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籍沿海、内河航行机动船舶。 以下船舶不适用于本规定: (一)渔船; (二)公务舰艇; (三)体育运动船艇; (四)军用船舶。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中国海事局”)负责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的统一管理及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设备

的型式认可和产品检验。 第五条各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船舶配备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设备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各船检机构负责设备安装情况的检验。 第二章设备标准及型式认可 第六条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船载电子海图系统设备应符合中国海事局《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ECS)功能、性能和测试要求(暂行)》中的A级设备要求。 中国籍船舶配备的A级AIS应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993-2标准《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系统-自动识别系统(AIS)第二部分:通用自动识别系统(AIS)A级船载设备-操作和性能需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B级AIS应符合中国海事局《国内航行船舶船载B级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SOTDMA)技术要求(暂行)》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2287-1标准《海上航行和通信设备与系统B级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第一部分:载波侦听时分多址技术(CSTCDMA)》。 第七条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船载电子海图系统、AIS设备需经型式认可和产品检验。 第八条经授权的船舶检验机构应按照中国海事局《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ECS)功能、性能和测试要求(暂行)》、《国

船舶自动跟踪航行系统与驾驶自动化分析

船舶自动跟踪航行系统与驾驶自动化分析 摘要: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交通事业都处于蓬勃发展之中,而海路运输作为 一种基础的运输方式,地位仍然十分重要,所以对于船舶的安全性和运输效能的 要求就更高了。得益于当前电子技术的进步,也给船舶自动化水平带来了很大的 提高,而船舶驾驶方式也逐渐倾向于综合化、全自动化以及集成化了。有效运用 自动航行系统可以减轻驾驶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缓解疲劳的方式来降低人 为失误的情况,一方面可以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整个船舶 营运的经济性。 关键词:船舶自动航行;组成和功能;现状;发展方向 对于全船自动化的运行来说,自动航行系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环节,自动航行系统一方面可以有效运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控制技 术等等,并且对这些技术进行有效的集成。所以从实际用途来看,一方面可以通 过操舵来保持航向,还能完成航迹的跟踪技术,运用雷达数据来避免操作中的碰撞。当前航行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了航行的基本要求,并且在高级客船、货船以 及一部分军用舰艇中得到了应用,在未来,其应用面会更为广泛,确保整个船舶 运输的安全性,保证船舶运输行业的稳步发展。 1组成和特点 自动航行系统一般由航行监控器(含电子海图与信息显示系统ECDIS)、航行计 划工作站、ARPA、自适应自动舵、泊船监视器、主机遥控、导航系统、海图数字 化仪及其它设备组成,通过船桥局域网将上述监控器、工作站及各种传感器联结起来,并通过网关将船舶上的其它系统,如船舶营运管理系统、通信系统、货物装卸 监控系统及机舱自动化系统联在一起。自动航行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船舶综合信息的集中显示在驾驶台的终端上,可以用文字、曲线或图像的形式集中显示船舶航行信息、船体运动信息、机舱信息、导航定位信息与航区气象 信息等,使驾驶员方便快捷地了解全船动态,并用主要精力去注视航行海域的环境 变化以执行某些必要的操作。 (2)自动航线跟踪与监控采用组合导航技术与自适应自动舵技术,对导航定位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对计划航线进行自动航线跟踪与监控。 (3)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IDS)的应用尽管目前ECDIS系统还不是很完善, 所用的电子海图既有光栅扫描型,也有矢量型,尚未统一。但是随着IMO关于ECDIS 标准的确定,很快会统一使用按照IHO规定的格式DX90生产的矢量型海图。 (4)船舶过去航迹数据的记录、存贮与再调用可以记录、存贮与再调用本船船 位及航行数据信息、雷达跟踪目标的信息、航行与雷达报警信息等。 (5)综合报警信息的集中显示可以提供并集中显示警戒圈报警、偏航报警、接 近目的地点报警、深度报警、走锚报警、传感器失效报警、防瞌睡报警等信息。 (6)泊船信息增加横向速度显示。 (7)可根据船东的要求对船舶驾驶台进行组合设计。 (8)改善人机界面,1人驾驶,易于操船,可减少船员劳动强度。 二、当前阶段先进国家自动航行技术发展水平 当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生产商对导航技术进行了研发,并且已经推出了自己 的产品,应用广泛并且市场反应良好。

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现状与发展_刘鹰

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刘 鹰1 谢盛会2 (1.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 150001; 2.佳木斯行政学院 佳木斯 154002) 摘 要: 介绍了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对国内外自动航行系统的技术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阐述了系统在功能、软件、人机界面等诸多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船舶自动航行 组成和功能 现状 发展方向 The Statu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S hip Autopilot System Liu Ying1 Xie Shenghui2 (1.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150001;2.Jia musi Administration College,Jiamusi,154002) A bstract: This text presents the constitute and function of the ship autopilot,and make a deep investiga-tion on the technology of ship autopilot system used international,analyze the system's statu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on function,software and human interface. Key words: ship autopilot,constitute and function,status,developing direction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全世界航运界和造船业的发展,对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及船舶运输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船舶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船舶驾驶愈来愈趋向于一体化、综合化、集成化与全自动化。自动航行系统又称一人驾驶台,它是为了减轻船舶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人为的过失及其影响、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节能以增加营运的经济效益而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它把在船桥上各种独立安装分别显示的航行主仪器和助航仪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闭环式信息综合、显示、控制系统,可极大地改善导航精度,减轻船舶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船舶航行的技术性能、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效益。 自动航行系统现在已经成为全船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地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滤波技术、最优控制技术、专家系统和高速数据接口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它不仅可以进行操舵实现航向的保持和变化控制,还能够实现航迹跟踪、ARPA雷达数据接收和自动避碰操舵。目前绝大多数船东要求采用航行自动化技术,即所谓的一人驾驶。自动航行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高级客船、集装箱船和航空母舰,未来的船舶运输将会更加安全、经济、快速。 1 组成和特点 自动航行系统一般由航行监控器(含电子海图与信息显示系统ECDIS)、航行计划工作站、ARPA、自适应自动舵、泊船监视器、主机遥控、导航系统、海图数字化仪及其它设备组成,通过船桥局域网将上述监控器、工作站及各种传感器联结起来,并通过网关将船舶上的其它系统,如船舶营运管理系统、通信系统、货物装卸监控系统及机舱自动化系统联在一起。 自动航行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船舶综合信息的集中显示 在驾驶台的终端上,可以用文字、曲线或图像的形式集中显示船舶航行信息、船体运动信息、机舱信息、导航定位信息与航区气象信息等,使驾驶员方便快捷地了解全船动态,并用主要精力去注视航行海域 第24卷 增 刊 2002年 舰 船 科 学 技 术 SHIP SCIE NCE AND TE CHNOLOGY Vo1.24 Supplement 2002 收稿日期:2001-05-10

第一节船舶照明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1、船舶照明器一般由分配电板(箱)引出单相支路供电。人行通道、机炉舱、舵机舱、客船上的大型厨房、超过16人的客舱等处的主照明,供电方式是______。A.至少分两支路供电 B.一个支路供电即可,但灯点数不得超标准 C.一个支路供电即可,但总功率不得超有关规定 D.一个支路供电即可,但总电流不得超标准 2、船舶照明系统按重要性等级形成三种基本系统,即______系统。它们既区别又联系,形成有机整体,按重要性的程度各自与不同的配电板连接。 A.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和航行信号灯 B.舱室照明、夹板照明和应急照明 C.生活舱照明、机器舱是照明和货舱照明 D.主照明、局部照明和装饰照明 3、某船舶的照明电网为三相绝缘线制,则其所有照明负载等效到三相照明变压器的副边,一般情况下相当于______。 A.Y形接法的三相对称负载 B.△形接法的三相对称负载 C.Y形接法的三相不对称负载 D.△形接法的三相不对称负载 4、某船舶的照明电网为三相绝缘线制,则其三相照明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应接成______。 A.Y形 B.△形 C.Y形或△形 D.Y0形或△形 5、船舶照明器一般由分配电板(箱)引出单相支路供电。船舶航行灯及信号灯的供电应______。 A.与其他的照明灯使用同一个馈电支路 B.可以与其他的照明灯使用同一个馈电支路;采取两路的方式并与应急电源相连 C.使用两路独立的馈电支路,并与应急电源相连 D.使用一路独立的馈电支路 6、对于易燃易爆的船舶舱室,其室内的照明器控制开关应安装在______。A.室内 B.室外 C.驾驶台 D.集中控制台 7、由船舶照明配电板(箱)引出的照明供电支路,其负荷电流大小______;灯点数______。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1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船舶速度及船舶数量与海上交通密度不断提高给船舶避碰、港口交管和航行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通信导航设备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雷达及ARPA虽具有避碰功能,但不能识别船舶,且受气象、海况及地形的影响很大。VHF无线电话虽可以进行船间对话,了解他船的信息和状态,但由于操作者语言表达和沟通中存在的歧义和误解,使信息交换速度慢且不规范,往往延误时间又没有起到协商的作用。 通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发展的技术。AIS是一个操作于VHF海上移动频带的自动连续广播系统。它能在船舶和岸台间交换如标识、位置、航线、速度等信息。它能以高更新率操作多种报告并使用自组织时分多址技术支持这些高广播逮率,以确保可靠稳定的运行。该系统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以VHF DSC技术开发的“自动应答系统”为基础的。 1992年,国际灯塔协会(IALA)在国际海事组织(IMO)航行分委会(NAV)第38次会议上提交了“使用DSC技术的应答器系统”的提案。1994至1995年期间,瑞典和芬兰首次提出“无线电AIS”的概念。1995年,瑞典和芬兰在IMO NAV第41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将SOTDMA技术应用于自动应答系统”的提案,使AIS发展到了第二阶段。 1996年,IMO海上安全委员会(MSC)第67次会议上一致同意选用SOTDMA (自组织时分多址)技术。1998年,IMO MSC第69次会议批准了“关于全球AIS 性能标准”的建议案,规定了(AIS性能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通过了《在VHF 海上移动频段上使用时分多址的船用自动识别系统(AIS)的技术特性》。2000年,IMO MSC73会议在通过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SOLAS公约)第V章中规定AIS 强制性安装,要求所有在2002年7月I日或以后建造的大于300总吨从事国际航运的船舶,大于5130总吨不从事国际航运的货船和所有客船均须装配AIS设备。要求所有于2002年7月1日前建造的从事国际航运的各类船舶必须在2003年7月I日到2008年7月I日前装配AIS设备。在此期限后2年内将永久退役的船舶可被免装AIS设备,AIS的应用正在迅速增加。 2 什么是AIS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IS)是以自组织时分多址(Self Organiz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SOTDMA)为核心技术、可以用于水上交通联络和指挥的岸——船、船——岸以及船——船之间的通讯、导航系统。 AIS运用SOTDMA方式发射船舶数据,将本船的信息:MMSI码、船名、静态

中文说明书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FA

中文说明书船舶自动识别 系统A I S F A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AIS) 中文说明书 型号:FA-150

按键控制的描述盘 ①显示屏幕②光标键③菜单键④确认键⑥调节亮度⑤显示键⑦导航状况键⑧开关键 开机/关机 ①按[POWER]键开机/关机 按[POWER]键开机/关机。当开机时, 设备会哔哔几秒钟,然后显示如下: 设备确认屏幕 开始屏幕 图表显示

调节面板的对比度和亮度 面板的对比度和亮度调节如下: ①按DIM]键就会出现以下对话框 ②使用▼或▲键调节面板亮度; ▼或▲键调节对比度 ③按[ENT]键,关闭对话框 菜单概述 你可以从设备中选择功能菜单,如果你不会操作,按[MENU]键,直到你进入主菜单为止,所有的菜单都在菜单列表中 1、按下[MENU]键打开主菜单 2、使用[CURSORPAD]键选择你想要菜单,然后按[ENT]键 3、使用[CURSORPAD]键选择附属菜单,再按[ENT]键,这里有两种类型可供选 择,选项和数据登记。 下面的例子就是其中一种选择的类型 4、使用▼或▲键,选择你想要的加工项目,按[ENT]键确认 5、利用附属菜单选择选项或文字数字的数据

选择选项 下面的例子就是如何从使用者设置菜单中选择选项 A、使用▼或▲键选择想要的项目菜单,按[ENT]键确认 就会出现以下窗口 选择窗口 B、按▼或▲键选择你想要的选择按[ENT]键确认 输入文字数字的数据 A)选择[DRAUGHT]项,按[ENT]键确认 游标 B)使用▼或▲键选择适当的数字 C)使用键将光标移移到附近的地方,同时按▼或▲键选择数字D)重复C)这一步完成数据输入 E)按[ENT]键记录数据 6、按[DISP]键关闭菜单 设置航程 1、按下[NAV STATUS]键打开航行状态菜单 2、如果你照旧航行就会展示以下步骤,如果展示相同就可以直接跳到第3步 A、按下[ENT]键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海图在线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一、概念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简称 AIS系统)由岸基(基站)设施和船载设备共同组成,是一种新型的集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助航系统和设备。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由舰船飞机之敌我识别器发展而成,配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将船位、船速、改变航向率及航向等船舶动态结合船名、呼号、吃水及危险货物等船舶静态资料由甚高频(VHF)频道向附近水域船舶及岸台广播,使邻近船舶及岸台能及时掌握附近海面所有船舶之动静态资讯,得以立刻互相通话协调,采取必要避让行动,对船舶安全有很大帮助。 目前 AIS 已发展成通用自动识别系统(UAIS)。 二、功能 AIS的正确使用有助于加强海上生命安全、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以及对海洋环境的保护。AIS的功能有: 1、识别船只; 2、协助追踪目标; 3、简化信息交流; 4、提供其它辅助信息以避免碰撞发生。 AIS能加强了船舶间避免碰撞的措施,增强了ARPA雷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船舶报告的功能,在电子海图上显示所有船舶可视化的航向、航线、船名等信息,改进了海事通信的功能,提供了一种与通过AIS识别的船舶进行语音和文本通信的方法,增强了船舶的全局意识,使航海界进入了数字时代。 三、起因 通过岸基雷达搜集目标信号的船舶港口交通管理系统被称为VTS,通过船基雷达搜集目标信号并显示自标的航向、航速以及能模拟避碰的雷达被称为ARPA避碰雷达。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VTS、ARPA雷达长足发展的黄金时期,几乎全球的所有的港口都安装了VTS,全部的远航船舶都安装了ARPA雷达。从1978 年到1999年的21年间,我国就建造了20个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VTS站(不包括台湾)。VTS、ARPA雷达比以前的同类产品的性能的确提高了一大步,一时被人们用”完美无缺”来形容。

AWAIS-1型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安装及使用说明书

AWAIS-1型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安装及使用说明书

第一部分:AWAIS-1操作说明书 1 概述 (6) 1.1 主要技术指标 (6) 1.2 MKD显示器外形图 (6) 2 安装要求 (6) 2.1 安装位置 (6) 2.2 注意事项 (6) 3 MKD显示器功能介绍 (7) 3.1 MKD前面板按键功能 (7) 3.2 MKD显示器背面及接口介绍 (8) 3.3 MKD液晶显示分区 (9) 4 MKD显示器基本操作 (10) 4.1 开机/关机 (10) 4.2 功能菜单 (10) 4.2.1 船只列表菜单 (11) 4.2.2 本船参数设置菜单 (13) 4.2.2.1 静态信息菜单 (14) 4.2.2.1.1 船只静态信息菜单 (15) 4.2.2.1.2 到达时间设置菜单 (16) 4.2.2.1.3 频道设置菜单 (17) 4.2.2.1.4 航行信息菜单 (19) 第 2 页共 80 页

4.2.2.1.5 GPS设置菜单 (23) 4.2.2.2 远程设置菜单 (25) 4.2.2.3 报警信息菜单 (26) 4.2.2.3.1 继电器设置菜单 (27) 4.2.2.3.2 状态信息菜单 (30) 4.2.2.3.3 报警信息菜单 (31) 4.2.2.3.4 停止运行信息菜单 (31) 4.2.2.4 其他信息菜单 (32) 4.2.2.4.1 密码设置菜单 (33) 4.2.2.4.2 自检功能 (34) 4.2.2.4.3 版本菜单 (36) 4.2.2.4.4 波特率设置菜单 (37) 4.2.2.5 区域设置菜单 (38) 4.2.2.5.1 已设置区域菜单 (39) 4.2.2.5.2 设置新区域菜单 (40) 4.2.3 船只详细信息菜单 (42) 4.2.4 短信息菜单 (44) 4.2.4.1 已发短信息 (45) 4.2.4.2 已收短信息 (47) 4.2.4.3 发短信息 (48) 4.2.4.4 远程信息菜单 (55) 第 3 页共 80 页

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原理及应用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原理及应用 上海航道局设备部陈强华 编者按: 根据《1974年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第V章修正案的要求,航行于国际海域大于300总吨以上或500总吨以上的非国际航行船舶,在2004年7月1日以后的第一次设备安全检验,包括年度检验,定期检验或换证检验都必须配置安装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AIS设备的安装最迟不得晚于2004年12月31日。本刊发表此文旨在使局有关人员对该类设备在航行中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尤其对航行于国际海域的船舶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引言 国际海事组织(IMO)第73届海安会通过的SOLAS公约第V章修正案原要求在2008年7月1日前在所有航行于国际海域大于300总吨的各类船舶,安装船载自动识别系统,简称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9.11事件后,美国向联合国递交了海上反恐的议案,联合国指令IMO尽快出台海上保安规则。通过1年左右的准备,2002年12月在伦敦召开的海上保安外交大会通过了《1974年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关于海上保安的修正案和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这些新要求构成了船舶和港口设施可以合作探测并制止威胁海上交通保安行为的国际框架。根据IMO默认生效程序,这些新要求将于2004年7月1日起生效,其中公约修正案和规则的A部分为强制性要求。 AIS是公约修正案和规则的A部分需强制执行的部分,根据公约第V章修正案的要求,航行于国际海域大于300总吨以上或500总吨以上的非国际航行船舶,在2004年7月1日以后的第一次设备安全检验,包括年度检验,定期检验或换证检验都必须配置安装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AIS设备的安装最迟不得晚于2004年12月31日。为了保障公约修正案和规则得以顺利实施,公约规定了各缔约国政府可通过船旗国、港口国等管理途径,采取严厉的监督和控制措施,包括:检查船舶、延误船舶、滞留船舶、限制操作(包括限制在港内活动)或将船舶驱逐出港。 二、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原理及其组成 1. AIS原理 AIS原理是通过广播通信系统方式,在本船与其他一些船舶以及海岸台站之间建立导航数据交换的系统。该系统是在一个或多个频道上工作的、由两个或更多个电台构成的无线电数据链系统,其设备可以是移动电台或基地台。AIS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AIS工作原理示意图

第八章船舶照明系统

模块八船舶照明系统 教学目标: 1、具备船舶明系统的分类及特点和船舶常用灯具与电光源发光原理。 2、具备船舶照明系统控制线路和船舶照明系统的维护保养、故障判断能力。 第一单元船舶照明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船舶照明是船舶航行、作业以及船舶管理工作人员生活的必要条件。船舶照明通常包括确保航行安全和人员安全照明(如航行灯、信号灯、登放艇区域照明)、船舶工作场所照明(如驾驶台、机舱和甲板装卸照明)以及生活区域照明等。 一、船舶照明系统分类 船舶照明系统与陆地照明系统不同,一般分为主照明、应急照明、临时照明和航行灯信号灯照明几种类型。 船舶照明按其功能大致可作如下分类。 (1)室内照明:舱室主体照明,局部辅助照明,娱乐美化气氛照明; (2)室外照明:室外通道照明,室外工作照明(甲板照明); (3)探照灯和投光灯; (4)航行信号灯。 也可按供电方式分为正常照明(船舶主电源供电);应急照明(应急电源供电,其中应急照明供电又可分为:①应急发电机供电,②蓄电池组供电);临时应急照明(俗称小应急照明;蓄电池组供电半小时);航行信号灯(正常和应急两路供电)。 照明系统的设计应依据船舶入级规范有关照明及航行信号的要求及《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等有关条款进行,对不同国籍和航区还必须加上相应的地区规范、规则的要求。 二、船舶照明系统特点 1.正常照明系统(主照明系统) 船舶正常照明系统又称为主照明系统,分布在船舶内外各个生活和工作场所,提供各舱室和工作场所以足够的照度。该系统的特点是:主配电板上照明汇流排直接向各照明分电箱供电,然后由照明分电箱向邻近舱室或区域的照明灯具供电;照明电压一般为交、直流110 V或220 V;不同舱室和处所均有不同的照

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简介 AIS成立于1994年,是当前信息系统领域最顶级的全球纯学术专业的组织,现有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会员4000多名。AIS统一地以MIS 学科世界代理人身份在国际学术界出现,大大提高了MIS学科在世界学术界的声誉及影响力。AIS也开始较为独立地研究创立MIS学科核心标准课程。在与其它MIS学科有关的学术团体,如ACM、AITP和IFIP合作的基础上,经过三四年的踏实工作,于1997年推出了由MIS学科自身学术团体为主创立的MIS标准核心课程方案,为世界各主要大学的MIS专业所采纳使用。 AIS 系统 一、概念 AIS系统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的简称,由岸基(基站)设施和船载设备共同组成,是一种新型的集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助航系统和设备。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由舰船飞机之敌我识别器发展而成,配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将船位、船速、改变航向率及航向等船舶动态结合船名、呼号、吃水及危险货物等船舶静态资料由甚高频(VHF)频道向附近水域船舶及岸台广播,使邻近船舶及岸台能及时掌握附近海面所有船舶之动静态资讯,得以立刻互相通话协调,采取必要避让行动,对船舶安全有很大帮助。目前 AIS 已发展成通用自动识别系统(UAIS)。 二、功能 AIS的正确使用有助于加强海上生命安全、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以及对海洋环境的保护。AIS的功能有: 1、识别船只; 2、协助追踪目标; 3、简化信息交流; 4、提供其它辅助信息以避免碰撞发生。 AIS能加强了船舶间避免碰撞的措施,增强了ARPA雷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船舶报告的功能,在电子海图上显示所有船舶可视化的航向、航线、船名等信息,改进了海事通信的功能,提供了一种与通过AIS识别的

论文: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2203206 作者简介:郑道昌(19582),男,宁波大学副教授 文章编号:1000-4653(2002)02-0018-04 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研究 ———船舶改向运动的控制与实现 郑道昌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 要:本文应用动态规划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对航行环境的复杂性和可变性而导致的船舶自动航行系统不确定性作出综合决策和控制,并对改向决策后的船舶操纵运动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船舶航行自动化的实现提供理论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船舶;最优控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U675.79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W atercraft Automatic Voyage System ZHEN G Dao 2chang (The Maritime College of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 jiang 315211,China ) Abstract :By applying dynamic layout theory and optimum cybernetics ,the comprehensive decision and control are made for automatic voyage system uncertainty caused by the complexity and variability of navigational environment.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watercraft to acclimatize itself to voyage after making decision of changing course is also dis 2cussed ,which offers theoretical thought and metho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hi p navigation automation. K ey w ords :Watercraft ;Optimum cybernation ;Discussion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 IS )和电子海图的应用实施,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给船舶的航行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也给船舶航行自动化的实现带来了可能。本文根据电子海图的应用将导航信息和环境信息以及船舶要经过的航线进行格点化,对每个格点的变量,进行决策,使船舶能航行在一条安全、经济的路径上。同时对船舶自动航行系统采取改向的决策,探讨一种线性和非线性控制兼顾型的方法,实施船舶运动的控制。 1 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决策思路 船舶航行的自动化在于具有大范围的快速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面对复杂的环境和任务能够随机应变。本文以动态规划为理论基础,不用孤立的观点看待决策,在每一阶段选择一个使当前阶段代价和最小,对未来阶段期望最好的决策。1.1 数学模型 根据计划航线将出发港到目的港之间的海域划 分为n 个区段,每个区段划分为m 个格点,即阶段 变量k =1,2,3,……n ,格点变量h =1,2,3,…… m 。 (1)状态变量为s k ,反映船舶在每个阶段初所 处的状态(经过当前格点的航向和航速)。在每一阶段中可以有多个状态,如s kh 表示第k 阶段第h 个格点的状态为: S k ={s kh } (1) (2)决策变量为x k (s k ),表示给定状态变量后 (船舶处在第k 阶段第h 个状态),向第k +1阶段 第h 状态作出选择的变量。对x k (s kh )取值的范围用D k (s kh )表示。 (3)状态转移方程,表示从第k 阶段到第k +1 阶段的演变规律。如果给定了第k 阶段的状态变量s k 和决策变量x k ,则根据状态转移方程第k +1阶段的状态变量s k +1的值也就随之而定: s k +1=T k (s k ,x k (s k )) (2) 如果船舶在第k 阶段第h 格点状态向第k +1 2002年第2期 总第51期  中 国 航 海  NAV IG A TION OF CHINA No.2J une 2002Serial No.51

船舶自动跟踪航行系统与驾驶自动化的探讨_马列

Vo l.19No.3Sep.1998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 nghai M aritim e Univ ersity 船舶自动跟踪航行系统与驾驶自动化的探讨 马 列 (上海海运学院育海航运公司 上海 200135) 提 要 对日本的船舶自动跟踪航行系统的原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进行了介绍,阐明了自动跟踪航行系统在航海中应用的意义,并结合笔者在航海实践 中的体会,提出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将自动跟踪航行系统与自适应连接在一起,形 成一套船舶自动驾驶的设想,以达到除紧急避让局面外,海上航行全部实现自动驾 驶的目的。 关键词 船舶,自动跟踪航行系统,驾驶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 U675.79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船舶自动化的研究和实现成为可能。在逐步实现装卸自动化、系船、港内操纵自动化以及轮机自动化的同时,船舶驾驶自动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现船舶自动化的时代越来越近。 1 问题的提出 船舶在海上航行,虽然自动舵具有保持既定航向的功能,但它不具有保持船位的功能。作为一个航海者,必须经常测定船位,一旦发现偏离航线就立即在自动舵上进行修正,设定新的航向,以使船舶返回到计划航向上来。然而,如果利用电子计算机,我们就能免除这部分人工操作,充分发挥自动舵的一些最佳特性和功能。譬如,将船舶计划航向在电脑中设定后,电脑就能连续不断地进行船位计算,如果船位偏航,它还能自动设定新航向,并通过与跟踪系统、自动操舵等系统的组合,就能在接近一个航路点时自动报警,提示航海者转向点到了,只要航海者按一下确认键,航向就会自动改变,并根据预设航路点,一直驶向目的地,这就是自动跟踪航行系统。 2 工作原理 自动跟踪航行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预设航向,自动改变航向最后自动驶向目的地。在自动 来稿日期:1997-11-19

AWAIS-1型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安装及使用说明书

第一部分:AWAIS-1操作说明书 1 概述 (3) 1.1 主要技术指标 (3) 1.2 MKD显示器外形图 (3) 2 安装要求 (3) 2.1 安装位置 (3) 2.2 注意事项 (3) 3 MKD显示器功能介绍 (4) 3.1 MKD前面板按键功能 (4) 3.2 MKD显示器背面及接口介绍 (5) 3.3 MKD液晶显示分区 (6) 4 MKD显示器基本操作 (6) 4.1 开机/关机 (6) 4.2 功能菜单 (7) 4.2.1 船只列表菜单 (8) 4.2.2 本船参数设置菜单 (8) 4.2.2.1 静态信息菜单 (9) 4.2.2.1.1 船只静态信息菜单 (9) 4.2.2.1.2 到达时间设置菜单 (10) 4.2.2.1.3 频道设置菜单 (11) 4.2.2.1.4 航行信息菜单 (12) 4.2.2.1.5 GPS设置菜单 (14) 4.2.2.2 远程设置菜单 (15) 4.2.2.3 报警信息菜单 (16) 4.2.2.3.1 继电器设置菜单 (16) 4.2.2.3.2 状态信息菜单 (17) 4.2.2.3.3 报警信息菜单 (18) 4.2.2.3.4 停止运行信息菜单 (18) 4.2.2.4 其他信息菜单 (19) 4.2.2.4.1 密码设置菜单 (19) 4.2.2.4.2 自检功能 (20) 4.2.2.4.3 版本菜单 (21) 4.2.2.4.4 波特率设置菜单 (22) 4.2.2.5 区域设置菜单 (22) 4.2.2.5.1 已设置区域菜单 (23) 4.2.2.5.2 设置新区域菜单 (23) 4.2.3 船只详细信息菜单 (25) 4.2.4 短信息菜单 (26) 4.2.4.1 已发短信息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