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工艺美术》教案

烹饪工艺美术》教案
烹饪工艺美术》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中式烹调师中级教学计划大纲完整版

中式烹调师中级教学计 划大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中级中式烹调师培训计划 1、培训目标 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具有一定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了解餐饮服务与食品制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烹调原料加工技术、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普通原料的冷热菜肴及汤羹制作专业知识,能够正确熟练运用烹调基本技能,独立完成原料选择、加工、切配、加热、调理、盛装、冷热菜肴及汤羹制作等厨房常规工作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中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饮食和食品生产服务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能够应用并理解刀工美化技法、烹饪原料知识、前期热处理技术知识、厨房机械安全使用维护知识、食品安全卫生、食品营养、烹饪美术、冷菜制作拼摆、菜品的配置、腌腊和干货原料的加工、烹制加热过程的燃烧传热的基本原理、菜品盛装原则方法、基础汤汁制作、调味原则要求、以及火候、上浆、挂糊、着衣等知识。 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中级中式烹调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安全协调操作,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厨房机械用具,刀工操作姿态正确合理,技法娴熟,能够运用出骨加工技术,能够正确运用前期热处理技术,掌握调味技术,掌握火候,能够运用上浆、挂糊、着衣技术,能够合理盛装菜品,能够制作一般冷菜拼盘,能够使用果蔬原料雕刻成一盘花形。 2.教学要求: 理论知识要求 饮食卫生营养知识 饮食成本核算知识 安全生产知识 烹饪原料知识 烹饪原料基础(初)加工 烹饪原料切配加工 菜肴制作工艺基础 冷菜制作工艺 操作技能要求 动物原料基础(初)加工 刀工成形技法

中式烹调教学计划

《中式烹调师五级》培训教学大纲及课程安排 根据上级文件的精神要求,我校特制定中式烹调师培训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一、培训工种及培训时间:中式烹调师初级 15天 二、培训课时及课时分配:共120课时,理论20课时、实操100课时。 三、培训对象 有培训就业愿望,年龄在18周岁至48(女)54(男)周岁之间的农村劳动者等符合国家规定的享受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的人员。 四、培训方式:集中 五、培训级别:初级(五级) 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员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培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解决烹调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员继续深造和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七、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员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达到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工作能力。(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烹饪发展概况和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2. 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 3. 理解干货原料涨发和汤汁形成的原理。 4. 掌握中式烹调方法的基础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 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3. 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 4. 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本领。

2. 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3. 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 4. 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 精神。 八、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中式烹调概述 1. 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 2. 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3. 掌握中国菜肴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二) 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 1. 熟悉常用蔬菜洗涤、整理加工的方法和质量要求。 2. 了解常用水产品的宰杀、刮鳞、去鳃、剖腹等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3. 掌握家禽宰杀、洗涤、开膛的加工步骤,以及家畜内脏、四肢的初步加 工方法。 (三) 刀工刀法和勺工技艺 1. 了解刀工、勺工在烹调中的作用。 2. 掌握刀工、勺工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四) 出肉、整料去骨 1. 熟悉出肉、整料去骨的基本要求。 2. 掌握常见水产品、家禽、家畜的出肉、整料去骨的加工步骤。 (五) 干货原料的涨发 1. 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概念、方法和要求。 2. 熟悉常见干货原料涨发的步骤。 3. 掌握干货原料涨发的基本原理。 (六) 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 1. 理解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意义、作用和原则。 2. 熟悉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各种方法。 3. 掌握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方法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 (七) 热菜配菜知识 1. 理解配菜的意义。 2. 了解热菜配菜的原则和方法。 3. 掌握菜肴命名的方法和要求。 (八) 火候 1. 了解火候的概念。

《烹饪工艺美术》教案

《烹饪工艺美术》教案

教案 课题单元一烹饪工艺美术概述 授课班级12级烹饪 技术班 授课时间使用教材《烹饪工艺美术》 课程类别必修课课时4学时课型讲授课&实训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烹饪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能力目标 1、如何学好烹饪工艺美术 2、掌握各类花草素描图案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与 教学难点重点工艺美术的涵义和特点难点如何灵活的运用工艺美术 教学方法 教法分组讨论教学法、现场绘画指导 学法听课、理解、动手实践 教具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步骤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1、互相问候 2、检查出勤 2' 新课导入 烹饪是文化,是艺术,从人类的诞生起,就与美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了。从美字开始研究,古代的美是怎么解释的,如今又如何描述美。 3' 新课内容1、烹饪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对美的概念的起源,与饮食和烹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 别在中国,甲骨文中美字的产生就是从人们的饮食中发展而来。 距今七千年前河姆渡人便开始发展各类烹饪器具。 春秋时期:孔子曰割不正不食的说法。 秦代“雕卵”就是最早的食品雕刻。 现代冷菜造型、热菜造型简介。 40'

2、烹饪工艺美术的涵义和特点 烹饪工艺美术不仅研究烹饪工艺造型美的规律,同时,在此基础 上,研究烹饪器皿与菜品的搭配,以及筵席台面的摆设、饮食环境的 美化等,以达到烹饪环境美化及饮食环境与筵席美的统一,揭示烹饪 活动美的创造与烹饪文化背景的内在联系。 烹饪工艺美术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烹饪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是食用性和装饰性的统一 2)烹饪工艺美术是体现烹饪色彩、菜点造型、器皿选用 3)烹饪工艺美术的审美具有瞬时性 4)烹饪工艺美术是以菜点的色香味形器 5)烹饪工艺美术没有统一的格式和标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观不 同或有差异,因此要不断创新。 3、如何学好烹饪工艺美术 烹饪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基础活动。 1)掌握好美术基础知识 2)加强基本功的练习 3)把握好烹饪工艺美术的规律及其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 【分组讨论教学法】: 25' 分两组对如下命题进行讨论: 1)学习烹饪工艺美术,为什么会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 鉴赏能力? 2)学好烹饪工艺美术,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和条件? 3)列举出五个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美的例子? 讨论后选派一名代表阐述观点。 教师总结。

《中式烹调技术》教案设计

《中式烹调技术》教案 烹饪教研组

第一章烹饪技术概述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烹饪技术的含义,理解我国菜肴的特点和我国菜的组成。 [教学重点]我国菜肴的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菜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烹饪技术的内涵 1.烹饪技术的含义 烹饪技术在使用上,是指菜肴的制作技术。烹饪技术包括烹调技术和面点技术。 2.烹饪技术和面点技术 3.烹饪技术的工艺特点 (二)我国菜肴的特点 1.选择原料广,制作精细 2.制作方法多,随意性大 3.调味灵活,口味突出 4.风味特色多、地方性强 5.搭配合理、营养丰富 (三)我国菜的组成 1.地方风味 1) 山东菜 2) 四川菜 3) 广东菜 4) 江苏菜 2.民族风味

1) 清真菜 2) 朝鲜菜 3.素菜 特点: 1) 选料应时,并以烤麸、素鸡、腐衣、豆腐、粉皮为主要原料。 2) 制作考究,技术精湛。 4.宫廷菜 特点: 1) 用料广泛、珍贵猎奇 2) 讲究菜肴的造型 3) 菜名寓以吉祥富贵 4) 餐具华贵独特 5.官府菜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达官贵族家庭所使用的菜肴。 三、小结 本章讲述了烹饪技术的内涵,我国菜肴的特点,我国菜的组成 四、布置作业 1.简述我国菜肴的特点 2.简述素菜的特点 3.简述宫廷菜的特点 第二章刀工技术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刀工的作用,掌握刀工的基本要求,掌握各种刀法及原料的成型方法 [教学内容]刀工技术 [教学重点]直刀法,平刀法 [教学难点]花形原料的切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刀工的基本作用及基本要求 1.刀工的作用 1) 便于烹调和饮食 2) 可使菜肴的外形千姿百态 2.刀工的基本要求 1) 必须掌握原料的不同特性 2) 必须使改刀后的原料整齐划一,清爽利落。 3) 必须与烹调方法相适应 4) 操作姿势必须准确 (二)刀法 1.直刀法 1) 切 2) 剁 3) 坎 2.平刀法 3.斜刀法 4.锲刀法 (三)原料的成型方法 1.片 1) 切法 2) 片法 2.块 1) 切法 2) 砍法 3.丝与条 4.段 5.丁、粒、末

初级中式烹调教学大纲

中式烹调师初级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 二、培训时间 开班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每日上课时间为上午8:30至11:45下午1:30至4:45。上课课时总共为120课时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中式烹调概述 1. 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 2. 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3. 掌握中国菜肴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二) 干货原料的涨发 1. 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概念、方法和要求。 2. 熟悉常见干货原料涨发的步骤。 3. 掌握干货原料涨发的基本原理。 (三) 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 1. 理解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意义、作用和原则。 2. 熟悉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各种方法。 3. 掌握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方法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 (四) 热菜配菜知识 1. 理解配菜的意义。

2. 了解热菜配菜的原则和方法。 3. 掌握菜肴命名的方法和要求。 (五) 火候 1. 了解火候的概念。 2. 熟悉不同的传热介质、传热方式对烹饪原料的影响。 (六) 调味 1. 了解味觉和味的分类。 2. 熟悉调味的方式。 3. 掌握调味的原则。 (七) 上浆、挂糊、勾芡 1. 了解调制浆、糊、芡所用的原料。 2. 理解上浆、挂糊、勾芡在烹调中的作用。 3. 掌握上浆、挂糊、勾芡的区别和种类。 (八) 热菜的烹调方法 1. 熟悉热菜烹调方法的概念及分类方法。 2. 了解常用烹调方法的步骤。 3. 掌握常用烹调方法的操作关键。 (九) 热菜装盘 1. 熟悉热菜装盘的要求。 2. 了解盛菜器皿的种类和用途 3. 掌握盛器与菜肴配合的原则。 (十) 筵席知识 1. 了解筵席的意义、作用和种类。

菜肴造型与盛器选择原则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案

康、强人体质的饭食菜品包括调味熟食,也包括调制生食。 美学的定义:美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也是艺术给人吸引和诱惑的源泉。 烹饪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一)烹饪美学的研究内容 1、烹饪饮食活动中的美:色,香,味,形,器皿。 2、烹饪饮食活动中的美感和审美学3、烹饪饮食活动中的美的创造 (1)烹饪宴饮环境的美化美艺术(餐厅,厨房) (2) 烹饪宴饮器具的造型艺术(餐厅,餐具,酒具) (3) 食品造型艺术 (4) 宴席设计艺术 我主要从烹饪宴饮器具的造型艺术(餐厅,餐具,酒具)和食品造型艺术来研究。 烹饪饮食器具造型艺术和 食品造型艺术研究 1中国烹饪饮食器具造型艺术 1.1 中国烹饪饮食器具的发展 中国烹饪技艺精湛,源远流长。中国烹饪器具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对烹饪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陶器时期、青铜器时期和铁器时期。"水熟"成为陶器时期烹饪技术的基本特点。青铜烹器的应用,使高温油烹法产生。薄形铜刀的使用,使刀工技法得以形成。铁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促进炒的烹饪技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烹饪器具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是构成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烹饪器具的发展历史根据几种影响较深远的烹饪器具按时间的先后和材质工艺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陶器时期、青铜器时期、漆木器时期、瓷器时期和铁器时期。,其中对烹饪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陶器时期、青铜器时期和铁器时期。 1.1.1陶器时期(距今约8000年)是人类最早的烹饪器具。 1.1.1.1陶器的出现 人类最初的熟食法有火烹法、包烹法、石燔法和石烹法。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人类发现"包烹法"中包裹于食物上的泥巴或是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原始的陶器在偶然间产生了。陶器时期器具的品种主要有灶,釜,甑,盆,灌等。主要烹饪方法为炊,煮,储,饮。 1.1.1.2陶器的发展 陶器的发明标志着烹饪器具的诞生,把人类的饮食生活推向一个文明、卫生的新时期。陶器产生之后,陶器很快就得到了发展,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从最早的灰陶到红陶,还有彩陶、蛋壳黑陶、商代白陶、西周硬陶,还有汉代的釉陶等。直至今天,陶制的砂煲、

《中式烹调师》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中式烹调师》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一、培训工种及培训时间:中式烹调师20天 二、培训课时及课时分配:共60课时,理论30课时、实操30课时。 三、培训对象 有培训就业愿望,年龄在16周岁至60周岁之间的农村劳动力。提高就业技能。 四、培训方式:集中与分散 五、培训级别:中级 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培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解决烹调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员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七、课程教学目标 主要开设:刀工、热菜配菜、热菜烹调知识与技能。同时开设食品卫生法、爱滋病防治、卫生与保健,就业与创业、法律与维权等课程。 本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达到中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烹饪发展概况和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2. 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 3. 理解干货原料涨发和汤汁形成的原理。 4. 掌握中式烹调方法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 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3.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 4.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 (三)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本领。 2. 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3.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 4. 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5、熟悉食品安全法,掌握卫生与保健,爱滋病防治知识。 6、学习相关法律及维权常识,为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八、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中式烹调概述 1.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 2.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3. 掌握中国菜肴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本学期完成的几项主要工作

2014--2015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完成的几项主要工作: 1.本人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本学期的《烹饪工艺美术》和《现代厨房管理》的教学计划,并根据院系的活动的要求适时的调整教学进度。 2.本人能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适合本专业的教案,常规的教学课件等课程内容。 3.能认真及时地布置课堂和课后的作业,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在批改中有订正、批注、等级的评定、批语,并在教案作业的检查中得到教务科领导得好评。 4.本人能认真得填写好教案,教学日志,出好本人所教的《烹饪工艺美术》和《现代厨房管理》两科的考查和考试试卷,以及后续的批阅、试卷分析、誊分、试卷的评定、教师工作手册的填写、ERP网上的上传和备课计划的上传工作。 5.本学期除了常规的教学工作外,还完成了校系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如院系安排的商贸服务系烹饪教师菜点的展评工作的服务接待工作,以及其他的服务的后续的卫生工作等。 6.本学期除了完成本系的教学工作外,还完成了市里劳动局工考办安排的考评工作,如丰县、沛县职教中心的考评、高级机电高学校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服务员的晋级考评工作。以及考评的试卷的评分工作。 7.除学校的工作外,本人还参加了高级技校的烹饪专业的课件教平的工作,国际会展中心的礼仪讲座的社会活动。市里接待系统服务大赛的中餐服务和中餐摆脱的评分细则的修订和编排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本学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教学过程中熟悉的知识讲的较多,不熟悉的教的较少。讲课时有时知识链接的过于冗长,有些知识点还需要多做课件教学,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从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人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总结,望领导和给予批评和指正。

中式烹饪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学大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式烹调师行业快速发展,成为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行业之一。为帮助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工实现就业,提高社会就业率,规范职业技能培训行为,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现结合目前我国家技能培训的实际情况和省、市、区政府有关部门培训的要求,制定本培训大纲。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及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为主旨,进一步加强农民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型农民,加快提升持证农业劳动力在总农业劳动力中的比重,建设一支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主体力量。 二、培训时间 本次培训时间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具体培训要求,确定具体的培训时间,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教学目标 通过培训达到以下目标: (1)使培训人员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培训学员达到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知识水平。 (4)掌握有关中式烹调师的基本常识; 四、培训工作的原则与要求 (一)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根据各级中式烹调师的实际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 2、时效性原则。注重理论知识和时间相结合,加强能力培养,克服纯学术性教学的倾向。 3、灵活性原则。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除采用课堂讲授外,可适当采用观察、研讨等方式,使学员开阔思路和眼界。 4、规范性原则。认真执行本大纲,突出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加强科学管理,严格考核纪律和考勤制度,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 5、培训和调研相结合的原则。在培训过程中,应对有关培训内容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完善培训工作。 (二)培训工作的要求 1、组织师资力量并进行培训。任课教师应对有关培训内容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以及学员特点,编写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做好培训的各项准备工作。 2、根据本方案指定相关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包括以

《烹饪工艺美术》教案

教案 教师姓名任课班级年月星期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绪论(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主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烹饪工艺美术的性质、历史渊源、研究对象、特点及造型原则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研究方向的同时,多掌握其内容。 教学重点 1、烹饪工艺美术的性质 2、烹饪工艺美术的渊源 3、特点 4、造型原则 教学难点 1、性质 2、历史渊源 3、研究内容及趋向 4、特点 5、原则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法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 一、烹饪工艺美术的性质二、历史渊源(烹饪美术) 三、烹饪工艺美术的研究对象(及发展趋向) 四、烹饪工艺美术的特点 五、利用烹饪美术原理进行造型的原则 六、研究烹饪工艺美术的必要性是 课外作业无 阅读参考书目《烹饪工艺美术》周明扬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年6月第1版。 课后体会

教案 教师姓名任课班级年月星期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绪论(二)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主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烹饪工艺美术的性质、历史渊源、研究对象、特点及造型原则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研究方向的同时,多掌握其内容。 教学重点 1、烹饪工艺美术的性质 2、烹饪工艺美术的渊源 3、特点 4、造型原则 教学难点 1、性质 2、历史渊源 3、研究内容及趋向 4、特点 5、原则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法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 一、烹饪工艺美术的性质二、历史渊源(烹饪美术) 三、烹饪工艺美术的研究对象(及发展趋向) 四、烹饪工艺美术的特点 五、利用烹饪美术原理进行造型的原则 六、研究烹饪工艺美术的必要性是 课外作业 1、什么是烹饪工艺美术?它研究内容是什么? 阅读参考书目《烹饪工艺美术》周明扬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年6月第1版。 课后体会

中式烹饪师教学大纲

中式烹饪师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一、培训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培训,使培训人员在初级中式烹调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培养人员掌握系统的烹调专业理论知识和比较扎实的中式烹调基本功。并具有培训和指导初级中式烹调师的能力,达到熟练掌握中式烹调工种的业务技术水平能够应用并理解对原材料的加工、冷菜制作拼摆、菜品的配置、腌腊和干货原料的加工、烹制加热过程的燃烧传热的基本原理、菜品盛装原则方法、基础汤汁制作、调味原则要求,以及火候、上浆、挂糊、着衣等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 依据《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中级中式烹调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安全协调操作,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厨房机械用具,刀工操作姿态正确合理,技法娴熟,能够运用出骨加工技术,能够正确运用前期热处理技术,掌握调味技术,掌握火候,能够运用上浆、挂糊、着衣技术,能够合理盛装菜品,能够制作一般冷菜拼盘,能够使用果蔬原料雕刻成一般花形。 二、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培训中,应切实保证培训人员对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能对原材料的制作、烹饪过程中问题的出现能及时处理。保证技能训练的教学时间和学习效果,达到生产岗位要求,顺利实现就业。

(二)、培训中应特别强调安全操作,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规定进行操作。 三、培训方式 1、实地训练与考察。培训期间,组织受训人员进行现场技能训练,加强受训人 员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认识、理解与掌握。 2、理论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相结合。 3、理论教学与穿插案例相结合。 四、培训课时安排(如下表) 五、培训内容 (一)、烹调原料的初加工 1、鸡、鱼等的分割取料 教学要求:剔骨手法正确,做到肉中无骨,骨上不带肉 2、腌腊制品原料的加工 教学要求:认真对待腌腊制品原料加工和干货涨发中的每个环节,对不同原料、不同用途。 3、干货原料的涨发 教学要求:干货涨发中的碱发、油发等方法,使用不同方法,做到节约用料,物尽其用。 (二)、烹调原料切配

《冷菜工艺》教案

《冷菜工艺》教案 讲授课程:《冷菜工艺》 讲授班级:09烹饪高职班 讲授课时:30分钟 讲授内容:第五章冷菜制作方法第二节冷盘拼摆的基本原则 讲授时间:2009年4月11日 主讲教师:王红艳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结合高职教材和烹饪专业特点,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冷盘拼摆的意义有哪些?掌握冷盘拼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每一种原则适合于哪一类型的拼盘?这些原则在具体运用时互相之间有什么联系?冷盘拼摆的基本原则的掌握对冷盘的整体效果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正确掌握冷盘拼摆的原则,能够更好得将这一理论用来指导实践,然后再将实践结果用来验证这一理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更好得适应技能等级考试。 3、情感目标:利用学生所闻所见所做的拼盘实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享受学习,并且更加得喜欢《冷菜工艺》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

[教学重点] 冷盘拼摆的基本原则,冷盘拼摆的基本原则对冷盘整体效果的影响。 [教学难点] 冷盘拼摆的基本原则,冷盘拼摆的基本原则对冷盘整体效果的影响。 [教学方法] (一)教法 本课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问题法、讨论法、启发式、直观法。 (二)学法 1、将《冷菜工艺》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回顾《烹饪原料学》《烹饪原料加工技术》和《烹饪工艺美术》的相关知识,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力度。 2、理论指导实践。 使学生明白只有将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思考、发言、讨论,培养学生正确学习冷盘拼摆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1、什么是花色冷盘? 2、什么是冷盘拼摆?

初级中式烹调师培训大纲教学教材

肥西金桥高级职业中学 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 中式烹调基础理论知识 一、培训要求 : 通过初级中式烹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学生应了解常用烹调原料的营养常识和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掌握菜肴成本核算的常用方法,懂得如何指导徒工工作。 二、培训内容: 第一章饮食营养与卫生 1、几类烹饪原料的营养卫生 (1)谷类的营养卫生 (2)豆类的营养卫生 (3)畜肉类的营养卫生 (4)禽肉和蛋类的营养卫生 (5)鱼及其水产品的营养卫生 (6)食用油脂的营养卫生 (7)蔬菜的营养卫生 2、几类烹饪原料的主要卫生问题 (1)几类烹饪原料的主要卫生问题 (2)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和处理 3、饮食卫生 (1)食具卫生 (2)环境与设施的卫生 (3)个人卫生 (4)关于食品卫生法 第二章饮食业成本核算 1.饮食业成本核算的意义和作用 (1)成本核算的概念 (2)饮食业的成本核算 (3)饮食业成本核算的意义 (4)学习和搞好成本核算工作 2.饮食产品成本核算 (1)饮食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特点 (2)主食、点心的成本核算 (3)菜肴制品的成本核算 (4)宴席的成本核算 第三章指导徒工工作的意义和方法 1.指导徒工工作的意义

2.指导徒工工作的方法常用烹调原料知识 一、培训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员应掌握常用烹调原料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烹饪原料的分类,品质鉴定和保管方法。 二、培训内容: 第一章概论 1.烹饪原料的分类及品质鉴定 2.烹饪原料的保管 第二章初级烹饪原料知识 1.粮食 2.肉品类 3.蔬菜 4.水产品及其制品 5.干货制品 6.调味品初级烹饪原料加工技术 一、培训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了解刀工的一般知识,掌握基本刀法的适用范围和一般技术操作知识,懂得鲜活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熟悉常用烹调原料的出骨、分档取料和干料涨发的做法。 二、培训内容: 第一章刀工刀法 1.刀工 2.刀和菜墩的使用和保养 3.刀法 4.原料形状及其刀法 5.肉类(禽类)、鱼肉类、豆制品、常用蔬菜及其它原料形状的标准. 第二章鲜活原料的初步加工 1.新鲜蔬菜的初步加工 2.水产品的初步加工 3.家禽、家畜的初步加工 4.常见野味的初步加工 第三章出肉和取料 1.出肉加工 2.分档取料 第四章干制原料涨发 1.干料涨发的意义 2.干料涨发的主要方法 第五章配菜 1.配菜的重要性 2.配菜的基本要求 3.配菜的原则和方法 初级烹调技术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案修订版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案 第一章饮食营养与卫生 1.几类烹饪原料的营养卫生 (1)谷类的营养卫生 (2)豆类的营养卫生 (3)畜肉类的营养卫生 (4)禽肉和蛋类的营养卫生 (5)鱼及其水产品的营养卫生 (6)食用油脂的营养卫生 (7)蔬菜的营养卫生 2.几类烹饪原料的主要卫生问题 (1)几类烹饪原料的主要卫生问题 (2)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和处理 3.饮食卫生 (1)食具卫生 (2)环境与设施的卫生 (3)个人卫生 (4)关于食品卫生法 第二章饮食业成本核算 1.饮食业成本核算的意义和作用 (1)成本核算的概念 (2)饮食业的成本核算 (3)饮食业成本核算的意义 (4)学习和搞好成本核算工作 2.饮食产品成本核算 (1)饮食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特点 (2)主食、点心的成本核算 (3)菜肴制品的成本核算 (4)宴席的成本核算 第三章指导徒工工作的意义和方法

1.指导徒工工作的意义 2.指导徒工工作的方法 常用烹调原料知识 一、培训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员应掌握常用烹调原料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烹饪原料的分类,品质鉴定和保管方法。 二、培训内容: 第一章概论 1.烹饪原料的分类及品质鉴定 2.烹饪原料的保管 第二章初级烹饪原料知识 1.粮食 2.肉品类 3.蔬菜 4.水产品及其制品 5.干货制品 6.调味品 初级烹饪原料加工技术 一、培训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了解刀工的一般知识,掌握基本刀法的适 用范围和一般技术操作知识,懂得鲜活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熟悉 常用烹调原料的出骨、分档取料和干料涨发的做法。 二、培训内容: 第一章刀工刀法 1.刀工 2.刀和菜墩的使用和保养 3.刀法 4.原料形状及其刀法 5.肉类(禽类)、鱼肉类、豆制品、常用蔬菜及其它原料形状的标准. 第二章鲜活原料的初步加工 1.新鲜蔬菜的初步加工 2.水产品的初步加工 3.家禽、家畜的初步加工 4.常见野味的初步加工 第三章出肉和取料 1.出肉加工 .分档取料 第四章干制原料涨发 1.干料涨发的意义 2.干料涨发的主要方法 第五章配菜 1.配菜的重要性 2.配菜的基本要求 3.配菜的原则和方法

烹饪专业专业计划

烹饪专业建设方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饮食的国家,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和花样越来越重视。中国酒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使得烹饪人才日益紧缺,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居高不下,一名烹饪专业优秀毕业生,特别是高档餐厅主厨月薪可达到8000元以上。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技术性较强,尤其具备营养学与食品科学方面知识的烹饪专业学生供不应求。 我院自2008年以来积极拓展商贸服务技术系,截止2011年春季,商贸系学生达到650人,并不断发展壮大。为了进一步发展,紧抓就业机遇,我院积极与本地知名餐饮企业合作,准备开办具有自己特色的烹饪专业。 现提出烹饪专业建设方案如下: 第一部分教学计划 烹饪专业教学计划(中级、中专) 一、专业名称及内容 1、专业名称:烹饪 2、专业内容 烹饪原料学、烹饪原料加工技术、烹调工艺学、成本核算、营养学,系统地传授热炒菜、大件菜、点心、小吃、火锅、汽锅、地锅、瓦罐、煲仔、石板类等菜肴制作,传授整鸡、鸭、鱼脱骨、食品雕刻与拼盘技术。 3、招收对象:初中毕业的应届生、往届生,身体健康,思想端正,拥

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多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 4、学制:2年 二、培养目标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烹饪知识,了解各种烹饪原料的性质、产地、鉴别保管及加工,熟练掌握各种烹调技法,了解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八大菜系的菜肴,能制作四季时令菜肴,组合小型宴席。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中级烹饪技能的人员,即中级烹调师、面点师等。对其知识、技能、能力的具体要求是: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烹饪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 (3)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4)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 (5)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1、烹饪概论(80课时) 本课程介绍中国烹饪简史、烹饪原理和技术规范,中国菜品、中国宴席及烹饪风味流派,介绍中国饮食民俗及饮食文化,为学生继续学习和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奠定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2、中式烹调技艺(120课时)

中式烹调技艺教案(一学期) PDF

第九章调味第一节味觉和味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味觉和味的分类。 熟练掌握影响味觉的因素。了解常用调味品在烹调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各味觉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调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二、教学重点影响味觉的因素三、教学难点各味觉之间的相互影响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图表法五、教学课时 2节六、教学过程 教师授课内容与步骤学生活动内容与方法 导入菜肴口味是菜肴灵魂之所在本节课我们讲述的就是调味的有关知识调味 调和菜肴滋味就是运用各种口味调料和有效的调制手段使调料之间与主、配料之间相互作用、协调配合从而赋予菜肴一种新的滋味。 要学习首先要了解味觉的相关知识。味觉 是某些溶解于水或唾液的化学物质作用于舌面和口腔黏膜上的味蕾所引起的感觉。分类广义味觉、狭义味觉影响味觉的因素 1温度 2浓度 3水溶性和溶解度 4生理条件 5个人嗜好 6各味觉间的相互影响 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了解各因素的影响味物质所具有的能使人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分类单一味用一种味道的呈味物质调制出来的滋味。 复合味二种以上的呈味物质调制出来具有综合味感的滋味。 常用调料在烹调中的作用盐调和入味腌制原料提高吃水量减苦增鲜。 糖提供甜味和味腌渍原料醋提供酸味去异味杀菌消毒保护维生素。 味精增鲜、和味结合实践操作进行讨论总结出各调味品的作用作业 影响味觉的因素有哪些在烹调中有何实际意义七、板书设计第九章调味 味觉和味调味影响味觉的因素味的分类八、课后教学反思第二节 调味的作用和原则第三节调味的方法和过程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调味的作用和原则。熟练掌握调味的方法和过程。 2技能目标 熟练运用调味的方法进行调味。 3情感目标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调味的方法和过程三、教学难点调味的基本原则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演示法五、教学课时 2节六、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调味的一些基本知识那么调味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讨论回答调味的作用 1可以除去异味增进美味。 2通过调味可使菜肴形成风味。 调味的原则 1按照菜肴风味及烹调方法的要求准确调味。 2根据烹饪原料的不同质地进行调味。 3根据不同季节因时调味。 4按照进餐者口味要求进行调味。调味的方法 1腌渍调味法 2分散调味法 3热渗调味法 4裹浇、黏撒调味法 5随味碟调味法观看教师所演示的方法 调味的过程 1原料加热前调味基本调味 2原料加热中的调味定型调味 3原料加热后的调味补充调味三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保证菜肴获得理想滋味。能结合操作实践了解其过程小结作业以椒盐排骨为例说明调味的过程 七、板书设计第九章调味调味的各因素调味的作用调味的方法调味的原则 调味的过程八、教学课后反思第十章制汤第一节 制汤的意义和制汤分类及素汤的制作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制汤的意义。了解汤的分类。 2技能目标能够制作简单的素汤。 3情感目标。二、教学重点 素汤的制作过程三、教学难点各种不同素汤的特点四、教学方法讲述法 五、教学课时 2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厨师的汤唱戏的腔。为什么有这么一说 制汤又称汤锅、吊汤就是把加工整理后的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新鲜动、植物性烹饪原料放入适量水中运用适当火候长时间加热使原料中的鲜味物质和营养物质充分溶解于水中从而制成营养丰富、滋味鲜美的汤汁汤汁的分类 1按烹饪原料的性质划分汤汁可分为荤汤和素汤两大类 2按汤汁的味型划分 汤汁可分为单一味和复合味两种 3按汤汁的色泽划分汤汁可分为清汤和白汤两类

中式烹调师初级教学计划大纲说课材料

中式烹调师初级教学 计划大纲

中式烹调师 1、职业代码:4-03-01-01 2、职业定义:根据中式餐饮服务和成品特点的要求,能够运用煎、 炒、烹、炸、熘、煸、烧、煮、烩等多种冷热菜肴烹调技法,对烹饪原料进行加工、整理、加热、调理、盛装等,制作中式风格菜肴的人员。 初级中式烹调师培训计划 1.总体目标 1.1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了解餐饮服务与食品制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基本掌握烹调原料加工技术、烹调原料基础知识、一般菜肴的制作工艺,能够运用简单烹调基本技能,独立完成原料选择、加工、加热处理等厨房常规辅助工作。 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了解饮食和食品生产服务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和相关基本知识,理解烹饪原料切配加工知识、原料知识、菜肴制作技术知识、厨房安全生产知识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等。 1.3 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中式烹调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中式烹调基本技法,合理运用原料切配加工技术完成原料加工整理工作,掌握必要的烹调方法,制作一般菜式和汤羹,能够完成卫生清洁整理工作,能够独立上岗进行安全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适应专业工作环境,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安全操作,姿态正确。 2、教学要求 1.2理论知识要求 2.1.1 职业道德 2.1.2饮食营养卫生知识 2.1.3饮食成本核算知识 2.1.4安全生产知识 2.1.5烹饪原料知识 2.1.6烹饪原料基础(初)加工

2.1.7烹饪原料切配加工 2.1.8菜肴制作工艺基础 2.1.9冷菜制作方法 2.1.10热菜制作工艺 2.2操作技能要求 2.2.1干货原料涨发加工 2.2.2动物原料基础(初)加工 2.2.3刀工成型技法 2.2.4冷菜拼摆盛装 2.2.5指定热菜制作 2.2.6抽签热菜制作 3、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数:40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170课时。 理论知识复习:10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50课时。 操作技能练习:150课时。 机动课时:20课时。 初级中式烹调师培训大纲 1.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初级中式烹调师的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培训对象能够独立上岗,完成简单的常规技术操作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专业理论教学为基础,注意职业技能训练,使培训对象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教学注意够用适度原则。 2.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表

中式烹调师初级教学计划大纲

中式烹调师 1、职业代码:4-03-01-01 2、职业定义:根据中式餐饮服务和成品特点的要求,能够运用煎、炒、烹、炸、熘、煸、烧、煮、烩等多种冷热菜肴烹调技法,对烹饪原料进行加工、整理、加热、调理、盛装等,制作中式风格菜肴的人员。 初级中式烹调师培训计划 1. 总体目标 1.1 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了解餐饮服务与食品制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基本掌握烹调原料加工技术、烹调原料基础知识、一般菜肴的制作工艺,能够运用简单烹调基本技能,独立完成原料选择、加工、加热处理等厨房常规辅助工作。 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了解饮食和食品生产服务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和相关基本知识,理解烹饪原料切配加工知识、原料知识、菜肴制作技术知识、厨房安全生产知识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等。 1.3 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中式烹调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中式烹调基本技法,合理运用原料切配加工技术完成原料加工整理工作,掌握必要的烹调方法,制作一般菜式和汤羹,能够完成卫生清洁整理工作,能够独立上岗进行安全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适应专业工作环境,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安全操作,姿态正确。 2、教学要求 1.2 理论知识要求 2.1.1 职业道德 2.1.2 饮食营养卫生知识 2.1.3 饮食成本核算知识 2.1.4 安全生产知识 2.1.5 烹饪原料知识 2.1.6 烹饪原料基础(初)加工 2.1.7 烹饪原料切配加工 2.1.8 菜肴制作工艺基础 2.1.9 冷菜制作方法 2.2 操作技能要求 2.2.1 干货原料涨发加工 2.2.2 动物原料基础(初)加工 2.2.3 刀工成型技法 224 冷菜拼摆盛装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案

中式烹调师培训教案第一章饮食营养与卫生 1.几类烹饪原料的营养卫生 (1)谷类的营养卫生 (2)豆类的营养卫生 (3)畜肉类的营养卫生 (4)禽肉和蛋类的营养卫生 (5)鱼及其水产品的营养卫生 (6)食用油脂的营养卫生 (7)蔬菜的营养卫生 2.几类烹饪原料的主要卫生问题 (1)几类烹饪原料的主要卫生问题 (2)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和处理 3.饮食卫生 (1)食具卫生 (2)环境与设施的卫生 (3)个人卫生 (4)关于食品卫生法 第二章饮食业成本核算 1.饮食业成本核算的意义和作用 (1)成本核算的概念 (2)饮食业的成本核算 (3)饮食业成本核算的意义 (4)学习和搞好成本核算工作 2.饮食产品成本核算 (1)饮食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特点 (2)主食、点心的成本核算 (3)菜肴制品的成本核算 (4)宴席的成本核算

第三章指导徒工工作的意义和方法 1.指导徒工工作的意义 2.指导徒工工作的方法 常用烹调原料知识 一、培训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员应掌握常用烹调原料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烹饪原料的分类,品质鉴定和保管方法。 二、培训内容: 第一章概论 1.烹饪原料的分类及品质鉴定 2.烹饪原料的保管 第二章初级烹饪原料知识 1.粮食 2.肉品类 3.蔬菜 4.水产品及其制品 5.干货制品 6.调味品 三、课时分配

初级烹饪原料加工技术 一、培训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了解刀工的一般知识,掌握基本刀法的适用范围和一般技术操作知识,懂得鲜活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熟悉常用烹调原料的出骨、分档取料和干料涨发的做法。 二、培训内容: 第一章刀工刀法 1.刀工 2.刀和菜墩的使用和保养 3.刀法 4.原料形状及其刀法 5.肉类(禽类)、鱼肉类、豆制品、常用蔬菜及其它原料形状的标准. 第二章鲜活原料的初步加工 1.新鲜蔬菜的初步加工 2.水产品的初步加工 3.家禽、家畜的初步加工 4.常见野味的初步加工 第三章出肉和取料 1.出肉加工 .分档取料 第四章干制原料涨发 1.干料涨发的意义 2.干料涨发的主要方法 第五章配菜 1.配菜的重要性 2.配菜的基本要求 3.配菜的原则和方法 三、课时分配

中式烹调师(高级)教学大纲

中式烹调师(高级)培训教学大纲 一、培训目的: 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 1、提升学员职业素质,使学员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使学员了解作为一个合格的烹调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从而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好服务意识,使学员具有良好职业习惯和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 2、掌握系统的烹调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要领,使学员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应运正确的工艺流程,制作出精美的菜肴。 使学员通过对饮食文化、烹饪原料、烹饪美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根据原料的不同,从美学的角度,结合各地饮食文化,制作出适合地方特色的菜肴。 学员通过对切配工艺、、烹调方法、初步加工等的学习,掌握不同原材料的切配方法和烹调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根据不同原材料的特性进行加工、切配和烹制。 3、精选20中菜品,使学员通过对20个菜品的学习,掌握各种烹调方法的 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实际技能操作水平,从而使学员能够根据菜品要求,合理选用不同的烹调,制作并创作出美味的菜肴。 二、培训组织与学时分配 1、本课程培训学习活动主要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组织: (1)通过网络远程培训使学员掌握基本知识体系。主要有学习目标、知识节点、练习、技能训练、小结、实践活动等培训方式方法,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了解、认识、理解与掌握。 (2)集中面授解决技能操作问题。通过专家的现场技能操作指导,帮助学员真正掌握烹饪方法。 (3)通过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引导学员有目标有质量的自主复习。 (4)通过定时在线小组讨论、实时的个人的人机互动测验和答疑活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方法运用能力。

(5)通过学员网络学习型社区的组织,实现学员间关于特点主题的相互学习与启发,相互促进学习效果。 2、学时分配表 (1)学习周期:3个月 (2)培训总课时:90学时 三、课时分配表 理论部分章节学时 第一章基础知识第一节中国地方风味及特点 2 第二节职业道德 第二章粤菜第一节粤菜的形成与发展 2 第二节粤菜的风味特色 第三章原料第一节原料品质鉴定与保管 4 第二节禽畜 第三节水产品 第四节干货 第五节蔬菜 第六节调辅料 第四章初加工第一节鲜活原料的初步加工 4 第二节分档取料 第五章干货涨发第一节涨发要领及方法 4 第二节涨发原理及涨发标准 第三节名贵干货涨发 第六章刀工技术第一节刀工体系 6 第二节标准刀法 第三节非标准刀法 第四节馅料(整料出骨) 第七章配菜第一节配菜 4 第二节料头 第三节宴席配菜 第八章烹调前预制第一节馅料 4 第二节预制 第九章烹与调的工艺基础第一节烹调作用分析8 第二节传热与火候 第三节调味 第四节调香 第五节调芡 第十章烹调技法第一节烹调技法8 第二节炒 第三节油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