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 注重调养 主张食疗

张锡纯 注重调养 主张食疗
张锡纯 注重调养 主张食疗

张锡纯注重调养主张食疗

*导读:张师治病,多从扶正固本着手,尤其是治疗虚劳杂症,主要从调养、食疗为主。如制一味薯

张师治病,多从扶正固本着手,尤其是治疗虚劳杂症,主要从调养、食疗为主。如制一味薯蓣饮,以生山药四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代茶,徐徐温饮之,用来治疗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之大便滑泄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还有珠玉二宝粥、水晶桃、期颐饼、二鲜饮、三鲜饮、薯蓣半夏粥、益脾饼、薯蓣粥、薯蓣鸡子黄粥、薯蓣芣苢汤、三宝粥等皆为滋补调养之剂。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渐自愈,既不对症,亦无他患。在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以下不同方法。来自养生之道

1.如治疗虚劳及劳碌过度之宁氏妇,素病虚劳,偶因劳碌过甚益增剧,经服4剂汤药后新得之病痊愈,其素日虚劳虽未能尽愈,亦见好转,俾停服汤剂,日用生山药细末煮粥,少加白糖当点心服之。每服时送生鸡内金细末少许以善其后。

2.如治肺痨咳嗽由于伏气化热所伤证、吐泻等亦由生山药轧面煮粥调入白糖适量服之,亦有加入百布圣(胃蛋白酶)者。治疗劳热咳嗽,因其有虚热,故病后调养用山药粥兑梨汁以健胃养阴清其余热。治疗肺痨咳嗽兼不寝者则以珠玉二宝粥常当点心用之。治疗咳血兼吐血证者,则用生山药面每用八钱煮做茶汤,少调以白糖,送服赭石细末五分,作点心用之以善其后,因赭石能降镇上冲之血也。

3.治胁疼两腿筋骨软弱者,药后俾用生山药细末七八钱或至一两,凉水调和煮作茶汤,调以蔗糖令其适口,当点心服之。服后再嚼服熟胡桃仁二三钱,用以补肝肾。

4.受风水肿,服药肿消后,每日单用生白茅根一两,煎数沸,当茶饮之。阴虚水肿者肿消后则以生山药细末两许熬作粥,少兑以鲜梨自然汁,当点心服。前者为风水治在散风利水。张师认为白茅根凉润滋阴,又善治肝肾有热,小便不利,且具有发表之性,能透热外出,一药而三善备。故白茅根利其小便,又助肾阴上升,外托肌表之邪以善后。而后者阴虚为本,故以山药健脾养胃益阴,再兑以滋阴甘寒之鲜梨汁以善其后。

5.对黄疸的善后调理,则日用生山药,生苡米等分轧细,煮作茶汤,调入鲜梨、鲜荸荠汁,当点心服之。山药、苡米健脾淡渗利湿以退黄,辅以梨、荸荠自然汁,以佐前二药能使湿去而不伤阴,并能清热,四味可食可药之剂常常食之,共起健脾渗湿,清热除黄护正之作用。

6.风温患者愈后不能饮食,用鲜莱菔切丝香油炒半熟,而以葱酱做汤勿过熟,少调以绿豆粉俾服之。温病兼下痢患者愈后仍有余热,饮食不进。用鲜梨、鲜藕、莱菔三者等分,切片煮汁,送服益元散三钱许,日服2次调理。温病兼喉痧痰喘者,诸病治愈,惟一日之间犹偶有咳嗽之时,俾用川贝细末和梨蒸食之以善后。

7.治血闭癥瘕愈后,恐病积太久,未除根者,俾日用山楂片两许,煮汤冲红蔗糖,当茶饮,作活血化瘀之食品调理。亦有用山药粥调送水蛭末治处女闭经的方法。

以上仅举数例,用以说明张师在中医营养学方面的贡献及其特点。

主张中西医汇通

张师在津期间,自学西医的生理、病理学、药物学等。还常常写信给张山雷先生互相切磋。在临床中,主张中西汇通。他的门诊称为中西汇通医社,写的著作名《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中医的理论解释多参考西医名词术语,如在治心病方的定心汤中对心脏生理病理的解释,对心肺的关系部位及大循环、小循环都描述得很准确,虽中西医结合有牵强之处,但属初探,也在所难免。

在镇肝息风汤中,对中风的认识曾引用西医名词及其病理,解释为脑充血,是因肝木失和风自肝起,又加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于斯,脏腑之气又上升太过,而血之上注于脑者,亦因之太过,致充塞其血管而累积神经。其甚者,致令神经失其所司,致昏厥不醒人事,西医名为脑充血证。《内经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绝,血宛于上,使人薄厥。观此节经文,不待诠解,即知为肝风内动,以致脑充血也。在加

味补血汤中说:脑充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多,固能伤其脑髓神经。脑贫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少,又无以养其脑髓神经。况人之脑髓神经,尤赖胸中大气上升以斡旋之。是以《内经》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所谓上气者,即胸中大气上升于脑中者也。因上气不足,血之随气而注于脑者必少,而脑为之不满,其脑中贫血可知故用加味补血汤。

在治法上,也有时中西药并用。例如石膏阿司匹林汤,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用生石膏二两,阿斯匹林一片。先用白蔗糖冲水,送服阿斯匹林。再将石膏煎汤一大碗,待周身正出汗时,趁热将石膏汤饮下三分之二,以助阿斯匹林发表之力,又可清其内热。用馏水石膏饮时,张先生除用蒸气水煎汤外,还认为温病发汗,不宜用辛温之麻黄,宜用西药阿斯匹林。很多脾胃病患者的善后调理,除用山药煮汁饮外,还加百布圣(胃蛋白酶)开胃。

张师在药物石膏解中说:石膏之性,又最宜与西药阿斯匹林并用。盖石膏清热之力虽大,而发表之力稍轻。阿斯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与石膏相助为理,实有相得益彰之妙也。还说:用阿斯匹林治关节肿疼之夹有外感实热者,

又必与石膏并用,方能立见奇效。

总之,张师在上世纪30年代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即主张中西医汇通,吸取国外先进经验,这点精神亦难能可贵,不愧为中医界中西汇通派的主要代表性人物。

另外,张师对中医大气有新的见解,这方面的学术观点已详见于《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治大气下陷方、气病门及散在其他篇章中,此不多述。

五脏调养法

五脏调养法 五脏调养是在中医藏象理论指导下,以五脏为核心,以维持脏腑功能稳定协调为目的的综合养生方法。 五脏是生命的基础,是身体强壮的根本。《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五脏者,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因此,中医养生强调以 五脏为中心进行调养,使“五脏所藏”、“五脏所主”功能正常,则人能长 久保持健康,却病延寿。各种养生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使五脏坚固、气血平和,即要使生命的基础得以巩固加强,使五脏生理功能得 以正常发挥,进而使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个人体生命系统保持正常与协调。 五脏调养=调畅神志+日常调养+食疗养生+运动导引。接下来每个 脏器调养方式将由以上四大版块展开。 第一节肝(应春) 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人体各脏腑组织需要得到肝血的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内经》云:“故人卧血 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而且,肝脏还能根据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活动状态,对血液进行合 理的调节和输布。肝为将军之官,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善于升发阳气。疏泄既是肝脏之功能,也是肝气条达的具体表现。人体的气、血、津液和精神情志都必须在肝脏疏泄功能的支配调节下,才能发挥各自应有的表现。因此,调养肝脏,最主要的就是要顺应肝喜条达的特性,保持其正常的疏泄,从而维持人体气血津液和精神情志的条达顺畅。

一、调和情志法 针对肝的调和情志法,主要包括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调节、控制不良情绪两个方面。具体而言,主观上应要求自己保持积极向上、愉悦宁静的精神状态,达观、从容地看待和处理世事人情,常保持平常心,以仁爱精神,把各种分外之求、身外之物看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常处顺,享受生命,过好每一天。 至于控制不良情绪,则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 1.戒忿怒。“怒则气上”,忿怒的情绪导致气机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最终“怒伤肝”,因此,对于难以避免的精神刺激,要学会控制情绪,不激愤、不暴怒,就必须加强平时的自我修养,增强自我控制、调节情志反应的能力,心平气和、理性地对待周遭的不平之事、不顺之事。 2.摆脱抑郁。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越来越引起社会 的广泛关注。抑郁症的发生,既有社会心理因素,也有生理改变因素。前者,如营求不遂、际遇不佳、人事关系紧张等,均可使人悒悒不乐,郁郁寡欢,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化解,就有可能发展为抑郁症。后者,如围绝经期妇女,由于经行断绝,生理周期的改变,可逐步形成精神抑郁的状态。抑郁症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而要摆脱抑郁,也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耐心以及适时调节自我情绪。但总的来说,学会交流,懂得倾诉,放松自我,适当的发泄,得失不萦于怀,爱憎不留于意,是预防抑郁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3.减少焦虑。由于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许 多人在职场、家庭、情感上陷入高度紧张、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在各种工作、生活压力之下,焦躁急切,烦思苦虑,甚至寝食难安,形颜憔

张锡纯谈中药

张锡纯谈中药 1 功效有新见 由于时代的变迁,物候的变化,人们体质的差异,对方药的反应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张锡纯指出:“尝细验天地之变化,恒数十年而一变……为医者当随变化之转移而时时与之消息,不可拘泥成方不知变通也。 ”从大量的实践中,张锡纯对药物的作用不断总结,提出新解,对后世有很大的启迪。如张锡纯清热首崇石膏,认为石膏凉而辛散,有发汗透热之功,对外感发热无汗者可清热透汗,力辨白虎汤无汗之禁。石膏不但可清外感实热,对脏腑实热亦可清解。其用生石膏治脑漏、子宫炎、痔疮等因脏腑实热所致者,以生石膏“且善于治疮,且善于解毒”,治奉天赵某之父,脐旁生痈。“石膏能润痰之燥”,以石膏为君治张某之上焦燥热,痰涎胶滞,喘促异常之证。生石膏质重能降,可治热病胃气上逆、大便秘结之证,而热病伴大便溏泻者则忌用之。生硫磺大热有毒,医者多不敢轻用,张锡纯认为:“硫磺若挟有杂质者有时有毒,若其色纯黄即纯系硫磺,分毫无毒。 ”“硫磺原无毒,其毒也即其热也。” 张锡纯认为,硫磺“但热下焦,性不上”, “温暖下达,诚为温补下焦第一要药”,功胜附

子、肉桂,治陈寒痼冷之疾,它药不效者,用之每奏奇功。对虚劳一证,张锡纯认为,“橘红为虚劳温病之禁药”,鳖甲、龟版不可轻用于虚损之证,尤其醋炙后则开破之力尤著,故特别指出“肝虚弱者,鳖甲为禁用之品也”,龟版“醋炙之,若服至一两,必令人泄泻……而与鳖甲同用以误治虚弱之证,实能相助为虐也”。生麦芽能舒肝,“将顺肝木之性”而又“不至过于升提”,对肝气郁结者代柴胡用之既舒木郁又不至于过升,马钱子能强胃助食,为胃弱不能食之健胃妙药,大麦苗可退黄,大剂山茱萸可救脱,功胜人参,且山茱萸不独能敛,更能舒肝,谓:“萸肉得木气最全,酸敛之中大具条畅之性,是以善补肝,又善舒肝。”大剂连翘能发汗,茯苓能止汗,鸭肝治虚人泻痢,竹茹能宣通水道,通利小便等, 此皆有识之见。 2 用量破常规 药物剂量关系着功效的成败,一方面立法遣药要切中病机,如张锡纯云:“药之所以能愈病者,在对证与否,不在其力之强弱也。”另一方面,又指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故张锡纯在审病辨证的基础上,对重病顽疾,用量常打破常规。如代赭石、半夏为妊娠禁忌药物,张锡纯治一妊娠恶阻,半夏用量达二

张锡纯升陷汤活用四则_New

张锡纯升陷汤活用四则

张锡纯升陷汤活用四则 升陷汤为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先生所创,方由黄芪、知母、桔梗、升麻、柴胡等药组成,用于治疗大气下陷之证。笔者平素喜读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每遇气分不舒之证,先存大气下陷设想。”不管何病,若确系大气下陷之证,投与升陷汤,莫不随手奏效。现列举验案于下:1、崩漏 王×,女,45岁,农民,于2001年4月25日就诊。患者自诉月经行经期延长,淋漓不断3月余。本次月经已23天未尽,并伴有头晕、气短、乏力、少腹坠胀感,查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遂处方:生黄芪30g,当归炭15g,知母9g,桔梗9g,柴胡6g,升麻6g,党参15g,阿胶(烊化)10g。患者服2剂后诸症俱减,又续服6剂痊愈。 本患者经期延长,致失血过多,气血虚弱。大气生养不足,不能安居胸中斡旋周身,反下陷腹中致冲任不固。经血失其约束,随之淋漓不断。故采用升补大气,固摄冲任之法而获捷效。 2、子宫全切术后遗症 杨×,女,农民,2002年11月3日就诊。患者因重度子宫脱垂而于2002年10月行子宫全切术,术后1周愈合良好而出院。但患者术后卧床一如常人,起立后即觉少腹下坠,

稍微走动则觉气短、胸部满闷。查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虑其大气下陷,遂处方:黄芪30g,升麻6g,知母9g,桔梗6g,柴胡3g,党参15g,山萸肉15g。日服1剂,水煎服。患者服药后自觉胸闷、腹部下坠等症均减轻,续服4剂,即能在院内随意走动而不气喘,又巩固服5剂病痊愈。 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加之手术伤及元气,致使大气生养不足,不能积储于胸中而反下陷,经用升补大气方药后,诸症悉除。 3、尿频 李×,女,42岁,农民,因“小便频数加重1月”于2000年7月15日就诊,患者有慢性肾盂肾炎病史5年,间断出现小便频数,白天数10次,夜间5~6次,色清量少;有时遗溺裤中,无尿痛感。常觉气短口渴,但不能饮水,饮后即尿,伴大便干燥,常3~4日一解,每用开塞露或服番泻叶水助便。肾及膀胱B超未见异常。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应用氧氟沙星片及中药八正散治疗1周,小便频数不减,大便干燥加重。改用滋阴益肾法,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诸症仍无好转。细诊舌质淡,苔薄黄,脉沉细无力,乃忽悟证属大气下陷,下焦气化不能图摄所致,遂用升陷汤加味,处方:生黄芪30g,知母12g,柴胡10g,桔梗10g,升麻6g,党参25g,山萸肉15g,益智仁10g,肉苁蓉10g,麻子仁10g,药用5剂,小便次数减少,尿量增加,大便转软,

一天中调理五脏的最佳时间

一天中调理五脏的最佳时间 每个人对自己的作息时间都表示没多大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现在很多白领或上班人士来说,很多时间都是规定好的,或者想熬夜就熬夜。但是,你想想你现在走的这个时间表是对自己身体健康有影响吗?下面提供一天中调理五脏的最佳时间,来看看你有按时做到吗? 一天中调理五脏的最佳时间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推荐调理五脏的最佳食物 以上就是介绍的一天中调理五脏的最佳时间,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和不按照调理排毒时间做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1.养肝最好的食物:生吃绿色食品,特别是绿豆汤(把绿豆放水 里煮,当水开了以后再煮7~8分钟,然后喝水,不是我们习惯的把绿豆煮烂,绿豆煮烂后会失去养肝的功效——切记)晚上吃为好。 2.养心最好的食物:红色食品,特别是红豆,可以是红豆豆沙包、红豆粥、红豆豆浆。早上吃好。 3.养脾最好的食物:黄色食品,特别是黄豆,可以是豆浆、豆腐、豆腐干,都是上等的养脾佳品,在西方的医学界把黄豆列为劣等蛋白,

简析张锡纯医学学术思想

简析张锡纯医学学术思想 【摘要】张锡纯是近代中西医汇通派的先驱,开创了中西医结合之先河,对后世临床治疗用药产生极大影响。清末民初西方医学随着宗教传人中国,出现了西医学派。他在诊治疾病之余,将所悟医药之理,随时记述成篇,屡试屡效之经验方药,则自立名方,兼采西医之学说,将临床经验所得,与方中医理,相互阐发,撰写成文。他一生深研经典,博采众长,师古不泥,理论创新;衷中参西,独辟蹊径,勤于实践,力主贯通。他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和用药经验充分体现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之中,本文就张锡纯的医学术思想作简要分析与阐述。【关键词】张锡纯;学术思想 1.生平著作简介 张锡纯(1860~1933年),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次乡试未中,遵父命改学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同时读了西医的一些著作。1911年曾应德州驻军统领之邀,任军医正,以后任过立达医院院长、直鲁联军军医处处长等职,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后,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1904年,中国废科举,兴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此时张氏开始接触西医及其它西学。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著于国内。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1918年,奉天设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氏为院长。1928年定居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由于他有高明的医术和特殊的地位,医名显赫。 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其一生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的汇集。书中从诊症、辨治、方药到方解、按语,明了清晰,内容全面,开创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思想之先锋。 2.主要学术思想 2.1阐述中西汇通理论开创中西医结合之先河 中西汇通是重要的理论问题,由来已久。怎样突出中医特色,怎样引进西医理论,两者能否汇通,合而为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张氏为此呕心沥血,作了诸多尝试,虽然未有所就,然不亏为先驱者,可钦可佩。张氏从《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圈,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悟出脑充血病证的病因。明确指出:“至谓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盖气反则血随气下行,所以可生,若其气上走不反,血必愈随之上行,其脑中血管可致破裂,血出不止,犹可望其生乎?”阐释经文未明之义,理显意明,与西医脑充血之认识完全符合。肝脾位臵,中医与西医认识完全相反。张氏认为:“肝虽居右而其气化实先行于左,故肝之脉诊于左关。脾虽居左,而其气化

张锡纯的一些名方

功效: 山药白色,入手太阴肺经,补肺,入补足太阴脾经,补脾,只要是肺和脾这两种虚,张锡纯认为可以服山药。可平喘止咳,其液还可补肾。 医疗案例: 在33岁的时候,张锡纯到天津去参加科举,到了天津,张锡纯闹肚子了,张锡纯自己分析他的泻肚子没有什么外邪,而是脾胃不和,张锡纯想起了山药,他想山药有补脾止泻固涩的作用,于是就去买来四两山药,把山药切片,捣碎,放点大米熬粥,然后喝这个粥。结果喝了两天这个腹泻就好了。这是张锡纯的一个方子,叫一味薯玉粥。就单用这一味山药就可以治病。 张锡纯认为,一切阴虚虚弱,或者咳喘,或者大便腹泻,脾胃虚弱。一味薯玉粥也可以治疗。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腹泻经常与脾和大肠有关,脾不足,大肠也不能固涩,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所有营养都要靠脾胃吸收过来,把脾胃之气补足了,这个人就有生机了。 脾气不足,体内水湿重,可用山药配上莲子肉、薏米、芡实,这三者分量都是1 00克,主要的药是山药,把它们碾成磨,然后每天熬膏。 现在小孩的很多病症都是因为脾气不足引起。如果小孩确实是脾气不足,面色非常黄瘦,吃饭不好,不长个儿,容易泻肚子,有的是肺系统经常有问题,比如咳嗽哮喘,山药是一味非常好的食疗的药物。 如果想养生的话,每天少量服用,配以薏米和芡实,再加点莲子肉,磨成粉, 每天一勺就够了 。 对于重病患者,他大病之后身体虚弱,正气不足,尤其是胃口不好,或者是大便总是不成形,可以用山药熬水给他喝,或者熬粥,用山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即大便干燥的人不要吃,因为它有固摄的作用,越吃大便越干燥,若一定要吃,可在用山药的时候配点杏仁,因为杏仁有通便和开肺气的作用,配一点就没这毛 病了,所以山药吃也很讲究。 挑选山药时,如果是要药用的山药,就到药店买怀山药。 若日常食用,到菜市场买就可以了。选山药要选形状非常规整的,圆圆的,这样的山药比较好,比较好的品质的山药,是种非常细的铁棍山药,这种山药的 力道更大一些。 (2)--三七(2010-02-24)

调理五脏六腑的饮食

调理五脏六腑的饮食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那么人体是有多种器官构成的,那么平日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健康问题呢?其实我脏六腑都是应该去调理的,那么调理五脏六腑的饮食,都是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调理五脏六腑的岩石都是由哪些方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春天,温暖的气候使人的活动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内部所需营养供应增加,这时要保持肝脏有旺盛的生理机能。 宜:甘甜少酸,多吃小葱、豆豉之类的助阳食品和大枣、莲子之类的补益食品 忌:肥肉、糯米团、凉糕 食谱: ⑴韭菜粥先将粳米加水大火煮沸,然后小火煮至米软,加入洗净切碎的韭菜50克,煮10分钟即可。 ⑵红枣粥用红枣、粳米,大火煮沸,小火熬软即可。 ⑶洋葱韭菜炒虾:洋葱切丝,韭菜切小段,虾去壳,起油锅,加虾、洋葱丝爆炒一下,再加入韭菜拌炒至熟,起锅前加入盐调味。(洋葱、韭菜、萝卜并称为蔬菜里的三大催情壮阳食物,这道菜不仅能增强机能,而且对损耗的体能有直接的补益功效。) 烈日灼身——养心(从立夏到小暑,5月7日—7月7日) 夏季是一年当中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季节,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出汗多,消耗大,食欲不佳,心脏负担较其他季节明显

加重。外部环境越热,心情越要保持平静,要“常如冰雪在心”。这个季节的食物要能消暑解热,利尿消肿。 宜:甘酸清润,减食,少油,绿豆、西瓜、乌梅最佳 忌:鸡肉、羊肉、干辣椒 食谱: 薄荷茶:嫩薄荷叶两三片,生姜一片,沸水冲泡即可,不仅清凉解暑,还能祛风。 长夏难熬——养脾(从小暑到立秋,7月8日—8月8日)从小暑到立秋共计30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又往往伴着湿气,所以这段时间炎热多湿。蔬菜瓜果大量上市,能促进消化功能,要注意对脾脏的保养,防止饮食带来的消化道疾病。 宜:芳香醒脾,少吃油腻,多吃素食 忌:辣椒、肥肉 食谱: ⑴薏米粥薏米、粳米,一同熬制成粥。 ⑵香蕉冻奶香蕉两个打碎成泥,加入少量牛奶拌匀,入冰箱冷藏然后食用,能在炎热的天气里解除疲劳、增进精力。 秋刀鱼的滋味——养肺(从立秋到立冬,8月9日—11月8日) 秋天气候干燥,有“秋燥”的说法,人容易咽干鼻燥口渴。秋天的饮食需滋阴润肺。 我们一起来了解了关于调理五脏六腑的一些饮食情况,如果大家觉得身体上不舒服可能会是某一种器官出现了问题,那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用中医或者以其他方式来调理调理好自己的身体这样的话才能让自己更加健康,平时的生活也可以充满希

罗大伦《这就是中医》张锡纯

罗大伦《这就是中医》张锡纯

————————————————————————————————作者:————————————————————————————————日期: ?

罗大伦 《这就是中医》张锡纯 1山药粥 山药切成片熬粥——治疗一切阴虚虚弱,或咳或喘 ——山药入肺经,脾经,补肺和脾。腹泻和脾和大肠有关,肺于大肠相表里。脾不足,大肠不能固涩,山药治疗上中下三焦虚弱。单刀直入,补脾,补后天之本。 颜色白,入肺,平喘止咳,味甘入脾,粘液滑,入肾,富含营养,生发性很强,用来救命。一个小孩,皮肤痒,吃半年凉血的药,多动症——脾气不足。因为肺属金,脾属土,脾是生金的。肺主皮,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脾气不足,水湿重。处方:山药,莲子肉,薏米仁,芡实20克,碾成末,做成膏 糖尿病分两种: a脾气不足的:舌头白苔,胖大淡白。——正气虚弱,大便不成形用山药,但是山药固涩的,便秘的人和大便干燥的人再加个杏仁,杏仁通便。 淮山药——病人食用 普通山药——一般人服用 b阴虚的:舌头通红,无苔 2三七粉通经活血 气憋在里面,胸中有淤血,活血化瘀——三七粉。 三七功能:化瘀血和消肿化瘀(肿块疼痛即气血结聚) 解毒不如通经络,经络通百病消。瘀血是怎么来的? 第一个途径:跌打损伤和瘀血肿胀疼痛。 第二个途径:情志不畅,气滞产生瘀血(生气完了这疼那疼。) 第三个途径:因虚导致瘀血(年龄越大,正气不足,瘀血越多,人越衰老。) 活血化瘀是防止衰老的最好的方法。三七鸡腿骨汤 材料:三七粉10克,鸡腿骨带肉20根。做法:将鸡腿骨捣裂,熬汤喝汤吃肉。每天喝此汤,任何骨伤的愈合的速度加快。 三七:性平,化瘀止血,止血不至于把瘀血留在经络里。骨头缝里痛,三七粉冲服,把毒拔到表皮。 3生黄芪 补足正气,排毒邪 生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生黄芪补气,走表,把毒往外顶。熟黄芪补气,走内,补脾胃。疮伤很长时间不愈合,不排毒。 黄芪主大风,风邪进入体内,驱外风,风湿严重要用活血和补气的药,推动药性的行走,血为气之母,气为母之帅。 痔疮的祖传秘方:生黄芪补气9克到12克,地龙通络(干蚯蚓)6克磨成粉,然后泡水喝。诊脉:左手心肝肾,右手脾肺。 脾气从左边升,胃气从右边降,肝气随脾气从左边往上升,胆气随胃气从右边往下降。肝虚——左脉弱,肝气血不足,生黄芪和柴胡补肝气。肾炎水肿:生黄芪。 气阴两虚药膳:黄芪老鸭汤(滋阴补气) 急症:呼吸困难,四肢无力,胸口憋闷,小肚子往下坠,提不上来气。——大气下陷。——升陷汤:黄芪+知母,柴胡,升麻,桔梗(药性全部都是上升)脏腑和气血的运转是什么推动的?——大气下陷。 症状:气提不上来,胸口憋闷,小腹坠胀胃下垂,心肺功能障碍。体力劳累干活,气喘不过来,

琪善德药膳坊:药膳调理专家

琪善德药膳坊:药膳调理专家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而做成的美食。它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琪善德药膳坊秉持“能静则仁,有仁则寿”的养生理念,配方取自蔡氏中医家传秘方,精选福建龙岩云谷农庄自养家畜,引用云谷天然泉水,经过慢火数时熬炖,调配成具有中药效能的食疗养生汤,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体质,分段调理,循序渐进,做到补而不燥。 ( 琪善德药膳坊 )

目前,琪善德药膳坊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已调配出了不同系列的药膳,如滋阴补肾培元固本药膳、经后卵巢子宫保养药膳、强腰健体活络筋骨药膳、改善头痛促进睡眠药膳等。最近,在琪善德最为火爆的当属月子套餐了,月子套餐又被细分为小月子、大月子套餐。 ( 琪善德药膳坊药材、食材 ) 现如今,很多年轻女性在遭遇“甜蜜意外”以后,常常对身体调养、滋补无

从下手。琪善德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根据不同女性朋友们的需求,调配出人流术后进补7天和14天两种调理膳食套餐,真正做到清除体内污物,壮腰补肾,大补元气。专为产妇调理身体的【产后进补三十方】是由蔡氏中医祖传秘方,以【分段调理,循环进补】的方式调配出五个阶段三十方的上乘补身疗补配方,【产后进补三十方】分金牌套餐、银牌套餐及素食套餐三种,绝对【补而不燥】,也不会影响产后修身计划。金牌滋补强身,银牌经济实惠,素食采用纯名贵中草药材,确保疗效果。 作为厦门药膳调理第一品牌,琪善德将继续致力于药膳调理,为更多人提供更多改善身体状况的高质量的套餐,真正成长为药膳调理的第一品牌!

张锡纯用药经验

2012年12月1日第12期No.121Dec.2012 中医学报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第27卷总第175期 Vol.27Serial No.175 张锡纯用药经验浅谈 Discussion on the Medication Experience of Zhang Xichun 薛瑜峰Xue Yufeng1,薛佳茜Xue Jiaqian2 1.修武县人民医院,河南修武454350 People's Hospital of Xiuwu County,Xiuwu,Henan,China454350 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Henan,China450046 摘要:目的:探讨张锡纯用药经验。方法:总结、归纳张锡纯的著作和用药特点,并对其药物的独到见解略加阐述。结果:张锡纯是近代中国中西医汇通的先驱,不仅精于伤寒、温病、妇科、儿科等,亦在药物的研究方面建树颇深,同时又结合实践创立新论,对中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结论:张锡纯用药经验值得借鉴,以指导临床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dication experience of Zhang Xichun.Methods:The works of Zhang Xichun and his me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summed up and his insights into medication were briefly elaborated.Results:Zhang Xichun was the pioneer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modern China,who were not only skilled in treating typhoid,febrile diseases,gynecological diseases,pediatric diseases etc.but also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medication research.At the same time,he innavated new theories by combining with the clinical practice,thus making excellent contribu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Conclusion:The medication experience of Zhang Xichun is worth learning for the guidanc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关键词:张锡纯;用药经验;药物配伍;神农本草经 Key words:Zhang Xichun;medication experience;drug compatibility;Shennong's Herbal Classic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R249.27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A文章编号Article ID:1674-8999(2012)12-1691-02 “学医功夫原有数层,就第一层功夫言之,则最在识药性”这是张锡纯对药物重要性的精辟论述。张锡纯一生推崇《神农本草经》,对《神农本草经》中各类药物理论细加揣摩,精研药性,不仅提出了许多颇有临床指导意义的见解,也对许多药物药性重新论证,拓展了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而且结合临床,融入自身见解,注重配伍,创立药对,其独树一帜的药物理论对后世谴方用药影响深远。 1正《神农本草经》药物之性,创新临床应用 1.1石膏 《神农本草经》原载“石膏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产乳。”后世则多认为石膏大寒,并且据条文认为石膏可治产后无乳,对此张锡纯感慨到“变金丹为鸩毒也!”张锡纯认为石膏非大寒之性,而属微寒之品,治疗大热,须大剂方可,且指出《神农本草经》所谓“产乳”并非指产后无乳,而是指“产后外感发热”,《金匮要略》竹皮大丸即是《神农本草经》石膏主“产乳”之义的最好证明。 此外,张锡纯还独创新见,认为石膏的退热机制为逐热外出,即“能使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透出”退热而不伤脾胃,此论颇有新意。1.2山茱萸 《神农本草经》曰:“味酸无毒,主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张锡纯认为,山茱萸不仅有固涩之性,并且“得木气最浓,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他酸敛之药不同,是以《神农本草经》谓其逐寒湿痹。” 1.3龙骨 《神农本草经》曰:“味甘平,主治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齿,主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张锡纯精研“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龙骨除可重镇降逆,收敛固脱之外,还可利痰,开通,治疗肺中痰饮咳嗽,与牡蛎同用,为治痰之神品。 1.4桂枝 《神农本草经》曰:“味辛温,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神农本草经》论桂枝先言其主欬逆上气,张锡纯认为降逆气为桂枝之特长,并举“小青龙汤原桂枝、麻黄并用,至喘者去麻黄加杏仁而不去桂枝。”之例说明“医者皆知麻黄泻肺定喘,而鲜知桂枝降气定喘,是不读《神农本草经》之过”[1]。并且认为桂枝尚有理肝郁、和脾 · 1961 ·

张锡纯脾胃论

张锡纯脾胃学术思想探析摘要】张锡纯脾胃学说理论如下:1.倡导“淡以养脾”。2.善调补脾胃以治他脏之病。3.理脾胃与治肝胆相结合。 【关键词】脾胃学术思想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祖国医学史上,论治脾胃的名家,当推元·李东垣和清·叶天士。李氏善用补脾升阳,创补中益气汤,用药多刚燥,并创立了脾胃学说;叶氏善滋养胃阴,拟益胃汤,用药多柔润,并形成了胃阴学说。张锡纯兼采两家之长,将扶脾阳与益胃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治法和方药上创造性地发展了脾胃学说,在中医脾胃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张氏医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开章明义第一篇取《易经》“至哉坤元,资生万物”之语,阐明其脾胃亦一身之坤,为论治之本的学术观点,对其脾胃学说的理论和临床的独特见解简述如下。 倡导“淡以养脾” 张锡纯认为: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故治阴虚者,当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能灌溉脏腑,治宜淡以养脾。张氏认为“淡以养脾”包括煎煮方法和药物性味两方面。 药取次煎,淡以养脾。张氏说:“慎柔和尚治阴虚劳热,专取次煎。取次煎味淡,善能养脾阴也。夫淡气归胃,《内经》曾言之。淡能养脾阴之义,原自淡气归胃悟出,而其所以然之故,人仍多不解……土爰稼穑,稼穑作甘。盖土本无味,借稼穑之味以为味。夫无味即是淡,故入脾胃属土,凡味之淡者皆能入脾胃也。” 药取淡味,以养脾阴。张氏指出:“白虎汤中用粳米,古方生用。今人亦生用,至谓薏米、芡实、山药之类,犹粳米也……盖生者汁浆稠粘,可以留恋肠胃……至于用以滋阴,用以淡渗,则不宜炒熟,尤彰彰明也。” 张氏“淡以养脾”的观点实际上为后世的“甘淡滋脾”理论以及“脾阴学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调补脾胃以治他脏之病 张锡纯认为:“人之脾胃属土,即一身之坤也,故亦能资生一身,脾胃健壮,多能消化食物,则全身自然健壮。”他重用补脾药,如山药、白术、黄芪等,并将调补脾胃之法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劳瘵、经闭、膈食、久泄等慢性虚弱性疾病,其症候错综复杂,气血阴阳都有亏损,单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补偏救弊方法很难奏效,惟有从调补脾胃,重建中气入手,方能缓缓见效。如他在“治喘息方”内写道:“痰郁肺窍则作喘,肾虚不纳气亦作喘。是以论喘者恒责之肺肾二脏,未有责之于脾胃者。不知胃气宜息息下行,有时不下行而转上逆,并迫肺气亦上逆即可作喘。脾体中空,能容纳诸回血管之血,运化中焦之气,以为气血宽闲之地,有时失去中空之体,或变为紧缩,或变为胀大,以致壅激气血上逆迫肺,亦可作喘。且脾脉缓大,为太阴湿土之正象,虚劳喘嗽者,脉多弦数,与缓大之脉反对,乃脾土之病脉也。故重用山药以滋脾之阴,佐以于术以理脾之阳,脾脏之阴阳调和,自无或紧缩或胀大之虞。”据此他创制了滋脾土以生肺金的“滋培汤”,用治“虚劳喘逆,饮食减少,或兼咳喘,并治一切阴虚羸弱诸证”。 张氏通过调补脾胃以治他脏之病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脾胃学说理论,提高了其临床指导意义。

张锡纯 注重调养 主张食疗

张锡纯注重调养主张食疗 *导读:张师治病,多从扶正固本着手,尤其是治疗虚劳杂症,主要从调养、食疗为主。如制一味薯 张师治病,多从扶正固本着手,尤其是治疗虚劳杂症,主要从调养、食疗为主。如制一味薯蓣饮,以生山药四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代茶,徐徐温饮之,用来治疗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之大便滑泄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还有珠玉二宝粥、水晶桃、期颐饼、二鲜饮、三鲜饮、薯蓣半夏粥、益脾饼、薯蓣粥、薯蓣鸡子黄粥、薯蓣芣苢汤、三宝粥等皆为滋补调养之剂。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渐自愈,既不对症,亦无他患。在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以下不同方法。来自养生之道 1.如治疗虚劳及劳碌过度之宁氏妇,素病虚劳,偶因劳碌过甚益增剧,经服4剂汤药后新得之病痊愈,其素日虚劳虽未能尽愈,亦见好转,俾停服汤剂,日用生山药细末煮粥,少加白糖当点心服之。每服时送生鸡内金细末少许以善其后。

2.如治肺痨咳嗽由于伏气化热所伤证、吐泻等亦由生山药轧面煮粥调入白糖适量服之,亦有加入百布圣(胃蛋白酶)者。治疗劳热咳嗽,因其有虚热,故病后调养用山药粥兑梨汁以健胃养阴清其余热。治疗肺痨咳嗽兼不寝者则以珠玉二宝粥常当点心用之。治疗咳血兼吐血证者,则用生山药面每用八钱煮做茶汤,少调以白糖,送服赭石细末五分,作点心用之以善其后,因赭石能降镇上冲之血也。 3.治胁疼两腿筋骨软弱者,药后俾用生山药细末七八钱或至一两,凉水调和煮作茶汤,调以蔗糖令其适口,当点心服之。服后再嚼服熟胡桃仁二三钱,用以补肝肾。 4.受风水肿,服药肿消后,每日单用生白茅根一两,煎数沸,当茶饮之。阴虚水肿者肿消后则以生山药细末两许熬作粥,少兑以鲜梨自然汁,当点心服。前者为风水治在散风利水。张师认为白茅根凉润滋阴,又善治肝肾有热,小便不利,且具有发表之性,能透热外出,一药而三善备。故白茅根利其小便,又助肾阴上升,外托肌表之邪以善后。而后者阴虚为本,故以山药健脾养胃益阴,再兑以滋阴甘寒之鲜梨汁以善其后。

一天中调理五脏的最佳时间

一天中调理五脏的最佳时间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hzh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推荐调理五脏的最佳食物 以上就是介绍的一天中调理五脏的最佳时间,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和不按照调理排毒时间做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1.养肝最好的食物:生吃绿色食品,特别是绿豆汤(把绿豆放水里煮,当水开了以后再煮7~8分钟,然后喝水,不是我们习惯的把绿豆煮烂,绿豆煮烂后会失去养肝的功效——切记)晚上吃为好。 2.养心最好的食物:红色食品,特别是红豆,可以是红豆豆沙包、红豆粥、红豆豆浆。早上吃好。 3.养脾最好的食物:黄色食品,特别是黄豆,可以是豆浆、豆腐、豆腐干,都是上等的养脾佳品,在西方的医学界把黄豆列为劣等蛋白,认为黄豆的蛋白质很难吸收,这个观点只适合西方,对中国人来说,黄豆是非常优质的蛋白质,原因是西方很少吃大米,而中国人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当黄豆的蛋白质和米饭一起,就是绝佳的蛋白质。什么时候吃都好。 4.养肺最好的食物:白色食品,特别是大白萝卜,白萝卜只有生吃才能养肺,切记。什么时候吃都好。5.养肾最好的食物:黑色食品,特别是黑豆,黑芝麻,晚上吃为好。 【味道和五脏的关系】 1.酸养肝,但是过酸则伤肝。如醋酸,每天吃点酸作料就好,不要多吃。 2.苦养心,苦味的食物可以泄心火,特别是苦瓜。 3.甘养脾,甜味的食品养脾,比如各式各样的水果。 4.辛伤肺,辛辣的食品少吃,如果离不开辣椒,则需要控制在每天最多只能吃一次。 5.咸养肾,盐是养肾的,但是过咸则伤肾,每天吃盐控制在6g以内就好。 (责任编辑:龚艳丽)

张锡纯用药用方之别致

张锡纯用药用方之别致 张锡纯先生是近代著名医家,其曾力主中西汇通,取长补短,以中为本,以西为用。其研习经典,博采众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我国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医学财富。我拜读先生著作,感觉收获颇多,尤其对于先生师古而不泥古,勇于提出很多不同的见解,尤其是对于单味药和一些经典方剂都根据自己临床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更是难能可贵。 肉桂 《神农本草经》谓肉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汤液本草》谓其:补命门火衰,益气消阴。总之,肉桂味辛而甘,气香而窜,性大热纯阳,性能下行,暖丹田、壮原阳、补相火。色紫赤,又善补助君火,温通血脉因寒而痹,故治关节腰肢疼痛及疮家白疽。而张氏却发人所未发,多用其平肝之用,用治肝气横恣多怒,效果很好。 奉天警务处王氏夫人,年三十,咳嗽痰中带血,剧时更大口吐血,常觉心中发热,脉一分九十次,按之不实,投以滋阴降火之药不效。后用止嗽药川贝,调服山药细末而愈。后反复,自言夜间睡觉时常作恼怒之梦,怒极或梦中哭泣,醒后必然吐血。张氏思其为肝气郁遏,改用疏肝泻肝之药,效果不好,踌躇再三,想到平肝之药以肉桂为最要,于是配合大黄,二药寒热相济,降胃平肝,加赭石,煎汤送服,吐血顿愈。 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众所周知,白虎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组成,为治疗阳明经证的主方,主要治疗阳明气分热盛,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寒,脉洪大有力。而白虎加人参汤则是在白虎汤基础上加人参二两而成,主要用于阳明热病失治、误治之后兼有气津两伤的发热,汗出,舌上燥而口渴甚,伴见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的病证。而张氏每用白虎汤,则喜用山药以代粳米。因伤寒法,白虎汤用于汗、吐、下后,当加人参。究之脉虚者,亦加人参,不必在汗吐下后。而张氏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每遇阳明热炽,而其人素有内伤,或元气素弱,其脉或虚数,或数微者,皆投以白虎加人参汤,实验既久,知以山药代粳米,其方更加稳妥,见效也更快。此是因为粳米不过调和胃气,而山药兼能固摄下焦元气,使元气素虚者,不至于因为服食石膏、知母而作滑泻。并且山药多含有蛋白之汁,最善于滋阴,白虎汤得之,既祛实火又清虚热,内伤外感,须臾同愈。张氏,用此方治愈过很多人。现举一例,以资参考。 一童子,年十三,于孟冬得伤寒,七八日间,喘息鼻煽动,精神昏聩,时作谵语,其脉微细而数,按之无力,舌干不能外伸,启齿而视,舌皮有斑点作黑色,似苔非苔,频饮凉水,而无濡润之意。此为劳力之余,胸中大气下陷,津液不能上潮,气陷不能托火上外出,故脉道阻塞,。遂治以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煎汁一大碗,徐徐温饮下,一昼夜连进两剂,病愈。 以上列举了两个张氏对于单味药以及经典方剂的变化应用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并且不断学习先生的思想。

张锡纯先生治疗“大气下陷”的理法方药

2019年第32卷第4 期 张锡纯(公元1860—1933年),字寿甫,祖籍山东诸城,生于书香门第,家富藏书,幼承家学,学成后一直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张氏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他提出:“合中西融 贯为一”的设想,并以“中医包括西医之理” 学说为理论依据,力图沟通中西医学[1]。张氏通过《黄帝内经》的启发以及长期的临床实践,对“大气下陷”证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十分详尽的阐释,特别是对大气下陷的辨证论治更是独具匠心,别 具一格[2] 。张氏临床诊疗病种繁多,尤其对于临 床较为棘手的“大气下陷”证,张氏往往能做到效 如桴鼓、立起沉疴。笔者潜心精钻研张氏相关论 著,略有体悟,以下从理、法、方、药四方面详细介绍张氏治疗“大气下陷”证的临床经验,深入剖析张氏的临床诊疗思路与方法。1理———重视机制, 审证求因1.1大气的内涵“大气”一词,源于《黄帝内 经》,历代医家多有论述。《灵枢·五味》篇曰:“谷始 入于胃,其精微也,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此处明确指出大气处于胸中,与宗气密 切相关”。后《金匮要略》亦有记载,桂枝加黄芪汤 下,有“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语,后又见喻嘉言 《医门法律》谓:“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 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始知胸中所积之 气,当名为大气[1]。张氏在此基础上,通过长期 的临床验证,对大气作出进一步阐释。 他指出胸中之气即是宗气,亦即是大气,即《内经》所述之宗气,原以元气为根本,“以五谷精微之气为能量,以 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所以张氏认为大气即是宗 气之别称。 张锡纯先生治疗 “大气下陷”的理法方药*刘宝虎1,2,朱旭2,3 ,郭彤彤1,江继鹏2,张赛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市神经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武警部队脑创伤与神经疾病研究所,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中心;3天津医科大学 [摘要]从理、法、方、药4方面详细介绍张锡纯先生运用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证的临床经验。 张氏业医几十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善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法治疗“大气下陷”证,临证遣方用药重视辨证,衷 中参西,选药精准,君臣佐使配伍严谨;不仅可以治疗大气下陷之症状,而且还可以增强正气,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文中以大气下陷证的治疗为例,深入剖析张锡纯先生的中医临床治疗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大气下陷;益气升陷;张锡纯;升陷汤[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52(2019)04-0041-03 Mr Zhang Xichun ′s Principle,Method,Recipe and Medicines of Treating "Sunken Qi " LIU Baohu 1,2,ZHU Xu 2,3,GUO Tongtong 1,JIANG Jipeng 2,ZHANG Sai 2△ 1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2Key Lab for Neurological Damage and Repair in Tianjin City,People ′s Armed Police Institute of Brain Trauma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Brain Department Center,Affiliated Hospital to Logistics University of People ′s Armed Police Force;3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Mr Zhang Xichun 's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reating "sunken Qi "with sinking-lifting decoction was introduced from principles,method,recipe and medicines thoroughly.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medicine for decades with rigorous scholarship and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he made the best of treating the pattern "sunken Qi "with the method of "tonifying middle-Jiao and Qi ,invigorating Qi and lifting sinking",he emphasize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hen he used the recipe and herbs in clinic,combined TCM with Western medicine,chose the herbs accurately and valued the compatibility,he could not only treat the symptoms of "sunken Qi ",but also enhance healthy Qi ,which could reach the goals of addressing both the symptoms and root causes.In the paper,Mr Zhang Xichun ′s clinical therapeutic thinking and method are further analyzed by taking the treatment for "sunken Qi "pattern as the example. sunken Qi ;invigorating Qi and lifting sinking;Zhang Xichun ;sinking-lifting decoction 博士论 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