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5A__一般应用题

举一反三5A__一般应用题

第7周一般应用题(一)

专题简析:

一般复合应用题往往是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有的已知条件是间接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叙述的方式和顺序也比较多样。因此,一般应用题没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可循。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手段帮助分析。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问题(综合法);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出必须的两个条件(分析法)。在实际解题时,可以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例1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分析: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6个班共选16×6=96(人)。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那么,96人就相当于原来(6-4)个班人人数,所以,原来每班

96÷2=48(人)。

练习一

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

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

2、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68箱时,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

3、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6棵时,发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棵数。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例2光华机械厂加工2100个零件,计划平均每天加工75个,6天后改进了技术,平均每天加工150个,这样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分析:这批零件已知做了6天,完成了75×6=450(个),提高工作效率后,又做了(2100-450)÷150=11(天),共做了6+11=17(天)。原计划需要2100÷75=28(天),这样就比原计划提前了28-17=11(天)。

2100÷75-[(2100-75×6)÷150+6]

=28-17

=11(天)

练习二

1、一个化肥厂要生产10800吨化肥,原计划2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8吨。这样可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2、某服装厂要做上衣1500件,计划每天做150件。3天以后,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天做175件。这样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

3、小欣读一本书,他每天读12页,8天读了全书的一半。此后他每天比原来多读4页。读完这本书一共用了多少天?

例3甲、乙二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零件,乙中途停了15天没有加工。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分析:甲工作了40天,而乙停止了15天没有加工,乙只加工了25天,所以他加工的零件正好是甲的一半,也就是甲20天加工的零件和乙25天加工的零件同样多。由于甲每天比乙多加工6个,20天一共多加工6×20=120(个)。这120个零件相当于乙25-20=5(天)加工的个数,乙每天加工120÷(25-20)=24(个)。乙一共加工了24×25=600(个),甲一共加工了600×2=1200(个)

6×(40÷2)÷(25-40÷2)=24(个)

24×25=600个

600×2=1200(个)

练习三

1、甲、乙二人加工一批帽子,甲每天比乙多加工10个。途中乙因事休息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帽子正好是乙加工的2倍,这时两人各加工帽子多少个?

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20千米。途中乙因修车用了2小时,6小时后甲车到达两地中点,而乙车才行了甲车所行路程的一半。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工资1120元。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2天,且甲5天的工资和乙4天的工资同样多。求甲、乙每天各分得工资多少元?

例4服装厂要加工一批上衣,原计划20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60件,照这样做了15天,就超过原计划件数350件。原计划加工上衣多少件?

分析:由于每天比计划多加工60件,15天就比原计划的15天多加工60×15=900(件),这时已超过计划件数350件,900件中去掉这350件,剩下的件数就是原计划(20-15)天中的工作量。所以,原计划每天加工上衣(900-350)÷(20-15)=110(件),原计划加工110×20=2200(件)。

(60×15-350)÷(20-15)=110(件)

110×20=2200(件)

练习四

1、用汽车运一堆煤,原计划8小时运完。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运1.5吨,这样运了6小时就比原计划多运了3吨。原计划8小时运多少吨煤?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10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15千米,行了8小时后,发现已超过乙地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小明看一本书,原计划8天看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少看了4页。这样,用10天才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例5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

分析:如果按原计划的天数加工,加工的零件就会比原计划多4×100+100=500(个)。为什么会多500个呢?是因为每天多加工了100-80=20(个)。因此,原计划加工的天数是500÷20=25(天),实际加工了80×25+100=2100(个)零件。

(4×100+100)÷(100-80)=25(天)

80×25+100=2100(个)

练习五

1、某车间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这样,不仅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20个零件。这个车间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2、王师傅原计划每天做60个零件,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做20个,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王师傅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

3、食堂准备了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0.8吨,实际每天比原计划节约了0.1吨,这样比原计划多烧了2天。这批煤一共有多少吨?

参考答案第7周一般应用题(一)

练习一

1、16×5÷(5-3)=40(元)

2、68×6×2=816(箱)

3、6×4÷(4-1)×4=32(棵)

练习二

1、25-10800÷(10800÷25+108)=5(天)

2、1500÷150-[(1500-150×3)÷175+3]=1(天)

3、12×8÷(12+4)+8=14(天)

练习三

1、10×(20÷2)÷(20-5-20÷2)=20

20×15=300(个)……乙300×2=600(个)……甲2、20×(6÷2)÷(6-2-6÷2)=60(千米)

60×(6-2)×2×2=960(千米)

3、1120÷(10÷5×4+12)=56(元)

56×12=672元……乙1120-672=448(元)……甲

练习四

1、(1.5×6-3)÷(8-6)×8=24(吨)

2、(15×8-20)÷(10-8)×10=500(千米)

3、4×8÷(10-8)×10=160(页)

练习五

1、(56×3+120)÷(56-50)=48(天)50×48+120=2520(个)

分析:如果按原计划的天数加工,加工的零件就会比原计划多56×3+120=288(个)。为什么会多加工288个呢?是因为每天多加工了56-50=6(个)。因此,原计划加工的天数是288÷6=48(天),实际加工了50×48+120=2520(个)零件。

2、(60+20)×5÷20=20(天)60×20=1200(个)

分析:按实际做法再做5天,就会超产(60+20)×5=400(个)。为什么会超产400个呢?是因为每天多生产了20个,400里面有几个20,就是原计划生产几天。400÷20=20(天),因此,王师傅一共做了60×20=1200(个)零件。

3、(0.8-0.1)×2÷0.1=14(天)0.8×14=11.2(吨)

第8周一般应用题(二)

专题简析:

较复杂的一般应用题,往往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

在一起,但是,再复杂的应用题都可以通过“转化”向基本的问题靠拢。因此,我们在解答一般应用题时要善于分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正确解答。

例1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和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这条鱼重多少千克?

分析:根据“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和“鱼尾重4千克”这两个条件可知鱼身的重量比鱼头的重量多4千克,而又知“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可画线段如下:

4千克

鱼头:

鱼身:

4千克

从图中可以看出,鱼身的一半是4+4=8(千克)

(1)鱼身重(4+4)×2=16(千克)

(2)鱼头重16-4=12(千克)

(3)鱼重12+16+4=32(千克)

练习一

1、爸爸将钓来的一条大鲤鱼分成前、中、后三段。中段重量恰好比前、后段重量的和少1千克。后段重量等于中段重量的一半与前段重量的和。只知道前段重2千克,鲤鱼重多少千克?

2、一条大鲨鱼,头长3米,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尾长等于头长加身长的一半,这条大鲨鱼全长多少米?

3、有一段木头,不知它的长度。用一根绳子来量它,绳子多1.5米;如果将绳子对折以后再来量,又不够0.4米。问:这段绳子长多少米?

例2甲、乙、丙三人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苹果,分配时甲、乙都比丙多拿24千克。结帐时,甲和乙都要付给丙24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分析:三人拿同样多的钱买苹果应该分得同样多的苹果。24×2÷3=16(千克),也就是丙少拿16千克苹果,所以得到24×2=48元。每千克苹果是48÷16=3(元)。

24×2÷3=16(千克)24×2÷16=3(元)

练习二

1、甲和乙拿出同样多的钱买相同的铅笔若干支,分铅笔时,甲拿了13支,乙拿了7支,因此,甲又给了乙6角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2、春游时小明和小军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了6个面包,中午发现小红没有带食品,结果三人平均分了这些面包,而小红分别给了小明和小军各2.2元钱,求每个面包多少元?

3、“六一”儿童节时同学们做纸花,小华买来了7张红纸,小英买来了和红纸同样价格的5张黄纸。老师把这些纸平均分给了小华、小英和另外两名同学,结果另外两名同学共付给老师9元钱。问老师把9元钱怎样分给小华和小英?

例3甲城有177吨货物要跑一趟运到乙城。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跑一趟的耗油量分别是10升和5升。用多少辆大卡车和小卡车来运输时耗油最少?

分析:大汽车一次运5吨,耗油10升,平均运1吨货耗油10÷5=2(升);小汽车一次运2吨,耗油5升,平均运1吨货耗油5÷2=2.5(升)。显然,为耗油量最少应该尽可能用大卡车。177÷5=35(辆)……2吨,余下的2吨正好用小卡车运。因此,用35辆大汽车和1辆小汽车运输时耗油量最少。

练习三

1、五名选手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得404分,每人得分互不相同,并且都是整数。如果最高分是90分,那么得分最少的选手至少得多少分?

2、用1元钱买4分、8分、1角的邮票共15张,那么最多可以买1角的邮票多少张?

3、某班有60人,其中42人会游泳,46人会骑车,50人会溜冰,55人会打乒乓球。可以肯定至少有多少人四项都会?

例4有一栋居民楼,每家都订2份不同的报纸,该居民楼共订了三种报纸,其中北京日报34份,江海晚报30份,电视报22份。那么订江海晚报和电视报的共有多少家?

分析:这栋楼共订报纸34+30+22=86(份),因为每家都订2份不同的报纸,所以一共有86÷2=43家。在这43家居民中,有34家订了北京日报,剩下的9家居民一定是订了江海晚报和电视报。

练习四

1、五(1)班全体同学每人带2个不同的水果去慰问解放军叔叔,全班共带了三种水果,其中苹果40个,梨32个,桔子26个。那么,带梨和桔子的有多少个同学?

2、在一次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中,一个方队的同学每人手里都拿两种不同颜色的气球,共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其中红色有56只,黄色的有60只,绿色的有46只。那么,手拿红、绿两种气球的有多少个同学?

3、学校开设了音乐、球类和美术三个兴趣小组,第一小队的同学们每人都参加了其中的两个小组,其中9人参加球类小组,6人参加美术小组,7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活动。问:参加美术和音乐小组活动的有多少个同学?

例5一艘轮船发生漏水事故,立即安装两台抽水机向外抽水,此时已进水800桶。一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18桶,另一台每分钟抽水14桶,50分钟把水抽完,每分钟漏进水多少桶?

分析:50分钟内,两台抽水机一共能抽水(18+14)×50=1600(桶)。1600桶水中,有800桶是开始抽之前就漏进的,另800桶是50分钟又漏进的,因此,每分钟漏进水800÷50=16(桶)。

练习五

1、一个水池能装8吨水,水池里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两管齐开,20分钟能把一池水放完。已知进水管每分钟往池里进水0.8吨,求出水管每分钟放水多少吨?

2、某工地原有水泥120吨。因工程需要,又派5辆卡车往工地送水泥,平均每辆卡车每天送25吨,3天后工地上共有水泥102吨,求这个工地平均每天用水泥多少吨?

3、一堆货物重96吨,甲队用16小时运完,乙队用24小时运完,如果让两队同时合运,几小时运完?

参考答案第8周一般应用题(二)

练习一

1、中段重量=2千克+中段重量÷2+2千克-1千克

中段重量=6千克后段重量=6÷2+2=5(千克)

鲤鱼重量:2+6+5=13(千克)

2、鲨鱼身长=3米+3米+身长÷2

身长=12米尾长=12-3=9(米)全长:3+12+9=24(米)3、(1.5+0.4)×2=3.8(米)

练习二

1、6÷[(13-7)÷2]=2(角)

2、2.2×2÷(6÷3)=2.2(元)

3、(7+5)÷4=3(张)

9÷(3×2)×(7-3)=6(元)……小华

9-6=3(元)……小英

练习三

1、404-(90+89+88+87)=50(分)

2、6(张)

3、42+46-60=28(人)

练习四

1、(40+32+26)÷2=49(人)49-40=9(人)

2、(56+60+46)÷2=81(人)81-60=21(人)

3、(9+6+7)÷2=11(人)11-9=2(人)

练习五

1、(0.8×20-8)÷20=0.4(吨)

2、(25×5×3+120-102)÷3=131(吨)

3、96÷(96÷16+96÷24)=9.6(小时)

第9周一般应用题(三)

专题简析

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

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例1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问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分析:二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20-700=320(个)。这320个零件中,有100个是甲多生产的,那么320-100=220(个)就是乙日产量的1倍,即乙原来的日产量,甲原来每天生产700-220=480(个)。

练习一

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

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3、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挖15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了150米。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

例2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求竹竿的长。

分析:因为竹竿先插了一次,湿了40厘米,倒转过来再插一次又湿了40厘米,所以湿了的部分是40×2=80(厘米)。这时,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说明竹竿的长度是(80-13)×2=134(厘米)。

练习二

1、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

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

3、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

例3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分析:设这15段中有X段是8米长的,则有(15-X)段是5米长的。然后根据“8米的总长度比5米的总长度多3米”列出方程,并进行解答。

解:设有x段是8米长的,则有(15-x)段是5米长的。

8x-3=(15-x)×5

8x+5x=75+3求得x=6

8×6+(15-6)×5=93(米)

练习三

1、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上坡路比下坡路少220米,这段小山坡路全长多少米?

2、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

3、老师买回两种笔共16支奖给三好学生,其中,铅笔每支0.4元,圆珠笔每支1.2元,买圆珠笔比买铅笔共多用了1.6元,求买这些笔共用去多少钱?

例4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此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又同时加工4小时后,甲总共加工的零件反而比乙多4200个,甲、乙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分析:(1)在后4小时内,甲一共比乙多加工了4200+400=4600(个)零件,甲每小时比乙多加工4600÷4=1150个零件。

(2)在前4小时内,甲实际只加工了4-2.5=1.5小时,甲1.5小时比乙1.5小时应多做1150×1.5=1725个零件,因此,1725+400=2125个零件就是乙2.5小时的工作量,即乙每小时加工2125÷2.5=850个,甲每小时加工850+1150=2000个。

举一反三——五年级分册第8周 一般应用题(二)

第8周一般应用题(二) 专题简析: 较复杂的一般应用题,往往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但是,再复杂的应用题都可以通过“转化”向基本的问题靠拢。因此,我们在解答一般应用题时要善于分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正确解答。

例1 工程队要铺设一段地下排水管道,用长管子铺需要25根,用短管子铺需要35根。已知这两种管子的长相差2米,这段排水管道长多少米?分析因为每根长管子比每根短管子长2米,25根长管子就比25根短管子长50米。而这50米就相当于(35-25)根短管子的长度。因此,每根短管子的长度就是50÷(35-25)=5(米),这段排水管道的长度应是5×35=175(米)。 练习一 1,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生产要用6小时,乙单独生产要用8小时。如果甲每小时比乙多生产10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2,一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6人。玩了一会儿,他们觉得每组人数太少便重新分组,正好每组9人,这样比原来减少了2组。参加游戏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 3,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经过10小时到达了B地,比乙多用了4小时。已知二人的速度差是每小时5千米,求甲、乙二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例2 甲、乙、丙三人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苹果,分配时甲、乙都比丙多拿24千克。结帐时,甲和乙都要付给丙24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分析三人拿同样多的钱买苹果应该分得同样多的苹果。24×2÷3=16(千克),也就是丙少拿16千克苹果,所以得到24×2=48元。每千克苹果是48÷16=3(元)。 练习二 1,甲和乙拿出同样多的钱买相同的铅笔若干支,分铅笔时,甲拿了13支,乙拿了7支,因此,甲又给了乙6角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2,春游时小明和小军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了6个面包,中午发现小红没有带食品,结果三人平均分了这些面包,而小红分别给了小明和小军各 2.2元钱。每个面包多少元? 3,“六一”儿童节时同学们做纸花,小华买来了7张红纸,小英买来了和红纸同样价格的5张黄纸。老师把这些纸平均分给了小华、小英和另外两名同学,结果另外两名同学共付给老师9元钱。老师把9元钱怎样分给小华和小英?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应用题

第4讲应用题(一)例题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 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两个纸箱同 一个木箱装的球鞋同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2、新华小学买了两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款195元。已知每张桌子的价钱是 每把椅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3、王叔叔买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圆,共付款156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 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 例题2、一桶油,连桶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问: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1、一筐梨,连筐重38千克,吃去一半后,连筐还有20千克。问:梨和筐各重 多少千克? 2、一筐苹果,连筐共重35千克,先拿一半送给幼儿园小朋友,再拿剩下的一 半送给一年级小朋友,余下的苹果连筐重11千克。这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3、一只油桶里有一些油,如果把油加到原来的2倍,油桶连油重38千克;如 果把油加到原来的4倍,这里油和桶共重46千克。原来油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例题3、有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重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 1、有6筐梨子,每筐梨子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6筐梨子剩下的 个数总和正好和原来两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有多少个?

2、在5个木箱中放着同样多的橘子。如果从每个木箱中拿出60个橘子,那么5 个木箱中剩下的橘子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木箱里橘子个数的和。原来每个木箱中有多少个橘子? 3、某食品店有5箱饼干,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20千克,那么5个箱子里剩 下的饼干正好等于原来3箱饼干的重量。原来每个箱子里装多少千克饼干?例题4、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 1、电视机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台,可以按期完成。实际每 天多生产5台,结果提前1天完成任务。这批电视机共有多少台?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实际每天多看8页,结果提前2天 看完。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3、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15米,结果提前4天 修完。一共修了多少米? 例题5、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从甲盒拿出多少只放入乙盒,才能使两盒中的图钉相等? 1、有两袋面粉,第一袋面粉有24千克,第二袋面粉有18千克。从第一袋中取 出几千克放入第二袋,才能使两袋中的面粉重量相等? 2、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每次从甲盒中拿4只放到乙盒, 拿几次才能使两盒相等? 3、有两袋糖,一袋是68粒,另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中拿出6粒放到 少的一袋里,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同样多? 第19讲应用题(二) 例题1、某发电厂有10200吨煤,前10天每天烧煤300吨,后来改进炉灶,每天烧煤240吨。这堆煤还能烧多少天?

五年级举一反三配套练习(含答案)_第07讲_一般应用题(一)

一般应用题(一) 举一反三配套练习5-07 . 一、基础卷 . 1.做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40个,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个,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多少个零件? 40×5÷10 = 20(天) (40+10)×20 = 1000(个) 2.甲、乙两个车间都要安装240台电机,乙车间每小时安装24台,当甲车间完成任务时,乙车间还有48台没有装好,甲车间每小时装多少台? 240÷【(240-48)÷24】= 30(台) 3.一堆煤,原来每天烧1.8吨,可以烧30天。技术革新后,这堆煤能多烧6天,技术革新后每天少烧多少吨煤? 1.8-1.8×30÷(30+6)= 0.3(吨) 4.亮亮买了一批纸,订了一本练习册后还剩下30张纸,计划30天用完,25天后,用完了练习册又10张纸,这本练习册是多少张纸? (30-10)÷(30-25)= 4(张) 4×25 -10 = 90(张) 5.4辆大卡车5次运煤80吨,3辆小卡车8次运煤36吨,现有51吨煤,用1辆大卡车和3辆小卡车同时运,需运几次才能运完? 51÷(80÷4÷5+36÷8)= 6(次) 6.一段地下管道预计15个工人每天工作4小时,18天可以完成,后来要求加快速度,每天增加3人,并且每天工作时间增加1小时,那么,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18-15×4×18÷(15+3)÷(4+1)= 6(天) 二、提高卷 . 1.学生共植杉树苗与杨树苗100棵,每小组分杉树苗6棵,杨树苗8棵,最后杉树苗正好分完,杨树苗还剩下2棵。原来杉树苗与杨树苗各有多少棵? (100-2)÷(6+8)×6 = 42(棵)……杉树 100-42 = 58(棵)……杨树 2.甲、乙两组加工一批零件,甲组每天比乙组多加工100个,中途乙组因事停工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零件数正好是乙加工的2倍,这时,两组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100×(20÷2)÷(20-5-20÷2)= 200(个) 200×(20-5)= 3000(个)……乙 3000×2 = 6000(个)……甲

举一反三5A__一般应用题

举一反三5A__一般应用题 第7周一般应用题(一) 专题简析: 一般复合应用题往往是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有的已知条件是间接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叙述的方式和顺序也比较多样。因此,一般应用题没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可循。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手段帮助分析。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问题(综合法);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出必须的两个条件(分析法)。在实际解题时,可以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例1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分析: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6个班共选16×6=96(人)。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那么,96人就相当于原来(6-4)个班人人数,所以,原来每班 96÷2=48(人)。 练习一 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

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 2、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68箱时,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 3、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6棵时,发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棵数。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例2光华机械厂加工2100个零件,计划平均每天加工75个,6天后改进了技术,平均每天加工150个,这样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分析:这批零件已知做了6天,完成了75×6=450(个),提高工作效率后,又做了(2100-450)÷150=11(天),共做了6+11=17(天)。原计划需要2100÷75=28(天),这样就比原计划提前了28-17=11(天)。 2100÷75-[(2100-75×6)÷150+6] =28-17 =11(天) 练习二 1、一个化肥厂要生产10800吨化肥,原计划2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8吨。这样可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五年级举一反三配套练习(含答案)_第09讲_一般应用题(三)

一般应用题(三) 举一反三配套练习5-09 . 一、基础卷 . 1.甲买一箱苹果和一箱梨,共付55元;乙买了一箱梨和一箱橘子,共付50元;丙买了一箱苹果和一箱橘子,共付45元;求三种水果每箱的价钱。 2.爸爸买一套西服、一条领带和一双皮鞋共用了1425元,已知西服的价钱比领带贵703元,西服和领带一共比鞋贵809元,求西服、领带、皮鞋的单价。 3.甲、乙两个车间织同样多的布,原计划每天共织700米,现技术改进,甲车间每天多织布100米,乙车间的日产量提高一倍,这样,两车间一天共织了1020米。甲、乙两车间原计划每天各织布多少米? 4.一根铁丝,截去四分之三,剩下部分正好做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这根铁丝原长多少? 5.甲、乙两人加工某种零件,甲先做了3分钟,而后两人又一起做了2分钟,一共加工零件610个。已知甲每分钟比乙每分钟多加工10个,那么,甲比乙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6.720人外出参观,1辆大客车比1辆面包车多载20人,6辆大客车和8辆面包车载的

人数相等,如果都乘面包车,需要几辆?如果都乘大客车呢? 二、提高卷 . 1.有160个机器零件,平均分给甲、乙两个车间加工,乙车间比甲车间迟3小时开工,所以比甲车间晚30分钟完成。已知乙车间加工1个零件的时间相同,甲、乙两个车间加工1个零件各需要多少分钟? 2.有红、白球若干,若每次拿出1个红球和1个白球,则拿到没有红球时,还剩下50个白球;若每次拿出1个红球和3个白球,则拿到没有白球时,还剩下50个红球;问这堆红球、白球共用多少个? 3.老师和学生共100人去植树,老师每人栽3棵,学生每3人栽1棵,一共栽了100棵,问:老师、学生各多少人? 4.师、徒两人合做264个零件,徒弟先做4小时后又和师傅合做了8小时才完成了任务。已知徒弟每小时比师傅少做了3个,师傅每小时做多少个? 5.一次竞赛,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0人获奖,在获奖者中有16人不是五年级的,有12人不是六年级的,该校有多少人获奖?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5年级A版 第08周 一般应用题(二)

第8周一般应用题(二) 专题简析: 较复杂的一般应用题,往往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但是,再复杂的应用题都可以通过“转化”向基本的问题靠拢。因此,我们在解答一般应用题时要善于分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正确解答。 例1 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和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这条鱼重多少千克? 分析:根据“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和“鱼尾重4千克”这两个条件可知鱼身的重量比鱼头的重量多4千克,而又知“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可画线段如下: 4千克 鱼头: 4千克 从图中可以看出,鱼身的一半是4+4=8(千克) (1)鱼身重(4+4)×2=16(千克) (2)鱼头重16-4=12(千克) (3)鱼重12+16+4=32(千克) 练习一 1、爸爸将钓来的一条大鲤鱼分成前、中、后三段。中段重量恰好比前、后段重量的和少1千克。后段重量等于中段重量的一半与前段重量的和。只知道前段重2千克,鲤鱼重多少千克? 2、一条大鲨鱼,头长3米,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尾长等于头长加身长的一半,这条大鲨鱼全长多少米? 3、有一段木头,不知它的长度。用一根绳子来量它,绳子多1.5米;如果将绳子对折以后再来量,又不够0.4米。问:这段绳子长多少米? 例2 甲、乙、丙三人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苹果,分配时甲、乙都比丙多拿24千克。结帐时,甲和乙都要付给丙24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分析:三人拿同样多的钱买苹果应该分得同样多的苹果。24×2÷3=16(千克),也就是丙少拿16千克苹果,所以得到24×2=48元。每千克苹果是48÷16=3(元)。 24×2÷3=16(千克) 24×2÷16=3(元) 练习二 1、甲和乙拿出同样多的钱买相同的铅笔若干支,分铅笔时,甲拿了13支,乙拿了7支,因此,甲又给了乙6角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2、春游时小明和小军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了6个面包,中午发现小红没有带食品,结果三人平均分了这些面包,而小红分别给了小明和小军各2.2元钱,求每个面包多少元? 3、“六一”儿童节时同学们做纸花,小华买来了7张红纸,小英买来了和红纸同样价格的5张黄纸。老师把这些纸平均分给了小华、小英和另外两名同学,结果另外两名同学共付给老师9元钱。问老师把9元钱怎样分给小华和小英?

举一反三行程应用题全一册

第1讲一般行程问题 典型例题1 早晨,张老师从家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去上班,用0.4小时到达学校。中午下班,因逆风,张老师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沿原路回家,需多少小时到家? 举一反三1 1、小明从家去学校,每分钟走80米,用了12分钟;中午放学沿原路回家,每分钟走100米,多少分钟到家?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6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快10千米,返回时用了几个小时? 3、货车从A城到B城,去时每小时行50千米,4小时到达;沿原路返回时比去时多用了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慢多少千米? 典型例题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出发1.5小时后,超过中点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乙地? 举一反三2 1、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A地到B地,出发1.2小时后,超过中点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达到B地? 2、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出发1.8小时,行了72千米,距离中点还有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乙地? 3、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东站开往西站,1.5小时后,剩下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6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东站到西站共需多长时间? 典型例题3 小明上学时坐车,回家时步行,在路上共用了1.25小时。如果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只需3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全部行程需要多少小时? 举一反三3 1、小红上学时坐车,回家步行,在路上一共用了36分钟。如果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只需1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需要多少分钟? 2、张师傅上班坐车,下班步行,在路上共用了1.5小时。如果往返都步行,在路上一共需要2.5小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5年级A版 第09周 一般应用题(三)

第9周一般应用题(三) 专题简析 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 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例1 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问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分析:二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20-700=320(个)。这320个零件中,有100个是甲多生产的,那么320-100=220(个)就是乙日产量的1倍,即乙原来的日产量,甲原来每天生产700-220=480(个)。 练习一 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 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3、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挖15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了150米。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 例2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求竹竿的长。 分析:因为竹竿先插了一次,湿了40厘米,倒转过来再插一次又湿了40厘米,所以湿了的部分是40×2=80(厘米)。这时,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说明竹竿的长度是(80-13)×2=134(厘米)。 练习二 1、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 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 3、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 例3 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分析:设这15段中有X段是8米长的,则有(15-X)段是5米长的。然后根据“8米的总长度比5米的总长度多3米”列出方程,并进行解答。 解:设有x段是8米长的,则有(15-x)段是5米长的。 8x-3=(15-x)×5 8x+5x=75+3 求得x=6 8×6+(15-6)×5=93(米)

举一反三: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解决问题题型与训练

举一反三:二年级数学应用题图解与题型训练 题型一“和、共、差、剩”问题 【例1】有两个花瓶,一个花瓶里插3朵花,另一个花瓶插6朵花,两个花瓶一共插多少朵花? 解:3+6=9朵答:两个花瓶一共插9朵花。 1、小花有5袋糖,每袋6粒,还多了3粒,小花一共有多少粒糖? 2、食堂有30袋面粉,又买了3车,每车20袋面粉,现在共有多少袋面粉? 3、某工厂去运煤,第一天运了2车,每车5吨,第二天运了13吨,两天共运回多少吨煤? 【例2】一张桌子3条脚,9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条脚? 解:9×3=27条 4、一支毛笔3元钱,小红买了4只,一共用了多少元钱? 5、一个三角形纸片有3个角,6个三角形纸片共有多少个角? 6、花坛里前、后、左、右都种了8棵柳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柳树? 【例3】长安第一小学原来有男教师39人,女教师25人,调走了8人,现在长安第一小学还有多少个教师? 解:(35+28)-8=55人答:现在长安第一小学还有教师55人。

7、学校买来54盒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 8、一块布60米,每次剪5米,剪了9次,还剩多少米? 9、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支,卖了28支,还剩多少支钢笔? 【例4】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是5米,这根绳子原长多少米? 解:4×5=20米答:这根绳子原长20米。 10、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需要3分钟,一共要多少分钟? 11、某大楼共十层,每层4米,小明站在8楼阳台,他离地面多少米? 12、同学们做纸花,红纸、白纸、黄花、蓝花各6朵,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题型二比多比少问题 【例5】果园里有27棵苹果树,梨树比苹果树多17棵,梨树有多少棵? 解:27+17=44棵答:梨树有44棵。 13、今年聪聪8岁,妈妈32岁,妈妈比聪聪大多少岁? 14、弟弟今天9岁,哥哥15岁,再过10年哥哥比弟弟大多少岁? 15、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6页,第二天看了3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例6】学校美术组有25人,唱歌组比美术组多17人。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解:25+25+17=67人答:两个组一共有67人。 16、商店第一天卖出服装81套,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18套,两天一共卖出多少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4讲 应用题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4讲应用题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4讲应用题 第4讲应用题(一) 例题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上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上装多少件玩具?1、百货商店运到300双球鞋分别上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两个纸箱同一个木箱上装的球鞋同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上装多少双球鞋?2、新华小学买了两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退款195元。未知每张桌子的价钱就是每把椅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3、王叔叔买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圆,共付款156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 例题2、一桶油,连桶轻180千克,用回去一半油后,连桶除了100千克。问:油和桶各轻多少千克? 1、一筐梨,连筐重38千克,吃去一半后,连筐还有20千克。问:梨和筐各重多少千克? 2、一筐苹果,连筐共轻35千克,先拎一半赠送给幼儿园小朋友,再拿剩的一半赠送给一年级小朋友,余下的苹果连筐轻11千克。这筐苹果轻多少千克? 3、一只油桶里存有一些油,如果把油加进原来的2倍,油桶连油轻38千克;如果把油加进原来的4倍,这里油和桶共重46千克。原来油桶里存有油多少千克? 例题3、有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重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 1、存有6筐梨子,每筐梨子个数成正比,如果从每筐中掏出40个,6筐梨子剩的个数总和刚好和原来两筐的个数成正比。原来每筐存有多少个? 2、在5个木箱中放着同样多的橘子。如果从每个木箱中拿出60个橘子,那么5个木箱中剩下的橘子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木箱里橘子个数的和。原来每个木箱中有多少个橘子? 3、某食品店存有5箱饼干,如果从每个箱子里抽出20千克,那么5个箱子里剩的饼干刚好等同于原来3箱饼干的重量。原来每个箱子里上装多少千克饼干?例题 4、一个木器厂必须生产一批课桌。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张,结果提早一天顺利完成任务。原计划必须生产多少张课桌?1、电视机厂收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台,可以按期顺利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5台,结果提早1天顺利完成任务。这批电视机共计多少台?2、小明看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看12页,实际每天多看看8页,结果提早2天看看回去。这本故事书存有多少页?

4年级奥数举一反三专题 第四周 应用题(一)

第四周应用题(一) 专题简析: 解答应用题时,必须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深入细致地分析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通过对条件进行比较、转化、重新组合等多种手段,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从而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例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 分析:如果玩具全部装在塑料箱或全部装在纸箱里,那么可以求出一个纸箱或一个塑料箱装多少件。因为3个纸箱与一个塑料箱装的同样多,所以6个纸箱与2个塑料箱装的同样多。这样,5个塑料箱装的玩具件数和7个塑料箱装的就同样多。由此,可求出一个塑料箱装多少件。 练习一: (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两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同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2)新华小学买了两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款195元。已知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3)王叔叔买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圆,共付款156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

例2:一桶油,连桶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问: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分析:原来油和桶共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说明用去的一半油的重是180-100=80(千克),一桶油的重量就是80×2=160(千克),油桶的重量就是180-160=20(千克)。 练习二 (1)一筐梨,连筐重38千克,吃去一半后,连筐还有20千克。问:梨和筐各重多少千克? (2)一筐苹果,连筐共重35千克,先拿一半送给幼儿园小朋友,再拿剩下的一半送给一年级小朋友,余下的苹果连筐重11千克。这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3)一只油桶里有一些油,如果把油加到原来的2倍,油桶连油重38千克;如果把油加到原来的4倍,这里油和桶共重46千克。原来油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举一反三——三年级分册第十五周 应用题(二)

第十五周应用题(二) 专题简析: 一般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变换的形式多,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但只要善于分析,善于思考,善于抓住关键,不管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解答一般应用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数量关系,了解应用题中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出解题方法,灵活解题。

例题1 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由“这列火车早上5时出发,计划下午3时到达”可知,这列火车原计划行驶12+3-5=10小时,用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计划行驶的10小时,便可得到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120×10=1200千米;火车晚点2小时,说明火车实际行驶了10+2=12小时,用1200÷12=100千米就可得到火车实际每小时行的千米数。 练习一 1,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列火车早上6时从甲城开往乙城,计划每小时行驶100千米,下午6时到达乙城。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4时,提前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王叔叔驾驶一辆摩托车,上午11时从城开到城西,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2时到达城西,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3时,晚到1小时。问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少行多少千

米?

例题2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 思路导航:小宁和小红一共买了7+5=12枝铅笔,三个人平均分,每人应得12÷3=4枝,所以小佳拿出的8角钱就相当于4枝铅笔的价钱,那么每枝铅笔的价钱应是8÷4=2角。小佳应给小宁2×(7-4)=6角钱,应给小红2×(5-4)=2角钱。 练习二 1,三个好朋友去买饮料,小亮了5瓶,小华买了4瓶,阳阳没有买。到家后,三个人平均喝完饮料,阳阳拿出6元钱,他应给小亮多少钱?给小华多少钱? 2,甲、乙、丙3人一起买了6个面包分着吃,甲、乙各拿出3个面包的钱,丙没有带钱。那么吃完后,丙应拿出4元8角钱,他应分别给甲、乙多少钱? 3,张、王、李三家合用一个炉灶,他们烧的柴同样多,张家出了4担柴,李家出了5担柴,王家因无柴付18元。张、李家各得多少钱?

行程应用题举一反三:第8讲 往返行程问题1

行程应用题举一反三:第8讲往返行程问题1 典型例题1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2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第一辆汽车到达乙地立即返回,两辆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了多少小时? 举一反三1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36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第二辆汽车到达乙地立即返回,两辆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了多少小时? 2、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880千米,甲车和乙车同时从A城开往B城,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车每小时行50千米,甲车车到达B城立即返回,两辆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了多少小时? 3、东、西两城之间的距离是60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东城开往西城,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车每小时行55千米,客车车到达西城立即返回,客车从开出到与货车相遇共用了多少小时? 典型例题2 甲、乙两人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经过4.5小时甲到达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离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举一反三2 1、小黄和小林同时从学校去电影院,小黄每分钟比小林多走20米,30分钟后,小黄刚到电影院立即返回,在距离电影院350米处遇到小林,小黄每分钟走多少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南站开往北站,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甲车行驶4个半小时到达北站后,没有停留,立即从原路返回,在距离北站30千米的地方和乙车相遇。求两站之间的距离。 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4千米。甲车行驶5小时到达西站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在离西站42千米处于乙车相遇。求东西两站之间的距离。 典型例题3 A、B两地相距21千米,上午8时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乙到达A地后也立即

五年级上册举一反三答案

五年级上册举一反三答案 【篇一: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五年级最新版)】 >第1讲平均数(一) 一、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 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练习1: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 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 【例题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练习2: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 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 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 田是多少亩? 3.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乙知甲级糖有4 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

四年级一般应用题举一反三训练

四年级一般应用题 专题简析: 一般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互换的形式多,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但只需善于剖析,善于 思考,善于抓住重点,不论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解答一般应用题的重点是要掌握数量关系,认识应用题中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 的联系,找出解题方法,灵活解题。 例题1 一列火车清晨 5 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 120 千米,下午 3 小时抵达乙地,但实际抵达时间是下午 5 时整,晚点 2 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由“这列火车清晨 5 时出发,计划下午 3 时抵达”可知,这列火车原计划行驶 12+3-5=10 (小时),用原计划每小时行驶 120 千米×计划行驶的 10 小时,便可得到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 120 ×10=1200 (千米),火车晚点 2 小时,说明火车实际行驶了 10+2=12 (小时),用1200 ÷12=100 (千米)便可得到火车实际每小时行的千米数。列式如下: 12 + 3- 5=10 (小时) 120 ×10=1200 (千米) 10 + 2=12 (小时) 1200 ÷12=100 (千米) 答: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100 千米。 1、一辆汽车清晨 8 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 60 千米,下午 4 点抵达乙地,但实际晚点 2 小时抵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列火车清晨 6 时从甲城开往乙城,计划每小时行驶 100 千米,下午 6 时抵达乙城。但实际抵达时间是下午 4 时,提早 2 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王叔叔驾驶一辆摩托车,上午11 时从城东开到城西,计划每小时行驶60 千米,下午2 时抵达城西,实际抵达时间是下午 3 时,晚到 1 小时,问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少行多少千米?

小学五年级举一反三数学应用题

应用题(一)基础卷 1、菜市场运来1520千克蔬菜,分别装在24个大筐和40个小筐中,已知两个大筐装的是蔬菜和3个小筐一样多。每个大筐和每个小筐分别能装多少千克? 2、一瓶油,连瓶重46千克,把油加到原来的3倍,连瓶重86千克。原来瓶中有油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 3、一筐鲜鱼,连筐共重120千克,先卖出鲜鱼的一半,再卖出余下的一般,剩下的鱼连筐共重39千克。原来筐里有鱼多少千克? 4、有8盒糖果,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8盒剩下的糖果正好等于原来的4盒的重量。原来每盒糖果有多少克? 5、某超市有5筐大米,如果从每个筐重取出60千克,那么5个筐里剩下的大米正好是原

来的3筐。原来每个筐里装多少千克大米? 6、有6筐梨,每筐梨的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重取出30个,那么6筐梨剩下的个数的总和比原来的2筐梨多24个,原来每筐有多少个? 提高卷 1、做一批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80个,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0个,结果提前1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多少个玩具? 2、丽丽写毛笔字,计划每天写15个,实际每天多写5个,结果提前2天完成任务。丽丽共要写多少个毛笔字? 3、甲、乙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甲队每天修18米,乙队每天比甲队少修6米,结果甲队修完路的一半后8天乙队才修完另一半。这条路共长多少米?

4、有两袋大米,第一袋有100千克,第二袋有76千克。从第一袋中取出几千克放入第二袋,才能使两袋大米的重量相等? 5、兄弟俩各有书若干本,哥哥有60本,弟弟有36本,每天哥哥送给弟弟2本书,多少天后兄弟俩的书就一样多? 6、小红、军军、小桦分别有44、16、51块巧克力,小红和小桦分别给军军多少块巧克力,他们三人才一样多? 应用题(二)基础卷 1、某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26米,12天修完,实际修路时先按计划修了3天,后来每天比计划多修13米,又修了几天才完成任务?

四年级上举一反三应用题考试

四年级上《举一反三》应用题考试 1.四年一班有学生48人,男生比女生多4人,四年一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妈妈比小芳大26岁,今年她俩的平均年龄是23岁。妈妈和小芳今年各是多少岁? 3.把长84厘米的铁丝围城一个长方形,使宽比长少6厘米。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4.强强和军军共收集邮票68张,如果强强给军军4张,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张邮票? 5.两筐梨共重46千克,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3千克放入第二筐,那么第一筐比第二筐还多4千克。两筐有梨各多少千克?

6.两盒巧克力共40块,若甲盒再放入6块,乙盒中取出2块,这时两盒中的巧克力同样多。求甲、乙两盒巧克力原来各有多少块? 7.王师傅和李师傅4小时共做纸箱180只,王师傅比李师傅每小时少做5只,他们每小时各做多少只? 8.新城小学四年级有甲、乙、丙三个班。已知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2人,乙、丙两班共有学生87人,甲、丙两班共有学生89人。三个班各有学生多少人? 9.一条走廊长30米,从走廊的一端到另一端每隔3米放一盆植物,放多少盆植物? 10.园林工人在一条长12千米的公路两侧种银杏树,每隔6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种了多少棵银杏树?

11.网球场四周长60米,每隔4米装一盏灯,一共需要装多少盏灯? 12.一个正方形苗圃的周长是600米,每隔10米种一棵树,四个角都种上树,每条边可以种多少棵? 13.公园一条长200米的甬道两端各有一棵桃树,现在两棵桃树之间等距离栽种了39株月季花,每两株月季花相隔多少米? 14.李叔叔把一根长15米的圆钢条锯成3米长的小段,每锯断一次平均需要5分钟,全部锯完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15.芳芳上楼,从第一层到第三层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从第一层走到第五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16.时钟3点钟敲3下需要4秒钟,那么10点钟敲10下需要多少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