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资料台账

气象资料台账
气象资料台账

新疆和田布雅煤矿一号平硐矿区气象资料台账

二○一八年

新疆和田布雅煤矿一号平硐矿区气象资料观测台账

制表:审核:

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

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 1.总则 1.1地面气象资料是探索气候演变规律、预测气候变化趋势的基础,是我国天气监测网收集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为了适应我国大气探测自动化采集仪器的更新,确保及时收集到可靠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有必要统一我国已有的各类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 1.2本模式主要根据1979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气表-1)和“基准气候站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气表-1(基准))的格式,除包括“全国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基本模式暂行规定及补充规定”、“全国基准气候站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基本模式暂行规定”字符文件(A0、A1、A6/A7)格式内容外,还将自动观测基本数据统一归入本模式,并命名为文件A格式。本模式与配套的“气表-1封面、封底V文件格式”相结合,其内容涵盖了气表-1的全部内容。 1.3为了适应新仪器采集的时间分辨率更高的数据的需要,制定了单要素分钟数据文件格式,作为文件A格式的补充。1分钟降水量文件格式命名为文件J格式,其它单要素文件格式,将根据需要及业务技术发展另行制定。 1.4本模式与历史资料信息化模式相兼容,其文件框架、要素指示码排列顺序、方式位、特殊字符的表示等与原信息化模式完全相同,历史资料中有关的技术规定请参照“全国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基本模式暂行规定”和“补充规定”,本模式不再赘述。同时为适应投入业务运行的我国自行研制或引进国外的自动气象站采集的数据,增添了部分要素的方式位和数据内容。每个要素在同一文件中方式位的设置是唯一确定的。 1.5本模式适用于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各类台站、各种类型观测仪器采集的数据。 2.A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2.1文件名编制规定 A文件为地面气象资料基本数据文件,由地面19个要素一个站一个月的原始数据构成。文件类型为文本(或称作字符)文件。 文件名以字母“A”打头,由11位字母、数字组成。文件名的结构为: AIIiiiMM.YYY 其中“A”为文件类别标识符(保留字),用大写字母表示。“IIiii”为区站号。“MM” 为资料月份,位数不足,高位补“0”。“YYY”为资料年份,取年后三位。 2.2文件结构 A文件由文件首部、尾部和文件体三个部分构成(见附表一)。 2.2.1文件首部

气象应知应会手册(一)

(一) 山西省气象局 二四年九月 一、“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地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地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地根本利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第一要务:发展 第一资源:人才 科学发展观地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 三、“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五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地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地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中国气象事业发展 、“”发展思路:“一个坚持、两个面向、三个战略、四个转变、三个服务” 一个坚持:坚持把发展作为气象工作地第一要务 两个面向:面向国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三大战略:科技兴气象战略、拓展领域战略和人才强局战略 四个转变:气象科学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转变 气象工作向气候系统领域转变 气象科技向科研与业务地有机结合转变 部门气象向社会气象转变 三个服务: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决策服务 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服务 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服务 、“四个一流”: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 六、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个战略思想”: 适应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地新需求,坚持公共气象地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地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地支撑能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个理念”: 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环境气象 、“五项任务”: 气象科学与技术、基本气象业务体系、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气象与国家安全保障、气象与可持续发展 、“八大工程”: 综合观测系统工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工程、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工程、气候预测系统工程、气候变化应对工程、航空航天气象保障工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气象科技创新工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个平台”: 气候系统观测平台、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气象科技创新平台. 、气象事业地战略定位: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地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地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地前瞻性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七、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

2019-2020年整理全国主要城市气象参考资料汇编

主要城市气象资料 序号地名 海拔高 度(m) 累年最热月(7月) 温度(℃) 极端最 高 温度 (℃) 极端最 低温 度 (℃) 雷暴日数 (d/a ) 最热月地 面下处土 壤平均温 度(℃) 平均 平均最 高 1北京市 北京2625密云7340 2天津市 天津 塘沽 3河北省 石家庄 围场44 丰宁 承德 张家口71421怀来 遵化 蔚县 秦皇岛(8月) 昌黎 唐山-21 涞源37 保定32 定县 沧县 衡水 邢台78 邯郸-19 4山西省 太原 大同106923山阴 五台山20 临汾45032 阳泉40 离石 和顺20 介休75039 沁县962 长治 侯马42 河津 晋城74432 运城23

序 号 地名海拔 高度 (m) 累年最热月(7月) 温度(℃) 极端最 高温 度(℃) 极端最低 温度 (℃) 雷暴日 数 (d/a ) 最热月地面下处土壤 平均温度(℃)平均 平均最 高 5内蒙古自治 区 呼和浩特106328 包头麻池 化德 集宁 海拉尔61414乌兰浩特 通辽 开鲁24132 赤峰 满洲里 二连浩特 锡林浩特 正蓝旗25 白云鄂博 五原1023 乌达 商都19 额济纳旗95641 6辽宁省 沈阳 彰武 埠新 抚顺 朝阳170 建平 本溪214 锦州 鞍山 营口 丹东 (8 月) -28 大连 (8月) 7吉林省 长春38 白城163-3630 长岭23 双辽-358 四平 延吉27 海龙

通化2735 序 号 地名海拔 高度 (m) 累年最热月(7月) 温度(℃) 极端最 高温 度(℃) 极端最低 温度 (℃) 雷暴日 数 (d/a ) 最热月地面 下处土壤平 均温度(℃)平均 平均最 高 8黑龙江省 哈尔滨 齐齐哈尔149 隹木斯27 安达 尚志191-41 9上海市 上海 10江苏省 南京-14 徐州27 沭阳827 睢宁27 盐城(8月)29 东台39 高邮 泰州 扬州32 镇江2628-12 南通 常州 溧阳7-17 无锡 苏州 连云港3 (7、8月) 40 11浙江省 杭州840 宁波40 金华34 嘉兴40 遂昌34 龙泉2834 温州 (8 月) 51 衢州

气象档案有关管理规章制度

气象档案有关管理 规章制度

阿左旗气象局气象记录档案移交管理办法 气象记录档案和原始气象记录资料是气象台站长年积累起来的历史数据,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宝贵财富,是日常气象业务和科研不可缺少的依据。为进一步做好气象记录档案的汇交工作,确保移交过程中的安全,特制订本办法。 一、气象记录档案的移交管理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任务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 二、气象档案移交、各负其责。 三、移交的档案必须按规定进行整理组成案卷并填写《档案移交目录清单》1式3份,移交方案经局长批准后报盟气象局业务科,盟气象局业务科批准后方可移交。

阿左旗气象局气象档案保管环境要求和防护措施 一、档案库周边的基本要求 档案库要远离有易燃、易暴物的场所和有害气体污染源的地方。 应选择地势较高、场地干燥、排水畅通、空气流通的地方。 交通方便,便于档案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 二、档案库安全要求 库房门窗应紧密、牢固、防火、并有防盗门窗等防护措施。 档案库外应设水消防系统,配备3-5个灭火器。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越档案库。 档案库电源开关应设于库外,并有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装置。 档案库应设有防雷设施。 三、档案库防护基本要求 档案库温湿度要求为:温度14-24℃,相对湿度45%-60%。温湿度昼夜波动幅度为:温度±2℃,相对湿度±5%。 “六防”设施 防潮:档案库周围应有通畅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夏季应控制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可采用空调、机械通风。 防火:档案库内应设有安全防火及消防系统设备,有条件的应设置安全防火自动报警装置。建立严格的安全防火制度,库内严禁明火装置和使用电炉、及存放易燃物品,严禁吸烟,安全使

气象大数据资料

1 引言 在气象行业内部,气象数据的价值已经和正在被深入挖掘着。但是,不能将气象预报产品的社会化推广简单地认为就是“气象大数据的广泛应用”。 大数据实际上是一种混杂数据,气象大数据应该是指气象行业所拥有的以及锁接触到的全体数据,包括传统的气象数据和对外服务提供的影视音频资料、网页资料、预报文本以及地理位置相关数据、社会经济共享数据等等。 传统的”气象数据“,地面观测、气象卫星遥感、天气雷达和数值预报产品四类数据占数据总量的90%以上,基本的气象数据直接用途是气象业务、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以及气象服务。“大数据应用”与目前的气象服务有所不同,前者是气象数据的“深度应用”和“增值应用”,后者是既定业务数据加工产品的社会推广应用。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这是《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舍恩伯格的名言。天气和气候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系统,无法通过运用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报和预测。人们常说的南美丛林里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会在几周后引发北美的一场暴风雪这一现象,形象地描绘了气象科学的复杂性。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天气预报在数十年前便已被气象科学界否决了——也就是说,目前经典的大数据应用方法并不适用于天气预报业务。 现在,气象行业的公共服务职能越来越强,面向政府提供决策服务,面向公众提供气象预报预警服务,面向社会发展,应对气候发展节能减排。这些决策信息怎么来依赖于我们对气象数据的处理。

气象大数据应该在跨行业综合应用这一“增值应用”价值挖掘过程中焕发出的新的光芒。 2 大数据平台的基本构成 2.1 概述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SaaS),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PaaS)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IaaS)。 大数据可通过许多方式来存储、获取、处理和分析。每个大数据来源都有不同的特征,包括数据的频率、量、速度、类型和真实性。处理并存储大数据时,会涉及到更多维度,比如治理、安全性和策略。选择一种架构并构建合适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极具挑战,因为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因素。 气象行业的数据情况则更为复杂,除了“机器生成”(可以理解为遥测、传感设备产生的观测数据,大量参与气象服务和共享的信息都以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存储,符合“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

气象学名词解释整理

气象学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 气压:大气的压力,即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整个大气柱的重量 大气湿度: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 水汽压:大气中的水汽产生的压力 饱和水汽压:饱和空气产生的水汽压 相对湿度:实际水汽压/饱和水汽压*100% 饱和差:饱和水汽压-实际水汽压 比湿: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干空气) 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空气冷却到饱和的温度 降水: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 风:空气的水平运动,是矢量 云量:将地平面以上全部天空划分为10份,被云遮蔽的份数 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 第二章 辐射: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能量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太阳光谱: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和观测点地平线(面)间的夹角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受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 日照时数:每日太阳实际照射地面的时间 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 散射辐射:经过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辐射 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 大气透明系数:当太阳在天顶时,到达地面与太阳光垂直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与太阳常数之比 反射辐射:到达地面的总辐射由于地面的反射作用返回大气或宇宙空间 反射率:反射辐射/总辐射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 地面净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获得的能量与地面有效辐射失去的能量 第三章 比热: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变化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热容量: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变化1℃所收或放出的热量 干绝热变化:一团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团,在绝热上升或绝热下降过程中的绝热变化 湿绝热变化:一团饱和湿空气团,在绝热上升或绝热下降过程中的绝热变化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气温直减率:在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变化用气温垂直梯度表示,高度每升高100m,气温的减低值

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 A格式

四、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 1、总则 1.1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是认识和预测天气变化、探索气候演变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和提供气象服务的基础,是我国天气气候监测网收集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为适应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有必要对2001年版的“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简称2001年版A格式)进行补充、修改。 1.2 本格式以中国气象局2003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为依据,对2001年版A格式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将格式命名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作为原“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的2003年版。 1.3本格式由一个站月的原始观测数据、数据质量控制标识及相应的台站附加信息构成,包括A文件和J文件两个文件,附加信息即2001年版的“气表-1封面、封底V文件”,作为A文件的一部分。因此本格式涵盖了气表-1的全部内容。 1.4 根据2003年版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本格式在2001年版A格式基础上增加了相关的要素项目;为了更好地表述数据质量,增加了数据质量控制标识。观测数据部分历史资料中的技术规定可参照“全国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基本模式暂行规定”和“补充规定”,本格式不再赘述。 1.5 根据2003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规定,本格式将2001年版单要素分钟降水量J 文件更改为多要素分钟观测数据文件,作为A文件的补充,简称J文件。 1.6 2001年版与2003年版A、J格式具体变动内容见附件“2001年版与2003年版格式变动对照表”。 1.7 本格式适用于我国现行各类地面气象台站和不同观测仪器采集的数据。 2、A文件 2.1 文件名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简称A文件)为文本文件,文件名由17位字母、数字、符号组成,其结构为“AIIiii-YYYYMM.TXT”。 其中“A”为文件类别标识符(保留字);“IIiii”为区站号;“YYYY”为资料年份;“MM”为资料月份,位数不足,高位补“0”;“TXT“为文件扩展名。 2.2 文件结构 A文件由台站参数、观测数据、质量控制、附加信息四个部分构成。观测数据部分的结束符为“??????”,质量控制部分的结束符为“******”,附加信息部分的结束符为“######”。具体结构详见附录1:A文件基本结构。 2.3 台站参数 台站参数是文件的第一条记录,由12组数据构成,排列顺序为区站号、纬度、经度、观测场拔海高度、气压感应器拔海高度、风速感应器距地(平台)高度、观测平台距地高度、观测方式和测站类别、观测项目标识、质量控制指示码、年份、月份。各组数据间隔符为1 位空格。 2.3.1 区站号(IIiii),由5位数字组成,前2位为区号,后3位为站号。 2.3.2 纬度(QQQQQ),由4位数字加一位字母组成,前4位为纬度,其中1~2位为度,3~4位为分,位数不足,高位补“0”。最后一位“S”、“N”分别表示南、北纬。 2.3.3 经度(LLLLLL),由5位数字加一位字母组成,前5位为经度,其中1~3位为度,4~5位为分,位数不足,高位补“0”。最后一位“E”、“W”分别表示东、西经。 2.3.4 观测场拔海高度(H1H1H1H1H1H1),由6位数字组成,第一位为拔海高度参数,实测

气象学知识整理

气象学知识整理 ㈠名词解释5×2′㈡填空20×1′㈢判断10×1′㈣选择10×1′㈤填图2×5′㈥简答3×5′㈦计算2×5′㈧论述1×15′ 名词解释 1.气象学:气象学就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形成原因,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2.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就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 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广义农学(含农、林、牧、渔、农经等)与气象学之间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 3.大气污染:由于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把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一些物质和能量输入大气中,其数量和强度超出了大气的净化能力,以致造成伤害生物、影响人类健康的现象称大气污染。 4.黑体(绝对黑体):吸收率等于1的物体为黑体。如果有一物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入射辐射能的吸收率都等于1,即对投射于其上的辐射能全部吸收,这种物体就成为绝对黑体,简称为黑体。 5.灰体:如果一个物体的吸收率为小于1的常数,并且不随波长而改变,这种物体称为灰体。 6.*太阳常数:当日、地间处于平均距离时,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入射光线表面的太阳辐射的辐照度称为太阳常数。建议取值1367±7W?m﹣2,通常采用1367W?m﹣2.

7.温室效应:由于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易于让大量的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大气又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辐射不易逸出大气,大气还以逆辐射返回地面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少地面的失热,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暖作用,称为“大气保温效应”,习惯称“温室效应”。 8.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9.*逆温现象:在对流层中,总的看来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但就其中某一层而言,在一定条件下,有时可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加(气温垂直梯度为负值)的现象,叫做逆温现象。按形成原因分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 10.三基点温度:温度对于植物生命、生长和发育过程的影响,从其生理过程来讲,都有3个基本点温度,简称三基点温度,即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11. “温周期现象”:植物的生长和产品品质,在有一定昼夜变温的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要好。这种现象称“温周期现象”。 12.饱和差:某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称饱和差。单位hPa d﹦E-e d越小,空气越接近饱和即越潮湿d=0时空气达饱和 13.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通过降低温度,使未饱和空气达饱和时所具有的温度称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气压一定,水汽越多,露点越高;反之越低

气象数据处理流程

气象数据处理流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气象数据处理流程1.数据下载 1.1.登录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1.2.注册用户 1.3.选择地面气象资料 1.4.选择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日值数据 选择所需数据点击预览(本次气象数据为:降水量、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平均湿度、辐射度、积雪厚度等;地区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 下载数据并同时下载文档说明

1.5.网站数据粘贴并保存为TXT文档 2.建立属性库 2.1.存储后的TXT文档用Excel打开并将第一列按逗号分列 2.2.站点数据处理 2.2.1.由于站点数据为经纬度数据 为方便插值数据设置分辨率(1公里)减少投影变换次数,先将站点坐标转为大地坐标 并添加X、Y列存储大地坐标值后将各项数据按照站点字段年月日合成总数据库(注意:数据库存储为DBF3格式,个字段均为数值型坐标需设置小数位数) 为填补插值后北部和东部数据的空缺采用最邻近法将漠河北部、富锦东部补齐2点数据。 2.2.2.利用VBA程序 Sub we() i = 6 For j = 1 To 30 Windows("").Activate Rows("1:1").Select Field:=5, Criteria1:=i

Field:=6, Criteria1:=j Windows("").Activate Rows("1:1").Select Windows("book" + CStr(j)).Activate Range("A1:n100").Select Range("I14").Activate ChDir "C:\Documents and Settings\王\桌面" Filename:="C:\Documents and Settings\王\桌面\6\" & InputBox("输入保存名", Title = "保存名字", "20070" + CStr(i) + "0" + CStr(j)), _ FileFormat:=xlDBF4, CreateBackup:=False SaveChanges:=True Next j End Sub 将数据库按照日期分为365个文件 3.建立回归模型增加点密度 由于现有的日辐射值数据不能覆盖东三省(如图),需要对现有数据建模分析,以增加气象数据各点密度。 已有数据10个太阳辐射站点,为了实现回归模型更好拟合效果,将10个样本全部作为回归参数。利用SPSS软件建模步骤:

农业气象学整理版

1、大气的热力学分层及依据。 2、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太阳高度角(h):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0°≤h≤90°) h的计算公式:sin h = sinφsinδ + cosφcosδcosω(式中:φ为观测点纬度,δ为赤纬,ω是时角。) 特殊日期δ的值:δ=23.5sinN°(N°以度为单位,是距春分日或秋分日最近的总天数。春分日至秋分日取正值,否则,取负值) 春分日(21/3)或秋分日(23/9):δ=0° 夏至日(22/ 6):δ=23.5° 冬至日(22/12):δ=-23.5°(23.5°S) ω的确定:ω是用角度表示的时间,每15°为一小时. 正午:ω=0 上午ω<0 下午:ω>0。

3、北半球可照时间随季节、纬度的变化规律。 4、地面有效辐射的影响因子及其影响。

5、灌溉的表层温度效应及原因分析。 1.热容量:灌溉后土壤表层湿度较大,含水量较多,水的热容量较大,温度变化较慢。 2.导热率:土壤湿度增加,土壤的导热率也提高,其表面温度变化也越小。 3.潜热交换:温度升高,土壤表层水分会蒸发带走部分热量;温度降低,空气中水分会凝结吸收热量,从而减小土壤表层温度变化。 6、地面热量收支方程,并据此分析塑料大棚的保温原理。 (R辐射热交换;B传导热交换;P流体运动热交换;LE潜热交换) 塑料大棚的保温原理: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辐射,在土壤上盖上塑料大棚,白天通过棚膜和墙体的红外辐射、逆辐射,可以减少土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温室大棚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减缓土壤温度的升高;夜晚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减缓土壤温度的降低,因此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的管理,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结合民用航空气象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的获取、处理、保存、使用、汇交和移交,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民用航空气象资料,是指在有关民用航空气象业务工作中涉及的各种载体形态的资料,包括基本气象资料和专业气象资料。 第四条民用航空气象中心、民用航空地区气象中心、机场气象台和机场气象站(以下统称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配备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所需的固定场所和专用设施,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集中管理。 第五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制定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章资料的获取和处理 第六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根据业务需要,获取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所属各级气象台站的常规气象资料、航危报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天气雷达资料、数值预报产

品资料以及其他的基本气象资料。 第七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按职责收集本单位的专业气象资料,通过民用航空气象数据库系统、民用航空气象传真广播接收系统、航空固定电信网、世界区域预报接收系统或者其他有效方式获取其他的专业气象资料。 第八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本办法附件一《民航气象服务机构绘制天气图的要求》,对所获得的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处理,并填绘纸质的标准天气图。 第九条具有五年或者五年以上24小时或者13小时气象观测资料的机场气象台或者机场气象站应当编写《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 具有五年或者五年以上不定时观测资料的机场气象台或者机场气象站,应当编写《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 第十条迁建机场的例行气象观测资料不足五年时,相应机场气象台或者机场气象站应当编写并保留原机场至少最近十年的《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或者《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 第十一条《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和《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的统计资料应当采用所在机场的《民航地面气象观测簿》、《民航地面气象观测月总簿》和《民航地面气象观测年总簿》的数据。当上述数据不足以表明机场气候特征时,可以采用机场自动气象站资料或者参考其它气象部门的有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台账模板 (1)

Xxx单位 气 象 灾 害 防 御 重 点 单 位

1组织保障. (3) 1.1领导机构 (4) 1.2单位概况 (5) 1.3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调查表 (6) 1.4工作制度 (7) 1.4.1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7) 1.4.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类等级及防御指南 (14) 1.4.3舟山市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管理办法(试行) (25) 1.4.4嵊泗县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信息员职责 (29) 1.4.5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认证标准 (30) 1.5经费保障 (31) 1.6工作设施 (32) 1.6.1气象信息服务站 (32) 1.6.2信息员上网查看突发气象预警信息气象直通网络平台 (32) 1.6.3气象信息接收发送设备 (33) 1.6.4服务站年度工作总结 (34) 1.7队伍建设 (36) 1.7.1嵊泗县气象信息员申请表 (36) 2预警服务. (37) 2.1会议记录 (38) 2.2传播记录 (40) 2.3灾情报告 (41) 2.4预警设施 (42) 3应急准备. (43) 3.1应急预案 (44) 3.2应急避险点设置 (44) 3.3应急演练 (46) 3.5应急认证 (48) 3.5.1嵊泗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 (48) 3.5.2嵊泗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申请/认证表 (51) 4宣传教育. (52) 4.1计划、总结 (53) 4.1.1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及计划 (53) 4.1.2科普宣传小结 (54) 4.2科普宣传 (55) 4.3气象培训 (58) 4.3.1培训计划 (58) 4.3.2培训活动 (59) 4.4相关网址 (60)

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的管理,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结合民用航空气象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的获取、处理、保存、使用、汇交和移交,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民用航空气象资料,是指在有关民用航空气象业务工作中涉及的各种载体形态的资料,包括基本气象资料和专业气象资料。 第四条民用航空气象中心、民用航空地区气象中心、机场气象台和机场气象站(以下简称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配备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所需的设施,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集中管理。 第五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制定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章资料的获取和处理 第六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根据业务需要,从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所属各级气象台站获取常规气象资料、航危报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天气雷达资料、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以及其他的基本气象资料。 第七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按职责收集本单位探测

的气象资料,从民用航空气象数据库系统、民用航空气象传真广播接收系统、航空固定电信网、世界区域预报接收系统和其它有效方式获取其他专业气象资料。 第八条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本办法附件一《民航气象服务机构绘制天气图的要求》,对所获得的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处理,并填绘纸质的标准天气图。 第九条具有五年或五年以上24小时或13小时气象观测资料的机场气象台和机场气象站应当编写《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 具有五年或五年以上不定时观测资料的机场气象台和机场气象站,应当编写《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 第十条迁建机场的例行气象观测资料不足五年时,相应机场气象台和机场气象站应当编写或保留原机场至少最近十年的《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或《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 第十一条《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和《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的统计资料应当采用所在机场的《民航地面气象观测簿》和《民航地面气象观测月总簿》、《民航地面气象观测年总簿》的数据。上述数据不足以表明机场气候特征时,可以采用机场自动气象站资料或参考其它气象部门的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编写《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和《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所用资料应当自观测起始年份起。 第十三条《民航机场航空气候志》和《民航机场航空气候概要》的气候资料统计和编写应当按照民用航空行业标准《民用航空

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月值数据集2

气象数据集元数据 数据集标识信息 数据集名称: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月值数据集 数据集代码:SURF_CLI_CHN_MUL_MON 摘要:本数据集由各省上报的全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根据《全国地面气候资料(1961-1990)统计方法》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整编统计而得。数据集为中国752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及自动站1951年以来气候资料月值数据集,本数据集内容包括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风、日照等要素的历年月值数据,文件类型为ASCII码文件。 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描述: (1)中国地面月报信息化文件经过较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查。 (2)将中国722个站点,1971--2000出版项目的统计结果经过极值检验和时间一致性检验人工抽查,数据无误。 审核中发现:1)江西省吉安站(57799)1971年1-8月40cm地温资料,由于观测时仪器出问题,40cm地温比气候平均值普遍偏高,故1-8月40cm地温记录可疑仅供参考。 2)对于极大风速原始数据中大于50m/s的记录,在统计时都作为超刻度处理,但实际上有可能是真实观测记录。3)四川省阿坝站(56171)1954年5月,降水量记录比历年值普遍偏高,记录有误,仅供参考。由于56171站从1954年8月开始有报表,则该值对、错无法判断。 数据处理过程:根据《全国地面气候资料(1961-1990)统计方法》,读取原始文件中的定时值数据,先进行日值统计,再统计月平均值和总量值。 2.数据来源:各省、市、自治区气候资料处理部门逐月上报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的信息化资料。 数据集分类:地面气象资料 更新频率:不定期 关键词 学科分类关键词: 地面气象资料 气压 气温 相对湿度 风 降水 日照 地理范围关键词:中国 层次关键词:地面 3.4.3.空间分辨率:全国752个站点。 参考系:无 时间标识 制作时间:20050726 制作类型:生产 地理覆盖范围 地理范围描述:中国 最西经度:73.66E 最东经度:135.08E

各类水文地质观测台账操作规程

各类水文地质图纸 1.矿井充水性图。 2.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3.综合水文地质图。 4.水文地质柱状图。 5.水文地质剖面图。 6.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还应具备主要含水层等水位线图、井上下防治水系统图以及专门水文地质图(如区域水文地质图、岩溶图、地下水化学图)等。 (一)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 (二)气象资料台账; (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 (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账; (五)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 (六)矿井突水点台账; (七)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 (八)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

(九)水质分析成果台账; (十)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 (十一)水源井(孔)资料台账; (十二)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 (十三)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十四)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 (十五)其他专门项目的资料台账。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1160 更新时间:2010-6-30 一、主要危险源 1.在工作面迎头收集资料时,顶、帮破碎没有进行“敲帮问顶”。2.在井下登高作业收集资料时,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3.在探水过程中未按规定操作钻机。 4.对周边老窑进行调查时,误入盲巷或瓦斯、一氧化碳超限的巷道。 二、使用围 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矿井的水文地质观测工。 三、上岗条件 第2条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 第3条必须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4条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防灾和避灾知识。 四、安全规定 第5条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第6条必须掌握矿井水文地质的观测、分析方法,以及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7条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须经技术主管或分管科长把关审核。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真实可靠。 第8条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编录、总结等工作中弄虚作

卫星气象整理

182第一章 年4月1日,TIROS卫星升空,开创了人造卫星应用于气象的新纪元。 2.什么是气象卫星,气象卫星用以什么目的 气象卫星: 人造星体,在宇宙空间、确定的轨道上飞行,携带着各种气象探测仪器,以对地球及其大气和海洋进行气象观测为目的,测量诸如温度、湿度、风、云、辐射等气象要素和降雨、冰雹、台风、雷电等天气现象。 3卫星气象遥感探测的特点 在空间固定轨道上运行自上而下进行观测 全球和大范围的观测使用新的探测技术(遥感探测) 提供丰富的观测资料,受益面广(气象+其他领域) 4.遥感探测 概念在一定距离之外,不直接接触被测物体和有关物理现象,通过探测器接收来自被测目标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辐射信息,并对其处理、分类和识别的一种技术。 分类按工作方式分为: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 按波段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 按对象分为:大气遥感、海洋遥感、农业遥感和地质地理遥感等。 设备传感器,运载工具,接收系统 内容各类物体的辐射波谱特性及传输规律的研究; 遥感信息获取手段的研究; 遥感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判读技术的研究。 气象卫星资料直接在天气预报、大气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气象气象学内容) 5.气象卫星的种类 按轨道划分: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倾角90度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倾角为0度 非同步轨道卫星倾角在90到0之间 按功能划分:试验气象卫星业务气象卫星 6.现有和未来静止业务气象卫星(了解) 中国:FY-2C/D/E(105°E, °E,…) (后续FY-2F, 未来FY-4) 美国:GOES –E/GOES-W(135°W , 70°W ) (未来GOES-R) 欧洲:METEOSAT-5/7, MSG(63°E, 0°E) (未来MTG) 日本:MTSAT-1R/2R(140°E)三轴稳定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整理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绪论 气象:大气中时刻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出现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如风、云、雨雪、霜等物理现象,俗称气象。 气象学:是研究地球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气候:是在一较长时间阶段中大气的统计状态。一般用气象要素(包括太阳辐射、温度、大气压力、湿度、风、云、降水)的统计量来表示。 气候学:是研究气候形成和变化规律,综合分析、评价各地气候资源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天气: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由各项气象要素一定的结合所决定的大气状态。 天气学:是研究天气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预报未来天气的学科。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和;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过程,而其后是长时间的天气状况,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与天气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 2、各种农作物每个发育阶段都要求一定量的 光照时数、热量和水分条件; 3、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也依赖于气象因子的配合;4、光热水分条件决定地区气候资源,而这些资源又决定了作物在地理上的分布界限,种植制度与耕作方法;5、各种自然灾害都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失;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气象科学为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农业高产、稳产、优质的科学。 气象学常用研究分法 地理播种法;地理移植法或小气候栽种法;分期播种法;地理分期播种法;人工气候实验法;气候分析法;(此外还有卫星遥感和计算分析的一些新方法,如聚类分析;线性规划;模糊数学;系统论;决策论等。) 第一章地球大气 干洁大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志后混合气体叫干洁大气。其成分主要是N、O Ar,约占干洁大气总 容积的 99.97%。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臭氧和其他气体。干洁大气中几种气体在气象学上的作用 ( 1)二氧化碳:具有较强的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其含量的增减能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的变化。温室效应。( 2)臭氧:能对紫外线辐射的吸收比较强,一方面可使得40-50km 高度上的气温显着增加,同时对 地面生物起着保护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产生温室作用。 ( 3)水汽:具有很强的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与二氧化碳共同对地面温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水汽三种形态的变化,伴随着潜能的吸收和释放,不仅引起大气中湿度的变化,同时,也引起热量的转移。 ( 4)杂质:能削弱太阳辐射能量;能成为水汽凝结的核心,促进水汽的凝结。 对流层的意义:集中了大约 80%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含量,因此主要天气现象的发生都在这一 层。其特点有:( 1)气温虽高度增加而减小。( 2)空气有规则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则的乱流运动都相当显着。(3)温度和湿度等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大气质量:假定大气是均匀的,即大气密度不随高度而变化,并以0C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空气 密度1.293kg/m3作为标准密度,通话理论计算得到的大气厚度约为8000m单位截面积的大气柱的质 量为10344 kg/m3,而整个地球大气的总质量大约有 5*10 (15次方)t。大气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从地面到30km左右高度的大气层中。

(整理)航空气象考试复习资料

大气成分:干洁空气、水汽和大气杂质 大气分层依据气层气温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气温湿度的水分分布很不均匀;空气具有强烈的垂直混合 等温层:气层气温随高度没有变化 摩擦层:在离地1500m高度的对流层下层 自由大气:在1500m高度以上,大气几乎不受地表磨擦作用的影响 平流层:在对流层之上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整层空气几乎没有垂直运动,气流平稳 标准大气参数:海平面气温T o=288.16K=15°C;海平面气压P o=1013.25hPa=760mmHg=1个大气 干绝热过程:在绝热过程中,如果气块内部没有水相的变化,叫干绝热过程 湿绝热过程:在绝热过程中,如果气块内部存在水相变化,叫湿绝热过程 当气块作水平运动或静止不动时,非绝热变化是主要的;作垂直运动时,绝热变化是主要的 本站气压:指气象台气压表直接测得的气压 修正海平面气压:是本站气压推算到同一地点海平面高度上的气压值 场面气压:指着陆区最高点的气压 标准海平面气压:大气处于标准状态下的海平面气压,其值为1013.25hPa 场面气压高度(QFE):飞机相对于起飞或着陆机场跑道的高度。 标准海平面气压高度(QNE):相对海平面的高度 修正海平面气压高度(QNH) 水平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它的大小等于沿这个方向上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值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其大小直接反映了空气距离饱和状态的程度。 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气温降低到使空气达到包合适的温度。其高低反映了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可用气温露点差来判断空气的饱和度。 密度高度:指飞行高度上的实际空气密度在标准大气中所对应的高度。在热天,空气受热暖而轻,飞机所在高度的密度值较小,相当于标准大气中较高高度的密度值,称飞机所处的密度高度为高密度高度。反之为低密度高度。当实际“零点”高度的气压低于760mmHg时,高度表示度会大于实际高度;反之会小于。 实际大气密度大于标准大气密度时,表速大于真速,反之小于真速。 在暖湿空气中飞行的飞机,空速表示度容易偏低,反之偏高。 飞机的飞行性能主要受大气密度的影响。如当实际大气密度大于标准大气密度时,一方面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加大,另一方面发动机功率增加,推力增大。这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就会使飞机飞行性能变好,即最大平飞速度、最大爬升率和起飞载重量会增大,而飞机起飞、着陆滑跑距离会缩短。反之情况相反。 形成风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向右,南向左)、摩擦力、惯性离心力。 地转风:由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而形成的风。 自由大气中风压定理:风沿着等压线吹,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等压线越密风速越大。摩擦层中风压定理:风斜穿等压线吹,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等压线越密风速越大。 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随高度增加,风速会逐渐增大,而风向将逐渐趋于与等压线平行。 热成风:由气温的水平差异而形成的风。 焚风:气流过山后沿着背风坡向下吹的热而干的风。 逆温层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风对飞机航行的影响:顺风飞行会增大地速、缩短飞行时间、减少燃油消耗、增加航程; 逆风会减小低速、增加飞行时间、缩短航程; 侧风会产生偏流,需进行适当修正以保持正确航向。 大气稳定度:γ<γm(<γd)绝对稳定 γ<γd(>γm)绝对不稳定 γm<γ<γ d 条件性不稳定对未饱和空气稳定,对饱和空气不稳定

气象学整理最终版

第一章—引论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气候系统的概念; 答: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与概括。 一个完整的气候系统应包括对气候形成、分布和变化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个环节,除太阳辐射这个主要能源外,气候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五个子系统。 2、大气的分层:分为几层?各层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特 点及其原因? 答:分为五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升。约30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在55KM高度达到-3摄氏度。因为平流层存在着臭氧。 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原因是由于中间层没有臭氧,而氮和氧等气体所能直接吸收的那些波长更短的太阳辐射又大部分被上层大气吸收掉了。 热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高。因为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辐射都被该层中的原子氧、氮所吸收的缘故。

散逸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因为散逸层距离地心较远,地心引力较小。 3、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征是什么?什么是气温直减率? 答:三个主要特征是: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主要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情况是:低纬较强,高纬较弱;夏季较强,冬季较弱。因此对流层的厚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空气通过对流和湍流运动,高、低层的空气进行交换,使近地面的热量、水汽、杂质等易于向上输送,对成云致雨有重要的作用。 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由于对流层受地表的影响最大,而地表面有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差异,因此在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等的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 平均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则下降0.65摄氏度,被称为气温直减率。 4、臭氧的功用及在大气中的分布特点?大气气溶胶的作用?答: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变暖,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从而对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形成了一个“臭氧保护层”,将太阳光中99%的紫外线过滤掉,这对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十分重要。在近地面层臭氧含量很少,从10KM高度开始逐渐增加,在12-15KM 以上含量增加的特别显著,在20-30KM高度处达到最大值,再往上则逐渐减少,到55KM高度上就极少了。臭氧层在地面大约20到30公里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