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环境管理

中国水环境管理
中国水环境管理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生物生存必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同土地、能源等一起构成了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是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的生态实体。水环境是城市的命脉,城市的发展与水息息相关,不少城市都是依水而建发展起来的,水环境是城市文明的源泉,是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居的生态基础。因此重视和加强水环境规划,己经成为一件事关城市发展全局的大事,对当前加速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水环境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功能至上的城市规划观念自100多年前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在城市规划中起主导作用,城市水利口益偏重于狭义的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在本世纪中叶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常忽视保留和开发城市丰富的水文化遗产、忽视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往往注重近期利益,土地不适当的利用,填埋、侵占河道,过多开发低洼水域,将河道改成暗渠,这不仅造成城市防洪排水的隐患,也使城市风貌受到破坏,并为以后挖掘其潜在价值受到无法估量的损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口益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城市环境面临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愈来越沉重。在此背景下,城市河流除了给排水功能以外,它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调节区域微气候、塑造城市景观、营造宜人的滨水空间、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也逐步被人们认识和发掘。本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对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观念进行

了反思,重新研究旧城市,研究古代“自然城市”的风味,城市规划观念开始更新,并建立和完善起以“创造优美城市环境”为宗旨的城市规划理论。具体则表现为包容物质形体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城市综合规划的施行。许多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范围的河道整治除满足防洪、排涝、供水等目标外,将河道、水域看成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的重要载体,将河道建成城市特有的风景带和体闲旅游场所,改善生态环境,并形成城市新的经济开发带。

近二十年来,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亲水的需求,景观和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希望居住在一个良好的亲水环境中。水环境规划在注重防洪和水质等问题的前提下,理应转变思路,注重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建设,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生态和景观的概念引入到城市水环境规划研究中,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该地区的城市水环境,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己经成为迫切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国内诸多城市开展了城市水环境整治建设,并己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值得借鉴。武汉市汉阳四湖连通、桂林“两江四湖”、天津市海河、杭州市西溪湿地以及扬州、南通等一大批城市水系大规模的治理工程不仅改善了使城市水环境,而且显著提升了所在城市的社会和人文环境。

2004年武汉市编制了《武汉市汉阳地区城市水环境生态综合规

划》,这部规划己被纳入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专项“水专项”中。规划确立了“龙阳湖一墨水湖一南太子湖一三角湖一龙阳湖”四湖连通的水网框架,还提出了向外拓展和向内融合的水网体系。该规划以改善和保护城市水环境生态系统为基本目标,通过突出城市水景观功能彰显地区水文化和现代生活城市魅力,并以水环境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多因数协调形成水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友好互动,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

桂林市抓住山水名城的特征,在“水”字上做文章,兴建了两江四湖工程,对环城水系进行整治。从实施引水入湖、湖区排涝、雨水和污水分流整治、湖区清淤和防渗等8个方面进行治理规划“。

天津市海河两岸综合开发规划在总结国内外滨水地区综合开发改造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海河的条件,提出了历史文化、产业经济、环境景观、生态建设、道路交通、旅游体闲等六个方面的主题;以海河水系委轴线,加强河道整治和景观环境建设,构筑天津城市历史文脉和独具天津特色的建筑风格,拓展新的城市发展空间为目标。

杭州市开展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城西、紧邻市区的西溪湿地面积10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并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动植物资源配置,历史文化遗存开发利用,民居村落规划布点,产业结构调整包括旅游发展等多元主题。

扬州市树立人水和谐理念,水环境成了“金字招牌”。扬州水环

境建设主要从方面入手。一、整治水环境,打造亲水城市。重点从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建设水景观、弘扬水文化入手;二树立人水和谐理念,拓展水环境功能,重点突出水的生态功能、人文功能、亲水功能、景观功能。

南通市水环境治理规划以水为城市的灵魂,构建现代化的水生态城市,让水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水的思想为宗旨,突出“以水为脉、以绿为衣、以文为蕴、以人为本”的治水理念,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展现“城市水脉”内涵。该规划确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水生态,优化水资源,建设水景观,挖掘水文化,保证水安全,发展水经济,实现城市依水而筑,以水定形,因水而兴,有水而荣,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山清水秀,和谐发展的新南通的总体目标。

总的来说,城市水环境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己经从传统功利性的工程设计向城市宜居型设计转变,但是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针对特殊气候地域条件下的水环境规划研究还比较少,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①城市湿地理论建构处于初级阶段,湿地与城市水环境综合考虑的

文献较少。

②城市设计理论界,从城市气候角度研究城市水环境气候生态舒适

的理论较少。

③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水环境的技术研究,建筑规划师很少参与,导致研究成果缺乏与设计的整合。

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中定性的描述多,定量的分析少;感觉性的结论

多,实证性的成果少;理论介绍多,具体措施少。

⑤从研究方法角度看,实验以及计算机软件模拟研究技术属于薄弱环节。

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5篇) (篇一) 根据省政协办公厅有关通知要求,4月,**市政协曾明生副主席带领“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专题调研组赴沙县、明溪县等地,听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沙县富口溪流域,**纸业铁路线泄洪沟、**纸业污水处理、**镇**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豆士溪、虬江东路排污口及明溪县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瑶奢水质自动监测站、凯辉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夏阳村河道整治情况,专题研讨推进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对策和措施。现将此次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从**年开始对**溪、****溪和华兰溪、明溪渔塘溪、**碧溪、****和**溪、****等8条主要小流域水质进行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从近年监测结果看,仅**年11月份渔塘溪和**出现氨氮超标,其它年度各月份断面监测结果均未出现超标。 今年起,**市开展小流域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将**华兰溪、沙县豆士溪、永安巴溪、****和渔塘溪等37条水质较差,对干流水质影响较大的小流域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其中,**4

条、**8条、永安3条、沙县3条、**6条、**2条、明溪3条、清流3条、宁化2条、建宁3条,进行了水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除沙县豆士溪水质未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III类标准值外,其余均达标。总的看来,我市小流域水环境保护较好。 二、做法和体会 **市“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工作是在排查流域污染隐患,分析水质现状,全面掌握流域污染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一河一策”的方法,制定下发治理方案,将各流域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化为具体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从而取得较好成效。**年,全市水污染治理共投入13.5亿元,其中工业污染治理投入占24.3%,生活污染治理占33.4%,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占10.8%,饮用水源保护投入占8.6%,其他治理投入占22.9%,共削减COD3157.7吨、氨氮855.96吨。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做好“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工作,必须加强机制创新。一是实施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河段长体系,将水质差、污染重的小流域治理任务纳入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组建“河长办”,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利用互联网的“河长易信群”,建立“一图一册一策一考评”工作机制(一图:即河长责任区划图;一册:即河长花名册;一策:即对每条河流因地制宜编制综合整治方案,做到“一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变得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二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逐年加大,污水处理水平低,江湖水质日趋恶化;三是地下水资源量不足;四是局部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五是一直存在着水资源不能统一管理和水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以及水价偏低等问题。水资源问题已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WRMIS)的开发,是在整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计算机、水文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信等多方面技术,将基础信息的管理、区域水资源规划、局部地表与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图形显示等融为一体,集成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本信息查询、水量水质计算、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水环境评价等功能,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OA)等。 为更好实现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预定目标和功能,建成一个适用、先进、高效、可靠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平台,系统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用性与先进性并重原则 在适用的前提下力求先进,把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系统的开发中,真正做到数据与图形相融合、GIS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把科学计算的结构通过三维情景表现和动态显示的形式直观表现。 2.开放性原则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因此,本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在软硬件方面,保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便今后系统不断地升级完善。 3.标准化原则 系统的硬件建设、数据库开发、代码编码、计算方法、分析评价、系统集成等均将采用标准化方法。有国家、行业标准或规范的,都将严格执行,没有标准或规范的,采用通用做法。 4.易学易用易维护原则 系统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系统开发应考虑不同层次的用户,设计友好的系统界面,使其操作直观、简便,易维护。

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治理

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治理 众所周知,地球球体大部分都是由水体组成的,水体的比例占地球的70.8%。而在这70.8% 的水体中,淡水仅占有2%,而还有占有98%之多。由此可知,在我们的生活中,淡水资源弥足珍贵。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水资源的利于与污染日 益严重。为此,人们也不断的在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治理方面做出深入的研究,旨在保护人 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概述 谈起水环境治理,我们不得不去从研究这一名词的深刻含义。水环境这一名词解释可分狭义 与广义解释。如果从狭义解释出发,水环境即用科学评价指标去评价水资源质量的好与坏。 而从广义上理解,即自然中存在的一切与淡水资源。而治理这一词,我们都颇为熟悉,治理 源于拉丁语,即掌舵、引导之意。随着几代人的研究总结,现今人们已经研究并掌握了一套 科学完善的治理理论体系。所以,水环境治理意为对大自然中存在的一切淡水资源的整治、 改善等一系列的管理。 对于水环境治理,学术界有这众多理论对治理体系进行支撑,其中包括由英国学者格里·斯托克总结概括的公共治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环境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目前,可持 续发展理论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完善,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各国旨在遵从可持续发 展理论中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以持续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对水环境进行治理。 水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其自身特性决定了人们在保护与维护水资源与水环境的过程中存在 了诸多困难。经过无数学者的研究总结,对于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目前形成了三条通路。其一,政府作为主导部门,运用多种权威手段,例如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对水环境治理。责 令整改、制定排污标准、加大对绿色企业经济政策倾斜等方法均属于这一保护通路。其二, 市场运作水环境治理,学习西方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手段,重视水资源产权意识,使水资源在 市场机制中进行优化配置。其三,利用居民、社会团体等根据相关渠道参与到水资源保护与 水环境治理中。这种治理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就已经发展了起来。近些年,我国的 民间水资源保护团体与组织也有兴起之势,例如NGO在民众中的呼声就十分之高。 第二章、水资源管理中现存问题 正如前文所述,水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加之我国对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意识较晚 于发达国家,这些特殊性决定了目前我国水资源在管理中势必会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首先,水质指标不稳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水质指标是判断水质污染的衡量指标。所以密切关注河道水资源水质指标情况,是了解水质污染的一个直观的方法,可以为水环境 治理与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且客观的依据。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市在水环境治理过程中都反映出一个综合问题,即所监测的 水质指标不稳定。当然,造成这一现象是多方面原因交织而成的。我国城市普遍聚集了大量 经济、文化、生活设施,人口众多,密度与日俱增,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排放量每年以线性 增长程度递增,另有些城市污水排放系统规划不足,方方面面的因素超出了自然环境自身的 承载能力,污水废水流入河道,日积月累,造成了河道污染。加之有些城市水源质量本就不高,这亦是促进了河道水质指标不稳定的另一个原因。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一些城市的水文要素发生了概念。近年来,地表通透性 变差,不透水面积逐渐增加,在雨季时使得地表的雨水径流骤然增加,但地下水补给仍然不足。所以,经过雨季进入旱季之后,河道基流的减少就会显得十分明显。所以为了规避这个 情况,很多城市选择了拓宽河道,应对旱季基流减少的情况,这种治理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会

水环境污染管理技术分析

水环境污染管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05T15:29:10.333Z 来源:《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7期作者:王丹蕊 [导读] 水环境指水体分散、形成与转换所占据空间的环境。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现阶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就当前城镇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仅供同行交流借鉴。 关键词:城镇水污染环境控制治理 一、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意义 水环境指水体分散、形成与转换所占据空间的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城镇当中,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巨大的水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它具有总量大、覆盖范围广、相对分散的特点。经过研究发现,一旦水资源出现了污染的情况,要想将其彻底解决就必须要经过很长一段的时间,另外,治理水环境污染还必须耗费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并且难度非常大。所以说,水环境质量事关以后的长久发展。因此,城镇的水环境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当今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进行城镇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两点看出: 1.能够推动城镇工作的进步。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活和生产的最基本的资源,一个城镇要想取得长久的进步和发展是离不开水资源的,因此,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且没法进行有效地解决,那么受到污染的水就无法再用于生产和生活,就会对城镇的进步带来一定的限制。此外,由于部分城镇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农业要想有一个好的收成,就必须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灌溉操作,如果在干旱的时候没有及时进行灌溉,就会对城镇农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制约。 2.对水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对于流域的保护是有很大的益处的。一些城镇的水环境污染具有很轻的流动性,容易对四周的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的甚至还会流向下一级的支流,因此,污染源会对所流经的区域造成污染。 二、城镇水环境现状 对于我国总体而言,尽管资源相当富裕,然而由于人口十分之多,平均给每个人的少之又少。现阶段我国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技术还不是十分的成熟,所以,导致水环境的污染得不到及时的处理,特别是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水资源已逐渐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情况,对于城镇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在城镇建设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会对城镇当中的水环境带来不小的影响,有关环境保护单位针对这样的情况,也进行了一定的治理,尽管水环境污染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因为导致水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想要将其完完全全地处理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 三、城镇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措施 1.加强水环境质量检测。在进行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水环境的质量检测工作,只有了解了水环境的现状才能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治理控制。水环境的监测对于增强其检测水平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水环境进行治理控制,可以很好地将水环境的现状反映出来,给保护水环境和其有关资源的研发工作提供很好的帮助。另外,利用相关信息进行探讨,从而使水环境的检测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对水环境的质量进行检测,可以提升水环境控制的效果,对增强水资源的质量有着很好的推动意义,从根本上对水环境进行有效地治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水环境污染控制管理体系。针对水环境的污染现状,我国必须要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约束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增强其对于工作的责任感,确保水环境的质量。也就是说,根据水环境质量检测结果,通过各种形式来对水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完善目前现有的水环境污染控制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水环境质量。 3.推进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提高对城镇环境的治理成效,首先要组建环境治理班子,将每一步的工作分配下去,责任到人。增加资金投入,多渠道筹资,将国家投资和社会上的资助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处理生活垃圾的过程中,建造垃圾存放场地,将垃圾集中堆放,然后进行处理,并给每个村配备保洁员,进行街道的清扫以及垃圾的定期运送,保持每个村子没有死角。为了避免化学污染,尽量使用有机肥料,尽量降低对水体以及土壤的污染。使用毒性较低,效率较低无残留的药物。并且,要加强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兴修水利工程,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另外,加大新能源的利用,例如:沼气、太阳能清洁能源等。促进城镇的生态化建设,做好环境治理工作。 4.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我们在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要以遵守自然规律为原则,务必要满足社会进步的实际需要。对水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治理,同时还要符合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尤其是对于一些水资源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一定要根据相关开发条件以及布局规定,对相关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地调整;对于部分环境污染情况较为突出的单位,按照环境容量的相关规定以及不同之处,同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进行解决。对工农业进行水环境布局的过程中,对于水文地理现象一定要进行研究,根据具体的地理情况,按照水质的具体变化以及使用现象进行布局;另外,还要按照当地对于水环境污染的排放程度,对水质现象不同的地方进行有效地治理,对水环境的污染治理方法进行有效地改变,以此作为改善水环境的根本前提。 参考文献 [1]钱嫦萍中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与工程绩效评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黄良辉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区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流域水是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性比较强。水资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时的过程中,流域水环境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水资源量比较大,各种污染问题的出现导致流域水环境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污染。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流域水环境管理制度和法律规定,无法实现对这方面内容的有效管理和约束,所以导致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出现许多问题,需要加强对流域水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视。 一、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与问题 1、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水问题,包含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水污染三大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先后成立并恢复珠江、黄河、长江、淮河、松辽、海河等 6 大太湖流域与水利委员管理局,刊出了《长江水系流域整体应用规划重点报告》等与水资源应用相关的政策规划与法规法律、政策规划于以往的流域水环境管理内容中加入了科学方法与手段,于合理保护水资源与建立科学制度下,逐渐引用了水环境与水资源的生态模拟的一种新兴的互联网程序,从而对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产生促进作用,进而可提升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 2、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问题 (1)流域水环境保护观念比较低 许多地区的城市居民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比较低,环境保护观念比较差,这就无法将人民群众监督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水环境管理问题上,都是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城市中人们对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了解其与自身生活、城市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虽然有些群众对这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整体环境保护工作来讲,没有起到太大的用处。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都在增加,过度的应用就会导致水资源出现短缺的情况,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许多人在流域水环境管理工作中都处于旁观姿态,没有参与到其中,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未健全管理机制与管理机构 我国当前由中央统一拟定流域水管理制度中存现一定问题;比如: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有关的部门较多,如环保部门主要负责流域水环境的治理与维护;水电水利部门主要负责对水能与水量监督;市政府主要负责城市区域水道的排水状况。每个部门的职责与权利看似虽然密不可分,但实际上部门间互相干涉并不多,致使各不同部门拟定的管理机制与方案均从各自利益实行,对自身管辖的流域水给予管理与规划。因此,不仅不能使流域水环境与资源的有效性达到高度化,且在发生事故时,各部门可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状况。 (3)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关于水环境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比较多,但是却缺乏流域水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条例,没有制定专门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相关标准,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那么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就无法实现责任的有效划分,影响流域水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目前应用的管理手段比较单一,管理效果得不到保证。想要实现对流域水环境的有效治理和对水资源用量的有效控制,不光要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加强重视,还需要应用多种治理手段,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创新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对流域水环境的科学管理。 二、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人口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用水资源短缺,废污水排放不断增加,水环境急剧恶化等许多问题。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满足水资源管理中对复杂用水过程,不同用水目标、不稳定的自然来水条件、水体承载能力等及时作出科学决策的需求。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业务系统,涉及数据采集加工和决策,系统分为水资源调度管理和水环境监测与管理两大系统。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侧重于水资源的管理,水量的计算和分配,用水过程的管理;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侧重于水体的承载能力计算,水环境质量监测,纳污能力分析,污染源管理和事务处理。 功能结构见下图: 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 ★旱情、墒情监测子系统:通过遥感、遥测手段采集旱情、墒情数据,建立旱情、墒情分析模型,对的土壤的旱情、墒情进行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地下水动态监测子系统:根据地下水长观井的水位、水量、水质和地下水利用情况等实时遥测数据,建立地下水运动模型、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模型,地下水位及其变化作出反映并对区域水量平衡进行分析和评价。 ★引水口水量监测子系统:对引水口的实时引水流量、日均引水流量、累积引水量等引水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传输。 ★需水量统计:对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分别建立相应的需水预测模型进行计算。 ★调度方案自动生成子系统:通过年度流域可供水量计算模型和调度方案自动生成模型体系的运算,得到各种不同的年度流域可供分配方案和水量调度方案集及其计算结果,从而为调度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支撑。系统显示流域降水、月旬径流预报结果、水库前期蓄水量、水质等实时信息以及用水计划、水库运行计划和水库特征、灌区作物灌溉定额、流域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等背景资料,将计算结果以图形、表格的形式进行显示,并对部分重要结果实现三维模拟仿真显示。 ★方案评估子系统:系统通过设计合理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各种方案的分类入库存储和调出、修改、删除等操作,对于优选出的实施方案,可根据方案计算结果直接生成固定规格的调度文件。对系统自动生成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供调度部门选用作决策支持。

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综述

河南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综述 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 课程类别专业课 院系:环境与规划学院 专业:环境地理学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郭庭忠 考试成绩: 评卷教师签字:

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综述 环境规划是指人类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符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它具有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的优点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整体性,动态性,区域性,政策性强和信息密集等。 随着环境规划领域的不断发展和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规划技术方法 但同时环境规划研究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生着变化,相应对规划的技术方法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环境规划分为生态,大气,水,土壤,重金属,固体废物和噪声规划几类,其中水环境规划领域使用的技术方法最多,共计50种。我国约有74%的环境规划技术方法是国外先运用的,国内先运用的仅占20%左右。可见我国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主要是依靠借鉴和学习国际经验,国外先运用的这些技术方法从出现到引入我国的历时有长有短,有的所需时间不足1年 有的间隔20-30年。由于水环境规划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环境规划领域的关注重点,相关的研究者较多,他们对国际上的先进相关方法也关注的较多,所以水环境规划领域的技术方法引入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间隔在2年左右。 水环境规划是指在把水视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条件的前提下,在水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做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摸清水质和供需情况,合理确定水体功能,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的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进而对水的开采、供给、使用、处理、排放等各个环境做出统筹度的安排和决策。水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规划是水资源危机纷呈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人口激增、经济猛涨,从而对水量水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是水资源日益枯竭,水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水环境问题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水环境规划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故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系统分析法 水资源、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对工农业发展规划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规划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与充分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这关系到丰水期防涝、灌溉调配多余水量及枯水期缺水量计算。在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地控制污染排放,以尽量小的代价取得合格的水质也是重要的规划管理问题。近年来出现的负轮特性频率分析法,为水质规划研究提供了具有更大灵活性及更多信息的工具。此法不仅物理概念清楚,而且方便灵活,应该得到各方面广泛的应用,以积累更多的使用经验。 1.2层次分析法(AHP)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作为规划环评的有效手段之一,已写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型多目标决策方法。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ty提出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要评价系统的有关替代方案的各种要素分解成若干层次,并以同一层次的各种要素按照上一层要

-浅谈深圳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剖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专业:行政管理(自考本科学段) 学生姓名:杨清玲 准考证号:040414100685 指导教师:岳经纶 完成时间2016年09 月07 日

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从古至今,城市一直是人类社会文明和发达的象征,它不仅是人口聚居地,也是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中心,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但是,城市环境污染却越来越困扰着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计划,良好的环境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力求得出能够有效防治水污染的建议。 关键词:水质污染;原因分析;城市化;

目录前言…… 一、深圳市水环境现状调查 (一)深圳市水环境地理位置 (二)深圳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严重匮乏 2.水源水质状况 二、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小河径流小,自然净化能力低。 (二)规划建设局部与河流协调不足 (三)跨界河治理不同步 (四)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 (五)长期排污致底泥污染引发内源污染 (六)环保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薄弱。 (七)城市企业追求高利润,环保意识薄弱。 三、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提高人们防治城市污染的环保意识。 (二)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废水排放监控

(三)综合整治河流水环境 (四)强化污染源整治,降低流域污染负荷。 (五)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前言 对人们来说,水是一切生命的来源,是人们生存下去必备的基本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自然环境的危害已经越来越严重,因为工业化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开始出现十分严重的水污染。所以,现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护水资源,培养居民的净水观念。 一、深圳市水环境现状调查 (一)深圳市水环境地理位置 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西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 深圳市河流受地质构造控制,以海岸山脉和羊台山为主要分水岭,其地形地貌的特点决定了河流水系的分布和走向,小河沟数目多、分布广、干流短是深圳市水系的一个特点,整体划分为珠江三角洲水系、东江中下游水系和粤东沿海水系三个水系。 珠江三角洲水系:西部和西南地区诸河流,流入珠江口伶仃洋,主要河流有深圳河、大沙河、西乡河和茅洲河。

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 袁延泰

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袁延泰 发表时间:2019-07-31T09:54:01.3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袁延泰李畅[导读] 还需要对水文水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深入研究水文水资源,可以为防汛、抗旱、减灾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恩施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水文水资源管理有效降低了洪涝、旱灾等灾害的发生。因此在具体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不仅要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还需要对水文水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深入研究水文水资源,可以为防汛、抗旱、减灾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防洪减灾 引言 随着我国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以和破坏,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水文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实现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也有着推动性作用。 1、水文水资源管理现状 1.1 对水文水资源的重视不够 根据实际的调查发现,水文水资源管理存在很多被忽视的问题。很多水资源的管理部门没有相应的重视力度,导致水资源的很多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制约了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水平。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管理者的忽视,很多管理者没有相应的重视力度,无法对下面的员工进行合理的引导,这就导致整个水资源管理工作重视性的缺失。 1.2 水资源的利用率低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进行水资源的管理,但是整体管理水平还是比较低,无法对水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利用,这就会导致水资源的大规模浪费,不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行。很多地区的很多区域没有对相应的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会严重影响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水平。 1.3 缺乏健全完善的节水制度以及节水技术 很多地区的节水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对节水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这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节水体系,可以将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无法达到国际水平,这也是水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水文水资源检测设备不足 先进的设备可以有效提高资源检测的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很多地区根据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检测设备比较落后老旧,无法满足实际的检测需求,降低了检测工作的效率。因此,需要对检测设备进行相应的更换,才能保证检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1.5 工业发展对水资源造成破坏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水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很多地区的很多工业工厂将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使整体的水资源质量出现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这是现阶段很多地区水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解决。 2、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策略 2.1加强人民群众防洪减灾的意识 相关数据显示,水旱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旱灾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现阶段,水文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监测水旱灾害,为防洪抗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人民群众对防洪减灾知识不够了解,很多人不知道洪水灾害的自救方法。因此,水文部门需要大力宣传洪水灾害的自救方法,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防洪抗灾知识,使人民群众树立防范意识,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水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防洪减灾意识,加强水文水资源数据监测工作力度,既要合理地监测江河湖库,获取相应的数据资料,又要科学地检测相应区域的土壤墒情,提前预防水旱灾害的发生。 2.2 构建群众性的防洪减灾机制 政府部门在防洪减灾工作中,能够为管理水灾风险提供保障,为建设公共设施提供资金支持,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为防洪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明确防洪减灾的工作目标,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引导人民群众树立防洪意识,加强防洪减灾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群众性的预防监测工作,如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可以在教材中引入一系列防洪知识,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防洪减灾的重要意义,或应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向人民群众宣传防洪减灾知识,以及洪灾中的自救方式,减少因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资金损失问题。除此之外,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做好协调工作,避免出现管理空白区,并配置专业的现代化装备,以满足新时期的防洪减灾需求。 2.3 加强数字水文站网的建设 水文水资源在社会生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直接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为提升水利生态环境提供支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我国部分地区受自然因素、地质环境的影响,极易引发洪灾,为区域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水文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水文监测工作,为及时获取水文资料提供便利,并加强数字化水文站网建设。在数字化水文站网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引进很多先进技术,在这些技术的配合下实施。 首先,建设完善的水文遥测点,为及时掌握具体的水雨情信息提供便利,及时获取河流动态监测的科学数据。 其次,加强水文信息采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水文站水资源信息处理体系的建设水平。 再次,在数字化水文站网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水文站点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与整理,确保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然后才能进行数据的发布与应用,从而有效地确保水文站网的具体信息可以免受时空限制,实现信息的及时发布与共享,帮助相关部门有效掌握水文情报预报体系的准确数据、信息,提高防汛抗灾监测水平。

区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区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水作为环境保护研究的 核心内容,其污染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化、复杂化和多变化等趋势。文章对区域水环境监 测质量管理现状进行简单阐述后,对提高区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质分析 水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水环境中污染物进 行监测,找出水污染因素并评价分析出污染物产生原因及污染途径,同时制定污染对策和 采取合理污染治理措施,可以为区域防治水污染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1]。水环境监测对 于防治水污染、制定水环境标准、加强水环境及水资源规范管理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与目前水环境监测技术快速发展及在线自动监测等相比,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由于 存在制度不完善、保障措施不健全、资金落实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滞后问题, 距离“科学、准确、实时、动态”信息自动化监管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水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水质监测数据和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可靠性和全面实时性,为环 境管理部门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区域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数据依据,具有较大的工程实 践应用和水环境高效优质监测管理研究意义。 1区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从目前水环境监管现状来看,尚还缺乏科学合理、统一健全、动态修正的水环境监测 质量监管体系,大多采取多层次、多部门、分区域管理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区域水质 监测和优化配置带来了局限,影响到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率和效益水平。 1.1区域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方面现状分析 为加强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资料具有较高的准确可靠性,国家环 境保护总局于1991年颁布实施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和2021年颁布实施了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并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制定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上述规 范标准和指导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对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和规范环境管理行为均起到较大的 推动作用。但由于现行水环境监测机构,基本都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和管理权限设置,实际管理中出现水环境监测站分布过多、管理权属混乱、监测设备资源重复配置浪费严重、信息孤立交互功能严重不足等问题,加上管理体制近10年未进行有效修正,存在时间和 空间等方面的“滞后性”,监测方法、监测手段等得不到有效完善,监测资源也不能得到 有效合理配置。地方政府负责制条件下的水环境监测,其监测质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在一 定程度上也受到部分行政干预,出现水环境监测数据、水环境信息公开等存在“数出多 门”“相互矛盾”等问题,造成区域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无法统一、有序、优质的开展。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简介)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1 方案概述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是基于信息采集监测,对水资源数据信息进行展示、统计分析与整理,直观地反映水资源形势及开发利用状况,能够为相关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查询服务,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各类水资源信息和预警信息,满足相关人员对水资源信息的需求,以更好地服务于水资源管理。 2 总体框架 门户库 综合业务库数据服务层 应用支撑层 应用层 基础层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基础网络环境以及服务器硬件环境 对内业务应用门户系统对外公众信息门户系统 应用交互 业务应用 信息服务数据库业务管理数据库水资源信息服务 水资源业务 管理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水资源应急 管理 系统首页 三条红线管理监测信息服务应急数据库 调度数据库 基础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监测数据库信息门户发布数据库业务门户发布数据库 CA 服务工作流引擎门户环境GIS 平台 报表制作工具 …… J2EE 服务器 消息中间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业务管理数据库 基础服务专题数据服务实时数据服务中央级信息服务流域级信息服务其他服务 服务接口 基础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信息发布管理 系统管理 图 1水资源信息服务系统总体框架图

图 2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功能结构图 3主要功能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首页、三条红线管理、监测信息服务、基础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信息发布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 1)首页 首页包括调配信息、红线信息、监测信息、统计信息、应急事件动态、资料信息、多媒体信息的展示。 2)三条红线管理 三条红线管理包括用水总量红线管理、限制纳污红线管理、用水效率红线管理。 3)监测信息服务 监测信息服务包括水量监测、水质监测、用水效率监测。 4)基础信息服务 基础信息服务包括流域概况、项目概况、取用水户、水功能区信息的专题展示。 5)综合信息服务 综合信息服务包括业务管理、调配信息、应急管理信息。 6)信息发布管理

水资源管理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国发〔20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贯彻落实好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的要求,现就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主要目标。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二、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四)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符合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按照流域和区域统一制定规划,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由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对违反规定的,一律责令停止。 (五)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或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年度用水实行

清华大学: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清华大学: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翔 我国城市河流有90%左右受到污染,出现水体滞流、多处于厌氧状态、复氧能力差、淤积严重、透明度低、甚至发生黑臭等现象。由于城市水体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城市有限受纳水 —N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体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导致河水中COD、NH 3 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城市水体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日益衰退,水体修复和水生态功能恢复的难度明显加大,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同时,城市污水中氮磷污染物未经有效去除,又成为城市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诱因,造成水体生态功能的衰退甚至丧失,水生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有水皆污”、“河道黑臭”已经成为许多城市面临亟待解决的环境顽疾。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体修复技术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方法,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主题在“十一五”期间重点针对城市水体修复技术开展了研究集成和示范应用,突破了44项关键技术,建立了25项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水体修复积累了技术集成方案和工程实践经验。 1城市水体修复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思路 城市水体修复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和环境学的原理,综合运用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的方法,使污染水体得到改善或恢复所采用的技术。其特点是充分发挥现有水环境工程的作用,综合利用流域内的湿地、滩涂、水塘、堤坡及水生生物等自然资源及人工合成材料,对城市水域自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进行强化恢复或提升。 生态修复是相对于生态破坏而言的,生态破坏就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因而生态修复就是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就是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其本质是恢复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系统达到自我维持的状态。修复的目的就是要再现一个自然的、能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使它与它所在的生态景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要将一个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恢复到受损前的水平是一项艰巨、困难和漫长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修复又可定义为使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受损前的水平。就是针对具体受损的生态系统,找出目前环境条件的限制性因素,根据生态工程学原理,对该系统实施种群组建或重建,恢复其原有的生物多样性,使其达到具备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要从生态、社会需求出发,实现

(完整版)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由于过度利用已经日益匮乏了。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出现匮乏,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脆弱。因此,水资源问题已经世界性的问题。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一旦出现了水资源危机,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讲,很容易导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以维系。建立节水型社会,强调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全球水资源现状 (一)水资源短缺 地球上的江、河、湖、海,冰川等等都是水资源,而且储量相当之大.我们为何总强调水资源短缺,强调对水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这里就涉及到了广义的水资源与狭义的水资源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冰川、海水等。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球虽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他们远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时空分布也不均匀。现在工业、农业以及人对水的需求大幅增长,淡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球上水储存量岁相当丰富.但只有2.5%是淡水.大部分淡水以永久性冰雪的形势封存于南极.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很有限,主要是湖泊、河流、土壤湿气和埋藏相对浅的地下水。大部分能够利用的水位于远离人类的地方.使水得利用成为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二)水资源的分配问题 水资源的特点有流动性、有限性、可再生性等等,水资源的众多特点决定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总的来说包括时间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均匀.我国南北方水量差别及雨量季节的差别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的不均匀性。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区.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仍在增加。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