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脱叶剂使用技术要点(9.4)

棉花脱叶剂使用技术要点(9.4)
棉花脱叶剂使用技术要点(9.4)

棉花脱叶剂使用技术要点

我们先了解一下噻苯隆,和乙烯利

噻苯隆又称落叶灵,属杂环芳香族脲类,是一种具有特殊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化合物,用于棉花脱叶和催熟。它通过棉花叶片吸收,影响植物中三种主要植物激素——乙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棉花在茎叶和叶柄间形成自然离层,导致棉花落叶。

噻苯隆的作用机理

棉花对噻苯隆极其敏感,一般在使用后4-12小时,棉花体内产生的乙烯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噻苯隆会抑制植物体内生长素的传导,并且作用于植物体内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胞分裂素。这种特殊的作用机理,没有中断植物的新陈代谢,确保了棉铃正常成熟过程。

喷施噻苯隆后,棉花叶子先失去光泽、变红,部分叶片轻微坏死,最后脱落,这些症状是棉花新陈代谢引起的,与衰老的棉株相似。

使用注意事项

喷施时间

具体喷施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最好喷施药前后3—5天的日最低气温高于12℃,日平均气温高于18℃,尽量避开7天内降温天气。南疆地区在9月15-25日喷施效果显著,北疆地区在9月5日-15日喷施最佳。

打药的机械

对于机械的搅拌一定要做非常好的二次稀释,很多农户说我二次稀释了,我在桶里搅了搅,然后再倒到罐里我也搅了搅,实质上他们搅得时间和方式都是搅不匀的,我们正规的方法是在桶里搅匀了,倒半罐水搅匀了再加整罐水搅匀,最好使用多循环的机械,搅得就非常均匀,打的效果就非常好。

控制泡沫

很多人发现,在乙烯利和80%的或者50%的噻苯隆混兑的时候都会产

生大量泡沫。

倒得时候是有先后顺序的,倒入的先后顺序建议是先半罐水把噻苯隆搅匀了,然后再倒入乙烯利不断地搅,这样就算扑起来的时候药剂的损失也是降到最小化,也就是先第一步搅噻苯隆!

打药罐体内循环泵放在哪儿

实际上很简单,在市面上买个270块钱的潜水泵,接到拖拉机的电瓶上,潜水泵在进水口放下来,出水口拿两个管子往上走,在出水口的管子上用电钻弄大小不同的孔径,先开始小,再越走越大,这样它的循环效果就会很好。

机采棉脱叶剂配药使用方法

噻苯隆是弱碱性,乙烯利是强酸性的,要严格按照二次稀释法配药顺序来配药,配药后及时喷药。

1 配制母液

在配药之前必须将脱叶剂、乙烯利和助剂各自配成母液,配制方法如下:

准备三个不小于15升或同样大小的水桶,桶内各加等量半桶清水,在第一个小桶中加入脱叶剂,第二个小桶中加入乙烯利,第三个小桶中加入助剂。做到边加药边搅拌,加药结束后,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回水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2 成药配制

在喷雾机药箱里先加入一半清水,喷雾机具备四级过滤功能。

加入母液顺序:脱叶剂为瑞脱龙,先加瑞脱龙母液,然后加乙烯利母液,最后加助剂母液。脱叶剂为脱吐隆,助剂为速捷的,先加速捷母液,然后加脱吐隆母液,最后加乙烯利母液。

脱叶剂为脱吐隆,助剂为伴宝的,按瑞脱龙配药顺序。脱叶剂为逸采,先加迈丝母液,再加逸采母液,最后加乙烯利母液。加母液同时启动药箱内搅拌泵,然后药箱进行二次加水和搅拌。严禁加水过满,药箱

顶部必须加盖封闭。不能将已混好的药剂隔夜放置后使用。

两遍喷药

第一遍我们在打噻苯隆加机采之后,第二遍就说我们的离层已经产生了,就是大家把那个叶片轻轻一拉就会有脱落,第二遍进车的时候我们的封行器、轱辘子和弹簧的吊喷,它会对产生离层的棉叶进行第二次的机械触碰。

第二遍的时候你会发现,进行了非常大的机械活动之后,药剂效果一下就能体现出来,而且第二遍药剂在前面打过之后,对下部叶片进行第二次喷药,下部叶片因为通风透光,用药剂均匀喷施,它会落得很快,所以我们一般两遍喷药的结果基本都能达到国家标准。

注意事项:

下午7、8点以后喷施的效果好。

打药后,十二小时遇明显的降雨,需要重打。

棉花脱叶剂50%噻苯隆脱叶试验

棉花脱叶剂50%噻苯隆脱叶试验 随着棉田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机采棉面积的扩大,各种脱叶剂和催熟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化学脱叶催熟是机械采棉的重要环节。也是促使贪青晚熟棉田成熟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探讨和规范脱叶剂的使用。进行此示范试验,为筛选出经济、实惠,适于新疆大面积机采作业的脱叶剂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药剂 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商品名:落叶净),由江苏辉丰农化有限公司提供;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商品名:脱清),由江苏瑞帮农药厂有限公司提供;敌草隆含量180g/L+噻苯隆含量360g/L(商品名:脱吐隆),由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 1.2栽培条件 试验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7团4连,棉花品种为鲁研棉-24。采用超宽膜,两膜6行播种方式,加压滴灌,精量膜上点播,理论密度138750株/hm2,实际保苗密度82500株/hm2。前茬作物棉花,土质为粘土,肥力较好。4月14日播种,生育期滴水9次,共滴水360m3/667m2,共施180个标准肥,化控3次。因棉田在6月22日遭受严重冰雹袭击。灾后棉株所剩蕾、花、铃极少,为增加蕾铃数,加大水肥量,打顶仍按常规进行,7月4日打顶,7月5日结束。 1.3气象条件 试验期间(9月10日-10月10日)平均气温15.9℃,最高平均气温20.9℃,最低平均气温10.8℃。药后24小时内未降雨。整个试验期间阵雨3天,小雨1天。 1.4试验方法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A:落叶净750g/hm2+40%乙烯利1500ml/hm2;处理B:脱清480g/hm2+有机硅(助剂)75ml/hm2+40%乙烯利1200ml/hm2;处理C(药剂对照):脱吐隆180g/hm2+伴宝720ml/hm2+40%Z烯利1200ml/hm2;处理D:清水空白对照。每个处理50(667m2)。每个处理选3个样点,共计12个样点。每个样点选15株,共计180株进行挂牌定点调查。 1.5施药方法 将农药采用二次稀释法对水后,于9月10日用欧豹750型高架机车机力喷雾作业,对棉花茎叶均匀喷药处理,使用药液900L/hm2,以药液湿润叶面和

机采棉促早优质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机采棉促早优质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第五师九十一团1连陈可可 棉花产业是本团的支柱产业,棉花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团的经济命脉。围绕着做大、做强、做优棉花产业,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我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栽培是一项系列工程,涉及到棉花品种、栽培模式、田间管理、残膜回收、化学脱叶催熟、机械采收、棉花加工等诸多环节。结合本团实际情况,在现阶段机采棉技术的推广中,采取因地制宜、重点解决的技术措施,围绕“早”字做文章,稳步提升棉花产量和品质。 1 机采棉适用范围 1.1 品种选择 因本团地属风口地区,结合往年气候情况显示,开春后风多、风大,有效积温偏低。在品种选择时,应在选择适宜机采的优质品种前提下,结合本地区气候情况。要求品种耐寒、抗倒伏、早熟、稳产、吐絮集中、含絮力好、吐絮畅、纤维品质良好,生育期在125d左右,衣分39%以上,绒长28mm以上。目前本连大面积种植新陆早64。 2 播前准备 2.1 整地及各项准备工作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盐碱轻、地势平坦、便宜机采的条

田。使用搂膜机进行起膜,确保当年残膜回收率在80%以上,对于冬灌的条田,灌水一定要均匀一致,不漏灌,不积水。犁地深度要达到要求,翻垈平整,覆盖良好,不拉沟,不漏犁。全层施肥,有机肥30kg/亩、二胺15kg/亩。适墒整地,采用联合整地机复式作业,达到“墒、碎、净、松、平、齐”等标准。化学除草播前使用二甲戊乐灵160-180ml/亩。 3 播种 3.1 种子准备工作 人工精选种子,保证健籽率在98%以上,棉种全部进行药剂处理和包衣。 3.2 适期早播 当膜内5cm地温连续3d稳定在12度以上时开始播种,本团一般在4月19日播种结束。机械精量点播,由于本团特殊原因采用1、2、1的播种模式,覆土厚度1.0-1.5cm,采用窄膜1膜4行或2行(10+60),1膜1管或2管,窄行的机采棉模式配置.实践表明,采用带状播种方式,既能满足棉花高产对空间的需求,又能满足采棉机的采摘要求。 4 配套综合调控技术及管理体制措施 4.1 整个生育期促控结合,以促早熟为主 为防止生育期后期根系快速衰退,生育前期先控后促,以苗发根为主。主要措施:适当推迟滴头水的时间,一般在6月15日左右滴头水。要求在棉花2-3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化调,

噻苯隆棉花脱叶应用技术

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 (Thidiazuron 50% WP) 产品突出的卖点: ●能够促使作物体内产生脱落酸,使叶子、叶柄自然脱落,脱叶彻底,不会因枯叶碎屑污秽棉花,使人工采棉、机采更为方便,使棉花品质更高; ●保护盖顶桃,促进盖顶桃开裂,增产效果明显; ●使用后可使棉花色白、纤维长,棉籽饱满,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 ●套种作物田中使用,可改善套种田通风透光,有利于套种作物正常生长,同时棉杆易拔;棉叶还田还可增加土壤肥力; 一:使用时期和天气: 1:棉花自然吐絮率达 35% ~40%左右时 , 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进行茎叶喷雾 , 能有效促进棉花脱叶,对棉铃吐絮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使霜前花比例有所提高。施药时间不能过早,否则会影响产量。 2:手工采棉:新疆北部8月底-9月初,新疆南部9月上旬使用;亩用本品25-30克整株喷雾。 3:机器采棉:新疆北部8月底-9月上旬,新疆南部9月中旬使用,温度24℃以上30克/亩,温度24℃以下30-40克/亩。选择晴天用药,避开阴雨天用药。 4:施药后的气温变化,用药后日最低温度≥12℃且连续3-5天,有利于本品较好地发挥药效,一定要避开1周之内强降温天气。 5:棉株密度≤1.3万株/亩,成熟度较好,可以用低剂量,否则用高剂量。 6:机械或人工使用亩用水量30-50升,飞机喷施亩用水量6-8升,全田叶面喷雾。 7:至少要在采摘前12天前使用。 二:和乙烯利混用技术: 一般可用40%乙烯利3千克/公顷加50%噻苯隆450克/公顷。对于长势弱甚至有早衰趋势的棉田可用40%乙烯利2.25千克/公顷加50%噻苯隆300克/公顷。 三:影响噻苯隆药效发挥的因素: 1:温度与湿度:高温高湿,棉株新陈代谢,脱叶快;低温干燥,棉株代谢慢,脱叶速度慢,效果差;低于12℃,棉花的生理代谢被抑制,即冷休克,在此温度下脱叶剂就不产生任何生理作用。 2:棉花成熟度:当棉株已自然衰老,结铃均匀一致,营养生长显著减弱时用药,容易脱叶。3:棉花品种:早熟和高产棉花有利于50%噻苯隆药效的发挥。 4:氮素水平:如果棉花到生育后期仍然保持过多的氮,营养生长未停止,棉株生理没有进入成熟期,将增加脱叶难度和产生枯叶的风险;植棉者要计划好用氮量,使生长末期棉田的氮素已基本用完,最好施氮10天后使用脱叶剂。 5:灌溉:灌溉水管理对棉株的健康至关重要。若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缺水,达不到其潜在的产量;但灌溉过多过晚,会影响脱叶的效果。确定好最后一次灌溉时间,既要满足棉铃发育成熟的用水需求,又避免后期土壤含水量偏高带来的棉株贪青晚熟;随着土壤养分的减少,适时停水(用药前10天左右)可减慢营养生长,促进成熟激素合成,有利于棉花脱叶。

机采棉栽培技术

机采棉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了机采棉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喷药脱叶催熟、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采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脱叶催熟 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棉花为绝对优势产业的现状逐渐被果品等各类产业相互依存的现状所代替。拾花劳动力不足、职称管理定额难以提高、经济效益不高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棉花产业的发展。棉花要在各类农产品中站稳脚跟,走规模化、全面机械化的道路势在必行[1]。为了推广棉花机械采摘技术,农一师南口农场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机采棉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1播前准备 机采棉一般要求土地整齐规范、无难耕作的死角,连片耕作面积8 km2以上;整地质量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墒、净。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要求株型紧凑,果柄短,果柄长5~7 cm,果枝始节要高,一般20 cm以上。还要求吐絮期集中,抗倒伏。南疆一般以中早熟品种新陆中36为机采棉主栽品种。由于机采棉株型紧凑,只有保持一定的密度才能高产,因此对种子的发芽率要求很高,要求种子纯度在95%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大于90%,破碎率小于5%。 2播种 为了适合采棉机采摘,机采棉播种行距为66 cm+10 cm模式,播种机为中宽膜2膜12行或3膜18行,平均行距32 cm。穴距10.5 cm,理论株数26.4万株/hm2,收获株数21万~24万株/hm2。要求空穴率低于1%。机采棉为了适合采棉机采摘,要求行距误差不超过2 cm,播行要直,偏差100 m不超过10 cm,并要求播双横头,横头播2个播幅,即4~6张中宽(2 m宽)膜,横头宽8~12 m。 3田间管理 机采棉因为是规模化种植与采摘,在田间管理方面要求棉田整齐一致,无低矮弱苗与碱斑僵苗,株高80 cm左右,果节均匀,不旺长,无疯杈。机采棉化调与手采棉不同,以新陆中36为例,机采棉5月一般不化调,因为要求果枝始节20 cm以上,如果前期化调会降低果枝始节高度,影响棉花后期的采净率。6月是机采棉化调的重要时期,根据品种不同,化调3~5次,果枝节间距离保持5~7 cm为宜,7月打顶结束后分别在打顶后10、15 d重调2次,控制棉花长疯杈和侧枝。由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生产全部采用地膜、滴管带种植方式,在机械采收过程中,操作上稍有疏漏,采棉机就有可能将田间片状残膜和滴管带推起

5种脱叶药剂脱叶效果试验

五种脱叶剂脱叶效果试验 先新良薛丽云 (农二师三十三团尉犁 841505) 摘要:为验证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的效果,本文对5种脱叶药剂进行田间试验,以便掌握脱叶剂产品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筛选出最佳脱叶药剂。 关键词:脱叶剂棉花脱叶催熟 近年来,为了有效缓解“三秋”劳动力紧缺的局面,各地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从而急需筛选出经济实惠且脱叶效果较好的药剂。本试验分别对农二师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的5种脱叶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通过对几种新型脱叶剂在棉花上的试验,以便掌握脱叶剂产品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筛选出最佳脱叶药剂,为今后棉花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处理1:1ower7500ml毫升/666.7 m2+乙烯利80g /666.7 m2;处理2:佰脱隆(噻苯隆80%)25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处理3:脱佳(50%噻苯隆)40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处理4:逸采(50%噻苯隆)40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处理5:当地常规脱吐隆12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处理6:清水对照喷施等量清水。 小区面积33.44m2,3次重复,随机排列,共18个小区。 1.2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择在33团农试站3—9西条田2毛1条,土壤质地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棉花,采用膜下滴灌,滴灌方式1管2行,株行距配置:(66+10)×9.5 cm,

秋耕冬灌。3月26日整地,3月28日播种,7月10日打顶结束,理论密度18468株/666.7 m2。施肥概况:基施油饼100kg/666.7 m2,二胺15 kg/666.7 m2,硫酸钾100g/666.7 m2,中耕追肥:二胺10 kg/666.7 m2,硫酸钾2.5 kg/666.7 m2。全生育期滴施尿素34.5 kg/666.7 m2,磷酸二氢钾 3.25 kg/666.7 m2,2号滴灌肥41.5 kg/666.7 m2,全生育期共滴水17次,每亩滴水460立方米。 1.3参试作物:棉花中棉49 1.4施药方法、时间:喷药时间为9月16日,各处理用水量45kg/666.7 m2 2.调查内容及方法 每个处理中间选一段有代表性棉株20株,定点、定株调查。调查药前,药后10、15、20、25、30天时的棉株叶片总数、青铃数、吐絮数,计算各期脱叶率、吐絮率,待各小区全部吐絮后,在每个试验区植株上、中、下部顺株取吐絮铃50个,测定单铃重、衣分、绒长、籽指等和小区实收计产。 3.结果与分析 表1 各处理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 从上表结果分析,各处理用药后的脱叶效果均较对照明显,其中以处理3、5、4脱叶效果较好,药后30天脱叶率较对照增加17.61%、17.08%、16.15%。 表2 各处理对棉花催熟效果的影响

机采棉栽培技术1

机采棉栽培技术 机械采棉是新疆棉花产业新的发展目标,积极研究和推广机采棉技术是确保昌吉市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棉花收获劳动力紧缺问题,降低棉花劳动强度,节本增效,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昌吉市棉花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战略措施。为此,制定本栽培技术要点: 一棉花品种的选择 品种选择是机采棉的关键。应选择抗枯、黄萎病、抗逆性强、始果枝高18-20厘米、早熟、结铃性强、集中、株型紧凑、吐絮集中、纤维品质好、成熟度好、不卡壳、抗倒伏的高产品种,目前较好的品种为新陆早48号(惠远710)。 二种子处理 要进行机械粒选或人工粒选,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5%,晒种3天后用卫福或五福克等农药拌种。 三选地和整地 1 选择的地块应是面积较大且连片的无埂条田。 2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滴灌地,滴灌地无埂子和毛渠,机械行走采收更为平稳,从而提高采收质量和功效,实现节水、增效、降耗的目的。 3选择的地块必须于入冬前进行土地平整(最好用激光平地机整地),使其达到待播状态。 4土壤处理耙地前,用48%“氟乐灵”或“都尔”地表喷雾,然后进行耙地保墒。 四播种 1 播种方式 采用3膜12行或5膜20行,66+10厘米的行距配制,9.5-10厘米株距,理论株树1.8-1.9万株/亩。播种量5-6千克,选用地膜125厘米宽幅比较合适。 2 播种时间 当5厘米露地土层,温度稳定在8摄氏度或膜内5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在12摄氏度即可播种。昌吉市一般4月15日至25日播种,对于干播湿出滴灌棉田,播完种子3天后滴水出苗。 3 播种质量 播行端直、接茬准确(不超过2厘米)、深浅一致(播深3厘米)下粒均匀,每穴2-3粒,空穴率小于2%,播种到边到头,达到齐苗壮苗。要求出苗率95%以上。 五田间管理 1 辅助出苗 滴水出苗期,及时破除板结,人工辅助放苗,以利抓全苗,力争保苗 1.6万株/亩。 2 早定苗 一般一片真叶,时开始定苗,到2片真叶定苗结束,一穴一株,严禁留双苗。 3 早中耕 棉花出苗现行后,及时中耕1-2次,以提高地温,促苗早发。 4适时早防病虫害,实现棉田无病,无虫,无杂草。

棉花脱叶剂使用技术要点(9.4)

棉花脱叶剂使用技术要点 我们先了解一下噻苯隆,和乙烯利 噻苯隆又称落叶灵,属杂环芳香族脲类,是一种具有特殊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化合物,用于棉花脱叶和催熟。它通过棉花叶片吸收,影响植物中三种主要植物激素——乙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棉花在茎叶和叶柄间形成自然离层,导致棉花落叶。 噻苯隆的作用机理 棉花对噻苯隆极其敏感,一般在使用后4-12小时,棉花体内产生的乙烯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噻苯隆会抑制植物体内生长素的传导,并且作用于植物体内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胞分裂素。这种特殊的作用机理,没有中断植物的新陈代谢,确保了棉铃正常成熟过程。 喷施噻苯隆后,棉花叶子先失去光泽、变红,部分叶片轻微坏死,最后脱落,这些症状是棉花新陈代谢引起的,与衰老的棉株相似。 使用注意事项 喷施时间 具体喷施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最好喷施药前后3—5天的日最低气温高于12℃,日平均气温高于18℃,尽量避开7天内降温天气。南疆地区在9月15-25日喷施效果显著,北疆地区在9月5日-15日喷施最佳。 打药的机械 对于机械的搅拌一定要做非常好的二次稀释,很多农户说我二次稀释了,我在桶里搅了搅,然后再倒到罐里我也搅了搅,实质上他们搅得时间和方式都是搅不匀的,我们正规的方法是在桶里搅匀了,倒半罐水搅匀了再加整罐水搅匀,最好使用多循环的机械,搅得就非常均匀,打的效果就非常好。 控制泡沫 很多人发现,在乙烯利和80%的或者50%的噻苯隆混兑的时候都会产

生大量泡沫。 倒得时候是有先后顺序的,倒入的先后顺序建议是先半罐水把噻苯隆搅匀了,然后再倒入乙烯利不断地搅,这样就算扑起来的时候药剂的损失也是降到最小化,也就是先第一步搅噻苯隆! 打药罐体内循环泵放在哪儿 实际上很简单,在市面上买个270块钱的潜水泵,接到拖拉机的电瓶上,潜水泵在进水口放下来,出水口拿两个管子往上走,在出水口的管子上用电钻弄大小不同的孔径,先开始小,再越走越大,这样它的循环效果就会很好。 机采棉脱叶剂配药使用方法 噻苯隆是弱碱性,乙烯利是强酸性的,要严格按照二次稀释法配药顺序来配药,配药后及时喷药。 1 配制母液 在配药之前必须将脱叶剂、乙烯利和助剂各自配成母液,配制方法如下: 准备三个不小于15升或同样大小的水桶,桶内各加等量半桶清水,在第一个小桶中加入脱叶剂,第二个小桶中加入乙烯利,第三个小桶中加入助剂。做到边加药边搅拌,加药结束后,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回水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2 成药配制 在喷雾机药箱里先加入一半清水,喷雾机具备四级过滤功能。 加入母液顺序:脱叶剂为瑞脱龙,先加瑞脱龙母液,然后加乙烯利母液,最后加助剂母液。脱叶剂为脱吐隆,助剂为速捷的,先加速捷母液,然后加脱吐隆母液,最后加乙烯利母液。 脱叶剂为脱吐隆,助剂为伴宝的,按瑞脱龙配药顺序。脱叶剂为逸采,先加迈丝母液,再加逸采母液,最后加乙烯利母液。加母液同时启动药箱内搅拌泵,然后药箱进行二次加水和搅拌。严禁加水过满,药箱

机采棉采收技术要求与标准

机采棉采收技术要求与标准 一、农业技术及机采质量要求 1、机采棉花种植行距必须是(10+66)cm,株高70--75cm 以上,结铃距地面18cm以上。 2、喷施脱叶剂必须在采收前18--25天进行,(一般是9月10日至20日)每亩地用量脱吐隆12-15ml加伴宝助剂30--50ml,乙烯利80ml,亩工作液40公斤/亩,喷施脱叶剂时气温在12.5度以上进行。 3、适时采收,脱叶率达到90%以上,吐絮率达到95%以上,即可进行采收。 4、合理制定采摘计划,减少因采摘计划不周造成棉花采不干净的现象。要求棉田采净率达94%以上,其中:挂枝率小于或等于0.8%,遗留棉花小于或等于1.5%,挂落棉花小于等于1.7%,含杂率小于等于12%,含水率小于或等于10%。 5、采棉机采摘作业时,因不按技术要求违章操作,造成经济损失有本机组全额负责。 6、早晨11点开始采收,晚上20点出地出地,棉花超水、超杂采摘,含杂率、含水率超标部分不予结算采收费。并负责棉花霉变造成的一切损失。 7、采棉机作业时,严禁人员进入田间清田,采棉机出地后,才能进行清田。 8、对水分大、含杂高影响加工质量的先堆放在农场花场翻

晒验收后可交加工厂。 9、清地花不准和机采花堆放在一起,要分开交花。 二、机采棉田作业前的准备 1、各单位采收前5--7天对所有机采棉田进行检查。 (1)各单位对机采棉行走的道路、桥梁认真检查,确保畅通,特别是穿越道路的电线、光缆线仔细检查,尽量避开行驶,采棉机行走的路面宽度不小于6米。 (2)棉田中的引渠、田埂必须破平整便于采棉机行走。 (3)沟灌棉田应彻底清除捡净田内特杂、残膜等。滴灌棉田的边膜、膜面、滴灌带等在采收前不准揭。膜面破损处应人工进行整理压实,避免在采收时进入棉箱,影响采收质量和棉花的品质。 (4)采收前对地边、地角、农渠边树下,采棉机难以采收到的地方,应进行人工提前采摘,对棉田的横头应人工捡拾出15---18米的宽度,以保证采棉机行走。 2、棉花机采时间预定于10月20日-11月20日,原则上五行机采摘面积为3000亩,六行机采摘面积为4000亩. 坚持五不采原则: (1)需采摘的棉田达不到采棉机作业标准的不采。 (2)路面宽度达不到要求,采棉机无法通过的不采。 (3)棉田内杂草严重,没有彻底清除的不采。 (4)人工采摘过的棉田,不进行采棉机复采。

不同脱叶剂对棉花脱叶、吐絮效果试验示范总结

不同脱叶剂对棉花脱叶、吐絮效果试验示范总结 九十一团二连李振华 一、试验目的 了解三种不同种类脱叶剂在棉花吐絮期促进棉花脱叶及加快棉铃开裂吐絮的效果,选择出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脱叶剂产品,为明年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 (1)、瑞脱龙(8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专用助剂+40%乙烯利(江苏瑞邦农药厂有限公司) (2)、棉海(360克/升噻苯隆+180克/升敌草隆)悬浮剂+专用助剂+40%乙烯利(江苏省激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3)、脱吐隆(360克/升噻苯隆+180克/升敌草隆)悬浮剂+专用助剂+40%乙烯利(德国拜耳) 2、供试品种:H258 3、试验地情况 本试验选在九十一团二连17号地,试验条田情况基本一致,均符合试验要求,肥水条件一般,土壤属沙壤土,品种为H258,4月11日播种,棉花生长均匀一致,棉花长势旺盛,亩收获株数10800株,测产籽棉产量为340.5公斤。 4、施药时间和方法 本试验第一次施药9月8日,第二次施药9月19日。药液配置时,先用少量水将母液稀释均匀,再加入盛有少量水的喷药罐,机力搅拌均匀,喷药机车喷头采用锥型0.4mm喷头,进行机力盖吊双向喷雾,亩用水46方,用药情况见附表1。 5、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各处理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处理1、2、3面积分别为60亩、60亩、40亩。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处 理 药剂名称用量(克+毫升) 1 瑞脱龙(8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专用 助剂+40%乙烯利 第一遍30g+50g/亩乙烯利 第二遍20g+100g/亩乙烯利 2 棉海(360克/升噻苯隆+180克/升敌草 隆)悬浮剂+专用助剂+40%乙烯利 第一遍15ml +50g/亩乙烯利 第二遍15ml +100g/亩乙烯利 3 脱吐隆(360克/升噻苯隆+180克/升敌草 隆)悬浮剂+专用助剂+40%乙烯利 第一遍15ml +50g/亩乙烯利 第二遍15ml +100g/亩乙烯利6、试验期间天气状况 试验期间天气状况:本试验第一次施药于9月8日,当天的平均温度为 27.6℃;第二次施药于9月19日,当天的平均温度为15.5℃,9月上旬平均温度23.2℃,中旬平均温度19.4℃. 7、试验数据调查及脱叶、吐絮情况计算方法: 调查点选择长势均匀一致,具有代表性的植株,每个试验设3个点调查,每点10株(边、中行各5株)棉花,每处理共调查30株,记录叶片总数、青铃数、吐絮铃数。施药前调查基数,以后每隔5天、10天、15天、20天、25天进行调查,分别算出各处理叶片脱叶率及吐絮率。 叶片脱叶率=〔(施药前叶片总数—施药后叶片总数)/施药前叶片总数〕×100 吐絮率=(吐絮铃数/棉铃总数)×100 三、结果与分析 表1 各处理的脱叶剂对棉花脱叶效果比较 项目处理 施药 当天 药后 5天 药后 10天 药后 15天 叶片数 (片) 脱叶率(%) 脱叶率 (%) 脱叶率(%) 瑞脱龙30 9.8 28.5 78.6 棉海26.3 9.6 23.7 76.3

机采棉脱叶与催熟配套技术

机采棉脱叶与催熟配套技术 实施机采棉是促进兵团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准农业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棉花生产向“低成本、高效益、外向型、大规模”发展,增强团场实力,致富职工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机采棉脱叶与催熟技术介绍如下。 1 农艺配套技术 1.1 地块选择 选择条田正规,交通便利,机采条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采收,同时能最大限度延长机械采棉的有效作业时间的地块。 1.2 品种选择 北疆主栽品种新陆早13 号,出苗至吐絮生育期天数121 d,霜前花率92%,播种至枯霜积温3 360 ~3 630 °C,有效天数156 ~ 173 d,在早 熟棉亚区能正常成熟。南疆主栽品种中棉所35 号,出苗至吐絮138 d,霜前花率80%以上,播种至枯霜积温在3 760~ 4 000 °C,有效天数185 ~ 192 d,在早中熟棉亚区叶塔次亚区能正常成熟。棉花吐絮早、吐絮集中,有利于较早进行机采,提高采棉机的工作效率。为选育机采棉品种,兵团各育种单位积极开展育种工作,出现了不少有希望的杂交组合后代。经兵团组织专家调研和技术考评,初步选出:农一师农科所选育的品系20-897,生育期132 d,铃重6.19 g,衣分45.6%,皮棉单产2 427 kg/hm2,2.5%跨距长度31.2 mm,比强度24.96 cN/tex,马克隆值3.9,是一个早熟、丰产,吐絮集中,品质优良的机采棉品系。农七师农科所选育的机采棉品系21285,生育期124 d,果枝较紧凑,果枝节位5 ~ 6 节,叶片中等大小,结铃性强,单铃重5.5 g,衣分44.2%,2.5%跨距长度31.5 mm,纤维整齐度48.9%,比强度24.2 cN/tex,马 克隆值4.4。这些品系的育成为提高机采棉品质提供了条件,同时缓解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纤维长度受损的矛盾。 1.3 株行距配置 新疆机采棉田主要采取了以下3 种种植模式:第1 种是3 膜12 行(60 cm+ 30 cm)× 10 cm 配置方式,理论株数为222 225 株/hm2;第2 种是3 膜12 行(68cm + 8 cm)× 12 cm 的配置方式,理论株数213 959 株 /hm2;第3 种是3 膜12 行(66 cm + 10 cm)× 9.5 cm 的配置方式,理 论株数221 474 株/hm2。其中以66 cm +l0 cm 的配置较为理想,66 cm 的宽行为机械行走带,10 cm 的窄行为播种带,一般交错种植2 行,株距9 ~ 11 cm,理论株数23 万株/hm2 左右。该种植模式与过去60 cm + 30 cm 种植模式在产量上接近,同时又能适应采棉机76 cm 等行距的要求。 2 脱叶催熟技术 2.1 脱叶时间 脱叶效果与温度高低关系密切。总的要求:当气温达到适宜温度时,棉花已基本成熟,不致因脱叶而影响棉花产量、品质。脱叶过早,影响铃重、产量和品质;过晚则影响脱叶效果,失去了喷施脱叶剂的意义。喷施脱叶剂的最佳时间:南疆为9 月中旬;北疆为8 月底9 月初。 2.2 化学脱叶剂类型 脱叶剂根据其脱叶原理一般分为2 类:一类为除草剂类型,喷施后首

脱叶剂用量的基本原则

脱叶剂使用技术 一、脱叶剂用量的基本原则: 正常棉田适量,过旺棉田适量偏多; 早熟品种适量,晚熟品种适量偏多; 喷期早适量,喷期晚适量偏多; 过旺的棉田、超高密度棉田(1.4万株以上/亩),因营养体过大,可适量偏多。 二、脱叶剂使用方法 1、脱叶剂使用时间 棉花成熟度:棉花有明显的衰老症状,棉花下部果枝自然吐絮率在30%以上。 温度:因脱叶剂是接触起作用,特别是生理型的脱叶剂,在棉花使用脱叶剂后,第7-10天开始大面积脱叶,因为棉花本身生理活动的要求,施药后一周内尽量避免有强降温天气出现,日均温度最好不低于12℃。一般在9月上旬为最佳施药期,施药15-20天后可到达机采的要求。 2、脱叶剂使用方法 因脱叶剂是接触起作用,在棉花使用脱叶剂时,药液必须接触棉花叶片。因此,在喷雾时,要求喷雾一定要均匀周到,上下打透,机械喷雾和人工喷雾亩下水量不小于40L,或采取分期分批适量喷施,分期催熟,分期采收。 3、脱叶剂用量

方案一、水40-50L/亩+瑞脱20-25g/亩+40%乙烯利50-70ml/亩; 方案二、水40-50L/亩+脱吐隆9-15ml/亩+伴宝40ml/亩+40%乙烯利50-70ml/亩; 三、注意事项 1、田间杂草 田间杂草过多,不仅会影响棉花的生长发育和棉田通风条件,同时影响喷雾质量,机采时杂草缠绕棉花不利于机采,且杂草汁液中的叶绿素会对棉花造成污染,降低机采棉花的品质。 2、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影响到脱叶剂的脱叶效果。早期由于病虫害造成的棉铃脱落会使得作物通过增加营养生长来补偿, 导致植株体内生长素含量增加, 造成棉株贪青晚熟,增加脱叶的难度。 因此,病虫害防治不到位,不仅会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会影响脱叶剂的脱叶效果,而脱叶不净则会对机采棉花的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3、产品与水接触后的分散性好坏直接决定药效的好坏,在配药时必须进行二次稀释。施药后10h内如遇中到大雨,必须补喷。 4、配药用水尽量避免使用过脏的渠道水。

脱叶剂喷洒时期对棉花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脱叶剂喷洒时期对棉花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日期:

脱叶剂喷洒时期对棉花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农学论文脱叶剂喷洒时期对棉花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赵战胜,邢晓东,张庭军 (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五家渠831300) 摘要:本文探讨2013年“落叶”棉花脱叶剂在棉田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9月1日以前喷洒脱叶剂对棉花上部和中部铃重影响显著;除8月26日外,不同时期喷洒脱叶剂,棉花上部、中部衣分都有所提高;9月1日以前喷洒脱叶剂对棉花上部棉纤维比强度影响较大,但所有处理对中部棉纤维比强度影响不大;最佳喷洒脱叶剂时间应在9月5~15日之间。 关键词:不同时期;脱叶剂;产量性状;品质 脱叶催熟技术是机械采棉的重要技术环节,也是贪青晚熟棉田促早熟的重要技术措施,研究不同时期喷洒脱叶剂对棉花产量性状和内在品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棉田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机采棉面积的扩大,各种脱叶剂和催熟剂在棉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化学脱叶催熟不仅能促使棉铃提早成熟,还能有效地减少机采棉花杂质含量。合理使用催熟剂和脱叶剂,不仅能有效提高棉花霜前花率及皮棉产量,同时也能控制贪青晚熟,解决粮棉争地矛盾[1]。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脱叶剂和催熟剂容易受到气候条件和施药技术的影响,年度间效果差异较大,施药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2013年,六师农科所对“落叶”棉花脱叶剂在棉田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棉田脱叶催熟剂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