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脱叶药剂脱叶效果试验

5种脱叶药剂脱叶效果试验
5种脱叶药剂脱叶效果试验

五种脱叶剂脱叶效果试验

先新良薛丽云

(农二师三十三团尉犁 841505)

摘要:为验证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的效果,本文对5种脱叶药剂进行田间试验,以便掌握脱叶剂产品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筛选出最佳脱叶药剂。

关键词:脱叶剂棉花脱叶催熟

近年来,为了有效缓解“三秋”劳动力紧缺的局面,各地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从而急需筛选出经济实惠且脱叶效果较好的药剂。本试验分别对农二师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的5种脱叶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通过对几种新型脱叶剂在棉花上的试验,以便掌握脱叶剂产品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筛选出最佳脱叶药剂,为今后棉花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处理1:1ower7500ml毫升/666.7 m2+乙烯利80g /666.7 m2;处理2:佰脱隆(噻苯隆80%)25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处理3:脱佳(50%噻苯隆)40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处理4:逸采(50%噻苯隆)40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处理5:当地常规脱吐隆12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处理6:清水对照喷施等量清水。

小区面积33.44m2,3次重复,随机排列,共18个小区。

1.2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择在33团农试站3—9西条田2毛1条,土壤质地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棉花,采用膜下滴灌,滴灌方式1管2行,株行距配置:(66+10)×9.5 cm,

秋耕冬灌。3月26日整地,3月28日播种,7月10日打顶结束,理论密度18468株/666.7 m2。施肥概况:基施油饼100kg/666.7 m2,二胺15 kg/666.7 m2,硫酸钾100g/666.7 m2,中耕追肥:二胺10 kg/666.7 m2,硫酸钾2.5 kg/666.7 m2。全生育期滴施尿素34.5 kg/666.7 m2,磷酸二氢钾 3.25 kg/666.7 m2,2号滴灌肥41.5 kg/666.7 m2,全生育期共滴水17次,每亩滴水460立方米。

1.3参试作物:棉花中棉49

1.4施药方法、时间:喷药时间为9月16日,各处理用水量45kg/666.7 m2

2.调查内容及方法

每个处理中间选一段有代表性棉株20株,定点、定株调查。调查药前,药后10、15、20、25、30天时的棉株叶片总数、青铃数、吐絮数,计算各期脱叶率、吐絮率,待各小区全部吐絮后,在每个试验区植株上、中、下部顺株取吐絮铃50个,测定单铃重、衣分、绒长、籽指等和小区实收计产。

3.结果与分析

表1 各处理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

从上表结果分析,各处理用药后的脱叶效果均较对照明显,其中以处理3、5、4脱叶效果较好,药后30天脱叶率较对照增加17.61%、17.08%、16.15%。

表2 各处理对棉花催熟效果的影响

由上表可以看出,各处理在药后10、15、20、25、30天的吐絮率差异不大,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其中以处理3和处理4催熟效果较好,较对照增加12.46%、11.91%。

表3 脱叶剂对棉花品质影响

由上表分析,由于药剂的催熟作用,单铃重、纤维长度与籽指均有所下降,而对衣分却无影响。

表4 产量分析

从产量分析结果看,各处理产量均低于对照,其中处理3、4产量最低,分别较对照减少9.2%、8.32%。

4.结论

(1)脱叶剂能促进棉花脱叶、催熟,利于机械采收。

(2)脱叶剂的使用对棉花单铃重、纤维长度、籽指有一定的影响。

(3)通过5种脱叶药剂的试验表明:处理3脱佳(50%噻苯隆)40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和处理4逸采(50%噻苯隆)40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脱叶、催熟效果均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棉花脱叶剂50%噻苯隆脱叶试验

棉花脱叶剂50%噻苯隆脱叶试验 随着棉田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机采棉面积的扩大,各种脱叶剂和催熟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化学脱叶催熟是机械采棉的重要环节。也是促使贪青晚熟棉田成熟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探讨和规范脱叶剂的使用。进行此示范试验,为筛选出经济、实惠,适于新疆大面积机采作业的脱叶剂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药剂 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商品名:落叶净),由江苏辉丰农化有限公司提供;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商品名:脱清),由江苏瑞帮农药厂有限公司提供;敌草隆含量180g/L+噻苯隆含量360g/L(商品名:脱吐隆),由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 1.2栽培条件 试验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7团4连,棉花品种为鲁研棉-24。采用超宽膜,两膜6行播种方式,加压滴灌,精量膜上点播,理论密度138750株/hm2,实际保苗密度82500株/hm2。前茬作物棉花,土质为粘土,肥力较好。4月14日播种,生育期滴水9次,共滴水360m3/667m2,共施180个标准肥,化控3次。因棉田在6月22日遭受严重冰雹袭击。灾后棉株所剩蕾、花、铃极少,为增加蕾铃数,加大水肥量,打顶仍按常规进行,7月4日打顶,7月5日结束。 1.3气象条件 试验期间(9月10日-10月10日)平均气温15.9℃,最高平均气温20.9℃,最低平均气温10.8℃。药后24小时内未降雨。整个试验期间阵雨3天,小雨1天。 1.4试验方法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A:落叶净750g/hm2+40%乙烯利1500ml/hm2;处理B:脱清480g/hm2+有机硅(助剂)75ml/hm2+40%乙烯利1200ml/hm2;处理C(药剂对照):脱吐隆180g/hm2+伴宝720ml/hm2+40%Z烯利1200ml/hm2;处理D:清水空白对照。每个处理50(667m2)。每个处理选3个样点,共计12个样点。每个样点选15株,共计180株进行挂牌定点调查。 1.5施药方法 将农药采用二次稀释法对水后,于9月10日用欧豹750型高架机车机力喷雾作业,对棉花茎叶均匀喷药处理,使用药液900L/hm2,以药液湿润叶面和

塑料件喷涂的基础知识

塑料件喷涂的基础知识 一、喷涂特点 空气喷涂是目前油漆涂装施工中采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涂饰工艺。空气喷涂是利用压缩空气的气流,流过喷枪喷嘴孔形成负压,负压使漆料从吸管吸入,经喷嘴喷出,形成漆雾,漆雾喷身到被涂饰零部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漆膜。空气喷涂可以产生均匀的漆,涂层细腻光滑;对于零部件的较隐蔽部件(如缝隙、凹凸),也可均匀地喷涂。此种方法的涂料利用率较低大约在50%~60%左右。 塑料制件喷涂后,可获得如下效果: 1. 可遮盖成型后制件的表面缺陷; 2. 因塑料本身着色比较困难,可利用喷涂获得多种色彩; 3. 使塑料的静电性能得到改善,减少灰尘吸附; 4. 增强了塑料的硬度和耐擦伤性; 5. 提高了塑料的耐候性; 6. 使塑件表面的光泽任意调整; 7. 砂纹漆、绒毛漆等一些特殊漆,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及手感。 另外,塑料成型后表面状态对外观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要求成型后的表面平整光滑,均匀一致,不应有划伤、飞边、毛刺、凹坑、斑点、气泡和明显的熔接线。 二、塑料喷涂工艺流程:退火除油消除静电、除尘喷涂烘干 1. 退火:塑料成型时易形成内应力,涂装后应力集中处易开裂。可采用退火处理或整面处理,消除应力。退火处理是把ABS塑料成型件加热到热变形温度以下,即60℃,保温2h。由于采用此种工艺需要大量的设备投资,因此,可采用整面处理的技术,即配置能够消除塑件内应力的溶液在室温下对塑件表面进行15~20min的处理即可。 2. 除油:塑料件表面常沾有油污、手汗和脱模剂,它会使涂料附着力变差,涂层产生龟裂、起泡和脱落。涂装前应进行除油处理。对塑料件通常用汽油或酒精清洗,然后进行化学除油化学除油后应彻底清洗工件表面残留碱液,并用纯水最后清洗干净,晾干或烘干。 3. 除电及除尘:塑料制品是绝缘体,表面电阻一般在1013Ω左右,易产生静电。带电后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细小灰尘而附着于表面。因静电吸附的灰尘用一般吹气法除去十分困难,采用高压离子化空气流同时除电除尘的效果较好。 4. 喷涂:塑料涂层厚度为15~20μm,通常要喷涂2~3道才能完成。一道喷涂后晾干15min,

噻苯隆棉花脱叶应用技术

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 (Thidiazuron 50% WP) 产品突出的卖点: ●能够促使作物体内产生脱落酸,使叶子、叶柄自然脱落,脱叶彻底,不会因枯叶碎屑污秽棉花,使人工采棉、机采更为方便,使棉花品质更高; ●保护盖顶桃,促进盖顶桃开裂,增产效果明显; ●使用后可使棉花色白、纤维长,棉籽饱满,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 ●套种作物田中使用,可改善套种田通风透光,有利于套种作物正常生长,同时棉杆易拔;棉叶还田还可增加土壤肥力; 一:使用时期和天气: 1:棉花自然吐絮率达 35% ~40%左右时 , 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进行茎叶喷雾 , 能有效促进棉花脱叶,对棉铃吐絮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使霜前花比例有所提高。施药时间不能过早,否则会影响产量。 2:手工采棉:新疆北部8月底-9月初,新疆南部9月上旬使用;亩用本品25-30克整株喷雾。 3:机器采棉:新疆北部8月底-9月上旬,新疆南部9月中旬使用,温度24℃以上30克/亩,温度24℃以下30-40克/亩。选择晴天用药,避开阴雨天用药。 4:施药后的气温变化,用药后日最低温度≥12℃且连续3-5天,有利于本品较好地发挥药效,一定要避开1周之内强降温天气。 5:棉株密度≤1.3万株/亩,成熟度较好,可以用低剂量,否则用高剂量。 6:机械或人工使用亩用水量30-50升,飞机喷施亩用水量6-8升,全田叶面喷雾。 7:至少要在采摘前12天前使用。 二:和乙烯利混用技术: 一般可用40%乙烯利3千克/公顷加50%噻苯隆450克/公顷。对于长势弱甚至有早衰趋势的棉田可用40%乙烯利2.25千克/公顷加50%噻苯隆300克/公顷。 三:影响噻苯隆药效发挥的因素: 1:温度与湿度:高温高湿,棉株新陈代谢,脱叶快;低温干燥,棉株代谢慢,脱叶速度慢,效果差;低于12℃,棉花的生理代谢被抑制,即冷休克,在此温度下脱叶剂就不产生任何生理作用。 2:棉花成熟度:当棉株已自然衰老,结铃均匀一致,营养生长显著减弱时用药,容易脱叶。3:棉花品种:早熟和高产棉花有利于50%噻苯隆药效的发挥。 4:氮素水平:如果棉花到生育后期仍然保持过多的氮,营养生长未停止,棉株生理没有进入成熟期,将增加脱叶难度和产生枯叶的风险;植棉者要计划好用氮量,使生长末期棉田的氮素已基本用完,最好施氮10天后使用脱叶剂。 5:灌溉:灌溉水管理对棉株的健康至关重要。若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缺水,达不到其潜在的产量;但灌溉过多过晚,会影响脱叶的效果。确定好最后一次灌溉时间,既要满足棉铃发育成熟的用水需求,又避免后期土壤含水量偏高带来的棉株贪青晚熟;随着土壤养分的减少,适时停水(用药前10天左右)可减慢营养生长,促进成熟激素合成,有利于棉花脱叶。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 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 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三、实验内容 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再称取朱砂极细粉 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 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 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 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 3、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 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 五、讨论 甘草因含有纤维性物质在粉碎过程中较难成细粉,总有残渣,粉碎好多次,最后还是没把甘草的细度粉碎成标准要求。因而,后面的研磨,总有粗颗粒无法研碎,制出的益元散中也可以明显看出甘草残渣。

、实验目的 掌握药酒、酊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 仪器:粉碎机、药筛(20目,65目或60目)、渗漉筒、铁架台、铁夹、 烧杯(1000ml, 400ml) 2. 药材:蕲蛇(去头)12g,防风3g,当归6g,红花9g,羌活6g,秦艽6g, 香加皮6g,白酒加至1000ml。 三、实验内容 制法:以上七味,蕲蛇粉碎成粗粉,其余防风等六味共研碎成粗粉,与上述粗粉 混合均匀,置烧杯中,加入白酒适量,拌匀,浸润0.5小时,使其充分膨胀,装入底部填有脱脂棉的渗漉桶中,层层轻压,装毕后于药面覆盖滤纸一张,并压小 瓷片数块,加白酒使高出药面1?2cm盖上表面皿,浸渍48小时后,以白酒为溶剂,按渗漉法调节流速每分钟1?3ml渗漉,收集渗漉液900ml,加入蔗糖100g, 搅拌溶解后,过滤,制成1000ml,即得。本品含醇量应为44%?50%。 四、思考题 1、比较药酒、酊剂的异同点? 相同点:药酒与酊剂同为浸出药剂。 不同点:(1)药酒溶剂为蒸馏酒,无一定浓度,制备方法有浸渍法和渗漉法, 常加入糖或蜂蜜作为矫味剂;(2)酊剂的溶剂为不同浓度的乙醇,有浓度规定,制备方法除上述两种还有溶解法和稀释法,一般不用添加矫味剂。 2、浸出药剂中哪些剂型需要测定含醇量? 酊剂和流浸膏剂需测乙醇含量。 五、讨论 蕲蛇在粉碎过程中,蛇皮和蛇刺难以被粉碎,但是其他部分被粉的过细。在 装入渗漉桶中时,由于不小心,导致渗漉桶壁上粘上许多药材,造成实验误差。此外,时间有限,并没有浸渍48个小时,一个多小时后就开始渗漏,因为严格按照要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 1.内呼吸是指() A.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D.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 2.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A.肺的舒缩运动 B.呼吸肌的舒缩 C.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 D.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 3.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B.吸气时膈肌收缩 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4.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 A.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肺泡气二氧化碳的分压B.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约两倍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C.肺泡水汽压约为肺泡二氧化碳分压的1/2 D.肺动脉血氧分压约等于肺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A.吸气末和呼气初 B.呼气初和呼气末 C.呼气末和吸气初 D.呼气末和吸气末 6.胸膜腔内的压力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跨肺压 C.大气压-肺回缩力 D.大气压+肺回缩力 7.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B.胸膜腔密闭 C.呼气肌收缩 D.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8.呼气末胸膜腔内压() A.高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 C.低于吸气末胸内压值 D.高于吸气末胸内压值 9.肺的弹性回缩力见于() A.吸气初

B.吸气末 C.呼气初 D.以上都存在 10.肺泡表明活性物质() A.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B.使肺顺应性增加 C.由肺泡Ⅰ型细胞所分泌 D.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 11.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肺的顺应性增加() A.气道阻力增加 B.气道阻力减小 C.肺弹性阻力增加 D.肺弹性阻力减小 12.下列关于使呼吸道管径变小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呼气 B.胸内压升高 C.呼吸道周围压力下降 D.迷走神经兴奋 13.肺总容量等于() A.潮气量+肺活量 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胶粘剂基本知识

一,胶粘剂的分类 二,1、按基体材料分:合成胶粘剂热固性树脂胶粘剂:环氧树脂胶,酚醛树脂胶,聚氨酯胶,氨基树脂胶,不饱和聚酯胶,有机硅树脂胶,杂环聚合物胶 三,热塑性树脂胶粘剂:丙烯酸酯胶,聚醋酸乙酯胶,聚乙烯醇胶 四,橡胶胶粘剂: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聚硫橡胶,硅橡胶,丁苯橡胶 五,特种胶粘剂:热熔胶,密封胶,压敏胶,导电胶等 六,无机胶粘剂:磷酸盐胶粘剂,硅酸盐胶粘剂 七,天然胶粘剂:植物胶:淀粉胶、糊精胶、阿拉伯树胶和松香胶 八,动物胶:虫胶和皮骨胶 九,矿物胶:沥青胶、地蜡胶和硫磺胶 十,2、按应用分:结构胶、非结构胶和特种胶,其中,结构胶要求受力部件的胶接头承受应力和被粘物相当或接近。 十一, 十二,二,胶粘剂的组成 十三, 1 、胶粘剂:又称粘合剂、接着剂,将经过表面处理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胶粘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并且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化学性质。例如,环氧树脂、磷酸一氧化铜、白乳胶等。 十四,2、固体材料(基料):决定胶接头的主要物理化学力学性能。例如,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等。 十五,3、固化剂: 十六,a) 固化:液体的胶粘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变成固体的过程。物理方法有溶解挥发、乳液凝聚、熔融体冷却;化学方法使胶粘剂聚合成高分子物质。十七,b) 固化剂:固化过程所使用的化学物质。 十八,4、固化促进剂:能促进固化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的化学物质,又称催化剂。 十九,5、增韧剂:能提高胶粘剂固化物的韧性,主要是酯类和弹性化合物。二十,6、填料:能提高接头的力学强度。 二十一,7、其它辅助材料:着色剂、溶剂(稀释剂)、防老剂和偶联剂等。二十二, 二十三,三,胶粘剂的选择 二十四,1、选择胶粘剂的原则 二十五,(1)考虑胶接材料的种类性质大小和硬度; 二十六,(2)考虑胶接材料的形状结构和工艺条件; 二十七,(3)、考虑胶接部位承受的负荷和形式(拉力、剪切力、剥离力等);二十八,(4)考虑材料的特殊要求如导电导热耐高温和耐低温。 二十九,2、胶接材料的性质 三十,(1)金属:金属表面的氧化膜经表面处理后,容易胶接;由于胶粘剂

黑龙江大学2011级药剂学实验思考题及处方分析

药剂学实验二思考题 1、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几种?实验室常用哪种方法?优点是什么?鱼肝油乳剂制备属于哪 类制备方法? 解: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干胶法、湿胶法和机械法。实验室常用干胶法和湿胶法。优点是适宜小剂量制备。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鱼肝油乳剂属于干胶法。 2、为什么制备乳剂是经常要将阿拉伯胶和西黄蓍胶合用?为什么含有阿拉伯胶的乳剂不 宜作外用制剂? 解:阿拉伯胶单独使用往往会使形成的乳剂分层,所以常与西黄蓍胶等合用,有利于乳剂的稳定。因为阿拉伯胶黏度较大,附着在皮肤上会形成一层膜而导致不适感,所以不宜作外用制剂。 3、石灰搽剂的制备类型及形成乳剂的类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解:石油搽剂的制备类型是新生皂法,形成乳剂的类型是油包水型乳剂。原因是氢氧化钙与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等反应生成钙肥皂,由于是二价皂,所以形成的是油包水乳剂。 4、测定植物油乳化时所需HLB值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解:对于评价和选择恰当适合的乳化剂和稳定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以指导生产实践。 5、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解: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1.乳化剂的性质 2.乳化剂的用量3.分散相的浓度4.分散介质的黏度5.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6.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7.其他微生物的污染等 6、有哪些方法可判断乳剂类型? 解:稀释法和染色法。 药剂学实验一思考题 1、通过本实验总结制备比较稳定的混悬型液体药剂所需条件及可采取的措施。 解:1.尽量减少微粒半径,将药物粉碎得愈细愈好。2.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减少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 2、分析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解:炉甘石(主药)氧化锌(主药)甘油(润湿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助悬剂)三氯化铝(絮凝剂)吐温-80(稳定剂,形成电性保护膜)枸橼酸钠(反絮凝剂)水(溶媒) 药剂学实验六思考题 1、乙酰水杨酸片处方中为何要加入酒石酸? 解:因为乙酰水杨酸遇湿热不稳定,湿法制粒可加入酒石酸,以防乙酰水杨酸水解。 2、湿法制粒历史悠久,为什么至今还在应用? 解:湿法制成的颗粒经过表面润湿,具有颗粒质量好,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型性好等优点,故虽历史悠久仍在应用。 3、制备中药浸膏片与制备化学药片有什么不同? 解:一般中药的剂量比较大,所以中药片的大小比化学药片大。中药通常容易吸潮,压片时会粘冲,所以加的辅料中需要增加一些改善流动性的辅料。中药由于成片后不容易崩解,所以辅料还有增加崩解剂。中药外观不好看,或味苦,需要包衣。主要是成分上不一样,中药片剂多是复方,成分复杂,不像一般化学药品成分明确且单一。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片剂质量的主要因素? 解:影响片剂质量的主要因素:1、原材料特性的符合性2、药用赋形剂的使用比例,辅料的不一致性3、不合理的配方关系 4、不合理的混合工艺,制粒工艺5、压片时使用的模具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细胞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正反馈负反馈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主动转运阈强度阈电位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局部兴奋极化去极化超极化 复极化兴奋-收缩耦联(不)完全强直收缩 二、问答题 1、试述细胞膜转运物质的主要形式。 2、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 3、试述骨骼肌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4、试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答案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对机体各部的功能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生物活性物质、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通常将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乳酸、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及代谢产物经过局部体液扩散所发挥的作用,称为局部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而是组织、细

胞本身的生理特性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 单纯扩散:细胞内外液中的脂溶性的溶质分子,不耗能、顺浓度差直接跨膜转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脂溶性物质 易化扩散:体内有些物质虽不溶于脂质或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直接跨膜转运,但它们在胞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也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扩散,这种转运形式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 阀强度:也称阀值,即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阀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膜上的钠通道突然大量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阀电位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下)存在于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胞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可扩布性的电位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局部兴奋:当胞膜受到较弱刺激时,受刺激局部胞膜的少量钠离子通

5种脱叶药剂脱叶效果试验

五种脱叶剂脱叶效果试验 先新良薛丽云 (农二师三十三团尉犁 841505) 摘要:为验证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的效果,本文对5种脱叶药剂进行田间试验,以便掌握脱叶剂产品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筛选出最佳脱叶药剂。 关键词:脱叶剂棉花脱叶催熟 近年来,为了有效缓解“三秋”劳动力紧缺的局面,各地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从而急需筛选出经济实惠且脱叶效果较好的药剂。本试验分别对农二师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的5种脱叶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通过对几种新型脱叶剂在棉花上的试验,以便掌握脱叶剂产品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筛选出最佳脱叶药剂,为今后棉花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处理1:1ower7500ml毫升/666.7 m2+乙烯利80g /666.7 m2;处理2:佰脱隆(噻苯隆80%)25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处理3:脱佳(50%噻苯隆)40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处理4:逸采(50%噻苯隆)40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处理5:当地常规脱吐隆12g/666.7 m2+乙烯利80g/666.7 m2;处理6:清水对照喷施等量清水。 小区面积33.44m2,3次重复,随机排列,共18个小区。 1.2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择在33团农试站3—9西条田2毛1条,土壤质地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棉花,采用膜下滴灌,滴灌方式1管2行,株行距配置:(66+10)×9.5 cm,

秋耕冬灌。3月26日整地,3月28日播种,7月10日打顶结束,理论密度18468株/666.7 m2。施肥概况:基施油饼100kg/666.7 m2,二胺15 kg/666.7 m2,硫酸钾100g/666.7 m2,中耕追肥:二胺10 kg/666.7 m2,硫酸钾2.5 kg/666.7 m2。全生育期滴施尿素34.5 kg/666.7 m2,磷酸二氢钾 3.25 kg/666.7 m2,2号滴灌肥41.5 kg/666.7 m2,全生育期共滴水17次,每亩滴水460立方米。 1.3参试作物:棉花中棉49 1.4施药方法、时间:喷药时间为9月16日,各处理用水量45kg/666.7 m2 2.调查内容及方法 每个处理中间选一段有代表性棉株20株,定点、定株调查。调查药前,药后10、15、20、25、30天时的棉株叶片总数、青铃数、吐絮数,计算各期脱叶率、吐絮率,待各小区全部吐絮后,在每个试验区植株上、中、下部顺株取吐絮铃50个,测定单铃重、衣分、绒长、籽指等和小区实收计产。 3.结果与分析 表1 各处理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 从上表结果分析,各处理用药后的脱叶效果均较对照明显,其中以处理3、5、4脱叶效果较好,药后30天脱叶率较对照增加17.61%、17.08%、16.15%。 表2 各处理对棉花催熟效果的影响

塑料基础知识

塑料基础知识 1、常用塑料术语 (1)塑料: 塑料是以高聚物为主要成分,并在加工为成品的某阶段可流动成型的材料(2)高聚物: 高聚物是由相对分子质量高的聚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合成树脂: 合成树脂是人工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呈现固态、半固态、假固态、有时是以液态的有机物质。具有软化或熔融范围,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破裂时常呈贝壳状。广而言之,是指作为塑料基材的任何聚合物。 (4)塑料合金: 塑料合金是很好相容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紧密混合物,该混合物比纯聚合物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5)热塑性: 热塑性是在塑料整个特征温度范围内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且在软化状态采用模塑、挤出或二次成型通过流动反复模塑为制品的性能。 (6)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是具体热塑性的塑料。 (7)增强塑料: 增强塑料是组分中含有高强度纤维,使某些力学性能比原来树脂有较大提高的塑料。 (8)均聚物:

均聚物是由一种单体生成的聚合物。 (9)共聚物: 共聚物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单体生成的聚合物。 (10)添加剂: 添加剂是加入聚合物中的改进和改变一种或几种性能任何少量添加的物质。(11)改性剂: 添加剂是加入聚合物中的改进和改变一种或几种性能任何用量较大的物质。(12)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是一种塑料经过加热变成熔融流体后,采用注塑、模塑、吹塑、挤出、层压、压延、发泡等多种加工方法,使熔融流体在设定形状的模具内成型加工,即可制成各种多样形态的,在常温下保持一定形状的而又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或材料。 二、塑料分类 塑料一般分类两大类: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通用塑料有五大类品种: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ABS。 1、聚乙烯(PE) 聚乙烯是塑料工业中产量最高的品种。聚乙烯是不透明或半透明、质轻的结晶性塑料,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感的侵蚀,但不耐热。聚乙烯适宜采用注塑、吹塑、挤塑等方法加工。 LDPE密度为0.918kg/m3~0.922 kg/m3 HDPE密度为0.940 kg/m3以上 用途:汽车挡泥板护板、保险杠边板、暖风管等。

棉花脱叶剂使用技术要点(9.4)

棉花脱叶剂使用技术要点 我们先了解一下噻苯隆,和乙烯利 噻苯隆又称落叶灵,属杂环芳香族脲类,是一种具有特殊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化合物,用于棉花脱叶和催熟。它通过棉花叶片吸收,影响植物中三种主要植物激素——乙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棉花在茎叶和叶柄间形成自然离层,导致棉花落叶。 噻苯隆的作用机理 棉花对噻苯隆极其敏感,一般在使用后4-12小时,棉花体内产生的乙烯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噻苯隆会抑制植物体内生长素的传导,并且作用于植物体内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胞分裂素。这种特殊的作用机理,没有中断植物的新陈代谢,确保了棉铃正常成熟过程。 喷施噻苯隆后,棉花叶子先失去光泽、变红,部分叶片轻微坏死,最后脱落,这些症状是棉花新陈代谢引起的,与衰老的棉株相似。 使用注意事项 喷施时间 具体喷施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最好喷施药前后3—5天的日最低气温高于12℃,日平均气温高于18℃,尽量避开7天内降温天气。南疆地区在9月15-25日喷施效果显著,北疆地区在9月5日-15日喷施最佳。 打药的机械 对于机械的搅拌一定要做非常好的二次稀释,很多农户说我二次稀释了,我在桶里搅了搅,然后再倒到罐里我也搅了搅,实质上他们搅得时间和方式都是搅不匀的,我们正规的方法是在桶里搅匀了,倒半罐水搅匀了再加整罐水搅匀,最好使用多循环的机械,搅得就非常均匀,打的效果就非常好。 控制泡沫 很多人发现,在乙烯利和80%的或者50%的噻苯隆混兑的时候都会产

生大量泡沫。 倒得时候是有先后顺序的,倒入的先后顺序建议是先半罐水把噻苯隆搅匀了,然后再倒入乙烯利不断地搅,这样就算扑起来的时候药剂的损失也是降到最小化,也就是先第一步搅噻苯隆! 打药罐体内循环泵放在哪儿 实际上很简单,在市面上买个270块钱的潜水泵,接到拖拉机的电瓶上,潜水泵在进水口放下来,出水口拿两个管子往上走,在出水口的管子上用电钻弄大小不同的孔径,先开始小,再越走越大,这样它的循环效果就会很好。 机采棉脱叶剂配药使用方法 噻苯隆是弱碱性,乙烯利是强酸性的,要严格按照二次稀释法配药顺序来配药,配药后及时喷药。 1 配制母液 在配药之前必须将脱叶剂、乙烯利和助剂各自配成母液,配制方法如下: 准备三个不小于15升或同样大小的水桶,桶内各加等量半桶清水,在第一个小桶中加入脱叶剂,第二个小桶中加入乙烯利,第三个小桶中加入助剂。做到边加药边搅拌,加药结束后,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回水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2 成药配制 在喷雾机药箱里先加入一半清水,喷雾机具备四级过滤功能。 加入母液顺序:脱叶剂为瑞脱龙,先加瑞脱龙母液,然后加乙烯利母液,最后加助剂母液。脱叶剂为脱吐隆,助剂为速捷的,先加速捷母液,然后加脱吐隆母液,最后加乙烯利母液。 脱叶剂为脱吐隆,助剂为伴宝的,按瑞脱龙配药顺序。脱叶剂为逸采,先加迈丝母液,再加逸采母液,最后加乙烯利母液。加母液同时启动药箱内搅拌泵,然后药箱进行二次加水和搅拌。严禁加水过满,药箱

生理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6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 1、分析肌肉发生收缩总和的条件与机制。 条件: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内。 机制:若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绝对不应期内,则不会有动作电位产生,所以不会产生二次收缩的任何反应,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的相对不应期内,会产生一次较弱的二次兴奋,致使终池释放较多的Ca+从而产生一次较强的肌肉收缩。 2、分析讨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的条件与机制。 当一串刺激作用于肌肉时,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的舒张期内,则会使肌肉再一次收缩后,还未完全舒张就发生另一次收缩,此谓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次刺激(如果频率足够高时,也可能是后几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内,则前后的刺激产生的收缩发生融合,使得肌肉的收缩力显著增大并持续表现为收缩状态,从而产生强直收缩。 3、何为临界融合刺激频率? 指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与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的分界频率。 4、本实验表明骨骼肌的那些生理特性?试说明其生理意义? 答:当骨骼肌在收到足够靠近的刺激时会发生收缩的融合。若为一串刺激,如果频率足够高则会发生强直收缩。 当肌肉发生强直收缩时,肌肉的收缩力度会显著增加,而且能在不破坏肌肉生理功能的前提下持续一段时间。这就为机体的持续运动,以及持续发力并保持一种用力姿态提供了实现的前提。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记录与观察 1、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图形为什么不是“全或无”的? 一条神经干中有无数条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的直径和长度不同,膜特性也不完全一样,故兴奋性不同、阈值各异,而本实验记录到的双相动作电位是神经干中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复合表现。故神经干没有确定的阈值。因此,神经干动作电位不会有“全或无”的特征。 2、你测量出来的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为什么与细胞内记录的不一样。 同一题,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是许多条神经纤维的复合电位表现,因此与单个细胞内记录的不同。 3、神经干的动作电位为什么是双相的?在两个引导电极之间损伤标本后,为什么动作电位 变为单相?单相(上相)的动作电位形状与双相(有下相)有何不同?为什么? 因为动作电位是由两电极的电位差计算出的。当去极化的电位传到第一个电极时,显示电位差是正的,当传导第二个电极时,第一个电极处电位回复,二者相减就变为负的。故动作电位是双相。损伤标本后动作电位传不到第二电极,故只显示正相动作电位。 单相动作电位的区间较双相动作电位得上相部分要短,因为在两电极之间动作电位就已经停止。 4、神经干的动作电位的上、下图形的幅值和波宽为什么不对称? 在剥离蟾蜍的坐骨神经时,某些神经被切断导致神经干的直径不等,传导动作电位的神经的数目在不断改变,所以造成其幅值和波宽的不对称。 5、如果将神经干标本的末梢端置于刺激电极一侧,从中枢端引导动作电位,图形将发生什 么样的变化?为什么? 图形的幅度会变小但是相位不会发生变化,因为神经的末梢端神经纤维数较中枢端少,而且在两个神经元相接的地方只能单相传导兴奋,故若在末梢端刺激在中枢端引导幅值

塑料基础知识大全

塑料知识 塑料注塑成型故障排除?不良现象的原因及处理办法?1.充填不足2.溢料3.气孔4.波纹 5.银条纹6.表面晕喑7.融合线8.气泡9.黑条纹及烧痕10.龟裂11.离模溢料 12.弯曲13.脱模不良14.直浇口的脱模不良15.材料的叠边不良?不良现象及其原因处理办法?1、充填不足 [1]i)要使用成形能力大的成形机。ii)使用成形多数个成品的模具时, 要关闭内腔。 [2]i)扩展流道或浇口。ii)放快射出速度。iii)增强射出压力。 [3] 喷头温度低 i)喷射空气,以排出冷却的材料。ii)升高材料的温度。iii)改用大型喷头。 [4]i)升高材料的温度。ii)增强射出压力。iii)添加 外部润滑。 [5] i)设置冷余料洼坑。ii)升高材料的温度。 [6]i)升高模具温度。ii)放快射出速度。iii)增强射出压力。 [7]i)加快射出速度。ii)升高材料的温度。 [8] 材料的供给量过少 i)如属螺桨式装置,增加增塑量;而采用柱塞方式时,则增加从料 斗落下的数量。ii)减少外部润滑,改进螺桨的加工条件。 [9] i)放慢射出速度。ii)将填充不良的位置改为镶件结构或在模具上加设排气 槽。iii)改变胶口的位置iiii)改变成形品的厚度。 2、溢料 [1 i)加强锁模力。ii)降低射出压力。iii)改用大型成形机。 [2] i)确实调整好连杆。i)补修导推杆或导钉梢的部位ii)修正模具安装板。 增加支撑柱。iii)使用轨距联杆的强度足够的成机i)确实做好模具面的贴合。 [3]i)除去杂物 [4]i)使用大型成形机。 [5]i)降低材料的温度。ii)放慢射出速度。 [6]i)调整好供给量。 [7]i)降低射出压力。ii)降低材料的温度 3气孔 在材料为充分干燥时,是挥发物或空气所致;大多时候发生在产品胶厚的位置,实际是材料

药剂学实验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考试试卷 思考题 1.乳剂的制备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①乳化剂的性质;②乳化剂的用量,一般应控制在0.5%~10%;③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宜在50%左右;④分散介质的黏度;⑤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一般认为适宜的乳化温度为50~70℃;⑥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⑦微生物的污染等。 2、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何种类型乳剂? 乳剂(也称乳浊液)是指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经乳化而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分散的液滴称为分散相、内相或不连续相,直径一般在0.1~100μm;包在液滴外面的另一液相称为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乳剂分为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常采用稀释法和染色镜检法鉴别; 由于乳剂中液滴具有很大的分散度,总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很高,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此,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必需加入乳化剂,并在一定机械力作用下制备乳剂。 乳化剂的作用机理是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并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防止液滴合并。 3、分析液体石蜡乳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液体石蜡60g 油相,调节稠度 尼泊金乙酯1g 防腐剂 蒸馏水 4、干胶法和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 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但两法初乳中油、水、胶三者均应有一定比例,即:若用植物油,其比例为4:2:1,若用挥发油其比例为2:2:1,液状石蜡比例为3:2:1。 2.注射剂的制备 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 原料药材质量的优劣、提取工艺的选择、配伍不当、配药环境、溶液PH的改变、辅料的质量与配伍情况、灌封的工作状况、灭菌条件的影响、安瓿的质量和前处理、其它影响因素。 2、影响Vc注射液质量的因素是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C缺乏而致的各种坏血病。维生素C注射液在生产中因配制工艺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常出现药液外观发黄,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3、制备Vc注射液时为什么要通入二氧化碳?不同可以吗? 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维生素C还原性很强的 4、Vc注射液时为什么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查颜色?目的是什么?

机采棉脱叶与催熟配套技术

机采棉脱叶与催熟配套技术 实施机采棉是促进兵团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准农业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棉花生产向“低成本、高效益、外向型、大规模”发展,增强团场实力,致富职工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机采棉脱叶与催熟技术介绍如下。 1 农艺配套技术 1.1 地块选择 选择条田正规,交通便利,机采条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采收,同时能最大限度延长机械采棉的有效作业时间的地块。 1.2 品种选择 北疆主栽品种新陆早13 号,出苗至吐絮生育期天数121 d,霜前花率92%,播种至枯霜积温3 360 ~3 630 °C,有效天数156 ~ 173 d,在早 熟棉亚区能正常成熟。南疆主栽品种中棉所35 号,出苗至吐絮138 d,霜前花率80%以上,播种至枯霜积温在3 760~ 4 000 °C,有效天数185 ~ 192 d,在早中熟棉亚区叶塔次亚区能正常成熟。棉花吐絮早、吐絮集中,有利于较早进行机采,提高采棉机的工作效率。为选育机采棉品种,兵团各育种单位积极开展育种工作,出现了不少有希望的杂交组合后代。经兵团组织专家调研和技术考评,初步选出:农一师农科所选育的品系20-897,生育期132 d,铃重6.19 g,衣分45.6%,皮棉单产2 427 kg/hm2,2.5%跨距长度31.2 mm,比强度24.96 cN/tex,马克隆值3.9,是一个早熟、丰产,吐絮集中,品质优良的机采棉品系。农七师农科所选育的机采棉品系21285,生育期124 d,果枝较紧凑,果枝节位5 ~ 6 节,叶片中等大小,结铃性强,单铃重5.5 g,衣分44.2%,2.5%跨距长度31.5 mm,纤维整齐度48.9%,比强度24.2 cN/tex,马 克隆值4.4。这些品系的育成为提高机采棉品质提供了条件,同时缓解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纤维长度受损的矛盾。 1.3 株行距配置 新疆机采棉田主要采取了以下3 种种植模式:第1 种是3 膜12 行(60 cm+ 30 cm)× 10 cm 配置方式,理论株数为222 225 株/hm2;第2 种是3 膜12 行(68cm + 8 cm)× 12 cm 的配置方式,理论株数213 959 株 /hm2;第3 种是3 膜12 行(66 cm + 10 cm)× 9.5 cm 的配置方式,理 论株数221 474 株/hm2。其中以66 cm +l0 cm 的配置较为理想,66 cm 的宽行为机械行走带,10 cm 的窄行为播种带,一般交错种植2 行,株距9 ~ 11 cm,理论株数23 万株/hm2 左右。该种植模式与过去60 cm + 30 cm 种植模式在产量上接近,同时又能适应采棉机76 cm 等行距的要求。 2 脱叶催熟技术 2.1 脱叶时间 脱叶效果与温度高低关系密切。总的要求:当气温达到适宜温度时,棉花已基本成熟,不致因脱叶而影响棉花产量、品质。脱叶过早,影响铃重、产量和品质;过晚则影响脱叶效果,失去了喷施脱叶剂的意义。喷施脱叶剂的最佳时间:南疆为9 月中旬;北疆为8 月底9 月初。 2.2 化学脱叶剂类型 脱叶剂根据其脱叶原理一般分为2 类:一类为除草剂类型,喷施后首

【免费下载】 药剂学实验指导思考题答案

实验1、混悬剂的制备 1、混悬剂的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混悬剂的稳定性问题主要是物理稳定性,它主要与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微粒的荷电与水化、絮凝与反絮凝、结晶微粒的长大、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等这些因素有关。 2、将樟脑醑加到水中时,注意观察所发生 的现象,分析原因,讨论如何使产品微粒更细小? 答:将樟脑醑加到水中时,会有白色晶体析出,这是因为樟脑易溶于乙醇而难溶于水所致。操作时应急剧搅拌,以免樟脑因溶剂改变而析出大颗粒。可以用“加液研磨法”和“水飞法”使产品微粒更细小。 3、混悬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药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应稳定,在使用或贮存期间含量应符合要求;混悬剂中微粒大小根据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粒子的沉降速度应很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混悬剂应有一定的粘度要求;外用混悬剂应容易涂布。 4、亲水性药物与疏水性药物在制备混悬液 时有什么不同? 答:亲水性药物:一般应先将药物粉碎到一定的细度,再加处方中的液体适量,研磨到适宜的分散度,最后加入处方中的剩余液体至全量;而疏水性药物不易被水润湿,必须先加一定量的润湿剂与药物研匀后再加液体研磨混匀。 实验2、乳剂的制备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有:乳化剂的性质;乳化剂的用量,一般控制在0.5%~10%;分散相的浓度,一般控制在50%左右;分散介质的黏度;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微生物的污染等。 2、如何判断乳剂的类型,鱼肝油乳、液状石蜡乳及石灰搽剂各属于什么类型? 答:可用染色镜检法和稀释法判断,镜检法:将液状石蜡乳和石灰搽剂分别涂在载玻片上,用苏丹红溶液(油溶性染料)和亚甲蓝溶液(水溶性染料)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判断乳剂所属类型(苏 丹红均匀分散者为W/O型乳剂,亚甲蓝均 匀分散者为O/W型乳剂)。稀释法:取试管 2支,分别加入液状石蜡乳和石灰搽剂各一滴,再加入蒸馏水约5ml,振摇,翻转数次,观察混合情况,并判断乳剂所属类型(能 与水均匀混合者为O/W型乳剂,反之则为 W/O型乳剂)。鱼肝油乳和液状石蜡乳均属 于O/W型乳剂。而石灰搽剂属于W/O型乳剂。 2、分析鱼肝油乳或液状石蜡乳处方中各组 分的作用? 答:鱼肝油、液状石蜡是主药;阿拉伯胶 是乳化剂;西黄蓍胶是辅助乳化剂;糖精 钠是矫味剂;尼泊金乙酯是防腐剂;蒸馏 水是溶剂;挥发杏仁油是芳香剂。 实验3、注射剂的制备 1、维生素C注射液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 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 答:将NaHCO3加入维生素C溶液中时速度 要慢,以防止产生大量气泡使溶液溢出, 同时要不断搅拌,以防局部碱性过强造成 维生素C破坏。维生素C容易氧化,致使 含量下降,颜色变黄,金属离子可加速这 一反应过程,同时P H值对其稳定性影响也 较大,在处方中加入抗氧剂,通入CO2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同时加入NaHCO3控制这 些因素对维生素C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在 制备过程中还应避免与金属用具接触。 2、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水系统、输液容器、胶塞与涤纶薄膜、净化系统与灌封、管道系统、原辅料、澄 明度检查装量和检查人员的视觉能力、判 断能力等其他因素都会影响大输液的澄明度。 3、如何保证葡萄糖输液热源与色泽合格?答:配制前注意原辅料的质量、浓配、加热、加酸、加注射剂用碳吸附以及包装用 输液瓶、橡皮塞、涤纶薄膜的处理等,都 是消除注射液中小白点,提高澄明度、除 去热源、霉菌等的有效措施;过滤除碳, 要防止漏碳;制备中要严防污染;灭菌温 度超过120℃,时间超过30min时溶液变黄,故应注意灭菌温度和时间;PH值要控制好。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使用安全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使用安全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用于农业生产发展。而这些科技成果无疑给我们农业的生产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不过,科技往往是把双纫剑,合理安全使用,会让我们的生产发展省时省力高效益,不合理不科学的使用,必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反面作用,不仅会使我们的生产受益甚微,更重要的是,它也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所以,懂得植物生长调节剂,懂得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尤为重要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存在于植物体内天然合成的,叫植物激素,另一类则是通过人工合成的从外部施入植物体内,叫植物生长调节剂。 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和多胺,矮壮素,防落素,植物生长抑止剂和促进剂等,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前6大类。 下面我们就先对这主要应用的六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功能了解一下。 赤霉素,赤霉素是在研究水稻恶苗病的过程中发现的。水稻恶苗病是由赤霉菌寄生而引起的,最常见的症状是稻苗徒长,病苗比健苗可以高出1/3。经过研究得知, 促进稻苗徒长的物质是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赤霉素突出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水稻恶苗病病株的茎秆徒长,就是赤霉素对茎秆伸长起了促进作用的结果。赤霉素对于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的伸长有特别明显的效果。例如,一些矮生性植物(矮生玉米、矮生豌豆等),它们的株高比一般的株高要矮得多,如果用赤霉素处理这些植物,它们的株高可以与一般的株 高相同。用赤霉素处理芹菜,可以使食用的叶柄增加长度。赤霉素还有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的作用。例如,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里不能萌发,原因是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要有一定的休眠期,在度过休眠期以后,才能够萌发。如果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则能解除它的休眠,提早用来播种。赤霉素对于种子,也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