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摘要】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是阿来等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毫无疑问,这是民族作家文化身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是生命意识的觉醒。阿来的小说创作既坚持不懈地把艺术触角深入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茫茫的历史迷雾中寻找民族文化的踪迹;又在不断地寻找中为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和重构探寻着超越之路。

【关键词】阿来小说文化身份认同超越

阿来,当代著名的藏族作家,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尘埃落定》,1988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引起了评论界对阿来文学创作更多的关注。阿来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其小说创作成果,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的最高成就,阿来也成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作品的评论,往往绕不开对“民族文学”这一范畴的解读和阐释。那么什么事民族文学那?“从广义上来说,作为生命个体的创作,所有的文学,都是民族文学,都是由具有独特文化身份的生命个体创作的。每一个作家,都是以一定的文化身份进行创作的,也必然地要进行他所选择的文化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一部作品,在作家进行创作的时候,就自然的获得了某种文化意义,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换句话说,任何作家的创作,都是民族文学的创作,任何作品,都是民族文学的作品。”[1]但在中国以汉族为绝对主体、各民族共存的多民族背景下,民族文学又有了特别的意义,一般指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文学,即少数民族文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作家是少数民族,二是作品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反映了民族生活。阿来的小说创作具有以上鲜明的特点。他从本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通过文学话语,来建构自我作为藏民族个体的文化观。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并没有陷入“民粹主义”偏执的狭隘视角。在对汉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比较中,使作者对自我的民族身份和本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

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是阿来等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毫无疑问,这是民

族作家文化身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是生命意识的觉醒。阿来的小说创作既坚持不懈地把艺术触角深入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茫茫的历史迷雾中寻找民族文化的踪迹;又在不断地寻找中为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和重构探寻着超越之路。

阿来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是不断嬗变的。阿来在《穿行于异质文化之间》一文中指出,“我是一个藏族人”,作为一个“跨族别”、“跨文化”体验者,虽然“在两种语言之间流浪”,但始终依靠着母族文化,在回归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原乡。藏民族的思维方式与汉语嫁接后的语言形式,形成了一个多语言混合的叙述方式,在这种新的“第三语言的空间”,在叙述中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发散式的语言系统,为阿来的文学表达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阿来的早期作品所表现的文化身份呈现为单向度,即确认“自我”(藏文化),拒斥“他者”(非藏文化)。它通常将小说背景至于清净明朗而相对封闭的藏区高原,故事情节简单。因此,“阿来早期作品更多的是对古老的藏族文明的认同。然而随着写作的深入,阿来逐渐意识到他日益陷入族际边缘人的尴尬处境:在藏地他被认为是汉人,在汉地又被认为是藏人,始终无法找到灵魂的归属,与此他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认同危机。这种复杂的感情在作品中主要体现为对民族文化深层次的迷恋、对族群文化心理的细致剖析以及作为文化弃儿的焦虑”。[3]此后阿来逐渐开始走出自我封闭的怪圈,将困惑的目光投向“他者”,其作品塑造的人物不再是单纯的藏族血统,而是更多地赋予双重文化身份。《空山》着力表现一个村庄的秘史,不再是单一民族的故事,也不是田园牧歌式的传奇,而是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在阿来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核心主题,就是对藏民族文化之“根”的深切关注,其实也就是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关注,也是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自觉地、深刻地体认。阿来对自己民族那份深沉的爱和作为被边缘的藏区——嘉绒人的那份对文化身份的焦虑始终萦绕在他的小说中。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阿来对民族文化之“根”的寻找主要落实在对本民族民间文化的现代书写和重塑上。阿来深刻的意识到,文化的“根”对少数民族来说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与兄弟民族的文化交融过程中追溯本民族的伤痛史,从而在伤痛中进行反思,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对族群文化的神话起源的关注是阿来创作中非常明显的特点,通过对神话传说的借用和改写,阿来在精神上与嘉绒祖先取得了联盟,沟通了当代社会与民族历史。嘉绒藏区作为多元文化交融的一个典型,可以代表藏区今天发展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的剧烈冲击,建立在农业社会之上的传统价值观和社会关系遭到破坏。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理性意识的作家,阿来内心的那份焦虑更为集中、猛烈。因此,通过他的小说,他写出了美好的农耕文明时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正被工业文明

带来的现代观念一步步吞噬、变异。阿来所采用的方法不是简单地回归到传统,而是要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因此他毫不犹豫的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的渊源之地——充满神话色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在民间文化的海洋里,阿来试图寻找一种能够为民族的当代发展提供积极意义的精神启迪,从而在强化本民族社群与个体对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同时,激活传统文化中潜藏的那些具有历史穿透力的因素。

阿来既是一个不断回望历史的艺术追求者,同时也是一位有着自觉地超越意识的作家。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艺术视角固定在民族传统文化的肌体上沉迷不移,而是始终以一种阔大视野在多元文化的共存共生中寻求民族文化的嬗变与提升。在这种文化理念的指引下,阿来的创作表现出了颇具力度的批判意识和清醒的超越意识。在阿来的文学视野里,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延续的“根”,没有了它,一个民族就会失去存在的根据,因此,追溯民族文化的根源是一个民族确立自身存在的根据。但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一种被过滤的单一存在,鉴于此,在追溯传统文化根源时,必须持有足够的批判意识,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发展中获得新的力量,从而继续向前拓进。在《格萨尔王传》种,作者对这种批判意识展开了充分的实践。“格萨尔王”是在藏族地区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他已经内化为藏族文化心理的一种文化“本能”,被“历史化”为一种本真的存在,从而取代了历史的真实。于是藏族文化中出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不断地给“格萨尔王”增添想象的成分,不断地神化与“格萨尔王”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比如说关于它的说唱,使其越来越神秘化,从民间滑向了天界。作为一种艺术产品,这样的艺术处理毫不为过,但在历史研究中把它也神化,则是缺乏理性精神和现代超越意识的表现。阿来显然意识到了这种弊病,对于神话题材的在创作,他采取了一种世俗化的路径。“格萨尔王”就是一个传说而已,说唱者也不过是凡夫俗子。显而易见,阿来对这个原本严肃的话题进行了降格处理,他追求的是一种贴近生活现实的文学叙事,尽管他选取的题材充满了神圣的文化内涵。如果说这也是一种文化态度,那其中包含的文化批判意识确实是很有力度的。

与批判意识相伴随的是阿来的超越意识。在谈到《尘埃落定》的创作时阿来表示:“我在一篇文章里谈过,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种比较笼统的说法,我是一直不以为然的。从老派一些的文学方式出发,这种提法容易倡导一种外在的风俗化的写法。外表上具有一些现代感的,又很容易找到一些甚至一堆文化符号……所以,我并不认为《尘埃落定》只体现了我们藏民族或那片特别的地理状况的外在景观。当然,在这样一个层面上,读者有权猎获一些奇异的东西,特别的东西,都市生活里永远都不可能真正体味的东西”。[2]看得出,追求一种具有人类存在普遍意义的艺术境界,是阿来创作所渴求的目标。作者清醒地认识到藏族是具有浓厚宗教信仰的民族,“格萨尔王”故事在后来的发展中受到宗教因素的巨大影响。作者在《格萨尔王传》的写作中,

很注重对宗教情感的艺术处理,强调“淡化宗教色彩,甚至还有些反宗教的意味。在对格萨尔这一中心人物的刻画中,突出了其人性的一面,并借鉴其他民族对史诗英雄的塑造手法。这样,在内容和形式上,阿来实现了对自我文化身份的批判性反思与超越。

参考资料

[1]余达忠.身份认同与文化想象——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建构[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8(5)

[2]冉云飞、阿来.通往可能之路——与藏族作家阿来谈话录[N].新华网.2008

[3]胡志明、秦世琼.族群记忆与文化多样性书写——阿来小说的人类学分析[J].

江淮论坛.2010(6)

译者的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以《红高粱家族》为例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李白对庞德和他的作品的影响 2 从中美家庭差异看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3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4 浅析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 5 从英汉颜色词的内涵看其翻译 6 基本数字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与翻译 7 伊莉莎白和凯瑟琳不同性格及命运的分析 8 广告英语标题翻译的修辞特点 9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0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11 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 12 论中美广告中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差异 13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看美国对中国意识观念的转变 14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5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 16 The Analysis of Dick’s Deterioration in Tender Is the Night 17 苔丝悲剧的原因 18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19 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基督式人物塑造 20 How to Mak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Class Activities Actively 21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22 Superstition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 23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24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25 浅析海尔看中国名牌战略实施现状及关键因素 26 论新闻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27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28 探究哈利波特的英雄成长之路 29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及其风险回避 30 基于语料库的中英色彩词文化差异研究 31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32 加工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词汇学习 33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 3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olf Images Between Wolf Totem and The Call of the Wild 35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研究蔑视女性的词汇表达法 36 试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美国梦 3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8 《呼啸山庄》和《暮色》系列的对比研究:《呼啸山庄》再次热销引发的思考 39 英语非作格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属性研究 40 浅析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同性恋倾向 41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42 试论达尔文主义对《远离尘嚣》创作的影响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摘要】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是阿来等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毫无疑问,这是民族作家文化身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是生命意识的觉醒。阿来的小说创作既坚持不懈地把艺术触角深入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茫茫的历史迷雾中寻找民族文化的踪迹;又在不断地寻找中为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和重构探寻着超越之路。 【关键词】阿来小说文化身份认同超越 阿来,当代著名的藏族作家,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尘埃落定》,1988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引起了评论界对阿来文学创作更多的关注。阿来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其小说创作成果,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的最高成就,阿来也成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作品的评论,往往绕不开对“民族文学”这一范畴的解读和阐释。那么什么事民族文学那?“从广义上来说,作为生命个体的创作,所有的文学,都是民族文学,都是由具有独特文化身份的生命个体创作的。每一个作家,都是以一定的文化身份进行创作的,也必然地要进行他所选择的文化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一部作品,在作家进行创作的时候,就自然的获得了某种文化意义,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换句话说,任何作家的创作,都是民族文学的创作,任何作品,都是民族文学的作品。”[1]但在中国以汉族为绝对主体、各民族共存的多民族背景下,民族文学又有了特别的意义,一般指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文学,即少数民族文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作家是少数民族,二是作品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反映了民族生活。阿来的小说创作具有以上鲜明的特点。他从本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通过文学话语,来建构自我作为藏民族个体的文化观。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并没有陷入“民粹主义”偏执的狭隘视角。在对汉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比较中,使作者对自我的民族身份和本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 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是阿来等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毫无疑问,这是民

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 为例-汉语言文学 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宋华 摘要:“文化身份”是一个抽象概念,是各种特性、特征的集合。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身份。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时,一方会力图“塑造”另一方的文化,于是译者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向导和文化身份特征的决定者。从《红楼梦》英译本中,我们发现译者一方面不得不认同异族文化;另一方面,他的民族记忆却时时与其新的文化体验发生冲突,进而达到某种程度的交融:这正是译者对原著的文化身份既认同又建构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文化身份认同与重构译者《红楼梦》英译本 一、引言 “文化身份”是个抽象概念,是各种特性、特征的集合。每个民族的成员之间因语言认同而感到亲切。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形象,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等等,这些形象构成民族的精神世界,赋予了群体成员同样的文化身份。正是由于各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语言各异,精神世界、外在表现形式、生活方式迥异,所以各民族必有不同的文化身份。[1]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时,一方会竭力“塑造”另一方的文化,译者在这个过程中举足轻重。 按照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文学被看作是“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作为读者去理解作者及其作品,又要作为阐释者和传达者,通过语言转换,让原作脱胎换骨,在另一种语

言里获得新生。[2]这就意味着译者对其行为的文化导向负有责任,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向导、文化身份特征的决定者。译者本人的文化身份及价值取向,决定了他对源语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他一方面不得不认同异域民族的文化,同时,隐藏在他的意识或无意识深处的民族文化记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与之发生冲突,进而达到某种程度的交融。这就是译者对原著的文化身份既认同又建构的过程。《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迄今有两种影响较大的英译本:一是杨宪益夫妇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二是霍克斯和闵福德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研究发现,由于译者的民族性、民族情感和文化背景不同,译者必然受到不同的审美心理和文化取向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特殊的主客体对应方式,导致了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认同与重构的一系列形态,使得原作在新的解读和诠释中获得了特殊的文化审美价值和意义。 二、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 作为文化传播的向导,译者首先发现了与本土艺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艺术内容和形式﹑文化观念和审美诉求。译者面向的是本土的各种文化群体,怀着更为开放的姿态和视野,为了拓展本民族的审美视野,丰富本民族的审美趣味,获得新的灵感和艺术启迪,译者会有意识地接受更多的异质文化信息,吸纳有益的多元文化的营养。这时,译者不强求译作必须符合本土主流的利益和价值观,而力求保持源语的真实风貌,较为客观地展现出异域的文化身份。这种翻译,虽然对本国本土占主流地位的文化身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却会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价值观念。在《红楼梦》英译本中,就能找到这种文化认同的痕迹。(一)保持原汁原味 (1)……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第五十三回)

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以中国、日本、韩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

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以中国、日本、韩 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 从现代的人性观说,以鬼怪片为代表的非性类型电影,在用超越现实的术想象映照现实人性缺陷一方面上有着显著优点。对此,胡克归结得好:“果没有非现实电影类型的开拓,至还会造成几方面的不足。首先是对人性的理解会造成偏差,难以分展示人性恶的方面。其难以表现人的深层欲望,反化因素也就缺少更的表现机会。再有就是在术形式方面难以更大地冲破视禁忌,造成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精神上和艺术上多地获得解放。”②在目前国内电影创中,这三方面都是匮乏的。确地说,由于鬼神文化与现文明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传鬼神因广泛的崇拜基础而备较为完整的文化识体系,到了今天只能龟缩在藏污纳垢的民间,这在当程度上致使鬼神型电影的发挥空间日益狭窄;以判迷信弘扬文明为己任的启蒙潮彻底解构了鬼神的精神意义,同也导致传统文化的面目日模糊。这种情形在当下大的鬼神片中比比皆是。 一、中国鬼怪的尴尬:何处是家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陆鬼怪类型片是缺席的。中原因在于,鬼怪文化中国现代社会中难以获存在的合法性。即便在目前的受情境中,唯物论仍成了鬼怪电影的创作障碍。鬼在失去了传统文化所造就精神家园后,只能是一种处告白的尴尬;国鬼怪片摇摆于诸多型,在凶杀、吸毒、枪战、情等等类型元素中,鬼怪总是退居席,仅是刺激感官的视听元素而与深层次的文化统无关。如上所说,鬼怪类型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在当社会中分崩离析的鬼怪文化已经失了精神崇拜

的意义。从五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中国统文化,尤其是被之封建迷信的鬼神文化遭受了多次击。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播撒了主与科学,在知识分子群体广驱除了作为文化存的鬼神阴影,从知识产生与传播的层面上截断了鬼神文化承扩散的可能;那么文化大革命极端粗暴的非理形式则在观念形态画上一条巨大的伤痕,严重亵渎具有精神崇拜意味的鬼神文化,而影响到当下社会的集体心理。当们每每赞美高扬西式的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或者沉痛控诉给民族来巨大灾难的文化大命,往往疏漏了标志民身份的文化传统被迫散落民间角落的事实。而很快,鬼怪们寄身的民间这文化空间又遭致商业文化的吞蚕食。伴随着90年代市场济迅猛兴起,西方快餐式的大文化进一步争夺瓜分文市场,这导致本已独木难的民间文化空间雪上加霜,毋讳言,同质化的全球想象严重威胁传统鬼怪本已日渐迫的存身之地。 在这种情况,大陆鬼怪类型片呈现的文症候是复杂的。国内怪类型片处于幼稚不熟状态,这不能简单归因于电审查的体制问题。年出现的如《闪灵猛》、《凶宅幽灵》、《七夜、《午夜惊魂》等鬼片在恐怖气氛、血腥场面的营造,并不逊色于亚洲他国家的鬼怪片,但是难以叙述一具备文化意义的鬼故事,就不得不令人深思。鬼怪类型片作一种文化工业产品,所对标准化的观众群在性别意识、知识结构、道德念等等,与鬼神文化所寄身民间俗众已较大的区别。与热传统鬼怪的香港恐怖片比,大陆的鬼怪片显然有所不。专门研究恐怖片的阿甘曾这说:“我是一个神秘主义者,相信不可以科学解释的,但我不喜欢缺乏根据的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作者:贾虹生 国家认同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首先应体现在国家认同上。当今世界仍然是以国家为实体组成的,现实中没有人生活在国家之外,不管你是身在祖国,还是侨居他乡。我们13亿之众的中国人,99%以上就只能生活在祖先留下的这片国土上。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国家,既是社会统治的机器,也是世界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载体和基本形态。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国古代先贤两千多年前概括的这一点,至今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那么,各国人民的福祉必然和他的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也没有根本改变。国家利益至上仍是现今世界必然的行事逻辑,爱国主义也就成为各国人民的行为准则,家国情怀自然就被纳入到人们的道德标准和根本利益范围。这一串的关系绝不是道德说教,而是影响每一个人的活生生的现实课题。 笔者曾经两次去过美国,令我颇感震撼的不是那里的先进发达,而是两件小事。一次是代表团参加一个大型活动,成千上万人聚集在广场,生性自由活泼的美国人,看似无拘无束地嬉笑打闹。但当三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护卫着星条旗正步走入广场时,人们立刻安静下来,右手按在左胸前,表情庄严地注目他们的国旗,偌大广场只听见三名战士的脚步声。可畏的是并没有人提醒,大家都是自觉的。另一次是在饭馆吃饭,当电视里响起“星条旗高高飘扬”的国歌声时,所有正在用餐的美国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表情严肃地按住心口,直到国歌声结束。我当时就想,美国人的爱国情怀,绝不输于任何国家,美国人的国家认同感与美国的强大有着必然关系。 国家认同,离不开对国家基本状况和发展道路的认同。我们的国家,是从一盘散沙、外强瓜分、军阀割据、战火频仍的状况下重新站立起来的。无论说它是“睡着的狮子”,还是说它“东亚的病夫”,都是任人宰割、欺辱的对象。除了掠夺你的资源财富,没人关心你的人民疾苦,国民也变得越来越愚昧和麻木,就像鲁迅先生无情鞭挞的那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一个种群对自身文化的回归或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该环境文化的一种心理确认。美国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是主调,有色人种的文化处于附属的地位,两种文化在相互排斥和不平等中相互融合,黑人文化在寻找自身定位时茫然困惑,同时随着黑人的地位的提高及奥巴马的当选,寻根追源已成为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黑人文化身份认同困境 一、困惑与困境 美国黑人文化的根源来自于非洲,非洲文化因素在美国并非是原来意义上的非洲文化,它借助美国黑人的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经过种种变化,成为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社会的主要旋律的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种族是人类天生的统治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主张废奴的杰斐逊也是个种族主义者,他主张解放后,将其迁移到不致造成血统混杂的地方去,希望在非洲建立一个国家,将美国国内所在的黑人全部转移到该地。这种主见完全把黑人塑造成不开化和愚昧的状态。在黑人民权运动胜利后,黑人对自身的文化完全处于一种丢失与困惑的状态,他们的文化定位是什么——那被时间和空间已经疏远的非洲文化对他们还有无意义,在探寻自己文化根源的时候,出现彷徨与困惑,他们认为:只有接受了白人的文化,他们才能被美国社会所接受,才能改善自己的不平等待遇,也才能改变‘他们与生俱有的黑人性。’ 由于历史一代一代为种族主义所渲染,黑人文化的弱势地位加强,黑人在不知不觉中将白人的审美标准内化。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便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下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表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造成的自我身份迷失和对主流文化的盲目追求。

整个19世纪黑人对非洲文化是感到困惑的,一方面,有部分黑人希望靠重建非洲故土来建设民族性,另一方面,有少部分黑人希望摒弃非洲传统文化,将黑人文化看成是低劣的,认为应该向白人学习。黑人权利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盲从,他们摒弃了黑人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盲目的追求自己的文化优秀的一面,对于那种被殖民的文化给予拒绝,黑人在彷徨中寻找自己的文化领地,也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本位。 二、复归与融合 随着黑人政治力量的觉醒,文化相对主义的深入,许多黑人开始正视自己的文化,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包容文化因素有所扩大,这有利于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20世纪初,许多黑人团体明确了自己的非洲文化。 马库斯加维是一位具有牙买加黑人血统的美国人,他提倡黑人的民族主义,哪里有黑人自己的政府?哪里有黑人自己的国王?哪里有黑人的总统、国家、大使、陆军及其重要人物?我找不到他们,我宣布‘我将帮你们建造这一切。’世界黑人进步协会,其机关报《黑人世界》周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黑人报纸。领导人加维宣传黑人祖先的光荣历史,提出“回到非洲去”的纲领。他认识到在西半球文明化的过程中,黑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通过使美国黑人加入协会来激发黑人的自豪感,但是纲领缺少可以行动的可能,在经济危机后,黑人没有基本的生存保证,何来精神追求。黑人普遍赞成杜波依斯的观点,他是一位出身于黑人家庭的学者,著有《黑人的重建》、《世界与非洲》等书,他是泛非运动的创始人,他以精辟的言论说明了黑人和非洲文化对美国和世界的贡献,认为有色人种应和白人共同承担义务,同那些为民主而战的白人同胞和盟国肩并肩得紧紧团结起来。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精选文档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 和建构 摘 要: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理论强调文化身份只有放在 多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民族文化杂交中以及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 史中才能够很好地被定位。 而李安导演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华裔 导演,其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通过镜头带来中西文化的视 觉冲突。本文选取三部曲中的《推手》来深入探讨影片中人物的 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建构过程。 1、 综述 自从二十世纪 50 年代埃里克森最早开始对身份这个主题的 研究以来,对身份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文献基 础。不过大部分文献都是关注于个人身份和种族身份。 然而随着 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大批移民浪潮的涌起, 多元文化的碰撞下移 民群体处在两者或者多种文化的边缘地带, 英国著名学者乔治拉 伦指出, 只要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存在冲突和不对称, 不管是以 何种形式进行交往, 文化身份的问题就会出现。 因此在移民研究 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后殖民理论视 角下的“关于文化身份研究”成了一个重要理论命题。 不变的文化身份, 而总是在时刻被塑造着, 处于一种重新被定位 和建构的未完成状态。 文化身份的认同核心在于的文化价值观念 的认同, 并需要与异质文化的比照中才能清晰地现出。 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共同文化习俗,共 后殖民理论持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身份观, 不存在一种一成 然而一个

同行为模式等在某一个阶段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身份很难在短时间内分裂和重构。同时也并不意味着认同接受文化( receiving culture )的文化价值和行为模式就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heritage culture )。就拿美国亚裔群体来说, 在文化身份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下四个过程:1)寻求认可; 这个时期的华裔移民在美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不管是美国文化还是亚洲文化都不能定义华裔的身份问题。2)为传统文化的辩 护; 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认识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多地意识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3)同化和“臣属”,这个时期的华裔已经已经 完全“西化”,这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更多的声音。3)后同化时 代。当下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中重拾传统文化。 2、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 随着跨文化交往的加强,中西文化冲突也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关注于中西文化差异和冲突。二十世纪80 年代以来,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汤亭亭以及任碧莲等都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相继提到了中西文化冲突中美籍华人的困惑以及尴尬处境。而在华裔导演李安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在探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诠释了华裔群体对于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建的思考。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与文化身份认同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与文化身份认同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世界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紧密交织,相互碰撞,带来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与此同时,跨文化交际又不可避免地带来异文化的对抗和冲突。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仅仅学会对方的语言并不能完全保证交际畅通无阻。这种由文化冲突带来的焦虑和不适应主要发生在长期旅居国外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身上。他们长期浸润在与本国迥异的行为规范中,更需要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文化身份,以求在陌生环境中寻得正确且舒适的生活状态,如何运用别人可以接受的语言建立有效的身份认同,是关系到交际效果的重要问题。 一、文化身份的概念引入 参考邢福义在《文化语言学》中对广义文化的定义,我们认为,“文化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生活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如Hamers and Blanc认为:复杂的文化结构经过整合进入个体,并与个体人格相结合,继而构成个体的文化身份。偏重于强调文化身份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动态机制。Kramsch认为文化身份是在特定文化系统中社会认定或自我认同中建立起来的,侧重强调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文化归属的自我认同以及外部认同。综合几种定义,我们认为文化身份是某一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成员身份即文化归属的认同感,包括自我认同和外部认同。 每个个体从出生起就开始被赋以各种文化身份特征,宏观层面上包括国家、种族、民族身份;微观层面上包括地域、性别、年龄、信仰、学历、职业等。通过群体成员的言语行为、所思所想表现出来,向外部群体表征该群体的独特性。人们拥有多种社会身份决定了文化身份具有多重性,即使是处于同一宏观身份群体的个体,也因归属若干不同的次文化群体而彼此区分开来。 二、语言与文化身份 不同的文化群体以其独特的特征与其他群体区分,表明成员的文化身份。身份建构有多种途径,其中语言是体现文化身份最重要的标志。Kramsch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与该群体的文化身份有一种天然的联系。”通过不同的语法、词汇、口音和言语模式,以及各种形式的语码转换,说话者表明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也被自己或他人确认为该言语社团的成员。比如人们往往会把与自己有类似人种特征、使用相同语言的人认定为同一国家或民族的人,由此获得亲切感和归属感。广泛存在的老乡会也是为了满足成员间相互的文化认同而存在的。恰当的语言有助于建立起有效的身份认同。反之,不当的语言将导致身份认同的混乱,在跨文化交际中甚至影响国家、民族的形象 语言影响身份的建立,反之,身份也会制约着交际者的语言运用。语言的选择呈现出差异,其深层次原因就是文化身份的差异。不同国家、民族的人常使用

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1. 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 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为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做出了杰出贡献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新闻传媒日益瞩目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步提高。 未来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影响力、话语权,正取决于中国今天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那么今天的中国文化在外国人眼中是什么样貌,在外国人的口中又作何评价呢? 印度学者谭中教授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化是一种特殊而巧妙的融合中外的文化。” 中国以文化立于世界,通过文化展现了在世界的独特存在。没有文化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和本质特征的

体现。“中国文化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过程中十分独特。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以其历史的积淀、优秀的文化传统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发挥惊人的文化影响力。”美国尼德兰环球娱乐公司总裁尼德兰说。 埃及作家黑托尼认为,人类文明的发源从两大文明开始,一是包括法老文明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内的地中海文明;另一个则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的亚洲文明。尽管人们知道中华文明的存在,但由于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差异,中国文化并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人们对其内涵的了解仍不深刻。 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丽教授对中国文化颇为精通,她详细列举了古代中国文明在工程、医药、科技数学、军事、交通和音乐等方面的伟大贡献,感慨中国造纸、印刷、水转翻车、浑天仪与地震仪、独轮车等等中国古代发明为欧洲农业、工业革命提供了灵感。“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这些特点在当今世界犹自散发着独特的人文光辉。”意大利威尼斯佛斯卡利大学蒂其亚娜教授对中国文化蕴含的特有价值有着独到的认识,她认为中国人从古代就会依据文化而不是战争准则生活并治理自己的国家,“这是他们的智慧之处”。 中国文化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在东亚形成以汉字和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化圈,成为东方文明的核心体系。日本学者认

全球化传播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摘要】民族文化身份(National Identity)――一段共享的历史记忆蒂克霍夫在他关于民族文化身份研究的书(《Modern Roots: Studies of National Identity》)中对民族文化身份(national identity)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他提到民族文化身份是一个与国家需求相符合的一个信息和知识的储备系统,他们共享一定的社会衡量标准,价值取向,文化发源和同质化思维1。刘莉在她的论文《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建构》中也提到:“Identity具有‘身份’和‘认同’两种基本含义:当它被译为‘身份’时,它侧重的是个体对‘我(我们)是谁’的外在标识的回答;当被译作‘认同’时,指的是个体追寻、确认自己文化身份的心理追寻过程,回答的是‘我们何以、如何成为我们’的内在心理归属问题”2。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就我国为例,中华民族塑造出的是“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等等民族身份与形象来定义中国子民。而日本的“大和民族”,德国二战时自封的“优等日耳曼民族”等等定义也在国际上广为人知。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提供给我们的是不同年龄、性别、地域、文化层次、收入阶层中相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背景和传承与心理认同。根据著名民族学家安德斯的解释,民族可以被看作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具体可以表现在共同的民族发展历史,民族英雄以及神话、寓言、传说,民族精神的宣扬,甚至民族图腾、宗教信仰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这样一个意识的存在,不仅仅给人们带来种族、人群以及国籍的归属感,更加从精神层面上起到了进一步巩固国家的团结稳定的作用。“国家认同是人最集中的整治性存在”2。共享同一民族文化身份的社会成员们也共同分享着相似的国家荣辱观,分担着相同的社会责任感,和背负着同样的历史使命感。这些源起于相同的national identity 的种种都像一根无形的纽带,捆绑着这个社会团体中的所有成员。这是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种族都无法磨灭的属于人类最原始也最本真的“归属感”和“意识形态”的所在。 一、全球化传播(Glob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一个无可抗争的实事 新媒体的出现无疑是web2.0时代全球化传播发展的最重要里程碑之一。全球化传播的出现不仅仅对传媒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所带来的颠覆性的改变更加进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信仰,渗透到乃至人们的饮食,喜好,口头禅,生活方式等等。以我国为例,目前中国的年轻一代们喜欢吃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听国外的音乐,追美剧英剧看好莱坞大片;随着国内外交流增多,留学生人数不等突破新高,甚至许多人选择工作或定居海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兴的传媒手段让人们可以打破曾经传统媒体的“时间”、“地点”、“空间”的传播局限,从而获取到国外甚至地球另一端的许多新闻消息以及娱乐节目等;许多人开始使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以及美国的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地球村”的局势首先在互联网的阵地上发动总攻,并且毫无悬念的打了一场异常漂亮的胜仗。换言之,全球化文化传播风靡的同时,与之俱来的带来民族文化身份的破碎化、认同的危机化,都无疑给民族团结与稳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与挑战。 二、全球化与民族身份之战 传播学界许多学者认为,无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或者时代背景下,identity是人们不能缺失的人类属性之一。我们生活在一个每个人都需要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世界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也是一个全球化(globalization)以一种无法阻挡的高速节奏飞快发展的时代。乃至于对我们居住的星球,我们也亲切的称呼他为“地球村”。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感(identity)教会我们区分人群,种族,肤色,国籍,甚至扩大到知识,文化,习俗,信仰,饮食以及民族精神等等领域3。它建立于共同一个种族共享的民族历史记

中国文化精神“ 一、二、三”--当下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构铸之橼桷

中国文化精神"一、二、三" !当下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构铸之橼桷 !! 龙宝新1容中逵2 (1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西安710062;2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摘要:何谓中国文化精神?对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笔者依据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三维,结合自 身所学所思,对前贤的论述进行了梳理与归类,进一步明确了"天人合一"、"为人由二"、"省己求三"的中 国文化基本精神,希冀此论能在这个被全球化吞噬的"众神狂欢"时代,为国人带来一丝迷失后的文化身 份认同。 关键词:中国文化精神;天人合一;为人由二;省己求三 中图分类号:(20)文献标识码:* 在国族经济实力日强、国际地位日显、国人生活日佳的当下,人们对中国文化精神这一问题的探讨似乎又开始沸腾起来。虽然不同人对此的看法有些出入,但无论其具体措词如何,其字里行间所表露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此处笔者所要做的工作便是,结合自己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所学、所察、所悟,根据相应维度将这些早已被先人述说的精神进行一定的梳理与归类,然后将其纳入到相应的"名分"之下,为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重新展示出类似本迪尼克特·安德森所言的"想像的共同体"①来。 文化怪杰辜老前辈认为,"中国人的精神并不仅仅是指中国人的性格或特征。而是指中国人赖以生存之物,是本民族固有的心态、性情和情操",并认为典型中国人的特点是"基于同情与智能的温良、基于宗族与名分的责任、基于忠诚与礼致的廉耻感、基于仁与道德的君子之道",一句话,"真正的中国人就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这样一种人"。②钱穆先生则在分析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时指出中国乃一大型农国,具有农耕文化的特征,认为中国的农耕文化是一种"安、足、静、定之文化"。③张岱年先生认为,"文化的精神即思想。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并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统一而非单纯的体系,主要包括"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要素,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在精神与物质生活上的关系;和与中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刚健有为思想是解决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④廉永杰等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凝聚在中国传统文化现象中并通过它们体现出来的最精微的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思想源泉和基本观念,主要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贵和持中、豁达乐观;修养品行、经世治邦;追求真理、崇尚气节;知行合体、求是务实;忧国忧民、恋土爱国"。⑤何静等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包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名分大义的礼治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五个方面。⑥当然,还有其他学者也提出了大致相似的看法,不一而足。 从上述诸种关于中国文化精神观点的摘抄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其间两点共性:一是文化精神主要锁定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层面。二是文化精神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者展开论述。

叙述_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_霍米_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2002年11月2002年 第6期 外国文学 Foreign Literature Nov.2002 No.6,2002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王 宁 内容提要:本文是国内学界第一篇全面论述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代表人物霍米·巴巴的论文。作者通过全面考察巴巴的知识生涯和细读他的代表性著作,认为,与另两位后殖民理论大师相比较,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阶段,即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这种批评的特征在于通过其混杂策略消解了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实现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实现。在作者看来,巴巴的批评理论的建树主要体现在:1,将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糅为一体,发展了一种颇具挑战性和解构性的后殖民文化批判风格;2,他的混杂理论影响了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文化身份认同和少数族裔的研究,提出了第三世界批评家发出自己声音的具体策略;3,他的模拟概念对第三世界批评家的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努力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4,他所发展出的一种文化翻译理论强有力地冲击了翻译研究领域内的语言中心主义模式。作者认为,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日益深入,巴巴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霍米·巴巴 后殖民理论 文化认同 身份政治 混杂性 文化定位 少数族裔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29(2002)06-0048-08 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又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它的不少研究课题都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密切相关。随着爱德华·赛义德的病入膏肓,另两位后殖民理论批评的代表人物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影响力越来越显得突出。而在这3位大师级后殖民理论家中,原先因为年轻和不甚多产而名气相对小一些的巴巴近几年来却异常活跃,他的后殖民批评著述在当今的欧美文学理论批评界、文化研究界乃至文化翻译界的引用率都是相当高的,这一点不禁令他的同辈学者望其项背。尽管巴巴迄今只出版了一本自己的专著,而且还是一本根据已发表的论文改写而成的专题研究文集,但令人不得不佩服的却是,这本书的引用率之高却很少有人能与之比拟。确实,近20年来,几乎巴巴每发表一篇论文或编辑出版一本文集,都会有成千上万的读者和批评家争相引证并讨论,这对一个处于当代学术前沿的学者型批评家来说,确实是难以做到的。 作为西方文化学术界当代最具有冲击力和批判锋芒的后殖民理论家之一,巴巴在理论上的建树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糅为一体,并且颇为有效地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批评实践,从而发展了一种颇具挑战性和解构性的后殖民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风格;2,他的混杂理论影响了当今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下的民族和文化身份研究,提出了第三世界批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面对现代本土文化的变迁和外来强势或非强势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一些国人对传统文化日益护士或遗忘,甚至否定,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面临缺失危机,对此,迫切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塑。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精髓,重塑中国传统文化是振兴中华民族之源。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成。那么,我们今天说弘扬传统文化,是不是凡属传统文化或者说凡是老的旧的东西都该复兴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在一些人眼中,传统文化仿佛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它一出现,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另一些人则更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对它既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更不能有取舍之间的犹疑。 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其实是早在上世纪的五四时期就已经有过反思和激辩的,那个年代的青年曾经响亮地喊出过?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而陈独秀、胡适、鲁迅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但是,在高喊抢救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首先应该反思的不是怎么去集成怎么去弘扬,而是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你又了解多少,如若你连其内涵,其本质是什么都不知道,又该如何传承?怎么传承?你所做的一切也基本上是一些跟风形式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

性质上的改变,对于文化的传承也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所以要想传承,先了解再弘扬。 在弘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思考,也依然有必要回答一下?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才有弘扬的必要?这个老问题。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一种审视的态度,任何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理性的。对此,许多专家学者也表示,抢救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复旧和倒退,而是要更好地认同与养护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并从中找到它的现代价值。 著名学者朱大可说:?传统文化应当接受普世价值的检验。所谓普世价值,就是被全人类所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像爱、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正义和教养等。凡是符合这些普世价值的传统文化,就可以被继承和弘扬,相反,凡是违背这些价值的,当然要予以抛弃。?而学者裴钰则对此看法不同:?在法理社会中,我们需要尊重个人的文化权利。一些旧俗的出现,本身就体现了多元化文化的兴起,这也是国际文化的潮流,早在198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就把‘西方文明’这门课程,变为‘世界文明’,引导学生从西方文明的单一视野,扩展为包括非洲、拉丁美洲、西亚和中国在内的多元化的世界文明。这是大势所趋。?他表示,传统文化需要理性和真诚的传承,而不是做作的?弘扬?。 而在我看来,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是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才是中国人的不二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