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学催化三氟甲基化

光化学催化三氟甲基化
光化学催化三氟甲基化

对三氟甲基苯酚的合成及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对三氟甲基苯酚的合成及研究进展 刊名: 安徽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37(3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7条) 1.含氟中间体的生产与开发[期刊论文]-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5(21) 2.MCCLINTON M A;MCCLINTON D A Trifluoromethylations and related reactions 1992(32) 3.MARC T;CATHERINE F;CLAUDE W Reactions of trifluoromethyl bromide and related halides:part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0529407.html,parison between additions to carbonyl compounds,Enamines,and sulphur dioxide in the presence of zinc 1990(01) 4.黄维垣;王魏亚磺化脱卤研究5-全氟及多氟溴代烷的反应研究 1987(02) 5.HUANG W Y;ZHANG H Z The reaction of perfluoroalkane sulfonyl halides a mild method for introducing BrCF2 group to organic molecules 1992(03) 6.JEAN-LOUIS CLAVEL;BERNARD LANGLOIS;ELIANE LAUREN Reactant for perfluoroalkylation of nucleophilic substrates with sodium perfluoroalkanesulphinates in an oxidizing medium 1996 7.MARC TORDEUX;BERNARD LANGLOIS;CLAUDE WAKSELMAN Reactions of trifluoromethyl bromide and related halides.Part 10.Perfluoroalkyla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 induced by sulfur dioxide radical anion precursors 1990 8.ALBRECHT M;KAHTE B Preparation of Trifluoromethylanilenes 2001 9.梁诚芳香族含氟中间体合成技术进展[期刊论文]-有机氟工业 2007(1) 10.许丹倩,徐振元,陈静华,卜鲁周,韩经龙高纯间三氟甲基苯胺开发[期刊论文]-农药 2001(1) 11.金佳敏超强酸催化硝化在间三氟甲基苯酚制备中的应用[学位论文] 2007 12.褚吉成;李巍三氟甲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2007 13.唐波;崔官伟;李平高效低毒农药、医药中间体三氟甲基苯酚的绿色合成工艺 2003 14.Fujimoto K.;Maekawa H.;Matsubara Y.;Mizuno T.;Nishiguchi I.;Tokuda Y.SELECTIVE AND ONE-POT FORMATION OF PHENOLS BY ANODIC OXIDATION[外文期刊] 1996(11) 15.吉景顺;陈德化;施冠成三氟甲基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04 16.PATRICK STAHLY G Trifluoromethyl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1991 17.MA CHICHENG;CHEN YUGANG;MARK G STEINMETZ Photchemical cleavage and release of para-substituted phenols from a-keto amides 2006(1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靳春玲.张志海.JIN Chun-ling.ZHANG Zhi-hai间三氟甲基苯酚合成工艺改进[期刊论文]-山东化工2010,39(5) 2.金佳敏超强酸催化硝化在间三氟甲基苯酚制备中的应用[学位论文]2007 3.张龙庄.卫文红.张璐.ZHANG Long-zhuang.WEI Wen-hong.ZHANG Lu工业4-三氟甲基苯酚纯度的RP-HPLC分析[期刊论文]-应用化工2009,38(5) 4.金佳敏.王桂林.施介华.严巍.JIN Jia-min.WANG gui-lin.SHI Jie-hua.YAN Wei三氟甲基苯酚合成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36(2) 5.张博含氟二苯醚类除草剂氯氟草醚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学位论文]2008

三氟甲磺酸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三氟甲磺酸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言 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跳出红海,开辟蓝海。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外优秀的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逐渐成为行业中的翘楚!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2017-2022年中国三氟甲磺酸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利用中商数据库长期对三氟甲磺酸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相关数据,全面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行业的宏观环境出发,以三氟甲磺酸行业的产销状况和行业的需求走向为依托,详尽分析了近年中国三氟甲磺酸行业当前的市场容量、产销规模、发展速度和竞争态势;报告还同时分析了三氟甲磺酸行业进出口市场、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运营情况,行业市场需求特征等,并且对三氟甲磺酸行业市场领先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对未来几年三氟甲磺酸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做出预测。

【出版日期】2016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25800元电子版:25500元纸介+电子:25800元 第一章三氟甲磺酸产业概述 一、三氟甲磺酸定义 二、三氟甲磺酸分类 三、三氟甲磺酸用途 四、三氟甲磺酸经营模式 第二章全球及中国三氟甲磺酸市场分析 第一节三氟甲磺酸行业国际市场分析 一、三氟甲磺酸重点生产企业 二、三氟甲磺酸产品技术动态 三、三氟甲磺酸竞争格局分析 四、三氟甲磺酸国际市场前景 第二节三氟甲磺酸行业国内市场分析 一、三氟甲磺酸国内市场现状 二、三氟甲磺酸产品技术动态 三、三氟甲磺酸竞争格局分析 四、三氟甲磺酸国内需求现状 五、三氟甲磺酸国内市场趋势 第三节三氟甲磺酸国内外市场对比分析 第三章三氟甲磺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一、国际宏观经济及前景预测 (一)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国际经济市场前景分析 二、国内宏观经济及前景预测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中国经济市场前景展望 第四章三氟甲磺酸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一、三氟甲磺酸行业监管体制 二、三氟甲磺酸行业政策分析 三、三氟甲磺酸相关标准分析

浅析含硫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

浅析含硫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 摘要:含硫三氟甲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药用、农业、制药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这类含硫有机氟化合物的合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合论述了含硫有机氟化合物合成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含硫三氟甲基化合物合成 Abstract: Compounds Having CF3?S Units on Carbon are an important class of organic Compounds, these compounds are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medicinal, pharmaceutical, agricultural, and material sciences for its important applica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some of the ways integrated trifluoromethyl sulfides compounds synthesized. Keywords: trifluoromethyl sulfides; synthesis 一、引言 氟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卤素元素[1],然而,只有十二个天然的含氟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被确认,大部分的有机氟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学家人工合成[2]。从这个的角度来看,含氟有机物在氟化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有机分子中引入含氟基团后往往会大大改变原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性质,在药用、农业、制药和材料科学领域有机氟化合物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3]。迄今为止,由于三氟甲基自由基的强吸电性和亲油性[4],其被广泛的应用于含氟有机化合物中。 近几年,科学家对含杂原子的三氟甲基自由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例如OCF3和SCF3,包含SCF3结构骨架的化合物,经常应用于药物和农业化学产品中[5],C-SCF3这类化合物又可随着C-S键中C的杂化类型的不同而分为sp3、sp2和sp三类,本文将对近年含硫三氟甲基自由基化合物的一系列合成方法做一些综合论述。 二、sp3类C-SCF3化合物的合成 对于sp3类型的C-SCF3化合物主要包括了烷基三氟甲基硫化物、苄基、烯丙基三氟甲基硫化物和α-三氟甲基亚磺酰基羰基化合物:

三氟甲基磺酸研发技术报告

三氟甲基磺酸研发技术报告 1 三氟甲基磺酸性能简介 三氟甲基磺酸又名三弗里克酸,英文名称: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分子式:CF3SO3H,CAS号:1493-13-6,m.p:-40℃,b.p:162℃,密度:1.696g/ml(25℃),折色率:1.326(25℃),常温下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无色透明液体。与水可以任意比例互溶,也溶于二甲基甲酰胺、环丁砜、二甲基亚砜以及丙烯腈等极性有机溶剂,在潮湿空气中生成稳定的一水合物。 2 三氟甲基磺酸的应用 三氟甲基磺酸与其他超强酸不同,有着极高的耐热性、耐氧化-还原性。此外,在强亲核剂的存在下,也不会游离出氟离子,故有无卤液体有机强酸的功能。并且,其共轭碱三氟磺酸离子(CF3SO3-)因负电荷分布于构成离子的所有原子,故有特殊的非亲核性、非配位性的特征。因此,三氟甲基磺酸在一系列化学过程中用作催化剂或反应物有很大的优点。 2.1 作酸催化剂 三氟甲基磺酸可在多种反应中用作催化剂。在弗里德尔-克拉茨反应中,用作烷基化和酰基化的催化剂,也能使无活性的芳族化合物进行催化,与其他催化剂相比,能以较少用量的催化剂高收率的产生酰基化合物。对于Gattermann-Koch 型甲基化反应、羧酸合成、亚氨离子反应等许多都有着优良的酸催化剂功能。此外,在酸催化重排中,可用作贝克曼重排、弗里斯重排、烷基和硝基重排等反应的催化剂。在苯乙烯烃聚合、硅氧烷衍生物聚合中也可用做酸性聚合催化剂,其效果显著,能提高反应速率和收率。三氟甲基磺酸除单独用作酸催化剂外,还能吸附于沸石、二氧化硅用作固体催化剂。 2.2 三氟甲基磺酸衍生物的应用 三氟甲基磺酸与金属氢氧化物或三氟甲基磺酸盐在水溶液发生放热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盐,这些金属盐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对热极为稳定,如三氟甲基磺酸锂(CF3SO3Li)因热稳定性优良,以广泛用作电池的电解质。新型锂盐LiTFSI[(CF3SO2)2NLi]与传统锂盐LiFP6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在新型电池的应用已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而以三氟阴离子为抗衡离子的锡化合物是醛醇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三氟甲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解读

三氟甲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摘要:由于含氟化合物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其在生物化学、农药、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这些含氟化合物中,三氟甲基化产物占有很大比例。将三氟甲基基团将其引入到有机化合物中能使目标产物的极性、偶极距、稳定性和亲脂性得到提高。因此含三氟甲基的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和新型功能材料等领域有重要的意义,且三氟甲基化反应是制备包括三氟甲基化合物等含氟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在这里主要介绍了三氟甲基化反应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包括自由基反应,卤素置换反应和几种加成反应。并展望了下三甲基化反应的前景。 关键词:三甲基化试剂;取代反应;三甲基自由基;亲核加成反应;金属催化;不对称的三氟甲基化反应 1 前言 Moissna在1886年制得含氟化合物奠定了氟化学基础,Swarts在1989年用三氟化锑对三氯甲苯进行氟化得到三氟甲苯,之后含氟化合物得到广泛的应用。 1935年Kinetic Chemicals, Inc和I. G. Farbenindustrie AG公司改进了Swarts ,自此三氟甲苯类的化合物得到了工业化的生产。 的方法,将HF替代了SbF 3 与此同时,原子能等工业的需求和大量关于新型氟化合物的研究报道使得含氟材料的研制和氟元素化合物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如今,含氟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农药、功能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正在迅速扩展,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化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在庆祝2011 年国际化学年时, Nature 首次发表了一篇关于含氟有机化合物合成的综述文章。2011 年Science 罕见地发表了4篇有机氟化学研究论文。有机氟化学目前已是有机化学的热点研究领域。 由于氟原子的电负性最大且原子半径小,当取代氢原子后分子的立体结构以

三氟甲磺酸金属盐催化构建碳-碳键反应的研究

三氟甲磺酸金属盐催化构建碳-碳键反应的研究近年来,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参与的有机合成反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一些传统的路易斯酸仍存在一些缺点,如催化活性低;反应选择性差;对水敏感, 稳定性差易失活等。 因此,发展高效、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新型路易斯酸是现代有机合成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新型的路易斯酸,三氟甲磺酸金属盐具有强的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以及路易斯酸性。 由于这些独特的性质,三氟甲磺酸金属盐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一系列有机合成反应中。同时,碳-碳键的构建是有机合成方法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三氟甲磺酸金属盐在构建碳-碳键反应中的 应用,主要涉及了多组分反应和烯丙基化反应。首先研究了三氟甲磺酸钪催化的多组分反应。 2-甲酰基苯甲酸甲酯、胺和三甲基氰硅烷可以在三氟甲磺酸钪催化下发生Strecker/分子内酰胺化串联反应,通过“一锅法”合成1-氰基取代的异吲哚啉 酮类衍生物。该反应只需添加2.5 mol%的催化剂,得到的目标产物收率最高达97%。 这种方法具有原料简单易得、实验操作简单、底物适用性好等优点。另外,该反应过程中不仅构建了新的碳-碳键,也构建了新的碳-氮键。 其次,探索了三氟甲磺酸铟催化的多组分反应。在三氟甲磺酸铟的催化下, 邻羧酸苯甲醛、胺和二氟烯醇硅醚发生Mannich/分子内酰胺化串联反应,构建新的碳-碳键和碳-氮键,生成收率最高达86%的1-二氟亚甲基取代异吲哚啉酮类衍生物。 此外,对甲氧基苯胺为原料合成的异吲哚啉酮可以在硝酸铈铵的作用下氧化

脱去对甲氧基苯基,生成具有仲胺结构的异吲哚啉酮。仲胺上NH的进一步转化为拓展1-二氟亚甲基取代异吲哚啉酮的分子多样性提供了条件。 第三,研究了三氟甲磺酸铜催化的氧化烯丙基化反应,制备了高烯丙基胺类 化合物。以氧气或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甘氨酸衍生物在三氟甲磺酸铜的催化下可以发生α位的氧化烯丙基化反应。 在该过程中,甘氨酸衍生物首先脱去α位碳原子上的氢,氧化生成亚胺类中 间体。之后亚胺中间体在路易斯酸的活化下发生烯丙基化反应,形成新的碳-碳键。 甘氨酸酯和甘氨酸酰胺类物质都适用于该反应,能以41%-73%的产率生成α -烯丙基甘氨酸衍生物。控制实验证明,三氟甲磺酸铜不仅作为路易斯酸参与亚胺中间体的活化,也作为氧化剂参与了甘氨酸酯衍生物的氧化脱氢过程。 最后,研究了三氟甲磺酸铟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三氟甲磺酸铟可以与手性吡啶咪唑啉配体共同催化靛红亚胺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构建高立体选择性的碳-碳键。 该反应只需2.5 mol%的催化剂和配体,无需其它添加剂,在室温下反应得到 较高产率和ee值(最高97%)的3-烯丙基-3-氨基-2-吲哚酮类衍生物。此外,通过单晶结构的分析确定了产物的主要构型为S型。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我们奇妙的世界》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

课后作业-《我们奇妙的世界》 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chéng xiàn()jiàn zào()yuán rùn() chéng liáng()guāng máng()dāo jiàn() pǔ tōng() mó xíng() qí jì() fēng lì() 2.选字组词。 【幼幻】()觉()小()苗变()无穷 【刑型】()法类()新()严()拷打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①作者善于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如本句体现的美是:____________。 ②仿照句子,我也能在“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 ★黑夜降临了,我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晨到来了,我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诱人的颜色,圆润的()的樱桃,()的李子,()的梨。 ①在括号中填入表示颜色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围绕中心词“_______”来写的。 ②仿照例句特点,围绕下面句中加点的中心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看天空,太阳升起、云彩飘动、雨点降落……都是有生命的 B.看大地,植物生长、鸟儿筑巢、秋风劲吹……都是有生命的 C.在我们周围,只要你去观察、寻找,就能发现很多物体是没有生命的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课文按先总写,再分写,最后再总写的结构方式行文,这种结构叫总-分-总。()

三氟甲磺酸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三氟甲磺酸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三氟甲磺酸锂的制法、市场及应用。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正迅速扩展到一切使用电池的地方,因而三氟甲磺酸锂也必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三氟甲磺酸锂制备市场应用 近几年,伴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所需电解液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为了满足锂离子电池产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开发出高安全性、高环境适应性的动力电池电解液材料。虽然目前liPF6(六氟磷酸锂盐)被公认为是较为理想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但LiPF6合成工艺复杂,分解温度低,从60 ℃开始就有少量分解,在较高温度或恶劣的环境下,分解的比例大大增加,产生HF(氢氟酸)等游离酸,从而使电解液酸化,最终导致电极材料的损坏以及电池性能的急剧恶化。CF3SO3Li(三氟甲磺酸锂)在热稳定性、吸水分解性、循环性能等方面都高于LiPF6,尤其是CF3SO3li应用于固体电解质时,由于其稳定的阴离子会使电解质和阴极材料界面间的钝化层结构和组成得到改善,有利于电解质、钝化膜和电机的稳定。因此,CF3SO3Li的生产和应用必将成为研究的热点。 1.三氟甲磺酸锂的性质与质量指标 1.1 物理性质 三氟甲基磺酸锂,又名三氟甲烷磺酸锂,分子式:CF3SO3Li;密度: 1.9 g/cm3;熔点:423 ℃;白色粉末,易吸潮,溶于水及其它部分溶剂时放热。 1.2 质量指标 3.市场及应用 3.1 市场情况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PDA、数码相机和携带式电动工具等领域。另外,受益于电动汽车推广,三氟甲磺酸锂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 3.2 应用研究 目前,CF3SO3li的工业应用主要是以锂电池电解液为主。此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成膜性、稳定性和成本低等特点,既可作为正负电极间隔膜用又可作为传递离子的电解质用,是CF3SO3li应用的又一重要研究领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word)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word) 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 1.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 B.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C.你的身体就是你摄入的化学物质做成的 D.看不见的东西都不属于化学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选项说法正确; B.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C.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我们摄入的物质也不例外,选项说法正确; D.世界上的物质包括看的见和看不见的都是化学物质,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类别—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是化学性质,用于制作叶脉书签;B、液氮气化时会吸热,物理性质,用作制冷剂;C 生石灰遇水,和水反应放热,化学性质,用作干燥 剂;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用于制糖工业脱色。选A

3.实验室中配制100mL10%的稀硫酸,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B.托盘天平C.量筒D.玻璃棒 【答案】B 【解析】 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液体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量取时需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稀释用烧杯和玻璃棒,没有用到托盘天平,故选B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氧气验满B.读取液体体积 C.气密性检验D.液体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即可,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量筒内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D.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 5.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了 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答案】D

期刊缩写与全称

合成文献中经常遇到的缩略语 整理了一些合成文献中会经常遇到的缩略语,希望对提高大家文献阅读水平有所帮助。 a electron-pair acceptor site 电子对-接受体位置 Ac acetyl(e.g.AcOH=acetic acid) 乙酰基(如AcOH乙酸) Acac acetylacetonate 乙酰丙酮酸酯 Addn addition 加入 AIBN α,α’-azobisisobutyroniytile α,α’-偶氮双异丁腈 Am amyl=pentyl 戊基 anh anhydrous 无水的 aq aqueous 水性的/含水的 Ar aryl,heteroaryl 芳基,杂芳基 az dist azeotropic distilation 共沸精馏 9-BBN 9-borobicyclo[3.3.1]nonane 9-硼双环[3.3.1]壬烷 BINAP (R)-(+)-2,2’-bis(diphenylphosphino) (R)-(+)2,2’-二(二苯基膦)-1,1’-二萘 -1,1’-binaphthyl Boc t-butoxycarbonyl 叔丁基羰基 Bu butyl 丁基 t-Bu t-butyl 叔丁基 t-BuOOH tert-butyl hudroperoxide 叔丁基过氧醇 n-BuOTS n-butyl tosylate 对甲苯磺酸正丁酯 Bz benzoyl 苯甲酰基 Bzl benzyl 苄基 Bz2O2 dibenzoyl peroxide 过氧化苯甲酰 CAN cerium ammonirm nitrate 硝酸铈铵 Cat catalyst 催化剂

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第35卷第5期2017年10月 低温与特气, Low Temperature and Specialty Gases Vol. 35,No. 5 O ct,2017 ?工艺与设备? 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李林,王少波,杨献奎,吕灵华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河北邯郸056107) 摘要:以三氟甲磺酸和三甲基氯硅烷为原料,合成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通过考察温度、时间、原料比例、蒸馏压 力等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温度20 ~30T:,反应时间8 h,原料摩尔比1:1. 40,减压蒸馏压力- 0.0901\?>&。实验利用了核磁共振谱图(1扎1亇,2931_?1)和化学滴定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定量分析,产品收率可 以达到98%以上,纯度可达99%以上。 关键词: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三氟甲磺酸;三甲基氯硅烷;合成 中图分类号:TQ03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007-7804(2017)05-0034-05 doi:10. 3969/j. issn. 1007-7804. 2017. 05. 007 Study on the Synthesis of TMSOTf L I L in,W A N G S h a o b o,Y A N G X ia n k u i,L V L in g h u a (The 71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Handan 056107,China) Abstract:TMSOTf was prepared, with trimethylchlorosilane and triflic acid as raw material. This work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time,the ratio of acid/alkane(mol ratio) and distillation press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conditions o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20 ?30*^,the time was 8h,the ratio of acid/alkane( mol ratio) was 1: 1.40,and the distillation pressure was -0. 09 MPa. In addition, the target product wa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1 H ,19 F& 29Si NMR and chemical titration, which proved that the yield of the product was over 98% and the purity was over 99%. Key words:TMSOTf;triflic acid;chlorotrimethylsilane;synthesis 〇引言 三氟甲磺酸硅烷基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 行业,主要包括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三氟甲磺酸 三异丙基硅酯、三氟甲磺酸三乙基硅酯、三氟甲磺酸 叔丁基二甲硅酯等,其中以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 应用最为广泛[1]。 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分子式C F3S03Si (C H3)3,英文名 T rim eth y lsily l T riflu orm eth an e-s u l-fo n a te,缩写为 T M S O T f,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在空气 中极易水解发烟,有刺激性气味。三氟甲磺酸三甲 基硅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甲基硅烷基化试剂,常用 于作为轻基、羧基、羰基等官能团转化与保护[M],并参与碳碳成键增长碳链的反应,又可用于L e w i s酸 催化剂[4]及作为阳离子引发剂[56],是重要的医药 中间体[78]和有机合成结构单元。 德国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首次公开报道用 三氟甲磺酸银和三甲基氯硅烷反应制备三氟甲磺酸 三甲基硅酯[9],80年代又有报道用三氟甲磺酸酐和 三甲基硅醚制备产品[W]等方法,这些方法原料成本 较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之后又发展了三氟甲磺酸 和四甲基硅烷反应的工业化制备,但原料四甲基硅 烷在制备过程往往带有大量的二甲基丁烷、二甲基 氯硅烷、甲基二硅烷等杂质,这些杂质会与三氟甲磺 酸反应生成副产物。尤其是甲基二氯硅烷和三氟甲 磺酸也会生成三氟甲磺酸甲基硅酯与三氟甲磺酸三 收稿日期=2017-09-09

走进化学世界(讲义及答案)

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一、知识点睛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的科学。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物质是由_________组成的。国际上统一表示元素的方法是书写____________。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_______;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_______,第二个字母_______。 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_______ 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二者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___________,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 __________,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性质、变化、用途之间的关系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_________,变化是一个_________。 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所能发生的变化及在生产和生 活中的用途,同时变化和用途又是物质性质的体现。 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取用 ①取用原则 三不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约原则:液体(_______)、固体(_____________)。 处理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固体药品取用 块状: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粉末状:药匙或纸槽(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液体药品取用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_____________滴加)。

【化学】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word)

【化学】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word) 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 1.标签向着手心,以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污染或腐蚀标签; 2.“三不一要”原则,即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具体是就是: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3.对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通过闻气味区别厨房中的醋和白酒 B.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 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该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 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并不一定说明是硫酸钡,也可能是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 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 解答:解: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闻气味可以区分,故此选项正确. 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可说明有可能生成了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故此选项错误.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氯化镁的杂质,正确的做法是加入稀硫酸除掉氧化镁,故此选项错误. 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只要在降温过程溶液达到饱和时即可,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的是() A.给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C.闻药品气味 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标签未朝向手心,错误,符合题意。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固体药品的取用时,试管横放,用纸槽或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避免沾在试管壁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把水烧开沸腾C.铁锅生锈D.蔬菜腐烂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天然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把水烧开沸腾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物质本身没变,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C、铁锅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蔬菜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一般情况下燃烧指的是化学变化 6.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在现代有继承和发展。下列不涉及到

推荐三氟甲磺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方案设计

推荐三氟甲磺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工艺+设备选型+财务概 算+厂区规划)标准方案设计 【编制机构】:博思远略咨询公司(360投资情报研究中心) 【研究思路】:

【关键词识别】:1、三氟甲磺酸项目可研 2、三氟甲磺酸市场前景分析预测 3、三氟甲磺酸项目技术方案设计 4、三氟甲磺酸项目设备方案配置 5、三氟甲磺酸项目财务方案分析 6、三氟甲磺酸项目环保节能方案设计 7、三氟甲磺酸项目厂区平面图设计 8、三氟甲磺酸项目融资方案设计 9、三氟甲磺酸项目盈利能力测算 10、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11、银行贷款用可研报告 12、甲级资质13、三氟甲磺酸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应用领域】: 【三氟甲磺酸项目可研报告详细大纲——2013年发改委标准】: 第一章三氟甲磺酸项目总论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承办单位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经济及社会效益 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三氟甲磺酸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建设背景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三氟甲磺酸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公司介绍 公司项目承办优势 第四章三氟甲磺酸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市场容量分析 市场竞争格局 价格现状及预测 市场主要原材料供应 营销策略 第五章三氟甲磺酸项目技术工艺方案 项目产品、规格及生产规模 项目技术工艺及来源 项目主要技术及其来源 项目工艺流程图 项目设备选型 项目无形资产投入 第六章三氟甲磺酸项目原材料及燃料动力供应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燃料及动力供应 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项目物料平衡及年消耗定额 第七章三氟甲磺酸项目地址选择与土建工程项目地址现状及建设条件 项目总平面布置与场内外运 总平面布置 场内外运输 辅助工程 给排水工程 供电工程 采暖与供热工程

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研发技术报告

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研发技术报告 1 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性能简介 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是二(全氟甲基磺酰)亚胺盐化合物系列的第1个成员,又名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二(三氟甲基磺酰)酰亚胺锂,CAS号:90076-65-6,分子式:LiN(CF3SO2)2,英文名称: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imide lithium salt,相对分子量为287,熔点236~237℃,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加热到360℃才开始分解。电化学稳定性较高。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其稳定电压约为5 V。它属于有机阴离子锂盐,从N(CF3SO2 )2的化学结构看,电负性中心的氮原子和2个硫原子同时具有强烈的吸电子能力的-CF3官能团并存。其阴离子电荷分散程度高,阴离子半径在目前所见的电解质锂盐中最大,因此较易电离。它在有机溶剂中易溶解,其溶液呈路易斯酸性,在溶液中的解离度大,离子迁移率高,电导率高。它是目前稳定性最好的有机电解质锂盐。 2 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的应用 2.1 作锂电次有机电解质锂盐 LiN(CF3SO2)2用作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质锂盐,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电导率,而且在较高的电压下对铝集液体没有腐蚀作用。用EC/DMC配成1mol/L 电解质溶液,电导率可达1.0×10-2S/cm。在-30℃下电导率仍然可达到1.0×10-3S/cm 以上,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 2.2 作反应催化剂 LiN(CF3SO2)2和其他同系物化合物MN(R f SO2)2(其中,M为+1价阳离子,如H+,Li+,Na+,K+等;R f为CF3,C2F5,C3F7,C4F9等全氟烷基),是用于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异构化、烯烃水合、甲苯歧化、酯类脱水以及酰基化反应等过程的路易斯酸催化剂。 这种酸催化剂和过去传统的氯化铝和氯化锡以及已知的氧化铝、沸石等固体酸性催化剂相比,显示出其活性高、用量少、可再生、不给环境造成污染等优点。例如把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用硫酸亚胺化并精制,用于苯甲醚的无水乙酸溶液的乙酰化反应,在乙腈存在下,70℃经过2h反应,苯甲醚的95%转化为甲氧基乙酰苯,其选择性(以苯甲醚为基准)达98%。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全单元教案)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课题分析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进化学。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教学中,建议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影像资料、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加深 对化学的了解。 设计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做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感知到化学真奇妙→学生看录像带,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学生看书,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例子。初步感知“观察”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假设“没有化学”,让学生预测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进一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 →指导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流程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世界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

[提出问题]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学习]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阅读分析]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