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定位测量》标准

《GPS定位测量》标准
《GPS定位测量》标准

《GPS定位测量》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

《GPS定位测量》是引入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C066-98等技术规范;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定位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并积极引领着测绘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代表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先进性和高科技性,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本课程的任务如下:教会学生使用GPS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施工测量与放样;本课程在《地形测量》、《控制测量》、《数字测图》课程之后开设,与《工程勘测规划测量》、《工程施工测量》课程同时开设,其后续课程为《土地调查与地籍测量》、《摄影测量外业》、《工程变形测量》。

2工作任务与课程目标

2.1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学生在进行GPS定位测量时,要依据测量工作“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基本原则,完成GPS控制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熟练运用GPS-RTK (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技术进行数字测图,同时理解CORS (ContinuousOperationalReferenceSystem,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实践中熟练运用CORS技术进行施工测量与放样。

通过本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施工测量与放样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针对GPS定位测量这一工作领域的控制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数字测图、工作任务和对应的职业能力,按照基于工作过程、任务引领知识的教学思路整合课程内容,设计学习项目,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能够完成工作任务,提交合格的测绘成果。《GPS定位测量》课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

表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2.2课程目标

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态度目标

①具有不抄袭、不伪造测量成果的诚信品质。

②按规范和仪器操作流程作业。

③具有保护小组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责任意识。

④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测量任务的责任意识。

⑤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⑥具有集体荣誉高于一切的团队观念。

⑦具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克服困难、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2)知识目标

①掌握GPS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工作流程。

②掌握GPS的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的基准。

③掌握GPS-RTK系统组成、作用及影响GPS-RTK测量精度的因素。

④掌握RTK流动站与CORS的连接及启动流程。

⑤掌握GPS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的技术要求。

⑥了解美国GPS卫星定位系统、前苏联卫星定位系统、欧盟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和我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⑦了解CORS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3)技能目标

①能制定静态GPS定位观测计划。

②能进行静态GPS外业观测及数据传输。

③能进行静态GPS测量误差分析。

④能确保RTK基准站与流动站的启动。

⑤能进行GPS-RTK控制点采集与点校正、点位测量、数据传输、点位放样、数字测图。

⑥能进行RTK、CORS数据采集与传输。

⑦能进行RTK、CORS测量误差分析。

⑧能编写项目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总结报告书。

⑨能建立GPS-RTK、CORS测量定位的宏观概念,形成测量误差分析的意识。3教学组织

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会利用GPS测量技术进行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施工测量与放样的技能和从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技术文件编写工作,本课程设计了2个学习项目,项目的教学实施下设7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表2教学组织表

4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该课程依据GPS定位测量的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型工作任务,根据学习型工作任务组织课程教学。教学项目内容与教学要求见下表。

4.1GPS控制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表3-1《GPS定位测量》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续)表3-1《GPS定位测量》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续)表3-1《GPS定位测量》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续)表3-1《GPS定位测量》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表3-2《GPS定位测量》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续)表3-2《GPS定位测量》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续)表3-2《GPS定位测量》学习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5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授课教学

针对多媒体课件具有条理分明、信息量大、学生相对容易接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较多的信息量,能大大提高上课效率及后续课程内容的自学等特点,应制作GPS定位测量课程教学课件,满足基础理论的需要。

(2)比较分析教学法

在讲授GPS控制网布设时,将之与常规的测量方法相比较。例如控制网的选点、埋点、控制网图形设计、外业观测、内业数据处理等内容。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理解GPS测量的特点、方法。使用比较分析法教学,能加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的学习活动中。

(3)工程案例教学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而言,《GPS定位测量》主要解决的是使用GPS进行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工程施工放样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通过具体、生动、真实的工程案例讲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现场教学

GPS测量外业的教学内容采用模拟生产现场的实物教学方法,先由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再由学生自己操作,教师指导。学生操作不能达到操作目的时,则由教师进行及时指导后重新操作,直到达到教学目的为止。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看、边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实物教学

实物教学方法增强了能力培养的效果。

(6)第二课堂、网络教学

针对一般性问题,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任务的演算,通过网络课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的学习平台,建立留言簿、解疑平台。

(7)课堂讨论

学生针对已经认识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在教师的分组组织引导下进行相互答疑或辩论,最后由教师及时总结评论。

(8)单项实训教学

学生在单项学习任务现场教学中学习认识了相关的操作方法后,自己动手再重复进行若干次,总结相关操作经验,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完成任务。

(9)项目实训教学

学院、系部应积极联系生产任务或参与工程单位的生产项目,为学生提供真实

环境下的实际操作条件,使其在国家或行业规范、项目技术设计书的指导下,从事真正的生产任务和项目。一方面加深和强化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熟悉GPS测量作业流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考核与评价

进行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可以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具备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考核与评价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核,汇总得出课程整体成绩。

表4课程整体成绩表

6.1课程考核

(1)课程考核时按照项目分别考核,将项目考核成绩累加,作为课程考核成绩。因本课程为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故不再安排期末集中考试。

(2)各项目的考核分值、权重、内容如表5所示。

表5课程考核成绩表

如何计算标准工时

IE管理-如何计算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订的标准工时合理。在计算标准工时时,要了解以下内容: 1.明确标准工时的作用 (1)预估工厂负荷产量。工厂空间一定,过程上有了标准时间,即可测算工厂产能。(2)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利用标准时间,生产管制部门可以更精确地做生产计划,如在进度控制上有了问题,也可依标准时间来做人力调整。 (3)增加机器设备的依据。依据机器产能(换算标准时间)可得知生产量变动时所需要的机器数量。 (4)保证流水线生产的平衡。一条流水线有很多工序,可依各工序的标准时间来配置人力,使生产线平衡、流畅。 (5)效率分析的基础。有了标准时间,就可计算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多少产品。 2.做好标准工时测定准备 (1)收集信息。包括对象作业的周期、产量、生产方式、产品或零部件加工的连续性、作业的标准化程度、作业内容、达到什么精度、制定时间标准的费用等。 (2)选择测定方法。测定标准时间的方法有秒表法、工作抽查法、影像法的细微动作研究和记录动作研究、标准时间资料法、计划估算法、实际成绩资料法、数学法等很多种类。每个方法各有其特点,企业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和测定的对象作业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 3.计算标准工时 (1)测算作业时间 ①新产品小批试制时,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②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2)测算评核系数。工艺人员根据观测的作业人员劳动熟练程度,给出评核系数。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作为参照的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人员的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3)测算宽放率。工艺人员根据作业条件测算宽放率,其中: 宽放时间=管理宽放时间+生理宽放时间+疲劳宽放时间 宽放率= ×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 其中:管理宽放率一般取3%~10%; 疲劳宽放率一般取5%~20%; 生理宽放率一般取2%~5%。 (4)计算标准时间 标准工时=实测时间×评核系数×(1+宽放率) 4.修改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应根据生产状况及客观实际重新测评。 (1)产品正式投入生产后,生产趋于稳定时(一般为生产一周以上),工艺人员应再次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以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2)当生产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或技术变更对生产作业有明显影响时,有关部门应重新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以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3)其他客观条件导致标准工时不能反映实际工作绩效时,有关部门应重新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以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4)各部门认为标准工时不能真实体现作业状况时,可向有关部门申请重新测评。 总之,标准工时是实施现场管理的重要基础,准确的标准工时可以平衡生产线,有效分配工作人员,生产各部门都要依据标准工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1.目的: 1.1推动生产体系效率的改进,实现公司效益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2为制定生产计划和标准成本提供基本数据;为生产能力、作业效率、薪资支付、人 员配置等方面管理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机型的生产加工。 3. 权责: 3.1工程部IE专项小组负责标准工时和标准产能的制定和发布;负责推动生产体系效率 的改进、提高和监督。 3.2生产工程课工艺组负责制定作业标准书、工艺流程图、QC工程图等相关文件,参与效 率体系的改进、提高。 3.3 PMC负责依据标准工时、人均产能等相关信息,合理制定生产计划。 3.4制造部组织人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积极参与效率的改进和提高。 3.5品质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控,并积极参与效率的改进和提高。 4. 规定: 4.1标准工时定义: 是指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作业者,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 的劳动强度和速度下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4.2标准工时的应用: 标准工时可以使参与工作的全体人员都可以客观准确的计划、实施并评价其工作结 果,是DXC的作业管理基准,其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制定生产计划。 4.2.2 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4.2.3可以在“4M1E”的其中某个因素不同或发生改变时进行评价。如:不同作业方

法的优劣。 4.2.4用作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基准。 4.2.5对客户的估价和报价。 4.2.6设备与工装的需求计划。 4.2.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4.3标准工时的测量方法: 采用秒表法或MOD法。 4.4生产线的标准工时制定: 在作业方法及作业条件进行标准化以后,每3个月由工程部IE工程师进行工时测量 和调整,作成“制程规划及标准工时表”(DXC-EDFM-18/2)和“各机种产能表” (DXC-EDFM-10)。 4.5标准工时的管理: 4.5.1随着作业方法及工艺改进而不断更新与提高,需要重新制定标准工时。 4.5.2新产品及新作业量产前的作业时间由生产工程课助理工程师以上人员来测量 和评估,为设备、工装、人员的配备提供参考依据。 4.5.3标准工时制订出来后,相关部门按照标准工时合理制定产能、人员需求、工装 配置等方面计划。 4.5.4工程部要不断分析和改进影响标准工时的因素,切实提高生产效率。 4.5.5制造部门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并如实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工时损失时间,每 月进行一次汇总,以对损失工时的责任进行明确区分。 5、记录表格: 5.1 “制程规划及标准工时表”(DXC-EDFM-18/2) 5.2“各机种产能表”(DXC-EDFM-10)

标准工时管理程序

1.目的 评估作业流程,设定合理的作业人力及标准工时,提供准确的人力成本费用. 透过标准作业流程工时测量,优化,同时协调人员,设备等制造资源,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东莞铭基电子有限公司电子组装厂各类产品加工工时管控

3 定义 秒表测时法(Stop-watch Time Study):以秒表直接测量所欲测量之作业工序(Element),再视受测者之精神状况及工作之难易程度,给予宽放值及评比系数。 基准周期时间(Cycle Time简记为C/T):系指完成一个作业工序之一次循环时间。 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简记为S/T):在一定标准条件下,以一定的作业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训练的作业员,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 宽放率(Allowance Rating):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理因素,疲劳因素,工作环境等因素而给操作者作恰当的宽放,其要定义的是在一定的作业时间。 平衡率(Balance Rating):是指反映流水线人员分配之合理与否的一个指标。生产线平衡率计算, 并配合工作研究组作出改善,力求平衡率达到80%以上。 4 职责权限 业务部:样品提供或新产品工程图面(3D/2D)提供. 工程部:新产品量试主导及试产问题点改善. PMC:试产计划及生产计划安排 IE课:标准工时进行测定,并制定、修改、维护。 生产部:①组织生产,按时, 保质,保量完成量试及生产任务; ②提出流程/制程优化,会同IE进行效率,品质改善. 5 程序内容 产品标准工时制定 5.1.1 制工接到业务人员或工程人员给出的样品或工程图面(3D/2D).利用合成法,参照类似产品及制作经验,设 定产品生产工艺步骤,并制作初版《标准作业流程图》,经总经理核准后,以此作为加工成本依据. 5.1.2 工程部专案人员主导新产品量试,专案制工对试产过程的产品采用秒表测试法进行工时测定,确定标准工 时,对评估不合理部分予以修正.更新《标准作业流程图》,经总经理核准后受控发行. 5.1.3 当工艺变更或制程优化等情形造成标准工时变更时,专案制工应随时更新《标准作业流程图》,经总经理 核准后受控发行. 标准工时的结构 标准工时建立的步骤 5.3.1 标准工时必须建立在合理而良好的被公认的标准工作方法之上,所选择的作业员应该是合格的,即具有 足够的经验,能熟练地进行作业,而且精神体力状态良好。选择好作业员后,测试人员必须对被测作业员的操作进行观察,判断其是否在正常速度下操作。

作业标准工时的设定

作业标准工时的设定 一﹑标准工时概要 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2)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 检完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相关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生产计划﹔ (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 (3)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标准﹔ (4)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5)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6)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

1目的 确定公司产品生产的标准工时制定流程及方法,制订合理的标准工时定额,是安排生产计划和进行经济核算的基础,在现有设备及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尽可能的精益生产,使大多数员工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先进员工可以超过。制定和管理制造部生产管理指标,评价各部门的生产能力。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制造部对产品标准工时定额的制定、修改及管理的全过程。 3职责 3.1 计划管理部职责 3.1.1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制造部制定的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审核、发布。 3.1.2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制定、下发标准工时测定计划。 3.1.3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进行工时效率考核、UST奖金考核。 3.1.4 计划管理部负责更新并保存日常工时数据。 3.1.5 计划管理部对各部门工时负责人员的资格评定及评价。 3.2 各制造部职责 3.2.1 各制造部按照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制定所有产品的标准工时定额表,定期按计划或因需要对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修订。 3.2.2 各制造部门工时负责人员任职条件及工作内容 4程序要求 4.1标准工时定额表制定、发布流程

图1 4.1.1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员生产现场实地观摩测出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值记入工序作业时间记录表并进行现场评价,将现场记录的手写版工序作业时间记录表交至计划管理部存档、备查。 4.1.2 各制造部由根据LS/WI014.034标准工时宽放率的制定及变更的管理规定确定各工序宽放率,并将宽放率填入宽放率评价表,交至计划管理部存档、备查。 4.1.3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员根据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及宽放率计算出各工序的标准时间,编制标准工时定额表。产品的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参考下述(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4.1.4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工程师对工时测定员测定的标准工时进行复核,确认后加入作业指导书中等待审批。 4.1.6 各型号产品的各工序标准工时定额表制定后,经生产技术科科长审批后,再由计划管理部进行审核,计划管理部汇总编制标准工时汇总表。 4.1.7 当对产品的标准工时产生异议时,由制造部工时管理员安排进行重新测定,修订后再次报送计划管理部进行审核。 4.1.8 对同一种产品的标准工时进行两次审核后若仍产生异议,标准工时按照计划管理部测算出的结果进行颁布实施。 4.1.9 各制造部在测定标准工时需通知计划管理部该型号、该工序的具体生产时间,以便掌握现场测定及复核时间,否则无法复核造成的WI批准延迟责任归该制造部。 4.2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4.2.1 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作业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和设备,在合理的劳动强度和正常的作业速度下完成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单位作业量所需的作业时间。 4.2.2 标准工时申请条件:有受控工艺文件、工艺流程图支持且可增值的工序。 4.2.3 标准工时的基本构成:标准时间 = 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4.2.4 宽放率的构成、定义、计算方法详见LS/GWI012.005标准工时宽放率的制定及变更 4.2.5 时间测定方法 4.2. 5.1 选定被测时间的作业工序,将每一单位作业分割成具体的作业要素、必要时再对作业要素分割成具体的动作要素。

标准工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计算。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等。 3 职责 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工艺人员负责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 4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4.1定义 4.1.1 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4.1.2 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人员以正常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 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4.1.3 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件)=每日工作时间(分)×80% 标准工时(分/件) 4.2 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4.2.1 作业时间测算 4.2.1.1新产品小批试制时,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工艺人员按作业指导书工序要求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4.2.1.2 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10个以内的周期时间。 4.2.1.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2.1.4工序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4.3 标准工时管理 4.3.1标准工时制定与作用 4.3.1.1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测标准工时,并填入作业指导书及工序卡片,分发相关部门。 4.3.1.2如系流水作业,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测定每个工作站标准工时后,应利用工业工程、平衡手法,对每个工作站工作内容、人数进行平衡分析,必要时应对工艺流程作调整,以利生产线平衡。 4.3.1.3流水作业标准产量以该流水线瓶颈站位标准产量为准,即各工作各标准产量最低的一站。 4.3.1.4生产部依据标准工时制定生产计划中产量定额。 4.3.1.5精工部及生产部依据标准工时进行效率管理等作业。 4.3.1.6财务部依标准工时制订标准成本制造费率等作业。 4.3.1.7市场科依据标准式时评估接单量等作业。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及《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程序》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及《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程序》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及《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程序》的通知 (交质监发[2008]274号) 为适应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检测工作质量,进一步规范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我部对《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第12号)中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及《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程序》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及《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程序》予以公布,自2008年11月1日起执行。原《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及《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程序》同时废止。在此之前申报的试验检测机构仍按原标准和程序进行评定。 二00八年八月二十一日

附件: 1.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 2.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程序 附件1: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一、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 表1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配备

项目综合甲级综合乙级综合丙级交通工程专项桥梁隧道工程专项 持试验检测人员证 书总人数 ≥32人≥16人≥7人≥22人≥25人 持试验检测工程师 证书人数 ≥12人≥6人≥3人≥10人≥12人 持证工程师专业配 置材料、公路专业分别≥3人,桥 梁、隧道、交安专业分别≥2人 材料专业≥3人,公路专业≥2 人,桥梁专业≥1人 材料、公路、桥梁专业分别≥1 人 机电工程专业≥6人,安全设施 专业≥4人 材料专业≥2人、桥梁、隧道专 业分别≥5人 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人数 ≥6人≥1人-- ≥4人≥6人 技术负责人1.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2.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3.8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1.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2.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3.5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1.相关专业中级职称; 2.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3.5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1.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2.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3.8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1.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2.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3.8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质量负责人1.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2.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3.8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1.相关专业中级职称; 2.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3.5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1.相关专业中级职称; 2.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3.5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1.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2.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3.8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1.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2.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3.8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注:表中黑体字为强制性要求,一项不满足视为不通过。表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能力基本要求及主要仪器设备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一、目的: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修改作业,使标准工时具有完整性,使ERP系统运行之排程合理和成本准确。 二、名词定义: 2.1、标准工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普通熟练工作者的正常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2.2、宽放时间:指作业员除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必须的停顿及休息的时间。包括操作者个人事情引起的延迟,疲劳或无法避免的作业延迟等时间。对于没有规定发生时间、发生频率、所需时间的不规则要素作业,并不在正常时间范围之内,而属于宽放时间。 2.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三、标准工时的构成: 3.1、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观测时间*(1+熟练修正数+努力修正数)+观测时间*宽放率 3.2、正常时间: 3.2.1、主体作业时间:按照作业目的进行的作业。指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如改变产品外形,改变产品性能等。 3.2.2、副作业时间:与主体作业同步发生,起附属作用。如取放工具、检查等。 正常时间设定方法如下: 直接观测法:秒表观测法;摄影分析法;work sampling法。 优点:比较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做。 缺点:难于跟标准速度相比较,需要评价标准速度;生产之前不能设定。 合成法:动作分析法、历史数据法。 优点:信赖程度和一贯性高;客观性和普遍性高;不需要评价标准速度;可在生产之前设定;容易消除不必要动作。 缺点:需要教育和训练。 3.3、宽放时间: 3.3.1、私事宽放时间:作业过程中,满足生理要求的宽放时间,如上厕所,喝水,擦汗。 3.3.2、疲劳宽放时间:为了补偿工作过程中体力和精神疲劳,采取的休息或操作速度减弱的宽放时间。 3.3.3、特殊宽放:学习宽放、机械干涉宽放、奖励宽放、工厂宽放、其它宽放. 作业宽放时间:补偿作业过程中发生不规则的要素作业。如用处理不良品等。 3.3.4、集体宽放时间:集体作业时,对于个体差异产生损失的补偿。如熟练度的差异,工位编排产生的损失等。 3.3.5、宽放系数表

标准工时的定义

标准时间的设定 一﹑标准工时概要 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 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2)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 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相关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生产计划﹔ (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 (4)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标准﹔ (5)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 时间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3﹑标准时间的构成 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构成。此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构成。如下图(1)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与标准准备时间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两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普遍以相对于正常时间的比率﹐即宽放率的形式表示﹐标准时间的表述公式如下﹕

标准工时测算规定

海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标准工时测算规定 文件编号:WI-03-20121012 文件版本: 1.0 编制:胥维 审核: 批准: 日期:12th Oct 2012

海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修订记录表 文件名称:标准工时测试规定 文件编号:WI-03-20121012 版本修改次数页次修订内容说明修订日期

1.0目的: 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修改作业,使标准工时具有完整性,使公司控制系统运行之排程合理和成本准确。 2.0名词定义: 2.1标准工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普通熟 练工作者的正常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2.2宽放时间:指作业员除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必须的停顿及休息的时间。包括操 作者个人事情引起的延迟,疲劳或无法避免的作业延迟等时间。对于没有规定发生时间、发生频率、所需时间的不规则要素作业,并不在正常时间范围之内,而属于宽放时间。 2.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 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3.0标准工时的构成: 3.1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观测时间*(1+熟练修正数+努力修正数)+ 观测时间*宽放率 3.2正常时间: 3.2.1主体作业时间:按照作业目的进行的作业。指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如改 变产品外形,改变产品性能等。 3.2.2副作业时间:与主体作业同步发生,起附属作用。如取放工具、检查等。 正常时间设定方法如下: 直接观测法:秒表观测法;摄影分析法;工作抽样法。 优点:比较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做。

缺点:难于跟标准速度相比较,需要评价标准速度;生产之前不能设定。 合成法:动作分析法、历史数据法。 优点:信赖程度和一贯性高;客观性和普遍性高;不需要评价标准速度;可在生产之前设定;容易消除不必要动作。 缺点:需要教育和训练。 3.3、宽放时间: 3.3.1私事宽放时间:作业过程中,满足生理要求的宽放时间,如上厕所,喝水, 擦汗。 3.3.2疲劳宽放时间:为了补偿工作过程中体力和精神疲劳,采取的休息或操作 速度减弱的宽放时间。 3.3.3特殊宽放:学习宽放、机械干涉宽放、奖励宽放、工厂宽放、其它宽放. 作业宽放时间:补偿作业过程中发生不规则的要素作业。如用处理不良品等。 3.3.4、集体宽放时间:集体作业时,对于个体差异产生损失的补偿。如熟练度 的差异,工位编排产生的损失等。 3.3.5、宽放系数表 NO 1 2 3 4 5 6 7 宽放名称个人疲劳异常、姿态重量噪音倦怠自检、互检 宽放范围5%-7% 2%-6% 0%-7% 1%-2% 0%-5% 0%-5% 1%-3% 宽放率5% 3% 1% 2% 2% 1% 1% 注:宽放种类很多,但在实际计算标准工时时,不能将所有宽放都考虑在内,因宽放越多说明作业效率越低,一般宽放效率10%-20%之间均为正常尺度,根据本公司产品特点总宽放率设置为10%-20% 总宽放率=Σ+各宽放率=15%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

目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定义 (3) 4 角色与职责 (3) 5 规范要求 (3) 6 标准工时的计算和发布 (5) 7 相关文件 (5) 8 附件 (5) 1 目的 建立标准工时管控体系,规范标准工时的制定标准和优化制度,为核算生产效率、人机产能、计划排产及制造成本等提供数据支撑。 2 范围 此文件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正式生产的产品。 3 定义 3.1标准工时:所谓的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 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3.2作业工时:一个经过足够训练的合格员工,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以正常的速度完 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作业工时是在现场实测工时的基础上经过速度评比计算 而得的; 3.3 宽放工时:不符合规则或不直接作用于作业,但又无法完全避免发生的延迟时间, 在一定基础上维持作业时间的所必须需要的时间。以相对于作业时间的比率来设 定,即宽放系数。 4 角色与职责

4.1 工程部: 4.1.1 负责标准工时的维护与管理; 4.1.2 负责对新产品标准工时进行验证。 4.2 生产部: 4.2.1 负责标准工时执行与问题反馈。 4.3 计划部: 4.3.1 负责根据产品标准工时排产。 5 规范要求 5.1 标准工时的制定: 5.1.1 新产品工时:工程部负责对新产品工时进行测试核算并发布归档。 5.1.2 老产品工时:工程部每三个月需要更新一次产品工时。 5.2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我司采用秒表测时法,现场作业实测,再经速度评比与时间宽放后计算而得的。 标准时间= 观测时间×评价系数×(1+宽放率) = 实际时间×(1+宽放率) 5.3 标准工时的制定过程: 5.3.1 前期准备 (1)工具准备:秒表、记录板与工时记录表、铅笔; (2)资料准备:熟悉SOP作业流程以及作业工序; (3)掌握评比因素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正常速度的概念。 速度评价法以100%作为正常速度的基准,如果评价系数为1.1(即110%),代表比正常速度快10%左右,如果评价系数为0.6(即60%),由代 表作业速度相当于正常速度的60%。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内容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内容开工前应作的试验 一、路基方面的试验有: 1、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2、CBR(承载比)试验报告 3、液塑限试验报告 4、颗粒分析试验报告(必要时作) 二、桥涵方面的试验有: 1、水泥试验报告 2、粗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3、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4、钢筋拉伸、弯曲试验报告 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6、水泥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三、路面方面的试验有: 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1、水泥试验报告 2、各种碎石试验检测报告 3、水泥稳定级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 4、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报告 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1、水泥试验报告 2、砂砾筛分试验报告 3、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试验报告 4、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报告 面层: 1、沥青物理性质试验报告 2、所用各种碎石试验检测报告 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报告 施工过程中应作的试验有: 一、路基方面的试验有: 1、土工击实试验报告(在不换土的情况下作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换土,换几次作几次) 2、CBR(承载比)试验报告在不换土的情况下作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换土,换几次作几次) 3、液塑限试验报告(只是针对细粒土,才作,其他的不作) 4、颗粒分析试验报告(必要时作) 二、桥涵方面的试验有: 1、水泥试验报告 2、粗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3、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4、钢筋拉伸、弯曲试验报告 5、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6、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7、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8、水泥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三、路面方面的试验有: 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1、水泥试验报告 2、各种碎石试验检测报告 3、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报告 4、水泥剂量试验检测报告 5、无侧限抗压强试验报告 6、无机结合料含水量试验 7、水泥稳定级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1、水泥试验报告 2、砂砾筛分试验报告 3、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报告 4、水泥剂量试验检测报告 5、无侧限抗压强试验报告 6、无机结合料含水量试验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格式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之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之计算,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之测定、制定、修改等,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 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2.1.定义 2.1.1.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2.1.2.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2.1.3.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标准工时*标准人数*每日工作时间 2.1.4.宽裕时间、宽裕率 1)为了执行所定之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裕时间。 2)在本公司管理现状下,完成作业所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管理宽裕, 如工装夹具之安装、整理整顿等。 3)为恢复疲劳所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疲劳宽裕。 4)因人类生理需要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5)计算公式 管理宽裕率=管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生理宽裕率=生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疲劳宽裕率=疲劳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宽裕时间=管理宽裕时间+生理宽裕时间+疲劳宽裕时间 宽裕率=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管理宽裕率+生理宽裕率+疲劳宽裕率 6)评核系数 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之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工人之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2.2.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2.2.1.作业时间测算 1)新产品小批试制是生技部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 行实际测算。 2)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2.2.2.评核系数测算

标准工时基础考题(带答案)

标准工时基础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两分,总分40分) 1.标准工时,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2.无标准的作业方法时,无法制定ST。 3.ST与作业者的具体熟练程度无关,只默认标准作业速度为ST要求作业者的作业。 4.标准工时的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例举5项) 答案:生产效率计算,异常工时核算,成本核算,效益评估,报价,指导生产计划,指导现场人员排布,人力需求评估,设备需求评估,指导薪资发放…合理就给分。 5.平准化评价法:以熟练度、努力程度、工作环境、一致性四个项目作为作业速度变动的评价因素,每个评价因素分成六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于一定的修正值。评价时,将各因素的修正值相加再加上1,即为评价系数。 6.开会、工作安排等因管理需要而引起的非作业时间,应由管理宽放来吸收。 7.作业宽放一般指作业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小事。诸如:工作台清扫、工作讨论、不良品发现等。

二、选择题(每题5分,总分30分) A.以下哪项不是时间研究中接近作业员的要点?(D)A.采取友谊的态度 B.对其操作表示具有兴趣 C.鼓励其提供建议 D.与其先进行半小时的谈话 2.常用的PTS法不包含______.(A) A.ECRS B.模特法(MOD) C.工作因素法 C.标准资料法 3.标准工时的建立方式不包含______(C) A.预定动作时间标准 B.马表测量法 C.动改法 D.工作抽查法 4.以下有关标准工时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 A.标准工时是以保障品质为前提的; B.标准工时就是最快的人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C.标准工时是领导要求达成一定产量所需要的时间; D.标准工时是IE人员操作所必须能达到的时间。 5.以下有关标准工时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D) A.标准工时可以用于人力需求评估; B.标准工时=观测时间+修正时间+宽放时间; C.标准工时=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 D.标准工时=正常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 6.以下对标准工时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C) A.采用规定的方法和设备作业;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标准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标准、规范、规程现行参考目录2 发布时间:2012-6-27 17:00:22 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标准、规范、规程现行参考目录 序号专业标准、规范、规程代码标准、规范、规程名称废止标准、规范、规程代码主要编制单位施行日期出版单位备注 1 公路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交通部公路 司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工程委员会2004.3.1 人民交通出版社 2 JTG B03-200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005-96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06.5.1 人民交通出版社 3 JTG B04-2010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 B006-98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0.7.1 人民交通出版社 4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院 2008.5.1 中国计划出版社 5 JTG 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 JTJ 061-85 JTJ061-99 JTJ062-91 JTJ063-85 JTJ 065-97 JTJ/T 066-98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7.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6 JTG C20-201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1.12.1 人民交通出版社 7 JTG/TC21-01-2005 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高等教育出版 社 8 JTG/T C22-2009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2009.4.1 人民交通出版社 9 JGJ/T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人民交通出版社 10 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 ASTM D6087-2008 探地雷达评价沥青面层标准方法

机加工规范工时管理规定

欢迎阅读 机加工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机修动力厂机加工标准工时的制定和管理,为厂部绩效管理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需要必要的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3.3宽放率:宽放时间与正常作业时间的比值,称为宽放率。 3.4评价系数: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的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度与中等熟练作业人员的比较系数,称为评价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其熟练程度越高。

3.5周期时间: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称为周期时间(CT),它包括人的作业时间与机器的作业时间。 4职责 4.1加工工段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单位和主要解释单位。 4.2质检员负责标准工时的测算、制定和变更。

5.1.3宽放率由管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与生理宽放率相加所得,各种宽放率的测算由质检员根据作业条件进行确定,但总宽放率不能>15%。 5.2标准工时管理 5.2.1标准工时由质检员进行测算确定,并下发到加工工段各班组,各班组在对 5.3.2作业人员效率管理:标准工时用于衡量各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在正常作业状态下,当作业者的日产量低于标准工时计算的标准产能时,需分析原因,必要时须进行培训或对作业方法进行改善。 5.3.3作业人员训练标准:当新进员工或换岗员工在正式上岗之前,其作业速度必须达到标准工时之要求,标准工时可作为员工转正或=正式上岗的考核指标之一。

5.3.4生产计划管理:质检员依据标准工时核算标准产能,制定生产计划的产量定额。计划执行班组应根据标准产能进行生产,当实际产能低于标准产能而需通过加班完成时,不享受加班费。 6加工质量管理 6.1严格执行岗位作业指导书、分公司及厂部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技能素质。 准确、详实。如不按时统计上报,考核加工工段200元/次;如上报数据不实,一经查出考核加工工段500元/次。 7.3质检员每周一通报上周加工完成情况及工时测算情况,并报经营组长审核。如未按要求完成,考核质检员100元/次。 7.4经营组长每周一进行工时审核后,报生产副厂长审批,审批完成将结果向加工工段通报。如未按要求完成,考核经营组长100元/次。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标准

检测技术水平,在参数的必选和可选上有所区别。二是以工程质量控制与检测市场监管需求为导向,以相关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为基本依据,充分考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检测行业的技术影响,在广泛征求建设工程相关方意见的基础上,对各等级试验检测项目进行了增加和调整,以满足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需要。 2.有关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要求。等级标准涉及的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更新幅度较大,智能化、无损化的新型设备已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本次修订对于能够提升检测工作效率、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新技术、新装备,视其技术指标重要程度,进行补充。如道路自动化综合检测车、落球式岩土回弹模量测试仪、钢结构无损探伤技术、北斗(BD)卫星定位技术等等。 3.有关试验检测人员要求。2015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规定》和《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人社部发 [2015]59号),设立了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本次修订充分考虑检测机构登记持证人员的现状,根据国家职业资格的有关规定,对持证检测人员的要求进行了调整。有关新旧检测人员证书的衔接和使用,则应遵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职业资格有关事项的通知》(交办安监〔2015〕143号)的规定。 4.有关试验检测用房要求。根据各等级检测机构能力范围要求,兼顾检测机构检测用房面积的现状,对各检测项目所有参数场地面积进行测算,同时考虑委托、留样、档案存放等用房需求后,提出各等级检测用房面积的标准。 5.有关可选试验检测参数的申请要求。为避免只购置仪器设备却不具备试验检测能力,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将原等级标准对非强制性仪器设备的配置要求修改为对可选试验检测参数的申请要求。 (二)工作程序。 考虑等级评定与换证复核工作二者虽形式不同,内容侧重点也有所差异,但工作性质、内容及流程差异不大。本次修订按照精简文件的精神,根据试验检测行业管理实践,

标准工时和计算标准管理规范(含表格)

标准工时和计算标准管理规范 (ISO9001-2015) 1、目的 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以及相关算法,使标准工时更具完整性,使相关系统和管理运行更加顺畅合理。 2、范围 安公司 3、职责 质量部对于本文件的受控实施和监督执行。 4、程序 4.1.定义: 4.1.1标准工时: 4.1.1.1标准工时: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普通熟练工作者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正常的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4.1.1.2宽放时间:宽放时间是用于补偿个人需要、不可避免的延迟以及由于疲劳而引起的效能下降。增加宽放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a).作业宽放由来:通常如果工作能以最快的速度永不停歇的进行下去,这样的产出将是最高效的。但即便是机器设备也必须进行适当的保养、维护才能确保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 b).作业宽放目的:劳动者在任何工作环境下作业,都必须适当予以宽放时间用来补偿个人需要,才能与实际作业所需时间相吻合,更趋人性化。

4.1.1.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4.1.2员工定义: 4.1.2.1直接人员:指生产产线上从事生产操作人员。包括装配、调整、检查检测和不良品维修人员。他们是生产线上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 4.1.2.2间接人员:指不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人员,此处包括车间班长,物料配送人员、设备保养人员、工具保养人员。间接员工虽然不从事直接的生产操作,但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 4.1.3时间定义: 4.1.3.1正常作业时间:指以每天8小时为基准的作业时间,其单位为分钟。正常作业时间包括“前准备时间”和“净作业时间”。 4.1.3.1.1前准备时间(95分钟): a).早会(早会,交接班)10分钟 b).清洁(工治具、设备、车间、更衣)30分钟 c).中餐时间15分钟 d).间隙时间(上午15分钟,下午15分钟)30分钟 e).首检时间10分钟 4.1.3.1.2净作业时间:指对作业对象作业的内容,规则地、周期性地重复进行的作业部分的时间。 4.1.3.2标准时间:指普通技能熟练的工人,以正常速度,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以规定的操作方法,生产出符合规定质量的一个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时间。 4.1.4一般工时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