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哲理句子带翻译

xxxx具有哲理的100句修身名言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xx)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3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3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4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4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4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4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4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4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4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5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5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5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5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5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5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6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6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6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6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6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6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6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6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6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70、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7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72、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7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7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7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7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77、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7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7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8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8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8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8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8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8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8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87、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8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8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0、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9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9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9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9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9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9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9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9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篇二:

xx中有哲理的句子

xx中有哲理的句子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1、xxxx,由奢入俭难。

12、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13、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14、一寸光阴一寸金。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0、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2、万物兴歇皆自然。

2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8、天若有情天亦老。

2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0、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3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古人学问

10033、山外xx楼外楼。

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

37、人生七十古来稀。

3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4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1、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xx。

42、锲而不舍,xx可镂。

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4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7、满招损,谦受益。

48、xx,吾将上下而求索。

4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xxxx。

51、君子坦荡荡,小人xxxx。

5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53、近水楼台先得月,xx花木xx。

54、尽信书,不如无书。

55、xx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6、假xx方用真xx镀,若是真xx不镀xx。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祸兮xx所倚,xx祸之所伏。

59、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60、何意百炼钢,化为xx。

6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2、瓜田不纳履,xx下不正冠。

63、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64、功高成怨府,xx是危机。

6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7、非淡泊无以xx,非xx无以致远。

68、芳林新叶催xx,流水前波让后波。

6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70、xx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xx流。

71、多行不义必自毙。

7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74、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75、春种一粒xx,xx万颗子。

76、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7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8、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7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xx。

80、草木本无意,xx自有时。篇三:

xx中有哲理的句子——摘抄

xx中有哲理的句子——摘抄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1、xxxx,由奢入俭难。

12、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13、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14、一寸光阴一寸金。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0、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2、万物兴歇皆自然。

2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8、天若有情天亦老。

2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0、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32、xx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3、山外xx楼外楼。

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

37、人生七十古来稀。篇四:

文言文句子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它可以让学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中积累文言词语、感受古代汉语习惯,更重要的是准确理解原作内容。文言文翻译要忠于原文,沟通古今。忠于原文,就是原文中每一个字都要落实。根据实践经验积累,我认为翻译文言文有以下技巧。

一、录

“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

一类是特殊名词,如:

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

山、石、高、远等。例句①: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梦溪笔谈》)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xx

“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这些词大致分两类:

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这一类词很多可以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解释;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例句②: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曾子杀彘》)句中“欺”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为“欺骗”;“今、是”属古今异义的词,要翻译为“现在、这”。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另一方面得根据自己积累的古代汉语词汇进行解释。

三、补

“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例句③: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句中“便”前省略了主语“渔人”,“初”前省略了主语“洞口”。例句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之(这点)”。

四、添

“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连贯通顺。例句⑤: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此句是判断句,在翻译时需在“高尚”前加“是”。例句⑤:

“虽鸡狗不得安宁。”(《捕蛇者说》)此句应翻译为“(不要说人,)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内容一定要必要,二要与语境吻合,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

五、删

“删”,就是删除原文有而翻译句可略的字眼。例句⑥: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弱篷,为楫,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这句话中共有七个“为”字,翻译时只需要保留第一个即可,其余省略不翻译,这样反而显得简洁利落。文言句子中,还有些虚词也是不翻译的,也应该删除。例句⑦:

“xxxx:

何陋之有?”(《陋室铭》)句中“之”是帮助宾语前置的,不翻译。这种省略原文不翻译的情况虽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六、调

“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例句⑧:

“屠惧,投以骨。”(《狼》)句中“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翻译为“把骨丢(给它)”

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还需注意五看:

一看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宾短语以及介词的省略)。

在复习中,考生必须对各种句式的表现形式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才能运用自如。二看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考查得比较多的是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三看通假现象

通假现象大致有五种情况:

1、音同形似;

2、音同形异;

3、音近形似;

4、音近形异;

5、音异形似。中学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有180个左右,平时注意了积累,考试时就不为难了。

四看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的考查近几年在文言文客观题中时有考查,并且多以古今异义的复合词出现。

五看固定结构

固定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常见的固定结构有20多种,笔者认为以下几种需特别引起注意:

如??何、奈??何、若??何,译为“对(把)??怎么办呢”?如:

若xx?对xx的xx怎么办呢?

何??为、何以??为、xx以??为译为:

“还要??干什么呢”?如: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上天要使我灭亡,我还要渡河干什么呢?

得无??乎、无乃??乎译为:

“恐怕??吧”?如: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庸??乎、其??乎译为“难道??吗”?如: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难道我中国果真是老大吗?篇五:

八下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及默写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文言文重点复习

一、重点句子翻译: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风烟俱净,xx共色:

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4、夹岸xx,皆生寒树:

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7、闲静少言,不xx:

无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8、不xx于贫贱,不xx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xx一类的人吧?

10、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1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

12、好读书,不求甚解:

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1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已经喝醉了就离开,态度率真,来了就喝,喝完就走。

14、不以千里称也:

不以千里著称。或不会获得xx的称号。

15、且欲与xx等不可得: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

16、食之不能尽其材:

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1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1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0、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跑去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1、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xx:

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2、色愈恭,礼愈至:

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

2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2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25、俯身倾耳以请:

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6、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28、全石以为底: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29、卷石底以出:

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3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31、皆若空游无所依:

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3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xx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印在水底的石上。

3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非常轻快敏捷。

3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36、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37、此则xx之大观也:

这就是xx的雄伟景象。

38、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情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激而悲者矣: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3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4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性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间,就为他的君主担忧。

4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42、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4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看见)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

44、xxxx,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容颜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46、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归城,宾客相随。

4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4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49、xxxx,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50、xx而岩穴暝:

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51、晦明变化者: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明或暗,变化不一。

52、伛偻提携:

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5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54、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新鲜,好像刚擦洗过一样。

55、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

56、高柳夹堤,土膏微润:

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

57、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