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测试.pdf-2018-09-29-14-17-40-598

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测试.pdf-2018-09-29-14-17-40-598
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测试.pdf-2018-09-29-14-17-40-598

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测试

当今,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生产商努力改进他们的产品以满足电磁兼容规范,降低电磁发射和增强抗干扰能力。过去,集成电路生产商关心的只是成本,应用领域和使用性能,几乎很少考虑电磁兼容的问题。即使单片集成电路通常不会产生较大的辐射,但它还是经常成为电子系统辐射发射的根源。当大量的数字信号瞬间同时切换时便会产生许多的高频分量。

尤其是近年来,集成电路的频率越来越高,集成的晶体管数目越来越多,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越来越低,加工芯片的特征尺寸进一步减小,越来越多的功能,甚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都能够被集成到单个芯片之中,这些发展都使得芯片级电磁兼容显得尤为突出。现在,集成电路生产商也要考虑自己产品电磁兼容方面的问题。

集成电路电磁兼容的标准化

由于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尽管对于电子设备及子系统已经有了较详细的电磁兼容标准,但对于集成电路来说其测试标准却相对滞后。国际电工委员会第47A 技术分委会(IEC SC47A)早在 1990 年就开始专注于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标准研究。此外,北美的汽车工程协会也开始制定自己的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SAE J 1752,主要是发射测试的部分。1997 年,IEC SC47A 下属的第九工作组 WG9 成立,专门负责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的研究,参考了各国的建议,至今相继出版了150kHz-1GHz的集成电路电磁发射测试标准IEC61967 和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标准IEC62132 。此外,在脉冲抗扰度方面,WG9 也正在制定对应的标准 IEC62215。

目前,IEC61967 标准用于频率为 150kHz 到 1GHz 的集成电路电磁发射测试,包括以下

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用条件和定义(参考 SAE J1752.1);

第二部分:辐射发射测量方法——TEM 小室法(参考 SAE J1752.3);

第三部分:辐射发射测量方法——表面扫描法(参考 SAE J1752.2);

第四部分:传导发射测量方法——1?/150?直接耦合法;

第五部分:传导发射测量方法——法拉第笼法 WFC(workbench faraday cage);

第六部分:传导发射测量方法——磁场探头法。

IEC62132 标准,用于频率为 150kHz 到 1GHz 的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测试,包括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通用条件和定义;

第二部分:辐射抗扰度测量方法—— TEM 小室法;

第三部分:传导抗扰度测量方法——大量电流注入法(BCI) ;

第四部分:传导抗扰度测量方法——直接射频功率注入法(DPI) ;

第五部分:传导抗扰度测量方法——法拉第笼法(WFC)。

IEC62215 标准,用于集成电路脉冲抗扰度测试,包括以下三部分,但尚未正式出版:第一部分:通用条件和定义;

第二部分:传导抗扰度测量方法——同步脉冲注入法;

第三部分:传导抗扰度测量方法——随机脉冲注入法参考(IEC61000-4-2 和

IEC61000-4-4) 。

下文主要针对 IEC61967 和 IEC62132 的测试方法进行讲解。

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测试方法

电磁发射测试标准——IEC61967

第一部分:通用条件和定义

传感器:TEM 小室、场探头等;

频谱仪或接收机:频率范围覆盖 150kHz-1GHz,峰值检波、带最大值保持功能,分辨率带宽的设置如下表:

表一分辨率带宽的选择

电源:用电池供电或采用低射频噪声的电源;

测试温度:23℃±5℃;

环境噪声:除被测 IC 外其余外围电路供电时,所测到的背景噪声低于限值至少 6dB,必要时可采用前置放大器;

测试电路板:通常集成电路测试需要安装在一块印制电路板上,为提高测试的方便性与重复性,标准规定了电路板的规格,如下图所示,标准电路板的大小与TEM 小室顶端的开口大小匹配,板上既可以集成IEC61967 发射测试需要的1?/150?直接耦合法阻抗匹配网络,磁场探头法测试用的迹线,也可以集成 IEC62132-4 用到的耦合电容。

图一标准集成电路测试板

第二部分:辐射发射测量方法——TEM 小室法

图二 TEM 小室法辐射发射测试示意图

TEM 小室其实就是一个变型的同轴线:在此同轴线中部,由一块扁平的芯板作为内导体,外导体为方形,两端呈锥形向通用的同轴器件过渡,一头连接同轴线到测试接收机,另一头连接匹配负载,如下图所示。小室的外导体顶端有一个方形开口用于安装测试电路板。其中,集成电路的一侧安装在小室内侧,互连线和外围电路的一侧向外。这样做使测到的辐射发射主要来源于被测的 IC 芯片。受测芯片产生的高频电流在互连导线上流动,那些焊接引脚、封装连线就充当了辐射发射天线。当测试频率低于 TEM 小室的一阶高次模频率时,只有主模 TEM 模传输,此时 TEM 小室端口的测试电压与骚扰源的发射大小有较好的定量关系,因此,可用此电压值来评定集成电路芯片的辐射发射大小。

第三部分:辐射发射测量方法——表面扫描法

图三表面扫描法测试图

IEC 61967 标准中的这一部分可测试集成电路表面电场和磁场的空间分布状态,测试示意图如下所示:使用电场探头或磁场探头机械地扫过集成电路的表面,记录每次的频率、发射值和探头的空间位置,通过软件进行后处理,各频率点场强的空间分布图可用有色图谱形象地表示出来。这种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与机械定位系统的精度及所用探头的尺寸密切相关。此方法可以用于一般的 PCB 板,所以未必要采用 IEC61967-1 中推荐的标准测试电路板。通过对集成电路表面进行电场和磁场扫描,可以准确地定位集成电路封装内电磁辐射过大的区域。标准推荐使用部分屏蔽的微型电场探头和单匝的微型磁场探头,这两种近场探头都可用 0.5mm 的半刚体同轴电缆制作。

第四部分:传导发射测量方法——1?/150?直接耦合法

图四 1?/150?直接耦合法测试示意图

IEC61967-4 分为两种方法:1?测试法和 150?测试法。1?测试法用来测试接地引脚上的总骚扰电流,150?测试法用来测试输出端口的骚扰电压。离开芯片的射频电流汇流到集成电路的接地引脚,因此对地回路射频电流的测量可较好地反映集成电路的电磁骚扰大小。用 1?的电阻串联在地回路中,一方面可用来取得地环路的射频电流;另一方面,可

实现测试设备与接地引脚端的阻抗匹配。150?测试法可用来测试单根或多根输出信号线的骚扰电压,150?阻抗代表线束共模阻抗的统计平均值。为实现150?共模阻抗与50?的测试系统阻抗的匹配,必须采用阻抗匹配网络。测试示意图如前所示。

第五部分:传导发射测量方法——法拉第笼法(WFC)

图五法拉第笼法发射测试示意图

法拉第笼法可测试电源线和输入输出信号线上的传导骚扰电压。将装有集成电路的标准电路板或应用电路板放入法拉第笼中,电源线和信号线进出法拉第笼都要经过滤波处理,法拉第笼上测试端口接测试仪器,待测端口接50?匹配负载,较好的屏蔽环境降低了测试的背景噪声,测试路径串联 100?电阻用来实现 150?共模阻抗与 50?射频阻抗的匹配,测试原理图如前所示。

第六部分:传导发射测量方法——磁场探头法

图六磁场探头法测试示意图

磁场探头法是通过测试PCB 板导线上的电流来评定集成电路的电磁发射。芯片引脚通过PCB 板上的导线与电源或外围电路相连,因而它产生的射频电流可用一个靠近的磁场探头获取,由电磁感应定律,探头输出端的电压正比于导线上的射频电流。磁场探头的结构细节和推荐尺寸在标准中有详细描述,测试示意图如前所示:

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测试方法——IEC62132

第一部分:通用条件和定义

为了评定芯片的抗扰度性能,需要一个易于实现且可复现的测试方法。芯片的抗扰度可分为辐射抗扰度和传导抗扰度,需要得到集成电路发生故障时的射频功率大小。抗扰度测试将集成电路工作的性能状态分为五个等级,测试时,连续波和调幅波测试要分别进行,调制方式也是采用1kHz 80%调制深度的峰值电平恒定调幅,这些要求都与汽车零部件的抗扰度测试标准 ISO11452 相似。

第二部分:辐射抗扰度测量方法—— TEM 小室法

图七 TEM 小室法法辐射抗扰度测试示意图

IEC61967-2 中的 TEM 小室也可以用来进行抗扰度的测试,小室一端将接收机换成信号源和功放,小室另一端接适当的匹配负载。在小室中建立起来的 TEM 波与远场的 TEM 波非常类似,因而适合用来进行电磁抗扰度的测试。此外,为了实时地监视集成电路的工作状态,还需要配套的状态监视设备。测试示意图如前。

第三部分:传导抗扰度测量方法——大量电流注入法(BCI)

图八 BCI 测试示意图

本方法是对连接到集成电路引脚的单根线缆或线束注入干扰功率,通过注入探头被测电缆由于感性耦合而产生干扰电流,此电流的大小可由另一个电流探头测出。这种方法其实是由汽车电子抗扰度测试发展而来的,可参见 ISO11452-4,测试示意图如下所示:

第四部分:传导抗扰度测量方法——直接射频功率注入法(DPI)

图九 DPI 测试示意图

与 BCI 方法采用感性注入相对应,DPI 方法采用容性注入。射频信号直接注入在芯片单只引脚或一组引脚上,耦合电容同时起到了隔直的作用,避免了直流电压直接加在功放的输出端,测试示意图如下所示:

第五部分:传导抗扰度测量方法——法拉第笼法 WFC

图十法拉第笼法抗扰度测试示意图

法拉第笼传导抗扰度测量法采用IEC61967-5 的法拉第笼,只须将接收机替换成信号源和功放,测试示意图如下所示。屏蔽的结构和良好的滤波使得射频干扰信号被限制在法拉第笼内部,可有效地保护测试操作人员。

R&S 公司的测试系统解决方案

针对 IEC61967 的各项测试,R&S 公司采用认证型的接收机 R&S ESCI,结合各种附件,即可完成集成电路电磁发射测试标准。R&S ESCI 同时具有接收机和频谱仪的功能,完全符合标准 CISPR16-1-1。工作频率范围是 9kHz-3GHz,内置预选器和 20dB 的预放,带有峰值、准峰值、有效值、线性平均和 CISPR 平均检波器,各检波器可以用条形图显示,且带有峰值保持功能,通过 GPIB 总线接口可由 R&S EMC32 软件包实现远程控制,发射测试配置如下图所示:

图十一集成电路电磁发射测试配置图

针对 IEC62132 的各项抗扰度测试,R&S 公司采用集成测试系统 R&S IMS,结合各种附件,即可完成所有的集成电路抗扰度测试。R&S IMS 是一款紧凑型的测试设备,覆盖频

率 9 kHz 到3 GHz,内置了信号源、切换开关、功率计和功放,同时也可控制外置功放;通过GPIB 总线接口可由 R&S EMC32 软件包实现远程控制,抗扰度测试配置如下图所示。

图十二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测试配置图

随着工作频率及芯片复杂度的不断增长,集成电路电磁辐射及抗扰度测试也需要继续发展以适应新的要求:测试向高频方向发展,为了突破 1GHz 的限值,不少国家和企业已经采用 GTEM 小室的方法,弥补TEM 小室测试频率限值的不足;脉冲抗扰度测试的标准化也正在进行中,标准IEC62215 即将出版,与IEC62132 互补,更加全面地考虑到了集成电路遭受电磁干扰时的情形。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及其相关标准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及其相关标准 招生对象 ---------------------------------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 【咨询热线】0 7 5 5 – 2 6 5 0 6 7 5 7 1 3 7 9 8 4 7 2 9 3 6 李生【报名邮箱】martin#https://www.360docs.net/doc/4516943681.html, (请将#换成@) 课程内容 --------------------------------- 1. 电磁兼容测量的基本概念 1.1什么是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怎么形成的?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2EMC测量些什么内容?电磁干扰传播途径分为两种:“传导”和“辐射” 1.3怎样进行EMC测量?EMC测试需要三个条件 1.4如何进行EMC诊断测量?怎样判断EMC测量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 2.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 2.1 怎样测试场强?场强的概念波阻抗的概念 2.2 几种电磁兼容测量量纲及换算关系 3. 电磁兼容性能预测 3.1 干扰信号的频谱 3.2 电磁干扰产生的根源 3.3 电磁兼容性能预测

3.3.1 两种预测方法: (1)用理论分析计算预测电磁兼容性 (2)用仪器诊断测量预测电磁兼容性 3.3.2 用仪器诊断测量预测电磁兼容性举例 4. 介绍电磁兼容测量需要的主要仪器、附件和设施 5. 电磁兼容标准概况 5.1 标准分类 5.2 EMC标准的基本内容 5.3 我国标准的编制方法 5.4 标准界限值的意义 6. 电磁兼容基本测量方法 6.1 电磁辐射发射(辐射骚扰)测量方法 6.2 电磁敏感度(电磁抗扰度)测量方法 6.3 传导发射(传导骚扰)测量方法 6.4 传导敏感度(传导抗扰度)测量方法 7. 电磁兼容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讲师介绍 --------------------------------- 冯桂山高工简历 1965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无线电自动控制专业。在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三所长期从事航天型号的电磁兼容测量、计量标准的研制和测量标准的编写等工作。研制出国防系统一级电磁场计量标准和电磁兼容测量配套设备,并获航天部多项科技进步奖。

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

泉海科技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报告(电源电压:24V)机 型QH7101H2图 号 DZ93189781020状 态正常生产 失效模式等级的定义(依据ISO 7637-3附页A): A等级:在干扰照射期间和照射后,器件或系统所有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B等级:在干扰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所有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但部分指标超差,在照射移开后,超差的指标能自动恢复正常,记忆功能应保持A级。 C等级:在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有一个功能不符合设计要求,但在照射移开后,能自动恢复正常操作。 D等级:在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有一个功能不符合设计要求,在照射移开后,不能自动恢复正常操作,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器件或系统才能复位。 E等级:在照射期间和照射后,器件或系统有多个功能不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修理或替换器件或系统才能恢复正常。 测试项目测试条件等级要求 测试结果备注 脉冲1Ua: 27 V Us: -600 V t1: 5 s t2: 200 ms t3: ≤100 μs td: 2ms tr: ≤(3+0/1.5)μs Ri: 50 Ω 脉冲数量: 5000 。 B级 符合要求B级 本报告由泉海公司实验室提供 脉冲2a Ua:27 V Us: +50 V t1: 5 s t2: 200 ms td: 0.05ms tr: ≤(3+0/1.5)μs Ri: 2 Ω 脉冲数量:5000个 B级 符合要求B级 脉冲2b Ua:27 V Us: +20 V td:0.2~2s tr: 1ms ±0.5ms Ri: 0.05Ω t12: 1ms ±0.5ms t6: 1ms ±0.5ms 脉冲数量:10个 B级符合要求B级 脉冲3a Ua:27 V Us: -200 V t1: 100 μs t4: 10 ms t5: 100 ms td: 0.1μs tr:≤5 ns±1.5ns Ri: 50 Ω 测试时间:1h。 A级 符合要求A级 脉冲3b Ua: 27 V Us:+200 V t1: 100 μs t4: 10 ms t5: 100 ms td: 0.1μs tr:≤5 ns±1.5ns Ri: 50 Ω 测试时间:1h A级 符合要求A级 脉冲4Ub: 27 V Us: -16V Ua: -5~12V V t7: 100 ms t8: ≤50 ms t9: 20s t10:10ms t11: 100 ms Ri: 0.02 Ω 脉冲数量:9000个(其中t8=100ms, 3000个t8=1s,3000个,t8=5s,3000个) B级符合要求B级 脉冲5a Ua: 27 V Us: +174 V td: 350 ms tr: 10 ms Ri: 2 Ω 周期:1min 脉冲数量:10个B级符合要求B级 测试员:何秀英 测试日期:2013.1.12 报告编号:qh-js-1201003

电磁兼容性分析

电磁兼容性(EMC,即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 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骚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即EMS)。 自从电子系统降噪技术在7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主要由于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在1990年和欧盟在1992提出了对商业数码产品的有关规章,这些规章要求各个公司确保它们的产品符合严格的磁化系数和发射准则。符合这些规章的产品称为具有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的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GB/T 4365-1995中1.7节) 干扰的形成 1、折叠干扰源与受干扰源 无论何种情况下电磁相容的问题出现总是存在两个互补的方面: 一个是干扰发射源和一个为此干扰敏感的受干扰设备。 如果一个干扰源与受干扰设备都处在同一设备中称为系统内部的EMC 情况。 不同设备间所产生的干扰状况称为系统间的EMC 情况。 大多数的设备中都有类似天线的特性的零件如电缆线、PCB 布线、内部配线、机械结构等这些零件透过电路相耦合的电场、磁场或电磁场而将能量转移。 实际情况下设备间和设备内部的耦合受到了屏蔽与绝缘材料的限制而绝缘材料的吸收与导体相比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电缆线对电缆线的耦合既可以是电容性也可以是电感性并且取决于方位、长度及接近程度的影响。 2、折叠公共阻抗的耦合 公共阻抗耦合线路是干扰源与受干扰设备共用电路阻抗所引起的。 公共导线也因两个电流环之间的互感而引起或因两个电压节点之间的互容耦合而引起。 对于传导性的公共阻抗耦合的解决是将连接线分离使系统各自独立避免形成公共阻抗。 折叠发射 来自PCB 的发射:在大多数设备中主要的电流源是流入PCB 板上的电路中这些能量借由PCB 板所模拟成的天线而将干扰辐射出去。 来自电缆线的辐射:干扰电流以共模形式产生于在PCB 和设备内部其他位置形成的对地噪声并沿着导体或者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流动。 传导发射:干扰也可能从其他电缆以感性或容性方式偶合到电缆线上。 产生的干扰可能以差模(在火线与中线或在信号线之间)或共模(在火线/中线/信号线与接地

电子常识-GB-T17626-电磁兼容试验简介

标准-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全标准 电磁兼容性测试(简称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 磁干扰的能力。EMC设计与EMC测试是相辅相成的。EMC设计的好坏是要通过EMC测试来衡量的。只有在产品的EMC设计和研制的全过程中,进行EMC的相容性预测和评估,才能及早发 现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并采取必要的抑制和防护措施,从而确保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标准包括以下部分:GB/T 17626.1-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 验总论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 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 场辐射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 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7-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 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 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 扰度试验 GB/T 17626.1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 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的低频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4-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7-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 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7-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三相电压 不平衡抗扰度试验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解读

汽车电子EMC测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标准为,CISPR 25、ISO11452-2、ISO11452-4。本文给出了测试设备、所起到的作用和推荐方案,是汽车电子工程师的必备速查手册。 一、CISPR25标准 CISPR25目前用的是2007年第三版标准,与2002年的旧版,还是有很大差别。 1、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压方法:电压测量只能用于单一导线的传导发射特性,故常用于测量电源线的发射,采用人工电源网络做隔离物;另外一种是电流探头方法:测量控制/信号线的发射。 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2、CISPR25辐射骚扰测试方法 1)电波暗室(ALSE)方法:辐射场强测量应在ALSE 内进行,以消除来自电气设备以及广播台站产生的额外电磁骚扰的影响。 2)TEM小室方法:辐射场强度的测量应该在屏蔽室中进行,以消除来自电气设备和广播站的附加干扰。TEM 小室的工作如同屏蔽室一样。 3)带状线法方法:带状线是开方式的波导,由一个接地平板和一个主导电体(隔板)构成,有特征阻抗。一般采用的特征阻抗值是50Ω和90Ω。 目前关于零部件/模块的辐射骚扰测量的常见方法主要是:ALSE方法、TEM小室方法、带状线法。但目前由于TEM小室受电磁环境及场地限制较多,带状线法则还处于研究和实践中。所以基本上都是用ALSE方法来进行汽车电子的辐射骚扰测量。

CISPR25辐射骚扰测试设备 二、ISO11452-2标准 ISO11452介绍的是用各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来对车载电子进行抗骚扰类的测试。所以我们将对最常用的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介绍。分别是电波暗室法(ISO11452-2)和大电流注入法(ISO11452-4)。 辐射抗干扰测试方法: 校准法:使用校准夹具标定的标准电流值,系统记录下发射功率后,再将样品摆放上去开始试验,测试过程中的注入功率不变,但产生的电流可能出现变化。 闭环法:无需校准,直接测试,系统根据监测钳的数据实时改变输出功率,尽量使电流稳定在测试要求的数值。 注:这两种方法产生的结果很可能有较大差别。其效果和产品自身的阻抗特性有关。其中闭环法不常见,而基本都是用校准法进行测试。

电磁兼容标准与测试

电磁兼容作业 电磁兼容标准与测试 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703班 姓名:贾震 学号:070301091

电磁兼容标准及测试 一.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信息、通讯等高科技的迅速进步与发展,对电磁骚扰的控制与防护提出了繁多而又复杂的问题。在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先进国家,经过几十年对电磁干扰和抗干扰等问题的研究和控制,已将这些技术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就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分系统,系统、广义的还包括生物体),可以共存并不致引起降级的一门科学,国家标准GB/T 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对电磁兼容所下的定义为:“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就是说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任何设备、系统都不因受电磁干扰而降低工作性能,并且其本身所发射的电磁能量也不大于规定的极限值,以免影响其它设备或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达到互不干扰而共存的目地。 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法文缩写是CISPR)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它成立于1934年,是最早开始系统地对电磁兼容进行研究的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该委员会成立的初衷主要是保护广播、通讯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围绕这方面的问题,对车辆、

家电、电动工具、工科医射频设备、高压架空线路等提出了一系列骚扰限值(包括射频辐射和传导两方面,工作频率多在9kHz~18GHz)和测试方法的标准。近几年来随着它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也开展了一些抗扰度标准的研究。它更主要的重点还是研究电磁骚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二、电磁兼容标准 早在一九三四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就成立了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简称CISPR,专门研究无线电干扰问题,制定有关标准,旨在保护广播接收效果。当初只有少数国家参加该委员会,如比利时、法国、荷兰和英国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对电磁兼容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9年欧洲共同体委员会颁发了89/336/EEC指令,明确规定,自1996年1月1日起,所有电子、电器产品须经过EMC性能的认证,否则将禁止其在欧共体市场销售。此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较大反响,EMC已成影响国际贸易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技术的发展CISPR工作范围也由当初保护广播接收业务扩展到涉及保护无线电接收的所有业务。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两个专们从事电磁兼容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委员会:一个就是CISPR成立于1934年;另一个是电磁兼容委员会TC77,成立于1981年。CISPR最初关心的主要是广播接收频段的无线电骚扰问题,之后在EMC标准化工作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CISPR已基本上将工业和民用产品的EMC考虑在其标准中。CISPR 还起草了通用射频骚扰限额值国际标准草案,这样,对那些新开发的以及暂时还不能与现有CISPR产品标准相对应的产品,可以用射频骚扰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分类和电磁兼容的通用标准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分类和电磁兼容的通用标准 (一)参照国际上的标准分类方法,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分为四类,组成了中国的电磁兼容标准体系。 (1)基础标准 属于基础标准的有电磁兼容名词术语、电磁环境、电磁兼容测 量设备规范和测量方法等。这类标准的特点是不给出指令性限 值,也不给出产品性能的直接判据,但它是编制其他各类标准 的基础。如GB/T 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GB/T 6113 系列标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和测量方法》, GB/T17626 系列标准《电磁兼容试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等等。(2)通用标准 通用标准是对给定环境中所有产品给出一系列最低的电磁兼容 性能要求。通用标准中的各项试验方法可以在相应的基础标准 中找到,通用标准可以成为编制产品族标准和专用产品标准的 导则。通用标准对那些暂时还没有相应标准的产品有极好的参 考价值,可用作进行电磁兼容摸底试验。 通用标准讲述住宅、商业、轻工业环境等两种不同环境,考虑 到电磁兼容有电磁骚扰发射和抗扰度两个不同方面。因此通过

不同组合,通用标准实际上有四个分标准。我国的电磁兼容通 用标准选自IEC61000-6 系列标准,对应的通用国家标准的系 列号为GB/T17799 。 (3)产品族标准 产品族标准针对特定的产品类别,规定他们的电磁兼容性能要 求及详细测量方法。产品族标准规定的限值应与通用标准相一 致,但不同的产品族产品有它的特殊性,必要时可增加试验项 目和提高试验限值。产品族标准是电磁兼容标准中所占份额最 多的标准。如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 和测量方法》,GB4343-199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等。(4)专用产品标准 专用产品标准通常不单独形成电磁兼容标准,而以专门条款包 含在产品通用技术条件中,专用产品标准的电磁兼容要求与产 品族标准相一致(在考虑到产品的特殊性后,对其电磁兼容性 要求也可作某些更改),但产品标准对电磁兼容的要求更加明 确,还要增加产品性能和价格的判据。产品标准通常不给出具 体的试验方法,而给出相应的基础标准号,以备查考。 表1 部分电磁兼容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

电磁兼容EMC设计及测试技巧

电磁兼容EMC设计及测试技巧 摘要:针对当前严峻的电磁环境,分析了电磁干扰的来源,通过产品开发流程的分解,融入电磁兼容设计,从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元器件选型、系统布线、系统接地等方面逐步分析,总结概括电磁兼容设计要点,最后,介绍了电磁兼容测试的相关内容。 当前,日益恶化的电磁环境,使我们逐渐关注设备的工作环境,日益关注电磁环境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设计开始,融入电磁兼容设计,使电子设备更可靠的工作。 电磁兼容设计主要包含浪涌(冲击)抗扰度、振铃波浪涌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工频电源谐波抗扰度、静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脉冲磁场抗扰度、传导骚扰、辐射骚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等相关设计。 电磁干扰的主要形式 电磁干扰主要是通过传导和辐射方式进入系统,影响系统工作,其他的方式还有共阻抗耦合和感应耦合。 传导:传导耦合即通过导电媒质将一个电网络上的骚扰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上,属频率较低的部分(低于 30MHz)。在我们的产品中传导耦合的途径通常包括电源线、信号线、互连线、接地导体等。 辐射:通过空间将一个电网络上的骚扰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上,属频率较高的部分(高于30MHz)。辐射的途径通过空间传递,在我们电路中引入和产生的辐射干扰主要是各种导线形成的天线效应。 共阻抗耦合:当两个以上不同电路的电流流过公共阻抗时出现的相互干扰。在电源线和接地导体上传导的骚扰电流,多以这种方式引入到敏感电路。 感应耦合:通过互感原理,将在一条回路里传输的电信号,感应到另一条回路对其造成干扰。分为电感应和磁感应两种。 对这几种途径产生的干扰我们应采用的相应对策:传导采取滤波(如我们设计中每个IC的片头电容就是起滤波作用),辐射干扰采用减少天线效应(如信号贴近地线走)、屏蔽和接地等措施,就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对外界的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设计 对于一个新项目的研发设计过程,电磁兼容设计需要贯穿整个过程,在设计中考虑到电磁兼容方面的设计,才不致于返工,避免重复研发,可以缩短整个产品的上市时间,提高企业的效益。 一个项目从研发到投向市场需要经过需求分析、项目立项、项目概要设计、项目详细设计、样品试制、功能测试、电磁兼容测试、项目投产、投向市场等几个阶段。 在需求分析阶段,要进行产品市场分析、现场调研,挖掘对项目有用信息,整合项目发展前景,详细整理项目产品工作环境,实地考察安装位置,是否对安装有所限制空间,工作环境是否特殊,是否有腐蚀、潮湿、高温等,周围设备的工作情况,是否有恶劣的电磁环境,是否受限与其他设备,产品的研制成功能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或者能否给人们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带来很大的方便,操作使用方式能否容易被人们所

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测试.pdf-2018-09-29-14-17-40-598

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测试 当今,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生产商努力改进他们的产品以满足电磁兼容规范,降低电磁发射和增强抗干扰能力。过去,集成电路生产商关心的只是成本,应用领域和使用性能,几乎很少考虑电磁兼容的问题。即使单片集成电路通常不会产生较大的辐射,但它还是经常成为电子系统辐射发射的根源。当大量的数字信号瞬间同时切换时便会产生许多的高频分量。 尤其是近年来,集成电路的频率越来越高,集成的晶体管数目越来越多,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越来越低,加工芯片的特征尺寸进一步减小,越来越多的功能,甚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都能够被集成到单个芯片之中,这些发展都使得芯片级电磁兼容显得尤为突出。现在,集成电路生产商也要考虑自己产品电磁兼容方面的问题。 集成电路电磁兼容的标准化 由于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尽管对于电子设备及子系统已经有了较详细的电磁兼容标准,但对于集成电路来说其测试标准却相对滞后。国际电工委员会第47A 技术分委会(IEC SC47A)早在 1990 年就开始专注于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标准研究。此外,北美的汽车工程协会也开始制定自己的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SAE J 1752,主要是发射测试的部分。1997 年,IEC SC47A 下属的第九工作组 WG9 成立,专门负责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的研究,参考了各国的建议,至今相继出版了150kHz-1GHz的集成电路电磁发射测试标准IEC61967 和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标准IEC62132 。此外,在脉冲抗扰度方面,WG9 也正在制定对应的标准 IEC62215。 目前,IEC61967 标准用于频率为 150kHz 到 1GHz 的集成电路电磁发射测试,包括以下 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用条件和定义(参考 SAE J1752.1); 第二部分:辐射发射测量方法——TEM 小室法(参考 SAE J1752.3); 第三部分:辐射发射测量方法——表面扫描法(参考 SAE J1752.2); 第四部分:传导发射测量方法——1?/150?直接耦合法; 第五部分:传导发射测量方法——法拉第笼法 WFC(workbench faraday cage); 第六部分:传导发射测量方法——磁场探头法。 IEC62132 标准,用于频率为 150kHz 到 1GHz 的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测试,包括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通用条件和定义;

韩国电磁兼容测试表

EMI/EMC Test List 1.The Korean Standard is below; A.The prot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The ESD test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61000-4-2 ii.The 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endurance test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KN61000-4-3 iii.The EFT(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61000-4-4 iv.The surge test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61000-4-5 v.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endurance test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61000-4-6 vi.Magnetic frequency of power test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61000-4-8 vii.About voltage falling and temperature power cut, presented test level and lasting time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61000-4-11 B.The hindrance prot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The prevention test of hindrance of microwave follows the KN16-2(it’s based on CISPR 16) ii.The prevention of the error by microwave follows the KN14-1(it’s based on CISPR 14-1) 2.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V oltage dips, short interruptions and voltage variations immunity tests (KN61000-4-11) A.It follow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Comparable with IEC 61000-4-11 and 61000- 4-1 and 61000-2-2) i.IEV 50(161) : 1990.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 ocabulary(IEV) – Chapter 161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ii.IEC 68-1 : 1988, Environment test – Part 1 : General and guidance iii.IEC 61000-2-1 : 199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 – Part 2 : Environment – Section 1 : Descri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for low-frequency conducted disturbances and signaling in public power supply systems iv.IEC 61000-2-2 : 199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 – Part 2 : Environment – Section 2 : Compatibility levels for low-frequency conducted disturbances and signaling in public low-voltage power supply systems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分析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7-01-12T14:19:29.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0期作者:梁世林彭金生[导读] 摘要;阐述了电磁兼容涉及的领域及测试的重要性。广东省东莞市标检产品检测有限公司 523770 摘要;阐述了电磁兼容涉及的领域及测试的重要性。以一些测量标准为依据,详细讨论了电磁兼容测试的测量仪器设备、测试场地;环境电平、辐射和电源端传导干扰电压!电流等物理量的直接测试方法;还讨论了电磁兼容的替代测试方法及自动测量方法。最后说明了我国电磁兼容试验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电气及电子设备的数量与日俱增,汽车、通信、计算机与电子、电气设备大量进人家庭,空间人为电磁能量急剧增长,电磁环境日益恶化。在这种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如何减少相互间的电磁干扰,使各种设备正常运转,是一个巫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何降低恶劣的电磁环境对人体及生态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愈来愈复杂的电磁环境及其广泛的影响,从而促使环境电磁学及电磁兼容技术成为迅速发展的学科领域。 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电磁兼容性, 简称”EMC”, 是英文”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 基本含义是, 能保证设备 ( 包括系统和分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而互不干扰。造成设备性能降级或失效的电磁干扰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首先是有一个电磁发射源, 其次是有对电磁干扰敏感的设备;第三要存在一条电磁干扰的耦合通路,把能量从电磁发射源传递到对干扰敏感的设备。 因此, 对于一个设备( 假如设备是一个分系统)来说, 基本的电磁兼容设计原则是: ①使设备对外的电磁干扰减小到最低限度,不影响其他系统工作。 ②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到最大程度。 ③切断设备和其他系统的电磁耦合通路。本着这三个设计原则, 就可以使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满足要求。 2.测量仪器设备和测试场地 (1)测量仪器 在测试仪器方面,以频谱分析仪为核心的自动检测系统,可以快捷、准确地提供EMC有关参数。新型的EMC扫描仪与频谱仪相结合,实现了电磁辐射的可视化。可对系统的单个元器件、PCB板、整机与电缆等进行全方位的三维测试,显示真实的电磁辐射状况。 采用带有准峰值和平均值检波器的干扰接收机,其性能应符合CISPRl6-1或对应国标GB/T6113.1(《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的要求。在传导干扰测量时,干扰接收机的频率范围为10 kHz~30 MHz;在辐射干扰测量时,干扰接收机的频率范围为30~1000MHz。 (2)线性阻抗稳定网络 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line impedancestabilization network)又称为人工电源网络。在做电源端传导干扰电压/电流测试时,应采用阻抗为50Ω/50μH的LISN(V型网络),其特性应符合CISPRl6-1和GB/T 6113.1的要求。联接LISN有两个作用:其一,对EUT(equipment under test待检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口,在高频谐波时提供一个标准线性阻抗,这样当连接到同一电源的其它设备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EUT输入的电源阻抗;其二,LISN可以滤去来自电网电源的EMI,给开关电源提供一个“干净”的电网交流电源,不会影响对EUT本身传导干扰的测量结果。 (3)测试场地 作为EMC测试的实验室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经过EMC权威机构审定和质量体系认证,而且具有法定测试资格的综合性设计与测试实验室或检测中心。另一种类型就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和经费情况而建立的具有一定测试功能的EMC实验室。 用开阔场测量辐射干扰时,10 kHz~1 000 MHz频段的辐射测试场地应该是一个空旷、平坦的场地,在其边界范围内无架空线,附近无反射结构物(如钢筋水泥建筑和高大树木等),而且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使天线、试品和反射结构物之间能充分分开。满足标准的辐射测试场地应该是一个由长轴等于两倍焦距(F)、短轴等于√3倍焦距的椭圆所包围的场地。试验时,EUT和测量天线将分别处在两个焦点上。 为了获得稳定的电波传输特性,必须有一个固定的、相当大的反射地面(或称接地平板)。反射面用金属材料制成,如钢板(包括镀锌钢板)和金属丝网等。板与板之间要用电焊连接,无大的漏缝或孔洞。金属网孔径的最大尺寸必须小于波长的1/10(对1 000 MHz,孔径应小于3 cm)。另外,场地表面必须平整,同时要考虑排水设施。 传导干扰电压/电流的测试可以在辐射试验场地内进行,也可以在屏蔽室内进行。 3. 电磁兼容设计 电磁兼容设计理论在很多书中已全面、系统地论述过了, 这里不再细述。下面结合具体情况, 介绍一下在实际中行之有效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1)安装电源滤波器 安装电源滤波器,这是任何一个设备或系统满足电磁兼容要求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当设备在干扰的作用下发生误动作时,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屏蔽、接地等其他措施上,然而效果总是不理想,可以说,这些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际上,在电源上,叠加着各种各样的干扰电压,既有mV级的连续干扰,也有数百伏甚至上千伏的瞬态干扰,这些干扰会对电网中的设备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安装电源滤波器是非常重要的。 电源滤波器是一种低通滤波器,它允许直流或50Hz工作电流通过,而不允许频率较高的工作电流通过。它的作用是双向的,既能防止电网上的干扰进入设备,使设备满足传导敏感度的要求,又能防止设备内的电磁干扰通过电源线传到电网上,使设备满足传导发射的要求;它的作用也是全面的,除了上述所说的使设备能够满足电磁兼容标准中对传导敏感度和传导发射的要求,实际上,它对抑制设备产生较强的辐射干扰也很重要,这个作用,在电磁兼容的测试现场,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在测试设备的”传导发射”这项时,如果不加电源滤波器,我们可以看到设备”传导发射”的曲线远远在标准限制值曲线之上,安装电源滤波器后,则”传导发射”的曲线的大部分落在了标准限制值曲线之下,如果对电源滤波器精心选型,对安装位置精心调整,则效果会更佳。

系统级电磁兼容现场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系统级电磁兼容现场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电磁兼容是电子电器设备和系统利用电磁频谱,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避免 因电磁辐射和敏感而引起的不可接受的降级而实现其功能的能力。因此,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对任何用频设备、系统来讲都至关重要。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系统越来越复杂,同一平台上装载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对电磁兼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电磁环境日益复杂恶劣,电子电器设备和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电磁干扰,造成性能降低、功能丧失的概率显著增加。随着部队大型武器装备服役时间增长以及装备加改装的影响,系统间电磁自扰、互扰问题越来越突出。 而对于舰船、飞机和卫星等大型平台来说,电磁兼容的测量与分析只能在现场进行,首先是由于目前还没有可以容纳如此大型测试对象的室内标准场地,也 不可能将这些超大型装备运输到标准开阔场地进行测试;其次是由于对装备的整体电磁兼容测试与分析需要大功率辐射源满负荷工作,室内测试显然是不合适的;再次,当发现电磁兼容问题时,不能完全依靠等待装备生产研制单位的维修,很多时候必须要需通过现场测量的手段进行排查和分析,及时进行解决,才能保证技 战术任务按时完成;最后,现场环境更为接近测试对象的实际工作环境,测试结果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目前,国内在电磁兼容标准测试的研究和设施方面发展已经比较完善,但是针对现场测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专著和论文少,相关的标准和相应的测试技术缺乏,所以开展电磁兼容现场测量的研究是重要而紧迫的。 本文围绕系统级电磁兼容现场测量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在环境干扰抑制、接收机敏感度现场测试和现场测试数据分析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了系统级电磁兼容现场试验的方法体系,为军用装备现场电磁兼容试验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EMC--电磁兼容测试介绍

EMC--电磁兼容测试介绍 EMC--电磁兼容测试介绍EMC全称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指的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EMC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EMC测试包括: (1)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骚扰测试 此测试之目的为:检测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公共电网以及其他正常工作之电器产品的影响。 (2)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抗扰度测试 此测试之目的为:检测电器产品能否在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不受影响。 其中EMI包括: (1)辐射骚扰测试(RE)---测试标准:EN55022 (2)传导骚扰测试(CE)---测试标准:EN55022 (3)谐波电流测试(Harmonic)---测试标准:EN 61000-3-2 (4)电压变化与闪烁测试(Flicker)---测试标准:EN 61000-3-3 EMS包括: (1)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ESD)---测试标准:EN6100-4-2 (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RS)---测试标准:EN61000-4-3 (3)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标准:EN61000-4-6 (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EFT)---测试标准:EN61000-4-4 (5)浪涌(冲击)抗扰度(SURGE)---测试标准:EN61000-4-5 (6)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测试(DIP)---测试标准:EN61000-4-11 (7)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PFMF)---测试标准:EN61000-4-8 手机进网预测试中涉及到的EMC测试项目上面就一般电器产品的EMC测试项目做了一些说明,本节主要介绍手机在进网测试中所需进行的EMC测试。

EMC电磁兼容性测试国标

1.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PDA 手机EMC电磁兼容性测试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送和接收语音和/或数据的第一阶段和第二段GSM 900MHz和DCS 1800MHz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移动台(MS)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包括测量方法、频率范围、限值和性能判据。 1.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113.1-1995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 扰度试验 ●ISO 7637-1 (1990) 车辆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第一部分带有12V额定电压电 源的客车和小型商用交通工具公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 ●ISO 7637-2 (1990) 车辆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第二部分带有24V额定电压电 源的客车和商用交通工具仅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 ●ETS300 607-1(1997-1) 欧洲数字蜂窝通系统(第二阶段)移动台的一致性规范 (GSM11.10-1) 1. 3 定义和缩略语 1.3。1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辅助设备(Ancillary Equipment) 与MS收信机、发信机或收发信机相连的设备(装置),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i.与MS收信机、发信机或收发信机相连,以提供额外的操作和/或控制特性(例如,把控 制延伸到其它位置); ii.不能独立于收信机、发信机或收发信机使用,否则不能单独提供用户功能; iii.所连接的收信机、发信机或收发信机,在没有此辅助设备时,能执行诸如收发等预定的功能(即辅助设备不是主设备基本功能的子单元)。 ●固定台(Base Station Equipment) 在固定位置使用并由交流电源供电的MS。 ●空闲模式(Idle Mode) MS收信机或收发信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被测设备(EUT)已加电,可提 供服务,并能对建立呼叫的要求作出响应。 ●一体化天线设备(Integral Antenna Equipment) 该类设备的天线无需外部接头,是设备的一部分。一体化天线可以是内置的或外置的。 ●端口(Port) 指定设备与外部电磁环境的特定接口。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分析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分析 摘要;阐述了电磁兼容涉及的领域及测试的重要性。以一些测量标准为依据, 详细讨论了电磁兼容测试的测量仪器设备、测试场地;环境电平、辐射和电源端 传导干扰电压!电流等物理量的直接测试方法;还讨论了电磁兼容的替代测试方法及自动测量方法。最后说明了我国电磁兼容试验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电气及电子设备的数量与日 俱增,汽车、通信、计算机与电子、电气设备大量进人家庭,空间人为电磁能量急 剧增长,电磁环境日益恶化。在这种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如何减少相互间的电磁干扰,使各种设备正常运转,是一个巫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何降低恶劣的电磁环 境对人体及生态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 愈来愈复杂的电磁环境及其广泛的影响,从而促使环境电磁学及电磁兼容技术成为 迅速发展的学科领域。 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电磁兼容性, 简称”EMC”, 是英文”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 基本含 义是, 能保证设备 ( 包括系统和分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 状态而互不干扰。造成设备性能降级或失效的电磁干扰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首 先是有一个电磁发射源, 其次是有对电磁干扰敏感的设备;第三要存在一条电磁干 扰的耦合通路,把能量从电磁发射源传递到对干扰敏感的设备。 因此, 对于一个设备( 假如设备是一个分系统)来说, 基本的电磁兼容设计原则是: ①使设备对外的电磁干扰减小到最低限度,不影响其他系统工作。 ②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到最大程度。 ③切断设备和其他系统的电磁耦合通路。本着这三个设计原则, 就可以使设 备的电磁兼容性满足要求。 2.测量仪器设备和测试场地 (1)测量仪器 在测试仪器方面,以频谱分析仪为核心的自动检测系统,可以快捷、准确地 提供EMC有关参数。新型的EMC扫描仪与频谱仪相结合,实现了电磁辐射的可 视化。可对系统的单个元器件、PCB板、整机与电缆等进行全方位的三维测试, 显示真实的电磁辐射状况。 采用带有准峰值和平均值检波器的干扰接收机,其性能应符合CISPRl6-1或对 应国标GB/T6113.1(《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的要求。在传导干扰 测量时,干扰接收机的频率范围为10 kHz~30 MHz;在辐射干扰测量时,干扰接 收机的频率范围为30~1000MHz。 (2)线性阻抗稳定网络 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line impedancestabilization network)又称为人工电源 网络。在做电源端传导干扰电压/电流测试时,应采用阻抗为50Ω/50μH的LISN(V 型网络),其特性应符合CISPRl6-1和GB/T 6113.1的要求。联接LISN有两个作用:其一,对EUT(equipment under test待检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口,在高频谐波时提 供一个标准线性阻抗,这样当连接到同一电源的其它设备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EUT输入的电源阻抗;其二,LISN可以滤去来自电网电源的EMI,给开关电源提 供一个“干净”的电网交流电源,不会影响对EUT本身传导干扰的测量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