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

设计题目: 多式联运的研究探讨

学生: ***

学号: *********

班级: 物流***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柳伍生何其超周和平向慧利华

..

2015 年12 月

..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

设计题目: 多式联运的研究探讨

学生: **

学号: *******

班级: 物流**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柳伍生何其超周和平向慧利华

..

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2**级02班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组织学

题目多式联运的研究探讨

学生 ** 学号 *****

..

..

..

..

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课程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

..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是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本课程设计是在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为巩固课程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方法、理论而开展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结合实际背景,应该已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资料查阅能力、绘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系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课程涉及的相关容与方法,结合实际背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从背景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要结论等几个方面开展。要求课程设计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与课程相关性并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

二、课程设计的依据与资料来源

课程设计的依据:

①客货运管理相关标准与规

②《交通运输组织学》,董千里,人民交通,2008年

③《公路运输组织学》,维斌,人民交通,1998年

④《交通运输组织学》,书堂,东南大学,2008年

⑤《运输组织学》,戴彤焱,机械工业,2008年

资料来源:

①指导教师提供相关资料;

②实际调研收集资料;

③相关书籍;

④网络资料收集。

..

..

三、课程设计学生应完成的容

根据《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要求及线路优化设计容,学生应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容开展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 设计背景和容

1.2 概括问题的提出

1.3 本设计所做的工作及基本结构

第二章货运中心配送路线优化的研究现状

2.1 配送路线优化的意义

2.2 货运中心路线优化的方法

2.3 货运中心路线优化原则

第三章南城平安()货运公司配送线路现状

3.1 公司业务状况

3.2 公司的配送路线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第四章货运中心配送路线的优化设计

4.1 优化思路

4.2 市配送优化

第五章南城平安()货运公司线路优化模型的求解

5.1 节约法的基本思想与步骤

5.2简单节约法的求解

5.3 用改进的节约法制定配送计划

5.4 配送计划软件的实际运用

5.4.1 计划软件的运用

5.4.2 配送和流通中心的关系

(上述为例子,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设计容完成本部分容)

..

..

四、课程设计要求及其它

1、时间安排:二周设计时间(2016年1月3日~2016年1月16日),实际操作中,可提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大纲的完成;

2、要求独立完成,一人一题,每人提交1份打印的设计成果(A4)及电子文档;

3、格式要求:装订按照要求的顺序依次装订成册,胶装封面,文档具体格式参考格式模板;

4、纪律要求:集中在固定教室严格考勤,按照作息,一般不允许请假,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填写请假条报院领导批准,否则按照每天旷课8节处理。另请假或旷课时数累计达全部设计时间的1/3以上,该课程设计按照零分计。

运输与物流工程系

2015年12月

..

..

目录

第一章概述述 (14)

1.1多式联运的的定义 (14)

1.2多式联运的起源及意义 (14)

第二章多式联运的研究 (16)

2.1我国运输的现状研究 (16)

2.2多式联运的发展 (17)

第三章各多联式运输的构成及特性 (19)

3.1多联式系统的构成 (19)

3.2多式联运的特性 (20)

第四章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 (23)

4.1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趋势 (23)

4.2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 (24)

第五章建议和总结 (25)

5.1对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几点建议 (25)

5.2总结 (26)

参考文献 (27)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评分表 (27)

..

第一章概述

1.1多式联运的的定义

多式联运: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多式联运所下的定义是:按照国际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而中国海商法对于国多式联运的规定是,必须有种方式是海运。

1.2多式联运的起源及意义

多式联运的产生源自运输市场对完整运输产品的需求。由于运输链条的延伸和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特性,完整运输产品的供给就意味着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作生产模式,即多式联运。多式联运并不是一种新的运输方式或运输技术的产生,而是一种组织形式的创新。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它是通过优化组合不同运输方式,充分发挥其各自技术优势,在合理的全程运输成本基础上实现运输产品的完整性。由于多式联运这种运输组织形式的出现,摆脱了过去单纯通过技术创新对运输业的经济优化,进而从组织创新来优化运输业的资源配置,从而极降低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转运时间和成本,使得运输业进入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单个运输方式发展的崭新阶段。也正因为如此,多式联运从表面上的一种运输组织形式进一步深入到经济组织的意义上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多式联运改变了运输业中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关系,使各种运输方式从过去的以竞争为主的关系转变到以协作为主。各种运输方式从相继出现以来,不仅在运输市场的主导地位上相继争夺并替代,也在彼此服务重叠的区域展开激烈竞争,同时也在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方面进行斗争,各自的运输系统之间也相对

..

孤立、封闭,因此各种运输方式的主体之间缺少合作。而现代多式联运出现之后,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系统间的衔接得到了加强,不同运输方式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得到了深化。这种经济主体间从竞争为主的关系向协作为主的关系转变,以及由此形成的运输链条的衔接与一体化,使得过去以治理竞争关系为主的经济组织向治理协作关系为主的经济组织转变,这正是一种经济组织的变革。

其次,多式联运改变了运输企业间的竞争模式,使过去单个运输企业间的竞争逐渐发展为运输链条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未来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链条整体的效率。因此,对于运输企业而言,不能仅仅在自身角度考虑竞争策略,还必须从运输链条整体的角度考虑自身如何适应链条需要,同其他主体展开协作等一系列问题。换言之,经济组织问题从单个企业部延伸拓展到整个链条之上的各个企业之间。

..

第二章多式联运的研究

2.1我国运输的现状研究

我国是直至世纪年代后期才开始运输方式的理论研究的。多年来,对运输方式的认识已由当初的肤浅认识,发展到了概念相对清楚,研究对象和研究围基本明确,并着手实践的状态。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工〕。

(1)运输方式研究的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 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有关运输方式的专题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交通运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页输业与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与综合利用,在具体条件下采用不同运输方式的经济论证,培训和提高科研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开展科研工作打基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对综合运输的一些认识和概念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运输体系的综合发展问题现有运输体系的综合利用问题运输技术发展方向,新的运输方式和重要技术装备的技术经济评价问题等'。但从总体上讲,这一时期对综合运输认识还是概念性的研究,基本上还没有上升到政策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和论证,较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因而没有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运输方式研究的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的矛盾日益突显。为解决这个实际问题,以其他运输方式分流铁路运量为主题的综合运输课题,开始从理论研究进入运输经济政策与实践的探索阶段。世纪年代初,我国就对短途运输中铁路与汽车的合理分工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汽车运输的经济距离为标准的分工理论。·随后,又提出在确定汽车运输的经济运距时,要考虑时间价值影响的因素。同时国家经委、计委、铁道部、交通部联合发出《关于逐步将铁路短途运输物资改由汽车运输的通知》,经过几年的试点、总结与推广,公铁分流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与此同时,铁水分流、铁路与民航分流的问题也在进行研究。

(3)运输方式研究的实践时期(20世纪90年代一至今)

..

到20世纪年代末,随着我国对综合运输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及研究成果方案的示应用,人们不仅加深了对综合运输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而且对其在我国的全面推广应用增强了信心。从此,我国运输方式的研究进入了大规模的实践时期。我国运输方式研究,已经从方式间分流运量和协调发展等某一方面的个别研究,走向方式间的全面整合、系统规划、系统建设和系统运营等系统全面研究阶段。理论研究的进步,认识水平的提高,迅速使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主要表现在综合运输发展己经提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成了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一项方针国策,并已在和正在满足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需求和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口。但是,目前我国对运输方式选择的研究还非常有限,许多研究只是原则上的共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分歧。因此,对运输方式选择的深入系统研究也越来越必要,并将是一件长期艰苦的工作过程。

2.2多式联运的发展

2.2.1形成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现代多式联运的形成期,其主要特点是陆上集装化多式联运实现了公铁运输方式的结合,公路同铁路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激烈竞争转为相互能够合作,由此初步形成了陆上集装化多式联运系统。而沿海集装箱运输也日趋活跃,逐步开始试办集装箱运输,并从近海运输向远洋运输进发。随着陆桥运输的发展,海铁联运也初步形成,但总体上由于海运集装箱仍处于港间试验阶段,围绕海运集装箱而构建的陆上运输系统仍不成熟。

2.2.2成长期(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现代多式联运的成长期,其主要特点是国际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增加,国际集装箱运输在船舶与港口环节的发展逐步完善,各发达国家在继续发展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体系和配套软件的建设方面的同时,也对陆集疏运的公路、铁路和中转场站及车辆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基本上形成了适应需要并且现代化水平较高的配套体系,使集装箱从港口向陆延伸。随着运输业管制的放松,多式联运行业呈现新的气象,一批综合性

..

运输企业形成,大批多式联运经营人和代理人不断涌现且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多式联运链条进一步延伸并强化,从而使集装箱运输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的“港到港”概念,使“门到门”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进入了普及和发展阶段。

2.2.3成熟及进一步完善期(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其现代多式联运的发展已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港口陆集疏运网络发达,陆集装化多式联运效率和规模经济显著,多式联运经营管理实现专业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已基本适应了后工业社会服务经济的要求,并逐步向综合物流方向转化,国物流和国外物流开始融为一体。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现代多式联运以及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性,不断致力于多式联运事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完善其综合运输体系。不过,从整个世界围来看,现代多式联运的发展水平仍参差不齐,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国际贸易大国,其多式联运的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其铁路运输业尚未很好地融入多式联运的链条,适应集装化运输的要求。同时,现代多式联运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发展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输网络、运输管理体制、相关法律法规及商业规则还需要进一步实现衔接和协调。简而言之,作为商业运作的多式联运业务在发达国家已基本进入成熟阶段,而在国际化运作中的多式联运业务和作为构建综合运输体系之核心的现代多式联运系统仍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综上所述,从现代多式联运的发展及集装化多式联运的早期实践史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过去200多年间,随着客运和货运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就不断地进行多种尝试,努力将独立的运输系统进行更为有效的衔接。可以说,多式联运的发展,始终都是围绕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配合而展开的,无论是铁路与公路联运作为先行,还是海运得到启示加入多式联运的体系,以及后来的逐渐完善铁路、公路、港口的集疏运系统,都说明了集装化多式联运必须非常重视运输链条的完整性,尤其是进入综合物流的时期,要更加注意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努力完整运输网络,从而更好地提供“门到门”的完整运输产品,提升整个运输体系的效率。多式联运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运输产品完整性、运输系统衔接性和一体化的本质要求,尤其结合当今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效、综合运输体系的强烈要求,更为充分地证明,各种运输方式都要调整自身以适应现代多式联运的发展。

..

组织学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内容与方法指导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根据本课程讲授内容,课程设计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一个开展,题目自拟。 货运: (一)货运线路优化方面(5人) (1)XX物流公司(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车辆调度优化设计(2)XX 物流公司(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配送线路优化设计(3) XX 货运企业运输线路优化设计(4)XX 物流公司(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车辆路径优化设计(5) GPS 环境下 XX 物流公司的车辆调度设计(6)围绕车辆调度、线路优化方面题目大家可以自拟,以上仅供参考。做此题目需要注意几点:(1)配送点不可太少,问题不能过于简单;(2)需要画出背景图、配送方案中的初步解图、最终方案图等。 (二) XX 货运企业年度运输生产计划设计(3人) 通过对某一货运企业的现状分析,针对该货运企业的历史数据,预测其未来季度(或年度)运输量,预测方法可采取指数平衡、线性回归等多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组合预测,依此制定未来的运输计划(表格),依据运输计划,制定车辆计划(表格),并制定车辆运用计划,可采用顺编法或逆编法,完成运用计划表。最多制作某一个周期如一周内的运行作业计划。 (三)货物配装(或配载)问题(4人) 参考题目:(1)XX 货运企业(物流公司、配送中心)货物配装优化(2)XX 货运企业(物流公司、配送中心)配载设计(3)XX 货运企业零担货物的配装优化(4)XX 港口集装箱配装优化设计此方面包括:单车多货物品种的配装设计,即多种货物如何最有效的装入一种车型的车辆;多车多品种货物的配装设计,即具有多种车辆时候的配装优化问题;优化的目标可有两种:装入货物体积最大;装入货物价值最大;现代的许多智能优化算法均可以求解。 (四)XX特殊货物的运输组织设计(2人) 可针对某种特殊货物如超大型货物、超长型货物、易爆货物、有毒货物、鲜活货物、冷冻冷藏货物的运输组织方案(运输线路、运输车辆选型、运输工作程序设计等)开展。 (五) XX 企业多式联运组织设计(2 人)本课题可选取某企业的某次运输任务,设计多式联运,通过必选,采取最合理的多式联运组织。本部分需要设计评价指标,提出评价方法,包括可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博弈理论或灰色评价、或DEA评级法(数据包络分析)等。 (六)客运站或物流中心选址及规模确定方面(5人) 参考题目:(1)考虑交通区位的 XX 物流中心(客运站)选址优化(2)XX 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选址优化(3)XX 企业的多配送中心布局优化设计(4)XX 家电配送中心(医药配送中心、冷链配送中心等)选址优化(5)可以在题目中加入方法来使得题目更具体选此题目的需要注意:(1)选址分为离散型模型和连续性模型,离散型模型一般是有几个候选地址,采用评价的方法从中选出一个最后方案,连续性模型则是根据模型直接得到该中心的坐标及地址,采用连续性模型需要对选址结果分析(看看得到的坐标是否具有可实施性)(2)此方面题,需要对选址的必要性做简单交代。 客运: (一)公交调度方面(5 人)(1)XX 公交公司公交调度发车间隔优化设计(2)XX 公交线路发车频率优化设计(3)XX 公交调度优化设计该题目简单的方法,如课程中涉及的简单模型测算方法,复杂计算模型如遗传算法等,该问题目前研究比较多,参考资料多,大家可以根据资料,结合拟定的背景完成课程设计。 (二)客运运行组织方面(2人) (1)XX 车站(客运企业)客车运行组织设计本课题类似货运生产计划,包括客运运输计划、车辆计划、车辆运用计划,并编制客运办班次计划(请参考课本)其他: 一、客货运枢纽(客货运站)的交通组织优化设计(2人) 针对具体的某一客运站或货运站,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预测未来的运输量与流量,对其站场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 设计题目: 多式联运的研究探讨 学生: *** 学号: ********* 班级: 物流***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柳伍生何其超周和平向慧利华 2015 年12 月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 设计题目: 多式联运的研究探讨 学生: ** 学号: ******* 班级: 物流**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柳伍生何其超周和平向慧利华

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2**级02班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组织学 题目多式联运的研究探讨 学生 ** 学号 *****

注:1、此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如果不够,可以加页; 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课程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是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本课程设计是在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为巩固课程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方法、理论而开展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结合实际背景,应该已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资料查阅能力、绘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系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课程涉及的相关容与方法,结合实际背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从背景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要结论等几个方面开展。要求课程设计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与课程相关性并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 二、课程设计的依据与资料来源 课程设计的依据: ①客货运管理相关标准与规 ②《交通运输组织学》,董千里,人民交通,2008年 ③《公路运输组织学》,维斌,人民交通,1998年 ④《交通运输组织学》,书堂,东南大学,2008年 ⑤《运输组织学》,戴彤焱,机械工业,2008年 资料来源: ①指导教师提供相关资料; ②实际调研收集资料; ③相关书籍; ④网络资料收集。

物流 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仓储与配送仿真课程设计题目:对湘钢集团原材料库存控制的优化 学生姓名:李科锋 学号:200934010121 班级: 物流0901 专业:物流工程 指导教师:向慧陈晓魏隽君 2012年1 月

题目 对湘钢集团原材料库存控制的优化 学生姓名:李科锋 学号:200934010121 班级:物流0901 所在院(系):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向慧陈晓魏隽君 完成日期: 2012年1月

长沙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0901 班课程名称仓储与配送仿真课程设计 题目对湘钢集团原材料库存控制的优化 学生姓名李科锋学号200934010121

2009级物流工程专业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沟通学生从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工作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通过课程设计,增强对构建仓储系统和配送系统的整体概念及想法,使学生能够对新建仓储或配送等物流设施进行合理选址;同时也能设计仓储作业流程;规划仓库储位;对库存商品进行管理;规划布置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运输线路。学生通过实际演练,能够做到先进性、实战性,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二、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构建或优化仓储或配送系统,在系统规划中会涉及设施选址、仓库或配送中心功能定位、区域规划和布局、流程设计、库存控制等内容。同时在设计中尽可能地去应用物流仿真软件对仓储或配送系统规划和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⑴背景分析 ①企业现有仓储或配送系统存在的问题 ②优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⑵调查研究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 设计

经济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课程设计 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班级:交通运输 081 班 成员:湛志国刘彦辉贺明光 学号: 指导教师:惠红旗穆莉英 11月7号至 11月13号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 1、目的: 经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2、任务: 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设计题目: 《某小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2、相关要求: (1)、总体目标: 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2)、具体设计要求:

经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3)、成果要求 ①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字迹工整,步骤清晰。 ②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钢笔书写。 三、设计内容 1、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分析 (1)、了解并分析现有道路网络; (2)、根据相关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交通影响区; (3)、在交通影响区划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节点的设定。 2、规划区域的社会发展、道路交通量预测 (1)、分析预测区域的社会发展情况; (2)、完成预测年限内各项经济指标及各小区交通量的预测。3、交通发生、吸引模型的建立与标定 (1)、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完成预测年的交通发生、吸引量计算。 4、交通分布 (1)、建立相应的OD矩阵及距离矩阵; (2)、进行并完成规划区内的交通分布,进而得到规划区内的

运筹学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题 (2) 案例题一:线性规划 (2) 案例题二:运输问题 (3) 第二部分练习题 (5) 线性规划问题 练习题一 (5) 练习题二 (5) 练习题三 (6) 练习题四 (7) 练习题五 (8) 运输问题 练习题六 (9) 练习题七 (10) 练习题八 (11) 练习题九 (12) 练习题十 (13) 练习题十一 (13) 练习题十二 (14) 最短路问题 练习题十三 (15) 练习题十四 (15) 练习题十五 (16) 最小支撑树问题 练习题十六 (17) 练习题十七 (18) 最大流问题 练习题十八 (18) 练习题十九 (19) 练习题二十 (20) 参考文献: (21)

案例题一 某工厂拥有A 、B 、C 三种类型的生产设备,生产甲乙两种设备元件,每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占用的设备台数、每件元件可获得的利润以及三种设备可以用的时数如下表所示: 元件甲 元件乙 设备能力(h ) 设备A 2 4 80 设备B 1 2 42 设备C 2 1 50 利润(元/件) 120 160 问题是:工厂应生产多少单位元件甲和元件乙才能使获利最多?为多少? 线性规划模型: 目标函数: Max z =120x 1+160x 2 约束条件: 2x 1 + 4x 2 ≤ 80 s.t x 1 + 2x 2 ≤ 42 2x 1 + x 2 ≤ 50 x 1 ,x 2 ≥ 0 在上述约束条件中一次分别加入松弛变量 54321,,,,x x x x x ,将其化为标准型: 目标函数: Max z =120x 1+160x 2 约束条件: 2x 1 + 4x 2 + x 3 = 80 x 1 + 2x 2 + x 4 = 42 s.t. 2x 1 + x 2 + x 5 = 50 x 1 ,x 2 ,x 3 ,x 4 ,x 5≥ 0 以x 3 ,x 4 ,x 5,为基变量,则x 1 ,x 2 为非基变量,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为: X (0)=(0 0 80 42 50)T 经手算得到最优解为: X 1 = 20 X 2 = 10 X 4 = 2 (松弛标量,表示B 设备有2个机时的剩余)

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咸阳客运站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咸阳客运站工艺设计书 (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12000人次) 学院:汽车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年1月 二〇一四年一月

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工艺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交通运输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1行政区域概况 咸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东经107°39′-109°11′、北纬34°9′-35°34′。东与铜川市、渭南市为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同甘肃省的庆阳市、平凉市毗连,南接西安市,南北长117-119千米,东西宽65-106千米,总面积10196平方千米。总人口535万人(2009年)。辖秦都、渭城、杨陵3个区,三原、泾阳、乾县、礼泉、淳化、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武功10个县,代管兴平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秦都区。(杨陵区实际由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辖)地处关中盆地、黄土高原过渡区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最高点石门山峰海拔1885.3米,最低处三原县大程镇清河出境地海拔362米。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南境。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年降水量540~630毫米,年均气温13℃左右,1月均温-5.1~2.9℃,7月均温20.2~27℃。古迹有古邰国、秦咸阳、郑国渠,汉、唐帝王陵20余座,各种砖、木、铁塔等。革命纪念地有淳化、旬邑烈士陵园、爷台山、安吴堡青训班旧址等。 2006年辖:秦都、渭城2个区,兴平市和三原、泾阳、乾县、礼泉、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武功10个县,共104个镇,62个乡,16个街道办事处,2850个村民委员会,148个社区居委会。咸阳市概况】 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建都之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帝王陵就有21座。工业以电子、纺织为主,有全国最大的彩色显像管厂和偏转线圈厂,棉毛纺、印染、服装、医药保健品也很驰名。 - 1 -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学号:099094319 姓名:张栋 班级:息092 指导老师:王建华

1.安吉物流简介 (3) 2.安吉物流SWTO分析 (4) 3. 安吉物流零部件料箱、料架的信息化管理与控制专题 (7) 4.零部件料箱、料架的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8) 5.零部件料箱、料架的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法 (10)

1.安吉物流简介 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是上汽集团投资的专业从事汽车物流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以“服务产品技术化”的理念,专业从事汽车整车物流、零部件物流、口岸物流以及相关的物流策划、物流技术咨询、规划、管理培训等服务。提供物流一体化、技术化、网络化透明化、可靠的独特解决方案物流供应链服务。 安吉物流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物流服务供应商,分别与CEVA(原TNT物流)、上海港务局,日邮(NYK)等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目前拥有船务、铁路、公路等10家专业化的轿车运输公司以及遍步全国的50家仓库及配送中心,仓储面积近444万平方米,年运输吞吐量超过570万辆商品车,并且全部实现联网运营,在上海地区拥有独一无二的专业化汽车滚装码头。 安吉物流是国家5A级物流企业,目前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轮值理事长单位。 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吉物流”或“公司”)成立于2000 年8 月,是上汽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安吉物流是全球业务规模最大的汽车物流服务供应商,共有员工17,000人,拥有船务、铁路、公路等10家专业化的轿车运输公司以及50家仓库配送中心,仓库总面积超过440万平方米,年运输和吞吐量超过570万辆商品车,并且全部实现联网运营。公司以“服务产品技术化” 的理念,从事汽车整车物流、零部件物流、口岸物流以及相关物流策划、物流技术咨询、规划、管理培训等服务。提供一体化、技术化、网络化、透明化、可靠的独特解决方案的物流供应链服务。 图1 安吉物流作为一家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下属业务包括整车物流、零部件物流、口岸物流等三大业务板块(图1),客户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比亚迪等几乎国内所有主机厂。2011年汽车物流量达574万辆,营业收入达132亿元,取得了业务量、收入、市场占有率均排名国内同行第一的骄人业绩,在国际同行中也名列前茅。目前,安吉物流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轮席理事长单位,5A级物流企业,“安吉”品牌荣获上海市服务类现代物流名牌称号。公司历年来多次获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等客户授予的最佳供应商等奖项。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 市区户籍人口103.3万人市, 市区常住人口122.37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 - ):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 -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 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7.09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18.1%,;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

施工组织学课程设计范文

施工组织学课程设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 地理位置 龙王嘴污水处理厂位于武昌东湖开发区南湖北岸关山村,占地 11.9 公顷,该厂址交通方便,在厂区东南侧有可供扩建的用地,处理后的尾水排入南湖。本次改扩建工程将在现状的污水处理厂已征用土地及厂区南侧新征土地上进行。其中本课程设计只涉及厂区管线相关施工组织设计。 2 厂区管线设计

由于本次扩建工程的构筑物需要拆除现有的雨水管道,本工程拟对厂区的雨水管道进行改造。 厂区中水管线:厂区中水管线呈环状布置,并在适当位置设置阀门井、洒水栓。生物除臭系统利用滤池后的出水,厂区喷洒水利用中水即经深度处理并消毒后的出水,供厂区绿化用水,以及各建、构筑物的冲洗用水,及大部分生产用水均采用中水。回用水管采用 DN100PE 管道送至各建、构筑物,并配置有洒水栓龙头。为确保卫生安全,回用水管道与厂区给水管道完全独立设置。管道基础采用180°中粗砂基础,做法参见06MS201-1-11。 药剂管道:厂区的药剂管道主要为加PAC 管及加氯管,采用管沟的形式敷设 电缆管线:厂内电缆管线较为集中处,可采用电缆沟的形式敷设,局部辅以穿管埋地的方式敷设。 尾水排放管道:为BH=2.5X 2.0m箱涵,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排入南湖。 3 厂区道路设计平面设计:为便于交通运输和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龙王嘴污 水处理厂厂区主干道宽为6m,次干道宽为4m,道路可通向每座构建筑物,并与一期道路顺接。厂区内部道路总长约为2374 米:其中路宽为 6 米的道路,长约142 米;路宽为 4 米的道路,长约2232 米。

纵断面设计:纵断面高程的设计以结合厂内现状场平高程, 同时考虑满足各种管线最小埋深及排放要求为原则,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道路设计最大纵坡0.57%,最小纵坡0.3%。 横断面设计:厂内道路宽 6 米,车行道路拱采用直线形式。车行道横坡为双向,坡度为1%。厂内道路宽 4 米。车行道横坡为单向,坡度为1%。 二施工方案的选择 1 施工分段 污水管道分三段同时施工,分别流水作业,施工范围为三大段管道长度。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2015 年月日

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开放天空”进程的加快,我国民航运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开放的航空运输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航空公司进入中国,竞争将更加激烈。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所以如何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成为各家航空公司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解决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如何打造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面主要介绍分析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家航空公司以及其核心竞争力的比较。 关键词:航空企业核心竞争力 Abstract:As the 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speeding up of the "open skies", China'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Open air transport market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foreign airlines to China, will be more competitive.And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y and access to the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How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become the airlines is an urgent need to study and solve the important problem, and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lies in how to build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The following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main Air China, China Eastern airlines and China southern three

道路运输组织课程设计

道路运输组织课程 设计

《道路运输组织》课程设计成绩: 矿 大 校 车 客 流 特 征 分 析 专业年级:交运级1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1月22日

中国矿大公交车客流特征分析 喻茂林 交通运输级1班 引言: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是一种专为城市地区居民出行活动(包括学习)的需要而提供的营业性客运交通,它是城市客运的主体,它与城市的个体客运交通相配合,构成了城市的客运交通,在人们的生活中,公共交通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摘要:公交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一个完整完善的公交车运营计划有助于市民安全有效的达到目的地和完成运营公司的收益任务。客流的基本特征,对制定公交车的运行计划有着指导性作用。在此,我以中国矿业大学校车的客流调查为基础,分析公交客流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公交客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 1、城市公交客流的基本概念 城市公交客流是指城市居民为实现各类出行活动,借助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在城市范围内的有目的的流动。公交客流量是指在某段时间内,人们乘公交出行的总体数量,其中包含了时间、方向、地点、距离、数量等因素。 2、客流调查概况 本次客流调查是以中国矿业大学校车运行为基础,调查了从南湖校区到文昌校区之间各个站点的客流和乘客上下车情况。站点

大致设有十个,其车流顺序为: (南湖校区)二食堂图书馆计算机学院资源学院化工学院行政楼风华园文昌北门科技馆终点站(文昌) 其乘客组成主要为学生和老师。在12月28日(周日)和12月29日,我们分别对学校公交车(下文简称校车)的客流进行了礼拜天和工作日整天运营时间内的客流调查。 校车的营运时间大概是从早上7:30到晚上10:00,其现有的运行时刻表将在后面附录呈现。 3、数据处理和客流特征分析 客流特征主要体现在客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由于人们出行时间和目的地额不同在成了客流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性,它不但影响到客运的行车组织,而且还影响到长远的客运规划,因而,我们需要了解、掌握与研究客流的变化规律,以便制定有效的行车组织计划和制定长远目标。 3.1客流分布在时间上的不均匀性 3.1.1理论依据 由于人们的出行时间上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一天早晚上下班时间的客流较为集中,形成客运高峰。为了评价客流沿日营业时间内各小时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采取时间不均匀系数作为评价指标。 时间不均匀系数( K),指营运线路日营业时间内某一个小时 t 客运量与平均每小时客运量之比,即:

交通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教学教材

交通运输技术经济学 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技术经学 课程设计 某汽车客运站经济评价 专业、班级 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 姓名王智慧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0 (二)设计步骤及计算 (7) 1、编制表1 建设投资估算表见附表1, (7) 2、编制表2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见附表2 (8) 3、编制表3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见附表3 (8) 4、编制表4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见附表4 (9) 5、编制表5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见附表5 (10) 6、编制表6 总成本估算表见附表6 (10) 7、编制表7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见附表7 (10) 8、编制表8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见附表8 (11) 9、编制表10 项目资本金流量表见附表10 (12) 10、编制表9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见附表9 (12) 11、编制表11 敏感性分析表见附表11 (13) (三)设计结果分析 (14) (四)设计体会 (16) (五)参考书目 (17)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设计目的及要求: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技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本次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项目评价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理解课程内容而设置的。 要求学生在本次设计中,按照建设项目评价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某汽车客运站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计算方法的选择,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并结合计算机在管理领域里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够应用微机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时间安排: 总学时:1周(5天) 布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0.5天 编制基本报表和辅助报表并进行财务评价:3天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1天 答辩:0.5天 ☆设计任务: 一、概述 某汽车客运站是新建项目。该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完成市场需求预测,运输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建站条件和客站建设方案,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环境保护,客站组织和劳动定员以及项目实施规划等诸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了最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

组织行为学课程设计(1)

组织行为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 专业班级:14工程管理一班 姓名:盛威 学号:1442264233

题目: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及其影响因素一:摘要 领导者所面对的人是千变万化的,所处的环境也是千变万化的,管理的风格也要变化,权变理论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权变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个体特点的变化,会对其需求引起的的变化,领导者要对其管理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 管理者的领导行为取决于他的品质、才能,也取决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领导品质和领导行为能否促进领导的有效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有效的领导行为应当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领导者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领导者自身的素质的不同,被领导者的个性特点的不同以及环境的变化都影响着领导行为的权变。 盛威课程设计关键字:领导行为权变理论影响因素 二:引言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入,管理愈来愈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层出不穷,应用环境千差万别。组织形式、领导风格或决策方式在某种情况下效果卓著,然而,换一种情况可能就不那么成功。为解释这种现象,权变理论应运而生。 三:权变理论与领导权变理论 3.1权变理论 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权变理论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从系统观点来考虑问题,权变理论的出现意味着管理理论向实用主义方向发展前进了一步。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它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3.1.1权变理论概念

铁路货运组织课程设计

铁路货运组织课程 综合性货场设计 班级:XXXXXXX 斑 学号: XXXXXXX 姓名: XXXXXX 指导教师:XXX XXX XXX 2014年7月6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要求...................................... 1、目的 ........................................ 2、要求 ........................................ 二、设计背景........................................ 三、运量分析........................................

四、货场性质......................................... 五、设计过程及计算步骤..................................... (1).......................................................... 运量分析及装卸机械化方案的确定 (2).......................................................... 选择场库设备与装卸线的配置形式 (3)................................................................. 计算场库设备需要面积及装卸线有效长度的计算................................................. (4)确定场库的宽度并计算长度.............................. (5)................................................................... 分货物品类计算L 铁和 L货,从而确定装卸线的长度............................................. (6)............................................................ 货物站台、仓库、货棚与装卸线的配置........................................................ (7)............................................................ 布置长大笨重货物和集装箱作业场地.......................................................... 六、货场平面配置的原则..................................... 七、评价本货场布置图的优缺点.................................. 八、课程设计总结........................................ 一、课程设计目的要求 1、目的: 掌握铁路货场内部规划设计的原则; 掌握确定影响货场装卸线、到发线作业能力的因素掌握确定货场内仓库、堆场的面积计算公式. 2、要求: 本课程设计应按照《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装卸机械化》和《铁路站场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以正确的设计思想,完成指定的课程设计任务;对设计核心部分进行细致分析,提出合理的方案,并做必要的理论探讨;设计应有说明书和必要的计算及图表; 用1号图纸绘制设计出的货场平面图,比例为1:1000 ; 用CAD绘制设计出的货场平面图。 二、设计背景 城市C拟新建一新货场,地形条件不受限制,主要风向为北向,货场要求承担的年货运量:发送整车成件包装怕湿货物25万吨,到达整车成件怕湿货物28万吨,到达整车成件半怕湿货物(可用雨棚)万吨,发送整车笨重货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交通工程学课程设计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 1002 学号: U1 姓名:左康 指导教师:高健智 日期: 2013年3月5日

进口道方 向右转直行左转总计东进口7002002西进口 南进口44264 北进口230 对机动车增长的拟合计算 根据已知资料,初步整理整理出所需数据。即可据所得数据绘制出机动车增长曲线。

图表3 机动车增长 用线形拟合PHV 的时间分布曲线可得到公式 x y 036.05.2407+= 二、 通行能力计算 1.机动车通行能力 该路口为十字形交叉口,其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各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而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各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分析路口现状图,各车道在交叉口处均为双向四车道,可认为各进口道均有一条直左、直右车道,且直左车道中左转车流比例取50%。 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确定的停车线法,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13600[()/1]/s s g is c N t t t t ?=-+ 式中:c t ——信号周期(s);

g t ——信号周期内绿灯时间(s); 1t ——排队后第一辆车启动并通过停车线的时间(s); is t ——直行或右转车辆通过停车线的平均时间间隔(s); s ?——直行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 根据给定的信号周期及绿灯时间,东西向进口道通行能力相同,南北向进口道通行能力相同。 1) 东西向进口道 直右车道: 其通行能力sr ew s N N =。 由c t =110s, g t =60s, =, 1t =,s ?=。代入公式得 485.98/srew s N N pcu h == 直左车道: 其通行能力按公式' (1/2)slew s l N N β=-计算。 其中,' 0.5l β=。故slew N =h 。

施工组织学课程设计word文档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 地理位置 龙王嘴污水处理厂位于武昌东湖开发区南湖北岸关山村,占地11.9公顷,该厂址交通方便,在厂区东南侧有可供扩建的用地,处理后的尾水排入南湖。本次改扩建工程将在现状的污水处理厂已征用土地及厂区南侧新征土地上进行。其中本课程设计只涉及厂区管线相关施工组织设计。 2 厂区管线设计 由于本次扩建工程的构筑物需要拆除现有的雨水管道,本工程拟对厂区的雨水管道进行改造。 厂区中水管线:厂区中水管线呈环状布置,并在适当位置设置阀门井、洒水栓。生物除臭系统利用滤池后的出水,厂区喷洒水利用中水即经深度处理并消毒后的出水,供厂区绿化用水,以及各建、构筑物的冲洗用水,及大部分生产用水均采用中水。回用水管采用DN100PE 管道送至各建、构筑物,并配置有洒水栓龙头。为确保卫生安全,回用水管道与厂区给水管道完全独立设置。管道基础采用180°中粗砂基础,做法参见06MS201-1-11。 药剂管道:厂区的药剂管道主要为加PAC管及加氯管,采用管沟的形式敷设。 电缆管线:厂内电缆管线较为集中处,可采用电缆沟的形式敷设,局部辅以穿管埋地的方式敷设。

尾水排放管道:为BH=2.5×2.0m箱涵,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排入南湖。 3 厂区道路设计 平面设计:为便于交通运输和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厂区主干道宽为6m,次干道宽为4m,道路可通向每座构建筑物,并与一期道路顺接。厂区内部道路总长约为2374米:其中路宽为6米的道路,长约142米;路宽为4米的道路,长约2232米。 纵断面设计:纵断面高程的设计以结合厂内现状场平高程,同时考虑满足各种管线最小埋深及排放要求为原则,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道路设计最大纵坡0.57%,最小纵坡0.3%。 横断面设计:厂内道路宽6米,车行道路拱采用直线形式。车行道横坡为双向,坡度为1%。厂内道路宽4米。车行道横坡为单向,坡度为1%。 二施工方案的选择 1施工分段 污水管道分三段同时施工,分别流水作业,施工范围为三大段管道长度。 2施工机械的类型及台数 主要施工机具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分类编号经济管理学院 课程设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级交通运输级 09 专业班 郑丽涛马立辉张金铜名生学姓 09L0205215 09L0205211 09L0205217 号学 穆莉英惠红旗师教导指

2012年 11 月 24 日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 二、指导教师 三、设计要点: (一)、设计内容 1、交通现状分析; 2、人口、经济及交通量预测; 3、交通分布、交通分配预测; 4、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二)、计算方法: 1、交通量预测 (1)、发生: 利用现状各交通分区人口数量与调查的现状出行产生量进行分析,得出交通发生量的预测模型(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吸引: 根据现状调查不同的出行目的的比例和影响出行的各类土地面积,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出行吸引率,从而得到规划年的各交通分区的交通吸引量(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交通分布预测: 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或福来特法进行交通分布预测。 3、交通分配:(选作) 如采用全有全无法进行交通分配预测。 (三)、提交文件及图纸 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 1、交通发生、吸引、分布的表格 2、计算过程 3、对现状和预测结果的分析。 要求设计报告内容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步骤清晰。 报告采用A4纸打印、装订。

附录:设计资料 1、现状情况表 表1 现状土地利用、人口情况表 居商业政府旅游现状小工业仓施用育用用体用编(公顷(公顷(公顷(公顷(公顷 2222652.16090.5515.8825.521 19510083.3817.3329.0918.832 493365.7619.0112.9776.68376.41 3940312.1012.6216.560469.26 32436 6.36 145.85 1.42 5 0 76.14 21100 83.43 0 0 6 0 33.92 98880 167.56 7 2、预测年份情况表 表2预测年份土地利用、人口情况表 居住商业设政府团旅游体 预测年人工业仓储小区 体用地用地育用地施用地编号(公顷)口(公顷)(公顷)(公顷)(公顷)38416 52.18 15.26 110.65 5.55 0 1 28510 7.89 83.45 49.01 28.86 2 0 51334 29.01 84.69 29.43 3 21.98 1.72 45400 96.37 4 2.62 2.17 0 20.50 35600 3.36 0 1.42 87.51 5 160.87 23400 0 0 6 44.29 28.43 0 10000 167.56 0 7 3、现状OD表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小城市交通规 划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 ___ 指导教师:____***____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09.02---- .09.15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设计目的与任务 (1) 1.2 设计内容 (1) 1.3 设计方法 (2) 第二章交通发生量与吸引量的预测 (3) 2.1 交通发生量的预测 (3) 2.1.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3) 2.1.2 规划年各小区交通发生量的预测 (7) 2.2 交通吸引量的预测 (8) 2.2.1 初步预测 (8) 2.2.2 调整计算 (8) 第三章交通分布预测 (9) 3.1 重力模型的标定 (9) 3.2 交通分布量预测 (13) 第四章交通分配 (16) 4.1 交通量的转换 (16) 4.2 交通分配 (16) 第五章结果分析 (19) 5.1 各小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19) 5.2 结果分析 (22) 结语 (23) 附录:福莱特法源程序代码 (25)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1.设计题目:《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2.目的:经过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3.任务: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设计,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2设计内容 1.交通现状分析 主要对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进行分析。 2. 规划区域道路交通量预测 1) 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 完成交通发生、吸引量的预测。 3. 交通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