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游隙等级划分标准

轴承游隙是指轴承在安装后留下的内部间隙,通常用于衡量轴承的性能和精度。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寿命、摩擦、发热和振动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为了规范轴承游隙的测量和划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下面将详细介绍游隙等级划分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游隙的测量方法。游隙的测量通常采用测量器具,如千分尺、显微镜等,来测量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间隙。根据ISO标准,游隙的测量应在轴承安装后立即进行,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游隙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依据游隙的大小和轴承的类型来确定。根据ISO标准,游隙等级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微型轴承(Miniature Bearings):微型轴承的游隙等级通常分为6个等级,分别用代码A、B、C、D、E和F表示。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小,轴承的精度越高。

2. 深沟球轴承(Deep Groove Ball Bearings):深沟球轴承的游隙等级分为8个等级,分别用代码0、1、2、3、4、5、6和7表示。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3. 圆柱滚子轴承(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s):圆柱滚子轴承的游隙等级分为8个等级,分别用代码N1、N2、N3、N4、N5、N6、N7和N8表示。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4. 圆锥滚子轴承(Tapered Roller Bearings):圆锥滚子轴承的游隙等级分为8个等级,分别用代码T1、T2、T3、T4、T5、T6、T7和T8表示。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5. 推力球轴承(Thrust Ball Bearings):推力球轴承的游隙等级通常分为5个等级,分别用代码TA、TB、TC、TD和TE表示。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和尺寸的轴承可能有不同的游隙等级划分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游隙等级和型号的轴承。

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概要

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

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color=#000000>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单位um

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 (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

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 (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

表5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圆柱孔)单位 um

轴承游隙等级划分标准

轴承游隙是指轴承在安装后留下的内部间隙,通常用于衡量轴承的性能和精度。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寿命、摩擦、发热和振动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为了规范轴承游隙的测量和划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下面将详细介绍游隙等级划分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游隙的测量方法。游隙的测量通常采用测量器具,如千分尺、显微镜等,来测量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间隙。根据ISO标准,游隙的测量应在轴承安装后立即进行,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游隙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依据游隙的大小和轴承的类型来确定。根据ISO标准,游隙等级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微型轴承(Miniature Bearings):微型轴承的游隙等级通常分为6个等级,分别用代码A、B、C、D、E和F表示。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小,轴承的精度越高。 2. 深沟球轴承(Deep Groove Ball Bearings):深沟球轴承的游隙等级分为8个等级,分别用代码0、1、2、3、4、5、6和7表示。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3. 圆柱滚子轴承(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s):圆柱滚子轴承的游隙等级分为8个等级,分别用代码N1、N2、N3、N4、N5、N6、N7和N8表示。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4. 圆锥滚子轴承(Tapered Roller Bearings):圆锥滚子轴承的游隙等级分为8个等级,分别用代码T1、T2、T3、T4、T5、T6、T7和T8表示。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5. 推力球轴承(Thrust Ball Bearings):推力球轴承的游隙等级通常分为5个等级,分别用代码TA、TB、TC、TD和TE表示。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和尺寸的轴承可能有不同的游隙等级划分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游隙等级和型号的轴承。

轴承游隙选择及理论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选择及理论游隙标准 1、轴承游隙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见表。 2、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 轴承达到最理想的寿命,必须有合适的游隙,游隙值=设计游隙(出厂游隙)-内圈配合产生的游隙减少量-外圈因配合产生的游隙减少量加上或减去因温差产 生的游隙减少量或增加量。 具体游隙选择,请详见设备安装技术标准。 3、游隙代号 径向内部游隙代号有一下几种: C0:标准游隙代号,此代号一般在轴承型号中省略不做标记。 C2:比标准游隙略小的游隙。 C3:比标准游隙略大的游隙。 C4:比C3游隙略大的游隙。 C5比C4游隙略大的游隙。 4、常用轴承径向游隙标准 见下表:1、2

深沟球轴承游隙标准

同问 深沟球轴承游隙标准 2010-7-6 16:19 提问者:阀门2010 | 浏览次数:6250次 请问深沟球轴承游隙标准是什么? 问题补充: 我想要一份详细的说明! 我来帮他解答 插入图片 您的Flash插件版本过低,请更新后再尝试! 插入地图 您还可以输入9999 个字 您提交的参考资料超过50字,请删除 参考资料:提交回答 2010-7-9 19:08 满意回答 深沟球轴承的径向游隙标准 深沟球轴承μm 公称内径 2组 0组 3组 4组 5组 d mm 超过到 min max min max min max min max min max 2.5 6 0 7 2 13 8 23 ———— 6 10 0 7 2 13 8 23 14 2 9 20 37 10 18 0 9 3 18 11 25 18 33 25 45 18 24 0 10 5 20 13 28 20 36 28 48 24 30 1 11 5 20 13 28 23 41 30 53 30 40 1 11 6 20 15 33 28 46 40 64 40 50 1 11 6 23 18 36 30 51 45 73 50 65 1 15 8 28 23 43 38 61 55 90 65 80 1 15 10 30 25 51 46 71 65 105 80 100 1 18 12 36 30 58 53 84 75 120 100 120 2 20 15 41 36 66 61 97 90 140 120 140 2 23 18 48 41 81 71 114 105 160 140 160 2 23 18 53 46 91 81 130 120 180 160 180 2 25 20 61 53 102 91 147 135 200 180 200 2 30 25 71 63 117 105 163 150 230 200 225 2 35 25 85 75 140 125 195 175 265 225 250 2 40 30 95 85 160 145 225 205 300 250 280 2 45 35 105 90 170 155 245 225 340 280 315 2 55 40 115 100 190 175 270 245 370 315 355 3 60 45 125 110 210 195 300 275 410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的选择原则 一、游隙的选择原则: 1、采用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 2、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 二、与游隙有关的因素: 1、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 2、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3、温度的影响。 注: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径大小、外壳孔的壁厚有关。 1、实际有效过盈量(内圈)应为:△dy = 2/3△d–G* △d为 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2、实际有效过盈量(外圈)应为:△Dy = 2/3△D–G* △D为 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3、产生的热量将导致轴承内部温度升高,继而引起轴、轴承座和轴承零件的膨胀。游隙可以增大或减小,这取决于轴和轴承座的材料,以及轴承和轴承支承部件之间的温度剃度。 三、游隙的计算公式: (1):配合的影响 1、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j =△dy * d/h 2、轴承内圈与钢质空心轴:△j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Dy * H/D 4、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Dy * [F(D)–0.15 ] 6、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Dy * [F(D)–0.25 ] 注: △j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 △dy—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 h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轴承宽度(mm)。 d1 --空心轴内径(mm)。 △A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c3轴承的游隙范围

c3轴承的游隙范围 【最新版】 目录 1.游隙的定义与分类 2.C3 轴承的游隙范围 3.游隙的选择与影响因素 4.C3 轴承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正文 一、游隙的定义与分类 游隙是指轴承在正常运转时,轴承内圈与外圈、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间隙。根据游隙的大小,轴承可分为 C1、C2、C0、C3、C4、C5 等组别。其中,C3 组为大游隙组,其游隙范围较大,适用于高速运转和承受较大轴向负荷的场合。 二、C3 轴承的游隙范围 C3 轴承的游隙范围根据标准规定(GB/T 4604),其原始径向游隙为0.013mm~0.028mm。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轴承,即使公称内径一样、游隙代号一样,其原始径向游隙也是不一样的。 三、游隙的选择与影响因素 选择轴承游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轴承的使用场合: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负荷条件,对轴承游隙的要求也不同。例如,轻载和中高速的场合,可选择 C3 游隙;重载和低速的场合,可选择 C4 或 C5 游隙。 2.轴和轴承座的加工精度:较高的加工精度可减小轴承游隙,提高轴和轴承座的配合精度。

3.轴承的安装和调整:合理的安装和调整方法,可确保轴承游隙符合要求,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四、C3 轴承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C3 轴承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速性能:由于 C3 轴承的游隙较大,在高速运转时,轴承的转速可以更高,且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 2.轴向承载能力:C3 轴承的游隙较大,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 3.适用于轻载和中高速场合:C3 轴承适合用于轻载和中高速的场合,如电机、风扇等。 综上所述,C3 轴承的游隙范围为 0.013mm~0.028mm,适用于高速运转和承受较大轴向负荷的场合。

轴承游隙 c3m

轴承游隙 C3M 1. 轴承游隙的概念 轴承游隙是指在轴承安装后,轴承内圈与外圈之间的间隙。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运转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轴承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两种。 •径向游隙:轴承内圈与外圈之间的径向间隙。 •轴向游隙:轴承内圈与外圈之间的轴向间隙。 2. 轴承游隙的作用 轴承游隙的存在可以补偿轴承在热胀冷缩、装配误差和振动等因素下的变形。它可以确保轴承在工作时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和稳定性。 轴承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工作寿命和运转性能有重要影响。游隙过小会导致轴承过早失效,游隙过大则会降低轴承的刚度和精度。 3. 轴承游隙的调整 轴承游隙的调整是在轴承安装过程中进行的。一般来说,轴承的游隙是由制造商根据设计要求提前设置好的。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 调整轴承游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预紧法 预紧法是通过调整轴承安装时的压力来改变游隙的大小。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提高轴承刚度和减小游隙的情况。 预紧法的步骤如下: 1.将轴承安装在轴上,并紧固好轴承盖。 2.用扭力扳手或液压工具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使轴承内圈与外圈之间产生一定 的压力。 3.测量游隙的大小,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3.2 加垫片法 加垫片法是通过在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加入垫片来改变游隙的大小。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增大游隙的情况。 加垫片法的步骤如下: 1.将轴承安装在轴上,并紧固好轴承盖。

2.在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加入适当厚度的垫片。 3.测量游隙的大小,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3.3 冷缩法 冷缩法是通过在轴承安装时利用冷缩现象来调整游隙的大小。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减小游隙的情况。 冷缩法的步骤如下: 1.将轴承放入冷冻室中冷却。 2.将冷却后的轴承迅速安装在轴上。 3.等待轴承回温,游隙会因冷却而变小。 4.测量游隙的大小,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4. 轴承游隙的检测 为了保证轴承的工作性能和寿命,需要定期检测轴承游隙的大小。常用的轴承游隙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4.1 游标卡尺法 游标卡尺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游隙检测方法。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游隙的大小。 4.2 拉力计法 拉力计法是通过测量轴承在一定拉力下的变形来间接测量游隙的大小。通过测量轴承的变形量,可以计算出游隙的大小。 4.3 光学测量法 光学测量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游隙检测方法。通过使用光学测量仪器,可以测量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并得到游隙的大小。 5. 轴承游隙的标准 轴承游隙的大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一般来说,轴承游隙的标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C1:轴承游隙较小,适用于高速、高精度的运动要求。 •C2:轴承游隙较小,适用于一般的运动要求。 •C3:轴承游隙适中,适用于一般的运动要求。 •C4:轴承游隙较大,适用于工作环境较恶劣的运动要求。 •C5:轴承游隙较大,适用于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的运动要求。

轴承间隙标准对照表

轴承间隙标准对照表 轴承间隙标准对照表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零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飞机、电机等。轴承的间隙是指在装配过程中,轴承内部各个零件之间的间隔距离。轴承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轴承的运行性能和寿命。为了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行,制定了一系列的轴承间隙标准对照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轴承间隙标准对照表。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常见的轴承间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C2、C0、C3、C4和C5。其中,C2表示小于标准值;C0表示等于标准值;C3表示大于标准值;C4表示更大于标准值;C5表示特大于标准值。 接下来,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些不同类型的轴承间隙代表什么含义。首先是C2型轴承间隙,它适用于高速运转和高精度要求的设备。由于其较小的间隙,可以减少轴承的摩擦和磨损,提高轴承的运行效率和寿命。然而,由于间隙较小,对于轴承的安装和调整要求较高。 接下来是C0型轴承间隙,它是标准的轴承间隙。适用于大多数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和寿命。C0型轴承间隙是根据标准值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可以满足大多数机械设备的要求。 然后是C3型轴承间隙,它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设备。由于高温会导致材料膨胀,因此需要更大的间隙来补偿膨胀带来的影响。C3型轴承间隙可以提供更好的热膨胀补偿能力,确保轴承在高温环境下正常运行。 接下来是C4型轴承间隙,它适用于重载设备。重载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力和压力,因此需要更大的间隙来分散载荷并减少摩擦和磨损。C4型轴承间隙可以提供更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确保轴承在重载设备中正常

运行。 最后是C5型轴承间隙,它适用于特殊要求的设备。C5型轴承间隙是最大的间隙,可以提供最大的容错能力和适应性。它适用于特殊工况下的设备,如高速旋转、高温、重载等。 总之,轴承间隙标准对照表是根据不同工况和要求制定的。选择合适的轴承间隙可以确保轴承在不同环境下正常运行,并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寿命。因此,在选择和安装轴承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参考轴承间隙标准对照表,并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这样可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