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易读错的字

坪坝汉族鲜艳打扮飘扬摔跤

凤尾竹洁白荒野口笛罚站放假

衣裳背诵照例段落练习吓呆

戒尺挨打清楚

二.词语听写

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

停下粗壮影子落下荒野口笛跳舞

狂欢处罚放假互相所以能够猜出

扬起双臂绒球花

三.形近字组词

晨和辰服和报粗和组扮和纷杨和扬

猜和情荒和慌静和净球和救

四.词语积累

1.成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鸦雀无声糊里糊涂绚丽多彩

2.修饰词

欢唱的小鸟可爱的小学详细地讲认真地听古老的铜钟簌簌地响流利地背湿润的东风

粗壮的枝干洁白的粉墙鲜艳的服装高高飘扬的国旗

五.句子积累

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拟人)

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拟人)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排比)

4.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反问)

5.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这同样也应该是我们的学习态度)

六.课文理解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里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表达了作者自豪,赞美的感情。

2.《花的学校》以孩子的视角描写了六月阵雨落下,花儿竞相开放的美丽景象,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先生请教的事情,告诫人们不要糊里糊涂地学习,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人教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版)

第1课沁园春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分fèn外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 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 一、重点字词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 斗笠lì襁褓qiǎng bǎo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星星变奏曲 一、重点字词 朦胧méng lóng 覆fù盖冻僵jiāng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第4课外国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qī) 栖息(xuān) 喧响沉(jì) 寂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2、《夜》的作者是叶赛宁,俄罗斯诗人。 第5课敬业与乐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赦shè旁骛wù佝偻gōu lóu 承蜩tiáo 亵渎xièdú骈pián进强聒guō不舍 2、解释下面词语。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写出下列句子的出处并解释句意。 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出处:《论语·阳货》解释: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出处:《论语·卫灵公》解释: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3、主一无适便是敬。 出处:《论语·学而》解释: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出处:《庄子.达生》解释: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5、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出处:《礼记·中庸》解释: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论语·雍也》解释: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处:《论语·述而》解释:他(孔子)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一、重点字词

PEP新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PEP新版三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Unit 1学习文具pen (钢笔) pencil(铅笔) pencil-box (铅笔盒) ruler(尺子) eraser(橡皮) crayon (蜡笔) book (书) bag (书包) no(不) your(你的) 牢记下面的对话,会让你的英语说得更棒!( A是上句,B是答句) 1、向别人问好应该说―A: Hello! (你好!) B: Hi! (你好!) 2、问别人的名字应该说-A: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 B:My name’s Chen Jie.我的名字是陈洁。 3.互相自我介绍。A:Hello.I’m Sarah.你好,我是Sarah。 B: Hello.I’m Mike. 你好,我是Mike. 3、跟别人分手应A: Bye.\ Good bye!(再见) B: See you.(再见) \ Goodbye.(再见) 4、A: I have a ruler\an eraser 我有一把尺子 \ 一块橡皮。 B: Me too . 我也有。 5、A: Who’s there? 谁在那儿? B:Guess! 猜! 6、A: Are you TuTu? 你是图图吗?B: No! 不是! 读读,记记下面的句子。你会很棒的! 1.show me your pen. 让我看看你的钢笔。 2. open your pencil--box. 打开你的铅笔盒。 3. close your book .关上你的书。 4.carry your bag. 背起你的书包。 Unit 2颜色:red (红色的) yellow (黄色的)green (绿色的)blue (蓝 色的) white (白色的) black (黑色的) orange (橙色的) brown (棕色的) ok (好,行) mum (妈妈) 牢记下面的对话,会让你的英语说得更棒( A是上句,B是答句) 1、早上相见应该说 A: Good morning.早上好 B:Good morning!早上好! 2、下午相见应该说―A: Good afternoon!下午好 B: Good afternoon!下午好! 3、跟新朋友第一次见面―A: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B: Nice to meet you,too! 见到你也很高兴! 4、A: This is Mr Jones 这是琼斯先生。 B: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5、A: Colour it brown.把它涂成棕色吧! B: Ok 好。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拼一拼,写词语。 jīròu pífūdào suìbái hóu géng zhòng júzi hèsè肌肉皮肤稻穗白喉耕种橘子褐色huòshìw?n jiùchén diàn diàn l?n dài l?n duòmáo dùn 祸事挽救沉甸甸懒怠懒惰矛盾 cítáng suìyuàn wéi qún duōsuōk?o équán tu? 祠堂遂愿围裙哆嗦烤鹅蜷腿 quán suōdòng jiāng hu?yàn li?ng sāi tōng hóng hu?ng 蜷缩冻僵火焰两腮通红明晃晃 qīn qi chàyìgào jiè 亲戚诧异告诫 二、常见词语 德高望重冷嘲热讽悉心照料熊熊燃烧兴高采烈喜出望外不屑一顾蹑手蹑脚不辞辛苦尽力而为以礼相待言而无信出其不意干瘪 无声无息 三、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守株待兔:比喻希图不努力而成功的侥幸心理。现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把事情办糟。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囫囵吞枣: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总结知识点归纳

[基础知识] (一)字: 1 字音:本册“我会写300字,我会认200字”,要求学生读音必须正确,会选择正确读音。例如:沾水(zhān zhàn)凑成(còu zòu)吹拂(fú fó) 骤降(zhòu jù)濒临(pín bīn)淹没(mò méi) 2 字形:(1)其中“我会写300字”能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2)会区分“同音字、形近字”,能用“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组词。 3 字义: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就各不相同。因此,学生要学会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①光线②只,单③一点儿不剩④荣誉⑤身体露着⑥景物⑦平滑 (1)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还教我读书。( 2 ) (2)我很快就把碗里的饭吃光了。( 3 ) (3)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 1 ) (4)奥运健儿为国争光。( 4 ) (5)我光着一只脚就急忙赶来了。( 5 ) (6)临阵磨枪,不快也光。(7 ) (7)明媚的春光,永远值得人们留恋。(6 ) 抽:①吸②(植物)长出③减缩,收缩④打⑤取出一部分 (1)小麦抽穗了。( 2 ) (2)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4 ) (3)我从书架上抽出我最喜爱看的书。( 5 ) (4)这件衣服洗后,抽了一厘米。( 3 ) (5)爸爸一写材料就不停地抽烟。( 1 ) 深:①久,时间长。②颜色重。③距离大,跟“浅”相反。 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 2.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 ) 3.夜已经很深了,我们还不想离开珍珠泉。( )

准:①一定,确实。②正确。③允许,许可。 4.我准确无误地背诵了《燕子》这篇课文。( ) 5.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 ) 6.郊游的方案得到了老师的批准,同学们可高兴啦! ( ) 手:①人体的一部分。②某种技能特别好的人。③拿着。④小巧而便于拿的。 1.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 2.他左手拿弓,右手拿箭。( ) 3.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一本《知识手册》,让我们好好学习。( ) 4.我们人手一册《小学生行为规范》。( ) 直: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一个劲儿地。④爽快,坦率。I 1.我直起腰,擦了擦头上的汗。( ) 2.这条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 ) 3.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 ) 4.马大婶心直口快,乐于助人,在这一带非常有名。( ) 益:①增加②更加③利,有好处 1.我们的祖国日益( )强大。 2.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延年益( )寿。 3.好的学习习惯会令我们终生受益( ) 盛:①兴旺⑦丰富,华美③热烈,大规模的 1.泼水节那天,傣族人民身着民族盛( )装,载歌载舞,欢度自己的节日。 2.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各国体育健儿们将会在这个盛( )会上向人们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 3.春天到了,百花盛( )开,大地一片生机。 闹:①不安静②害,引发⑨吵,扰乱④搞,弄 1.妈妈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又哭又闹。( ) 2.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 ) 3.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 4.节日的夜晚,大街上热闹极了。( )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的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改革的重要意义:(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国家改革的具体举措(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3)养老保险改革(4)异地高考(5)户籍制度改革(6)分配制度改革。(7)深化党和国家工作机构改革,设立各级监察机关。当前我国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最根本的原因: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重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的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其他具体政策、战略、制度、措施①中部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②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实现各民族共同繁栄,共享发展成果;③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政策; 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等;⑤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让创造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我国创新能力的现状: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创新能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某些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足:整体创新能力与创新新国家有很大差距,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不高。创新的意义原因:(1)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兴旺发达的不动力。(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3)当今的国际竟争,是民族创新能 力的竞争。如何增强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国家)(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推动教育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加大创新奖励力度。(4)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5)加大教育、科研投资。(6)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外资为辅。中学生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1)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使命感。(2)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创新奠定基础。(3)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4)培养好奇心。(5)多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 (6)积极实践,多实验,多动手。 第三课追求明主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选举、监督、决策。民主选举的形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法治的要求:追求良法之治,实行善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防线)全民守法(基础)。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力。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

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梳理 ★要求熟记 Unit1 Hello! 一、单词 hello你好 hi你好 Miss小姐 class同学们 I 我 I’m=I am我是 二、词组 Good morning 早上好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三、句型 1、彼此打招呼问好: A: Hi/Hello, Mike. 你好,迈克。 B: Hi/Hello. 你好。 2、打招呼并介绍自己: A: Hi/Hello, I’m Bobby. 你好,我叫波比。 B: Hi/Hello, I’m Sam. 你好,我叫山姆。 3、根据不同的时间互相问候:morning 12点之前 afternoon 12点之后 A: Good morning, Miss Li.早上好,老师。A: Good afternoon, class.下午好,同学们。 B: Good morning, Mike.早上好,迈克。 B: Good afternoon, Miss Li.下午好,老师。 Unit2 I’m Liu Tao 一、单词

are是 am是 you 你 yes是 no 不 not不 goodbye 再见 二、句型 1、询问对方是不是某人的问答: (1)A: Are you Su Hai? 你是海吗? B: Yes, I am. 是的,我是。 (2)A: Are you Wang Bing? 你是王兵吗? B: No, I’m not. I’m Liu Tao. 不,我不是。我是涛。 2. You’re right. 你答对了。 3、相互道别: A:Goodbye. 再见。 B:Goodbye. 再见。 三、知识点 1. be动词:am, is, are 2. 完整形式和缩略形式 I’m= I am(我是) you’re = you are(你是) he’s= he is(他是) she’s= she is(她是) it’s = it is(它是) what’s =what is(是什么) that’s= that is(那是) 注意:this is 没有缩略形式 Unit3 My friends 一、单词 my 我的 friend(friends)朋友(们) too 也 this 这个 is 是 sister姐;妹 she 她 he他 she’s =she is她是 he’s=he is他是

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点拨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有关展览。 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做摘抄笔记、拍照片、编辑剪报、制作资料卡片。 1、我们爱你啊,中国 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第二部分从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物迷人,文化古老灿烂,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地大物博、气壮山河、山清水秀、锦绣中华、万里河山。 2、郑成功 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戚继光郑和 当代民族英雄:鲁迅钱学森邓稼先许海峰邓小平 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4、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作用。 5、载歌载舞:载:又、且。负隅顽抗:负,依仗;隅,角落。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 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4、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课后第4题: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6、悲愤欲绝:欲,将要。绝,气息中止,死亡。与世长辞:辞,告别。 4、古诗两首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章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依课本结构编排,分八个单元,分别罗列各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本资料着重突出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辅佐以基础的字词句知识。对于复习、应考,本份资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编者按】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罗列了各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既有基础的字词句知识,又包含了大量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且以后者为主。对于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与复习、应考来说,本份材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们来看看吧。(一)第一单元 1、多音字 (1)假:假装、假日 (2)好:问好、好奇 (3)发:发现、白发 (4)晃:晃眼、摇晃 (5)朝:朝向、朝霞 2、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

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 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6、古诗积累 《小儿垂钓》 (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 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强调话语) (3)话语分隔式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2014.09.24晚20.57)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1)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小数和的简便运算.如:2.5X3表示3个2 .5的和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为整数,再按照猫画虎整数乘法算出乘积,最后看小数中有几 位,点上小数点.(注意:小数点末尾有0要把0去掉.) (3)小数倍:一个整数的小数倍,可以化成一个小数的整数倍.如:3X2.5表示3的2 .5倍,可 以化成2.5X3表示2.5的3倍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 (1)意义:就是求一个小数的几分之几.如1.5X0.7表示1.5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 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小. 3积的近似数 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数字,如果大于或者等于5,身前进一并舍去后面的小数;如果小于5,就直接舍去后面的小数. 4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如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X(B+C)=ZXB+AXC 5常见题型 (1)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按照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加法算式可以与小数乘法算 式互换灵活运用.如:1.2+1.2+1.2=1.2X3. (2)数小数位.给一个小数乘法算式,数出积的小数位.如:3.6X2.4的积有几位小数. (3)小数乘法的计算.分为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两类.计算方法一样,先按整数乘法算 出积,再点小数点. (4)保留小数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乘法积的几位小数.如:2.35X4.56(保留两位小 数). (5)运算定律的应用.给一个算式计算过程,判断运用了什么定律。如:1.2X3=3X1.2运用 小数什么定律(乘法交换律)或者运用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如 2 .3X1.8+2.3X8.2进行简便计算.__(运用了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考试要点: 1.小数乘法应先按照( 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 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 两 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 大). 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 积要比原来的数( 小). 3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应按( "四舍五入法")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4整数乘法的(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50.4+0.4+0.4改用乘法算式表示是(0.4X3) 63.57X3+7X3.57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0.25X(8.6X8)可以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7 2.5X(7X4)=7X(2.5X4),这是根据乘法结合律. 85个2.4的和,乘法算式是(2.4X5 ),36的2.8倍是( 36X2.8) . 90.37X0.05的积有(四)位小数.

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 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 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 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 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初三上知识点整理3

1. be able to/ can (1) 都能表示“能够,具备干某件事的能力”这个含义,此时可以互换。 Mr. Green is able to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 Mr. Green can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格林先生能够按时完成这项工作。 (2) be able to可以用于各种时态,而can为情态动词,多用于现在时,其过去式为could。 We are sure he will be able to be an artist when he grows up. 我们相信他长大后能够成为一名画家。 Miss Lin has been able to pay the car by herself. 林小姐已经能够自己负担那辆车了。 (1)Can除了表示“能够,有能力做某事”以外,还有如下用法,而be able to则没有。表 示请求,但语 气没有could委婉 Can I have a look at this picture? 我能看看这张图片吗? Can we leave school after 6:00 p.m. ?我们可以在下午6点之后再离开学校吗? 表示可能性。 That man can’t be our new teacher. 那人不可能是我们的新老师。 The exam can’t be too difficult.考试不会太难。 2.bring/ take/carry/fetch (1) bring一般是指拿来,即从别处往说话人这里拿,翻译成“带来”。 He brought us some good news.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消息。 Please don’t forget to bring your ho mework tomorrow. 明天请别忘了把家庭作业带来。 (2) take一般是指从说话人这里往别处拿,翻译成“带走”。 Please take the umbrella with you. It’s going to rain.要下雨了,请把伞带上。 She took the dictionary away.她把字典拿走了。 (3) carry不强调方向,表示“携带、背着、运送、搬扛”等意思。 They carried the boxes into the factory. 他们把箱子搬进了工厂。 A taxi carried them to the station. 出租车送他们到了车站 (4) fetch表示的是“去取来、去拿来、去叫来”等意思,包含去和来两趟。 The waiter fetched them some apples.侍者为他们取来了一些苹果。 Mother fetched the doctor for her ill son.妈妈为生病的儿子请来了医生。 3.whole/ all (1) whole强调一个完整如一,互不分割的整体。 The whole country is suffering the war. 整个国家正遭遇战争。 I just want to know the whole story.我仅仅只想知道完整的故事。

三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 一、26个字母手写体: 二、英语中有五个元音字母,分别是:Aa、Ee、Ii、Oo、Uu.其它21个都是辅音字母。以元音开头的名词,表示有一个的时候,在前面加an,例如:an eye一只眼睛,an ear一只耳朵。 以辅音开头的名词,表示有一个的时候,在前面加a, 例如:a dog一只狗,a hand一只手。 三、通常情况下,单个的单词书写时要小写,例如:good 好的。也有部分单词书写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比如人名、地点等单词书写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例如:Ms 女士,Aki阿基,Beijing 北京等。也有单词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大写,例如:OK好的,里面的2个字母都要大写。

四、我们要知道下面的词的原形及缩写形式: 1)I’m=I am 我是2)name’s=name is 名字是3)what’s=what is 是什么4)let’s=let us让我们 5)that’s=that is 那是6)he’s=he is他是 7)she’s=she is 她是8)who’s=who is是谁 9)don’t=do not不10)isn’t=is not不是 五、单词归类: 1)时间:morning早上,afternoon下午,evening傍晚,night晚上2)家庭成员:mum妈妈,dad爸爸,grandma奶奶, grandpa爷爷,father父亲,mother母亲, sister姐妹,brother兄弟,aunt阿姨,uncle叔叔3)身体部位:face脸,eye眼睛(单数),eyes眼睛(复数), hand手,hands手(复数),hair头发, nose鼻子,ear耳朵,ears耳朵(复数),foot脚, feet脚(复数),head头,mouth嘴巴,leg腿, legs腿(复数),tooth牙齿,teeth牙齿(复数)4)形容词:good好的,fine好的,nice好的,new新的, pretty漂亮的,old老的,cute可爱的,thin瘦的, strong强壮的,young年轻的,tall高的,tidy正确的5)学习用品:ruler尺子,pencil铅笔,bag书包、袋子, pen钢笔,book书,rubber橡皮,box盒子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 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3.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实验中,如果推测“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那么, 实验中让种子有水的这组就叫实验组,另一组(得不到水的)就是对照组。(说一说: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实验计划。)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 4.在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中,我研究的是“种子发芽与的关系。” 5.绿豆种子发芽必需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说一说:研究“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实验计划。) 6.绿豆芽生长需要的条件有: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 7.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 8.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9.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10.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 生物叫做消费者。 1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3.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 1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 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5.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第七课:改变生态瓶 16.减少生态瓶里的水,会减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17.改变生态瓶中其中一种生物,会影响其他生物。 18.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但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 越好。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 1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0.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1.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建立自然保护区。 22.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生存 下来。 本单元重点实验的实验计划(要求会说,而且尽可能地说完整): 1、 实验计划 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等。 两个组不相同的条件:水的有无。 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 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 具体过程:在两个烧杯中垫上纸巾,分别放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给其中的一个烧杯适时适量地浇水,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烧杯不浇水,保持干燥,作为对照组,将两个烧杯放在同一个地方,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情况。 2、 实验计划 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土壤吗? 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土壤。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水等。 两个组不相同的条件:土壤的有无。 实验的方法:在一个容器里加土,并用勺子弄平,在另一个容器里加纸巾,分别放上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适时适量地往两个容器内洒等量的水,并将两个容器放在同一个地方,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情况。 3、 实验计划 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阳光吗? 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阳光。

三年级知识点复习

三年级知识点复习 一、时、分、秒。 1时=60分1分=20秒 1、单位换算。 2分=()秒65秒=()分()秒75秒=()分()秒 80分=()时()分1分=()秒3分21秒=()秒 2、(考点1:时、分、秒的认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眨一下眼睛的时间约是1()(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3)脉搏跳10次约用8()(4)做眼保健操大约5() 3、看图填空。(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结束时间) 一场大雨从9:20开始下,到10:55雨停止.共下了几小时几分?(经过时间) 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11时到无锡,上午几时从上海出发? (开始时间)

二、吨和千克 1、质量单位的换算 (1)4吨=()千克1吨-900千克=()千克 (2)2000千克=()吨5600千克-600千克=()吨 3、换算单位再比较 4、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5、粮食店前天运来大米173千克,昨天运来527千克,今天卖出15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大米? 6、从豆豆家出发到哪里的路线刚好是1千米?把路线描出来。 7、这辆货车能一次将这批货物运完吗? 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竖式计算。(验算)

2、填一填。 (1)最大的三位数是(),比它大142的数是()。(2)236比375少(),436比388多()。(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用减法) (3)比500少128的数是(),()比428多69。(求多的数用加法,求少的数用减法) 3、应用题 (1)(用估算解决问题)看戏剧。(有“大约”“估算”等字眼) (2)花店上午卖出百合114枝,下午卖出397枝,一天大约卖出百合多少枝? (3)电影院一共有406个座位。一年级有197个学生,二年级有208个学生。他们要一起看电影,能坐下吗? (4)商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精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沁园春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数s hǔ风流人物 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我爱这土地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 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 定的政治立场。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 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 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写作艺术 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 想像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但他没有把诗 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 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并且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半时=30分一刻=15分 3时=(180 )分 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 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 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 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

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例如:35+34=69,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60+9=69 易错点:个位加个位满十时不向十位进一。 知识点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方法2: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够减时),再把两个差相加。 要点:方法2只适合用于个位够减时,个位不够减时不适用。 易错点: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忘记加进位数或退位数。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