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基础-文字、词汇

古代汉语基础-文字



文字编



汉字的形体构造

世界上的文字有许多种,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是表音体系的文字,一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具有表意性的特点,因形示义,义寓于形:字形和字义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要读懂古书,首先要懂得字义;而要懂得字义,分析字的结构,“因形求义”是一个重要方法。
按造字的意图来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人们往往用“六书”这个术语。其实,“六书”这个名称最早在《周礼》中就有了,但当时可能还不是汉字形体结构的术语,而是指汉字教学的科目。西汉末年,这个术语才用于汉字的形体结构,并且列出了细目,但细目的顺序及名称略有不同。
从理论上阐述汉字的基本结构,并用“六书”的的理论来探求汉字本义的是东汉的许慎。他著的《说文解字》对“六书”加以具体解说,并分析了近万字的结构。我们讲“六书”,就是以《说文解字》为基础。
一.汉字的形体构造
㈠ 象形
《说文解字》对“象形”的解释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其意思是:画成那个物体,随着物体的形状曲折宛转。教材对“象形”的解释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
这个解释似乎有点问题,前面谈的都是“字义”,教材上说的却是“词义”,这不是两码事吗?我们说,这不是两码事。因为古代汉语里以单音节词为主,尤其是上古,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词,一个汉字造时的意义就是这个字所代表的词的本义。
许慎在解释中举了两个例子:“日月是也”——日、月就是象形字。他所举的例子不够全面,因为探讨一下《说文解字》,就知道象形字分为两小类:一类是“独体象形”,一类是“合体象形”。“日”和“月”都是独体象形。
1.独体象形——表现的是事物的整体,特征鲜明,区别性强。例如:日、月、木、又、行、人、止、女、牛、
2.合体象形——描绘的常是事物的分体,即使是整体,特征也不鲜明,需要相关的事物陪衬,例如:州(洲)、瓜、果、叶
㈡ 指事
《说文解字》解释为:“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意思是:初看可以识别形体,审视就能显现意义。这样解释不很明确。教材上的解释比较准确:“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义”。
这“指示性符号”的运用包括三种情况:
1.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示性符号,指明特定的部位,如:本、末、朱(株)、刃、亦(腋)
2.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抽象的符号,表示意义,如:牟
(哞)、咩

、甘、曰
3.整个字就是一个抽象符号,如:一、二、三、上、下、中
㈢ 会意
《说文解字》解释为:“比类合谊,以见指*(通挥)”。意思是:比并两字或数字,会合其意以成新意,由此看出造字者的意向。简单点说,就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示词义。如:从、步、陟、逐、牧、走、莫、明、安
以上三书所造的字,都是纯表意文字。
会意字与合体象形字、指事字要注意区别: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意符号“会合成意”;合体象形字是只有一个表意符号,再为其提供背景;指事字也只有一个表意符号,并在这个表意符号上指明其部位。
㈣ 形声
《说文解字》解释为:“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意思是:以表事类的字为形符,取音同或音近的字为声符,合形声为新体。就是以形符表示词的意义范畴,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如:江、问、杞、盂、放、物、帛、裹、囿、组、谓、阿
㈤ 转注
《说文解字》解释为:“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这个界定含糊不清,加上除了在解释中举了“考、老”为例外,正文中没有一例转注字。界定不清,又没有例证,后人理解就其说不一,没有定论。我们只要了解转注字的形体不能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形体的范围,不是造字法,而是用字法就可以了。
㈤ 假借
《说文解字》解释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思是:本来没有那个字,依靠借来的同音字来寄托所要表达的词义。如此看来,假借字也是一种用字法:有些词在当时口语中已有,但造不出字,为了把这些词记录下来,就采用“借”同音字的方法。这“借”来的字,许多后来一直沿用下来,我们甚至看不出它是“借”来的;而这个字本来表示的意义反而另造一个字表示。我们在前面所举的例子 “州”、 “亦”、“莫”都属于这种情况。“州”本来是水中陆地,但表示一级行政单位的“州”造不出字,就借用表示水中陆地的同音字“州”;“亦”本来是腋下的意思,但副词“也”这个意思造不出字,就借用表示腋下的“亦”代表。“莫”本来是日暮的意思,但否定词没有人、没有谁、没有什么这些意思造不出字,就借用表示日暮的“莫”字代表。
总的说,六书中,前四书是造字法,而后二书是用字法;前四书中,前三书所造的字是纯表意文字,只有形声字有表音的成分。
二.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意义
简单地说,分析汉字的形体构造,可以了解汉字的古义。不过,要掌握汉字的古义,单凭分析其形体构造还不够,因为许多汉字从形体看不出
其确切意义,

特别是形声字,只能看出其意义的范畴。要掌握汉字的古义,还需要古籍印证。

古今字异体字 通假字

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目的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探求词的本义。随着汉语词的孳乳分化,书写它的汉字也作出相应的增加或调整;又由于汉字历史悠久,使用它的人数多,地域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汉字与汉语词的关系出现了错综复杂的情况,给阅读古书造成障碍。《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就是为了弄清汉字与汉语词的复杂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读懂古书。
一.古今字
1.什么是古今字
上古文字数量少,常常是一个字写几个词,以致影响书面交际。后世为了区别,就让使用频率高的词占据原字形,而为其他词造了新字,于是形成了古今字。
古今字就是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以前一字写数词的字称作“古字”,把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作“今字”。例如:“奉”字原有“两手捧着”、“俸禄”、“恭敬地接受”等意思,后来为了区别几个词,就让使用频率高的“恭敬地接受”这个词还用“奉”,而为“俸禄”另造“俸”字,为“两手捧着”这个词另造“捧”字。这样,“奉”与“俸”、“捧”就形成了古今字。
如果所有的书都把“俸禄”这个词写成“俸”,把“两手捧着”这个词写作“捧”,就不存在古今字的问题了。但在“今字”分化出来以前的古书都用的古字;“今字”分化出来后,有的作家追求古雅,仍然用古字,这就给我们阅读古籍造成了困难,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识别古字,并按今字去理解。
2.如何识别古今字
古今字在形体上有某些联系,这就为我们识别古字、并把它替换成相应的今字提供了线索。教材上讲到,古今字的形成,有两个来源:
一是词义分化而形成古今字。例如“见”字,最初是看见的意思,后来分化出“出现”这个词义。“看见”和“出现”都用同一个字表示,影响交际,就把“出现”这个词另造一个“现”字,这就出现了古今字。
二是同音假借而形成古今字。我们在第一讲中提到过的表示一级行政单位的“州”、副词“亦”、否定词“莫”分别是借用表示水中陆地的“州”、表示腋下的“亦”、表示日暮的“莫”来代替的,这些词都借而不还;表示水中陆地的“州”、表示腋下的“亦”、表示日暮的“莫”就分别另造“洲”、“腋”、“暮”,这就出现了古今字。
而两种原因形成古今字,构造今字的方法都有三种:
一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变成今字,如:其/箕 取/娶 昏/婚 莫/暮 家/嫁 要/腰 辟/避


二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变成今字,如:自/鼻
三是在古字的基础上改变形符或略加变形构成今字,如:说/悦 赴/讣 敛/殓 振/赈 张/胀 大/太等。
四是脱离古字另起炉灶,就是说,古字和今字形体是没有什么联系。这主要是由于通假造成的今字。如:亡/无 伯/霸等。
第四种我们可以把它们仍当作通假字看。就前三种而论,我们读古书时感到某字在特定的环境中无法解释,而在这个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形符、声符或更换一个形符就解释得通,那么这个字就是古字。例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中的“奉”字,我们按今义解释不通,而在它的左边加一个单人旁,就通了,因为“俸”(俸禄)和“位”(地位)相对。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古字,增加一个偏旁或改变一个偏旁变成了今字;而文字改革时,又把增加的那个偏旁去掉或把改变的偏旁换掉,恢复古字的形体,变成简化字。例如:“亲戚”的“戚”和“悲戚”的“戚”在上古是同一个字,后来,“悲戚”的“戚”在古字下加了一个心字底,构成今字;文字改革时,把心字底去掉,变成简化字。同样的情况如:采——採——采 没——殁——没 占——佔——占
二.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又称或体字,是指记录同一个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一组字。如“歌咏”的“咏”,写成口字旁,或写成言字旁;“光辉”的“辉”,写成光字旁或写成日字旁。
这个定义概括了构成异体字的条件: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换的字,才是异体字。
异体字的出现,是由于使用汉字的人数多、地域广造成的。同一个词,这个群体用这个字表示,那个群体用那个字表示。很明显,异体字是书面交际的障碍。因此,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书同文”的政策,废除了不符合文字规范的异体字。但在秦以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异体字又不断出现。解放后,随着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深入发展,归并了异体字。但古籍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异体字,为了克服这些障碍,有必要学习掌握异体字。
2.异体字的种类
异体字的形体差异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造字方法不同而造成异体字,如:巌(形声)/岩(会意) 涙(形声)/泪(会意) 岳(会意)/嶽(形声)
第二,造字素材不同而造成异体字,如:
形符不同:咬/齩 睹/者见 杯/盃 筏/栰木伐
声符不同:蚓/螾 裤/衤夸 烟/煙 俯/俛
声符、形符都不同:剩/賸
第三,偏旁位置不同而造成异体字,如:秋/秌 期/朞 鹅/鵞 裏/裡
由于
异体

字音义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换,所以使用异体字不影响对句意的理解。不过,由于文字改革时归并了异体字,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只认识一组异体字中常用的一个,另一个或几个就不认识了,需要查检工具书。
三.通假字
1.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在某句话中,本来应该用某个字,却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这属于别字。这种情况在古代文献中大量存在,是有其原因的。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知识的传授靠口讲手记,书籍的流传靠辗转相抄。当人们一时写不出本字时,就顺手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经过抄写流传,相沿成习,约定俗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通假字在两汉以前的古籍中比较常见;魏晋以后,随着文字使用的不断规范,形成了词有定字的局面,通假字日渐减少;唐宋以后,使用通假字必须有古籍的依据,否则就被看成是写了错别字。
2.通假与假借的关系
通假字是本字的同音替代字,本字与通假字的形体没有什么联系,识别通假字的难度很大,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只有靠多记了。凡是注释“某”通“某”的,前一个是通假字。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假借字,假借字与通假字都是借用同音字(通假字还可以借用音近的字)来书写一个词,这是它们的相同点。
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其一,借假字是“本无其字”,即某个词没有造出相应的字,就借用某个同音字来书写它。例如:表示否定意义的“没有人”、“没有谁”或“没有”这些词,在当时的口语交际中已经出现,但造不出字来记录,就借用了表示日暮的“莫”来代替。而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即某个词已经造出相应的字,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用本来应该用的字(本字),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例如:“早晚”的“早”在当时已经造出字来,《史记"项羽本纪》的一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却没有用“早”字,而是用了与之读音相同的“蚤”字。
其二,假借字对所借的字形往往是长期甚至是永久占用,以致人们不得不再造新字以与之区别;而通假字则只是临时借用,随着用字的不断规范,字词的关系逐步固定,除了文人们为仿古而故意使用外,一般不再使用了。
这里要强调一点,对我们初学者来说,识别古字、异体字和通假字都有一定的难度,要靠我们积累,把学过的选文中的古字、异体字和通假字记住。凡是注释为“某是某的古字”的,不用说是古字;凡注“某同某”的,是异体字;注“某通某”的,

是通假字。



重点选文提示:
《伯乐荐九方皋》
1.“子姓”。
“子姓”可解释为“同姓”。《国语"楚语下》:“帅其子姓……”注:“子姓,众同姓也。”也可解释为“子孙”或“众子孙”。《仪礼"特牲馈食礼》:“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郑玄注:“所祭者之子孙。言子姓者,子之所生。”按常理,秦穆公要伯乐推荐接替他相马的人,应该是考虑子承父业,要他在自己的子孙当中找接替的人,不会把范围扩大到同姓的人。所以,这里应该解释为“子孙”。
2.“可形容筋骨相”
“形”是形体;“容”指毛色;“筋骨”不需要解释;“相”是看(出来)。把这一句串起来就是“一般的好马可以形体、毛色和筋骨看出来”,这明显不通。这里的“形容筋骨”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殊用法:名词(性词组)作状语。解释的时候,在它的前面加一个合适的介词。这里可加一个“凭”,解释为“凭它的形体毛色”。
3.“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
第一,这句有两个“有”字,后一个“有”是衍文,即是多余的字;第二,“菜”是通假字,本字是“采”,“薪采”就是采薪,即打柴。“纆”是绳索;“担纆”是背着绳索。第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和“九方皋”是同位词组,一起作“有”的宾语。所以这句解释为“我有个一起背绳打柴的朋友九方皋”。
4.“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乎?”
“色物”在这一句中的意义是最常见的,指牲畜的毛色。“又何马之能知”,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该是“又能知何马”。“马”是“知”的宾语。宾语“马”在原句中放到谓语“知”的前面去了。称为“宾语前置”。这个宾语前置的条件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宾语带了疑问代词作定语,可以前置;宾语用代词“之”复指,可以前置。整个句子是一个递进复句,解释为“连马的毛色、公母都不能分辨,还能识别什么马?”
5.“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这是一个判断句。“是”在古代汉语中一般作“这”解释,是代词,在本句中作主语。“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作判断句的谓语。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没有判断动词,对译时要注意把判断动词“是”加上去。“千万臣”意思是千万倍于臣,即比我强千万倍。全句解释为:这正是他比我强千万倍以至无数倍的地方啊。

《晏子乘弊车》
1.“何乘不佼之甚也”
“乘”读shèng,是车子的意思。“佼”,美好。“之”是助词,对它的用法有不同解释:一说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但这样解释不通。因

为这是一个单句,取消独立性后,“乘不佼之甚”就成为一个主谓词组,只能充当句子成分,不成句子了。我们采用另一种说法:助词“之”用在补语之前,起强调补语的作用。那么,这句解释为:为什么您乘坐的车子这样简陋(不美好)呢?
2.“得以寿三族及国交游,皆得生焉”
“寿”:一种解释为“保”,一种解释为“使……长寿”。两种解释都通。但把全句翻译为:“我才能够使家族的人长寿,我的朋友们也能够生存”,就意味着“寿”的宾语是“三族”,“国交游”作“皆得生焉”的主语,这就不够恰当。因为“三族及国交游”是联合词组,不应该拆开。全句可翻译为:“能够凭借您的恩赐,能保住家族和朋友,大家都能生活下去”。或解释为“能够凭借您的恩赐,使家族的人和朋友们长寿,大家都能生活下去”。
3.几个古今词
一是“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中的“遗”,读wèi,意思是赠送;“乘”读shèng,意思是“四”,“乘马”是“四匹马”。“辂车乘马”意思是“四匹马拉的大车”。
二是“趣召晏子”的“趣”,形旁是“走”,本义是“跑”。这里用作副词,读cù,意思是急速,立即。
三是“君使臣临百官之吏”的“官”,用的是本义,这个字是宝盖头,代表房子,其本义是官府。“吏”才是官吏。
四是“以先齐国之人”中的“先”是动词,意思是领先,作表率。

《郑伯克段于鄢》
第一段第二行“庄公寤生,惊姜氏”,其中“寤”是通假字,通“牾”,是倒着的意思。“惊”是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应该解释为“使……受惊”。
第二段第二行的“佗邑唯命”中,“佗”是“他”的异体字,而“他”在古代汉语中不作人称代词,而是无定代词,解释为“别的”。“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唯……是……”是宾语前置的凝固结构,按一般结构相当于“唯听命”,只听您的命令。
第三行的“都城过百雉”中,“都”和“城”各是一个词。“都”的意思本来是大的城邑,这里指诸侯的封地,从下文把“大都”与“中都”、“小都”对举看,可以不分大小。“城”不是城市,而是城墙,用的是它的本义。
第四行的“参国之一”,“参”通“三”,“三国之一”是古代分数的典型表示方法,意思是把国都(的城墙)分成三份,占其中的一份。用现在分数的表示方法就是国都(城墙长度)的三分之一。下文的“五之一”、“九之一”是“五国之一”、“九国之一”的省写。
第六行“焉辟害”的“辟”是“避”的古字。“姜氏何厌之有”中的“厌”是“餍”的古字,意

思是满足。这一句是宾语前置句,前置宾语是“厌”,前置的条件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宾语“厌”带了疑问代词“何”作定语,可以前置;二是宾语用代词“之”复指,可以前置。按一般的词序,就是“姜氏有何厌”,意思是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
最后一行“多行不义必自毙”中的“毙”和现代常用义完全不同,应该解释为垮台,或摔跟头。它的本义是“倒下”,这里用的是引申义。
第三段第二行“夫人将启之”的“之”指的是共叔段,而不是城门;那么“启”按一般用法就解释不通,应该解释为“为……开启(城门)”或“为……打开(城门)”。有人把这种活用方式称作“为动用法”。
第三行“公伐诸鄢”中,“诸”是“之于”的合音词,相当于“之”和“于”两个词。这一句就是“公伐之于鄢”。其中“于”是介词,可解释为“到”,和“鄢”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习惯上把这个介词结构放到谓语动词“伐”的前边去作状语。这一句的意思是“郑庄公到鄢地去讨伐他”。
第五段一是注意第二行“羹”、“遗”和第三行“语”的解释,难点主要是“君何患焉……其谁曰不然”这一句,“君何患焉”是宾语前置句,前置宾语是“何”,这是疑问代词作宾语,所以前置。“阙”是通假字,本字是“掘”,意思是挖掘。“隧”本来是隧道的意思,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挖隧道。
第六段,一要注意“施”的音义;二要注意“锡”是通假字,本字是“赐”。按现代汉语的读音,这两个字的读音既不相同,也不相近,所以有人提出“形近通假”一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假是建立在音同或音近的基础上的,与字形无关。事实上,这两个字声符相同,在上古是同音字。三要注意最后一句“其是之谓乎”是宾语前置句,前置宾语是“是”,前置条件是宾语用代词“之”复指。按一般的词序应该是“其谓是乎”,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古代汉语基础-词汇



词汇编



词的古义和今义
语言的演变,不外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的变化。其中,语法发展缓慢,具有极大的稳固性。词汇的变化最快、最显著。
词汇的变化包括这么几种情况:一是旧词汇的消失,二是新词汇的出现,三是词义发生变化,四是词的形态发生变化。
由于社会的发展,旧的事物消失,用来表示旧事物的词汇也消失;新事物不断出现,用来表示新事物的词汇也不断出现,这都好理解。词的形态变化将在下面谈到。这里谈谈词义的
变化。出现词的古义和

今义的不同,是词义变化的结果;词由本义派生出引申义,是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也是出现词的古义和今义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里先谈谈词的古义和今义。
由于一个词的写法未变,而词义发生了变化,我们读古文时很容易以今释古,误解误读,所以学习古代汉语要十分注重解析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演变,显现出以下几种情况:
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这主要是基本词汇,如:日、月、山、水等。
二.古今词义有差异。这差异表现在:
1.词义程度上的差异
⑴ 词义变化显著的,如: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怜:古义——爱;今义-可怜
毙:古义——倒下;今义——死
⑵ 词义变化微殊的,如:
勤:古义——辛劳、劳苦(与逸相对);今义——勤快、勤俭(与懒相对)。
逐:古义——追赶;今义——赶走
2.词义范围的差异
讨论词义程度的差异,是要引起注意,不要把差异小的当作没有差异,从而出现以今释古。实际上,古今词义程度上的差异并不是词义变化的种类;古今词义变化的种类只是这里讲的“范围的差异”和下面要讲的“感情色彩的差异”。
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有三种情况:
⑴ 词义扩大——即一个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了。例如:
孝公时时睡,弗听
《说文》:“睡,坐寐也。”意思是坐着打瞌睡。而现在坐着打瞌睡,躺着睡觉都用“睡”。“睡”这个词的词义的范围现在比古代扩大了。
皮:古义-皮革;今义-皮毛
江、河、齿等都属于词义扩大。
⑵ 词义缩小——即一个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了。例如: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恶恶臭
从上面两例可以看出:“臭”作气味解释,既可指香味,也可指臭味,即泛指一切气味。而现在只指臭味。词义范围缩小了。同样:
丈人:古义-老人;今义-岳父
得、谷、宫等都属于词义缩小。
⑶ 词义转移——即某个词所概括的客观对象有了变化,就是说,这个词的新词义出现后,旧词义消失了。例如: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汤
走、去、购、给、勤、访等都属于词义转移的例子。
3.感情色彩的差异
⑴褒贬色彩的差异
褒贬色彩包括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情况。在词义的演变中,同一个词的古今褒贬变化有种种情况,例如:
将军者,国之爪牙(褒)也 统治阶级的爪牙(贬)
是何祥(中性),吉
凶焉在 吉祥(褒)如意
厉王虐,国人谤(中性)王 诽谤(贬)
⑵词义轻重的

差异
词义轻重的差异,既有古轻今重,也有古重今轻,例如:
诛:古--责备(轻);今--杀(重)
怨:古--仇恨(重);今--埋怨,不满意(轻)
这里要说明的是:古今中的“今”,不完全是指现在,它是和“古”相对而言的。如:“诛”,造字时是责备的意思,这从它的形符是“言”就可以看出来。后来词义加重,出现“杀戮”的意思,这个变化出现得很早。“木”的古义是树,今义是木头。而《荀子·劝学》篇中“木直中绳”的“木”意思是木头,是今义,这个今义也是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
古今词义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这是由于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出现。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对这些新事物除创造新词之外,更多地是采取繁衍词义的方法。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的现象。而一个词不管有多少种词义,本义只有一个,其他的都是由这个本义繁衍出来的词义。这些由本义繁衍出来的词义,就是引申义。下面我们谈谈——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造字时代的词义,是与该词的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初始义(因为原始义或初始义没有文字记载,已经无法考证了)。
1.掌握词的本义的意义
掌握词的本义可以理清词的意义体系。
前面说过,一个词即使有再多的义项,其本义只有一个,其他词义都是由这个本义繁衍出来的。这繁衍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掌握一个词的意义体系,就要掌握其繁衍规律。繁衍规律概括起来有三条:
由具体到抽象。
由个别到一般。
由部分到整体。
如:“及”字有七个义项:①追赶上;②达到;③到那个时候;④趁这个时候;⑤品行赶得上;⑥涉及;⑦与(用作连词)。
从“及”字的形体结构可知其本义是“追赶上”。根据上述三条繁衍规律,我们可以整理出它的意义体系:
追赶上 达到 到某时 趁某时 品行赶得上 涉及 与
2.怎样推断本义
⑴ 字形分析 字形只能根据古汉字(甲骨文、金文、小篆)。但这些古文字我们不会认更不会写,我们这些初学者可以查工具书——《说文解字》,并参照甲骨文、金文。
⑵ 运用字形分析法,还必须有文献参证。因为汉字的形体结构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汉字的意义,许多只能表现其意义的大致范围。
二.词的引申义
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换句话说,就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

依据本义同引申义的关系,可分为两类:直接引申义、间接引申义。
如上例:由“边邑”引申出“建边邑”和“郊野的人”,都是直接引申;而由“郊野的人”再引申出“浅陋”,“浅陋”就是间接引申义。
除本义、引申义,还有一种假借义。如果句中某个词的意义同这个字的本义没有任何联系,其义就是假借义。
一般地讲,出现假借义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如“莫”字,在造字时的意义是“日暮”,那么,“日暮”是它的本义。而它又作“没有人”、“没有谁”、“没有”解释,这些义项和本义没有意义上的任何联系,我们说它是假借义。
二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即“通假”。如:《阳货欲见孔子》中的“归孔子豚”,这里“归”是“送”的意思,而“归”的本义是“女子走到夫家”,即“出嫁”。“送”和“出嫁”没有意义上的任何联系。“归”作“送”解释,是假借义。
对前一种,目前还有不同看法,有人称“本无其字的假借”为“造字的假借”,称“本有其字的假借”为“用字的假借”;那么,“莫”作“没有人”、“没有谁”、“没有”解释是“造字的假借”,既然是“造字的假借”,它们也就是“造字”时的意义了,不看作假借义。我们教材没有涉及这个问题,我们就作简单化的处理,排除掉第一种情况,只认为句中用了通假字,该字的意义是假借义。这样,识别一个词在句中是用的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可以采用这个办法:
①记住本义;②识别是不是通假字,如果是通假字,它必然是假借义;③如果既不是本义,也不是假借义,肯定就是引申义了。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①记住本义;②推敲句中义和本义有没有联系,如果有联系,就是引申义,如果没有联系,就是假借义。

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复音词居少数;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双音词又居多数。我们讨论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目的是弄清古代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复音词的关系,以及古代汉语复音词与现代汉语复音词的不同点,掌握古今汉语的对译规律。
一.单音词
1.古代汉语单音词转化为现代汉语复音词的规律,有三种情况:
⑴将单音词对译成不交搭的复音词。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齐晋鞍之战》)
擐:穿上;执:拿起;固:本来;即:走向
这种情况只能靠记忆。
⑵在单音词前后添加相关的词素(或称语素

上例中:甲:铠甲;兵:兵器;死:死亡
⑶在单音词前后添加词头或词尾(这词头或词尾没有实在意义)
虎:老虎;石:

石头;妻:妻子。
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
①第二、三种的区别在于:前者添加的是词素,词素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后者添加的是词头或词尾,词头词尾是没有实在意义的。
②教材“在单音词前后添加词头词尾”句,“词头”、“词尾”之间应加上顿号,并不是同时添加词头词尾。
③同一个文言词,其不同义项对译时应当使用不同的方法。如教材132页举的例子:
宫之奇以其族行 族:宗族,家族——添加词素
虽然,每至于族 族:聚结处——不交搭
木族生为灌 族:丛聚——不交搭
2.要注意古代汉语中貌似现代汉语复音词而实际上是两个单音词的现象,避免造成误解。
“课中练习”中的三类都是貌似现代汉语复音词,而实际上都是古代汉语的两个单音词。
①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前途”是两单音词构成的偏正词组,意思是“前面的路”。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卑鄙”是由两个单音词构成的联合词组,意思是“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③乃集有司与诸将议屯田守战计,环境筑堡寨,选精甲外扞(hàn,抵御),而耕稼于中。
“环境”是两单音词构成的述宾词组,意思是“围绕着他们占领的区域”。
二.复音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复音词相对数量不多,但绝对数量还是不少。我们阅读古文时,也不要把复音词当作两个单音词理解。
古代汉语复音词可分两类:单纯复音词、合成复音词。
1.单纯复音词 又可分三类:
⑴迭音词
可分为描绘状貌的和摹拟声音的两种,如“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中的“融融”是描绘状貌的迭音词;“关关雎鸠”中的“关关”,“坎坎伐檀兮”中的“坎坎”是摹拟声音的迭音词。
⑵联绵词
联绵词在结构上具有不可分的特点,如果强行拆开,两个字要么不可解释,要么分别解释后再把意思综合起来,和原词的意思完全不同。如“踌躇”这个词,拆开就都没有意义了;“扶摇”拆开后两个字都有意义,但把两个字的意思组合起来,根本就不是“扶摇”这个词的意思。
联绵词的两个音节之间有关系:要么是双声(声母相同),要么是迭韵(韵母相同),如上面所举的例子“踌躇”和“扶摇”都是迭韵联绵词。
⑶音译外来词
这些从外民族吸收的词,由于是根据读音翻译进来的,所以也只能看作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来理解,如“葡萄”、“琵
琶”、“浮屠”、“琉璃”等。
2.合成复音词
合成复音词从其结构方式上分析,也和现代汉语一样有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等结构方式。不过数量比现代汉语

的少。
从复音词两个词素意义上的关系去分析,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
⑴同义复词
它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并且整个词的词义,不是两个词素意义的相加,而是以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只起辅助作用。
⑵偏义复词
它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对举的词素构成的,只有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该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无义。对古代汉语的偏义复词,如果把两个词素的意义都译出来,句子就会出现逻辑矛盾或于理不合。

重点选文提示
齐晋鞍之战
第一段:
文字上的难点:
“师陈于鞌”:“陈”是“阵”的古字,意思是阵势。“阵势”是名词,这里又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摆开阵势”。“ 鞌”注的是“同鞍”,是异体字。
词汇上的难点:
第四行“余病矣”中的“病”,古代凡属重病、重伤或极度疲劳都称“病”,如寓言《揠苗助长》中“今日病矣,助苗长矣”,病是指疲劳。本文前面说“*克伤于矢”,这里当然作重伤解释。古代的小病称为“疾”。现代汉语不管大病小病都称为“病”,但受伤或疲劳都不称为“病”。第五行“矢贯余手及肘”中,“手”只指手掌。第七行“苟有险”的“险”,意思不是危险,而是地势不平,具体指难走的路。凡是左边的双耳旁的字,都与地势不平有关。倒数第四行“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中,“若之何”是一个凝固结构,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还是可以作不同的解释:这里解释为“怎么能”。大家应该还记得《郑伯克段于鄢》中的“君将若之何”,“若之何”应该解释为“对这件事怎么办(处理)”。倒数第三行的“吾子勉之”,“勉”作“努力”解释,而不能解为“勉励”。
语法上的难点:
一是词类活用。第一行“邴夏御齐侯”的“御”,意思是驾车,但这里作为动用法,解释为“为……驾车”。第三行“不介马而驰之”的“介”,是“甲”的意思,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也是为动用法,解释为“为……披甲”。第五行右边“左轮朱殷”的“朱殷”,意思是红色,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解为“染红”。倒数第二行“右援*而鼓”的“鼓”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击鼓”或“打鼓”。第后一行“三周华不注”的“三周”是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绕了三圈 ”或“追了三圈”。
二是句法。第三行“卻克伤
于矢”是一个被动句,“于”就解释为“被”,这句意思是“卻克被箭射伤了”。
第二段:文字:一行,“旦辟左右”的“辟”是“避”的古字。下行“韩厥俛定其右”的“俛”,“

俯的异体字。
词汇:三行“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句:越:坠;毙:倒(用的本义);四行“请寓乘”的“乘”,音shèng,车。
词类活用:一行“故中御而从齐侯”的“中”,是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中间。下行“从左右,皆肘之”的“肘”,名词活用作动词,用胳膊肘撞。
句法:二行“()君子也”这是一个判断句。省略主语“御者”,且古代汉语判断句不用判断词是。
第三段:文字:四行“奉觞加璧以进”的“奉”是“捧”的古字。“壁”字排版排错了,应该是“璧”。五行“无令舆师陷入君地”的“无”通“毋”,不要。
词汇:七行右“如华泉取饮”的“如”,到……去。倒二行“以劝事君者”的“劝”
词类活用:八行“如华泉取饮”的“饮”,动词活用作名词,喝的水。倒三行右“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中,“免”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除(祸患)”。“免其君”意思是使他的君主免除祸患。“难”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事”或“把……看成是难事”。“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意思是“别人不把用自己的死来使自己的君主免除祸患看成是难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