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溶液组成的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溶液组成的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溶液组成的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2014高考化学考前押题:溶液组成的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考纲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2.了解溶解的含义。3.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4.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5.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点一 溶解度及其曲线

1. 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 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g ”。 固体物质溶解度(饱和溶液)S =m 溶质

m 溶剂

×100 g 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由结构决定)。 (2)外因:

①溶剂的影响(如NaCl 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

②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Ca(OH)2,温度对NaCl 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 气体的溶解度

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 。如NH 3、HCl 、SO 2、CO 2等气体的溶解度分别为1∶700、1∶500、1∶40、1∶1。

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溶解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度/g

4.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1)不同物质在各温度时的溶解度。

(2)曲线与曲线交点的含义: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同的溶解度。

(3)能很快比较出两种物质在某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4)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的变化不大(如NaCl);少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

(5)判断结晶的方法:

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如NaCl)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采取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

题组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某温度下,向100 g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 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沉淀物的质量为5.6 g

B.沉淀物的质量为7.4 g

C.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 g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 g

答案 D

解析因为原石灰水是饱和的,当加入生石灰后,0.1 mol生石灰要消耗石灰水中的水

0.1 mol,生成氢氧化钙并析出,同时因为原饱和石灰水减少了1.8 g水,致使其中的溶

质氢氧化钙也会析出一部分,故溶液减少的质量会大于1.8 g,所以最后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就小于98.2 g。

题组二溶解度的应用

2.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NaCl溶液蒸干可得NaCl固体

B.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MgCl2固体

C.Mg(ClO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

D.可用MgCl2和NaClO3制备Mg(ClO3)2

答案 B

解析A项,由于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正确;B 项,虽然MgCl2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但由于Mg2+的水解,直接蒸干不能得到MgCl2固体,而得到Mg(OH)2固体,错误;C项,采取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可以结晶出Mg(ClO3)2固体,而NaCl仍留在滤液中,达到提纯的目的,正确;D项,当把MgCl2、NaClO3混合后,由于Mg(ClO3)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当降温时,首先析出Mg(ClO3)2固体。

3.碳酸钠俗称纯碱,其用途很广。实验室中,用碳酸氢铵和饱和食盐水可制得纯碱。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

实验步骤

Ⅰ.化盐与精制:①粗盐(含Ca2+、Mg2+、SO2-4)溶解;②加入足量NaOH和Na2CO3溶液,煮沸;③过滤;④加入盐酸调pH至7。

Ⅱ.转化:①将精制后的食盐溶液温度控制在30~35 ℃之间;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研细的碳酸氢铵;保温,搅拌半小时;②静置,__a__、__b__;③得到NaHCO3晶体。

Ⅲ.制纯碱:将制得的NaHCO3放入蒸发皿中,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纯碱。

完成下列填空:

(1)“化盐与精制”可除去的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 ℃之间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为什么温

度控制在30~35 ℃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处的操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a2+、Mg2+

(2)Na++HCO-3===NaHCO3↓

(3)水浴加热温度过高造成NH4HCO3分解,温度过低NH4HCO3的溶解度小会析出

(4)过滤洗涤

解析(1)加NaOH除去Mg2+,加入Na2CO3除去Ca2+。(2)含有Na+、Cl-、NH+4、HCO-3的混合液中,当将温度控制在30~35 ℃时,由于NaHCO3的溶解度较小,所以会析出NaHCO3晶体,离子方程式为Na++HCO-3===NaHCO3↓。(3)由于控温范围在30~35 ℃,低于100 ℃,所以采取水浴加热;在温度较低时,会析出NH4HCO3,而温度过高时,会造成NH4HCO3的分解。(4)析出NaHCO3晶体后,采取过滤的方法,由于NaHCO3晶体表面会附着NH+4、Cl-,所以应进行洗涤,避免得到的NaHCO3不纯。

考点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复习时要注意突破“四类”遗忘,正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1.突破“四类”遗忘

(1)容易遗忘的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药匙。

(2)容易遗忘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转移→定容→摇匀→倒出装

瓶。

(3)容易忘记的容量瓶使用方法

①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简称“查漏”)。“查漏”的方法:向容量瓶

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左手食指顶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若漏水,可以在瓶塞处涂点凡士林。

②要选择规格合适的容量瓶。

a.常见容量瓶的规格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 几种。如配制溶液时明确知道所需容量瓶规格,则需将容量瓶规格一并答上。

b.根据所配制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如配置480 mL 某浓度溶液,则需选用500 mL容量瓶。

c.不能用容量瓶直接溶解固体溶质,也不能用于稀释溶液。

d.容量瓶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

(4)容易忘记的注意事项

①如图所示: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末端应插入到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靠近容量瓶

口处且不能接触瓶口。

②在使用容量瓶过程中,如需要移动容量瓶,手应握在瓶颈刻度线以上,以免瓶内液体

因受热而发生体积变化,导致溶液浓度不准确。

③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滴加蒸馏水。

2.容易混淆的误差分析

进行误差分析的依据是c=n

V

m

MV

,根据公式,分析各个量的变化,判断可能产生的误差。

(1)测定结果偏高的情况:砝码生锈,m偏大,结果偏高;定容时溶液温度高;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读数。

(2)测定结果偏低的情况:称量时固体溶质与砝码位置放反而又使用游码;未洗涤烧杯及

玻璃棒,使n减小,浓度偏低;定容时溶液温度过低;称量易吸水物质时称量时间过长;

称量不干燥的物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溶液在溶解、稀释、转移、定容和摇匀的过程中有液体溅出;定容时,滴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3)测量结果无影响的情况:容量瓶内有少量水;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题组一仪器的正确使用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2)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3)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所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容量瓶(×)

(4)用配制100 mL 0.100 0 mol·L-1 K2Cr2O7溶液

(×)

(5)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

(×)

(6)用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

盐酸(×)

(7)用量筒量取20 mL 0.500 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 mL,配制成

0.100 0 mol·L-1 H2SO4溶液

(×)

(8)定容操作

(×)

(9)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

2. (2013·江苏,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

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

答案 B

解析 A 项,托盘天平称量时,应为“左物右码”,错误;B 项,用玻璃棒搅拌能加速溶解,正确;C 项,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D 项,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错误。

3. (1)配制浓度为2 mol ·L -1

的NaOH 溶液100 mL ,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 固体时,天平读数

将________(填写字母,下同)。 A .等于8.0 g B .等于8.00 g C .大于8.0 g

D .等于0.2 g

(2)某实验中需 2 mol ·L -1的Na 2CO 3溶液950 mL ,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为

____________,称取Na 2CO 3的质量为__________。 答案 (1)C (2)1 000 mL 212.0 g

解析 (1)称量NaOH 固体时需用小烧杯盛放,故天平读数等于8.0 g +烧杯质量。(2)根据容量瓶的常用规格可知,应配制2 mol ·L -1

的Na 2CO 3溶液1 000 mL ,所需Na 2CO 3的质量为1 L ×2 mol ·L -1

×106 g ·mol -1

=212.0 g 。 题组二 误差分析

4.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BaCl 2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配制1 L 0.1 mol ·L -1

的BaCl 2溶液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上,BaCl 2放在右盘上进行称量

B .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D .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 答案 AC

解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要紧扣c =n

V

,分析错误操作对n 、V 的影响。

考点三 溶液浓度的计算与换算

1. 理解公式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情况看,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此类题目使用公式较简单,但在高考环境下,往往感觉较难,难在字母运算、单位换算。在复习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熟记下面一组公式。 (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c =n V =m /M V =m aq w MV =1 000ρw M ,w =cM 1 000ρ

。(ρ:g ·cm -3)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S )的换算(饱和溶液)

c =n V =S /M 100+S 1 000ρ

= 1 000ρS M 100+S ,S =100cM 1 000ρ-cM

。(ρ:g ·cm -3) (3)气体溶质溶于水中制得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标准状况下,1 L 水中溶解某气体V L ,所得溶液密度为ρ,则:c =n V =

V /22.4

1 000×1+V 22.4×M

1 000ρ

1 000ρV 2

2 400+MV

(ρ:g ·cm -3

),

w =m 溶质m 溶液

×100%=V

22.4

×M 1 000×1+V

22.4

×M

=MV

22 400+MV

×100%。 2. 掌握规律

(1)稀释定律

①如用V 1、V 2、c 1、c 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c 1V 1=c 2V 2。 ②如用m 1、m 2、w 1、w 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有m 1w 1=m 2w 2。 (2)混合规律

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的判断方法:设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w 1和

w 2的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

①两溶液等质量混合:w =1

2(w 1+w 2)。

②两溶液等体积混合:

a .若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大于溶剂的密度,则w ≥1

2(w 1+w 2),如H 2SO 4溶液。

b .若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小于溶剂的密度,则w ≤1

2(w 1+w 2),如氨水、酒精溶液。

3. 易错提醒

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溶于水求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溶液的体积不能用溶剂水的体积和溶质的体积之和来代替,应该用溶液的质量除以溶

液的密度;

(2)两溶液混合,由于其密度可不相等,所以体积不等于两混合溶液体积之和。 (3)物质溶于水后注意看溶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如Na 、Na 2O 2、NO 2、SO 3等溶于水,由于它们与水反应,所以溶质发生了变化。

题组一 有关浓度的换算

1. 标准状况下V L 氨气溶解在1 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 ·mL -1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ρ g ·mL -1,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L -1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ρ=(17V +22 400)/(22.4+22.4V )

B .w =17c /(1 000ρ)

C .w =17V /(17V +22 400)

D .c =1 000V ρ/(17V +22 400) 答案 A 解析 由c =

n 质

V 总

= V L

22.4 L ·mol

-1

17 g ·mol -1

×V L 22.4 L ·mol

-1+1 000 g

ρ×1 000 g ·L -1

1 000 V ρ17V +2

2 400

mol ·L -1

由上可推知:ρ=

17V +22 400c

1 000V

设溶液的体积为1 L 由c =1 000ρ·w M

可得,w =

Mc

1 000ρ=

17c

1 000ρ

w =m 质m 液

=V L

22.4 L ·mol

-1

×17 g ·mol

-1

V L 22.4 L ·mol

-1×17 g ·mol -1

+1 000 g

17V

17V +22 400

因此只有A 项不正确。

2. 在T ℃时,将a g NH 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 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 ·cm -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其中含NH +

4的物质的量为b mol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

a

V ρ-a

×100% 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

1 000a 17 V

mol ·L -1

C .溶液中c (OH -)=1 000b V

mol ·L -1

D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 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及各选项的要求,利用待求量的最基本计算关系代入求解即可。A 不正确,w 应为

a V ρ×100%;根据公式c =n

V

进行计算知B 正确;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知c (OH -)=1 000b V

mol ·L -1+c (H +

),C 错误;因为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

上述溶液再加V mL 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5w ,故D 不正确。 题组二 混合规律的应用

3. 若以w 1和w 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 ·L -1

和 b mol ·L -1

的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 =b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2w 1=w 2

B .2w 2=w 1

C .w 2>2w 1

D .w 1<w 2<2w 1

答案 C

解析 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有

a =1 000ρ1w 1

M ①

b =

1 000ρ2w 2

M

将上述两式相比得:b a =

ρ2w 2ρ1w 1=2,即w 2w 1=2ρ1

ρ2

因为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所以ρ1>ρ2,即w 2>2w 1。 4. 浓度不等的两种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而等体积混合后,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浓度不等的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而等体积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那么a 、b 、c 数值的关系是 ( ) A .a >b >c B .b >a >c C .c >b >a

D .c >a >b

答案 B

解析 由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的判定规律知,硫酸溶液密度大于1 g ·cm -3

,故b >a ;氨水密度小于1 g ·cm -3

,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则c

题组三 电荷守恒法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中的应用

5. 把500 mL 含有BaCl 2和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硫酸钠的溶液,

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 为 ( )

A .0.1(b -2a ) mol ·L -1

B .10(2a -b ) mol ·L -1

C .10(b -a ) mol ·L -1

D .10(b -2a ) mol ·L -1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500 mL 溶液分成5等份,每份为100 mL 。每份中n (Ba 2+

)=a mol ,

n (Cl -)=b mol ,根据电荷守恒关系得n (K +)=(b -2a )mol ,则c (K +)=

b -2a mol

0.1 L

10(b -2a ) mol ·L -1

6. 把V L 含有MgSO 4和K 2SO 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

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 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

A.b -a V

mol ·L -1

B.2b -a V

mol ·L -1

C.

2

b -a V

mol ·L -1

D.

22b -a

V

mol ·L -1

答案 D

解析 注意混合液分成两等份,由Mg 2+

+2OH -

===Mg(OH)2↓、Ba 2+

+SO 2-

4===BaSO 4↓可知原溶液中n (Mg 2+)=2a 2 mol =a mol 、n (SO 2-4)=2b mol ,依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n (K +

)

=2n (SO 2-

4)-2n (Mg 2+

)=2(2b -a ) mol 。

1. 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 容量瓶配制0.10 mol ·L -1

NaOH 溶液的过程:

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 A.1处B.2处C.3处D.4处

答案 C

解析第①步不能把NaOH放在称量纸上称量;第④步玻璃棒应接触容量瓶内壁刻度线以下的部分;第⑤步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

2.若20 g密度为ρ g·cm-3的Ca(NO3)2溶液中含有2 g Ca(NO3)2,则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ρ

400

mol·L-1 B.

20

ρ

mol·L-1

C.50ρ

41

mol·L-1 D.

25ρ

41

mol·L-1

答案 C

解析Ca(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g

164 g·mol-1

20 g

1 000ρ g·L-1=

25ρ

41

mol·L-1,NO-3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50ρ

41

mol·L-1。

3.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

A B C D

甲物质的粒子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摩尔体积

固体的体积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

的量浓度

乙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体积

固体的密度溶液的体积

解析根据n=N

N A

、n=

V

V m

、n=cV可知,A、B、D中都能求出物质的量。

4.一定量的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a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中c(Na+)=2c(SO2-4)

B.a

2 mol >沉淀的物质的量>0 C .沉淀的物质的量=a

2

mol

D .原浓硫酸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a

2 mol

答案 C

解析 铜和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CuSO 4和H 2SO 4,加入含a mol NaOH 的溶液后显中性,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 2SO 4,Cu 2+

完全沉淀,A 项正确;n (CuSO 4)<a

2 mol ,故B 项正

确,C 项错;由于有一部分浓硫酸被还原为SO 2,故n (H 2SO 4)>a

2 mol ,D 项正确。

5. 3 g 镁铝合金与100 mL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

盐17.4 g ,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1 mol ·L -1

B .1.5 mol ·L -1

C .2 mol ·L -1

D .2.5 mol ·L -1

答案 B

解析 由镁铝合金到无水硫酸盐,固体增重的质量为SO 2-

4的质量,则n (H 2SO 4)=n (SO 2-

4)=

17.4-3 g 96 g ·mol -1

=0.15 mol ,故c (H 2SO 4)=0.15 mol 0.1 L

=1.5 mol ·L -1

,B 对。 6. 等质量的CuO 和MgO 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完全溶解,得到的Cu(NO 3)2和Mg(NO 3)2

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 mol ·L -1

和b mol ·L -1

,则a 与b 的关系为 ( )

A .a =b

B .a =2b

C .2a =b

D .a =5b

答案 C

解析 该溶液中,n (CuO)∶n (MgO)=

m

M CuO

m M

MgO =m 80∶m

40

=1∶2,体积相同时,

物质的量的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的比,所以a b =

n CuO n MgO =1

2

,即2a =b ,故选C 。

7. 300 mL Al 2(SO 4)3溶液中,含Al 3+

为1.62 g ,在该溶液中加入0.1 mol ·L -1

Ba(OH)2溶液

300 mL ,反应后溶液中SO 2-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4 mol ·L -1

B .0.3 mol ·L -1

C .0.2 mol ·L -1

D .0.1 mol ·L -1

答案 D 解析 n (Al 3+

)=

1.62 g 27 g ·mol

-1=0.06

mol ,则n (SO 2-

4)=0.09 mol ,加入的Ba(OH)2溶液中含Ba 2+

0.03 mol ,反应后剩余SO 2-

4 0.06 mol ,此时溶液的体积为600 mL ,因此c (SO 2-

4)

=0.1 mol ·L -1

8. 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NH 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 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 g ·cm -3

,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w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L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w =35a 22.4V ρ×100% ②c =1 000a 22.4V ③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 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分数大于0.5w ④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0.5V mL 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NH +

4)>c (Cl -

)>c (OH -

)>c (H +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w =a 22.4×17

V ρ×100%=17a

22.4V ρ×100%;②c =a

22.4V 1 000=1 000a 22.4V

;③因为V mL 水的

质量大于V mL 氨水的质量,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5w ;④所得溶液为NH 4Cl 和NH 3·H 2O 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液,所以c (NH +

4)>c (Cl -

)>c (OH -

)>c (H +

)。 9. 右图是NaCl 、MgSO 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在t 1 ℃时,NaCl 和MgSO 4的溶解度才相等

B .t 1~t 2 ℃,MgSO 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在t 2 ℃时,MgSO 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 .把MgSO 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 3 ℃降至t 2 ℃时,有晶体析 出 答案 C

解析 A 项,t 1 ℃、t 3 ℃时,NaCl 、MgSO 4的溶解度相等;B 项,t 2之前,MgSO 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 2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 项,w =

S

100+S

×100%,S 越大,

w 越大;D 项,把MgSO 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 3 ℃降至t 2 ℃时,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

液,不会有晶体析出。

10.36.5 g HCl 溶解在1 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 ·mL -1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 ·mL -1

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L -1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1 mol ·L -1

B .所得溶液中含有N A 个HCl 分子

C .36.5 g HCl 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W =36.5 c /(1 000ρ) 答案 D

解析A错误,36.5 g HCl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但溶液的体积不是1 L,所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B错误,36.5 g HCl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但在溶液中HCl完全电离,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C错误,因为题中没有给定温度和压强,所以不能确定气体所占有的体积;D选项正确,这是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质量分数之间换算的重要公式,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并能运用。

11.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4 g A和4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 mol C和32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

(2)把1 mol Na和1 mol Mg分别投入到等量且过量的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则

溶液a和b的质量关系为m a________m b。

(3)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

列问题: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 g·cm-3

HCl的质量分数:36.5%

①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mol·L-1。

②标准状况下,1.00 L水(密度为1.00 g·cm-3)吸收________ L的HCl可制得上述浓盐酸。

答案(1)80 g·mol-1(2)=(3)①11.9 ②353

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m(C)=24 g+40 g-32 g=32 g,故M(C)=

32 g/0.4 mol=80 g·mol-1。(2)把1 mol Na和1 mol Mg分别投入到等量且过量的盐酸

中,充分反应后均引起溶液增重22 g,故反应后两溶液质量仍相等。(3)①假设取该盐酸

1 L,则溶液中含有n(HCl)=[(1 000 mL×1.19 g·mL-1)×36.5%]/36.5 g·mol-1=11.9

mol,故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1.9 mol·L-1。②设需吸收x L HCl,则x L

22.4 L·mol-1

÷[(36.5 g·mol-1×

x L

22.4 L·mol-1

+1 000 g)÷1.19 g·mL-1]×1 000 mL·L-1=11.9 mol·L-1,解得x=353。12.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往往采用“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操作步骤:

①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奶粉,移入干燥的烧杯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

待冷却后移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

②NH 3的蒸馏和吸收:把制得的溶液(取一定量),通过定氮装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使氨变成硫酸铵,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态,游离氨经硼酸吸收。

③氨的滴定: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由消耗的盐酸标准液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含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品的处理过程中使用到了容量瓶,怎样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 ) A .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 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 .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3)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1.5 g ,共配制100 mL 的溶液,取其中的20 mL ,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使N 转变为硼酸铵然后用0.1 mol ·L -1

盐酸滴定,其用去盐酸的体积为23.0 mL ,则该样品中N 的含量为________。

[已知: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NH 4)2B 4O 7+2HCl +5H 2O===2NH 4Cl +4H 3BO 3] 答案 (1)往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塞紧瓶塞,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然后再正放,旋转瓶塞180°,再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都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 (2)B (3)10.73%

解析 (1)容量瓶的检漏方法是往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塞紧瓶塞,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然后再正放,旋转瓶塞180°,再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都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

(2)由c =n /V 判断:A 、D 选项中使n 偏小,浓度偏小;B 选项中俯视刻度线,使V 偏小,浓度偏大;C 选项中仰视刻度线,使V 偏大,浓度偏小。 (3)n (N)=5n (HCl)=0.011 5 mol ,该样品中N 的含量 w =0.011 5 mol ×14 g ·mol -1

1.5 g

×100%≈10.73%。

13.盐泥是氯碱工业中的废渣,主要成分是镁的硅酸盐和碳酸盐(含少量铁、铝、钙的盐)。

实验室以盐泥为原料制取MgSO 4·7H 2O 的实验过程如下:

29.0 g 盐泥――→①水,调成泥浆②稀硫酸调pH 为1~2――→③煮沸

④过滤滤液Ⅰ―→滤液Ⅱ―→产品 已知:①室温下K sp [Mg(OH)2]=6.0×10

-12

。②在溶液中,Fe 2+、Fe 3+、Al 3+

从开始沉淀到

沉淀完全的pH 范围依次为7.1~9.6、2.0~3.7、3.1~4.7。③三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 )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在盐泥中加入稀硫酸调pH为1~2以及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室温下的溶液中Mg2+的浓度为 6.0 mol·L-1,则溶液pH≥________才可能产生Mg(OH)2沉淀。

(3)由滤液Ⅰ到滤液Ⅱ需先加入NaClO调溶液pH约为5,再趁热过滤,则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滤液Ⅱ中获得Mg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向滤液Ⅱ中加入______________;②过滤,得沉淀;③________________;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⑤过滤、洗涤得产品。

(5)若获得的MgSO4·7H2O的质量为24.6 g,则该盐泥中镁[以Mg(OH)2计]的百分含量约为________(Mg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6)。

答案(1)提高Mg2+的浸取率(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8

(3)温度较高时钙盐与镁盐分离得更彻底(或高温下CaSO4·2H2O溶解度小等合理答案均可) Al(OH)3、Fe(OH)3、CaSO4·2H2O

(4)NaOH溶液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硫酸(合理答案均可)

(5)20.0%

解析(1)加入H2SO4可以使Mg的硅酸盐或碳酸盐充分转化成Mg2+。(2)c(OH-)=

6.0×10-12

6.0

mol·L-1=10-6 mol·L-1,所以pH=8。(3)加入NaClO,可以把Fe2+氧化成Fe3+,当pH大约为5时,Fe3+、Al3+转化成沉淀;根据溶解度曲线,温度高时,CaSO4·2H2O 的溶解度更小,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Al(OH)3、Fe(OH)3和CaSO4·2H2O。(4)使Mg2+转化成MgSO4·7H2O的步骤为①加入NaOH溶液。②过滤得Mg(OH)2沉淀。③加入稀H2SO4。④蒸

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得产品。(5)根据镁元素守恒得

24.6 g

246 g·mol-1

×58 g·mol-1

29.0 g

×100%

=20%。

14.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密度/g·cm-3

浓度/mol ·L -1

硫酸 c 1 ρ1 氨水

c 2

ρ2

(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不写单位,用含c 1、ρ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 1 mol ·L -1

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 ·L -1

(3)将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2 mol ·L -1和15c 2 mol ·L -1

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

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ρ2 g ·cm -3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35c 2 mol ·L -1

(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1)9.8c 1

ρ1

% (2)c 1/2 (3)大于 大于

解析 (1)设硫酸的体积为1 L ,则w (H 2SO 4)=1×c 1×981×103

×ρ1×100%=9.8c 1ρ1%。(2)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浓度为

c 1

2

mol ·L -1。(3)根据图像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则c 2 mol ·L -1

氨水的密度

小于15c 2 mol ·L -1氨水的密度,等质量时,15c 2 mol ·L -1氨水的体积小于c 2 mol ·L -1

氨水

的体积。两者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一定比ρ2大,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趋近于体积大者,故大于35

c 2 mol ·L -1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5月份)(有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5月份)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煅烧贝壳 B. 粮食酿醋 C. 古法炼铁 D. 火药爆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制镜利用了葡萄糖的氧化性 B.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苯酚>乙酸乙酯 C.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对应的酸和醇 D.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基使苯环变活泼 3.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将少量Fe(NO3)2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 化,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Fe(NO3)2已变 质 B 在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充分 震荡。 液体分层,下层溶液呈 紫红色。 氯的非金属性比 碘强 C 炭粉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导出的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SO2和CO2产 生 D 向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溶液,然后再 向其中滴加KI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 成黄色沉淀 溶解度:AgCl> AgI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所示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 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 GaN表面发生氧化反应:2H2O-4 e-=O2↑+4H+ C. Cu表面的反应是:CO2+8e-+6H2O=CH4+8OHˉ D. 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迁移 5.一定温度下,向10mL 0.40mol?L-1 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FeCl3溶液,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所示。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

高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

2019届高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B.《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C.“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D.利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的原因不是浓硫酸跟铝不反应,而是发生钝化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 B.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C.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D.100g 46%的乙醇溶液中,含H- O键的数目为N A 9.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A.柠檬烯的一氯代物有7种B.柠檬烯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柠檬烯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D.在一定条件下,柠檬烯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 10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 X 有白烟产生X一定是浓盐酸 B KIO3溶液中加入HI溶液, 并加入淀粉 溶液变蓝色 KIO3的氧化性比I2的 强 C 强酸性溶液Y中加入 Ba(NO3)2溶液,静置后再加 入KSCN溶液 先有白色沉 淀,后溶液又 变红 Y中一定含有SO2-4和 Fe3+ D C2H5OH与浓硫酸混合后 加热到170 ℃ 制得的气体使 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一定是制得的乙烯使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A. B.1molY 的单质与足量的X单质完全反成,产物中离子总数定为1.5NA C.Z 的单质既能与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也能与M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且放出的气体体积都为33.6L(标况下) D.W的单质与X、M的单质都能反应,且反应中W的单质都作氧化剂 12、某温度时,向10mL.0.1mol/LCa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CO3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1gc(Ca2+)与Na2CO3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1g5=0.7) A.x、y两点c(Ca2+)之比为xx:3 B.Ksp(CaCO3)=5×10-9 C.w点对应的分散系很稳定 D.x、y、z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x点 13.如下图所示,左室容积为右室的两倍,温度相同,现分别按照如图所示的量充入气体,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一)化学试卷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一) 化学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复旦大学研究的能导电、存储的二维材料二硫化钼是一种新型有机功能材料 B. 中国天眼用到碳化硅、芯片用到高纯硅、石英玻璃用到硅酸盐 C. 中国歼-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是当做金属合金材料使用的 D. 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可用作处理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 【答案】D 【解析】 A.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所以二硫化钼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 B. 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B错误; C. 金属合金是指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氮化镓是化合物,不属于合金,故C错误; D.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处理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故D正确;答案:D。 2.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A. 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CaO、Fe2O3、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高三化学模拟测试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5 化学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原创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铝和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电工操作时,可以把铜线和铝线绞接在一起; ②汽车尾气中含有能污染空气的氮的氧化物,原因是汽油燃烧不充分 ③用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与病人尿液共热,可检验病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④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值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⑤明矾可以用于净水,主要是由于铝离子可以水解得到氢氧化铝; ⑥“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 的缘故。 A. ②③⑤ B. ①②④ C.③④⑥ D. ③④⑤ 命题意图:高中化学所涉及的知识点有很多,分布在不同的模块中,但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只有“7+4”,题量之少,但又要尽可能多的覆盖到各类知识模块,本题的出现就能很好解决这一矛盾。 2.(原创题)我们学习化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检验真皮衣料 B.用淀粉和水检验食盐中的碘元素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食醋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 命题意图:近几年高考命题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我们的学生却刚好相反,对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当需要用化学知识去加以解释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本题旨在引起学生重视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 3、(2010届华维中学高三专题复习第1题)下列结论均出自《实验化学》中的实验,其中 错误的是 A.往新配制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用CCl4不能从中萃取出碘。 B.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 C.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需小火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不能将溶液全部蒸干。 D.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保证I-完全氧化为I2,加入的氧化剂(H2O2或新制氯水)均应过量。 命题意图:本题各个选项都来源于《实验化学》一书,新教材把实验化学单独列为一册,与老教材相比,不仅涉及实验的基本操作,定性、定量实验,制备合成实验等,还结合了许多全新实验案例,而这些案例中有许多固定的细节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凭借老教材的教学经验,忽略了这些案例中的细节,本题的出现旨在唤起师生对《实验化学》一书的重视。 4、(原创题)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克H2O所含电子数为10 N A

2020年高考最新押题卷 化学 (一)试题

绝密★ 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u 64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在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口罩、防护服、消毒用品及疫苗投入使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两者的消毒原理不同 B.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其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 C.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为生产防护服的主要原料,两者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真丝织品和棉纺织品可代替熔喷无纺布生产防护口罩,两者均可防止病毒渗透 8.对伞花烃()常用作染料、医药、香料的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伞花烃的一氯代物有5种 B.对伞花烃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 C.对伞花烃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D.对伞花烃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9.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 B .仪器a 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 .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先向浓硫酸中缓缓加入浓硝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苯逐滴滴入 D .反应完全后,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苯和硝基苯 10.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N A B .常温常压下的33.6L 氯气与足量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 C .1L 1mol·L ?1的乙酸溶液中含H +的数量为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乙醇完全燃烧产生CO 2分子的数目为N A 1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的H 2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 ?3)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电基体上的正极产物仅有NO 和NH +4 B .若导电基体上的Pt 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C .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NO ?3能全部转化为N 2O D .若Ir 的表面处理1mol N 2O ,理论上负极消耗89.6L H 2 12.常温时,向H 2C 2O 4(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混合溶液中lgX[X 表示 或 -24224c() c(HC O H C O )

2020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一(新课标Ⅲ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 理科综合·化学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Ti 48 Sn 119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居家环境杀菌消毒 B.加强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有利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太阳能光催化环境技术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该燃料属于一次能源 D.中国华为自主研发的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 8.正四面体烷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碳键之间的夹角为109°28′B.与丁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氯代物有2种D.正四面体烷生成1 mol丁烷至少需要3 molH2 9.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Z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氢和R 、W三种元素形成的阴离子有3种以上 B.RY2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C.X、Z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都依次减弱 D.R、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2 g S8(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N A B.2 g由H218O和2H2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 A C.8 g CuO与足量H2充分反应生成Cu,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 A 11.目前大多数城市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汇集到一起,进行集中处理。如图是电解法处理某生活污水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电极均为消耗型电极,不能用石墨代替 B.污水中污染物的除去是阳极反应与阴极反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C.当阳极有9.0gAl溶解时,阴极一定增重100.5g或32.0g D.电解开始时,阴极反应为2H2O+2e-=H2↑+2OH-,阴极区pH升高 12.根据有关操作与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 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I-有还原性 B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一定含有Cl- C 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加 入MnSO4溶液 紫色褪去速率加快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D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FeSO4溶液紫色褪去Fe2+有还原性 13.25 ℃时,将0.10 mol·L-1 CH3COOH溶液滴加到10mL 0.10mol·L-1NaOH溶液中,lg - 3 3 c(CH COO) c(CH COOH) 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C点坐标是(6,1.7)。(已知:lg5=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浙江省高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

浙江省2015高考模拟考试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Fe-56 Ba-233 第Ⅰ卷(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B.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利用从泔水中提取的地沟油与甲醇反应生成的脂肪酸甲酯类化合物,与石化柴油有本质不同 C.电子废弃物处理问题已是国际化问题,如电池废弃物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以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 D.纳米材料已成为当代材料的骄子,当人们将宏观物体细分成超微颗粒(纳米级)后,它将显示出许多奇异的特性,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化学方面的性质和大块固体时相比将会有显著的不同 8.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之一为“筛分”:如胶体—渗析法提纯;浊液—过滤分离,本质上就是依据所分离粒子的直径大小选择具有合适孔径的“筛子” B.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都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容器,它们在使用时都要进行检查是否漏水、水洗、润洗、注液、调整液面等几个过程。 C.海洋植物具有富集碘的能力,因此从海产品中提取碘是工业上获取碘的重要途径。工业从海带中提取碘经历的步骤有:浸泡—过滤—氧化—萃取—粗碘提纯 D.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酸和碱正好反应、取2—3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9.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已六种元素,其中甲与乙,戊与己同主族,同主族两元素相差原子序数不同且两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丙丁相邻,且自然界中含丙元素的物种最多;原子序数乙>戊>丁>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氢键 B.甲与丁元素可形成不同晶体类型的化合物 C.乙、戊、己对应的离子半径大小为:己>乙>戊 D.戊己单质与氢气反应比较:戊与氢气反应更剧烈,更容易。 10.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3CH2)2CHCH3的系统命名是2—乙基丁烷 B.葡萄糖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酯化、水解反应。 C.有机同系物具有相同的通式,且组成相差,因此等质量的同系物燃烧耗氧相差物质的量为 1.5nmol

2019年高考化学冲刺押题卷及答案(一)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厨房中的食盐、食醋都是电解质 B.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取 Na、Mg、Al 三种金属 C. 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石油的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 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 【答案】D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标准状况下,78g苯的碳碳双键数目为3N A B. 1mol的白磷(P4)或四氯化碳(CCl4)中所含的共价健数均为4N A C. 500mL2mol/LNH4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数目为2N A D.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32g,则阴极转移的电子数效目一定为N A 【答案】C 【解析】A.苯分子结构中无碳碳双键,故A错误;B.一个白磷(P4)分子中含有6个P—P键,而一个四氯化碳(CCl4)分子中只含有4个C—Cl键,故B错误;C.根据物料守恒,500mL2mol/LNH4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数目为2N A,故C正确;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溶解的是铜和比铜活泼的金属,则阳极质量减少32g,转移的电子数效目不一定为N A,故D错误;答案为C。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3.下列相关家庭实脸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预期目的 A 在少量食用碱中一次性加入过量食醋探究食用碱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 B 在食用盐滴加少量淀粉液探究食用盐是否为加碘盐 C 用激光笔照射淀粉液探究淀粉液是胶体还是溶液 D 将鸡蛋白溶于水后,滴加AgNO3溶液验证蛋白质中含有氯元素 【答案】C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4.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共有(不含之体异构) 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 【答案】D 【解析】分子式为C9H12的单环芳烃共有8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二种丙 苯:正丙苯和异丙苯;三种甲乙苯:邻间对三种;三种三甲苯:邻三 甲苯、偏三甲苯和均三甲苯,故答案为D。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2020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1.(2分)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和解释均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 A单晶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单晶硅可使光发生全反射 B泡沫灭火器是利用Al2(SO4)3溶液与饱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Al3+和HCO3﹣的水解相互促进,生成阻燃性气体CO2,隔绝空气 C利用铝热剂(Al和Fe2O3)焊接钢轨铝置换出铁,吸收能量使铁凝固 D用乙醇洗去织物上的油污乙醇能与油污发生取代反应A.A B.B C.C D.D 2.(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 B.Na2S的电子式: C.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2CH2 D.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H2O=H3O++HS﹣ 3.(2分)水煤气变换反应为:CO(g)+H2O(g)═CO2(g)+H2(g)。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0 B.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O●+OH●+H2O(g)═COOH●+H2O● C.步骤⑤只有非极性键H﹣H键形成 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70eV

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7Cl和35Cl﹣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B.白磷与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CH3NO2与HNO2互为同系物 C.CH3CH2NO2与H2NCH2COOH互为同分异体体 D.CH3COOCH2CH3和CH3CH2COOCH3均由甲基、乙基和酯基组成,因而是同一种物质 5.(2分)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联合制碱法生产的两种产品一种是碱,一种是盐 B.在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 C.在合成氨生产中有原料循环使用的工艺,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用烧碱溶液吸收精制硝酸产生的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6.(2分)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在钠碱循环中,吸收液为Na2SO3溶液,当吸收液的pH降为6左右时,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使其再生,图为再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池的阳极 B.a极区吸收液再生的原理是HSO3﹣+H+═H2O+SO2↑ 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SO3﹣﹣2e﹣+H2O═SO42﹣+3H+ D.b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7.(2分)设X、Y、Z代表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中的三种主族元素,已知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Y和Z 两种元素可形成含4个原子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 B.元素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 C.元素Z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X2Z中离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2020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Ⅲ卷)-化学(全解全析)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Ⅲ卷】 理科综合化学·全解全析 7.C 【解析】医用口罩能够有效阻挡病毒的进入人体感染,A不符合题意;聚丙烯树脂为合成树脂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符合题意;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C符合题意;疫苗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若温度过高,蛋白质会发生变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D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甲、乙的化学式均为C8H14,故A正确;B.乙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在相同或不同的C原子上,如在不同的C上,用定一移一法分析,依次把氯原子定于-CH2或-CH-原子上,共有7种,故B正确;C.苯为平面形结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可知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正确;D.乙为饱和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D。 故选D。 9.C 【解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为钠元素,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则W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Y 为铝元素。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均是10电子微粒,A正确;B、硫和氧可以形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两种共价化合物,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B正确;C、由于硫离子和铝离子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因此硫化铝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C错误;D、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则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D正确。故选C。 10.B 【解析】A.1molNH4NO3溶于稀氨水中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n(NH4+)+n(H+)=n(OH?)+n(NO3-),溶液呈中性,则硝酸根离子个数等于铵根离子个数等于N A,A项正确;B. pH=3的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大于水解,故溶液中的氢离子主要来自于HSO3?的电离,故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小于0.001NA,B项错误;C. 40gSiC的物质的量n=40g/40g/mol=1mol,而1mol SiC中含有Si?C键4mol即4N A,C项正确;D. 在100g质量分数为3%的甲醛水溶液中含有3g甲醛,含有甲醛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 甲醛分子中含有0.2mol氢原子,由于水分子中也含有氢原子,则该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数大于0.2N A,D 项正确;故选B。 11.D 【解析】A.电解池工作时,CO(NH2)2失去电子,a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B.阴极水得电子产生H2,则阴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故B正确;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徐州市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徐州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考前模拟检测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Fe 56 Cu 64 I 12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 B.用聚乙烯生产快餐盒可降低白色污染 C.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 D.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B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3116P D .对硝基苯甲醛的结构简式: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晶体硅的硬度大,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B.氧化镁熔点很高,可用于耐高温材料 C.乙烯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果实的催熟剂 D.次氯酸有酸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 +、NH 4+、S 2-、ClO - B .与Al 反应能产生H 2的溶液中:Na +、Cu 2+、NO 3-、I - C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Na +、NH 4+、SO 32-、Cl - D . c (H +)/c (OH -)=1×10 -12的溶液:K +、AlO 2-、CO 32-、Na + 5.下列有关利用Cl 2制备KClO 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用装置甲制备Cl 2 B .用装置乙除去Cl 2中的HCl C .用装置丙制备KClO D .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氯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B .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备铝 C .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SO 3 D .铁和过量硝酸反应生成Fe(NO 3)2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FeBr 2溶液中通入过量Cl 2:2Br -+Cl 2=Br 2+2Cl - B .用铜电极电解CuSO 4溶液:2Cu 2++2H 2O 通电 2Cu +4H ++O 2↑ C .向Fe(OH)3胶体中加入HI 溶液:Fe(OH)3+3H +=Fe 3++3H 2O D .向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入CH 3CHO 溶液并加热: CH 3CHO +2Cu(OH)2+OH 加热CH 3COO -+Cu 2O ↓+3H 2O 8.短周期主族元素 X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一种同位素原子质量数为1,X 、Z 同主族,二者的原子序数之和是Y 原子序数的1.5倍。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电子层数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 (Z )>r (X)>r (Y) B .X 、Y 、W 都可与Z 组成离子化合物 C .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D .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弱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O 2 高温 A .FeS 2 SO 3 H 2SO 4 H 2O B . 盐酸 △ SiCl 4 △ H 2SiO 3 SiO 2 NH 3、CO 2 BaSO 4(s) D . BaCO 3(s) BaCl 2(aq) Na 2SO 4(aq) C 6H 5ONa C . C 6H 5OH Na 2CO 3(aq) 盐酸 CO 2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押题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19~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 拟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Fe 56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抗疟良药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这充分说明了“化学让人们生活更美好”。下列不属于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将氧化铁添加到油漆中制红色油漆 B.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 C.将粘土烧制成精美的瓷器

D .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8.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28 g 14CO 和N 2的混合物所含的质子数为14N A B .常温下,100 mL 1 mol ·L -1Na 2CO 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 N A C .将N A 个NH 3分子溶于1 L 水中得到1 mol ·L -1的氨水 D .1 mol Cl 2分别与足量的铁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2N A 9.X 、Y 、Z 、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元素的一种原子不 含中子,Y 元素在大气中存在两种常见单质,Z 与X 处于同一主族,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0.875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 B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W C .化合物Z 2Y 2与X 2Y 2中化学键完全相同 D .由Y 、Z 、W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中性 10.如图表示除去X 中所含杂质的过程。下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X X ???→加入①操作② 含杂质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制A1(OH)3:2AlO 2-+CO 2+3H 2O===2Al(OH)3↓+CO 32-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2014高考化学考前押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正确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1.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两种角度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如 下图所示 a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 b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 c表示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自身的能量与生成物的能量差值,在上图中: a表示活化能; b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2.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

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反应热:ΔH =E 1-E 2或ΔH =E 4-E 3,即ΔH 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题组一 反应热概念的理解 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3)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 (×) 2. 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1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ΔH =2×(-57.3) kJ·mol -1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1 ,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ΔH =+2× 283.0 kJ·mol -1 C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 -1 ,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O(l)=====电解2H 2(g)+ O 2(g) ΔH =+285.5 kJ·mol -1 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 B 解析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液态H 2O 时的反应热叫作中和热,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 液态H 2O 为基准的,A 项错误;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 mol -1,则CO(g)+12O 2(g)===CO 2(g) ΔH =-283.0 kJ·mol -1,则2CO(g)+O 2(g)===2CO 2(g) ΔH =-2×283.0 kJ·mol -1 ,逆向反应时反应热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B 项正确;电解2 mol 水吸收的热量和2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相等,C 项中的ΔH 应为+571.0 kJ·mol -1 ;在25 ℃、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水应为液态)所放出的热量是该物质的燃烧热,D 项错误。 失误防范

2020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Ⅰ卷)-化学(全解全析)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Ⅰ卷】 理科综合化学·全解全析 7.A 【解析】A.草木灰中的碳酸钾与贝壳灰中的氧化钙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钾,故A错误;B.古代记事常常刻于金属、陶瓷、玉器之上,故B正确;C.丝的主要成分为蚕丝,属于蛋白质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酶会加速蛋白质的水解,破坏丝绸制品,故A正确;D.草木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D正确;故选A。 8.C 【解析】完全氢化后的产物,即为乙基环己烷,六元环含有4种H,乙基含有2种H,故产物的一氯代物有6种同分异构体;故选C。 9.A 【解析】A.非金属性:O(X)>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A项正确;B.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项错误;C.金属性:Na(Y)>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项错误;D.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 r(W),D项错误;故选A。 10.D 【解析】A.没有提供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混合溶液中NH4+的数目,A不正确;B.60gSiO2和28gSi 都为1mol,分别含有4N A个Si-O键和2N A个Si-Si键,B不正确;C.标准状况下22.4LCl2为1mol,若由浓盐酸分别与MnO2、KClO3反应制得,则转移的电子数分别为2N A、5/3N A,C不正确;D.10g46% 甲酸(HCOOH)水溶液所含的氧原子数为 A A 10g46%210g54% 46g/mol18g/mol N N ???? + =0.5N A,D正确;故选D。 11.B 【解析】根据装置图可知B室中氧气参与反应,应为好氧菌,选项A正确;方程式中电荷和氢原子不守恒,选项B错误;MFC电池中氢离子向得电子的正极移动,即向b极移动,b为正极,电流方向是由正极流向负极,即b→a,选项C正确;电池的总反应是醋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成CO2、H2O,即CH3COO?+2O2+H+=2CO2 +2H2O,选项D正确。故选B。 12.D 【解析】A.KI过量,且KI与氯化铁反应,则溶液中既含I2又含I-,不能证明反应的可逆性,故A 错误;B.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两只试管中草酸量均不足,高锰酸钾过量,溶液不褪色,不能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错误;C.乙醇易挥发,也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应先通过水,排除乙醇的干扰,故C错误;D.如有

精品解析:2020届北京高三化学高考模拟试题(等级考试模拟试题)(解析版)

2020届北京高三化学高考模拟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物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没有 ..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明矾做净水剂 丙烯制造聚丙烯熔喷 布 氨气制造液氨冷却 剂 含碳酸氢钠的抗酸药治疗胃酸过 多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明矾溶于水,铝离子水解氢氧化铝胶体,发生化学变化,故不选A; B.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不选B; C.氨气制造液氨冷却剂,氨气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D.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不选D。 答案选C。 2.下列说法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 B. 从沙滩到用户——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 C.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青铜器、铁器的保存 D. 灰肥相混损肥分——灰中含有碳酸钾,肥中含有铵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详解】A. 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氮气氧化成NO,再氧化成NO2,最后变成HNO3等,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A不选; B. 从沙滩到用户——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硅由+4价变成0价,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B不选; C.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说明青铜器、铁器在不干不湿的环境中保存时,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铜和铁容易被氧化,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C不选; D. 灰肥相混损肥分——灰中含有碳酸钾,水解后呈碱性,肥中含有铵盐,水解后呈酸性,两者相遇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导致氮肥的肥效降低,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D选。 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O2和16O2互为同位素 B. 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 C. 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 D. 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18O2和16O2是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分子,而同位素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称同位素,A项错误; B. 正己烷的分子式C6H14,2,2?二甲基丙烷即新戊烷分子式是C5H12,两者同属于烷烃,且分子式差一个CH2,属于同系物,B项正确; C.核素表示具有一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C60和C70是由一定数目的碳原子形成的分子,显然,C项错误; D. 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分子式分别为C3H7O2N和C2H5O2N,分子式不同,显然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4.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炸产物无污染等优点,被称为没有核污染的“N2 爆弹”。中国科学家胡炳成教授团队近日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10(其中含有N5+和N5﹣两种离子)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好教育泄露天机2018高考押题卷 化学(一)教师版

绝密 ★ 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P-31 Cu-64 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 .医院常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不相同 C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咸味,可被用来制造食盐 D .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 【答案】C 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8g H 218O 与D 2O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N A B .精炼铜,若阳极失去0.1N A 个电子,则阴极增重3.2g C .将1L 0.5mol/L 的FeCl 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所得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为0.5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CHCl 3所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N A 【答案】B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纤维素、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时,通入氢气并加催化剂加热 C .CH 3COOCH 2CH 3与 H 218O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有CH 3CH 218OH D .含苯环结构且分子式为C 6H 5Cl 的有机物中一个氢被—C 5H 11原子团取代形成的有机物共有24种 【答案】D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A 11.利用在特定条件下用铂电极(阳极为铂丝)电解饱和硫酸氢钾溶液的方法制备K 2S 2O 8(过二硫酸钾)。在低温下电解液中主要含有 K + 、H + 和HSO 4- 离子,电流通过溶液后,发生电极反应,在阳极区可得K 2S 2O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X 是质子交换膜 B .d 出口有O 2放出 C .阳极反应:2HSO 4- -2e - =S 2O 82- +2H + D .低温饱和硫酸氢钾溶液在a 口加入 【答案】B 12.短周期元素X 、Y 、Z 、W 、R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且是一种清洁能源,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Z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R 的电子数之和等于Y 与Z 的电子数之和,R 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R>W>Y>X B .X 与Y 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比X 与R 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低 C .Z 、W 、R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D .可以通过电解W 的氯化物来制取W 单质 【答案】C 此卷 只 装订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