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MOS功率晶体管版图设计

VDMOS功率晶体管版图设计
VDMOS功率晶体管版图设计

VDMOS功率晶体管的版图设计

专业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指导教师职称

设计时间2012.9.15-2013.1.4

摘要

VDMOS 是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融和起来的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因具有开关速度快、输入阻抗高、负温度系数、低驱动功率、制造工艺简单等一系列优点,在电力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际上已形成规模化生产,而我国在VDMOS 设计领域则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首先阐述了VDMOS 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描述和分析了器件设计中各种电性能参数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上的经典公式来确定VDMOS 的外延参数、单胞尺寸和单胞数量、终端等纵向和横向结构参数的理想值。根据结构参数,利用L-edit版图绘制软件分别完成了能够用于实际生产的60V、100V、500V VDMOS 器件的版图设计。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器件的制作工艺流程,并对工艺流水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全文,提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关键词:,功率半导体器件,版图设计,原胞,击穿电压

目录

第1章绪论

电力电子系统是空间电子系统和核电子系统的心脏,功率电子技术是所有电力电子系统的基础。VDMOSFET 是功率电子系统的重要元器件,它为电子设备提供所需形式的电源以及为电机设备提供驱动。几乎大部分电子设备和电机设备都需用到功率VDMOS 器件。VDMOS 器件具有不能被横向导电器件所替代的优良性能,包括高耐压、低导通电阻、大功率和可靠性等。

半导体功率器件是电力电子系统进行能量控制和转换的基本电子元器件,也称为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它是用来进行高效电能形态变换、功率控制与处理,以及实现能量调节的新技术核心器件。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半导体功率器件开拓了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可控制特性决定了电力电子系统的效率、体积和重量。实践证明,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发展是电力电子系统技术更新的关键。通常,半导体功率器件是一种三端子器件,通过施加于控制端子上的控制信号,控制另两个端子处于电压阻断(器件截至)或电流导通(器件导通)状态。20 世纪50 年代初,世界上第一只可控性半导体器件双极结型晶体管(BJT)诞生,从那时起,BJT 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系统中,并促使人类真正进入大功率电能转换的时代。

实际上大容量电功率概念与半导体器件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从50 年代就已经开始。1958 年世界上第一只晶闸管(早期称为可控硅整流管,300V/25A)研制成功,使半导体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有力的推动了大功率(高电压、大电流)电子器件多样化应用的进程。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技术性能和应用类型方面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分化并制造出功率逆导晶闸管、三端双向晶闸管和可关断晶闸管等。在此基础上为增强功率器件的可控性,还研制出双极型大功率晶体管,开关速度更高的单极MOS 场效应晶体管和复合型高速、低功耗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从此功率半导体器件跨入了全控开关器件的新时代。进入90 年代,单个器件的容量明显增大,控制功能更加灵活,价格显著降低,派生的新型器件不断涌现,功率全控开关器件模块化和智能化集成电路已经形成,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正不断改进和完善。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将反过来又促进现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的成熟与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末,随着MOS 集成电路的发展,诞生了MOS 型半导体功率功率VDMOS 器件结构与优化设计研究器件。MOSFET 不仅是微电子学的重要器件,有

趣的是,它也是重要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功率器件,其发展过程基本上是在保留和发挥MOS 器件本身特点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功率(即增大器件工作电压和电流)的过程。功率MOS 是电压控制型器件,通过栅极电压控制器件的关断或开通,与BJT 等双极型器件相比,极大地简化了输入驱动线路,同时更容易实现电力电子系统的集成化。而且,对于击穿电压小于200V 的器件,可以通过增大单位面积的沟道宽度使导通电阻和开通损耗降到最小,此外,功率MOS 还具有更高的开关速度和更宽的安全工作(SOA),这使得功率MOS 在低压、高频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没有类似双极器件少子注入产生的电导调制效应,随着器件击穿电压增大(大于200V),其导通电阻急剧增大,极大地限制了功率MOS 击穿电压的提高,也限制了它在高压系统的使用。

功率MOSFET 工艺水平的提高和额定电压、电流指标的增大,标志着电力电子向着大容量、高频率、快响应、低损耗方向发展。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电器产品的体积与重量的缩小与供电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故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化始终是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器件工作频率的提高,可使电气设备在制造中节省材料,在运行时节省能源,设备的系统性能也大为改善,尤其是国防及航天工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进入20 世纪90 年代,电力电子器件则朝着产品标准化、结构模块化、功能复合化、功率集成化、性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先进的模块已经包括开关元件和反向续流二极管及驱动保护电路等多个单元,并已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系列化,在电性能一致性与可靠性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第2章 VDMOS器件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2.1VDMOS器件结构特点

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VDMOS(vertical double diffused MOS)即垂直导电双扩散MOS 作为第三代电力电子产品,由于是多子器件,具有MOS 器件的一切优点,如:开关速度快、驱动功率小。VDMOS 采用自对准工艺,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中元胞的数量,并且并联的元胞具有负的温度系数,有利于大电流和更宽的安全工作区的实现。此外,与一般MOS 相比VDMOS 具有更短的沟道,线性好,实用性强。

功率MOSFET 的发展主要是从增大器件电流电压、提高器件耐压和工作频率三方面来进行。增大器件电流电压主要是减小导通电阻Ron;提高器件耐压除选取合理的高阻漂移区以外,在结构上还要增加沟道长度L,否则沟道容易穿通。由晶体管原理可知,该器件的漏极电流ID与沟道的宽长比(Z/L)成正比,即

IZLD

增加沟道长度会使器件工作电流变小,所以设计器件时必须根据要求综合考虑工作电流和耐压两方面的因素。

一般工艺所做的沟道长度为2μm 左右,这些因素决定了单位栅宽的的电流为1A/μm 的数量级。由此可见要增加器件允许工作电流,一个办法是增加栅宽Z,即在一定的面积下把栅做成n 条并联的叉指结构,这样电流可增加至2n 倍;另一个方法就是做成许多元胞并联的元胞结构,P 阱可以做成正方形或六边形。无论哪种结构都要在工艺上保证成品率,否则一个单元失效整个管芯报废。

图2.1是VDMOS 的横纵结构图。一般VDMOS 的耐压主要是由高阻漂移区来承担,为了保证表面不被击穿,在所有单元的最外圈要采用一定的终端保护技术,如:场板、场限环、等位环等。

图2.1 VDMOS 元胞的横纵结构

2.2VDMOS器件的工作原理

截止:漏源极间加正电源,栅源极间电压为零。P基区与N漂移区之间形成的PN 结J1反偏,漏源极之间无电流流过。

导电:在栅源极间加正电压UGS,栅极是绝缘的,所以不会有栅极电流流过。但栅极的正电压会将其下面P区中的空穴推开,而将P区中的少子—电子吸引到栅极下面的P区表面当UGS大于UT(开启电压或阈值电压)时,栅极下P区表面的电子浓度将超过空穴浓度,使P型半导体反型成N型而成为反型层,该反型层形成N沟道而使PN结J1消失,漏极和源极导电。

图2.2 VDMOS纵向剖面图

从上图这个典型的VDMOS 单元结构中可以看出,通过多单元并联方法达到增大导通电流的目的。上面的n+为源区,与p+区相连接,n-外延层为漂移区;下面的n+ 为漏区,p 型沟道区通过双扩散工艺形成,其宽度通过工艺条件调节。当栅极加电压时,p区形成横向沟道,电流向下通过漂移区到达漏区。

在图2.2这个由两个元胞组成的VDMOS的剖面结构图中,由图可知沟道是通过硼磷两次扩散在水平方向形成的。真正的VDMOS是由许多单元图形并联而成的集成器件,硅栅网格将各单元的栅极相连,底部作为公用的漏极。当栅源电压大于器件的阈值电压时,在栅下的P区形成强反型层即为电子沟道,那么在漏源电压的作用下N+源区的电子通过反型层沟道,经由高阻漂移区至衬底漏极形成漏源电流。当GV 于阈值电压TV ,栅下不能形成反型层沟道,漏源之间是由反偏PN结所组成,由于漂移区的浓度较低则耗尽层主要向漂移区一侧扩展,这样就可以维持较高的击穿电压。VDMOS 结构中短的沟道以及足够厚的漂移区相结合是获得大电流、高频率响应以及高耐压的保

障。GSVTVDSVS小时

双扩散工艺的发明孕育了VDMOS的诞生,但因受当时工艺条件的限制都采用铝栅工艺,后来发展成为硅栅工艺,元胞图形也进一步优化,其中,多晶硅栅被埋藏在源极金属的下面,源极电流流过水平沟道,经过栅极下面的积累层再穿过纵向n-漂移区流到漏极。这种结构的功率MOS,在工艺上与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工艺相兼容,因此发展很快。

2.3VDMOS器件的主要特性

VDMOS 器件结构如图示,漏极布置到与源极、栅极相反的另一表面。采用多元胞并联以增大导通电流。设置了高阻厚n-外延层(以n 沟道器件说明,p 沟道类似),引入体PN 结提高击穿电压。为避免高电压下的表面击穿,又引入了场板、场限环等终端结构。

栅极为零偏压时无沟道形成,漏源之间的电压加在反偏PN 结上,器件处于阻断状态。当栅极电压超过阈值电压时,Pbase 中形成沟道,器件处于导通状态。功率MOS 场效应晶体管是多子器件,不存在少子注入效应,在高频应用领域明显优于双极晶体管。此外它与双极功率器件相比具有诸多优良性能,以下分别阐:

1)、1.高输入阻抗、低驱动电流

VDMOS 器件为电压控制,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驱动电流在数百纳安数量级。输

出电流可达数十或数百安,直流电流放大系数高达108-109,VDMOS 管的这一

优点给电路设计带来极大的方便。

2)、开关速度快、高频特性好

VDMOS 管是靠多数载流子导电的多子器件,没有少子贮存延时效应,VDMOS的载流子是电场控制的,开关时间基本上决定于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不像双极型晶体管那样,存在着有源区少子的注入和抽取现象。所以VDMOS 管的开关速度远大于双极型管。VDMOS 管的载流子运动是快速的漂移运动,因而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3)、负电流温度系数、热稳定性优良

VDMOS 管的沟道电阻具有正的温度系数,器件电流具有负的温度系数,因而VDMOS 器件具有良好的电流自动调节能力,图2.2 给出漏极电流Id 与温度t 的关系。此外,该器件具有均匀温度分布的能力,不会形成局部热斑,因而可以避免热电恶循环。

图2.2 电流负温度系数图2.3 VDMOS 的安全工作区4)、安全工作区域宽、有效避免二次击穿

由于VDMOS 器件电流的温度系数为负值(图 2.2),不存在局部热点和电流集中问题,只要合理设计器件,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二次击穿。VDMOS 管的安全工作区如图 2.3 所示,它比双极型管的宽。

5)、高度线性的跨导,输出阻抗高放大失真小

图2.4 功率VDMOS 的I-V 特性

功率VDMOS 的I-V 特性如图 2.4 所示,功率VDMOS 的在饱和区,Id随Vg 是线性增加的,这时跨导是常数。这是因为,功率VDMOS 的沟道很短,极易发生漂移速度饱和,此时漏极电流就与沟道两端的压降无关,但仍与反型沟道中的电荷密度成正比。图中还可以看出,功率VDMOS 在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很平,即输出阻抗很高,远大于一般MOSFET。这是因为对有源区起有效漏电压作用的VD本身远小于漏电压VD,当VD变化时,由于P 阱对电场有一定的屏蔽作用,P区的表面的边界上电位VD变化甚小。再者,这时沟道区电子本身速度是饱和的,随VD的变化又极小,因此,电流几乎与VD值无关,即沟道长度调制效应不明显。

第3章 VDMOS器件结构的设计

3.1VDMOS结构的原胞设计

一个完整的VDMOS 器件是由多个相同的VDMOS 元胞并联来实现芯片的整体的各种性能。它的尺寸大小主要由VDMOS 元胞的尺寸大小以及所并联的元胞个数量N 的值共同决定的。条形元胞的结构的俯视图和截面图分别如图3.1 和图3.2 所示

图3.1 条形元胞结构的俯视图

图3.2 条形元胞结构的截面图

VDMOS 的元胞结构由横向和纵向参数共同确定,横向参数主要是:多晶窗口即源

区窗口尺寸PW、多晶区尺寸PT;纵向参数主要有:衬底厚度、外延层厚度、栅氧化层厚度以及金属互联厚度,其中衬底和外延层厚度占95%以上。

3.1.1 VDMOS 元胞的横向尺寸参数的设计

从VDMOS结构被提出使用以来,研究人员就不停的寻找优化VDMOS的元胞结构,以提升VDMOS器件的整体性能和成本的最有化。其中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有六角形元胞、条形元胞、方形元胞。经研究人员进行大量的数值分析以及模型的模拟分析指出,六角形元胞形成六方方格和方形元胞形成的方形方格都能较有效的利用芯片面积。其中六方形元胞的设计方法是最接近理想元胞结构,即圆形元胞,能够在高耐压、低导通电阻、高跨导之间实现较好的最优化设计。不同形状的元胞结构,其工艺步骤以及实现的工艺难度也不一样,工艺难度上以条形和方形结构的元胞实现较为容易,而六边形的较为复杂。

本文所用的元胞结构是条形元胞结构,其工艺实现简单,公司对这种而结构的生产经验非常丰富,而且它对实现击穿电压、导通电阻之间的优化设计满足要求。元胞的横向参数除了对导通电阻的影响外,横向参数PW、PT 过大会使得元胞面积增加,从而导致芯片的面积过大,成本增高。所以横向参数的选择会尽量小,其最小尺寸还应由实际的生产工艺的条件水平决定。在多晶窗口区分别有N+体区、P+区以及接触孔三次光刻,这使得多晶窗口区的尺寸PW 就应由工艺参数刻蚀和光刻所决定。

在一条确定的生产线上,光刻的工艺参数有光刻的最小线宽a(即光刻机所能

选择的最小线条的宽度)和光刻精度b(即两次版光刻是套刻的最小误差)。腐蚀工艺的主要参数有腐蚀速率和腐蚀期间不同物质的选择比以及同一物质的各个方向上的选择比。腐蚀工艺的这些参数与覆盖多晶的二氧化硅的质量决定了工艺线上多晶与孔之间的最小距离c。由此可以得到PW 的最小尺寸:

公式(3.1)根据实际生产线的生产水平情况,我们做如下的选择:原胞尺寸总宽度为10 um。

3.1.2 VDMOS 元胞的纵向尺寸设计

VDMOS 的纵向结构尺寸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延层的厚度。外延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主要取决于击穿电压的要求,这两个参数同时影响着器件导通电阻的特性。低掺杂浓度和高的外延层厚度能事器件的击穿电压增加,但同时导通电阻也会大幅上升,所以器件的设计要再满足击穿的电压的同时,尽量减少外延层带来的导通电阻的增加。

2N系列功率晶体管技术参数(精)

2N系列功率晶体管技术参数 2N1304GE-N25V0.3A0.15W10MHz 2N1305GE-P30V0.3A0.15W5MHz 2N1307GE-P30V0.3A0.15W B>60 2N1613SI-N75V1A0.8W60MHz 2N1711SI-N75V1A0.8W70MHz 2N109GE-P35V0.15A0.165W 2N1893SI-N120V0.5A0.8W 2N2102SI-N120V1A1W<120MHz 2N2148GE-P60V5A12.5W 2N2165SI-P30V50mA0.15W18MHz 2N2166SI-P15V50mA0.15W10MHz 2N2219A SI-N40V0.8A0.8W250MHz 2N2222A SI-N40V0.8A0.5W300MHz 2N22232xSI-N100V0.5A0.6W>50 2N2223A2xSI-N100V0.5A0.6W>50 2N2243A SI-N120V1A0.8W50MHz 2N2369A SI-N40V0.2A.36W12/18ns 2N2857SI-N30V40mA0.2W>1GHz 2N2894SI-P12V0.2A 1.2W60/90ns 2N2905A SI-P60V0.6A0.6W45/100 2N2906A SI-P60V0.6A0.4W45/100 2N2907A SI-P60V0.6A0.4W45/100 2N2917SI-N45V0.03A>60Mz

2N2926SI-N25V0.1A0.2W300MHz 2N2955GE-P40V0.1A0.15W200MHz 2N3019SI-N140V1A0.8W100MHz 2N3053SI-N60V0.7A5W100MHz 2N3054SI-N90V4A25W3MHz 2N3055SI-N100V15A115W800kHz 2N3055SI-N100V15A115W800kHz 2N3055H SI-N100V15A115W800kHz 2N3251SI-P50V0.2A0.36W 2N3375SI-N40V0.5A11.6W500MHz 2N3439SI-N450V1A10W15MHz 2N3440SI-N300V1A10W15MHz 2N3441SI-N160V3A25W POWER 2N3442SI-N160V10A117W0.8MHz 2N3495SI-P120V0.1A0.6W>150MHz 2N3502SI-P45V0.6A0.7W200MHz 2N3553SI-N65V0.35A7W500MHz 2N3571SI-N30V0.05A0.2W 1.4GHz 2N3583SI-N250/175V2A35W>10MHz 2N3632SI-N40V0.25A23W400MHz 2N3646SI-N40V0.2A0.2W 2N3700SI-N140V1A0.5W200MHz 2N3707SI-N30V0.03A0.36W100MHz 2N3708SI-N30V0.03A0.36W80MHz 2N3716SI-N100V10A150W4MHz

常见大中功率管三极管参数(精)

常见大中功率管三极管参数 晶体管型号反压Vbe0 电流Icm 功率Pcm 放大系数特征频率管子类型2SD1402 1500V 5A 120W * * NPN 2SD1399 1500V 6A 60W * * NPN 2SD1344 1500V 6A 50W * * NPN 2SD1343 1500V 6A 50W * * NPN 2SD1342 1500V 5A 50W * * NPN 2SD1941 1500V 6A 50W * * NPN 2SD1911 1500V 5A 50W * * NPN 2SD1341 1500V 5A 50W * * NPN 2SD1219 1500V 3A 65W * * NPN 2SD1290 1500V 3A 50W * * NPN 2SD1175 1500V 5A 100W * * NPN 2SD1174 1500V 5A 85W * * NPN 2SD1173 1500V 5A 70W * * NPN 2SD1172 1500V 5A 65W * * NPN 2SD1143 1500V 5A 65W * * NPN 晶体管型号反压Vbe0 电流Icm 功率Pcm 放大系数特征频率管子类型2SD1142 1500V 3.5A 50W * * NPN 2SD1016 1500V 7A 50W * * NPN 2SD995 2500V 3A 50W * * NPN 2SD994 1500V 8A 50W * * NPN 2SD957A 1500V 6A 50W * * NPN 2SD954 1500V 5A 95W * * NPN 2SD952 1500V 3A 70W * * NPN 2SD904 1500V 7A 60W * * NPN 2SD903 1500V 7A 50W * * NPN 2SD871 1500V 6A 50W * * NPN 2SD870 1500V 5A 50W * * NPN 2SD869 1500V 3.5A 50W * * NPN 2SD838 2500V 3A 50W * * NPN 2SD822 1500V 7A 50W * * NPN 2SD821 1500V 6A 50W * * NPN 晶体管型号反压Vbe0 电流Icm 功率Pcm 放大系数特征频率管子类型2SD348 1500V 7A 50W * * NPN 2SC4303A 1500V 6A 80W * * NPN 2SC4292 1500V 6A 100W * * NPN 2SC4291 1500V 5A 100W * * NPN 2SC4199A 1500V 10A 100W * * NPN 2SC3883 1500V 5A 50W * * NPN 2SC3729 1500V 5A 50W * * NPN 2SC3688 1500V 10A 150W * * NPN

场效应晶体管特性

场效应管(FET)是利用控制输入回路的电场效应来控制输出回路电流的一种半导体器件,并以此命名。由于它仅靠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导电,又称单极型晶体管。 工作原理场效应管工作原理用一句话说,就是“漏极-源极间流经沟道的漏极电流,用以栅极与沟道间的pn结形成的反偏的栅极电压控制漏极电流ID”。更正确地说,漏极电流ID流经通路的宽度,即沟道截面积,它是由pn结反偏的变化,产生耗尽层扩展变化控制的缘故。在VGS=0的非饱和区域,表示的过渡层的扩展因为不很大,根据漏极-源极间所加VDS的电场,源极区域的某些电子被漏极拉去,即从漏极向源极有电流漏极电流ID流动。从门极向漏极扩展的过度层将沟道的一部分构成堵塞型,漏极电流ID饱和。将这种状态称为夹断。这意味着过渡层将沟道的一部分阻挡,并不是电流被切断。 在过渡层由于没有电子、空穴的自由移动,在理想状态下几乎具有绝缘特性,通常电流也难流动。但是此时漏极-源极间的电场,实际上是两个过渡层接触漏极与门极下部附近,由于漂移电场拉去的高速电子通过过渡层。因漂移电场的强度几乎不变产生ID的饱和现象。其次,VGS向负的方向变化,让VGS=VGS(off),此时过渡层大致成为覆盖全区域的状态。而且VDS的电场大部分加到过渡层上,将电子拉向漂移方向的电场,只有靠近源极的很短部分,这更使电流不能流通。 分类场效应管分为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绝缘栅场效应管(MOS管)两大类。 按沟道材料型和绝缘栅型各分N沟道和P沟道两种;按导电方式:耗尽型与增强型,结型场效应管均为耗尽型,绝缘栅型场效应管既有耗尽型的,也有增强型的。 场效应晶体管可分为结场效应晶体管和MOS场效应晶体管,而MOS场效应晶体管又分为N沟耗尽型和增强型;P沟耗尽型和增强型四大类。 场效应管与双极性晶体管的比较,场效应管具有如下特点。 1. 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栅极基本不取电流,它通过VGS(栅源电压)来控制ID(漏 极电流);而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器件,基极必须取一定的电流。因此,在信号源额定电流极小的情况,应选用场效应管。 2. 场效应管是多子导电,而晶体管的两种载流子均参与导电。由于少子的浓度对温度、 辐射等外界条件很敏感,因此,它的温度稳定性较好;对于环境变化较大的场合,采用场效应管比较合适。 3. 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在结构上是对称的,可以互换使用,耗尽型MOS 管的栅——源电压可正可负。因此,使用场效应管比晶体管灵活。 4 . 场效应管除了和晶体管一样可作为放大器件及可控开关外,还可作压控可变线性电阻使用 特点与双极型晶体管相比,(1)场效应管的控制输入端电流极小,因此它的输入电阻很大。 (2)场效应管的抗辐射能力强; (3)由于不存在杂乱运动的电子扩散引起的散粒噪声,所以噪声低。

功率场效应管原理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原理 功率场效应管(Power MOSFET)也叫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单极型的电压控制器件,不但有自关断能力,而且有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高、无二次击穿、安全工作区宽等特点。由于其易于驱动和开关频率可高达500kHz,特别适于高频化电力电子装置,如应用于DC/DC变换、开关电源、便携式电子设备、航空航天以及汽车等电子电器设备中。但因为其电流、热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于小功率电力电子装置。 一、电力场效应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种类和结构有许多种,按导电沟道可分为P沟道和N沟道,同时又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之分。在电力电子装置中,主要应用N沟道增强型。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导电机理与小功率绝缘栅MOS管相同,但结构有很大区别。小功率绝缘栅MOS管是一次扩散形成的器件,导电沟道平行于芯片表面,横向导电。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大多采用垂直导电结构,提高了器件的耐电压和耐电流的能力。按垂直导电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2种:V形槽VVMOSFET和双扩散VDMOSFET。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采用多单元集成结构,一个器件由成千上万个小的MOSFET组成。N沟道增强型双扩散电力场效应晶体管一个单元的部面图,如图1(a)所示。电气符号,如图1(b)所示。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有3个端子:漏极D、源极S和栅极G。当漏极接电源正,源极接电源负时,栅极和源极之间电压为0,沟道不导电,管子处于截止。如果在栅极和源极之间加一正向电压U GS,并且使U GS大于或等于管子的开启电压U T,则管子开通,在漏、源极间流过电流I D。U GS超过U T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漏极电流越大。 二、电力场效应管的静态特性和主要参数 Power MOSFET静态特性主要指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与静态特性对应的主要参数有漏极击穿电压、漏极额定电压、漏极额定电流和栅极开启电压等。{{分页}} 1、静态特性 (1)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即是漏极的伏安特性。特性曲线,如图2(b)所示。由图所见,输出特性分为截止、饱和与非饱和3个区域。这里饱和、非饱和的概念与GTR不同。饱和是指漏极电流I D不随漏源电压U DS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基本保持不变;非饱和是指地U CS 一定时,I D随U DS增加呈线性关系变化。 (2)转移特性

功率晶体管的封装

功率晶体管的封装(附功率三极管封装图示) 功率晶体管包括三极管和二极管,其典型的封装形式是THM (Through-HoleMount,引脚插入式)插脚型封装,即使是在SMD (SurfacdMountingDevice,表面贴装元件)大行其道的今天也是如此,因为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封装既可靠又利于独立散热片的安装和固定。晶体管THM封装以TO(TransistorOutline,晶体管封装)为主要形式,而SMD形式的,以有引脚的为主要形式,IR(InternationalRectifier,国际整流器)开发的DirectFET 封装则是其中的特例,属于无引脚而只有焊接端子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小功率SMD器件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我们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封装属于最终封装,是可以直接进行印制板(PCB)安装的封装形式,虽然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都提供没有最终封装的预封装裸片(不能直接安装于印制板),但是带有最终封装的元器件仍然是最主要、最主流的提供形式。 功率晶体管相对于集成电路,引脚排列相对简单,只是外部形状各异。按照管芯封装材料来分大致有两大类:塑料封装和金属封装。如今,塑料封装最为常见,有裸露散热片的非绝缘封装和连散热片也封装在内的全塑封装(也称为绝缘封装),后者无需在散热器绝缘和晶体管之间加装额外的绝缘垫片,但是耗散功率会稍微小一些;金属封装又称为金属管壳封装或者管帽封装,有着银白色的圆形蘑菇状金属外壳,因为封装成本比较高,如今已经不太常见了。按照内部管芯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管芯、双管芯、多管芯三大类,多管芯一般耗散功率比较大,主要用于电力电子领域,比较通用的名称是模块或者晶体管模块,本文不再讨论。 三极管中,单管芯塑料封装最常见,引脚都是3个,排列也很有规律,很少有例外。有印字的一面朝向自己,引脚向下,从左至右,常见类型的功率晶体管引脚排列如下: BJT(双极性晶体管):b(基极)、c(集电极)、e(发射极);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G(栅极)、c(集电极)、e(发射极);VMOS(垂直沟道场效应管):G(栅极)、D(漏极)、S(源极);BCR(双向晶闸管):A1(阳极1)、A2(阳极2)、G(控制极);SCR(单向晶闸管):K(阴极)、A(阳极)、G(控制极)大功率二极管除了特有的DO(DirectOutline,两端直接引线)封装外,也常常采用塑封三极管的封装形式,三引脚为共阴极或者共阳极以及双管芯并联,或者将三引脚改为两引脚,通常是中间的一脚省去。 对于塑料封装而言,三引脚的TO-220是基本形式,由此扩大,有TO-3P、TO-247、TO-264等,由此缩小,有TO-126、TO-202等,并各自延伸出全绝缘封装以及更多引脚封装和SMD形式。其目的也很明确,在保证耗散功率的前提下缩小封装成本,对于高频开关器件,还要减小引线电感和电容,DirectFET封装就是典型的例子。很多封装仅从外部形状来看,很相似,这时候就需要注意其实际的外

场效应管特性

根据三极管的原理开发出的新一代放大元件,有3个极性,栅极,漏极,源极,它的特点是栅极的内阻极高,采用二氧化硅材料的可以达到几百兆欧,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 -------------------------------------------------------------- 1.概念: 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缩写(FET))简称场效应管.由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也称为单极型晶体管.它属于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 特点: 具有输入电阻高(100000000~1000000000Ω)、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区域宽等优点,现已成为双极型晶体管和功率晶体管的强大竞争者. 作用: 场效应管可应用于放大.由于场效应管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因此耦合电容可以容量较小,不必使用电解电容器. 场效应管可以用作电子开关. 场效应管很高的输入阻抗非常适合作阻抗变换.常用于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级作阻抗变换.场效应管可以用作可变电阻.场效应管可以方便地用作恒流源. 2.场效应管的分类:

场效应管分结型、绝缘栅型(MOS)两大类 按沟道材料:结型和绝缘栅型各分N沟道和P沟道两种. 按导电方式:耗尽型与增强型,结型场效应管均为耗尽型,绝缘栅型场效应管既有耗尽型的,也有增强型的。 场效应晶体管可分为结场效应晶体管和MOS场效应晶体管,而MOS场效应晶体管又分为N沟耗尽型和增强型;P沟耗尽型和增强型四大类.见下图: 3.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Idss —饱和漏源电流.是指结型或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中,栅极电压UGS=0时的漏源电流. Up —夹断电压.是指结型或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中,使漏源间刚截止时的栅极电压. Ut —开启电压.是指增强型绝缘栅场效管中,使漏源间刚导通时的栅极电压. gM —跨导.是表示栅源电压UGS —对漏极电流ID的控制能力,即漏极电流ID变化量与栅源电压UGS变化量的比值.gM 是衡量场效应管放大能力的重要参数. BVDS —漏源击穿电压.是指栅源电压UGS一定时,场效应管正常工作所能承受的最大漏源电压.这是一项极限参数,加在场效应管上的工作电压必须小于BVDS. PDSM —最大耗散功率,也是一项极限参数,是指场效应管性能不变坏时所允许的最大漏源耗散功率.使用时,场效应管实际功耗应小于PDSM并留有一定余量. IDSM —最大漏源电流.是一项极限参数,是指场效应管正常工作时,漏源间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场效应管的工作电流不应超过IDSM Cds---漏-源电容 Cdu---漏-衬底电容 Cgd---栅-源电容 Cgs---漏-源电容 Ciss---栅短路共源输入电容 Coss---栅短路共源输出电容 Crss---栅短路共源反向传输电容 D---占空比(占空系数,外电路参数) di/dt---电流上升率(外电路参数) dv/dt---电压上升率(外电路参数) ID---漏极电流(直流) IDM---漏极脉冲电流 ID(on)---通态漏极电流 IDQ---静态漏极电流(射频功率管)

教你怎么做晶体管的选型

1.认识晶体管 晶体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和开关等功能的有源器件。按工艺可分为:双极、场效应、 闸流和光电等。按功能可分为放大、开关、錾波和光电等。按工作频率可分为:低频、高频 和微波三类。 2. 晶体管的规范叙述 ①—MOSFET ②③④ N —MOSFET DUAL 参数SO8 ①MOSFET TYPE ②DUAL N-MOSFET ③参数 ④PACKAGE TYPE 3.按参数选型 3.1.晶体管的类型 3.2.电流 - 集电极 (Ic)(最大)集电极-发射极所能承受的最大直流电流,属于极限参数, 测试时不用散热片,通电时间一般为10s以内 3.3. 电压 -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最大) 3.4. Ib、Ic条件下的Vce饱和度(最大)饱和导通时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差,这个 数值越小,说明IGBT的导通功功耗小 3.5. 电流 - 集电极截止(最大) 3.6. 在某 Ic、Vce 时的最小直流电流增益 (hFE) 3.7. 功率 - 最大 3.8. 频率 - 转换 3.9. 安装类型

3.10封装/外壳 一般可按工作性质按下表选择晶体管: 工作性质 应用要求 类 型 小功率放大 低输入阻抗(小于 1M Ω) 高频晶体管 高输入阻抗(大于 1M Ω) 场效应晶体管 低频低噪声 场效应晶体管 微波低噪声 微波低噪声管 功率放大 1GHZ 以上 微波功率管 10K HZ 以上 高频功率放大 10K HZ 以下 低频功率放大 开关 通态电阻小 开关晶体管 通态内部等效电压为零 场效应晶体管 功率、低频(5KHZ 以下) 低频功率晶体 管 大电流或作可调压电源 闸流晶体管 光电转换、放大 光电晶体管 光电隔离 浮地 光电耦合器 应用注意事项 (1)小功率晶体管: 在小功率晶体管的应用中,对极限参数必须降额使用。极限参数包括:集电极 最大允许功率耗散(PCM )、集电极最大电流(ICM )、基极电流为零时集电极-发射 极击穿电压(VBR (CEO ))

功率晶体管(GTR)的特性

功率晶体管(GTR)的特性 功率晶体管(GTR)具有控制方便、开关时间短、通态压降低、高频特性好、安全工作区宽等优点。但存在二次击穿问题和耐压难以提高的缺点,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 —、结构特性 1、结构原理 功率晶体管是双极型大功率器件,又称巨型晶体管或电力勗体管,简称GTR。它从本质上讲仍是晶体管,因而工作原理与一般晶体管相同。但是,由于它主要用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电流容量大,耐压水平高,而且大多工作在开关状态,因此其结构与特性又有许多独特之处。 对GTR的要求主要是有足够的容量、适当的增益、较高的速度和较低的功耗等。由于GTR电流大、功耗大,因此其工作状况出现了新特点、新问题。比如存在基区大注入效应、基区扩展效应和发射极电流集边效应等,使得电流增益下降、特征频率减小,导致局部过热等,为了削弱这种影响,必须在结构上采取适当的措施。目前常用的GTR器件有单管、达林顿管和模块三大系列。 三重扩散台面型NPN结构是单管GTR的典型结构,其结构和符号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结面积较大,电流分布均匀,易于提高耐压和耗散热量;缺点是电流增益较低,一般约为10~20g。 图1、功率晶体管结构及符号 图2、达林顿GTR结构 (a)NPN-NPN型、(b)PNP-NPNxing 达林顿结构是提高电流增益的一种有效方式。达林顿GTR由两个或多个晶体管复合而成,可以是PNP或NPN型,如图2所示,其中V1为驱动管,可饱和,而V2为输出管,不会饱和。达林顿GTR的电流增益β大大提高,但饱和压降VCES也较高且关断速度较慢。不难推得 IC=ΒIB1.VCES= VCES1+VCES2(其中β≈β1β2) 目前作为大功率开关应用最多的是GTR模块。它是将单个或多个达林顿结构GTR及其辅助元件如稳定电阻、加速二极管及续流二极管等,做在一起构成模块,如图3所示。为便于改善器件的开关过程或并联使用,有些模块的中间基极有引线引出。GTR模块结构紧凑、功能强,因而性能价格比大大提高。

功率场效应管的原理、特点及参数

功率场效应管的原理、特点及参数 功率场效应管的原理、特点及参数 功率场效应管又叫功率场控晶体管。 一.功率场效应管原理:半导体结构分析略。本讲义附加了相关资料,供感 兴趣的同事可以查阅。实际上,功率场效应管也分结型、绝缘栅型。但通常指 后者中的MOS 管,即MOSFET(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它又分为N 沟道、P 沟道两种。器件符号如下: N 沟道P 沟道图1-3:MOSFET 的图形符号MOS 器件的电极分别为栅极G、漏极D、源极S。和普通MOS 管一样,它也有:耗尽型:栅极电压为零时,即存在导电沟道。无论VGS 正负都起控制作用。增强型:需要正偏置栅极电 压,才生成导电沟道。达到饱和前,VGS 正偏越大,IDS 越大。一般使用的功 率MOSFET 多数是N 沟道增强型。而且不同于一般小功率MOS 管的横向导电 结构,使用了垂直导电结构,从而提高了耐压、电流能力,因此又叫VMOSFET。 二.功率场效应管的特点:这种器件的特点是输入绝缘电阻大(1 万兆欧以上),栅极电流基本为零。驱动功率小,速度高,安全工作区宽。但高压时, 导通电阻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而提高耐压和降低高压阻抗困难。适合低压 100V 以下,是比较理想的器件。目前的研制水平在1000V/65A 左右(参考)。 其速度可以达到几百KHz,使用谐振技术可以达到兆级。 三.功率场效应管的参数与器件特性:无载流子注入,速度取决于器件的电 容充放电时间,与工作温度关系不大,故热稳定性好。(1)转移特性:ID 随UGS 变化的曲线,成为转移特性。从下图可以看到,随着UGS 的上升,跨导 将越来越高。

GaN功率器件的发展现状

摘要:首先从器件性能和成本等方面分析了为何GaN功率器件是未来功率电子应用的首选技术方案,GaN功率器件具有无可比拟的性能优势,通过采用价格低且口径大的Si衬底,有望实现与硅功率器件相当的价格。其次,简要介绍了GaN功率器件的市场和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空间很大,除了专注GaN的新进公司外,世界排名靠前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也纷纷涉足。随后,从材料、器件技术、功率集成技术和可靠性四个方面分别简要介绍了GaN功率器件的技术发展现状。最后,简要列举了部分企业推出GaN功率器件产品的现状。 1 引言 近年来GaN功率器件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和着力研发的热点,特别是Si基GaN功率器件已成为GaN在未来功率电子应用中的首选技术方案,原因如下: 从理论上来讲,与硅类功率器件的性能相比,GaN功率器件的性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首先,转换效率很高,GaN的禁带宽度是硅的3倍,临界击穿电场是硅10倍,因此,同样额定电压的GaN功率器件的导通电阻比硅器件低1000倍左右,大大降低了开关的导通损耗;其次,工作频率很高,GaN的电子渡越时间比硅低10倍,电子速度比在硅中高2倍以上,反向恢复时间基本可以忽略,因此GaN开关功率器件的工作频率可以比硅器件提升至少20倍,大大减小了电路中储能元件如电容、电感的体积,从而成倍地减小设备体积,减少铜等贵重原材料消耗,开关频率高还能减少开关损耗,进一步降低电源总的能耗;第三,工作温度很高,GaN的禁带宽度高达3.4eV,本征电子浓度极低,电子很难被激发,因此理论上GaN器件可以工作在800℃以上的高温。 除了上述的GaN功率器件本身的性能优势外,还有如下原因:首先,Si的价格低,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其次,通过外延技术可在更大尺寸的Si 衬底上得到GaN外延片,为GaN 功率器件的产业化与商业化提供了更大的成本优势;第三,大尺寸的GaN-on-Si晶圆可使用已有的成熟的Si 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大批量的低成本的GaN器件制造;最后,Si基GaN 器件可与Si基的光电器件和数控电路等集成,利于形成直接面对终端应用的功能性模块。 2 市场和行业发展现状 据YoleDeveloppement的报告“Power GaN 2012” [1],GaN功率器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2011年半导体功率器件市场空间约为177亿,预计到2020年该市场空间会增加8.1%,达到357亿。应用GaN功率器件的电源市场可能在2014年启动,然后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到2020年,不含国防预算有望实现20亿美元的销售。 目前,50%功率器件的生产线是6英寸的,很多工厂正在转投8英寸生产线,2011年Infineon成为第一家引进12英寸生产线的工厂。GaN功率器件也进入了发展期,除了专注GaN的新进公司(如:EPC、Transphorm和Micro GaN等)外,世界排名靠前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也纷纷介入GaN功率器件,有曾做硅的企业如IR、Furukawa、Toshiba和Sanken等,有曾做化合物半导体的企业如Infineon、RFMD、Fujitsu和NXP等,有做LED和功率器件的企业如Panasonic、Sumsung、LG和Sharp等。对于GaN功率器件供应商,IDM已成主流业态,如IR、Panasonic、Sanken和Transphorm等均是IDM企业。目前,对GaN功率器件企业的投资额还在不断增长,2012年7月AZZURRO融资了260万欧元发展8寸GaN-on-Si 外延片,同年10月Transphorm又筹集了3500万美元发展GaN功率器件,今年5月UK政府资助NXP 200万英镑在Hazel Grove发展GaN功率器件。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基本知识.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基本知识 功率场效应管(Power MOSFET)也叫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单极型的电 压控制器件,不但有自关断能力,而且有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高、无二次击穿、安全工作区宽等特点。由于其易于驱动和开关频率可高达500kHz,特别适于高频化电力电子装置,如应用于DC/DC变换、开关电源、便携式电子设备、航空 航天以及汽车等电子电器设备中。但因为其电流、热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 用于小功率电力电子装置。 一、电力场效应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种类和结构有许多种,按导电沟道可分为P沟道和N沟道,同时又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之分。在电力电子装置中,主要应用N沟道增强型。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导电机理与小功率绝缘栅MOS管相同,但结构有很大区别。小功率绝缘栅MOS管是一次扩散形成的器件,导电沟道平行于芯片表面, 横向导电。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大多采用垂直导电结构,提高了器件的耐电压和耐电流的能力。按垂直导电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2种:V形槽VVMOSFET和双扩散VDMOSFET。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采用多单元集成结构,一个器件由成千上万个小的MOSFET组成。N沟道增强型双扩散电力场效应晶体管一个单元的部面图,如 图1(a)所示。电气符号,如图1(b)所示。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有3个端子:漏极D、源极S和栅极G。当漏极接电源正,源极接电源负时,栅极和源极之间电压为0,沟道不导电,管子处于截止。如果在栅极和源极之间加一正向电压UGS,并且使UGS大于或等于管子的开启电压UT,则管子开通,在漏、源极间流过电流ID。UGS超过UT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漏极电流越大。 二、电力场效应管的静态特性和主要参数

氮化镓功率器件-2016版

《氮化镓功率器件-2016版》 POWER GaN 2016: EPITAXY AND DEVICES,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 TRENDS 购买该报告请联系: 麦姆斯咨询王懿 电子邮箱:wangyi#https://www.360docs.net/doc/456930148.html,(#换成@) 氮化镓(GaN)功率器件:一个有前途的、快速增长的市场 氮化镓功率器件市场持续增长,好消息不断 2015~2016年氮化镓(GaN)功率器件市场一直保持增长势头,令人信心满满。截止2014年底,尽管多家厂商发布了一些产品进展公告,但是600V / 650V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场效晶体管(HEMT)的商业可用性还存在问题。快到2016年时,终端用户不仅可以从Effcient Power Conversion公司购买到低压(小于200V)氮化镓器件,也可以从Transphorm、GaN Systems和Panasonic等公司购买到高压(600V / 650V)氮化镓器件。 另外,2016年3月初创公司Navitas Semiconductor发布了氮化镓功率IC,随后Dialog Semiconductors于2016年8月发布了氮化镓功率IC。还有一些厂商也想将氮化镓从功率半导体引入更大的模拟IC市场。例如,Effcient Power Conversion公司和GaN Systems公司都在研发一个更加集成化的解决方案,模拟IC领头羊——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已经涉足氮化镓领域,并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发布了80V功率级和600V功率级产品。 尽管有上述令人振奋的产业发展,但是相比巨大的硅基半导体市场(3350亿美元),氮化镓功率器件市场仍显得很小。事实上,根据Yole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氮化镓功率器件市场低于1000万美元。但是,请再三打量“氮化镓”,它刚刚在市场上抛头露面,所以目前的市场规模是合理的。首个氮化镓器件直到2010年才实现商用,可见氮化镓行业才仅仅6岁。更重要的是氮化镓的未来市场潜力:预计氮化镓功率器件市场将在2021年达到3亿美元,2016~2021年的复合年增率为86%。本报告提供氮化镓功率器件市场及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N沟道增强型高压功率MOS场效应晶体管SVD4N60D(F)(FG)(T)说明书_1.4-L

SVD4N60D/F(G)/T 说明书
4A、600V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
描述
SVD4N60D/F(G)/T N沟道增强型高压功率MOS场效应晶体 管采用士兰微电子的S-RinTM平面高压VDMOS 工艺技术制造。 先进的工艺及条状的原胞设计结构使得该产品具有较低的导通电 阻、优越的开关性能及很高的雪崩击穿耐量。 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 AC-DC 开关电源,DC-DC 电源转换 器,高压 H 桥 PWM 马达驱动。
特点
? ? ? ? ?
4A,600V,RDS(on)(典型值)=2.0 Ω@VGS=10V 低栅极电荷量 低反向传输电容 开关速度快 提升了 dv/dt 能力
命名规则
产品规格分类
产 品 名 称 SVD4N60T SVD4N60F SVD4N60FG SVD4N60D SVD4N60DTR 封装形式 TO-220-3L TO-220F-3L TO-220F-3L TO-252-2L TO-252-2L 打印名称 SVD4N60T SVD4N60F SVD4N60FG SVD4N60D SVD4N60D 材料 无铅 无铅 无卤 无铅 无铅 包装 料管 料管 料管 料管 编带
https://www.360docs.net/doc/456930148.html,
版本号:1.4
2011.09.01 共9页 第1页

SVD4N60D/F(G)/T 说明书
极限参数(除非特殊说明,TC=25°C)
参数名称 漏源电压 栅源电压 漏极电流 漏极脉冲电流 耗散功率(TC=25°C) - 大于 25°C 每摄氏度减少 单脉冲雪崩能量(注 1) 工作结温范围 贮存温度范围 TC=25°C TC=100°C 符号 VDS VGS ID IDM PD EAS TJ Tstg 100 0.8 参数范围 SVD4N60T SVD4N60F(G) 600 ±30 4.0 2.5 16 33 0.26 276 -55~+150 -55~+150 77 0.62 SVD4N60D 单位 V V A A W W/°C mJ °C °C
热阻特性
参数名称 芯片对管壳热阻 芯片对环境的热阻 符号 RθJC RθJA 参数范围 SVD4N60T 1.25 62.5 SVD4N60F(G) 3.85 120 SVD4N60D 1.61 110 单位 °C/W °C/W
关键特性参数(除非特殊说明,TC=25°C)
参 数 漏源击穿电压 漏源漏电流 栅源漏电流 栅极开启电压 导通电阻 输入电容 输出电容 反向传输电容 开启延迟时间 开启上升时间 关断延迟时间 关断下降时间 栅极电荷量 栅极-源极电荷量 栅极-漏极电荷量 符号 BVDSS
B
测试条件 VGS=0V,ID=250μA VDS=600V,VGS=0V VGS=±30V,VDS=0V VGS= VDS,ID=250μA VGS=10V, ID=2A VDS=25V,VGS=0V, f=1.0MHZ VDD=300V,ID=4A, RG=25Ω (注 2,3) VDS=480V,ID=4A, VGS=10V (注 2,3)
最小值 600 --2.0 ------------
典型值 ----2.0 672 66 4.7 27 19 160 22 19.8 4 7.2
最大值 -10 ±100 4.0 2.4 -----------
单位 V μA nA V Ω
IDSS IGSS VGS(th) RDS(on) Ciss Coss Crss td(on) tr td(off) tf Qg Qgs Qgd
pF
ns
nC
https://www.360docs.net/doc/456930148.html,
版本号:1.4
2011.09.01 共9页 第2页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基本知识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基本知识功率场效应管(Power MOSFET)也叫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单极型的电压控制器件,不但有自关断能力,而且有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高、无二次击穿、安全工作区宽等特点。由于其易于驱动和开关频率可高达500kHz,特别适于高频化电力电子装置,如应用于DC/DC变换、开关电源、便携式电子设备、航空航天以及汽车等电子电器设备中。但因为其电流、热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于小功率电力电子装置。 一、电力场效应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种类和结构有许多种,按导电沟道可分为P沟道和N沟道,同时又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之分。在电力电子装置中,主要应用N沟道增强型。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导电机理与小功率绝缘栅MOS管相同,但结构有很大区别。小功率绝缘栅MOS管是一次扩散形成的器件,导电沟道平行于芯片表面,横向导电。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大多采用垂直导电结构,提高了器件的耐电压和耐电流的能力。按垂直导电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2种:V形槽VVMOSFET和双扩散VDMOSFET。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采用多单元集成结构,一个器件由成千上万个小的MOSFET组成。N沟道增强型双扩散电力场效应晶体管一个单元的部面图,如图1(a)所示。电气符号,如图1(b)所示。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有3个端子:漏极D、源极S和栅极G。当漏极接电源正,源极接电源负时,栅极和源极之间电压为0,沟道不导电,管子处于截止。如果在栅极和源极之间加一正向电压UGS,并且使UGS大于或等于管子的开启电压UT,则管子开通,在漏、源极间流过电流ID。UGS超过UT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漏极电流越大。 二、电力场效应管的静态特性和主要参数

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工作原理及特性

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工作原理及特性 场效应管(MOSFET)是一种外形与普通晶体管相似,但控制特性不同的半导体器件。它的输入电阻可高达1015W,而且制造工艺简单,适用于制造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也称为MOS管,按其结构不同,分为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和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两种类型。在本文只简单介绍后一种场效应晶体管。 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按其结构不同,分为N沟道和P沟道两种。每种又有增强型和耗尽型两类。下面简单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 1、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 2、图6-38是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示意图。 在一块掺杂浓度较低的P型硅衬底上,用光刻、扩散工艺制作两个高掺杂浓度的N+区,并用金属铝引出两个电极,称为漏极D和源极S如图6-38(a)所示。然后在半导体表面覆盖一层很薄的二氧化硅(SiO2)绝缘层,在漏-源极间的绝缘层上再装一个铝电极,称为栅极G。另外在衬底上也引出一个电极B,这就构成了一个N沟道增强型MOS管。它的栅极与其他电极间是绝缘的。图6-38(b)所示是它的符号。其箭头方向表示由P(衬底)指向N(沟道)。 图6-38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 场效应管的源极和衬底通常是接在一起的(大多数场效应管在出厂前已联结好)。从图 6-39(a)可以看出,漏极D和源极S之间被P型存底隔开,则漏极D和源极S之间是两个背靠背的PN结。当栅-源电压UGS=0时,即使加上漏-源电压UDS,而且不论UDS的极性如何,总有一个PN结处于反偏状态,漏-源极间没有导电沟道,所以这时漏极电流ID≈0。 若在栅-源极间加上正向电压,即UGS>0,则栅极和衬底之间的SiO2绝缘层中便产生一个垂直于半导体表面的由栅极指向衬底的电场,这个电场能排斥空穴而吸引电子,因而使栅极附近的P型衬底中的空穴被排斥,剩下不能移动的受主离子(负离子),形成耗尽层,同时P衬底中的电子(少子)被吸引到衬底表面。当UGS数值较小,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强时,漏-源极之间仍无导电沟道出现,如图6-39(b)所示。UGS增加时,吸引到P衬底表面层的电子就增多,当UGS达到某一数值时,这些电子在栅极附近的P衬底表面便形成一个N型薄层,且与两个N+区相连通,在漏-源极间形成N型导电沟道,其导电类型与P衬底相反,故又称为反型层,如图6-39(c)所示。UGS越大,作用于半导体表面的电场就越强,吸引到P衬底

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场效应管工作原理(1) 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缩写(FET))简称场效应管。一般的晶体管是由两种极性的载流子,即多数载流子和反极性的少数载流子参与导电,因此称为双极型晶体管,而FET仅是由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它与双极型相反,也称为单极型晶体管。它属于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具有输入电阻高(108~109?)、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区域宽等优点,现已成为双极型晶体管和功率晶体管的强大竞争者。 一、场效应管的分类 场效应管分结型、绝缘栅型两大类。结型场效应管(JFET)因有两个PN结而得名,绝缘栅型场效应管(JGFET)则因栅极与其它电极完全绝缘而得名。目前在绝缘栅型场效应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MOS场效应管,简称MOS管(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此外还有PMOS、NMOS和VMOS功率场效应管,以及最近刚问世的πMOS场效应管、VMOS功率模块等。 按沟道半导体材料的不同,结型和绝缘栅型各分沟道和P沟道两种。若按导电方式来划分,场效应管又可分成耗尽型与增强型。结型场效应管均为耗尽型,绝缘栅型场效应管既有耗尽型的,也有增强型的。 场效应晶体管可分为结场效应晶体管和MOS场效应晶体管。而MOS场效应晶体管又分为N沟耗尽型和增强型;P沟耗尽型和增强型四大类。见下图。 二、场效应三极管的型号命名方法 现行有两种命名方法。第一种命名方法与双极型三极管相同,第三位字母J代表结型场效应管,O代表绝缘栅场效应管。第二位字母代表 材料,D是P型硅,反型层是N沟道;C是N型硅P沟道。例如,3DJ6D是结型N沟道场效应三极管,3DO6C 是绝缘栅型N沟道场效应三极管。 第二种命名方法是CS××#,CS代表场效应管,××以数字代表型号的序号,#用字母代表同一型号中的不同规格。例如CS14A、CS45G等。 三、场效应管的参数 场效应管的参数很多,包括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但一般使用时关注以下主要参数: 1、I DSS — 饱和漏源电流。是指结型或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中,栅极电压U GS =0时的漏源电流。 2、U P — 夹断电压。是指结型或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中,使漏源间刚截止时的栅极电压。 3、U T — 开启电压。是指增强型绝缘栅场效管中,使漏源间刚导通时的栅极电压。 4、g M — 跨导。是表示栅源电压U GS — 对漏极电流I D 的控制能力,即漏极电流I D 变化量与栅源电压U GS 变化量的比值。g M 是衡量场效应管放大能力的重要参数。 5、BU DS — 漏源击穿电压。是指栅源电压U GS 一定时,场效应管正常工作所能承受的最大漏源电压。这是一 项极限参数,加在场效应管上的工作电压必须小于BU DS。

晶体管分类及对应型号

一)晶体管的结构特性 1.晶体管的结构晶体管内部由两PN结构成,其三个电极分别为集电极(用字母C或c表示),基极(用字母B或b表示)和发射极(用字母E或e表示)。如图5-4所示,晶体管的两个PN结分别称为集电结(C、B极之间)和发射结(B、E极之间),发射结与集电结之间为基区。 根据结构不同,晶体管可分为PNP型和NPN型两类。在电路图形符号上可以看出两种类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箭头(代表集电极电流的方向)不同。PNP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箭头朝内,NPN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箭头朝外。 2.三极管各个电极的作用及电流分配晶体管三个电极的电极的作用如下: 发射极(E极)用来发射电子; 基极(B极)用来控制E极发射电子的数量; 集电极(C极)用业收集电子。 晶体管的发射极电流IE与基极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之间的关系如下:IE=IB+IC 3.晶体管的工作条件晶体管属于电流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其放大特性主要是指电流放大能力。所谓放大,是指当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发生变化时,其集电极电流将发生更大的变化或在晶体管具备了工作条件后,若从基极加入一个较小的信号,则其集电极将会输出一个较大的信号。 晶体管的基本工作条件是发射结(B、E极之间)要加上较低的正向电压(即正向偏置电压),集电结(B、C极之间)要加上较高的反向电压(即反向偏置电压)。晶体管各极所加电压的极性见图5-5。 晶体管发射结的正向偏置电压约等于PN结电压,即硅管为0.6~0.7V,锗管为0.2~0.3V。集电结的反向偏置电压视具体型号而定。 4.晶体管的工作状态晶体管有截止、导通和饱和三种状态。 在晶体管不具备工作条件时,它处截止状态,内阻很大,各极电流几乎为0。 当晶体管的发射结加下合适的正向偏置电压、集电结加上反向偏置电压时,晶体管导通,其内阻变小,各电极均有工作电流产生(IE=IB+IC)。适当增大其发射结的正向偏置电压、使基极电流IB增大时,集电极电流IC和发射极电流IE也会随之增大。 当晶体管发射结的正向偏置电压增大至一定值(硅管等于或略高于0.7V,锗管等于或略高于0.3V0时,晶体管将从导通放大状态进入饱和状态,此时集电极电流IC将处于较大的恒定状态,且已不受基极电流IB控制。晶体管的导通内阻很小(相当于开关被接通),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低于发射结电压,集电结也由反偏状态变为正偏状态。 (二)高频晶体管 高频晶体管(指特征频率大于30MHZ的晶体管)可分为高频小功率晶体管和高频大功率晶体管。 常用的国产高频小功率晶体管有3AG1~3AG4、3AG11~3AG14、3CG3、3CG14、3CG21、3CG9012、3CG9015、3DG6、3DG8、3DG12、3DG130、3DG9011、3DG9013、3DG9014、3DG9043等型号,部分国产高频小功率晶体管的主要参数见表5-1。 常用的进口高频小功率晶体管有2N5551、2N5401、BC148、BC158、BC328、BC548、BC558、9011~9015、S9011~S9015、TEC9011~TEC9015、2SA1015、2SC1815、2SA562、2SC1959、2SA673、2SC1213等型号。表5-2是各管的主要参数。 2.高频中、大功率晶体管高频中、大功率晶体管一般用于视频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互补驱动电路、高压开关电路及行推动等电路。 常用的国产高频中、大功率晶体管有3DG41A~3DG41G、3DG83A~3DG83E、3DA87A~3DA87E、3DA88A~3DA88E、3DA93A~3DA93D、3DA151A~3DG151D、3DA1~3DA5、3DA100~3DA108、3DA14A~3DA14D、3DA30A~3DA30D、3DG152A~3DG152J、3CA1~3CA9等型号。表5-3是各管的主要参数。 常用的进口高频中、大功率晶体管有2SA634、2SA636、2SA648A、2SA670、2SB940、2SB734、2SC2068、2SC2258、2SC2371、2SD1266A、2SD966、2SD8829、S8050、S8550、BD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