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设计

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设计
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设计

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设计

论文摘要:由以政府为单一供给主体的供给模式向以政府、企业、NGO组织、社区、私人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模式的转变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必然趋势。而多元化供给的关键是在把握公共性前提下,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旨在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的一系列微观运作机制。

论文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机制,效率

一、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机理分析

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就是政府单一供给制,而这样的供给模式存在着垄断以及歧视等多种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因此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正在由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向多元化供给模式转变。多元化的攻击模式就是指:政府、企业、NGO组织、社区、私人等多元主体,采取一定的运行机制,共同实现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的新取向,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供给模式,因而在内容、形式、运作、效果上都呈现出了供给主体多元性、运作形式多样性、服务竞争性、效果监督性等特征。

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并不是指公共服务领域中的每一具体服务都必须由这些主体共同供给。其宗旨就是由公共服务的具体特征来决定供给主体,这供给主体可以是政府、企业、NGO组织、社区、私人的一方,也可以是它们的任意组合。总之,要以公共服务能更好的满足公众的需求为准绳,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益为目的。

二、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分析

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的出现也绝非偶然,它与政府、市场本身的优势、不足以及公共服务的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一)公共服务政府单一供给存在的弊端要求实行多元化供给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基本上集中了所有的公共资源,提供着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可以说公共服务几乎全被政府所垄断。这不仅导致政府机构庞杂,政府负担过重,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公共服务的成本日益提高等一系列问题。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社保、救济、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性支出只占去16.1%;而经济建设高达24%,行政公务费用为17%。同时,单一供给体制也带来较为严重的不平等现象,也就是说存在公共服务歧视现象,突出体现在城乡居民所享受的政府公共服务的不平等现象上,这正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之一。2006年农村人口8亿多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78%,但是2006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仅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7.75%。此外,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由政府单供给公共服务会不断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1994年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2%,到2006年上升则到了19.73%。

(二)公共服务市场单一供给存在的弊端要求实行多元化供给

实践证明由单一的市场来提供公共服务,也不能很好的满足公众的要求。首先表现为市场不能满足如灯塔、公共信息、国防等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对一种公共服务未付费的个人不能被阻止享用该公共服务的好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同时对国计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如果只是通过市场来供给,同样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其次,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不稳定性如重复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或消费和投资不平衡,会严重影响服务的供给。1929-1933年资本主义的大萧条正是长期执行自由主义政策,任经济自行发展的恶果。最后,市场主导下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市场失灵,使得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不仅会引起效率低下问题,也可能引起分配不公问题。如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等。

(三)公共服务的特性为实行多元化供给提供了可能性

公共服务的受益具有层次性说明了不能笼统的讲政府供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

服务的经营范围上要进行划分。公共服务还和特定的集团联系在一起,受益在一定范围内,萨缪尔森最早就是用集体消费品来表述后来的公共服务的。城市住宅小区居民所需要的部分公共服务就是由各个物业管理公司来提供的,而且这种公共服务对小区全体居民间是不排他的,但对非小区居民则是排他的,杜绝了免费搭车。因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承担部分的公共服务供给。

(四)多种因素影响公共服务供给为实现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经济制度的差异会造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一样;科学技术和管理创新使得一些公共服务的效用可以分割,收费的交易成本大为降低,使收费成为可能,如有线电视的出现替代无线传输;一部分私人无法完成的公共服务又应该由政府供给,比如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时也不排除私人介入;个人偏好、收入水平、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也对公共服务的供给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很多原本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现在已经由消费者个人拥有了。

三、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机制设计

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是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等各种危机的一种治疗方案,其基本理念是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机制,从而保证公共服务的供给更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一)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基本机制保障

1.竞争机制的建立

公共服务效率能否提高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多个公共服务提供商,以及公共服务提供商之间是否存在竞争。

首先,应当加强绩效管理研究,探讨设立适合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特点的指标体系和测量方法,为政府实施公共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其次,绩效指标的设定不易过于复杂,追求指标体系的完备,让人望而生畏,尤其在起步阶段,而应当以简易便行为原则,随着经验的积累再增加量化指标。再次,应当注重绩效导向,强化成本效益核算,使资源配置、权力赋予、奖励报酬与服务绩效挂钩,形成激励机制。

此外,对于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就业、住房、医疗、城市服务、子女就学等问题;退休人员异地居住带来的社会保障、医疗服务、文化生活等问题;异地流动所带来的公共交通和公共设施使用等异地公共服务问题方面,应建立区域政府之间的协作机制,开发政府间合作公共服务项目,实行互惠互助。

参考文献

1 王勇.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多元化[N].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4).35-37.

2 许跃辉,朱道才.欧洲公共服务创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探索,2004,(4).25-26.

3 徐增辉.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及市场化改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4 刘静波.公共服务的多主体供给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6.16.

5 林万龙.农村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影响因素及政策选择[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89.

6 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6-87.

7 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6-57

8 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56-57.

9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8-99

10 Jon Pierre,The Marketing of the State[M]: Citizens, Consumers, and the Emergence of Public Market, Guy Petersand Donald Savio,(ed.)Governanceina Changing Environment, MCGill-Queen's Press,1994.55

工业设计史——走向多元化(1960以后)

功能主义的危机在于它在很多方面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鼓励消费、追求标新立异的特点相背离 后工业社会是以各种各样的市场同时并存为特征的 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 定义:在设计的多元化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它强调设计师一项集体的活动,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特征。 设计科学的出现使社会学和技术成了设计的决定因素 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术风格 新现代主义 定义:20世纪60年代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的所谓新现代主义。 视幻艺术:是一种利用人们的视错觉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平面设计艺术,它源于包豪斯艺术家阿尔伯斯的试验研究,在产品设计上视幻艺术的影响使所谓的硬边艺术。米斯椅——阿基佐姆设计的,以一种幽默的手法啦模仿米斯的巴塞罗那椅 高技术风格 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 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法国巴黎)——皮阿诺 高技术风格在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上的主要特征是直接利用那些为工厂、实验室生产的产品或材料来象征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 波普风格 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带白哦这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波普风格的中心是英国 后现代主义 1966年美国文丘里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此书成了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文丘里认为“少就是乏味” 穆尔设计的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斯特恩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文脉主义、引喻主义、装饰主义 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的“孟菲斯”设计师集团,开创了一种无视一切模式和突破所有清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被称为“反设计”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

浅谈建筑设计走向多元化

浅谈建筑设计走向多元化 摘要:由于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日趋多元化,我国的建筑面貌也日益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可以说,在近20年的时间内,我国的建筑设计领域因为多元化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在对建筑设计多元化产生的正面效应大力宣扬的时候,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建筑设计多元化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笔者将在文中对建筑设计多元化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简单的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多元化 Abstract: because our country building design field increasingly diverse, the building of the our country outlook also increasingly rich and colorful, appearance condition. Can say, in nearly 20 years of time, China’s construction design field for diversification and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w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diversified produce positive effects to publicize, also should awareness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diversified has some negative effect. The author in this paper will be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diversifie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simple summary,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problem solving methods for industry insiders reference.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diversity 一、建筑设计多元化产生的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的不断进步,人类逐渐进入多元化社会,主要表现在物质产品与各种理论思潮的不断丰富,为人们提供了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选择,人们容纳和借鉴不同的风格,开始追求个性与民主自由。 建筑设计领域无疑也受到了多元化的影响。二十年前,现代主义在我国的建筑设计领域中还占有主导地位,是建筑界相对明确的一种主导思想。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国外建筑设计思想的不断引进,建筑师的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在对现代主义进行继承和批判的同时,加入了一些多元化的建筑思想。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设计界没有明确的价值标准,建筑师都在根据不同的场地和地域特征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市场状况进行各种尝试,而我国大规模建设的热潮也为这种尝试提供了机会。 另一方面,建筑技术手段的发达也为建筑师追求张扬的个性提供了条件,只要建筑师想得到的,结构上几乎都能实现。所以建筑多元化使建筑产品出现了百

建筑设计走向多元化

境,创造环境。 建筑设计走向多元化 张华博士作为建设部直属最早实行股份制的设计公司之一的北京三磊建筑设计公司的董事长和设计总监,同时还是香港建筑师协会会员。多年的国内设计经验以及和国外设计机构的长期竞争与合作的经历,让张华对中外建筑艺术的认识不仅是局限于表征,更伴随着对中外设计力量对比、设计思路、发展变化的体验和思考。在国内建筑设计领域趋于多元化的情况下,张华认为,中国建筑师登上历史舞台的机遇已经到来。 建筑设计日趋多元化 张华认为,国内建筑设计领域,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多元化,主要表现就是建筑设计界不再存在主导的价值标准。在二十年前,现代主义占主导地位,有一种相对明确的设计主导思想。而现在没有特别明确的价值标准,基本上大家都在根据不同的场地特征、地域特征还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市场的情况做出各种各样的尝试,反映出建筑师对各种影响因素个人的理解。出现这种特征的原因是现代主义的设计实践积累以及建筑设计界集体的反思,建筑设计虽然还没有跳出现代主义的圈子,但在继承和批判的时候,加入了很多多元化的思想。同时,技术手段的发达,为建筑师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目前似乎只要是建筑师想到的,技术上基本都可以实现。更开放的环境使建筑设计界对各种文化的包容性增强,大家更容易接纳新生事物。市场更加追求变化。种种因素造成了建筑设计的多元化。 在建筑设计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中国的建筑设计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存在几个问题。张华对这些问题做了个简单的总结。 首先是过度设计。每个业主和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建筑是最有特点的标志性的,反映在设计本身,就是在体量和造型等方面盲目追求复杂,矫揉造作。张华说:“仅仅做到复杂不等于优秀,也不等于不平庸。” 其次是平庸的设计比较多。张华说,目前建成的一部分建筑不要说建筑所表达的文化特质,很多建筑,基本的比例、尺度、色彩搭配等基本层面还没有解决好。这样的最基本功能都没有做好的建筑,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建筑垃圾。 第三是对建筑的细节重视不够。很多优秀的建筑很简单,但特别有味道。这体现了建筑师对细节的构造特征不懈追求所表达出来的整体的美感。而目前国内设计周期太短,没有很多的时间放在一个作品上。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设计者缺乏耐心追求细节。经常一个建筑设计得很好,表现图也很漂亮,而一旦建成,就和表现图完全两样。一方面表现图可能有美化的成分,另外一方面,一个好的设计要在建设的全过程把每个细节都贯穿下来,就特别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和甲方、施工单位、设计顾问等很多人合作好。建筑设计界目前都在谈对一个建筑的控制力的问题,就是指建筑从构思到概念形成,一直到最后每一个节点都要得到控制。 应该更注重环境 过度设计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建筑的体量和设计所使用的手法没有道理,不是从研究场地、功能、使用方式、建筑和周边的关联出发。这是中国建筑师和外国建筑师思考设计的主要区别之一。 很多的设计都是给一个规划设计条件,大家都在一个红线里做文章,对周边的情况研究比较少。张华分析说,中国目前城市的变化太快,刚刚与周边的建筑找好关系,过两天,这个建筑就拆掉了。城市的快速增长可能导致了这样一种思维习惯,但国外建筑师更重视对建筑周边环境的思考,这一点值得中国建筑师重视。 对于中国建筑设计界的未来,张华表现出巨大的信心。他说,最近中国建筑师已经完成了不少优秀作品,尤其是一些比较好控制的小型建筑,在建筑创意、细节把握、建筑文化特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成熟的建筑师已经形成共识,都在追求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和有价值的建筑,而不是建筑垃圾。能表达当代中国建筑师精神的语汇呼之欲出。 经过这么多年的建筑实践,一部分中国建筑师已经走过了把做设计当作纯粹谋生手段的阶段,随着收入的提高,建筑师开始重视作品的社会责任,把一个建筑设计看成设计师自己精神的一部分。 62

多元化时期的设计思想

第四讲多元化时期的设计思想 一、从欧洲至北美,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时代背景: 1、市场竞争机制→世界经济大国 2、“形式追随功能” →“形式追随市场” 3、包豪斯设计理想→美国工业设计实践 4、欧洲设计中心→美国设计中心 5、建筑中心→现代工业设计 二、第一代美国职业设计师1、第一个职业“工业设计师”瓦尔特·提格(Walter Dornineque,1883—1960),最早独立开业的工业设计师、平面与产品设计师。①设计生涯:早年从事平面设计—1926年前往欧洲考察学习—1927年在美国柯达公司设计照相机—1936年至1940年为世博会、波音公司设计—1940年出版设计专著《今日设计—机械时代的设计程序》 ②设计贡献:最早在产品设计中注意到人体工程学的因素,用造型设计的美学方式为解决功能与技术上的难点。最早形成并出版现代工业设计产品开发的程序和方法。2、影响力最大的美国工业设计大师雷蒙德·罗维雷蒙德·罗维(Raymand Loeuy,1893—1986)是美国第一代职业设计师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大、活得最长的一位,也是第一位成为《Time》杂志封面的设计师。①设计生涯:189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的职员家庭—自幼对绘画和设计感兴趣—10岁时对拉蒙特的飞机设计上空成功印象极深—1918年闯荡美国,开始靠设计插图广告为生—1929年开设事务所,创造出流线型的复印机设计—1935年设计电冰箱—1932年设计小汽车—1937年设计火车头、可口可乐瓶与企业形象—1946年任美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席—1951年出版设计专著《不要只把好的留下》—1953年出版罗维《自传》。 3、超前思维的“未来学”设计师诺尔曼·盖茨诺尔曼·盖茨(Norman Bel Geddes,1893—1958)一个非常奇特的理想主义设计师和理论家,“未来学”的开拓者。①设计生涯:青年时代就读于美术学院—毕业后从事舞台美术设计—1920年至1930年开始从事工业设计,推荐流线型造型—1932年出版“未来主义”专著《地平线》—1939年为通用汽车公司设计世博会,成为“未来主义”的设计作品②设计理念:A、要准确确定产品所要求的功能; B、要研究厂家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C、将设计计划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 D、与有关方面协商材料的使用; E、研究竞争对手的情况; F、对同类产品作周密的市场调查。 4、“以人为本”的设计师亨利·德雷夫斯亨利·德雷夫斯(Henry Drdfuss,1903—1972)现代电话造型设计师。 ①设计生涯:早年在百老汇从事舞台与美术设计—1929年创办了个人设 计事务所—1930年为美国贝尔电话公司设计电话,先后为 贝尔公司设计100多种电话—1935年设计吸尘器、飞机机 舱、邮轮船舱等—1951年出版专著《为人的设计》—1961 年出版人体工程学专著《人体测量》。 ②设计箴言:“适应于人的机器才是最好的机器。”③设计贡献:现代工业设计“人体工程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第一个适用 于设计师的人机学模型体型。 5、美国现代设计的摇篮—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Cranbrook College of Art)始建19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