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防腐剂

化学中的防腐剂
化学中的防腐剂

说说化学中的防腐剂

一、什么是防腐剂

防腐剂是用于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延长保质期。

二、防腐剂的防腐原理是什么

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种:一是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二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三是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抑制其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产物的排除,导致其失活。

三、常见的化学防腐剂有哪些

1.苯甲酸(C 6H 5COOH )及其盐类

防腐机理:苯甲酸钠(C 6H 5COONa )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其防腐最佳PH 为2.5~4.0,在PH=5.0以上的产品中,杀菌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其安全性只相当于山梨酸钾(CH 3CH=CHCH=CHCOOK )的40

1,日本已全面取缔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2.山梨酸(CH 3CH=CHCH=CHCOOH )及其盐(常见:山梨酸钾)类

防腐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体内的脱氢酶系统,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和起到防腐的作用。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防腐效果明显高于苯甲酸类,是苯甲酸盐的5-10倍。产品毒性低,相当于食盐的一半。其防腐效果随PH 的升高而减弱,PH =3时防腐效果最佳。PH 值达到6时仍有抑菌能力,但最低浓度不能低于0.2%。毒性比尼泊金酯(C 8H 8O 3)还要小。在我国可用于酱油、醋、面酱类,饮料、果酱类等中。

3. 脱氢乙酸(C 8H 7O 4H )及钠盐类

防腐机理:对食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的生长有着较强抑制作用。广泛用于肉类、鱼类、蔬菜、水果、饮料类、糕点类等的防腐保鲜。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对光和热稳定,在水溶液中降解为醋酸,对人体无毒。

4.尼泊金酯 (C 8H 8O 3)类(即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防腐机理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并能抑制细胞

的呼吸酶系的活性。尼泊金酯的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是分子态起作用,由于其分子中内的羟基已被酯化,不再电离,PH值为8时仍有60%的分子存在。因此尼泊金酯在PH为4~8时的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效果。不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性能稳定且毒性低于苯甲酸。是一种广谱型防腐剂。

5.双乙酸钠(CH3COONa·CH3COOH·H2O)

防腐机理:主要是抑制黑根菌、黄曲霉、李斯特菌等的生长。是一种常用于酱菜类的防腐剂,安全、无毒,有很好的防腐效果,在人体内最终分解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在酱菜类中用0.2%的双乙酸钠和0.1%的山梨酸钾复配使用在酱菜产品中,有很好的保鲜效果。

6.丙酸钙[(CH3CH2COO)2Ca]

防腐机理: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游离丙酸,具有抗菌作用,比乙酸强,比山梨酸弱。在食品、饮料工业中用作防腐、防霉剂,对霉菌、酵母菌、细菌有广泛的抗菌作用。pH值越低,防腐效果越好。丙酸是人体内氨基酸和脂肪酸氧化的产物,所以丙酸钙是一种安全性很好的防腐剂。ADI(每日人体每公斤允许摄入量)不作限制规定。对霉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抑制作用小,对酵母无作用,常用于面制品发酵及奶酪制品防霉等。

7.乳酸钠[CH3CH(OH)COONa]

防腐机理:酸钠在原料肉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对水分有良好的吸附性,从而有效地防止原料肉脱水,达到保鲜、保润作用。主要适用于烤肉、火腿、香肠、鸡鸭禽类制品和酱卤制品等。医疗上作为碱性剂使用,用于因腹泻、糖尿病、肾炎等引起的酸中毒症。一般浓度为60%-80%,60%的浓度最大使用限量为30g/Kg.。

姓名:王开山

学校:宁夏育才中学

常用食品防腐剂

常用食品防腐剂 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是各国允许使用而且历史比较悠久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为白色鳞片状或针状结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甲酸钠易溶于水,生产上使用较为广泛。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以未解离的分子起抑菌作用,其防腐效果视介质的PH而异,一般PH<5时抑菌效果较好,PH2.5~4.0时抑菌效果最好。例如,当PH由7降至3.5时,其防腐效力可提高5~10倍。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WHO(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规定,苯甲酸的ADI(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5mg/kg。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使用标准见表: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的使用标准

使用苯甲酸时,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再添加到食品中。使用苯甲酸钠时,一般先配制成20%~30%的水溶液,再加入到食品中,搅拌均匀即可。 2、山梨酸和山梨酸钾 山梨酸又名花楸酸,为无色针状或白色粉末状结晶,无臭或稍有刺臭,耐光耐热,但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易被氧化变色,防腐效果也有所降低。山梨酸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山梨酸钾极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高浓度蔗糖和食盐溶液,因而在生产上被广泛使用。 山梨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能在人体内参与正常的代谢活动,最后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国际上公认其为无害的食品防腐剂。山梨酸的ADI 为0~0.25mg/kg(FAO/WHO,1994)。 山梨酸和山梨酸钾属于酸型防腐剂,以未解离的分子起抑菌作用,其防腐效果随PH降低而增强,但适宜的PH范围比苯甲酸广,以PH<6的介质中使用未宜。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规定(GB2760-1996)规定,山梨酸与山梨酸钾的使用标准如下:

常用食品防腐剂及使用安全比较资料

常用食品防腐剂及使用安全比较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10材料化学王珊 20101103962 指导教师王喜贵教授 摘要:食品的腐败变质会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何防止腐败是食品科学工作者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常用的防腐措施是添加食品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分为化学防腐剂、天然防腐剂和复合型防腐剂, 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化学防腐剂。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 天然防腐剂和复合型防腐剂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对食品防腐剂分类和对防腐剂安全使用进行阐释。 关键词:天然防腐剂化学防腐剂复合型防腐剂 防腐剂的定义 防腐剂(preservative)是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或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 防腐剂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食品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绝大多数饮料和包装食品想要长期保存,往往都要添加食品防腐剂。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 1. 化学合成防腐剂 凡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活动, 延长食品腐败变质或生物代谢的化学制品都是化学防腐剂。目前常用的主要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丙酸盐、亚硫酸及其盐类、硝酸及亚硝酸盐类。 1.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是各国允许使用而且历史比较悠久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为白色鳞片状或针状结晶,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 味微甜有收敛性, 在空气中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甲酸钠易溶于水,生产上使用较为广泛。防腐机理:苯甲酸钠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1.2山梨酸和山梨酸钾 山梨酸又名花楸酸,为无色针状或白色粉末状结晶,无臭或稍有刺臭,耐光耐热,但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易被氧化变色,防腐效果也有所降低。山梨酸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山梨酸钾极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高浓度蔗糖和食盐

化学中的防腐剂

说说化学中的防腐剂 一、什么是防腐剂 防腐剂是用于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延长保质期。 二、防腐剂的防腐原理是什么 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种:一是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二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三是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抑制其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产物的排除,导致其失活。 三、常见的化学防腐剂有哪些 1.苯甲酸(C 6H 5COOH )及其盐类 防腐机理:苯甲酸钠(C 6H 5COONa )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其防腐最佳PH 为2.5~4.0,在PH=5.0以上的产品中,杀菌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其安全性只相当于山梨酸钾(CH 3CH=CHCH=CHCOOK )的40 1,日本已全面取缔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2.山梨酸(CH 3CH=CHCH=CHCOOH )及其盐(常见:山梨酸钾)类 防腐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体内的脱氢酶系统,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和起到防腐的作用。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防腐效果明显高于苯甲酸类,是苯甲酸盐的5-10倍。产品毒性低,相当于食盐的一半。其防腐效果随PH 的升高而减弱,PH =3时防腐效果最佳。PH 值达到6时仍有抑菌能力,但最低浓度不能低于0.2%。毒性比尼泊金酯(C 8H 8O 3)还要小。在我国可用于酱油、醋、面酱类,饮料、果酱类等中。 3. 脱氢乙酸(C 8H 7O 4H )及钠盐类 防腐机理:对食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的生长有着较强抑制作用。广泛用于肉类、鱼类、蔬菜、水果、饮料类、糕点类等的防腐保鲜。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对光和热稳定,在水溶液中降解为醋酸,对人体无毒。 4.尼泊金酯 (C 8H 8O 3)类(即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防腐机理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并能抑制细胞

常用食品防腐剂

常用食品防腐剂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常用食品防腐剂 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是各国允许使用而且历史比较悠久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为白色鳞片状或针状结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甲酸钠易溶于水,生产上使用较为广泛。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以未解离的分子起抑菌作用,其防腐效果视介质的PH而异,一般PH<5时抑菌效果较好,~时抑菌效果最好。例如,当PH由7降至时,其防腐效力可提高5~10倍。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WHO(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规定,苯甲酸的ADI(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5mg/kg。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使用标准见表: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的使用标准 使用苯甲酸时,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再添加到食品中。使用苯甲酸钠时,一般先配制成20%~30%的水溶液,再加入到食品中,搅拌均匀即可。 2、山梨酸和山梨酸钾 山梨酸又名花楸酸,为无色针状或白色粉末状结晶,无臭或稍有刺臭,耐光耐热,但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易被氧化变色,防腐效果也有所降低。山梨酸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山梨酸钾极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高浓度蔗糖和食盐溶液,因而在生产上被广泛使用。

山梨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能在人体内参与正常的代谢活动,最后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国际上公认其为无害的食品防腐剂。山梨酸的ADI为0~kg (FAO/WHO,1994)。 山梨酸和山梨酸钾属于酸型防腐剂,以未解离的分子起抑菌作用,其防腐效果随PH降低而增强,但适宜的PH范围比苯甲酸广,以PH<6的介质中使用未宜。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规定(GB2760-1996)规定,山梨酸与山梨酸钾的使用标准如下: 使用山梨酸时,应先将其溶解在少量乙醇或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的溶液中,随后添加到食品中。为了防止山梨酸受热挥发,最好在食品加热过程后期添加。山梨酸钾易溶于水,使用方便,但其1%水溶液的PH为7~8,有使食品PH升高的倾向,应予注意。3、对羟基苯甲酸酯 对羟基苯甲酸酯又名对羟基安息香酸酯或尼泊金酯,是苯甲酸的衍生物。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防腐效果最佳。此类物质为无色小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五臭,开始无味,随后稍有涩味,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也是由未解离分子发挥抑菌作用,其效力强于苯甲酸和山梨酸,而且使用范围更广,一般在PH为4~8范围内效果较好。

几种常用防腐剂的理化指标及毒性比较研究

几种常用防腐剂的理化指标及毒性比较研究 食品防腐剂是一类用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它依靠抑制微生物活动从而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 在食品工业中,各类食品的防腐保鲜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0%~30%的食物损失因为各种腐败。食品腐败变质不仅会使食品丧失营养价值,还会造成食物中毒。据我国卫生部门调查统计,食品腐败变质贯穿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及储存全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污染食品产生大量毒素从而引起食物中毒的案例,达到食品中毒比例的80%左右。可见,食品腐败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大隐患。食品腐败的原因包括物理、化学、酶及微生物四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微生物作用最为严重。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藏期限,人们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手段对食品进行防腐保鲜,添加防腐剂是其中一种使用方便、非常有效的食品防腐方法,因而被普遍采用。 目前,我国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食品添加剂分为有使用限量规定的和按生产需要使用的两类。允许使用的防腐剂已达38种,常用的主要有:苯甲酸及其钠盐;丙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及其钠盐;肉桂醛;双乙酸钠;乳酸链球菌素;山梨酸及其钾盐。本文就上述几种物质理化性状及毒性逐一进行对比研究。 1、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为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具有苯或甲醛的臭味。在100℃时迅速升华,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苯甲酸是弱酸,发挥作用对PH值要求较高,PH小于4时,抑菌活性高,最适抑菌PH为2.5~4.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最大添加量:碳酸饮料,最大使用量为0.2g/kg;低盐酱菜、酱类、蜜饯,0.5g/kg;葡萄酒、果酒、软糖,0.8g/kg;酱油、食醋、果酱(不包括罐头)、果汁(味)型饮料,1.0g/kg;食品工业用塑料桶装浓缩果蔬汁,2g/kg;果汁(果味)冰,1.0g/kg(混用或单独使用)。 英国食品标准局2006年宣布,如果饮料中同时含有作为防腐剂的苯甲酸纳与作为抗氧化剂的维生素C,这两种成分相互作用将生成致癌物质—苯。苯甲酸在人体内有累积叠加作用,具有一定毒性,在国外大部分国家已被禁止使用。我

食品防腐剂介绍

食品防腐剂是能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的食品添加剂。因兼有防止微生物繁殖引起食物中毒的作用,又称抗微生物剂。 食品防腐剂是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即对以腐败物质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由于在食品中使用防腐剂受到限制,因此多靠干燥、腌制等一些物理的方法。 我国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 食品防腐剂应具备如下条件: 1)性质较稳定:加入到食品中后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效,在食品中有很好的稳定性 2)低浓度下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3)本身不应具有刺激气味和异味 4)不应阻碍消化酶的作用,不应影响肠道内有益菌的作用 5)价格合理,使用较方便。 食品防腐剂防腐作用机理如下:· ①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干扰其生长和繁殖。 ②防腐剂对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产生作用。由于能破坏或损伤细胞壁,或能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机理,致使胞内物质外泄,或影响与膜有关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从而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③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进而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翻译等。 ④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酶系,抑制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代谢。 食品防腐剂分类如下: 食品防腐剂按作用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二者常因浓度、作用时间和微生物性质等的不同而不易区分。 按性质也可分为有机化学防腐剂和无机化学防腐剂两类。此外还有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由乳链球菌产生、含34个氨基酸的肽类抗菌素。 目前世界各国所用的食品防腐剂约有30多种。食品防腐剂在中国被划定为第17类,有28个品种。 防腐剂按来源分,有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两大类。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有机防腐剂与无机防腐剂。前者主要包括苯甲酸、山梨酸等,后者主要包括亚硫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天然防腐剂,通常是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如乳酸链球菌素是从乳酸链球菌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多肽物质,多肽可在机体内降解为各种氨基酸,世界各国对这种防腐剂的规定也不相同,我国对乳酸链球菌素有使用范围和最大许可用量的规定。 食品防腐剂种类使用范围如下: 苯甲酸及盐:常用于,碳酸饮料、低盐酱菜、蜜饯、葡萄酒、果酒、软糖、酱油、食醋、果酱、果汁饮料、食品工业用桶装浓果蔬汁。 山梨酸钾:用于除以上介绍外,还有鱼、肉、蛋、禽类制品、果蔬保鲜、胶原蛋白肠衣、果冻、乳酸菌饮料、糕点、馅、面包、月饼等。 脱氢乙酸钠:常用于,腐竹、酱菜、原汁桔浆。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常用于,果蔬保鲜、果汁饮料、果酱,糕点陷、蛋黄陷、碳酸饮料、食醋、酱油。 丙酸钙:常用于,生湿面制品(切面、馄饨皮)、面包、食醋、酱油、糕点、豆制食品. 双乙酸钠:常用于,各种酱菜、面粉和面团中。 乳酸钠:常用于,烤肉、火腿、香肠、鸡鸭类产品和酱卤制品等。

关于食品中防腐剂使用的调查报告

关于食品中防腐剂使用的调查报告 摘要:食品问题现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超市中的各类食品,我们在选择时应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才有助于我们更健康的生活。因此,在购买食品时,大家应当对各种食品添加剂多加关注,了解各种添加剂对人的影响,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本次调查是在兰州市安宁区华联超市内进行的,特别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调味料如酱油、醋以及饮料熟食等食品中各种防腐剂的使用。在对防腐剂的添加说明后也对各种防腐剂的也做了相关的说明,希望有助于大家在消费过程中进行适当的选择,以及对食品添加剂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 前言 提及食品防腐剂,人们常常会联想到“有毒、有害、不健康”。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首先会选择那些标注了“不含防腐剂”的商品,但是含有食品防腐剂在我们日常选购的食品中是大量存在的,那么防腐剂是否有害人体健康呢?一种含有害物质的食品是否对人体产生危害,主要取决于人体食用的量,不应将食品含有害物质与食品有毒两种不同的概念混淆或等同起来。可以说任何东西吃多了都有害,水喝多了一样死人,盐吃多了一样中毒,就是基于剂量决定毒性的概念。其实,国家法律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的。老百姓在正确的使用范围、正确的使用量内合理食用,其安全性是完全可以保障的。至于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引起公众关注的大型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因为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标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或者没有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防腐剂本身的“罪过”。 目前市场上很多食品都单独将“不含防腐剂”作为卖点来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引起消费者对食品防腐剂的恐惧。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是由食品腐烂变质而引发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因为没有按规定添加防腐剂造成的。同时,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人员介绍,目前市面上很多标有“不含防腐剂”字样的食品还是含有一定量的防腐剂的。按照国家标准来使用防腐剂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保证,对于列入《食品原料和添加剂目录》的防腐剂,只要按国家标准添加,对身体是没有危害的,消费者不要过分迷信“不含防腐剂”。 关于食品防腐剂,在同类的产品不同的商家使用的种类有所不同,这不但与食品制作方法有关还与商品的价格等有一定的联系。当然,不同的食品防腐剂它的毒性也不一样,国家

常见饮料中防腐剂及其测定讲课讲稿

饮料中防腐剂 1.防腐剂种类 食品防腐剂是用于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引起的变质,提高食品保存性能,延长食品保质期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由于防腐剂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允许食品加入适量的防腐剂。 常用食品防腐剂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两大类。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无机防腐剂和有机防腐剂。有机化学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脂类、脱氢醋酸、双乙酸钠、柠檬酸和乳酸等;无机化学防腐剂主要包括亚硫酸(亚硫酸钠)、二氧化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类、游离氯及次氯酸盐、磷酸盐等。 2.饮料中常见防腐剂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稍溶于水,溶于乙醇,酸性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酵母、霉菌、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对产酸菌作用较弱。在直接饮用的饮料内的最大使用量为0.2克/ 公斤。因为苯甲酸溶解度低,使用不便,实际生产中大多是使用其钠盐,其钠盐的抗菌作用是转化为苯甲酸后起作用的。 山梨酸,又名花楸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对光、对热稳定,长期放置易被氧化着色。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山梨酸是酸性防腐剂,适用范围在pH 值5.5以下,而毒性为苯甲酸的1/4,所以从国外发展动向看,有逐步取代苯甲酸及其钠盐的趋势。最大使用量:0.6克/公斤。

3.食品防腐剂的检测方法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防腐剂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一旦过量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各个国家对防腐剂的用量和残留量都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的准确检测对食品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食品防腐剂的检测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滴定法等。其中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准确度高,分析快捷,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理: 配制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安赛蜜的标准溶液,以230nm为检测波长,绘制标准曲线;样品经超声波脱气、膜过滤后直接进样,按上述条件进行色谱测定,得到各种组分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测定结果准确等优点,是检测食品中苯甲酸钠的最常用的方法。现在通用的较佳方法是将样品用乙醚萃取, 再将萃取后的样液在水浴烘干, 然后用甲醇定容, 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检测。此试验种用超声萃取法,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使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值得推广。 但是此法仅限于某种食品,应用于多种食品时,常常出现防碍峰干扰。

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食品防腐剂 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班级:XXXXX 学号:XXXXX :XXXXX

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XXXXX XXXXX 摘要:介绍了食品防腐剂的抗菌、抑菌机理,对其分类和功能作用进行了阐述,对目前广泛存在的防腐剂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防腐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防腐剂;作用;安全性 食品工业已成为我国目前农产品增值、积累发展资金、实现工业化的支柱产业。食品, 尤其是密封包装的现代食品, 在长时间贮存或长途运输中, 发生霉烂变质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食品腐烂变质后, 人们常见到的是产气、变酸、变臭、长毛等等, 这些现象都是食品在微生物侵染下产生的[1]-[5]。 食品防腐剂是应食品防腐的需要而生,伴随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它是指用于防止食品在储存、流通过程中主要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变质,提高保存性,延长食用价值而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繁殖的作用。其使用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改善食品风味,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延长食品的储存期。以目前我国年使用10万吨化学合成防腐剂为例,平均按1‰添加剂量计算,每年可使1亿吨食品免于腐败变质;平均每吨食品按3000元计算,直接经济价值达3000亿元,而这仅仅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可见目前食品工业是离不开食品防腐剂的[6]。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也可以看到由于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一些厂家对食品防腐剂的滥用给人们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也因此越来关注食品中添加了什么防腐剂,这些防腐剂的安全性如何。因此正确认识食品防腐剂的作用及安全性是相当重要的。 1 食品防腐剂的抗菌、抑菌机理 食品防腐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防止食品在储存、流通过程中由微生物繁殖等引起的变质。按照防腐剂抗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性质,可将其大致分为具有

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及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和多氯联苯、苯并芘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 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化学性污染物的主要类别有: (1)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兽药、有毒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二恶英、三氯丙醇等 (2)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溶入食品的有害物质 (3)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4)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酒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 (5)掺假、造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 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一大来源。目前世界各国的化学农药品种约1400多个,作为基本品种使用的有40种左右。农药除了可造成人体的急性中毒外,绝大多数会对人体产生慢性危害,有致癌性,致畸性,并且都是通过污染食品的形式造成; 含铅、镉、铬、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废气及废渣,对人体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如长期摄入含镉量高的食品,会引起慢性中毒,并导致肾功能损伤,肺气肿等; 食用色素、防腐剂、发色剂、甜味剂、固化剂、抗氧化剂等食品添加剂,其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物学变化,亦及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毒害及其机理,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对生育繁殖的影响、胚胎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敏性等; 作食品包装用的塑料、纸张、金属容器等,如用废报纸、旧杂志包装食品,这些纸张中含有的多氯联苯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引起病症。多氯联苯是200多种氯代芳香烃的总称,当今世界生产和使用这种东西的数量相当大。有资料证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气、野生动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极的企鹅、北冰洋的鲸体内,都发现了多氯联苯的踪迹。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鲜艳色泽,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食品化学性污染造成的危害。首先,合理科学使用农药,对农药施用时期、配置和施用方法等都必须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还要严格遵守兽药使用准则,科学安全用药,要针对畜禽疫病发生的种类和情况,合理用药;其次,蔬菜要摘净残叶,去除烂根,清洗干净,水果和生食的蔬菜应彻底清洗干净,有的还应消毒;蔬菜的污染主要在采摘前的生长期,应严格遵守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残留量标准;第三,改变不良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尽量不要采用油煎、油炸、烘烤或熏制的烹调方法,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还要注重食品包装袋的卫生,禁用聚苯乙烯用作快餐饭盒,避免造成白色污染,要用聚碳酸酯塑料制作的食品包装、模具、奶瓶等。 在国家监管层面,我们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食品化学性污染造成的危害。首先,国家要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整顿,加强小企业监管,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严格生产许可,加快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向纵深发展,并突出重点,加大食品监督抽查力度;其次,

三种主要防腐剂

1苯甲酸及其盐的合成 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 是无色或白色的晶体, 相对密度 1.265℃,熔点122微溶于水, 易溶于己醇、己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1.1苯甲酸的合成 苯甲酸是国际上最早广泛使用的防腐剂,工业上苯甲酸主要是通过甲苯的液相 空气氧化制取的。过程是以环烷酸钴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40-160℃和操作压力0.2-0.3MPa下反应生成苯甲酸。反应后蒸去甲苯,并减压蒸馏、重结晶,即得产品。该工艺利用廉价原料,收率高,因此是工业上主要使用的方法。 1.2苯甲酸盐的合成 由于苯甲酸的溶解度低, 使用不方便, 实际生产中大多使用其钠盐。将得到的苯甲酸用碳酸钠溶液中和、过滤、蒸发、结晶即可得到苯甲酸钠盐。 化学式 应用 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钠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在酸性条件下防腐性能最强。此外苯甲酸也用作农药、染料、医药、香料、媒染剂和增塑剂的生产原料,聚酰胺树脂和醇酸树脂的改性剂及钢铁设备的防锈剂等。 防腐机理:苯甲酸钠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

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其防腐最佳PH为2.5—4.0,在PH5.0以上的产品中,杀菌效果不是很理想。 2 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合成 对经基苯甲酸酯又称尼泊金酯,是一种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 无味无臭, 毒性很低,对霉菌和酵母菌抗菌作用, 防腐效果比苯甲酸及其钠盐好,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效广谱性防腐剂之一, 其抑菌效果随脂肪链的延长而增强。 2.1 对羟基苯甲酸的合成 2. 1.1水杨酸法 水杨酸与氢氧化钾作用得到水杨酸钾, 然后在水杨酸钾糊状物中加人石蜡, 加热, 转位成对位体的钾盐, 经冷却分离出石腊, 用活性炭脱色后, 再进行酸化得到对经基苯甲酸。 2.2 尼泊金醋的合成 2.2.1 酯化法 尼泊金醋的合成通常采用直接醋化法制备。即对经基苯甲酸和相应的醇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水得到尼泊金 应用 碳酸饮料以及其他饮料、糕点及馅、饲料、调味品、水果蔬菜、腌制品;还广泛应用于乳品、酶制品、肉制品、化妆品、皮革、医药、烟草、化工等领域 防腐机理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并能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尼泊金酯的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是分子态起作用,由于其分子中内的羟基已被酯化,不再电离,PH值为8时仍有60%的分子存在。 3 山梨酸及其盐的合成 山梨酸又名2, 4一己二烯酸、2一丙烯基丙烯酸, 无色针状结晶或

食品常用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食品常用防腐剂和抗氧化剂1、食品防腐剂应具备的条件(1)卫生安全 (2)使用有效 (3)不破坏食品的固有品质 2、常用化学防腐剂及其作用机理 (1)合成有机防腐剂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山梨酸和山梨酸钾 对羟基苯甲酸酯 脱氢醋酸和胶氢醋酸钠 丙酸盐 (2)无机防腐剂 亚硫酸及其盐类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3)天然防腐剂及其应用 酒精 有机酸 甲壳素和壳聚糖 乳酸链球菌素 1、概念 食品抗氧化剂是添加于食品后阻止或延迟食品氧化,提高食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延长储存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1)防止食品酸败用的抗氧化剂

a、油脂的氧化和抗氧化剂的基本作用 b、氧化作用的催化和抑制因素 温度 光线 碱 色素 氧的有效量 重金属 c、抗氧化剂的增效作用 d、常用的抗氧化剂 丁基羟基茴香醚( BHA ) 二丁基羟基羟甲苯( BHT )

没食子酸丙酯 叔丁基对苯二酚 生育酚混合物 茶多酚 (2)防止食品褐变的抗氧化剂 a、食品的褐变 不少果蔬组织在切割、去皮、切片和磨碎后极易出现褐变的 现象。和氧气直接接触后,外层潮湿面上的抗坏血酸就会立刻被氧化 掉。当这种反应结束后,继之就会出现多酚氧化酶催化氧化和呈色物 质反应时形成棕褐色的褐变。 b、常用的抗氧化剂 抗坏血酸即维生素 C 异抗坏血酸 1、确定使用量极限时必须将下列各因素考虑在内:(1)应对加有保藏剂的食品或多种食品消费量做出充分的估计。 (2)动物试验中表明生理正常现象开始出现偏向时的最低使用量。

(3)对所有各类消费者健康的任何危害性降低到最低程度时,保证 完全适宜的极限。 2、使用要求 (1)使用的食品保藏剂本身并无毒害或在加工中和食用前极易从食 品中清除掉。 (2)少量使用时就能防止腐败变质或改善品质的要求。(3)不会引起食品发生不可逆性的化学变化,并且不会使食品出现 异味,但允许改善风味。 (4)不会与生产设备及容器等发生化学反应。四、化学处理实例 1、防腐剂实例 无机类 SO2 、亚硫酸盐类漂白作用和还原作用主要对过敏的哮喘者有 诱发的可能抑菌作用、抑制昆虫 过氧化氢对厌氧芽孢杆菌杀灭效果好。 卤素(氯)消毒原理——次氯酸,工厂设水中存在能和氯反应并 备清洗及加工用水消毒使它失去杀菌效力的物 质。只有这些物质全部 和氯结合后,才具有有效 的杀菌能力。 CO2 高浓度的 CO2 阻止微生物的 生长。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都有延迟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后者由于靠酶转化或亚硝酸 盐而起作用,用量大一些。有机类苯甲酸及钠盐 pH 值从7.0降到3.5,防腐能对细菌效力极弱

各类防腐剂特性

迪美RMT 化学组成: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3-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 质量指标: 1.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2.活性物含量:≥7.0% 应用:可用于面霜、乳液、婴儿产品、防晒产品、香波、湿纸巾以及其它停留在皮肤上的产品。 配伍性:可于化妆品中存在的各种组分相配伍,实验结果表明其抑菌能力不受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蛋白质、中草药、ZPT以及Parsol 1789等添加物的影响。 抗菌性能:广谱抗菌活性,能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酵母菌及霉菌。 用量及特点: 1.一般添加量为0.05~0.2%,用户也可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试验筛选用量比例,在低于45℃最后加入较好。 2.pH值使用范围为:2~12。适用pH值范围广泛,可以覆盖所有化妆品、日化产品的pH值范围。 3.本品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在使用浓度下对皮肤、眼粘膜均无刺激性,对环境无污染。 4.每一种化妆品均需各自独特的防腐体系来保证其防腐效果,因此,每一种新开发或改进的产品,均需进行挑战性试验,以确保其防腐效果。 对微生物的抑杀效果 微生物菌种最低抑制浓度(ppm) 枯草芽孢杆菌200 表皮葡萄球菌200 肺炎杆菌200 大肠杆菌150 铜绿假单胞菌300 黑曲霉20 桔青霉20 杂色曲霉20 蜡叶芽枝40 绳状青霉20 毒理试验:急性口服毒性试验(大鼠): L D50 = 1210mg/kg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家兔):无刺激性(0.1%浓度)

迪美RMB 化学组成: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2-溴-2-硝基-1,3-丙二醇 质量指标: 1.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2.活性物含量:≥19.0% 应用:可用于面霜、乳液、婴儿产品、防晒产品、香波、湿纸巾以及其它停留在皮肤上的产品。 配伍性:可于化妆品中存在的各种组分相配伍,实验结果表明其抑菌能力不受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蛋白质、中草药、ZPT以及Parsol 1789等添加物的影响。 抗菌性能:广谱抗菌活性,能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酵母菌及霉菌。 用量及特点: 1.一般添加量为0.05~0.2%,用户也可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试验筛选用量比例,在低于45℃最后加入较好。 2.pH值使用范围为:2~12。适用pH值范围广泛,可以覆盖所有化妆品、日化产品的pH值范围。 3.本品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在使用浓度下对皮肤、眼粘膜均无刺激性,对环境无污染。 4.每一种化妆品均需各自独特的防腐体系来保证其防腐效果,因此,每一种新开发或改进的产品,均需进行挑战性试验,以确保其防腐效果。 对微生物的抑杀效果 微生物菌种最低抑制浓度(ppm) 枯草芽孢杆菌200 表皮葡萄球菌200 肺炎杆菌200 大肠杆菌150 铜绿假单胞菌300 黑曲霉20 桔青霉20 杂色曲霉20 蜡叶芽枝40 绳状青霉20 毒理试验:急性口服毒性试验(大鼠): L D50 = 1210mg/kg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家兔):无刺激性(0.1%浓度)

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化学性污染 污染杂质为化学物品而造成的水体污染。化学性污染根据具体污染杂质可分为6类: (1)无机污染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影响渔业。 (2)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铅、砷等元素。 (3)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等。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被生物所分解。(4)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质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故称之为需氧污染物质。 (5)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是生活与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和磷。 (6)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海洋采油和油轮事故污染最甚。 生物性污染 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可以带入一些病原微生物。例如某些原来存在于人畜肠道中的病原细菌,如伤寒、副伤寒、霍乱细菌等都可以通过人畜粪便的污染而进入水体,随水流动而传播。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毒等也常在污染水中发现。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通过水进行传播。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水体的污染也是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一大课题。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及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和多氯联苯、苯并芘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化学物质的不断产生和应用,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来源也进一步繁杂,食品污染大致可分为: (1)食品中存在的天然有害物; (2)环境污染物; (3)滥用食品添加剂; (4)食品加工、贮存、运输及烹调过程中产生物质或工具、用具中的污染物。 食品污染的种类 食品污染分为分为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污染三类。 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属于微生物食品污染

目前最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目前最常用的食品防腐 剂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我国目前最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防腐剂是用于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延长保质期。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种:一是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二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三是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抑制其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产物的排除,导致其失活。 谈到防腐剂,人们往往认为有害,其实在安全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副作用的。我国防腐剂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应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我国到目前为止已批准了32种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苯甲酸钠的毒性比山梨酸钾强,而且在相同的酸度值下抑菌效力仅为山梨酸的1/3,因此许多国家逐渐用山梨酸钾。但因苯甲酸钠价格低廉,在我国仍普遍使用,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小,可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转化为CO2和水。从防腐剂的发展趋势上看,以生物发酵而成的生物防腐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以下简单介绍我国常用防腐剂的产品性能、防腐机理和使用范围等。 1、苯甲酸及其盐类,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无臭或略带安息香的气味。防腐机理:苯甲酸钠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其防腐最佳PH为—,在以上的产品中,杀菌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其安全性只相当于山梨酸钾的1/40,日本已全面取缔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常见防腐剂有哪些

常见防腐剂有哪些? 2010-07-18 23:40:04|??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丙酸钙、双乙酸钠、乳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丙 酯、乳酸链球菌素、过氧化氢等 防腐剂是用于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延长保质期。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种:一是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二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三是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抑制其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产 物的排除,导致其失活。 谈到防腐剂,人们往往认为有害,其实在安全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副作用的。我国防腐剂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应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我国到目前为止已批准了32种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苯甲酸钠的毒性比山梨酸钾强,而且在相同的酸度值下抑菌效力仅为山梨酸的1/3,因此许多国家逐渐用山梨酸钾。但因苯甲酸钠价格低廉,在我国仍普遍使用,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小,可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转化为CO2和水。从防腐剂的发展趋势上看,以生物发酵而成的生物防腐剂, 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以下简单介绍我国常用防腐剂的产品性能、防腐机理和使用范围等。 1,苯甲酸及其盐类,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无臭或略带安息香的气味。防腐机理:苯甲酸钠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其防腐最佳PH为—,在以上的产品中,杀菌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其安全性只相当于山梨酸钾的1/40,日本已全面取缔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2,山梨酸及其盐类,白色结晶粉末或微黄色结晶粉末或鳞片状。山梨酸钾为酸性防腐剂,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体内的脱氢酶系统,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和起到防腐的作用。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防腐效果明显高于苯甲酸类,是苯甲酸盐的5-10倍。产品毒性低,相当于食盐的一半。其防腐效果随PH的升高而减弱,PH=3时防腐效果最佳。PH值达

最新防腐剂总结

1、K-CG即Kathon CG(凯松) 可广泛地应用于在涂料、高分子合成乳液等水性体系及水处理中,其有效成分为异噻唑啉酮衍生物,活性成份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it)、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 性能特点:1.广谱、长效的杀灭多种细菌、真菌和酵母菌,用量低。2.适用的ph范围广泛,2-9均可使用。3.与水混溶,可以在任何工序加入,容易操作。4.毒性低,使用浓度完全无害。5.排放无残留,不会对环境造成累积污染。6.不燃烧,易于运输,使用方便。7.与各种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及蛋白质成份配伍性好。8.对假单包菌有特效,得到了全世界认同。9.不含甲醛,不含voc。质量标准:外观微黄色透明液体有效成份含量(%)14 氯比2.5-4.0密度(g/ml,20℃) 1.26-1.33ph值2.0-3.0稳定性ph 2.0-9.0稳定应用领域:广泛用于涂料、水性高聚物、金属切割液、胶粘剂、油墨、染料、石蜡液等。还可用于水处理,如石油化工、电力、中央空调、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杀菌、灭藻。 使用方法及用量:在水处理中使用时,先稀释成1.5%的水溶液,杀生时视菌藻的滋生情况,每周投加1-2次,投加量为50-300ppm。不能与氯气等氧化性杀生剂同时使用。 注意事项:1.本品应避免与眼睛直接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可延误。不可与皮肤长时间接触。2.本品贮存过程中不可与还原性金属接触,如金属铁、铝等以免导致产品分解。3.本品在ph>9.0的碱性介质中稳定性差,不宜使用。亲核性很强的化学品与本品配伍,例如s2-和r-nh2,将导致本品质量下降,甚至完全失效。贮存:本品在避光和常温下保质期为12个月。 2、杰马BP 水溶性抗菌剂,无色透明粘稠液体, 【保存】应贮存于避光、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2年。 【用途】杰马BP,化妆品级抗菌剂、防腐剂,可用于膏霜、露液、香波、护发素、湿纸巾等附留型和洗去型产品,该产品得到美国和欧盟批准,广泛用于水包油、油包水的乳化体系和水溶性配方。 添加比例0.1-1.0%,低于50℃加入,使用时先溶于纯水中再与其他原料混合均匀。是非常适合冷配的抗菌剂。杰马BP基础抗菌剂 适合配制精华液、爽肤水使用。使用时只能在50℃以下加入,不能热配。适合diy新手冷配使用。 产品物性: 1、性状:无色或微黄色透明粘稠液体,无味或略带特征性气味。 2、溶解性:易溶于丙二醇,可溶于水。 3、抗菌性能:广谱抗菌活性,能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酵母菌及霉菌。 4、一般添加量为0.1-1.0%,使用时溶于水相或乳化体系中,在低于50℃加入较好。 3、尼泊金类 (1)、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物化性能:白色结晶粉末或无色结晶,易溶于醇,醚和丙酮,极微溶于水,沸点270-280℃。用量一般在0.05-0.3之间 尼泊金甲酯的抑菌活性主要是分子态起作用,且其分子内的羟基已经酯化,不再电离,所以它在pH3~8 的范围内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而苯甲酸和山梨酸均为酸性防腐剂,它们在

常用防腐剂及添加剂

首先声明:任何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不科学的,本人的在此介绍的毒性仅是个人对于该种物质的使用情况做出的个人评判 防腐剂的种类: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防腐剂有苯甲酸类、山梨酸类、脱氢乙酸类、双乙酸类等。 某些特殊防腐剂:常见于面包中的丙酸钙,某些饮料中的乳酸钙(或乳酸钠) 苯甲酸类:有毒指数★★★ 这种防腐剂日本已经全面禁止使用,苯甲酸类防腐剂价格低廉,故现在还有相当多的商家仍在使用。小剂量的苯甲酸可被人体代谢,但过量使用苯甲酸会造成肝脏损害,故此种防腐剂正在被逐步取代。苯甲酸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为0.2-1g/kg。 山梨酸类:有毒指数★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都对其安全性给予了肯定。山梨酸的毒副作用比苯甲酸、维生素C和食盐还要低,毒性仅有苯甲酸的1/4.食盐的一半。但是如果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超标严重,消费者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每日允许量为25mg/Kg。 脱氢乙酸类:基本无毒 脱氢乙酸钠是继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之后又一代新的食品防腐保鲜剂,这种防腐剂基本上能被人体正常代谢。

亚硝酸盐:有毒指数★★★★ 强致癌物质,常见于腌制肉,这种物质的毒性相当强,根据我国卫生部《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标准》(1994)的毒性划分规定,亚硝酸钠LD为220 mg.kg-1,属于中等毒类。不建议长期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品。 丙酸钙:有毒指数★ 能够被人体吸收,丙酸钙是一种安全性很好的防腐剂.ADI(每日人体每公斤允许摄入量)不作限制规定, 乳酸盐:基本无毒 一、抗氧化剂 1.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如有的抗氧化剂是由于本身极易被氧化,首先与氧反应,从而保护了食品.如VE.有的抗氧化剂可以放出氢离子将油脂在自动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氧化物分解破坏,使其不能形成醛或酮的产物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等.有些抗氧化剂可能与其所产生的过氧化物结合,形成氢过氧化物,使油脂氧化过程中断,从而组织氧化过程的进行,而本身则形成抗氧化剂自由基,但抗氧化剂自由基可形成稳定的二聚体,或与过氧化自由基ROO.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如BHA、BHT、TBHQ、PG、茶多酚等. 2.几种常用的脂溶性抗氧化剂 (1)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因为加热后效果保持性好,在保存食品上有效,它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抗氧化剂之一,也是我国常用的抗氧化剂之一.和其它抗氧化剂有协同作用,并与增效剂如柠檬酸等使用,其抗氧化效果更为显著.一般认为BHA毒性很小,较为安全. (2)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与其它抗氧化剂相比,稳定性较高,耐热性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抗氧化效果也好,用于长期保存的食品与焙烤食品很有效.是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在水产加工方面广泛应用的廉价抗氧化剂.一般与BHA并用,并以柠檬酸或其他有机酸为增效剂.相对BHA来说,毒性稍高一些. (3)PG:没食子酸丙酯.对热比较稳定.PG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较BHA和BHT强些.毒性较低. (4)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是较新的一类酚类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较好. 二、漂白剂 这类物质均能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遇水则形成亚硫酸.除具有漂白作用外,还具有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