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徽省粮食局

2008年9月

目录

一、现状和趋势........................................................ (1)

(一)粮食产需现状及趋势......................................................... (1)

(二)粮食流通设施现状......................................................... (1)

(三)粮食流通现状及趋势 (2)

(四)突出问题......................................................... (3)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

(一)指导思想......................................................... . (4)

(二)基本原

(4)

三、目标和任务........................................................ (5)

(一)发展目标......................................................... (5)

(二)主要任务......................................................... (5)

四、总体布局........................................................ (6)

五、建设项目........................................................ . (8)

(一)河港口散粮中转库及专业化码头项目 (8)

(二)陆散粮中转库项目 (8)

(三)散粮运输工具项

.8 (四)散粮接收发放设施改造项目 (9)

(五)粮食物流信息系统项目 (9)

(六)粮食检验检测设施项目 (9)

六、政策措施........................................................ ..10 (一)加强项目管理......................................................... . (10)

(二)加大资金投入......................................................... ........1 1 (三)完善各项政策......................................................... .......1 1 (四)创新体制机制.........................................................

.........1 2 (五)加快人才培养......................................................... .. (12)

专栏一粮食流量......................................................... .. (2)

专栏二粮食分运输方式流量预测 (3)

专栏三粮食物流节点布局......................................................... .. (6)

专栏四粮食物流节点主要依托企业 (7)

专栏五建设项目......................................................... (10)

附件2008年省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库 (13)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商品。既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也是粮食主要消费省,粮食的调出和调入都具有一定规模。加快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实现粮食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即“四散化”)的变革,对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发改经贸〔2007〕2136号),为指导全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07年—2015年。分两个阶段实施:2007年到2010年为第一阶段;2011年到2015年为第二阶段。

一、现状和趋势

(一)粮食产需现状及趋势

省有47个县(市)是国家商品粮大县,、、市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全省粮食播种面积9000万亩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保持在2750万吨以上,粮食总产中水稻、小麦约占80%。2006年全省粮食产量2861万吨,粮食商品率为44%,粮食需求量2100万吨。预计2015年粮食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粮食商品率将提高到53%,商品量达到1495万吨,粮食需求量将增加到2600万吨。

(二)粮食流通设施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

展。特别是1998年以来,利用国债资金新建仓容373万吨,优化了粮库布局,提升了粮食仓储现代化水平,为发展粮食“四散”奠定了一定基础。截至2006年底,全省有效仓容1304万吨,装备环流熏蒸仓容520万吨,装备粮情测控系统仓容332万吨,实现机械通风仓容993万吨,低温准低温仓容33万吨。粮食铁路专用线21条,总长度20.4千米。粮食专用码头20座,泊位36个,总吨位3.5万吨。专用散粮汽车245辆,总吨位5000吨。全省规划建设粮食产业园区94个,总投资18.8亿元,已有55个动工兴建,其中22个基本建成。粮油信息中心建立了“中国粮食网”,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实现了网上交易。

(三)粮食流通现状及趋势

粮食跨省和省流量双向增加(见专栏一)。出省粮食流向主要是东南沿海省市,、、、、等省市约占75%;、、、广西、等省市约占20%;京津等省市约占5%。省外调入的粮食,玉米占一半左右,主要从、、东北购进;其余稻谷、小麦、大豆主要从、、、购进。省粮食主要是从北部和中部主产区流向粮食加工量大的城市、主要消费城市以及皖南、皖西南山区。

专栏一粮食流量单位:万吨

年份全省粮食流量流出省外省外流入省流量跨省流量

2006年1495 845 230 420 1075

2010年1800 910 440 450 1350

2015年2000 1000 500 500 1500

目前出省粮食的铁路、水路、公路运输比例为44%、33%、23%,

省外流入粮食的运输比例为69%、14%、17%,省粮食的运输比例为31%、3%、66%。预测在规划期运输方式仍以铁路为主,水路运输比例有所增加(见专栏二)。近两年散粮运输开始起步,2006年原粮散运比例为6.5%。

粮食流通主体多元化,目前全省已有各类粮食收购经营者近8000家,其中非国有粮食经营者占81.8%。粮食加工业发展迅速,全省现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600多家,年加工能力1800万吨以上,其中日加工能力400吨以上的企业30多家,已经形成一批能带动发展区域粮食现代物流的跨地区、跨所有制粮食集团。

(四)突出问题

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仓储设施制约。

2.5万吨以下的粮库企业占粮库企业总数的84.6%,平房仓比例高达98.7%,具有机械化功能和四散作业能力的立筒仓、浅圆仓仅

占全省有效仓容的0.9%(全国平均水平为13.1%),相当部分粮库不能适应粮食现代物流发展需要。二是散粮装卸运输设施制约。配备散粮接卸设施的粮库比例较低,粮食加工企业散粮接卸能力较弱,散粮运输车辆较少。三是粮食物流信息化制约。缺乏粮食物流信息采集渠道及技术标准,尚未形成全省性粮食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公共信息交换和电子商务平台。四是粮食物流主体制约。参与粮食物流的主体大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现代物流手段和理念。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抓住国家建设跨省散粮物流通道的机遇,通过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提升功能,建立全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增强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省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粮食现代物流设施项目,并给予一定扶持。项目实施由企业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充分发挥多种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

2、统筹协调,形成系统。加强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企业之间的统筹协调,注重粮食流通各环节、各种运输方式的对接,做好粮食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衔接。

3、打破分割,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粮食流通设施,通过实施粮食现代物流项目,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整合不同所有制主体的物流设施、基本功能及业务资源,培育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粮食物流骨干企业。

4、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根据粮食流通现状,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在规划第一阶段,结合国家粮食物流通道建设,重点对主要节点项目进行建设。在规划第二阶段,实施整体推进,重点解决省粮食收购、集并、加工的“四散”问题。

5、技术引领,注重实效。在考虑粮食物流模式和技术设备先进性的同时,更要注重成熟性和适用性,确保项目的投资效益。

三、目标和任务

(一)发展目标

在规划期,重点建设和完善主要粮食物流节点,基本形成跨省及省粮食物流通道,初步建立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2010年全省原粮散运比例达到35%,2015年达到55%以上。

(二)主要任务

1、形成主要粮食物流通道。重点形成地区小麦流出通道、长江流域稻谷(小麦)流出通道,省外玉米流入通道、省粮食物流通道。

2、建设主要粮食物流节点。在交通枢纽、粮食集散地、粮食加工产业聚集区,建设适应散装、散卸的主要粮食物流节点,扩建或改造粮食快速中转仓容和装卸设施,形成聚集度高、辐射力强的粮食物流基地。

3、推广散粮运输方式。以公水联运为突破口,发展散粮多式联运,完善港口、铁路、骨干中转储备粮库、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相关接卸配套设施,逐步推广散粮汽车、散粮船舶、散粮火车、散粮集装箱等运输方式。

4、提高粮食物流组织化程度。加强供应链管理,发展粮食第三方物流和网上交易。建立省级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粮食物流信息资源共享。

5、推广和应用国家粮食物流标准。跟踪国家粮食物流标准

体系,做好粮食物流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装卸机械、信息交换、品质检测、商品编码、市场交易的标准化。

6、建立省级粮食应急调控体系。以国有粮食企业、重点粮食交易市场、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和综合性粮食物流企业为依托,以现代粮食物流设施为载体,建立粮食应急调控体系。

四、总体布局

粮食现代物流总体布局是:依托一网两河五线,建设两通道七节点。“一网”是指全省公路网,特别是高速公路网。“两河”是指淮河及其支流、长江及其支流。“五线”是指京九线、京沪线、宁西线、皖赣线和沿江铁路干线。“两通道”是指小麦流出通道(属国家黄淮海小麦流出通道,主要包括亳州、、、)、长江流域稻谷(小麦)流出通道(属国家长江中下游稻谷流出和玉米流入通道,主要包括、、、、、)。“七节点”是指、、、、、、七个节点(见专栏三)。

粮食物流节点布局在粮食主要集散地、加工聚集区和交通枢纽,年粮食中转量100万吨以上。节点城市以现有的粮食流通设施、粮食产业园区和加工企业为依托(见专栏四),形成粮食现代物流的增长极和全国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

专栏四粮食物流节点主要依托企业

节点名称依托企业重点企业

节点省机械化粮库、省双凤粮食储备库、中粮国家粮食

储备库、市粮食工业园、肥东新城粮食物流中心、

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中储粮直属库、天业集团粮食

产业园和铁路北站等

市双凤开发区

粮食物流基

地、粮食批发

交易市场

节点市粮食物流产业园、亳州市粮食物流产业园、中储

粮直属库、中储粮涡阳直属库、亳州国家粮食储备

库、太和县粮食局直属库粮食码头、阜南县粮食物

流大市场、六本食品公司、谯城区面粉城、瑞福祥

粮食工业园和铁路货站等

市粮食物流产

业园、中储粮

直属库

节点秃矶山中转库、中储粮直属库、县粮食产业园、南

陵县食品加工园、市粮食产业园、中储粮直属库、

槐祥工贸集团现代物流中心、无为县粮食产业园、

和县粮食产业园、含山县粮食加工工业园、庐江县

粮食产业园、粮油工业园、宣州区粮食产业园、家

乐米业、中储粮直属库、五星养殖(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粮食产业园、马市粮食产业园等

秃矶山中转

库、市粮食产

业园、粮油工

业园、家乐米

业、槐祥工贸

集团

节点粮食产业园、中储粮直属库、丰原集团、中纺粮油、

怀远国家粮食储备库、怀远粮食产业园、第一粮库、

第四粮库、凤阳国家粮食储备库、铁路南货场、桥

站等

粮食产业园、

中储粮直属

库、丰原集团

节点中储粮直属库、市直属库、市粮食产业园、市粮食

物流中心、天宏农产品加工园、泗县粮食经济园、

丰原生物化工、皖王面粉集团和铁路站等

中储粮直属

库、市粮食产

业园

节点市粮食城、明光国家粮食储备库、定远皖东现代粮

食物流中心、来安县水口国家粮库粮食码头、全椒

粮食物流中心、天长国家粮食储备库和铁路货站等

市粮食城

节点粮食物流中心、中储粮直属库、桐城国家粮食储备

库、桐城市粮食产业园、市粮食物流中心、歙县国

家粮食储备库、祁门国家粮食储备库、池州市东至

县粮食物流中心、稼仙米业集团和铁路站等

粮食物流中

心、市粮食物

流中心、稼仙

米业集团

五、建设项目

为实现本规划的整体目标和任务,促进粮食现代物流各环节、各物流通道和主要节点功能整合,粮食现代物流建设项目包括六个方面(见专栏五)。

(一)河港口散粮中转库及专业化码头项目

在淮河、长江及其支流上重点建设散粮中转库及粮食专业化码头项目29个,新增和改造中转仓容75万吨,提高水路快速接发中转能力。项目选择标准:国家级的河港口库、粮食码头的年中转量50万吨以上;省级的河港口库、粮食码头的年中转量20万吨以上。

(二)陆散粮中转库项目

在地区、长江流域粮食外运陆路通道的主要交通枢纽及集散地,重点建设与完善立筒仓、浅圆仓等散粮中转库项目,新增和改造中转仓容60万吨,提高陆路的散运比例和快速中转能力。结合退城进郊的储备库项目建设,建设仓容260万吨。项目建设主要针对各粮食集散地、粮食产业园区的散粮流通瓶颈障碍,兼顾解决粮库布局和立筒仓、浅圆仓等适宜散粮中转仓型不足问题。项目选择标准:国家级粮食中转库、储备库年中转量在30万吨以上;省级粮食中转库、储备库年中转量在20万吨以上。

(三)散粮运输工具项目

按省的粮食流通量和作业需求,重点发展散粮汽车、散粮火车和1000吨级以下散粮船舶,推行公铁水集装箱运输与规模化散粮运输方式,扶持和引导省具有社会化运输服务业绩及实力的物流企业参与散粮运输。项目容包括:购置、改造散粮汽车或散粮集装箱汽车700辆,购置散粮船舶52艘和散粮火车50节。

(四)散粮接收发放设施改造项目

选择处于重要节点上的储备库、中转库和大型粮油加工企业等提升散粮接收发放功能,包括散粮火车、散粮船舶、散粮汽车及集装箱的装卸设施。通过散粮接收发放设施功能提升,扩大散粮运输需求,提高“四散”效益。项目选择标准:交通区位优势,中转库和储备库仓容5万吨以上、年中转量在20万吨以上;加工企业要有品牌优势和一定的市场占有率,面粉加工能力500吨/日以上,大米加工能力200吨/日以上。

(五)粮食物流信息系统项目

按照构建粮食物流信息网络的要求,建立省级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完善重点省辖市物流信息平台,形成全省统一的粮食配载、信息发布、粮食安全预警、粮油市场监测、粮食储备监测五个子系统。对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重点建设竞价交易、财务管理、交割结算、信息发布、网络安全、不间断电源等六个子系统。

(六)粮食检验检测设施项目

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全省的粮食检测检验体系,以各市和重点县粮食质检站、骨干粮库、加工企业、批发市场的质检机构为依托,建设区域检测中心和节点检测检验机构。

六、政策措施

(一)加强项目管理

本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省粮食局组织实施。为实施规划,建立省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库(2008年项目库见附件),统一纳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库管理,并享受省“861”行动计划的各项优惠政策。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等制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

粮食现代物流规划项目总投资68亿元。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主要依靠企业投资建设。要拓宽投资渠

道,鼓励、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根据规划具体项目类别的公益性程度和运营特点,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方式扶持建设,并协调金融部门給予信贷支持。除积极争取国家粮食现代物流项目资金外,省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扶持全省重点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各市、县政府也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

(三)完善各项政策

粮食现代物流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要完善各项政策,抓好政策落实。一是税收政策。省重点粮食现代物流项目,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符合条件的粮食现代物流企业,推荐申报物流税收试点企业。粮食物流园区建在开发区的,享受开发区各项优惠政策。二是用地政策。纳入规划的粮食现代物流项目,享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2005]116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园区的通知》(皖政办[2006]2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皖政﹝2007﹞70号)规定的用地优惠政策。三是价格政策。继续执行国家粮食铁路运价优惠政策,铁路、交通部门要将散粮运输纳入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粮食物流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执行工业价格。

(四)创新体制机制

继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各类所有制企业的粮食物流设施。支持港口、运

输企业以资本运作等合资、合作方式参与粮食码头建设、经营和粮食运输。加快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国外各类主体,特别是大型物流企业进入参与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仓储设施的社会化和运输服务的市场化改革,以推动散粮流通为契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五)加快人才培养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粮食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鼓励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培养粮食现代物流管理、经营和技术人才,大力推进粮食物流从业人员职业继续教育,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附件:

2008年省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库

全国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全国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目录 序言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战略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党政人才队伍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四)高技能人才队伍 三、政策措施 (一)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二)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四)加大力度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五)创新人才选拔配置机制 (六)完善人才使用评价机制 (七)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1 —

(八)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九)加强人才培养基础建设 四、重大人才工程 (一)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 (四)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 (五)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六)行业人才结构优化计划 (七)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人才建设工程 (八)粮食现代物流人才开发工程 (九)人才培训基地支撑工程 (十)人才信息服务计划 五、组织实施 (一)切实加强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 (二)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 (三)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检查 (四)营造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2 —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兴粮战略,为国家粮食流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 序言 粮食行业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粮食市场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加强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行业各类高层次人才,并以此引导和带动全国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发展,不仅关系到全国粮食流通产业的科学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 改革开放特别是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国家粮食局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兴粮战略,研究制定并实施粮食行业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各类人才培养,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全面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粮食行业人才激励机制,行业人才队伍明显壮大,管理体制初步理顺,整体素质稳步提高,成长与发展的环境逐步改善,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粮食行业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粮食流通事业发展需要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比 —3 —

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52页)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 现代物流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系统整合和优化,实施一体化、专业化运作,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是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对于改善发展环境,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重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为促进重庆现代物流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及相关规划,按照战略性、协调性、指导性、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发展形势 第一节发展机遇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全球化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加速,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企业必须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营 1 / 52

销布局,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反应速度,降低库存和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使我国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 发展现代物流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有效促进市场整合,推动区域联动和区域产业提升。近年来,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经济区。重庆与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经济协作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流动更加频繁。近年来,重庆周边各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镇化步伐加快,对重庆物流的需求大幅增加。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必然要求。国家明确在“十一五”时期继续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和工商重镇,是国家承东启西的战略要点,担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时期,重庆将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框架,GDP预计达到5000亿元。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发展重庆现代物流业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同时也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重庆在更大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调整结构,强化功能,聚集要素,拓宽市场,改造传统物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已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先进经验。现代物流业是第三利润源泉,是国家鼓励发展产业。进入21世纪,在国家引导和扶持下,我国现代物流由起步阶段开始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较快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平稳下降。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物流业增加值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物流费用占GDP比率降为18.5%。“十一五”时期,国家将统筹规划,增加投入,抓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并加强物流标准化、物流教育和培训等基础性工作,落实物流业发展扶

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认定申请表

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认定申请表 审批机关:收文日期:200 年月日皖粮调[200 ] 号

经办人审核意见: ' 签名: 200 年月日承办机构负责人审核意见: 签名: 200 年月 日 局领导审批意见: | 签名: 200 年月 日 核定丰年最低库存量万公斤 歉年最高库存量万公斤 许可证编号: 《 《粮食收购许可证》申办程序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政[2004]72号),我省粮食收购许可证申请程序为:一、申请条件 (一)申请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上,并具有良好的资信; (2)拥有或者租借100万公斤以上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粮食仓储设施; (3)具有或者聘用具备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的人员; (4)具有合格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设施和计量工具。 (二)申请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筹措经营资金3万元以上的能力; (2)拥有或者租借5万公斤以上的粮食仓储设施。

二、审批机关:省、市、县(区)粮食局为粮食收购资格审批机关 三、审内程序 (一)| (二)申请人到审批机关申领《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认定申请表》(三)提供材料 1.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应当提交的书面材料: (1)加盖单位及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印鉴的《安徽省粮食收购资 格认定申请表》; (2)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 (3)资金验资证明文件; (4)企业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者有效租赁合同; (5)粮食质量检验、化验仪器、计量工具的证明材料; (6)检验人员、保管人员的有效证件。 2.个体工商户须提交的证明文件: (1)申请人签字的《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认定申请表》; (2)资金证明文件; (3)仓储设施证明文件。 四、受理程序 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审批机关应当作出受理决 定,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存在错误、不齐全或不符符合合法定形式 的,可以当场修改的,应允许申请人当场修改和完善,不能当场修 改完善的,应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修改完善的内容。 五、审查程序

强化五大举措发展粮食生产计划

强化五大举措发展粮食生产 计划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备受世界关注,国家也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已出台系列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十大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县作为农业大县、产粮大县,时刻牢记着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发展粮食生产的社会责任不能丢掉,积极采取五大举措,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 近年来,县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始终把巩固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能、维护粮食安全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每年初,全县均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粮食生产工作,同时在每年初召开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专题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并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农场管委会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建立完善责任考核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年,全县将按新增粮食产量1.5亿斤的目标,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继续实施优质稻米产业工程,广泛推行水稻高产创建,重点在6个乡镇兴办6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切实将国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要求落实到位。 二、认真落实党的惠农政策

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县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国家鼓励和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把惠农政策和信息及时送到群众的手中。一是认真落实农民负担政策,切实减轻农民种田负担。二是认真执行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确保补贴资金据实和及时足额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三是认真开展土地“二轮延包”工作,依法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经营权。四是认真宣传和执行国家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维护粮农利益。年,国家出台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后,全县通过三级干部会议、电视、广播、短信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了及时的宣传。五是认真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年,全县实施占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XXX 个,新增耕地1XXX亩,同年12月,国土部、农业部在成功举办了“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的揭牌仪式。通过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县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 三、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县三面环水,既是一个水资源大县,也是水灾害大县。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稳产高产,近年来,全县通过各种渠道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0亿多元,较好地改善 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通过争取上级项目支持改善生产条件。近几年来,县每年积极向上争取一批高产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农田等级。年,全县实施国土整理项目7个,建设规模17万亩,总投资XX.X亿元。二是通过大力实施国家重点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进展规划 现代物流产业是西安着力培育和进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加快进展现代物流业,关于西安实现“建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的奋斗目标、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安物流业进展现状 目前,西安现代物流业正处于起步进展时期,总体规模较小,进展水平较低,但进展潜力巨大。据统计,交通运输、仓储和批零商业,对西安经济的贡献(物流增加值)从1993年的16.15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1 亿元。物流业占GDP的比重也从1993年的 7.98 %提高到2002年的13.5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物流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和迫使企业探究降低经营成本、开发新的利润源的途径,。一些传统物流企业和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都对原有的购、销网络进行改造和完善,提升和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特不是新兴商业业态(如连锁业、大型综合超市、货运代理企业等)发挥其信息传递快、网点分布广的优势,利

用建立配送中心拓展了服务范围。西安石油公司、西安十九粮贸公司、陕西邦家食品营销公司还被列为“全国进展物流配送重点企业”。中储等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改造差不多开始启动现代物流的营运。现代物流产业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进展动力差不多形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区域性物流服务体系的时机差不多成熟。 目前,西安也存在一些制约现代物流业进展的因素,诸如: 1、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传统的行业治理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规模进展。受长期打算经济的阻碍,物流被分割成多个部门治理,物流体系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重组和整合困难,物流设施社会服务水平不高。 2、观念陈旧、自我封闭,造成物流专业化水平较低。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愿将物流业务托付给专业性企业完成,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第三方大型龙头物流专业企业难以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实力无法增强。

丽水市粮食产业发展规划

丽水市粮食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2)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粮食稳,天下定”,“只有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的理念。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必须把粮食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千方百计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一、粮食生产现状 近几年丽水市耕地面积稳定133-134万亩,其中水田120万亩,人均耕地半亩左右,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欠发达地区。9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经历了大幅减少到恢复稳定的过程。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150.6万亩、总产48.1万吨,粮食生产跌到近年的谷底。2004年以来,随着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出台和粮食价格的涨升,粮食生产开始回稳, 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163.94万亩,2005—2007年三年平均粮播面积167.1万亩。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不容动摇,稳定面积和稳步提高产量增加,有效供给和提高自给率是今后粮食生产的努力方向。 (一)粮食生产的构成和特点 2004年以来,尽管粮食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但粮食生产中的春粮(其中以小麦为主)、早稻和连作晚稻总体上呈连年下降的情况,其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和重要性也在不断降低。 1.粮食生产构成情况 据2007年实际完成的粮食生产各项指标,全市粮食生产的构成情况: ①水稻:面积100.4万亩,总产41.76万吨。其中早稻6.87万亩,单产369公斤,与上年比较面积减1.51万亩;晚稻93.53万亩,单产419公斤,总

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新乡市现代物流业进展规划(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第一节规划总则 (1) 一、规划目的 (2) 二、规划期限 (2) 三、规划范围 (2) 四、规划依据 (2) 第二节现代物流业进展现状 (4) 第三节现代物流业面临的形势 (5) 一、面临的机遇 (5) 二、面临的挑战 (7) 第二章进展目标和任务 (9) 第一节指导思想 (9) 第二节战略定位 (9) 第三节进展原则 (10) 第四节要紧任务 (11) 第五节战略布局 (12) 第六节进展目标 (13) 一、总量进展目标 (13) 二、结构优化目标 (14)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4) 四、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目标 (14) 第三章构建主导服务产业体系 (15)

第一节主导服务产业 (15) 一、产业筛选原则 (15) 二、制造产业筛选 (16) 三、商贸产业筛选 (18) 四、主导服务产业 (20) 第二节大力进展汽车物流 (21) 一、进展重点 (21) 二、要紧任务 (21) 三、进展目标 (23) 第三节加速进展医药物流 (25) 一、进展重点 (25) 二、要紧任务 (25) 三、进展目标 (26) 第四节做大做强家电物流 (26) 一、进展重点 (26) 二、要紧任务 (27) 三、进展目标 (30) 第五节积极进展钢铁物流 (30) 一、进展重点 (30) 二、要紧任务 (30) 三、进展目标 (32) 第六节重点培育冷链物流 (32) 一、进展重点 (32) 二、要紧任务 (33)

三、进展目标 (33) 第七节强力开发煤炭物流 (35) 一、进展重点 (35) 二、要紧任务 (35) 三、进展目标 (35) 第八节全面推动粮食物流 (36) 一、进展重点 (36) 二、要紧任务 (36) 三、进展目标 (37) 第九节稳步进展化肥物流 (38) 一、进展重点 (38) 二、要紧任务 (39) 三、进展目标 (39) 第四章打造核心物流功能组团 (40) 第一节全力打造新乡国际物流区 (40) 一、明确国际物流区功能定位 (40) 二、加快专业物流园项目建设 (40) 三、推进新乡货运东站扩能升级 (42) 四、加快地点铁路专用线建设 (43) 五、积极助推综合保税仓建设 (43) 六、全力打造内陆无水港项目 (43) 七、努力拓展国际物流业务 (44) 第二节重点建设平原新区物流高地 (45) 一、明确平原新区物流区功能 (45)

安徽粮食加工企业

合肥市新禾米业有限公司
安徽凯利粮油食品有 限公司 安徽禾泉种业有限公 司 怀宁润香植物油有限 公司 池州市梅里生态米业 有限公司 安庆市金鑫油脂有限 公司 安徽省五河县园丰米 业有限责任公司 颍上县南照粮食购销 有限公司 明光市双喜粮油食品 有限公司 凤阳县恒通面粉食品 有限公司 安徽省凯源粮贸有限 公司 青阳县东堡小磨麻油 厂 东至县辰鑫植物油有 限责任公司 凤台县阳春白雪面粉 有限公司 凤台县凤鸣面粉有限 责任公司 巢湖宝业粮油有限责 任公司 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 公司 安徽庆发集团金田花 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寿县远翔油脂公司 安徽省青草湖酒业有 限公司 安徽省联河米业有限 公司

安徽康美达面业有限 责任公司 安徽中海粮油发展有 限公司 安徽万乐米业有限公 司
安徽海神黄酒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四海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省桐城青草香米业集团有 限公司 安徽千禾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安徽金鸽面业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荣华粮贸有限公司
安徽成祥面粉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顾桥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定远县鸿翔米业有限公司
天长市康盈米业有限公司
安徽省恒进粮油工贸有限公司
安徽天裕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汇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六安市茂源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芜湖双丰粮油有限公司
广德县天生粮油有限公司 安徽叶集区生源粮油储备有限 责任公司 安徽大团结食用油有限公司

明光市桂花面粉有限公司
安徽省东丰面粉有限公司
明光市白云面粉有限公司
定远县太海粮油贸易有限公司
安徽省含山县褒禅山油厂
安庆市纯真植物油有限公司
定远县友文粮贸有限公司
天长市正旺米粉有限公司
明光市种子公司
滁州市金成米业有限公司
安徽东威粮油有限公司
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禾健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市丰宝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今麦郎食品(天长)有限公司
宿州市种子公司
安徽省寿县原种麦豆场
安徽华阳河农场
固镇良种试验示范场

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中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 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二)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三)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水平提高。 (四)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测算,2003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 的比重为21.4%,比1991年下降2.6个百分点,比1997年下降0.9个百分点。一批采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工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的幅度更大。总的看,中国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一是物流总成本仍然偏高。一般经济发达国家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而中国物流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不到2次,批发、零售业周转速度不到3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公路货运空驶率高达47%。二是专业化物流企业少、服务水平低。中国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比重还比较低。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偏小,多数仍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三是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目前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但在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仍然较慢。四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铁路建设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差,路网密度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3年中国运输网络密度仅为19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4.6公里/万人,美国分别为6869公里和254公里,德国为14680公里和66公里,印度为5404公里和22公里,巴西为1886公里和118公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体制障碍。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根除。充分竞争的物流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物流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二是政策障碍。税收、工商注册、土地、收费等一些政策还不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技术标准障碍。物流的不同环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技术、信息标准不统一,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的通 知 【法规类别】粮食管理 【发文字号】皖政[2004]72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4.09.02 【实施日期】2004.09.02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规定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的通知 (皖政[2004]7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00四年九月二日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管理,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根据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内直接向粮食生产者收购粮食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以营利为目的常年从事粮食收购或者年收购粮食量达到5万公斤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资格审查,取得粮食收购资格,依法进行工商登记后,方可从事粮食收购活动。 第三条(许可原则) 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收购资格的许可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申请条件) 申请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上,并具有良好的资信; (二)拥有或者租借100万公斤以上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粮食仓储设施; (三)具有或者聘用具备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的人员; (四)具有合格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设施和计量工具。

大庆市现代物流业年度发展规划报告

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2003--2020年) 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供销服务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随着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经济运行规模的逐步扩大,货运量不断增加,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改善全社会物流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大力促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所谓物流,是指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

间,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移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目前,我市现代物流处于快速增长的起步阶段,物流基础设施具备一定规模,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建成,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仍居主要地位,代表现代物流组织形式的第三方物流正在兴起。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国外宏观环境的新变化,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产品覆盖全国各地。2002年全市实现国生产总值1030.7亿元,全社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42.5亿元(不含中石油销售分公司销售收入),交通运输货运量2605万吨,货物周转量33亿吨公里。全市巨大的物流量决定了对现代物流有着强大需求,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为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虽然地处东北陆,“不沿海、不靠边”,但距离省会较近,距离俄罗斯不远,肇源松花江大桥建成后又可与省直接相连,且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完全可以成为东承接、西辐射省西部、南连接吉辽、北呼应俄罗斯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几年,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区之间道路畅通,境铁路总长度305公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目录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1) (一)发展现状 (2) (二)主要问题 (4) (三)面临形势 (6)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8) (三)发展目标 (9) 三、重点任务 (11) (一)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11) (二)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12) (三)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13) (四)健全保障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17) (五)促进集聚发展,提高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水平 (18) 四、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 (19) (一)稻谷加工业 (19) (二)小麦加工业 (20) (三)玉米加工业 (20) (四)薯类加工业 (21) (五)大豆食品加工业 (21) (六)杂粮加工业 (22)

(七)主食品加工业 (22) (八)饲料加工业 (23) (九)粮机装备制造业 (23) 五、重点工程 (24) (一)加工园区建设工程 (24) (二)技术改造工程 (26) (三)粮食食品、饲料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工程 (30) (四)主食品工业化工程 (31) (五)粮食应急加工与供应能力提升工程 (32) 六、政策措施 (33) (一)健全保障粮食安全的加工调控机制 (33) (二)加强产业政策指导 (34) (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35)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36) (五)增加科技创新投入 (36) (六)健全食品安全和诚信体系 (37) (七)完善信息监测预警制度 (37) (八)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38) (九)倡导节粮和健康消费 (38) (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39)

安徽“三农”的喜与忧

安徽“三农”的喜与忧 安徽“三农”的喜与忧 一、安徽省粮食大幅增产、农民大幅增收 2004年以来,安徽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加之在整个农业生产期间,天气条件总体较好,除去年秋种涝害、春季部分地区风雹灾、秋季局部地区旱灾以外,基本上是风调雨顺,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出现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全省预计年 粮食总产达到550亿斤,比去年增产100亿斤,增长23%以上,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作物平均单产655斤,比上年增加108斤,增长19.8%。全省79万亩的撂荒地全部复耕,转包费由过去的每亩几十元甚至不要钱提高到200至300多元,过去转包不掉的撂荒地成了抢手货。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超过300元,增幅在15%以上,为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增加绝对值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个超过300元的年份。初步测算,粮食增产100亿斤,可为农民增加收入73亿元,粮食均价每斤上涨0.23元,可为农民增加收入102亿元,安徽省对农民增加的补贴以及降低和取消的税费合计为农民带来增收29亿元,人均58元。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预计今年全省农村劳务输出人数达到900万人以上,同比增长5%左右。 安徽省的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把取得如此好的“三农”形势的原因归结为“政策好、粮价高、天帮忙”。

二、最主要的困难以及尚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1、县乡财政极为困难,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严重制约农村各方面的发展。2004年舒城县本级财政预算收入大约2.3690亿元,其中国税0.6490亿元,地税0.76亿元,农业税0.3716亿元,非税收入0.59亿元,完成上解任务之后的县可支配收入为1.6亿元,上级财政转移支付2亿元,县的可用财力总共为3.6亿元。预算支出情况大致如下:发放工资2.8亿元,由财政全额供养和领取定额补助的人员18800多人,其中教师11000人;转移给村的补助0.12亿元;县里安排的专项经费0.45亿元,用于县里的多方面开支,其中支农资金不到1000万元,多为项目配套资金;省里下达的主要用于安排教育、科技、农业等方面项目的专项资金不到0.3亿元。 舒城县的乡村两级总债务3.588亿元,其中,乡镇债务1.86亿元,实现教育达标以及兴办和建设企业、道路交通、小城镇、办公用房产生的债务分别是0.26、0.62、0.5、0.2、0.25亿元;村级0.75亿元,企业、农田水利、教育达标、管理费、垫付税收分别是0.16、0.06、0.28、0.06和0.16亿元;全县中小学校的债务0.97亿元,两基达标、危房改造和其他分别是0.43、0.46和0.07亿元。 2004年舒城县舒茶镇财政收入356万元,税收返还93万元,上级财政转移支付151万元,总额为600万元,上解444万元后,镇政府可用财力为156万元。由财政全额供养和领取定额补助的人员208人,所需资金146万元,拨付后的剩余资金只有9万元。至2004年

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功能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我市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X三省交界区域和支撑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X政〔X〕11号)和《X 市城市总体规划(X—X年)》等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成绩 1.物流业规模水平不断提升。我市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十二五”期间,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由X年的40.1亿元扩大到X年的66.8亿元,年均增速10.7%;全市公路完成货运量7.4亿吨、货运周转量2890.5亿吨公里。 2.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我市是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297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48.2公里。目前,我市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由X高铁、X铁路和X铁路组成的“二纵一横”铁路枢纽;形成了由X、X、X高

速公路与正在建设和推进的X、西北绕城高速公路构成的“二纵二横一环”高速公路网,由X、X、X等组成的“三纵二横一联”国道干线和由X、X、X等组成的“五纵四横四联”省道干线路网;X通用航空机场、X机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通用航空优势独特。 我市是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是X经济区5个区域物流枢纽之一,已被纳入X协同发展战略联动城市,成为“一带一路”、环渤海经济圈、X五大国家战略辐射带动的重要节点。X交通物流园、X 物流园、X物流园、X国际物流港、国药X物流中心、X果蔬城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加快实施,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态势。X年以来,全市在建占地300亩以上的物流园区8个、100亩以上的11个,其X 国际物流港被评为X年X省示范物流园区。 3.物流技术装备条件有所改善。货运车辆逐步向多元化、规模化、绿色节能方向发展。全市货车总量达到8.2万辆,重型牵引车14943辆,半挂车15962辆,大中型集装箱货车118辆,厢式货车4689辆,液化天然气货车1317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大多数物流企业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八挂来网”“X农资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和“运的易”移动互联等物流智能化服务模式不断涌现。 4.产业物流发展较快。“十二五”期间,我市已初步形成了能够与工业、商贸、农业等产业相融合的物流服务体系。在工业物流方面,随着我市钢铁、煤化工、冶金建材、新能源、纺织、装备制造、医药等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生产性物流需求得到充分释放,X物流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上)2003-4-48:48:00 现代物流产业是西安着力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西安实现“建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的奋斗目标.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安物流业发展现状目前,西安现代物流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交通运输.仓储和批零商业,对西安经济的贡献(物流增加值)从1993年的16.15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1 亿元。物流业占GDP的比重也从1993年的7.98 %提高到2002年的13.5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物流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和迫使企业探索降低经营成本.开辟新的利润源的途径,。一些传统物流企业和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都对原有的购.销网络进行改造和完善,提升和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特别是新兴商业业态(如连锁业.大型综合超市.货运代理企业等)发挥其信息传递快.网点分布广的优势,利用建立配送中心拓展了服务范围。西安石油公司.西安九粮贸公司.陕西邦家食品营销公司还被列为“全国发展物流配送重点企业”。中储等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改造已经开始启动现代物流的营运。现代物流产业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发展动力已经形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区域性物流服务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目前,西安也存在一些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因素,诸如:1.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传统的行业管理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规模 发展。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被分割成多个部门管理,物 流体系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重组和整合困难,物流设施社会服务水平不高。 2.观念陈旧.自我封闭,造成物流专业化水平较低。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愿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性企业完成,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流通成本居高不 下,第三方大型龙头物流专业企业难以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主 体实力无法增强。 3.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致使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缓慢。批 发零售业.仓储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物流主体行业现有仓库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从事现代物流的技术含量不高,管理思想和信息 化管理手段落后,还不能有效地运用网络信息和电子技术进行现 代企业管理。 4.人才缺乏,难以保证现代化物流业高起点和高水平发展。 由于生产和流通企业中的相当企业领导层对现代物流业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使物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造成西安物 流业专业人才匮乏。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西安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必然要求 (一)西安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重要意义1.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增强西安综合服务功能。现代物流业作为新世纪的重要产

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徽省粮食局 2008年9月

目录 一、现状和趋势........................................................ (1) (一)粮食产需现状及趋势......................................................... (1) (二)粮食流通设施现状......................................................... (1) (三)粮食流通现状及趋势 (2) (四)突出问题......................................................... (3)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 (一)指导思想......................................................... . (4) (二)基本原

(4) 三、目标和任务........................................................ (5) (一)发展目标......................................................... (5) (二)主要任务......................................................... (5) 四、总体布局........................................................ (6) 五、建设项目........................................................ . (8) (一)河港口散粮中转库及专业化码头项目 (8) (二)陆散粮中转库项目 (8) (三)散粮运输工具项

安徽省粮食收购合同样书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安徽省粮食收购合同样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__ 交售方: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 收购方: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年__月__日 一、粮食品种、等级、质量、数量、单价、金额、交货时间及交货数量 二、交售方交售粮食,必须完成国家粮食定购任务。 三、收购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交售方式:______________ 四、运费负担: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验收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方法: ______________ 六、合理损耗:______________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包装要求:______________费用负担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定金数额: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付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结算方式:______________期限:______________ 十、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采取下列_______种方式解决。A:提交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B: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二、其他约定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本合同一式—份,双方各持____份;合同副本____(存____) 当事人交售方收购方 名称 住所 法定代表人 身份证号码

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现代物流业 发展规划 1

四川省”十五”及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 近年,在世界范围内,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利润源泉。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专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销售效益充分提高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运输、仓储、保管等物流活动正逐步被整合、提升为现代化的物流产业。现代物流业把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以最快速度、最佳时间、最优组合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加快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增强竞争能力,迎接加入WTO后服务业逐步放开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四川物流业发展现状和态势 (一)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初步勾画出中国西部区域性金融、贸易、运输、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雏形。,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2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6%,比1995年增长76.52%;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8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8%,比1995年增长79.46%,生产、生活资料摆脱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在此期间,全省社会、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基础 2

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多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颈"制约初步得到缓解。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省物流业迅速发展。 一是物流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及批发零售业在内的物流业增加值为630.6亿元,自1995年以来年均增长8.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4.6%提高到15.7 %,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二是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到,我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751公里,成渝、宝成、襄渝、成昆、内昆、达万等铁路干线与毗邻各省市相连;公路里程达10.9万公里,成渝、成广、成灌、成南、成乐、成雅、内宜等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全省有长江、岷江、金沙江、大渡河、沱江等大小通航河道120条,通航里程达7300多公里;航空运输已开通航线140条。,全省完成的货运量为57140万吨,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为636.8亿吨公里。各种交通运输装备和工具门类齐全,更新周期缩短,数量和质量基本适应需要。全省各类仓储设施先进,容量巨大。城乡商业网点密布,大中城市内新型商业经营业态不断出现,连锁化经营初具规模,各种配送机构正在兴起。 三是传统物流业开始向现代物流业转变。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的现代化、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集中配送等新的生产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