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表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表

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1)

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构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遏制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全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昌吉州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安全生产风险分析防控工作的通知》(昌州安办…2018?2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全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州、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或者已有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相关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指南所称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对特种设备使用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部位、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和活动等进行风险辨识、科学评估,并按照安全风险级别采取分级管控措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在用的单台(套)特种设

备为辨识单元确定安全风险等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为单元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本指南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严重事故隐患。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严重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坚持“属地负责、分级管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和实施者,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及安全隐患实行自评、自控、自查、自改、自报及差异化、动态化管理。 第二章组织与分工 第五条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州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滨州北海汇宏新材料有限公司文件 汇宏安〔2016〕6号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为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各项工作执行到位,制定管控制度如下: 一、风险划分原则: 1、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依据火力发电企业重点工艺流程,以燃煤电厂为例:煤在炉膛内燃烧,将锅炉里的水加热生成蒸汽,然后将来自锅炉的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蒸汽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通过联轴器驱动发电机发电。火力发电企业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可以划分为以下主要单元:汽机设备及系统;锅炉设备及系统;电气设备及系统;热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燃料储运系统、水处理系统。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辅助系统,如燃油系统、采用氢冷机组的氢气系统、采用纯氧点火的纯氧系统、环保需要的液氨系统、脱硫脱硝系统等。 2、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示例:发电机、锅炉、汽轮机油系统属于设备设施;汽轮机高、中压缸、锅炉炉膛、高温、高压管道属于部位;热工电子设备间、配电室属于场所;脱硝氨区、燃油泵房属于区域。 3、操作及作业活动:火力发电企业操作及作业活动按照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两大类,即运行操作和检修作业。 运行操作主要是指机组或设备启动、停运、运行中设备的切换、试验等。根据重要程度和监护等级和又可分为:重大操作、双监护操作、单监护操作、单人操作。

检修作业主要是指在生产现场、设备、系统上进行检修、维护、消缺、安装、改造、调试、试验等工作。 二、危险源辨识方面: 1、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范围应覆盖风险点内的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可能导致的后果。 火力发电企业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四大类:人员作业行为、设备设施系统、作业环境、管理因素。 1.1 人员作业行为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a.电气作业:带电作业、高压电气设备附近作业、低压电气设备附近作业、全部停电作业 b.高处作业:5米以下、20米以下、50米以下 c.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非重点防火区域动火 d.起重吊装作业:重大物件起吊作业、一般起吊作业 e.有限空间作业:酸碱容器、油罐、一般金属容器、电缆井、电缆夹层、地下沟道等 f.运行操作:重大操作、双监护操作、单监护操作、单人操作 g.人工搬运作业:大件物体搬运、一般物体搬运 h.油漆防腐作业:吸收塔内部防腐作业、烟道、烟囱防腐作业、一般防腐作业 i.液氨接卸作业 1.2设备系统危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a.汽机设备及系统:汽轮机超速、轴系断裂、大轴弯曲、轴瓦损坏 b.锅炉设备及系统:炉膛爆炸、制粉系统爆炸、煤尘爆炸、汽包满水和缺水、尾部再次燃烧、承压部件爆漏 c.电气设备及系统:全厂停电、发电机损坏、高压开关损坏、接地网事故、污闪、继电保护故障、变压器(互感器)损坏 d.热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电力监控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 e.其它设备及系统:液氨系统泄漏、燃油系统着火、汽轮机油系统着火、燃煤储存系统着火、燃煤运输系统着火、压力容器爆炸等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手册

晋能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二〇一七年四月 目录 1 范围................................................. - 4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 3 差不多要求........................................... - 4 -3.1成立组织机构........................................ - 4 -3.2实施全员培训........................................ - 5 - 3.3编写体系文件........................................ - 5 - 4.1风险点确定.......................................... - 5 -4.1.1风险点划分原则 .................................... - 5 -4.1.2风险点排查........................................ - 6 -4.2危险源辨识.......................................... - 7 -4.2.1辨识方法.......................................... - 7 -4.2.2辨识范围.......................................... - 7 -4.2.3 辨识内容......................................... - 8 -4.2.4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不及后果..................... - 8 - 4.3.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 - 13 - 5 风险评价............................................ - 17 -5.1 风险度(危险性).................................. - 17 -5.2 风险评价方法...................................... - 17 -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作业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 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职责 3.1.1 总经理是“两个体系”建设第一负责人;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分级管控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3.1.2 成立“两个体系”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组织、人员职责; 3.1.3 要求各级组织成立本部门“两个体系”创建机构; 3.1.4 审核、签发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1.5 对“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金支持; 3.1.6 定期召开会议、组织检查“两个体系”创建进度; 3.1.7 定期开会研究“两个体系”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解决; 3.1.8 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核; 3.1.9 组织重大隐患治理。 3.2 安环部职责

定较大及重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2.2 协助总经理检查、部署、落实“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2.3 负责具体制定、修订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2.4 负责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3.2.5 负责确定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评估、分级方法的确定; 3.2.6 负责指导、培训各基层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2.7 负责考核“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2.8 负责“两个体系” 有关资料、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3.2.9 负责各部门风险类型、管控措施、管控分级上报资料的审核、反馈; 3.2.10 定期向“两个体系”领导小组汇报创建情况; 3.2.11 汇总较大以上风险,对公司较大以上危险点定制风险告知牌; 3.2.12 负责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 3.2.13 负责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的制定; 3.2.14 及时完成“两个体系”领导小组部署的其他工作。 3.3 车间职责 3.3.1 协助分管经理,检查、部署、落实本车间“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3.2 负责确定本车间“两个体系”创建人员名单; 3.3.3 负责培训本车间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3.4 负责考核本车间“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3.5 负责本车间“两个体系”有关资料: 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风险评级和分级等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要求,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职业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第三条本制度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提出了要求,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各直属单位。全资及控股权属企业,应根据本制度和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实现本制度的转化、对接和落实。 第二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第四条各单位应当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对本单位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安全生产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第五条各单位应当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可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 (一)生产工艺固有风险重点评估内容。 1.设计施工情况、边坡高度、边坡角、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封闭圈以下深度、排土场情况和周边环境等。 2.设计施工情况、库容、坝高、汇水面积、筑坝方式、浸润线控制情况、库址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 (二)设备设施重点评估内容。 1.生产设备设施系统的机械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 2.生产、调度、管理、监控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3.设备设施的技术水平,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情况。 4.设备设施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情况。 5.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执行情况。来安全生产监管指令落实情况。 第七条各单位应当对辨识出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第八条各单位应当将安全生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D级\1级(重大风险)、C级\2级(较大风险)、B级\3级(一般风险)和A级\4级(低风险),分别用红、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管理目标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河南盛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8年8月6日 编制人:秦雨

河南盛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文件 豫盛元字(2018) 第05号签发人: ————————————————————————————————— 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方案的 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有效实施公司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消 除风险,杜绝和减少各种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公司安全 生产,特此开展安全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双体系建设。 请各部门及时进行传达,并给予相关工作配合。 河南盛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 (1) 一、任务目标 (1) 二、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2) 三、责任分工 (3) 四、实施步骤 (3) (一)文件准备与宣贯阶段 (3) (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阶段 (4) (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阶段..7五、工作要求 (1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河南盛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加快推进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就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以下简称“双体系建设”)工作,制订本实施方案。 为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河南盛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的有关要求,经项目部集体成员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的指南

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火力发电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火力发电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017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2016、DB37/T -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火力发电fossil-fired power generation;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通过燃烧化石燃料(煤、油、气或其他碳氢化合物),将所得到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产生电力的过程。 注:火力发电主要有蒸汽动力发电、内燃机发电、燃气轮机发电;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还包括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洁净煤发电。 3.2 安全设施Safety facilities 防止生产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人员误操作,以及外因引发的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等,而设置的安全标志、设备标志、安全警示线和安全防护的总称。 4 基本要求 4.1 成立组织机构 企业应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应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应是熟悉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工艺流程、技术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 4.1.1 领导小组 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组成如下: 组长:企业主要负责人、党委书记 副组长:分管生产副总经理(或安全总监)、总工程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全套)

精品文档 文件编号:AQFJFXGK002 受控状态:受控 xxxx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03月

目录 目录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2) 2.作业活动清单 (4) 3.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7) 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1) 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13) 5.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50) 6.风险点登记台账 (91) 7.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2) 8.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8) 9.风险点统计表(设备设施) (158) 10.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 (162) 11.危险源统计表(设备设施) (166) 12.危险源统计表(作业活动类) (170) 13.作业活动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2) 14.设备设施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5) 15.公司各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一览表 (179) 16、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80) 17、x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188) 18、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95) 19.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203) 20、xxxxxx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212) 21、2017年隐患排查计划 (240) 22、2018年隐患排查计划 (241) 23、现场(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表 (242) 24、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表 (254) 25、隐患排查治理通报 (264) 26、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65) 27、隐患整改台账 (267) 28、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269) 29、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274) 30、隐患排查治理公示牌 (279) 31、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80) 32、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282) 32、安全生产隐患点登记表 (289) 32、职业危害风险点登记表 (294) 32、职业危害隐患点登记表 (298) 3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告知牌 (300)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2018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重大风险,明确管控层级,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现场、办公现场及生产经营场所内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风险管控的方法和控制措施的要求。 3、职责 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总经理负责厂区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审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 安全科长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各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组织各自单元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点管控,风险公示和培训工作。 从业人员应参与本岗位风险评价,实施风险点管控。 4、工作要求 首先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风险管控小组,做到全员参与风险评价。 风险管控小组组成原则 公司级风险评价小组: 组长:高国启 副组长:黄城昆 组员:部门、车间负责人;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人员。 具体事务由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负责。 车间级风险评价小组:

组长:车间主任 成员:班组长、岗位员工代表 评价小组成立以后,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进行策划,制定管理程序。 实施全员培训 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由安全科组织各科室及专业管理部门,部门内开展的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掌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保留培训记录。编写体系文件 公司及各部门、专业科室分别编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风险点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有关记录文件。 5 风险识别评价 风险点确定 风险点划分原则 对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可按照生产装置、储存罐区、装卸站台、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或大型机组开、停车,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考虑。 风险点排查 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并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参见附录),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 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6、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包装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汇编文件(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

包装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混编 包装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套资料 《2019-2020新标准整编汇总》 单位名称:某包装盒生产企业 2019年 X月 1

目录 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4) 1.1 编制目的 (4) 1.2 编制依据 (4) 1.2.1 相关法规及规定 (4) 1.2.2 部门规章 (5) 1.2.3 地方法规及文件 (7) 1.2.4 标准和规范 (8) 1.3 基本要求 (10) 1.3.1 健全机构 (10) 1.3.2 完善制度 (10) 1.3.3 组织培训 (11) 1.3.4 落实责任 (11) 1.4 术语及定义 (11) 1.4.1 风险评价 (11) 1.4.2 危险源 (11) 1.4.3 危害 (11) 1.4.4 危险有害因素 (11) 1.4.5 危害因素辨识 (11) 1.4.6 风险 (12) 1.4.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2) 1.4.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2) 1.4.9 风险评估 (12) 1.5 危害因素辨识 (12) 1.5.1 辨识范围 (12) 1.5.2 辨识内容 (13) 1.5.3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3) 1.6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3) 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5) 2.1 包装盒生产企业危险源(风险点)及辨识标准清单 (15) 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 (22) 3.1 企业风险源识别依据 (22) 3.2 企业风险评价办法 (24) 3.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24) 3.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26) 3.3.2 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26) 3.3.3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28) 3.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45) 3.4.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47) 3.4.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47) 3.4.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48) 3.4.4 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50) 3.4.5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51)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2019年-12-01发布2019-12-1实施 ×××××××××

目录 1目的 (2) 2范围 (2) 3、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 (2) 3.1 总经理 (2) 3.2 安全管理负责人 (2) 3.3安全管理人员 (3) 3.4 操作人员职责 (3) 4工作程序和内容 (4) 4.1主要的特种设备及现状 (4) 4.2风险点排查 (4) 4.3危险源辨识分析 (4) 4.3.1危险源辨识内容 (4) 4.3.2危险源引发的事故特征及后果 (5) 4.3.3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5) 4.3.4危险源辨识方法 (5) 4.4风险控制措施 (6) 4.4.1工程技术措施 (6) 4.4.2管理措施包括: (6) 4.4.3培训教育措施包括: (7) 4.4.4个体防护措施包括: (7) 4.4.5应急处置措施包括: (7) 4.4.6其他要求 (8) 4.5风险评价 (8) 4.5.1风险评价方法 (8) 4.5.2风险评价与分级 (8) 4.5.2.1风险点级别确定 (8) 4.5.2.2确定重大风险 (8) 4.6风险分级管控 (9) 4.6.1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9) 4.6.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 4.6.3风险告知 (9) 4.6.4文件管理 (10) 4.6.5分级管控的效果 (10) 5持续改进 (10) 5.1评审 (10) 5.2更新 (11) 5.3沟通 (11)

1目的 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特种设备以及特种设备作业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 3.1 总经理 ——对本单位所使用的压力容器使用安全负总责; ——确保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压力容器双重预防体系; ——确保全员参与压力容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并履行其职责; ——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相关资源的投入,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定期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督导和考核; ——督促落实应急专项预案的制定、演练; ——及时、如实报告事故,组织事故抢救。 3.2 安全管理负责人 ——协助最高管理者承担本单位压力容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的领导职责; ——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文件; ——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与岗位责任制度,落实管理机构、管理人员; ——组织对压力容器风险辨识结果的评审,对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含表格)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程序 (ISO45001-2018) 1.0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有效控制重大危害因素,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部门、车间的所有活动,包括生产活动、装卸、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0术语定义 3.1风险评价:依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3.2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 3.3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 4.0职责 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4.2总经办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4.3各单位确保本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组织本单位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

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单位的危害/风险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5.0作业程序 5.1选择和确定评价范围及对象 5.1.1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本单位风险评价的范围,过程中应包括考虑以下方面: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异常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5.1.2在确定评价范围后,评价小组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价对象,按对象排查风险,形成《风险点排查清单》 5.1.2.1按生产流程的各阶段; 5.1.2.2按地理区域或部门; 5.1.2.3按设备、设施; 5.1.2.4按作业任务。 5.1.3对所确定的评价对象,可按作业活动进一步细分,以便对危害和环境影

(完整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和寿光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二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寿光市安委会和侯镇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公司实际,为了有效落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消除风险,杜绝和减少各种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编制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合于公司所有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3.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加强“双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推进“双体系建设”工作,现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推进小组及工作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检查、推进和实施工作。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推进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工作小组: 组长:车间主任 组员:车间岗位人员 小组下设“双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环部,李松涛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双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工作职责: 3.1 总经理:许明然全面负责公司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公司双体系建设全面部署,组织编写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与推行工作;,为建立体系提供充分的资源,落实体系推进工作的牵头部门,任命分管负责人;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体系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确定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双体系建设;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成立体系领导小组和各专业工作组,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风险辨识 本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 术规范、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根据《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设定的辨识标准、程序和方法,按特种设备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 二、风险分级 风险分级是根据风险辨识结果,按照风险高低和需关注程度进行排序的过程。风险分级参照《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表》进行分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I 级)、较大风险(II 级)、一般风险(III 级)、低风险(IV 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等级以本单位单台(套)特种设备风险辨识结果最高等级确定。 三、本单位对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结果均需建档。 四、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采集、审核和上报机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本单位风险辨识清单汇总表向上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

、 五、鉴于风险点的动态变化性,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各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每年定期参考以下情况对特种设备风险进行动态复查、监测、评估、分级。 1、风险点自身发生变化; 2、风险点周边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3、同类型风险点或者相关行业发生事故灾害; 4、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 5、其他实际情况。 六、风险管控 1、本单位根据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管控责任和措施清单,每个风险点的管控责任落实到如下岗位。 \ (1)人员因素风险点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管控。 (2)管理因素风险点由安全管理负责人或安全管理员负责管控。 (3)设备因素风险点由安全管理员负责管控。 (4)环境因素风险点由本单位负责人负责管控。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管理规定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青岛恒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2018年06月12日修订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责任部门和职责........................................................... 4 术语和定义............................................................... 5 风险评价的范围...........................................................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风险判定准则............................................................ 风险点确定.............................................................. 危险源辨识.............................................................. 7 评价方法................................................................. 8 重大风险确定原则......................................................... 9 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内容............................................................ 评审.................................................................... 重大危险源.............................................................. 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分级管控............................................................ 10 文件管理................................................................ 11 分级管控的效果.......................................................... 12 目标责任考核 (10) 13 持续改进................................................................ 评审.................................................................... 更新.................................................................... 沟通.....................................................................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泉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二0一七年 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4.1总体要求............................................................... 4.2目标............................................................................. 4.3原则................................................................ 5组织管理机构................................................................. 5.1机构设置......................................................... 5.2职责............................................................. 6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和内容............................................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核准项目分类表

附件A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核准项目分类表A1 检验核准项目分类表

序号核准项 目代码 核准项目备注 46 QJ2 起重 机械塔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旋臂 起重机 监督检验 注明品种 47 QD2 定期检验 48 QJ3 流动式起重机、铁路起重机监督检验 注明品种 49 QD3 定期检验 50 QJ4 门座式起重机监督检验 51 QD4 定期检验 52 QJ5 升降机监督检验 注明品种 53 QD5 定期检验 54 QJ6 缆索起重机监督检验 55 QD6 定期检验 56 QJ7 轻小型起重设备监督检验含防爆起 重设备应 注明,未 注明时不 含 57 QD7 定期检验 58 QJ8 机械式停车设备监督检验 59 QD8 定期检验 60 NJ1 场(厂)内机动车辆场(厂)内机动车辆 监督检验含防爆机 动车辆应 注明,未 注明时不 含 61 ND1 定期检验 62 YJ1 游乐 设施A级游乐设施 监督检验 63 YD1 定期检验 64 YJ2 B、C级游乐设施监督检验 65 YD2 定期检验 66 SJ1 客运各类客运索道监督检验

者“限”予以注明。 A2 无损检测核准项目分类表 A3 理化检测核准项目分类表

附件B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基本条件 B1 自检机构(综合检验机构) B1.1 拥有设备数量 对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申请从事本单位一定范围内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的机构(以下简称自检机构),一般应当具有法人资格,可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申请人首次申请自检机构核准时,其所拥有相应类别特种设备的数量至少应当达到表B-1的规定,并应得到申请人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自行检验责任范围的确认。 表B-1 所拥有特种设备的最低数量要求 设备名称 最低数量 备 注 锅炉 500台 申请人法人登记所在地所拥有 的在同一地市级行政区域内使用登记的设备数量 压力容器 1000台 压力管道 500km 起重机械 1000台 场(厂)内机动车辆 500辆 B1.2 建制 申请核准的自检机构应当是申请人组织机构中具有独立建制的常设机构,该机构应当不受来自申请人行政管理或者组织内部其他部门的压力和影响,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定期检验工作。 B1.3 责任 申请人应当提供如下书面保证与承诺: (1)一旦获得核准,对核准范围内的特种设备承担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定期检验以及其他相关的全部责任和义务; (2)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关于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的规定,建立与之相关的检验管理和数据交换系统;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二条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安全生产双体系 第三条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 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 年 6 月1 日)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 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 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 号)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 1 )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五条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负全面领导职责。 组长: 李佩法 副组长: 汪树岐 成员: 张文天袁立伟 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安全科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 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其他科室确保本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本科室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科室的危害/风险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风险的辨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