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答案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答案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答案

1、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规律的一种认识过程。它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有系统地在前人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客观事实加以掌握、分析、概括,揭露其本质,探索新规律的认识过程。

2、假设是对问题的假定的解释,是运用思维、想象、对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初步设想或推测,是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的可能的答案或尝试性设想。

3、文献综述:称研究综述,研究者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学、学前教育学中某一领域或者某个问题在某一时间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叙述与评论,即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评述的简称。

4、历史研究法也称资料研究或文献研究法,是对有关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的过程,包括对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有关教育科研成果的研究。主要手段是查阅文献资料。

5、叙述性观察法,又称描述性观察法,是随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将其再现出来,根据详细的观察记录,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描述法、连续记录法、实例描述法

日记描述法,又叫婴儿传记法,研究者要在较长的时间阶段内,反复观察幼儿的行为,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

轶事记录法,它不是连续的记录某一个特定幼儿的行为及其发展的,而是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资料或者信息。

连续记录法,是在一定时间范围或者阶段内,做持续不断地观察记录。观察着按照自然发生的顺序详尽地描述行为。

6、事件取样观察法:也需要预先选取行为或者时间作为观察样本,但是,它的测量单位是事件本身,而不是行为所发生的时间间隔。研究者的记录侧重事件性质、过程及起因如何等,可以是叙述性地观察记录也可以是编码记录。

时间取样观察法,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特定的行为。两个限定条件:1、所观察的行为必须是经常出现的,频率较高每15分钟不低于1次;2、必须是外显的容易被观察到的行为。时间取样法的运用:1、预先选择目标行为,并对行为进行分类,规定操作定义,并进行编码;2、预先确定观察的时间结构和记录形式。研究这要根据观察目的决定记录的指标类型。

7、调查法:教科研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通过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周密地去了解教育工作某一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已取得的成绩、经验和教训,弄清楚存在的问题。

8、问卷:指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成问题表格的形式,邮寄或者分发给有关人员填写,从而收集资料的调查手段。

9、抽样调查:指从符合课题要求的全部对象即总体中抽取部分组成样本,仅对样本进行调查,把调查的结果作为总体的概括。其取样方法可以归为两大类:随机取样和有意取样。

有意取样:通常是研究者根据自己对研究对象的了解和经验,主观的制定一些对象组成样本,或者是根据一些客观条件,制定调查对象。

随机取样:随机即从总体中抽取任意一部分,确保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被选择的机会,这样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才可能代表和应用到全体

对象中去。

10、教育实验法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变化条件,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自变量:它是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纵、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教育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研究者操纵这些因素是想了解这些因素的不同变化对教育行为产生哪些影响。

因变量:是指实验所要观测的效果。它依据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无关变量:教育实验中,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不是研究者所选择、确定、操纵、变化而必须使之中立化、控制的因素。控制方法有:排除、平衡、抵消11、操作性定义:是用可以感知、度量的事物或行为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说明。

12、个案法:对一个或者少数个体进行的系统、深入的调查。

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工作者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教育实践或教育活动,同时又依据教改研究计划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正、完善计划或方案,不断提出新的目标。

1、简述学前教育科研的一般步骤

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确定收集和分析资料所采用的方法——制定研究计划或者方案——实施研究过程、收集事实材料——整理加工资料、总结研究过程和撰写研究报告

2、简述教育科研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1、必要性原则:研究的问题应该有理论和应用的价值。

2、创造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研究的问题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能否展开研究?

3、如何理解教育科研的伦理性?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教育更符合规律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教育科研不能违背伦理性原则。如一项名为"感觉剥夺"的实验研究,这个研究的过程妨碍并有害于研究对象身心的健康发展,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

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对象具有复杂性。教育研究以人为研究对象,而且在教育系统中,活动主体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复合组成,变量十分复杂。同一行为可能出于不同的动机和原因,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即便是同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另一个环境中其行为也可能改变。

2、研究范围具有广泛性。例如,要研究如何加强和改善幼儿的德育问题,这一问题与社会需要、环境间有着复杂的联系,所以既要研究未来社会对人道德方面的要求,又要研究幼儿园外部的道德环境的优化问题,也要研究教育内部的人际作用、德育方法的改进和完善等广泛的教育问题。

3、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例如,研究婴幼儿早期干预与智力开发问题,可以由学前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学、儿科医学、认知神经科学等方面的专家共同参与。

4、研究的伦理性。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教育更符合规律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教育科研不能违背伦理性原则。

5、当前学前教育研究尚处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各类型各层次的研究尚处在较低水平

①对学前教育基本事实的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性主观臆断上,大量文章仅泛泛而论,限于空洞发议论,没有采用科学方法在收集事实材料基础上,进行理论思维;

②在学前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理论抽象概括程度低,缺乏内在逻辑联系,研究较零散孤立,不够深入系统。同时理论的具体化程度也不够,难以有效地解释说明教育现象;

③儿童发展研究未与教育挂钩,往往就事论事,多为个体一般发展规律研究,缺乏对各种教育条件、影响因素的探索,未能关注教育上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二)迫切需要改进科研方法,更需注重科学态度的端正和学风的改进

1、“轻实验、重思辨”是我们传统的薄弱环节,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研究的急功近利倾向,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科研,为匆忙发表论文,多仅就一些零星小问题进行研究。

2、应扭转"为研究而研究"的倾向,端正科学态度。

(三)结合国情探讨问题不够,研究的争鸣气氛不足

1、照搬国外现成的做法或者研究,直接拿来作为样本,不考虑国情,缺少可行性分析和全面评价。

2、学前科研领域仍存在权威论断与行政干预,以统一指令的方式推行某种新的教改模式,对不同观点的提出和多种改革的研究探索未能持一种开放心态。(四)系统深入的协作性研究较为缺乏

6、当前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研究总趋势

1、科学方法与非纯粹科学方法并重

2、注重发挥科学研究在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推进教改深入的功能

7、学前教育科研的现实意义

1、为了更好的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

2、为了发展学前教育科学,建立和逐步完善学前知识体系

3、为了提高教育和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意识和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

4、促进教育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10、简述运用谈话法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谈话目的,准备好谈话的计划、提纲,拟好适宜的谈话问题,2、注意营造宽松自然地谈话气氛,3、与先进可能对被访者的一些具体情况有所了解,以便采取适宜方式,使谈话顺利进行。4、谈话问题要简单明白,易于回答。5、及时记录谈话内容。

7、简述历史法的特点。

历史法具有历史性的特点,以逻辑分析为主,是批判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同时其容量大、费用低。

8、如何理解历史法的历史性特征?

历史性首先表现在研究对象上。它探寻的是过去发生的教育事件,并借探求教育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以达到"有史可鉴"、"以古鉴今"的目的。其次,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应力图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发展历史的事件顺序和它在各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形态去描述其全过程,不撇开重要的曲折的过程和偶然性,乃至历史上暂时的倒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

9、简述运用观察法应遵循的原则。

观察要有严密的组织计划;观察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观察要消除干扰;观察记录要系统、准确;预备性观察和信度检验

9、为什么说观察法最适合幼教科研?

1、观察法不需要幼儿做出超出自身水平的反应,可以了解在自然状态下幼儿行为的真实表现,从而考察他心里的外部表现。

2、观察法可以直接了解并记录幼儿的客观行为,所得到的资料较少的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3、观察法可以捕捉发展中的过程,并可以考察幼儿与周围事物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4、幼儿不容易受观察着在场的干扰,不会掩饰自己的行为,因此观察的结果比较真实、自然。

11、简述教育实验法的特点。

1.实验法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实验法有利于发现规律性并进行

重复验证;3.实验法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益

12、试谈谈教育实验研究中的操作性定义的涵义及其意义。

操作性定义的含义是用可以感知、度量的事物或行为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说明。

其意义包括:1、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2、有助于假设的检验。3、有利于提高教育心理研究标准的统一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与可重复验证性。13、请说明研究的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内部效度就是实验中自变量的效应能被准确估计的程度,或者说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推广到实验条件以外的情境的程度。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可能会降低它的外部效度,而提高外部效度的同时又可能降低实验的内部效度。一般而言,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基础上,应该采取适当措施以提高外部效度。

14、文献资料查阅的步骤

搜索——浏览——详读——记录、做读书卡片或者笔记

资料的研究与应用

1、资料研究的前提条件:研究者必须掌握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要在广博的科学基础上,对这一问题直接涉及的基本知识做进一步的钻研、推敲和探讨。

2、资料的研究与运用应着眼于比较与实践:资料的运用要注意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要以资料和事实为主;要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提出观点并撰写论文或者文献综述

15、问卷题目的编制类型:1、不定案型问卷,研究者不能确定调查对象会作出怎样的答案,这类问卷又叫做“自由记述法”;2、定案型问卷,答案的设计包括是否式、选择式、排列式、评定量表式;3、半定案型问卷

设计问卷题目时候应注意的问题:1、问题的内容与问题用语要比较现实,明白清楚,没有难懂或者含糊之处,不要让调查者产生误会或是凭猜想做推测,要便于回答。2、问题不要太多,注意问卷的长度合适。3、问题的措辞要避免主观倾向性,问题以及答案不宜带有暗示性或者诱导性,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4、问题的排列顺序应采取“漏斗式”,即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从易引起兴趣的到牵涉到个人以及引起紧张的。

5、答案尽可能简单具体,便于回答和统计。7、问卷前面最好附有扼要的说明,争取被调查者的理解和配合。1

6、操作定义的意义和作用:1、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2、有助于假设的检验。3、有利于提高教育心理研究标准的统一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与可重复验证性。

1.结合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点,谈谈该研究方法对你的启示。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前教育行动研究主要特征、意义,以及操作步骤的认识。

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工作者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教育实践或教育活动,同时又依据教改研究计划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正、完善计划或方案,不断提出新的目标。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着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计划、实施、评价和反思。其特点是1、行动研究具有直接针对性。2、行动研究有益于将教育研究与实践精密结合。3、行动研究有益于推动群众性的教育研究。4、行动研究有益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幼儿园所实施的实录反思制度、每月两次的半日活动制度、一课三研制度都属于行动研究法的实施,在这些过程中,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对我们这些菜鸟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听课以及反馈指导,根据她们的经验,我们的实际操作情况,对我们的教育实践加以诊断,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计划,不断促进我们缩小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间的差距。在一轮轮的冲击下,我们新教师的成长速度明显优越于其他幼儿园的同期教师,我们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这种成长是一种集体现象,而并非个别教师的突出。从我自身来说,我的研究素质的提高,是运用反思总结的方法,开展反思性教学实践,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总结前辈教学的知识、技巧和经验来实现的,即在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蕴含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实践中检验假设。它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4、如果采用取样观察法研究儿童在园的攻击性行为,你认为选择时间取样观察

法还是事件取样观察法合适,为什么?

我认为采用时间取样观察法更加的合适。时间取样观察法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特定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必须是经常出现的,频率较高每15分钟不低于1次,而且必须是外显的容易被观察到的行为。而事件取样观察法它的测量单位是事件本身,而不是行为所发生的时间间隔,研究者的记录侧重事件性质、过程及起因如何等。从定义不难发现,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事件取样法是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与时间取样法不同的是:时间取样法获取的资料重在事件行为的存在;事件取样法注重的是特定行为或事件的特征和全过程,关心的是行为如何发生、如何变化、结果如何等问题,儿童在园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特定、经常发生的行为,是外显的,容易被观察到的,研究儿童在园的攻击性行为所要观察的是行为的存在,而不是要研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变化、性质等。

3.举例说明问卷的一般结构。

1、标题是对研究课题的高度、简洁概括的反映。

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水平教师评定问卷(城市版)

2、前言是对研究的目的、内容的扼要说明,消除研究对象的顾虑,并引起他们回答问题的热情。

自我控制是个性心理中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良好的个性品质之一,也是21世纪新型人才必备的一个重要的个性品质。幼儿期正是其个性、社会性发生、发展的关键期,探讨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水平及特点,以便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展开进一步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干预实验,以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使之成为幼儿个性中的良好品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此份问卷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和研究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水平及特点,希望各位老师给予大力的支持,根据幼儿的真实表现,认真填写问卷,以便使我们能够获得真实而客观的数据资料。

3、指导语用来指导研究对象如何填写问卷,有时还附有例题,以帮助研究对象理解填写问卷的方法与要求。

请各位教师根据下列叙述来评价儿童,看一看句子中的内容与您要填写的这名儿童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并在恰当的数字上画圈。如果完全不符合,即他根本不是这样,圈1;如果不太符合,即他基本上不是这样,圈2;如果有点符合,即他有时这样,圈3;如果比较符合,即他基本上是这样,圈4;如果完全符合,即他总是这样,圈5。由于回答不存在对与错,所以请各位老师根据儿童的真实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回答时注意不要串题,不要漏答,并填写好幼儿及评定者的一般情况。衷心地感谢您的大力合作!

4、问题及选择答案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名称:班级:评定者姓名:

幼儿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评定日期:

5、结束语是问卷的最后部分,包括两块内容,一块内容为提出几个开放式问题,让研究对象深入自由回答有关问题,在量化的基础上进行质的分析,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或让被试提出对本研究的建设性意见。另一块内容是表示对被试合作的感谢。结束语可根据问卷的需要设置,也可以不要。

各位老师在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您是否感到某些问题的情境或表述有些不妥,或不太适合,或者还存在着哪些问题,请您提出您的宝贵意见,以使我们在以后的修订工作中及时地加以考虑和改正。问题和建议:

(空白的地方)

再一次衷心感谢您的大力合作!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一项进行背景噪音高低对大班儿童阅读效果的实验研究,首先通过按年龄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出三个大班幼儿共55人为实验组,又确定相应的另三个班幼儿52人为控制组,就幼儿的阅读水平同时对两组幼儿进行测定,确定其相似程度,而后在实验组实施系列教育活动,半年后同时对两组幼儿进行测定,通过前后两次测定的结果比较验证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的效果。

1.该实验的研究假设应怎样表述低背景噪音条件下儿童的阅读水平测定成绩要好于高噪音背景条件下儿童的阅读水平测定成绩。

2.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

自变量:幼儿阅读时的背景噪音

因变量:幼儿阅读效果

无关变量:教师基本水平、教材内容、设备条件

3.该实验属于教育实验的哪种组织类型?

等组实验

4.该实验有哪些优、缺点

等组实验的方式能够避免单组实验的局限性,因为,两个实验分子分别在两组实施,不会先相互干扰,同时,两组对象均有成长的因素,因而这一影响因素在两组平衡化了。再有,测查的内容,两组也是一样的,因此,实验结果比较精确可靠。

缺点:分组时候不能确定两组幼儿的各方面的条件完全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哪些不相等的条件可能对实验的结果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1、一项实验要探讨背景噪音高低对大班儿童阅读效果的影响。研究者的假设是:

低背景噪音条件下儿童的阅读理解测验成绩要好于高噪音背景条件下儿童的阅读理解测验成绩。研究者拟采用实验法对此进行考察。请指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列出至少一种无关变量,说明你将如何对它进行控制;请对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教育研究以人为研究对象,而且在教育系统中,活动主体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复合组成,变量十分复杂。同一行为可能出于不同的动机和原因,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即便是同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另一个环境中其行为也可能改变。如研究儿童的厌学问题,除应当从多个角度考虑儿童自身的问题外,大致还可能涉及到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学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难度等。

2、研究范围的广泛性

例如,要研究如何加强和改善幼儿的德育问题,由于这一问题与社会需要、环境间有着复杂的联系,所以既要研究未来社会对人道德方面的要求,又要研究幼儿园外部的道德环境的优化问题,也要研究教育内部的人际作用、德育方法的改进和完善等广泛的教育问题。

3、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例如,研究婴幼儿早期干预与智力开发问题,可以由学前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学、儿科医学、认知神经科学等方面的专家共同参与。再例如,在研究儿童电视注意时也可以综合运用眼动记录法、自我报告法、视觉定向法、干扰法、脑波描记技术和理解与再认测验法等研究方法,揭示儿童电视注意的特点和规律。

4、研究的伦理性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教育更符合规律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教育科研不能违背伦理性原则。如一项名为"感觉剥夺"的实验研究,这个研究的过程妨碍并有害于研究对象身心的健康发展,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

学前教育科研的现实意义

1、为了更好的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

2、为了发展学前教育科学,建立和逐步完善学前知识体系

3、为了提高教育和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意识和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

4、促进教育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当前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研究总趋势

1、科学方法与非纯粹科学方法并重

2、注重发挥科学研究在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推进教改深入的功能

我国幼教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各类型各层次的研究尚处在较低水平

①对学前教育基本事实的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性主观臆断上,大量文章仅泛泛而论,限于空洞发议论,没有采用科学方法在收集事实材料基础上,进行理论思维;

②在学前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理论抽象概括程度低,缺乏内在逻辑联系,研究较零散孤立,不够深入系统。同时理论的具体化程度也不够,难以有效地解释说明教育现象;

③儿童发展研究未与教育挂钩,往往就事论事,多为个体一般发展规律研究,缺乏对各种教育条件、影响因素的探索,未能关注教育上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二)迫切需要改进科研方法,更需注重科学态度的端正和学风的改进

1、“轻实验、重思辨”是我们传统的薄弱环节,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研究的急功近利倾向,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科研,为匆忙发表论文,多仅就一些零星小问题进行研究。

2、应扭转"为研究而研究"的倾向,端正科学态度。

(三)结合国情探讨问题不够,研究的争鸣气氛不足

1、照搬国外现成的做法或者研究,直接拿来作为样本,不考虑国情,缺少可行性分析和全面评价。

2、学前科研领域仍存在权威论断与行政干预,以统一指令的方式推行某种新的教改模式,对

不同观点的提出和多种改革的研究探索未能持一种开放心态。

(四)系统深入的协作性研究较为缺乏

历史法的特点

历史法具有历史性的特点,以逻辑分析为主,是批判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同时其容量大、费用低。

文献资料查阅的步骤

搜索——浏览——详读——记录、做读书卡片或者笔记

资料的研究与应用

1、资料研究的前提条件

研究者必须掌握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要在广博的科学基础上,对这一问题直接涉及的基本知识做进一步的钻研、推敲和探讨。

2、资料的研究与运用应着眼于比较与实践

资料的运用要注意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要以资料和事实为主;要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提出观点并撰写论文或者文献综述

史料价值的鉴别通常采用以下手段:

1.看史料的记载是否违反客观规律或当时已经有的科学知识。

2.看史料的记载是否与以确知的史料有相矛盾之处。

3.作者的认知、能力以及记录的延迟时间。

4.看史料作者的观点、立场、品行、风格如何。

5.看史料产生来源是现场的记录,还是事后的回忆;是耳闻目睹者亲自记叙,还是根据捕风捉影的谣传写成的。

为什么说观察法是最适合幼教科研的一种方法?

1、观察法不需要幼儿做出超出自身水平的反应,可以了解在自然状态下幼儿行为的真实表现,从而考察他心里的外部表现。

2、观察法可以直接了解并记录幼儿的客观行为,所得到的资料较少的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3、观察法可以捕捉发展中的过程,并可以考察幼儿与周围事物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4、幼儿不容易受观察着在场的干扰,不会掩饰自己的行为,因此观察的结果比较真实、自然。时间取样法的运用:1、预先选择目标行为,并对行为进行分类,规定操作定义,并进行编码;

2、预先确定观察的时间结构和记录形式。研究这要根据观察目的决定记录的指标类型。

问卷题目的编制类型:1、不定案型问卷,研究者不能确定调查对象会作出怎样的答案,这类问卷又叫做“自由记述法”;2、定案型问卷,答案的设计包括是否式、选择式、排列式、评定量表式;3、半定案型问卷

设计问卷题目时候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的内容与问题用语要比较现实,明白清楚,没有难懂或者含糊之处,不要让调查者产生误会或是凭猜想做推测,要便于回答。

2、问题不要太多,注意问卷的长度合适。

3、问题的措辞要避免主观倾向性,问题以及答案不宜带有暗示性或者诱导性,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4、问题的排列顺序应采取“漏斗式”,即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从易引起兴趣的到牵涉到个人以及引起紧张的。

5、答案尽可能简单具体,便于回答和统计。7、问卷前面最好附有扼要的说明,争取被调查者的理解和配合。

操作定义的意义和作用:1、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2、有助于假设的检验。3、有利于提高教育心理研究标准的统一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与可重复验证性。

自考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657)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学前教育研究类型中,具有可实际操作即“拿来就用”特点的是 A.应用研究 B.基础研究 C.开发研究 D.评价研究 2.学前教育研究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为 A.查阅文献 B.选择研究问题 C.研究设计 D.收集资料 3.适合幼儿园教师入职初期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A.工作日志记录 B.时间取样记录 C.协同行动研究 D.全息录像记录 4.下列属于三次文献的是 A.专着 B.全国报刊索引 C.动态综述 D.研究报告 5.呈现学位论文中论证报告的形式经常为 A.文献综述 B.研究计划 C.研究意义 D.开题报告 6.概念操作化的实质是 A.描述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概念 B.描述概念的内涵 C.描述概念的外延 D.描述概念的来龙去脉 7.下列记录方法中,能够提供关于研究对象发展的连续而真实“画面”的为 A.日记描述 B.轶事记录 C.样本描述 D.田野笔记 8.首次创立问卷调查法的心理学家为 A.达尔文 B.高尔顿 C.艾宾浩斯 D.冯特 9.下列问卷调查方式中,适用于幼儿或文化程度较低受试者的为 A.开放型问卷调查 B.图画型问卷调查 C.封闭型问卷调查 D.半开放型问卷调查 10.下列问卷发放形式中效果最好的为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C.亚里士多德 2、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B.分析为主的时期)时期心理学开始成 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3、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B.选择课题 4、教育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C.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 5、(C.综合性原则)不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6、课题论证的目的是(A.避免选题的盲目性 7、教育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包含的条件除了客观条件、主观条件还有一个()D.时机问题 8、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B.课题论证 9、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源于(D.问题的意义10、“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B.二次文献 11、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C.文献检索 12、以下属于二次文献的有(C.文摘 13、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B.逆查法 14、查得资料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属于哪种文献检索的特点(C.引文查找法 15、国内外许多学者均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 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日记描述法 16、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 制性的观察是A.结构式观察 17、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18、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是(B.裴斯泰洛齐 19、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C.结构式观察 20、主要用于反应个体、事件或新异教育现象的调查是(D.个案调查 21、调查不同年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这属于(C.发展调查 22、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A.开放式问题 23、访谈调查最大的优点是(A.灵活性强 24、一份调查问卷中,放在问卷后面的问题是(C.牵涉个人问题的问题 25、最早提出“实验教育学”名称的是(A.梅伊曼 26、在教育实验发展过程中,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创立者是(A.杜威 27、教育实验中,具有明显重复性的是(C.验证性实验 28.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控制的实验是(C.准实验 29、在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进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视野,为 考察教育问题提供了客观基础的是(D.实验方法 30、下列属于教育档案类教育文献的是(C.年鉴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练习题库及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 单选题 1.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是___。 A客观;B准确;C创造;D学术价值 2.大样本是指按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试数量在___以上的样本。 A15;B30;C40;D50 3.学前儿童是指___儿童。 A0-6;7周岁;B0-6岁;C0-3岁;D0-5岁 4.基础研究又被称为___,它是以建立和发展某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研究。 A定性研究;B定量研究;C基本理论研究;D应用研究 5.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是___。 A应用研究;B定量研究;C基础研究;D定性研究 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是___。 A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50年代 7.抽样偏差小,则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___。 A不好;B好 8.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___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A学前教育;B教育科学;C科学;D学前教育科学 9.保证观察活动具有统一性和客观性的基本条件是___。 A制定计划;B确定观察对象;C观察报告撰写;D执行计划 10.在现场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预料之外的对观察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叫___。 A突发事件;B不利事件;C典型事;D意外事件 11.科学表现为___。 A系统化的知识体系;B系统化的结论;C一般性知识;D一般性结论 12.在课题适用的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叫___。 A个体;B总体;C样本;D大样本 13.研究者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和程序叫___。 A随机抽样;B抽查;C抽样;D选择 世纪末以前是学前教育研究的___时期。 A萌芽时期;B迅速发展时期;C多样化时期;D以自然观察和经验总结为主 15.对比组时间系列设计是___的延伸。 A单组时间系列设计;B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固定组比较设计;D单组前后测设计 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 A定量研究;B定性研究;C基础研究;D理论研究 17.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___的一个分支学科。 A学前教育科学;B学前教育;C科学;D教育科学 18.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 A可行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 19.封闭性问卷也叫___。 A结构型问卷;B无结构性问卷;C送发问卷;D邮寄问卷 20.论文的主体部分是___。 A摘要;B正文;C标题;D引文注释 21.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进行的测验是___。 A操作测验;B目标参照测验;C标准化测验;D常模参照测验 22.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个体叫___ A样本;B随机样本;C大样本;D小样本 23.行动研究法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___于1946年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库尔特勒温;C卢梭;D福碌贝尔 24. _____是指以设计和开发方便适用的教育产品为目的的研究。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现场研究;D开发研究 25.科研活动的主题是___。A科研课题;B问题;C研究目的;D研究内容 26.学前教育个案研究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手段是___。 A测验;B调查;C观察;D访谈 27.文字资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___。 A客观;B准确;C庞杂;D“去伪存真” 28.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是___。 A定性;B开发研究;C定量研究;D综合研究 29.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时期在___。 A20世纪初;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50年代以后;D20世纪30年代 30.标志两列变量相互关系的量数称为___。 A相关系数;B方差;C标准差;D中数 答案: 单选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C.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的编码,其编码名称是阶段和步骤 D.活动编码指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内容编码 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 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 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时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前后两次测定的差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真题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第一次作业[论述题] 二、名词解释 1.操作定义 2.描述统计 3.观察法 4.规则评价法 三、简答题 1.简要阐述谈话的优缺点和谈话时应注意的事项。 2.简要阐述研究报告的一般要求。 3.评价研究方法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 1.操作定义 按照特定研究中对变量进行测量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给变量定义,包括对必须测定的活动及操作过程的详细说明。 2.描述统计 用有意义的概括性图表或数字,描述和总结原始数据的分布情况,从而将大量的数值缩减,使其中有意义的信息得以清晰地显现的一种统计方法。 3.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4.规则评价法 信息加工研究一种具体方法,与计算机模拟法相似,始于对认知行为的细致分析。这种分析旨在辨明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不同方面或步骤,从而推断出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关联的心理过程。分析最终将归结为一些不同的,关于完成任务的规则。这些规则通常在复杂程度上存有差别,因而可对儿童完成不同任务时的成功或认知形式作出不同程度的预测。将被试在面对各种不同任务时的实际反应形式与预定形式加以比较,其一致性便可作为这些假设规则的心理现实依据。运用规则评价法最杰出的例子,是西格勒的"天平测验”。三、简答题 1、简要阐述谈话的优缺点和谈话时应注意的事项。 优点:(1)利用谈话这一手段,可研究范围较广的课题;(2)调查者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接触,可有充分机会观察对方的反应;(3)谈话所得资料比问卷所获信息更详细,持续时间也较长,并可向不同类型的人提问不同类型的问题,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比较灵活。 缺点:(1)谈话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2)谈话结果的可靠程度受谈话执行者的能力、水平、态度等限制;(3)谈话对象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注意事项:(1)与幼儿谈话时,必须注意谈话技巧;(2)要周密计划谈话记录方式与记录表中行为的分类方法;(3)最好能严格按规定的程序进行谈话,按时结束,不拖拉,不扯题外话,也不草率了事。2、简要阐述研究报告的一般要求。 (1)正确性;(2)客观性;(3)公正性;(4)可读性。 [填空题] 一、填空题 1.按收集资料手段的不同,可将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分为观察研究、()、()、文献研究和测验研究。 2.按对资料的分析程度不同,可将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内容分析。 3.抽取有代表性样本的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多级抽样法、整体抽样法。 4按照测量的参照体系,测量可分为:()、()。 5.根据古迪温和德里斯科尔的分类,非正式观察法有日记描述法、()、()和清单法等。 6.根据课题性质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的调查研究,一般可分为现状调查、()、()和原因调查四种基本类型。 7.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实验研究的具体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实验假设、()、()、实验控制、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结论。8.前实验设计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它们是:非随机单组后测设计、()和()。9.行动研究起源于二次大战后的美国,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于1946年提出。10.儿童主要的记忆策略有:言语练习、()和()。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调查研究)、(实验研究) 2.(相关研究)、(比较研究) 3.(等距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4.(常模参照测量)、(标准参照测量)。 5.(轶事记录法)、(频率计数法) 6.(关系调查)、(发展变化调查) 7.(实验被试)、(实验变量) 8.(非随机单组前后测设计)和(非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比较设计)。9.(库尔特?勒温)

2017年秋西南大学 [0498]《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2017年秋西南大学[0498]《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判断题 1、行动研究起源于二次大战后的美国,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于1946年提出。 1. A.√ 2. B.× 2、又称儿童传记法,即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长期跟踪进行反复观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性地记 1. A.√ 2. B.× 3、等距抽样法又称机械抽样法或系统抽样法。 1. A.√ 2. B.× 4、故事难题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的一种主要方法,即在讲述故事时提出有关道德的难题,然 1. A.√ 2.B.× 5、第一个成功的智力测验量表是由比奈和西蒙于1905年在巴黎创编而成。 1. A.√ 2. B.× 6、临床法是皮亚杰研究儿童认知能力的最主要的方法。 1. A.√ 2. B.×

7、准实验设计包括两个模式,它们是非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和非随机同组多次测设计。 1. A.√ 2. B.× 8、分层抽样法又称分类抽样,把总体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或分层,然后按类层抽选出与其比重成 1. A.√ 2. B.× 9、描述统计是用有意义的概括性图表或数字,描述和总结原始数据的分布情况,从而将大量的数方法。 1. A.√ 2. B.× 10、教育与心理测量的特点包括间接性、社会性、近似性。 1. A.√ 2. B.× 11、操作定义是按照特定研究中对变量进行测量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给变量定义。 1. A.√ 2. B.× 12、前实验设计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它们是:非随机单组后测设计、非随机单组前后测设计、非随 1. A.√ 2. B.× 13、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两大类。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 1、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选择一个自己平时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待研究的课题,写出课题名称。 2、根据自己选定课题,查找文献资料,将所有相关度高的文献资料全文收集在一个文件夹内,根据综述写作要求,整理撰写研究资料的综述,并正确罗列参考文献。 3、请根据第五章的学前教育调查问卷中问卷设计要求,设计《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问卷,并详细说明设计问卷的构思。 主要内容有: 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2、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 3、学前教育研究论文写作 4、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5、学前教育测量研究 6、学前教育调查研究 7、学前教育叙事研究 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伴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课间游戏是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之一,由于课间游戏在活动内容、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控制,自由安排,孩子们可充分展示自我,课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开展各种游戏的环境,孩子们可以轻松的进行交流、交往,因此受到幼儿的喜欢。课间游戏也是教师了解孩子发展、增进师生感情、实施教育的良好契机。 但是事实上,当前幼儿园往往只把课间游戏看成是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容易被忽视。幼儿园课间游戏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且缺乏较强的整合性、系统性。教师对课间游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对于小班课间游戏,一些老师认为, 让孩子们好好玩一下,自己轻松一下,或者做一些准备工作,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于是就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而且课间游戏时间得不到保证,不是被侵占就是被挪用。针对本园小班课间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开展“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探寻适合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及材料,并探索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课间游戏。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2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2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组成要素。教育科学研究由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量研究的特点。D项是定性研究的特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献综述报告的主要内容。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正文和主要文献目录四个方面。 【解析l此题主要考查整群随机取样。整群取样所获得的样本,由于样本分布不均匀,在统计推论上存在一定缺陷。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历史分析法的特点。历史分析方法的特点是丰富性、直观性和具体性。本质性是逻辑的分析方法的特点。 6.★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A项是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来分的,C项是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来分的,D项是按观察实施的方法来分的。【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行为核对表,其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而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调查研究的发展。历史上最早的进行专门的教育调查是美国学者赖斯于1897年所作的学校拼写练习。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测量工具的要求。一般测验题目难度应控制在之间,测验平均难度应接近为好。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实验研究的历史发展。实验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1901年梅依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在研究目的上,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以形成抽象化、概括化、普遍化程度较高的教育理论为主要目的。教育科学的实证研究是形成科学事实的方法。 12.★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性分析研究程序的特点。A、B和C三项是定量分析的研究程序的特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信度判定公式。r为一致同意率,c为赞同人数,n为参加研究的总人数。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是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归纳的)逻辑分析。 15.★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统计假设检验的类型。考生需要识记四种检验的常用范围。t检验主要用于平均数差异显着性检验,C项用于方差的差异显着性检验和方差分析,D项主要用于适合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二、名词解释题 16.方法是指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据的手段、工具和方式。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17.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即“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包括:确定作者、成书年代、地点、背景及版本等是否可靠。 18.★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

全国自考2016年10月~2018年10月03657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真题及答案(具体到页数)3套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657)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按照布伦芬·布伦纳的理论,人直接参与其间的环境属于()。 A.中间系统 B.微观环境 C.外部系统 D.宏观大系统2.幼儿园和教育主管部门要为开展行动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搭建物化平台,这一做法体现了幼儿园开展行动研究的()。 A.协同性 B.情境性 C.循序渐进性 D.生态性 3. 文献综述的第三阶段为()。 A.选题 B.搜集文献 C.阅读文献 D.分析文献 4.所有取样方法的基础为()。 A.简单随机取样 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5.测量的指标体系指的是()。 A.测量主体 B.测量客体 C.测量内容 D.测量工具 6.下列种量表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但不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是()。 A.顺序量表 B.称名量表 C.比率量表 D.等距量表 7.比纳.霞蒙量表共包括的项目数为()。 A.30 B.40 C.50 D.60 8.儿童道德情感范畴研究较多的是()。 A.羞耻 B.共享行为 C.利他行为 D.移情能力 9.用来表示离散性的数字资料的一般为()。 A.线形图 B.直方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 10.在计算时需取对数进行计算的平均数为()。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加权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1.表示标准测验分数常见的一种位置量数为()。 A.T分数 B.Z分数 C.百分位分数 D.百分等级分数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题库完整

第一章概述 一、重点名词 科学科学研究科学方法假设理论科学实验科学观察数学方法科学方法论分析黑箱方法科学性原则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 2、简述科学的特点。 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 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 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6、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 7、怎样划分教育科学研究类型 8、谈谈你对教育科学研究程序的认识。 三、一般掌握 1、在研究中有哪些令你困惑的问题 2、谈你对教育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3、谈谈你对研究方法论层次的理解。 4、谈谈你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类的看法。 第二章确定研究课题 一、重点名词 人类智慧人际智慧存在智慧四会能力多元智慧可行性原则假设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简单叙述科研问题提出的一般途径。 2、简单叙述科研问题的一般分类。 3、简单叙述确定科学研究问题时应该考虑的原则。 4、试述教育研究选题的一般方法。 5、为什么说“应试教育”改变和扭曲了教育目标 6、为什么说“多元智慧的研究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7、试论考试在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 8、试论当前教育的四大支柱。 9、简述确定研究问题时的一般原则。 10、简述未来新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特点。 三、一般掌握 1、简单叙述多元智慧的内涵。 2、多元智慧与传统一元智力相比,有哪些特点。 3、简述应如何教会学生认知 4、简单叙述未来新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特点。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结合学生四会能力的培养,选择一个教育研究题目。 第三章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 一、重点名词 取样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操作性定义取样误差样本总体研究设计研究计划随机样本容量内在效度常模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试问研究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育科研方法考试题

教育科研方法考试题 一、以遮蔽性分析法评价(一)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成长(二)父母爻与子女同时成长 二、以事实研究法论(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二)教与学的关系 三、以三线规范理论述评(一)班级管理的现行规范(二)课堂教学的纪律规范 四、写作。结合具体(小微)的教学、教育与管理实际,写两篇不少于一千字的论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及结论20分),然后分析自己的思维运作(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怎样解决10分),与所用的研究方法(如调查法等10分).. 附部分答题时需要的资料 一、三线理论 1.现状: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太多的简单(完美)上线问题,人们普遍用一些美好的愿望、期望来对待自己和他人,来对待生活和工作,造成简单上线、中线不明、没有底线的混乱现实而使自己处于迷茫不清之中。 2.目的:以丰富的三线为工具,解决教育、社会生活中的简单上线问题(即单纯的呼唤、强化理想和愿望)。 3.内容: ①上线:是理想界,不可缺少,但不能苛求完美,目标太高是一种简单上线,是浪漫的虚伪,多表现为一些呼唤、期望、希望、愿望。·如好人一生平安; ·两袖清风,毫不利己,专门为人; ·我们的教育目标——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过高,过于浪漫,实际中导致平均发展,以至于我们培养的学生懂而不精、无专业、无片面,故找不到工作----在专业技能和人才需求上上片面、专业为立世之基); ·不允许出错(出错是一种能力,是能力概念,表示一种主观判断、思维----不出错是不可能的,实在一点方能从容)。 ·教学相长(师生彼此外在,甚至师生互殴,或者一名教师连自己的不足都感觉不到,如何相长?) ·愉快教育、快乐学习、欣赏教育(不欣赏也是一种强大动力、《自卑与超越》)也是浪漫虚构。 ②中线:是能为界,操作界,即此刻、当下、我能做什么?这是最重要的。 ③底线:戒律界,操守界,突破底线会产生链式反应,为此要时刻注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九章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 A.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B.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 C. 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 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C. 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D. 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 是变量Y 的原因(或结果);或X 与Y 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B. 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 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 D. 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集中,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得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 B. 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 X X i -的个数。 C. 用量化方式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仅用集中量数来描述是不够的。因为集中量数仅描述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典型情况,而事实上,数据具有变异性,即它们并不都等于同一个值,而是分散、变化的。 D. 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差基本上等于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算术平均数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从同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相同的样本,所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与其它集中量指标相比,抽样误差较小。 B. 为克服无法对总体进行整体检测的困难,大量的采用了相对容易获得的、对总体抽样的样本数据值。因而,计算样本平均数X 成为一种主要的方法。 C. 算术平均数反应灵敏。一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值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所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也会随之变大变小,能灵敏地反应出来。算术平均数不适合代数运算。 D. 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一旦在数据分布中出现个别极端数据,就会对平均数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使人对平均数产生怀疑。 二、填空题 1. ( )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比重也称为权重,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集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的空白处) 1、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 C )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D 毕达哥拉斯 2、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 B )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A直觉观察时期 B 分析为主的时期 C 独立学科时期 D 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时期 3、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 B ) A收集资料 B 选择课题 C 提出假设 D 制定方案 4、教育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C ) A教育研究成果的展示 B 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 C 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 D 教育研究成果的概括 5、( C )不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综合性原则 D 伦理性原则 6、课题论证的目的是(A) A避免选题的盲目性 B 鉴定选题的准确性 C 审查课题的实用性 D 完善课题的合理性 7、教育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包含的条件除了客观条件、主观条件还有一个( D ) A存在可能性的问题 B 选题问题 C 表述问题 D 时机问题 8、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 B ) A课题审查B课题论证 C 课题评估 D 课题鉴定 9、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源于( D ) A问题的应用价值 B 问题的范围 C 问题的学术价值 D 问题的意义 10、“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B ) A一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 11、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 C ) A选定课题 B 课题论证 C 文献检索 D 历史分析 12、以下属于二次文献的有(C ) A综述B报告 C 文摘 D 手册 13、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 B ) A顺差法 B 逆差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14、查得资料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属于哪种文献检索的特点( C ) A顺差法 B 逆差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15、国内外许多学者均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 A日记描述法 B 描述记录法 C 轶事记录法 D 连续记录法 16、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A) A结构式观察 B 非结构式观察 C 直接观察 D 参与性观察 17、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A)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 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D 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18、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是( B ) A洛克 B 裴斯泰洛齐 C 皮亚杰 D 陈鹤琴 19、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 C ) A自然情景观察 B 实验室观察 C 结构式观察 D 非结构式观察 20、主要用于反应个体、事件或新异教育现象的调查是( D ) A.普遍调查B.抽样调查C.现状调查D.个案调查 21、调查不同年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这属于( C ) 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普遍调查 22、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A)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1、德国学者C1903年出版《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实验教育学 的系统论述。 A.杜威 B.梅伊曼 C.拉伊 D.普莱尔 2、一般把性别、学校规模、家庭教养方式等变量划归为B A.连续变量 B.自变量 C.间断变量 D.定量变量 3、某研究者计划从1000人中抽取200人作为样本,他按抽样 比率为k=1000/200=5,随机选出一个少于5 一个,直到选够200人为止,这种抽样方法是B A.类型取样 B.分层随机取样 C.简单随机取样 D.系统随机取样 4、属于三次文献的是D 5 6 A.[1]丁钧、张旭,张通和,易钟珍.幼儿教育管理[J].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B.[1]黄蕴智,延迟满足—一个值得在我国开展的研究计划 [M].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6(1). C.[1]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 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D.[1]季卫宇.提高区角活动交流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EB/OL]. 7、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没 有主题的,不受任何时间条件限制的记录法是:A A.轶事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连续记录法? D.间接记录法 8、某研究者欲研究有“口吃”现象的幼儿的个性特征,他应该 选择的抽样方法是:B A.分层随机抽样????? B.定额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多级抽样 9、了解不同性别4岁独生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抽样方法是,A A.随机抽样 B.多级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体抽样 10、由右图测量的结果,可知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A A、信度高,但效度不高 B、信度高,效度也高 C、信度不高,效度高 D、信度、效度都不高 D.等级式 13.根据自变量的性质,幼儿情绪状态与课堂秩序的实验研究属 于D A.S-R法则实验 B.多因子实验 C.验证性实验 D.P-R法则实验系统随机取样 14、控制无关变量最彻底的方式是A A.消除 B.恒定 C.均衡 D.抵消 15、符号G1X1O1X2O2;G2X2O3X1O4表示的实验设计模式是C A.等组前后测设计? B.单组时间系列设计 C.等组后测设计?? D.轮组实验设计 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研究选题的创新性就是要提出前所未有的问题。F 2、教育研究假设具有推测性,因此,我们可以随意提出研究假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目(附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选择: 1、以下哪项不属于科学研究的特征?(C) A 客观性 B 系统性 C 逻辑性 D 创造性 2、一般来说,教育研究周期较长,如杜威所主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教育实验历时长达八年之久,这种教育研究特点又被称为(B)研究。 A 复杂性 B 迟效性 C 应用性 D 伦理性 3、随机取样包括:简单随机取样,系统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和(D)。 A.同质取样 B. 分层立意抽样 C. 标准抽样 D.整群随机取样 4、教育研究的类型:基本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A) A.预测研究 B.因果关系研究 C. 现状研究 D.理论研究 5、下列哪一个不是教育观察法的局限?(D) A易受观察者主观的影响 B观察结果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能回答“为什么”即不能解释因果关系 C样本少,代表性不强 D简单易行 6、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的时间内所发生的特定的行为的方法是指(A) A时间取样法B事件取样观察法C间接观察法D阶段过程法 7、教育观察法的实施的第二个阶段是?(B) A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B实际观察C准备观察工具D确定观察途径 8、下列不属于教育观察法特点的一向是:(D) A 目的性、计划性 B 选择性、自然性 C 客观性、直观性 D 控制性、主动性 9、“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B) A 一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 10、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C) A 选定课题 B 课题论证 C 文献检索 D 历史分析 11、以下属于二次文献的有(C) A 综述B报告 C 文摘 D 手册 12、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B) A 顺差法 B 逆差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13、查得资料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属于哪种文献检索的特点(C) A 顺差法 B 逆差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二、填空 1、教育设计研究范围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确定研究对象总体范围),二是(确定研究内容范围)。 2、假设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原假设)、(否定假设)、(零假设)。 假设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观察分析)、第二阶段是(提出假设)、第三阶段是验证假设,其中,验证假设最主要的方向是用(教育实验)去验证。 3、确定研究变量主要包括(选择自变量)、(确定因变量)、(辨别无关变量)、(定义研究变量)四方面的工作。 4、要调查宁波市区初二学生的身高情况,抽取100名学生的身高数值,请问总体是(宁波市初二学生的身高)、样本是(100名学生的身高)。 5、教育科学研究是探索(教育现象)、发现(教育规律)的过程。从事教育科学研究需要具备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6、教育研究按目的、功能和作用分类,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和(预测研究)。 7、开题报告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现状、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1.基础性研究 是指旨在揭示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基本规律与本质联系并探索新的领域的研究。 2.文献 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 3.抽样 是指遵循一定的规则,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容量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4.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人为设计的环境下,严格控制外界条件进行的实验研究。 5.临床法 临床法是皮亚杰为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而独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对儿童的自然观察、灵活多样的谈话和儿童的实物操作(实验)综合起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 6.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就是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即一边行动一边研究,想办法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研究。它是以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可归纳为:(1)选题;(2)查阅文献;(3)提出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5)收集资料;(6)分析资料;(7)得出结论;(8)撰写研究报告。 2.好的研究假设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好的研究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 (2)当有两个以上的变量时,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假设有待检验并必须可以检验 3.比较教育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区别。 首先,在实验研究的对象上:自然科学实验以物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人与物质的关系。教育实验则是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正在成长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学前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全面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着力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其次,在实验物质手段方面:自然科学实验一般远离生产实践,主要是在实验室人为地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强调仪器手段工具的先进性。教育实验则主要在教育和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中进行。因为,离开了具体真实的教育实践的对象和环境,相应的教育现象就不可能出现。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自然科学实验更关注的是量的描述,是随机对比求其精确度。而教育实验由于教育现象变量的不确定性,教育概念范畴界限的模糊性,以及涉及价值判断,且周期长,因素复杂,要想达到精确的量化分析是很困难的。因此,教育实验研究更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4.运用经验总结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价值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5.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1)提出假设; (2)根据不同条件和样本提供的数据,从零假设出发,代入相应的公式,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具体值; (3)做出统计推断。

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题

名解:(4~5个20分) 1.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 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 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 控制,以导致一般化原理原 则的发展。 2.基础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发 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 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 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 3.应用研究:为解决当下实际 的特定问题,研究的目的在 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理 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 作用。 4. 内部效度:指结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 5. 外在效度:指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和程度(实验的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可以推论到其他群体或情境的可靠程度。) 6. 内在信度:在给定的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7. 内在信度:在给定的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8. 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9. 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 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 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 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 释,是在研究进行之前预先 设想的、暂定的理论。 10. 调查法:在教育理论指导 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 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 测验等方式,收集资料的方 法。 式,以严格设计的测量项目 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搜集研 究资料和获取研究数据,从 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又称访问法或谈话法,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 访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 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 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 体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面 对面的研究性交谈。 13. 观察法:教育观察法是研究 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 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 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 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4.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隐 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研究目 的,自然加入到被观察者群 体中进行的观察。完全参与 观察能深入地了解到被观察 者的真实资料,但如果参与 过深,又往往容易失去客观 立场。 15.不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 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研 究目的,在被观察者接纳后 进行的观察。不完全参与观 察避免了被研究者的紧张心 理的疑虑,可以进行自然地 观察。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被观察者容易出现不合作行 为,或是隐瞒和掩饰对自己 不利的表现,或是故意夸大 某种表现,使观察结果失真 是根据一定的理 论假设,在教育实践中,运 用必要而又合乎情理的控制 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 教育的因果规律的一种教育 研究活动。 17. 被试:指参加实验研究的对 象 18, 变量:也叫因子、因素或条 件,是实验中对实验对象发 生影响的因素和实验对象 在这些影响下发生变化的 因素。在实验中,主要的变 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 变量。 19.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输 入变量或实验处理,是实验 中对实验对象发生影响的因 素和实验对象在这些影响下 发生变化的因素。 20.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输 出变量或实验结果,是通过 自变量的作用而产生变化的 结果因素,是实验者观察和 记录的内容,即实验者期望 产生的现象。 21.无关变量:又称干扰变量, 是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 能影响因变量、因而对实验 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变量 22. 内在效度:由实验处理影响 因变量的真正程度。一般说来, 研究者对无关变量的控制越严 谨,内在效度就越高 23.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即行 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 动所进行的研究。如柯立尔。 行动研究即行动者为解决自 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 究。如斯腾豪斯。 行动研究即行动者对自己的 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以理 论的批判、意识的启蒙来引 起和改进行动。如凯米斯。 24. 教育叙事研究 :a通过教育 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 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 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 义理解。 b教育叙事研究是 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 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 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 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 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 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 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 或应该怎么做。 简答:(3个30分) 1.教育研究的性质——教育研 究对象的特点 人为性、双边性、共时性、 交互作用性、预策性、动态 生成性 两个转化:社会要求向现实 发展转化;潜在可能向现实 发展转化 2.教育研究的特点 一般特点:a研究目的在于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